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低保动态工作总结

低保动态工作总结

低保动态工作总结

低保动态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1青藏高原地区特点

1.1气候地质特点

①大气透明度高,太阳辐射强烈,空气稀薄;寒冷干燥,常年气温较低,春秋短促,温差大,日温差可达20~300C;气压低,氧气含量少是青藏高原地区主要的气候特点。②青藏高原由于特殊的自然状况和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植物和动物也体现出了物种的多样性。山区生态系统在多年来的低温及生长季短的自然环境中呈现出敏感性,不易恢复,一旦遭到人为破坏,在没有人类持续输入能量的情况下,自己在短期内极难恢复甚至无法恢复。③青藏高原地区季节性冻土分布广泛,冻土区冻融循环对工程建设造成极大影响,易产生土冻胀、热融下沉和冰害。山区地段冬季涎流冰分布广泛,一旦地下含水层在公路施工时被截断,含水层中的水可迅速蔓延整个路面,在整个公路路基里面边渗边冻,影响公路里程长达数十米甚至百余米,对公路安全造成严重威胁。[3]

1.2人文特点

青藏高原地区除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独特的民俗文化,地方居民多以放牧为主[4]。

2总体设计思路

总体设计中,应充分吸收国内外公路建设的成功经验,道路建设的所有阶段,包括规划、调查、设计、建造、运营和维护中均需要遵循生态保护核心概念;综合考虑项目建设的自然、人力、经济和社会因素;统筹公路与环境、其他运输方式之间的关系;通过合理选择线位、灵活选用技术指标、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开展路域环境整治、提高工业化建造水平等工作提升项目品质;完善公路服务功能,在公路建设的每一个细节均考虑低环境公路建设理念,从根本上提升公路服务供给品质。围绕“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双重要求,坚持贯彻“绿色公路、品质公路”总体设计理念,倡导生态先行,通过总体设计构建高速公路生态保护体系,再结合公路服务功能需求,在各专业设计中加以实现,因地制宜,打造公路与自然更协调,公路与发展更匹配的高品质公路工程。在查阅大量青藏高原高速公路设计资料及实地考察已施工公路在基础上,总结归纳,形成了青藏高原黄河流域低环境影响公路设计指南。

2.1设计原则

2.1.1生态优先、低碳绿色坚定不移的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顺应自然、尊重规律。秉承“对生态环境最小的影响就是最大的保护,最小的破坏就是最大的尊重”的发展理念,体现在建设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策略。公路工程建设、管理、运营、养护及全寿命周期的每一步都融合绿色发展的要求。要正确处理发展和保护的关系,认真审视考量道路建设、生态影响、能源消耗、污染排放、资源使用和运营效率之间的关系,以便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尽量减少污染排放,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少资源的使用,获得尽可能最好的工程设计,提高运输服务的效率,在道路规划、勘测、设计、建造、运营、维修等各个阶段最大限度地实现严格的外部限制和道路内部供应之间的真正平衡。2.1.2融入自然、去人工化在公路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之间找到平衡点,通过避免公路高填深挖、倡导以桥代路等方式减轻人为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破坏。结合地形条件,灵活选用路线平纵面指标,做到公路低填浅挖,推行生态防护措施,将公路融入高山、草原、湿地、森林等生态系统,最大限度降低圬工用量,去除人工化,使公路融入自然,打造“路在景中延、车在绿中行、人在画中游”的绿色公路。2.1.3质量为本,品质提升旨在建立高质量的、可持续的、安全的、经济上可行的、无害环境的、群众接受的智慧工程,应秉持“安全、耐久、节约、和谐、低碳、环保”理念。紧抓“黄河战略”机遇,通过提升设计理念、实施精准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贯彻高质量的、可持续的、安全的、经济上可行的、无害环境的、群众接受的绿色智慧工程。2.1.4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黄河流域地域狭长,沿线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大相径庭,生态建设重点也截然不同,根据公路工程沿线不同的人文因素、环境因素、区域特征等,可将公路划分为不同段落秉持不同设计理念进行设计,入境问俗,在工程措施的相关性、有效性,保护和管理分区域分类上持续推进。2.1.5科技引领、智慧高效促进在调查、设计、建造和维护的所有阶段的科技应用,包括智能选线、三维规划技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实体联网,以反映智能道路的良好发展。

2.2设计要点

2.2.1低路堤、缓边坡融入自然的线形设计公路走廊资源的合理利用要坚持长远、全面观点,统筹规划公路与铁路、电力、水利等共用廊道资源,减少对耕地的占用,避免占用基本农田,争取社会资源最优使用。总体设计应贯彻“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生态理念,在满足规范标准的前提下,研究采用低路基方案,做到地形选线、地质选线、环保选线,做到公路低填浅挖;秉持隧道早进晚出准则,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建设对自然生态的破坏,降低生态恢复治理难度,采用生态型防护,减少人工痕迹。2.2.2最低生态影响线形设计路线设计宜尽量保持区域自然水系的原有水文及山势,宜桥则桥,宜隧则隧,尽量避免高填深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自然横坡较陡的山坡或走廊狭窄的沟谷路段,充分研究左、右分离式路基,高低分离式路基、半幅路基半幅桥、半山桥、顺河桥等设计方案,将环境影响降到最低。高原草甸区重点研究应用低矮路基方案,结合区域季节性冻土特征,路基设置隔断层、保温层等措施后,尽量降低路基高度,控制填方规模,减少取土环境破坏。路线布设充分利用微地形,采用桥梁、天桥、涵洞等各种形式动物通道,保证项目沿线自然生态平衡、动物的安全迁徙,实现公路与自然的平衡。2.2.3少借零弃、综合利用的土石方设计青藏高原地区生态脆弱,是黄河上游一个重要的水道区,需要高度的环境保护,取弃土场设置困难,路基填料缺乏,路基设计应尽力追求“填挖平衡”,加强土石方统筹调配,根据不同路段要求,将隧道弃渣及路基开挖土石方统一规划、分类使用、合理调运,尽量做到“少挖方、零弃方”,通过路基填筑、基底处理、隧道洞门空地填平、立交区微地形改造等方式,最大限度消纳隧道弃渣。2.2.4保持水路通畅、预防冻融病害的特殊路基设计考虑公路建设对水域的阻隔造成的水生态环境改变,设计应保持原地基滤水和透水功能,不阻断原水路通道,统筹解决好水环境疏与通的关系。预防长距离湿地路基不均匀沉降,根据不同区域因地制宜的研究采用桩板式路基、预应力管桩、碎石桩、换填改良及透水层等多种技术方案,保持原地基滤水和透水功能,提升地基承载能力,解决湿地路基沉降问题。充分认识高原高寒高湿地区不良地质对公路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冻融循环条件下的路基、防护自然风化损坏,精细控制路基填土高度,优选路基填料,合理设置隔断层、保温层,保持原地基滤水和透水功能,避免路基冻融病害。2.2.5永临结合、统筹考虑建养的场地设计在高海拔地区很难恢复植被,因此在这些地区,临时设施的土地,如预制建筑、钢铁厂、混合工厂和车站,应尽可能限制在服务区、停车场、停泊区和养护区等永久利用土地范围内;避免临时用地大面积破坏高原植被;临时用电与永久用电同步规划设计,并与附近电网有机结合;将部分施工便道作为改移农道进行设计,融入沿线既有低等级路网,有效节约资源。保护原始植物、湿地生态系统、地表土壤资源、自然地貌和临时土地的生态恢复,注重表土资源的剥离、堆储及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2.2.6结合环境特点,推广长寿命路面设计青藏高原海拔高、温差大,高寒多风,对路面结构要求异常严格,应在降低对环境的干扰与实现排放的背景下,延长路面设计寿命,减少维修次数。在结构设计方面,应结合长寿命路面服役特点,基于路面性能,优化结构设计组合;在材料设计方面,注重耐低温、抗老化材料的应用,加强表面层与中下面层的精细化设计。2.2.7提升耐久性、推广桥梁及小型构件的装配化设计道路项目针对高海拔、低气压、昼夜、低季节性气温和空气含氧量低的气候特点,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的概念,推行标准化设计、工业化预制、装配化施工,推广应用钢桥、装配式涵洞、桥梁上下部结构预制、小型构件预制,提高混凝土性能,改良混凝土抗冻性、抗渗性等性能,按需进行混凝土保温养生;全面发挥工厂生产的优势,减少施工时间,保质保量,降低环境影响;适度推广应用钢结构桥梁,如小半径匝道桥,大跨度桁架桥等,通过合理的结构组合设计、科学的材料选择、高质量的施工工艺,提升高海拔地区桥梁建造水平。2.2.8以解决抗冻保温、防止渗漏为重点的隧道设计以提高隧道耐久性为导向,优化隧道抗冻设防段衬砌结构形状,使结构受力均匀平顺,减小冻胀力的破坏作用;明确衬砌混凝土标号、配合比、抗渗等级、保护层厚度、养护措施等耐久性指标,确保施工便利、保质保量;旨在洞穴内外建立一个齐整顺畅和易于维护的水流系统,需对地表和地下水的所有方面进行安全处理,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段实行动态设计,避免结构出现薄弱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海拔隧道质量通病防治设计,此外,还应适当考虑运营保养阶段的结构,确定是否可能对其进行维修和更换,从而使其寿命延长,更加经久耐用。2.2.9敏感水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针对建设项目交通特征、车流量等,结合公路沿线敏感水体和饮用水源取水口分布情况,制定分级分类敏感水体保护措施,防止简单的“一刀切”式的“PVC管道+应急池”保护工程措施。桥梁段敏感水环境保护设计中应重点做好收集池的防冻胀和远程管控设计、危险品运输事故识别与应急响应系统设计等相关内容;路基段敏感水环境保护设计中应重点做好路面径流的生态截留、净化和零排放等,可采用下沉式缓冲带、生态边沟等技术措施。2.2.10强化项目建设全过程动态设计青藏高原高寒、阴湿、地质复杂,局部路段存在气候变化剧烈、地质条件多样化、地质特性多变化的特点。为保证工程质量,提升工程品质,提升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加强对隧道围岩、软基深度和范围、桥梁桩基长度、路基挡墙基底承载力等专业的建设全过程动态设计,利用建设过程中获得新的信息及监测信息进行跟踪,对原设计进行修改、优化、完善。2.2.11高寒高海拔隧道设计隧道选线除考虑地形与地质条件外,尚应充分考虑隧址区气象因素,隧道方案应综合考虑风向、气温、最大冻结深度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合理选择隧道海拔高度与隧道规模。隧道进出口段不宜设超高的平曲线,隧道轴线宜与隧址区风向垂直或大角度相交;洞口及洞门设计应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洞口宜布设在阳坡面、不易积雪、易于排水的位置,并根据地形、风向合理确定洞口防雪保温措施,宜适当接长明洞;积雪或风吹雪影响的路堑中的洞口外两侧宜设置不小于5m宽的积雪、堆雪平台;洞口与风向小角度相交时,宜设置防雪保温棚洞,防雪保温棚洞设置长度宜按3~5s行程控制,条件许可宜接长明洞;隧道进出口路面宜增设防滑、防结冰措施。

3结束语

作为一项部级别的战略,黄河高质量生态系统保护和发展已经刻不容缓,而其中关键要素的青藏高原,其有着非常脆弱的环境,而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对经济具有极大推动作用,公路建设在考虑经济、技术指标的同时,应着力降低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使公路融入自然,捍卫高原净土。公路工程项目建设对当地环境有着一定的破坏,秉持合理的总体设计原则进行青藏高原区高速公路设计,对降低公路建设及运营使用阶段对环境影响有着直接联系。对了提升青藏高原地区公路设计总体质量,提出了上述几点设计原则,为后期同地区高速公路设计做出正确的引导。

参考文献:

[1]童彤.确保长久安澜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N].中国经济时报,2022-03-30(001).

[2]刘婧.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N].人民法院报,2022-03-07(003).

[3]张梅.一公院科技成果支撑青藏高原高速公路建设及养护[N].陕西日报,2021-11-08(015).

低保动态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产业结构;河北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3-0076-03

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的事件不断增多,而在2013年年初中国多地遭遇雾霾天气,使人们谈及“PM2.5”而色变,这些都说明解决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刻不容缓。中国十报告中明确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报告将“生态文明”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低碳经济作为解决气候问题和能源危机的经济形态,是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对低碳经济下的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引起了中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金涌等(2008)从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消费过程等方面对低碳经济的理念、实践等进行了研究。潘家华(2009)指出,发展低碳经济,不能盲目寄希望于产业结构及能源结构的调整,重点应放在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及引导消费者行为方面。于刃刚(2011)提出打造环京津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提升整个产业结构的技术层次,以推进河北低碳经济的发展。发展低碳经济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对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低碳发展的研究,还需要深入探讨下去。河北省的产业结构以传统的钢铁冶炼、化工、制药产业为主, 能源消费总量近期内还会继续增加,因而碳排放总量会以较快速度增长,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本文结合河北省产业结构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并在现实基础上提出低碳约束下优化河北产业结构的具体建议。

一、低碳约束下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紧迫性

2009年11月26日,中国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明确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将减排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中国政府已经在两方面对发展低碳经济提出具体目标,一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发展以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力争达15%左右;二是树立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环境保护部2013年3月6日公告,将对重点控制区的火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化工等六大行业以及燃煤锅炉项目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据介绍,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地区为纳入国务院批复实施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控制区,共涉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三区十群”19个省(区、市)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河北省从地理位置上看,地处华北平原的北部,环绕首都北京和天津市,北与辽宁、内蒙古为邻,西靠山西,南与河南、山东接壤,东临渤海,自古就是京畿要地。从经济实力方面来看,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实现24 5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在全国排名第六。从能源消费来看,2011年全国能源总消费总量为348 002万吨标准煤,而河北省能源消费量为29 498.29万吨标准煤,占全国总量的8.5%。① 河北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和能源消费大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有利于京津自然环境质量的提高,更会为全国实现低碳的目标,建设美丽中国做出重大贡献。低碳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产业结构的优化可以推动低碳经济更顺利地进行与发展, 并从根本上促进低碳经济模式的转型,因此低碳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河北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河北省产业结构的基本状况和特点

1.河北省产业结构的现状。河北省目前处于人口迅速增加、工业化中期发展的阶段,能源消费总量在一定时期内会继续增加,碳排放总量也会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河北省的产业结构以传统的钢铁冶炼、化工、制药产业为主,长期保持着“二、三、一”的产业格局,第二产业在总量上和比例上都占有明显的优势。

由表1可见,自2007—2011年五年间,河北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都保持在10%以上较快发展速度,其中第二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都保持在5.7%以上,2007年高达7.5%,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对生产总值的拉动作用明显较弱,第三产业的增长率在5年间有小幅波动,基本保持在4%左右,2011年又回落到3.7%的增长率,发展劲头相对不足。因此,河北省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第二产业的增长带动的。这种过分倚重第二产业的发展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经济总量的迅速增加,但是其不利后果是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不利于河北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不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

2.传统农业所占比重较大,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升级滞后。河北省自2009—2011年粮食总产量分别为2 910.2 万吨、2 975.9 万吨、3 172.6 万吨,连续上升,不断创历史新高。但总体看,河北省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升级滞后(如表2所示):

由表2数据显示,2007—2011年五年间,处于第一和第二位的是农业和牧业。五年中,传统农业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均在50%以上,2010年高达57.32%,而林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所占比例甚少,都在5%以下。第一产业中农业和林业能够吸收大量的碳排放,因而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方面。由于河北山区水利基础设施不完善,致使部分山地废弃,不利于当地农业和林业经济的发展。河北省缺少大型的农业服务企业,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都相对落后,土地的使用效率较低,农林业收入增长较慢。而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除草剂的大量使用,致使土壤结构恶化,自然环境受到污染,所生产的农产品也不符合当前绿色安全食品的要求,降低了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3.传统工业所占比重较大,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有待优化。2007年、2010 年和2011年河北省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58.7%、59.7%和62.7%,而工业产值占GDP比重分别为 56.9% 、54.5%和58.7%,① 数据表明河北省的GDP的发展主要是由第二产业带动的,第二产业中传统工业又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一结构导致河北省经济发展和碳排放量的增加几乎是同步进行,引发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河北省六大高碳排放产业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这六大产业的能源消费占河北省能源消费总量的60%以上,碳排放接近工业排放总量的90%,给河北的资源供给和环境保护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4.第三产业总体水平发展缓慢,内部结构有待调整。第三产业大多是属于低能耗和低碳排量的行业,因而其在总体经济中比重的提高有利于降低碳排放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河北省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第三产业中的信息技术、物流和旅游等行业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在整体经济中所占比重仍然较低。健全良好的金融体系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通过对金融政策调控,可引导资金投向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企业和产业中去,有效地促进经济实现“绿色发展”。但是河北省的金融产业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竞争力还需进一步提高。现代金融工具如创业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在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中发挥作用不够,很多企业的增长方式仍较为传统,对创新金融工具的利用不足。河北省的第三产业普遍存在产业规模较大,但效率不高的问题,有待加快产业发展速度和提高产业质量。

三、低碳约束下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

河北省长期保持着“二、三、一”的产业格局,与高度化的“三、二、一”型结构还有较大差距,河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逐步扩大第三产业在地区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二是促进三大产业的内部升级。第一产业产业内部的升级主要体现在传统农业向低碳农业、特色农业和现代观光农业的转型,并协同发展以科技咨询、旅游观光、营销策划等为内容的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业的内部升级表现为传统工业向信息技术高端领域的转型,并协同发展以金融、信息服务和教育等为内容的第三产业。具体如下:

1.以发展低碳农业为契机,实现第一产业低碳化。低碳农业是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不仅提倡少用化肥农药、进行高效的农业生产,更注重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农业生产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实现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这对降低碳排放、维护环境、提高农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意义。第一,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用粪肥、堆肥或有机肥替代化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通过秸秆还田增加土壤养分,提高土壤保墒条件,提高土壤生产力。利用生物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特别是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量,提供无公害的食品,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也保障了人民的身体健康。第二,推进旅游农业的发展。根据河北省的具体条件,大力开发旅游农业,以此促进农业生产,带动农业服务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丰富城乡居民生活。同时要不断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以开发利用绿色优质资源、营造优良环境为导向,加快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提供一流的食品和一流的服务。第三,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提高秸秆低碳化利用。河北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和稻谷,农作物收割后的秸秆是农业中的重要剩余能量,其中70%以上的纤维素、木质素得不到有效利用,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的气体严重污染大气和环境。因此急需探索出综合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的新途径,如采用秸秆气化技术,或者用作饲料、肥料、培养料等,这样既充分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又达到了防止环境污染的目的。

2.以技术创新为导向,促进第二产业低碳化。第一,以新能源技术创新带动第二产业能源结构升级和低碳化。第二产业是耗费能源最多的产业,加大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广新能源技术使用的范围,对于实现第二产业低碳化有重要意义。目前河北省各个城市正在逐步提高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比例,页岩气的开发利用也将逐步推进。河北省煤炭资源分布面积较广,而在煤层的顶板和底板有数百米厚的碳质泥岩和砂泥岩地层,这样的地理环境具备页岩气成藏的基本条件,加大对页岩气资源的研究和勘探开发,是今后河北能源技术研发的主要方向。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促使能源结构优化,更从根本上使河北省能源供给和碳减排问题得以解决。第二,在注重开发新能源的同时,在河北大力发展和推广清洁煤技术。现阶段,河北省能源消费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煤炭为主,因此发展清洁煤技术对于河北省来说尤为重要。河北政府应根据实际制定碳排放税收制度,同时以优惠政策鼓励发展低碳工业,逐步减少河北第二产业对煤炭能源的能耗,努力提高现有能源使用的整体效率,限制和淘汰高碳企业和产品,使低碳工业成为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新兴工业领域。第三,优化第二产业组织结构,培育低碳支柱产业。第二产业应重点依靠科技创新,合理利用河北省的优势资源,培育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以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大企业、大集团以低碳生产经营模式发展,同时积极扶持在产业中的中小企业,不断完善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各个企业之间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之上,实现产业化协作的产业组织体系。

3.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第三产业低碳化。积极调整和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带动整个第三产业的低碳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结合河北省的具体省情,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在不断推进金融保险业、社会服务业发展的同时,为信息产业、旅游业等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对于交通运输业、邮电业和餐饮零售业等传统服务业部门,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应以完善的法规制度,为其构建良好的环境,在低碳约束下,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逐步实现传统服务业的内部创新。发展第三产业,需要政府在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上支持,如降低第三产业的营业税,改善投资环境,为第三产业发展拓展空间。

四、结束语

河北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和能源消费大省,发展低碳经济有重要意义。实现河北产业结构的优化,可以推动河北低碳经济更顺利地进行, 并从根本上实现低碳经济模式的转型。河北长期以来保持着“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各产业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传统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大。在低碳约束下优化产业结构,使其向高端的“三、二、一”转化,并大力发展低碳农业,低碳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合理优化的产业结构促进河北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于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统计年鉴(2012)[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 河北经济年鉴(2012)[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3] 汪程程.低碳经济发展思路——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J].经济论坛,2011,(1).

低保动态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1 硬件设计

1.1 总体设计原则

根据高可靠、低功耗、小体积的设计思想及应用对象几乎对采集速度无要求(此处指系统本身的采集速度已远远超过实际应用要求)的特性,总体设计原则是: 元器件采用低功耗、宽范围工作电源的CMOS集成电路;总线采用口线少的串行总线;允许情况下,尽量用软件实现硬件功能,用中断代替查询工作方式;一旦系统空闲则立即使其进入低功耗休眠状态,当需要时再用外部中断予以唤醒。

1.2 硬件组成

根据总体设计原则,硬件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单片机为美国MicroChip公司的中档产品PIC16C74,+5V供电、4MHz主频时功耗低于2mA;E2PROM存储阵列由超低工作电压(+2.5V~+5.5V)、具有可编程选择多种特性的8KB智能化电可擦除存贮器24LC65芯片组成。其中,0#为传感器识别片(以下简称识别片),保存现场实际安装的传感器数量、传感器号及量程。该芯片被设计在放大器板上,永久安装于现场。传感器号由4位数字组成,前2位表示组号,后2位表示传感器组内号。1# 为字典片,分为三个存储区:第一存储区被设置成高寿命写入区,保存表头参数,如疵点单元计数器、记录计数器、记录指针、自动采集时间等;第二存贮区为字典区,保存传感器修正系数、实时打印所涉及的汉字国标码等,查找时以传感器号为关键字进行指针定位;第三存储区被定义为疵点单元地址队列,保存在写过程中遇到的疵点单元地址。2#~7# 为数据片,保存实时采集的数据。RS232口为最简单的零调制3线经济型,具有双重功能,接上TPμP_T微型打印机,则进行实时打印;接上PC机,则与PC进行全双工通讯。A/D转换器MAX189为串行、12位逐次逼近型,功耗75mW,最大转换时间8.5μs。实时时钟DS1302具有可编程涓流充电功能,能够提供秒、分、时、日、月、星期、年至2100年,并且对闰年和小于31天的月份进行自动调节。键盘由手动、自动、通讯、打印、清零等五个触摸按键组成,通过按键产生外部中断唤醒单片机完成相应功能。液晶显示器(LCD)采用4位半静态方式驱动,用来显示处理后的结果以及系统运行过程中检错的代码。32.768kHz晶振用于自动采集时产生定时中断。

图1 基于PIC单片机的便携式测试记录仪组成

1.3 工作原理

本记录仪基本工作原理是:一旦系统完成某项工作后,立即进入低功耗休眠状态,当需要时再由外部中断予以唤醒。

1.3.1 加电初始化

加电后,首先初始化有关寄存器和接口,然后自检各功能部件。测试结果无论正常或错误均以代码形式显示在LCD上,进入休眠状态。

1.3.2 采 集

本记录仪有自动和手动两种采集方式。

休眠状态下,当按手动键时则进入手动采集过程。首先读识别片和字典片,以确立现场中实际安装的传感器数量、量程及数据片可写空间。若数据片未写满,则从组内0通道传感器开始,循环对现场中实际安装的所有传感器进行采集、处理、显示,直至当再按一次手动键时,方将传感器号、量程、最近一次采集值(注意不是实时处理后结果,而是原始A/D转换码值)以及采集时刻的日历信息─年、月、日、时、分、秒等组成的记录写入记录指针指向的数据片中,接着对表头参数进行修改,进入休眠状态。

休眠状态下,当按自动键时则进入自动采集过程。首先开放定时中断,然后进入采集─保存─休眠─唤醒─再采集─再保存─再休眠─再唤醒的循环状态,直到数据片被写满或人工干预结束自动采集过程为止。上述唤醒由外部中断完成,其单片机从休眠状态到唤醒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有等距和变距两种形式可供选择。所谓等距即每次采集的时间间隔相同。与其相反,变距则每次采集的时间间隔随采集次数的增多而变长或缩短,视实际应用需要而确定。本记录仪出厂设置为等距1小时,即每间隔1小时采集1次。

1.3.3 通讯和打印

休眠状态下,当按通讯键时,进入和PC通讯过程。首先由PC端Win98下的专门处理软件完成串口1(若记录仪与PC Com1口相连)或串口2(若记录仪与PC Com2口相连)的自动配置,然后可根据工具条上的图文进行等距、变距、选择、数据下载、事后处理等操作。

休眠状态下,当按打印键后,则在TPμP_T微型打印机上打印出所有保存的记录。

1.3.4 清 零

休眠状态下,当按清零键时,则清除数据片中保存的所有记录,即使记录指针指向数据片首址。

2 软件设计

本记录仪软件由实时处理程序和组成记录仪诸功能部件的驱动程序组成。

2.1 实时处理程序

实时处理程序调用相关驱动程序完成模拟量采集、数字滤波、插值运算、实时显示、记录合成及记录保存。本记录仪采用的记录格式从高至低依序为:传感器号,量程,采集值,年,月,日,时,分,秒。

2.2 驱动程序设计

驱动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完成相关接口、寄存器的初始化,然后根据具体物理部件产生微操作时序,并对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异常事件进行容错处理。

2.2.1 读/写E2PROM 驱动程序

低保动态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一、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低碳技术创新为核心,通过转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转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增加碳汇潜力等实现低碳排放目标的一种经济形态。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推进的江西,正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江西作为欠发达地区,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必然带来能源消费的增长。近年来,江西省能源消费呈快速增长态势。从1995年到2008年,江西省能源消费总量由2391.7万吨标准煤增加到5375.8万吨标准煤。从能源消费构成来看,1995年原煤消费占总量的79.8%,2008年则占73.8%,比重虽有降低,仍居高不下,能源消费以煤为主。1995年原油占10%,2008年增加到14.8%,共增长了4.8个百分点。2008年天然气消费占0.6%,相对于2006年的0.2%而言,增速较快。整体来看,江西省能源需求增长趋势明显,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能源是江西省能源利用的主体。

从能源供需及来源来分析,尽管能源生产总量和能源消费总量从2000年到2008年都在递增,显然能源消费总量增速更快。江西省能源供需缺口不断增大,目前半数以上的能源消费依赖外省调入,调入量从2000年的1157.2万吨标准煤迅猛增加到2008年的3183.9万吨标煤,增长了2.75倍。能源调入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也从2000年的46.2%增长到2008年的59.2%,能源自给率不断下降,从外省调入能源的数量和比重迅速增大。江西省能源发展无法自给自足,越来越依赖外来能源的特点日益突出。按照目前发展态势可以预见,江西省能源总供应将无法满足需求,若再考虑到外煤调运成本增加因素,江西省能源安全前景堪忧。能源格局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步调整过程。为此,江西要逐步调整优化煤炭调入网络结构,增加输油输气管道的投资建设力度,发挥铁路、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联运作用,形成分工合作、高效畅通、较为完善和现代化的江西省能源综合运输系统。

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三种化1石能源中,煤的含碳量最高。据计算,每燃烧一吨煤炭会产生4.12吨的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从保证能源安全和保护环境的视角看,发展低碳或无碳能源,促进能源供应的多样化,是江西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的必然选择。为此,江西应积极构建多样、安全、清洁、高效的能源供应和消费体系,重点发展以利用洁净煤技术为基础的电力工业,加大水力发电的应用,进一步开发利用风力发电;积极推广使用天然气,提高天然气在工业能源和居民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加快开发太阳能、光电和光热技术;此外,要积极推广农村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秸秆气化技术和新型液体燃料技术等。尽管调整能源结构可以大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但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源结构调整受到成本和资源禀赋的双重约束,能源结构调整的减排效应是有限的。从江西省的发展来看,江西作为欠发达地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降低能源强度的主要动力。

为了对江西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潜力进行对比分析,特选取东部的广东和山东,中部的湖北,西部的陕西和青海五省作为江西省的比照对象。根据IPCC碳排放计算指南计算出广东、山东、湖北、江西、陕西、青海六省的低碳经济相关指标(表1)。

人均碳排放反映人均意义上的碳排放水平。从表2可知,广东等六省人均碳排放存在较大差异,山东的人均碳排放最高,为2.787吨/人,江西的人均碳排放最低,为0.750吨/人,山东的人均碳排放是江西的3.7倍;从碳排放总量来看,青海碳排放总量最低,为773.15吨,其次是江西,为3254.30吨;碳生产率是衡量低碳技术水平高低的指标。广东碳生产率最高,为3.380万元/吨碳,其次是山东,为2.416万元/吨碳,江西碳生产率居第三位,为1.690万元/吨碳。虽然江西的GDP和陕西接近,但因为能源消耗量较低使江西具有相对较高的碳生产率。尽管如此,和东部发达省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碳能源排放系数用碳排放总量和能源消费总量的比值来表示,是衡量能源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江西的碳能源排放系数为0.640吨碳/吨标煤,在六省中居第三位,能源效率还处于较低水平。上述分析可知,尽管江西省的人均碳排放量最低,但低碳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碳生产率有待提高,碳能源排放系数有待降低。为此,江西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调整能源使用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才能达到降低碳排放总量的目的。

二、改进生产体系,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最大程度缓解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消耗之间的矛盾是低碳发展的关键。江西改进生产体系是改变传统的“高投入,低产出”生产体系,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新型生产体系,进而推进江西生产体系的低碳化。目前,江西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工业发展模式还未定型,生产体系改进的阻力较小,工业发展具有后发优势。具体而言,改进生产体系达到实现清洁生产、集约生产、循环生产的目标,关键在于以下四方面:一要对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优化重组,推进集约化生产降低污染并依靠重组形成的财力合力积极开发清洁技术实现清洁生产;二是江西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时应选择性接收,应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接受标准,规避资源利用大、环境破坏强的企业;三要继续推进工业园区建设,进行综合治理、综合排放,提高治理效率、减少治理成本;四要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6R”理念,即减少排放(Reduce)、重复使用(Reuse)、循环利用(Recycle)、可再生(Renewable)、可替代(Replace)、恢复或重建(Recovery)。

江西省产业结构处于演进和优化进程中。1990年江西省三次产业比为41:31.2:27.8,为“一二三”产业结构;2008年江西省三次产业比为16.4:52.7:30.9,升级为“二三一”产业结构。这种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决定了江西省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的相对落后,又加重了江西工业发展的高碳特征。

从产业耗能结构来看,江西省第一产业能源消耗量从2000年的151万吨标煤增加到2008年的166.6万吨标煤,年均增长1.24%,但在能源总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小,仅占3%-6%;第二产业能源消耗量由2000年的1759.5万吨标煤增加到2008年的4052.7万吨标煤,年均增长10.99%,在能源总消耗量中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在65%以上;第三产业能源消耗量由2000年的208.6万吨标煤增加到2008年的481.6万吨标煤,年均增长11.03%,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由2000年的8.33%上升到2008年的8.96%。数据分析显示,近年江西省第二产业能耗最多,占总能耗的65%以上;第三产业能耗次之,约占8.5%,且有逐年上升趋势;第一产业能耗最少,不到6%。

工业是江西省能源消费的主要领域。江西省工业能耗2000年的1543.8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008年的4013.9万吨标准煤,工业能耗占全省总能耗的百分比由69.5%上升到74.7%。其中,工业耗煤由2000年的2263.8万吨上升到2008年的5028.3万吨,占全省煤炭总消费的95.5%。工业电力消费由2000年的174亿千瓦时上升到2008年的378.3亿千瓦时,占全省当年电力消耗的69.2%。

从江西省工业能耗及能耗结构来看,工业中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化工原料及制品、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是工业耗能较大的六个行业。2008年江西省上述六个行业的能源消耗占工业能源消耗的76.3%和全省能源消耗的57%。江西省工业能耗一半以上集中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六个行业。其中,石油加工炼焦的能源消费总量从2000年的145.6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008年的202.8万吨标煤,增长了1.39倍,年均增长4.23%;化工原料及制品由2000年的171.9万吨标煤增加到2008年的279.7万吨标煤,年均增长6.2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能源消费总量从2000年的313.4万吨标煤增加到2008年的880.9万吨标煤,年均增长13.7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能源消耗量由2000年的323.1万吨标煤增加到2008年的1161.9万吨标煤,年均增长17.35%;有色金属冶炼工业能源消耗量由2000年的102.2万吨标煤增加到2008年的228.4万吨标煤,年均增长10.5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能源消耗量由2000年的164.7万吨标煤增加到2008年的309万吨标煤,年均增长8.18%。可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是江西省能源消耗增长最快的行业,其次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提高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效率,是工业节能减排的突破口。

为此,江西发展低碳经济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尤其是要调整高耗能产业结构,淘汰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劣势企业;提升第三产业比重,扶持高科技、低能耗的新兴产业发展,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要围绕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逐步形成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新型生产体系,保证江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推进技术创新,发展低碳产业群落

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从长远战略来看,今后的区域经济竞争将是碳生产率的竞争。尽管目前江西推进低碳技术创新的成本较高,但打造江西产品、产业、经济的战略优势和竞争潜力,才能在未来经济地域分工与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此外,基于碳基能源的高碳经济模式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而可再生能源的环境负荷要低很多。因此,江西发展低碳经济须有长远眼光,综合考虑未来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和环境成本,以推进低碳技术创新引领低碳经济竞争力是江西获取低碳经济发展高位的关键。

具体而言,江西首先必须强化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尤其要开发包括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碳捕存技术等低碳高端技术。鼓励并扶持企业积极投入节能和清洁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可再生能源、核能、碳捕集和封存、清洁汽车技术等新技术。此外,要加强与发达国家或省份在低碳领域的合作,形成低碳研发技术体系,为江西低碳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从空间维度来看,江西要重视低碳产业群落建设。低碳产业群落是指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耗能、低污染的产业群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资本运营、信息共享、现代物流等为支撑,以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良好、社会保障稳定、法制诚信完善的产业发展环境为依托,相互协调、相互制约且在一定地域空间集聚的低碳产业集群。江西培育和发展低碳产业群落,要充分发挥低碳产业群落的创新性、集聚性和竞争性,实现经济发展、环境治理和节能降耗等目标。具体而言,设低碳产业集群要以园区为平台,产业集聚为导向,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生产业、现代农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其次,可借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成为国家战略的契机,积极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工作。可先选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滨湖地区作为全省发展低碳经济的试点区,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参与,主动做好相关政策和制度配套,积极引导低耗能、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企业在这里集聚,形成分工合理、相互联系、空间集聚和具有竞争优势的低碳产业群落。再将滨湖地区低碳产业群落模式推广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发展和绿色崛起,最终带动江西经济的整体发展。

四、引导公众消费,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构建低碳消费生活方式的核心是消费结构低碳化。城市居民生活行为消耗的能源和排放的二氧化碳远高于农村。所以,在加速推进环鄱阳湖城市群的背景下,引导城市居民消费低碳化是江西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重点。具体来看,居住是城镇居民最大的能源密集型行为,占城镇居民生活行为对能源消费的45.1%,其次是直接生活用能,占26.43%。需要说明的是,居住和直接生活用能也是较大的碳密集行为,分别占城镇居民生活行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3.82%和24.47%。由此可知,江西节能减排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镇居民消费方式的转变。为此,江西需要不断调整居民消费结构,引导居民由高碳消费向低碳消费的转变。具体可鼓励大众选择高效利用能源、少排放污染物、有益健康的出行方式,鼓励使用自行车、轨道交通、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此外,发挥信息化办公优势,减少不必要出行,从而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形成低碳生活方式,“节流”的作用也不容小视。江西可建立健全绿色消费的激励机制,引导全社会勤俭节约,反对奢靡浪费,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节水、节电、节油,引导购买绿色环保产品。政府可以发挥公共财政政策作用促进节能,加快研究出台有关税收政策,尽快建立节能专项基金,通过征收碳税和能源消费税,提高能源使用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

五、加强环境保护,充分发挥碳汇潜力

江西发展低碳经济是江西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山江湖”工程,到“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观念的提出,再到“生态立省、生态强省”理念的实施,一直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的推进,江西根据自身优势,不断探索一条生态文明和经济文明高度融合的、科学发展的绿色崛起之路。目前,江西生态示范区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7.3%,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0.05%,位居全国第2位。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享有“世界生命湖泊”之誉,湿地面积达3841km2,占鄱阳湖总面积的80%。环鄱阳湖地区拥有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在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中,鄱阳湖区的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生物量最大、生物多样性程度也最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也形成以鄱阳湖为中心,由“山、丘、平、湖”组成的从中心向较为完整的水陆环带状生态系统。综上可知,江西具有发展低碳经济最为重要的生态优势。

低保动态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近自然林业;天然次生林;中低产林;改造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不断加强,依据近自然林业对中低产进行改造,既是顺应现代林业科学发展相关要求,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最大化挖掘林地生产潜力,提高林地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推动社会生态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天然中低禅林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目标的实际需要。因此,相关部门应在确保森林结构关系及其自我保存能力的基础上,将森林生态保护与林业生产有机地兼容于一体,以实现外因经营与内因作用间的和谐发展。

1、我国天然中低产林现状概述

就我国多数天然中低产林经营现状而言,存在明显的林地结构性矛盾。一方面,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森林生态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另一方面,天然次生林区结构不合理情况严重,导致森林生态防护功能和森林质量始终得不到有效提高。部分林区乡土针叶树蓄积面积较小,而次要树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人为因素对森林发展的干扰较大,导致林区残次林、阔叶纯林面积不断扩张,致使林区始终处于次生林阶段。例如,我国大兴安岭南部近农区一侧次生林区,虽然具备较大的天然林面积,但受人为干扰严重,导致森林自然度较低,多数为次生林,针叶树种相对较少。

2、天然中低产林改造方向及实际作用概述

2.1改造方向分析

林区产业的实际效益主要体现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三个方面,故而针对天然中低产林的相关改造措施,应以增长三种实际效益为目标。就我国当前中低产林发展形势而言,需通过人工补植的方式,在天然次生林中补植高等树种,以改善天然次生林生态环境、提高其生态效益。只有优先解决天然次生林的生态问题,才能切实增长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总的来说,相关部门应以发展乡土优质树种为工作重点,通过人工补植的方式,在林相残破的天然次生林基础上,补植高等树种,依据科学林区发展理论,逐渐改善林区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质量,丰富森林神武多样性,从而促进其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2.2改造实际作用分析

2.2.1增强天然次生林生态作用

通过林区定向培养、人工补植等方式,对郁闭度相对低的天然次生林进行改造,可有效增加次生林中的针叶树种储备,以达到优化林区树种结构、丰富林区生物多样性、以及提高林区碳汇贮备的目的,从而发挥出森林资源的生态作用,相应解决我国部分生态问题、改善我国气候环境。

相关部门对林区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林区原有环境优势,优先选择相连成片、立地条件相对较好的天然次生林,通过人工操作增强其生态作用,并向周围林区逐步扩散,从而达到全面提升林区生态作用的目的。

2.2.2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

由于森林生态系统损坏严重,导致我国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失衡、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日益加重,故而需对天然次生林进行改造,以恢复其生态系统稳定性。相关科研调查证明,生态系统稳定的森林具备更丰富的生态功能及应对不良气候的能力,以水土流失问题为例,改造后的林区,每公顷年均持水量可增至2000.0m3,而土壤流失量降低之0.06t左右,对于促进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推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经过我国生态管理部门多年的努力,我国森林面积扩张明显,但其总体质量仍有待提高。通过对天然次生林进行改造,可逐步使其形成由地被植物、草、灌木、乔木等组成的复杂森林群落,从而达到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目的。

3、中低产林的实际改造措施分析

3.1以实际林地环境为基础实施统筹规划

相关部门对天然次生林实施改造时,应从当地实际林区环境出发,将林区改造与地方土地利用规划、林地利用保护规划等,林地所在地林业相关规划结合,以满足当地实际森林资源发展需求。同时,改造应优先选择林区自然度等级相对较低、资源相对丰富,并且林区面积相对较大、林相较为残破的林区,依托原有林区优势,重点培育具有当地特色或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针叶树种,使其在人工培植影响下,逐步形成优质的次生树种和针叶树种混交林,从而推动天然次生林趋向更高等的森林群落发展。为进一步提高林区改造质量,相关部门应坚持一下几点原则。

第一,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原则。相关部门在林区改造初级阶段,应提高林区改造相关起点规划、建设标准以及管理工作的要求,以打造出一批具备较高经营水平、较强带动辐射能力,且规模较大的改造示范林区,从而引领并带动提高整个地区的森林质量。

第二,坚持造该结合、因地制宜原则。天然次生林改造作为一项生态建设工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相关部门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当地林区优势,选择科学、合理的改造方式,分区施策、取长补短,全面提升林地建设和管理水平。

第三,坚持科学培育、集约经营原则。相关部门在进行次生林改造时,应遵循生态自然发展规律,以相关科学理论为基础,构建科学的林地造林及经营体系。并在改造过程中大力推广相关林业科技成果的应用,种植优良树种,开展集约经营。

第四,坚持项目带动、工程管理原则。要想全面实现对天然次生林的其改造,就需要相关部门依照工程项目进行规划、依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依照工程进度规划资金、依照工程标准进行验收,对整个林区改造工程实施工程性监理、招投标以及验收管理策略,以保障林区改造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3.2明确次生林改造相关标准

改造标准是相关部门是否对林区进行改造的重要参考,其内容主要包括生态标准和总体标准。

生态标准:林区植被覆盖率低于林区面积的50.0%;林区林相残败、结构不良、组成单一、防护功能较低,且不具备培养前途;林区生态防护功能存在较大缺陷,林分衰败。

总体标准:林区生态功能低下林相残败,森林生态系统退化严重、稳定性差;临期生物量或林分生长量,较同等立地条件林区的平均水平低30.0%以上;林区郁闭度不高于0.40;病害木、风倒木占林区总资源20.0%以上。

3.3天然中低产林改造方式分析

相关部门在进行林区改造时,应综合林区原始情况、改造目标及自然条件等因素,具体通过树种补植、定向培育、综合改造、封山育林、复壮等实际措施,采取辐射状改造、林冠下更新的方式,对天然中低产林进行全面的改造。

在实际改造过程中,相关部门应依据相关法规,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依托先进科技支持,因地制宜、合理改造,通过重点培养、试点先行的改造方法,保障林区改造工作可有序、规范地进行。

总的来说,相关部门想要取得理想的改造效果,其改造方式应满足一下几点要求。第一,对于确定改造的天然中低产林,应在保护其原有珍惜树木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补植。补植应依据相关规划进行,至少保障林区的针叶混合比达到10.0%以上。第二,依据林区实际环境要求,使用定株定向的培养方式,合理优化林区结构,通过科学的统筹管理,补植合适数量的树种,以满足提高林生态能力的实际需求。第三,依据林区环境选择合理的补植改造技术,优先采用“先造后抚”的方式,结合林区林隙特点,选用合理的补植方法。

结语

依照近自然方法对我国天然中低产林进行改造,不仅可以提升林区生态能力、丰富其生物多样性、推动林区趋向高等级森林群落发展,还可以实现天然中低产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联合增长。因此,相关部门应充分重视对中低产林的改造工作,从其改造方向和实际作用出发,坚持生态建设相关原则,通过人工补植、定向培育等实际措施,全面提升天然中低产林的森林质量,促进我国森林资源良性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刚.基于近自然林业方法改造天然中低产林问题初探[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3(06).

[2]孙殿明,庞永辉.天然低产林改造速生丰产林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02).

[3]林荣标.天然苦竹低产林垦复施肥改造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5(23).

[4]林荣标.天然苦竹低产林垦复施肥改造试验初报[J].低碳世界,2015(09).

[5]白玉茹,孙玉杰.低质低产林的更新和改造[J].林业实用技术,2003(05).

个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