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结构专业论文

结构专业论文

结构专业论文

结构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面向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建筑结构课程体系总体构思为:以定量分析为辅助手段,定性综合认识为根本目的,从建立简单杆件力学性能的基本概念入手,结合材料性质,认识结构体系的力学特性以及构筑结构传力途径的基本规则,最终建立对结构固有力学逻辑所赋予的结构空间特性的认识,了解结构与建筑空间创作结合的途径。传统建筑力学教学所强调的量化分析与计算技能在此仅仅是掌握结构力学性能的手段和依据而非目的,是进入结构性能及其空间特性这一庙堂的台阶。课程体系框架如图2。上述体系中的课程相互衔接、循序渐进、各有侧重、相互衔接、要求各异,分三个层次予以实现。第一层次———建筑力学。它是整个教学体系的基础和出发点。该部分课程本着结构的基本性能是传递荷载的思想,遵循结构整体—构件—构件截面—结构整体的教学思路,在不同尺度上认识结构的传力方式与特性。以概念为主、计算为辅,结构为主、材料为辅,力学性能为主、使用功能和形态特性为辅,以杆件为主要对象,将传统教学体系中相互隔离的三大力学知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完全融合、有机统一。该部分教学体现了量化,概念是为了使结构的力学特性明晰,计算是为了对结构性能的把握具体的目标。定量计算技能的难易程度以注册建筑师的结构计算要求为基准。此外,还注重密切结合典型建筑材料的性能,阐述各类杆的形态与功能特性及其相互转化关系。第二层次———结构选型。正如线的移动和转动可以构成任意形式的面、面的组合可以形成空间形体一样,结构选型以直杆的力学特性为基础,提供了结构体系演变的认知线索,即通过直杆的组合、密排、重叠和弯折等定性认识框架、网架、板、墙以及拱、壳体、索、膜及其他空间结构的力学性能,把握结构演化的规律与线索,认识构筑结构传力路径的基本要求与方法,了解典型结构体系如墙板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框剪结构体系、筒体等的力学特性,了解基于极限状态的结构设计思想与结构生命全周期的设计理念,强调从经典的建筑案例中认识典型结构形式,初步认识结构固有形态与建筑空间要求的关系。第三层次———建筑中的结构艺术。在前两个层次的基础上,该课程更深入地挖掘和揭示结构由其固有力学特性与逻辑所决定的形态美。艺术的本质是创造,结构设计的本质也是创造。通过对现代建筑作品中建筑空间形态与其结构形态相互关系的深入探讨,了解从空间形态和传力方式出发构筑合理而优美的结构的途径,认识框架、平板和“方盒子”并非结构存在的主要形式(更不是唯一形式),体会结构在满足其科学性、合理性和力学效率的基础上具有巨大的创造空间,具有再现建筑空间形态乃至创造新的空间形态的可能。

二、实践与收获

针对上述三个层次的内容和要求特点,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建筑力学与结构选型为必修课,为此笔者编写了教材《建筑力学与结构选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出版)。教材编写及其教学实践不再停留于结构的内力图绘制和强度、刚度的计算校核上,而力求达到力学分析服务于对结构特性的认知,挖掘结构的组合和演变规律,以结构源于工程,服务于工程为宗旨。建筑力学课程着重于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与杆件结构的基本力学特性,以定性认识为目的,定量计算为手段。强调结构源于工程而服务于工程,遵循感性—理性—高层次的感性认知规律,每一种结构形式的引入都从实际工程入手,并尽量以工程意义明确、形象易懂的方式介绍力学基本概念,避免生硬的数学力学概念和繁琐的演算。自始至终贯穿力的传递这一认知线索,使力这一抽象概念形象化、动态化,使不同结构的传力特性直观明确。如图3所示,从荷载在结构整体(典型如梁柱结构体系)的传递路径入手,建立对力的传递的感性认识,再由定量分析揭示杆件截面内力与应力分布特性(如梁的内力和截面应力分布),逐步深入地认识结构的传力本质,最终通过力流的概念把握不同结构的力学特性。在这一认知过程中,定量分析可将模糊的感性认识导向理性,是不可或缺的台阶和拐杖。但若缺乏对量化分析结果的总结、对比和反馈,又将使分析陷入盲目并流于数字游戏。图4比较了桁架、索和拱的传力机制,形象地展示了桁架、拱和索的各自特点,使学生克服了对结构与力学的恐惧心理,使力变得可以触摸,力的传递变得有迹可循,使后续课程中结构的演化有规律可依。

此外,还将材料特性、结构几何特性、支撑方式与结点联结方式等也融入结构传力机制中,综合全面认识结构的传力特性。在建筑力学课程把握杆件结构力学性能与形态功能特性的基础上,结构选型课程从结构体系的几何特点、构成方式、力学特性及其空间特性等多方面定性认识结构的综合性能,将建筑力学部分通过量化分析得到的简单构件的力学概念在典型规则的结构体系中得到定性应用与拓展,使学生了解构筑结构体系的合理传力路径的规则与方法。该部分采用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遵循从结构体系的整体传力基本要求、规则结构的水平和竖向分体系的几何特点、构成方式、传力特性乃至基本构件的力学性能在分体系中的应用这一由整体而局部的认知途径,使学生对结构体系的力学及空间形态特性的认识有迹可循,并得以了解典型结构体系的组成规则、特点和传力特性。本阶段教学强调结构的演变性,即以直杆的力学特性为出发点,定性阐述各类基本结构(墙、板、拱、索以及曲面和空间网架结构等)与直杆的关联,从而建立定性把握复杂结构力学特性的认知途径。如图5所示,从柱的密排认识墙体的性质、梁的重叠认识板的性质、墙体—柱—筒体的相互转化认识高层建筑结构的竖向和水平传力机制,并初步认识曲面和空间网格结构等的演变规律和特性。从高层建筑结构、大跨空间结构以及现代科学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等角度分别选取现当代经典建筑案例,探讨结构体系的构筑与应用、结构空间形态与建筑空间形态之间的关系。结构选型综合学生课堂讨论参与情况、PPT讲述与综合作业情况进行考核,综合作业包括课程开始时浅述结构形式的演变与建筑材料应用的结合、课程结束后任选具体建筑案例分析其结构形式、材料运用与建筑功能的结合,课程进行中分组针对建筑案例进行PPT演讲。学生所表现出的活跃思路、生动多样的PPT讲述手法、对结构的浓厚兴趣以及被激发出的结构直觉令人惊喜(图6)。

建筑中的结构艺术作为该教学体系的最后环节,为任选课,共32学时,采用针对主题的分组课后准备、课堂研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建筑结构曾经发生了什么、正在发生什么、将来会怎样,建筑结构所固有的空间形态美之所在。考核成绩以课堂参与、讲述情况以及书面讨论作业等进行综合评价。该课程教学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针对结构的传力特性和构件的空间形态,讨论主题包括优美的结构、杆件的变形、组合与运动、结构体系的均衡与延性、平衡或反平衡等,学生分组选取案例展开分析与讨论,在结构的合理性、整体均衡性以及平衡稳定性的认识基础之上,总结表现结构固有逻辑所决定的形态美的方法,并认识某些当代建筑结构在形式上虽然反常规、反稳定与反平衡,而在构筑传力路径时仍严格遵循结构固有逻辑的特性。第二阶段的主题相对宏观、综合,侧重于结构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关系,艺术、文化、经济与科学技术等对结构发展的影响,并针对目前颇受热议和关注的仿生、绿色、可持续等观点和建筑案例探究建筑结构仿生的意义和目的,引导学生挖掘结构整体与局部、规则与不规则的关系。该课程同时探索了一种全新的探讨式开放式的过程教学方法,教师不再以讲台的占有者和宣讲者的姿态出现,而是扮演了引导者、参与者、旁观者和听众的角色,学生对于各种主题的积极参与、活跃开放的思维达成了教学的互相激发,教与学的双方真正实现了自我发现与互相发现。以上构建的新的建筑结构教学体系以结构固有的特性及其本质为出发点、以量化分析为手段、以对结构体系的力学性能、结构演化的规律性与创造的可能性的认识为目的,避免了流于对现代建筑结构形式感的肤浅的讨好。已历5届的教学实践表明,新的建筑结构课程体系保障了内容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弥补了传统建筑力学中三大力学划分造成的内容和教学安排的隔离、间断与冗长。所编教材,力求使力学理论与结构认知密切衔接。学生克服了对结构力学知识及分析技巧的畏惧和抵触,认识到力之于结构的形象特性———力流,把握了基本构件和典型杆件体系的力学性能。对结构传力特性的认识不再停留于结构的表面形式,而深入其力学本质。通过上述课程的学习,学生认识到建筑形式的自由源于内在结构骨架和材料的突破,而后者以技术和理论的发展为支撑,对结构形态及其功能的认识促进了学生在后续专业课程中建筑造型设计上的创新(图8)。正如学生的体会:“每一种结构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品质,它同时会深深影响着建筑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空间,甚至会给予你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或许也是结构最吸引人的地方。”(建筑学本科生———于思)。“建筑师提升自己的结构素养,寻求和结构师的更紧密合作,看来是未来更震撼人心的建构美学作品的必然前提。”

三、体会与冀望

结构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 文科类专业学生 能力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6-001-02

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与理工科类专业学生的能力相比,文科类专业学生的能力既有普遍性,又有其独特性。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理工科学生的能力主要表现为显性的“硬”能力,如操控机床的能力、计算机水平等,而文科学生的能力主要是隐性的“软”能力,如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正因为文科类学生能力的隐性化和模糊化,研究起来颇有难度,很少有人对高职文科类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进行探索。但是,廓清高职文科类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利于有针对性地确立清晰的教学目标、采取适当的教学模式和方式、选择合适的实训制度、建立科学的高职文科学生能力评鉴体系,从而有利于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高职文科毕业生,使高职教育在文、理、工、医等各领域得以平衡发展,从而全面地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劳动者。为此,对高职文科类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进行探讨,实属必要。现尝试基于能力结构的心理学理论,依据高职文科类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确立的相关因素,提出高职文科类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模型。

1 能力结构的心理学阐释

从心理学理论来看,能力就是智力,而结构, 意指客观事物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所以,能力结构,指一个人所具备的能力类型及各类能力的有机组合。能力结构一直是心理学研究关注的焦点,也是各派心理学家致力解决的问题。不少心理学家提出了自己的心理结构假设,比较有影响的有因素构成理论、三维结构模型、层次结构理论、三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其中,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因素构成理论和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分析高职文科类学生的能力结构提供了比较有效的理论依据。

斯皮尔曼认为,能力是由两个因素组成的(1904),即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G因素是每一种活动都需要的,是人人都有的,但每个人的G的量值有所不同;所谓一个人“聪明”或“愚笨”,正是由G的量的大小决定的。由此,斯皮尔曼认为,一般因素G在智力结构中是第一位的和重要的因素。特殊因素S因人而异,即使是同一个人,也有不同种类的S,它们与各种特殊能力如言语能力、空间认知能力等相对应,每一个具体的s只参加一个特定的能力活动。完成任何一种活动,都需要由一般能力因素G和某种特殊的能力因素S共同承担。斯皮尔曼用一般因素G来解释不同测验间的相关。他指出,不同测验测的总是一般因素G和某种特殊因素S,既然各测验都含有G因素,那么它们就必然有一定相关。

在二因素理论上,赛斯顿提出了群因素说。塞斯顿反对斯皮尔曼的强调一般能力的二因素说,而是认为:任何能力活动都是依靠彼此不相关的许多能力因素共同起作用的,因此,可以把能力分解为诸种原始的能力。塞斯顿对56种测验的结果进行了因素分析,最后确定了7种原始的能力,即词的理解、言语流畅性、数字计算能力、空间知觉能力、记忆能力、知觉速度和推理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能力主要由以下7种因素构成:语言能力,包括说话、阅读、书写的能力;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识与韵律表达的能力;逻辑数理智力,包括数字运算与思维思考的能力;空间智力,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身体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以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内省智力,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人际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和睦相处的能力。

2 高职文科类专业学生能力结构确立依据分析

心理学上的纯智力结构理论主要探讨的是人类的普遍智力问题,并没有考虑社会、教育目标、政策法规、专业方向、职业岗位要求等因素对某类特殊人群的智力能力影响,不能完全解决高职文科类专业学生能力结构问题,只能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指向。我们现在所探讨的问题是高职文科类专业学生的智力结构问题,属于对特殊群体的智力结构探讨,因此,必须考虑上述因素对能力的影响。在教育领域,对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培养要求,因此,在心理学能力结构理论的支撑下,我们要确立高职文科类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还必须寻找其现实依据。

我们认为,高职文科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确立应该主要考虑以下因素:教育层次定位,岗位特征和相关政策等。如果说,心理学意义上的能力结构理论为我们确立高职文科学生能力结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那么,教育层次定位,岗位特征和相关政策则为其提供了现实依据。

教育层次定位规定了培养目标,所以教育层次定位是高职文科类专业学生能力程度强弱的依据,比如对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同的教育层次对其培养目标规定就各不相同,对本科生的要求是系统地掌握学科理论知识,对高职生的要求是有针对性地掌握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岗位特征决定了高职文科类专业学生能力结构的主要因素,虽然对能力结构众说纷纭,但是心理学理论普遍的共识是,人的能力并非是单一的,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而对于高职文科类专业学生来说,要求其具备全面的能力,既不现实,也无必要,所以,我们要确立高职学生需要具备哪些能力,还必须参考其职业岗位特征。尤其是相关政策,是社会对高职教育人才素质需求的反映和总结,为我们确立文科类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提供了现实依据。

结构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在全国“卓越院校”建设的大背景下,各个高职院校都在进行专业群建设。在专业群的建设过程中,旅游专业教师面临着知识结构重组的需要。专业地位不同,教师的关注点也不同。

一、旅游专业地位与旅游专业师资知识结构重组关联

本研究在访谈的过程中,从专业教师的言谈和配合访谈的态度我们得出结论:旅游专业地位与旅游专业师资知识结构重组存在关联。旅游专业是即将被砍掉的专业、边缘专业和一般专业的高职院校教师更容易认识到自身知识结构重组的重要性。因为在教师心目中专业发展是生命力,如今专业即将没有了也就等于没有了方向,原先的知识结构需要重组才能成功转型,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如有的院校在进行专业群的建设中,旅游专业被砍掉或者萎缩势在必行,作为旅游专业教师只有转行发展其他专业才是出路,所以知识结构必须要重组。

而旅游专业是重点专业的教师对自身知识结构重组并不是很关心。有30%的教师对自身的知识结构是否需要重组表示不理解,有70%的教师认为知识结构重组非常必要,但是多数人对怎样进行知识结构重组却并不是很了解。调查中我们发现,旅游专业是重点专业的院校,教师因为没有生存危机,所以他们对自身知识结构是否需要调整不是很关心。很多教师的想法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重组自身知识结构不是很热心。因为,重组教师知识结构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大多学校没有相应的政策和配套措施,因而一线教师缺乏动力。

二、专业集群背景下旅游专业师资知识结构重组需求探讨

(一)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湖南省开设旅游专业的28所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师和相关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访谈,访谈形式采取面对面访谈和电话访谈两种形式,探讨不同专业地位下的旅游专业师资知识结构重组需求。在进行访谈的过程中,调研人员及时做好访谈记录,然后借助于文本挖掘软件ROST CM6对访谈记录进行分析,得到全面的师资结构重组需求分析,包括师资是指结构重组意愿、需求影响因素以及需求差异对比三个方面。

文本挖掘软件ROST CM6是由武汉大学博士沈阳研究团队所发明的一款文本处理软件,研究者利用此软件可以对数字化的信息进行检索、归纳、标量和引用,同时可以对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包括词频分析、频度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情感分析等,从而得出普遍性结论。鉴于ROST CM6文本挖掘软件对信息处理的强大功能,近年来对受访者态度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已经得以运用。

(二)研究结果分析

本文根据访谈人数和访谈内容的有效性共得到185篇访谈记录,将访谈记录整理做成文本文档,然后应用文本挖掘软件对访谈文本进行处理分析。

1.词频分析

通过ROST CM 软件的中文词频分析对185篇访谈记录进行文本分析,得到50多个高词频特征的词,本文选取了前16个高词频特征的词,如表1所示。

通过词频分析,我们得出旅游专业教师在访谈中比较关心知识、掌握、重组、实践、教师、培训等的相关问题,他们对自身知识结构是否需要重组问题有些一致的看法,侧重于高词频词的各个方面。

2.社会网络和语义网络分析

通过对样本进行社会网络和语义网络分析,得出关于主要高词频词的网络矩阵(如图1所示)。通过此网络矩阵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教师知识结构重组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教师、学校、社会和管理部门;专业教师对知识的关注主要是理论知识、实践知识、教学知识和潜藏知识,对知识的把握主要局限在掌握和上好课的层面。很多教师理论知识熟练,知识面较广,而旅游实践知识仅局限于应付上课;教师培训不多,很多教师建议学校多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另外,教师的学历水平对教师的知识结构重组问题不起主要作用,并且专业地位对教师知识结构重组方式问题影响不大。

3.情感分析

本文对样本进行情感分析,得到教师对知识结构重组的情绪分析。(如表2、表3、表4所示)其中积极情绪57.14%、中性情绪35.71%、消极情绪7.14%,发言总数为34.

分析发现,湖南各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师对自身知识结构重组的积极性较高,尤其对“加强专业实践知识学习”和“参加培训”情感分值很高;知识结构重组的影响因素也有共识,主要是学校、教师、管理部门等因素;负面情感主要集中在“上好课”和“应付上课”。

4.总结

通过数据挖掘软件ROST CM6对文本进行的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1)旅游专业教师普遍有知识结构重组的需求,但对如何重组确没有什么具体想法。(2)影响知识结构重组的主要因素是教师自身、学校和管理部门。(3)专业教师普遍认为自己理论知识的掌握已经比较全面,实践知识匮乏,却忽略了知识的与时俱进。(4)专业教师对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很高。因为很多学校出于费用的考虑,不太注重旅游专业教师的培训,很多教师很难有机会出去培训。

三、专业集群背景下旅游专业师资知识结构重组对策

(一)提升旅游专业教师自我学习的能力

教师是专业发展的实施者,教师的自我成长是专业发展的基石,如果教师不注意自我提升,那么专业发展就是一句空话。作为旅游专业教师应清醒的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并制定终身学习计划。专业教师应该克服各种困难,关心专业动态,更新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俱进;学校应制定相应的鼓励措施,提高旅游专业教师自我学习的能力。如鼓励科技创新,奖励相关科研成果;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保证旅游专业教师自我提升有章程可依。

(二)加强旅游专业师资培训

学校或者相关管理部门应把师资培训作为重要工作来做,纳入常规教学工作中,定期组织各种类型的师资培训,并且进一步扩大培训对象的范围,从原先的几个人扩展到一批人。如学校定期组织师资培训,频度要像每周开例会一样,要求每位专业教师都要参加。培养一种学习的氛围,让专业教师觉得不学习就人人自危;管理部门可以组织范围广规模大的全省性质的师资培训,如国内外访问学者、骨干教师培训、各种研修班等,开阔旅游专业教师的视野,并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

(三)提高旅游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结构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课程结构类型,课程设置的原则和特点;

面对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适应科学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高度信息化,产业结构和知识密集化的需要,迎接新的挑战和培养大量的合格人才。我国高等教育课程结构类型应当是:

一、按学校性质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分为研究型大学课程结构体系、应用型大学课程结构体系和职业技术型学校课程结构体系

1.研究型大学课程结构体系的主要特征和课程设置的原则

主要特征:人格健全,知识习得,思维训练相协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兼顾;理论、技术和应用相照应;学术研究和社会责任相协调。设置的原则:在课程体系中体现情感教育和人格培养;课程体系中要体现真、善、美的原则;突出研究型课程,培养学生团队精神;课程内容和形式体现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建立民族性和国际性相结合的两栖课程。

2.应用型大学课程结构体系的主要特征和课程设置的原则

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注重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环节;以知识的应用性为导向,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加强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相互融合。在注重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并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教学应用型大学课程建设区别于高等职业教育重视职业技能训练的根本点。

3.职业技术型学校课程结构体系的主要特征和课程设置的原则

主要特征:凸显多样性,打造立体化的精品教材;课程目标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课程组织以实践为中心;课程的实施需要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课程设置体现示范性,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设置原则:以相关职业标准为范围组织教学内容,以不同级别的职业资格要求探索课程教学改革,以项目、任务或过程来整合、优化教学内容。课程的构建只有强调“职业岗位”的特色,突出“能力培养”的重点,才能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二、按课程的结构体系分为基础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实践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选修课程。

1.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基础教育课也称必修课是某一专业计划规定学生所必须学习掌握的课程,必修课是保证培养专门人才的根本。基础教育课程是指对学生普遍开设,在开发心智,着重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育的一种非专业课程,重点包括人格培育课程和基本技能课程,主要有军训、计算机、外语、思想政治教育、体育等课程。

2.专业基础课程体系

专业基础课程是指某一专业的学生学习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其作用是为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学习科学技术,锻炼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专业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理论课程两类构成,主要是专业原理性知识构成的课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形成迁移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基础。

3.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是指同专业基础课有直接联系的专业课程,它包括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包括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两部分及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为了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特长,每个专业方向都有不同的选修课程模块。充分吸收当今科学技术发展和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并结合学校优势和地方特色,把知识与能力融为一体,形成一定结构。鼓励学生选修本人感兴趣领域的课程,拥有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

4.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专业实践课程贯穿教学全过程。它是树立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与认识和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能够让学生在实践工作中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和创造性,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以形成良好的综合职业素养。

5.选修课程体系

是指某一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受教育的程度,有选择的学习专业计划中规定的选修课程,但这种选择是有限的。属于个人倾向课程,是在保持主干课程系统性与完整性的前提下,让学生灵活地选择课程。学校可以依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选择、可以职业规划进行跨专业选择、可以根据学生自己兴趣选择设置课程。增强社会的适应性和应用性,为拓宽专业领域,获取就业机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按照课程模式分为模块式课程体系,平台式课程体系、“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和项目化课程体系

1.模块式课程体系

“模块式课程”就是按照学科的内在有机联系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优化和重新组合,从而形成的一个个课程模块。模块式课程体系主要由基础知识、基本素质和各种专业知识与技能等若干完整的模块组成。模块与模块间不是孤立存在的,相互作用,横向联系,从而组合成具有更高目标的完整的课程体系。模块中既有学科知识体系又有专业能力体系,既有必修课程又有选修课程[4]。

2.平台式课程体系

是一种按专业大类设计的课程体系。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的特点,主要培养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培养基础理论知识宽厚、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基础型人才和学科交叉、知识综合、适应面广的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即“双师型”人才培养目标;平台式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和专业基础课程平台构成,三者既相互联系又逐层递进。

3.“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是二者合一的课程结构体系,由三个层次不同,相互联系、逐层递进的“平台”构成必修课,由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任意选修课程模块构成选修课的课程体系。通常情况下,平台结构课程体系适用于口径较宽、统一性较强的课程教学,而模块结构课程体系是将传统的专业课按性质及社会功用进行有机组合而形成若干专业方向模块,适用于口径较窄、灵活性较强的课程教学。

4.项目化课程体系

是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项目化课程体系并不仅仅指项目课程,而是指以项目课程为基本思想所开发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广义地可以把普通文化课程也纳入其中。

高等学校课程结构设置的依据和原则,它们之间虽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也难免出现一些矛盾,还需要在课程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通过实践使之不断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蒋永梅.研究型大学本科体系构建研究,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5.

[2]杜茂华.教学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与课程建设思考,中国成人教育2010.12.

结构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utomation specialty and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business for professionals under new economic situation, to implement the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establish the course system of automation specialty which adapts to training talents of the new century, cultivate the undergraduate compound talents with stronger ability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high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innovative spirit.

关键词: 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职业能力;实践教学

Key words: automation specialty;curriculum system reform;vocational ability;practic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9-0252-03

0 引言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就业压力愈来愈大。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接受高等教育人数的增加,就业市场的人才竞争更加激烈。“就业率”是社会衡量大学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之一,而学生是否受企业欢迎、是否成功就业,关键看其是否具备企业所看重的职业能力。

由于自动化专业具有时代性、实践性、系统性、交叉性等重要特征[1],同时又面临着各专业间渗透竞争的巨大挑战,因此根据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及专业特点,通过几年的教学改革研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同步进行,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多方面实施改革,着重培养学生工程意识、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就业。

1 构建自动化专业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改革思路

1.1 构建适应终身教育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 为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2],学校构建适应终身教育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在知识结构方面,构建宽广的科学文化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掌握较为扎实和比较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体现“复合型”;能力结构方面,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体现“应用型”;素质结构方面,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使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体现“协调型”。

1.2 密切与地方产业和行业相联系,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 充分发挥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企业参与教学,课堂衔接市场,达到行业、企业和专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实现共同培养人才的目标,使学生真正成为企事业所需要的栋梁之才。

2 构建自动化专业产学研结合的课程体系改革模式

自动化专业应用类课程具有理论和实践并重、技术更新快的鲜明特点,是工程性、综合性、方法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3],具有培养学生寻找工程设计方法、解决运动控制系统中的工程设计问题等功能。通过理论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4],为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就业以及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以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切实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对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增加了实践环节,建立了校内外实习基地和创新工程实践基地,并结合现场应用采取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一体化等措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善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职业能力。

2.1 科学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学质量对学生各项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工作态度、对学生的要求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因此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要求教师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较强的科研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更应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并且需要建立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一定操作能力的教学团队。

2.2 更新观念,理论联系实际 结合教学环节和学生就业现状,彻底改变教育观念,理顺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承的关系,建成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促进理论的良性循环。通过构建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过程[5],既检验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又可以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使理论知识得到升华。

2.3 构建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自动化专业课程的特点,改进了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了自动化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