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湿地松育苗繁殖及造林技术浅析

湿地松育苗繁殖及造林技术浅析

摘要:通过探讨湿地松育苗过程中技术要点及造林管理中抚育措施,为湿地松的生产提供技术参考,希望对潜山市的林业产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湿地松;育苗;造林;管理

湿地松是一种高大的乔木,原产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引进我国,因其良好的适应性,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高,在我国许多地区都能良好地生长,已成为我国多地的林业生产中重要的树种之一。潜山市地处北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适合湿地松的生长,近年来湿地松造林面积不断加大,在当地林业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更好地促进湿地松的生产,对湿地松的苗木繁育及造林等技术环节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在生产实践中提供帮助。

1湿地松的育苗繁殖技术

1.1露地苗床育苗法

1.1.1选地整地。在选择育苗地时选择光照条件好,土质疏松,肥力好,灌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块作圃地。湿地松的根系有菌根菌共生,最适宜的育苗地是老圃地,新圃地可将湿地松老林的菌根土混在新选地土壤中,即在老林地0~20cm的土层中取有白色或金黄色菌丝体的土壤,掺到新圃地的土壤里,进行人工接种,能促进湿地松的育苗。选好地块后要进行整地,秋季深翻,深度在25cm左右,经冬季冻融,土层变得疏松,翌年春季化冻后整地作床,圃地周围开沟,沟深30cm,宽50cm,床面宽为100cm,床面要平整,同时要清理床面的垃圾杂物,保证床面土壤细碎。作床同时对土壤进行消毒除草,可以用多菌灵、百菌清、敌克松、杀毒矾、五氯硝基苯等农药拌制毒土或药液浇灌,灭菌杀虫;同时喷施除草剂防止杂草速生。整地同时施足基肥,在苗床中间开深度20cm的沟,每667m2施入300~500kg腐熟有机肥,再将苗床耙平[1]。1.1.2适时播种。湿地松适合的播种时间为每年的2月下旬至3月下旬,播前要先进行种子催芽,将种子用温水浸泡,水温在50~60℃,浸种24h,捞出再用50%多菌灵800倍液浸种30min,再用清水洗净,置于通风处晾干备用。播种采用条播,间距为10~15cm,行距15~20cm,播种量为150kg/667m2,播后覆盖消毒细沙,厚度1~2cm,以不见种子为宜,盖后淋清水滋润土壤,切勿大水流,避免将种子冲出来。最后在床面覆盖稻草帘或一些针叶树枝梢等,也可以采用地膜进行覆盖,保湿保温。1.1.3播后管理1.1.3.1撤草搭棚。湿地松播后要保持土壤的湿度,及时淋水,当70%~80%幼苗出土时,要及时在傍晚将苗床覆盖的草帘撤去。湿地松出苗时会带着种壳,很容易吸引鸟类啄食损伤幼苗,所以要做好防护,可竖立假人起到吓阻作用。夏季日光强烈,要及时架设拱棚遮阴,可用细竹竿搭架子,铁丝横栏,上面覆盖遮阳网,棚高一般在50~80cm,遮阳率在30%~50%,能很好地保护湿地松幼苗。1.1.3.2水肥除草。湿地松小苗出土后,前期生长较快,要及时补充水肥,促进快速生长,如缺水要适时适量洒施,肥料可以用0.2%尿素溶液进行喷雾,在喷水同时渗入土壤吸收。地膜撤掉后要及时除草,除草要“除早、除小、除了”,可结合苗地松土同时除草,也可以采用除草剂喷施,如盖草能、甲嘧璜隆等,在使用时要注意用法用量及天气情况,科学喷施。秋季时要注意控制水肥,不可过多,避免幼苗徒长、木质化程度低、针叶顶芽嫩弱,且易受冻害,从而影响继续生长导致成为废苗。1.1.3.3病虫害防治。湿地松幼苗期间主要防治苗木猝倒病,可以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进行全地喷施,每10d喷施一次,能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也可以采用代森锰锌、百菌清等药剂交替喷施,用法和用量按说明书操作即可。虫害主要是防治地下害虫,如蛴螬、地老虎等,可以采用辛硫磷、二嗪磷乳油1000倍液进行苗床浇灌,一般在虫口密度大于1只/m2时,便要及时进行施药防治,避免幼苗受到严重损害[2]。

1.2营养袋容器育苗法

1.2.1营养土配制。营养土配制要以湿地松宜生土壤条件为原则,要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如渗水性、通透性,土壤结构要充实致密,肥力上佳,重量宜轻,这样便于移动。营养土要无病虫及草根草籽。可用黄心土20%~30%,火烧土40%~55%,菌根土10%~20%,外加过磷酸钙混合组成,也可以采用稻壳灰10%,水稻田土60%,干净细河沙20%,过磷酸钙10%混合组成,配制时拌入多菌灵或百菌清,按20~40g/m3用量混合到营养土中,拌匀后分装到营养袋中。营养袋多采用机制成品,规格为袋口宽8~10cm,袋高12~15cm。1.2.2播种。湿地松容器育苗要选用良种,品质应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二级以上。播前种子先催芽,具体操作方法与露地苗床育苗法的催芽方式相同。播种时每个营养袋中播1~2粒种子,在袋中央插孔,然后将种子放入,也可以少装一些营养土,直接播在袋中央,然后再覆盖细土,厚度为种子大小的1~3倍,播后要洒水使营养土湿润,然后将育苗袋一个一个摆放在铺好地膜的地面上,营养袋按“品”字形排列成行。容器育苗一般在塑料大棚中进行,1m2可以放置80~150个营养袋。为了有效利用空间,也可以将营养袋放置在预制的铁架上,分层列置,提高大棚的利用率,增加育苗数量。1.2.3芽苗管理。播后要保持袋中土壤的湿度,每天淋水2~3次,种子萌芽期间,大棚内的温度保持在25~30℃,如果温度过高,要及时通风控温;若温度低,要拉下保温帘。当30%~50%种子发芽时,减少淋水次数,保持土壤湿度,同时控制棚温在30℃以下,及时通风换气。芽苗期要注意病害发生,发现猝倒病、立枯病病株,立即拔除,及时喷施敌克松800倍液、多菌灵或0.2%高锰酸钾,喷后30min再喷清水,防止药害。3周左右,大部分芽苗戴帽出土,少量开始脱壳,此时增加大棚通风性,降温炼苗[3]。1.2.4苗木出圃。营养袋育苗,主要依据湿地松幼苗的根系是否形成完整的根系团。如果形成了较完整的根系团,且长势强壮的,便达到了出圃标准,可保证移栽成活率。凡是根系团未形成,苗势弱,有病害、根腐现象的,都不能出圃移栽。

2湿地松造林技术

2.1林地选择

湿地松造林地宜选择阳光充足、土层深厚、土壤肥力好的地块,排灌水方便,土壤以红壤土为佳。湿地松适应性较强,海拔800m以下的平原、山地、丘陵都可以栽植。

2.2整地

地块整耕,要先砍灌除杂,将林地中生长的一些杂草灌木、垃圾石块等杂物清理干净。整地的目的是改善湿地松的立地条件,促进幼林生长,提高成活率。如果地块是平整农田、沙荒地或林农间作地块,可以进行全面整地,翻耕深度在25cm。全整成本高,适用于营造速生丰产林的造林地。对于河岸坡地可采用带状整地,翻耕需要栽植湿地松的土壤,带与带之间留出一定宽度不进行翻耕,可节约成本。对于一些不便进行机械作业的地块,可以进行块状整地,仅对栽植穴周围进行翻耕,更加省工、降低成本。

2.3挖穴

湿地松造林要根据主伐期来确定密度,主伐期一般为15年,株行距定为3m×3m,每667m2种植75株。此密度经生产实践,生长量可提高10%以上,蓄积量提高近30%,过密会产生林相郁闭早,影响生长,前期生长快,后期生长慢,出现早衰。栽植穴规格(长、宽、深)40cm×40cm×30cm,挖穴时要将表土和底土分开堆放,便于回填时辨别。栽植穴挖好后,每穴施入0.25kg过磷酸钙或0.5kg优质复合肥作基肥。肥料施入穴底,然后再盖上一层表土,避免肥料直接接触根部[4]。

2.4适时移栽

春天或秋季都可以移栽,移栽最好选在雨后进行,土壤湿润利于成活。先将容器苗淋透水,再运到林地,栽植前去掉容器袋,注意维持根部营养土团完整,将土团放置在挖好的栽植穴中央,然后回填表土,将树穴填满,略高于地面便可。如果是起苗移栽,最好带土球移植,如果不带土球,将苗根放于穴中央,然后回填表土,表土埋没根系时要轻提苗,然后再填心土,最后踩实,浇水,移植时要做到“根舒、苗正、打紧”,回填土要填满。

2.5抚育管理

造林后要封山2~3年,禁止大牲畜等进入林地,避免造成损伤。移植10d内要进行检查,发现虫害、旱死苗及时进行补苗,如有被沙土堆埋住的苗要及时扶起,保证成活率在95%以上。要及时进行除草、施肥、松土等抚育管理,种植后6~8个月抚育第1次,第二、三年春天再抚育两次。及时清除树盘周边1.5m范围内的杂草灌木,同时进行翻耕松土,施肥采用沟施方式,第1次在距离苗木30~40cm处对开两小浅沟(每株苗对开两条50cm×20cm的沟),每株施复合肥0.1~0.15kg;第2、3次在距离苗木40~50cm处对开两小浅沟,每株施复合肥0.15~0.25kg,施肥后覆土或适当培土。

2.6病虫害防治

湿地松生长期间主要防治马尾松毛虫、松梢螟、松毒蛾等害虫,可在每年春节前后用敌杀死、灭幼脲3号、阿维菌素、森得宝等药物喷杀越冬代虫,减少虫源。虫害出现时,用药喷杀成虫。病害主要防治松梢枯病、针锈病等,发现梢枯病后,将发病的针叶、枝条清除并烧毁,必要时用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药物喷施防治[5]。

参考文献

[1]黄克波.湿地松育苗造林技术[J].中国绿色画报,2018(7):26,65.

[2]余婉芳.湿地松种子芽苗容器移栽育苗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2010(4):98.

[3]徐明玉.浅析湿地松育苗及栽植技术[J].南方农业,2015(15):12-13.

[4]李昌富,尤荣正,戴如甫.湿地松栽植技术研究[J].中国林业,2006(7):37.

[5]黄海云,曾繁松.湿地松常见病虫害的防治及管理[J].农业与技术,2015(8):97.

作者:葛贤权 单位:潜山市天柱山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