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范文第1篇

文献综述可以作为论文里面的一部分,因为它是前期研究工作的个研究性总结。文献综述要求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

(来源:文章屋网 )

文献综述范文第2篇

如:

关于****问题研究的基本理论;

***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方法述评;

*****问题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问题原因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

*****问题对策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等等。

最后,一般要综述上述国内外研究在哪些方面存在局限和不足,提出(撰写)自己想要突破或加强的研究方面。

文献综述需要对与论文主题最相关的国内外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进行收集、分类、归纳、整理和总结,需要加上自己的述评和观点,同时要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为了论文的拟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济学院对文献综述的要求

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一)对文献综述的认识

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所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文体。

综述写作最重要的问题是作者在阅读和收集材料后,应对所阅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并由已有的研究成果引出重要结论,绝非简单的材料堆砌,综述的基本功能一方面是了解前人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是要了解与本课题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二)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文献综述必须符合浙江省教育厅及嘉兴学院的有关要求,除此之外,还必须具备:

1、要具有综合性、描述性和评价性的特征;

2、文献综述参考文献不得少于20篇(其中,外文不少于2篇);

3、文献综述字数不得少于5000字。

(三)文献综述的写作方法

文献综述一般包括前言、主体和总结三个部分。

1、前言:用较小的篇幅(通常300字以内),提出问题,包括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历史、资料来源、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

2、主体: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这部分应包括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几个方

面的内容。

(1)历史发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2)现状分析:介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各派观点,包括作者本人的观点。将归纳、整理的科学事实和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对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要详细介绍,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论的问题要介绍各家观点或学说,进行比较,指出问题的焦点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对陈旧的、过时的或已被否定的观点可从简。对一般读者熟知的问题只要提及即可。

文献综述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要求,文献综述,撰写要求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该部分是要求写国内绕你论文题目(或命题)进行研究的研究现状,即是指围绕此命题国内外已研究了哪些问题(可包含从哪些方面、什么角度、采用了哪些方法等方面对此进行阐述,不要求每一个问题都从这些方面进行全面阐述!)?研究的程度如何?已解决了哪些重要问题?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是哪些?或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在努力解决哪些问题?有哪些代表人物?他们分别主要研究了哪些问题?或主要从哪些方面研究了该命题?

该部分的重点是:国内外已研究了哪些问题?研究的程度如何?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是哪些?

二、研究成果

该部分是要求写国内绕此命题已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解决了哪些问题?具体撰写时可先将相关成果进行适当分类,再把各成果名称放置到相应部分中。注意:应在各成果名称之后简述其内容(如,研究角度、研究方法、观点、结论等)。

三、发展趋势

指国内绕此命题将来主要要研究哪些问题(可包含将从哪些方面、什么角度、将采用哪些方法等方面对此进行阐述,不要求每一个问题都从这些方面进行全面阐述!)?其中热点问题将是哪些?未来的研究将侧重解决哪些问题?

四、存在问题

指国内绕此命题的研究还存在什么问题。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

文献综述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管激励;企业绩效

国内外学者针对高管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研究,但由于众多学者运用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研究的对象各异,到目前为止,对于高管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本文首先将高管激励分为货币性激励及非货币性激励,分别阐述其与公司经营绩效之间关系。

一、货币性激励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综述

货币性激励主要包括薪酬激励(包括基本工资、津贴、福利及奖金)、股权激励及在职消费(刘勇)[1]。国内外学者对于货币性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已趋于成熟,但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尚未取得一致结论!

货币薪酬方面:部分学者认为高管货币薪酬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Kevin、刘绍娓和万大艳[2]、陈丹和刘杰琼[3])。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高管货币薪酬与企业绩效无显著正相关关系。如魏刚[4]、Jensen和Murphy [5]及Yermack认为高管年度报酬与公司业绩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谌新民和刘善敏的研究也表明高管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

股权激励方面:股权激励能有效降低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第一类成本(Jensen和Meckling)。部分学者认为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如Kato H,Lemmon M,Luo M、于东智,谷立日、徐宁等均认为高管持股有利于克服管理者的短行为及成本,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另一部分学者认为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不存在显著线性关系或者负相关。如王锐等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区间效应呈“正 U型”关系。顾斌和周立烨、白洁等均发现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的激励作用不明显。

在职消费方面:理论界关于在职消费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主要有观和效率观两种观点,观认为在职消费是一种难以监控的公司高管为了谋取私利采取的手段,易造成企业资源浪费。而效率观则认为在职消费给高管带来的优越感能够激发高管的潜能,提高效率。Fama、罗宏和黄文华[6]的研究均验证了观。Rajan和 Wulf [7]、朱焱和翟会静研究则验证了效率观。

二、非货币性激励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综述

非货币性激励主要包括管理层权力、内部薪酬差距及职位晋升等(刘勇)。国内外学者较少对高管非货币性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单独研究,更多的是关注非货币性激励对货币性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

管理层权力方面:权小锋等、Bebchuk, L.A. Fried, J.M. 等认为管理层权力越大,其获取的私有收益就越高,越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卢锐研究表明管理层权力可以加大高管内部的薪酬差距,但是对于绩效的影响却不显著。朱焱和翟会静的研究表明,管理层权力削弱了高管货币薪酬对企业绩效的激励作用。高遐等证明了在高管理决断权情况下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挂钩更加紧密。吴作凤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股权激励强度越高,激励契约中设定较长有效期的概率越低。

内部薪酬差距方面:锦标赛理论从动态视角解释薪酬差距,认为企业内部的晋升基于相对绩效排序,薪酬差距来自组织层级的不同,较大的薪酬差距能产生较好的激励效果。虽有少部分学者质疑高管内部薪酬差距的激励效果,认为内部薪酬差距有失公平,挫伤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巫强、张正堂)。但绝大部分学者的研究表明锦标赛的存在性并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常建、林浚清等、白锋和程德俊)。

政治激励方面:国内外更多的是消极的以高层管理者被动变更的角度去研究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发现高层管理者的变更与企业绩效负相关。龚玉池、张丹等、朱红军 [8 ]等均认为经营者变更威胁并不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研究发现高层更换的可能性显著地与公司绩效负相关。宋增基则认为政治激励存在的时候,绩效对物质报酬的边际贡献下降,此时物质激励和政治激励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

三、相关文献研究述评

综上所述,对于高管激励对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研究:国外学者关于高管激励与公司绩效的理论体系已经成熟,但其实证研究主要是以英美或日本等发达国家大型上市公司为主,缺乏对发展中国家上市公司的研究。而我国学者对于高管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的学者采用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数据不同所造成的。我国的行业及地域发展不平衡亦可能是导致这种差异出现的原因,李玲曾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和持股激励效应存在着较大的行业性差异。对于各项激励措施之间的配合效应的研究:大部分学者主要在研究非货币性激励对货币性激励与企业绩效的调节作用,而鲜少有学者研究货币性激励对非货币性激励与企业绩效的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勇. 国有上市公司高管人员长期激励体系构建探析[J]. 市场论坛, 2015,(9): 43-45.

[2]刘绍娓,万大艳. 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国有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的实证比较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3,(2): 90-101

[3]陈 丹,刘杰琼. 中小企业股权集中度"高管激励和公司绩效相关性研究[J]. 东岳论丛,2010,31(11):44-49

[4]魏 刚. 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J]. 经济研究,2000(3:)32-39

[5]Jensen, M.C, Murphy, K.J. Performance Pay and Top- Management Incentives[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98(2):225

[6]罗宏,黄文华. 国企分红、在职消费与公司业绩[J].管理世界,2008,(9):139-148

文献综述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中村”;文献综述;展望

一、关于“城中村”的概念研究

(一)“城中村”的定义

在早期的研究中,李增军(1995)把“城中村”称为都市里的村庄,田莉(1998)把“城中村”称为都市里的乡村,敬东(1999)把“城中村”称为城市里的乡村,叫法并不统一,2000年左右逐渐统一为“城中村”。

从地域和社会关系的角度定义,代堂平(2002)认为,从地域角度上讲,“城中村”现象是指已被纳入城市范畴的局部地区;从社会属性的角度上讲,“城中村”现象属于传统的“农”村社区的矛盾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社区。

从区位和社会特征的角度定义,张建明(1998)指出,“城中村”位于城乡边缘地带,一方面具有小农经济思想和价值观念,保有着乡村的某些景观;另一方面拥有城市的某些基础设施和生活方式,具有城市的某些特征。

从土地利用和土地产权的角度定义,李俊夫(2004)指出:“‘城中村’是指那些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或城乡接合部,被城市建成区包围或者半包围的,没有或者仅有少量农用地的村庄。”

(二)“城中村”的分类

根据研究角度的不同,研究者把“城中村”分成不同的类型。根据城市与村庄相交接的形态特征的划分,陈怡等(1999)将“城中村”划分为内切型、外切型、飞地相邻型、相离型、全包围型及半包围性这六种类型 ;根据“城中村”相对区位的划分,李培林(2002)将“城中村”划分为六种类型,包括处于繁华市区、处于市区周边、处于远郊、还有较多农用地的村落、还有少量农用地的村落、已经完全没有农用地的村落。李立勋(2001)把“城中村”划分为成熟型的(近中心区)、成长型的(中心区外)、初生型的(建城区外、规划区内)三种类型,李培林和李立勋根据相同的划分方式,得出不同的类型的“城中村”;根据各种因素叠加效果的划分,张建明(2003)采用聚类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将广州市的海珠区和天河区的44个“城中村”划分为土地资源充足型、基础设施优越型、集体经济实力型三种类型;根据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李俊夫(2004)将“城中村”划分为三种类型,包括尚余较多农地、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比例大致相当以及几乎没有农地;根据“城中村”社会形态的划分,李津逵(2005)将深圳市的“城中村”划分为三种类型,包括本地农民的村落(城市出现之前)、本地失去耕地农民的就地集中安置区(城市建设中)、原住民面向外来低收入阶层的廉租屋区。

(三)“城中村”的特征

1.景观特征。“城中村”建筑密度太大,形成“ 贴面楼”“一线天”“ 握手楼” 等独特景观; 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公共绿地与体育等设施(蓝宇蕴,2001)。

2.人口特征。现在“城中村”的人口构成比较复杂,外来人口多,有相当强的异质性,不像传统的农业社区人口构成相对单一。由于本地人局限于与本地人交往,外地人局限于与自己同属一个地域的人交往,以及本地人与外地人在收人、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存在的差异,导致本地人与外地人的交往比较少,关系淡薄(刘伟文,2003)。“城中村”人口密度高,人口规模大拥有大量的暂住人口,本地村民数量不多,暂住人口的比例甚至超过本地人口(郭艳华,2002)。

3.社会特征。“城中村”大多处在农村管理体制之下,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缺乏像城市一样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管理;人口构成相当复杂并且外来人口比较多,治安比较差(侍克善,2005)。由于历史的原因,“城中村”在道路、排水、供暖供电、垃圾处理等方面并没有与市政设施干线配套,造成了基础设施不完善(张成福等,2004)。

4.经济特征。由于“城中村”缺乏农业用地,使其以第二、三产业为主要的经济来源,同时城市建设征地的补偿也是城中村集体经济收益的一个重要来源(郭艳华,2002)。“城中村”的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是房产出租、经营性劳动和分红。“城中村”的村集体有大量的土地、房产、厂房等租金收入,而每个村集体一般都会结成实行股份制经济社(刘伟文,2003)。

二、关于“城中村”的形成原因

(一)局部利益驱动

“城中村”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土地大幅升值,大部分“城中村”的村民开始不断扩建房屋,在房屋租赁市场中,由于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当地村民靠出租房屋获得可观的租金收入,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使“城中村”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吕宏芬等,2005)。从个体理性选择的角度来看,农民在房屋租金和土地快速增值的情况下,追求房屋租金和土地收益最大化,使得“城中村”这种特殊的建筑群体和村落体制形成(李培林,2002)。

(二)二元结构体制的存在

在城乡二元结构制度下,“城中村”是这种特殊制度下的产物。这种城乡二元结构制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包括二元的土地制度;二元的行政管理制度;二元的人口管理制度,其中二元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对“城中村”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这种二元体制框架中,二元土地制度是“城中村”产生的核心因素(张润梅,2007)。“城中村”与城市相比,在土地制度方面存在着差异,表现在仍保留归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在村籍制度、社会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内容也存在差异,村籍制度的差异表现在原来的村民尽管农耕地被征用后几乎全部转为城市居民,但是仍然保留着村籍,作为强大的村集体经济的股东,因此在经济地位上和一般市民及外来房屋租客相比有极大的差别,所以他们更愿意成为村民而不愿意成为市民(李培林,2004)。

(三)城市规划管理的滞后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管理的滞后、功能的混杂、布局的分散、房屋的乱搭乱建、重复拆迁这些问题普遍存在。管理的滞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因规划管理的力度不到位,导致违章建设递增。第二,因对村民的安置地点没有作好规划,导致村民建房凌乱布局以及重复拆迁。第三,因对村民安置建房区没有制定详细修建规划,导致村民建房区内功能复杂、布局凌乱(刘斯佳,2013)。因城市管理者在对待““城中村””治理的问题上存在认识的滞后和政策的滞后,在管理体制和管理的方式、方法方面长期落后于社区发展现状,因而导致““城中村””问题的出现并恶化(张孔见,2001)。

(四)文化的限制

从信任关系的角度来看,“城中村”可以看成是传统信任关系与情结的聚居体。长期农业社会的“聚村而居”,使村落自然成为人们生存与生活难以割舍的“祖地”,与“祖地”相关的一系列习惯,既内化于人们深层的意识观念,又外化于人们的具体行动与实践,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与村落地域共同体联系在一起的“生存策略”(张成福,2004)。

三、关于“城中村”的治理改造

国内的研究者普遍是根据“城中村”的总体特征提出治理改造的措施或者针对自己研究的具体的“城中村”提出对应的治理改造的思路。本文按年代顺序对国内有关于“城中村”治理改造的研究进行综述。

田莉(1998)认为,应加强村镇规划和建设管理,尽快对城市周边的村庄进行改造,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城市里的乡村”的发展,完善农民转为城市居民后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强化其法制观念。杜杰(1999)结合深圳市罗湖区原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例子,认为改造““城中村””应从发展决策、“城中村”内在要求、体制、文化、经济、法制、组织人事等方面入手解决“城中村”问题。

周森(2002)认为,“城中村”住房建设规划滞后,城乡两种管理体制不对轨,当前要着重解决如下三个主要问题:第一,规划要先行;第二,政策要灵活;第三,工作要务实。王素云(2003)对郑州市都市村庄进行调查提出,改革都市村庄的经济体制,重视产权制度创新是改造都市村庄的关键;以人为本,建立完善改造后居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制,关心都市村庄居民的切身利益;改革都市村庄的人口与城市管理体制,发展独具特色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三方面论述都市村庄的改造。

翁志超(2004)从量化资产,确权到人,实现居民按出资额分红;房产改革中的博弈;非政府力量的广泛参与三方面论述“城中村”改造的对策。廖俊平等(2005)提出将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模式,即把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的合作模式与“城中村”改造工程相结合,以政府作为主导方,积极制定激励政策来引导私人机构的进入。

徐楚(2006)认为在“城中村”改造中,可持续发展原理实际操作意义重大。首先,在改造过程中,要突出规划作用,使“城中村”改造纳入城市整体和长期发展规划中来,避免在改造后又出现“二次拆迁”和新的“城中旧城”现象;其次,体现在改造中要切实保障村民的长远利益,使村集体和村民个体具备长久发展的条件和能力,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最终实现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和提高。徐远明(2007)认为从“城中村”改造方式着眼,大体可归纳为以下两种:第一,整体重建型改造,即从“城中村”的整体格局到单体建筑的全面改造,从旧村向新城的整体转变,是建筑格局、建设标准、设施配套、景观建设等全方位的变革;第二,局部重建型改造,即对“城中村”整体格局不做重大调整的前提下,对局部区域、关键要素进行重点改造,这种方式一般用于处在建成区,但不与城市总体景观形成强烈反差、布局比较合理、环境比较好的地块。

张晶(2008)运用博弈理论研究“城中村”改造中政府、村民、开发商的三方博弈过程,通过构造效用函数来分析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提出在村民支持的基础上政府介入并承担改造费用,不鼓励开发商介入改造的对策建议。赵恒伯(2009)从新公共管理的角度分析后认为,“城中村”改造的关键点是重新划分政府组织、村社组织、经济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的功能边界。在明确各责任主体的功能边界的基础上,构想理想的“城中村”改造模式意味着“城中村”改造从以单纯的政府为中心的治理秩序走向多中心的治理秩序。从“城中村”行政事务采取行政机制进行管理,公共服务主要采用准市场机制,自治事务主要采用自治机制三方面来创新城中村改造事务治理机制。

赵晓丽(2011)认为,济源市在城中村改造中,要坚持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运作;鼓励探索多种改造模式;对参加改造开发的机构以及改造项目设置准入条件,实行准入制度;实行政府零收益,切实让利于民、让利于投资者的优惠政策促改造等措施。陈少牧(2012)认为,推进泉州“城中村”社区治理应按照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民主化、治理举措长效化的原则,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有效推动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发展;第二,加快社区工作方式民主化;第三,提高社区居民保障水平;第四,提升社区管理者的素质;第五,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四、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对文献的研究,看到关于城中村问题所取得了一些主要的研究成果,但在一些理论和实践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未来解决。

第一,不同学科认为城中村的形成原因不同,即社会学认为传统的农村组织和社会网络决定城中村的形成,而经济学则强调城乡二元制度在城中村的形成中起作用,城中村形成的原因并非是单一的,需要深入地研究和探索哪个原因更加的重要,这样才能更有侧重点地处理城中村问题。

第二,大多数研究都是站在城市的立场研究城中村问题,认为城中村阻碍城市的发展,应该对其进行改造,很少人认为城中村问题被夸大,不是所有的城中村都需要改造,以后可以把研究的点从改造扩大到管理,这样有助于城中村问题更好的解决。

第三,对于国外文献的参考借鉴比较少,可以参考类似于国内城中村的问题的国外现象,如贫民窟、城市过渡地带等。

参考文献:

[1] 李增军,谢禄生.都市里的村庄现象[J].经济工作导刊,1995,(8).

[2] 田莉.“都市里的乡村”现象评析――兼论乡村一城市转型期的矛盾协调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1998,(5).

[3] 敬东.“城市里的乡村”研究报告――经济发达地区城市中心区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对策[J].城市规划,1999,(9).

[4] 代堂平.关注“城中村”问题[J].社会,2002,(5).

[5] 张建明.广州城中村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6] 李俊夫.城中村的改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7] 李钊.“城中村”改造途径的思考[J].安徽建筑,2001,(3).

[8] 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J].中国社会科学,2002,(1).

[9] 陈怡,潘蜀健.广州城乡结合部管理问题及对策[J].城市问题,1999,(5).

[10] 李立勋.广州市城中村形成及改造机制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11] 万真.新世纪以来我国城中村研究综述[J].经济管理者,2010,(16).

[12] 李津逵.城中村的真问题[J].开放导报,2005,(3).

[13] 蓝宇蕴.城中村:村落终结的最后一环[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6).

[14] 林燕.近十年来国内“城中村”研究述评[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6).

[15] 郭艳华.论改造城中村的现实途径[J].城市发展研究,2002,(4).

[16] 侍克善.我国城中村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7] 张成福,王丽.“城中村”现象透视[J].经济论坛,2004,(8).

[18] 刘伟文.“城中村”的城市化特征及其问题分析――以广州市为例[J].南方人口,2003,(18).

[19] 周新宏.“城中村”研究综述[J].开放导报,2007,(1).

[20] 吕宏芬,王积瑾.城镇化进程中“城中村”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5,(4).

[21] 张润梅.试析城中村的形成原因[J].区域经济,2009,(12).

[22] 吴迪,高鹏.“城中村”问题的国内理论研究进展[J].学术论坛,2009,(12).

[23] 刘斯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的形成与改造探析[J].三峡大学学报,2013,(9).

[24] 张孔见.“城中村”大透视[J].城乡建设,2001,(6).

[25] 孙庆忠.乡村都市化与都市村民的宗族生活――广州城中三村研究[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3).

[26] 刘梦琴,傅晨.城中村国内研究文献评述[J].城市观察,2010,(6).

[27] 廖海燕.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10,(4).

[28] 周森.城中村改制改造的思路和对策[J].南方经济,2002,(2).

[29] 王素云.郑州市都市村庄改造策略之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

[30] 翁志超.浅论“城中村”的改造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4,(10).

[31] 廖俊平,田一淋.PPP模式与城中村改造[J].城市开发,2005,(3).

[32] 徐楚.对城中村改造的理论分析[J].房地产开发,2006,(10).

[33] 赵恒伯.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城中村改造问题及其出路[J].江西社会科学,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