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谈谈我知道的风俗

谈谈我知道的风俗

谈谈我知道的风俗

谈谈我知道的风俗范文第1篇

一、教学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2012届4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两个班为实验班,另外两个班为对照班。

研究方法:

①案例设计

案例设计是否合适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思想品德教学的效果,基于案例的探究式学习法所选择的案例应该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导向性等特点。以下是本研究课题实施的部分案例及问题。

[案例一]

2010年7月23日,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这是近年来,党中央高层首次强调坚决抵制“三俗”之风。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国家整治“三俗”之风的行动表明了什么?

(2)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要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

(党中央抵制“三俗”之风的意义或者重要性?)

(3)整治“三俗”之风,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请你谈谈青少年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整治“三俗”之风活动谈谈认识?)

[案例二]

材料一:在第三届全国公民道德模范评选颁奖典礼上,54位道德模范走上领奖台,他们给社会带来了良好的示范,展示了广大群众对传统美德的信守。

材料二:2011年10月13日,佛山女童小悦悦两次被货车辗轧,18个路人途径现场,竟无一人停下来救助,最后是拾荒老人陈贤妹救起小孩并找到其父母。

材料三:2011年底,一名妇女晕倒在广州海珠区宝业路行人道上,乘私家车途经此地的初二学生小吴与开车的亲属将妇女抬上车,送去医院救治。事后,小吴自己打的士离去。

(1)材料一属于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哪方面的内容?它在发展先进文化中的地位如何?

(2)请你说说以上三份材料说明了什么?

(3)请运用珍爱生命和履行义务等知识,谈谈我国为什么要进行道德弘扬?

(4)真善美需要用实际行动去创造,请问进行道德弘扬政府和青少年应承担什么责任?

②实施方法

实验组采用基于案例的探究式学习法进行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案例教学法进行授课。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实验组首先根据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目标和要求,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经验的案例及问题,然后根据着重培养学生眼睛的观察力、大脑的判断力、自我语言的表达力和学习创新能力的思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意识,积极能动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养成乐于探究、善于探究的精神,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这样,既能实现思想品德课程源于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目的,又能达到思想品德课程高于生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目的。而对照组则采用经典的学习案例及问题,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析并得到答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同学间的合作交流能力。

③评价方法

课堂教学任务完成后,采用问卷调查与学业水平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分为8项,每项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三种。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前:上课10周,共收集调查问卷75份;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前:上课20周,共收集调查问卷150份(含期中75份),并对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谈谈我知道的风俗范文第2篇

《随园食单》

作者:(清)袁枚 著

作为一位美食家,《随园食单》是其四十年美食实践的产物。作者以随笔的形式,细腻地描摹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是我国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饮食名著。

《随园食单》出版于1792年(乾隆57年)。用大量的篇幅详细地记述了我国从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中流行的 326种南北菜肴饭点,也介绍了当时的美酒名茶。从选料到品尝都有所叙及。《随园食单》是提高烹饪技术、研究传统菜点以及烹制方法的指导性史籍。自问世以来,这部书长期被公认为厨者的经典,英、法、日等大语种均有译本。

媒体、名人评价:

作为一个著名诗人和文学家,袁枚却没有一般读书人那种迂腐气味,他不仅不怕讲究饮食和热爱美女,还醉心捣鼓烹饪艺术。

――《城市快报》

美好的食物大都来自乡野,来自长辈忙碌的灶间,来自我们回忆中的触碰。

――书评人史航

《五味:汪曾祺谈吃散文32篇》

作者:汪曾祺 著

以吃喝的学问著称的汪曾祺,在《五味:汪曾祺谈吃散文32篇》一书中所谈皆为吃喝:炒米、焦屑、咸菜茨菰汤、端午的鸭蛋、拌菠菜、拌萝卜丝……写得文采缤纷,饶有兴致。他谈萝卜、豆腐,讲韭菜花、手把肉,皆是娓娓道来,从容闲适;读的人则津津有味,满嘴噙香。汪先生谈吃美文多不胜举,都有一种从容在里头。当有人将32篇最有意味的这样文字“烹调”为《五味》时,不由得让人“闻香下马,知味停车”了。

散文集内文插有齐白石、山人、徐文长和汪本人画的瓜果菜蔬小品,亦配有坊间的一些风俗小画,煞是可爱。

媒体评价:

大师的文字总是通俗明白,又雅致萧疏。所谈皆为吃喝之俗事:炒米、焦屑、咸菜茨菰汤、端午的鸭蛋、虎头鲨、斑鸠、马齿苋、荠菜、蒌蒿、拌菠菜、拌萝卜丝――却写得文采缤纷,饶有兴致。

――《江西日报》

且看《五味:汪曾祺谈吃散文32篇》,竞显天下美味。茨菰、萎蒿、荠菜、枸杞、马齿苋、苦瓜、葵、薤、萝卜、瓜、莴苣、蒜苗、花生、韭菜花、菠菜、苞谷、豌豆、蚕豆、眼子菜、抱娘蒿、江荠,等等,都在汪先生笔下开花;鲥鱼、刀鱼、回鱼、黄河鲤鱼、鳜鱼、石斑、虎头鲨、昂岐鱼、凤尾鱼、蟮鱼、螺蛳、蚬子、砗儿、河豚也在先生的文字中游弋。一本薄薄的小书,所谈皆为吃喝:炒米、焦屑、咸菜茨菰汤、端午的鸭蛋、拌菠菜、拌萝卜丝……写得文采缤纷,饶有兴致。

――《文汇报》

《雅舍谈吃》

作者:梁实秋 著

梁实秋的作品在国内已有众多大大小小的版本,且风行不衰。为了展示梁公散文的总体面貌,我们从他作品中遴选了有代表性的散文、小品、杂感、札记、随笔、短评,合成四卷本《雅舍文集》。

《雅舍谈吃》是梁实秋“雅舍小品”的一辑,篇篇文章标题简明,《腊肉》、《锅烧鸡》、《拌鸭掌》或更为直接的“豆腐”、“茄子”。本书分为吃在故乡、吃在四方、吃东道西三辑,收录了《烤羊肉》、《西施舌》、《酱菜》、《溜黄菜》、《栗子》、《白肉》、《康乃馨牛奶》、《面条》等散文作品。梁实秋公文字一向以简而犀利。阅其《雅舍谈吃》尤甚。梁公的文章恰如一盘盘菜肴:有记大餐者,洋洋千字,蔚为大观;有百十字小文,如酱坛小菜,滋味悠长;也有写的凛冽的,恰如辣口的老白干。如此等等。有好口福,有好胃口,文章怎能不精彩。

媒体评价:

梁先生笔下的吃经过提炼熔铸,是关于吃喝的味觉记忆,从唐鲁孙的《中国吃》引出“馋”,却不似唐的大家气派,酱菜、汤包、烧饼、油条,连麦当劳也能写一写,有着文人食客的渊博与风雅,将吃之景象请出饭馆、客厅,将奥妙厨艺请出厨房要地,同时,书写由食物引起的文化轶事,常常朔本求源,为原材料到《本草》之中寻求解释。

――《南方周末》

他笔下的老北京的汤包、爆肚儿、酸中带馊腐的怪味的豆汁儿、酸梅汤、冰糖葫芦等,读过让人难以忘怀,似乎舌尖上也沾满了这些美食的味道。因此有读者如此赞道:梁实秋的吃是文人式和书房式的,而这种“吃”,其实也是“痴”,其故国之痴,乡里之痴,传统之痴,都在举箸投笔间了。

――《绍兴日报》

《知堂谈吃》

作者:周作人 原著,钟叔河 选编

周作人曾在《知堂谈吃》中说:“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故除了编撰,翻译外,他还写了些关于吃食的散文,说说故乡的野菜,聊聊什么臭豆腐、烧鹅、炒栗子之类的,将这口里的个中滋味与文字完美的结合起来,不可谓不雅。

《知堂谈吃》一书选录了一百篇周作人谈论饮食的散文和诗,如同周作人一贯的风格,他“谈吃也好,听谈吃也好,重要的并不在吃,而在于谈吃亦即对待现实之生活时的那种气质和风度。”

媒体评价:

《知堂谈吃》一书说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食物,酒、茶、臭豆腐、野菜等等这些再平凡不过的事物到了周作人笔下却妙趣横生,读来让人难以释怀。

――《新民晚报》

《雅舍谈吃》里可以觉察到一股好兴致,若无兴致,几间四处漏风的破屋何以为雅舍;若无兴致,纵老饕为文又有何观瞻。

――专栏作家一川烟雨

《美食家》

作者:陆文夫 著

陆文夫的小说《美食家》,巧妙地将一个纯朴、耿直的革命干部高小庭和一个一辈子沉湎于吃喝的资本家朱自冶四十余年的生活浮沉扭结在一起,以富于变化的叙述手法,将各色人物历时四十年的生活汇合在“吃”这一主题之上。主人公朱自冶好吃的不变性恰恰揭示了历史的多变性,他的沉浮,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具有丰富的历史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作者善于以苏州的风土人情、园林景致、名菜佳肴、历史古迹等营构独特的景观,形成作品特有的情调、意境和韵味,加上吴语的运用舒卷自如,为作品增添了浓郁的地方色彩,在中国当代小说中独树一帜。曾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外出版。

媒体评价:

《美食家》的选材独具匠心,重点人物选择美食家朱自冶――在阶级斗争中受冲击不是最激烈的个体,与美食家相对应的“我”也不是贫农、工人,而是小资出身的知识分子,二者的命运走向通过一个动名词――“吃”来得到呈现。

――《南方都市报》

谈谈我知道的风俗范文第3篇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性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人文内涵丰富的文章成为语文教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单元的课文意在让学生关注各地的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并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去感受自身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而本文又属于民俗文化中的食文化,小小的鸭蛋,让我们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浓郁民俗风情。

二、学情分析:

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并且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疏远的话题,他们深受西洋和港台文化影响,缺乏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更加不知道如何欣赏传统文化。因此,面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强烈碰撞的现实,他们需要恰当适时的引导。

根据本单元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对本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了解端午习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能力目标】: 1、学会搜集资料,简要讲述见闻,有条理地发表见解。

2、学习诵读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

【情感目标】: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感受传统习俗蕴涵的情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无穷趣味。

三、教法与学法:

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传统习俗文化呢?还是那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的一些童年趣事、过节习俗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以“情趣”二字为切入点,通过朗读赏析品味语言,引导学生逐步从表面感知、分析感悟、反思归纳、最后上升到初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高度。

与教学过程相照应,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教法:导入——阅读——拓展

学法: 归纳复述——搜索整合——诵读品味——合作感悟——探究反思

四、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首先向学生出示食物图片,让他们猜猜这些食品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再让学生谈谈自己家乡的一些传统节日的风味小吃。此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归纳复述知识的能力。

2、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意图: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搜索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

(2)谈谈你还知道哪些端午习俗?这些习俗的缘由是什么?

意图:问题一可以让学生广泛涉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分享课前查找的资料信息。

问题二让学生对端午的认识从粗浅了解转向探究根源,可以说是对文史地哲等知识的一个汇总学习,从而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此环节培养学生搜索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求完整准确,语言生动地讲述见闻,完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3、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体现汪曾祺是语言风格的语句,反复朗读品味。

例如:1、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就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2、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

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文章的情趣呢?先让他们反复朗读,并抓住关键语句赏析。如“所食鸭蛋多矣”“曾经沧海难为水”这几处,或在平实的白话中穿插颇具特色古汉语,或大词小用,给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色彩。此处可以让学生模仿古人的口气朗读。

又如“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确实是好”,“我实在瞧不上。”等几处都较为明显地运用了江浙方言,显得非常生动亲切。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投影一段《胡同文化》里的文字,“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这是一段京味十足的语言,特别是一个“嘿”字,把北京人恬淡知足,悠然自得的神情描写得活灵活现。从而让学生真正领会汪曾祺的文章里运用方言的妙处。

可见,感悟文章情感的最好方法就是诵读。我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既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4、回归生活,分享体验

我们之前让学生回归课本,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平凡生活中的情趣,理解传统习俗渗透的一些民族文化和乡土情结。现在再跳出课本,进行拓展延伸,说说传统节日中类似这样颇具情趣的小事。本环节教师先抛砖引玉,投影一段文字,再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各抒己见,在合作互动的过程中分享体验,感悟生活,感受到民俗文化就在我们身边。

5、创设情境,深刻反思

思考: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逐日淡化,倒是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要。

“江陵端午祭”是韩国农耕社会时期祈求丰年,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祝祭活动。在进行端午祭时,会举行假面舞剧、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比赛、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等活动,而这些都是具有韩国地方特色的。韩国方面对江陵端午祭非常重视,1967年将其列入国家重点无形文化财产第13号,并拟于2005年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无形遗产”,学习本文后,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此环节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并文秘站:能联系文化背景和所学知识,对生活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使他们对中国传统习俗、传统文化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认识到重视传统文化,珍惜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避免一些盲目崇洋思潮 的侵蚀,从而达到道德教育与审美熏陶的双重教育目的。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从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对文本进行赏析品味,最后跳出课本,关注社会,反思生活。

在文本阅读中,学生的搜索整合信息能力、归纳复述知识能力、诵读能力、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分析鉴别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整个教学设计围绕几个基本理念:

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规律。

谈谈我知道的风俗范文第4篇

也不知什么时候,QQ这股风波刮到了我们班,我的同学成了一个个QQ的铁杆粉丝。思维被QQ支使着,那些聚在一起谈论题,谈论课外书的同学们,渐渐说成“你上吗”“8:00”,“sb.Love sb.”使我感到自己成了一名“孤独者”,在劝他们不要痴迷时,也让自己感到了“旁观者”的清醒。面对我的朋友,面对他们的思想,有时感到他们比我大10岁,考虑的问题也是我想不到的。当然,从风波到来至现在,又有多少人成为QQ的牺牲品呢?我一直为自己的清醒而喝彩!难道这就是QQ这个“第二世界”的身影吗?

QQ内容太多,也便没有了内容,QQ“人才”太多,也便没有了人才,QQ情感太多,也便成为了庸俗……

QQ把同学们揽入自己的怀抱,同学们天上飞的,桌下传的……都是QQ带来的世俗文章……

啊!这就是QQ,这就是传递心灵黑洞的QQ,这就是收集恶语的QQ……我搜刮着大脑所有的“俗语”,来评价这俗气的QQ。

而当我第一次试探QQ时,便马上对以往的评价感到羞愧。妈妈通过QQ来工作,爷爷奶奶与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子、孙子聊天,我们一家人都沉浸在QQ无穷的乐趣中。

在我看来,QQ是友谊链是情感带,把全世界连在一起,QQ是心灵的保修站,是教你交际交往的平台……

谈谈我知道的风俗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孟浩然;田园诗派;隐逸诗人

与唐代其他许多诗人相比,孟浩然的思想相对来说要单纯得多。但作为一个不得意的知识分子,尤其是生活于盛唐儒、道、释并立时代却仕进无门的知识分子,孟浩然的思想又带有一定的复杂性。

一、孟浩然与儒家

孟浩然以布衣终其一生,这在古代知识分子中是非常少见的。在盛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和相对开明的政治环境中,他也有高远的志向,“俱怀鸿鹄志,共有心”。他不甘心生于盛世而无所作为“端居耻圣明”。可另一方面,他又仕进无门,“欲济无舟楫”。

孟浩然曾参加进士考试,有“何当桂枝擢,归及柳条新”的壮语。科场失意,仍不愿放弃对功名的追求“欲随平子去,犹未献甘泉”。他曾数次干谒权贵,渴望得到引荐,最终却一无所获。因而常有“当世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寄语朝廷当世人,何时重见长安道?”、“寄言当路者,去矣北山岑”、“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这样的愤慨与不平。尽管前途渺茫,他对功名仍念念不忘:“常恐填沟壑,无由振羽仪”、“魏阙心常在,金门诏不忘”、“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未能忘魏阙,空此滞秦稽”。

自从孔子提出“三十而立”之说,后代之人,尤其是知识分子,便常把三十岁时的成就看作了整个人生成败的一个标准。对于不得志的知识分子来说,三十岁,无疑是一种难以忍受的折磨。孟浩然也是如此,在诗中,他对自己命运不偶的慨叹随处可见。他曾几次感叹自己年逾而立,功名未成,“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三十之后的诗人依然未能时来运转,悲苦的心境依旧,“谁知书剑者,年岁独蹉跎”、“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壮图哀未立,斑白恨吾衰”、“犹怜不调者,白首未登科”、“士有不得志,凄凄吴楚间”。孟浩然到晚年,在张九龄的幕府做了一段时间的幕僚,这既表明了他仕途的不得志,又表明了他入仕追求的执着。

因而,孟浩然对功名的追求是终其一生的,他那种积极入世的思想,除了因受盛唐时期的社会风气影响而外,另一个原因便在于他有较坚定的儒家思想。孟浩然常以儒生自许,他在《书怀贻京邑故人》中说:“惟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诗礼袭遗训,趋庭绍末躬”,俨然以孟子后裔自居,强调自己从小受过严格的儒家教育。在《宿终南翠微寺》中,他又说:“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既严格地强调了自己的儒者身份,又为自己喜好山水、喜游佛寺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理由。在《和宋大使北楼新亭》中,他还有“欲识狂歌者,丘园一坚儒”之句。如此明确地以儒者自许,正表明了在孟浩然的思想中,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

二、孟浩然与佛教

在孟浩然的诗集中,存有大量与佛教有关的诗。概括起来,这些诗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写与僧人的交往,间杂说一些佛理;二是写游览佛寺。

孟浩然有“幼闻无生理”之句,可见他较早地接触到了佛教。但如前所述,孟浩然有较坚定的儒家思想,一直都在追求入仕,即使一生失意,也没有真正绝望过。因此,尽管他与僧人们有较密切的交往,对高僧慧远等极为推崇,但他并未把佛教作为自己的信仰。

孟浩然承继了六朝以来,士人喜谈佛理的传统,在他的诗中,尤其是在与僧人交往唱和的诗中,也时常夹杂玄理。如“四禅合真如,一切是虚假”、“吾师住其下,禅坐说无生”、“幼闻无生理,常欲观此身”、“一窥功德见,弥益道心加。坐觉诸天近,空香送落花”之类。在唱和性的诗作或直接写宗教仪式的诗作中,则更是要刻意显出他对佛理的了解,如在《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得青字》、《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两诗中,谈理的气味尤为浓厚。

但孟浩然大多数与佛教有关的诗,其目的仍不在谈佛理,他向往的是佛家那种超凡脱俗而少机心的境界。在孟诗中,鸥鸟形象多次出现,“政成人自理,机息鸟无疑”、“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离家复水宿,相伴赖沙鸥”、“欲知明灭意,朝夕海鸥驯”“跃马非吾事,狎鸥真我心”。作为一生不得志而又有隐逸之心的诗人,“机息鸟无疑”既是孟浩然追求的人生境界,也是他对世事人情的真诚企盼。去除机心与去除尘念常是等同的。“风尘厌洛京”的孟浩然,对佛教的喜好,在于它能使人去除尘念。在孟浩然的诗中,“尘”字一再出现,“上人亦何闲,尘念俱已舍”、“心迹罕兼遂,崎岖多在尘”、“愿承功德水,从此濯尘机”、“寥寥隔尘事,疑是入鸡山”。而“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则似乎道出了诗人崇敬高僧的原因正在于他们的超脱尘俗,不像他那样“栖栖复问津”,痛苦不堪。孟浩然常称僧人为“静者”,其实也是在于他们的远离尘俗。

孟浩然这些与佛教有关的诗,在内容上,还有一个特点即山水的内容始终占有重要的位置。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常常想到隐逸山野。即使不真正隐居,也常纵情山水、探幽揽胜以消解内心苦闷,求得心理平衡。孟浩然“平生慕真隐,累日探灵异”,本有喜好自然山水的天性,科场失意之后,观览山水更是成为他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成为他诗作的主要内容。

南北朝以来,佛寺大量兴建,很多佛寺建于深山密林之中,环境幽静,景色迷人。孟浩然喜游佛寺,大多为寻幽探胜而去。如《寻香山湛上人》、《疾愈过龙泉精舍呈易业二上人》、《夏日辨玉法师茅斋》、《晚春题远上人南亭》、《过融上人兰若》等几乎纯为写景。即使谈玄理,也掩藏不住山水的清绝幽美。诗人常在诗的开篇便写佛寺周围的风景。在谈两句佛理之后,常紧接上几句描写风景的、与佛理无多大关系的诗句,这在艺术上使得其诗更加耐读,不致枯燥;另一方面又透露出了作者的本意并不在谈玄说理,而在山水之间。

但积极入世的孟浩然在事实上是没能逃脱“尘俗”的,他只是在“尘俗”与“静者”间徘徊。他喜游佛寺,向往静者的生活,向往尘外之踪,其实也就只能是一种逃避,是一种消弥内心矛盾的方法而已。甚至在《秦中感秋寄远上人》、《游云门寺寄越府包户曹徐起居》中,诗人表现了自已对僧人的敬慕,对隐居的向往,但在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却仍是一种仕途不得意的牢骚与悲哀。

三、孟浩然与道教

孟浩然与唐时其他文人一样,与儒、道、释三家皆有来往。在他的诗中,也有不少游道观、赠道士的诗。这些诗表现的大多是他对于道士们采药炼丹、自由无拘生活的向往。对道家所宣扬的那种独立不羁的人格精神的赞同。当然,也有借赠诗以发牢骚的时侯。总的说来,道家对他的影响不如儒、佛两家那样深。

孟浩然的诗,真率自然而少夸饰,即使在写一些与佛道有关的诗中,也是很少谈及怪、力、乱、神之类神秘性的东西,始终是平谈而自然的。这固然与诗人的诗作风格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他从小所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有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徐鹏校注.孟浩然集校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