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能训练计划

体能训练计划

体能训练计划

体能训练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能训练;多元化;制度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军打了几场高技术战争,因而对于体能在战争中的作用有着深刻的体悟,其有关条令给予军人体能很高的地位。美军《战斗条令》中认为:“体能是每位军人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战斗准备非常关键。每个军人必须具备完成相关任务的心血管耐力、肌肉力量和耐力以及柔韧性,另外,还应具备平衡、灵活、爆发力,同时保持适当体重。”

1、美军体能训练计划安排的特点

1.1训练计划目的明确

在美军体能训练计划中,各军种都对训练计划目的作出详细的陈述。陆军体能训练计划目的是:准备战斗、保持健康和维护军人形象。空军体能训练计划目的是:激励训练和保持健康。海军体能训练计划目的是:保持健康和胜任持续工作能力。特种部队体能训练计划目的是:全面提高身体能力和为战斗做好准备。由于各军种任务要求不同,各军种的体能训练计划目的各有不同,合理性和实效性我们不妄下结论,但各军种的体能训练的目的是相当明确的,使各单位主官对体能训练的价值有了初步的判定,这有利于体能训练在日常训练中的落实。

1.2是训练计划中内容安排具有层次性和差异性

首先,从体能训练计划安排的层次性来看,美军体能训练计划中主要有两大块内容,第一是各军种所有人员要达标的体能项目,简称普标。第二是各军种中不同兵种或岗位要达到的职业体能标准,简称职标。普标内容的设定目的是提高健康水平和一般体能水平,而职标的目的是为保证各类人员能够在身体上胜任所从事的职业。无论多大年龄,是男还是女,为了顺利完成所承担的任务,必须要达到职业体能的标准。其次,从体能训练计划安排的差异性来看,尽管各军种普标的目的一致,但是达标项目却不完全相同。这与各军种的特点有一定关系。例如,同样测试心肺功能,陆军海军陆战队采用的是跑的形式,空军采用的是功率自行车的形式,海军采用的是游泳。除空军外,其他军种一年进行两次普标的测试。

2、美军体能训练项目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战争对军人作战体能要求的多样性特点的呈现,美军体能训练的项目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资料表明,美军体能训练项目的特点正逐渐从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曾经有一段时间,美军有些单位对体能训练内容进行简化,训练项目内容指向性不强,把普标的体能项目作为整个训练的内容。这种训练的弊端逐渐在一些演习中暴露出来,有些在达标考试中成绩优秀的士兵在演习中所表现出的体能比达标考试中分数低的士兵要差。对于这种现象,美军有关体能专家对此进行了评述。美国陆军体能学校司令Steve Cellucci说:“虽然陆军体能训练常是以单个士兵的体能训练为中心,而体能学校想让士兵们知道那并不是最终的目标。引体向上、仰卧起坐、两英里跑只是体能训练一些单独的组成部分,最终的体能训练标准是在战场上起作用的体能训练。”美国陆军体能学校讲师Richard Holladay说:“有效的军人身体素质包括敏捷性、平衡性、协调性和其他众多的素质,这些素质将是完成战斗任务所必须的素质。”

3、美军体能训练制度的特点

3.1体能训练制度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全面性主要体现在凡是与体能训练有关的,都进行了制度化。除了前面介绍的体能训练计划和训练考核制度外,美军还有康复体能训练制度、体能达标的奖励制度、体能训练专家培训制度等。可操作性表现在对每项制度都有详细的说明。例如,在海军的体能教练员培训制度中,培训学员要完成两周的培训课程。第一周的课程主要包括神经肌肉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肺的结构和功能、药物对练习的影响、心血管系统、训练原则和有益的伸展练习及无益的伸展练习、伤病防治、练习程序、营养和体重控制、极端环境下的练习、力量训练的一些技巧、游泳、压力管理及自杀预防。第二周的课程包括安全训练的一些课程、体能考核和体重控制的一些程序。整个培训过程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每周都进行考核。由于培训内容和时间相对稳定,使得可操作性更强。

3.2体能训练制度中责任规定的明确性

责任明确,可以更好地促进训练计划的落实。美国防部关于体能和身体成分的条令中规定,负责健康事务的助理部长的职责是为军队制订健康计划,在体能和体脂计划执行过程中,对有关医疗方面的问题进行监督,并提供有关体能和体脂计划合理的医疗信息和建议等等。同时,制度还规定了军方部长们的体能训练职责:在制订体能训练计划的同时,制订健康计划,把重点放在训练和监督计划的实施等等。

4、美军体能训练特点对我军的启示

从体能训练计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来看,美军体能训练计划充分贯穿于训练过程中,十分重视训练过程的科学指导和训练的实际效果。这启示我们研究制订体能训练计划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进一步明确体能训练计划的目的。美军强调体能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官兵作战的身体能力,因此,我军也必须在体能训练中贯穿这一思想,把体能训练作为提高军人作战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二要学习美军加强对职标的研究,以职业要求来制订体能训练计划和标准,提高训练的科学性,降低训练对官兵身体损害的程度。三是为保证体能训练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可以美军为借鉴,在体能训练中一定要采取科学系统的方法,在保证军人身体健康的基础上,达到体能提高的目的,避免引起伤病。四是要重视体能训练中的性别差异。美军非常重视女子体能训练的研究,而我军却在体能训练上总有些“大男子主义”,对女军人的体能训练研究甚少,因此应加强对女子体能训练计划的研究。

从对我军体能训练项目设置的启示来看,由于考核项目对人体锻炼的有限性以及战场体能需求的多样性,美军体能训练项目的特点正逐渐从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体能训练中应根据未来战争的需求,对官兵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设置多样化的体能训练内容,使体能训练体现出实效性和多样性。

从对我军体能训练制度的科学性启示来看,美军一直有一套较为严格的体能训练制度来保证体能训练的科学实施。为此,我军在体能训练制度制定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完善我军体能训练制度。二是要把责任落实到各级领导上,层层抓落实。我军也有体能训练的制度,却因受各单位主官个人主观的影响,体能训练有时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三是要强化岗位体能资格制度,可以考虑基层部队的体能组训者应当通过体能训练组训的资格认证,以保证体能训练科学化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体能训练计划范文第2篇

一、课训练计划变更的重要意义

教练员是训练中的主要控制者,运动员是主要受控者,而计划是教练员为达到训练目的,对运动员训练活动实施控制的控制程序。在训练中,教练员应该根据以上谈到的不同情况变化,及时准确采取措施,变更训练计划,采用相似的手法和方法,以确保课训练任务的完成。计划的变更是在所难免的,但是,教练员不能随意变更训练计划,不是所有差异都必须予以变更处理,有的情况需要坚持,否则就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如变更得不准确或者随意地变更,训练会变得无一定计划、无一定的方向,最后被千变万化的许多因素牵着鼻子走,失去对训练的控制,有时还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课训练计划的变更是教练员控制计划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就是避免总体上更大的变更。

二、课训练计划变更的对策

课训练计划变更的方法总体上有五种,一是变更训练负荷,二是变更训练任务,三是变更训练内容,四是变更训练手段,五是变更组合顺序。结合多年训练实践,介绍一下不同情况下变更的办法和目的。

1、自然环境和训练环境的变化

变更的目的:争取实现原计划目标。

变更的办法:变更训练手段和训练任务。

比如技术课训练,因为雨天或雪天不能正常进行时,就必须变更课训练计划,可在室内对墙或对网进行重量与数量相同的投球练习等。通过相似的手段来完成本次课的任务。

2、训练课中出现好的技术苗头或坏的技术苗头现象

好苗头变更的目的:抓好突破时机进行巩固。

好苗头变更的办法:增加训练次数,改变训练内容。

坏苗头变更的目的:防治错误动作定型。

坏苗头变更的方法:改变训练手段,尽可能改变技术错误。改变训练内容,改变本课的训练任务。

比如在标枪的技术课训练中,技术不稳定,不定型是青少年运动员的特点。因此训练课中一旦出现好的技术:如从助跑到最后用力的衔接相当好,且用力顺序又正确时,这时教练员可根据该队员的身体反映情况,适当增加投掷次数,以保证技术的掌握与定型。相反,就应及时改变训练内容,减少技术训练次数,以避免错误动作的重复。

3、一般性的运动创伤

变更的目的:力争接近原计划

变更的方法:变更训练内容,负荷和手段

比如:肘关节受伤,专项力量课中的头后反举就必须停止。可改为鞭打、颈后举等练习手段。

4、病的情况下

变更的目的:加快疾病的痊愈,小病应保持负荷的适宜度。

变更的方法:抓紧治疗。

教练员应关心运动员的病情,及时治疗,尽早康复,此时运动员应休息。如小病,可进行适当的运动,一方面保持运动量,一方面增强抵抗病情的能力。

5、肌肉感觉不好

变更的目的:保持负荷的适宜度。

变更的方法:降低负荷强度,减少训练的次数。

比如运动员感觉身体无力、疲劳、情绪低落,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的反应情况及时变更训练计划,可降低原计划强度,减少训练次数。教练员在这种情况下切忌再用高标准要求运动员,以避免对运动员造成不必要的身体伤害。教练员只要求运动员去完成训练内容,不考虑运动员的身体反映情况,或者不去关心运动员的身体状况,这是教练员工作的失误。

6、训练目的的变更

变更的目的:为了适应新的目标。

体能训练计划范文第3篇

摘 要:体能训练的参与者应该事先进行优化设计,才能确保训练目标的实现。要对体能训练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必须要坚持一些原则,一是条件的客观性,二是设计的目的性,三是依据的科学性,四是方案的有效性,五是方法的实用性。在坚持原则的同时,训练参与者应该采取有效合理的途径,包括制定全面科学的训练计划,设计合理有序的组织步骤,创编实用有效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体能训练;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G808.1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3.009

目前,体能训练已经广泛开展于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活动中。体能训练活动要可持续发展,要又好又快发展,不仅施训者,受训者也应掌握一些简明实用的训练基础理论与方法。然而,在体能训练实践中,依然有很多问题未引起参与者的重视,也有很多训练的方法与手段有待施训者商榷,比如,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依然不被重视;徒手训练手段与方法单调乏味;训练的组织与实施不能依“计”而行,等等。针对这些常见问题,训练的参与者应该事先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设计,这就是体能训练的优化设计问题。

一、体能训练优化设计的概念

前苏联教育学家巴班司基对教学“最优化”进行过理论的研究与探索。他认为“教学最优化可以说是从解决教学任务的有效性和师生时间消费的合理性着眼,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和实施该条件下最好的教学方案。”[1]依据其理论,可以认为,“优化”就是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和实施尽可能好的方案的过程。按辩证唯物论的观点:事物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中,因而,最优化是一种理想状态,是一种追求的终极目标,而优化是一种追求过程,是不断修正的手段。

所谓设计,201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等”。[2 ]王受之先生指出:“设计,是指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活动。”[3]可以看出,设计涵盖了两个核心本质内容,第一,设计是计划,是对事物的预先构想,是一种创新的思维活动。第二,设计的成果最终还要以视觉的形式表达出来,是一种图面表现活动,也是一项艺术性的工作。

综上所述,体能训练优化设计是指,着眼于通过体能训练有效提高受训者的身体素质,从客观实际出发,预先科学地制定一套尽可能实用有效的训练方案的过程。

二、体能训练优化设计的原则

体能训练优化设计遵循的原则就是优化设计时必须采取的依据,是优化的前提,是设计的基础。从上述优化设计的概念不难看出,要对体能训练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就必须要坚持一些原则,这些原则主要有:一是条件的客观性,二是设计的目的性,三是依据的科学性,四是方案的有效性,五是方法的实用性。

(一)条件的客观性

列宁强调“物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在我们之外存在着的”,[4]其肯定了认识对象的客观性、独立性,认为设计只是客观实在的反映。因而,设计是建立在一定物质和理论基础上的,不是闭门造车,不是信口开河,否则设计出来的方案只会是空中楼阁,终究是站不住脚的,始终会有倒下的一天。一般的设计要从实际出发,优化的设计更要深入研究实际,才能更好把握设计的方向、步骤、结果等。体能训练优化设计要遵循条件客观性的原则,说到底就是坚持唯物认识论,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设计的目的性

“设”就是假设、设想,是对各种可能进行假设,然后做出一种选择。“计”就是算计、计划,是对各种“假设”做出选择后的进一步规划。选择也好,规划也罢,都是出于一定的目的而发生的行为。目的性为设计提供方向,提供依据。没有目的性,就不能称之为设计,更不可能进行设计的优化。目的是设计的目标,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体能训练的目的就是发展与提高身体能力,那么,一切体能训练的计划、方法、方式等方面的设计,都要着眼于这个根本目的。

(三)依据的科学性

所谓科学性,就是符合事物内在的本质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规律是客观实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5]基础体能徒手训练是以人为对象的训练,所以训练必须按照人本身的规律来办事。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而且是自然界特殊的生物,人作为生物的一个种类,他有着很多共性,比如能说会跳等,但同时他又有很多个性,比如人的外形、性格等。所以,要优化训练的设计,就是以人为本,就是既根据人的共性,又要根据人的个体差异性来设计训练中一系列的方案。

(四)方案的有效性

有效性是对目的性的不断追求与接近,简单地说,就是训练设计的好不好,重要的一条就是按照这种设计去训练,看其有没有效果,有效果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否则只能是南辕北辙。唯物辩证法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体能训练的设计,同样需要实践来检验。在这里,有效性就是实践检验的一个指标,是对训练设计优化的不断检验。设计出训练计划、方法等,使得训练有效果,这就证明设计得到了优化,否则,需要进行计划、方法的修正。不断地修正,不断地优化,才能最终达到目的。

(五)方法的实用性

实用性是对有效性的补充,也是对客观性的具体化。换言之,体能训练方法要有效,首先必须考虑方法的实用性,既要考虑人的因素,也要考虑物的因素,这就是客观性问题,就是从实际出发问题。所以,所谓实用性,这里主要指体能训练方法要以客观条件为依据,符合客观对象的需要,使训练方法行之有效。客观条件包括训练的对象、训练的时间、训练的场地等。比如,进行分组训练时,就要根据各组的能力进行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再比如,不能因为增加趣味性,而一味考虑游戏放松,使得很多受训者一堂训练课达不到应有的训练量,这便偏离了以游戏促训练的指导思想,等等。

三、体能训练优化设计的途径

“途径”是路线、渠道。体能训练优化设计的途径就是实现训练的路线与渠道,它是整个体能训练活动的主体部分,是体能训练一系列活动的主要载体。根据体能训练的主要环节,体能训练优化设计的主要途径有三:一是制定全面科学的训练计划,二是设计合理有序的组织步骤,三是创编实用有效的训练方法。

(一)制定全面科学的训练计划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对于体能训练而言,为了达到训练目的,就像是打一场“身体斗争”的仗,战争要打好、打赢,没有准备是万万不行的。[6]在体能训练活动中,制定训练计划就是“准备”的重要内容。全面科学的训练计划将使训练目标进一步细化,使训练过程中所有参与者有可能统一认识与行动,并为训练的具体实施奠定必要的条件与基础。同时,由于运动训练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而这些因素往往又不能被我们完全预见与控制,因此,训练计划在实践中进行及时的调整也是必要的。

(二)设计合理有序的组织步骤

“序”就是“次序、序列”,“有序”也即有次序,有序列。所谓合理,即合乎道理,道理就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规律。“合理有序”可以理解为:符合事物内部本质规律的次序组合。体能训练由一系列的活动构成,包括训练前期准备,训练进行,及训练后调整等。这一系列的活动组合在一起就是序列,因为组合的方式有很多,所以序列也有很多。一个序列如果有利于目标的实现,我们可以称之为合理的序列,否则为不合理序列。合理有序的组织步骤将使训练高效化,避免训练走弯路,和走重复路。为此,进行体能训练的优化设计,无论是训练活动的整体,还是训练活动的各个环节,在组织步骤上都要尽可能使其合理有序。比如,一次课中,如果既有速度训练,又有力量训练,诸多研究表明,将速度训练放在前面将更有效。[7]可见,要使训练优化,就离不开合理有序的组织方式与步骤。

(三)创编实用有效的训练方法

所谓训练方法实用有效,简单地说,就是用简单易行的操作,使训练同样行之有效,或者效果更佳。训练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手臂力量练习可以用哑铃、单杠、双杠、地面支撑行走、手倒立、俯卧撑,等等。俯卧撑根据支撑的部位不同又可以设计成拳支撑、掌支撑、指支撑,而根据支撑距离的大小又可以设计成宽支撑、中支撑、窄支撑,而根据支撑时身体姿势又可以设计成前低支撑、水平支撑、前高支撑,等等。[8]应该说所有的训练方法都有效,但这种有效是有针对性的,是对应一定的受训人群、对应一定的训练条件才会具有的结果。譬如,在田径场练习手臂力量时,安排器械训练就显得勉为其难;对于手臂力量很差的学员,让其一开始就做手指支撑也是不太现实的;而当受训者进行大强度的力量训练后,只要求其慢跑放松却难免误入歧途。总之,训练方法很多,但是,我们信手拿来是万万不行的,施训者要根据受训对象、条件等进行针对性选取,同时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创造一些新的训练方法。

四、结束语

正如文中所述,体能训练是人对人的训练,再加之一系列的外部因素,使得训练不是简单的量的积累。也就是说,体能训练要更好地实现目的,在训练活动中,既要有计划,但又不能全按计划,必须遵循主要的基础原则,把握好重要途径,灵活地运用各种有效实用手段与方法。

参考文献:

[1](苏)巴班斯基著,吴文侃译.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3-48.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汉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115

[3] 王受之. 世界设计的历史及其现状[J].装饰,1998(3):38-40

[4][5] 列宁专题文集. 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

[6] 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计划[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7] 李艳,刘小斌等.(译)美国陆军体育训练[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0.

体能训练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院校 体能 训练

中图分类号:E251.3 文献标识码:A

院校军事体能训练要有实际效果,就必须依靠机关、教研室与学员旅、队紧密配合,周密计划,形成合力,重点抓好军事体育课和课外军体训练的有效开展。

课外军事体能训练活动是院校军事体育课的延续和补充,课外军事体能拓展训练能够弥补军事体育课时少的不足,是实现军事体育课目的的重要组成形式。课外军体训练的形式主要包括:早操、学员队体能课、军事体育竞赛。组织好体能训练是基层建设的中心工作,队干部要有热情、有计划地组织,确保人员、时间、场地落实;机关、教研室要做好督导和辅导工作,合力作为,增强效果落实。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计划制定要周密

体能训练计划是顺利完成军体训练任务不可缺少的指导性文件,是军事体能训练的主要依据,它是训练的具体实施方案。对于学员队来说,训练计划主要有年计划、月计划和周计划。在制定计划时,一定要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制定计划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1)阶段内容主要围绕军事体育课教学内容而定。如:军事体育课正在进行400米障碍教学阶段,除到障碍场训练外,还可以安排200米、400米、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练习内容,200米和400米跑主要提高速度耐力,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分别提高上肢和腰腹力量,增强越障能力。

(2)各项素质训练时间安排。人体已获得的体能能力,尤其是处于较高水平的能力,靠几次随意性的训练,是不能得到巩固的,必须靠经常性的系统训练。当然,不同的体能素质有不同的“消退”速度。如每周各进行一次力量、速度训练,则可保持已经获得的力量、速度素质;而耐力、柔韧性能力消退较快,必须保持经常性的强化训练。按照负荷与恢复的规律,各项素质训练时间一般安排如下:

如5000米跑,每周安排一至两次,并且以有氧耐力为主(一般以心率维持在140-160次/分钟左右)和以无氧耐力为主(心率在180次/分以上)训练要间隔开,防止过度疲劳。研究发现,过多的耐力练习不利于速度素质提高。

(3)一次训练中各项素质训练顺序安排。根据大脑机能和运动原理的关系,各项素质安排如下:灵敏、速度、力量、耐力、柔韧。如:变向跑、60米加速跑、引体向上、3000米、拉韧带练习。

(4)选择训练内容要全面。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器官系统之间的结构和机能上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任何局部功能的改善和提高,必然影响身体其它部位功能的变化和发展。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能力之间,也存在互相影响、制约和促进的关系。在制订训练计划和组织实施时,要特别注意合理穿插、搭配各类练习项目,选择多种项目内容,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以保证身体得到全面发展。力量练习的负荷大,不能局限某一块肌肉群。如一次力量训练中,要有上肢、下肢、躯干腹部、躯干背部等,并且各肌肉群要交叉间隔训练,避免负荷强度过大,引起训练伤。

(5)训练强度安排要恰当。在制定每日、周、月的训练计划时,应注意合理搭配高强度训练与调整训练,素质训练与技巧和柔韧性训练,消除训练负荷安排的随意性,防止过度集中或过长时间,避免造成人体的过度疲劳。如在1~2次大强度训练课之间,应穿插1次调整训练课;在两周上负荷量训练课后,应进行1周的放松调整训练,引导机体产生“超量恢复”。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下一次强度训练。人体的体能素质就是在这种不断重复出现的“超量恢复”中得到增强。

2教员下队辅导要得力

可以采用包队的形式,加强教员与队干部的交流。重点指导计划制定、训练方法应用、医务监督等,增强训练的科学有效性。我们学院采取教员包队面对面指导训练。

3增强学员训练的自觉性

要求学员正确认识训练的目的意义,强化体能训练意识,自觉刻苦地进行体能训练,把完成体能训练任务变为自觉行动。

4发挥军事体育竞赛催化剂的作用,激发训练热情

通过竞赛,可以检验军事体育教学和课外军事训练效果,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促进体能水平的提高;推动院校群众性体能活动的开展,增强体质,增进才智;可以丰富学员课余文化生活,开展宣传教育,增强体育健身意识;培养学员勇敢顽强、奋发向上、团结友爱、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5科学合理地运用好各项体能训练器材

课外军事训练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科学的利用好各项的军事体育训练器材。课外军事体能训练常遇到人员多,器材少的情况,这就要求各大队、学员队早定好计划合理利用好各项训练器材。

体能训练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育管理;计划网络图;警察体育;构建

计划网络图技术是体育运动竞赛管理特别是大型运动比赛与场馆建设中运用较多的一种现代的有效管理技术。有的称之为关键路线图(要径法)、计划评审技术(柏特法)。它是系统管理思想在体育管理中的运用,是现代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行之有效且便于推广的先进管理技术手段。

警察体育教育是公安院校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教育,也是公安院校的特色教育。有的人也说警察体育课程是公安院校的“面子工程”,如何有效建设并管理好这个“面子工程”,一直是公安院校警察体育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运用先进的现代管理科学技术与方法,对警察体育的警体教学计划、警体训练与比赛计划、警体科研计划、警体师资教育培训建设等进行系统设计与规划,利用网络图技术,把各部门(教研室)、各分系统、各主题的各项具体工作的先后顺序及相互关系集于一体,通过计算网络图中的有关参数,找出关键图和关键作业(问题),不断改善网络计划,选择最优方案付诸实施,并通过网络图对整个组织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监控,保证最合理的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资源,达到计划目标,获得最佳的管理效益。

一、警体教学计划网络图的制订

警体教学计划是公安院校警体计划最基本的计划,要解决一名合格警察到底应具有哪些主要的警体素质,同时要使各教学与训练计划合乎科学的逻辑关系,从而更好地达到培养目标,步入社会后成为一名合格警察,是系统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

警体教学计划的制订应按照专业培养的需求和社会(公安实践)的需要来确定教学大纲,按照教学大纲来选择确定教学内容,按照运动生理与运动训练规律、方法,以及各教学内容之间的必然联系,确定各教学内容的先后次序,使前一个内容是后一个内容的基础或条件,后一个内容在前一个内容的支持和辅助下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教学计划的设计同时要考虑各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教学时数,这需要进行实证研究,获取原始数据,不能凭空强加给一场课多少教学内容,最主要的是要考虑教学效果,没有教学效果,计划就不是合理的和科学的。只有充分考虑学生身体素质情况,并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才能确定各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教学时数。确定好各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教学时数后,才能按照教学时数安排各学期的教学工作。

一个完整的警体教学计划网络图由专科教育五个教学学期或本科教育七个教学学期组成,分三个主要阶段:基础训练阶段、基本技战术训练阶段、技战术提高与实战能力训练阶段。三个训练阶段紧密联系,同时基础训练将贯穿始终。

二、警体训练与比赛计划网络图的制订

警体训练与比赛计划即是学生警体业余训练规划,是警体教学计划的补充和辅助,只有警体教学计划没有警体训练与比赛计划,将使警体教学计划的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其教学训练工作也是不完全的。警体训练与比赛计划分统一的训练与比赛计划和组成不同级别训练队的训练与比赛计划。可以设计一周二至三次的统一时问的训练,如下午上完课后与晚饭之间这段时间,或者早操时间,按照运动生理与运动训练规律,不宜每天都早晚安排统一训练。

组建运动队应当进行梯队管理,尽量做到每个专业区队组建一个队,平时训练可由优秀学生或同专业高年级训练水平高的学生带队训练,各系可组成一个系级队,在此基础上,全校组建两个以上的校级队,由教师带队训练,女生可单独组建校级队或各自在自己专业区队的队训练。这样,校级的训练队有广大的基层训练队做基础。两个以上的训练队有利于竞争机制的形成,更好的带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热烈氛围。

比赛计划分教学比赛和单项比赛,教学比赛是就教学内容进行团体性质的比赛,教学比赛一般一个学期举行一次,宜安排在所有教学内容结束后的学期末前二至三周进行,使之集中精力进行完教学比赛后即可全心转入复习迎接期末考试;单项比赛一般是个人比赛,比个人的技术与战术,如格斗比赛、射击比赛、田径比赛、警察体能比赛等等,个人比赛一学年或一学期举行一次。在比赛计划的规划中,应当把各类比赛循环举行,使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至少经历过所有比赛一次。

警体训练与比赛计划应当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建立以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发展学生健康观,牢牢把握素质教育为主线的训练体系,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能力,贯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的“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

三、警体科研计划网络图的制订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研究工作同时是一个高等学府应有的基本功能。有效的科学研究能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警体科研计划是研究与警察体育学科发展有关的研究工作,具体包括警体教材建设、警体科研近期和长远规划、警体课程体系建设、警体课题规划与管理等。

警体科研计划网络图应当根据本校教师的科研实力合理制订,如果实际工作所急需、紧迫的问题,而本校教师不具有这方面的科研能力或者科研水平不够,应当进行横向的或纵向的联合研究,横向的联合研究一般是理论体系问题,与各科研机构或体育院系就警察体育学科中出现的重大理论问题联合研究,借助科研机构的科研力量和在学科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及文化底蕴,来夯实和完善警察体育学科建设;纵向的联合研究指与实际工作部门的联合研究,就理论与实际的关联展开,警察体育教育作为一种职业技能教育,它首先是为职业所需要,应当为职业需要服务,如果不能为职业需要所用,就是理论与实际的脱节,这种理论就无法指导实践。因此,纵向的联合研究是必要的,应当列入警体科研规划之中。

警体科研计划网络图就警体教材建设、警体科研近期和长远规划、警体课程体系建设、警体课题规划与管理等分别制订不同时段的计划,根据本校教师的科研实力来确定年限,同时各计划要协调进行,互为因果,在计划网络图的路径和作业点的计算中,各种因素应全盘考量,精准规划。各计划共同形成警体科研计划网络图。

四、警体师资教育培训计划网络图的制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