首页 > 文章中心 > 系统动力学论文

系统动力学论文

系统动力学论文

系统动力学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供应链,系统动力学,建模,仿真

 

供应链是一个由多个节点企业组成的动态系统,它包含了不同节点企业之间持续不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这些节点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使得供应链系统变得非常复杂。供应链运作希望能够藉由这些相互作用实现更低的成本、更短的生产时间、更小的库存、更多的产品品类、更好的产品质量、更准确的送货时间、更高的顾客水平和更有效的合作。这就需要一种更有效的建模技术来表达供应链中跨组织的复杂关系。特别地,供应链系统各节点企业间的交互存在着诸多随时间不断变化的非线性关系,对于这种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一些传统方法不能够很好地对其进行描述和研究。而系统动力学研究系统如何随着时间而动态地改变,讲究根据所研究的问题和所研究的系统构建模型,分析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确定其对系统的影响。不仅如此,系统动力学仿真更提供了一种分析系统的直观方式[1]。系统动力学是一种有效地分析供应链结构和行为的方法。在所有的研究方法中,系统动力学是研究复杂和多变量非线性系统随时间变化情况的理想方法[2]。

实际上毕业论文ppt,在理论研究领域,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最先由麻省理工学院的Forrester教授于1961年在其《工业动力学》中提出。Forrester[3]最先观察到了结构、策略和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得需求沿着供应链下游向上游逐渐放大,并提出了系统的分析方法。Sterman[4]最先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供应链系统,并建立了简单的供应链节点企业的系统动力学模型。Ovalle O.R.[5]完善了这一供应链节点企业模型,分析了共享不同信息对供应链系统的影响,但并没有给出完整的供应链系统动力学模型。国内学者黄丽珍[6]和张立菠[7]都从不同角度建立了供应链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本文尝试从节点企业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推广到多级供应链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

1、供应链节点企业系统动力学建模

供应链上贯穿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决策流和商流等流程,本文的建模重点研究物流和信息流两种流程。这是因为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能够很直观地表达供应链上的物流和信息流。本文一方面对所研究的供应链系统链环节进行了简化,主要讨论订货、库存和发货三个环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另一方面对其决策进行简化,以牛鞭效应(订货量波动比)作为重要的对比指标[6]。供应链系统中各节点企业通过订货和发货分别实现与上下游节点企业联系,从而使得系统的有效地运作。供应链节点企业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在其因果回路图和反馈环的基础上,因此建模前须分析得出其因果回路图和反馈环。

1.1 供应链节点企业运作的因果回路图(Casual Loop Diagram, CLD)

本文所研究的供应链是一种没有信息共享的运作模式,MIT的啤酒游戏很好地再现了这种供应链。在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各节点企业最重要的流程是对上游的订货流程和对下游的发货流程。对上游的订货决策是建立在对未来的销售预测和库存控制策略的基础之上,即各节点企业根据过往的数据,运用简单移动平均或指数平滑等方法来预测t期的销售率,并同时考虑t期初企业的渠道存量和库存状况来进行订货决策。对下游的发货决策则是权衡下游的订货量和节点企业的最大发货量来进行的。图1给出了供应链节点企业(用k节点表示)运作过程的因果回路图,其中包含了九个反馈回路,即两个正反馈回路和七个负反馈回路。其中第七和第八个回路是正反馈回路,除此之外都是趋于平衡的负反馈回路。

图1 供应链节点企业运作过程的因果回路图

1.2 供应链节点企业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根据供应链节点企业运作过程的因果

回路图,可以得到供应链节点企业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如图2所示。将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运作流程分为物流和信息流。物流始于进货(即上游节点的发货),从而形成渠道存量毕业论文ppt,渠道存量(Pipeline)指的是因为运输延迟和生产延迟过程中引起的库存。对于生产商来说,进货指的是进原材料,渠道存量包括运输延迟和生产延迟引起的库存;对于其他节点企业来说,进货都是成品,渠道存量指的是运输延迟引起的库存。收货后渠道存量减少,同时库存增加。对于生产商来说,收货指的是原材料经生产加工后变为成品,进入成品库存;对于其他节点企业来说,收货指的是成品到达该节点企业仓库。对下游的发货取决于下游节点企业的订货和该节点企业的最大发货率。发货使得各节点企业的库存减少。此外,模型还受到其他内外部影响因素的影响,受研究问题所限,在此不多作分析。

系统动力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油气成藏动力,学油气运移油,油气成藏机理

 

1.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方法

成藏动力学研究是在综合分析区域钻探、地球物理、分析测试和地质地化等资料的基础上, 采用静态描述和动态模拟相结合的方法, 其中计算机模拟方法可以定量地、动态地刻划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 从而更深刻地揭示其内在规律性, 因此是成藏动力学过程研究的一项关键技术。成藏动力学模拟实质上是成藏动力学过程模拟, 是一项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需要以当代最先进的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理论为基础, 全面利用各种地质、物探资料, 采用最先进的盆地描述和盆地模拟技术方可进行[1]。,油气成藏机理。盆地描述部分用于刻划盆地现今的构造、沉积岩性和各种地质参数的空间展布特征, 为盆地模拟奠定基础。盆地模拟方面包括构造、沉积、储层、古水动力场、古地温、生烃、排烃、圈闭演化和油气运移聚集等各个部分。其中, 从生烃到运移的模拟构成成藏动力学过程模拟的主体, 而其他的描述和模拟则是成藏动力学过程模拟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成藏动力学过程模拟的最终结果体现在油气资源量计算部分上, 包括计算出盆地的生烃量、排烃量、烃碳转换量、油气损失量, 最后要计算出盆地中聚集的油气资源量[2]。,油气成藏机理。

2.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的划分及类型

田世澄(1996) 提出将受地球深部动力学控制的盆地构造2沉积旋回作为一个成藏动力学系统, 把改变地下成藏动力学条件, 影响成藏动力学过程的区域不整合和区域分布的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界面作为不同成藏动力学系统的界面。并据动力学特征将成藏动力学系统分为开放型、封闭型、半封闭型3 种类型, 据油源特征又区分为自源成藏动力学系统和他源成藏动力学系统。因此共可划分出6 种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3-6]。康永尚(1999) 根据系统动力的来源、去向和系统的演化方式将油气成藏流体动力系统分为重力驱动型、压实驱动型、封存型和滞留4 种。,油气成藏机理。实际上重力驱动型对应开放型, 压实驱动型对应半开放型, 封存型和滞留型则对应封闭型。,油气成藏机理。,油气成藏机理。因此二者是一致的。这种以油气成藏的动力因素来划分油气系统的方法比经典的含油气系统的一套源岩对应一个油气系统的粗略划分方法更深入, 更能体现油气作为一种流体的运动分布规律, 从而有效指导我国陆相含油气盆地的勘探[7]。

3.油气成藏主要动力因素的研究

沉积盆地实际上是一个低温热化学反应器, 油气的富集是由温度、力和有效受热时间控制的化学动力学过程, 及由压力、地应力、浮力和流体势控制的流体动力学过程的综合结果, 也是盆地中各个成藏动力学系统中的油、气、水三相渗流过程的结果。张厚福(1998) 认为: 地温场、地压场、地应力场等“三场”系受地球内能控制, 是地球内部能量在地壳上的不同表现表现形式。“三场”相互之间彼此影响与联系。“三场”的作用使地壳上形成海盆、湖盆等各种水域, 才衍生出水动力场, 有了水体才能出现化学场与生物场, 后二者也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综合这些场的作用, 在含油气盆地内才出现油气成藏动力系统与流体压力封存箱等地质实体, 后二者之间互有联系和影响。油气从烃源岩生成并排出到相邻的输导层经运移聚集而成藏及成藏后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这一系列过程都始终贯穿“三场”的作用[8-10]。

4.含油气系统和油气成藏动力学的关系探讨

目前对含油气系统和油气成藏动力系统之间的关系众说纷纭。主要有3 种说法。(1) 含油气系统研究是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的起点。(2) 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是含油气系统研究的基础。王英民(1998) 认为含油气系统划分是成藏动力学研究的结果。,油气成藏机理。(3) 含油气系统和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是交叉关系。笔者认为由油气运聚的物质空间和动力因素控制的流体输导系统的研究是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应按照从源岩到圈闭这一历史主线, 侧重于油气成藏的动力学与运动学机制的研究。但油气成藏动力系统对应的状态空间是油气藏。而含油气系统是从油气显示开始, 而不考虑其是否具有工业价值。因此油气成藏动力系统是在大的合油气系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按油气运聚动力学条件而追踪油气分布规律。因此笔者倾向于第一种说法, 认为在含油气系统宏观研究思路基础上进行油气成藏动力学过程的系统研究, 并根据成藏动力源泉进一步划分油气成藏动力系统, 才能弄清我国陆相盆地的成藏机理和油气分布规律并建立当代高等石油地质理论, 从而更好地指导21 世纪的油气勘探[11]。

参考文献

[]佩罗东1石油地质动力学[M]1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1

[2]孙永传1石油地质动力学的理论与实践[J]1地学前缘,1995,2(224):92141

[3]康永尚,等1油气成藏流体动力系统分析原理及应用[J]1沉积学报,1998,16(3):802841

[4]康永尚,等1油气成藏流体动力学[M]1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1

[5]王英民1残余盆地成藏动力学过程研究方法[J]1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8,25(3):38523921

[6]胡朝元,等1成油系统概念在中国的提出及应用[J]1石油学报,1996,17(1)1

[7]龚再升,等1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分析与油气聚集[M]1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1

[8]张厚福,等1石油地质学[M]1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1

[9]田世澄,等1论成藏动力学系统[J]1勘探家,1996,1(2):202241

[10]张厚福,石油地质学新进展[M]1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1

[11]费琪,等1成油体系与成藏动力学论文集[C]1北京:地震出版社,19991

系统动力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动态系统理论;社会文化理论;互动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13)03-0010-0006

二语习得是人类认知的一部分,语言与认知密不可分,语言处理过程必须运用基本的认知能力已经成为主流观点(DeKeyser&Juffs,2005)。但二语习得不是一种脱离语境和语言使用的孤立活动。认知视角过分强调个体与思维过程以及语法能力的发展,忽略语言发生的社会文化环境,忽视学习者作为活动主体受到内在积淀的文化、历史、规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Kramsch,2000)。很多研究者开始意识到,以往各种理论对二语习得的解释都各具合理性,却又未免偏于一隅。如何将看似矛盾的各种理论融合起来,阐释二语习得相关的纷繁变量,建立一个核心的理论体系?在这一背景下,动态系统理论(Dynamic System Theory,以下简称DST)和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以下简称SCT)两种理论框架脱颖而出,成为研究者们近期关注的焦点。

动态系统理论源于应用数学,是关于系统状态转移的动力学过程的理论,其中心课题是把握系统的演变规律。Lassen Freeman(1997)首次将其应用于二语习得。她提出,系统科学与二语习得间有诸多相似之处,如都是复杂的非线性系统,都关注无序到有序问的转化等,因此可以尝试将动态系统理论应用于二语习得。在此理论框架下,语言被视为一个动态系统,语言发展则是一个动态过程。语言学习者作为一个子系统,亦是一个动态系统,由记忆力、注意力、动机等次子系统构成。这些次子系统互相影响,学习者与社会生态系统又相互关联,继而构成了各级系统互相影响关联的整体体系。DST主要由四个核心概念组成:初始状态(initial states)、非重建平衡态(attractor states)、变异(variation)以及非线性(non—linearity)。随后的研究者们利用这四个核心概念阐释了一系列二语习得中的争议问题。

社会文化视角代表性理论包括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和Bakhtin的对话理论(dialogism)。社会文化理论包括思维发展过程分析、人类思维的社会渊源以及符号系统在人类高级思维活动中的作用。其核心概念有临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中介、私语/内语以及活动理论,对话是Bakhtin思想中的核心概念,“对话关系成了人的社会存在的本质特征”(白春仁,2000:164)。尽管Vygotsky和Bakhtin的理论分别从发展心理学及文学文化的角度阐释语言,他们对语言与文化的很多基本观点却不谋而同,即两大理论均在语言使用、文化发展及自我形成三方面对二语习得有所启示。因此将两者融为一体、相辅相成,可以更好地阐释二语习得中的语言发展及交际互动。

DST和SCT虽然之初不是基于语言教学,但两者都试图将认知与社会视角融为一体,构建理论框架模型,为二语习得理论实践所用,阐释那些单个理论视角未能解决的问题。两者在二语习得中的具体应用、理论背景、研究视角以及方法等方面各有异同。下文将逐一进行比较,希冀从比较中得到二语习得发展的新启示,为建立一个统一的理论模型奠定基础。

1 DST和SCT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

本章将从学习者语言、习得过程、学习环境以及教学启示四个方面讨论比较DST和SCT两个理论框架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

1.1学习者语言

本节主要讨论DST和SCT对学习者在二语习得发展中的语言特征进行的解释验证。

Larsen-Freeman(2005)认为石化反映了DST中的非重建平衡状态。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语言系统的有些状态反映了学习者母语的结构特征以及他们对目的语的过度概括,还有些状态(即非重建平衡状态)则是由学习者内部相互影响着的各种变量形成的。它们不断发展变化,具有不可预知性。石化是学习者习得过程中的一个非重建平衡状态,而非终态。因此以往的研究者把它当作静止的现象对待,必然无法从根本上解释描述。DST倡导以动态的视角研究与石化现象相关的各个发展变化、相互影响的变量(语言的、心理语言的、神经语言的、社会语言的等)。另一方面,SCT(Vygotsky,1978)从心智发展的角度解释石化现象,认为石化的产生根源在于语言学习环境的社会本质,即社会互动。Washburn(1998)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比较18名被试大学生的习得状况,发现具有石化特征的学生与其他学生间不存在本质差异,只有定量差异,而且并不明显直接。这验证了Vygotsky(1978:64)对石化现象的分析,即“它们已经丧失了原貌,无法从其外部特征判断出内在本质”,因此我们要通过实验寻根溯源,在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中找寻石化的本质,而Washburn的研究再次验证了这一假设的可取性。此外研究还表明,与其他学生相比,具有石化特征的学生需要不同类型的外部协助。因而可以从学习者早期的外部协助情况研究他们后来石化特征的产生。总之,SCT强调不要拘泥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表现或学习者内在的习得因素,而要在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中、在学习者的社会互动中研究石化的根源本质。

1.2习得过程

本节主要讨论DST和SCT对二语习得发展的非线性、个体语言发展的变异性以及母语的影响进行的解释验证。

以往的研究者常试图从学习者杂乱无章的自由变异中找寻系统性,剔除异质的数据或“杂音”,得出二语习得呈线性发展的结论(Dulay&Burt,1974)。研究者们从DST角度出发了Dulay与Burt提出的语素习得顺序呈线性的结论,发现学习者本人、学习者间都存在着语素习得顺序的差异。这是由于影响因素众多,例如语言输入中的出现频率(Larsefl-Freeman,1976)、话题以及学习者的情感因素等。不同研究者各执一词,侧重不同因素,而DST则认为这些单个因素都不足以解释现象,只有把这些看似矛盾的因素融合在一起,才能描述现象背后各个交错复杂的动态因素。SCT则是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构建假设进行验证。Dufva与Alanen(2005)融合Vygotsky的中介与Bakhfin的复调(polyphony)理论,研究了儿童在外语学习中的元语意识,结果发现儿童的元语意识既是个体认知现象,又是社会互动的结果。意识习得并非认知流派所描述的那种从无到有、逐渐递增直至成人期便停止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从社会化实践到自我运用话语的质变。儿童不是一点点地构建起一座“准确系统”的语言大厦,而是内化吸纳各种言语,搭建成自身对外语学习认识的一座座关联度松散的小房子。这一发现与Bakhtin(1981)的主张一致。因为儿童元语意识是一种多元异质的构建,不仅体现了不同的方言、语域与风格,还有在各种环境(家庭、教室、媒体)中积累的价值信仰等。有的构成因素还互相排斥竞争,造成了意识习得的异质动态性。这也体现了个体语言发展的变异性。

DST也强调习得发展的复杂多变体现为学习者个体语言发展的变异性。研究者们解释了语言磨蚀(at-trition)现象,认为语言磨蚀的发展不是线性过程。Meara(2004)利用网络仿真(network simulation)研究了词汇网络中的磨蚀现象,证实了语言磨蚀的发展过程呈非线性的假设,而且还凸显了个体语言发展的变异性。其他研究也表明,受蚀者的外语磨蚀的速度并不均衡,有的人语言能力仅在二语环境中生活几年就耗损很大,有的在20几年后仍能保存完好(De Bot&Clyne,1994;Waas,1996)。而在数据分析方面,Meara(2004)研究的结果中整体平均模式为稳步下降,而个体情况则无一例如此。因此DST倡导语言磨蚀研究不要只关注平均值,更要注意个体语言发展的变异性。

若要研究二语习得进程,就要先确定其初始条件,接着才是影响习得进程的各个因素。以往的很多研究忽视了初始条件的因素,无法准确评定习得效果,也难以合理解释习得进程。DST的关键特征之一是初始条件敏感性,即蝴蝶效应。动态系统的运动和变化完全由初始条件确定;初始条件相近,运动和变化也接近。近年来一系列研究都证实了DST的假设,即二语习得中存在蝴蝶效应。例如,Sparks与Ganschow(1991)发现具有母语学习困难特征的学习障碍(语言发展迟缓、短期记忆与认知困难、学习不易专心、组织摘录重点困难等)是外语学习困难的主因。语音记忆(phonological memory)及母语读写能力会影响外语学习能力。学习者对母语的语音意识cal awareness)及词汇识别能力可以转移到其二语习得能力上。因此,DST从蝴蝶效应的角度解释了母语对习得效果所起的重要作用。而SCT认为,个体通过外部交往活动,将外部言语逐渐内化和思维结合形成内部言语(Vygotsky,1986)。二语习得是一个中介参与的过程,母语则是其中重要的心理工具。具体来说,母语可以协助学习者相互解释学习任务,建立维持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Rommetveit,1985)。学习者间相互提供支架时,母语亦是不可或缺的要素。Ant6n与DiCamilla(1999)总结了母语在学习者进行协作型任务中的作用,并提出其在内在言语外化中的中介作用。因此,SCT从中介的角度揭示了母语在习得过程中(尤其是协作型任务中)的必要性。

1.3学习环境

本节主要讨论DST和SCT对学习环境的解释及主张。DST认为语言习得环境包括学习者的认知语境(工作记忆等)、文化语境(该文化中的师生角色)、社会语境(与老师及其他学生的关系)、物理环境以及教学语境(教学任务、材料)等,是学习者内部及外部动态因素的集合。学习者与环境作为独立的系统,各自变化发展,又不断相互调整,以维持相对平衡。学习环境的变量中,研究者们尤其关注对话互动(conversa—tional interaction)。以往研究发现它对学习者听说能力(Gass&Varonis,1994)、词汇习得效果以及语法习得进程(Gass,1997)等都具有促进作用。它能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可理解性输入,增强他们对语言形式的关注,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输出以检验中介语的假设,且互动的过程也符合DST“学习者通过与其所在环境的互动来习得语言”(Larsen-Freeman,2002)的主张。SCT以社会文化视角著称,因而对社会环境的解释更为系统完善。社会环境不仅是学习者语言输入的来源,也是学习者认知能力发展的源泉中。与DST类似,SCT承认学习者与外部环境是密不可分且相互影响的。外部世界影响改变思维机制,思维机制也会影响改变社会文化环境。但SCT更侧重环境的社会文化因素,并把社会文化环境放在习得体系中更为核心的位置。SCT的社会文化环境在二语习得的具体应用分为支架式教学与协作交互(collaborative interaction)。支架式教学为学习者在践习获得技能、概念和理解的过程中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帮助(Gibbons,2003)。学习者间的支架不仅有助于语言输入的交换,而且充实了学习者自身的语言知识(Donato,1998)。

1.4教学启示

本节主要讨论DST和SCT对外语教学的启示。DST认为语法是有意义的动态系统,是语言技能和动态应用的过程,故称为语法技能(Grammaring)(Lars-en-freeman,2003)。准确、达意、适当地使用语法结构的能力是一种需要产生式训练的技能。这种训练要求学习者参与某些交际任务,而学习者必须使用某些结构才能完成这些任务。因而,语法练习应尽量避免那些纯粹形式的无意义的单项练习。教师应让语法在语篇中“动”起来,在使用中“活”起来,即在语境、语篇的基础上把握好“时”(何时教)和“度”(教多少)。还在此理念上构建了包括形式、意义和使用三方面的三维语法(Three-dimension—al Grammar),已在国内外语教学界应用。SCT则非常重视认知的社会性与文化的反拨作用,体现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测试形式等层面上。课堂作为学习者对话互动的社会文化场景,应采取日常对话的形式(Johnson,2000)。互动是具有真实交际活动特征的对话,与其他形式相比,具有权利的平衡性,给予个体平等机会,有利于发展学习者自主性。在现代外语教育技术的环境下,把利用多媒体、虚拟现实技术创设较真实的语言情境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学内容要广泛吸取图片、音响、网络课件等多种素材,使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获得从单调的文字形式转变为多种直观生动的形式,使学习活动摆脱了纯文字的单一化呈现,充分刺激学生的眼、耳、手等各种感官,改善人脑获取信息的感官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感知新知识的速度,使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所讲内容,提高课堂效率,而且会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促进学习者言语体裁的多样化发展。在测试环节,教师可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测试软件,如WebCT、Hot Potatoes等,汲取测试软件丰富的多维语境信息的即时展示和快速加工的特点,以模拟真实场景下对话形式的多项选择题的形式,从而大幅提高测试的真实性,有利于测试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考察学习者的潜在发展层次。

2 DST与SCT的异同

首先在理论背景上,DST与SCT都不是基于语言教学的理论,最初分别用于解释物理系统和人的高级心理机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广阔的理论背景使两大理论比那些语言教学的“本土”理论具有更强的解释力(Lantolf,2006)。二者都试图解决Saussure与Chomsky的两分法在语言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如语言能力与语言使用。但处理方式又不尽相同。Ellis(1997)认为二者都源于环境中复现的模式频率。能力是对使用的综合总结,使用是能力在动态语境中的激活。过去的种种两分法的界线不应那么泾渭分明。两分法是非此则彼,但二语习得应该是共存共生。一个以规则为基础,另一个以记忆为基础,都不能偏废(桂诗春,2004)。SCT则主张将语言能力与语言使用有机结合起来。二者之间是辨证的互动关系,好比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Johnson,2004)。该理论强调语言运用,因为二语习得不是普遍语言习得能力,而是一种行为。二语能力的获得并不源于语言习得机制,而在于社会环境,在于语言使用。

两大理论对习得过程的理解有相似之处。首先,二者都强调习得发展的复杂多变体现为学习者个体语言发展的变异性。数据统计中的平均值可能蒙蔽这些个体变异性,因此要注意个体因素。而且二者都认为习得发展不是简单的叠加,或是新旧更替。例如,新的语法出现了,旧的体系不会消失,可能会在特定条件下再次作用。Vygotsky将这一特点类比为地质学中的地层,新旧共存,旧的埋于地壳中,特定条件下可能再次显露出来。二者都反对二语习得线性发展的观点(Lamen-Freeman,2002),但却是从不同角度解释非线性。DST主要是从系统的角度理解,系统中元素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指非线性作用,它是系统存在的内在根据,构成系统全部特性的基础。SCT则是从社会、文化、政治、历史和制度环境的复杂多变角度出发。以往的某些理论将社会文化环境视为先验的稳定特征,SCT则强调社会文化环境的动态发展,以及语言发展与社会文化环境发展间的相互作用。

在理论视角方面,DST与SCT都试图融合认知与社会视角,反对Chomsky的天赋论,强调社会文化环境的作用。但社会文化环境在两个理论框架中的分量各异。前者将语言习得视为个体与他人在社会环境中的互动,社会文化环境是整个动态系统的重要部分。但DST并没有明确指出它与其他要素的主次伯仲。SCT不仅将社会文化环境看作认知发展的要素,更是人的心理机能发展的起源(Newman&Holzman,1993)。在SCT的二语习得模型中,社会文化环境具有明确的位置和作用。还有,DST更多是从历时和系统(例如蝴蝶效应、非重建平衡状态)的视角看待语言系统及其发展,因此还突出了其自组织功能。而SCT最初侧重关注人与社会文化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因而主要从对话的角度解释语言、文化和自我。从这个角度来说,SCT更突出人本性,强调人的全身发展。

再次,DST与SCT都将语言与学习者视为一个动态系统,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使二者组成一个更大、更高等级的系统。但前者对系统概念更为宽广,包括语言、学习者、环境等各种相关(历时与共时)的子系统。其中各要素的数量及相互关系都是变化发展的,具有不确定性。而SCT构建了更为明确具体的系统,如活动理论,包括学习者、师生、家庭媒体等社会环境、工具(语言、教学资源等)、目标、结果、劳动分工及规则。他们之间相互作用,都与学习者及社会文化环境相关。二者都突出语言习得中的互动作用。Larsen—Freeman(2002)曾强调,学习者通过与其所在环境的互动来习得语言。SCT(Johnson,2004)认为二语习得的起源是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对话互动。但它们对互动的理解又是不同的。DST的互动是各级系统间相互作用以及系统自身历时发展的综合。因此,这种互动是多极多向的。而SCT的互动受到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影响,更多表现为两两间的对话或对立统一,学习者与语言、语言与环境、学习者与语言等。

研究方法方面,两者都反对纯粹的定量研究,语言习得不是计算机程序,不能仅靠数据支撑。前文提及,二者都不是基于语言教学的理论,因此不能直接应用。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应用于二语习得领域。一种是用于解释或重新阐释研究结果,另一种是构建假设或理论模型,进而论证二语习得的规律。两者在具体研究手段上又各有千秋。DST强调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有时通过数学公式推导、数据分析的定量研究,有时则通过类比隐喻等构建模型(例如“双人舞”,De Bot etal.,2007)。SCT强调从定性角度开展研究,通过个案研究、日记、个人叙述等可以更好地洞察一个人的认知发展过程。研究对象的诸多本质在言谈、日记或其他显示主体性的媒介或工具中无意识地流露、敞开、展示或显现出来,研究者因此能够认识二语习得过程中诸多被遮蔽的社会文化本质和现象。个人行为观察比通常对一群体行为观察更能代表调查的科学性(John—son,2004)。

系统动力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科技传播;在线学术论坛;结构方程模型;发展机制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7-0284-03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把有关在线学术论坛成功因素的调查分为两个阶段,即成长期和成熟期;根据前文的方差分析,多数答案有显著差异,少数差异度不大。为研究在线学术论坛长效机制模型,选取成熟期的数据进行分析。

选取某个在线学术交流网站作为调查对象,向用户发放149份问卷,回收问卷99份,有效问卷90份。其中男性46人,占51%;女性44人,49%。硕博研究生占61%,本科生占31%,大学学者3%,其他职业5%。

2长效机制的指标体系

本研究的量表部分共包括50个测量项,分别对应6个关键成功因素,即为系统支持、保障机制、论坛资源、论坛主体、扩张机制和交流氛围;深入研究这6个关键成功因素及其测量项,可构建本研究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设计过程略)。

在线学术论坛作为一个整体,其长效发展需要各因素的协调与互动。本研究发现在线学术论坛的成功因素包括系统支持、保障机制、论坛资源、论坛用户扩张机制和交流氛围等6个方面;具体地,可将这6个因素归类成为支持要素、主体要素和动力要素。

其中,支持要素包括系统支持和保障机制2个因素;系统支持涉及基本服务、基本功能、系统弹性和基本管理4个方面,保障机制涉及内容管理和内容评价2个方面。主体要素包括论坛资源和论坛用户2个因素;论坛资源涉及资源质量和资源服务2个方面,论坛用户涉及注册动因、成长与实名和交流意愿3个方面。动力要素包括扩张机制和交流氛围2个因素;扩张机制涉及外部性和资金来源2个方面,交流氛围涉及交流激励、交流引导和交流动机3个方面。同时,每个要素的各级指标又由若干个测量项进行支撑。

3影响长效发展的要素研究

3.1长效发展支持要素

在线学术论坛是一种网络应用,其硬件支持和网站管理是论坛发展的基础。所以,在建立长效发展机制模型时,首先需要建立可信度高的结构方程来研究支持要素相互间的影响程度。根据已有数据,构建支持要素模型如图1所示。

图1显示系统支持和保障机制两个潜变量之间有较强的相互影响作用,影响系数为0.42。系统支持的4个指标,即基本服务、基本功能、系统弹性和基本管理,与系统支持这一潜变量有较强的相关性;4个指标的系数分别为0.64,0.80,0.85和0.33。其中,系统弹性与系统支持的相关性最强,其次为基本功能;这也与在线学术论坛发展过程中,对不断完善基础服务而需要的系统可扩展性和新功能开发的需求相一致。指标与系统支持按影响系数大小排序,分别为系统弹性、基本功能、基本服务和基本管理。基本管理相关性最小,说明该指标的必要性较强,不是系统支持的重要因素。

保障机制的2个指标,即内容管理和内容评价,与保障机制这一潜变量具有极强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85和1.03。这两个指标是在线学术论坛长效发展的保障,一方面是内容的知识产权审核和用户监督机制,用以保障论坛资源的质量,另一方面权威的介入对论坛资源进行评价,也对论坛资源建设氛围起到正面推动作用。

3.2长效发展主体要素

在线学术论坛是一种网络论坛,其组成要素就是论坛资源和论坛主体。资源的质量决定用户的粘度,而用户的参与度又决定着资源的质量。研究长效发展机制,需要建立结构方程来刻画主体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数据,构建主体要素模型如图2所示。

图2显示论坛资源与论坛用户两个潜变量之间的有极强的相互影响作用,影响系数为0.69,这也与前文分析相符。

论坛资源的2个指标,即资源质量与资源服务,与论坛资源这一潜变量有较强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40和0.63。其中,资源服务指标系数较高,说明论坛资源本身质量需要保证的基础上,更需要提供整合的高质量资源。

论坛用户的3个指标,即注册动因、成长与实名和交流意愿,与论坛用户这一潜变量有极强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64、0.72和0.79。其中,交流意愿指标系数最高,其次为成长与实名指标,说明论坛用户的激励对在线学术论坛的发展起较大作用。

3.3长效发展动力要素

任何一种产品的长效发展,必须要有其动力因素。在线学术论坛的动机要素是扩张机制和交流氛围。扩张机制通过其对社会的正外部性和稳定的资金来源实现,版面的交流氛围则是通过交流激励、交流引导和交流动机3个维度得以表现。根据数据,构建动力要素模型如图3所示。

图3显示在线学术论坛的扩张机制和交流氛围两个潜变量之间有极强的相互作用,影响系数为1.12。热烈的交流氛围可以帮助在线学术论坛对学界和业界产生影响,也能得到更多的捐款;论坛不断扩张则能添加更多用户,增强交流。

扩张机制的2个指标,即外部性和资金来源,影响系数分别为0.66和0.43。其中,外部性的系数较大,说明论坛的扩张是建立在推动科研发展和产生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即要先获得学界和业界认可。

交流气氛的3个指标,即交流激励、交流引导和交流扩张,影响系数分别是0.57,0.87和0.73。其中,交流引导指标系数最大,其次为交流扩张;专题、线下活动等可以引导交流话题,主动上传资料可以帮助扩张交流,而交流激励是交流氛围的扩张基础。

4在线学术论坛长效机制的全要素模型

根据长效发展机制支持要素、主体要素和动力要素的分析,构建在线学术论坛长效机制全要素模型如图4所示。各要素与其指标之间相关性较强,影响系数均在0.6以上;三个要素之间,支持要素和动力要素均与主体要素极为相关(影响系数大于1),支持要素与动力要素影响系数为0.49。该结构方程模型影响系数值高,可信度高,可以解释在线学术论坛各要素的相互影响机制。在支持、主体和动力三个要素之间,主体要素是主要位置,支持要素和动力要素均与主题要素具有极高的相互影响力度;同时,支持要素与动力要素之间也发生相互影响机理,共同推动在线学术论坛长远发展。

具体地,结合各关键成功因素的相关指标及因素间相互作用机理,构建在线学术论坛长效发展机制全要素综合模型如图5所示。

据此,假设得到支持。以在线学术论坛长效发展为目标,在建设在线学术论坛时应以论坛主体建设为主,保障论坛资源质量、完善基于资源的论坛服务;同时建立声望系统、实名制等成长机制,激励用户注册。与在线学术论坛主体系统密切相关的是动力系统,以外部性和资金来源衡量的扩张机制和以交流氛围为目标的激励和引导,是在线学术论坛长效发展的动力。因此在线学术论坛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注重保持论坛学术性,对学界和业界产生影响,同时也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科前沿议题,帮助论坛发展壮大。同时,在线学术论坛的硬件支持和保障机制也非常重要,在线学术论坛的发展过程中,应不断开发新服务,保障系统有较强的扩张性;同时引入对论坛资源的评价机制,保障论坛内容的质量。

5 结论

研究发现,论坛主体要素是论坛的根本,支持要素和动力要素均与主体要素密切相关。在线学术论坛长远发展需要各因素共同推动,各成功因素组成支持要素、主体要素和动力要素共同推动在线学术论坛长效发展。在建设在线学术论坛时,应以长效发展为目标,以论坛主体建设为主,兼顾支持要素和动力要素。在线学术论坛建设过程中应该着重加强的是基于论坛资源的服务、用户注册动因、系统功能和服务扩展弹性、论坛内容评价、社会影响力以及专题等活动驱动的论坛交流引导。

参考文献

[1]杨书卷,李宝进.网络虚拟环境中学术交流的现状研究[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一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

[2]尹军,任远.浅谈信息化环境下学术交流实效的提高[A].信息时代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协第四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

[3]苏祺,林巍.基于网络化环境下的学术交流策略与途径[A].信息时代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协第四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

[4]林珠英.信息化环境下学术交流的优劣势分析及建议[A].信息时代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协第四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

[5]邹儒楠.非正式学术交流新模式及其应用研究[A].信息时代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协第四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

[6]金洁琴.网络环境下非正式信息交流的理论与模式探讨研究[D].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2005.

[7]窦荣军.在线学术交流环境设计与研究[D].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2006.

[8]刘峥.基于网络的学术传播模式研究[D].武汉: 武汉大学,2004.

[9]刘佳.基于网络的学术信息交流方法与模式研究[D].吉林: 吉林大学,2007.

系统动力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耗散结构理论;家政学;开放教学系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0.083

1耗散结构理论概述

1969年,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Prigogine)提出耗散结构理论。该理论的基本概念是:(1)开放系统。只有开放系统才能形成耗散结构。(2)无序(混沌)与有序。在开放系统中,通过与外界环境能量、物质的交换,会在非平衡运动中排除无序而转化为有序结构,这是一个结构由有序转化为无序、再转化为有序的过程。(3)熵。在开放系统中,随着熵值的增大,系统趋向无序,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引进“负熵流”进而抵消系统自身的熵增加,推动系统由无序向有序发展。(4)耗散结构。一种新的稳定有序结构,是靠不断的耗散外界的物质、能量、信息来维持的,故而称为“耗散结构”。

2家政学教学开放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条件分析

判断一个系统是否处于耗散结构,通常依据下面四个方面:(1)是否为开放系统;(2)是否远离平衡态;(3)是否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4)是否存在涨落。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家政学教学系统,可以发现,家政学教学系统具有耗散结构特征。

2.1家政学教学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

教学系统不是存在于真空之中,而是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密不可分。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教学系统在不断地与外部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既有“输入”,也有“输出”。外部环境对教学系统的“输入”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技术等多角度,这一过程可以表现为教育理论、教育设备、教学方式的引进。例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升级,“互联网+教育”概念的推V为家政学教学系统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这些先进的教学方式与手段的产生与教学系统和外界环境的交换是息息相关的,正是这些信息以及各种新技术成果输入到教学系统后,才能够促进教学系统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进而推动教学系统由低级有序的状态向更高级有序的状态演变发展。教学系统对外部环境的“输出”主要是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播与创新为社会培养输送高级人才,这一过程所产生的文化信息交换与人才输出必然会引起社会文化环境结构的改变。另一方面,教学系统本身就是一种培养人、传递信息的过程,学生通过与教师、外界进行信息交换,获得知识、经验和技巧等能量,形成“负熵流”,逐步推动思维系统走向有序。

2.2家政学教学系统是非平衡的

一方面,教学系统本身就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系统。从系统构成要素来看,学生和教师两大主要群体由于各自所处地区、家庭背景、年龄大小、个人爱好、性格特点、知识水平、学习经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性决定了系统的非平衡态。另一方面,教学系统通过信息传播活动,使得学生的思维认知系统总是处于非平衡态。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运用各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思维认知系统产生跃变的特性,进而促进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环节所传授的知识、理论和技能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突破“阈值”,就会激发学生原有的思维认知系统创造出一系列“混乱”而失去平衡,之后随着学生对认知矛盾的解决逐步转化为更高级别的有序水平,不仅提升了教学活动质量,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3家政学教学系统中存在着非线性作用

教学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其主要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媒体三者之间是复杂多变的,并且随着时间与空间的变换,其相互作用机制与方式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即三者之间存在着非线性作用。这种非线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教学可以由不同的教师通过直观的教具、信息技术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媒介来完成,教师也可以采用设计、辅导、咨询等不同方式传授不同的教学内容,由此给学生带来的教学影响也是不同的,学生接收到的学习效果也存在差异,不同类别的三种要素相结合也会产生不同的作用,且这种作用是非线性的。例如,教师在教学中投入的精力与学生获得的知识并不一定呈现正比例的线性关系,教学媒体所传递知识的数量和质量与学生接收到的信息量也不存在着线性关系,教学系统内部任何一个要素发生改变,都会通过这种非线性作用改变其他要素相互之间的作用方式,进而导致系统发生突变,推动整个教学系统特色化发展。

2.4家政学教学系统会受外界影响而涨落

“涨落”是指一些微小的扰动,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只有引起系统失去平衡的涨落因素存在,才能打破系统恒定的稳态,推动系统发展成为更高级的有序结构。在教学系统中,会与外界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产生无数随机个小涨落,这种涨落也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这种必然性表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有意识地制造“涨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适应教育新形势的要求,教师会将新的教学内容用新的教学方法展示给同学,不断地调整课程设置,时时引进新内容与新思想,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加速教学系统内外部的良换循环,通过“涨落”促进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作用进而推动教学系统向更高级有序的方向发展,产生质的改变。同时,这种偶然性表现在“涨落”发生的时机是偶然的,具有不可预测性。依据耗散结构理论,当教学系统处于非平衡态时,无数随机个小涨落形成“巨涨落”达到一定阈值时,系统就会从当前的无序状态跃迁到更有序的状态,形成新的耗散结构,推动系统升级。由此看来,“巨涨落”对教学系统新的有序状态形成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实现教学系统的升级发展。

3家政学教W开放系统运行机理分析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家政学教学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也是一种耗散结构,耗散结构的运行规律也适用于其运作过程,因而,本文可以采用耗散结构理论解释家政学教学系统的运行机理。在家政学教学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来自于系统外部环境的信息、能量等不全是有利于推动系统形成有序结构的“负熵流”,也有阻碍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的“正熵流”;教学系统内部不仅能产生“正熵流”也能够产生“负熵流”,因此,本文在借鉴耗散结构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修改,提出了家政学教学系统运行机理图,如图1。

来自于系统内部与外部的正熵流有损于家政学教学系统的运行能力,来自于系统内部与外部的负熵流能够提高家政学教学系统的运行能力,具体分析如下:

生成于家政学教学系统内部的正熵流将其称之为第一类正熵流,主要是源于教学系统内部因素造成的损耗,如:教师业务水平不高,课堂组织性较差,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不强,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各种教学媒体利用不充分,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

来自于家政学教学系统外部的正熵流将其称之为第二类正熵流,主要是源于教学系统外部环境因素带来的风险,如:家政学科前沿内容发展的不断完善丰富、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的出现对教学带来的冲击,高等教育政策环境的变化,文化传统以及公众意识的改变等等。

生成于家政学教学系统内部的负熵流将其称之为第一类负熵流,具有提高家政学教学系统运行能力的作用,主要来源于教学系统内部因素,如: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各种教学媒体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利用,能够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等。

来自于家政学教学系统外部的负熵流将其称之为第二类负熵流,具有抵消教学系统外部环境不利因素、提升运行能力的作用,这些负熵流可以分为几个层次,首先是“信息负熵流”,即那些有助于推动教学系统发展的外部信息,如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经验等所进行的全球化的信息交流与融通;其次是“市场负熵流”,即根据市场的需求状况合理的配置教学系统资源,调整教学系统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实施教育教学的创新改革措施以实提高教学系统运行能力等;最后是“资源负熵流”,即有助于教学系统高效运转的动力要素,包括系统外部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物质要素。在教学系统内外加强学术信息与师资力量的交流,与外界进行教学资源的共享,建立高水平、强大的师资队伍,采用更先进的教学手段应用于家政学教学系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一个更高级有序的耗散结构型教学系统。

4结论

依据耗散结构理论,家政学教学系统运行机理表明:推动家政学教学系统高效运行的两大途径分别为:扩大负熵流、减少正熵流。为此,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当尽力弱化第一类正熵流对家政学教学系统带来的损耗,同时控制第二类正熵流对系统外部带来的威胁;更为重要的是,应当强化放大第一类负熵流对提升家政学教学系统运行能力的作用,同时要充分利用从系统外部获取的第二类负熵流以抵消系统内部“熵”值的增加,进而促进教学系统不断发展壮大。反之,传统的封闭式的家政学教学系统就好似“闭门造车”,这种过分强调预设的教学系统使得教学活动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对学生潜能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激发,也无法形成一个适应全球教育资源共享、信息交换要求的耗散结构,必将在激烈的现代科技教育中被淘汰。因此,家政学教学系统开放的目的在于使系统走向有序,而走向有序系统的关键就在于必须引入“负熵流”,这也是教学系统一个不断减熵的过程,减熵的程度越高,教学系统的有序性越高,由此也体现了建立开放的、充满活力的家政学教学系统的本质要求。

参考文献

[1]苗东升.系统科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2]沙鸣.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经济学教学系统运行机理探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8):123125.

[3]张辅松.素质教育耗散结构的微观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2,(8):5962.

[4]巫春华.从耗散结构理论看高校思想教育改革[J].求索,2005,(10):15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