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造福工程论文

造福工程论文

造福工程论文

造福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认为,资本主义文化日益商业化与工业化,使人们丧失了对现存社会反抗的能力,成为统治者进行统治的意识形态工具。这一理论是当前文化批判理论的重要来源之一,但它也存在着某些缺陷,有待重构。

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曾对大众文化进行过深人批判,其中的“文化工业论”是他们的文化批判理论的核心。霍克海姆与阿多诺于在20世纪40年表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把对于文化工业的批判与对于工具理性的批判联系起来,指出启蒙的核心就在于用科学化的、综合化的、工具化的理性来控制自然,把自然从神话中解放出来;但同时,人们对这种理性控制的盲目崇拜,将启蒙精神推至极端,使理性成了用来制造其它一切工具的一般工具。启蒙理性为了达到对自然的统治,追求知识的普遍性和统一性,把一切都归到了纯粹的量,消除了物质的差异。数字成了启蒙的规则,从而把思维与数学混淆起来,剥离了知识自身所具有的意义。启蒙精神在依靠知识对自然的统治过程中,技术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技术成为知识的本质。技术不仅成为统治自然的工具,而且成了人统治人的工具。这样,启蒙理性对自由、公正、平等的追求却导致了对人性本身的压抑和扭曲,甚至为了效力于现存制度而疯狂欺骗群众。这样,启蒙理性也就成为新的统治人的工具。不仅如此,启蒙理性还造就了人们的顺从意识,使人们形成了程式化的思维方式,越来越象机器一样生活。

由于工具理性盛行,资本主义的文化也堕落成为商品文化,这种文化受价值原则的支配,成为可以大规模生产和复制的特殊商品,文化的创造变成了文化的生产,导致了文化工业的产生。

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霍克海姆与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所创造出的“大众文化”,已经完全丧失了文化本身应具有的特点,使文化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也就是说,文化被商品化了,文化工业所创造的化关系状态。文化工业的出现使得文化产品按“标准化”、“一律化”模式大批量制造,结果必然是文化产品丧失其应有的创造性和个性,个性的迷失则带来了“伪个性化”的盛行。

霍克海姆与阿多诺还认为文化工业具有控制和操纵人们意识的意识形态职能,这种控制和操纵是通过它所生产的大众文化不断向人们提供整齐划一和无思想深度的文化产品来实现的。文化产品控制了人们的消费喜好,剥夺了人们的自由选择,使人们不得不接受文化工业所提供的产品。同时,文化工业所制造出的无深度的、平面化的文化产品,尽管能使人们在娱乐和文化欣赏中得到放松,但它却又使人们放弃了思想,放弃了反抗的权利,娱乐和文化欣赏因此丧失了其本真的内涵。

文化工业不仅使人们丧失了对现存社会反抗的能力,而且它还通过对消费者进行欺骗,成为统治者进行统治的意识形态工具。霍克海姆与阿多诺以电影为例,指出“影片向观众保证,他们不需要再做更多的努力,就可以保持现在的状态,他们也不需要努力学习他们所不知道的东西,就得到同现在一样好的报酬。但是同时电影也向观众报道了经过努力也根本不能改变处境的那个角落的人,因为他们通过自己低微的劳动是根本不能获得资产阶级的幸福的。”可见文化工业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忍受永远是令人失望的状况,以便能够更牢固的在生活中支配人们的活动。

综合以上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文化工业理论,可以看出这个理论不乏深刻犀利之处,但是任何理论都是产生于特定的历史社会语境,都具有因此而带来的有效性域限。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以特殊的经验为基础的。众所周知,法兰克福理论在其初期的形成过程中是以纳粹德国的法西斯主义为主要经验资源的,作为欧洲法西斯的受害者,法兰克福学派见证了德国纳粹如何使用大众文化工具来奴化人民接受其法西斯文化和社会的统治。在美国流亡期间,法兰克福学派成员又对20世纪30- 40年代特定时期的美国大众文化有了认识,他们认为美国的“大众文化”也具有高度意识形态功能,并以特殊的运行机制来推动美国资本主义的利益。受大财团操纵的文化产业按照规模生产的标准结构组织生产,并粗制滥造出大批量的产品。这些产品产生出高度商业化的文化体系。而文化体系,反过来,又巩固了美国资本主义的价值、生活方式和体制。

回顾历史,人们可以看到法兰克福学派的工作是对20世纪30年代国家和独裁资本主义(当时主流的社会形态)理论研究的具体体现。该阶段是一个大型机构控制国家的时期,其中国家和大公司主宰着国家经济的命脉,个人受制于国家和公司的控制。这一阶段是一个规模生产和消费的阶段,体现出需求、思想和行为的统一性和单一性特征,并产生了“大众社会”和被法兰克福学派所描述的“个人时代的终结”。个人思想和行为不再成为社会和文化进步的驱动力,大众文化和传媒成为产生思想和行为模式—适合于高度秩序化和大众化社会秩序—的工具。

造福工程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策略

引言

目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各种思想观念充斥着整个社会。这其中既有正能量的思想,也有负能量的思想。这使人们的价值观念不断发生变化。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特殊群体,他们还没有真正地踏入社会,对社会了解不够深入,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如何全面有效的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幸福观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大研究课题。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幸福观教育有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大学期间进行正确的幸福观教育对其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一、高校大学生幸福观的基本内涵

(一)幸福的内涵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幸福与一个人的价值观、价值理念、道德情操、人生境界、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等密切相关。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的某种观点与看法,幸福观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密切相关,相互影响。

幸福是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实践过程中,由于感受到人生价值和理想目标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幸福的实现离不开实践,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生幸福的终极目标。幸福不仅仅是人的主观体验,更是一种自我成就感的体现。

(二)大学生幸福观的含义

恩格斯说过“每个人都追求幸福”是一种“无须加以论证的”、“颠扑不破的原则”。①大学生的幸福观包括幸福目标、幸福动机以及幸福手段等因素。具体来说,幸福目标就是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想要达到的理想幸福生活,包括生活状态、幸福指数等目标,幸福目标是幸福观的核心内容。幸福动机就是个人根据自身的内在需要所激发出的追求幸福生活的内在动力。幸福手段就是个人为达到幸福目标所采取的方式、获得幸福的手段、途径。大学生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原则,坚持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不损害他人正当利益的,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美好幸福生活,都应是高校大学生追求的正确幸福观。

二、高校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追求幸福是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一定会付出劳动,创造属于自身的幸福生活。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是高校理论工作者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高校大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

2、加强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德育观念

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浅、对周围社会环境缺乏一定的深入理解,导致在认知上对幸福的理解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当代大学生的价值理念、价值追求、幸福观教育面临重大挑战。高校的德育工作要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心理需要,彰显高校人文关怀,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

3、加强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追求幸福是人类的终极目标,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参考,大学生的幸福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稳定与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人民的幸福生活。只有加强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才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人民的幸福。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与改进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有利于构建人际关系和谐、融洽的社会环境。

三、高校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策略分析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树立正确的幸福观,要科学理解把握物质与精神、过程与结果、个人与社会三大关系,尤其要加强大学生精神幸福观、过程幸福观和社会幸福观教育。

第一,加强大学生的精神幸福观教育。所谓精神幸福观就是指超越物质层次的愉悦,追求内心的愉悦感、幸福感。马克思认为,幸福本质上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当代大学生在科学、合理的追求物质幸福的同时,更要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幸福感。加强精神幸福感教育,使大学生真正地感受幸福。

第二,加强大学生的过程幸福观教育。所谓过程幸福观就是把幸福看作是一种永恒追求和不断实现的创造过程的幸福观念。大学生要在劳动中创造幸福,在创造中体会幸福,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感受幸福。

第三,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幸福观教育。所谓社会幸福观就是超越个人幸福的局限,把全人类幸福作为理解和实现幸福的出发点的幸福观念。大学生要在学校社会生活中以集体利益为上,不损害社会利益,这样,我们大学生才能真正获得幸福。

(二)引导学生积极寻找快乐、健康的幸福人生体验

增强对幸福的实践体会离不开社会生活,自身的思想、观念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得以实现。将幸福观教育与大学生生活实践相联系,一方面可以增强大学生对幸福的实际体验,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学会采用正当的途径和方式实现幸福的目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是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重要方式。

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大学生幸福体验教育,通过科学的方法,引导他们形成积极追求快乐和幸福的心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结语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的重大课题,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幸福观、人生价值观等,对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必要性分析,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加强与改进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的策略探析,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提升自身幸福感,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幸福力,现实人民幸福。(作者单位: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解: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P.372-373)

参考文献:

[1]霍勇凭.实施幸福教育塑造绚丽人生――幸福观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5,(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造福工程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207-02

近年来,“幸福指数”成为我国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同时也成为一些政府部门、高校的实践课题。幸福指数就是指把主观幸福感作为一项指标,通过运用专门的测量工具去获得人们主观幸福感的数量化结果。目前,GDP是硬指标,幸福指数是软指标,两者在发展规划和社会政策中各具独特的地位与作用。能够关怀幸福,说明发展理论与发展实践上升了一个层次,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了。一时间,幸福感一词充斥于各个领域,不同行业,甚至开始评选起最具幸福感城市、最具幸福感职业等等。这个词也很快在教育行业中流行了起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作为高校队伍中一支特殊的群体,承担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鉴于此,笔者以高校思政工作者幸福感为主题,浅谈在新形势下重建思政工作者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性,对于提升这支特殊群体的自身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思政工作者幸福感现状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主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学生工作部(处)、校(院系)团委等部门组成,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承担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国家政治的维护者、主流意识形态的阐释者、青年价值观的塑造者。作为思政工作的主导群体,总是关注受教育者的心理感受和幸福程度,而对于自身长期在工作中造成的身体疲惫、心理压抑、生活清苦等现状,却总是忽视。长此以往,如何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受教育者将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尤其是在不断发展的时代中,一些年轻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会政治信仰迷茫、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淡化,目前,中组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发文,就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做出部署,意见强调,要关心解决青年教师实际困难、关注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思政工作者本身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对于这些存在的客观实际,基于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思政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思政工作者的幸福感,需要了解思政工作者的幸福感现状。

费尔巴哈说:“生命本身就是幸福”。思政工作者中绝大多数人都有着较强的职业幸福感。但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大大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在多元的信息时代中,要求思政工作者突破传统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他们要克服各种困难去解决育人的难题,往往给自己带来了各种压力,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危机四伏。助人者必先自助,而后能助他,也需要从心理健康、职业道德、福利待遇等诸多领域关怀思政工作者的学习、工作及生活现状。

二、新形势下重建思政工作者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性

(一)时代的呼唤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飞速发展,“中国梦”已经成为近年来越来越多被提及的话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中国改革的推进,让“中国梦”得以茁壮成长的土壤渐渐形成,梦想已经不再遥不可及。在追寻“中国梦”的历程中,中国人经历了太多坎坷。然而“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只要坚持推进改革,释放个人的自由,让更多人发展自己的梦想,中国的未来必定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提到中国梦就是人民幸福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时代在呼唤,创造幸福中国是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光荣使命。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在这个更为活跃的时代,给这个特殊的群体提出了新的历史使命。要求思政工作者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而且要具有一定的人文知识及美学素养;具有广博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要研究德育方法,思政工作者要积极参与教育科研,通过对实践殊案例的反思,不断研究和改进德育方法;还要不断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在“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同时,还必须坚持教育人和改造人。这种与时俱进的理念,正是创造幸福环境、和谐社会的基础。

(二)社会的呼唤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的工作,它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是由党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决定的。党在新时期的中心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就决定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取向就是要用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全体党员和广大人民,启迪人们的革命精神,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其目的就是“教育人、改造人”。思想政治工作是凝聚人心、事业心的可靠保证,思政工作者是这份伟大事业的纽带。在各类社会团体中、党群单位中、公务机关和事业单位,以及民营企业中,都有思政工作者的身影。他们一方面作为思想的传播者,一方面还是时代的宣讲机,同时,也可以是灵魂的塑造者、心灵的倾听者。他们必须与社会共同进步,否则也将面临淘汰。社会呼唤一批批思想卓越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要关注他们本身的职业幸福感,否则,何谈育人与教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需要思政工作者。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从而实现凝聚中国力量的中国梦。

(三)职业的呼唤

中央相继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各省、市、部门紧密围绕、学习会议精神,展开工作,主要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还应该看到,西方敌对势力加紧与我国争夺青年一代,国内“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创新要求。无论从哪方面讲,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事关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战略工程,是事关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基础工程,也是事关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我们必须从时代、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来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也是对高校思政工作者提出的职业要求。

近年来,由于我们有些同志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取向、地位、作用和特征认识不足,在很多问题上,程度不同地出现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行为。对这一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职业在呼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三、顺应时代,加强思政工作者职业幸福感的几点意见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顺应时代要求,努力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培养造就社会主义的一代新人做出更大的贡献。要以贯彻中央会议精神为动力,齐心协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

第一,新时期仍然要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工作。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工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造就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迫切要求;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加快高校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仍需关怀思政工作者的职业角色及职业诉求。

第二,在提出要求的同时,要充分肯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他们职业满足感和职业幸福感。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要求思政队伍做好服务的同时,也要为他们做好服务,才能逐步形成一支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深受学生拥护和爱戴的学生工作队伍。

第三,做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首先,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其次,使校园文化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和管理;再次,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力度;最后,进一步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数量和质量。要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建立安全防范机制,确保校园稳定,创建平安校园,建设和谐校园。让在高校中的每一位思政工作者都发挥他们的潜能,并且影响和带动其他的专业课教师,使高校思政教育形成一张有序、民主、和谐的大网,以平稳发展为主题,并兼具有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

四、结束语

目前,已有许多同行业者研究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原因,归结如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受到职业歧视和学科歧视,有时付出的辛劳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出现职业认同困乏现象,职业幸福感缺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薪酬满意的认知程度仍然偏低,网上曾出现一段关于思想政治教师的新标准:“上得了课堂,跑得了操场。批得了作业,写得了文章。劝得了情种,管得住上网。解得了忧伤,破得了迷惘。受得了奇葩,护得住低智商。查得了案件,打得过嚣张。还有一点是,忍得住工资不涨”。这反映了此一时期人们对此种职业的感官,这个群体出现了职业倦怠,职业幸福感缺失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发展应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如果不经过专业培养和专业培训,很可能导致教育教学动力不足,职业幸福感缺失;在功利主义导向下,一些思政工作者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而是受利益最大化的影响,缺乏良知和公德心,导致职业伦理观异化,职业幸福感缺失。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幸福感,主要来源于他们的精神和生存状态,强调的是他们的主观感受和感性幸福。思政教育工作者是否体验到职业幸福,与其思想境界、人生目的和价值取向密切相关。这是一个感性的时代,也是一个理性的时代,需要让每一位为工作真诚付出的时代工作者感受到幸福,才能让这一特殊群体饱含激情地奋战在工作第一线,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为伟大的教育事业继续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造福工程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幸福教育 德育 内容 实现途径

幸福是一种高级的情感,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幸福的获得虽要以一定的外界条件为基础,但更重要的是人本身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性。身处中国社会加速转型期的大学生,在享受丰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承载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他们渴望幸福。大学生处于成长发展的特殊时期,引导和帮助大学生认识幸福、享受幸福、追求幸福,从而实现美好人生,是高校德育的神圣使命。高校进行幸福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将幸福教育融入生活,实现对生命的关注、人格的塑造、价值观的培养。

一、德育视野下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内容

(一)察知幸福――幸福教育的起点

艺术家罗丹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事物需要发现,幸福同样也需要发现。生活中并不缺少使人幸福的物质和精神条件,只是人们缺乏对幸福的感受,或者说察知幸福的能力低下而丧失幸福感。正如俗话所说的“生在福中不知福”的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较为普遍。大学生中感受不到幸福的大有人在,抑郁、自卑、自私、自我中心等不良心理现象在这类大学生身上都有体现。大学生感受不到幸福,原因可能很多,察知幸福的能力低下应是原因之一。从心理教育的角度来看,幸福是一种能力,察知幸福、体验幸福、追求幸福都统摄在这一能力范畴中。察知幸福是对幸福的“认知”,表现为人对幸福的知觉与审视,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形成或提高的。

(二)体验幸福――幸福教育的核心

幸福教育最推崇生命体验的教育方式。幸福表现为一种心理体验,教育过程应成为体验幸福的过程。幸福教育与那些以掌握知识、技能为主旨的教育有其特殊性,它并非以传递知识、技能为目的,而直接以学生心灵发展为指向。心灵的发展过程有别于知识、技能的掌握过程,它更强调心与心的交融,师生以愉悦的情境为依托,通过内在的联系融成了一种生命共同体,教育不再是以损失学生来造福于教师,也不是以损失学生来造福于教师,师生双方在能够体验幸福的氛围中,形成了一种强有力的幸福情感场。特别指出的是,体验幸福的过程同寻求感官刺激有着本质的区别,某些大学生推崇“跟着感觉走”,这样的生存方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幸福。体验幸福过程绝不是无条件地满足自身的各种需求,而是提供自身成长的良好氛围,通过满足自身合理的心理需求,以促进心理发展和人格完善。

(三)追求幸福――幸福教育的目的

幸福不仅仅在于静态地享受目标和实现理想之结果,更在于动态地追求目标和实现理想之过程。幸福不是来自所谓幸福“知识”的积累,而是来自人热情地投入生活的行动,生活就是幸福不竭的源泉。人生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完善的过程,是引导人追求幸福的过程。幸福不是某种既定的存在。对于任何事物,人们在追求时候的兴趣,往往比在享用时候的兴趣更为浓厚。作为时代精英的大学生除了具备感知幸福的能力外,还要提升创造幸福的能力。德育要引导大学生确立起过程幸福观,将幸福看成是一种永恒追求和不断实现的创造性活动过程,并在每一次具体目标实现后去不断体验幸福意境。对大学生而言,幸福教育的落脚点是教会学生自觉、自主、自由地去创造幸福。

幸福教育注重大学生对幸福的察知、体验能力的培育和追求幸福能力的激发,这是幸福教育知、情、行的统一。从本质讲,幸福教育要培养的是具有超越意识和超越能力的人,不同阶段的人对幸福的体验和对幸福的追求不尽相同。从人的幸福感的产生,到后来的分化、统一和提升,体现了人对美好人生的不断追求、超越的过程,幸福教育则有助于人对美好人生的筹划、享用、追求与不断超越。

二、德育视阈下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实现途径

大学生幸福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我国才刚刚起步,途径与方法都处于尝试之中。在德育视阈下开展幸福教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幸福教育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幸福教育的重要场所。实施幸福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学校还应把幸福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中去,让学生感觉到获得的不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还有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幸福。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主阵地,也是进行幸福教育的主要课程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蕴含了丰富的幸福教育的题材,教师应善于挖掘、整理和提炼。新时期的德育工作者应该有这样的信念:只要课程内容设置和改革是本着满足学生需要的原则来进行,充满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一定能得到学生的欢迎和接受。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可添加培养学生自主的道德和幸福能力的具体设计,将课本知识很好地与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幸福”、“如何追求幸福”结合起来,利用书本中知识的系统性,带动学生去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己的幸福生活。不仅要将对生命、对幸福的理解贯彻始终,告诉大学生幸福的真谛在于奉献,在于付出,在于回报社会,而且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重点、有层次地对教学内容进行适时的调整,注重对学生兴趣点的把握和引导,注重对学生实际生活的参与。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幸福感

幸福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更是一种直接触及人的心灵世界、感染人的灵魂的教育。幸福教育在现实生活中主要不是通过语言或理论,而是通过行为举动表现出来的。大学生幸福教育强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就是要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自我的价值,体会关心他人给自己带来的愉悦,体验承担责任的快乐,进而确立积极进取、乐观上进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目标。

(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积极心理素质

幸福感是外部环境与内在心理素质综合作用的结果,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是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幸福感存在的基本前提。大学生拥有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才能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进而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成功地与他人交往。相反,一个大学生如果心理不健康,在家庭关系、学习及人际交往方面就会有障碍,进而影响其健康成长,幸福感更无从谈起。因此,真正的教育是从照顾人的心灵入手,用情感的陶冶与智慧的激发来照料大学生的心魄,使大学生的心智保持健康和良性互动的姿态,实现生命内在的和谐和心灵的善美,提升生存境界,在此过程中能够实现人生的幸福追求。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幸福感水平的提升。

目前,很多高校都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配备合格的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及时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在学业、人际关系、经济和就业等各个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和矛盾,疏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此外,还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针对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做到共性的课堂心理教育和个性的案例问题解决相结合。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德育工作,一定能使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把握各种教育契机开展幸福教育

为了更好地满足教育对象的需要,使幸福教育达到预期效果,大学生幸福教育要遵循一般教育的规律,把握教育环境和时机,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因时施教,使学生的受教育需要与教育活动相吻合。从实践角度着眼,幸福教育在大学校园有以下几个特殊时机值得关注。

1.利用好“5・25”爱我日。“5・25”取自“我爱我”的谐音,意为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旨在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关爱自己。大学生在关注自我的同时,对幸福问题格外关注。因此,德育工作者应该善于观察和把握这一教育契机,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比如比较常见的海报宣传,校园广播的相关内容宣传,组织幸福话题的讲座、报告、辩论会、征文等学生活动,使学生通过主动关注和参与幸福方面的话题与活动,加深对幸福内容的理解,提高自己的幸福品质。

2.利用好新生始业教育。新生入学,都要经历一次始业教育,使大学新生们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下,对自己的生活、学习、未来有一个崭新的认识,并主动适应和计划自己的大学生涯,以便在大学期间尽快进入轨道,自立自强,有条不紊地开展学习和生活。可是,又有多少学校在新生的始业教育中,涉及到幸福教育的内容呢?对于刚刚走进大学校门的新生,“幸福”是充满诱惑的,是渴望得到的,更是值得期盼的。什么是幸福?怎样追求幸福?怎样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幸福的品质和能力?这些都是在新生教育中可以涉及的内容。

3.利用好大学生的幸福瞬间。幸福是一种过程、一种状态,幸福的回味总是难以忘记的。学校要提供感受幸福瞬间的机会,营造感受幸福时刻的氛围。通过画面将这些珍贵的瞬间留住,将成为大学生们永久的珍藏。例如,一些高校注重毕业文化,在毕业生离校期间开展一系列教育。对于毕业生而言,离别需要更多的关怀和宽慰,也需要文化的滋养和引导。有的高校在毕业生临别母校之际,安排种植毕业林,让他们生亲手栽下一棵棵小树苗;有的高校设立了留影墙,给毕业生们合影留念;有的高校为毕业生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校长出席典礼并亲自为毕业生拨穗、授学位,与毕业生亲切合影留念。这些充满温馨的画面,将伴随毕业生今后的岁月,让他们学会在感动中、在感恩中感悟幸福,并将这份幸福化为不断创新、勇于进取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张晓东.心理教育是幸福教育.教育探索,2002,(5).

[2]沈贵鹏.什么是心理教育――基于教育学反思.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7).

[3]檀传宝.幸福教育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

造福工程论文范文第5篇

1.1主观幸福感

对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解释有不同的理论模型,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人格理论、比较理论、目标理论等。

1.1.1人格理论

人格理论认为不同的人格类型决定了个体对幸福的不同感受,人格特质决定了一个人基准的幸福感水平,人们可以通过自我修炼或者改变环境来改善自己的幸福感,让自己的心态更健康,但却很难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幸福感基准水平,人格的高度稳定性也决定了个体主观幸福感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1.1.2比较理论认为幸福来自比较

比较理论强调的是,横向的比较具有稳定性,即,部分人总是习惯于同比自己强的人比较,从而造成幸福感比较低;而另一部分人则相反。纵向的比较具有易逝性,人体有一种机能能够调适当前生活中好的或是坏的事件的影响,使幸福感又逐步回复到原来的水平上。

1.1.3目标理论

目标理论认为当人们有明确目标并且通过努力实现该目标时会感到幸福,这种感受是稳定而长久的。有两个因素在目标实现中对幸福感产生重要影响:一是,目标要与个人内心的价值观一致,外在的目标,如名誉、地位等的实现不一定带来幸福感稳定的提升;二是,实现目标的信心比目标实现更重要。

1.2心理幸福感

同主观幸福感不同,心理幸福感认为幸福是客观的;是不以自己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和自我成就;是自我潜能的完美实现。关于心理幸福感研究影响较广的理论有Ryff的六因素模型、Waterman的人格显现理论,以及Ryan和Deci的自我决定理论等。

1.2.1六因素模型

一是,自我接受,是指对自己的悦纳,不仅能够接受自己的优点,也能接纳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不仅能够积极面对未来,也能够接纳自己的过去。自我接受是个体获得幸福感的基础,也是积极心理机能的重要体现;二是,个人成长,是指个体能够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满足于安逸的环境,积极面对挑战,实现自己的不断成长和进步;三是,生活目标,是指个体了解自己需要,能够制定清晰的目标,并在不断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实现生命的意义;四是,积极人际关系,是指个体具有建立温暖、真诚人际关系的能力,能够理解、感受周围的人,建立深厚友谊,并获得积极人际关系带来的情感上和功能上的支持;五是,环境掌控,是指个体能够选择或改变周围的环境,使得这种环境能够与自己的价值观和特点相适应。不幸福的人总是被动适应环境,而幸福的人能够通过协调、平衡、选择来让环境适应自己,并能够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机会实现自我发展;六是,独立自主,是指个体能够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不受环境和习俗的影响。一般具有独立自主特质的人具有很强的内控能力,不会放任自己被环境或自身不良习惯所改变。

1.2.2人格显现理论

人格显现理论认为当人们全身心投入到与自己深层次价值最匹配的活动中时,会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感受到非同寻常的活力和适合感,个人的真实状态得以展现。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能够感受到强烈的幸福感。

1.2.3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个人内在需求的满足是获得幸福感的基础,其中有3种需求是获得幸福感所必需的,即,能力需求、关系需求和自主需求。是个体获得健康的心理状态的基础。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在心理体验的层次上是有差异的,主观幸福感强调人的一般主观感受,而且带有很大程度的先天性,这样的理论虽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但未免过于消极。而心理幸福感探究的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心理体验,并非所有人都能获得心理幸福感所描述的那种心理感受,但是,这种理论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更深刻地揭示了人类情感世界的复杂性。

2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最早提出“知识型员工”概念的学者是美国人彼得•德鲁克,其定义为“能够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目前,人们把具有较高个人素质,拥有较高的学历和某些专业特长,掌握相当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员工均称为知识型员工。与其他非知识型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在职业诉求、心理特质、价值观及工作方式等方面有许多特殊性。

2.1具有较强的自我实现愿望

知识型员工相比普通技能操作员工具有较高的需求层次,往往更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因此,知识型员工不会满足于一般事务性工作,渴望从事更具挑战性、更有创造性的工作,希望充分发挥个人才智,实现自我价值。

2.2高度重视精神激励和成就激励

精神激励和成就激励等精神层面的激励对知识型员工而言是强烈且持久的,对他们最好的激励往往是工作中取得的成就。由于知识型员工高度重视自我价值实现,因此,他们非常在意组织、社会及他人的评价,对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有强烈的渴望。

2.3具有较高的创造性和自主性

知识型员工所从事的工作一般属于创造性、创新性劳动,需要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头脑进行创造性思维,这是一个高度自主性的过程。因此,知识型员工更喜欢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更强调工作中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引导。

2.4工作过程难以监控且成果难于衡量

由于知识型员工的创造性劳动过程不会局限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很难监控,工作成果也往往是某种思想、管理创新、创意或是技术发明,不能简单地用数量计算,很难采用一般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进行衡量。由于以上特点,人们普遍认为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除了必要的物质奖励、职位晋升等外激励手段,更重要的是员工的内在激励,如,成就激励、能力激励、荣誉激励等。因此,这些特征与心理幸福感所关注的内容是高度契合的。由于知识型员工具有更高层次的精神活动,拥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更符合心理幸福感所描述的个体特征,因此,从心理幸福感角度考察为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提供了基础。

3面临的挑战

石油科研单位知识型员工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在我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石油科研单位普遍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也吸引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但是,受管理体制和思维惯性的限制,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也未能针对知识型员工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激励。

3.1传统的制度体制尚存,职业通道狭窄

当前石油科研单位仍然保留了传统的行政级别体系,“官本位”思想仍然较重,走上行政领导岗位仍然是员工职业发展的主要途径,针对技术人员的岗位职等体系普遍缺乏,发展通道受限。

3.2激励手段单一,激励资源受限

以项目产值为核心的业绩考核方式,导致员工普遍关注短期经济利益,习惯于以产值衡量工作价值,不利于引导员工关注工作本身的乐趣。与此同时,作为国有企业,其薪酬总额又常常受上级主管部门严格限制,员工收入增幅与其工作量增幅并不能完全匹配,收入差距无法拉开,薪酬分配的激励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被削弱。

3.3偏重外在激励,忽视内在激励

职位、薪酬方面的外在激励机制较为健全,但是,能力激励、成就激励、自主性激励等内在激励机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制度化、体系化。

4管理启示及建议

石油科研单位知识型员工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员工幸福感关注不够的问题,提升员工幸福感的过程也是对员工进行有效激励的过程。

4.1尝试引入为能力付薪的机制

个人成长和能力提升是心理幸福感的重要基础。基于能力的薪酬体系,是指企业根据员工所具备的能力或是任职资格来确定其基本的薪酬水平,对人不对事。在这种薪酬体系下,员工不必一味追求职位等级的升迁,也不必按照某种严格的绩效标准去“为绩效奋斗”,他们能更积极地参与学习,并努力取得技能水平的提高(或相应的认证),这种“为自我能力的提升而工作”的激励便成为一种令人愉快的动力。理论上有助于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由于能力高不一定业绩高,因此,能力薪酬体系有效实施需要具备很多条件,它体现了企业的一种人才理念和导向,具有一定合理性。而且薪酬的多大比例由能力决定不是固定的,需要不同企业根据情况灵活选择。

4.2营造公平的良性竞争环境

清晰的目标是提升知识型员工幸福感的条件,而且这种目标是通过个人努力可实现的。这就要设计适合知识型员工发展的岗位职等体系,建立一种公正公开、竞争择优的岗位动态运行机制,为研究性人才立足科研岗位提供足够的空间,在薪酬、福利、工作职权等方面体现研究型人才的价值。

4.3引导员工发掘工作本身的乐趣

投入到与自己深层次价值相匹配的活动中是获得心理幸福感的重要途径。除了常规性的工作,企业应该有目的地提供一些创新性的、有挑战型的研究项目,提供必要的经费、时间、组织等资源支持,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鼓励钻研、乐于挑战、充分发挥个人自主性的工作氛围,引导员工从工作本身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物质报酬。这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员工幸福感实现的心理需要。

4.4适度个性化

自主性是心理幸福感的重要特征。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一种集体主义文化,喜欢懂纪律、守规矩的员工,对个性普遍较为压抑,石油科研单位也不例外。这种企业文化与知识型员工追求自我的特征是相悖的,也压抑了员工自主性的发挥。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是,为员工个性化的工作选择提供平台。可以通过建立企业内部招聘机制,为员工岗位交流提供畅通的渠道和制度保障,既可以丰富员工的知识结构和职业经历,也可以满足员工个性化工作需要;二是,为员工个性化能力提升提供资源。员工培训不应仅仅限于岗位培训,还应把员工综合素质培养作为目标,避免把知识型员工工具化,综合能力的提升是满足员工能力成长、提升心理幸福感的重要方式;三是,尝试建立个性化福利制度。目前石油科研单位在员工福利的支出上并不低,但效果却并不好,其主要原因是内容陈旧、单一,没有考虑知识型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可以借鉴“福利菜单”的模式,允许员工从企业所提供的一系列福利项目的“菜单”中自由选择其所需要的福利项目,既强化了员工的参与感,体现了个性化,增强了单位福利支出的边际效用,也能够使同样的投入给员工带来更多的幸福感。

5结语

相关期刊更多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所;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CAD/CAM分会

生意通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大自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