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训课教学总结

实训课教学总结

实训课教学总结

实训课教学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ERP沙盘;教学初探

一、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简介

用友公司在充分调研培训市场的基础上,汲取国内外咨询公司、培训机构的管理训练课程精髓设计出了ERP沙盘实训课程。该课程面世以来,以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获得了广大受训者的认可[1]。目前ERP沙盘主要分为手工沙盘和电子沙盘两种类型,高职院校一般先开设手工沙盘课程,让同学们熟悉操作推演后,再进行电子沙盘的学习。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是以一个虚拟的生产型企业为背景,该虚拟企业可以生产P1、P2、P3和P4共四种产品,以沙盘为平台,以盘面、模拟货币、模拟原材料币、模拟生产线、代表原材料订单的空桶为教具,将参加实训课程的学生分为6―12组,每组6―8名同学,分别扮演虚拟企业的总经理、采购总结、生产总监、财务总监、财务总监助理、销售总监、商业间谍等角色[2]。每个模拟企业在初始状态相同的情况下,连续从事5―6个会计年度的生产经营活动。5―6年结束后,按照统一的评分标准对各模拟企业5―6年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综合评比,排出先后名次[3]。

二、EP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教学的调查结果

在会计专业13个班级的ERP实训课程中,利用课间时间对受训班级学生做了个简易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结果:其中80%的参训学生认为实训课程使他们更加懂的团队协作注重团队精神;64%的参训学生认为通过5年自主经营,编报年度财务报表,到根据财务报表数据分析现状,提出下一年度经营方案,这一过程使他们对专业理论知识得到了提高;关于实训课时方面,其中39%的学生仍然感觉课时不够,难以跟上团队的大步伐;74%的参训学生认为学习这门课程能够给将来就业或者自主创业提供帮助。

三、对高职院校财经专业开设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的建议

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得出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的开设与创新需要任课教师自身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也需要学校领导的足够重视,在课程开设前期做足筹备工作,尤其是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总之,作者认为要在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强ERP沙盘实训室的建设

ERP沙盘模拟实训是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广泛开设的一门实训课程,因此专业的实训室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实训室的面积大约需要120m2,并具备良好的硬件和软件配套设施。包括计算机1―2台、投影仪一台、用于摆放沙盘教具的课桌椅若干、用友公司研发的整套沙盘教具(每组一套),每个班级一次实训需要6―8套,以及教师用的沙盘管理系统软件。

(二)加大专业的师资培训力度

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人才培养、管理团队锻造、资金筹集、物料采购、生产能力规划、设备投资改造、市场开拓、产品研发等企业运作的关键部分。囊括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会计、物流等专业的知识。

(三)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传统的ERP沙盘对抗赛是采用3天模拟企业5―6年经营的方式,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对于绝大多数初学者,特别是初次接触沙盘的学生而言3天,按每天8个课时计算,共24个课时远远不能经营5―6年。学生前期在读懂规则和熟悉规则上,到了第3天会逐渐获得经营的“成就感”。而由于不熟悉规则而前期浪费大量时间,到了第3天却发现没有时间继续经营下去了。

(四)合理计算任课教师工作量

教学工作量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而直接面向学生所做的各项工作的劳动付出量,由课堂教学工作量、实践教学工作量和其它教学工作量构成。教师教学工作量是以标准工作量为计算单位。其定义是:给一个标准班(45人)上课完成规定的各教学环节,一个课内学时(45分钟)为一个标准工作量。专任教师年度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量总定额为342课时,超课时费则与教师职称挂钩。

四、结束语

“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的实施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不断尝试、不断改进和不断提高。课程实训内容紧扣制造企业实情,通过实训能使学生很好的认识企业,是一种集真实性、趣味性、挑战性于一体的新型体验式教学模式。对培养复合型、应用型财经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伟. ERP实验教学的探讨[J].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0,03:30-32.

实训课教学总结范文第2篇

一、背景分析,为校本培训定位

上盘中学创建于1958年,曾被评为市乡镇中学办学水平“一级(甲)学校”,被授予“督导评估合格完中”,并通过了临海市a级办学等级测试。学校以“加强基础——求发展 严谨治学——扬个性”为办学宗旨。现有班级34个,教师116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9人,中学一级教师29人,本科学历有96人,占87.3%。

变革教育,首先要改变教师。新世纪的教育,“教师”的时代正成为历史,一个全面呼唤“导师”的时代正在诞生。教师需要更新教育理念,需要改变教育方式,需要接受新的培训。我们认为,学校成功的内在机制,在于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校本研训集体。要确保课改的全面推进,同样有赖于开展“以校为本”的校本培训活动。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研训有机地融为一体,是提升学校的教研水平,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命好题、育好人”为目标,以提高教师新课程教学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培训质量为主线,贴近课改,贴近课堂,贴近教师,实施以校本培训为中心,整合集中培训与自我研修的培训模式,增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

三、校本培训领导组和业务指导组

1、校本培训领导组

(1)成员名单

组 长:金征斌

副组长:宋志凌、李华、尤亚辉

成 员:徐利军、李杰志、屈伟青、尤匡青、王宁、徐能兴

(2)工作职责 全面负责本校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的规划、实施、管理和总结工作。

2、校本培训业务指导组

(1)成员名单

组 长:金征斌

副组长:宋志凌

(2)工作职责 负责校本培训业务指导工作,指导教师完成各项培训任务,参与校本培训业务考核工作。

3、校本培训业务考核组(另文公布)

四、培训内容

(一)培训目标

1、树立“备课”的全程观念,落实新课改、新理念的教育思想;熟悉新教材体系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理解和熟悉现代教学设计的新理念新方法,提高教学设计理论素养。

2、针对现代教育教学、学校生存和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发展的需要,通过“备课”活动的开展,切实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全面提高教师基本教学技能,落实教学常规和教研常规,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3、以集体备课、教学公开课为主要形式,以“邀请式”听课制为亮点,以“课例”研究为校本培训有效模式,充分发挥学科组教师的集体智慧,开展“四个一”的活动,组织校级教学评比,开展论文评选活动,培养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二)培训任务

上盘中学校本培训五年计划安排,今学年确定一个主题进行专题研修,2011学年上学期培训主题为“备好课”,分五个专题进行,分别为:备课与师德行为、备课实务与新技能、现代学习论和教学设计、集体备课、教学公开课、教学反思。本学年的主题分两阶段完成,第二学期学习主题为“教科研培训”,继续学完其余四个专题,即:“如何做好课题、如何做好教研科研论文、如何做好案例、课件制作”。

(三)学习目标

本学期的五个专题的学习目标如下:

(1)备课与师德行为。抓好生本备课,更新师德观念,调整师德行为;

(2)备课实务与新技能。学会有序备课,掌握教学设计技能,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3)现代学习论和教学设计。讲究科学备课,联系备课实际需要,提高教学设计理论素养。

(4)集体备课。做好备课组的工作,各学科在教研组,备课组的共同组织下,完成各学科的集体备课。

(5)教学反思。抓好教师备课工作中的教学反思环节,促进教师个人素养的提高,完善课堂教学。

五、培训过程

(一)培训方式

1、个人自学。以个人强烈的提高本人教学能力意愿,做好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

2、主题培训。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通过专家讲座、视频观摩,帮助教师了解备课实质,培养六个意识,即:对话意识、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动态生成意识、角色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知道备课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掌握有效备课的策略,

3、课堂研学。

(1)“邀请式”公开课。以“邀请式”公开课的形式展示培训成果,要求每位教师至少上1节多媒体公开课,课后集中评议,做好记录,总结经验,在组内学习推广;找出不足,在后续备课过程中加以改进。

(2)说课。就选定的公开课例进行说课,以说课稿的形式提交学科组,供同学科教师研讨、交流,深化教师对所任学科《课程标准》的理解,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吃透教材思想内涵,提高备课的理论素养。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3)听课、评课。同伴协助,互相听课评课,检验备课的实际效果,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调整,为二次备课提供素材,切实提高备课实效。

(4)教学反思。对个人的备课和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备课策略,优化教学过程。  1  

更多关于【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校本培训计划】的文章 >>

· · · · · · · ·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5)集体备课。分学科组开展集体备课,研讨备课方法,解决“不会备课”和“备课不科学”的问题,使备课这一重要教学环节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二)立足课堂,以课例研究为中心,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以教研组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契机,先在校内教研活动周中开展各学科“同课异构”教学活动,经过同学科老师的互助研讨,骨干引领,选拔出优秀教师参加教研区及以上教学活动。全体同学科教师群策群力,认真听课、磨课,帮助开课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行“邀请听课制”,要求每位教师每周必须邀请“一定数量”的同事去听自己的课至于什么时间去听,以及去听什么内容,听完后如何听取他人意见,均由教师自己安排的教学交流制度。对于学校中的高级教师,他们主要承担两项工作,一是教师开设示范课,二是接受教师的邀请;课后再进一步反思、总结;课例研究负责人整理相关资料,完成课例研究报告。通过以上活动,全体教师的教学能力也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六、培训原则:

全员培训与分层培训相结合、定期活动与自主学习相结合、长期培训与阶段培训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学习与应用相结合、结果与评优相结合。

七、培训范围和对象:

全体任课教师。根据教师自身发展要求,分二个目标层次,全员培训与分层培训相结合。

八、培训课程日程安排:

(见附表1《上盘中学2011年度校本培训课程安排表》(上)

九、培训时间:

集中培训和分散自学,集中培训以安排时间为主,另时改变以短信通知为准。

十、管理措施:

校本培训由校长任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为主要责任人,有教科处、教务处和年级组具

体负责实施,由教科室主任、教务处主任、德教主任具体安排好分管项目的培训工作。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按照学校培训方案制定与落实具体计划。

(1)由教科处、教务处协商制定2011年度校本培训活动计划,并由校长室审核、批准。

(2)有关受训教师要规范、真实地填写好“培训手册”,有关活动的负责人要真实填写“教学教研活动记录手册”。

(3)由教科处负责组织培训及各项竞赛和考核工作,相关科室负责培训项目的活动过程记录(包括出勤、态度、效果、活动等主要内容),每学期末统一交教科处,由教科处负责汇总统计,计算各位参加培训的老师的学分,年终予以公示,有关考核成绩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学分中。

(4)根据上级规定计算各位参加培训的老师的总分(培训态度10%、学习表现15%、作业成绩25%、出勤考核25%、培训成效25%,共计总分100分)。

(5)校本培训经费按《上盘中学开放式培训的实施方案》执行。加大培训过程中的各项作业、竞赛和考查优秀者的奖励力度。校本培训表现优秀与合格者,学校给予不同等次的奖励。考核结果与职评、评先进、年终考核挂钩。

(6)由教科处负责校本培训的申报和总结工作。于2011年9月做好上中2011年度培训计划、培训课程安排表、参训教师名册,上报审批。年末写出书面总结,整理好规定材料上交。

十一、考核办法:

(1)由教科处负责组织培训中的各项竞赛和考核。

(2)相关科室负责培训项目的活动过程记录(包括出勤、态度、效果、活动等主要内容),每学期期末统计。

(3)根据上级规定计算各位参加培训的老师的总分(培训态度10%、学习表现15%、作业成绩25%、出勤考核25%、培训成效25%,共计总分100分)。

【2】

更多关于【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校本培训计划】的文章 >>

实训课教学总结范文第3篇

一、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经各地级市教育局以及区直中职校推荐的广西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

二、培训目标

(一)通过培训学习,学员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一般方法与过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的过程与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增强学员专业发展的意识。

(二)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课件开发、说课、评课及相应教育技术应用实践,学员能够熟练地从事信息化教学设计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能够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与开发实践,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并且能够对其他老师起指导和示范作用。

(三)学员了解国内外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动向和新成果,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的规范、方法、技巧,为成为“研究型”教师打基础。

(四)学员学会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网络化学习与个人知识管理能力,进而促进自身的教师专业发展,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信心和能力。

同时,本期培训班将形成以下培训成果(全体学员均要完成的“五个一”作品):

1.一节45分钟课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2.一节45分钟课的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或专题网站。

3.利用教学设计、课件或专题网站进行一次模拟教学(说课)或制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信息化专业发展规划。

4.建立一个教学博客。

5.在博客上发表一系列培训日记(周记)、学习心得、技术总结、说课反思、教学叙事等。

三、培训内容

(一)理论模块

1.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2.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一般方法与过程;

3.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的过程与技术;

4.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

5.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方法;

6.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的规范与方法。

(二)实践模块

1.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践;

2.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或专题网站设计与开发实践;

3.信息化教学实践(模拟课堂教学:微格教学、说课);

4.教学博客开发与博客圈管理实践;

5.教研与论文写作实践;

6.网络化学习能力与个人知识管理实践。

四、培训方式

(一)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注重实用性、实效性的特点,拟采取“以受训学员为主体,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个性化、网络化、高效率、灵活机动”的培训策略。坚持学用结合、学研结合,采取“理论教学+教学实践+教学研究+开发实践+技术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模式。

(二)加强分层次、订单式、专题性教学,使学员各取所需,做到因材施教。加强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基础的学员,恰当地把握培训的深度和广度。

(三)技术培训、教育理论指导和专业发展引领并举。

(四)创新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理论教学采取以讲授法为主、案例分析与互动对话为辅的教学策略,力争在短时间内拓宽学员在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知识面和视野,同时结合活生生的案例,加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技术培训主要采取“双主”教学模式和包括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在内的多样化的培训手段,主要以任务驱动与案例教学为主,即“范例演示赏析与评价学习借鉴基本技能训练、模仿技术研究改造、改良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理论、理念于活生生的案例、课例、课件范例和制作实例。精心挑选教学案例,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如网络课程),针对不同基础、不同学科背景的各类学员,设计不同的学习界面供选用。教学评价以电子作品集为主导,师-生和生-生共同反思,学员自评、教师点评和学员互评相结合,建立基于师师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

(五)以人为本、加强班级管理和人文关怀,协调好学员、主讲教师、辅导教师、班主任等各方面的关系,使之形成合力。

(六)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加强指导。建立培训公共邮箱、qq群、博客圈,通过网络互动形成学习共同体。

五、培训时间与地点

我院定于2011年7月14日到7月27日共13天进行集中培训学习,7月14日学员报到;集中培训的地点设在广西师范学院长??G?

六、培训经费

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开展2011年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自治区级培训工作的通知》(桂教师培〔2011〕41号)的要求,集中培训期间学员的食宿费、差旅费、培训教材和资料等费用由学员所在单位负责。为了便于管理,学员的住宿原则上由我院负责联系。

七、培训组织与管理

为了确保培训质量,实行项目管理、分层管理、协同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一)培训单位组织考核。学员参加集中培训后的学习成效,由培训单位组织理论知识测试与实践考核予以评估。

(二)送培学校建立成长档案。学员所在学校对本校学员的工作采取“成长档案”管理方式,促进学员在岗进行网络学习和开展校本实践研修,实现自主发展。

(三)结合学员集中培训、在岗实践研修和终期总结的全面考核,成绩合格者再颁发《2011年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自治区级培训结业证书》和继续教育学分证书。 (1) 小编推荐与 【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计划】 关联的文章:

                

【返回 栏目列表】

八、注意事项

(一)学员报到时须交的材料。1.学员须将加盖单位公章的《2011年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自治区级培训人员推荐表》和《2011年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自治区级培训汇总表》的纸质材料一式2份交到报到处;2.为了在培训研讨中丰富培训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请各位学员在报到时上交自己3年来的代表作品(教案、课件、录像课、网站、博客、论文、课题研究报告等)刻录成光盘或拷贝在u盘),以供培训研讨用。

(二) 培训班负责人要做好培训终期总结和验收工作。在培训结束后的20天内,要分类整理和物化培训成果,撰写培训工作总结,并将培训的有关文件、培训方案、培训通知、课程表、学员培训签到表、培训工作总结、培训活动图片、录像、学员上交 “五个一”的学习成果材料(打印稿及电子版各一式一份)和培训报账的原始材料(票据、表格等)及其复印件(所交的书面材料均加盖单位公章)交继续教育学院培训部验收,并按照培训项目的经费预算和财务管理的规定、培训项目档案管理的要求做好培训项目的报账工作和培训档案材料的归档。

(2) 小编推荐与 【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计划】 关联的文章:

实训课教学总结范文第4篇

勺窝乡中心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校培训工作能认真落实区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能按计划组织进行且富有特色。本年度校本培训工作以提升教师整体素质,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安排、分类指导、按需施教、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原则,进一步明确目标,强化管理,确保该项工作正常开展,收到一定成效。现将这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更新理念,明确目标。

我校将教师培训工作列为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充分认识到全面实施教师培训是更新教师知识结构,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举措。为了更好地落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校本培训三至五年工作思路,在开学初特制定我校教师培训工作计划,在计划中规定培训内容及形式,落实措施保障,明确校本培训目标。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并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确保教师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狠抓常规,注重落实。

为了更好地开展培训工作,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必须参加,以学校为单位,为了整体提高全体教师的基本功,我校于本学年着重于训练教师的基本功,以进行集中研讨和培训为主。在每次培训前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培训时查出勤、查记录、查反思,从制度上保证了培训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同时各教研组根据教师们对学习内容的需要,在开学初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有针对性的安排培训内容,确保内容是教师们需要的能在教学中产生实效的东西,避免了吃力不讨好的现象,确保内容的实效性。为了加大教学常规管理,学校行政具体指导。教导处进行随堂听课,不定时检查教师的备课、上课和作业批改情况,同时要求各教研组长经常深入各班听课,评课,参与各备课组的教学研讨活动。

三、强化管理,创新模式。

教师培训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同时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强化管理,确保措施到位十分关键。本年度突出以下培训重点:

一是突出对新课程内容的培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师的自身素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扎实地学好新课改理论,提高对新课改的认识,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学行为。课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为此,我们这个学期对青年教师们进行了大量的新课程培训,学习新课标,进行教材解读。

二突出教师师德的培训。为了整体提高我校教师的素质,本学年我们着重培训教师的师德,学习师德的各种理论的同时,要求全体教师多多学习各种法律,通过一学年的学习,全体教师整体的师德有了一个较好的提高。

三是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

实训课教学总结范文第5篇

2、课程开发的实施

2.1第一次实验。08级营销5班全班共60人,有45人于2010年2月—6月在上海参加顶岗实习,其中31人在上海易初莲花超市工作,14人在上海世博园实习。这批学生在学校集中学习3个学期,在第四学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结束后,在第五学期回校继续学习,第六学期为毕业实习。采用工学多次交替的学习方式,学生边学习边工作,完成学业。08级的课程设置为:公共基础课分别为形势与政策、大学语文、基础英语等8门。专业基础模块:管理学、统计学、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经济法、基础会计、高等数学。专业必修模块:营销与策划、市场调研、消费者行为学、组织行为学、现代推销学、公共关系学、国际市场营销学、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涉外商务谈判、网络营销、零售学。实践模块:市场营销管理实训、广告与策划系统实训、就业指导与训练、军训理论与技能训练、毕业实习及论文。选修模块:音乐欣赏、摄影、演讲与口才等7门课程。3年共安排学时:2876学时。其中:课堂教学1422学时,占总学时49.44%,实践/实训教学1454学时,占总学时50.56%。

2.2第二次实验。09营销班5班全班39人,在上海迪亚天天超市参加顶岗实习人数为22人。09级课程设置为: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基础英语、计算机应用等8门。专业基础课: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经济法、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必修模块:营销与策划、市场调研、商务与谈判、消费者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现代质量管理实务、现代推销学、公共关系学、企业定价、网络营销、财政与金融、零售学。实践模块:专业顶岗实习、就业指导与训练、毕业实习及论文等4门。选修模块:心理健康/演讲与口才/网页设计与制作等12门课程。总学时:2866学时其中:课堂教学1214学时,占总学时42.4%,实践/实训教学1652学时,占总学时57.6%。

3、结果分析

3.108级顶岗实习反馈。在08级参加顶岗实习的45人中,有39人认为:专业能力、拓展能力得到了提高,占86.6%;42人认为理论知识、技能知识需要加强,占93.3%;28人认为实习回来后学校开设课程应侧重基础类、实训类,占62.2%;41人认为顶岗实习很有必要,占91.1%。根据08级的课程设置和实习情况,09级的课程设置把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基本都安排在前三个学期完成,在第五个学期安排了现代质量管理实务、商务与谈判、企业定价、财政与金融、网络营销、零售学这些基础类、实训类课程。

3.209级顶岗实习反馈。09级5班22人于2011年2月—7月在上海迪亚天天超市顶岗实习。有18人认为:专业能力、拓展能力得到了提高,占81.8%;20人认为技能知识、实践知识需要加强,占90.3%;18人认为实习回来后学校开设课程应侧重总结类、实训类,占81.8%;19人认为顶岗实习很有必要,占86.3%。综合08、09级两批学生的调查反馈意见,我们将11级课程设置调整为:

(1)把原来的5大模块: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实践模块、选修模块调整为素质养成模块、专业知识与技能模块、职业素质拓展模块3大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