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湿地保护

湿地保护

湿地保护

湿地保护范文第1篇

这里有河海交汇的壮阔,有长河落日的秀美,有芦花飞雪的神奇……大自然的杰作,原生态的奇观,曾令无数游人魂牵梦萦、心旷神怡。湿地一一庇护鸟类的天堂

这里有中国最美的沼泽湿地。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主办、全国34家媒体协办,评选“中国最美的地方”,对入围者设定苛刻的入选条件.具有典型性、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核心景区的品位高、湿地原生态受到人为破坏程度小……在中国的大好河山中,专家把黄河三角洲湿地列为中国最美的六大沼泽湿地,评价该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类型独特,是中国暖湿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

在这美丽的背后,自然保护区历经沧桑。水是湿地的血脉,黄河是形成和维持黄河口湿地生态健康的主导因素,是湿地赖以生存发育的根本。

受历史上黄河断流的影响,淡水资源曾一度严重不足。上世纪90年代,在9年时间内有900天断流,平均每年断流100天,全年近1/3的时间内自然保护区河段处于干涸状态。淡水资源匮乏,打破了新生湿地的生态平衡,导致海岸线不断蚀退,海水倒灌,土壤高度盐渍化,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系统退化,自然保护区陷入了湿地保护的困境。

湿地不能没有水,湿地保护也是科学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探索过程。1999年国家实施的黄河水资源统一调配策略及黄河调水调沙试验为自然保护区开展湿地恢复创造了历史机遇。自2002年以来,借助调水调沙水量充足的有利时机,自然保护区开始对退化湿地实施恢复工程,至2010年已完成总计1.3万公顷退化湿地的生态恢复。湿地恢复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自然保护区实施湿地恢复是以创造生物多样性空间为目标,以恢复生态的结构和功能为手段,以筑堤修坝向湿地引水、蓄水为措施,通过恢复地表径流,补充地下水,用淡水冲碱压盐,降低土壤含盐量的方式,为湿地生态演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湿地的自我恢复、自我发展。

湿地恢复工程的实施,为湿地提供了充足的淡水资源,改善了湿地的生态环境,建立了新的生态平衡,恢复了湿地的自我恢复、自我发育机制,促进了湿地向生物多样性保护方向的发育演替,取得明显成效

是淡水湿地面积不断增加。仅芦苇湿地的面积由原来的1万公顷增加至现在的2.2万公顷,湿地的明水面积达到60%;二是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植被退化的现象得到遏制,植被的结构组成和覆盖率显著增加,成为中国沿海地区最大的海滩自然植被区;三是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鸟类的种类、数量明显增加,鸟类由200。年的283种、400万只,增加至现在的296种、600W只,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二级41种分别增加至现在的国家一级10种、二级49种.四是湿地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湿地恢复后,土壤的盐渍化程度大大降低,为生态系统良性发育、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五是湿地的景观格局进一步优化。以芦苇沼泽、大面积水面为代表的湿地景观成为自然保护区湿地的主体景观,并进一步突显出在湿地发挥综合效益,特别是社会、经济效益方面的优势。

自然保护区在取得湿地恢复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好了大面积退化湿地的恢复计划,2010年实施湿地恢复2.4万公顷,至2015年将实施完成7万公顷。

守护——建设鸟类家园

“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有了理想的家园,鸟类才能“择所适”。为此,自然保护区人孜孜以求,努力不怠,建设鸟类家园。

实施东方白鹳筑巢招引工程,建设东方白鹳自然繁育基地。在历史上,东方白鹳并无当地繁殖的记录,2003年开始有1对开始筑巢繁殖,这种现象引起自然保护区的高度关注,经调查发现,东方白鹤选择高大树木或电线杆筑巢,受湿地生态环境条件的限制,湿地内无高大树木,东方白鹳只能在电线杆上筑巢,而湿地内有限的电线杆数量并不能为东方白鹳提供充足和安全的繁殖环境。基于上述考虑,根据东方白鹳的繁殖需求,自然保护区在2005年实施了筑巢招引工程,通过人工架设线杆,设置人工巢穴的方式为东方白鹳繁殖创造优越、安全的繁殖环境。通过上述措施,东方白鹳在自然保护区内的繁殖种群数量逐年上升,至2010年,繁殖种群已达到28对,成为中国东方白鹳重要的自然繁育基地。

开展黑嘴鸥繁殖地水位控制工程,为黑嘴鸥繁殖创造理想的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黑嘴鸥的三大繁殖地之~,因其对繁殖环境的特殊需求,黑嘴鸥的繁殖成功率极低。黑嘴鸥选择长有翅碱蓬或稀蔬芦苇的滩间带或潮沟附近繁殖,在其繁殖期常因潮汐或夏季降雨长将其巢区淹没,雏乌或孵化期的卵因此而被破坏。针对这种情况,自然保护区采取修建引水闸、排水渠的工程措施,人工控制繁殖区水位,满足在繁殖期黑嘴鸥对水位的生态需求,为黑嘴鸥繁殖创造理想的生态环境。2010年,自然保护区内黑嘴鸥的繁殖种群数量达到1300只。

建设鸟类补食区,满足冬季鸟类生存需要。自然保护区是雁鸭和鹤类的重要越冬地,历史上曾有数以万计的冬候鸟在此相聚。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大面积冬麦田更种为棉田,越冬鸟类因失去冬季觅食地而数量锐减,全球气候变化及冬季极端天气的影响更是为在此越冬的鸟类雪上加霜。为彻底解脱这一困境,自然保护区在黄河两岸通过种植冬小麦的方式建设鸟类补给区,种植面积达80公顷,为越冬鸟类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如今,群乌齐飞、万鸟共鸣的现象成为寒冬最为亮丽的道风景线。

实施退耕还湿,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良好生态环境。受自然保护区建区历史条件的影响,自然保护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没有土地所有权,当地群众在保护区内围垦湿地、开垦农田的现象曾度发生,严重破坏了保护区的自然景观,影响了湿地综合功能发挥。2007年,自然保护区以生态补偿的方式对交通道路两侧1000米范围内农田全部收回,实施退耕还湿工程,恢复湿地面积达90多公顷。自然保护区还自筹资金,对区内的生产设施、废旧道路、废弃油井、环境污染等影响湿地景观、干扰湿地功能的现象进行综合整治,逐步恢复生态原貌。

实施核心区围栏工程,为鸟类栖息提供安逸的生存环境。2007年,自然保护区投资120万元,在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实施了围栏工程,建设围栏9.2公里,对保护区鸟类集中分布区实施封闭式管理,严格禁止一切人为活动,控制人员出入,为鸟类正常栖息繁殖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建设鸟类栖息岛,创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多度空间格局。不同鸟类有不同的生态环境需要,根据保护鸟类的生态需求,2009年自然保护区在湿地恢复区建设了5处鸟类栖息岛,总面积达15.7万平方米,满足日益增多的鸟类繁殖、停歇需要,创造了多角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司格局。

回收土地所有权,揭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篇章。2009年,自然保护区对核心区、缓冲区的土地所有权收回,拥有了6万多公顷的土地使用证,自然保护区内开垦、开发的现象成为历史。从此,自然保护区可以按照发挥湿地综合效益、发挥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的方向科学规划、使用土地,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发展、管理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珍禽一一湿地的精灵

北京林业大学的教授崔国发曾说过:“一个生态良好的环境中未必有鸟类栖息,但有鸟类栖息的湿地中必然生态环境良好。”鸟类是对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最好的证明和诠释。

在世界8条鸟类迁徙通道中,黄河三角洲横跨2条,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地区鸟类迁徙的重要迂徙中转站、栖息地和繁殖地,自然保护区是鸟类栖息、繁殖不可或缺的乐园。作为候鸟迁徙的中转站,如果没有黄河三角洲的庇护,它们无法完成生命的迁徙历程;作为鸟类繁殖地,优越的生态环境也是它们生儿育女、繁育后代的天堂。这里庇护了43种超过全球数量的1%水禽,远远达到国际重要湿地的标准。

自然保护区无论是作为迁徙乌的中转驿站,还是留鸟眷恋的家园,一年四季,不同时节,都会变幻不同的景观,形成流动的风景线:每年的2、3月份,成群的丹顶鹤、灰鹤、大天鹅如期而至,经过二三十天的饱食之后,约好在此越冬的同伴一同北迁,结伴到北国担负生儿育女的职任;3月中下旬,成群的黑嘴鸥从不同的地点相约而来,长途跋涉使它们饥肠辘辘,它们先是寻好故地饱食顿,而后为了争夺繁殖空间互不相让;4、5月份,几家东方白鹳不知从何处而来,隐藏在万亩芦苇荡中偷吃小鱼,而此时来自澳大利亚的数以百万计的涉禽正聚集在近海滩涂中,它们饥不择食的样子,甚至在你靠近时也不暇

顾,似乎它们理所应当地成为这里的主人;酷暑夏日,须浮鸥翩翩而至,鹭类云集,野鸭游荡于芦苇丛中,苇莺鸣啭,好一幅百鸟争鸣的景象:金秋十月以后,无论是欲来此长期居住、庇护严冬的住客,还是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的游客,都会故地相约、重逢相聚,大鸨、白鹤、丹顶鹤、白鹳、黑鹳……它们在默默告诉你,这个冬季不会寂寞;寒冬腊月,娴静的大天鹅悠游在海天相接间,豆雁雪中飞翔,丹顶鹤优雅的随风而舞……好一幅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和谐湿地景象。

这便是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景观的真实写照。在世界15种鹤、亚洲9种鹤中这里相集了7种;在中国的49种雁鸭类资源中,这里记录了35种,数量超过数十万;在东亚一澳洲涉禽迁徙路线上,仅北迁期有数量超过100万只的涉禽在此迁徙停歇,超过国际1%数量标准的就有17种。这里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最大小杓鹬迁徙中转站,其数量超过全球10%这里还是东方白鹳重要的繁殖地、黑嘴鸥的三大繁殖地、丹顶鹤越冬的最北界……

保护区人——湿地的守望者

在所有的事业中,自然保护是一项贴近自然、融入自然,同时又是自然馈赠最为丰富、让人充满敬意的事业,自然保护区人对此深有同感。

1996年的冬季,黄河三角洲降了一场大雪,大雪覆盖下的保护区显得冷寂苍凉,冰封的黄河中两个白点吸引了保护区巡护人员的视线,他们走近发现是两只僵死的大天鹅,一只天鹅的翅膀折断了,另一只紧紧依偎在它的身旁。在这个严寒饥饿的冬季,其它的天鹅相继离去了,可是这只再也没有能力飞向天空,它会饥寒而死……它的情侣不舍离它而去,一次次为它觅食,用身体为它蔽寒。最后,这场大雪淹没了它们。它们依偎的身影成为了永恒的雕塑。它们美丽的爱情永远地留在了这个寒冬……这个故事每个保护区人耳熟能详,它在告诉我们,保护自然,敬畏生命,尊重这些可爱的生灵。

正是带着这种对大自然的敬意,对生命的尊重,自然保护区人成为这片土地的忠实保护者和守望者。

老李和小雪的故事在自然保护区广为传颂。这是个真实的故事,那是2007年12月的某天,老李像往常一样正在鸟舍工作,一个急促的电话打扰了他的平静,一只受伤的大天鹅被保护区巡护人员发现,生命垂危……十万火急!老李立即放下手中的活奔向现场,从冰封的河道中把这只天鹅救出,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这只天鹅翅膀严重受伤,由于长期饥饿、寒冷,极度虚弱的天鹅已奄奄息。工作人员劝老李放弃救护,可固执的老李抱着一丝希望把它抱回了救护中心。在两个月的救护时间里,老李把它放在自己的房间里,把它搂在自己的怀里,硬是把它从死神边缘救回。而今,这只天鹅已完全恢复了体能,悠然地生活在救护繁殖中心。同其它鸟类不同,这只天鹅放弃了重回自然、重回蓝天的机会,再也不离开老李,同他形影不离,大家给这只天鹅起了个名字“小雪”。

湿地保护范文第2篇

关键词:湿地保护;湿地生态恢复;技术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湿地以及湿地生态的恢复,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湿地保护技术

由于湿地处于水陆交互作用的区域,生物种类十分丰富,仅占地球表面面积6%的湿地。却为世界20%的生物提供了生境,特别是为濒危珍稀鸟类提供了生息繁殖的基地,成为众多珍稀濒危水禽完成生命周期的必经之地。一个系统的面积越大。该系统内物种的多样性和系统的稳定性越有保证。因此,增加湿地的面积是有效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平稳的基础。严禁围地造田,对湿地周围影响和破坏湿地生存环境的农田要退耕还湿,恢复湿地生境。增加湿地面积。湿地入水量减少是造成湿地萎缩不可忽视的原因,水文条件成为湿地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需要通过相关水利工程加以改善,增加湖泊的深度和广度以扩大湖容;增加鱼的产量。增强调蓄功能;积极进行各湿地引水通道建设,以获得高质量的补充水源:加强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加固堤防,搞好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泥沙淤积:恢复泛滥平原的结构和功能以利于蓄纳洪水,提供野生动物栖息地。

二、湿地生态恢复技术

湿地恢复是指通过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对退化或消失的湿地进行修复或重建。再现干扰前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根据湿地的构成和生态系统特征,湿地的生态恢复技术可概括为以下3个部分:一是湿地生境恢复技术。湿地生境恢复的目标是通过采取各类技术措施,提高生境的异质性和稳定性。湿地生境恢复包括湿地基底恢复、湿地水状况恢复和湿地土壤恢复等。湿地的基底恢复是通过采取工程措施,维护基底的稳定性,稳定湿地面积,并对湿地的地形、地貌进行改造。二是湿地生物恢复(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物种选育和培植技术、物种引入技术、物种保护技术、种群动态调控技术、种群行为控制技术、群落结构优化配置与组建技术、群落演替控制与恢复技术等。三是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恢复技术。主要包括生态系统总体设计技术、生态系统构建与集成技术等。湿地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既是湿地生态恢复研究中的重点,又是难点。

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重视。切实加强对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湿地污染源的综合整治与管理,通过部门间的联合,加大执法力度。要严格控制湿地氮、磷肥及农药的施用量,控制畜禽养殖场废水对湿地的污染影响,大型畜禽养殖场废水要严格按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达标排放,有条件的地区应推广养殖废水土地处理。

植物是人工湿地生态工程中最主要的生物净化材料,它能直接吸收利用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对水质的净化有一定作用。在选择净化植物时既要考虑地带性、地域性种类,还要选择经济价值高、用途广以及与湿地园林化建设相结合的种类,尽可能的做到一项投入多处收益。

三、湿地重点攻关技术

要加强湿地保护,恢复湿地功能,制定出湿地保护规划。运用环境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理论和“3S”等先进技术,在查清湿地资源的基础上,建立湿地资源信息数据管理系统和湿地监测系统,及时跟踪和掌握湿地变化动态,开展湿地分布和演变规律、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退化湿地的恢复和重建、湿地水旱灾害、污染等方面的研究,为湿地的科学管理和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重点攻关的技术有以下几方面:

1.湿地退化机理与生态恢复机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湿地生态恢复研究方法和技术。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生态系统内在的生态学过程与相互作用机制研究。湿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恢复力、演替规律、可持续性研究,湿地的环境功能及人类活动对湿地资源与环境的影响研究,不同干扰条件下湿地生态系统的受损过程及其响应机制研究,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景观诊断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湿地生态系统退化过程的动态监测、模拟及预报研究等。

湿地保护范文第3篇

1971年2月,前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等36个国家在伊朗小镇拉姆萨尔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湿地公约》把湿地定义为: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性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和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水区。按照这个定义,湿地包括滨海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四大类自然湿地以及人工湿地,共40种类型。

湿地拥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和经济及社会效益。湿地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固定二氧化碳、调节区域气候,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防浪固岸;湿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提供丰富的动植物食品资源、工业原料和能量来源,为人类提供聚集、娱乐和科研教育场所。鉴此,湿地与森林、海洋一道被公认为世界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非政府组织的重视与关注。在这些国家和非政府组织的敦促与影响下,原先湿地保护管理不力的国家逐步加强了湿地管理,提高了湿地保护的能力。

我国是湿地资源大国,根据1995年首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我国单块面积大于100公顷的湿地总面积为3848万公顷(其中人工湿地只包括库塘)。湿地资源数量居世界第四、亚洲第一。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湿地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湿地公约》划分的40种湿地类型在我国均有分布。因此,我国的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已经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区域。特别是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的高海拔湿地,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是世界特有的湿地类型,是亚洲许多重要河流的源头,被誉为“亚洲水塔”。位于我国青海的三江源湿地,其水量分别占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25%、49%和15%,在维护我国乃至亚洲地区的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管理工作。1992年,我国政府加入《湿地公约》,并将我国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此,我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在湿地保护上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湿地保护管理列入了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制定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完成了湿地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完成了首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目前,全国约40%的自然湿地被纳入400多处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综合管理能力有所提高。特别是国家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实施以来,林业部门在若干生态脆弱、生物多样性丰富的重要湿地中,创造性地开展了多项具有普遍示范意义的湿地保护和恢复试点项目,为大规模开展全国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积累了经验。同时,我国积极参与了湿地保护的国际合作,较好地履行了《湿地公约》等国际生态保护公约。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湿地保护工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湿地国际把第一个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杰出成就奖授予我国政府,以赞扬我国在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方面作出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湿地保护管理仍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我国现存自然或半自然湿地仅占国土面积的3.77%(全球湿地约占陆地面积的6%),且面积下降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我国湿地动植物种类虽然繁多,但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红皮书的珍稀物种数量也较多,且衰退趋势明显;内陆湿地的大量丧失直接导致淡水存蓄量减少,许多自然湿地作为“天然水库”的功能已经消失,进而直接减少了地下水补充,加剧了水资源危机;湿地保护的五大主要威胁因素——开垦与改造、污染、湿地生物资源过度利用、泥沙淤积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仍然严重;自然湿地保护网络初步建立,但保护管理能力与湿地保护的目标任务明显不适应;湿地保护投入短缺,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针对当前我国湿地保护管理的严峻形势,为适应国家全面加强生态建设的新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必须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改善生态功能为中心,按照积极保护、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紧紧依靠地方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力量,认真落实好国办《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要求,全面实施《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努力实现湿地保护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到2010年,使我国60%的自然湿地纳入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的趋势得到遏制和初步扭转;到2020年,使70%以上的自然湿地纳入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湿地的保护与利用开始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形成较为完善的自然湿地保护网络和管理体系。

要实现湿地保护的总体目标,首先要提高对湿地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以保护为基础的思想。长期以来对“湿地”不正确的认识和对“湿地利用”的片面理解,以及由此产生的错误的政策导向和经济利益驱动下的短视行为,是导致今天我国湿地得不到有效保护,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能得以持续发挥的主要社会原因。因此,要实现湿地保护的总体目标,就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要树立以保护为基础的思想,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以严格保护来规范利用行为,以科学利用来巩固保护成果,把湿地保护管理引入可持续发展道路。

为了实现湿地保护的总体目标,当前要重点抓好法规、机构、科研和规划等工作:

一是尽快制定法规,做到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目前,森林和海洋均有专门的法律,各项保护管理工作已有了较好的工作基础,而湿地保护没有专门的法规,一些重要的湿地类型在国土规划中还被列为“未利用地”,从客观上加速了对湿地的开发利用行为,完全忽视了其重要的生态和社会效益,这已成为我国湿地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以法律的形式确定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方针、原则与行为规范,明确各级、各行业机构的权限以及管理分工,规定管理程序、对违法行为的处罚等,已成为湿地工作的当务之急。

二是完善保护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自上而下的保护管理体系。湿地作为生态系统,是由水体、河流、湖泊、野生动植物等多种单要素资源构成的,目前分属不同的部门和地方管理。但是,湿地作为复合的生态系统,更应该是经济的、社会的、生态的复合体,应把湿地及其所在流域看作一个大的自然经济实体,因此,不能也不应该单由一个行业或者采取一种方式来平衡解决这个大的生物系统的问题,而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流域层次上统筹考虑湿地的保护管理问题。建立自上而下的有效的保护管理体系,是既从根本上解决湿地单要素资源的保护管理问题,又把湿地作为完整的、复合生态系统进行保护的最重要的措施。在此基础上,应建立湿地保护管理的多部门协调机制,以实现保护管理的政令畅通和良性互动。

湿地保护范文第4篇

云南是长江、珠江、澜沧江、怒江、红河、伊洛瓦底江六大水系的上游或源头,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地质地貌复杂,镶嵌在各流域的湿地――湖泊、河流、沼泽在云南高原和山地间熠熠生辉,生态区位重要,生态功能突出,类型复杂多样,生物种类丰富,生态景观壮丽。这些湿地孕育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承担着的“水塔”“基因库”作用和“碳汇”功能,因而倍受国内外关注。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开展湿地生态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云南完成了全省湿地资源的调查。

然而随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湿地生态系统受到的威胁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湿地的健康。

湿地资源 “家底”丰厚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的三大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云南省委、省政府更是将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开展湿地生态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成果改写了全省在湿地资源数据方面掌握不全面、数据缺乏的现状,为云南下一步全面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和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调查结果显示,云南省湿地有4类14型(不包括水稻田),在我国分布的内陆淡水湿地类型在云南省都有分布。全省湿地总面积56.35万公顷,其中河流湿地24.18万公顷,湖泊湿地11.85万公顷,沼泽湿地3.22万公顷,人工湿地17.1万公顷。前三类为自然湿地,总面积为39.25万公顷。云南省湿地总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47%,自然湿地总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02%,自然湿地总面积占湿地总面积的69.67%。

对于云南省湿地情况,从行政区域分布看,湿地总面积最大的州(市)为普洱市,其次为昆明市和大理州。而自然湿地面积最大的州市为昆明市,其次为大理州和玉溪市。自然湿地面积占湿地总面积比例最高的州(市)为迪庆州,其次为怒江州和玉溪市。从流域分布看,云南省六大流域中,长江流域分布的湿地面积最大,达18.34万公顷,其次为澜沧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其中,长江流域分布的沼泽湿地面积占云南省沼泽面积的82.93%。

此次共完成湿地斑块调查15158个,布设植物调查样方3380个,动物调查样线、样方102个,拍摄湿地资源照片10万余张,获取成果数据达75.8万余条。 在云南省调查范围内,发现湿地植被型12个,湿地植物群系189个。记录到湿地的高等植物227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2种,云南特有植物116种。记录到湿地脊椎动物100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7种,云南特有种237种。

湿地保护 高位推动

由于特殊的地理区位,云南省湿地保护关乎着东南亚国家和我国长江、珠江中下游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态安全。近年来,云南湿地保护工作步入“快车道”,切实有效地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生态文明建设加快了全新的云南湿地保护事业发展。2011年,中央就云南“桥头堡”建设出台专门文件,明确将高原湿地保护作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内容。目前,云南保存的湿地野生动植物种类居全国之首,维持着高原和山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发挥着调节径流、补充地下水、降解污染、控制土壤侵蚀等多种生态平衡功能。

2012年,在云南省政协第十届第五次会议上,云南省的八个派和省工商联联合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湿地保护工作的建议》,被列为云南省政协十件重点提案之首,由省政协主席督办。通过重点提案办理,扩大了湿地保护宣传,这为推进云南省湿地保护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

2012年12月,云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湿地保护工作的督查通知》,对湿地保护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并纳入云南省委、省政府专项督查事项,定期和不定期开展督查,这样专项针对湿地保护的督查,在云南是首次。而《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林业行动计划》也将高原湿地保护作为十大行动之一。

2013年,云南省林业厅积极配合云南省政府法制办、省人大起草的《云南省湿地保护条例》,于2013年9月25日经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通过强化立法、建立湿地保护长效机制、规范湿地管理、建立科学的湿地保护体系加强生态保护工作,重点抢救性地保护和恢复好天然起源湿地。这是云南高原湿地保护的里程碑,对发挥云南高原湿地在生态、经济、社会和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

湿地保护 再发强音

党的十把建设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并作为党的重大行动纲领写入。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手段又是目标,既是过程又是结果,核心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林业是生态建设和保护的主体,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阵地。长期以来,由于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了大范围的改造,全球已经出现了森林大面积消失、土地沙漠化扩展、湿地不断退化、物种加速灭绝、水土严重流失、严重干旱缺水、洪涝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等生态危机,这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

云南独特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然而,随着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使得云南省湿地生态系统失衡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再加之对湿地功能认识不足,长期过度开发利用,湿地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

2000年启动首次调查以来,滇中、滇东北地区沼泽化草甸和淡水泉湿地在的10余年间消失了近40%。此外,湿地破碎化情况仍无好转,超过50%的沼泽及沼泽化草甸湿地出现过度放牧的情况,近18%的湿地存在不规范旅游现象。

作为维护生态安全、生产生态产品的主体部门,面临严峻形势,云南省林业厅再次发出强力声音,拉响新一轮湿地保护的攻坚战:以保护特有湿地、恢复一批自然湿地生态系统为重点,完善湿地保护管理制度,规范湿地资源利用方式,探索湿地保护新机制,努力提升湿地保护管理能力和水平,力争到2020年,云南省自然湿地保有量达到42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45%。

加强湿地法制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湿地保护条例》,制定出台省级重要湿地认定、湿地资源监测、湿地有偿使用、保护成效评估、生态效益补偿、湿地红线管理等相关配套政策,逐步建立湿地保护长效机制,推进法规体系建设。

加大自然湿地保护力度。通过采取建设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等保护地形式,进一步加强典型、物种富集区、高海拔和脆弱地区自然湿地的保护,因地制宜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和流域水生态安全,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

湿地保护范文第5篇

关键词:湿地;保护;生态

收稿日期:20120329

作者简介:陈开伟(1974—),男,四川西昌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5026602

1引言

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它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各类湿地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均化洪水、保持水土、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湿地是地球上-种重要的生态系统。湿地不仅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也是众多野生动物、植物的重要生存环境之一。其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被誉为“自然之肾”。湿地由于其过渡带性质,是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交汇的地带,具有生物物种丰富的特点。湿地是很多动物的栖息地,贝类、鱼、虾等水生动物自不必待言,很多动物都栖息于湿地,湿地也是很多陆生动物不可缺少的水源地。湿地被形象地比喻为“地球之肾”,具有沉积泥沙、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等功能。湿地是调蓄水资源的天然水库,是蓄洪的场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湿地是陆生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的过渡类型,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很敏感,因而可以作为环境变化的指示器。

目前湿地生境普遍面临威胁,如自然生境的丧失、水量减少、空气污染、物种的丧失。近几年来国内出现了湿地破坏导致区域生态恶化的事例,使我们看到湿地在生态平衡中的突出地位,尤其在维持干旱地区地表植被、保护土地生产力上有着更为特殊的作用。那里的自然植被特别是绿洲,意味着是滚烫的沙漠里的天然乐园,绿洲的发育、延续和高质量生态服务功能与湿地生态系统的养育密不可分,没有湿地、没有水就没有绿洲,水和蓄存水的湿地在这里成为生命的象征,它蕴含并带来清新和郁郁葱葱的生命力,代表着沙漠里的绿洲。一旦水资源不合理开发或过度消耗,湿地生态系统破坏,不仅绿洲崩溃,生产难以为继,也会损害人们的居住环境,安身立命成为问题,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

2湿地与区域生态

湿地或碧波荡漾,或生物繁茂,或草丛、水面相间,作为一种地表覆盖,既保水保土,又促进生物生产和物质循环及生态演替,是良好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利于局地气候保持稳定。湿地所蓄存的水是组成自然环境的重要物质,也是最活跃的,它不断地运动着,积极参与自然环境中正在发生和进行着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包括地表化学元素的迁移和转化、土壤的形成和演化、生物的生长发育和进化等,使湿地能够通过水文循环向影响范围内其他自然组分输送水分和营养,维持森林、草场、农田等生态系统的生机与活力。这些都表明湿地在区域生态平衡和环境质量改善中发挥着积极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从一些对全球气候有着重要影响的自然生态区域或土地退化严重的地区看,如果缺失或破坏了湿地生态系统,后果都十分严重。

如果因为人类活动而使湿地生态发生质的变化即湿地特征不复存在,不仅原有下垫面改变,也影响到已经形成的对周边土壤水分的传统补给关系,其共同作用的结果便是局地气候不稳定或趋于干旱,导致生态系统缓慢退化,区域自然环境质量下降。这种情况在以降水贫乏且变异大,因而水成为关键性生态因子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更为明显,甚至会使原有脆弱生态平衡彻底崩溃,土地退化加剧,沙漠化不断扩展。土地沙漠化、荒漠化、盐碱化为特征的各种土地退化已发展成为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然而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中很少考虑到湿地也需要水来养育和湿地生态总论系统持续存在的必要性,又不能够主动发现问题修正错误,到了遭受大自然报复生态平衡严重失调问题非解决不可的时候才被动采取补救措施。影响所及不仅使许多干旱和风沙地区脆弱生态系统全面退化甚至崩溃,即使位于湿润半湿润气候带上一些水资源丰富、生态良好的地区也出现了水旱灾害增加、土地沙化和气候劣变等现象。

湿地破坏导致土地退化和区域生态恶化,直观看是“湿地”变成了“干地”,并对影响范围内的土地失去水分补给。但深刻的变化在于湿地破坏改变了地表原有结构,影响到大气下垫面接受太阳辐射保存热量的自然模式,大气和下垫面之间曾经稳定的能量交换关系被打乱。同时失去湿地水面蒸发及水生、湿生植物的蒸腾作用影响到水汽平衡,综合因素干扰了局地气候,使风沙活动增加,降雨量减少。土地越干旱,风力和人类活动引起的扬尘越多,形成降雨的机会就会越少,又导致了进一步的干旱,这一破坏性反馈回路一旦确定,土地退化和区域生态恶化也就不断加重。所以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的功能,保护湿地有利于局地气候的稳定,有利于保持和改善区域自然环境质量,有利于遏制土地退化。

湿地被排水开发,改造为农田或作他用,会因为条件的改变而加速有机物的分解使其失去碳积累能力,由碳“汇”转变为碳“源”,由全球气候变暖的抑制因素变为促动因素。湿地的损失会减少对碳的固定,原有湿地的开发会瓦解其碳储存功能,两者都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因而人们试图通过加强湿地保护管理,恢复其作为碳汇和碳储存库的巨大生态功能,以尽可能有益于对全球变暖的控制。

3湿地生态保护建议和措施

西部地区生态系统空间结构的存在以及内陆河流域特有的水分运移规律,决定了内陆河流域湿地的特殊性:西北地区降水极少,蒸发量却大;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使得湿地抗干扰能力弱、分布不均衡;水分转化频繁,下游对上游的开发利用方式极为敏感;湿地纳污能力差。正是这种湿地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其保护的特殊性。

3.1减缓湿地压力,严格控制污染

严格控制荒地的开发,重视进一步贯彻植树造林工程,保护山区,尽可能地恢复已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缓解人为因素造成的湿地退化。发挥林业部门的本质作用,对于因开发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加以解决。严格控制湿地污染。城市湿地不应成为排污场所,必须实施科学的方法杜绝和减少污染源。对于城市湿地来说,一方面要迁出城市湿地附近的污染工业,禁止向城市堆放、倾倒生活垃圾,从根本上清除污染源;另一方面,要进行污水截流,实施雨水、污水分流的城市排水体系,严禁不经处理和未达排放标准的污水直接排入城市湿地,以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3.2明确湿地保护区发展定位,科学编制湿地资源保护规划

城郊湿地保护区要以湿地公园建设为模式,以群落建园为手段,遵循生态系统演替原理和生态工程学原理,充分考虑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恢复和风景配置3个主要方面,大面积恢复和保育自然生态,以自然淳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特色,融自然功能和研究、科普、游览功能为一体,实现湿地系统的全面优化,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湿地资源。

对本地湿地现有湿地面积、类型特征以及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经济价值等作一次全面的评估分析。在保持自然生态平衡和确保资源循环利用的前提下,按湿地所处的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将湿地划分为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区、游览活动区、管理服务区、湿地展示区、原生湿地保护区等功能分区,提出最佳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方案,明确整治目标和可操作对策措施,正确指导湿地的保护与建设,发挥湿地的综合功能效益。

3.3增强公众保护湿地的意识

只有让公众参与到湿地保护中,才能实现真正的湿地保护。大力搞倡导宣传,让市民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高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全面真实地认识周围环境,积极乐观地去面对。湿地保护是社会性很强的公益事业,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齐抓共管,必须继续把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作为湿地保护管理的基础性、前提性工作来抓。把湿地保护的精品项目办成湿地保护的样板和示范项目,使保护区成为对公众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湿地保护意识。

3.4开展湿地恢复项目

逐步实施重要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建设,有计划、分区段进行湿地及生物的保护,并逐步扩大能够恢复的范围。为了保护本地生物多样性,建立及恢复湿地系统,在物种引进时应首先考虑本地乡土物种,若确需引入外来物种,须分析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引进物种的利益与风险评估,建立严格的科学监管体制及全面的检疫体系。植物的配置设计,要从湿地本质考虑,以水生植物作为植物配置的重点元素、注重湿地植物群落生态功能的完整性和景观效果的完美体现。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充分利用当地水、土、光、热等资源,依靠自然的循环再生能力恢复湿地,控制水土流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张永利.湿地保护事业的重要性[J].湿地科学,2007(6):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