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司泡沫研究报告

公司泡沫研究报告

公司泡沫研究报告

公司泡沫研究报告范文第1篇

    “2003年中国保险业竟然有40%的泡沫。”昨天下午,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向本报抛出了这个惊人的观点。

    郝演苏已经就此起草了一个报告,打算在年底上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这份报告的结果可能会让很多人不悦,但我希望通过它来提醒决策者,要及时挤出这些‘泡沫’,让保险产业健康发展。”郝演苏说。

    保费增长只是表面繁荣

    从今年暑期起,郝演苏组织人员对2003年中国保监会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在国际通行统计惯例这个“放大镜”下,中国保险业极度膨胀着的“泡沫”清晰可见。

    “按照国际统计口径,我们把不属于保险保费收入的部分作了剔除,即把包括非风险保费业务收入以及投资连结保险和万能寿险业务中的非风险保费收入剥离出来。一道‘简单’的减法下来,我国保费的真实收入就大打折扣了。”郝演苏说。

    据中国保监会统计,2003年,我国实现保费收入3880。4亿元,其中人身保险实现保费收入3011亿元,同比增长32。4%;财产保险保费收入是869。4亿元,同比增长11。7%。

    这种增长不过是一种表面繁荣。

    “保险公司保费收入高速增长的同时,老百姓的保障质量并不见得有大幅度的提高。”郝演苏说。这不得不让人质疑中国保险密度(人均保费)是否真正提高了。

    矫正过的统计数字更能说明问题。郝演苏提供的数字是,经过国际统计方法计算后,2003年,我国实现的保费收入3880。4亿元实际不过是2210。39亿元。这意味着,2003年,我国的人均保险费为163。73元;而官方公布的这个数字是287。44元。

    保险“泡沫”在数字下暴露无遗。

    分红险是最大“祸水”

    “泡沫的主要制造者是中国的寿险业。寿险公司不合理的产品导向和结构决定了大量‘泡沫’产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投资理财型产品的发展,比如分红险。”郝演苏说。

    分红险将是继投连险之后影响中国保险业的“祸水”。

    西方国家是在保障型保险产品基本饱和的市场环境下转向理财型产品的,但稚嫩的中国保险业却跨越性地选择了大面积开展类似的理财型保险业务,郝演苏指出。

    分红险和投连险都是偏重投资理财的险种。后者曾经历过席卷全国的退保风潮。而业内预计,如果防范不当,分红险的隐患可能会大于当年的投连险。

    但让人忧虑的是,在2003年的人身险保费中,分红保险业务的保费收入为1670。01亿元,超过了人身险保费收入的一半。此外,还有约94亿元万能寿险和投资连结保险产品的保费收入。

    挤出“泡沫”的路只有一条

    “挤出保险业‘泡沫’的途径只有一条——让保险业回归保障,让保险业回归主业,即不是看中保险的投资收益,而是转向注重投保收益。这也是我们着手这项研究的初衷。”郝演苏对记者说。

    令这位研究者担忧的是,今年中国保监会新批的18家中资保险公司中竟然没有一家是偏重保障的再保险公司。“投资者仍然在避重就轻。”郝演苏说。

    但让他欣慰的是,“今年以来,各寿险公司保费收入虽然破天荒地连续下滑,但说明它们已经意识到了危机,正在做产品结构调整。”

公司泡沫研究报告范文第2篇

当投资者涌入股市时,尽管当前是投资平民化的时代;当股市的指数快速上涨得投资者胆战心跳时,尽管有管理层仍然在说国内股市有发展之空间;当目前上市公司不愿意把手上的股票卖出时,尽管早些时候市场十分担心这些国有股会涌向市场;当上市公司的持有股越多,其业绩就越好时,那么,已经变化的股市,其风险又在何处?

当投资者涌入股市时,尽管当前是投资平民化的时代;当股市的指数快速上涨得投资者胆战心跳时,尽管有管理层仍然在说国内股市有发展之空间;当目前上市公司不愿意把手上的股票卖出时,尽管早些时候市场十分担心这些国有股会涌向市场;当上市公司的持有股越多,其业绩就越好时,那么,已经变化的股市,其风险又在何处?

其实,就目前中国股市来说,其风险并非有多大泡沫,也并非有多少人涌入市场,更不是上市公司业绩如何好及市场上有多少人在操纵市场、有多少人在内幕交易,我想当前中国股市最大的风险应该是从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一是,中国股市有没有泡沫?是结构性泡沫还是整体性泡沫?如果有泡沫,这些泡沫如何破灭?对于这些问题已经没有多少讨论余地了。因为,从市盈率结构上看,以2006年度每股收益为基数,市盈率超过1000倍的接近49只,其中渝开发达到7382倍,位居榜首。500倍-1000倍的将近63只,100倍-500倍的大约479只,58倍-100倍的接近350只。市盈率在百倍以上的股票超过三成。市盈率是什么?是股票的投资收益率?如果市盈率为100倍,那么就说明投资收益率为1%是一年期存款利率的四分之一。因此,这样一个投资收益率水平,除非获得股票的交易收益,否则是没有投资者愿意进入这样的市场的。

但是,面对这样的一个市场,现在居然很少人来讨论中国股市是否存在泡沫了。除了听到这样的股市仍然还有上涨的空间,这样的股市还有多少因素会导致指数上涨之外,整个市场对股市有没有泡沫并不关心了,也不说这个股市存在不存在泡沫了。为什么?一则如果谁说股市有泡沫,立即会遭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攻击甚至于是人身攻击,因此,面对这样的疯狂,有谁会去劝说;二是既然股市的发展到了如此疯狂之地步,就如一个吸毒上了瘾的人一样,要想他不吸毒是不可能了。面对这样一个市场,市场的铁律是谁也无法抗拒的,只好让其自生自灭了。很简单,在既定的市场规则下,市场本来就是一个各种利益关系平衡的场所,市场本来就是不同利益诉求的市场,但是当这个市场只听到一种股市只能上涨声音而没有其他声音时,那么这个市场面临的风险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

二是,当前股市正在改变整个社会的财富观念。一般来说,在我们所接受的现代及传统教育中,财富获得、财富增长无不是个人一点一点的劳动努力,一点一点的积累结果。但是,当前股市告诉国人的是,只要进入股市就能够大获其利,就能够一夜暴富。可以说,当垃圾股炒上了天,当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上市公司获得天上掉下的馅饼时,当股市中所有的人都赚得皆大欢喜时,那么整个股市所有人的财富观都改变了,在股市赚钱是这样容易,这样便利,谁还需要去劳动呢?谁还需要去创造财富呢?

但是,我们看看历史,这种财富观是现实还是幻想?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说过:“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的疯狂。”1720年4月20日,牛顿卖出了所持的英国南海公司股票,获利7000英镑,大概感觉到自己“踏空”的牛顿之后又买回南海股票,随着南海泡沫的破灭,牛顿以亏损2万英镑了局。亏损这2万英镑,以牛顿当时的社会地位,也得是他十年的年薪。

还有,费雪,应该算是美国历史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他31岁就成了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在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时,费雪也是一直认为美国经济是如何繁荣,即使是美国经济进入1929年市场出现崩溃迹象时,他仍然在高呼,这只是市场暂时的调整,繁荣的经济不可能出现市场崩溃!结果是,当1929年世界经济全面出现衰退时,由于他的言论,不仅使他信誉扫地,而且也使他一生的财富化为乌有,最后这样一个大教授潦倒终身,借债度日。可以说,目前股市中国人这样的财富观,对己、对社会、对市场都在积累巨大的潜在风险。一旦这种财富观成了社会的主导价值,它不仅会摧毁持有这些观念个人之财富,也会摧毁整个社会靠个人努力创造财富的价值观念,摧毁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

三是,当前股市正在改变中国企业的经营理念与盈利模式。据中信证券不完全统计,当前持股市值在1亿元以上的上市公司达到179家,5亿元以上的达76家,10亿元以上的达37家。按照广义的参股概念,业内人士测算目前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的比例甚至可以达到60%-75%,这就意味着中国股市进入了一个股权结构复杂的微妙阶段。从多个券商的研究报告看,市场规则对交叉持股不仅相当宽容,而且看成是一个价值重估的掘金机会。从已有半年报来看,今年上半年三大保险公司近80%以上的收益来自持股的收益。别看今年上半年,国内上年公司的半年报纷纷捷报频传,但是很大部分都是由于股市价格上涨的结果。由于股市价格快速上涨,目前不少上市公司“大非”或“小非”的解禁,并非是要防止他们提前进入市场,而是要出台政策逼他们进入市场,否则这些上市公司都不愿意把自己手上的股票进入市场交易。试想,当上市公司不是去努力生产好的产品,不是去认真地开辟市场创造财富,不是为消费者提供好的产品,而是如何来进行所谓的资本运作或炒作股市时,那么整个上市公司的观念都完全变化了。如果我们的企业不是努力生产与经营,而是如何在股市中运作,那么我们市场的潜在风险也就在逐渐地增大与积累。一旦市场的泡沫破灭,上市公司的所有问题都会暴露出来。

公司泡沫研究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泡沫;投资;融资;股权偏好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4-0014-03

1 前言

公司金融的一个基本问题是:资金在多大程度上被配置给了好项目。在MM(1958)的无摩擦资本市场里,资本的配置应该使得每个项目的边际收益应该等于边际成本。不过其后发展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人问题使这个目标可望而不可及,然而该问题还没有结束,无论是信息不对称还是问题,其背后都假设市场至少半强有效,但1987年美国市场的崩溃、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股市泡沫、90年代后期世界范围内的TMT(科技、媒体、电信)泡沫向人们展示,即使在长期市场的价格也未必能反应其基本价值。当市场存在非有效的时候,MM世界的投资目标就更为遥远了。

Stein(1996)假设市场是无效的,对公司股票的定价存在偏差,而管理者清楚公司的理性预期价格,这样管理者在考虑投资决策的时候就面临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投资贴现率的选择问题,它取决于管理者的目标是长期还是短期;第二个是管理者是否面临财务约束。如果管理者是目光短浅的,则其投资报酬率的选择就会受到资本市场的影响,市场越乐观,其投资报酬率的门槛就会越低;财务约束同样也会影响投资报酬率门槛的选择,一个简单的解释就是财务约束的存在给投资带来了资本结构方面的成本,它会进入投资门槛。

Gilchrist,Himmelberg,Huberman(2004)考虑了泡沫真实投资的影响,在他们的模型中,投资本身也是泡沫的函数,他们的模型证明,投资者的意见分歧可以带来价格泡沫(同样的结果见于Hong et al(2004)),而意见分歧的增大降低了资本的成本,因此增大了真实投资,而且其比较结果显示,意见分歧越大,泡沫越大,而真实投资也就会越多。

对投资的实证大多关注于泡沫对投资的影响,这种实证方法试图寻找股票错误定价成分的指标,并检验他们是否影响投资。在这种思想下,Chirinko,Schaller(2001,2004),Panageas(2003),以及Gilchrist,Himmelberg,Huberman(2004)都发现了投资对错误定价指标敏感的证据。但是,这种方法的缺陷之处在于错误定价指标仍然代表着基本价值。为了避开这一点,Polk和Sapienza(2004)考虑了一个好的预言:当管理者的视野更短的时候,投资应该对短期错误定价更加敏感。他们发现,当股票换手率更高的时候,也就是说当平均股票持有人的视野更短的时候,投资的确是对错误定价的指标更加敏感。

我国的资本市场是一个新兴的、非有效程度比较高的资本市场,许多现象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在投资方面有着强烈的“市场导向型”的现象,20 世纪90 年代末期,股票市场追捧高科技,当时有许多上市公司为了迎合投资者的偏好,纷纷上马“高科技”类型的项目;刘星、陈刚(2002)指出,盲目多元化是中国上市公司的一个通病,许多公司在没有掌握相应知识和信息的情况下,纷纷要跨入“当红”的行业,如当房地产比较景气的时候,一些经营计算机及应用软件、汽车配件制造的公司也开始公告拟在房地产上投资。

西方学者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我国的这些投资行为。但是迄今为止,他们的研究都还无法回答下面这样一个问题:企业在迎合市场的时候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真心实意”想进入该领域;另一种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其目的是要利用IPO或者股权再融资进行“圈钱”,那么针对这两种不同的情况,他们对项目的融资手段有何差异?在向投资者信息披露中,这些项目的投资有何差异?

2 模型

2.1 基本假设

假设市场中有一个全股权公司,其净资产为A。公司目前可以向外界展示两种投资机会,一种基于当前自己主业经营的投资机会R,市场对其预期回报为g(x);另一种是当前受市场追捧的项目B,市场对其预期回报为f(x)。其中g(x)和f(x)满足:g(0)=0,f(0)如果公司投资,有两种融资来源,一种是使用内源性融资或者债务融资,另一种是向外部投资者募集股权资金(IPO或者股权再融资)。无论采用何种融资来源,公司可以自由选择融资量I,同时公司可以选择其当前资源的使用方向:投α于B,投1-α于R。但是,考虑到监管部门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公司使用外部股权融资的时候,必须向外部投资者披露融资额和资金用途。简单起见,我们假设监管部门在这方面的监管是有效的。

同时假设公司的管理层是为了当前股东利益服务,其目标是最大化当权股东的价值。

2.2 情形一:管理者不认为B是泡沫

如果公司管理者不认为B是泡沫,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该公司进行该方面的投资是要“真心实意”进入该领域。

如果管理层使用内源性融资或者债务融资,则管理层目标是:

如果管理层选择外部股权融资,为了使得外部投资者愿意投资,管理层分给外部投资者的股权比例 必须满足:

因此选择外部股权融资时管理层的目标为:

由于在竞争性环境中,外部投资者不可能获得超额收益,因此均衡的状态下(3)式中的约束条件必然取等号,把该约束条件带入目标方程可得,(3)式等价于(1)式。

(1)式或(3)式对α和 的一阶最优条件为:

(4)式的经济意义是说:当管理者认为两个项目都不含泡沫的话,那么他会对两个项目一视同仁,其融资额与投资分配会使得两个项目的边际收入等于其边际支出。这也是前面提到的MM条件下的结果。

命题1:当公司认为自己没有向泡沫投资的时候,那么公司对两个项目的投资分配会使得两个项目的边际收入等于其边际支出,且如果没有其它条件影响,公司在融资方式的选择上不会表现出“股权偏好”。

2.3 情形二:如果管理者认识到B是泡沫

如果管理者认识到追逐项目B对自己而言只是一种泡沫,而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那么,他又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利益驱动呢?

为了分析的简单起见,令管理者对B的期望回报为0(这当然是一种简化,实际上并不是所有投资于泡沫行为的期望回报都为0,但是从模型分析的角度,这种简化并不会影响结论)。

如果管理层使用内源性融资或者债务融资,则管理层目标可以表示为:

很显然,(5)式取得最优值时必然有α=1,即:管理层此时会选择把所有投资放在R上;同时(5)式对I求一阶导可得g′=1,这意味着公司对R的投资满足其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支出。

如果管理层选择外部股权融资,则此时管理层的目标为:

(6)

同样,由于在竞争性环境中,外部投资者不可能获得超额收益,因此(6)式等价于:

max g[(1-α)(A+I)]-I*g[(1-α)(A+I)]f[α(A+I)]+g[(1-α)(A+I)](7)

由(5)式和(7)式的表达形式可以明显看到:对给定的α和I,(5)式的结果总小于(7)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采用外部股权融资的方式,一定可以得到比使用内源性融资或者债务融资更多的利益。

命题2:当公司发现泡沫的时候,如果管理层能利用泡沫融资,同时外部股权融资可行的话,他一定会表现出“外部股权融资偏好”。

对(7)式中α和I分别求的一阶最优条件并化简可得:

由于管理者投资的愿意投资的必要条件是f[α(A+I)]+g[(1-α)(A+I)]>A+I,因此带入(8)式得到:f′[α(A+I)]>1,g′[(1-α)(A+I)]<1。

也就是说:管理者在认识到泡沫并利用其融资的以后,在两个项目的投资分配上会有倾斜,从外部投资者的角度看,管理层会在项目R上显得投资过度,在项目B上显得投资不足。因此有下面命题:

命题3:当公司发现泡沫并利用它进行外部股权融资的时候,如果监管部门对公司资金用途的监管是有效的,那么公司管理层在项目的资金分配上会有差异,即非泡沫项目的资金分配会显得投资过度,而泡沫项目则会显得投资不足。

3 一个数字性示例

在接下来的部分,本文以一个数字性的示例说明市场中的泡沫如何影响公司的上市决策,以及如何影响公司的投资抉择。同时,通过这个例子,我们还能解释公司上市后一些经营业绩方面的现象。

延用前文的表示方法,令一个全股权非上市公司净资产A为2千万。公司目前可以投资的两个方向分别表示为:

(1)项目R,如果投资x,则该投资的现值(PV)为6*ln(1+x)。

(2)项目B受到当前投资者追捧,市场中投资者认为这种投资有着美好的前景,市场认为若投资为x,则投资的现值(PV)为9*ln(1+x)。

很明显,如果公司不认为B是泡沫,那么根据命题1的结论,两个项目的投资都应该使得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投资,但我们主要关注的并非这种情形,本文主要讨论管理层认识到B是泡沫的情形。为了方便起见,我们仍假设泡沫的实际期望投资回报为0。

如果公司无法上市,其管理层将被迫使用内源融资或者债务融资。此时很容易计算出公司的最优投资资源为5千万,由于当前公司的资源为2千万,因此公司管理层会选择融资额为3千万。为了和下文对比方便,我们把该融资方式下公司不同融资额时各项财务指标列表如下(非上市公司的价值按照现值的概念看待):

如果公司可以选择外部股权融资,那么不同的外部股权融资额之下,公司各项财务指标如表2所示:

由于公司管理层追逐的目标是旧股东的价值最大化,由表2很容易看到:如果公司上市,则其最优融资额为8千万,投资于泡沫B的最优值为2.56千万[=(8+2)×2056%]――很显然,从外部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公司在B上的投资是不足的,而在R上是显得过度的。

也就是说,当投资实现的时候,两个原本相同的公司,如果一个上市(记为P),一个不上市(记为U),它们经过最优抉择以后,出现下面情况:

U会借款3千万,把所有资产(融资+原来的净资产)都投入到自己的主营业务,投资实现后,公司创造净利润575千万,投资回报/投资=2.15;而P会融资8千万,把所有资产(融资+原来的净资产)中20.56%投资于泡沫,等投资实现以后,公司创造净利润3.146千万,投资回报/投资=1.31458975。

上面现象部分说明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方面的一个现象:许多公司在上市后,其规模变大了,但是业绩反而下滑。为什么上市会有这种“反常”行为呢?观察表2中的数据很容易发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公司把所有资源的20.56%投在了不产生任何期望价值的泡沫项目上!

业绩出现了下滑,公司的旧股东却通过泡沫项目获得了更多的期望收益。天上掉下馅饼了?没有。仔细观察外部投资者的收益就会发现:外部投资者提供资金额为8千万,但是投资实现的时候,其期望回报只有4.533千万。中间的差额就是外部投资者为他们的“追捧”付出的代价,也就是公司从市场中的“圈钱”所得。

4 结论

本文通过一个模型研究了当市场存在泡沫的时候公司的投资行为,模型的结果显示:当公司管理层认识到泡沫存在的时候,如果外部股权融资方式是可行的,则公司会表现出股权偏好的特征;同时如果公司确定了外部股权融资,在资金的安排上,从外部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公司会在非泡沫项目上投资过度,而在“泡沫”项目上显得投资不足。

本文的数字示例表明了公司的这种投融资特征,示例还部分解释了公司在上市后业绩变差的部分原因:公司为了利用市场的无效性,迎合市场中投资者的“追捧”,把一部分资源投向了泡沫。但是从整体来看,尽管存在这种无效投资,公司还是能从外部投资者手中掠取巨额收益。

参考文献

[1]Modigliani. F,and M. Miller.The Cost of Capital,Corporation Finance,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8,(48),261-297.

[2]Stein,J.Rational Capital Budgeting In An Irrational World [J].The Journal of Business,1996,(69),429-455.

[3]Gilchrist,S.,Himmelberg,C.Huberman,G.Do stock price bubbles influence corporate investment? [J].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04.

公司泡沫研究报告范文第4篇

做多还是看空,升值还是加息,通货膨胀抑或资产泡沫?经历过2009年底的地产狂潮和2010年初的信贷博弈,海内外投资者恍然间又回到了2004年的议题轨道――在SARS冲击之后的政策放松一度引发了经济过热及调控策略的热烈讨论。

然而,时下的问题要严重得多。2010年1月以来,关注中国市场的海外机构投资者几乎无不在谈论美国著名对冲基金经理吉姆?查诺斯(James?Chanos)的惊世之论。在他看来,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房地产泡沫,而城镇化带来的增长潜力远没有外界想象得那样充分。“中国飙涨的房地产市场,是靠投机性资金撑起来的泡沫,相当于1000个以上的迪拜。”

“空军”来了

包括查诺斯在内的一些国际机构投资者,已经开始寻找做空工具并启动布局。从香港上市的银行、地产、建材生产商,到包括铁矿石在内的大宗商品,均在其视野之内。

1月25日,以做空著称的对冲基金经理吉姆?查诺斯在接受CNBC采访时称,中国目前有300亿平方米的在建房地产项目,平均到每个人有25平方米之多,因而中国房地产已出现了严重的泡沫。

“辨识泡沫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信贷扩张,现在没有比中国信贷泛滥更严重的国家了。”查诺斯如是称。

尽管查诺斯后来解释称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崩溃指日可待,但其实从去年年底开始,投资过热、效率过低的现象已开始引起相当部分海外机构投资者关注,“做空中国”论调也自此陆续传出。

事实上,包括查诺斯在内的一些投资者已经开始寻找做空工具并启动布局。从香港上市的银行、地产、建材生产商,到包括铁矿石在内的大宗商品,均在其视野之内。

尽管查诺斯代表的“空军”仍非主流,但国际投资者与中国资产市场的蜜月期已告一段落了。

有香港投资界人士分析称,银行股最能折射海外投资者的态度转变。2009年上半年,由于经济低迷,中央政府出台大规模的刺激方案,随着天量信贷,市场担心的是坏账(NPL);然而随着经济回暖,下半年分析师转而关注银行的盈利(Earnings)改善;到了今年上半年,由于央行提早采取紧缩措施和持续的信贷扩张问题,市场再次陷入对坏账的忧虑。

中金全球股票策略分析师洪在其报告中亦称,泡沫的产生需要狂热、宽松信贷,以及时间,一般一个泡沫形成需要超过三年才会破。2007年下半年泡沫过去后,而本轮泡沫不过才刚刚开始。

投资危言

“中国现在更接近泡沫破灭,而离泡沫形成越来越远。”卡托研究所副所长詹姆斯?多恩断言较之对于股市的扰动,境外投资者对于中国此轮投资拉动增长模式的批评更具借鉴意义。

自2008年底的经济刺激计划推出以来,银行、地产商和地方政府已经结成推动投资乃至GDP增长的大联盟。在这个相互强化的“铁三角”推动下,信贷发放已难以停下脚步,“一旦地价和房价下降,地方政府和银行都难以承受。”前述美资大行分析员称,很多地方政府通过国有企业和融资平台获得的贷款,从一开始就没有还本的能力和计划,一切都寄托在未来经济快速增长、财政收入(尤其是卖地收入)大幅增加的基础上,“问题在于,这一未来能否如愿实现?或者退而求其次,这种投资泡沫还能维持多久?”

“中国现在更接近泡沫破灭,而离泡沫形成越来越远。”卡托研究所副所长詹姆斯?多恩(James?Dorn)断言,2009年以来信贷和资产价格的过快增长,都需要中央政府采取有力的手段,使得人们对股市和房市的预期正常化。

事实上,早在查诺斯发难之前,2009年底,一家名为派沃特资产管理公司的对冲基金即开始深入质疑中国投资拉动模式的可持续性。

这份题为“走向未知领域的”(China’s?Investment?Boom:The?Great?Leapintothe?Unknown)的报告根据中国自1998年以来长达12年的投资周期数据,分析了在基建、制造业与房地产领域的产能与需求现状,认为中国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低效而不可持续,甚至声称政府主导的信贷与投资模式将会在2010年崩溃。

对于被各方寄予厚望的城镇化,报告则认为其拉动经济的潜力远没有人们想像得那么大。中国长三角和珠三角乃至渤海圈的很多村庄本身则已经高度城镇化。报告称中国的城镇化比率低估了20%,这意味着人们普遍期望的未来即将进入城镇化的3.5亿人口,事实上只有1亿人口。

基于上述判断,报告总结称,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在加大,而这一事件有可能成为类似于美国次贷危机那样的分水岭。

“尽管有些危言耸听,但无论如何,报告中提到的很多角度是值得关注的。”瑞信证券中国研究主管陈昌华如是评价。

驯虎之术

“中国有能力控制房产价格,但是不愿意忍受这么做带来的痛苦”。无论是多方还是空方,对于中国经济的政策两难均不讳言,即急刹车可能带来“硬着陆”,而放任自流会带来通胀和资产泡沫风险。央行手中的工具尤其是利率和汇率则因各种各样的掣肘因素难以施展。在一个意外的牛年之后,管理层已不得不骑在虎背上。

今年1月,在信贷放出天量的情境下,央行和银监会出人意料地提早收紧了缰绳。这既然包括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和对信贷发放额度与节奏的严控,也包括对房地产的诸多调控政策的出台。

对此,境外机构多有称誉。“我甚至可以说,中国当局比市场反应还机警(vigilant)。”索罗斯称。

然而,对于进一步的政策调控前景和效果,各方看法并不一致。

在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可拉斯?拉迪(Nicholas?Lardy)看来,中国政府在控制房地产泡沫方面有很好的记录,也会继续保持这种记录。在2008年底,中国政府曾通过利率和税收手段,成功地控制住了房地产价格增速和交易量,也有效抑制了房地产投资的增长。“别忘了,直到2009年12月,房地产价格增速还只有一位数,而2008年底和2009年初之前的半年,则是两位数。如果有必要,政府还会使用利率和汇率工具来控制房产价格,而不需要捅破泡沫。”

公司泡沫研究报告范文第5篇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设定今年目标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

第七届中国和世界经济论坛

2005年6月29日-7月2日

今年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目标包括:总资产回报率要达到0.6%,股本回报率要达到11%,不良资产率要降到3%-5%,而全球100强银行分别对应的指标是1%、12%-14%和2.5%。另外,中国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要达到60%,建设银行要达到80%。目前,中行这一指标已经是71.1%,建行目前则是69.9%。

日本银行业改革取得成效

中国银行东京分行副研究员 丁亚非

《日本金融改革的目标、措施及成效》

《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第6期

日本政府2002年开始新一轮金融改革。经过两年半运作,日本的银行业基本避免了金融危机发生的风险。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七大金融集团完成了不良率比2002年3月末减半的目标。2004年度,七大集团共盈利7300亿日元;处理不良债权的损失约1.97万亿日元,较上年度下降43.7%;不良债权余额也比同期减少45.7%,为7.6万亿日元,不良率为2.95%。通过改革,基本上达到了银行不良资产债权问题和企业债务重组问题同步解决的效果。

日本的金融改革值得中国借鉴。比如,政府盯住不良债权问题,按照轻重缓急分步推进;部门协调,政策配套;解决现存问题,兼顾防范机制,明确界定风险监控的监管职能和责任,追究监管人责任;将金融改革和银行再造结合起来。

【地产】

房地产泡沫破灭不可避免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哈继铭

研究报告《中外房地产价格泡沫对比》

2005年7月

政府房地产政策的调控效果渐现,部分地区房价涨速显著放缓,住宅交易量明显下降。

当前,美国和其它一些发达国家也面临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危险。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的房价/租金比分别比历史平均水平高70%、50%和35%,远大于上一个周期的峰值。全球房地产价格变化有很强的同步性。美国短期利率连续上调,长期利率却略有下降,于是房价持续大幅上升。其它国家担心伤害出口竞争力,不敢大幅加息,房地产价格也大幅上扬。一旦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房价跌幅很可能大于过去,将严重影响其经济尤其是消费增长,全球的经济增长都将放缓,各国房地产泡沫将纷纷破灭。

这种破灭将对中国产生极大影响。第一,我国不少城市近年来房地产泡沫凸现;第二,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很高,进出口总额占GDP近80%,而且出口的外部需求极为敏感;第三,我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大幅加息时我国未及时跟进,经济下滑时降息余地很小;第四,我国房地产业对银行的依赖程度很高,局部泡沫破灭带来的金融风险是全面的。房价上涨和下跌的周期比股价漫长,一旦下跌,短期内将难以反弹。人为推高房价只能是继续制造泡沫。

【保 险】

中国保险业需提升营运管理质量

标准普尔分析师 白培睿 黄如白 曾怡景等

研究报告《中国保险业信用前瞻2005-2006》

2005年6月23日

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保险业需要提升营运管理质量。与两年前的评估比较,中国保险业当前的财务状况和市场风险的不明朗性因素有所改善。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包括,业界普遍注重提升利润率以及改善财政实力,引入监管法规,以及深厚的市场增长潜力。标准普尔把寿险业的行业风险由“很高”调整为“高”。对中国人寿及产险业属高风险的看法,反映了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中国保险企业在定价、准备金水平和公司治理等营运管理按国际标准尚欠成熟、资本基础薄弱、专业人才不足等。

中国非寿险业的行业风险则维持“高”的评级,反映了标准普尔担忧中国非寿险业准备金是否充足。

【教 育】

师资市场是教育体制核心问题

张维迎 白重恩 黄卫平等

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与展望:

纪念《经济科学译丛》出版十周年系列研讨会

2005年6月27日

经济学教育体制乃至中国整个大学教育体制最核心的问题,是各大学之间如何形成一个良好的师资市场。要减少近亲繁殖,每个学校、每个院系应原则上不再留自己的学生当老师,这样,其他任何问题都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