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助理辅导员工作计划

助理辅导员工作计划

助理辅导员工作计划

助理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何为员工辅导计划?简而言之,就是运用科学理论、科学制度、科学方法,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和工具化,以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为基本工作模式,以“助人自助”为基本理念,对基层员工实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解决好员工在工作或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困惑,从而达到沟通企业愿景、传递文化价值、灌输组织战略,倾听员工心声、改善员工感受、引导员工行为的目的。深圳富士康事件发生后,公司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强调:“要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不断提升员工的归属感、成就感和幸福感,进一步促进企业和谐。”为此,公司把实施员工辅导计划作为提升人力资本和落实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作为建设幸福企业的重要手段来抓,想方设法化解员工心理困扰、舒缓员工心理压力,凝聚人心,激活团队,让每个员工都参与到公司的改革发展中来,共享改革成果,享受工作快乐。

从制定计划、建立机制、培训队伍入手

推动员工辅导计划深入开展

制定员工辅导“三步走”工作计划。第一步,从2009年起,以佛山、茂名和珠海供电局为试点单位,通过心理调查、普及宣传、心理咨询、讲座培训和建章立制,积极探索员工辅导项目化导入、系统化推进之方法和途径;第二步从2011年起,在试点单位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将员工辅导计划推广至全部地市供电局、直属单位和部分县(区)供电局,形成全面铺开、梯次推进的良好局面;第三步从2012年起,运用PDCA方法,认真总结、规范员工辅导计划,初步建立企业主导、专业机构为技术指导、持续优化的员工辅导标准化工作模式。

构建员工辅导计划工作机制。公司成立了员工辅导计划工作机构,党委书记任组长,工会主席任副组长,主要负责试点工作的总体规划、决策、推进、监督和考评。同时着力构建各层级督导员、辅导员工作网络。制定了《员工辅导计划暂行办法》《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及评价标准》《员工心理风险监测机制》《风险的防范机制》《预防人为责任事故的思想保障工作机制》等。编制了员工辅导计划业务指导书,规范辅导工作流程和要求,形成管理表单和作业表单76份,提高辅导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打造一支专业化员工辅导队伍。自2011年开始,公司组织了大规模的员工辅导专业培训,组织政工人员先后参加了中国EAP论坛、南方电网公司督导员、辅导员、内训师技能培训班学习。公司系统与外部心理咨询机构合作,举办了60多期培训班,重点学习员工辅导技术基础、工作心理学、行为心理学、压力管理、员工心理风险防范和预警等知识。到目前为止,共有1 800多人参加员工辅导计划基础课程培训,政工干部培训率100%。有10人通过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专业化辅导员队伍初步建成。公司还专门为分管安全生产、电网建设、市场营销和维稳工作的领导举办培训班,重点提升“两种能力”:一是心理风险识别能力。做到准确识别风险,提前实施干预,预防事故发生;二是心理疏导能力。积极引导员工以乐观、向上的心态看待和处理问题,化解员工负面的思想、情绪和心理因素,将基层员工的心理风险消减在萌芽状态。

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力保员工辅导计划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政治工作部作为员工辅导计划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在组织培训、宣传指导上做文章,想方设法发挥辅导员作用。一是在QQ群上建立辅导员联盟,及时南方电网公司和公司员工辅导计划的安排和要求,加强信息传递和辅导员之间的交流。二是依托公司网站、报纸等媒体加大对试点工作的宣传力度,及时编发试点单位工作动态,交流试点经验。同时利用各种会议和办班机会,宣传公司开展员工辅导计划的背景、意义、方法、技巧。三是开展学习交流。充分利用党群工作会议和企业文化建设交流会上,力荐试点单位做典型发言,供兄弟单位学习借鉴。四是加强工作指导。坚持定期走访了解试点单位工作情况,帮助试点单位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亚运会、大运会保供电期间,公司密切关注参与保电人员心理变化和思想动态,及时提供专项辅导和心理援助,有效地预防和缓解了这一特殊时期员工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

工会和团委在实施人文关怀方面也作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工作。组建了企业内部的“志愿服务队”、“员工互助队”,同时与外部服务机构建立联系,搭建了应急服务平台,及时帮助有需要的员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急难事件。开展和谐温馨站所(班组)建设,改善站所(班组)工作环境,打造“安全型、学习型、和谐型”班组。开展员工生日关怀、困难员工节日慰问、重大困难帮扶等工作,做到惑时有人解,难时有人帮,病时有人探。组建游泳、摄影、球类等各种协会,定期开展活动,让每一位有爱好的员工工作之余都有去处,用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调节员工的情感和心理。同时设立24小时服务热线,专门为挂职、交流干部解决后顾之忧。团委组织开展“青春暖流、爱心涌动”扶贫帮困县级供电企业困难职工子弟、子女及“青春和谐南网情”爱心助学等志愿服务活动,营造了健康和谐、快乐向上的企业氛围。

人事部门则进一步完善干部人事制度,不断加大优秀人才培养选拔的力度,积极拓展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让每位员工都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在充分发挥潜能的同时,得到与工作质量、工作效益、工作责任相适应的待遇,增强员工的事业成就感。制定出台了对一线员工进行精神激励的荣誉授星管理办法。授星员工包括在公司系统“生产、营销、建设、综合”岗位工作的一线班组员工。获评星级的员工,将被授予“广东电网公司员工星章”,共分钻级、金级、银级、铜级星章4个序列共20个星级,实行分级管理。荣誉星级直接与员工个人的工作能力、工作成效、工作贡献及专业业绩挂钩,激励员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共享企业成果。

除此之外,新闻中心主要协助做好宣传报道,营造氛围。其他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做好配合协调工作。

充分发挥基层单位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探索建立广东电网特色的员工辅导工作模式

2009年,公司按照“先试点、后推进”和“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思路,把佛山、茂名和珠海供电局列为员工辅导计划试点单位,积累经验、探索新路。2011年,公司在全方位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推广、切入业务、注重实效、打造品牌”的16字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快乐工作,幸福生活”主题,通过制度建设和能力培养,激发各级管理人员的能动性,群策群力,共建共享,努力把员工辅导计划打造成公司的“幸福工程”。公司各单位结合主辅分离改革、农电体制改革、大运会保供电以及安全生产等开展员工辅导工作,帮助广大员工消减压力、改变心智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员工的支持。国资委宣传局到公司调研时,对员工辅导计划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佛山供电局以“开心工作•共同发展”为目标,倡导“双向认同,关爱传递”的工作氛围,提出了“六步工作法”,纵深推进员工辅导工作,在实践中形成了“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如该局变电一部的“开心工作乐园”,计量部的员工“心灵按摩”,市场部的“点起心灯•温暖你我”,高明局的“5+2”模式等,独具特色,深受员工喜爱。惠州供电局将员工辅导计划具体化,融入具体活动,通过开展“五个一”活动(培养一个良好的爱好,参加一项体育活动,结交一个知心朋友,心怀一个美好的愿望,送上一份生日蛋糕),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改善员工的精神状态。江门供电局结合企业各时期、各发展阶段的具体工作,同步推进,切入渗透,通过 “一园三站”(幸福家园、心灵驿站、舒缓减压站、职工温馨家庭工作站)搭建员工关爱平台,提升员工幸福指数。揭阳供电局以“五个抓”夯实员工辅导基础。抓领导,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局面;抓培训,建立300多人的辅导员队伍;抓宣传,构建三级宣传网络,使员工辅导计划深入基层;抓试点,将员工辅导计划融入试点部门(班组)日常工作;抓基层,在县(区)局全面铺开,做到早布置、早行动。阳江供电局颁发辅导员聘书,与全体辅导员签订《员工辅导计划保密承诺书》,并组织全体辅导员进行上岗就职宣誓,引导辅导员团队带着使命开展辅导工作。

经过实践探索

公司员工辅导计划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实施员工辅导计划以来,公司在逐步的实践和探索中,在关注员工心理健康、提升员工幸福感和心理资本方面取得了以下几点阶段性成果:

一是各级管理者开始转变管理思维和方式。在以往关注事情完成质量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员工承受压力的能力、个人价值实现等多方面因素,更加注重与员工的沟通,树立起了领导心中有员工的意识;

二是团结和谐的组织氛围更加浓厚。部门之间、部门内部的壁垒在沟通、理解中逐步消失,彼此之间更加注重协作和共进,企业凝聚力明显增强。

三是公司的管理更加体现人文关怀。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让员工获得应有的尊严;人性化的后勤保障,给员工以家的感觉;人本化的激励机制,为员工开辟了自我实现的通道。

四是员工的行为习惯逐步规范。在日常工作中已逐渐建立了“有贡献及时称赞、有进步及时认可、有问题及时疏导、有矛盾及时化解、有危机及时报告、有困难及时关怀、有不足及时指出”的“七及时”管理风格,而员工也逐渐形成了“有困惑有困难就找辅导员”的意识和习惯,员工辅导计划得到了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广泛认可和参与,实现了领导关注、员工支持的闭环管理。

助理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1.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内涵

所谓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就是用教学的理念认识辅导员的工作性质,用课程的形式规划辅导员的工作内容,用教学的标准规范辅导员的工作行为,用科学的方式评价辅导员的工作效果,促进辅导员履行教师角色,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把辅导员视为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辅导员开展的具体工作用课程形式进行整合,借助课程和教分,像考核专业课教师那样,来考核辅导员的具体工作,从而实现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具体化、工作标准明确化、工作考核精细化。

2.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主要内容

按照教育部等有关文件规定的辅导员工作职责,课程化模式下辅导员的课程体系设计为基础指导课和专项指导课两大模块。基础指导课分为六个单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单元、党团建设单元、行为引导单元、心理健康教育单元、就业指导单元和资助与服务单元。专项指导课分为九个单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指导课、学生党建指导课、共青团工作指导课、就业指导课、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课、资助与服务指导课、公寓生活指导课、学风与行为指导课、学生组织建设指导课。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必要性

1.有助于辅导员明确职业角色,树立职业信心

教育部24号令明确规定,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辅导员要体现教师身份,就要站稳讲台,给学生上课。但当前辅导员主要工作方式如“开会”、“坐办公室”、“上传下达”等非常符合“干部”身份的特点。而规划、实施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把辅导员开展的具体工作用课程形式进行整合,强化了辅导员的教师、干部“双重身份”,落实了辅导员教师、干部“双重待遇”,有利于辅导员树立职业信心。

2.有助于对辅导员工作的量化与考核

辅导员工作的事务性更强,很难用一个具体的数字来量化和考核,只能凭借辅导员的责任心。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则以辅导员上课为主要表现形式,以集体备课、课堂考勤、课后实践式作业等为必要环节,使量化考核有经验可依,且便捷可行。借助课程和教分,像考核专业课教师那样,来考核辅导员的具体工作,有利于提高辅导员队伍职业地位和整体素质。另外,此种方法还有利于考核学生参与辅导员工作的情况和效果。

3.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首先,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有助于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覆盖更多的大学生。现行辅导员的很多工作方法比如谈心、家访等“一对一”进行,使得受益学生为少数,大部分学生被排除在辅导员工作视野之外而辅导员工作课程化采取“一对多”形式进行,全体学生受益,有助于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覆盖更多的大学生。其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有助于提高辅导员工作的计划性和系统性。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是辅导员按照教学计划,依据教材,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教育、管理和服务,不会因一些临时性、突发性的“问题”干扰整个教学进度,从而确保学生所受辅导员教育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三、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实施策略

1.充分整合利用校园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资源

(1)常规的校园文化活动、特色党团活动以及班团组织活动等资源。根据大连科技学院相关部门统计,2012年3月以来,院党委、学生处和院团委发文要求全校各院系探索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特色党团活动以及班团组织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截至2015年9月,相关类型的活动共组织达数百次。这些活动涉及思想、心理、学业、科创、文化、实践、交际、生活等主题,围绕学生成长分散地展开,几年中所形成的策划案、活动流程、教案讲义、选题列表、调研稿等资料近千份,是一笔宝贵的非正式课程资源,可以形成巨大的非正式课程教学资源库。

(2)己实现制度化的专项教育资源。以学生党校、学生团校、新生入学导航教育、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教育等最为显著。这类教育项目内容信息量大,知识体系己较完整,有专门教师和其他人员参与。从课程建设角度来说,己形成较完备的计划大纲、讲义教案、工作案例、需求报告等。由于这些育人专项最终的组织者、实施者是辅导员或共青团干部、学工人员等,所以获取一手课程资料很容易。

2.充分挖掘校园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

(1)保证人数充足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参与到课程化建设体系中。根据教育部要求以及各高校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配齐一定数量的辅导员,保证辅导员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尽可能具有学生事务相关学科背景(如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并具有授课经验;引导辅导员逐步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行业资格;逐步完善辅导员评定高级职称和行政晋升的单独通道;创造境外研修项目等。通过这些措施,为辅导员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提升搭好平台。

(2)动员大学生资源参与课程化建设。传统观念下,学生只是教育管理的客体,被动接受教育。将学生视为课程化的重要人力资源,着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积极主动性、参与性等,使得师生在课程前后积极对话,共同设计课程、总结课程,教学过程中和谐互动,能达成意想不到、不可复制、及时性的教育效果。

3.争取更多的课程本身之外的客观资源

实施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应减少简单例会、单调乏味的通知形式,保持班级或年级有效聚集的时间,以不断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削减学生们对班集体观念的弱化趋势。时间安排上与教学部门协调,可固定、可灵活,一切以取得育人实效为原则。目前,开发更多的面向60人左右的小班或百人以上大班的教室和会议室场地,以及校园其他课程场地,甚至校外活动资源是课程硬件开发的重点。

助理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辅导员;工作项目化;课堂;思政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实现培养全面性人才的教育目标。辅导员是学生的引导者,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进行思政工作的过程中,引导员可以引进项目化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教育工作水平的有效提高。

一、项目化概述

(一)项目化的含义。所谓的项目化,就是把工作中的各种项目进行细分,进行复合型管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项目化,立足于现代项目化的管理观念,主要是把管理员的工作进行细化,分解成若干项目进行集中管理。

(二)项目化的发展历史。项目化已经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发展历程。项目化的观念最早诞生在二战时期,美国把项目化的管理理念应用在原子弹的研制项目中,对原子弹的生产、试验、运行进行项目化管理。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项目化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目前项目化的管理模式已经从武器领域扩展到建筑领域、软件领域等生产作业型领域。在我国,项目化的管理模式更是渗透了教育领域,成为教育管理中的一种新方法。

在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之中,项目化管理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式,高校辅导员工作项目化,主要是依据一定的科学标准,把辅导员的整体工作进行划分,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从而实现科学管理和高效管理,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效率。

二、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一)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非常复杂。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非常复杂。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高校学生的生活方式,使高校学生的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在此背景之下,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能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引导方向。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辅导员的角色十分重要,他不仅是思政教育工作的组织者,更是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施者和指导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热菰嚼丛焦惴海高校辅导员的管理工作内容越来越繁杂。根据社会学家的相关调查,高校辅导员需要处理的业务类型大约有30种以上,也就是说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量非常庞大。高校学生的生活具有丰富性,与此同时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会越来越复杂。在处理复杂事务的过程中,辅导员的精力会出现透支情况,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全面覆盖性。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全面覆盖性。高校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经常会出现过多重视某一问题,忽略全局的情况,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全面性和覆盖性。一些高校辅导员没有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布置工作时把班干部的汇报作为唯一的参考指标,通过班干部来进行遥控指挥,使工作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符。还有一些高校辅导员在召开学生的工作会议时,仅仅对工作进行布置,没有在会议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政工作缺少系统性和常态性,阻碍了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当前我国高校对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虽然大部分的高校都提高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但是仍然存在部分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识不够的现象。一些高校以学生的成绩和竞赛水平作为参考指标,忽视了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还有一些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没有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的重要作用,使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职能形同虚设。

(四)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的程度不够。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的程度不够。当前一些高校的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存在理论和实际脱离的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价值。但是一些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仅仅对学生灌输了理论知识,让学生背诵一些假大空的理论,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为继。

(五)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地位发生动摇。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地位发生动摇。高校辅导员应该是大学校园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但是许多高校的辅导员思政骨干的地位都被严重弱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实际效果存在较大差距。许多高校的辅导员已经成为学生的生活辅导,生活辅助职能的突出使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地位发生动摇。

三、高校辅导员工作项目化进课堂思政模式的优势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高校辅导员工作项目化进课堂的思政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根据上文的分析不难发现,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辅导员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将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项目化进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高校辅导员实行项目化的教育模式,可以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系统化的趋势。辅导员想要进入课堂,势必会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因此项目化进课堂思政模式能增强学生和辅导员之间的互动,让学生自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二)有利于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高校辅导员工作项目化进课堂的思政模式有利于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高校辅导员应用项目化的管理模式,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细分,把大的项目划分成一个个小的工作项目,并进行科学策划和推进工作。在应用这种管理模式之后,辅导员的繁杂工作能更具体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轻辅导员的压力和负担。在细化工作之后,辅导员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部署中,长此以往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收获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有利于加强辅导员的专业建设。高校辅导员工作项目化进课堂的思政模式有利于加强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项目化的管理模式使辅导员在课堂上进行项目化教学,这种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更具针对性,因此辅导员很容易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辅导员在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之后,可以形成自己的研究课题,指导未来工作的实践,加强辅导员的专业化、专家化建设。

(四)有利于对辅导员进行科学考核。高校辅导员工作项目化进课堂的思政模式有利于对辅导员进行科学考核。高校辅导员的考核工作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长期以来处在较为尴尬的状态,但是由于辅导员的工作比较琐碎,考核依据很难确定下来。由于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许多辅导员在工作中不思进取,无所事事,阻碍了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实施项目化的管理模式之后,可以根据课堂效果和学生评价来对辅导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进而建立奖惩机制,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

(五)有利于凸显辅导员的身份地位。高校辅导员工作项目化进课堂的思政模式有利于凸显辅导员的身份地位。高校辅导员不仅属于教师的队伍,更属于管理队伍,也就是高校的辅导员兼具教师和干部两重身份。项目化进课堂的思政模式可以让辅导员带着项目走上讲台,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引导,突出自身的双重身份。辅导员进入课堂之后,可以和高校教师一样进行职称评定,享受一样的工资待遇,这样能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推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高校辅导员工作项目化进课堂思政模式的策略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项目化进课堂思政模式的建构原则。1.树立现代项目管理理念。高校辅导员工作项目化进课堂思政模式,应该树立现代项目管理理念。项目化的思政模式主要建立在现代项目的管理理念之上,主要目的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因此在进行项目化进课堂思政模式的建构时,应该以现代项目管理观念为基点,促进项目内容的创新,引进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以便更好地进行思政教育。2.尊重辅导员的主体地位。高校辅导员工作项目化进课堂思政模式,应该尊重辅导员的主体地位。在这种模式中,高校辅导员处于主体地位。高校辅导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者,可以让学生干部、学生组织委员等辅助工作,形成项目小组。在建立项目小组的过程中,应该限制小组人数,对小组成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测评,采用跨年级多人配合的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常规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务必要尊重辅导员的主体性,突出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3.学院领导提供应有支持。高校辅导员工作项目化进课堂思政模式,学院领导应该提供应有支持。学校的支持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因此在项目化思政模式的建构中,学院领导也应该加大支持,设立专门的协调小组,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有效补充。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对项目开展的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对课堂的效果进行评价,并收集学生的意见,作为考核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的科学依据。学校的协调小组在组建时应该遵循全面性的原则,把学生工作办公室的老师、团委书记、党委组织委员等纳入小组之中,提高协调工作的效率。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项目化进课堂思政模式的建构内容。1.项目化管理的指定内容。高校辅导员工作项目化进课堂思政模式的指定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辅导员要在入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辅导员要在班级建设管理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第三,辅导员要在学生资助、就业指导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2.项目化管理的自选内容。高校辅导员工作项目化进课堂思政模式的自选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辅导员可以以专题项目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二,高校辅导员可以对勤工助学、人际关系等项目进行改造,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三,高校辅导员可以把社会焦点、政治热点作为课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高校辅导员工作项目化进课堂思政模式的建构流程。1.明确项目目标,制定调研计划。高校辅导员推行工作项目化进课堂的思政模式,应该明确项目目标,制定调研计划。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之前,高校辅导员要对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进行调研,明确项目的目标。辅导员应该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各个阶段的侧重点,然后对学生的思想情况展开调查。比如,在调查的过程中,辅导员可以提出如下的几个问题:当前高校学生存在哪些思想困惑亟待解决?学生关注最多的问题是什么?高校学生面临怎样的两难抉择?通过对学生的调查,高校辅导员制定相应的调研计划,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2.进行科学组织,核查项目计划。高校辅导员推行工作项目化进课堂的思政模式,应该进行科学组织,核查项目计划。在完成调研工作之后,高校辅导员应该把得到的数据进行量化处理,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实现教育工作的项目化转变。在组织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高校辅导员要把计划细分成不同的环节,保证计划的科学性,然后再让相关人员进行落实,确保项目计划的准确无误。3.落实项目计划,确保项目成功。高校辅导员推行工作项目化进课堂的思政模式,应该落实项目计划,确保项目成功。在项目化进课堂思政模式之中,如果贯彻落实项目计划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为了确保项目成功,高校应该做到如下几点:第一,高校要确保辅导员的主体地位。第二,高校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组建学生队伍和协调小组,辅助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高校其他部门的作用,(下转第69页)(上接第65页)保证项目取得成功。4.完成项目计划,进行经验总结。高校辅导员推行工作项目化进课堂的思政模式,应该完成项目计划,进行经验总结。在完成项目计划之后,高校辅导员应该对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自评,总结经验教学。项目化进课堂思政模式的终结标志是学生毕业,也就是说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个阶段,高校辅导员都要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在学生毕业之后,高校的辅导员要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对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便在项目循环r收获更好的工作效果。

五、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更能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正确引导,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高校关注的重点。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辅导员承担着较大责任,为了提高教育水平,高校应该引进项目化进课堂的思政模式,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项目基金: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名称:项目管理在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研究。编号2013LSSK04

【参考文献】

[1].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

[2]许力双.中国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D].吉林大学,2016.

[3]韩芳丽.民办高校辅导员培训体系的构建[D].山东大学,2015.

[4]李春民.新升格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2.

[5]王兵.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

[6]彭余.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

助理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07)

摘要: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Computer-Assisted Career Guidance System,简称CACGS)在美国高校相关工作中的使用率逐渐上升。在使用过程中,既有许多成功经验,也有不少教训,系统地对其具体做法、问题进行分析,可以为我国有效使用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美国;高校;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4-0068-0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准确、广泛、全面的职业信息的需求逐渐增加。在美国,由于经费、专业人员队伍规模等各方面的制约,面对面的职业咨询已不能满足广大职业教育与职业援助市场的需求。作为一种自我援助的方式,人们需要借助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来了解职业、明确方向。笔者拟对美国高校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的应用情况作一基本介绍,并结合其主要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就我国有效运用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提出相应的建议。

美国高校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概况

美国的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分为“信息型”和“指导型”两种。“信息型”系统为用户提供国家的职业信息,但不能很好地帮助用户进行自我评估或职业生涯决策;“指导型”系统更为全面,可为用户提供更多与计算机互动的机会,尤其强调评估的过程。目前,美国高校正在使用的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有很多,其中应用最广的是职业发现系统(DISCOVER)、职业选择系统(CHOICES)和辅导与信息交谈系统(SIGI-PLUS)。这三个系统都属于“指导型”职业咨询系统。例如,职业发现系统可为学生提供兴趣量表(用以选择专业和技术工作)、能力倾向测试、价值评断和其他在线评价技术。在使用率方面,规模大的高校比规模小的高校要高,公立大学比私立大学要高。1990年,赫尔维格(Helwig)和斯诺德格拉斯(Snodgres)在一次全国性的调查中发现,69%的公立大学使用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只有21%的私立大学使用该系统。

虽然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在具体内容和活动顺序方面有所不同,但大多数系统有类似的核心序列,它模拟人的理性决策过程。人们在研究核心要素(模块/节)时发现,几乎所有的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自我评估、职业选择、方案制定。该系统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他们可以从该系统中获得大量的职业信息,增加他们的职业知识,提高职业自信、职业成熟度以及职业决策能力。

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的合理选购是保障其使用效率的前提。随着技术的革新,越来越多的商家希望在软件开发上赢得更广阔的市场。各商家开发的软件包各具优势,高校在选择软件时通常关注专家的分析,从而判断何种软件更适合学生的需求,便于学生使用。此外,在选择时,成本的高低、功能的优化、用途的多寡以及使用期限的长短都是高校考虑的因素。美国相关人士指出,在购买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时需谨慎,必须检查该系统是否能获得免费的技术帮助、技术辅助时间的长短、系统保修的相关信息、程序安装的步骤和系统的使用对象等。

美国很重视该系统在职业咨询中的作用。自1960年起,系统开发者意识到人机互动功能可以给教育者和咨询者提供特殊机会。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经历了从试验阶段到全国推广阶段,其数量在美国迅速增加,在高校的使用率也逐渐上升。虽然有开发商及少数州开发的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存在,但大多数州都没有自己的信息传递系统(CIDS),所以在1979年国际职业信息协调委员会(NOICC)对各州提供广泛的支持,实行了一项发展计算机化信息传递系统的计划,将现有职业咨询的相关信息融入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中,推进各州职业咨询事业的发展。1987年,桑普森(Samposon)、莎娜萨里安(Shahnasarian)、里尔登(Reardon)的调查显示:53%的大学使用职业发现系统。可见,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已逐步普及。现在,大多数的美国高校尤其是公立大学都为学生提供该系统,帮助学生提高职业决策能力,为职业选择提供保障。高校对职业咨询投入的经费也较多,这些经费主要来自学生的学费以及社会的支持。

很多学者对高校学生系统使用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大多数学生对系统很满意,职业发现系统的满意度达到90%。在调查的同时,学者还发现美国高校的学生对于职业咨询有强烈的需求。

此外,政府在政策上也对该系统的运作给予支持。1994年,美国政府颁布了《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案》,以法律的手段保证职业咨询的顺利进行,促使学校积极与社区机构协同合作,鼓励企业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帮助。同时,各州都或多或少地颁发了一些法令,几乎每个高校都设立了职业咨询机构,并配备专业的职业咨询人员对学生进行辅导。按照美国有关的具体标准,基于网络的指导和信息质量的要求,国家生涯发展协会还颁发了计算机系统职业信息以及职业咨询的相关标准。这一切都保障了职业咨询的地位,有利于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更广泛的使用。

美国高校应用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的主要举措

(一)明确系统的辅助功能

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哈里斯·鲍尔斯比(Harris-Bowlsbey)从理论上将系统的应用总结为七个步骤:将学生信息记录表输入计算机的数据收集系统中;区分与自我评价结果相关联的职业/职位;获取职业选择的信息;提供决策技能以减少可选择职业的数量;寻找最适合的选择方法;规划行动计划;进入职业选择。

在使用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前,学生要注册一个用户名,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通过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对自我进行评估。在全面自我评估的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该系统获取与自我职业倾向相关的职业信息,并在系统的帮助下选择职业。最后,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二)提高系统的吸引力

为了提高系统本身的吸引力,高校在系统中加入了一些人性化的因素,使学生的使用过程更加贴近人与人的交流,同时增加了系统使用的便捷性,提高了分析的全面性,如职业发现系统运用采访片段可使分析更全面。

在提高系统外部吸引力方面,高校对学生加强了系统使用的指导,学生在使用过程中也可以随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亚当·戈德(Adam Goad)和杰夫·施托伊尔纳格尔(Jeff Steuernagel)在2008年底进行的调查显示,美国700家国际学校聘请了世界各地的3.5万名专业人士为学生提供职业咨询。从时间上看,辅导员在学生系统使用中的指导可以分为三类:系统使用前的指导、系统使用过程中的指导、系统使用后的指导。在系统使用前,辅导员可以为学生推荐有效的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辅导员将系统使用的经验教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使用系统,并为后续的使用奠定基础;在系统使用后,辅导员帮助学生总结使用系统的经验,进行职业选择或寻找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

(三)增加系统的使用率

美国高校在多处设立了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如美国大学的职业中心、图书馆、咨询中心等,以方便学生使用,提高系统的使用率。学生可以通过辅导员协助、自我申请、职业教育课程等途径接触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并且能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系统类型。根据调查显示,学生每次使用该系统的时间为1~2小时。

(四)扩大系统的使用对象

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的使用对象主要是学生。为扩大系统的使用对象,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开发网站,为校外人员提供该系统,同时提供在线职业咨询,为他们提供必备的职业知识,如美国的NATUREJOB.COM网站,向使用者提供职业信息、就业要求、面试技巧等等。有学者进行了网络职业评估的相关研究,如在2000年,普林斯(Prince)、沙特朗(Chartrand)和西尔弗(Silver)讨论并规划了基于互联网的高品质职业评估步骤,并使用http://careerhub.org作为研究模型。

美国高校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使用中的问题

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是一种新型的交互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用户处理常见问题,提高职业决策能力。但是由于系统的信息录入、程序设置、使用者自身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机对话难以顾及人的主观情感及学生的特殊性

虽然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使职业咨询的过程简单化,在使用过程中加入了人性化的因素,使咨询过程更贴近于面对面的交流,但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本质上是人机对话。人机对话仅是机械应对,其中的很多问题不能深究,不能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人机对话运用统一的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思想、情感、个人性格及生长环境等背景的特殊性。1994年,加蒂(Gatti)指出,在面对面职业咨询过程中,很多问题和困难都会进行隐式处理,但在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中需要非常明确的解决方案。如学生可能受某种经历的影响对从事某项职业存在一定的疑虑。在面对面的职业咨询时,辅导员可能会进行心理疏导,从而使学生排除疑虑,接受甚至喜欢某项职业。而在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中,是根据学生的经历、兴趣爱好等自我评估判定相关的职业岗位,进行职业选择时很可能会将这项职业排除在外,这样的职业选择过程并不一定能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二)系统数据库中的职业信息客观性不强

在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的信息选择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人的主观判断,加蒂认为,系统设计者和职业咨询专家都需要明确警告学生系统中包含的信息可能是主观的。信息是人基于现有经验、知识和心理状态、主观意识,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外部世界,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的产物,具有主观性。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中的职业信息选择、加工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专家判断的基础上,虽然专家选择的信息经过严格的审核,但或多或少会受专家自己的生活环境、个人认知、理解力等因素的影响,加之没有客观的指标可以参照,难免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这是该系统的缺陷之一。

(三)系统的有效使用离不开专业辅导的支撑

在美国,学校每小时需支付给辅导员15美元,而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每小时的运营成本是2~3美元,且对学生常见问题的解决有显著作用。1985年,梅斯(Metz)声称,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与辅导员的薪金及附带的好处相比,能节约70%~90%的费用。显而易见,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成本相对较低,这也是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的一大优点,所以很多大学运用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辅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这样可以增加学校提供职业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不需要增加辅导人员的数量,但在一定程度上相对忽视了辅导员的作用。吉尔曼(Gilman)曾经指出,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可以独立使用,但由于很多使用者的自我意识水平低,无法清楚地了解信息的意思,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没有专业人员的辅助,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的使用效率会有所下降。

此外,系统管理的合理性、使用的便捷性、职业信息的有效性和信息反馈的及时性都需要进一步提高。

对我国使用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的启示

(一)充分重视系统的作用,积极推进其开发和使用

1997年,科尔斯恰金(Korschgen)和哈格塞思(Hageseth)认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设定合理的职业目标,选择与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相匹配的职业。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信息,在学生的职业选择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职业决策能力,选择合适的职业。

从我国的基本情况看,一方面,我国职业咨询人员队伍的素质不高、数量不足。我国教育部规定,2013年中国高校校级专职就业工作人员数量与应届毕业生人数比例不低于1∶500。相关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人员一般还从事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负责就业工作的专职人员与毕业生的比例多在l∶700以上,而在美国,专职职业咨询师与就业者的比例为1∶200。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复杂。我们应重视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的作用,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期咨询工作。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教育日趋重视,投入经费日益增加,许多高等院校也有能力购买计算机及其相关软件,或借助已有的计算机房开发相应软件。因此,应尽快普及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的使用,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职业咨询。

放眼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三次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也提出了相应观点,要培养青少年工作和生活的技能,关注从学习到工作的教育。在国际背景下,面对我国社会日益严重的人才危机,高校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辅导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应借鉴美国的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并结合我国学生的特点以及人才市场的需求,建立本土化的职业咨询系统,为个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适应职业世界的变化,不断更新系统中的职业信息

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的使用为职业咨询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1999年,桑普森曾说过,互联网可以用来扩大职业咨询的范围,提供更多的职业信息和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很多新的职业产生,系统使用的有效性面临挑战。为保证系统使用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规划,系统开发者和职业咨询人员应适应时代需求,不断充实职业世界变化的信息,提高人职匹配度,促进职业信息共享,让该系统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增加系统的吸引力,帮助学生实现职业理想。

(三)多方合力,为系统的使用创造条件

随着普通高校的扩招,职业院校面临着生源压力,同时学生的就业压力也是不可避免的,有效使用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显得至关重要。

在美国,关于职业咨询的法律法规是比较健全的,他们对于辅导员的要求很高,并明确了职业咨询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素质,且必须通过相应的考试取得国家资格证书。《职业前景手册》是美国联邦政府的出版物,由美国劳工部劳工统计局编写出版,其中详细介绍了美国国内二百八十多种职业,是了解美国职业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具有一定的权威性。鉴于数据库职业信息的主观性,美国高校引导学生将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提供的信息与《职业前景手册》比较,从而确保信息的可靠性,这些为我国职业咨询工作提供了借鉴。为了提高系统使用的有效性,政府、学校及学生须共同努力,密切配合。

政府应进一步完善职业咨询的相关法律法规,在政策的支持下扩大职业院校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的使用范围,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同时职业咨询人员的培训也是必须的。哈里斯·鲍尔斯比在肯定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作用的同时,也对如何培训辅导员使之有效地使用该系统提出了质疑。政府应完善职业咨询人员的培训制度,并与职业院校合作,加强对职业咨询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完善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中的职业介绍、市场需求调查、从事职业需要的技能与培训等内容,为有效使用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奠定基础。

在系统的使用过程中,职业院校应合理把握系统,加强对学生使用系统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的分析结果,合理进行职业规划,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职业。

(四)发挥辅导员的作用,使人机对话与面对面辅导相结合

针对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使用效果的有限性,我们应合理把握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和辅导员的作用,使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的使用与辅导员的指导相结合。哈里斯·鲍尔斯比和其他研究者都强调指出,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不能独立使用,也不能取代辅导员的地位。此外,加里斯(Garis)和哈里斯·鲍尔斯比在1984年进行了相关的实验,他们将被试分为三组,让第一组被试使用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第二组被试进行面对面职业咨询,第三组被试既使用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也进行面对面职业咨询。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三组被试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而第三组被试相对于第一、二两组被试而言具有更强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可见,应发挥辅导员的重要作用,使人机对话与面对面辅导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效果。

专家还建议辅导员需要接受相关培训,熟悉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了解其使用流程及其优缺点,扬长避短,指导学生使用该系统,根据系统提供的信息制定行动计划,在学生需要帮助时与学生进行讨论,从而提高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的使用效率。

总之,计算机辅助职业咨询系统在职业生涯辅导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只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种辅助工具,不能取代辅导员的作用。此外,对系统使用的过程也需要进行适当监控,以保证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Schiller,Barbara Katherine.Computer-Assisted Career Guidance Systems:Their Use and Effectiveness in Arizon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Arizona: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2000.

[2]Cynthia S Johnson.Computer Based Guidance i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J].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1983(6):135-141.

[3]Andrew A Helwig,Paul J Snodgres.Computer-Assisted Career Guidance Use in Higher Education:A National Update[J].Journal of Career Development,1990,16(4):249-259.

[4]James P Sampson,Jr Gary W Peterson,Robert C Reardon. Counselor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for Computer-Assisted Career Guidance:An Information-Processing Approach[J].Journal of Career Development,1989,16(2):139-154.

[5]Peter Plant.Quality in Career Guidance:Issues and Methods[J].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Educational and Vocational Guidance,2004,4(2/3):141-157.

[6]Kennerly,Victor Leon.The Effects of A Computerized Vocational Guidance System on Adolescent Career Development[D].Michigan:Wayne State University,2001.

[7]Adam Goad,Jeff Steuernagel.Career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in International Schools:Facing the Challenges,Considering the Career Possibilities[J].Career Planning and Adult Development Journal,winter2008-2009:116.

[8]Mary D Feduccia,Ed.Career Counseling for College Students:The Influence of A Computer-Assisted Career Decision-Making Program on the Stability of College Major Selection at a Research-Extensive University[D].Louisiana:Southwestern Louisiana University,2003.

助理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学点;辅导监督员;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049-02

辅导监督员工作是继续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外教学点、教学班及广大学生与学校、教师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对于及时了解情况和解决问题促进继续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直接的作用。为了落实责任和加强辅导监督员的管理,特提出加强辅导监督员制度建设的意见。

一、辅导监督员工作目标和任务

1.认真学习中央、省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和文件,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大胆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不断学习新知识,熟悉和掌握继续教育的办学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化创造条件、提供助学、督学、管理服务。

2.认真参加入学教育工作。

①按照《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手册》的要求,组织学生参加开班典礼、入学教育并认真统计出勤情况。

②督促组织学生学习,引导和帮助学生了解教育管理有关规定,向学生介绍宣传成人高等教育的性质特点、学习方法、学习要求。

③指导学生按时注册。

④协助教学点(班)制定教学计划、及时发放到学生的手中,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个人具体情况指导学生拟定个人学习计划。

⑤指导教学点(班)按教学班组建班委,成立班级学习小组。

⑥督促教学点(班)按主办高校教学安排抽查过程管理,并及时上报学科成绩。

3.建立辅导监督员网络平台。

网络平台内容包括:教学、教务管理信息公告、助学服务、成绩查询、辅导监督员信箱。

4.每学期组织和参加两次主题直属教学班“班会”或教学点“座谈会”。

①开学初做好新学期动员会,对新学生入学教育教学要进行再动员,对老生要对上学期工作和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布置新任务贯彻落实新学期教学教务管理等规定和要求。

②学期末,加强考风考纪管理,对考生进行考前教育。

5.认真完成相关考核工作。

①督促检查学生到课情况、按时完成作业情况,及时掌握学习动态。

②了解教师授课及批改作业情况。

③学期末,按照学院教务管理相关规定,指导教学点收集整理教学、考务、毕业设计等原始材料上报教务科归档。

④对教学班(教学点)的机构履职情况写出评语。

6.配合教育教学部门做好教学管理工作。

①教学点(班)崔缴学费、发放学生课表、教材,督促学生证办理及时注册,按程序办理学籍异动。

②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协助专业任课教师做好社会实践、实习、实验和毕业作业(设计)工作。

③加强教学过程监督管理应及时了解专业班级教学活动进展情况,了解辅导老师、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到管理部门提高教学质量。

④做好面授辅导课的组织管理的督查工作。

⑤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实验报告、社会调查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性环节。

⑥统计学生到课率情况,抽查听课。

⑦做好考前动员,考试服务工作。

⑧配合教学点开展调研活动,组织学员参加座谈会、问卷调查、教师测评等工作。

⑨加强与学生的联系,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并经常与教师沟通,解决学生中出现的学习问题。

⑩做好优秀学员、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评议工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11主动采取措施巩固生源,防止学员流失。

12按时出勤,按时参加工作例会,坚持对教学点(班)学生出勤率考核。

13积极组织校外活动。

二、辅导监督员队伍建设及工作考核

1.按照一岗双责的原则,由教务学生科牵头在继续教育学院内落实人员聘任。

2.辅导监督员应认真履行职责,履行职责的情况与岗位绩效挂钩。

3.辅导监督员所承担辅导监员教学点范围依据个人具体工作能力,兼顾工作量平衡,由教务学生科统一对应落实。辅导监督岗位劳务费按具体承担的工作量及责任大小核定,按月发放。

三、辅导监督员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服务工作效果明显

辅导监督员注重学习过程监控,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教学点(班)的学习活动是重要的环节,是开展互帮互助的重要自主学习形式。学校要求辅导监督员深入到学生中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实际需要出发,直接了解学习的情况,同时指定责任心强、学习积极性高、乐于奉献的学生为联络员和助手,负责组织自学活动,督促各学习组自主开展自主学习,通过努力实现对学生学习监督,达到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目的,提高自学的质量。

配合授课老师,认真落实形成性考核和实践性环节。形成性考核和实践能力培养是业余教育的一大特色,主要考核学生平时完成作业情况、自学态度等,学校要求辅导监督员配合教师通过对平时作业情况督促检查,引导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协作完成作业任务,进而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激发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和自觉性。这是一项很好的有效的监督教学控制管理的举措,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压力,使学习成为一种有续的过程。

因人而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成人高等教育业余学生来自社会各阶层,对部分工学矛盾突出和年龄较大的学生,学校要求辅导监督员要与学生交朋友,用服务留住他们,帮助他们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帮助,对流动在外地工作的学生,辅导监督员要通过电话、邮件、网上答疑、在线讨论等形式和手段,定时与他们联系,了解自主学习情况,通过传递资源信息,帮助解决学习中多种疑难问题,力争学生一个也不掉队,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与时俱进,枳极创新工作方法,学校要求辅导监督员除做好常规工作外,还要积极创新,努力开创工作的新局面。有的建立了QQ群、专业学习博客,畅通与学生的联系渠道等等,学校多次召开会议让辅导监督员交流工作经验和体会。经过不断的努力,辅导监员进入了一个良性发展的状态,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综合办学效益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高等学校成人高等教育函授站、校外教学点管理办法的通知(川教[2007]94号).

[2]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成人高等教育函授站、校外教学点评估标准及开展2007年评估检查工作的通知(川教[2007]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