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重点专业自评报告

重点专业自评报告

重点专业自评报告

重点专业自评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综合英语 值日报告 必要性 实效性

英语课堂值日报告是上课开始学生用英语进行的一种讲或演的“热身”活动,时间通常为三到五分钟。值日报告形式和内容不固定,形式有个人朗读、讲故事,或两人搭档会话、或小组戏剧表演及角色扮演等,内容有幽默笑话、名人轶事、时事新闻、课文角色扮演等。值日报告是教学的一个小环节,但有效地利用对课程教学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值日报告的展示虽然是讲或演,但学生在值日报告的准备过程也是各种语言技能训练的过程,离不开听、读、写技能的活动转换。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主要围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活动展开,值日报告对该课程教学的热身作用,以及对学生各项语言技能的促进是不言而喻的。

一、综合英语课堂值日报告的必要性

(一)课程教学所需

教育部《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在英语专业课程描述中提到:基础英语(综合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大纲》对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英语口语达标要求为:能比较系统、深入、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发表自己的见解。《大纲》要求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以获得基本的交际技能,达到所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等级要求[1]。在各项技能中,听、读为输入,说、写、译为输出。值日报告虽然是课前几分钟的“说”的输出的讲演,但学生在准备过程中由于要查找和帅选相关资料,接触并阅读到了大量的语料,同时进行了读、写、说等各种技能训练的转换。这种通过反复地加工语言并进行说的输出,实现可理解性输出,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达到了知识内化的目的[2]。听、说、读、写有两性,即语言技能(language/linguist verbal/skill)和教学方法/技巧、手段,作为技能的听、说、读、写是互补的,作为教学技巧的四者也是互补的[3]。因此,值日报告这项课前“热身”的活动,既是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又是教师语言教学的方法、技巧、手段,在综合英语课堂的运用尤为必要。

(二)学生心智发展所需

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要应对中、高考,课堂时间几乎都是在进行题海练习,课堂教学活动比较单调,学生不大有机会进行专门的听、说、读、写、译的练习,特别是说的练习。而在大学,英语专业课堂教学活动几乎都围绕听、说、读、写、译技能训练展开,低年级的综合英语课堂更离不开“说”的活动。据已有调查,“说”是听、说、读、写、译中最能诱发焦虑的要素,最容易使学生产生惧怕和紧张的情绪[4]。但是学生需要在学校的学习中逐渐学会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思想,拓展自己对问题深层次的思考并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是为将来更好地工作、生活、学习奠定基础。确实,几分钟的台前值日报告虽然时间很短,但要在老师和同学的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下说英语对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新生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综合英语课程贯穿学生所有学期的学习,连续五个学期的课堂值日报告无疑为学生逐渐克服心理焦虑障碍,锻炼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心,激发展现自我欲望提供了锻炼的平台。同时,值日报告的准备过程也能增强学生查阅资料、筛选有效信息、总结归纳要点、同伴分工合作、小组沟通交流和协作的能力。值日报告的准备过程中的重复操练,促进了学生语言技能的掌握,也是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的。正如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刺激对语言习惯养成的重要作用,重复和操练是习得语言的必由之路[5]。

二、综合英语课堂值日报告的实效性

说值日报告是小环节,那是因为它只占用课堂几分钟时间,但是要让它能起大作用,做报告者、听报告者、报告内容和形式、报告的难易度等都是必须考虑并采取一定有效措施才能达到的,否则值日报告就可能因为做报告者思想不重视随便敷衍了事,选择的内容或冗长或无意,作报告时懒散拖沓。或者听报告的学生不爱听或不想听,自顾做自己的事情;或者教师做局外人或旁观者,听、看完值日报告后不做任何点评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而流于形式,毫无实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保障值日报告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一)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值日报告重要性的认识

思想认识的深度决定行为有效的程度。要想让学生正确对待值日报告工作并自觉、认真地准备,必须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值日报告的重要性。首先,在课程教学中明确告诉学生值日报告是课程的必修作业,听报告者(教师、其余学生)对报告进行评价,并把评价纳入到期末口试考评中,以增强学生的紧迫感和重视程度。其次,给学生灌输有效的值日报告对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技能的提高、心智发展的促进等方面的有力帮助,以增强学生利用好这个锻炼和提高的平台的意识。最后,强化学生的危机感。有一位英语专业教学专家曾忧虑地指出,英语专业学生在学英语,非英语专业学生也在学英语(大学英语)。毕业时,非英语专业毕业生同时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及英语语言技能,而英语专业学生只有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英语专业学生如果不充分利用有利练习机会锻炼自己,提高和突出口语交际技能,与非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根本没有任何优势。这种说法可能有失依据,但不无道理。英语专业学生只有自觉把握所有可利用的机会,充分把值日报告作为锻炼的舞台来磨炼自己,才有利于自己的进步。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现代教学理念从关注“教”转向重视“学”,课堂教学模式也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师的作用削弱了,相反对教师的“课堂主导角色”提出了新的挑战。正如Sheerin(1997,cited in Benson & Voller,1997:63)所说:“Autonomous learning is by no means ‘teacherless learning’.Teachers have a crucial role to play in launching learners into self-access and in lending them a regular helping hand to stay afloat.”[6]在值日报告中,教师的角色也是极其重要的。

首先,教师介入值日报告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教师对学生三年的报告形式进行总体的设计并介入活动。如在朗读、讲故事、初级情景会话、中级情景会话、课文角色扮演、时事话题辩论、专业实践项目汇报、模拟面试场景等中选择各学期值日报告的形式,使报告的难度循序渐进化;教师对朗读和故事内容作一定要求;教师设计丰富的会话情境供学生选择,并规定情境不能被重复使用。同时,根据需要协助学生进行课文角色扮演、时事话题辩论、专业实践项目汇报、模拟面试场景等报告的设计。另外,还可以做一些小细节的规定,如时间不能超过五分钟,除时事话题辩论、专业实践项目汇报外。生词量不能超过十个(以报告者自己作为参照对象),否则用大家熟悉的词代替,以降低听报告者信息输入的难度。

其次,教师主导值日报告的进行,维持课堂的秩序。在值日报告进行当中,教师适时提醒报告者声音的大小、语速的快慢,并对开小差者示意。报告结束后,教师对报告作出点评。同时,可以就报告的主题、内容或细节对部分学生,特别是容易开小差的学生进行提问,也可以激发听报告者对做报告者进行“答记者问”互动活动。这样可以保持课堂的有效秩序,保证值日报告的有效进行,并能检验学生的实际理解效果。

最后,教师营造轻松、愉悦的语言交流环境。Vygotsky(1978)认为知识存在于社会中,由众人去分享而不是各个个体去单独获取[7]。因此,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保障,是学生融入协作学习的条件。综合英语课程在基础阶段强调听、说的技能训练,而学生在课堂上“说”英语的焦虑指数较高[4],因此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而在耐心引导的基础上,创设一个轻松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学习环境。教师应用鼓励的目光、欣赏的神情耐心倾听,用和蔼可亲的仪态、亲切温和的语言进行点评,点评以肯定评述为主。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减缓焦虑的心理,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

(三)对值日报告的效果进行评价

综合英语期末考试包括口试和笔试两项,口试占15%,笔试占85%,期评由形成性(平时表现)评价和终结性(期末考试)评价组成,两者各占40%和60%。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是评定学生的学习进步程度、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由听报告者对值日报告的效果进行评价,期末教师以40%的比例把评价纳入期末口试成绩评定中。这种方式对学生会是不小的促进,在思想上形成紧迫感,增强关注度。教师在听报告的过程中记录报告者的表现、报告的效果并予以打分评价。同时,引导学生包括报告者对报告的效果进行当堂评价,学生的评价宜以Wonderful,Very good,Good三个等级进行,以避免等级太次增加报告者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把值日报告纳入考评范围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地激励学生为报告积极地准备、反复地操练。经过多次的上台讲或演,学生逐渐克服胆怯的心理,树立信心,积极展现自我,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也迅速得到提高,对其他技能的训练也能起到促进作用。

(四)系统设计值日报告的形式和内容

值日报告的形式和内容的设计根据学生的年级、学习的阶段、学习的内容而调整。内容与形式根据学生的特点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设计。如,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对老师和同学都还不熟悉,语言能力尚处于较薄弱的阶段,对抛头露面讲英语存有惧怕的情绪,值日报告的内容宜以简单、两人合作方式进行。另外,综合英语教学离不开话题讨论或辩论、课文段落归纳、课文复述、课文角色扮演、口头作文等口语交际活动,教师适时地把课堂口语交际活动任务落到值日报告的活动上,不仅使课程教学课内与课外有效地结合起来,而且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内化课中所学知识。

值日报告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加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机会,最终达到强化学生语言能力的目的。因此,对于贯穿学生大学学习所有学期的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来说,值日报告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英语课前“热身”活动,还是一种长期的积淀。重视值日报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索值日报告更高的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和实效性,使之更好地为课程服务仍然是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北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3,(23).

[2]Swain,M.The output hypothesis:Just speaking and writing aren’t enough[J].The Canadian Modem Language Review,1993,(50):158-164.

[3]张正东.外语教学技巧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30-131.

[4]苏福宝,张宇红.英语学习焦虑对课堂教学影响之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2004,(4):98-100.

[5]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94.

重点专业自评报告范文第2篇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两个至上”和“两个根本”,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评价机构执业行为专项整治工作部署,聚焦安全评价领域突出问题,坚决整治安全评价机构弄虚作假问题,全面净化安全评价市场,进一步强化资质认可和事中事后监管,持续提升全区安全评价技术服务水平,努力开创安全评价工作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安全评价领域突出问题,以整治安全评价机构弄虚作假、生产经营单位以虚假报告获取相关许可(“两虚假”),安全评价机构出租出借资质、评价人员出租出借资格证书(“两出借”)等问题为重点,对《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管理办法》(应急管理部令第1号,以下简称“1号令”)施行以来在我区开展的法定评价项目全面排查(“两个全覆盖”),延伸检查相关生产经营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实现整治一批、震慑一批、吊销一批、提升一批,全面清理整顿安全评价市场。

(二)坚持底线思维。立足“两个根本”,着力化解安全评价领域冲击安全底线的突出问题,分类、分行业梳理安全评价领域现存问题的表象、成因与机理,分地区、分行业总结提炼典型案例,强化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安全评价机构直接责任,推进坚守安全生产红线、底线。

(三)坚持系统观念。注重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通过专项整治,系统剖析制约安全评价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原因,破解制约安全评价作用发挥的体制、机制和法制因素,从改革安全评价资质认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完善法规标准体系等方面研究治本举措。

三、整治重点内容

围绕安全评价机构、生产经营单位、监管部门等3个层面开展专项整治。

(一)安全评价机构层面。

1.是否存在出具虚假安全评价报告的情况(认定情形详见附件2)。

2.是否具备并保持“1号令”规定的资质条件。

3.是否存在不按规定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情况。

4.是否存在出租、出借资质,或者超出资质证书规定的业务范围开展法定安全评价项目等情况。

5.是否存在安全评价项目组组长及负责勘验人员不到现场实际地点开展勘验的情况。

6.项目组人员是否符合安全评价项目专职安全评价师专业能力配备标准。

7.是否存在擅自更改或者简化评价程序和内容等情况。

8.是否建立安全评价信息公开制度并认真落实。

9.是否存在出具重大疏漏安全评价报告的情况。

10.是否存在安全评价人员违规出借出租资格证书、持假证上岗的现象。

11.是否存在安全评价人员冒用他人名义或者允许他人冒用本人名义在安全评价报告和原始记录中签名的情况。

(二)生产经营单位层面。

1.是否利用甲方地位,采取利诱、拒付技术服务费、合同约定等手段,要求或者默认安全评价机构出具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符的安全评价报告。

2.是否存在向安全评价机构提供虚假失实的原始资料和“第三方”证明材料的情况。

3.对安全评价报告提出的风险防范措施、事故预防措施、隐患整改意见等,是否及时落实到位。

4.是否利用虚假报告获得相关许可、验收或者备案。

(三)监管部门层面。

1.是否存在以备案、登记、年检、换证、要求设立分支机构等形式,设置或者变相设置安全评价机构准入障碍的情况。

2.是否存在事中事后监管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况。

3.是否存在强制或者变相强制要求企业接受特定安全评价机构开展技术服务的情况。

4.是否存在干涉安全评价活动及报告结论,要求企业提交结论为“合格”或者“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安全评价报告等情况。

5.在安全生产许可、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监督检查和事故调查中,发现生产经营单位和安全评价机构在安全评价活动中有违法违规行为的,是否依法实施了行政处罚;对利用虚假评价报告取得相关许可、验收或者备案的相关单位和人员,是否依法进行了处理。

四、时间安排

从2021年5月至2021年12月,分六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5月)。成立全区安全评价机构执业行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区应急局印发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对全市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二)自查自改(6月初至6月20日)。一是在**区开展技术服务的安全评价机构,对照整治重点内容中的11 项内容开展自查,全面核查“1 号令”施行以来的法定评价项目和报告,列出问题清单,落实整改措施、时限和责任人。期间要主动清理出租出借资格证书从业人员,严肃整改出租出借资质证书违规行为,形成自查自改报告。二是监管部门对照整治重点内容中的6项内容逐项开展自查,杜绝违规干预安全评价市场的行为,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涉及由地方性法规、规章和上级文件设定的中介服务事项,结合实际提出清理和整改措施或建议。三是生产经营单位分行业和领域对照整治重点内容中的4项内容逐项开展自查,对发现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时限和措施,切实整改到位。

(三)集中检查(6月下旬至8月)。一是监管部门延伸检查同一机构对同一企业开展的多项安全技术服务,厘清中介服务事项的派生主体、实施依据、组织程序和报告用途等,形成专题分析报告。二是监管部门梳理除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之外,在开展政务服务事项过程中,要求企业委托安全评价等中介机构开展的作为受理条件的有偿服务事项,形成清单。四是积极发挥省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作用,充分利用平台中“行政执法” 版块的企业库和“中介机构”版块的服务项目等功能,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方位检查。

(四)验收评估(10月)。监管部门对本地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安全评价机构自查自改情况、专项整治发现问题的整改和落实情况组织全面验收,深刻剖析问题,系统总结经验,实行公开通报,必要时要通过“回头看”行动进一步巩固专项整治工作成果。

(五)总结提升(12月)。监管部门对安全评价机构执业行为专项整治进行全面总结。一是剖析、整理安全评价机构弄虚作假,生产经营单位以虚假报告获得许可、验收、备案,从业人员出租出借资格证书等方面的典型案例,形成专项整治工作总结,按规定报上级监管部门。二是围绕制约安全评价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法制因素,系统梳理行业现状,剖析问题成因,提出切断中介机构与企业违法利益关联的举措,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三是辩证分析专项整治工作,系统梳理、优化安全评价机构监管措施,完善制度体系,形成监管合力。上述总结及报告,于12月20日前报市应急管理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应急局作为此次专项整治的实施主体,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动员部署,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全面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务必取得实效。

(二)严格检查处罚。要坚持检查与执法相结合,对专项整治中发现安全评价机构、生产经营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据其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和严重程度,依法依规实施处罚。检查发现安全评价机构出具虚假报告的,分两种情况进行处理。一是凡是安全评价机构在我区辖区内开展业务,由项目所在地的监管部门实施处罚,并及时向上级请示依法吊销其资质证书。二是注册地在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安全评价机构出具虚假报告的,监管部门及时将查核情况和有关证据材料报送至省级监管部门,省级监管部门将相关材料移送至该机构注册地省级监管部门依法处理。

(三)及时报送信息。加强信息报送工作,6月 11日前,将联络员名单(附件5)、本级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安全技术服务项目清单汇总(附件3)报送市级监管部门。6月20 日前,将自查自改报告报送市级监管部门。集中检查阶段(6月下旬-8月下旬),于每月8 号、18 号、28 号前,将阶段性工作进展情况、专项整治情况汇总表(附件 6)、虚假安全评价报告汇总表(附件 7)报送市级监管部门。9 月25日前,将异地交叉检查报告报送市级监管部门。10 月20前,将专项整治工作总结、典型案例、专题调研报告报送市级监管部门。

重点专业自评报告范文第3篇

《200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组织撰写,由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刘浩东担任主编,多位从事电影产业研究的专家学者参与了这个研究项目。该报告充分发挥影协广泛联络和深入调查的优势,把“一手数据分析”与产业视角的独特研究结合起来,既尊重数据的客观准确,又发挥撰写报告专家的理论分析智慧,对2007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科学而客观的阐述,具有专业性、权威性、综合性等特点,对业界、学界了解2007年度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作为国内第一部年度电影艺术创作报告,由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组织撰写,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主任尹鸿、秘书长刘浩东担任主编,作者由各大高校、科研机构的电影理论评论专家组成。该报告以年度中国电影艺术创作为研究对象,全书共包括十二个章节和一个专题研究,分别为中国电影创作年度综述、年度热点、年度创新、年度症候、年度走向、导演艺术、剧作艺术、表演艺术、摄影艺术、声音艺术、新技术、港产合拍片的年度分析,以及专题研究中国进口分账影片态势分析。此外,报告还收录了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2007年度十部优秀国产影片推介活动”的片目名单。影协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推出这部艺术创作报告的目的,旨在让更多的人在聚焦产业喧嚣的同时,冷静细致地思考电影艺术层面的诸多元素,从电影创作本体上把脉国产影片,把理论家、评论家的判断与声音传递给社会大众,以期在电影理论评论中坚持主流文化的声音。该书凸显出三个特点:一是改变了只关注精英和艺术电影的传统角度;二是对实现市场转型做了全面的关注;三是对新形势下的主流电影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因为《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是第一次对中国电影艺术创作推出的研究报告,因此备受关注。参加座谈会的电影界专家学者就中国电影创作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饶曙光强调眼睛要向下看。他认为,中国电影研究的立场要有一个调整,要从精英立场转移到大众立场,不能把电影研究变成空中楼阁。要从重电影票房转移到增加对观众人次的研究,尤其要关注中小城市和农村的观众人次。电影票房收入虽然重要,但不是全部的依据,人次虽不能计入经济效益,但对中国电影创作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当前中国电影的研究重点还应该放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类型片上,进一步建构主流商业电影体系,推动中国电影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侯克明希望敢于面对创作现实。他说,中国电影产量虽然多了,但创作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目前对创作上的艺术研究还远远不够,创作问题远比产业问题大。《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的出版对电影创作研究会产生很大影响,希望能坚持做下去,更希望这些研究能让创作者看到。因为目前拍摄者、投资者并不太知道中国电影的创作状况,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创作者对自己没有准确的评价。电影批评家要继续解放思想,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电影创作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讲出来,努力加强和扩大电影评论的声音。艺术报告不要追求大而全或面面俱到,要有重点分析,可以有多种写法,要敢于面对现实,面对问题。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郑洞天发言时先站起来向作者鞠躬,由衷地表示对这两部报告出版的祝贺和对作者的敬意。目前,高校有影视专业两千余个,研究生有三千余人。他认为两部报告为高校大学生、研究生提供了数据和依据。该报告开创了电影研究的新阶段。郑洞天希望报告每年能有针对性地提一些问题。比如中国类型片的问题,去年中国共生产了526部影片(包括120部电视电影),其中有多少部是类型片?我们的类型片不够成熟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再比如中国大片的问题,是否制作越大越挣钱?大片越拍越没有思想?应通过每年的报告把中国电影的现实真实地报告给创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会林提出增加未成年观众电影调查。她说,影视文化对未成年观众有哪些影响,应该是报告的内容之一。今年,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就未成年观众价值观的形成、对明星的认知度、对某些电影的暴力倾向的反应等进行了问卷调查,今年的调查对象选择的是都江堰的中学生。5月11日,包括聚源中学在内的孩子们最后交上了答卷,没想到第二天就发生了大地震,很多参与调查的孩子都被埋在了废墟之下,学院已决定把调查问卷捐给相关的博物馆,作为永久的纪念。黄会林建议,应该重点对未成年孩子们对当下影视文化的看法进行调查,他们才是中国电影市场未来的主力军。

针对当前名目繁多的各类报告,中国影协在去年《2007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推出的基础上,以其时效性和指导性俱佳的优势,今年又推出了《200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两部。中国影协日前在京举行了两部报告的座谈会。

《200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组织撰写,由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刘浩东担任主编,多位从事电影产业研究的专家学者参与了这个研究项目。该报告充分发挥影协广泛联络和深入调查的优势,把“一手数据分析”与产业视角的独特研究结合起来,既尊重数据的客观准确,又发挥撰写报告专家的理论分析智慧,对2007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科学而客观的阐述,具有专业性、权威性、综合性等特点,对业界、学界了解2007年度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作为国内第一部年度电影艺术创作报告,由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组织撰写,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主任尹鸿、秘书长刘浩东担任主编,作者由各大高校、科研机构的电影理论评论专家组成。该报告以年度中国电影艺术创作为研究对象,全书共包括十二个章节和一个专题研究,分别为中国电影创作年度综述、年度热点、年度创新、年度症候、年度走向、导演艺术、剧作艺术、表演艺术、摄影艺术、声音艺术、新技术、港产合拍片的年度分析,以及专题研究中国进口分账影片态势分析。此外,报告还收录了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2007年度十部优秀国产影片推介活动”的片目名单。影协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推出这部艺术创作报告的目的,旨在让更多的人在聚焦产业喧嚣的同时,冷静细致地思考电影艺术层面的诸多元素,从电影创作本体上把脉国产影片,把理论家、评论家的判断与声音传递给社会大众,以期在电影理论评论中坚持主流文化的声音。该书凸显出三个特点:一是改变了只关注精英和艺术电影的传统角度;二是对实现市场转型做了全面的关注;三是对新形势下的主流电影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因为《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是第一次对中国电影艺术创作推出的研究报告,因此备受关注。参加座谈会的电影界专家学者就中国电影创作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饶曙光强调眼睛要向下看。他认为,中国电影研究的立场要有一个调整,要从精英立场转移到大众立场,不能把电影研究变成空中楼阁。要从重电影票房转移到增加对观众人次的研究,尤其要关注中小城市和农村的观众人次。电影票房收入虽然重要,但不是全部的依据,人次虽不能计入经济效益,但对中国电影创作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当前中国电影的研究重点还应该放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类型片上,进一步建构主流商业电影体系,推动中国电影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侯克明希望敢于面对创作现实。他说,中国电影产量虽然多了,但创作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目前对创作上的艺术研究还远远不够,创作问题远比产业问题大。《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的出版对电影创作研究会产生很大影响,希望能坚持做下去,更希望这些研究能让创作者看到。因为目前拍摄者、投资者并不太知道中国电影的创作状况,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创作者对自己没有准确的评价。电影批评家要继续解放思想,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电影创作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讲出来,努力加强和扩大电影评论的声音。艺术报告不要追求大而全或面面俱到,要有重点分析,可以有多种写法,要敢于面对现实,面对问题。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郑洞天发言时先站起来向作者鞠躬,由衷地表示对这两部报告出版的祝贺和对作者的敬意。目前,高校有影视专业两千余个,研究生有三千余人。他认为两部报告为高校大学生、研究生提供了数据和依据。该报告开创了电影研究的新阶段。郑洞天希望报告每年能有针对性地提一些问题。比如中国类型片的问题,去年中国共生产了526部影片(包括120部电视电影),其中有多少部是类型片?我们的类型片不够成熟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再比如中国大片的问题,是否制作越大越挣钱?大片越拍越没有思想?应通过每年的报告把中国电影的现实真实地报告给创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会林提出增加未成年观众电影调查。她说,影视文化对未成年观众有哪些影响,应该是报告的内容之一。今年,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就未成年观众价值观的形成、对明星的认知度、对某些电影的暴力倾向的反应等进行了问卷调查,今年的调查对象选择的是都江堰的中学生。5月11日,包括聚源中学在内的孩子们最后交上了答卷,没想到第二天就发生了大地震,很多参与调查的孩子都被埋在了废墟之下,学院已决定把调查问卷捐给相关的博物馆,作为永久的纪念。黄会林建议,应该重点对未成年孩子们对当下影视文化的看法进行调查,他们才是中国电影市场未来的主力军。

本报讯(记者高小立)6月28日,随着电视剧《茶馆》中最后一个镜头——王利发娶媳妇拍摄的结束,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独家制作、根据老舍同名话剧改编的长篇电视连续剧《茶馆》在涿州影视基地宣布前期拍摄完毕正式关机。

重点专业自评报告范文第4篇

通过自查自评。总结成绩,改进不足,进一步落实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完善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促进医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公众用药用械安全。

二、检查评估对象及实施机构

(一)检查评估对象为各相关监管部门,药品及医疗器械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的企事业单位(以下称涉药企事业单位)

(二)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实施全市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检查评估,指导各检查评估对象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自查自评。

三、检查评估的内容及标准

(一)综合评估。由各相关监管部门结合本部门职责,按照《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检查评估表》由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制发)开展自查自评,并撰写自查自评报告。自查自评可以根据实际合理缺项,但需加以说明。

(二)药品(包括医疗器械)质量状况评估。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依据全市药品监督检查、监督抽验、质量公告等情况,自行确定质量状况评估表及计算方法,开展自查自评,并撰写自查自评报告。

(三)药品安全群众满意度测评。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调查问卷(由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制发)组织网上问卷调查或发放问卷,自我评价群众满意度,撰写汇总分析报告,并上报市政府分管领导及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企事业单位自查自评。涉药企事业单位自查自评方案由其自行制定。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一部署并督促全市涉药企事业单位开展自我评估、撰写自查自评报告;抽查涉药企事业单位自评情况的基础上,全面综合汇总自查自评情况,进行自我评分,上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检查评估方式与方法

(一)检查评估方式:采取自查自评与检查评估相结合的方式,以自查自评为主,检查评估为辅。

(二)检查评估方法:采取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现场检查、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法,全面了解检查评估对象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情况。

1.听取汇报。听取检查评估对象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汇报。

2.查看资料。查阅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文件、会议纪要、工作报表及有关工作制度规定、违法犯罪案件查处卷宗、新闻宣传等资料。

3.现场检查。重点抽查10家镇级及以上医疗机构,20家个体诊所、门诊部,30家药品零售药店及所有药品生产、批发企业进行实地检查。

4.问卷调查。对过往群众、经营单位营业人员、基层执法人员等进行随机访问和调查。

(三)评分及加减分办法,由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参照鄂食药监文[]83号文件精神制定。

五、检查评估工作安排

(一)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各检查评估对象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自查自评,并将自查自评报告上报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二)由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撰写全市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自查自评报告和工作总结,上报市政府分管领导。

(三)迎接省联合检查评估组对我市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检查评估。检查评估结束后,由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进一步完善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自查自评报告(含评分表)和工作总结,经市政府审核后上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工作要求

(一)坚持标准,全面准备。各相关监管部门要按照鄂食药监文[]83号文件及本实施方案的要求和标准,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全面准备,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留死角,不走过场。

(二)确保质量,按时完成。各相关监管部门自查自评报告均要按照先总述、后分述、再列出相应备查资料的要求来编写,力求做到观点明确、层次分明、文字简洁,确保自查自评报告的质量。各类备查资料统一按分类分项要求汇编成册。

重点专业自评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ABET;注册工程师制度

工程教育的专业认证是“工程技术行业的相关协会连同工程教育者对工程技术领域相关专业(如:土木工程、电子机械等)的高等教育质量加以控制,以保证工程技术行业的从业人员达到相应教育要求的过程”。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是政府主管部门间接管理工程教育质量的一种手段。目前,我国本科高校中有1047所开设了工科专业,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1.5%;高校共开设14085个工科本科专业,占全国所有本科专业总数的32%;高等工程教育本科在校生人数达到452.3万人,占高校本科以上在校生规模的32%。实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建立健全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规范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推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加强国际互认,提升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竞争力。

1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发展现状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起步较晚。1992年,教育部开始对我国高校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城市规划、建筑学和工程管理等6个土建类专业进行了认证试点工作。2006年,教育部正式启动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8所高校共计5个不同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截至2013年8月,共有373个专业点开展了认证工作。2013年6月,国际工程联盟大会在韩国召开,大会表决通过中国为《华盛顿协议》预备会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国工程教育的质量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加入《华盛顿协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国际实质等效。我国高等学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组织机构由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秘书处、专业认证分委员会(试点工作组)和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监督与仲裁委员会组成。根据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2012年7月修订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认证标准分为通用标准和各专业补充标准。通用标准包括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7个方面。比如“培养目标”具体要求包括:“专业应该有公开的、符合学校定位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应包括学生毕业时的要求,还应能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够取得的成就;建立必要的制度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并定期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应该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专业补充标准规定了各个专业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方面的特殊要求。按工程教育认证的相关要求,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主要包括申请和受理、自评与提交自评报告、自评报告的审阅、现场考查、审议和做出认证结论、认证状态的保持6个步骤。

2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存在的问题

2.1高校对认证工作的认识不足,前期准备不够充分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旨在通过专业认证,促进高校与产业界的相互联系,加强协同创新,使高校按照市场的需求培养工程人才;促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而提高高等工程教育的整体水平。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中国高校而言,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一些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高校对认证的组织体系、认证标准、认证程序缺乏明确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把专业认证等同于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教学质量的监控,属于教育部门内部的工作;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由社会中介组织对专业性教育学院及专业性教育计划实施的专门认证,是独立于教育部门的第三方评价。教学评估以学校为评估对象;专业认证是以高校具体专业为认证对象。申请认证的专业首先要自评,自评工作是专业认证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关键,但是有些学校没有按照专业认证的要求完成自评报告,内容不够详实可靠,有个别高校的自评报告存在“水分”,用大量篇幅展示优点,对问题轻描淡写、避重就轻,没有重视自评报告的客观真实性,自评工作不到位。比如,一些高校在自评报告中全面地介绍了专业或专业学生所获奖项,但是并没有详细介绍所培养的工程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是否满足毕业要求;一些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高校对认证工作认识不明确,在认证考察期间,把大量时间用于自评报告的讨论和修改。

2.2认证组织松散、管理不严,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

全国工程教育认证专家委员会于2007年成立,在教育部领导下负责组织开展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专家委员会的委员包括工程教育界专家和企业界专家,由教育部聘任。全国工程教育认证专家委员会是一个相对比较年轻的机构,成员职责、管理制度、日常运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是由教育部主导,相关组织机构也是由教育部成立,机构成员比较分散,即使有部分行业人员参与,但是行业机构整体介入较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行政主导大于行业指导,更缺少社会第三方中介组织进行专业认证,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社会可信度和影响力。目前,我国只是成立了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秘书处、专业认证分委员会(试点工作组)和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监督与仲裁委员会,还没有能够独立承担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第三方中介组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是由教育部和专家委员会共同承担组织开展的,专家委员会不是一个独立的法人组织,本身不具有人事任免权,这就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权责不清的情况,导致工作进展缓慢,管理混乱。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有序开展需要一支高水平、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认证经验的专家队伍作为后盾。负责认证的专家应该是来自工程教育界的权威学者和工业企业界的工程师,并且经过专门的认证培训,对专业认证标准有明确的认识和较高的把握能力,能够实事求是地对待专业认证工作。但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在认证专家的储备和培训上与欧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如:2006年,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刚刚开始,参与认证的专家主要来自高校中的专家学者,并非社会上专业的第三方中介组织,有些专家对专业认证标准不够熟悉,在细则把握上存在意见分歧,因此,专家的权威性受到了质疑。

2.3认证标准体系过于理想化、完美化,部分指标可操作性不强

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而言,设置科学、合理、规范的认证标准,是开展专业认证工作的必备前提。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是由通用标准和各专业补充标准组成。以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认证标准为例,补充标准包括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三个方面,如“课程由学校根据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自主设置”、“绝大部分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须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实验设备完好、充足,能满足各类课程教学实验和实践的需求”等。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已经过多次修改,经过这些年的专业认证实践,基本得到了高校和专家的认可,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指标在设计上操作性不强,多数高校很难达到;标准中过多注重专业的教育投入,对专业的教育产出涉及较少;认证标准与国际公认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没达到与国际认证的互通和同步发展”。此外,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和各专业补充标准,对工程教育实践环节有比较明确的说明和规定,如果完全按照这些说明和规定来考察高等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目前已经接受认证的很多专业或许是未达到标准的要求,至少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是,已通过认证的这些专业,被指出在这一标准上存在问题的极为少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是专业认证的核心,在制定时要充分考虑其普适性问题,即认证标准“门槛”的高低应该怎样设置。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应该如何克服这样的局限性,使得专业认证能更好地促进工程教育质量提升,值得进一步探讨。

2.4专业认证与工程师注册的衔接不够

在建设现代社会的进程中,工程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一些场合,人们常常把科教兴国的‘科’就看作是科学,技术不过是科学的应用,工程不过是技术的应用。与之相关,人们也往往把尊重人才主要看作是重视科学家,或敬佩杰出的发明家,工程师则可能不被看重,通常是名不见经传。即使是高级人才,教授的名声常大于‘高工’,工程院院士的威望略逊于科学院院士。在教育观念上,不少人自觉地认为,一流人才应学理,二流人才可学文,三流人才去学工”。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注册工程师制度还处于探索阶段,发展比较缓慢,目前只有在建筑师、结构工程师等少数专业领域进行注册,而在信息电子、交通、化工等领域,还没有实行工程师注册制度。目前的工程师注册工作是由政府部门组织实施,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际组织间的合作交流,也不利于企业界和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国际竞争。专业认证是工程师注册制度的基础和保障,而工程师注册制度是建立健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外在动力。近年来,由于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目前还处于相对孤立的地位,没能与工程师注册制度很好地衔接,使得一些高校缺乏外在驱动力,高校参与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积极性不高,申请专业认证的高校比较少。

3美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

1980年,为了更好地促进工程界的合作,突出组织的专业认证功能,美国工程师专业发展理事会(ECPD)更名为“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ABET是世界公认的对工程、工程技术、应用科学和计算机科学进行认证的权威机构,是独立的第三方认证组织,实行会员制,截至目前由30个会员和3个准会员构成。ABET通过推动和发展应用科学、计算机、工程和工程技术等教育领域服务于社会大众。ABET组织主体包括理事会、计算机认证委员会、应用科学认证委员会、工程认证委员会、技术认证委员会等。ABET是会员制的工程专业组织联盟。按照专业性质的不同,各个专业学会被划分到四个认证委员会:应用科学认证委员会(ASAC)、计算机认证委员会(CAC)、工程认证委员会(EAC)和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ETAC)。目前,在美国工程教育界备受瞩目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是EC2000标准,但是最新的认证标准是2014~2015年度的认证标准。主要包括应用科学认证委员会认证标准、计算机认证委员会认证标准、工程认证委员会认证标准和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认证标准这四个部分。每一部分均包括通用标准和教学计划标准。以应用科学认证委员会(ASAC)2014~2015年度的认证标准为例,通用标准包括学生、教育目标、学生的学习成果、持续性改进、课程、教师、设施、学校服务和财政支持等,共计8项;教学计划标准是适用于各具体专业的专门性教学计划要求,如健康物理学、工业卫生、安全、测绘和地理等有具体的教学认证标准。ABET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6年为一个认证周期,认证程序主要分为自我评估、现场考察、撰写评估报告、形成认证结论4个步骤。首先,在自我评估阶段,高校申请认证的专业必须按要求提交认证申请,申请被ABET接受之后,高校开始根据ABET认证标准撰写自评报告,自评报告要包括专业教育目标和学生学习成果、阐明可持续性改进路径、收集学生工作案例、学校服务和财政支持等内容。自评报告应该对专业的优势和不足做出客观合理的分析,这一阶段可能需要花费一年多的时间。接下来进入现场考察阶段,考察组要考核高校自评报告中的内容是否真实完整,考察高校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报告、考试试卷、图书资源、学生学习与就业情况等,对高校自评报告中无法量化的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分析申请认证专业教学中的优缺点,现场考察阶段历时约8个月。现场考察结束之后是撰写评估报告阶段,由认证专家组起草一份详细的认证报告,指出接受考察的专业的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该认证报告将送交申请专业认证的高校进行核对,高校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与认证委员会进行充分沟通和交流,高校要在一个月之内将意见反馈到认证委员会,然后认证专家组再结合高校的反馈意见对评估报告进行修订并形成最终的评估报告,这一过程历时6个月。最后,形成认证结论阶段。在这一阶段,由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组织召开会议,根据考察专家组提交的评估报告和高校的反馈意见得出认证结论,并对认证结果进行公示。ABET是民间的、非营利性的社会中介组织,其认证工作得到了雇主、公众和高校的广泛认可,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ABET认证体现了自愿性、非政府性、自律性、同行评估等原则,已经规范化、制度化和系统化。美国的工程教育认证灵活评价不同类型院校的工程教育专业,促进了高等工程教育多元化发展,专业认证充分尊重高校的办学自。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根据工程教育自身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及时调整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反映工程技术领域最新动态,促进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

4加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几点建议

4.1重视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实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从本质上讲具有质量保障和水准共认的职能。推动开展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是政府主管部门间接管理高校工程教育质量的一种手段,也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冲击的必要措施。首先,政府主管部门应做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知识普及工作,加强对认证工作的认识,实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推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加强国际互认,提升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竞争力。其次,高校要从自身专业发展需求出发,主动申请并参与专业认证,严格按认证标准撰写自评报告,报告内容务必客观全面,不能避重就轻、回避问题。专家组要加强对高校提交的自评报告的审阅。高校要对专家组现场考察时提出的意见予以重视,及时与认证专家组沟通并改进,建立起“以评促建”的良好发展机制。

4.2加强管理,建设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的认证组织

目前,我国只是成立了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秘书处、专业认证分委员会(试点工作组)和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监督与仲裁委员会,还没有能够独立承担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社会中介机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是由教育部和专家委员会共同承担组织开展的。这就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权责不清的情况,导致工作进展缓慢,管理混乱,认证专家组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ABET是世界公认的对工程教育专业进行认证的权威机构,是独立的第三方认证组织,实行会员制,经费来源主要是各个会员组织缴纳的年度会费和申请认证的高校承担的专业认证费。因此,我国在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建设中,首先要加强管理,制定政策法规,为专业组织的诞生、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还要创建具有社会中介性质的专业认证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认证工作。认证专家队伍应是相对稳定的专职人员,可以由来自高校、工程界、企业界的专家组成。政府要加强立法,保障认证专家工作顺利开展,使得专家组在认证过程中能够保持中立的立场,独立进行现场考察并做出认证结论。试点专业认证机构经费筹措渠道改革,提高认证工作效率。

4.3认证标准要具有多样性、灵活性,与国际接轨

西安交通大学王昕红教授指出,“认证标准是认证者认识评估对象的状态并对其符合教育目标的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基本依据。认证标准具有统一性、标准化和先导性的特征,对被评对象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和规范作用”。从2006年开始,我国已经成立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制定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程序等。截至2013年8月,我国共有373个专业点开展了认证工作。虽然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已经过多次修改,基本得到了高校和专家的认可,但是仍然在指标体系、普适性、“门槛”高低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上文提到ABET根据工程教育自身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及时调整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反应工程技术领域最新动态,并且灵活评价不同类型院校的工程教育专业,促进了高等工程教育多元化发展,专业认证充分尊重高校的办学自,这值得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习和借鉴。首先,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在制定认证标准时,要注意区分不同类型和层次高校的实际情况,要立足于高校的长远发展,在确定通用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各专业的补充标准,灵活评价不同类型高校的工程教育专业,形成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可操作性的专业认证标准。其次,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适应教育国际化,与国际接轨。我们要以加入《华盛顿协议》为契机,及时关注国际认证标准的变化。如ABET制定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是EC2000,几乎每一年度都会最新的认证标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也要适时做出调整,与国际接轨,加强国际互认。

4.4加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与工程师注册制度的衔接

美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与其工程师注册制度有非常紧密的联系。高等工程教育为工程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系统的教育和专业训练,而工程师注册制度紧密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在美国,想要获得注册工程师资格,必须先获得ABET认证的专业学位,通过FE和PE,还要有四年工程实际工作经验。因此,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需加强与工程师注册制度的衔接,为工程专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今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着未来工程师的专业水平,进而影响着工程师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1]韩晓燕,等.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研究综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6):6.

[2]黄爱华,吴晓蓓.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发展策略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6):54.

[3]李涛,刘灵芝.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2012(6):21~22.

[4]都昌满.对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31.

[5]王秀明.国际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

[6]罗尧.对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分析与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31):111~113.

[7]王昕红.美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8]韩晓燕.试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43.

[9]李曼丽.工程师与工程教育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0]修开喜.中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比较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