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湿地文化

湿地文化

湿地文化

湿地文化范文第1篇

把国内所有国际重要湿地集中起来进行展示,争做传播湿地文化的领头羊

近年来,随着湿地保护管理事业蒸蒸日上,全国各地纷纷兴建了各类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博物馆和湿地宣教中心等相关机构。然而,单体的展示机构相对于全国众多湿地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湿地之间需要一个能够集中交流与展示的平台,进一步整合全国湿地资源,展示湿地之美和湿地保护管理成果。

中国湿地博物馆一直在为此努力。从年初开始,他们就着手筹划一个旨在展示全国重要湿地的博览会,并争取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浙江省林业厅和西溪湿地管委会联合主办这场盛会。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周密筹划和反复完善,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展示会于10月28日在位于杭州西溪湿地的中国湿地博物馆隆重拉开帷幕。这是我国首次对国内所有的国际重要湿地进行全面展示的一次盛会,也是一个我国湿地保护管理成就展示、交流和学习的崭新平台。

目前,我国已拥有41块国际重要湿地,这些湿地类型多样、资源丰富,是我国湿地中的“精品”。这次展示会通过依托这些“精品”及其丰富的湿地资源,经过持续30天的展示,重点推介了杭州西溪湿地、江西鄱阳湖湿地、甘肃尕海湿地等国际重要湿地,不仅介绍了湿地资源特色,展示了湿地的魅力,更宣传了我国在湿地保护管理,特别是国际重要湿地保护管理方面的成就,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起了湿地保护意识,从而加强公众保护湿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推动我国湿地保护事业迈上新台阶。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展示会还有效地扩大了湿地文化的影响力,以湿地文化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以湿地生态旅游形式促进湿地保护工作,从而为湿地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作出新的贡献。这样的展示会,也是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活动。

我国的国际重要湿地是全国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管理好这些国际重要湿地对推进全国湿地保护、履行湿地公约、提升国际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以来,各级政府、各管理部门、各国际重要湿地管理机构都为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管理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国家林业局作为主管部门也一直十分关注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十一五”期间,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恢复项目是重点实施项目,正在编制的《“十二五”湿地保护工程规划》也继续将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恢复列为重要内容。去年启动的全国湿地保护补助资金将国际重要湿地作为重点补助对象予以补助,以期通过这些资金全面提升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水平和管理能力。“十一五”期间国家林业局还通过有限的财政补助对各国际重要湿地开展了生态监测,并公布了《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公报》,全面展示了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的生态状况。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中国的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国际重要湿地还存在许多问题,从国家层面,我们也需要进行一些总结。这次展示会对外是展示、宣传,对内、对各国际重要湿地管理部门是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自我总结、提高的一次机会,这也是开展这次展示会的重要目的。

创办全国湿地类博物馆联谊会和《国家湿地》杂志

组建全国湿地类博物馆联谊会,可谓是中国湿地博物馆的又一大胆创新。这一构想首先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也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大力的支持,全国各地的湿地类博物馆、湿地保护机构更是积极响应。有了领导层面、会员层面和专业层面的全面支撑,中国湿地博物馆于去年10月成功召开了联谊会成立大会,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山东等11个省市的17家湿地类博物馆单位成为联谊会成员,中国湿地博物馆被推选为会长单位。该联谊会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湿地保护又诞生了一股新生力量。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印红对此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她在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湿地博物馆是世界上围绕湿地单一主题最大的博物馆,在中国湿地博物馆的带动下,全国部分省区市和自然保护区已经建设或正在筹建用于展示湿地生态效益和功能的博物馆和宣教中心20多处。”在今年秋季召开的联谊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又有宁夏沙湖博物馆等6家单位加入,联谊会组织进一步壮大。

与此同时,同样由陈博君馆长发起创办的《国家湿地》杂志在短短两年时间内,连续出版了10期高品质的杂志,在全国湿地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这份厚度达98页的全彩杂志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湿地展示、湿地科普、湿地人文、湿地研究和湿地动态等各个方面,每期发行量达4000册,投递范围覆盖北京、上海、广东、新疆等30个省市自治区。刊物发行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读者和全国各地区湿地保护单位的广泛赞誉。这本刊物的面世,填补了国内湿地综合刊物的空白。

面向国际承办活动提升美誉度

中国湿地博物馆面向国际积极争取承办活动,在国际大舞台进一步展示自己。2010年举办了“美丽城区”品牌塑造创意发想会,来自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和国内的创意大师们齐聚博物馆,为西湖区打造“美丽城区”献计献策;成功举办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馆馆长“西湖沙龙”活动,来自日本大阪、意大利威尼斯、法国巴黎等全球42个城市案例馆馆长和代表齐聚一堂,交流经验与心得;在上海国际博协大会期间,通过组织展览,向来自世界各地的3000多名博物馆代表展示和宣传自己,期间有世界300多家博物馆单位的代表实地参观了中国湿地博物馆。此外,韩国博物馆协会、美国湿地专家代表团、香港湿地公园等纷纷慕名前来参观交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使中国湿地博物馆的美誉度在国际上得到了有效提升。

2011年4月19日,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署长黄志光一行到中国湿地博物馆参观考察。博物馆的雄伟气势、精妙构思,特别是各个展厅运用的高科技先进展示技术和展示理念,非常符合时代潮流,给黄志光一行留下深刻印象。他对中国湿地博物馆推出的“绿色燎原计划”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表示香港湿地公园对此次合作抱着极大的兴趣,希望以此为契机,拉近香港与杭州的距离。

湿地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哈尔滨湿地文化;湿地旅游;生态博物馆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7-0151-02

一、湿地文化生态旅游与生态博物馆

湿地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它是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它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为动植物提供栖息之地和滋养空间,为人类提供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源,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旅游也称湿地生态旅游,是指旅游者以湿地作为观光、游览研究对象,观察湿地的景观、物种、生境和生态系统等,维持湿地自然环境原貌的旅游活动。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认识到保护湿地生态资源的重要性,也开始合理利用湿地资源。

生态博物馆起源于法国的文化遗产保护运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与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一种将民族传统文化预期所在的自然生态资源进行统一保护的理念在欧洲逐渐兴起,并且这一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很快传入我国。我国的生态博物馆是由中国博物馆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文物保护顾问海先生所倡导发起建立的,在他与挪威生态博物馆学家约翰・杰斯特龙的主持以及贵州省政府的支持下,1998年在贵州省建立了中国乃至在亚洲的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是用于所在地居民以及向参观者展示自身的文化,是对自然和文化进行整体性保护的一种新型博物馆形式。生态博物馆被定义为“为了将来而保护和理解某种文化整体的手段”,并且坚持的基本观点就是文化遗产应原状地、动态地保护和保存在其所属社区,某种意义上,社区区域等同于博物馆的建筑面积。总之,生态博物馆是作为一种为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生态,使人与自然处于和谐发展关系的一种新的方式和理念。生态旅游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它与人类对环境意识的觉醒及旅游业的发展是不可分的。人类文明需要进步,旅游业需要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生态旅游的重要内涵和外延。对此生态旅游学者们也都提出了学术观念,即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是生态旅游中的一种新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有利于保护生态及维护人们的文化与生态观念。

哈尔滨湿地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现有湿地面积12.5万公顷。本文欲通过对哈尔滨湿地旅游进行研究,使建设湿地生态博物馆的构想成为现实,为哈尔滨湿地文化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

二、哈尔滨湿地旅游发展现状

湿地是哈尔滨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各个湿地有不同特色,比如哈尔滨太阳岛湿地公园位于哈尔滨市松北区,太阳岛湿地建于2008年,面积约为88平方公里,西起松北肇东,东至滨州铁路桥。太阳岛湿地是松花江哈尔滨区域内最大的湿地,在全国也可以说是面积最大。其现形成了“一湖三岛”的秀美风光。雨阳公园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西部,其总面积达4.9公顷,其中湿地为1.6公顷。金河湾湿地面积约为1.8平方公里,建于2008年初,是哈尔滨原生态湿地水生生态系统。滨江湿地也是哈尔滨一处湿地旅游景观。呼兰河口湿地总面积约为19 262公顷,其位于松花江北部,园内有萧红故居、呼兰天主教堂等景观。白鱼泡位于道外区聚源镇白鱼屯北部,面积约10万平方米,湿地盛产白鱼。伏尔加庄园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成高子镇阿什河畔,园内面积约达60多万平方米。园内有大片湿地,有一些园林及复建的圣尼古拉大教堂等一些俄式建筑。

由于近年哈尔滨大力开发湿地旅游项目,努力建设湿地生态,使哈尔滨湿地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利用初见成效。首先政府高度重视。政府为大力发展湿地文化旅游资源,特组建专门的旅游研发小组对哈尔滨湿地旅游产业进行管理。其次开发效果颇为显著。围绕丰富的湿地资源,哈尔滨湿地地带正在逐步完善,生态环境的原貌加上旅游的需要,经过改造,已经逐步成为哈尔滨市水生态保护的重要区域。

三、哈尔滨湿地旅游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哈尔滨湿地旅游文化正在逐步完善,吸引着国内外大批游客前来游玩,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湿地旅游文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规划与相关政策有待完善

我们看到,应哈尔滨市关于“生态”开发建设要求,各相关部门已经做了相关的规范政策的编定,水务局编制了《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段百里长廊总体规划》,旅游局编制《松花江黄金旅游带开发策划》,城乡规划局编制了《万顷松江湿地保护与利用规划》。不同的机关单位对哈尔滨湿地旅游进行的规划不同,对湿地重点区域的确定及景区名称的确定,对湿地旅游的定位都缺乏一致性,这样就造成对湿地开发的配套政策会很难有评估系统进行准确评估。

2.湿地旅游中人为破坏严重、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生态环境在湿地旅游中比较脆弱。近年,哈尔滨生态环境人为破坏得很严重,有些人开荒种地、放牧、私建房屋、挖塘养鱼等,致使生态环境急剧破坏。由于人为因素使然,已经导致蒙古图雅、三家子滩等滩地常年被水淹没,其平均高度与大顶子山航电枢纽设计水位相同;万家滩因为人为活动频繁,已失去湿地的明显特征。从哈尔滨湿地旅游目前情况看,整体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湿地旅游景区道路不畅,路况较差。景区内,还存在很多弊端,比如吃住玩一条龙式的服务设施差。

3.内部管理机制需协调、缺乏专业人才指导

从调查情况看,虽然哈尔滨市组织了有关小组管理湿地建设,但是各成员单位对湿地文化旅游的认识不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会造成部门利益较重,彼此难以沟通甚至有互相推诿的现象发生。对哈尔滨湿地文化旅游的专家组也应该加入一些研究文化的专家,这样能够保证对文化有一定的保护措施的提出及实施。

四、生态博物馆理念在湿地文化旅游中的实际运用对策

从贵州省开始建立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开始,随后在广西、湖南等地纷纷建立生态博物馆,其落户中国的时间还很短,由于它在模式上的独特性和实践上的有效性,实际操作中会有一些难以把握的问题,这里就依据在其他省市建立的生态博物馆的基础上应用到哈尔滨湿地文化旅游中,就几个关键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对哈尔滨湿地文化旅游的未来管理有所借鉴。

1.注重湿地文化旅游内涵。湿地旅游并非单一产业,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哈尔滨湿地旅游文化内涵,注重挖掘相关的金源文化、京旗文化等多元文化因素,借助湿地景观建设一些基础设施,凸显哈尔滨湿地生态保护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文化特质,也向湿地生态博物馆靠拢。另外,要利用一些节日民俗活动,要深度挖掘在哈尔滨土地上的民族民俗文化内涵,让游客前来能够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体验,也能进一步提升旅游产品的特色和趣味性。

2.建立专门组织机构管理。建立权威机构,增强执行力度。要想对湿地文化有效开发、保护和研究三个方面都做到尽善尽美,就要组织各方面的专家,生态、湿地、动植物、旅游、文化研究等领域的专家组成专家评估小组,负责项目建设的顾问。

3.湿地文化旅游资源实行法律化、制度化。湿地生态破坏很严重,所以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首先要严格按照湿地景区内的规划进行旅游开发,重点建设湿地景观。其次,对景区内各种声音、水质、废弃物品的治理,要采用人工船运输,减少使用燃气类物质对湿地生态环境的污染。最后,成立执法小组。要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对湿地文化旅游中出现的各种违法、违规现象要进行监管和处罚。

4.湿地文化旅游中建立生态博物馆要注重展示文化要素。生态博物馆本身就具有保护文化与保护生态双重任务,如果当地文化具有明显的独特性,有很多值得保护的地方,有较多的遗产价值,我们就可以采取生态博物馆的形式进行保护并展示。在实际运作中,展示什么和保护什么,却是组委会不是那么容易把握的事情。比如,我们在保护文化时,是否保护文化及生态的本真性而不改变原貌。如果改变了就失去了原生态的意味,但如果不改变似乎难以作为旅游景区展示给游客。在建设生态博物馆过程中,类似的文化争论会有很多。文物是反映某一时间断面的静态的文化状况,而生态博物馆是反映活态的文化。我们在建设生态博物馆之时还要为本地区的社区居民考虑,不要因为要保留原生的文化和生态就创造利益的牺牲者。

5.文化生态与发展旅游平衡,建立文化生态保护措施。到底是以文化生态保护为主还是以旅游发展为主,这是我们面临的普遍问题。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从眼前既得利益出发,急于发展地方经济,因而都大力倡导旅游开发,开发各种旅游资源,旅游项目也举不胜举,商业气息浓重,这样的结果是使得文化生态保护失衡,原本的文化魅力荡然无存,作为文化生态的湿地就失去原本意义。生态博物馆本来的理念就是不破坏文化生态,不过多干扰社区居民的生活模式和居住模式,尊重当地居民,促进当地居民的收入及文化的提升。所以,要适度地、可持续地发展湿地旅游,这样才会永续发展。

6.量化环境承载力。关于具体承载力,虽然目前没有具体数据,但是对于生态博物馆我们就应该重视其环境容量,这是关系到湿地文化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前提重要条件。在保证游客观光的同时,不损害生态利益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各游区的旅游容量。

7.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与建立湿地文化旅游带。湿地文化旅游涉及范围较为广泛,涉及的专业人才也较多,政府必须提高专业队伍的建设,对从业者给予定期培训,提高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哈尔滨湿地文化旅游要全面展开吸引游客,可以建立湿地文化旅游带,从太阳岛的文化风情到金河湾的金色沙滩再到伏尔加庄园等,可以形成一条湿地文化旅游带,扩大影响力。

五、结语

生态博物馆是对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整体保护,是一种特别有效的博物馆形式,为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无论它是作为一种创新的理念,还是单纯的就是一种博物馆形式,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中都曾取得过很好的成效。我们把这种理念和实践应用于哈尔滨湿地文化旅游中将是一种全新形式,与传统博物馆不同的是,生态博物馆所包含的是整个社区的鲜活的整体文化,包括静态文化和动态文化。自然环境、社区居民、有价值的文化遗产等都是在保护之列,也就是说生态博物馆就是对生物多样性及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无论是文化保护还是对生态保护都是处于历史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原貌保护的同时,也要注重其所承载的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即保护它的完整性。如何将生态博物馆的保护理念、保护方式更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这值得我们政府、专家、学者依然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也好进一步对实践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2]陶思明.湿地生态与保护[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湿地文化范文第3篇

Abstract: A visit to t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Qiqihar Zhalong natural nature reserve was made in October 2009. Based on the study of socio-economical and cultural function of biological resources, this paper concentrated on the wetland biological resources of Heilongjiang with northern characteristics, socio-economical and cultural functions are researched and the functions of harmonious modern society are discussed.

关键词:湿地生物;文化;社会功能;扎龙

Key words: wetland biology;culture;social function; Zhalong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2-0300-01

0 引言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高度多样性的独特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因此近年来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大庆市政府曾于2008年6月“以全新的理念认识湿地、保护湿地、开发利用湿地”为主题举办中国(大庆)首届湿地文化节。2009年1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局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湿地文化节暨中国杭州西溪第三届国际湿地论坛,全面展示宣传中国湿地保护成果,增强湿地保护意识,弘扬湿地文化,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中国湿地保护。[1]

1 研究湿地生物资源重要性

生物资源是湿地资源的核心,生物资源能否得到保护和合理利用是湿地价值能否最大发挥的关键。开展湿地生物资源的文化社会功能研究,对于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都具有十分积极理论和实际意义。

2 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现状

2.1 野生动物资源 扎龙部级自然保护区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区内共有丹顶鹤、白鹤、灰鹤等6种鹤类,其中白鹤和灰鹤分别为国家重点一、二级保护动物。除鹤以外,该区还生息繁衍着大天鹅、小天鹅、草鹭等鹭类;鸿雁、灰雁、翘鼻麻鸭等鸭类和许多鹬和鸥类。在扎龙部级自然保护区内,还有51种鱼类,其中经济鱼类近30种,极北小鲵、花背蟾蜍、黑斑蛙和黑龙江林蛙等6种两栖动物,以及鳖、白条锦蛇、虎斑游蛇和日本蝮等6种爬行动物。[2]

2.2 植物景观资源 扎龙部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分为草甸草原、草甸、沼泽和水生植被4个植被型。其中草甸草原地区主要由羊草构成;草甸地区主要由狼尾草和星星草构成;沼泽地区主要由芦苇、水葱等构成;水生植物主要由漂浮植物、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构成,其中以水生植被最为丰富。[3]

3 湿地生物资源社会功能

3.1 历史文化 历史上的中国文化是在许多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形成的,这些影响因素中,动植物是形成中国文化的重要媒介。它们作为最能体现人们内心世界的外在之物,常常成为人们借以表达自我思想感情的最主要媒介,如鱼文化、龙文化、鹤文化等,莲花浮萍等植物也有了特殊的寓意。

3.1.1 动物资源。从原始社会的彩陶起,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单体鱼纹、双体鱼纹等鱼文化的图案。并在图腾崇拜中,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龙。其后,在神话创作中又是鱼龙同族,只有鱼可以变化为龙,“鱼龙变化”一词便成为脱胎换骨,成为飞黄腾达的代称。“鲤鱼跳龙门”即喻古代读书人科举得中,进入仕途的理想。

丹顶鹤在古时候被称为仙鹤,因为“鹤”同“贺”,寓意吉祥长寿,因此鹤在古人眼中是一种神兽,古人以“松鹤长青”寓意对长寿的追求。仙鹤一生只有一个配偶,配偶死亡终身不续,因此仙鹤也成为爱情忠贞的象征。

3.1.2 植物资源[4]。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莲是洁身自好刚正阿直的象征,周敦颐曾在《爱莲说》中这样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许多文学作品特别是民间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中,莲花都是美好、善良、圣洁、宽容大度的象征。

浮萍往往伴莲而生,意喻聚散无常,“萍水相逢”又有君子之交淡如水之意。南宋时我国美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观浮萍成了当时的一种新风尚。

3.2 景观美学 扎龙保护区面积420平方公里,区内河流漫溢苇草丛生,60%是以芦苇沼泽为主的湿地,是我国最大的以鹤类等大型水禽为主体的珍稀鸟类和湿地生态类型的部级自然保护区。每年春秋两季,许多中外游客、摄影爱好者络绎不绝地前往扎龙,欣赏湿地如画的美景,一睹仙鹤齐飞的壮观。

3.3 休闲娱乐 2008年扎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改善景区面貌建设,在加强基础软硬件设施管理维护同时,放飞岛、外环路等四项景观工程皆已建设完毕,扎龙旅游体系日益成熟。游客可以在专业讲解员的引领下,畅游扎龙自然保护区园区,参观展览厅和鹤类驯养繁殖场,与丹顶鹤近距离接触。

3.4 教育科研 扎龙自然保护区不仅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还拥有独特的湿地景观,湖泊密布,沼泽广阔。沼泽湿地对调节当地的气候和空气湿度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扎龙已经成为东北林业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生命工程学院等大专院校重要的科研、教学实习和生态环境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大批科研工作者前来进行湿地生态研究、鸟类的生物学研究等。作为四大国际重要湿地之一,扎龙湿地也受到许多国际组织的重视。近十几年来,国际鹤类基金会的科研人员就曾多次来到这里实地考察,进行鹤类保护研究。扎龙在鹤类保护和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得到国内外著名鸟类学家很高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湿地中国[EB/OL]./.

[2]孔石.扎龙部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法治管理实例分析[C].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1:636-640.

湿地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湿地;旅游;隐患;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098-02

一、哈尔滨湿地文化特质

哈尔滨湿地文化特质就在于它的原生态的城市湿地文化,而非次生的,非乡村的。主要表现在依托松花江水系的北方原生态湿地文化,以及与城市共生的多元杂合的人文湿地文化。

1.依托松花江水系的北方原生态湿地文化

哈尔滨湿地属于松花江流域的江河湿地类型。松花江是我国位居长江、黄河之后的第三大河,也是黑龙江在我国境内的最大支流,是东北最大的内河。哈尔滨境内的松花江,包括自上游双城市境内拉林河口至下游依兰县境内民主屯区段,由西向东缓缓流淌,江面开阔,水量充沛,大气磅礴。规划开发的哈尔滨松江湿地面积达12.5万公顷,其中包括太阳岛湿地、金河湾湿地等万亩以上的大面积平原湿地12块,属于松花江滩涂湿地和支流河口湿地区。其湿地的自然属性特色鲜明。可见是典型的大江、大湿地、大都市相结合的北国原生态湿地风光,为天然形成,是大自然的禀赋和赐予。

2.与城市共生的多元杂合的人文湿地文化

松花江伴随着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孕育、形成及成长,而且滋养了这方水土的居民,因此哈尔滨的湿地文化也打上哈尔滨城市历史文化的深深烙印。金代的金源文化及运粮河文化、清代呼兰水师营文化、欧陆文化及侨民的休闲文化、松花江航运文化,以及老道外的关东文化、抗联红色文化无不渗透于哈尔滨松江湿地文化中,赋予哈尔滨湿地文化以个性,也造就了哈尔滨湿地文化有别于国内省内其他地区的殊异点。可见,松花江湿地文化和城市文化息息相关,相融共生。

二、哈尔滨湿地旅游开发存在的隐患和挑战

1.注重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忽视了提升质量和增强文化创意的内涵式发展

目前从已经开放接客的14个景区综合分析看,更多的是注重规模,而忽视品质提升和文化创意。除了太阳岛、伏尔加庄园品位较高,有自己的休闲度假项目和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较强的旅游吸引力外,大多数景区对本区域湿地文化和松花江地域文化资源挖掘得不够,没有找出自己的文化异质性,只能搞出一些低端、单调的旅游产品,市场的认知度不高就成为必然的结果。

2.保护与修复力度明显弱于旅游开发建设的热情

一些景区真正建设的主要是围绕湿地开园接待游客的景观、栈道、庭阁、接待设施、码头、游船等效益项目,湿地恢复保育、环境保护的项目就很少看到。由于湿地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恢复和保育是发展的前提。忽视了这个前提性、基础性的工程建设,导致有的湿地公园存在着急功近利求效益,匆匆忙忙接游客,使公园隐藏着极大的生态隐患,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如有的湿地公园缺少卫生环保设施,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没有水冲或免冲环保厕所,有些游船并不是无污染的电瓶船、气体排放不达标,湿地公园成了湿地一个新的污染源。

3.产业素质低难以保证应有的发展水平

把松花江湿地旅游业作为一个产业来考察就可以看到,目前它整体的素质水平还很低,产业结构松散,还没有一个成型的体系,尚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表现在,一是14个城市湿地景区质量水平参差不齐。除了伏尔加庄园、太阳岛景区具有较高的档次水平外,按照旅游行业标准衡量大多数景区都还有相当的差距。二是粗放的管理造成了严重的问题。有的景区出现私设乱摆摊床和强卖的乱象,毁坏了景区的旅游形象。有的把厕所的垃圾直排江中,对湿地环境直接造成破坏。三是人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多数景区处于城乡接合部,从业人员多为农民,景区没有专业院校毕业或经过专业培训的合格的景区导游讲解员,游人进了景区就成了自助游,而湿地公园应该向游人展示的湿地生态旅游的丰富内涵目前还没有做到,把湿地生态旅游降格为一般的休闲或郊游活动。景区管理层更是缺乏专业人才,造成了管理粗放、服务不规范、经营低水平的现状。

4.投资不足已成为继续开发建设的瓶颈

由于对项目开发建设资金筹措准备不足,湿地景区建设项目较多的呼兰区、道外区、松北区等都遇到了后续资金不充足的问题,不仅表现在已经开工的旅游景观设施项目上,还有湿地恢复保育项目、正常的湿地维护管理专项经费,等等,都难以落实。这些单位除了自己努力协调筹措外,大都把希望寄托在争取市、省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投入不足将直接制约城市湿地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的进程。

三、哈尔滨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第一要务是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适度的利用。目前有两项内容需要填补。一是建立健全湿地环境监测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是湿地景区建设管理所必备的条件。没有环境监测系统的湿地公园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不合格的景区,是不能开展旅游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积极构建由环境监测、景区规划、设计建设和经营管理组成的四个相互反馈的信息链。由环境监测这个链不断地向景区规划、设计建设和经营管理等前三个链反馈信息,从而对整个系统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以达到生态旅游资源永续利用的目标。二是建立健全湿地旅游统计调查。以通过科学统计取得的数据来准确地掌握湿地景区接待的休闲游憩市民与外地来游客的数量、比例及变化,季节游人消长的规律,游人消费和湿地旅游产业链发育情况,湿地旅游经济规模和发展趋势,湿地旅游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等等,从而为政府决策提供统计资料和可靠的依据。

2.构建一个有效的组织架构体系

“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开发建设彰显了哈尔滨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是“十二五”城市与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这是一项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幸福指数的民心工程,同时也是综合开发建设任务重、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的系统工程。政府应该担当起主要的职责,建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相关部门参加的松花江综合开发领导机构,统一领导湿地长廊的开发建设管理工作,协调和解决遇到的重大问题,实施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管理标准,分级实施项目建设管理,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发展目标的实现。

3.抓紧健全规划体系,对已有的规划要有效实施

当前最好的措施就是加大《万顷松花江湿地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的执行力度,实施规划控制,合理布局,对景区建设项目应该履行审批程序,认真评估论证,严格把关。同时还要逐步健全规划体系。坚持保护在先、规划在先的原则,在总体规划和《松花江黄金旅游带策划》的基础上,组织编制道里、道外、呼兰等区域规划和呼兰河口等景区规划,确保科学有序开发。

4.从资金和政策入手,突破投入瓶颈

城市湿地公园等景区建设是一个少则需要投入上亿元,多则十几个亿、几十个亿的大工程。它是一个需要大投入的城市生态基础工程、民生公益项目,同时又是实现城市生态经济价值的大型保护开发项目。一是分清建设项目的性质。应该区分出四类项目:(1)生态基础建设项目;(2)市民休闲湿地公园项目;(3)旅游观光湿地公园项目;(4)其他生态经济开发项目。二是对于(1)、(2)两类项目,应该由政府完全投资。政府要量财力而行,设立专项资金,建立融资平台,协调社会资金,并积极争取省及国家的有关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可适当收缩规模保证重点项目。三是对于(3)类项目,属于政府建设的,应该由政府完全投资;属于企业或农民建设的,因为湿地公园带有环境保护性、社会公益性,政府应该出台扶持政策和给予资金支持;对经营性的大型湿地主题公园项目应该进行招商,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投资开发。四是对于(4)类项目,原则上是做好项目策划,通过招商引资解决投资问题。

5.以文化为灵魂,丰富产品,打造出经久不衰的经典景区

湿地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磁湖湿地景观优化

磁湖位于黄石市中心,是湖北省境内唯――个也是最大一个位于城市市中心的湿地景观。水域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同比杭州西湖要大出3平方公里有余。黄石作为湖北重工业之城,面对资源枯竭的现状,城市发展转型的趋势已是大势所趋。黄石市自2009年起开始不遗余力的打造磁湖沿岸景观,重视城市景观建设。而磁湖作为黄石市重要的城市湿地景观资源,应发挥它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城市形象塑造、城市旅游资源开发、城市经济结构调整上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力。整治、优化磁湖湿地景观,从湿地景观的水体、动植物生命体以及文化资源、设计文化内涵上全面分析,努力找出为磁湖湿地景观优化的建设性办法。为黄石的城市发展,当地文化以及磁湖城市湿地景观本身的价值做出贡献。

随着各方面因素的不可控性,城市湿地景观资源的保护也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首先,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填湖、围湖、非法占有湖泊等违反湿地生态平衡的事件不断发生,日益侵蚀水域面积,相比20年前的情况,磁湖的面积有将近一半的萎缩。其次,城市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作为黄石这个以生产钢铁水泥,机械等重工业城市,超负荷的工业排泄物对生态系统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另外,全球气候变暖,湿地的面积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减少甚至消失。最后,广大群众与湿地景观的关系最紧密、直接。加强大众对湿地的保护意识显得十分重要。

讲到湿地景观的维护,则想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浅析。首先,水是湿地景观的主体。没有水就没有湿地景观。要定时关注磁湖的水量、水域分布情况、水质变化的情况作出数据分析。在水质的保护上主要通过水体自身的净化功能与设计安排的生态链接系统。另辅以人工维护来完成水体净化的工作。

另一个层面则是从湿地景观中生物、生命体来分析。要重视植物在湿地景观中的作用。岸上乔草隔离带、灌木隔离带、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生态链接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缺失。有了植物还要考虑栖息于湿地的动物群体。要充分利用湿地复合生态系统。恢复断裂的生态链接,以及丰富动、植物的多样性。除了满足常规的感伤植被生态系统的完建设与完善,还要建设水下森林系统、引入可净化水体的鱼类,通过生物物种完成水体的净化,不断完善生态链接。主张建设生态驳岸,减少或尽量避免通过筑堤、修坎、修沿湖观景的硬质道路或平台,使湖岸硬化。甚至破坏湿地驳岸的生态环境,导致岸边水土的流失。水岸消涨带植被的破坏或是生态链接被硬质驳岸切断,影响生态水岸对水质的自动净化功能。所以要通过植物的复合性设计完善水岸消涨带的修复功能,防止河岸硬化。最后,岸上的植物种植应以乡土植物为主,之所选择本土植物,一是从植物的存活率上考虑,比其他植物的存活率要高,另外是从景观的成本上,除去较高的植物运输成本,选择本土植物应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最后是从保留本土特色来看,通过植物体现更多的本土特色。

从文化层面来浅析如何优化湿地景观,使它有血有肉之后,有灵魂。则应该从湿地的物质文化上做研究,研究如何增加磁湖的文化设计内涵,以及湿地文化本身的资源体系出发,来分析如何使磁湖湿地景观更加优化,湿地景观的文化内涵有所提升。应该通过湿地景观这个平台展示出更多和湿地文化有关、又能体现黄石本地或本地域的生活特点的物质或非物质文化。例如,在湿地景观的设计中展示出本土的传统水运方式,当地的水稻种植方式或当地的饮食文化特色和当地习俗文化或是城市的发展特色。在磁湖景观的设计时不光单一关注景观自然要素的设计,更应从本土文化挖掘设计元素,通过景观元素的设置让观赏着观光的同时也能对黄石的地域特色,该城市以及磁湖本身的历史、发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样是城市湿地景观,西湖之所以闻名于国内外,不单单是仅凭优美的自然风光才能闻名遐迩。因为有了悠久且美丽的历史典故,有了历史文化的外衣,景观的价值更加不可估量。所以在湿地景观的设计时绝不可忽视文化内涵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