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能交通论文

智能交通论文

智能交通论文

智能交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状况;对策

交通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交通拥挤造成了巨大的时间浪费,加大了环境污染。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平均行车速度已降至20km/h以下,有些路段甚至只有7~8km/h;由于车辆速度过慢,尾气排放增加,使得城市的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交通问题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缓解经济发展带来的交通运输发面的压力,尽量的利用现有的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各国都加大了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和建设的力度。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公路交通运输以其机动性好、可以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以及运送速度快的特点,成为我国城市和城间中短途客货运输的主要方式。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运用检测、通信、计算机、控制、GPS和GIS等现代高新技术,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的利用效率、减少交通公害对加速发展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公路智能交通运输工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智能交通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短缺,需要加快建设,另一方面也存在交通设施利用率低、管理技术落后、交通安全形式严峻等问题。鉴于我国道路在未来20年内仍然处于建设期(根据“五纵七横”公路主骨架的布局框架,建设12条约35000公里以高等级公路组成的国道主干线),而这一期间正是智能交通技术在全世界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中国也需要根据中国公路运输的实际需求探讨在中国公路运输网中应用智能交通技术来提高运输效率、保障安全和保护环境的可能性。2000年,国家交通部、建设部,公安部联合全国各大科研院所和多家高校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ITS体系框架》规定我国ITS发展主要集中在不停车收费、出行者信息服务、城市交通管理、公共交通系统、智能公路系统等9个方面。

我国ITS研究可以追朔于80年代的公路收费系统研制,那时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津塘疏港公路交通工程研究”于首次在高等级公路上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用于监控和管理系统;进入90年代,我国开始关注国际上ITS的发展。1995年,交通部ITS工程研究中心进行了GPS(卫星定位系统)与导驾系统研究、基于GPS的路政车辆管理系统等一系列项目研究,交通部还与各省厅开展了“网络环境下不停车收费系统”的联合攻关。1999年。由交通部、科技部、建设部等十多个相关部门组成了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ITS。未来交通建设和发展的优先领域予以重点支持。由于世界各国把不停车收费系统作为ITS领域最先投入应用的系统开发,以此来扩大道路建设资金来源,缓解收费站交通堵塞,减少环境污染,所以我国也把联网收费、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列为国家ITS领域首先启动的项目。

从1998年初开始,交通部就组织开展了“网络环境下的不停车收费系统研究”,并在4个省市进行了示范工程。1999年1月1日,广州市“一卡通”不停车收费系统投入运行,到目前已开通不停车收费车道40余条。同时,围绕交通监控、汽车智能导航等系统,以及一大批科研成果及技术产品得到实际应用,对提高社会和公交出租车辆通行效率,改善城市整体交通状况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ITS建设投入已经达到40亿50亿元,据了解,预计到2010年,“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网将基本建成,网络将贯穿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到2015年国道主干线和公路主枢纽系统将全面建成,构筑起以高速公路为主体的公路运输主骨架。在这个完善的道路网络里,绝大部分已建和所有新建的高速公路都预埋了比较充裕的管道,部分管孔已铺设了光纤,它将是承载智能交通业务的良好基础设施。仅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例,我国将建设3.5万公里的高等级公路,在高等级公路的建设中。有相当一部分需要建设通信、监控和收费系统,目前这一部分投资一般占总投资的4%~5%。1999年,我国公路建设投资达2000亿元以上,如果其中的1000亿元用于高等级公路建设,那么通信、监控和收费系统方面的投资将达到40亿50亿元,这仅仅是当前通信、监控和收费系统ITS应用的初级水平。如果考虑到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今后ITS应用水平的提高等诸多因素,我国的ITS市场规模将以百亿元、甚至千亿元计算。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ITS的研发和应用将会越来越新、越来越快,为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众多商家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商机和市场,我国即将掀起ITS产业建设的热潮,智能交通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变化。

二、发展中国智能运输系统的对策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建设,交通运输的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全社会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交通运输技术装备得到明显的改善,使得中国交通运输已从“限制型”向“适应型”过渡,已从满足“量”的需要向满足“质”的需要过渡,已经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并且公路运输发展成为交通运输的主力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一些差距。和发达国家相比,虽然中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尚有较大差距,但改革开放的政策使我们的发展速度较快,发达国家今天遇到的问题,我们已经或者今后必将会深刻地感受到,为使交通运输业适应21世纪的要求,我们应采取积极的对策,根据国情发展中国的智能运输系统。

1、打好ITS发展基础,特别是应加强ITS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

目前,国际上ITS理论仍不完善,还处于发展时期,我们应积极加强与ITS开展较先进国家的交流,在国际ITS现有发展水平上结合中国特点,深入细致地进行理论研究,尽快接近或达到世界水平,以迎接21世纪ITS发展的挑战。否则将成为别国的追随者,成为他们不成熟技术的推广试验场。

2、建立ITS协调组织机构

中国交通运输体制目前仍是条块分割状况,铁路、公路、民航、公安,建设等部门分头管理,现已出现了各自发展自身ITS的势头,这将造成中国资源上的巨大浪费。为此应尽快成立一个由国家统一领导的,有关部门、学者、企业和研究部门参与的“ITS中国”组织,类似于美国的ITSAmerica,日本的VERTIS及欧洲的ERTICO组织,来统一制订中国ITS发展战略、目标、原则和标准,特别是制定有关ITS的技术规范和整体发展规划,实现ITS技术和产品的通用性,兼容性和互换性,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减少局部利益的冲突和有限资金的浪费。

3、注重人才的培养

随着ITS的进一步发展,21世纪交通运输将会发生重大变化,而与之相应的是对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与以往大不相同,为此应加强国内高校及科研单位交通运输领域与国外ITS的交流合作,派出人员学习培训,走出去、请进来,将最新的ITS技术溶入交通运输专业的教学内容和科研之中,以高素质的ITS人才去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智能交通论文范文第2篇

现在各个城市的道路都会安装交通控制红绿灯,使用交通灯来控制不同道路的汽车有序运行。有些司机不遵守安全规则擅闯红灯对行人造成一定的人身安全威胁,每年各个城市都会有这种事故发生,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本设计就是设计了汽车刹车控制系统,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遇到红灯可以自动强制提车,避免了汽车闯红灯对行人造成的安全威胁。

二、设计创新点

本设计创新点在于使用红外线发射器与红路灯联合工作,在遇到红灯时发出红外线,在汽车里安装有红外接收电路控制汽车上的电动机或者发动机,强制其停车。可以避免有些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擅闯红灯。

三、项目结构框图

图1 红外线自动控制小车强制制动原理框图

本系统设计主要有两大模块组成:使用单片机AT89C52设计的简易十字路通红绿灯,安装有红外接收器的模型小车。单片机控制的交通灯可以实现两路红、绿、黄灯的控制,可以显示时间,可以在红灯情况控制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红外线;模型小车安装有红外线接收器,当收到来自交通灯的红外线停车信号后通过控制电路强制停车。模拟了强制禁止闯红灯的过程。

图2 交通灯的控制流程图

交通灯的控制通过编制程序实现,可以通过更改程序灵活调整每个路口的红绿灯的亮灯时间。实现单片机控制的模拟交通灯功能,可以实现交通动能在红灯状态发送红外线,模型车接收到红外信号实现自动停车。本设计可以通过考虑设计更为完善的程序,实现多路交通模型车的控制。更为接近实际情况。

四、使用材料

红外自动控制小车

元器件 数量(个) 参数 备注

20W烙铁 1 20w内热式烙铁,用于电路焊接

焊锡丝 1卷

松香 2 用于电路的助焊接,提高焊点的可可靠性

C51单片机

开发板 一套 用于交通灯的控制,完成交通灯、红外制动信号的发射

红外线距离

传感器 2个 经过修改调整可用于接收红外调制信号,实现强制停车控制。可接受到频率160――200KHZ的占空比25%的调制红外光,有效距离可调最大1.5m最小2cm。

红外线发射

二极管 10 用于发射红外线停车信号,发射900nm的红外线

9012三极管 4 低频小功率三极管,用于控制继电器等做可控开关使用,工作在开关状态。

洞洞板 4 用于电子元器件搭接测试电路。

白光二极管 4 作指示灯

小型电动机 1 4.5V电机,转速200rpm,测试电机桥性能

5V稳压直流

电源 1 提供一个稳定的5V电压给单片机,功率15W

红外线调制管 2 可以产生频率160――200KHZ的占空比25%的调制信号,用于对红外发射管控制。

微型5V继电器 2 电动车电机控制继电器,线圈工作电流50mA,控制端220V,10A

金属1/6W电阻 10 1kΩ、47kΩ、500Ω、330Ω、10Ω,限流电阻

电源变压器 1 直流电源的交流供电端220:15V

红外接收管 6 接收红外线信号

电容器 6 电解电容、瓷片电容等。

五、制作原理方法

制作的红外线自动控制小车强制制动器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前期做了一些文献查阅和检索工作,查看了国内外有交通灯控制及针对违规司机闯红灯的自动停车装置的研究状况。发现在目前有些司机不能很好的遵守交通指挥灯的控制信号,遇到红灯强行通过,不停车对于行人的人身安全造成了极大地威胁。每年这样的交通事故也是屡次有发生,还没有什么有效地解决办法。交通灯的自动控制技术现在已经是非常的成熟了,但其功能也只限于控制红绿灯的亮灭。

本制作设计使用脉冲调制红外线为强制制动停车信号,在模型小车里加装红外线接收装置,探测红外停车信号。当没有收到停车信号时小车正常运行;遇到交通灯发射的红外停车信号切断小车电机供电强制停车,从而模拟了强制停车严禁穿红灯的交通系统。本设计将红外线信号发送接收功能、交通灯控制、交通安全管理综合起来。实现保障行人安全的功能,以下是实际的制作流程中的一些照片:

图1 第一套电机控制电路

电动机工作的电流在800mA左右,使用两个9014并联使用,提高供电电流,首次设计的红外接收电路直接使用红外接收管,但是灵敏度太低了,有效距离最大才有5cm,必须保持小车在红外发射灯的正对面才能起作用。角度偏离后就失效了。后来经过查阅相关文献搞清楚了问题所在,改用红外线调制,可以大大提高接收系统的有效距离。为提高接收器的稳定性,最终网购了红外接近开关,改造以后用于红外调制信号的接收。效果很好!

图4 交通灯程序调试界面

图5 交通灯软件仿真图

实物的制作的过程照片如下面的:

图6 红外发射电路控制部分

图7 交通灯电路板

图8 交通灯单片机主控版

六、使用效果

红外发射电路焊接完成后与交通灯连接好,电动小车的红外接收模块和电机控制模块都装配到小车后,实际测试第一次使用的红外接收二极管做接收装置效果不好;经过改进后使用红外接收模块,发射端采用红外线调制发射后,效果很好,接收距离大大提高,可以满足小车自动停车,强制制动的要求。

模型小车的电机电流较小所以控制电路里使用了两个小功率的9013的三极管实现,电路结构比较简单,在红外线传感接收部分设计了两套方案:红外接收光敏三极管,红外接收器。在实际的测试中发现红外接收电路使用红外光敏三极管的灵敏度不够高,且接受范围角度窄;最后就采取了红外接收器的模块,可以准确的接受到红外线实现可靠停车。

七、改进方面

本设计目前可以稳定的工作,交通灯除了正常的控制交通灯、显示倒计时以外,还有一个控制红外发射电路在红灯亮的时间点亮对应路口的红外停车信号灯的作用,实现强制制动。本设计的停车控制电路较为简单,可以对电动车完成控制,若想在现实生活实用控制或是燃料车辆运行还有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车速较高的情况下,发动机不能骤停,否则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安全后果。对于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在有些非常情况下如要汽车强行通过交通灯的红灯路口怎么实现控制也是要考虑的!

参考文献

智能交通论文范文第3篇

Abstract: For improving student's English, this article analyzes English learning strategies, using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through the empirical study, it also illustrates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heory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关键词: 多元智力理论;英语学习策略

Key words: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English learning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9-0240-02

0 引言

当代认知心理学家指出:“没有任何教学目标比‘使学生成为独立的、自主的、高效的学习者’更重要,传授有效的学习策略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有效的举措。”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智力的结构》中提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大学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让学生成为未来的多元人才,只有这样才能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让每个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和张扬。

1 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是由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中提到的。他认为人的智力是由七种智力构成,包括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而后他又在《多元智力:新视野》中增加两种智力,即自然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

教育者不应直接判断学习者聪明与否,而应在全面开发每个人大脑里各种智能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各种的展现各种智能的情境,给每个人以多样化的选择,使其扬长避短,从而激发每个人的潜在智力,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

2 英语学习策略

研究英语学习策略并将学习策略应用于指导学生英语学习、渗透于英语教学中是当今英语教师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英语学习策略(English Learning Strategy)是指英语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的学习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它是衡量个体学习能力的重要制度,有制约改善学习效果的作用,同时学习策略也可以通过教学来发展,让教育者通过改善教学方式指导调控学生的学习策略的选择。根据牛津的策略研究报告所叙述,学习策略可以分为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交策略。

3 多元智力理论对英语学习策略的帮助

学生是自身知识构建的主体,学习策略的选择与提高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何将多元智力理论更好地应用、教师对于学生学习策略的选择所进行的指导、教学方法及课程设置的改善都是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正如加德纳在《学习的纪律》中所说:“唯有接受了解学科思考的人的指导,才可能获得更透彻的了解。”

3.1 言语-语言智力 言语-语言智力是指对外语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应该多为自己设置一些场合去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或与来自不同背景的人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学生可学会与他人合作与尊重关注对方的文化,提高其社交策略;在表达中,学生如果遇到表达困难,还可以用手势和转换式表达进行补偿策略。教师也可以提供给学生讲演平台。在演讲中,学生可以在高度紧张下学习克服自己的焦虑情绪,通过演讲,将自己的情绪感染给其他的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情感策略。

3.2 音乐-节奏智力 音乐-节奏智力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个人对音乐美感的感知度。学生在进行词汇背诵时,可以利用音节大声朗读记忆单词,为了提高英语水平,学生也可以通过对英语文学作品的赏析来进行学习,如辨别各种诗歌的韵律、节奏、通过朗读来体验诗的意境;或通过声音、音调的共鸣来增强自己的文学素养。教师在课上也可以适当为学生准备一定的诗歌和英文歌,让学生通过音乐-节奏来提升自己的记忆策略。

3.3 逻辑-数理智力 逻辑-数理智力是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在学生进行第二语言的文学创作中,如何能够运用不同体裁和写作技巧来让作品吸引读者、展现最佳的语言形式;作者的分析、推理表达等能力提高,就是学生认知策略提高的体现;同时教师在小班口语辅导时或在学生社团活动中,多鼓励学生进行辩论赛和模拟联合国,在英语实践中,学生的补偿策略与情感策略也一定程度上得以增强。

3.4 视觉-空间智力 视觉-空间智力是指感觉、辨别物体的空间关系并藉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对于学习者泛读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用词汇卡片的迅速闪回来培养学生对于阅读点的记忆程度和速度,培养记忆策略。教师在课堂讲解单词时,可以用图片帮助学生记忆;对于课文的讲解分析,用图表演示也对记忆与理解有帮助。

3.5 身体-动觉智力 身体-动觉智力是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善于利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学习者一方面在讲演和交流中,可以运用恰当的体态语言来增强对观点的表述,另一方面,学习者在学习词语和欣赏部分作品时,可以结合肢体动作来强化记忆,和帮助理解。

3.6 自知-自省智力 自知-自省能力是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自我评价与调整至关重要;学习者首先要确立学习的目标,克服对困难的恐惧心理,决定合适的学习策略,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同时在学习后对结果进行评估判断,进行再次调整方案,这就是在元认知策略方面的应用。

3.7 交往-交流智力 交往-交流智力是指人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人与人的交流基本是依靠文字或语言来完成,学习者在交际与演讲中,可以根据被交流者的情绪反应来调整陈述的内容,即社交策略;而教师也应在让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听到不同同学的观点,给予机会让他们去探讨,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

3.8 自然观察智力 自然观察智力是指在大自然世界里辨别差异的能力,也是认识世界、适应世界的能力。学习者可以通过探索等英语纪录片来获取信息,可以将其运用在写作与美文欣赏中。喜欢文学的学习者可以从自然界中获取灵感,如卢梭;喜欢演讲的学习者可以向公众进行关于自然界的演讲,这对于情感策略有一定的帮助。

3.9 存在智力 存在智力是指陈述、思考有关生与死和终极世界的倾向性,即人们的生存方式及潜在能力。学习者们用英语互相提问,辩论深刻内涵的话题,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激发学习者进一步探索的求知欲。

4 总结

多元智力理论所倡导的是尊重个体差异,即是尊重每一个学习者,因为每个人都是不断发展的思想,作为教师我们不应只为成绩而局限自己的思想,而应“为多元智力而教”。相信多元智力理论指导学生能找到自己合适的学习策略,顺利完成自己的目标。只有加强理论学习,大胆的进行教学实践,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杨春雪.英语教师课堂策略研究状况与意义[J].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

智能交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作业;设计;多元智力理论;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1-0302-01

一、多元智力理论的概述

人的智力是多元的,人除了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两种基本智力以外,还有其他六种智力,即音乐―节奏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

力、自知自省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他们的具体涵义是:

(1)言语―语言智力。言语―语言智力主要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时间、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

(2)音乐―节奏智力。音乐―节奏智力主要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

(3)逻辑―数理智力。逻辑―数理智力主要是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

(4)视觉―空间智力。视觉―空间智力主要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他们表现出来的能力。

(5)身体―动觉智力。身体―动觉智力主要是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作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6)自知―自省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主要是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

(7)人际交往智力。人际交往智力主要是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作出适宜反应的能力。

(8)自然观察智力。自然观察智力主要是指人类分辨动植物及对自然现象的敏感能力,表现为喜欢探索大自然,善于观察、分类、辨别,喜欢饲养、种植等。

二、多元智力理论指导下的中学语文作业设计

(一)言语―语言智力。言语―语言智力就是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能力。如果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每一次作业,学生的言语―语言智力一定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通过以下的途径:朗读、演讲以及仿写和编写剧本等途径。

(二)逻辑―数理智力。逻辑―数理智力简单的说就是有效进行计算、逻辑推理、科学分析的思维能力。长期以来,人们都把培养学生的逻辑―数理智力看作是数理化学科的任务,却忽视了语文这一学科对学生逻辑―数理智力的培养。其实正如朱绍禹教授所说的:“语文科是语言学科,同时也是思维学科”。可见语文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语文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数理智力。

(三)音乐―节奏智力和视觉―空间智力。音乐和画面信息对学生的刺激、反应要比语言信息对学生的刺激、反应强烈得多,也就是说,学生对音乐和画面信息的接受能力要比对语言信息的接受能力高出很多。因此教师应当顺其势,扬其长,用艺术的魅力发展学生的音乐―节奏智力和视觉―空间智力。

(四)身体―动觉智力。身体―动觉智力简单的说就是运用身体表达情感、解决问题、创造产品的能力。角色扮演是发展学生身体―动觉智力的有效途径。角色扮演主张的就是在“做中学”,通过表演来感知,通过表演来体会。爱表演是每个学生的天性,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调动他们表演的积极性,在枯燥乏味的学习当中为他们添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学生在角色的表演中,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文章,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体会表演的艺术。

(五)人际交往智力。人际交往智力,简单的说就是与他人沟通、交往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而发展这种能力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合作学习。我国教育学者王坦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从王坦教授对“合作学习”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合作学习简单的说就是根据一定的合作程序和方法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学习,并利用合作型人际交往促成学生认知、情感的形成。

(六)自然观察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就是观察、理解、欣赏大自然中动植物的能力。目前,大多数的课堂教学都是在教学楼里进行的,学生没有机会去接触和感受大自然。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亲近大自然的机会,为学生设计更多的与自然生活相联系的体验式作业。

多元智力理论在教育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研究,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这一理论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人类的智力是八种、八种半,还是九种,加德纳本人也不能定论。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我们要科学地应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参考文献

智能交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智库;网络传播;传播方式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2-0126-02

智库(Think Tank),也称“思想库”,是由众多专家学者组成的智囊团,是为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思想等的公共研究机构。智库的研究成果大都以课题报告、书面建议、决策参考、出版物等形式传播,这种正式的传播方式秩序井然、条理分明,但不具备发散性,缺乏互动,传播速度也稍显缓慢。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智库的研究成果也应向网络传播拓展,借助文字、图像、音频、动画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利用各种类型网络空间如e-mail、IM(即时通信QQ、MSN、百度Hi、Calling、UcSTAR、AOL Instant Messenger、ICQ、飞信、Skype、新浪UC、网易泡泡、TM、Google Talk、阿里旺旺、mycool、商讯BB等)、BBS、博客、微博、社交网络SNS等进行其研究成果的传播。通过网络传播,智库成果可以第一时间与用户对接,然后接受实时反馈,无论是传播周期还是传播效果都具有优势。

一、智库成果进行网络传播的必要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学者们主要是通过出版物和研讨会等方式来传播其研究成果,但普通民众很少关注学术性的出版物,也很少参与研讨会,这种单一化的信息呈现方式势必无法吸引民众眼球,因此智库的研究成果如果不被上级部门注意,一般都只是在智库内部或某个学术圈子中传播,然后以文件课题的方式保存起来便束之高阁。

网络传播是指在网络空间中展开的信息传播活动。运用了动画、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技术,表现方式更加立体化,相比于基于传统媒介的传播活动,网络传播具有全球性、互动性、超文本链接、数字化、即时性、网络化等特性,网络传播具备普通传播渠道所没有的多元化特征,给个体间的对话营造面对面的现场感和参与感、平等的交流使对话和自由的思想流动成为可能,在传播内容、形式、结构及便于阅读等方面都优于传统的传播手段,同时由于网络的互动性,信息接收者还可以与信息传播者之间进行双向交流,更能吸引广大的网络用户群体。因此智库成果如果通过网络方式传播开来,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智库,还可以与民众平等地开展讨论与争论,使成果的影响在网络振荡中不断放大,也使智库工作者的成果为世人所知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发挥效用。

二、智库成果进行网络传播的方式

E-mail,这是智库成果进行人际传播的一种手段,它是一种用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E-mail传递信息不受地域的影响,交流速度较快,是Internet应用最广的服务。通过网络的电子邮件系统,智库部门可以用非常低廉的价格,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网络用户联系,把研究成果出去。通过这种传播方式,智库部门可以把成果汇报给上级主管审查、邀请同行专家评议、开展研究调研反馈等活动,提高成果的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

IM,这是智库成果进行交互式传播的一种手段。IM是Instant Messaging(即时通信)的缩写,这是一种可以让使用者在网络建立私人聊天室的即时通信服务。智库成果可以利用诸如QQ、MSN、飞信、Skype、新浪UC、网易泡泡、TM、Google Talk、阿里旺旺、mycool、商讯BB等即时通信软件进行传播。这种传播的特点是互动性强,参与程度高,发散性强,它集书信传播、电话传播、面对面的人际传播优点于一身。既有电话传播、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的迅速,又有书信文件传播的准确。网络用户可以即时对智库成果进行评价,智库部门也可以在网上充分对其成果进行宣传推广,扩大影响,同时网络用户可以在接收智库成果信息时再层层传播出去,实现信息的环流,影响更多的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