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日用化学健康论文

日用化学健康论文

日用化学健康论文

日用化学健康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学;课程教学;对比

健康教育学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研究对象,是医学与行为学科相结合的边缘学科,贯穿于现代医学各学科的实践中。健康教育学课程的开设旨在帮助健康教育者面对不同层次背景的对象,选择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促使个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方式与生活习惯,同时提高疾病管理技能。健康教育在疾病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已成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手段。随着当前对健康教育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对课程教学的关注也日渐提高。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健康教育学课程开设情况的相关文献,对比国内外课程的发展历史、师资力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并分析发达国家健康教育学课程教学中值得借鉴之处,旨在为进一步完善国内健康教育学课程教学提供建议。

1国内外对比

1.1发展历史

发达国家的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起步较早,“健康教育”一词在20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于加拿大的公共卫生文献,作为预防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健康教育在全球迅速发展,学科体系逐步形成。此后,健康行为理论的兴起推动了西方健康教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在西方各国中,加拿大被公认为国际社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倡导者,加拿大政府于1974年发表里程碑式的政策性宣言——《加拿大健康新展望》,是西方国家政府第1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提出“健康促进”作为国家战略。1979年,多伦多大学创建加拿大首个健康促进专科学位。20世纪90年代,西方健康教育学的发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91年,美国的126所医学院校中有65%专门为学生讲授个体患者的健康教育技能,有74%向学生提供社区健康促进课程[1]。德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注重以行为为导向的健康教育学,重在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课堂的时效性[2]。日本是亚洲地区较发达的国家,1991年,大阪大学健康体育部教授大河内寿一就曾指出开设健康教育学课程的必要性[3]。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在医学院校开始创立健康教育专业。1991年,天津师范大学开设了专业大专班,之后上海、江苏、北京、广东等地也相继开设健康教育学课程,当时健康教育学课程主要开设于卫生学校等专科学校。华西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等高等学府相继创办了健康教育的专科学习,开展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建设[4]。1993年,健康教育学曾作为“预防医学类”、“预防医学专业”下的一个专业方向进行设置。2002年原国家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将健康教育学列入规划教材编写计划,2004年,第1版《健康教育学》出版。近年来,随着疾病谱的改变,慢性病发病率显著增加,健康教育作为慢病管理的重要手段,重要性也日益提升。“十一五”期间,国家各部委出台了《全国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工作法案》等相关政策,提出“让每位医生不仅仅是治疗者更是健康促进者、保护者”的目标,开启了健康教育学的快速发展阶段。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2030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提出“健全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体系”,健康教育作为慢病管理的重要手段被提升到战略高度。2020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更是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提出要“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及其专业人才培养”,“医疗卫生人员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时,应当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健康教育课程。总体而言,历经30多年,健康教育学在我国不断发展,实现了办学层次提高、授课对象扩大、理论性增强和教学手段优化。

1.2授课对象

国内外医学院校主要针对护理专业、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等医学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该课程。此外还有一些综合性高校还对体育教育学专业开设本课程。随着健康教育对象和功能的扩大,以及基层对健康教育专业人员需求的增加,有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学习需求的人群也日益扩大,除医护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外,还包括营养师和社工志愿者等健康教育从业人员;人员从业岗位包括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健康管理机构等。这些接受过健康教育学课程专业培养的人才服务于相应岗位,不仅有利于从整体上改善我国专业健康教育队伍的薄弱状况,而且对医疗卫生事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起到切实推动作用。

1.3课程内容

总体而言,国外健康教育学课程专理论、重实践。健康教育以行为科学为理论基础,如知信行模型、健康理念模型、阶段变化理论等。这些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西方,对健康教育学科发展起到重要影响,因此国外在教学中特别强调行为科学理论及其模型的应用。其次,由于国外医疗卫生体制的特点,教学注重面向社区和基层,如新加坡尤其重视实习期间的社区健康教育[5]。此外,各国的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结合地方特点各有特色:日本由于历史原因和老龄化严重,有专门的核辐射后遗症防治教育和老年康复护理专业教育;全球范围内,根据疾病发展特点,艾滋病、慢性病和心理疾病的健康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健康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正逐步优化。主要发展趋势体现在加强现代健康教育理论与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理论和模型的教学,突出现代健康传播方法和新媒体在健康教育领域运用成果的教学,并且更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

1.4教学方法

国外健康教育学课堂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除理论教学外,强调课堂实践。新加坡多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即教师在课前给学生大量的学习资料,经过学生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5]。德国的教学以行动为导向,教师给学生提供信息并提出问题;学生在得到信息后要自主思考、分析问题,再最终得出结论[2]。日本还经常采用颇受师生好评的角色扮演法,学生们组成4~5人的小组,通过扮演患者、医生、家属等角色在模拟情景中真实体验健康教育学的学习成果[6]。很多国家临床医学院的学生也会在高年级的临床实践中深入康复医院、社区医院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我国的健康教育学课程的教学,过去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少实践,导致许多学生学习后仍不具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能力。20世纪末,随着我国的健康教育学科迅猛发展,学校开始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目前,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逐渐运用在课堂之中,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也日益受到重视。首都医科大学运用整合式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课外实践等手段,发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开展项目教学法,在课堂中导入项目情景、落实项目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8];上海中医药大学与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联合,开展情景模拟教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实践,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实践技能的培养[9]。

1.5师资力量

发达国家健康教育学发展时间久远,设置了专业学位,学历教育体系完备,培养了许多专业的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如美国有200多所大学或学院设有授予健康教育学士学位的健康教育系,有22所大学和公共卫生学校设有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健康教育系[10]。我国健康教育学目前尚未设置独立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缺乏专业性。师资力量主要由具备经验的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管理学等专业人员构成。这些教师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许多并不是健康教育专业出身,理论功底略显不足,因此,专业师资建设任重道远。

2国外健康教育学发展的政策与社会背景

2.1政策保障,推动健康教育学科发展

西方国家政府重视健康教育,学科发展的社会基础好。以加拿大为例,早在19世纪80年代,加拿大政府就开始以传统媒体为媒介,开展以传播卫生信息为主的健康教育。1969年,《医疗保健法案》(MedicalCareAct)首次以立法的形式,提出了通过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提高人群健康水平,降低卫生费用支出的目标[11]。1974年,加拿大政府发表了《加拿大健康新展望》,这是西方国家政府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倡导大力推进“健康促进”作为提供公众健康的重要策略,健康教育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卫生领域[11]。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1986年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在渥太华召开,发表《渥太华宪章》,标志着健康促进理论体系正式建立。健康教育学在西方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和保障。

2.2开展从业者的准入和专业化要求助推学科发展

西方国家建立了严格的健康教育从业者准入制度,这一制度对于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在美国,只有通过CHES(CertifiedHealthEducationSpecialist)资格认证的专业人员才能从事健康教育工作。在加拿大,要想成为专业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者,必须经过加拿大糖尿病教育认证委员会考试认证,并且每满5年要进行资格的重新认定[12]。一方面,严格的专业认证制度保证了健康教育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这种准入制度也推动了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职业准入的衔接,能够提升教学质量。

2.3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大批实践人才

健康教育事业在国外的大力发展离不开大批专业人才在这一领域的理论推广和实践传播。回溯到国外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相较于国内,更多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部分医学院校会特别注重临床见习中面向社区的健康教育,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正是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造就了既具备一定理论水平又具备开展健康教育实践能力的传播者和推广者,推进了健康教育在国外的蓬勃发展。

3对我国健康教育学发展的启示

3.1建议把健康教育学纳入高等院校通识课

目前,各高校主要把健康教育学作为预防医学专业、护理学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但随着慢性病患病率的提高,健康教育作为慢病管理的有效手段,已经成为广大医学生面对患者的必备技能。同时,随着基层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增加,医学人才培养体系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建议医学院校增加课程教学对象的覆盖面,可以将健康教育学作为通识课程开设,使更多的学生能够系统学习健康教育理论与技能。

3.2开展继续教育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专业活动,健康教育者除了需要具备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传播学、行为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及良好的沟通能力。我国目前从事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很多没有接受过健康教育理论与技能的专业学习或培训,这将限制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上述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①建立健康教育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体系,促进人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②吸纳志愿者等社会力量,通过培训使其具备专业知识,承担健康教育工作;③未来在各方面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尝试建立准入制度,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推动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职业准入的衔接。

3.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造健康教育“金课”

在当前大学课堂要打造“金课”的时代潮流下,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慕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建设虚拟教学平台等手段来实现课堂现代化。既可以使课程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鼓励学习者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线上、线下交互学习;又能够扩大课程的辐射面,使得教学对象不仅局限于在校学生,满足临床医护人员、健康管理机构从业人员、社工志愿者等的学习需求。

日用化学健康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Abstract: Generally,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even their syntheses. With prevailing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ynamic. The signific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s,Human relation that can be beneficial to responsibility for groups or to altruistic behaviors is very importan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Characters of gentleman that can be in favor of virtue are highlight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Harmony that makes for motivating subjective well-being is preach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t will make some practical suggestions by the releva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Confucianism; Taoism; Positive psychology; education for positive mental health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绩卓著,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也逐渐趋于成熟。但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根植于西方文化价值体系之中,热衷于把人的心理现象理解成一种自然的现象,或者将之看成具有与自然现象相类似性质的客观实在。所以,主流心理学不得不强调其内容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重复检验性的重要,忽视甚至否认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性和文化性。坚持还原论和自然主义,把复杂的人的心理还原为物性和动物性,从而导致心理学的研究本体――人性的失落。

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尤其是正在兴起的积极心理学,坚持以人的积极心理品质为研究目标,它不是简单地对消极心理学的完全否定,而是对消极心理学的扬弃,即在批判中继承。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性中的积极因素,强调个体的优点和人的价值,它利用更加科学、更加人文的思路和方法研究如何挖掘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蕴藏于人内心的活力,增强人们的自信心,正确树立人们的人生信念。变传统的“问题式”、“病理式”心理健康教育为以积极预防和发展为取向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我国学者孟万金教授创立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本,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主张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作为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这一心理健康教育新理论为当代中国高等心理健康教育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综述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积淀厚重,博大精深。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诸多学派,最具影响力的有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以及墨、法等重要学说流派。现在所讲的中国传统文化一般泛指儒释道三家学说及其综合体。贵和尚中、和而不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君子慎独、天人合一、阴阳相生相克等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影响着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以儒家文化为主干,兼容道佛等家文化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积极心理学盛行的今天,越发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

积极心理学最早在美国兴起,它主张采用一种全新视角来诠释心理现象,强调用人的积极力量、美德和善端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变关注人的心理问题为关注人的内在潜能,并借此激发个体自身所固有的一些实际的乃至潜在的积极心理品质和力量,并通过最大限度地释放个体潜能使之获得美好生活。积极心理学主要涵盖三个层面的研究内容:第一个是主观层面,这个层面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作为个体――人的主观体验,具体包括心理满足、内心平和、安宁、对未来充满希望以及乐观等。这一层面重点关注的是对个体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强调人要满意的心态看待自己的过去、幸福、乐观地感受着现在和积极、主动地迎接未来;第二个是个体层面,该层面主要研究的是人格特质,尤其关注的是存在于人格之中的那些关于积极力量和美德的人格特质。如,研究包括个体智慧、勇气、仁慈、感激等24种人格因素,并努力探寻一条能够使生命个体具备这些积极人格特质的有效方法;第三个是群体层面,主要以积极的组织系统为研究对象,具体包括了对安定的社会、关系良好的社区、高效能的学校、积极、健康的家庭及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各种媒体等,从而使公民具有责任、利他、礼貌及所从事职业的职业道德[4]。我国学者孟万金在借鉴和整合西方积极心理学及积极教育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和当今时代精神创立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对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因为积极心理品质不仅有助于心理疾病好转,更好地预防心理疾病。因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努力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品质。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更多关注于人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则对人性优点及人的价值更为关注,主张通过发展来化解问题,明确提出“开发潜能,减负增效”与“塑造积极向上心态和奠基幸福人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两大使命。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特有的内涵和多样的形式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发挥作用。

1.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际关系,有利于群体责任感、利他行为等品质的培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没有哪个中国人怀疑这句话的正确性。由此可知中国文化是非常重视人际关系的。人际关系能使人感到安全和温暖,满足了个体的心理归属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的理解是需要将人放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它强调的是个体的社会关系和谐,人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一个分子、一个角色,人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生命个体,而是一个具有伦理道德的社会个体,每个人均为群体关系的派生物。

尤其是,儒家学说中用“仁”来处理社会中所有的人际关系。孔子用“忠恕”解释“仁”,认为“仁”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了实现“忠恕”的目标,儒家文化倡导自我反省。

儒家文化用礼来调整和规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实现“和”的目的。儒家学说认为,如果把“仁”当作人际交往的核心,以“礼”作为人际交往规范,就能在人际互动中有效约束人的行为,减少人际交往的摩擦,缓解人际交往的紧张与冲突。

人自从来到世界上便与其所生活的环境相互影响,一个人良好的适应性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道家文化尤为重视人与环境的适应与和谐,道家文化的主题是“天人合一”,核心是“道”。祸福相依乃是天道,生命枯荣是自然规律,祸福非人力所能左右,是个体品性的自然结果。据此,人在面对伤害或冲突时,应该“顺之以天理,……应之以自然。”

儒家文化也非常强调人对环境的适应。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即当遭遇挫折或失败时,不应将原因归于环境或他人,而应该查找自身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永葆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有所作为。

2.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君子人格教育,有利于善端、美德的培养

俗语虽然有“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之说,但研究显示,相同文化性及相同生物性能使一个国家、社会或者同一种族的成员具有诸多相同或者相近的心理和行为[7]。儒家文化把人大致分成了两类,一类人是君子,另一类为小人。儒家文化中的君子泛指有较高文化、品德的人;小人则指道德与文化有缺失的人。“君子人格”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代表着自然,天的运行一直是刚健苍劲,君子为人处世应当像天的运行规则一样,追求自我进步,刚强坚毅,奋发有为,永不停息;作为地,其气势厚重和顺,君子待人接物应当增益美德,容载万物。儒家文化倡导人格教育应以造就君子人格(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为要义。在此基础上衍生出诸多君子人格教育的精辟见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等。

自我反省是君子道德修养中不可或缺的过程。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如果有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只有通过不间断地自我反省,查找差距,弥补不足,才能实现自我完美人格。

3.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和谐,有助于主观幸福感的激发

不同文化模式对幸福感存在不同的理解。一般地,文化模式常被划分为两种:个人主义模式和集体主义模式。个人主义的文化模式强调个人的内在感觉和思想,个人相对地拥有更多的自由;在注重集体主义的文化里,更强调群体(通常是家庭和朋友)内部与外部明显的区别。个人主义者往往以个人情绪体验作为判定生活满意程度的标尺;集体主义者却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生活满意与否的依据。中国传统文化模式属于后者。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精髓是“和”文化,其核心价值观中凝聚着相当丰富的和睦、融合、平和的思想与观念,“和”文化渗透于天人、自我、群我等各种社会关系中,也就构成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和谐与统一等内容。即对于生活于中国文化环境中的国人来说,主观幸福感不仅仅是一般感官上的与安逸,而是通过和自然、和自身、和社会的和谐互动中得到的那份心灵的平和与安宁。

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获得了极大提高。但是,社会发展的缺陷与人类的弱点也日渐显现:如,人类对大自然毫无限制的发掘、肆无忌惮的破坏、贪得无厌的掠夺,使得自然资源供应匮乏成为全球性顽疾;越来越多的废弃物的排放,已经打破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固有循环和平衡。资源的匮乏和环境的恶化已成为世界性难题。“端起大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社会现象体现出人类主观幸福感指数的骤降。个人主义文化模式以其“无厌的贪”而无法阻止“骂娘”,中国传统文化凭其“知足常乐”的平常心成为了人类追求幸福的历史选择。

三、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建议

文化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社区人们的行为、性格、思维及其价值观。当人类进入后工业时代,西方文明越来越受到批判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越发突显。由此,建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色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选择。

1.营造环境,浓厚传统文化氛围

文化是特定的人群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形成的,体现着该群体的精神、气质和独特追求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的综合体。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是有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不论何种影响,生活于一定文化氛围中的个体,必然要受到该文化的感染与熏陶,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营造文化环境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一方面,用中国传统文化妆点大学校园,让学生随时随处感受到文化的存在。如,在校园内、教学楼道中张贴名人图像;在宣传栏内、线杆儿上悬挂名人名言、历史典故等。另一方面,让传统文化进入网络世界,利用校园网络平台、手机微信等渠道用传统文化占据学校舆论阵地,为学生健康成长汇聚社会正能量。如,通过建立校园网,或者以班级为单位形成微信朋友圈,辅导员或者班干部定时更新传统文化为内容在朋友圈内分享,以实现教育的目的。

2.编撰教材,让传统文化走进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满堂灌的传统课堂因其远离学生生活实际,而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丧失兴趣。那么,如何才能让生活走进课堂,已经成为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

现在,国内许多高校都建立完善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相关人员的配置。同时,很多学校还积极开发、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心理健康专门教材。如邯郸某高专,凭借邯郸成语典故之乡的地域优势,通过成语、典故等文化形式,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编写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教材,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乐。如,在学习篇章中,通过“胡服骑射”成语典故,使学生明白学习重要的道理;而以“邯郸学步”的故事,让学生领悟到学习是建立在个体原有认知基础上的,抛开既有知识,新学知识将会无处可依;利用“纸上谈兵”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离不开实践。等等。

3.开展活动,领略传统文化魅力

文化是人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结果,无形的文化离不开有形的实践活动。文化只所以能成为一个有意义和有价值的系统,就是因为其产生于一个个具体而生动的社会实践活动。反推之,通过具体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感受。

一是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活动。中国传统节日很多,除春节外,正月15日闹花灯,3月里的清明节祭祖,5月5日端午节赛龙舟,8月15日中秋节赏月,9月9日重阳节登高,腊月23日祭灶等。通过开展与节日相关的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传统文化活动除上述节日外,还可以开展其它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传统书法、传统美术、传统戏剧、群众舞蹈、曲艺、传统手工艺、杂技与竞技等。二是以中华武术为媒,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中国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浓缩和载体,能充分体现武术的文化性与民族性。

中国传统武术,如太极拳,它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根基,旨在追求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有研究显示,太极拳训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症状自评量表》中的阳性诊断指数。

参考文献:

[1]李炳全等.主流心理学的困境与文化心理学的兴起――文化心理学能否成为心理学的新主流[J].国外社会科学,2005(1)

[2]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

[3]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J].扬州大学学报,1996(6)

[4]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5]诸子集成本[M].上海:上海书店,1986

[6]杨国枢.我们为什么要建立中国人的本土心理学[J].本土心理学研究,1993(1)

[7]王淑梅等.传统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8]邹琼.主观幸福感与文化的关系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5(3)

[9]崔建国.老子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影响[J].武术科学,2006(3)

日用化学健康论文范文第3篇

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与自然环境的漫长斗争中,逐步建立起的对生命健康理论与方法的总结,无论是在国家政治、社会发展还是大众生活等各个层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弘扬和发展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在科学继承的基础上,去伪存真,大力推进其理论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我们可以发现,十七大报告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出了三个重要的途径:即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和推进文化的创新。[3]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奇葩,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必将促进我国健康文化事业和相关产业化的繁荣发展。所以说,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

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弘扬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必然成为高校健康教育平台构建的重要支撑。“中央7号文件”对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明确指出:学校体育工作的目标是积极推动面向全体学生的健康教育,建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方针。要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健康教育平台除了建立现代竞技体育特点的培养体系外,还必须充分考虑到体现自然属性的生命健康与文化传递等方面的内容。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渗透于人们日常起居、学习生活、健身锻炼、健康饮食、人际交往和情绪调控等诸多方面,对促进和提高广大学生健康水平可以起到极佳的作用。在高校教育环境下,运用现代健身原理、教育理论和系统科学方法,不断的对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展开理论挖掘和方法创新,使其更具科学性和时代特点,继而实现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也实现了学校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与推动作用。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引入到学校健康教育,必然对学校健康教育体系的完备带来深远的影响,也极大的丰富了学校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成为实现学校健康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高校健康教育引入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

1.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人体科学论”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其所著的《论人体科学》一书中提出了“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巨系统”和“人体科学”的观点;“人天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体科学的概括和指导。我国高校健康教育新平台的建立,其核心价值应是通过有意识的教育行为来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的自然适应力和生存能力,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健康水平提高,科学的服务于人体这个“开放的巨系统”。因此,学校健康教育体系的完善,必然要遵循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形成的“人天观”思想,从人体自身、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环境三个层面,来规划和设计具体的教育行为。那么,作为“人天观”思想重要组成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充分体现出人体的整体观、人与自然环境的整体观以及人与社会环境的整体观。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高校健康教育体系完善的必要构成,为学校健康教育指导思想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根据,也极大的丰富了学校健康教育的方法、手段。

现实意义

(1)“贵人重生”体现了高校健康教育的根本夙愿

我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中最核心的观点就是“贵人重生”,认为人乃“天地神明之统”、“生为第一”、“人命最重”。这种基于古代科学辩证观的思想强调的是“道”,即生命、物质形成发展的规律,充分体现了物质存在的本质和对生命的尊重。我国现阶段对学校健康教育提出的核心要求是“健康第一”,一切教育行为都是为最终实现这一根本夙愿而服务的。所以说“贵人重生”的观点是指导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也充分体现了“健康第一”这一根本夙愿。

(2)“天人合一”引导高校健康教育回归自然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唯物主义思维观,《道德经》中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说,《黄帝内经》中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人类生存与天地之间,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在宇宙运化中得到自身的生发、运化和返归。从养生健身角度出发,表现为:人类生命过程要得到健康的延续,就应当遵循自然规律,从人体脏腑、经络的本质机理出发,在不同的时节、环境下,通过适时的生理导引、饮食调理、提高道德修养等修炼之术,来达到人与天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不应该逆天道之法则,违背人体自然生发之规律,追求人体机能的极致,急功近利,最终只能带来生命的损耗与透支。因此,“天人合一”的思维观,能够引导学校健康教育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摒弃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的错误思想,使学校健康教育回归生命健康的自然本位。

2.传统养生术是学生进行自我锻炼的宝贵资源

“中央7号文件”对学校健康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即通过健康教育使学生树立“终生体育”的观念;并使之掌握能保障其“终生体育”目标的健身知识、锻炼方法和手段。要实现“终生体育”的目标,使学生拥有自我锻炼能力则是问题根本所在,学校教育阶段必须要解决好学生走出校门之后的自我锻炼和生命健康需求。因此,这种自我锻炼能力应具备对自身健康状态的判断力、对健康问题的辩证处理能力,还应具备锻炼手段的科学性、有效性,锻炼方法的生活化和简单化等特点。只有掌握了这样的自我锻炼能力,才能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身体状态。传统养生术内外兼修,身心并育,练养并举,练习方法简单易学,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能通过协调和激发人体的生理潜能,推迟或延缓人的衰老过程,实现延年益寿。将传统体育养生引入到学校健康教育中,其拥有的独特文化特质必将极大促进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形成。#p#分页标题#e#

对高校养生健康教育平台构筑的思考

要说明的一点是,关于平台构筑的思考,是在普通意义学校范围内进行的,不包括体育专业学校和特殊类别学校。

1.深刻理解“健康第一”理念,丰富和完善高校体育健康学科体系

“健康第一”是指导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核心理念。“健康”是指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目标,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自我锻炼能力,以期实现人体在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中,获得平稳、均衡和可持续的发展。“健康第一”既是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落脚点。要实现以传统竞技体育为核心的学校体育,向以“健康第一”为核心的学校健康教育的转化,就要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的完备学科体系,全面系统的考虑学科建设的相关要素配置问题,将现代体育与传统养生保健有机的结合,并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提高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的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健康教育时,传统竞技体育应作为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健身手段来出现,而不应成为教育目的。学校健康教育应以前瞻和发展的眼光,向广大学生群体提供系统科学的健身理论和知识,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简单易用的健身方法,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以此要求来规划和开发出相应的组织管理体系、健康理论体系、课程编制与开发体系、教学指导体系、师资建设体系、项目保障体系、效果评价体系等。根据学生的身体、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及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合理的将现代体育知识、身体锻炼方法、养生保健理论和手段等,编制到各阶段的体育必修课、选修课、保健课及其他健康教育实践中,使学生在走入社会后,能够及时的对自我需求和健康状况进行准确判断,并有能力实施有效的自我锻炼。

2.教材建设应务实、创新

目标明确,功能健全,结构合理,内容丰富而具吸引力的一本教材,是保证学校健康教育科学发展的基础。教材应体现其教育性和导向性,即以促进健康为主线,以自我锻炼能力养成为基本目标。满足体育理论知识、技能技巧、锻炼方法、养生保健、体育文化等全方位的教育功能。在教材结构规划和内容选择上,要贴近全体学生,对现代竞技体育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取舍,结合青少年学生特点,总结开发出行之有效的身体锻炼方法和手段,尤其注重集体项目的开发,使之更具娱乐性和趣味性,同时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养生保健内容是健康教材的重要组成,对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形成极具教育价值,但对于传统养生保健术的引入,要抱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剔除迷信陈腐的观念和伪科学的方法,通过现代科学从新发掘、整理、提炼、创新出简单易用的健身原理和练习方法,使其更具生活化和时代特点。总之,实用教材的编制要展现其两个特性,即自我锻炼能力形成的显性教育和人格健全、文化传承的隐性教育。

3.师资队伍建设应着眼于知识的更新与职业能力的提升

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转变,必然带来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全方位的变革,对于体育教师而言,既是历史机遇又是自我挑战。在原有体育师资教育体系下,“运动技能”取向的体育教师专业性定位制约了体育教师实践智慧的释放与发展,人们评价一位体育教师是否“专业”,主要就是看其自身是否具有或曾经具有相对较高的运动技术技能水平。对体育课程及其他体育教育实践的针对性设计与开发,缺乏职业能力。随着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转变,拥有如此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的体育教师显然是不称职的。要改变目标要求与教师职业能力的不对称性,主要途径就是通过职后教育来不断更新教师知识结构,补充和完善科学健身的专业知识与健身方法,尤其是将传统养生保健原理和手段进行科学加工,形成较完备的科学健身知识结构。同时,还要加强现代体育教育理论、观念和技术方法的学习,特别是多学科横向研究能力的培养,对提升教师自我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极为重要。教师的职后教育应该是“终身教育”而不应是“阶段教育”,只有这样,体育教师才能在学校健康教育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结语

日用化学健康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专语文教学 渗透 心理健康

目前,中专教学中既没有开设独立的心理学课,也无从上到下通力合作抓心理健康教育的习惯,主要依靠班主任和学保处(政教处)做工作,情况并不乐观,这客观上要求各任课教师在本学科的教学中在这方面要有所努力。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是人文性、社会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更注重一种人文和社会的体验,而这些都不同程度的折射着人的心理素质,如果把语文教学当成是“熊掌”,那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鱼”,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熊掌”和“鱼”能兼得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语文学科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理应成为心理健康渗透的重要载体,两者能够进行完美的整合。

一、中专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中专生在校学习的时期正处在15岁至19岁的青春期,而这个阶段止是他们身心急剧发展、情感丰富强烈、情绪波动大的时期。这个时期也是最容易出心理问题的时期。有些人由于兴趣、情感、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导致学习成绩欠佳;因中考失意而产生自卑;家长过高的期望,使他们大都有不同程度的失败感和挫折感,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习心理方面:表现为学习适应不良;学习动机不正或学习目的不明;学习策略不当或学习困难;学习成绩太差,厌学情绪严重;转而是焦躁、困惑,情绪压抑严重。

2.人际交往方面:表现为人际适应困难;集体观念较淡薄;缺乏尊重、真诚、团结、互助精神。为摆脱这种令人失望的状态,许多学生与社会无业青年靠近,或者校园内部拉帮结派或者集体性早恋,以不正常方式来肯定自己。

3.性格方面:缺乏坚强的意志品质;性格态度特征表现为坚持性、自觉性较差,自制力不足。有1/4左右的学生或多或少违反校纪校规。

4.自我认知方面:缺乏积极健康的自我观念,表现为较强的自卑感,自立、自信、自尊、自强不足,自我评价机制不完善。转而以破坏课堂、哗众取宠等形式来寻找自我。

那么,如何化解中专生的心理问题,使之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摆在广大中专教师面前非常迫切的问题,也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科性质的前提下,我们把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语文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语文教学的同时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良好的品格大有裨益,从而促使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健康的发展。

二、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中专语文教学中

(一)深入研究语文教材,找准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学生和教材是课堂教学三个永恒不变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要以语文教材为载体,立足教材,构建教学的平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现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心理教育材料,或显性的,或隐性的,渗透着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智能训练和人格要求,教师在备课与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掘这一资源,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例如,在教学鲁迅小说《药》时,结合鲁迅的经历及其对国民性的思考,联系当今种种让人触目惊心的社会现象,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旧中国国民人格上的缺陷,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提供历史的借鉴。再如,在教学《项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玛蒂尔德身上存在的人性的弱点与人格缺陷,我把切入点放在对这一人物的分析评价上,组织学生展开深入的讨论。在讨论交流中,有的学生对人物报以同情,有的则认为这完全是人物的虚荣心所至,有的还把问题深入到社会制度上去。在讨论中,学生认识到了什么才是健全的人格,并能结合自己存在的问题,取长补短,不仅掌握了小说的思想内涵,而且受到了一次深刻的人格教育。

(二)努力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完善学生个体心理

在教学中,如果总是采用同一或相仿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就会受到压抑。即使某一种教学方法比较好,但如果在教学实践中使之程式化,这种教法也就停滞起来,缺乏活泼的生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多种方法,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学习课文的愿望和现有语文能力的情况出发,使每篇课文的阅读有新意,有新鲜感。教师不宜教给学生过多的现成结论,而应该引导学生对课文本身进行感悟,使学生对文章有新的理解和创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如我们很熟悉的文章《荷塘月色》,文章起笔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多年来,教师总是习以为常地把“不宁静”的原因归之于当时的时局动荡,且反复使学生熟悉这一点。这就使学生失去创新理解原文的机会,从而把学生的创造力扼杀在“熟悉化”的摇篮中。其实,教师完全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朱自清当时生活状况的资料,让学生自己对文章进行陌生化探索。这样学生就会发现:当时朱自清父子因家庭事务而关系紧张,为了缓和这种紧张的关系,朱自清屡屡写信回家;然而父亲一直没回信,所以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这样学生可以探索出:家事和国事是使朱自清心里不宁静的双重原因;朱自清虽然是散文家和教授,但他也有烦恼的时候,写文章抒发自己的情感也是解决自身忧愁的方法之一。

(三)紧紧围绕教学环节,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优化学习的心理环境

营造友善的教学氛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微笑带入课堂,把快乐带给学生,树立“以情感人,以情服人,以情育人”的教学观念,用情趣去感染学生,用挚爱唤醒学生人格深处的迷惘。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才能使学生真正的进入角色,大胆的发言自由的讨论,想己之所想,说己之想说,从而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引起共鸣,达到提高人格水平的目的,为最终协调学生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发展构建了健康的心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眼睛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一直都在关注他(她)。在师生关系上,建立平等交流,共同研讨的民主氛围,让心灵体贴心灵,“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保护学生心理健康,在教学中从细微处着眼,关心学生的健康发展,及时正确地对学生进行鼓励表扬,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2.在课堂内的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立足课堂,心理健康的渗透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教材中安排了不少的语文社会实践活动和口语交际,由学生实际参与实践,在设计、制作、组织、表演、辩论等活动中,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有着丰富的体验,或品尝成功、分享喜悦;或经历挫折、体验失败,学生的心理状态是随着活动的过程和参与程度而呈发展变化的状态,在教学中,以“活动”为“教材”,敏锐地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用行动去感染学生、影响和暗示学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愉快地感悟、体验。

3.以作文教学为切入点,疏导学生积郁的情感

社会变化的困惑,人际关系中的焦虑,个体成长的烦恼,或喜或忧,学生有倾诉的需要,如果因势利导,把学生常思常想,常讨论的热门话题,常关注的焦点纳入作文教学之轨,那就满足了他们倾诉的需要,解开他们的心结又帮助了他们作文。抓住学生平时关注的一些热门话题可以拟题作文。如谈谈对网络的看法,讨论一下姚明和火箭队赛事,前段时间陈冠西等港台明星出现的令人不齿的“艳照门”,可以拟题让他们评论一下这些事,这样可以让他们知道怎样去认识一个人,怎样坚持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如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抗震救灾中涌现了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如果让学生去思考、去感受这些人和事,他们自己也领会到了拼搏、抗争、关爱、感恩等众多元素对他们自身人格的启迪,有些学生在作文中直舒胸意,对自己、他人和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成熟的认识,积郁的情感不仅得到了倾泻,世界观也得到了改造。其实对于中专生而言,即使全篇文章文句不是很通顺,但在某一处写出了作者的思想火花,都应大肆表扬。这样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成就感,这种感受非常符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需要。

4.把日记作为学生的心灵小船,对学生适时进行心理辅导

心理不适很多时候是由于内心郁结造成的。写日记是宣泄感情的好办法之一。日记可让学生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最真切的感受写下来,让感情得到宣泄。除了作文外,日记或周记沟通了学生和教师的心灵,让他们拥有一个和兄弟姐妹、朋友同伴、长辈智者于一体的倾诉对象,从而减却不少孤单和无帮助感;同时教师获得了学生信任,了解了信息,防范于未然。日记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可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掘其进步潜能,解决心理不适和心理困扰,引导他们通过日记来合理渲泄自己的情绪。在日记中,教师可通过笔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能锻炼学生的能力

组织学生适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了解社会,并学习运用语文能力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手段。如像开展社会规范用字调查、人们日常频繁用语调查等活动,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都有一定的帮助。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还组织学生出黑板报,自编手抄报,书报美文摘抄,书法比赛,演讲比赛等语文活动,促使学生关注当今改革、开放、竞争的社会现实,让学生感受时代气息,了解当今社会最新的科技信息,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利于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培养,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达到一定的高度。

总之,在中专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有“角色”意识,要把整体育人视为语文教学的目的,把教学过程视为育人过程和心理辅导过程,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做到“熊和鱼掌”“亦可兼得”,中专语文教学的作用和效果也会得到改观,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得到大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申继亮.中学语文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日用化学健康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育课程观念改革发展趋势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场大规模的课程改革运动席卷了世界许多发达国家,进入90年代以来已逐渐形成了一股强劲的跨世纪的教育改革潮流。新型课程方案的设计要面向21世纪,立足于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已成为世界性的课程改革趋势。学生的需要、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体育学科发展的需要是体育课程设计的基本来源,也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令世人注目,其教育改革更是走在世界前列。综观日本的教育改革,研究战后日本课程的发展,对我国的体育课程的改革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战后日本体育课程改革

1.1第一次课程改革——单元式课程(1945—1958年)

战后第一次课程改革提出了学习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的基础上,形成了经验主义的课程体系,强调以儿童为中心的实用主义教学。这一阶段推行的是“单元式课程”,以杜威的经验主义教育思想和布拉梅尔德的改造主义课程观为理论支柱。单元式课程既容易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又适合学生的需要,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不够,从而造成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力低下。

在单元式课程理论的指导下,学校体育课程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需求设置的,对体育科目采用了松散的分类学习办法。从战后1951年颁布的“高中体育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分类体系看主要是以教学单元排列为主,虽分为中心内容和选择内容两类,但两者均可选择,并无本质上的区别。教学内容列出的项目众多,对每一项目列出了授课周数,但并无约束力,实际选用教材和课时数均由教师自主确定。这种做法实质上是接受了美国的自助餐式的体育教学。

在课程目标上,主要包括身体目标、社会目标和生活目标。这一时期共颁布过3个“小学体育教学大纲”(1947年版、1949年版、1953年版),提出的目标虽有差异,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如1953年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的体育教学目标为:

1,身体目标——促进正常的身体发展,提高活动能力。

2.社会目标——通过身体活动,培养民主的生活态度。

3.生活目标——能够正确地安排余暇生活,进行各种身体活动。

在课程评价上,由于教育目标发生变化,学习评价也随之变化。因此,日本的教学大纲的变迁过程也是学习评价的完善过程。在40年代和50年代,以“生活单元”构成的体育教学单元是难以确定共同性评价标准的,当时的学习评价只能是主观的相对评价。在学期终结时,小学按“态度”、“技能”、“习惯”、“理解”四个方面评价,中学按“健康与生活的理解”、“健康与生活的习惯”、“运动技能的提高”、“竞技比赛的参加”四个方面评分,各自采用五级评分制,最后评出总分。这种评定主观性强,学校各自为政,评价内容超越教学效果的可能范围,且分类不够系统。

1.2第二次课程改革——学科中心课程(1958—1977年)

由于经验主义课程忽视知识本身的系统性,使日本学生的学力水准下降,在西方各国提出“回归基础”的影响下,日本开始重视传统学科的教学,编制了“以学问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在高中阶段则增加了必修课的学分数。

1958年强调的是“基础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技能”,1968年则强调“发展体力”,侧重点不同,但均以学科为中心。如日本1968年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的体育教学目标为:

总体目标:

通过理解运动经验的身心健康,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力的同时,培养健康、安全的生活态度。

具体目标:

1.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动实践,培育强壮的身体,提高体力。

2.学习并掌握运动方法与技能,养成热爱运动的习惯,形成健全的生活态度。

3.通过运动与游戏,培养学生情绪稳定、态度公正、严于律己、互相协作等自我责任与必要的社会生活能力。

4.培养运动过程中注意健康与安全的能力和态度,提高维护健康和安全生活的能力和态度,学习保障健康的必要知识。

70年代初,体育教学强调发展体力,教学评价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首先,学校除对学生体育成绩评定外,还增加了《学校一家庭联络手册》。体育成绩评定包括了“技能”、“态度”、“知识”三个方面,其标准和内容与教学关系密切,评分仍采用五级制。《学校一家庭联络手册》则记录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体力测定与运动能力测定的数据与结果。

1.3第三阶段——人本主义课程(1978年至今)

1976年,文部省课程审议会公布了有关课程的《审议总结》,确定了改善课程,“以人为本”的三项基本原则:1)培养个性丰富的学生;2)安排既有余地而又充实的学校生活;3)重视作为国民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同时进行适应学生个性和能力教育。在人本主义思想指导下,文部省1977年制定的小学和初中学习指导纲要以及1978年制定的高中学习指导纲要,对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重新进行调整,提倡“从容学习”,大量删减教材。

进入80年代之后,日本在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国情,展望未来,又开始了面向21世纪的课程改革,提出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目标:(1)具有广阔的胸怀、强健的体魄和丰富的创造力;(2)具有自由、自律的品格和公共精神;(3)成为面向世界的日本人。日本在对现有的教育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指出:学校不能再独自担负儿童的教育,而是与家庭、社会三方面紧密进行教育协作,共同保障每个儿童健康成长。同时认为:学力不仅指知识,而且指学习欲望与学习意念,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结果(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依据这种新的学力观,学科课程就不再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而必须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评价的重点应是前二条。改革的基本方针是:(1)培养丰富的人性,即丰富的心灵,丰富的社会性(包括国际交往性);(2)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主行动的能力;(3)掌握基础、基本;(4)培养创新精神。因此,日本1998年启动了“儿童情感教育国家行动计划”,以使教育制度有利于形成儿童的良好个性,并给予儿童多样化的选择。

这一时期,日本的体育大纲均强调“快乐体育”和“生涯体育”,同时强调个性与能力的发展。如1988年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的体育教学目标为:

理解科学合理的运动经验与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安全,在运动中增进健康,提高体力,培养快乐、明快的生活态度。

各年级目标:

1年级和2年级

(1)愉快地从事基本运动和游戏的同时,提高体力。

(2)培育注意安全与健康的运动态度。

3年级和4年级

(1)在愉快地从事各种运动的同时,掌握相应的技能,提高体力。

(2)在培养协作和公正态度的同时,培养注意安全、健康和努力至终的态度。

1977年日本颁布了新的小学和初中体育教学大纲,1978年颁布了高中体育教学大纲。从此,日本的学校体育进人到了“生涯体育”的新时代。“生涯体育”时期确定的体育科目不仅强调照顾学生的爱好,而且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与能力。过去的大纲均规定了各类教学内容的时数分配比重,新大纲除体育理论规定为5%—10%以外,其他教学内容均没有规定时数,由各校自主确定。新大纲的教学内容分为必修和选择必修两类,在初中三年级以上,除了体育理论和体操为必修外,其他各类运动项目,如田径、游泳、球类、武道等均为选择必修。新大纲增加了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机会,减少了学生实际学习的项目,对适应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与能力、提高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课程评价上,1991年文部省进一步强调体育教学大纲总体化的要求,并对学习评价提出了三方面的指导意见:

1)根据新的教学大纲确立的学力观,重新认识教育的实践功能;

2)积极提倡对逐个学生的积极评价,拓宽学生自我实现的途径;

3)精选教学记录本的内容,缩短其保存期限。

根据上述意见,在学习评价上出现了四项重要的变化。

第一,根据教学大纲考虑的新学力观,修订教师“指导记录要求”,改变过去在评价过程中过于繁琐的记录格式,减少文字记载,采用四方面三等级标准评定与记录。

四个方面是指:①关心?意欲?态度;②思考?判断;③技能?表现;④知识?理解。

三等级是指:A一充分满足;B一大致满足;C一经过努力可以满足。

对学生评价,包括“评定”和“所见”两大领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评定,取消小学低年级的评分,小学中年级和高年级采用三级评定;中学阶段仍然采用五级评定,但对选择必修项目的单元采取三级评定。关于“所见”,则记录学生的好事与优点。

第二,反映教学评价的特色,对学习的各项目均可进行阶段性的“评定”,也应在“所见”中登记学生的好事与优点。提倡对逐个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积极评价。

第三,确定了教师指导和对学生评价的重点。在“思考?判断’’和“技能?表现”的基础上,更重视“关心?意欲?态度”,表明了对“情感”’领域目标的重视。但该领域操作困难,需要开发评价手段,而且难以进行客观评价。

第四,评价的重点由终结评价向过程评价转移。

九十年代后期,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亚健康状态、现代文明病、社会年龄结构的变化等因素对健康的需要更加迫切。“健康地生存”、“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因此,1998年开始对学校体育学习指导纲要进行修改,新的指导纲要将于2002年实施。在小学的体育科目标中,提出:

(1)紧紧抓住身心一体,重视学生爱好运动、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增进和保持健康,提高体力;

(2)重视学生带着运动问题去学习,通过思考和实践活动使问题得到解决;

(3)重视自我健康管理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内容里提出:

(1)要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2)把过去的“体操”改为“增强身体运动”;

(3)利用持续运动能力提高体力;

(4)加强了在药物、生活习惯、自我形成过程中的健康问题和处理方法,强调对自我健康的管理;

(5)在“伤害事故的防止”方面,增加了防止自然灾害的内容;

(6)在运动文化学习方面,要求在思考中学习和掌握方法。

2.日本体育深程改革的特点

2.1重视课程的价值取向

课程观念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方向,影响着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体育价值观。日本教育社会学家管原礼认为:体育观是个人或社会对体育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种意义和价值决定体育的发展方向,从这个意义来说体育观的核心是体育价值观。

青少年在从事体育的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取向,有的为了比赛取胜,有的为了社会联络,有的为了娱乐和满足,有的则为了健身。从二战后日本的体育教育来看,虽然始终把身体发展和人格形成当作体育的主要任务,但也从来没有拒绝过体育的社会价值,从来没有忽视过身体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具体目标。关心和承认学生价值观的不同取向,引导学生正确的健康观,是日本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出发点。

2.2重视课程的心理目标

日本的体育课程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目标。在快乐地运动中,注重“思考?判断’’,重视“关心?意欲?态度”,表明了对“情感”’领域目标的重视。从心理学的角度关注运动文化的体验与学习“过程”,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健康,较多地运用了“成功”、“快乐”等教学手段。这对培养学习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在学习中进一步思考和探究直至创造性学习无疑起到重要的作用。

2.3课程目标具体化

日本的体育课程目标涉及到体育运动目标、运动中的人际关系目标、运动中的安全与健康目标、社会目标、生活目标、个体目标和情感目标等,从如何促进人才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的高度设置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更加生活化、社会化、时代化,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也就更强。学生在社会目标、生活目标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体育观,追求和实施个体性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修正自身的价值观和体育观,这对学生在“怎样健康地生存?”和“如何管理自己的健康?”,更具有操作性。

2.4课程结构合理化

日本的体育课程设计以人的发展为本,把人的情绪、态度、理想、意识、价值作为教育价值取向的重要领域。这种教育思想提倡的是知识发展与情感发展的统一,以形成完整的人格。与这种教育思想相适应的体育课程包括三个方面:①正规的体育课程;②校内活动课程;③社会实验课程。第①种可称为显露课程,第②③种可称为潜在课程。其实,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潜在课程的重视,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人培养成社会化的人。日本学者在总结课程改革时提出了必修和选择必修并存的课程结构,且选择必修课内容更加丰富,更加贴近社会体育和大众体育,这样学生的选择余地大,学生的体育价值在宽松的体育环境中也得以个性化地实现。家庭的积极参与,社会体育的融入,使体育课程结构日趋合理,更加接近学生的生活。

2.5课程评价科学化

日本的体育课程不仅在评价面、评价深度、评价因素方面日趋合理,对运动过程中的关心、意欲、兴趣、态度、情感等心理领域的评价更加重视,而且评价手段也日渐科学。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计算机技术在评价领域广泛应用,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比如,每年4月份第一个星期开始的各种运动能力测定,各种数据均可进行全国和本地区平均数的比较。让学生自己去了解和比较,自己寻找定位,从而确定今后的努力方向。人性化评价是未来发展趋势,重视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重视评价的人性化、生活化,重视学生的自评、互评是课程评价由量化评价向人性化评价发展的重型举措。

3.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

在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可粗略地分为两大时期:

3.11949—1978年,这一时期我国的体育课程理论以前苏联的竞技体育理论——“金字塔”结构理论为基础,课程目标虽然以增强体质为主,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50年代至80年代初,我国一直采用苏联的课程结构模式,即由中央对全国的课程教材进行一级管理,全国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课程内容、教学手段主要以竞技体育学科为中心。体育课程突出了三个中心,即:教师、课堂、教材。课程为政治服务,过分强调社会的需要,忽视学生的主体需要。确立以两课、两操、两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学校体育活动,国家指令性计划强。这样一种集中统一的课程管理模式显然与复杂多样的国情不相适应,同时也无法发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1979—199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间,学校体育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对外交流而迅速发展。这一时期学校体育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年的改革开端与摸索阶段。1979年,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召开“扬州会议”,提出了一整套改革学校体育的重大措施,使学校体育在改革开放初期有了良好的开端,学校理论争鸣呈现出多元化并存的良好态势,学校体育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开始走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构建新的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体育教学方法改革逐渐得到重视,体锻达标进一步加强。虽然改革阻力很大,但为课程改革探索做了准备。

第二阶段:1985—1992年学校体育课程改革阶段。在这一阶段,引进了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的学校体育思想、体育教学目标,但缺乏理论研究,缺乏理论与实践的可操作性研究的探讨,研究尚停留在浅层次上。对外来思想方法的引进缺乏分析与批判,急于照搬照用,给实践带来了一定的盲目和混乱。

第三阶段:1992年以后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阶段。通过对各国教育改革的反思,通过中、西方教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比较,课程理论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随着《课程论》与《现代课程论》两本较有影响的课程论专著的出版,我国课程论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的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形成了独立的研究领域。与此同时,体育课程的理论研究也更加深入。在体育课程目标上,确立了健康教育的核心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课程管理上,由国家指令性计划管理向指导性管理发展,学校的自进一步增强。1999年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调整课程政策,明确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权,建立对地方和学校课程指导和评估的制度,下放课程设计的权利,支持和鼓励地方发挥积极性,开发适合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课程,给予学校一定的开发课程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在课程结构上,以必修课为主,逐步增加了选修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正发生巨大的变化,环境、社会对健康的影响日益突出,健康教育对体育课程的改革更加迫切。2001年,全国的《体育与健康》和上海的《健身与健康》课程的相继出台,无论在课程理念还是在课程目标上,都突出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体育与健康》在领域目标、水平目标和个体的角色目标等方面都有具体的参考,特别在心理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具有一定的操作性,课程设计和资源利用更加开放。上海体育课程在一期课改的基础上,《健身与健康》在基础性学力的基础上,突出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不同层次的课程。在课程目标上,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体现了健身与健康的和谐统一,更加关注学生在健身过程中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情感体验、主动思考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目标上,体现了身体、心理、能力和品德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有机统一;在课时安排上,高中阶段大幅度提高了选修课时;在课程内容上,突出了生活、自然、环境与健康密切相关的内容;在课程评价上,加强对学习过程和心理健康方面的评价。

地方性的体育课程相继出台,有力地推动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但是,在改革实践中,由于缺乏系统的体育课程理论的指导,体育课程中的“应试”现象仍较为突出,《体锻达标》对课程的实施冲击较大,体育教学手段、评价观念、评价手段、评价形式还需进一步创新。因此,体育课程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健康,要敢于摆脱不利于学生健康的一切形式上的束缚,全面实施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对健康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和生活对健康的需要,提高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4.关于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设想

4.1更新观念

随着教育的发展,新的体育思想和成功经验的推广,教育者观念的更新决定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成败,决定着体育课程目标的具体实施。了解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内心需要,是更新观念的重要前提。如何渗透德育教育、人格教育、公共意识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对体育课程的实施具有重要而独特的意义,因为这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只有教育观念更新了,才能促进体育课程的真正改革,才能创造出丰富的教学素材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才能使体育课程目标具体化、个性化、社会化和系统化。

4.2加强体育课程理论研究

体育课程理论是指导课程实践的依据,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改革就会走弯路,甚至迷失方向。因此,借鉴日本成功的课程理论,立足我国的具体实际,放眼未来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是构建我国体育课程系统理论的基本思路;科学的态度,创造性研究,反复实验,是构建我国体育课程创新体系的根本途径;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发展的需要,是构建我国体育课程理论的基本来源。

4.3不断调整课程目标

体育课程目标是学生获取、创造现代体育知识、技能,成为社会化的人才过程中的个体价值体现,它来自于学生的需要、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和学校体育学科发展的需要。正如丹尼斯?劳顿所说的那样:“在课程方面,受到教师支持的一般理论或假设至少有三种,即常提到的儿童中心论观点、学科或知识中心论观点以及社会中心论观点。”儿童中心论、学科中心论、社会中心论是设计体育课程目标的三个基本理论要素,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第一,体育课程是学生的课程,是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个性需要而制定的,因此,学习者的需要是体育课程目标最直接的来源。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教育要尊重学生的需要。实施体育课程目标的形式、途径是极其丰富的,在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起和需要,巧妙设计课堂情景,选取运动素材并加以生动的组织和引导。当学生从事与自己的目标相关联的活动时,他们会越来越深入地进行探究。随着问题的解决和兴趣的满足,学生会产生新的问题、新的价值感(成功感、表现欲、自信心)和新的运动设计(由玩耍、游戏、体育游戏向较高级的体育运动,直至创造新的运动形式)。这个过程是持续终身的,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内在动力,也是体育课程目标的直接来源。第二,学生成长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不仅指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更重要的是社会生活的变迁趋势和未来的需要。教育不再是社会的附庸、被动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不只是维护着现有的社会状态和再现着过去的社会状态,而是在预示着某些新的社会状态,在“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体育运动作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学生的需要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社会性:(1)“健康地生存”和“提高生活和生命的质量”是学生的第一需要;(2)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缩短了体育交流的时间和空间;(3)公费医疗体制的改革,进一步促进健康意识、安全意识的增强和生活质量的提高;(4)余暇生活的丰富;(5)新的运动形式不断在学生中传播和开发;(6)人与人的协作是现代社会个体成功的重要标志。因此,体育课程目标不能脱离社会需要而独立存在于教育领域,它必须具有人类社会化的预习功能,反映学生步入社会必备的基本能力和人格需要。第三,随着现代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在教学实践中,那种指令性、计划性、模糊性的体育课程目标已被打破。体育课程目标对个体的意义将更加具体化、个性化,学生运动的目标将更加明确,主体性和主动性将更加突出。

4.4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

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促进入才的社会化。随着教育途径的拓宽,家庭生活质量和学生健身意识的提高,学校体育与家庭、社会的交流更加密切,其沟通形式和途径更加多样化,这将极大地丰富体育课程的内涵和形式。体育运动己成为现代人健康、积极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的体育课程应充分考虑到家庭、社会对学生健康的多种高素质要求,呈现出一定的开放性。

4.5加强体育教学改革

体育课堂教学是体育课程的主战场,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随着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体育教学将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进行分层次、单元式引导型教学。在“班级授课制”情况下,如何进行个性化教学是目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难点。目前的改革思路可归纳为如下几点:第一,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的体育观和价值观。只有每个学生的体育观达到一定境界,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公平性原则,每个学生都有接受公平教育的权利,学生不存在好生和差生,只有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才能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三,学生是运动文化的主体,每个人都有充分享受快乐的权力。体育运动是奔放而富有激情的,体育教学应该是学生尽情快乐的场所。因此要淡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权威性,教师是体育教学的引导者,是快乐情景的设计者,只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才能使学生动则有趣、动则有方、动则有理,动得快乐,动出健康。第四,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只有学生对自己的学力、能力、健康水平进行自觉、科学的评价,体育教学质量才能有“质”的提高,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第五,不断创新。创新是教学的灵魂,是教学改革的动力。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学生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学创新,不仅是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教学理念的创新,因为它决定着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发展后劲。

4.6完善体育课程评价

传统的体育评价是以预测和控制为基本模式。在统计学广泛应用的今天,忽视学生形成过程的评价,会使教育评价走向片面和极端。体育课程评价要跳出原有的评价范围,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人,注重对学生进步的评价,注重对学生获取知识的动机、欲望、能力、态度以及形成过程的评价。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资源共享,逐步建立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数据库,让每一个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学会比较和竞争,使体育课程评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良好形成和人格的进一步完善。

结束语

日本的中小学体育课程发展在欧美先进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充分考虑到社会进步、生活发展对学生健康提出的新要求,体现了系统课程理论对体育课程建设的巨大推动作用。

通过中、日两国体育课程的比较,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启迪,同样日本的体育课程改革实践也为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和发展模式,有利于我们更新观念,拓宽思路。随着对健康教育研究的深入,我国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参考资料

[1]王占春.“浅谈体育课的三项基本任务”《中国学校体育》,1981年;1:22.

[2]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吴文侃主编:《比较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5]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6]会议材料见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办、中国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课程发展与社会进步——国际研讨会论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