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献信息检索

文献信息检索

文献信息检索

文献信息检索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检索;特点;途径

对图书馆员来说,除了应具备图书馆学、信息学、计算机应用、外语等学科文化知识之外,文献信息检索也是不能忽略的尤为重要的一种知识和技能。在图书馆员中开展文献信息检索教育,对提高图书馆员的信息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网络信息检索的特点

1.信息检索空间的拓宽

网络信息的检索空间比之传统的情报检索大大拓宽了,它可以检索互联网上的各类资源,而检索者不必预先知道某种资源的具体地址。其检索范围覆盖了整个互联网,为访问和获取广泛分布在各地的成千上万台服务器和主机上的大量信息提供了可能。这一优势是任何其他信息检索方式所不具备的,如国际商用联机检索也只能是检索某一台、某几台主机或某一局部网络内的若干数据库。

2.交互式作业

所有的网络信息检索上具都具有交互式作业的特点能够从用户命令中获取指令,即时响应用户的要求,执行相应操作,并具有良好的信息反馈功能。用户可以在检索过程中及时地调整检索策略以获得良好的检索结果,并能就所遇到的问题获得联扫L帮助和指导。

3.用户界面友好且操作便利

网络信息检索对用户屏蔽了各局部网络间的主机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等软件上的差异,客户程序和服务程序版本上的差异,信息的存储方式以及各种不同的网络通信协议的差异等,使用户在使用这些服务时感到明显的系统透明度。

二、开展文献信息检索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和广泛应用,现代的图书馆工作模式取代了传统的图书馆工作模式,图书馆服务从传统的手工检索服务发展到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形成图书馆网络的文献信息检索服务体系。

图书馆正从“以书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即实现“以藏书为轴心”向“以读者为轴心”的转变,从“单纯的文献传递服务”向“多元化信息服务”转变,从而使信息时代文献载体发生了巨大变化,改变了传统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内容,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重点已经发生了质的转变。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工作内容的变化,图书馆员仅凭熟悉藏书结构、组织目录、查查目录卡片等传统的检索印刷型的劳动是不能完成的。这就要求图书馆员更要具有在网络环境下利用各种检索工具、检索手段检索文献信息的能力。

因此,只有深入开展文献信息检索教育,让图书馆员掌握更多的新的文献信息检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馆员的信息素质,才能做好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各项工作。

三、开展文献信息检索教育的途径和办法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在观念上存在问题,没有认识到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图书馆人员配置不合理,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单一的现象。许多图书馆员都没有学习过文献信息检索知识,不具备利用各种检索工具检索文献信息的能力。

因此,更新、学习新的现代化的文献信息检索手段和方法势在必行。在图书馆员中开展文献信息检索教育可采取以下途径和办法:

首先,根据图书馆员的学历、知识层次结构、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分层次地进行培训。第一层次主要针对大专以下学历,没有接受过文献信息检索教育的图书馆员。培训的内容为:文献与信息的基础知识、常用检索工具书与参考工具书的作用与方法、计算机信息检索基础等。第二层次主要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进行,即针对掌握了一般的文献信息检索知识和技能的图书馆员。培训的内容是数据库知识及网络基础、计算机在信息检索中的应用、联机与光盘数据库检索、因特网上专门信息的搜索等。通过这样的培训,使图书馆员既能通过传统的检索工具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又能通过信息网络和计算机检索系统指导读者获取和利用信息。

其次,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岗位培训。图书馆不同的工作岗位对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不同。通过因制宜,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岗位培训,使图书馆员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为读者提供准确、实用的文献信息,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为科学研究服务。也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学习方法。首先自学。充分利用图书馆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自学条件与环境,可根据自己的客观条件和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学习,补充、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和特长。其次请专业老师上课,进行系统的学习。也可以外出培训进修,参加更高层次的学习,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带动整个图书馆系统队伍的优化建设。

四、结语

面对21世纪的我国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资源的不断更新、扩大的新形势,加强在图书馆员中进行文献信息检索教育是一项长久的工作。要使图书馆员不断自我充电,掌握更多的文献信息检索知识和技能,才能完成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图书馆职能作用。开展文献信息检索教育,提高图书馆员信息检索素质,是时展对图书馆员的要求。图书馆员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地获取文献信息检索的新知识、新技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为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应中. 论“以人为本”与图书馆服务创

新[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5)

126-128.

[2]杨晓.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与

服务创新 [J]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21):92-93.

文献信息检索范文第2篇

首先,文献信息检索是信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已步入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掌握文献信息检索是时展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重点在于培养人才的综合能力,如实际处理事情、解决事情的能力、自学自习能力等。掌握一定的信息查询、信息获取、信息加工等能力是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其次,文献信息检索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特别是互联网传播平台的建立,为知识信息提供了更广阔的的交流空间,但信息量的巨多又成为信息检索的障碍,实践证明在进行工作学习等过程中有一少半时间消耗在查阅文献信息上,严重影响了工作、学习等方面的进展和效率。再次,文献信息的获取过程可以开阔检索者视野,启发检索者思维,对人的思维的发展与拓宽具有积极的意义。此外,通过思维的拓展可以更好的对接收的知识等提出新的见解,有助于人们在工作、学习中的创新能力的增强。第四,文献信息检索有利于促进信息的知晓、交流、利用和发展,有利于人类社会智慧和知识产品的传播和发展,并为人的决策、观念的形成等提供依据。

2关联理论与文献信息检索探讨

2.1关联理论与文献信息检索相关性概述

关联理论认为文献信息具有分裂性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首先,人类在创造知识财富时有相对统一的思考趋向、理解趋向和编排的相似性。关联理论将知识的构造看成有一定相关性的构体,通过对文献信息之间的相关性的研究,可以提高获得所需文献信息的速度和质量。其次,关联理论认为文献信息的产生是一个思维构造过程,也就是说,大脑经过一些列的映射、加工、处理等将文献信息构成一个集合,主要包含词汇信息、逻辑信息、知识信息。虽然人们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如果我们把关联看做一个常项,差异看成一个变量。那么文献信息之间就会形成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对这种相关性研究,实现对文献信息检索的快速性和有效性,提高文献的全查率及查准率。

2.2关联理论在文献信息检索探讨

首先,利用文献信息的关键词在相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一方面要注意关键词的选择要偏向大众化思维和广泛性词语。另一方面要注意数据库的关联性,不能定义错概念、意识范围,既费时、费力还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文献信息。此外,数据库检索方式虽有所不同,但通过文献信息关联性还是能找出其检索的相关规律的。其次,利用文献信息的相关性进行精确辐射。如文献信息中的某一关键词,通过这个词检索到相关文章,相关文章会连接到有关联的数据库或杂志网站,进而完成对文献信息的检索,获得更多、更广泛的相关信息。再次,文献信息生产的过程是对知识的一个编码、输入、输出的过程。知识产品创作者希望自己的思想、意图能广为人知。因此,在论文、著作等文档中会有所明示,这些明示信息与检索者的检索信息就有一定的相关性。结合关联理论原则,论文、著作等文献的每一个观念,每一个词语都会以最佳的相关状态存在在相关的数据库中。文献信息用户在检索过程中会利用这些相关性对所需文献进行检索,达到最好的检索目的。第四,随着文献信息量的不断增长,各类检索系统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文献信息相关排序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是满足用户需求的最佳途径。在文献信息传播过程中,一方面注意文献信息观点的新颖性、独特性,最大可能的吸引用户阅读、浏览。另一方面必须注重文献信息的相关性传递,有效的实现文献信息的传播目的和使用效率。文献信息保持创新、新颖的同时应兼顾一定的检索能力和大众检索偏好。

2.3关联理论在文献信息检索中的应用

文献信息检索步骤:第一步,确定检索题目,分析检索题目的信息相关性。第二步,确定文献信息类型数据库,结合检索途径选择适当的检索工具,应用检索工具对其进行检索。其中注意检索的关键字段、检索词条等的关联性与匹配性。第三步,开始文献检索,比较、寻找最佳的检索方式,并进一步分析文献信息相关性的使用价值。并对文献信息检索结果进行分析,查找漏检文献及漏检原因,不断的提高全查率和查准率。此外,在文献信息检索中,常用到“倒查法”和“追溯发”,也就是知果寻根,实质也是关联理论发挥作用。如追溯发,利用已知的一批文献信息查找、检索其他的文献信息,这样可有效的扩大文献信息获得量,同时提高了文献信息检索的效率。又如,利用与文献信息相关的主体、作者、出处等进行检索能较准确的检索到文献的相关信息及更广泛的文献信息资源,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检索服务以满足用户的文献信息需求。因此,关联理论不但应用广泛,而且在文献信息检索中有巨大的作用,信息相关性的适当、合理利用,有效的提高了文献信息的检索效率。

3结语

文献信息检索途径较多,操作起来较为复杂。如果不能很好的掌握检索的技巧,将会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文献信息的查询上,影响工作、学习效率。关联理论广泛的利用在翻译、学习等领域,在文献信息的检索领域的使用还处在探索和发展的阶段。随着文献信息库的迅速扩大,文献信息检索的效率越来越难以保证,关联理论为文献信息的检索提供了更清晰的研究方向,将为文献检索的全查率、查准率、高效率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并在次理论指引下创新出更加方便、快捷、准确的检索途径及检索方法。

参考文献:

[1]曹平.中外专利文献信息检索平台比较研究[J].情报探索,2011,(07):67-69.

文献信息检索范文第3篇

环境学科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其研究范围和内涵不断扩展,所涉及的学科非常广泛,因此相关的文献资源也是浩如烟海。资料表明,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查阅文献占到全部工作的51%,也就是说超过半数的研究工作是检索和阅读文献,所以如何从繁多的信息资源中找到所需的资料是环境工程者在科研和实际生产中面临的首要问题。 

《环境科技文献检索》是一门实用性强,且兼具理论性、知识性的方法技能课,其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掌握科技文献的检索方法,对于学生而言,无论是日常资料查询还是毕业论文撰写,该课程都非常具有实用性。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条件缺乏以及学生个人重视不够等原因,导致该课程的学习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最为明显的是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学生仍然不会查找所需资料,甚至不会阅读文献。为此,如何加强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尤其是在信息化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利用各种资源授课是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新形势下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课程改革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信息网络化环境下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应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笔者利用学校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契机,围绕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科特色,结合环境专业学生的特点,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目的,有针对性地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改革。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探讨了新形势下环境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改革。 

一、案例教学应用于理论知识讲授中,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检索技巧越来越简单化、傻瓜化,以主讲检索技能为核心的文献检索课,学生兴趣不大是困扰该课程教学的一个严重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在基础理论知识讲授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如在绪论信息相关概念的讲解中可以引入著名的“照片泄密案”,让学生从照片中寻找有用的信息,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再结合学生的回答将相近的几个概念进行比较讲解,学生从生动、形象的案例中了解信息、情报的概念、重要作用、情报发展史和当前最新的研究内容。这样的讲解比枯燥地介绍概念和现状更能使学生接受,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也更深,同时也使学生对于信息安全的问题更加关注。在讲解专利问题时,可以引用“苹果”和“三星”的专利之争,用实际的案例和数据让学生理解专利的作用和价值;在讲解专利的“三性”问题时,可以介绍袁隆平教授的“杂交水稻”在美国申请专利被驳回的案例,使学生容易理解专利新颖性的问题,同时也帮助他们明确和申请专利的先后顺序问题。而在一些检索技巧的讲解过程中,也能引用讲授教师自身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的一些实例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从教学效果来看,案例的引入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他们直观了解到文献检索的意义。 

二、问题研究型教学应用于实践操作中,突出专业特色 

科技文献检索课程在有些学校是由图书馆的专业人士来讲授的,虽然这些老师在检索技巧上比较专业,但存在教学中脱离学生专业的问题。而这门课程之所以由专业教师来担任,就是要突出学生所学专业的特色,以便于在学生上机操作的任务中结合专业开展。如在讲授完绪论课和搜索引擎后,结合授课学生面临考研的问题,可以要求搜索环境工程专业招收及导师相关情况;针对目前雾霾天气和PM2.5的热点,设计有关雾霾形成及治理的相关信息,突出专业性。在讲授完中文数据库检索之后,可以完成设计与环境工程相关的议题,要求开展学位论文、馆藏图书、电子图书检索、专业核心期刊、专业会议论文的检索等,并设计了“试结合实例分析专业数据库和百度的检索感受”的问题,以此让学生多多体会专业数据库和搜索引擎的检索差异。在讲授完外文数据库及专利和标准检索之后,可以安排专业相关的前沿信息搜索,考查学生综合分析信息的能力和应用不同搜索工具的能力,考查学生专业外语的水平和外文数据库搜索文献掌握的情况,考查学生对获取信息的阅读能力。在最后的文献检索综合考试中,可以采取学生分组上机和撰写小综述的形式,针对密切结合专业的选题让学生分组展开涉及课堂讲授的各种检索要求和内容,并要求学生阅读所获取的文献撰写与选题研究相关的小综述,以此考查学生合作、检索和阅读分析文献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通过几次上机,学生除了熟悉有关检索的操作外,也通过阅读检索得到的文献丰富了对于相关专业领域的认识。 

三、研讨教学应用于检索报告点评中,强化信息素养 

文献信息检索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信息素养 检索与利用 实践训练

1.问题的提出

1984年2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高等院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的通知,一些高校纷纷开设了文献检索课程(以下称文检课),至今已30余年。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张羽,2014)。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并能实际运用,对每一位本科院校大学生都是一项必备的技能,只有较为完整地掌握信息z索方法,学会对有效信息的利用,具备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改善知识结构,丰富专业知识内容,才能在专业学习和职业道路上越走越远。文检课是一门应用性广、实用型强的课程,长期以来,在有关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的教学研究中,已有大量的教学研究成果,其理论上研究的成熟度和广泛度高于实际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存在由于课时少、资源有限、学生重视不够等导致的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传递,但往往止步于让学生掌握一些文献检索的方法和路径,教学过程停留在信息检索层面(谢礼妹,2014),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训练,课程结束时也没有标志性的成果,课程没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课程学完,仍有学生无法独立完成检索任务,或者检索来的结果不知道如何使用或用在何处的情况。本研究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实用能力培养入手,通过组织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的实践训练,立足“从做中学”培养学生快速准确地获取有用信息,识别、辨别、筛选和整合利用信息,做到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课程开设的目的。

经实践,在教学中通过“理论讲授+实践上机检索+课题研究报告”的“从做中学”的模式完成学生文献信息检索能力的培养具有实际意义和可操作性。该模式构想基于以下几点认识:依据“任务型教学法”,倡导“从做中学”,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主动学习、主动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地方本科院校与一般研究类院校相比,更加注重培养实用型的人才,但由于地方本科大学“大多办学时间短,很多必要的改革尤其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改革中占有重大比例的各科教学改革还没有全面铺开,还没有跟上”(王哲,苏建新,2015),且目前存在着“地方本科大学图书馆在接受信息资源挑战带来转型的同时,又迎来了向应用技术型办学转型的新挑战的双转型”(李全华,2015)。面临着“双转型”的本科院校,由于种种原因,《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的作用未能完全发挥出来,据调查,主要表现为:学生对此课程不够重视,认为学不学没多大关系,上课热情不高;教师则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没有学校元素,不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需求,毫无吸引力,教学效果不佳; 学习方式恪守学生选课的原则,重视与干预不足(李全华,2015)。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二重二轻,缺乏系统的信息素质教育:重“获取”轻“利用”、重“课堂讲授”轻“信息实践”(李培培等,2016)。除了上述问题在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外,以下为实践中关注到的一些具体实际问题。

2.1教师层面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使用,文检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文献检索课程的内容及检索方式都已经无法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现在的大学生,是电子产品伴成长的一代,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和使用程度很高,进校前就养成了用手机搜索解决心中困惑或难题的习惯,所以,在开课之初,一些学生对开设此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缺乏认识的,以为无非就是教学生上网、用搜索引擎、查工具书等。这对教师的信息素养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和手段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上都需要及时更新和提升,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也需要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师的在职继续教育培训和加强教学研讨需要学校重视和个人自觉意识的双重作用。

2.2学生层面

学生重视不够,没有自主检索的习惯和意识,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差,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了解不够,认识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感受不到学习的意义,学习缺乏动力和积极性。由于课时有限,学习内容难以面面俱到,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现课程教学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的问题。而且,课程貌似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密,往往让学生感觉到课程与专业学习无关痛痒、可有可无,因而有的学生上完该门课后还有信息观念和情报意识缺失的情况。

2.3课程定位层面

关于课程性质定位,原国家教委教高司1992年第44号文件对文献检索课的性质定位是“文献检索课是培养学生的情报意识,掌握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从文献中获取知识和情报的一门科学方法课”,旨在培养学生“懂得如何获得与利用文献情报”(李培培等,2016)。这一关于“方法课”的定位,导致学生满足于只懂得获取信息的方法,而缺乏系统完整的信息素养和情报意识。

3.对策研究及建议

针对地方本科院校《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任务为导向,课题为引领,授之以渔,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无缝对接,把专业学习嵌入信息素养培养中的模式,满足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依据“任务教学法”理论,“从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任务型教学法,最早起源于西方,随着教育全球化的推广,逐渐渗透到中国教育领域,经过著名学者的深入研究,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任务型教学理论……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强调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苏丽敏,2016)。“从做中学”是现代美国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以“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为依据,对知与行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举世闻名的“从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理论。在《明日之学校》(School of Tomorrow)一书中,他明确提出:“从做中学要比从听中学更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杜威认为,“从做中学”充分体现了学与做的结合,也就是知与行的结合(单中惠,2002)。由此可知,依据“任务型教学法”理论,“从做中学”就是由任务驱动,目标引领,让学生在有实际活动的环节中积极大胆地实际动手操作,带着任务(学会某一项技能,掌握某一项技术,弄通搞懂一个道理),带着目的(完成任务)进行实践,任务完成了,目标实现了。将外在的驱动力(任务)变为内在的自觉力(实现目标),提高实际运用能力。任务型教学模式与其他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实践性(苏丽敏,2016)。

(1)教学内容的选取应注重科学性、合理性、完整性和专业性,除了把握内容上的整体完整外,还要注意与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紧密结合。学生系统完整地学完文检课所具备的信息素养有助于学生日后发展。在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检索能力和获取信息的速度快慢决定了赢得机会抓住机遇的快慢。与专业课程学习内容高度融合,才能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稳固和提升,有效解决信息素养与专业学习脱节甚至是两张皮的困境。

(2)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检索能力,把能力的培养嵌入专业教学中。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和保障,校园里的学习是有终点的,而人生旅途中的学习是没有的,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与个人的信息素养息息相关。如英语专业学生的文检课就注重把文献检索的能力培养与英语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把专业课程论文撰写、小课题研究报告、学位论文撰写及考研、出国等方面信息的检索能力培养相结合,使学生在上完文检课后,已完全能够靠自己的检索能力解决处理好上述各方面的问题,消除上述各方面的困惑与迷茫。

(3)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开展实例教学。用本专业学姐学长们的成功范本进行实例教学,让学生感受科研之路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学,学着做,鼓励和指导学生围绕“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等问题进行实践训练,就能实实在在掌握检索技能、具备信息素养、学会利用,为自己的成才之路打好基础。

(4)加强与学生课后的交流和指导,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检索需求,对学生的检索困难或问题进行个性化的指导,重方法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知识学习结合,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参与及主动性的发挥。

(5)实际操作并拿出成果申报大学生科研课题或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让学生自主设计选题,通过信息检索,分析并模仿进行开题报告的撰写,亲身体验科研训练整个过程,避免出现重检索轻利用的情况。

4.“从做中学”实践分析

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相交叉。18课时的《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分为9次课,每次2课时。理论讲授文献检索基本概念和常识与实践上机操作检索相交叉,在对基本常识有了初步了解的前提下,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体会、体验文献检索;有了实际感受之后,再对进一步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和介绍,然后做实际操作。检索实习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完成一定量的实习题,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重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注重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课程进行到一半时将期末课程结业报告的任务布置下去,要求学生明确任务,由任务引领进行实际操作。课程结束时完成课程报告,并在课程结束后,由教师从中挑选出质量较高的课程报告,从申报校级大学生科研课题或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入手,帮助学生进一步挖掘和深化课题,指导学生做好项目的申报,用实际效果让学生感受到“从做中学”的实效。

5.案例分析

案例学习任务一:以《中国文化英语教程》关于“天坛”和“紫禁城”的历史背景探究为例,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就课本上不同章节中针对天坛和紫禁城的修建背景和建成时间基本一致且都与明永乐皇帝相关的论述,激发学生探究兴趣,采用任务驱动法、问题导向法和网络法展_信息检索和探究,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寻求答案,从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

案例学习任务之二:以《中国文化英语教程》关于被冠以“兵书中的兵书”的“百代谈兵之祖”的《孙子兵法》里所论述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上伐谋,其次伐交”等论断,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为什么中国古代军事家认为最好兵法就是不要打战”,通过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文献检索,查阅相关资料,培养学生信息交流及批判性思维能力,了解孙子所谈的用兵,其实包含了现代战争里所谓整体战争的理念,他谈兵,却并不强调一开始就以大规模的毁灭性的杀伤和打击,相反,他认为这是最下策,战争的目的是取得胜利,而不是杀人越多越好,所以“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的本质,了解农耕民族安土重迁的思想和求稳定保和平的美好愿望等文化背景常识。

案例教学三:以《中国文化英语教程》中关于“带着永恒微笑的佛像”的介绍,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在中国已有影响力的本土宗教道教之后佛教还能够深入彻底地进入中国,并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此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信息及探究学习的能力。

6.结语

通过文检课上的实际操练,结合专业知识的学习探究,“从做中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信息素养,掌握了文献检索的技能,使学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科研训练,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完成学位论文撰写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为学生终身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羽.文献检索与利用本科精品课程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1):93-95.

[2]谢礼妹.知识服务理念在“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教学中的应用[J].图书馆建设,2014(6):62-66.

[3]季拥政.《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J].青海大学学报,2011(6):99-102.

[4]吴慧华.信息素养教育嵌入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启发――以《大学语文》为例[J].图书馆建设,2016(9):70-73.

[5]黄燕华.专业理论知识镶入《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途径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7):61-63.

[6]李全华.地方大学图书馆在双转型中的应对与调适[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1):20-26.

[7]李全华,赵青.地方本科院校《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需求状况调查――以楚雄师范学院为例[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6):75-78.

[8]单中惠.“从做中学”新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9):77-79.

[9]王哲,苏建新.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文献检索课程新教学模式探讨[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5(9):94-95.

[10]苏丽敏.论任务型教学对高校英语人才培养的潜在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2):155-157.

文献信息检索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文献信息检索课;中医高等院校;中医教育

中医药文献信息检索课自1985年首批中医院校开课至今已25年,目前国内所有中医院校均已开设检索课,有了相应的统编教材和自编教材、教参和一支教师队伍,不少院校还成立了检索教研室。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增强了中医院校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使广大同学普遍掌握了文献检索最基本的方法和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和科研奠定了基础。

1  发展历程调研

笔者借助2009年本校主办“首届中医药信息学与信息素质教育高级研讨班”之际,对全国23所中医高等院校文献检索课的教研室设置,教材使用,教学内容、层次,授课和考核方式,以及相关主题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与1996年浙江中医药大学张长生老师开展的《中医文献检索课》的调查进行了对比[1]。这次调查结果有如下变化:①在计算机检索教学和实习场所2项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各个院校都建立了电子阅览室,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新校区的搬迁,电子阅览室的计算机台数更是成倍递增,为检索课的实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②20多年来,文献信息检索课的教学不断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学规模不断扩大,师资力量逐渐雄厚,拥有了各个职称层次的教学队伍;教学效果有所突破,特别是使学生增强了信息意识,达到了在一定程度上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学参考书和教材的编写呈现百花争鸣的态势;依托教材建设的平台,不断开展校际间的交流。③教师不断在教学过程中总结教学经验,撰写了一定数量具有中医特色的检索教学论文。

但是,从此次调查和会议的交流中,我们清楚地意识到:中医院校文献信息检索课的发展偏慢,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与“医学生七种能力”的培养要求距离甚远。

2  存在问题

2.1  各行其是,疏于交流

从资料记载和统计看,2000-2005年大约先后有24位检索课教师参加了福建中医学院图书馆主办的每年一期的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网络医学信息采集与服务》培训班。而全国中医院校以文献信息检索课交流为主要议题的学术会议,自1996年在浙江中医学院召开之后再没有开会。因此,各院校同仁间几乎互不认识,信息沟通基本处于闭塞状态。

2.2  缺乏统一规范的要求和管理

自教育部(84)高教一号《教育部印发关于在高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的通知》下发以来,20多年来再没有新的有关文献检索课教学的文件、意见或通知,各高校均依据自己学校的情况自行安排教学内容。从我们调查的数据和本校长期以来的做法可以看出,中医院校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和大纲要求,课程名称、课程设置也不统一,有的学校是必修课,有的学校是选修课。必修课和选修课开设的学期段也不同,从大一到大四必修和选修均有;课时安排也不尽相同,有的学校是2个学期的课程,有的学校是1个学期,学时从18~51学时不等。

2.3  缺乏对检索能力评价和考核标准

迄今为止,我国尚缺乏对中医院校学生在校期间信息素质的评价和指导标准。各类探讨检索课教学方法和内容的研究论文数量不少,但涉及具体如何评价检索能力或信息素养的论文鲜见,与西医院校的发展和水平相比差距很大。我们在面向研究生的课程中,发现许多研究生不懂如何选题和立项,面对导师指定的选题,又不知如何制定信息搜集策略,如何动手实施一项检索任务,如何识别或捕捉复杂多变的课题需求,如何对信息进行鉴别、组织和分析。而这些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比检索技能更为重要。近年来,信息检索课之所以徘徊不前,很大程度上是缺乏自身认识和内容的创新。

2.4  教研室建设无统一要求

从调查情况看,许多学校的任课教师都是兼职的,备课时间相对不充分。有的学校虽然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的时间比较久,但由于没有形成独立的教研室,几乎处于学校教学的边缘状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任课教师的考核和评价,都游离在学校教务处统一规范的管理之外。因此,教师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大打折扣。另外,有些图书馆对青年教师培养不够,虽然是图书馆或中医药专业毕业,但没有受过教学方面的专业训练,不了解教学方法,不能有效地把握课堂;同时还存在年轻教师没有充足的检索实践经验,检索的基本功较薄弱等问题。

3  建议

3.1  开设各层次、各专业文献信息检索课

以《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中医学专业设置基本要求(试行)》(教高厅〔2008〕3号)为契机,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探索课程设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文件中提出了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中医学、中药学的专业培养要求,明确单列一条规定:本科学生在完成学业时,专业水平应达到“熟练运用计算机,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了解中医药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而目前已经在医学院校推广的国际医学专业认证的考核指标中,文献检索能力也作为一项单列的考核指标。因此,检索教学的意义更加凸显。教学效果的好坏关乎学生文献检索能力的高低,这对从事中医检索教学的教师、团队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3.2  推动文献信息检索课内容从传统检索到信息分析的跨越

随着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信息检索已经由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发展到了网络化、智能化、认知化阶段,这一阶段的信息检索平台具备了初步的信息分析功能,从而使传统检索信息向信息分析层次发展。而目前的中文检索平台,如cnki的知网节、万方的知识服务平台、读秀知识平台等,都开始朝信息分析的方向发展。以cnki为例,当检索出某一主题的结果后,检索者还可以利用该平台提供的信息分析功能,对检索结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①分组分析法:从学科类别、中文关键词、研究层次、文献作者、作者单位、文献出版来源、研究获得资助、来源数据库等角度深入;②排序分析法:按照相关度、发表时间、被引频次、下载频次等排序方法,对同一主题的检索结果进行分析。

而英文数据库的isi检索平台,同样能够按照时间进行分析,了解不同时间阶段课题研究的状态;按照国家分析,了解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国家以及国内该领域研究情况;按照机构分析,了解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按照作者分析,了解该领域的核心研究人员;按照来源刊分析,了解该领域研究的重点期刊以及对某刊物收录论文情况;按照学科进行分析,了解该课题涉及哪些学科领域以及对感兴趣学科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很显然,通过对检索结果从6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将使学生有进一步的深入了解。

中英文数据库的示例表明,检索课的教学侧重点应该有明显的改变,信息检索目前已经发展到信息分析层次,这一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教师和学生高度重视和关注,并及时引入课堂,作重点分析和介绍,引导学生由传统的单纯检索向检索与信息分析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3.3  尽快制定信息能力评估指导性标准

本次调查除了问卷形式之外,我们还对各个中医院校的网站进行了调研。除了南京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学院的检索课有精品课程网站之外,尚未发现其他院校有中医药文献检索的精品课程的相关网页,说明中医院校的文献检索课程建设还需要加强精品意识,相关教学手段、教材编写、教学内容、教学队伍还要不断努力,朝精品课程建设方向发展。

3.4  培养和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目前,承担检索课的教师在完成现有教学任务的同时,面临着继续学习和知识更新的挑战。因此,应该主动融入到中医药信息学的学科建设中,将学习、教学、科研紧密结合,扩展知识结构,根据信息学学科涵盖的其他课程的需要,积极开设更多的课程,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