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爱心教育

爱心教育

爱心教育

爱心教育范文第1篇

地理组 高阜辉

花了一些时间,终于把《爱心与教育》读完了,良久无言。这本书分为“爱心和童心”、“与顽童打交道”、“优秀生的培养”、“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和“沉重的思考”几个部分。我被其中所记录的教育故事深深地打动,几次不知不觉地热泪盈眶。在这本书中,李老师的字字句句都高扬民主、科学、个性教育的旗帜,处处诠释着一个大大的“爱”字。如果说,单纯的理论套套谁都懂,那么李镇西老师触动读者心弦的则是一个个朴实真挚、载满真情的案例,记录着他与学生之间的情与爱。爱是当好一个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感情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爱的情感。

李老师从教17载,对学生的爱全身心地投入,贯穿到教育教学的细枝末节。这种爱细致入微,滴水不漏,这从李老师不管接手哪个班,都精心给每个学生过生日,在生日这天送他们一本励志的书,一本笔记本、自创一首诗、或开个生日宴会等体现出来;李老师对学生的爱亲和、实实在在、不掺一点杂质,这表现在李老师经常把想家的同学或有特殊情况的同学请到家大吃一顿,学生在这里无拘无束,有种回家的感觉,假期师生一起出去郊游、在草坪上和学生摔跤,斗鸡,打扑克等等,学生推心置腹地称李老师为兄长;李老师的爱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突出表现在对差生的转化上,更展示出了李老师过人的教育智慧,既有心贴心的情感交流又不失严父的温情,对不同的问题学生投其所好,如对上课好思想溜号,自控能力很差的学生,李老师

帮他出主意,就是对自己“每天十问”,如一问今天学习任务完成了吗?二问明天的新课预习了吗等。连问十个问题,并且要坚持这样做;如对基础很差,上课听不懂又捣乱的学生,李老师便送给他一本〈烈火金刚〉,老师讲课他也有事做这样就不打扰别人听课了。他以自己的心灵赢得学生的心灵,与这些学生同喜同悲,吃喝玩乐,打成火热一片,再玩世不恭的顽童也会被李老师伟大的爱心所俘虏,孩子们于是敞开心扉,心甘情愿接受李老师的谆谆教导,李老师用自己博大厚重的爱融化了一块块坚冰,让每一位孩子抬起头来走路

李镇西老师不论是对“后进学生”的转化,还是对“优秀学生”的培养,李老师的爱无不渗透其中。他到底有怎样的魔力,缘何让学生们对他终生难忘。是高深的思想,是非凡的能力还是独特的个性?

《爱心与教育》最能打动人的故事是什么?是每天煮给汪斌的鸡蛋,还是特别感人的生日祝福?是宁玮带给我们的感慨,还是对伍建的那份爱传递给我们的感动?都是,但是最能打动我的,毫无疑问,是万同的故事。在我眼里,一个教师“制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师道中不乏煽情高手,但一个教师,能够长期地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这样地对待一个学生,难!这份长达五十页的转化一个学生的教育手记,是我迄今为止见到过的最翔实最感人的后进生转化手记。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感动,不断地在想,我有多少耐心来对待万同这样的学生,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这么一问,羞愧无比!在万同的身上,我看到了转化一个差生到底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

朝哪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出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教师。

爱心教育范文第2篇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重任主要地落在教师的肩上,要教师去承担。教师的劳动非常光荣,但教师的劳动也十分艰苦。教师既需要掌握渊博的知识,又需要具备崇高的品德;既需要投入繁重的脑力劳动,又需要付出大量的体力消耗。没有教师的辛勤耕耘,就没有人才的茁壮成长,没有教师的无私奉献,也就不会有人类的美好未来。把教师所从事的艰苦劳动和这种艰苦劳动对社会的积极意义联系起来,就能体会到当一名教师的光荣和自豪,就能体会到教书育人的无穷乐趣,就会有克服困难的无穷力量。

古往今来,在我国历史上涌现出许多终身不渝热爱教育的杰出人物。古代教育家孔子从教四十多年,朱熹从教五十多年,他们乐于诲人不倦。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拒绝当官,立足教书,鞠躬尽瘁三十多年。徐特立先生献身教育七十多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深受伟大领袖的尊敬。他们这种献身教育的传统精神,激励了无数后人。当代中国,也涌现了大量为教育事业贡献终身的优秀教师和无数默默地在教育岗位上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全国特级教师丁有宽四十多年扎根于农村小学,不管处于顺境还是逆境,始终没有改变献身农村教育事业的决心,始终把教育孩子当作自己毕生的事业,先后把二十二个差班或乱班转变为先进班,把三百多名差生转变为优秀生或“三好学生”,其宝贵经验的全部奥秘就在于一个“爱”字。

被总理誉为“国宝级教师”的北京市第二试验小学原副校长霍懋征,1943年师范毕业后到小学教书,在数十年的从教生涯中,霍老师从来没有体罚过一个学生,没有向一个学生动过气,而且创造出没有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奇迹。有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1962年6月,霍老师正在给学生上课时,二女儿病逝在医院。孩子病危时,医院给学校打来电话,学校领导要她赶快停下讲课去医院,她却说“我现在班上这么多孩子,我不去,我等到下了课再去”。一名教师,把自己的一腔心血全部倾注于自己热爱的事业,倾注于自己热爱的学生,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工作不能做好呢?

爱心教育范文第3篇

教师爱学生,那么这种爱到底是种怎么样的爱?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的审美对象是鲜活的生命,是学生五彩斑斓的心灵。教育者要用审美的眼光去“读”学生的心灵。挖掘出他们身上闪光的优点,以他们的优点去促进他们更优秀。有时绝无恶意的误解或轻描淡写的指责,也有可能学生心灵中的全部美好。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而这种谨小慎微的审美,应该也是一种爱。教育工作者需要有爱心。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师德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

一、给学生愿意接受的爱

有很多教师像父母一样,教育孩子总是苦口婆心、喋喋不休。以为自己说这也是为他好,说那也是为他好,不论学生是否能接受,是否愿意接受,只是自己在那一厢情愿地依照自己的方式,给学生所谓的“爱”。心总是好的,但往往事与愿违。很多时候这些“唠叨的爱”,只会起反作用,学生非但听不进去,反而更易起逆反心理。你让他向西去,他偏往东行。甚至对老师的这种“爱”不屑一顾,视而不见。久而久之,教师的威信也受到挑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很多老师困惑不解。这充分证明,我们教师不会爱学生,不知道孩子能够接受怎样的爱,愿意接受怎样的爱。东西虽是好的,但不是他们想要的,他们肯定也不会珍惜;道理虽是对的,但如果天天讲大道理,摆事实,即使是真理,他们也会愚钝而麻木。所以,仅凭一腔热爱,满腹豪情,理直气壮的爱,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要智慧的眼睛去发现学生的所需;需要智慧的心灵去探究孩子的心理。让他们知道老师的爱,理解老师的爱,乃至接受老师的爱,自觉回应老师的爱,甘心报答老师的爱。这样,教育才会有效果,才会长久。

二、给学生一种尊重、信任的爱

凡是“差生”,大多数都缺乏、甚至丧失了自信心和自尊心。作为老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伤害学生的人格尊严。相反,要想方设法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人格尊严,萌发希望,积极向上,获得前进的动力。我有一名比较调皮的学生,不爱学习,字写的很丑,但却很有画画的才能。有一次上课时,他在下面画画,我就抓住这个机会,严肃地说:“上英语课画画是错的,要严肃批评。但我们看这些小动物像不像?”同学们都说:“像!”我接着说:“凡画画好看的同学,写字都漂亮,为什么他写的字不好呢?这是他不认真!老师保证,如果他肯专心听课,专心写字,那么他写的字一定很漂亮。”当时,这位同学脸红红地低下了头。我发现,从这以后,他写字非常认真,而且清楚、整齐,成绩有提高,也不调皮捣蛋了。

三、给学生平等公平的爱

爱不是居高临下的封建家长式的爱,不应象太阳普照大地一样把爱洒向学生,而应该像朋友一样去关心和帮助他们。不平等的爱将会扼杀学生的爱心,它不可能得到爱的回报。中国出现的一代“小皇帝”就是明证,他们只晓得无偿接受别人的爱,根本就不懂得爱的回应。新课程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无论智商、性别、家庭背景等如何不同,但他们应该得到老师的平等对待,也渴望得到老师的平等相待。正如《简爱》中的女主人公所说:虽然上帝没有赋予我财富和美貌,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当我们死后,将经过坟墓平等地来到上帝的面前。此外,要做一名好老师,必须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你每处理一件事情,学生都会把你对他的处理与你对别人的处理进行比较。公平才能产生认同,厚此薄彼必然产生逆反和抵触。

四、给学生宽容的爱

爱心教育范文第4篇

教学以来,我一直担任化学教学工作。除了在学生的心灵中播撒知识的种子外,我更注重他们思想品德的教育。

那年我教毕业班。一天,下课的铃声响后,我整理好教材,准备离开教室。“老师,您等等,测验卷子上有道题您批错了。”张某同学边说边拿出试卷走到讲台前,指着一道计算题说:“老师,这道题应该是0.005,我写成了0.05了”。我接过试卷,仔细一看,“你说的对,是老师批错了,马上改正。”我拿起红笔,一看成绩上61分。“扣掉2.5分你就不及格了。”我随口说道。“您不是经常教育我们诚实比分数更重要吗?”听了张某的这句话,我的心情好极了。

第二天化学课上,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全班的同学,表扬了张某的行为,并说:“根据张某的表现,我建议给她5分诚实分,你们同意吗?”“行”、“没意见”、赞同声此起彼伏。

一个月后,又是化学测验。成绩公布了,班上化学王子胡某拿着试卷找到我。“老师,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185,我写成85。您看,应该再扣2分。”我接过了试卷。“老师,我会不会加上4分?”胡某迫不及待地问道。“当然”。听了我的答复,胡某开心的跳出了办公室。我拿起试卷刚要改分,仔细一看,奇怪!卷面竟然有涂改的痕迹。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揉了揉,再看,没错!的确是改过试卷。为什么?为什么要把对的改成错的呢?一个大大的问号在我的脑海里盘旋。“4分诚实分。”我若有所悟,胡某不会在做“93-2+4=优秀”的题目吧?我不敢继续想了,如果胡某真如我猜测的那样,那他就“太聪明了”。

我拿起试卷后匆匆走向教室,找道胡某后,我和他走出了校门。此时正值中午,我俩边走边谈,半小时后他哭了,认错了。事情至此似乎解决了,但交谈时胡某的一句话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他说:“我这次生病没考好,又没有再考的机会,但我太想全优了,所以我……”是啊,这件事仅仅反映出德育上的问题吗?是不是还有其他隐性的问题呢?我一夜难眠。

第二天化学课上,我给同学们讲了这样一段话:“从今后起,老师与你们约法三章:①如果你们认为哪次成绩不理想,你们可以提出再考一次,当然题目不会相同,只会相似;②你们的成绩中会有一个日常态度分,包括课内参与的程度,各类作业的表现等各个方面;③结合教学内容改变测试、评价的方法,老师认为你们不应被成绩拌住,应把老师对你们的评价看成促使自己不断前进的动力。”学生们若有所悟的点点头。

教师不仅仅要有授业、解惑的能力,更应具有海纳百川的心胸,包容每一个学生,信任和尊重他们,引导他们走向成功。

刘某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父亲整天忙于生意疏于管教,孩子有些不好的习气。一次我上课,便有一名女生向我告状,:“老师,刘某说他最喜欢我们班的小彤了。”一句话如同掷下一棵炮弹,教室里顿时一片哗然。突然,大家都静了下来,教室里的空气似乎一下便凝固了。九十双眼睛齐刷刷地忘着我,等着我发作。此时我也怒不可揭,刚要发作,可测目一瞅,只见刘某的一双小眼睛正偷偷的看着我,仿佛在恳求我给他一次机会,而小彤呜呜的哭出了声,怎么办?一连串的训斥滚到了嘴边,我又生生的咽了回去。我转念一想,不行!要信任和尊重孩子,要给他改错的机会。再说,他喜欢小彤,也没有什么错!如果我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他,只能把他推向另一个极端。我理了理思绪,故作轻松的说:“我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小彤的确十分招人喜爱,人漂亮,又聪明,又是省里的十佳少先队员,谁会不喜欢她呢?”一席话说的大家笑了,凝固的空气一下子化解开了。我偷眼看了看刘某,只见他满脸感激的望着我,就在我们对视的一刹那,我们之间似乎达成了一种默契与承诺。从此一后,刘某对我推崇倍至,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他的表现给了我一个深刻的启示,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敞开胸怀去包容每一个学生,并懂得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给他们保留一扇自省与自律的心灵之窗。

当教师是清贫的,因此,只有耐得住清贫才能做个好教师。每逢教师节、元旦,我能收到几十名同学寄来得贺卡或明信片。记得有一次,看着这些五彩缤纷的贺卡,我的儿子问我:“妈妈你怎么会又这么多贺卡呀?”我没有回答他,而是反问他:“这些贺卡漂亮吗?”孩子高兴地回答:“漂亮”!我又问:“你说有这么多贺卡富有,还是有这么一打钱富有?”孩子不加思索地说:“当然有这么多贺卡富有。妈妈有这多贺卡,妈妈是个大富翁。”是的,妈妈是个大富翁,孩子说的没错,用市场经济的金钱标准来衡量这微不足道,但我却觉得这是巨大的财富,它价值连城,情义无价!从这些贺卡中,我感受道学生对我的支持和爱戴,感受到了学生对老师那纯朴、炽热的情感。每一张贺卡,就是一张可爱的笑脸;每一句问候,都是一股爱的暖流。拿着这些普通的贺卡,看着这些激情洋溢的文字,我强烈的感受到了做一名教师的崇高,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情至爱,什么是人生价值。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深懂得,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我们要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这种“爱”源于高尚的师德,这种“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这种爱能超越一切。

爱心教育范文第5篇

清澈小舟在这本《没有孩子是“差生”》的书中,用一个个鲜活的小故事和一个个动人的案例介绍了所谓的“差生”,虽然它是针对学校教育来说的,但是在幼儿园里也同样存在一些各方面能力相对弱一些的孩子,要么是动作不协调,要么是吃饭要人喂,要么是不敢举手发言等,也让我很是头痛。看完这本书后,它犹如一盏引航灯,让我辩清方向;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迷惑的小草。在清澈小舟上没有孩子是“差生”,使我明白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名言,使我相信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善教的老师”的观点,深深地启发我用“心”对待学生,转化“差生”。

因为世上本没有天生的差生,只有天生有差异的学生。

一、有爱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境界是教育技巧的顶峰。教师的热爱是孩子进步向上的动力,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没有师爱的存在,陶行知先生不会写出“教育是从爱里产生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师爱存在,夏丐尊先生不会告诉我们“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差生很容易被教师忽视、冷落,这往往使他们失望,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师只有以自己赤诚的爱去温暖差生的心,才能激发起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让他们从老师的关怀中获得信息,认识到自己也是很棒的。动作笨拙的欣欣不也是在自己的鼓励和手把手的指导下学会了拍球吗?只喜欢自己玩的真真不也在“六一”节上表演节目了吗?所以只要有爱心,一切皆有可能。

二、有童心。

天真活泼、童心稚嫩,是每个孩子的本性。老师要善于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出发,进行正确地引导,切忌“成人化教育”,否则,就会抹杀他们的“天性”和幼小稚嫩的智慧。对那些特调皮的孩子只是约束、管制是不行的,这样更会产生逆反心理,要根据孩子好胜、好夸、喜欢表扬的特点,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块闪光点,没有一个孩子不愿意听到表扬,其实“差生”和优生只有一步之遥,全凭我们评价的标准来定夺。从这个角度看孩子是“差生”,可是换一个角度,我们就会惊喜地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那么聪明可爱,就像做任何事都“慢半拍”的小涵在剪纸方面特别棒,“淘气包”烁烁拼插积木无人能比。实践证明,真诚的赞赏所起的教育效果比起反复的说教和批语要好得多。

三、有耐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不良习惯不是一时一刻形成的,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对“差生”的逐步要求要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操之过急,“恨铁不成钢”,而要严之有度,严中有别,对不同的对象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对后进生的转化目标和期望,要切合个人的实际和特点,制定个人进步计划,分设几个台阶,使他们“跳一跳,摸得着”,经过努力能逐步达到,在新的起点上,又提出高一点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四、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