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命周期管理论文

生命周期管理论文

生命周期管理论文

生命周期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内容 摘要: 旅游 经济 的 发展 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旅游地本身的发展又受客观生命周期的局限。本文立足众多学者的 研究 基础,加上多年旅游地开发规划的实践,深入 分析 了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的本质以及对旅游地发展的实践指导。并提出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的本质就是旅游地的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旅游地的发展要打破生命周期的“宿命”,必须延续现有主导旅游产品,及更新换代主导旅游产品。 关键词:旅游地 生命周期 旅游产品 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国外学者最早注意并研究这一现象, 总结 出了旅游地生命周期 理论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我们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和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但是,这一理论似乎也暗示:一个旅游地的必然归宿是走向衰落,进而在无形中误导旅游管理者在旅游地发展中采取听之任之的消极态度。衰落是旅游地发展的必然归宿吗?下文拟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本质研究中找到旅游地发展“打破宿命”的实用战略。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现象与理论 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地的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在上世纪后半叶,国外不少学者注意到了旅游地存在着不同的阶段(周期),学者们对这一现象进行了不断的思索与总结,进而逐步提出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目前 ,被学者们公认并广泛 应用 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加拿大学者巴特勒(Butler,1980)提出的。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 在旅游地发展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 规律 :探查阶段。只有零散的游客,没有特别的设施,其 自然 和 社会 环境未因旅游而发展变化。参与阶段。旅游者人数增多,旅游活动变得有组织、有规律,本地居民为旅游者提供一些简陋的膳宿设施,地方政府被迫改善设施与 交通 状况。发展阶段。旅游广告加大,旅游市场开始形成,外来投资骤增,简陋膳宿设施逐渐被规模大、 现代 化的设施取代,旅游地自然面貌的改变比较显著。巩固阶段。游客量持续增加,但增长率下降。旅游地功能分区明显,地方经济活动与旅游业紧密相连。常住居民中开始对旅游产生反感和不满。停滞阶段。旅游地自然和文化的吸引力被“人造设施”代替,旅游地良好形象已不再时兴,市场量的维持艰难。旅游环境容量超载,相关 问题 随之而至。衰落或复苏阶段。旅游市场衰落,进而房地产的转卖率很高,旅游设施也大量消失,最终旅游地将变成名符其实的“旅游贫民窟”。另一方面,旅游地也可能采取增加人造景观、开发新的旅游资源等措施, 增强旅游地的吸引力,从而进入复苏阶段。 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我们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和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但其只是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现象的阐释和归纳。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本质分析 关于旅游地兴衰的内部机制,学者们已经做了很多探讨。 一些学者从旅游地本身及其环境角度探索旅游地的演进机制。一种观点是旅游地发展悖论,即旅游地发展所带来的负面 影响 必然导致其吸引力的减弱,旅游地走向衰落;也有学者从旅游地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认为旅游地的衰落是其影响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包括旅游业本身的脆弱性、内部经营管理不善、周边旅游地的兴起以及替代产品的出现、市场需求的变化、旅游地形象的变化、政府的作用等因素,如谢彦君把旅游地的演化归结为环境因素、需求因素和效应因素三个方面的作用。 也有学者从旅游者与旅游市场角度探索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内在机制。如有学者从心 理学 角度分析,认为旅游地的衰落是由旅游者的心理图式决定的:新开发的旅游地,主要吸引多中心型旅游者,当旅游地广为人知后,中间型旅游者成为其主要客源,当旅游发展带来破坏后,中间型旅游者不再光顾,取而代之的是少数自我中心型游客,旅游地走向衰落。还有学者认为旅游地的市场是由出游游客、重游游客和潜在游客组成,其衰退是对潜在游客的开发不够导致。 上述几种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演变机理做了解释,做出了重要理论贡献,但又存在局限性。其根源在于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本质认识不

生命周期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设工程 全生命周期 造价管理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造价管理模式,在国内外建设工程中已有所应用,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然而,无论是我军建设工程管理实践还是理论研究工作,都很少涉及到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内容。加强该方面的理论研究,既可以为现代营房造价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也可以为有关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理论研究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相关概念

(一)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

中国建筑行业将建设工程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决策期、实施期和使用期,其中,决策期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实施期包括设计工作、建设准备、建设及竣工验收等。

根据中国建筑行业对建设工程生命周期的划分,可以把现代营房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决策期、实施期、使用期。其中,决策期包括规划立项、报批建设地点和规模、编报设计任务书等三个阶段;实施期包括编报设计文件、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等四个阶段;使用期 包括运转(营)维护及报废拆除等两个阶段。

(二)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经过英、美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界的长期研究和探索,已形成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但关于其定义和核心思想的表述,学术界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形式。笔者根据有关对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核心思想的阐述,将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定义为:综合考虑各因素影响和各阶段造价比较,最终实现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包括决策期、实施期和使用期)造价最小化的指导思想和实用方法。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研究综述

上世纪70年代末,英、美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界提出:造价管理不仅包括项目决策、设计、施工等阶段,还包括项目竣工后的使用维护阶段。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和推广,最终形成了以实现建设工程生命期总造价最小化为目标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 关于国外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研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是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大概可以分为萌芽期、形成期和发展完善期等三个时期。1974年到1977年: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概念和思想的萌芽期。1974年6月A.Gcordon 发表的《3L概念的经济学》和1977年美国建筑师协会发表的《全生命周期造价分析—建筑师指南》是早期使用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概念的重要代表作,其对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概念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提出了一些研究和分析的方法,对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77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形成期。这一时期对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献有《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一个能够使用的范例》、《建筑师全生命周期造价核算与初略设计手册》、《建筑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指南》等行业专著和指南,这些文献对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完善期。这一阶段,模型化和数字化开始应用到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中来,并且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管理支持系统和仿真系统进行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献有He Zhi的《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的仿真分析》,其深入探讨了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确定项目运营维护费用的方法。

二是现阶段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研究重点。随着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体系的逐步完善,国外对其研究也主要集中在造价管理技术方法和实际应用等方面。首先是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的研究。一般来说,建设工程的生命期较长,受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比较大,这对造价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Monammed Kishk与A.AL-Hajj共同提出的LCC(Life cycle Costing)框架,该框架利用统计学、模糊集合论和人工神经网络提高LCC作为一个决策制定工具的质量。其次是实际应用领域方面的研究。如美国交通部对公路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进行了科学、全面、详细地分析,为其他建设工程应用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及方法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借鉴。再次是全生命周期造价计算软件的研究。随着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深入发展,出现了许多相关的软件系统,如NIST的BLCC5.0和世界银行的HDM4等。 最后是全生命周期造价与环境影响集成的研究。由于建设工程具有能源消耗较大、运转维护费用较高的特点,其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经济成本与环境成本集成正成为国外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研究者的研究重点、热点和难点。

(二)国内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研究综述

长期以来,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实际中,主要采用的是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模式,因而对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研究比较少。

主要著作有:知名学者戚安邦的《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该书在对当今世界主要造价管理理论流派进行介绍的同时引入了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著名学者刘伊生的《建设工程全面造价管理》,在介绍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有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和组织体系、发展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咨询队伍的建议。军事经济学院周述发 教授在其著作《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对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核心思想进行了比较完整的描述和定义。该书中有关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核心思想的阐述,是目前国内有关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研究较为全面、深入的认识。

主要论文有:白冰的硕士学位论文《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工程造价粗糙集估算方法研究》从粗糙集理论的角度提出了全生命周期造价投资估算方法,该文是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利用数学模型对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进行模型化分析的文章,对提高投资估算精确度和完善我国工程造价估算数学模型具有重要意义。任德瑜等的学术论文《浅议工程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从我国现行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内涵、意义,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几个关键阶段的造价管理等方面对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进行了简要探讨。韩倩倩的学术论文《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分析:

一个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理论框架》从市场视角、生产者视角和用户视角构建了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框架体系,并提出了全生命周期各阶段成本控制的措施。任国强、尹贻林的学术论文《基于范式转换角度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研究》从现行造价管理模式的弊端、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优越性、意识形态、利益格局、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证明我国已经具备了采用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的条件。

(三)军队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研究综述

目前,关于军队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研究还比较少,还停留在以全过程造价管理为主的研究中。可以查阅到的有李松林的博士学位论文《大型军事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研究》,其用一个完整的章节重点阐述了大型军事工程项目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投资控制,详细地介绍了大型军事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的投资控制措施和模型方法。

相比而言,国外关于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研究比较多,也比较深入和完善,而国内关于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研究则显得逊色许多,尤其是关于军队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研究更少。随着军队对“生态营区”、“节能营区”建设的日益重视和“现代营房”重大战略的提出,如何在军队营房工程建设中实现资源利用率高、能源消耗少、环境保护好、总成本费用低的目标,成为了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要在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用新理论、新方法解决现代营房建设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1] 华志武.电力工程造价的全生命周期造价方法研究及应用[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

2008:5.

[2] 马勇.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及其应用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5.

生命周期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内容摘要: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是在建筑工程领域重要的工程造价管理理论。本文在介绍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内涵、特征、优劣势理论体系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符合我国特色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框架。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 工程造价 理论框架 中国特色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英美的一些实际工作者和造价工程界的学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工程造价理论—全生命周期造价工程理论,此后在英国皇家测量师的组织和大力推动下,演变成一个非常规范和完善的理论体系。经过欧美等发达国家学者以及实际工作者的不断完善、推广,目前在发达国家已经被普遍采用。目前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理论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待于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研究及推广完善。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一)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内涵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是指整个生命周期的一个项目(包括施工前、施工期间、使用期、改造和拆除的各个阶段)考虑项目成本和综合使用成本,综合运用多学科的方法,采用综合集成方法,使用数学模型和工程经济学,使得工程建设和施工前期、维修期间等各个阶段的总成本达到最低的投资成本和利益分析评价的一个管理理论方法。

(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特征

一是全生命周期项目成本理论目标是:尽量减少建设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总成本,其中包括建设成本和未来的运营和维护成本。

二是生命周期成本管理要对生命周期的建设项目的全部过程进行管理,除了最简单的施工阶段,还应该包括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和完成阶段后的操作和维护阶段。

三是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生命周期成本分析,二是对生命周期成本的管理。生命周期成本分析主要是从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来计算成本。而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是指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各个流程进行控制,确保每个阶段流程的管理成本最低,进而保证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最低。项目成本的分析和管理,需要相互协调和配合。

四是通过考察建设项目的各个流程,可以对周期内的各个阶段的成本进行细化分析和管理,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不仅是一个项目成本管理系统的审计线索,还可以采取主动控制成本项目使得整体成本最小化。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阶段

对于全生命周期项目工程建设阶段的划分,西方很多研究人员和工程项目的实际工作人员做出了很多理论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方面的总结。同时,对于全生命周期项目建设阶段的划分,还必须考虑到各个国家之间的不同,要基于每个国家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国情上,对其进行科学、细致的考究。所以,对于在我国进行的建设项目工程的全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国情,从我国现有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阶段进行合理的分段和界定。在造价管理方面,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由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提出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理论,而很多欧美国家建设项目使用的是由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提出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这两种理论在一些方面有些相似,但是其关注点不同,两者还是存在区别和差异。其主要差别在于指导思想和时间跨度上,我国采用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理论,主要侧重的是对一个项目从决策开始到建设施工,最后到项目结束的整个全过程的造价来进行管理的,而欧美国家实施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则是基于把建设项目分为决策、设计、施工、竣工以及运营维护各个阶段,对其各个阶段的成本分别进行控制和管理,然后再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角度对其进行统一造价管理。

一个建设项目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决策、设计、施工、验收以及运营维护。每个阶段实施的顺序和内容也是不一样的,那么对于各个阶段的管理方法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全生命周期建设项目的管理可以按照以下顺序进行:项目决策项目设计建设施工竣工验收运营维护。

对于项目决策阶段,它主要是负责对整个项目是否进行实施做投资评估,是决定项目能否进行的关键,这一阶段的成本主要是决策评估的费用;项目设计阶段则是在项目建设工程通过评估决策后,对整个项目的流程、造价管理以及总体规划进行统筹安排和设计时成本的管理;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招投标以及工程合同的签订,项目建设的施工和管理中发生的成本,把招投标的费用投入实施阶段,是因为招投标和施工比较紧密;项目的竣工验收阶段则主要是项目建设完成以后,对其造价等各方面进行竣工结算和项目验收的成本;最后一个阶段是建设项目的运营维护,主要是指项目运营以及维护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并对其进行控制。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优劣势

综上所述,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可以有效解决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存在的缺陷。

首先,从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出发,通过生命周期分析,从项目的整个流程视角来对成本进行规划和管理,并综合考虑管理成本,兼顾该方案的多个可行性,根据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周期成本的原则,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从而实现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其次,要站在时间跨度的视角来分析,全生命周期理论要求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阶段的成本,需要从全局出发,考虑到整个项目的时间周期,对整个时间周期内的项目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和合理。

第三,从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的角度来分析问题,通过学习和领会全生命周期项目成本管理的精神和方法,不仅能够使项目成本控制的最低,而且还能考虑到建筑设计、工程合同的总体策划以及施工方案的评价,做到既不影响项目的质量,又能控制项目的成本。

第四,从设计是否合理的观点来看,通过学习和领会全生命周期项目成本管理的精神和方法,可以引导设计师更加自觉和习惯地从工程项目整个周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和设计项目,从而在设计阶段就已经能够考虑到项目的各种建设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促使建筑设计的方案和建筑材料的选择更合理,从项目工程的全生命周期视角,确保设计质量,得到项目总体成本控制的目标。

最后,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视角来看,运用全生命周期项目成本管理的精神和方法规范项目的建设,可以从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视角来考虑成本和费用问题,并且对其进行分析和计算。因此,对整个的生命周期的所有方面,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以及使用符合国家甚至国际标准的节水和节能设施,节能和无污染的绿色环保建材,对可回收材料进行有针对性的收集和保存等措施,不仅使工程项目的建设费用最低,而且从宏观的角度确保工程项目的实施与生态发展相协调,更加环保和节能,达到改善社会福利项目建设的目的。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只适用于评价与选择各种适用于建设项目的方案,并不能直接用于精确地估算一个建设项目的造价或者成本。因此,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在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个建设项目的生命周期在建设项目初期阶段以及建设阶段存在许多不确定方面, 很难找到适用的方法。

由于以上这些原因,使得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还只是作为一种指导方法和指导思想用于建设项目的决策、建筑方案以及施工方案的优化。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理论体系内容

基于对我国国情的认识和其特殊性,本文将从以下方面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我国国情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进行理论分析:对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的成本从整体上进行分析和测算;划分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各个阶段;如何对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进行细化管理;如何从全局的角度对全生命周期项目建设进行统一、协调化的管理;最后介绍全生命周期项目建设中运用的CALS系统。

一是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成本分析和测算。全生命周期工程成本管理的理念是对工程项目的整个流程、各个阶段的建设成本进行分析和管理,所以,它不仅关注项目建设的投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成本的控制,还要对工程项目中的评价设计方案、总体策划工程合同以及具体的项目建设等各个阶段的成本进行控制。

二是划分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各个阶段。全生命周期项目建设中的整个项目,一般时间跨度非常大,而且各个阶段都是不同的特点,所以各个阶段的成本管理内容是不一样的。因此必须合理将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然后讨论和确定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每一个阶段具体的、有针对性、合理的内容,并且要经过严密的考究和推敲,保证整个过程的各个阶段划分是合理、科学的,从而保证整个项目的建设顺利、高效的进行。

三是对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进行细化管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成本,建立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对各个项目阶段成本的管理必须细化和规范,严格按照之前研究出来的经过批准的可行性报告,对于各个阶段的建设规模和内容、建设的时间周期等各个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确保在保证项目质量和进度的同时,控制各个阶段项目进行的成本,推动整个建设项目的成本的节约和控制,保证成本在总造价规定的范围之内。

四是从全局的角度对全生命周期项目建设进行统一、协调化的管理。对于全生命周期项目的统一管理,可以基于以往的工程留下来的资料,对其进行收集和汇总,进而通过整理和分析,建立一种智能系统,从中总结出建设项目的阶段划分,运用与工程量相匹配的成本计算方法和原则,对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建设项目进行统一、规范化的管理。这样就可以避免在工程建设中存在的条块分割明显、造价不合理、造价测算工具不一致等现象。通过对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进行统一的管理,可以有效地对其进行协调和规范,保证项目建设的整体质量和进度。

五是在全生命周期工程项目建设造价管理中运用CALS系统,可以有效地对建设项目的管理提供技术保证和工具支持。我国当前的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中运用的造价管理系统,普遍存在信息不够透明,不能有效的共享,信息出入不规范等问题,所以引入一种科学的、规范的CALS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提高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水平,推动建设项目工程的顺利进行,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非常有帮助。

结论

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美等发达国家,是目前国际上非常流行的关于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并且在很多建设项目中得到运用和实践。我国关于工程造价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有限,起步也比较晚,特别是对于全生命周期项目造价管理方面的研究,以及在建设项目中的具体实践,还比较缺乏。对于国内学者来说,可以在学习和研究全生命周期项目建设造价管理理论的同时,结合国内较为流行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理论,取两者之精华,去其糟粕,研究出可以指导我国国内建设项目的理论成果。而对于国内的工程建设方,也可以通过学习和领会全生命周期项目成本管理的精神和方法,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工程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提高项目造价管理方面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工程建设更科学、更高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全国造价工程师考试培训教材编写委员会.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2.董士波.关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思考[J].商业经济,2003

3.聂咸桃.浅析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J].管理与创新,2008

4.任国强,尹贻林.基于范式转换角度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5)

生命周期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理论与方法

一、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一)研究背景

在我国工程建设总产值快速增长的背后,因为工程项目在决策中存在许多设计上的不合理,工程管理自然而然就跟不上发展的脚步,从而导致了诸多工程在投资规模上失去了相应的控制以及建筑工程质量上存在不合格的情况发生,在投资上也造成了巨大的浪费。我国现有的工程管理模式迫切地需要改革,尤其是造价管理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状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目前导致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层出不穷的是在工程管理中的理论和方法存在的缺陷。现今迫切的需要建立起我国科学规范的工程管理运行机制。

(二)研究意义和目的

改进现有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和方法,采用全新的技术手段,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通过将设计更合理化和更规范化,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使得在工程生命周期中的成本减少到最小,也能有效地提高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投资效益。并且在对于能够达到环保且能够提高工程项目建设在社会中的所起到的效益,以及在节省投资成本等实践活动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投资角度来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指导设计者全面、自觉地从全生命周期出发,将项目初始化的建设造价与运营情况综合起来考虑,从若干可行方案中,选择成本最小的投资方案,来实现更科学的投资。

从设计角度来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方式能够起到让计者更加自觉更全面地考虑建筑工程中的维护成本和建设中的造价等问题,从而实现更科学的设计和对材料更合理的选择,实现能够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项目的成本。

从事实角度来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思想与方法能在综合考虑成本的前提下,使得施工组织工程合同、设计方案评级和工程施工方案能够更加合理科学。

二、国内研究现状

虽然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在我国的研究有了一定进展,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同时也有诸多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的问题如下:

(1)我国现今的研究中没有构建出适合我国自身的比较完整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对与之相应的项目也没有进行有效地划分开。

(2)现在对于未来的施工成本也没有在投资估算的阶段中考虑过,有的话也只是相对比较粗略的考虑,对于未来在项目建设的成本考虑问题上也没有一个较为明了的定义,也没针对未来的项目运营的计算方法和项目的维护成本分析过程制定出可行的方案。当前建设的成本和未来在运营与维护的成本构成了全部生命周期的成本。国内专家将人工智能和模糊数学以及灰色调系统等一些较为科学的理论用于投资决策中,也得到让人满意的成果。从而我们应当结合有效可行的理论和决策在当今所面临的问题上进行运用和扩展,将扩展延伸到生命周期投资的决策和估算建设周期的成本里。在投资估算阶段可以运行生命周期的成本分析的方法,并且也在实施阶段、设计阶段以及完工验收的阶段和维护阶段中有着良好的使用性,从而作为各个方案在评价工作中强有力依据。

(3)要做到对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都进行成本预算,建设工程在不同的阶段里的计算的内容不相同性是因为生命周期原本就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找到一个合适统一的计算方法,对于在我国实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工程造价计算包括的内容:意识适合各行各业任何生命周期阶段的统一计算方式;二是使用已建工程中的造价信息对拟建工程进行全生命周期工程中的造价确定。

三、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框架

(一)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分工、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逐渐形成的。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产生于20世纪初,随着国外资本主义进入我国的。随着工业发展,一些新兴的建筑项目对工程造价也要求开始进行管理。基于此条件下,我国工程造价管理行业便产生了。但是,局限于当时的各方面条件,完善工作也停滞了,导致了工程造价管理只在极个别极少数的工程中得以使用。

(二)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建于建国的初,国家面临大规模重建工作。特别是将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后,为了能够对工程造价的确定合理化,使用少量的资金完成最大化建设,便使用了前苏联的定额管理的制度。而后出台的政策也明确规定在不同的设计阶段中都必须要经过概算,从而明确了概算的重要作用。

四、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

(一)概念和定义

(1)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中项目投资决策的有效分析工具,是能正确对决策备选方案选择的指导方法。

这一说法,阐述了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思想核心和基本理论,项目在投资决策和对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备用方案的评价的工作中,作为一种效的辅助工具。无论任何工程项目在决策中,人们总会考虑到工程项目中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新理念能够指导人们去全面地、自觉地以工厂项目全生命周期为出发点,综合考虑项目造价与运营和维护的成本,实现更能显示科学的投资决策。

(2)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作为一种手段和思想能对建筑设计进行指导,能够计算项目在服务器间接的、直接的所有使用成本,从而能够确定出设计方案的有效方法。

传统设计方式中,设计者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考虑存在不全面和不自觉的情况。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指导性能够让设计者自觉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出发,在能够保障质量的条件下,综合项目建筑的造价和运行以及维护的成本,来更加科学合理地设计,对材料使用情况能更好地选择,从而有效降低成本。

(3)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能够将建设期、使用期、翻新期等阶段总的造价控制在最小限度

这一说法从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和实现造价最小化的目的出发,突出了全生命周期工程造管理的思想与方法不仅只是局限在工程的项目建中的设计决策中,使用阶段还包括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评价和工程合同在总体策划等阶段,在使用中要重点对项目运营阶段和维护阶段的成本进行管理。因此作出结论: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的需要使用的阶段不仅只是工程项目在造价决策阶段,还应该在设计评价和合同的总体策划中进行使用

将定义各不相同的的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进行整理和归纳之后,能够发现: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方法的根本处发现就是要求人们从全生命周期作为出发点,来考虑成本和造价的问题。其中:将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成本进行最小化最为最关键的问题。由此而言,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已经作为了工程项目在造价的管理工作中更先进的方式以及更具有指导性的思想,也得到了世界银行和大部分国际性金融机构赞赏和普及。

我国项目在全生命周期中应注意的重点和难点

(1)在对资料进行审查时要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估,不仅如此还要考虑到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确立起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2)在招标阶段和投标阶段要注意对标书进行检查,对现场进行仔细地考察,对安保费用也要做出相应的评估,同时要详细地制定出合同安保条款,从而能够将承包商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3)在设计阶段要先将职责组织责策划好,完善安保设施的设计和保安合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4)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进行安保培训,对出入的管理和旅程管理工作也要加强力度,同时要做好适时的应急演练;(5)在试运阶段要对特殊区域的巡逻工作加强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再总结出运行过程中的管理经验。

目前我国项目建设对资料审查和招标阶段以及施工阶段的管理都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各种外界因素使得每个环节都存在利益的客观性,往往给项目工程管理造成诸多不利,也影响到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顺利进行,我国现今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案将上述三个阶段的工作顺利地开展好成了最关键的问题,也是我国建设项目在全生命周期中所必然面临的问题。

五、结语:

文中具体从四个方面将我国特色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构建起来,使得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各个阶段在理论中都得到了合理的划分,并建立起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分析和计算的模型,将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中各个阶段的信息也是借助现代网路与分布式数据库经有效信息集成到一起,从而能够将数据的完整性和共享性得到合理有效地提高,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在信息的支持力度上也能够得到很大的加强作用。

参考文献:

[1]黄伟和. 基于期权理论的油气田工程投资决策分析[D].天津大学,2007.

[2]路石俊. 内蒙古500KV变电站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3]刘航. 全生命周期理论在写字楼项目中的应用[D].东北财经大学,2007.

生命周期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为推动公司深化改革、跨越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价值。

关键词: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全职业生涯管理;重庆市电力公司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2)04-0101-04

一、领导干部全职业生涯管理的理论基础

重庆市电力公司在干部全职业生涯管理模式的探索过程中,学习和借鉴了一般系统论与系统工程理论、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生命周期理论、职业生涯理论等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相关理论的内在本质特征,将其应用到干部全职业生涯管理模式的研究过程中。

一般系统论来源于生物学中的有机体,是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运用类比和同构的方法,从理论生物学的角度总结了人类的系统思想,建立的理论体系。其理论的核心是:把机体当做一个整体或系统来研究,才能发现不同层次上的组织原理。

系统工程理论则是用系统科学的观点,运用各种数学方法、科学管理方法、经济学方法、控制论方法及信息网络等技术工具来实现系统的模型化和最优化,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

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Life Cycle Cost,简称LCC)来源于系统论思想和系统工程技术方法,其主要思想,就是从长期效益出发,坚持管理的整体性、动态性、关联性、续时性和全过程性原则,旨在发挥管理对象在全寿命周期内的最大使用价值,从而实现管理效能最大化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是以统筹考虑安全、效能和成本三者关系,实现三者整体最优为目标,综合协调资产规划、设计、采购、建设、运行、检修及退役报废全过程业务,在满足安全、效能的前提下追求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的一系列管理方法和管理机制。

生命周期理论(Life Cycle),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于1966年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中提出的。其基本涵义可通俗地理解为“从摇篮到坟墓”(Cradle-to-Grave)的整个过程。对于某个产品而言,就是从自然中来回到自然中去的全过程,也就是既包括制造产品所需要的原材料采集、加工等生产过程,还包括产品的使用过程及产品报废处置等废弃回到自然的过程。

职业生涯理论,是由生涯理论专家萨柏(Su-per)提出,他把人的职业生涯划分为五个主要阶段,即: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管理者生命周期理论,这方面的理论始于1991年。美国学者汉布瑞克(Hambrick)和福克托马(Fukutomi)对总裁任职期间领导能力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总裁生命周期为受命上任、探索改革、形成风格、全面强化、僵化阻碍五个季节模型。本世纪初,国内学者在“总裁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又提出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任职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将国企经管者任职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即磨合期、上升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通过对上述理论进行分析和探究,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 无论是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还是生命周期理论,其理论渊源都是系统论和系统工程理论,都运用了系统科学的观点分析研究对象。

2 无论是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还是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其对资产或产品的研究都是始于“生”而终于“衰”的全过程,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甚至将视野拓展到了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的整个过程。

3 无论是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还是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对物的研究,乃至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都是把整个过程分为若干阶段,并根据阶段特点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

4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有绩效评估,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也有评价,即都设立指标,引入工具进行分析评估。

5 无论是总裁生命周期理论还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任职生命周期理论,其所谓的“生命周期”都是始于任职而终于退任。没有像系统论在物的领域应用那样,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显然,对人的研究与分析视野受限。

鉴于此,借用贝塔朗菲创立一般系统论时采用的类比法和同构法,笔者认为,基于重庆市电力公司的需求导向和现有的理论基础,可以创新提出干部全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其核心要旨是:第一,用系统科学观点分析研究领导干部,将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和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应用于干部管理。第二,将干部从入职到任职及退任,即从社会中来到回归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和分析。第三,将这个整体分为任前、任中、任后三个阶段管理,而不仅限于任中。第四,对整个过程进行评估。一方面评估干部管理工作成效,另一方面也为各阶段、全流程评价干部提供量化的依据。

二、领导干部全职业生涯管理的内涵

什么是领导干部全职业生涯管理?笔者认为可以这样定义:以干部作为研究对象,从干部成长和公司发展的整体目标出发,综合协调干部的任前、任中、任后即从社会中来再回归社会的全过程,从而实现干部成长风险可控、用人绩效最优,实现干部自我价值与公司发展价值的最大化,为建设一支重德、清廉、进取、求实的干部队伍而做出的制度安排和构建的管理模式。

领导干部全职业生涯管理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视野的整体性。即干部全职业生涯管理从全过程看干部。第二,管理的动态性。即整体设计成长通道,分阶段设定成长路径,确定管理举措,并引入量化积分进行评估。第三,层次的适应性。即干部全职业生涯管理的理念、模式、方法具有不同的层级适应性,在公司战略层、管理层、执行层干部管理中皆可运用。

领导干部全职业生涯管理的主要内容可表述为:设计一条路径、分层分阶管理、量化积分评估。领导干部全职业生涯管理框架图如图1所示。

1 设计一条路径

根据干部的成长周期设计一条成长路径,即“BZE”路径。B,表示从大学毕业入职,在管理或专业技术岗位上锻炼,成长为中干副职、中干正职,直至成为后备干部所走的路径;Z,表示现职干部经历工作地点由远及近、职级由低到高成长发展的Z字型路径;E,表示干部从退出现职到进入社会“三步着陆”的路径。

2 分层分阶管理

任前管理(B-Birth,起源开始——储备):看重干部基本的能力素质,力求从初期入职开始,建立合理的干部梯队。管理的重点是明晰导向、及早储备。以重庆市电力公司基层单位管理为主,市公司本部指导为辅,但对列入的后备干部人选及“种子”、“青苗”的培养与管理进行指导,实施“强影响”。

任中管理(Z-zigzag,曲折前进——增值):看重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的现实表现和工作实绩。管理的重点是保持激情、延缓拐点。以市公司本部管理为主,基层单位协助管理。

任后管理(E-end,末端管理——增益):看重作用发挥与心理调适。管理的重点是平稳过渡、平安着陆。以基层单位管理为主。

领导干部全职业生涯分阶段管理重点如表1所示。

3 量化积分评估

设置任职资格、行为绩效、结果绩效和个人成就信息指标。任职资格指标,如学历、年龄、经历等,根据变化情况和不同层级干部任职资格进行调整,并反映努力程度;行为绩效指标,如季度预警、年度考核等,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累积;结果绩效指标,主要反映个人实际工作业绩,如个人实绩测评、团队业绩考核等;个人成就信息主要是个人获得的重要奖惩。每项指标按权重相加,即为干部在某一阶段的量化积分;各阶段分值相加,即为干部全职业生涯积分。每项指标权重可分阶段设置,如任前更注重任职资格指标,任中则行为绩效指标占比要大等。实行量化积分,实质上是干部履历的数值化,把干部的努力和付出数量化。

量化积分可应用于四个方面:一是据此设置各层级干部晋升的台阶分值;二是作为选人用人和干部评价的参考;三是将干部的积分情况和履历情况相结合,开发干部电子履历地图;四是评估干部管理工作成效的依据之一。

三、领导干部全职业生涯管理的具体实践

(一)建立五个干部数据库

重庆市电力公司在领导干部全职业生涯管理的具体实践中,对应任前、任中和任后不同阶段的特点,分别建立种子库、青苗库、后备干部库、现职干部库及二线干部库五个库类,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五库之间既相应独立,又依次递进,相互开放,动态更新与调整。在任前阶段,通过建立种子库、青苗库和后备干部库,实现干部任前的科学化管理,达到精选苗子、重点培养、选拔晋升和发展激励的目的;在任中阶段,通过建立现职干部库,实现干部任中的精益化管理,通过教育培训、预警管理、定期评价、多维激励、立体监督等多种措施,优化干部任中管理;通过建立二线干部库,强化领导干部后期管理。各数据库与职业生涯各阶段的关系如图2所示。

(二)量化积分

重庆市电力公司在领导干部全职业生涯管理过程中,建立了领导干部量化积分模型,充分利用量化积分的手段,促进领导干部素质的提升。

干部的量化积分模型包括四个子模型:任职资格积分模型、行为绩效积分模型、结果绩效积分模型、个人成就信息积分模型。任职资格积分模型包括:学历、年龄、经历、职称/职业资格、能力素质、风格特质六项指标。行为绩效积分模型包括:年度预警与年度考核两项指标,年度考核包括民主测评与行为调查两项小指标。结果绩效积分模型包括:个人实绩测评和团队绩效两项指标。个人成就信息积分模型包括:奖励和处罚两项指标。领导干部量化积分的模型如图3所示。

任职资格积分模型作为对干部的门槛要求,其余三类积分模型是对干部进行评鉴的依据。

领导干部量化总积分计算公式为:

年度总积分=F1+F2+F3+F4

F1=∑Wi*I1,F1:任职资格积分总和;

F2=∑Xi*I2,F2:年度行为绩效积分总和;

F3=∑Yi*I3,F3:年度结果绩效积分总和;

F4=∑Zi,F4:年度主要奖惩积分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