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师德主题论文

师德主题论文

师德主题论文

师德主题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师德培育 路径 多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1-0001-02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完善,文化上也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价值为主导,资本主义极端功利主义文化价值、竞争文化价值等多元文化价值并存的“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价值格局。在这种大背景下,新时期的师德培育应该有新探索、新思路。本文就新形势下的师德培育拟提出如下新路径,以供学界商榷。

一、推进师德问题认知的“哥白尼式革命”,走师德建设与培育的辩证思维路径

受到初级阶段文化格局中的封建官文化遗毒的影响,长期以来在师德认知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单极思维定式的倾向性,其片面地认为师德问题是教师一方引起,所谓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与社会无关。师德下滑应该由一线教师负全部责任,解决师德问题的对象应单极定位于一线教师身上,所采取的措施也只是针对一线任课教师。师德实践是教师在自己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与学生、教育管理者、社会之间的多维度互动性活动。师德实践的结果与师德培育的成效是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教育管理者、社会各界人士为客体,主、客体双方互动作用的结果,并非教师单方面所致。可见,师德的好坏,不单独取决于教师一方。在师德建设与培育的路径选择上,只针对教师尤其是一线任课教师的做法,只会导致师德培育走向歧途。

消除师德认知的单极思维定式,必须以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辩证法为方法论,正确认识师德实践的主客体结构与互动关系。以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师德问题,就是要求我们以康德“哥白尼式革命”的魄力,转变师德认知观念,这是我们进行师德培育的认识论前提。在康德之前,欧洲哲学界关于认识论的研究,存在两大阵营:唯理论与经验论。经验论认为一切认识都来自于感觉经验,经验之外不存在认识的客观必然性。唯理论则认为感觉经验不可靠,一切正确认识都来自于人的理性思维。经验论、唯理论各执一端,争论不休。面对这种窘境,康德另辟新径,抛弃了将感性经验与理性思维对立起来的单极思维方法,将感性与理性、经验与思维在“先验统觉”和“综合思维判断”中统一起来,在先验论基础上消除了经验论与唯理论对峙的局面,实现了认识论领域的“哥白尼式革命”,为马克思创建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架起了桥梁。康德先验认识论的“哥白尼式革命”,开辟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先河,为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创立和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诞生创造了认识论方法的前提,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中起到了先导作用。新时期我们也应该让康德认识论的“哥白尼式革命”在师德认知问题上发挥其桥梁和先导作用,启发和引导学术界以康德认识论“哥白尼式革命”和马克思的实践主客体辩证法思想,重新建构师德认知体系,“彻底摒弃师德认知的单极思维,确立师德认知的辩证思维,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方法和两点论的认识方法指导师德建设实践”,[1]揭开师德建设与培育困境背后的多元文化价值的面纱,走师德建设与培育的辩证思维路径。

二、重视和发挥规范价值的等位效应,营造师德培育公正、公平的规范环境

重视和发挥规范价值的等位效应,是新时期师德培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学术界之所以提出规范价值的命题,是因为价值作为一种主体性现象,是实践主体个体对于实践客体之间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价值的个体主体性与人类主体性之间,当下现实性与理想性之间,感性确定性与社会、文化规定的超越性之间,特殊性与普遍性之间,主观性和客观性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紧张,这是价值问题本质复杂性的一种表现,也是主体性复杂性的一种表现。”[2]由于实践主体既可以是不同的个人,也可以是不同的利益群体、阶级和阶层,又由于不同的实践主体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必然导致不同价值主体之间在谋求价值和价值评价标准的矛盾冲突。价值的主体间性凸显,规范价值担当着协调主体间价值冲突的重要角色。规范价值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标准,也是一种评价标准。同样,师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也有自己的道德规范与规范价值。师德的规范价值既是师德评价的标准,也是一定行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的标准。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各自都有自己的师德评价标准,由此而形成的价值规范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一种普遍适用的师德价值规范。这种师德价值规范不能只有一线教师遵循,还要有教育教学管理者、学生、党政机构、社会团体共同遵守。师德规范作为一种价值规范,对师德实践的主客体,相关各方均有约束力。师德的规范价值就在于它的等位性,在师德规范的制定与遵循面前人人平等。为此,在师德规范、师德评价过程中,要力戒官本位和学生本位,要力争做到管理者、教师与学生的等位。这种师德规范的等位性要体现在师德建设的各个环节,师德规范的制定修改权、解释权、执行权、评价权均应在师德实践的各个相关方一律平等。完善教育教学法规,使教师的权利与义务不被变通,并明确教育教学管理者的师德责任与学生的学德义务。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师德的规范价值,为师德培育营造一个公正、公平的规范环境。

三、克服多元文化价值的负面影响,加强马克思主义主导文化价值对师德培育的引导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还存在着多种文化价值,新时期是一个“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文化价值格局。“一元”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文化价值,“多元”主要是“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文化价值、功利主义文化价值、竞争文化价值、封建主义等级文化价值、封建官文化价值”。[3]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平等观念曾经起过非常重要的历史推进作用,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它们仍然具有积极意义,因为这些文化价值是市场经济的固有属性。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化,价值规律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竞争现象已经随处可见。但是,竞争在政治生活和上层建筑的层面,一旦产生不正当竞争,则危害巨大。教师岗位聘任、职称评定、业绩绩效考核等方面,如有不正当竞争产生,将直接影响到师德建设的成效。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对功利主义颇有微词,其实极端功利主义不可取,适当的功利追求则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教师是人而不是神,追求物质利益应当予以肯定。不应该把正当的功利追求与师德高低联系起来,但是,个别教师把教育教学当作自己利欲熏心的工具,极端功利主义思想膨胀,这是我们应该加以抵制的。多元文化价值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现象,对当今师德建设造成了冲击。克服多元文化价值的负面影响,就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文化价值的主导性,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指导当今师德建设,使之成为师德实践的主客体各方都遵守的道德价值标准。

四、确立“以师为本”理念,以经济等位实现政治等位,消除师德下滑的经济土壤

由于官本位和官文化的影响,各级学校管理高度行政化,利益分配行政化不断加强,使个别教师只好以“钱数”与“分数”做交易,加重了师德建设的难度。确立以师为本的理念,就是把教师看成是生活在现实的“分工”与“分配”关系中的人,消除物质利益分配行政化、身份化的倾向,以经济等位实现政治等位,铲除师德下滑的经济根源。

教师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不是离群索居的人。马克思把这种社会关系最终归结为物质关系,教师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的高低受到分工的制约,也受到由分工不同而引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的制约。马克思指出:“分工不仅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4]分工包含着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等所有这些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在分工还不能被消除的历史条件下,只能是争取生产资料占有的平等以及产品分配上的平等,就是要做到按劳分配,而不是以政治地位、官方身份的高低论分配。前者是以经济等位来实现政治地位的等位和社会地位的等位,后者则是以政治地位的不等,导致经济地位的不等,进而巩固特殊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确立以师为本的理念,就是要努力争取做到按劳分配,消除按身份地位分配。

确立以师为本的理念,以经济等位实现政治等位,就可以为师德培育提供物质保障,使师德养成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使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师德,建立在厚实的、坚固的经济基础之上,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师德建设观。否则,一切师德培育与师德建设的做法,都是唯心主义的口号,不可能解决师德问题,也不可能找到正确的师德培育路径。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晓宇,李世忠.师德建设困境的单极认知思维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0(4):86.

[2] 马俊峰. 重视规范价值的研究[J].哲学动态,2007(1):15.

师德主题论文范文第2篇

师德是教育行业不可缺少的职业道德,师范学院作为教师职业的教育者更是要注重师范生的师德教育,而如今大部分师范学院师德教育体制单一,出现师德效果不明显、不统一、不完美等多种问题。师德的缺失使教育行业混乱不堪,师范学院应注重培养师范生的师德观念,通过校园活动提升师范生对教师行业的热爱,加强思想教育,完善自我,利用实践机会使师范生进行更有效的师德教育。

关键词

师范生;师德;教育;实践路径

良好的师德是教育者从事教育行业最基本的要求,教师行业作为人们启蒙的第一行业,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是至关重要的,师范院校对师范生进行道德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影响学生行为的因素,若是教师不能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教学质量就会下降,会干扰学生今后的学习状态,甚至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误入歧途,严重者走向犯罪的道路。

1师德的含义

师德准确地说是一种职业道德,有关教师或从事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社会中人们的教育活动与教师职业道德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师德是教育行业的特殊职业要求,从各方面规定了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思想感情、工作态度、生活作风等方面去待人待物、解决问题、以德服人,为社会尽职尽责。

2师德教育的缺失现状

教师作为教育者,言行举止都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决定学生成长道路的引导者,师德作为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也是在不良风气的影响下渐渐下滑,部分教师放松思想学习,不思进取,鼠目寸光,仅仅满足于取得的微小成绩,缺少积极向上的精神,满足于现状,忽略了终生学习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将教育行业作为“死工作”,仅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关注,对自身要求不严格,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对学生没有做到以身作则,仅注重教学工作,有关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问题漠不关心,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部分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仅注重理论的传输而忽略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不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对待犯错学生时甚至使用体罚等强制手段。更有无师德的教师,在校使用自己职位便利,对学校学生实行侵害,延寿县玉河乡村办小学中一教师对即将毕业的三名女孩进行猥亵,并且恐吓学生不准将此事告诉家长,经过教育部门与司法部门的介入,该教师已被拘捕。但是,尚未被发现的无良教师侵害学生的事件多不胜数,只有树立良好师德并且使教师遵守,才能保护学生不受侵犯。

3师范学院树立师德的意义

3.1有利于师范生学习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我国传统道德观念与个人道德结合统一的核心价值,在视察高校中曾提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作为教育未来教师与教育者的国家机构,师范学院需要积极培育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在校师范生的影响。青少年继承着中国的希望与未来,而高校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育者更是背负着未来教育者的重任,在进入社会之前,应当以勤奋好学为前提、道德修养为基础,充分学习与开展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加强自身公民基本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只有先形成高于普通公民的基本道德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师范学院不单注重师范生文化课程方面的掌握能力,更要注意培养师范生的实际教育能力,只有具备了精湛的文化课程知识与实际授课能力才能更科学、完美、高效地在教育行业中崭露头角。

3.2引导师范生形成正确三观

人类的正确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经过调查,大多数师范生并不是依靠自我意愿进入师范学院读书,有的是高考失利错失其他高等院校,有的是根据父母意愿进入师范学院就读,有的是向往教师稳定的工作。作为今后的教育者,师范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朝着一个主体目标前进,这个目标便是对被教育者以身作则。因此,要通过培养师范生的师德来让师范生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教育者只有形成正确的三观才能对教育行业恪尽职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诚信友善、爱岗敬业。

3.3树立教育者的良好形象

近年来,各大媒体争先报道全国各地部分教师的“无德”行为,时代飞速发展,教育者作为万众瞩目的行业,信息通过网络等途径可以进行飞速传播,任何有关教育者的负面消息都会在第一时间为被教育者和监护人得知。河北省井陉矿务局第一小学学生马国军同学虽然学习成绩不算优异,但是一直活泼好动,从四年级开始马国军的父母发现马国军变得沉闷,经常躲在房间内哭,也问不出原因。马国军的父母向学校反映此事后,学校立刻展开调查,结果发现,在某日班会课上,由于没有按照规定穿校服,被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连打几耳光,并且让他一直罚站到放学,校方经过调查虽然已将违规教师查办,但是马国军同学开始渐渐对学校形成恐惧感,开始厌学,并疏远班里的同学。由此可见,部分教师的“无德”行为会对被教育者产生极大的危害,更是给教育行业尤其对教师职业形象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培养师范生师德成为了维护教师形象的重要因素。师范生同样作为新时代青年,思想不够坚定,甚至有负面舆论压力,倘若在教育师范生的过程中没有注重师德的教育,师范生便无法形成高尚的师德情操与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感。

4师范学院师德养成的方法

4.1思想教育

培养师范生掌握理论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师范生师德信仰的过程。在教育中,要充分开展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的重要思想政治课程,将有关师德规范与思想工作的课程作为师范学生的必修课,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师德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增强政治思想课的说服力与实际教育质量。在教学内容中,以“思想”为主体方略,将经典的思想理论通过讲解,深入师范生的内心当中,不仅要求师范生学习经典的思想理论,更要求师范生结合实际,将经典的思想理论通过实例深印在心底。在师范生的思想教育中,需要师范学院注重师范生的情感教育与信仰教育结合起来,灌输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情景模拟、社会实践、主题探索等方法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对政治理论课程的理解与运用。要以建立教师崇高的信仰为前提,进行专题讲座、主题班会、辩论活动、演讲比赛等等,结合师范生本身的师德素养,培养全校师范生的道德水平与职业道德,提高学生思想理论水平、知识掌握水平与实践授课能力。

4.2氛围影响

师范学院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独有的文化代表,在师范院校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自身价值观与道德观,还能丰富自身校园生活,是师范院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课余教育。在校园文化方面,学院可以通过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发展等方面充分提升师范生的全面发展。师范院校作为高等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中的空间,为师范生提供优质的学习场所,也可以通过物质建设主题的校园活动使师范生亲自参与到校园建设的行动中,例如:树林中阅读地、校园文化角、文化宣传栏等设施等方面,不仅可以锻炼师范生的创造能力与动手能力,而且可以在创造过程中提高师范生的品德素养,激起师范生对母校的爱护,提升师范生的审美价值。在建设物质场所后,校方应当担任精神文化传播方面的主角,通过开展校风师德等有关职业教育的活动,净化学院中的学习风气,让师范生在学习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后提升自我,让师范生有高尚的理想与追求理想的动力,优化师范生的教学风格,让师范生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责任感与道德品质。学习风气的优化,不仅可以提升师范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并且可以营造积极学习的学习气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影响到下一代被教育者。

4.3实践体验

师范学院作为我国高等学院,要注重师范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全面发展,注重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与教师的职业道德的教育。实践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自身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提高自我,将所学文化知识真正掌握,提升师范生道德素养。学院通过开展社团活动或者文化教育等方式,增强师范生的综合教育能力,在校期间通过培养师范生的课堂组织能力、教学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开展有关自主教学、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形式的校园活动,从而培养师范生的师德养成,加强师范生的管理能力与沟通能力,为以后从事教育行业打下基础。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服务活动也是培养自我教育服务能力的方法,通过服务社会公民,降低了从事教育行业后与学生的沟通障碍,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参与活动或上岗实习,将所学文化知识与思想理论用于实践,从实际工作环境中体验出教师所需要继承的教育品德,形成适合自我的道德观念,利用参与社会服务与上岗实习的机会,加强自身品德教育,做到全面发展。

4.4完善自我

高校师范生作为今后的教育者,自身行为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被教育者,因此,在校期间完善自我的教育职业道德成为师范生必须注意的问题。首先,在师范院校学习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我,在充分认识自我缺点的基础上,改进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多从自身寻找原因,树立目标、紧绷学习神经、吃苦耐劳、将失败化为前进的原力,保持优秀的学习动力。在政治思想上鉴定理念,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注重对“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思想的学习,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进入教育行业后,更需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与时俱进,注重实践能力,如此才能做到谦虚严谨,艰苦好学,扎实地做好教育者的本分工作。

5结语

师德是师范生形成良好成长与发展基础的关键,在学习的过程中完善自身道德水平,通过学校与社会等外部力量充分提高自我修养,提升职业认同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国家重要指导方针加强自身职业道德,让自身热爱教育,献身教育,为中国下一代的新生力量的成长做出切实的努力,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增添新力量。

作者:吴华 单位:成都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万海,张明明.近年来我国师德研究的主题、特征与趋向[J].教育科学研究,2014(2).

师德主题论文范文第3篇

首先,是道德教育理论的研究跟不上实际需要,这方面的专家学者和专业工作人员还拿不出多少成熟的理论成果来指导和影响学校教师的道德教育活动。因此,在中职学校的教育活动中很多教师只能生吞活剥国家的道德教育指导方针和写在文件里的德育基本原则及其规范体系。其次,是教育者的形象不佳。按照教育规律,没有教育者的为人师表形象,教育者不能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就没有教育,德育教学更是这样。一种成功的道德教育,教育者应始终是主导,被教育者是主体,主体是否愿意被主导,跟着主导走,重要的不是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形式,而是教育者的“教育形象”。这就是我们说的以身立教、言传身教。再次,是学校里的道德教育,特别是中职学校的道德教育,管理机构和制度都不大健全,职责不明,人员不足。作为道德理论教育,中职生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中职德育必修课程进行的。这些课程由于其课程目标和标准的限制,涉及德育的内容实际上不很全面,并不能解决中职学生应当掌握的德育理论知识。从实际情况看,还存在脱节的现象。一般来说,德育教学的课程形式都存在一定弊端,仅靠单独开设专门课程进行德育教学,容易让学生感到德育问题是脱离其他理论和实践内容的附加的内容,仅靠在各门课程中穿插德育理论内容,容易因教师政治理论和实践的欠缺而无法将问题深入。

二、提高德育课程教学实效的对策分析

学校的德育教学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作为改造学生的一种活动,不仅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责任感,坚持和遵守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及其原则,而且要求有科学的教育方法。有了好的方法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德育课程的教学除了课堂讲解的方式以外,还必须提供更多的让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可以尝试在如下方法的结合中提高德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第一,教师演讲和客座演讲。教师可以用演讲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介绍有关德育课程的基础理论及其历史发展概况。例如,职业道德价值观、人生价值和自我价值在社会实践中的伦理困境、价值抉择的框架和模式,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关于人生价值的大讨论等。教师也可以邀请有经验的社会工作者和管理者以及职业教育机构专职教师来给学生做专题报告或联合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德育理论与实际工作的密切联系,提供给学生一个接触实践情况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弥补本校德育教师本身在抽象的德育理论方面的不足,让学生了解范围更广、层次更深的相关理论。

第二,讨论和辩论。教师可以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分为小组,就某个德育主题进行讨论,每个小组推举一名代表记录讨论的情况并在全班做反馈报告。也可以将学生分成辩论小组,设定一个辩论题目,让学生有时间收集相关的材料、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观点,然后做一个正式的辩论。讨论和辩论都可以从某一个具体的案例开始,例如温岭虐童案折射出新形势下幼师职业道德面临的挑战,让学生设想可能的解决方案。讨论和辩论也可以安排在每一部分政治理论的讲解之前进行,这样学生可以不受约束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教师讲解了德育理论以后,再让学生回顾以往的讨论、检讨和对照自己的观点,可以增强讨论的实际效果。

第三,角色扮演的情境训练和个人示范。教师可以提供学生一个实际案例,通过多人组合创式情境模拟训练,让学生分别扮演案例中所涉及的角色,像警察、肇事者、旁观路人、调查员等,从表情、服饰、姿态、礼貌用语、热情接待服务等多方面考察和训练,并通过分组互相点评、教师点评等方式,纠正其不足之处并演示正确做法,是学生感受职业礼仪规范。教师也可以只提供案例事实的一个大概情况,以便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学生想象和设想在不同的场景之中可能出现的不同伦理问题,并大胆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的不同方法,这样的角色扮演可以既是生动形象的,又是富有创意的。在德育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教师自身的表率作用和受教育者所在集体内的相互影响,是两个不可忽视和偏废的方面。凡是要求学生应当有的行为,教师本人应该首先具有这种行为,并且做到表里如一、始终如一。所以,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人格才能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人只能用人来建树”。活的最有影响的道德教育只能是教师、家长等人的全部生活和一切言行举止。

师德主题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师德建设 高校青年教师

一、引言

“所谓师德,主要是指反映一定时代教师职业的社会伦理本质关系,由教师自律和他律的力量来维系,是教师应当遵守的职业行为规范和要求的总和。”[1]

高校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生力军。纵观这一群体,他们在政治上日趋成熟,业务素质较强,在外语水平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上具有明显优势,在教学和科研上都有很大的优势和潜力。然而,在他们身上也显现出种种问题与矛盾冲突: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淡漠感并存的矛盾;思想观念上的思维敏锐与偏激性并存;认知难以和社会、实践趋同;务实求新,讲求实际,有积极的进取心,但缺乏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价值观上的主体意识增强,渴望建功立业,但价值取向过于个人功利化;追求自主性与表现被动性及依赖性相存的问题,等等。如何以人为本正视并正确引导高校青年教师化解存在的困难、问题与矛盾,使他们的师德素质得以强化并使他们安心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贡献才华,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关于师德问题的著作有《师德通览》(林崇德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教师伦理学专题》(檀传宝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教师论》(王思震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和《师德自律论》(卫荣凡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等。这些著作对高校教师师德问题都有所涉及,另外还有专门研究高校教师师德问题的专著,如《高等学校职业道德论》(钱焕琦主编,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并且出现了大量的相关论文和调查报告。从中国知网(CNKI)中以“高校”和“师德”为篇名检索词检索到的结果显示,从2000年1月至2010年9月,共收录有1138篇论文。这一结果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师德问题所受到的关注和重视。

高校师德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研究多为纸上谈兵,缺乏社会实践和调研,尽管有也多为量化研究,缺少质性研究;提出方法对策虽多,但实践操作性不强,即使提出了很多建设方法,但对这些方法管不管用也没有跟踪调查;还有就是“将师德标准视为一成不变,忽视了在以自由、自主、平等、开放、竞争等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正常的追求自我实现和生活质量的内在诉求,对教师职业的尊重、教师权利意识的维护、教师成长和教师价值的体现、教师自身的合理需要等方面凸显不够”[2]。

鉴于以上发现的问题,本文拟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高校师德建设在青年教师中的影响及发挥的作用进行深入的探讨,希望通过研究,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对师德建设提出操作性较强的方法与对策。

三、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为南京某高校某学院(以下称N院)。

2.研究目的与问题

(1)阐述N院在青年教师中的师德建设的具体做法;(2)N院在青年教师中开展的师德建设还存在哪些问题;(3)尝试探讨促进N院师德建设、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途径和方法。

3.数据收集

数据来自对研究对象的自然观察、与研究对象主要负责人3―5次的深度访谈、与研究对象学院的青年教师2―3次座谈。

4.数据分析

遵循质性研究的主题自然浮现的原则,对学院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现状进行描述分析。

四、结果与讨论

根据一年来的自然观察、访谈、座谈数据,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描述研究结果。

1.N院在青年教师中开展师德建设的具体做法

(1)重视学习。认真组织教职工学习关于师德建设的文件精神,特别是组织好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培训,从理论上武装他们的头脑。

(2)树立典型。对学院师德方面表现突出的老师给予大力宣传,树立师德先进的典型,鼓励青年教师向优秀的老教师学习,向身边的模范学习。

(3)开展活动。学院利用各种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陶冶青年教师的情操。学院组织了建国6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特别鼓励青年教师和学生同台演出,最后演出的教师演员中80%是青年教师;学院要求青年教师必须有一年的班主任经验;学院还组织青年教师和学生结对子,开展系列活动;学院还开展了师德先进传帮带的活动,组织了青年教师代表和校师德先进个人参加“畅谈师德面对面”的座谈活动等,在全院营造出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增强了广大青年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2.N院在青年教师中开展的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1)师德建设没有形成真正的常规化、制度化。学院虽然希望通过一些理论学习、实践活动来开展师德建设,但是这些活动的组织都没有纳入常规化、制度化的工作进程中,而是有了某一契机便开展一个,没有也就不会开展、不会挖掘。

(2)师德建设中的简约化。“‘简约’可能是师德规范最大的共同特点,其优点是便于传诵,缺点是粗略、笼统和模糊”[3],这一点在学院的师德建设中也表现的很明显,特别是在开展有关师德的座谈会中,绝大多数老师对师德的认识更多的是停留在教育态度和价值取向上,而对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关注不足。

(3)师德建设中的单一化。“有学者将教师职业道德分为三个层次的境界:生存境界、责任境界和幸福境界”[4]。从实际情况来看,将工作作为谋生手段和职业之路的教师远多于将教育当作生活艺术的教师。学院的师德建设中往往统一标准,用一个标准、一个规范去要求所有的老师,去要求具有时代特征的青年教师,忽视了个体的差异,忽视了时代的发展。

3.促进N院师德建设,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途径和方法

(1)与时俱进。“教师职业道德是伴随着人类教育活动的产生、发展和教师职业的出现,并在一定阶级或社会道德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5]。它是历史的、发展的,不同时期对师德的要求是不同的,对不同的年龄层次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根据时代的不同要求有所不同,因此师德建设应与时俱进。学院可以开展现代师德大讨论的活动,结合专家的建议,结合青年教师自身的特点,制定出N院自己的青年教师的师德标准。

(2)切合实际。现存的一些看似高尚的师德标准之所以不能成为青年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关键就是要求太高,远离现实需要,一般的青年教师做不到。N院可以通过座谈、走访,了解广大青年教师的心声,从学院自身的现状和特点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现实目标,以使全院上下达成共识,促进学院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具体落实。

(3)明确层次。“现实意义上显得更重要的是让每个教师都遵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成为一名合格教师”[6]。上文提到有学者将教师职业道德分为三个层次的境界,N院可以在师德标准上确定合理的师德层次,如设立合格、良好、优秀、模范等不同层次的道德规范标准,明确相应的具体要求,并注重先进性与广泛性要求的结合,鼓励青年教师在层次上有所突破,让不同层次上的青年教师都能获得逐级提升师德规范的动力。

五、结论与启示

“以人为本”师德的本质精神是新时代教育的人文精神,更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它从帮助教师自主成长的角度去构建师德,从人才管理的角度入手,注重师德教育,讲究实效,注重业务锤炼,精益求精,注重生活关心,细致入微,总之,一切工作都围绕着服务和促进教师尤其是高校青年教师的全面发展而开展。

参考文献:

[1]卫荣凡.师德自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2.

[2]张意忠.论教授治学[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1.

[3]张文斌.抓好“五个结合”强化师德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6,(5):28-31.

[4]王家军.规约与关怀――当代师德建设的伦理冲突及价值选择[J].江苏高教,2006,(2):111-113.

[5]王露璐.高校教师师德问题研究综述[J].道德与文明,2006,(1):76-78.

师德主题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道德理论;高校;师德建设

作者简介:李文静(1971-),男,湖北襄阳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助理研究员。(湖北 武汉 430073)陈耀(1983-),男,湖北襄阳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助教。(湖北 襄阳 441000)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5-0107-02

师德是教师的从业之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教师素质中师德最重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师德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师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在教师职业领域中的特殊表现,马克思关于道德形成的一些观点对高校师德建设同样具有指导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反杜林论》等论著中,揭示了道德的起源、基础和本质,提出了一系列伦理判断。这些伦理判断有的不是作为道德理论问题专门论述的,而是在论述社会的具体政治问题以及经济、文化、宗教、党建等问题时提出来的。但是,把这些伦理判断集中起来,涉及道德理论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到马克思道德理论的的全貌。[1]通过对马克思关于道德形成的理论进行探讨,可以得到一些重要启示,用以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

一、联系实际,创新师德规范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道德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是经济、阶级等具体的、历史的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财产的任何一种社会形式都有各自道德与之相适应;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道德总的来说是有过进步。”[2]由此可见,师德的形成、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师德建设应联系经济、社会实际,与时俱进,倡导新的师德理念,制订科学合理的师德规范。现实环境中对师德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

1.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社会主义大学道德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并丰富了师德的时代内涵。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各种价值观念冲击,高校部分教师师德也出现一些问题:信仰迷茫,价值理念实惠化,道德观念自我化;敬业精神不强,职业意识和奉献精神滑坡,照本宣科,创新精神不强;育人意识弱化,只注重传授专业知识,而对学生上课不良行为采取置若罔闻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少;师表意识淡薄,上课迟到、早退,接听手机,不注意自己言论的导向性;重科研、轻教学,学术浮燥,缺乏团结合作精神等。

2.经济全球化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各国各地区间的文化教育交流也越来越密切。科学没有国界,知识的创新与传播是各国高等教育的共同任务。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交流的便捷,跨国和跨地区的网络教育正逐渐形成,这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3]高等教育的开放性和国际化要求高校师德建设要适应国际教育理念,拓展师德修养的内涵。同时,教育国际化使文化多样性和一致性的斗争日益复杂化,为高校师德教育增加了难度。

3.主流意识形态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代中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国民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道德水平以及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客观需要,也赋予大学文化创新和师德建设新的内涵和时代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教师应走在前列,发挥示范带头作用。[4]另外,高校是社会的一个组织,是教师所处的最直接的环境。学校的文化氛围,校风、教风,管理制度体系等都会对师德产生影响。

因此,高校应密切联系经济发展、教育发展、主流意识、大学文化等现实因素对师德提出的新要求,分析把握新时期师德的内涵,科学构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师德新规范,这是当前师德建设的立足点。师德规范的创新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与经济和教育发展状况相适应,克服负面影响,倡导新师德,培育新型师德文化;第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把师德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第三,结合学校的现行制度、师德建设历史和现状,以及《高等教育法》、《教师法》、《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规划纲要》等法律或文件精神,同时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师德;第四,把师德标准明确化、合理化、层次化、具体化,能量化的要量化,以便于实施。师德规范主要包括:《教师道德规范》、《教师行为准则》、《教师学术行为规范》等,其基本方面应涵盖爱岗敬业、严谨笃学;关爱学生、教书育人;淡泊名利、公正廉洁;自尊自律,为人师表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师德规范进行拓展和创新,如在政治立场、荣辱观、改革创新、职业理想、心理健康、团结协作、善于交流、兼容并蓄、终身学习等方面作出要求。

二、完善他律,注重教师自律

马克思充分肯定了康德的“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的论断,[5]强调自律是道德形成的基础,并认为道德形成与发展过程是他律与自律的辩证统一。因此,师德建设在做好他律(教育引导、制度约束)方面工作的同时,应注重教师自律(自我修养),并将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高校应形成师德共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加强师德教育和相关管理。

1.领导重视,健全体制

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将其纳入教师队伍建设和文化建设规划。为保障师德建设的顺利实施,高校应制订师德建设实施办法和配套制度,在目标任务、宣传教育、组织实施、考核评价、督查申述、奖惩激励等方面作出规定;要健全师德建设管理体制,形成学校主管领导亲自抓,人事、宣传、教务、督导、监察、工会等部门互相配合,院、系、教研室层层落实,各方面协调一致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另外,高校应设立师德建设专项经费,用于学习培训、表彰先进等活动。

2.教育引导,营造氛围

一要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坚定政治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职业理想。二要定期开展师德教育培训,如举办师德建设学习班、师德报告会,开设师德修养课等,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要定期评选“师德标兵”,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典型事迹的宣传,营造学习先进、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氛围。四要积极发挥一些品德优秀、业务能力强的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高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和师德素质。

3.完善制度,保障实施

(1)考评制度。要尊重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的规律,以质为本,注重教师教书育人实绩;规范考评程序,严肃考评工作;注意考评的动态性和长期性,体现师德的延续性;突出学生在考评中的作用。

(2)激励制度。对师德考评排名前列的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奖励方式:校内发文表彰,在干部选拔、职称评审、评优评先、出国进修方面予以倾斜,在薪酬、住房方面予以物质奖励;对师德失范的教师,在岗位聘任时实行“一票否决制”。

(3)监督制度。应拓宽监督渠道,建立领导、专家、教师、学生、社会四位一体的师德监督网络,并通过“师德监督网站”或师德信箱,鼓励学生对教师的师德状况进行公开评价。

另外,高校的管理层应该确立一个基本理念:师德建设的主体不是学校的管理者,而是教师,工作方法上注重“育”,而不是“管”。教师个人应该加强师德自律,做到自我修养、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这是师德提升的关键。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认真学习。学习上级有关精神,学习学校的师德规范、师德管理制度等文件,学习师德典型先进事迹,深刻理解师德的内涵和要求,充分认识提高自身师德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二是知行合一。在工作、生活中,将外在的师德规范和约束逐步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观念、道德品质,把良好师德外化为实际的师德行为。三是内省克己。按照较高的师德标准,经常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发现和找出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不足并予以克服,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并做到“慎独”。

三、以师为本,坚持师德实践

马克思还提出了人的本质的理论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6]认为道德是人类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完善相结合的产物,个人自我完善的中心问题是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高尚师德是教师个人全面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师德建设应以师为本,关爱教师,把师德要求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高校应该注重教师的人本性和个体价值,师德建设应以教师的身心和谐、人格完善、价值目标追求和本质力量的实现为旨归。要加强对教师实际生活的研究,教师个人行动研究、生命叙事研究,主动了解教师的学习、生活、工作、心理,深入了解教师个人内在需求,满足其高级需求和全面发展需求。要把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作为学校管理层的责任,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教师成功。还要把师德教育与解决教师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相关职能部门、院系领导应帮助教师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改善他们的住房、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和学习条件。总之,只有通过关心教师、了解教师、帮助教师,使之真正具备从事教育事业的荣誉感、归宿感和成就感,崇高师德才能形成。

马克思强调,“道德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掌握世界”,[7]道德源于实践,它是个体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对社会道德的学习、选择和认同并将其内在化的结果。因此,高尚师德是教师在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实践和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应坚持在实践中提升师德。

高校应积极搭建教师实践平台,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育实践活动。教师要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提高育人本领;经常参加教学竞赛、教学观摩讲座、师德经验交流会、挂职锻炼、社会实践等活动,在实践中自我教育、自我锻炼和自我陶冶,不断提高师德。

大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使命,高校教师是这一使命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教师:“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2][6][7]金可溪.谈对马克思道德理论的评价——评美国《道德百科全书》对马克思道德理论的歪曲[J].人文杂志,1997,(4).

[3]刘海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1,(2).

[4]刘川生.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内涵与要求[J].北京教育,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