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院军训总结

学院军训总结

学院军训总结

学院军训总结范文第1篇

一、机构建设与管理

1、组织领导与机构建设

高等院校中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军事训练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成人成材的有效手段,也是每位大学生以至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院始终高度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军训工作,一直把学生军训课程列入各个专业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并按教学计划组织实施。

为了增强我院大学生的国防观念,掌握国防知识,学习军事技能,自觉履行国防义务,我院把对新生的军训工作作为提高学生基本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并把军训工作作为学院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了以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学生工作处处长为组长、院团委书记为副组长、各系主任为组员的军训领导小组。在军训期间,每个军训连队(50人)都配备1名辅导员或班主任全程随训,从而保证了军训质量和军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院每届学生通过短短两周的军事训练,不仅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军事知识和军事技能,而且强健了身体,锻炼了意志,培养了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和吃苦耐劳、团结拼搏、敢于进取、永不言败的精神。

2、宣传教育与基本认识

每届新生入学后,我院都会在入学教育过程中安排时间组织学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和《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转发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48号)、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以及《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文件,让每位新生明白军训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改革教育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人才的重要措施。通过军训,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通过军训,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组织纪律观念,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提高综合素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3、队伍建设与实际做法

4、近三年军训开展情况

20xx年9月,我院20xx级新生全部送到xx警备区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封闭训练,珠海警备区魏xx副参谋长、军事训练大队邹xx队长,教导队杨xx队长和我院李xx副院长、教务处李xx副处长、学生处钟xx副处长出席了开营式及阅兵分列、会操表演和闭营式。学生处钟xx副处长带领11名专职辅导员、班主任全程随训。

20xx年,xx省公安边防总队xx鸡啼门水检站教导员林xx被聘为兼职国防教育教师,并为学生做国防教育系列专题讲座;水检站站长金xx,学院常务副院长李xx,院党委副书记、学生处长兼军训领导小组组长孙xx,学院团委书记、军训领导小组副组长杨xx以及各系部领导分别出席了开营式和阅兵分列式、会操表演暨闭营式。

20xx年因亚运安保使xx省公安边防总队xx水检站工作繁重。经过协商,我院决定将20xx级新生军训推迟至20xx年3月举行。

二、军事技能训练

1、训练计划

自20xx年起,我院就将学生军训工作列入高职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之中,明确军训作为所有专业的必修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我们设置军事理论课程和军事实践训练共60课时,4个学分,成绩记入学生档案。每年新生入校后,我们都会利用各种方式对教工、学生进行军训的意义和作用方面的宣传教育,使教职员工和广大青年学生对军训的重要意义、军训的基本内容、军训的方式方法和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认识形成共识。每学年开学后,学院都专门召开院长办公会议,研究、落实学生军训的计划、内容、过程和实施步骤。每年的军训都由学院主管领导直接主抓,并由军训领导小组、学生处和各系协调落实。

2、训练实施

学院明确要求各专业人才培养要将国防教育的内容贯穿到军训过程和日常思想教育之中。在军训期间,学院精心组织一些与军训相关的活动,如开展以军事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国防画报展;组织教官与学生开展文艺联欢活动;组织以连为单位的教唱部队队列歌曲和歌咏对抗赛等。通过以上丰富多彩的训练和活动,使军训的整个过程体现了人民军队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展示了教官以情带兵、以严练兵的训练理念,也使广大学生理解了当代军人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甘于吃苦、勇于吃苦、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从而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0xx年6月,经过广泛协商,我院与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珠海鸡啼门水检站签署协议,鸡啼门水检站成为我院大学生思想政治和国防教育专项实训基地。

3、训练管理与安全保障

20xx年以来,学院建立了院、系两级学生军训工作领导小组,在主管院领导的牵头下,建立了以学生工作处、团委为主,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各系参与配合的学生军训工作领导格局,并对两级学生军训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议事规则、工作程序、工作分工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制定了珠海艺术职业学院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和珠海艺术职业学院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等相关规章制度。由办公室、后勤处和学生会联合组成学院膳食管理委员会,定期对学院食堂进行检查或抽查。经过3年的实践,学院的军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保质保量地完成了预定的军训任务,没有发生过任何意外和安全事故。实践证明,这种分工明确、职责到位、督导有力的组织结构为军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三、军事理论教学

1、课程建设

军训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列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20xx年以来,我院的军事理论课教学主要采取讲座的形式进行,配以多媒体的教学设备和音像资料,由院内专职教师和在承训部队聘请的兼职教师共同承担授课任务。每期的国防教育和军事理论教学内容都经过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和承训部队三方的详细论证,并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授课效果和学生接受情况则通过问卷调查来确定。三年来,我们先后开设了《国防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高技术战争特点》、《现代精密武器》等系列课程,讲座深受大学生们的喜爱和欢迎。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注重大课和小课的结合,现实与网络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根据国防教育的需要和形势的发展及我院的实际情况,我们还综合开展了一些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如通过举办图片展、征文等形式,了解学生对国防、对世界局势、对现代战争、对现代军事科技及相关问题的看法和见解,使学生们比较全面地理解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从而也明确了自己作为当代大学生和公民所必须要承担的历史使命。

2、教学管理和评价

按《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要求,我院的军事理论教学使用的教材是经过普通高等学校军事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的军事课程教材。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内容以国防教育为主线,其中涉及国防、军事思想、世界军事、军事技术、高技术战争等内容。对于教学效果,学院通过教学评估和学生评教来检测。同时,有军训领导小组工作人员观摩军事理论课教学,并建立相应的制度以保证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3、教学保障:

我院学生军事理论课评价包含军事理论考试和军事技能训练评价两部分,军事理论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军事理论的掌握情况,一般通过开卷考试进行;军事技能训练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训练态度、训练过程和训练效果,通过学生自评和带训教师、教官共评,两者成绩的合计列为学生军训必修课成绩。

学院军训总结范文第2篇

各位领导、各位教官、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09级新生军训阅兵暨总结大会,首先我代表学院党政领导,对为我院今年军训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并为之付出了艰苦劳动的全体承训官兵表示衷心的感谢!向经历了军训磨炼,圆满完成了这次军训课程的全体同学致以热烈的祝贺!

同学们,为期一周的军训,今天就要圆满结束了。刚才军训团团长已对这次军训作了总结,我非常同意。这次军训,在学院的领导下,在承训部队官兵以及学院各部门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种种困难,较好地按计划完成,达到了预期目的。一周时间虽短,但收获还是比较大的,同学们受到了教育,经受了磨炼,体会是深刻的。我就这次军训的收获讲几点意见:

一、通过军训,增强了同学们的国防观念和安全意识。

通过军训动员,开设国防知识课和安全教育课,进行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同学们的国防观念和安全意识得到了显着提高,国防意识和安全意识的提高,极大地增强了同学们参加军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军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通过军训,同学们受到了解放军的好思想、好传统、好作风的教育。

军训中,教官们以高度的政治热忱和政治责任感,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他们不怕羞,不怕累,夜以继日地工作,精心施教,课后还积极与同学们谈心,做思想工作,积极开展演练科目和文娱节目的组织和辅导,充分体现了现代军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训练中,同学们与教官朝夕相处,教官们严谨的军人作风,吃大苦耐大劳的奉献精神,使同学们深受教育,下决心向解放军学习,学习解放军全心全意为祖国、为人民的好思想,学习解放军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以解放军为榜样,遵守纪律,服从命令,听指挥,刻苦训练,同学们既掌握了基本的军事知识,又磨炼了意志。

三、通过军训,有力地促进了校风校纪的建设。

军训是艰苦的,对每位同学都是一次考验和磨炼,他洗刷了我们身上的娇气,锻炼了身体,磨炼了意志;加强了组织纪律性,增强了集体观念,培养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一个团结、坚强、严肃、活泼、昂扬上进的作风已经在我们09级中形成,这必将有力地推动校风校纪建设和校园文明建设。

学院军训总结范文第3篇

(西昌学院武装〈保卫〉部,四川 西昌 615013)

【摘要】西昌学院地处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府,是全国重要的彝族聚居区之一,属四川省管理的本科院校。开展大学生军训具有鲜明的特点,其工作体制的创新和研究顺应民族特色和时代的需求。如何做好民族地区大学生军训工作和建立军训工作的长效机制,是我们需要深入探索和研究的重要问题。以西昌学院为例,从军训工作的前期、中期、后期三个环节进行分析,旨在对新时期大学生军训工作体制的建立提供参考。

关键词 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军训;方法与技巧

大学生军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时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基本要求,是高等院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如何提升新时期民族地区大学生军训的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就此,本调研团队在西昌学院校园网页做了一个关于“民族地区大学生军训要不要取消?”课题的调研,对我校2011级参加军训的民族学生做了1000个抽样调查,实际回收有效问卷914份,弃权86份。下面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谈谈对大学生军训工作的一点认识与实践。通过问卷调查的汇总,结果:有70.5%表示反对取消,在我校的调查中93.06%的同学认为军训是很有必要或者可以接受的,这说明大学生军训在大多数学生心目中是受欢迎的。

本文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谈谈对民族地区大学生军训工作的方法与技巧,当务之急大的难点,就在于机制的创新。改革军训工作体制机制,尤其是民族地区大学生军训方法的创新,能够推动我国边疆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军训工作具有积极意义。以下几点民族地区大学生军训实践与认识,供读者的参考:

1根据解放军军事训练大纲,单独制定大学生军训教学大纲,统筹兼顾民族地区特色,提前做好军训前期筹备工作

大学生军训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我国没有一部针对大学生军训的教学大纲,各级学生军训都是引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大纲》,使学生军训目的、方法、时间以及达到的效果不理想。原因在于照搬照套现役军人《军事训练大纲》有关,虽然学生接受短期的军训,但是学生军训效果走马观花的感受,没有抓住学生军训的要害,似乎成了形式主义,让各级学生军训工作走了样,变了调,没有真正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为了提升各级学生的军训效率,规范全国学生军训工作的行为,作者认为国家层面应当制定《学生军事训练大纲》行政法规,通过行政法规统一指导全国学生军训工作,使学生军训工作作出具体化、系统化,以及要求学生军训要达到的标准和军训的目的。同时通过《学生军事训练大纲》限制学生军训的泛滥,明确学生接受军训的层次和对象,取消中小学军训泛滥的局面,让大学生饱满热情接受祖国统一的军训,杜绝从小学生起军训到大学的视觉疲劳,根除学生军训成为“老油条”的问题。

1)按照《学生军事训练大纲》行政法规,因地制宜,制定大专院校大学生军训的教学大纲,提前精心谋划军训的内容,做到早计划、有安排、提炼军训工作的尚方宝剑。

2)提前制定大学生军训工作机构的联动机制。

做好军训工作的联动机制保障,是检验军训效果的保证和前提。大学内军训工作部门,环环相扣,特别需要涉及到学校武装部、学生处、团委、后勤、医院及各院系的密切配合。因此必须做到周密规划,统筹安排,协调一致,才能保障军训工作的顺利展开。

3)因地制宜,兼顾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根据军训对象,因人施教,提升民族学生的军训质量。

西昌学院地处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州府,地理位置特殊,接壤云贵川交界处,是全国重要的彝族聚居区之一,也是四川省属新建的本科院校。

开展大学生军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其军训方法的创新,顺应民族大学生多的特色,不断创新民族地区大学生军训方法至关重要。自2004年建立本科院校以来,我校学生军训模式由过去到驻军训基地训练改为校内军训,由凉山彝族自治州军分区承训,学生辅导员担任连队指导员配合部队开展工作。每年军训前成立由凉山军分区司令部和学校领导及各相关部门组成的军训指挥部。下设军训团,由部队参谋长任军训团团长,学校武装部部长任军训团政委,形成了部队和学校相互融合、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指挥部例会,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军训中出现的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军训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军训内容也不只是单一的队列、内务训练,而是把军事理论、入学教育、安全教育、文艺汇演、新生运动会等融入其中,使军训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学生参与的兴趣得到提高。

4)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军训效果,不断创新军训方法与实践

在对彝族学生的调查中,同学们对学校的军训工作表示了认可,81.5%的同学表示对军训内容的安排比较满意,40%的同学表示十分满意,满意度达到92%;45%的同学倾向于半个月的军训时间,42%的同学倾向于10天;88%的同学选择在校园内军训,12%的选择在驻军训练基地。从这些数据说明,在校内军训,前期准备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军训效果好坏。

2不断民族地区大学生军训方法,兼顾移风易俗双语教育能力,强化“一日生活制度”的核心,紧扣军训效果与实践

谋划好军训前期筹备工作,是军训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全面考虑军训期间需要加强的各个环节,积极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推进军训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2.1强化“一日生活制度”管理,准确引导民族地区学生的生活习惯,自觉接受新的养成和良好习惯

大学辅导员是一个学生走向成人,迈向社会的后期启蒙者。教师的举止和言行,直接影响学生的气质发育和后期发展。在军训中辅导员及教师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深入训练现场,主动了解参训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状态,及时解决军训中的问题。在与少数民族学生日常相处中,围绕军训目的,抓住民族地区大学生的薄弱环节,创新思想教育方法,强化管理,让少数民族心服口服。方法创新思路如下:

(1)既可保障学生的军训效果。又可利用军训机会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在开展军训期间,要求辅导员始终坚守在训练场,做到行为世范、学为人师的表率。

(2)抓好学生骨干并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让他们在军训班中担任副班长、宿舍长等职务,一方面通过他们带动其他同学积极开展军事训练,另一面可以考察他们的能力,便于学生干部的进一步培养。

(3)合理安排文体活动,调节军训气氛。同时在军训中穿插了军事理论、入学教育、安全教育、文艺汇演、新生运动会等活动,充分丰富了他们的军训生活,缓解了他们的疲劳,同时还达到了鼓舞士气、陶冶情操的目的。

2.2正确把握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科学实施军训主要内容

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参加过军训,但诸多限制,他们只进行了以队列为主的部分军事训练,缺少系统性和后继性,对军事训练内容、方法、意义等了解不深。为了提高军训效果,在大学阶段的军事训练层次应该更高一些。

调研中,我校2013级新生中41.65%的学生喜欢擒敌拳这个军训科目,18.43%的学生希望增加国防知识、现代科技等军训内容。

因此,不但要对其进行队列训练,还要加强他们学习军事理论和现代科技的力度,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军事素质。此外,在训练过程中,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施训的方式方法与技巧。

同时,教官、带队教师和学生骨干注意观察每位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置,不提倡学生带病坚持训练。

2.3少数民族语言教学与军训宣传阵地相结合,激励少民族学生饱满的训练热情和昂扬士气

军训中要充分利用校园彝语新闻、校园网、军训简报、总结会、标语口号等宣传阵地,成立军训宣传报道小组,不断挖掘感人亮点,大力宣传优秀典型,发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

在大学生军训中,坚持每日表彰优秀营、连、班,学生日出记者团认真拍摄学生刻苦训练的每一瞬间,对于优秀典型及时在校园新闻网宣传报道,使学生军训士气得到了鼓舞,保持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高涨情绪。

2.4加强后勤安保工作,保障军训开展

首先军训中要加强饮食卫生管理,严把饮食卫生关,饮食部门负责人每天现场督导,确保学生饮食健康。

其次建立医疗保障机制,实行医生随营制度,每天配备两名随训医生值班,及时救治伤病学生和处置突发伤病员。

最后,安全保卫到位,训练场地、门口等地方保卫人员站岗,不允许军训无关人员私自进入训练场地,保障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此外,军训相关人员配备对讲机、专用车辆,为工作开展和处置各种突发事件提供便利。

2.5关注彝族地区学生心理,开展针对辅导

科学分析和把握军训过程中,彝族学生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是确保学生军训圆满完成的重要因素。学生在军训阶段心理变化基本上分为“新奇期”、“疲倦期”、“适应期”和“留恋期”四个阶段。军训初始,大学生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因此要做好训前动员及宣传工作,让他们明确军训的目的和要求,在思想上真正做好吃苦的准备,引导他们以积极向上和乐观的态度,投入到艰苦的军训之中。

经过一段时间,随着训练难度的加大,开始出现厌倦期,学生会感到各种不适应,学生辅导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个别同学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同时指挥部适当安排一些文体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厌倦期后,学生逐步适应军训生活节奏,训练质量和组织律性都得了加强,这时士气可鼓不可泄,要不断鼓励学生坚持训练,克服困难,取得军训的最终胜利。军训后期,学生开始留恋军训生活,这个时期要引导学生巩固军训成果,使他们把军训的收获、体验加以提炼升华,从而从思想上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3认真总结民族地区军训方法与技巧,形成军训后期成果提炼

当前我国大学生军训多为两周左右的集中教育,军训教育效果随着军训结束也逐渐淡化。因此我们必须注重每年军训中的方法和成果,形成文字和影视图片资料,通过广泛收集和整理,积极探索军训中的方法与技巧,逐步完善军训成果的长效机制。只有善于总结,勇于创新训练技巧与方法,不断改进大学生国防教育效果,有效把军训成果融合到素质教育中去。

3.1认真总结,提升民族地区军训教育内涵

军训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军事训练,更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升民族地区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相关领导应加强对军训教育工作的再认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校相关辅导员、班主任、教师和参训学生对军训重要性的认识。军训后期,学校应及时总结军训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善于发掘和继承优良做法,不断提升军训教育的内涵。同时要求参训学生认真撰写军训感言,通过对国家安全形势、社会责任、军训生活等方面的感悟,引导学生自我总结、自我反思, 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通过大学生军训中的少数民族学生抽样调查:50.16%的少数民族学生觉得军训使他们的意志力得到了锻炼;47.73%的彝族学生认为自己的组织性、纪律性得到增强;47.67%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军训中加强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作风。

3.2逐步建立健全大学军训机制,进一步提升民族地区军训成果的转化

逐步完善大学军训工作机构,巩固现有的学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结合民族地区特点,推行军训工作部门双语教学能力,逐步实现民族地区军训成果的转化,建立大学生军训长效机制有着深远的意义。

例如经过军训中,彝族学生的纪律观念和身体素质都得到增强,借此制定和完善早操早读制度,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对于学生增强体魄、健康成长终身有益;军训之后,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借此制定完善评奖评优表彰制度,能增强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等等。

因此,我们要将整理内务、身体锻炼、组织纪律、心理素质等军训内容与日常管理结合起来,促进军训成果转为长效机制,发挥军训教育的最大效应。

3.3因地制宜,结合民族地区实际,规范军训教学大纲

随着新时代大学生特点的日益变化,我们更应当在每次军训结束后,广泛调研,及时归纳军训工作的发展规律,保障军训工作科学有序地开展。特别是民族地区大学生军训工作中,因地制宜,结合民族地区实际,规范军训教学大纲。大学应当注重制定自己特色的军训教学大纲,不能照搬照套现役军人的《军事训练大纲》,因为施训对象不同。大学需要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大纲》的前提下,制定自己特点的军训教学计划,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工作原则,始终遵循军训工作的发展规律,紧密结合学生特点,做到科学施训。

军训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堂课,如何保证其科学规范,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82.8%的学生认为此次军训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77.03%的学生认为军训虽然辛苦但是可以接受,说明此次军训是比较成功的;在军训过程中比较难克服的因素方面,36.86%的学生认为是天气炎热,26.29%的学生认为是睡眠不足,这些都是学校今后军训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新时期民族地区大学生军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不仅仅是军事技能和思想品质的训练和提升,还关系到民族学生人格人品的健康和发展。用以军训的成果转化,培养良好思想品德,形成优良的学风和校风,为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今后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健全新时期民族地区大学生军训方法与技巧,大胆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勇于破除军训中不适应少数民族大学生机制弊端。周密规划,统筹安排,做好军训前期准备工作;加强过程管理,采取有效激励,巩固军训工作成效。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搞好军训后期成果提炼,促进军训成果转化。军训工作的创新,正是顺应时代的需要,利于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也是共创民族地区大学生军训工作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教育部 总参谋部 总政治部关于印发《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的通知(教体艺〔2007〕7号)[J].2007.

[2]陈永添,梁元元.高校学生军训工作及创新[Z].学理论,2011(16):209-210.

学院军训总结范文第4篇

指示军队整风

反“教条主义”,并不是指示军队整风的最初主题。1958年1月21日,在南宁会议的结论中讲到军队问题时说:

党委要抓军事。军队必须放在党的领导和监督之下。要好好同军事工作方面的同志们商量。一年抓四次。在整风中,建议军队拿几天时间讨论一次朱可夫所犯严重错误的问题,此事由军委发出指示和有关朱可夫错误的材料,吸取苏联的教训。

“朱可夫事件”是指1957年6月,莫洛托夫、马林科夫等在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上,决定罢黜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赫鲁晓夫不服,要求召开中央全会。朱可夫命令国防部用军用飞机火速将各地的中央委员接到莫斯科,为赫鲁晓夫击败莫洛托夫等人,并把他们打成“集团”起了决定性作用。但朱可夫在军队中权力的膨胀,又引起赫鲁晓夫的警惕。同年10月,苏共中央全会以朱可夫“破坏了党的列宁主义原则”的罪名,解除了他的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和中央委员职务,并决定解除其国防部长的职务。

在1958年3月的成都会议期间,讲到建国后学习苏联,出现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在3月9日的讲话中,他说到,建国后学习苏联出了“教条主义”,“忘记了历史上教条主义的教训。历史教训就是理论要和实际结合,理论从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去。建国后,这个道理没有用到经济战线上”。“军事系统也受此灾难,规章制度训练部门搬得多。”3月10日,又说,全国解放后(1950年到1957年),在经济工作和文教工作中产生了“教条主义”;军事工作中搬了一部分教条,基本原则坚持了,还不能说是教条主义。

4月8日,在武昌会议上讲到党的领导问题时强调:党要抓工、农、兵、学、商、思六大问题。今年都要抓。7月再谈一次,可以在一个地方,分两批谈。4、5、6三个月抓工、商、学,结合抓军队。7月以后秋季再着重抓军队。要教育军队,不要像匈牙利军队一样烂掉了。

上述多次讲话表明,关于学习苏联犯了“教条主义”,认为问题严重的是经济战线和文教战线;至于军事工作中的“教条主义”,他看得并不怎么严重,反而说军队“基本原则坚持了”。可见,认为军队整风要突出解决的问题是――吸取苏联朱可夫所犯错误的教训,防止像匈牙利军队一样烂掉。至于“搬了一部分教条”的问题 ,则处于次要地位。矛头指向,是向军队高层将帅敲警钟,要他们牢记“党指挥枪”的原则,不要居功自傲。

军委会拿粟裕开刀

成都会议曾根据的建议作了《中共中央关于军事工作的决议》,“建议军委召集一次扩大会议,用整风方式 ,讨论军事建设中的重要问题,统一认识,提高觉悟,并在这个基础上使各项工作得以贯彻”。据此,1958年5月27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

在此之前的1951年11月,中央军委任命粟裕为总参谋部第二副总参谋长;1954年10月,粟裕又被任命为总参谋长。粟裕就任第二副总参谋长时,总参谋长因病在治疗休养,由第一副总参谋长聂荣臻任代总参谋长。1952年7月,接替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粟裕在聂、彭两位元帅领导下工作,难免发生不同意见的碰撞,以至个人之间的误会。

1952年7月,聂荣臻任代总参谋长时,对呈送和中共中央的文件有所控制。据时任总参作战部部长的张震回忆说:“聂总说,他们管的事多、太忙了。你们的东西事无巨细地都报上去不好,以后报到我这里就行了,需要他们知道的由我批后转报。从那以后,我们送到、刘少奇同志、朱老总那里的东西就少了。后来召开会,把几个老帅都找去,我也被叫去。对我说,早先还见得着你们作战部的报告,后来也看不到了,现在党、政、民系统的东西一大桌菜吃不完,军事系统就没有吃的,干饿。”批评后,粟裕认为向反映情况少,自己也是有责任的。刚到总参谋部工作时,就规定粟裕每半月向他直接汇报一次工作。粟裕起先是按规定执行的,但聂荣臻有了交代后,执行就不够坚决了。同时,粟裕认为,自己是副总参谋长,作为总参领导人之一,也应该承担一定责任,便向作了书面检讨,检讨了未按要求每半月报告一次情况的错误,并且说虽然没有指名批评他,但对他教育很大。在粟裕的检讨上作了批示,不但写上“此种检讨很好”,而且把粟裕和聂荣臻的工作作了对比,肯定了粟裕半年来的工作,对聂荣臻作了批评。此事,引起了聂荣臻的很大误解。

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后,粟裕与在对未来战争的认识和战争准备问题上,存有分岐,有时粟还与彭据理力争。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国务院设立国防部,为了体现国防部的领导,许多原来由中央军委和总部颁发的命令、指示,都要求改由国防部署名。但哪些文件以国防部的名义发,哪些不用,又无明确规定。总参为中央军委起草的和总参下发的命令、文电,常常因署名问题受到批评。文件有时没有署国防部的名受批评,有时署了也受批评。为此,粟裕提过希望加以明确的意见,以便在日常工作中有所遵循。

1958年5月24日,在军委预备会议(预备会议计划参加人员有中央军委委员,军队系统的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各军区、各军兵种党委书记共56人,实际到会40人。军委扩大会议开幕以后作为“小型会议”经常举行)上就会议的主题讲话说:

我们是人民的军队,过去的任务是打破的国家机构,现在要保卫人民的国家机构,这就要解决人民军队的三大问题:一是建军原则,包括党的领导、军民关系、军队内部关系等问题。二是建军方针,原先的方针是现代化、正规化,后来主席提出建设优良的现代化革命军队,这两个方针在1954年春的高干会文件中,我们同时都用过。现在看来,只提出现代化、正规化的方针,就可能产生否定我军优良传统的偏向,事实上也一度产生过,不如提建设优良的现代化革命军队好。大家可以考虑。三是战略方针问题,它关系着军队三大方面的工作――关系着战争准备,关系着组织编制和各军兵种建设的重点,关系着训练和科学研究。我们这次会议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三方面的问题搞一致。在这种一致的基础上,其他的不一致就比较好解决了。

时任军委秘书长的黄克诚回忆说,在开幕式上强调:会议主要任务是整风、整编,方式是大鸣放、大争辩。

为解决好党的领导问题,在5月26日的小型会议上,军委责成粟裕就所谓“总参与国防部关系”等问题作检讨。27日,会议正式开幕,会上就所谓“总参与国防部关系”问题 ,强加给粟裕“一贯反领导”、“向国防部要权”、“告洋状”等罪名,迫使粟裕在会上进行检讨。所谓“一贯反领导”,主要是指粟裕与聂荣臻、的关系。“告洋状”、“里通外国”,指1957年11月粟裕在苏联访问时,拜会了苏军总参谋长索科洛夫斯基。鉴于军委责成总参谋部起草国防部及总参职责条例,虽已五易其稿,尚未获得通过,粟裕从借鉴苏军经验出发,趁便向苏军总参谋长提出请对方提供一份苏军“关于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工作职责的书面材料”,以作参考一事。

批粟裕,最初是表示支持的。5月30日,黄克诚传达的指示:“把火线扯开,挑起战来,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在会上说,“朱可夫事件”就暴露了苏军在(不少地方违背列宁建军原则)这方面的弱点……我们所以要严肃地批判“教条主义”,就是为了把我军优良传统牢固地传下去。不然的话,当我们这批老的骨干逐渐死去以后,我军就可能有像匈牙利军队那样变质的危险。

于是,从6月7日起,会议扩大到由全军军以上单位和部分师级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参加,人员增加到1400多人。大会的主持者,既不顾历史的基本事实,也不愿听粟裕的解释,批判粟裕的调门一再升温。但是,粟裕终究不是预先设定的批判对象。有一次,找萧劲光谈话,问他对粟裕的看法。萧劲光说:“粟裕同志为人正派,没有二心,是好人。”毛点头表示赞同。就在粟裕第二次在大会作检讨之前,为粟裕说了话:“粟裕同志战争年代打仗打得好,是为公的。到北京以后是为公还是为私?不能说都是为私吧?选请大家来判断。”

7月14日,粟裕在大会上第二次作检讨,把别人强加的罪名,差不多都认了下来,才算基本过关。8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解除粟裕总参谋长职务”,并决定将他的“错误”口头传达到军队团一级、地方地委一级。

方强上书与会议转向

关于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把反对“教条主义”作为会议的中心主题,在1959年8月31日的军委扩大会议第一综合小组会上的发言中说,去年军委扩大会议反“教条主义”的情况,他记得很清楚。在军委扩大会以前,的态度是不明确的,当时军委扩大会议马上就要开,但并没有确定以反“教条主义”为主题。看到训练总监部关于对反“教条主义”争论的材料后,认为这个问题很重要,应该以这个为主题。于是,就把这个情况报告给,认为应该开展这个斗争。说:“这才有去年以反教条主义为中心的军委扩大会。这个会议是多少年来第一次大规模的会议,会后军队思想才有一个大的转变。中央、主席有决定,才有180度大转弯来领导这个会议。”这番话说明,是他的意见才使下决心扭转了会议的主题,但具体时间无从考查。从现有材料来看,直接引出指示,会议转向反“教条主义”,是时任海军副司令员、海军学院院长的方强写给大会主席团的一封信。

就在大会批判粟裕不久,方强于5月29日就会议的开法给会议主席团写了一封信,阐述了自己的意见。信中说:

这次军委扩大会议,确定了整风和整编两个内容,要解决军队建设中的思想问题,以求得认识上的统一,会议采取大鸣大放、大辩论的方法都是对的。但这次整风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要解决哪些主要的思想问题,解决什么主要矛盾,还须有明确的必要,否则会议就开不好。我认为这次军委扩大会议,应当解决我军当前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即一方面我们要建设一支现代化的优良的革命军队;另一方面在各项工作中还或多或少存在着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阻碍我军的发展。建议这次军委扩大会议的指导思想应当是认真贯彻党的二次会议精神,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指导下,以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为纲,检查军队各方面的工作。

在我看来,我们的建军方针、建军路线、战略方针都是正确的。几年来,在这些方针和路线的指引下,我军的建设,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这方面,是不存在什么根本性的问题的。

我们军队曾有过一个时期,有这样一种趋向:只强调正规化,不重视发扬我军的光荣优良传统;只强调业务技术,不强调政治;只讲集中,不重视民主;只讲学习苏联(这是必要的),不注意总结自己的经验;只强调首长教育部属,不走群众路线,不讲我军官兵互教的优良传统方法;只讲纪律服从,不讲政治自觉;只讲遵守规章制度,不注意发扬群众的创造精神和积极性;只讲军衔等级,不讲或少讲官兵政治平等……这种种,使我军的一些优良传统,在某个时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甚至使我军某些根本制度发生过摇摆。

看了方强的信后,于6月5日写了以下批语:

此件写得很好,提出了问题,彭、黄、邓看后还我。我暂时不宜讲话,先要让他们把问题都放出来。过几天,我准备找各小组长分别谈一下,调查一下情况,摸一下底。

在“我们的建军方针、建军路线、战略方针都是正确的……是不存在什么根本性的问题”处,批道:“不存在问题么?”在“不重视发扬我军的光荣优良传统”处,毛批道:“一方面有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就整个历史说来不占全军统治地位的另一个恶劣传统是存在着,即非马克思主义的,有时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传统,例如教条主义、军阀主义。”

还就此写信给主持会议的和黄克诚(并指示阅后退邓小平),信中说:

有些同志对会议的开法感到不满。此事容易,调整一下就好了。振起生气,大有可为,请小平商彭、黄召集七八个同志经常谈一下,似可不必开小型会,只开大会和小组会。如何,请酌定。

6月7日,又专给邓小平写信说:

6、7两月份,你应做两件事:(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布局,如你自己所提的;(二)帮助同志将军事会议开好,关键是本月一个月,宜与彭等少数同志每三天商量一次。大事抓起来干,多快好省。

这样,军委会议的主题才由批判粟裕的“个人主义”转向反对“教条主义”。

6月9日下午,黄克诚传达的指示说,主席对我们的会议决心很大,开不好,大家就不要走。会议要扩大范围。每个师的党委书记都来(军分区的不来)。黄还传达了讲的一个理论问题,他说:

教条主义不懂得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意识又反过来影响(推动)社会存在。大国有大国的宪法,小国有小国的宪法,教条主义不承认这条真理。苏军条令、规章制度,是在苏联土壤条件中产生的,这些人不承认中国的社会(客观)存在,不承认中国有它特殊的东西。

根据的意见,邓小平开始直接过问这次军委会议。反“教条主义”开始成为会议的中心议题。对此后会议的发展,黄克诚回忆说:

中央委托邓小平召集各位元帅开会,认为军委扩大会议温度不够高,决定采用整风方式开会,会议发言与大小字报相结合,一周内使空气紧张起来。

召集主席团和组长座谈,指出:这次会议主要是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大鸣大放,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吸取教训,着眼于团结全党、全军。会议中,整风、反教条声势日大,整编已提不上日程。

军队高层在会前的不同意见

军队开展反对学习苏军中出现的“教条主义”,始于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但在对具体程度和影响的估计上,军队上层明显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

“一定要将苏联的一切先进经验都学到手,改变我军的落后状态,建设我军为世界上第二支最优良的现代化军队。”“ 应该在全国掀起一个学习苏联的高潮,来建设我们的国家。”这些都是由亲自提出的。这对长期在农村游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民广大干部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转折,不少人本能地反应出一种抵触情绪。时任南京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的,在建院之初,就对学院的训练工作非常明确地提出“反对经验主义,防止教条主义”的指导方针。在1956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克服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外国经验中的教条主义倾向”的有关指示后,当即领导检查建院五年多来在学习苏联军事科学中,出现的某些教条主义倾向,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这时,在军事学院学习的一位战役系学员写信给,认为在向苏联学习中,学院在教材、教学方法,对待我们的经验的态度以及其他方面,“也产生了教条主义倾向”。因而,对学院提出的“反对经验主义,防止教条主义”这一口号提出质疑。不久,军事学院战史教授会主任蔡铁根致信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对向苏军学习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蔡铁根的基本观点是:苏联军事科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科学,只有全部学会、学通,融会贯通之后,才谈得到批判。我们在学习和运用苏军这一整套的时候,却往往是割裂开来,随意取舍。结果弄得四分五裂,驴唇不对马嘴。还美其名曰“批判地接受”。最后执行不通,不说自己学习上有问题,还说苏军的东西不适合我军的情况。蔡认为:“这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是一个关系着建军思想和军事路线的问题 ,是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安危问题。”建议中央和军委给予重视。

为了解军事学院是否犯有教条主义,主管全军院校工作的副总参谋长张宗逊,率领工作组来到南京,在军事学院和总高级步兵学校召集多次座谈会,随后写了一份调查报告。报告在肯定几年来院校学习苏军经验取得成绩的同时,指出学习中有片面性,把许多不适用于中国军队的东西也学来了。看了张宗逊的报告后,感到很有必要亲自去军事学院进行了解,以便着手解决。在得到同意后,于1957年2月27日率领总参谋部和总政治部工作组一行到达南京。在军事学院听取学员、各级领导及机关干部的汇报后,于3月2日同学院领导干部(在上海休养,缺席)谈了对学院教学工作的意见。回到北京,将在军事学院的讲话作了修改后,向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写了专题报告。

报告说:“军事学院自1950年成立以来,经过全院同志的积极努力,克服困难,取得了许多工作成绩。”“但是在过去几年的教学中,存在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教学工作中的教条主义相当严重。”报告认为:(学院)“在成立了六年多之后,对于结合我国我军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仍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特别是经过1956年9月全院学过五个整风文件,学院中的许多同志已经感到有反对教条主义必要之后,而院党委仍然徘徊、犹豫、拖延,未能下定决心,就使党委领导在教学工作上落后于客观实际了。”

军事学院党委对的报告,一时难以接受。学院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作出了《关于深入开展反对教条主义的决定》,对报告中关于教学工作中“教条主义”相当严重的批评,委婉地陈述了自己的看法。即肯定“学院成立以来的工作成绩是基本的、主要的”,缺点和错误的性质是“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外国经验中的教条主义倾向”。

对军事训练工作中的“教条主义”错误如何估计,主管全军训练工作的训练总监部内部也出现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军事学院是教条主义的大本营”,“训练总监部是教条主义司令部”。时任训练总监部部长的萧克则持另一种意见。他在回忆录中写道:

我对那种认为教条主义是训练和教学工作中主要倾向的观点,是不同意的,特别是把军事学院冠之以“教条主义大本营”的说法,不满意。我认为,工作中有缺点、有错误,可以批评,可以纠正,但不能夸大事态。

萧克接着写道,他对在纪念苏联红军建军三十周年大会上作的报告(征求意见稿)中一段“否定正规化和现代化两个口号的说法不大赞同”。于是,就给彭写了一封信。信中写到:“我们过去提出这个口号对不对?我认为是对的……在执行这一口号中,有若干同志产生错误认识和产生一些偏差,这是必须批判和坚决纠正的,因此建议将批评的火力集中在这些倾向方面,而不要批评口号本身。”“……谁知,这封信在反教条主义后竟成了我向彭老总进攻的罪证,说我是‘挑刺挑到国防部了’。”

1958年3月,训练总监部召开机关四级干部会议。会上,对批评“军事学院是教条主义的大本营”、“训练总监部是教条主义的司令部”持不同意见的一方占了上风,并对原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张宗逊(时任副总参谋长)进行了尖锐批评。将张作为“保守主义”的代表进行批判。在会议快要结束的时候,总政治部派来了由组织部长刘其人任组长的工作组,明确表态:训练总监部是搞教条主义的。并宣布:“训总的四级干部会,是向党进攻的会,因为反对张宗逊就是反对彭总,就是反中央。”于是,会议转向反对“教条主义”。这是军队内部在反对“教条主义”问题上,两种不同意见的一次正面交锋。

曾主持训练总监部工作多年的对此并未理会。1958年4月8日,他在军事学院全院教职学员大会上发表讲话,对军事学院工作中的成绩作了充分肯定,反对给军事学院戴“教条主义”的帽子,并主动承担责任。他说:“有人说学院是教条主义的头头,但应该说,全军包括院校和部队都有教条主义的成分,当然不必安上一个教条主义的帽子。过去军事训练中出现教条主义倾向,主要责任在领导。训总首先应作自我批评,不要把责任推到底下,因为我们照搬、照翻、照印、照发,毫无疑问,你们底下只好照办,我们‘四照’,你们只‘一照’。”这是在军委扩大会议之前,的一次郑重表态。

、萧克成了斗争重点

军委扩大会议的重点,正式转向反“教条主义”是在1958年6月20日。这一天,扩大会举行全体大会,正式出席的1004人,列席的438人,大会主席团由32人增加到41人。代表主席团首先讲话,他开头就提出了两条军事路线的斗争,从战争年代教条主义的危害,讲到全国胜利后军事教条主义的复活,认为教条主义是反对建军思想和战略方针的,一下子就把问题上了纲。还带着情绪说:“我这个人是没有学问的,是丘八学校和农民学校出身的,出身寒微,是难以使人信服的。就是他们所说的,反教条主义的人都是没有学问的。在这方面我有自卑感。”

接着,先后三次到会并在不同范围发表讲话。6月21日,他在全体会议上讲话说,他这几年对军事没有抓。军事工作基本上做得好,有成绩,也有缺点。军委有责任,中央也有责任。大家对军委、对的批评,也就是对他的批评。

关于“教条主义”问题,说我军有两种传统,一是优良传统,一是错误传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传统,一是非马克思主义传统。解放后又出现教条主义,看来有一点,分量可以研究。说完全没有,是不妥当的,不加分析地搬外国,是妄自菲薄,不相信自己。

23日,召集军委委员和各组组长举行座谈。他多次插话说:

人民有没有教条主义呢?我在成都会议上说过,搬是搬了一些,但基本原则坚持下来了。现有四(三?)种说法:一种说没有,一种说有,一种说相当多。说没有教条主义是不符合实际的。究竟有多少,这次军委会议要实事求是地加以研究,不要夸大,也不要缩小,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学习苏联的方针是坚定不移的,因为它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一定要有选择地学,因此就要坚决反对教条主义,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

十大军事原则,是根据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初期经验,在反攻时期提出来的,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运用十大军事原则,取得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十大军事原则目前还可以用,今后有许多地方还可以用。但马列主义是不停止的,是向前发展的,十大军事原则也要根据今后战争的实际情况,加以补充和发展,有的可能要修改。现在“小米加步枪”的经验还是重要的,新的没有,就把“小米加步枪”否定了是错误的。当然,停留在旧阶段也是不对的。

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是三个“并举”。斯大林只强调一面,强调搞工业,忽视了搞农业;强调集中,忽视分权;强调大型的,忽视中小型的。我们比斯大林要完善。苏联现在有两个地方有改进,注意了农业,注意了分权。但他们还是不大注意走群众路线,不提倡中小型。我们还有一条,就是洋办法和土办法结合。人民搞现代化,搞洋办法,也应该搞点土办法,例如民兵是土办法。土办法发展以后,也可以变成洋办法。“小米加步枪”同现代化可以结合起来。

现在学校奇怪得很,中国革命战争自己的经验不讲,专门讲“十大打击”(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为反对德国法西斯而进行的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攻克柏林等十大战役的战例),而我们几十个打击也有,却不讲。应该主要讲自己的,另外参考人家的。

在29日召集的各组组长座谈会上,批评军事学院和训练总监部说:不知道军事学院、训总到底有多少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列主义本来是行动的指南,而他们当作死条条来啃,马克思、列宁在的话,一定批评他们是教条主义。并点名批评了和萧克,指责他们犯了教条主义错误。他说:“萧克同志的错误是严重的。过去没有这样的时机开这样大的会议,今天有了这个时机,我们可以挖挖教条主义的根子。”说:“苏联打败过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那很久了。苏联有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我们打败过、日本帝国主义、美帝国主义,我们有丰富的经验,比苏联的多,把自己的经验看得那么不值钱是不对的。(插话说,我们的经验很丰富,不要把黄金当黄土甩掉了。)要以我为主,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强调:这个会议主要是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以整风方式大鸣大放,破除迷信,提高思想,吸取经验教训,主要是教育全党全军,团结全党全军。因此,会议上可以指名批评。

会议根据的指示精神,采取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方式,批判军队工作中的所谓“教条主义路线”、“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宗派活动”等等,开展所谓的“两条军事路线”的斗争。先后点了萧克、李达、陈伯钧、宋时轮、粟裕、、的名。

7月10日,不得不抱病到中南海怀仁堂的大会上作检讨。萧克也作了检讨。但会议的斗争气氛,愈来愈猛。给萧克、李达戴上了“宗派集团”的帽子,说他们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向中央、军委的正确路线猖狂进攻”。

7月19日,作会议总结。他说:“在军事训练部门和某些院校中,极少数同志具有资产阶级的军事思想,他们一直坚持反马克思主义的军事路线,抗拒中央和军委关于反教条主义的指示,严重地阻碍了反教条主义运动的开展。其中,萧克同志,不仅一贯坚持资产阶级的军事路线,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军事路线,而且从极端严重的资产阶级个人野心出发,进行反领导的宗派活动,企图以他的面貌来改变我们人民军队的面貌。”“错误的军事路线产生的主要根源是:过渡时期,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条道路,两个阶级的斗争,在我军内部的反映。”

7月22日,大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扩大会议决议》说:“训练总监部和一些院校,教条主义倾向直到最近仍然占着统治地位。而且某些个别同志,还坚持了一条与党的军事路线相对抗的资产阶级的军事路线。”“现在我军中两条军事路线的斗争,基本上是我军历史上正确路线和错误路线的斗争在新条件下的反映。”“这样两条军事路线的斗争,贯穿着我军三十多年的历史”,“目前军队中的错误军事路线,实际上是历史上的错误路线在某些范围内的复活”。“错误路线可以在受过历史裁判以后卷土重来,在一段时间和一些部门、一些单位中可以横行无忌,俘虏群众,甚至有计划有组织地向中央和军委的正确路线猖狂进攻。这就证明,两条路线的斗争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决议要求,“目前的斗争必须在全军认真开展”。会议通过《关于处理萧克同志所犯错误的决议》,《决议》说:“本会议对萧克同志的错误,暂不作最后结论”,待大会闭幕后在军委、总政治部的领导下,进一步彻底揭发检查后,再作结论。

此后,由总政治部派出工作组到训练总监部,指定训练总监部组成新的临时党委,举行由200多人参加的部党委扩大会议,把萧克、李达、郭天民三个部领导及李钟奇、吴伟、赵凌汉、叶楚屏、杨力勇、李文芳、王波、刘光第、王时彦、陈绪英等人打成“分子”。随后,总政治部向中共中央写了《关于以萧克同志为首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和宗派活动》的报告,给萧克、李达作了:一贯坚持“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公开抗拒中央关于反教条主义的指示”,“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党的正确路线开展猖狂进攻”,以及“卑鄙的野心家和军阀主义”的结论。与此同时,高等军事学院和军事科学院举行两院党委联席扩大会议,对、陈伯钧、宋时轮等进行揭发批判,并作出结论:“过去南京军事学院成立以来所犯的是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错误。这条错误路线在较长时间内和中央正确的军事路线相对抗,是我军历史上两条路线斗争在新条件下的反映。这条错误路线统治学院数年之久,在军事训练和科学研究中表现最为严重,其影响遍及全军,其发生发展过程是由盲目到自觉,由实际工作中的错误发展到路线错误。”

这样,这场反“教条主义”的斗争,就在实际上把从1953年以来,军队转入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成绩一概抹杀了。一大批为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干部受到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被免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的职务;粟裕被免去总参谋长的职务;训练总监部被撤销;萧克、李达的国防部副部长职也被免去并调离军队;陈绪英等则被开除军籍,送边疆劳动改造。整个人民的建设也随之转向。在政治挂帅的口号下,搞军事训练就被斥为“资产阶级单纯军事观点”;强调大打人民战争,使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协同训练受到削弱;培养现代化军政指挥员的军队院校工作,受到了严重打击。因而,使中国人民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延误了一个时代。

“教条主义”冤案的

1978年11月7日,总政治部在《关于萧克、李达等同志申诉问题的处理意见》中,撤销了“以萧克同志为首的资产阶级军事战线和宗派活动”的结论。

1986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代表中央在追悼大会上致悼词说:“1958年,在对建军工作中的所谓教条主义倾向的批判中,同志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仍严格自责。1980年,邓小平明确指出:“‘那次反教条主义是错误的。’这也是党中央一致的意见。”

学院军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新任军事代表 岗前 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E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2.073

Abstract New military delegates pre-service training is the first step of the army and civil graduates go to work, which relates with the quality of their accidence. This paper is aimed at the two key problems which are ‘what to do’ and ‘how to do’ for new military delegates, basing on the military delegates’ natural condition and requirement, builds the training mode as a whole, struggles for summarizing our unit’s experience of many years, gropes for new mode and new idea, offers the value for brother schools.

Keywords new military delegate; pre-service; training mode

军事代表工作是我军武器装备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军事代表是保证军队获得性能先进、质量优良、价格合理的武器装备尖兵卫士。随着我军武器装备进入新一轮的发展期,越来越多的军队和地方大专院校的年轻毕业学员走上了军代表的工作岗位。为使刚步入军代表系统的年轻军代表尽快进入角色、掌握基础理论,新任军代表岗前培训显得的尤为重要。截至2009年9月,我教研室已经成功完成了多期陆军军代表岗前培训任务,为我军装备战线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1 培训模式界定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模式”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关于培训模式,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大致有3种:

(1)过程观点:认为培训模式的根本属性是一种过程范畴,具体体现在培训过程的谋划、设计、建构和管理等环节上。

(2)结构观点:认为培训模式属于结构论的范畴,如“培训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有关培训目标、制度、过程的简要组合,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培训目标而实施的、整个管理活动的组织构建方式”。

(3)结构与过程观点:认为培训模式由“结构”与“过程”两个核心要素构成。

站在院校培训的角度,本文采用第二种观点。其中,培训目标指人员培训的类型和规格等,是培训模式中的决定性因素。培训制度是人员培养的重要规定、程序及其实施体系,是人员培训得以按规定实施的重要保障与基本前提,也是培养模式中的最活跃的因素;培训过程是教员、学员为实现培养目标,根据人员培训制度的规定,运用教材、实验室设施等中介手段,以一定方式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是培训模式中的核心因素,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育主体、培养方案、教学组织和形式等;教育评价是通过收集培训过程中各方面的信息,并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培训过程及所培训人员的质量与效益作出客观衡量和科学判断,对培训目标、制度和过程进行监控,并及时进行反馈与调节,是贯穿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2 新任军事代表特点与需求分析

2.1 新任军事代表特点分析

(1)来源广。除了军队院校毕业的学员外,大量国防生、地方毕业生加入到军事代表中来,除军械军代表系统外,装甲、工程、防化、车船等系统军代表逐年增加,造成参训学员基础知识参差不齐、需求差异增大。

(2)学历层次多样。年轻军事代表来自陆军军装备采办各部门,绝大部分都已接受过本科学历教育,部分学员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是各单位的技术骨干。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和理论基础,因而对军事装备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较强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

同时,一些参训学员具有1年左右的工作经验,了解自己及本单位的需求,培训目的很明确,对培训内容、方式都有自己的见解和要求。

(3)专业复杂。参训学员主要毕业于军队和地方各类工程院校,所学专业涉及机械、光学、电子、通信等。培训前,大多从事各类装备技术和技术管理工作,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业务素质,但就拟担当的中级领导职务而言,其理论体系仍需要完善,特别是管理知识更需要加强。绝大多数学员热切希望通过加强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

2.2 新任军事代表培训需求分析

(1)知识需求。知识需求是指胜任岗位或负责某O罟ぷ饔具有的知识水平与构成。从知识体系上看,军事代表应该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熟悉装备采购行业知识特别是经济、法律、管理知识,还应熟知军事科技知识,懂得现代高技术知识,以及厚实的军事基础和军事应用知识,了解跨行业边缘学科知识等。作为刚刚步入军事代表队伍的人员来说,了解和掌握装备采购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方法知识是其受训的关键所在。

(2)能力需求。能力需求是指能胜任某岗位或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广博的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军事代表从事武器装备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这还不够,还必须会把知识融会贯通,变为实际工作能力。人的能力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劳动所形成的高度发展,知识只有表现为能力之后才更有意义。作为新任军事代表来说掌握基本的技能是其关键,尤其是质量监督、检验验收。

(3)职业道德需求。军事代表可以说是一种职业。任何一种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作为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学员来说,对这个职业充满了期望。但是,理想与现实往往有较大差距,尤其是毕业于一些名牌大学的毕业学员,工作在生产一线,整天面对各种工具、仪器仪表时,往往心里产生情绪。另外,军代表所驻厂、所,不少驻地比较偏僻,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生活困难不少。作为军人,作为军事代表,要求军代表必须热爱本职工作,应该具备过硬的作风,要甘当无名英雄、甘于寂寞清贫、甘愿吃亏吃苦、甘心无私奉献。

3 新任军事代表岗前培训模式构建

新任军事代表岗前培训班以满足年轻军事代表实际工作需要为目标,以强化岗位任职能力为宗旨,重点是加强基础理论、基础方法、基本技能的培训,以提高学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为出发点。经过多年的摸索,在教研室全体人员的努力下,有了一套完整有效的培训模式。其主要做法如下:

3.1 课程设置系统化

近年来,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新型号装备增多(如新155自行火炮、四-25弹炮结合等新型复杂装备),且具有科研生产交叉进行等特点,所以军事代表工作对人才要求很高。由于我军目前没有一所专门培养军事代表的学校或专业,造成刚刚走出大学校门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往往无法满足上述要求,尤其是近年来,军事代表有相当部分是来自地方院校,这些人员虽然掌握了某些专业知识,但缺乏对军事代表工作的系统了解。由此可见系统设置培训课程尤为重要。

当前,围绕岗前军代表面临的两个基本问题“干什么”、“怎么干”,课程设置分为三大块:基础理论知识、业务知识和拓展知识,基础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相对稳定,而拓展知识随装备采购制度改革而不断变化。基础理论知识由教研室教员承担;业务知识和拓展知识由丰富经验的专家进行讲座,两者相辅相成。见图1。

3.2 教学内容设计模块化

教学内容是是培训质量好坏的前提。刚开始承担新任军代表培训任务时,教员按照本科生授课时内容设计方法进行设计,主要参考2001年总装综合计划部组织编印的全军军事代表继续教育8本教材。但是随着培训班次的增加,在进行总结讨论时,大家发现这种方法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培训时间短,很多内容都讲不到,前后影响较大;另一方面是由于当前我军装备采购制度改革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在不断深入,很多内容已经不合适宜,需要更新。

经过集体研究、到兄弟院校调研、查阅相关资料,最终确定教员的教学内容结合其研究方向进行模块化设计。即进行主题式的设计,每门课的是一个模块,该门课中的教学内容如果可能也进行模块化设计,使相互之间影响降到最小。比如把《军事代表工作概论》分为军事代表基础知识、装备合同管理、装备审价定价等模块;《质量监督与检验验收》分为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研制过程质量监督、生产过程质量监督、使用过程质量监督和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基础知识等模块。这样发挥了教员的长处,也可以提高讲授质量。

3.3 教学方法综合化

教学方法是培训质量好坏的关键。有了很好的教学内容,没有正确的方法,是不能达到教学目的的。所谓教学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在没有专门的装备采购干部培训院校之前,“师傅带徒弟”是最典型的教学方法,有了专门的院校之后,教学方法相应增多。比如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自学辅导法、研讨法、案例法、参观访问法等等。但是,对新任军事代表来说,不同于本科生,他们都有“学了回去就能用”的想法,而且新任军代表中也有一些工作了几个月甚至一年多的,有了一些经验,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新任军代表培训目的是了解军事代表的发展概况,明确军事代表岗位的职责、任务和内容,掌握质量监督、经济管理所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具备从事军事代表工作的基本技能,概括起来即“三基”,以适应装备加速发展和军队质量建设的迫切要求。经过几年的培训,我们逐渐总结出一套针对新任军代表的教学方法,即以讲授为主的综合型教学方法,具体地说就是“讲授+案例分析+研讨+参观见习”。对装备采购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讲授,而且这种“讲授”不是宣贯性质的,而是精辟讲解,对讲解的内容要讲深讲透;然后,把初期认为只有中级培训才采用的案例分析方法适当引入进来,主要是解决质量监督与检验验收工作中遇到问题;接着,采用研讨的方法解决刚步入军代表系统所遇到的问题,比如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军代表、怎样踢好前三脚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研讨的问题必须是经过调查却是目前新任军代表所遇到的现实、难点问题,而不是教员凭空设计几个问题,而且要进行提前布置,使学员有充分的准备时间;最后,选取一些军工厂进行参观见习,把传授的知识,通过实践来进行验证。

3.4 教员多元化

教员是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员的人员。教研室在设置好课程体系后,广开思路,除了聘请本院的专家名者之外,还从兄弟院校聘请专家来授课。

此外,还有另外两类特殊的教员,一类是前面提到的工作多年、有丰富经验的各级领导干部、老总、副总、部队或军代室高工。他们的实践经验是院校教员所不具有的,聘请他们来做业务知识和拓展知识方面的讲座是无可厚非的。

另一类是值得注意的特殊教员,那就是我们的学员。通过多期的新任军代表岗前培训学员的基本情r,可以发现,在每一期中不乏工作一年甚至两年的军代表。对他们来说,已经积攒了一些经验,而这些经验也正是刚刚步入军代表系统的军代表所非常想知道的。学员教员化即在培训开始前,教员及时了解学员情况,与其进行沟通,面对畏难的学员要进行积极鼓舞,在其进行充分的准备后,让其站到讲台上,成为临时教员。这样,把个体经验作为教学资源开发出来了,不仅让全体学员共享,而且让教员也从中受益,做到教学相长。

3.5 授课质量严格化

授课质量是培训效果好坏的关键。由于教研室年轻教员较多,教研室每一名首次承担授课任务的教员都组织审查,其中包括教案检查和试讲,教案检查主要是检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的合理性;试讲主要是首次承担授课任务的教员在教研室面对全体教员进行讲课。对未通过审查的教员不安排授课任务。

对于外聘专家,教研室提前进行联系,将其讲座内容进行沟通,对于学员反馈效果不良好的专家,下次进行调换。

教研室注重教学相长,鼓励学生参与审查工作,并要求学生在上课期间或课程结束之后,写一份关于授课情况的报告。

3.6 学员考核全面化

考核是当前最好地检验学员培训效果的方法。据调查,单纯的考试已经不能满足新任军事代表短期任职培训的需要。教研室在前几次培训班的基础之上,将学员考核分为三个部分:闭卷综合考试,学术论文和体能考核。闭卷综合考试主要是针对课程设置体系中的基础理论知识设计的,是评选优秀学员的主要条件之一;学术论文是在学员报到后,将提前准备好的征稿须知发给大家,其中有格式要求、论文主题等等。培训末期进行收集,并从中评出优秀论文,颁发证书,并推荐至《装备质量》或《陆军装备》杂志,对学员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体能考核是根据原四总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部队体育工作增强官兵体质的意见》(政联〔2007〕8号),考核标准按原总参谋部2009年11月颁发的《中国人民军人体能标准》执行,目的是让学员在学习期间保持健康的身体。上述三个方面的考核既有定量的又有定性的,既有脑力的又有体力的,可以说是对学员的全面考核。

3.7 学员日常管理制度化

当前新任军事代表来源广、层次高:除了军队院校毕业的学员外,大量国防生、地方毕业生加入到军事代表队伍中;绝大部分都已接受过本科学历教育,部分学员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这些特点造成对学员的日常管理很是不便。先前管理有些开放,完全依靠学员自觉性,但是频有不良事件发生。因此对新任军事代表的管理仍然坚持制度化的管理方式。W院轮训大队领导和队干部利用培训班开班时间组织大家及时学习条令条例和院队规章制度,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和以往干部培训管理工作经验,并结合新任军事代表的特点将制度具体化,让受训学员时时、事事、处处有所遵循,有所对照,有所检查,增强了规章制度的适应性和操作性。

4 结束语

通过多期新任军事代表岗前培训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根据参训学员和我们的体会,培训至今仍然存在至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师资队伍实践经验需要加强,二是教学基本条件有待改善。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装备采购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军事代表的知识、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之上,吸取教训,不断完善新任军事代表岗前培训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玉才.军代表工作概论[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2] 年福纯.装备采办人才队伍建设研究[M].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

[3] 李春明.军事代表继续教育的需求与发展[J].继续教育,2003.6.

[4] 孙胜祥,魏汝祥等.装备采购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与培养方式[J].海军院校教育,2004.14.

[5] 刘晓方,陈桂明.关于装备采购干部任职培训教学设计的探讨[J].二炮院校教育,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