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结构工程硕士论文

结构工程硕士论文

结构工程硕士论文

结构工程硕士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在职工程硕士 培养模式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31-01

从1997年在职工程硕士的首次招生到目前为止,在职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一直沿袭高等学校全日制硕士以理论为主的培养模式。

所谓在职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1]就是指在在职工程硕士的教学培养过程中,为了满足一定要求的培养目标,利用的所有教学方式、教学措施、教学方法等的总和,在职工程硕士的培养主要表现在教学培养、理论实践培养、科学研究培养、论文研究指导等每个环节。

1.单一化在职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诸多弊端

从新世纪开始,在职工程硕士招生专业领域迅速扩展,生源逐年增加,再加上在职工程硕士自身所造就的培养特殊性,原有的单一化在职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新时期的在职工程硕士培养[2]。伴随着在职工程硕士生源范围以及年龄结构的诸多变化,传统单一的教育培养方式针对在职工程硕士学生的弊端逐渐体现。

1.1单一化的在职工程硕士培养模式会使得工作学习矛盾更为突出

考虑到在职工程硕士大多是工作多年的在职人员,具有多年工作经历,而且具有工作区域分布零散、学习研究时间散碎等特点,受到家庭生活以及工作经历的影响较大,传统单一化的在职工程硕士培养模式会突出工作学习这一矛盾。

1.2 在职学生的知识结构差异较大,传统培养模式使得教学目标难以达到

其实在职工程硕士培养的最初目标是针对高层次实践人才的着重培养,在职工程硕士的招生初期,招收对象主要针对来自科研单位以及科技企业的操作骨干[2],这些实践型人才往往具备长期的实践经历,但是通常无法具备坚实的研究理论基础,希望通过在职工程研究生培养系统增强理论知识,以便有效结合实际操作中的问题,进而在技术方面或管理方向上找到新的技术突破。

但是伴随在职工程硕士进一步的招生推广工作,在职工程研究生的年龄结构逐渐向年轻化转变[3],一大批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希望通过在职工程研究生培养体系提高自身层次,通过高等学校的进一步学习交流快速积累实践经验。

传统单一化的培养模式无法同时适应新形式下年龄结构多元化、教育需求多样化的实际需求,在职工程硕士培养模式亟待改革探索。

从这个角度而言,新型的在职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必须结合实践性以及理论性生源两者的需求,在实际培养过程中,综合考虑教学成本以及教学时间等众多因素影响。在实际教学中,努力平衡两种需求,区分诉求不同的学生,双管齐下,保障理论课程深入的同时切实保证实践教学的全面展开,最终争取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实现教学目标。

1.3传统培养模式难以保证硕士培养质量

伴随在职工程硕士招生工作的全面普及,在职工程研究生生源的年龄结构也趋向于复杂化,使得统一招收的在职工程硕士学生往往出现参差不齐、难以协调的基础理论体系以及基础知识理解程度。与此同时,在职工程硕士往往耗费大量时间、经历在工作企业以及家庭生活中,在校专注于研究学习的时间往往少于大多数全日制研究生。因此,在职工程硕士的传统培养模式无法保证这些在职人员在校的学习效果,也就难以有效保证在职硕士的培养质量。

2.新型在职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探索

针对在职工程硕士传统培养模式的诸多弊端,优先进行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进而适应多种来源的在职工程硕士。

2.1弹性培养模式

新型在职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可以优先采取弹性学分制以及学年制,保障3-5年的培养年限、在校不离岗的办学模式[4]。在职工程硕士在学初期1-2年时间段内采取弹性分散的授课模式进行培养,同时保证在职工程硕士在校学习时间超过半年。

采用弹性化、半脱产培养方式完成培养计划内规定学分后,用2-3年在相关企业进行课题研究以及撰写论文工作,答辩合格即可获得在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2.2在校集中培养模式

针对就职于学校周边区域的在职人员,根据培养需求以及具体专业进行分组,将背景相近的学生编为一班,以班级为单位,制定富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这样一来在职工程硕士可以利用周末、节假日等空闲时间在校学习,以便更好地融入校园科研氛围。

2.3联合企业培养模式

针对就职于专业企业的在职人员,考虑到企业完善的实验条件,往往采取校企共同培养模式,结合企业自身特性完善课程设置,定期选派相关专业教授到企业进行集中授课[4]。

2.4信息辅助培养模式

所谓信息辅助培养模式,需要首先构建可以同时提供在线课程、视频课程、师生交流等教学功能的综合化信息平台,这是信息辅助培养模式的基础。

具体而言在职人员能够在不同区域,经由网络设施访问上端信息平台,通过学号自主登陆信息平台,获取专业相关的研究视频、教学课件或者通过信息平台与导师进行定期交流。从技术方面而言,考虑到信息辅助技术已经在针对本科生的网络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构建信息辅助平台的技术瓶颈已不复存在,构建在职工程硕士信息辅助培养模式的优势与可行性显而易见。

2.5教学基地统一培养模式

针对拥有优良教学设施、良好生源领导能力的专业培训中心、专业进修学校,可以采用教学基地统一培养模式在专业企业建立在职工程硕士培养基地,合作招收培养工程硕士。学校合作的专业单位往往具有良好硬件教学设施,另外设有宾馆、餐厅等基础性配套设施,同时可以保障异地在职人员生活学习。

总之,针对在职工程硕士传统模式的单一化弊端,需要探索新型在职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研究得出在职工程硕士的培养新思路。

参考文献:

[1]王天凤,在职研究生培养工作研究与探索――关于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探讨,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19(4):86-8

[2]蔡敏,曾路,工程硕士培养及管理特点分析,中国地质教育,2005,14(4):80-2

[3]王艳军,王国庆,孙玉胜等,以行业与企业需求为导向,创新工程硕士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以“食品工程”领域为例,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文理科工作研讨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开封2011,253-7

结构工程硕士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工程硕士 培养质量 初探

工程硕士教育在所有的在职硕士研究生教育中是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1]。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自1997年开始招生以来,全国招收和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科研院校目前已发展到218所,招收专业发展到40个,到2007年已有114945人被授予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工程硕士的培养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工程硕士教育的迅速推广,教育规模迅速扩展,教育质量难免会出现质量不高、浮于形式等现象。

1 工程硕士教育中的质量现状

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目标[2]是“主要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学生通过工程硕士的学习,在专业水平、应用能力和个人学习能力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成绩[3],为科学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做出重要贡献。从培养的角度来讲,工程硕士的教育成果是显著的,这也达到了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为工矿企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的再学习、再深造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但随着工程硕士教育的迅速扩展,教育质量也出现局部下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1 生源质量

培养单位没有固定的生源渠道,其招生受到企业需求的制约。对于一般的中小企业来说,来自同一企业或同一工程背景的工程硕士人数一般不超过10人,所以学校没有什么过多的选择,部分学校为创收,对这些人往往资格审查不严,专业基础和综合考试不规范、不严格,超低分录取。

1.2 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工程硕士的理论学习时间有限,理论基础学习后,也只是应付考试,做做试题,不能真正领会理论基础的观点与概念。调查结果显示,不管是院校负责人、指导教师还是工程硕士本人都认为外语基础、数学基础、专业理论基础的欠缺是工程硕士当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真正碰到工程中需要用科学理论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就不能灵活运用了。而最新的科学技术都是建立在抽象的理论基础,特别是数学基础上的,只有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才能灵活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

1.3 论文水平不高

学位论文最能体现个人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工程硕士研究生都是在职工作人员,对论文写作不缺乏工程实例,因此论文选题也大部分是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自选题。但部分学生所采用的工程实例并没有采用当前最新的科学技术与方法,对于科学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也就无从谈起,其学位论文的理论水平也就很难提高。当前工程硕士论文的学术水平不被指导教师和培养单位研究生院负责人所看好,有近一半的培养单位研究生院负责人认为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性不强。

2 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

2.1 学生因素

2.1.1 工作与学习要并举。工程硕士研究生一般是企业的技术骨干或行政管理骨干,工作压力较大。虽然他们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他们以前在校期间学习的理论知识多为较陈旧的观点与提法。他们迫切需要更新理论与专业知识。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做好繁重工作的同时,又要搞好学习,难度相当大,在时间安排上往往会有冲突。

2.1.2 年龄偏大使学生学习最新的科学技术理论难度加大。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年龄一般都在30岁以上,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年龄在30~40岁之间的占75%,超过40岁的还有10%[4]。这个年龄段的人与工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为20~30岁年龄段)比较起来,记忆力明显减退,抽象思维能力也远不及年轻人。要达到与工学硕士相当的理论水平,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

2.1.3学科理论结构老化。工程硕士一般是毕业十多年的本科生,以前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到现在已有了相当大的变化。如建筑工程中大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计算,十多年前只需要按材料力学的基本方法,按规范考虑一定的安全富余即可满足要求。而现在的规范要求按极限平衡原理和有限元法计算,这从理论上已提高了一个层次。科学技术理论水平的更新,就意味着观点与思维方式的更新,对正处事业发展期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来说,刚刚形成了固定的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又要再次更新思维,引进新的思维方式,是相当困难的。

目前工程硕士研究生大部分已成家有了子女。成家立业之后,不仅在经济上需要“养家糊口”,平时还要照顾家庭,照顾子女学习等,这必将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2.2 教师因素

大学专职教师大部分都是“科班出身”,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属教学研究性或研究性的。但工程硕士教育的目的是将当前发达的高科技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去。工程、技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是工程应用实践与抽象的理论基础的关系,工程硕士的教育是将最新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工程实践,高校的专职教师也需要将高科技理论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去。这需要教师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学习。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一个导师指导的学生越来越多,不仅有工程硕士,还有大量的工学硕士。这就很难保证用大量的时间对硕士研究生,特别是工程硕士研究生进行指导。

目前工程硕士教育大部分都是采用双导师制。校外导师多为应用性的人员,缺乏对最新科学理论全面的了解,且一般校外导师都是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工作繁忙,指导时间有限。

2.3 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缺乏积极性

企业在工程硕士教育中担任重要角色,其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直接关系到工程硕士的生命力所在,也间接影响了工程硕士的教育质量。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企业参与工程硕士教育具有极大的风险性,其积极性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首先,科研院所需要向企业证明,参与工程硕士教育能增强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与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这需要学校在课程设置与教学中制定合理科学的培养方案,并得到企业的认可。

其次,部分企业负责人存在人力资源使用上的短期行为。他们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却忽视了科学技术只有武装到人才能形成真正的生产力。某些企业负责人尽管十分强调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但在具体运作上舍得将资金用在设备的购置上,而不愿用于人力资源的培训。甚至认为,人用完了可以再聘,无须对现有员工进行培训。

再次,目前社会上人才的流动性较大,缺乏对企业培养人才、投资教育事业强有力的利益保障。

2.4 培养模式

工程硕士教育属在职人员教育,采用的培养模式一般是不脱产学习。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一般比较少,这不便于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给工程硕士的教育与培养带来不便。

由于学生大部分时间不在学校,都分散在各个工作岗位,不但学生与导师之间交流困难,学生之间也缺乏必要的学习心得交流,更谈不上统一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总之,目前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存在大量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学生与导师的交流不畅通、学生个人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时间无法保证、学生知识结构不够全面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硕士的教育质量。

3 提高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关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工程硕士的理论水平

3.1.1 加强工程硕士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是确保工程硕士教育水平的重要保障。在课程建设方面,根据工程硕士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究,出一批质量较高的工程硕士重点建设课程及教材。着手制订并完善工程硕士任课教师和指导教师的专门标准,并定期进行考核,选拔出一批既有深厚理论基础、较强课程教学能力和具备工程背景并有丰富指导经验的教师进行工程硕士课程教学和指导,并有意识地与学历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和论文研究相区分。根据工程硕士实践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但基础偏弱、接受新知较慢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指导。其次,对于企业的兼职导师,目前的状况基本上是处于不要求状态,或是仅有职称等简单标准要求,今后也要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定期进行审批,从工程实践经验、基础理论和指导能力及精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考核,否则双导师制度就会流于形式。

3.1.2 加强工程硕士教师队伍的继续教育。加强继续教育是所有一流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现代科学发展,出现了既分化又综合的趋势。各自然科学之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形成了一系列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并在实际工程技术领域得到强化和放大。这就要求每位教师既要学有专长,在特定领域很深入,又要广泛涉猎,熟悉相关学科知识。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任何一个受过专门教育的教师,都必须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扩充、拓宽知识底蕴,更新知识结构,学习和掌握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不断增强适应能力,提高教学及指导素质。这一点在工程硕士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表现尤为明显。

3.1.3 完善双导师制。由于工程硕士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方式,客观上造成了学员与校方导师接触较少,影响了校方导师的及时指导。加之部分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背景不够,指导起来存在困难。副导师与学员接触较密切、手头工作与学员相同或相近、工程经验丰富等优点就凸显出来。但副导师由于长期从事工程技术研究,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不够,指导经验相对不足,这种情况下校方导师应利用自身优势指导学员将研究引向深入,加强理论总结及提升,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因此双方导师在优势互补方面十分明显,可以说双导师制度是工程硕士培养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独有优势。调查显示,57%的工程硕士研究生认为校内导师对工程硕士培养,特别是对论文的指导发挥了很强和较强的作用;47%的工程硕士研究生认为校外兼职导师对工程硕士的培养,特别是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发挥了很强和较强的作用[3]。

3.2 利用先进的通信设施,推进信息化建设

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比较,最大的特点在于工程硕士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学校,不能及时与学校、校内导师进行当面沟通。采用远程教育、网络教学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工程硕士教育的实践迫切要求学校以推进信息化建设为重要手段,突破时空限制,逐步完善各个环节,以满足工程硕士教育的需求。现代远程教学优点明显,除能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外,还具有教师控制手段和方法更加科学化、减轻学习压力,轻松学习等特点,不失为一种快捷方便的教育方式。但远程教育需要良好的网络通信设施,对个别网络通信条件较差的地区会受到一定限制。

3.3 加强产学研模式的构建

工程硕士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建立生产与研究之间的紧密联系。科学研究来源于生产实践,是对生产实践过程的本质认识与原理分析。认识是否正确,原理分析是否合理,都需要在工程实践中去检验。工程实践的生产需要科学研究的理论去指导,这样可以使生产事半功倍。工程硕士的教育需要将最新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带到工程实践的生产中去,同时又反馈于科学技术的研究,正是建立它们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加强产学研究模式的构建,首要是加强工程硕士教育质量。通过加强工程硕士教育质量,让学生毕业后能真正采用最新的科学技术理论,解决实践中的工程问题,发展企业的生产力,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其次,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这是高校积极参与的动力。再次,工程硕士本身要发挥重要作用,在联系高校与企业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实现着产、学界优势的互补,并使学校的教学由课堂延伸到企业的生产实际,使学员的研究由实验室延伸到工程现场;从而真正达到了产、学界的双赢。

3.4 加强工程硕士工作管理,保证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交流平台

由于工程硕士学生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学校,缺乏与教师相互沟通的平台。远程教育也不能为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面对面的互动,碰到专业问题不能及时与教师联系。远程教育还缺乏教师当面授课时的互动,教学效果得不到及时的检验。建立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平台,需要建立教师、科研院所、企业与学生等之间的紧密联系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联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定期交流可以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

3.5 制订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

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重在科学技术理论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其培养方案、课程结构的设置也应与此相适应。目前我国大部分工程硕士研究生对科研院所制定的课程培养计划还是适应或比较适应,但也有少数研究生(抽样调查约16%)不适应现行的课程设置方案。工程硕士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工程专业硕士来说,掌握必要的法律、经管、文学等公共常识也是有必要的(抽样调查约6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3]。同时,对于专业内部不同的研究方向,课程的设置也应有所差别。课程设置与教材选择应遵循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根据学生特点选择教材、强调学科结构的系统性、重视在实践应用中的适用性等原则。

3.6 结合高校资源,突出特点,创立品牌

工程硕士的教育是与科研院所的科学研究水平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研发水平是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与保证。即使在一流的综合性高等院校里,所有招收工程硕士的专业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是相当不容易的。对于大部分科研院所来说,突出专业特点,创立自己的品牌工程硕士专业,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发展方向。

3.7 把握工程硕士培养的生源质量关

招生是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入口。首先,要扩大宣传。可以借鉴高考招生的成功经验,深入到企事业单位中去,宣传设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对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大家积极报考。其次,在扩大宣传、优化生源的基础上,严把招生关。要严格报考条件,要把那些符合报考条件的工程技术骨干招进来;要严格专业综合入学考试,强调覆盖面;要加强面试和录取工作,面试应结合具体的工程问题,着重考察其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把有培养潜力的优秀学员录取进来。这样方能有竞争力,可持续发展。

3.8 规范培养过程

首先,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课程教学,课程教学是工程硕士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环节。工程硕士课程主要采用“集中授课、分散消化、分段学习”的方式进行授课。课程开设实践可根据学员单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灵活安排,但主要的课程教学环节一定要保证在校内进行。通过教学、实验、研讨、讲座等多种形式,给工程硕士学员补充知识、技术手段、检测手段等,特别是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其次,要有合适的教材,教材的选择既要注意保证水平,体现与本科生教材的不同,又要照顾工程人员的实际应用。再就是把握好进校环节,一般的课程学习在学员单位进行,这样可兼顾到学员在岗工作,但有些课程必须在校内完成,而且要严格考核环节。

3.9 完善管理运行机制

工程硕士科研院所应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日常工程硕士的培养和管理。要制定出符合工程硕士特点的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以及一系列相配套的规章制度,特别要加强异地工程硕士班的管理,以规范整个培养过程。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建立好工程硕士的培养基地,共同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4 结论与展望

4.1 工程硕士的教育是促进科学技术应用于工程实践的重要纽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对教育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也显得更为关键。

4.2 工程硕士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提高工程硕士教育的质量水平。教育质量抓不上去,教育浮于形式,最后极有可能出现“出钱买文凭”的现象,严重影响在职教育事业的发展。

4.3 科研院所与企业双赢的结果是他们之间进一步合作的前提。让所有参与者都得到应有的权利与利益,才是工程硕士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4.4 调动企业参与工程硕士教育的积极性与工程硕士教育质量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为抓好工程硕士教育创造了条件;教育质量提高了,能更加促进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与加强工程硕士质量教育等两项工作同时并举,相互促进,才能为构建良好的产学研模式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华.工程硕士培养中有关问题的思考[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 (4):18~21.

[2]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EB/OL]. moe.省略/

结构工程硕士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课程体系;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082-02

基金项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编号:2012GJZD05)。

从2014年起,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硕士一起纳入国家研究生经费投入与奖助学金机制。“同等待遇”的实现,也给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区别在哪里?专业学位教育要实现对专业学位硕士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培养目标的要求,要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其核心是课程建设。我们应结合专业硕士的知识结构要求、能力素质要求、思维特点等,构建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将他们塑造成能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做出贡献的人才。

一、当前专业学位硕士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专业学位硕士课程基本上还是由学校单方面设置,对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及研究生的未来发展需要考虑的并不充分,这也是造成不少专业学位硕士对课程设置评价不高的原因。调查显示当前专业学位硕士课程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全日制专业硕士课程设置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

(一)课程设置缺乏特色

目前专业学位硕士的课程设置与学术型硕士相比,表现出较明显的趋同化特征,有的高校甚至生搬硬套学术型硕士的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未能充分体现专业学位教育特色及与学术学位培养之间的差异。据笔者所做的调查问卷显示,有47.2%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对所学领域的课程目标与要求不太清楚或非常不清楚,34.8%表示一般,只有18%的人表示清楚或非常清楚。

(二)课程结构不够合理

有的课程体系与所要培养的职业技能缺乏有机的联系、核心课程缺乏系统性、核心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缺乏有效的关联;课程结构重点不突出,面面俱到,缺乏针对性;体系单薄,结构失衡,灵活性差,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笔者所做调查数据中,在关于课程结构是否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问题上,有45.7%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表示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34.6%表示一般,只有19.7%表示同意或非常同意。

(三)课程重理论轻实践

有的课程偏重理论性忽视实践性,必修课程过多而选修课程偏少,重视学科课程而忽视其他类型课程,课程体系刚性有余而弹性不足,没有将课程学习与毕业论文(设计)有机结合。比如关于选修课类型是否多样,能否自由选择的提问,有46%的调查对象表示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32%表示一般,有22%表示同意或非常同意。

(四)课程知识体系陈旧

有的课程覆盖面较窄,专业课程不能很好的反映本领域的前沿动态,课程内容不新颖,存在重复现象;学生疲于上课和应付考试,缺少实践能力的锻炼机会,创新意识得不到充分培养;师资队伍结构也不尽合理、教学手段也显得单一、教学考核与评价制度不完善等。比如在笔者调查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考核方式和内容是否合理上,有46.2%的调查对象表示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有31.8%表示一般,只有22%表示同意或非常同意。

二、构建专业硕士课程体系应把握的原则

专业硕士课程与学术硕士是有区别的,应结合专业硕士的知识结构、能力特点、素质要求构建适合他们的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应把握以下原则:

(一)宽口径、复合型原则

从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工程来看,几乎所有技术、工艺都凝聚了多个学科的知识、理论和技术,这就需要专业学位研究生具备较宽阔的科学理论知识。因此,课程设置一定要体现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和综合的特点,内容具有宽广性和综合性,同时要指导学生主动拓宽和加深自己的智能结构体系,为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二)新颖性、先进性原则

当今技术进步是高速化和复杂化的,新的技术问题不断涌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频繁地更新知识,获取最新信息。这一切都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应充分体现本领域的最新知识、最新发展和最新成果,能有效反映本领域及相关科学领域技术进步发展前沿。

(三)适应性、实用性原则

通过课程学习,应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课程设置还要有较强的应用背景,课程内容应紧密结合实际需要,强调实用性,如英语课应训练学员比较熟练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数学课应训练学员熟练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课程应强调本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的学习与实践。

(四)知识和能力并重原则

课程设置应科学规划专业硕士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既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知识,又要训练作为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素质。要注意按学科规律安排课程,课程内容既要有先进性,又不过分强调内容的系统性、严密性,使之适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课程体系要由片面和静止的状态转化为全面和动态的过程,科学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和素养。

三、优化专业学位硕士课程体系的几点建议

专业学位硕士课程体系必须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也必须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为目标,充分体现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本着专业硕士课程的构建原则,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彰显专业特色加强实践教学

首先,为了突出专业学位课程特色和侧重点,应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定实践教学标准,设置的每门课程应有自己的课程描述、课程标准、课程教学日历、课程学习目的及要求等,使研究生清楚明了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将提升其什么方面的能力及素养。其次,增加专业实践课程比重,加大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力度。一方面增加校内或者校外实习、实践环节,另一方面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重视工程实际案例的引用与分析和现场实践教学,增加实践类和具有复合型知识、能力结构的模块式课程及综合性强的文理、管理类课程。

(二)优化设计“模块化”课程结构应把“模块式”课程体系作为专业硕士课程设置的主要方式,构建具体职业要求所需的知识系统分模块化开展教学。如我校近几年充分借鉴国际职业研究生教育的优点,经过几轮课程培养的磨合,将专业硕士的课程体系设计成公共基础类、学科基础类、学科专业类、选修及其他课程等4个模块,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前沿研究领域四个层次,为专业硕士研究生提供坚实的理论知识和宽广的专业视野。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中的外语课以专业科技外语为主,政治理论教学中强调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养成。学科基础类课程模块按照一级学科要求,充分考虑到其涵盖面,内容更多强调基础理论在实践中的分析应用而非追求理论深度。

(三)打破学科界限拓宽专业口径

专业硕士课程应由学术型硕士的以“学科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践为导向”,以突出“厚基础理论,博前沿知识,重实际应用”的特点。因此,应按一级学科甚至跨一级学科来设置,以体现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和综合的特点。设置宽口径课程,不是简单地进行学科专业的“拼盘”,而是以某一专业为主,向邻近学科、专业拓宽,并按主体专业授予学位。拓宽培养口径的核心问题是依据学科、专业的内在联系,坚持以综合为主的原则,重新组织课程体系,着眼于为学生构建“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高素质”的知识结构。根据相应职业岗位对人才规格和口径的要求,不仅要掌握本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深化和扩展专业知识,而且要掌握跨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了解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最新进展及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增大选修比例开设校际课程

首先,遵循多样化、灵活性的原则,增加实用性强、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的专业选修课程的比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自主选择权,增大课程体系的灵活性,可以让学生个性得到发展,潜能得以发挥,还有助于专业硕士了解本专业各方面最新发展动态,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保证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符合其培养目标。此外,随着高等教育的国内外交流日益频繁,各个学校在某个专业领域的发展不尽相同,为了实现学术交流上的融合与互通,培养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开设校际化课程也至关重要,特别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学习时间比较充足,更使它成为可能。校际化课程可以使学生能在不同高校学术多元化的氛围中寻找适合自己兴趣的技术创新点及切入点,校际化课程一般包括以下三种:一是专门的校际教育课程;二是允许专业硕士生根据培养计划的需求在别的学校选修部分课程;三是不同学校导师联合就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和前沿问题的研究内容开设的相关课程。

(五)与职业资格认证暨就业对接

专业硕士的课程内容应该是针对某一特定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课程安排也可以依据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大纲来设置。可将多种特定职业方向组合成职业群,抽取出该群所需要的共同知识与技能,作为职业方向的通用部分,设立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其课程内容并不针对特定职业岗位,而是集合了该类职业群所必备的通用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适用于该类职业群大部分职业。总之,可以职业分类为基准,以职业群来设置专业硕士领域职业方向和相应的课程体系,来实现专业硕士课程体系设置与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暨就业的对接。

参考文献

[1]刘鹰.(指导教师:贾永堂李华)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与教学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12):37

结构工程硕士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青海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硕士;区位化

现代社会工作缘起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重建社会工作学科,时至今日社会工作本科院校超过300所,拥有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也已达104所。自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我国用十年的时间使社会工作教育及人才队伍建设进入了井喷式阶段,尤其是近年来,每年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达两万余人,这是社会工作教育大发展的外在表现,内在方面也对以后的社会工作教育体系和实践环节提出了更具规范性和可持续性的要求。区域间发展的不均衡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一大特征,青海社会工作的发展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社会工作硕士点建设及其教育体系建设应更具区域化色彩。

一、构建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区位化的必要性

(一)构建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区位化有效地回应了政府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期盼和要求,是具有专业承担的积极表现

自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及“造就一支Y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以来,各地社会工作得到蓬勃发展,2010年,全国共有58所高校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且招生人数远超于学术型硕士,社会工作的学科体系得到较大改善,高质量的人才储备得到了逐步提升。至今百余所高校拥有了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授权点,有效地回应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构建社会工作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青海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授权点承担着整个青海省社会工作发展的重任,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与社会组织的共生、青海社会工作教育体系的完善及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横向交流等方面必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构建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的区位化能最大限度地将青海社会工作高校与社会组织进行整合,优势互补

2004年6月青海省社会工作协会成立,使青海社会组织的孵化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协会致力于推动社会工作高校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体系强调的是高校在原有社会工作本科教育体系基础上的提升和完善,不仅是在课程设置方面,更体现在实践环节上,本科阶段侧重于一线的服务,硕士阶段要在一线服务的基础上增强组织管理能力,社会组织的运行过程能够为本科和硕士两阶段提供更好的平台,另外社会组织的资源优势强于高校,所以,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的区位化就是要将原本就相对有限的青海社会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整合,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这是青海社会工作发展的有效路径。

(三)构建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的区位化必然要对发展十五年的青海社会工作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形成区位特色

无论是文化背景、伦理基础、社会结构还是教育管理体制,发达国家或地区都与我国的国情有或多或少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引入MSW时,应当结合我国的国情,有所取舍,力求构建本土的MSW教育体系(张岭泉,2011)。构建青海社会工作教育体系相较于东南沿海地区要更加困难,本科阶段遇到的专业发展瓶颈问题在硕士阶段有可能还会出现。因此,十五年专业探索的理论及实践经验和社会工作协会十年的项目实施经验显得弥足珍贵,尤其是作为边远地区行政社会工作方式方法的大量使用是青海社会工作教育体系区位化的一大特色,值得总结。高校和社会组织在各自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互动实现互惠互利,为构建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二、青海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体系区位化发展的特点

2001年,教育部批准青海师范大学设立社会工作专业,次年开始招生,这是青海省开办社会工作专业最早的院校,也是西北地区较早招收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地方院校。2015年,青海师范大学招收首届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也是青海省唯一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授权点。青海社会工作经历十余年的发展,从专业初期的简单模仿到自主探索,逐步完善了社会工作专业的教育体系,尤其是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授权点的获批也是对青海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多年来努力的认可。笔者曾经将青海社会工作本科阶段的发展粗略分为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2-2005年在课程设置、授课内容及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模仿阶段;第二阶段是2006―2008年在提升师资力量、优化课程结构、丰富教学方法、建立专业图书资料室等方面的探索阶段;第三阶段是2009―2013年在培养方案本土化理论课程体系及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实践体系等方面的雏形阶段;第四阶段是2014年在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授权点获批后的理论课程深化和实践内容拓展等方面的优化阶段。(郭瑞,2015)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阶段的培养经验是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的依据和主要的参照体。青海省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培养不仅要按照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要求开设相应的主干提升课程,更需要将社会工作硕士阶段的实践课程纳入到专业硕士的考核中。青海社会工作本科教育与专业硕士教育之间的层次感和界限并不清晰,专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区位化特点。第一、青海地处青藏高原,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孵化社会组织的能力有限,造成社会组织相对较少,且整体运行不良,由此引发的困境是社会工作硕士的实践课程缺少在地实践平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的空间与本科生相比提升并不明显;第二、社会工作的学科建设发展与其他高校或省外社会组织的横向交流不够,与个别社会组织虽有合作,但未确定长远的、可持续性的合作关系,也使社会工作硕士教育陷入了“闭门造车”的窘境;第三、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体系与区位客观实践环境之间缺少衔接,教育未能深入到在地社区或社会组织的实际工作中,社会组织和社区亦未能参与到社会工作教育体系中,这是社会工作本科教育经验的再现导致的,社会工作硕士教育走上了早期本科教育的老路,客观上也反映出本科教育体系未能有效链接青海在地的教育资源和实践资源,也未形成在地的社会工作教育体系;第四、青海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提升了高校社会工作教育体系的学历层次,但当前受益人员只局限于普通在校学生,并未使覆盖到在地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鉴于青海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体系的以上区域化特点,在加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背景下,提升在地社会工作本科和硕士毕业生的对口就业以及在地社会工作人员的能力与学历是构建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区位化发展的首要问题。

三、构建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区位化的思路

(一)应实行全日制和在职非全日制共同招生,加大在职社会工作硕士入学比例

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的区位化首要的问题是要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有清晰和准确的定位,青海社会工作硕士的培养应该是立足于在地,服务于在地。根据《青海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到2020年,青海省社会工作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达到7500人,要造就一支结构合理且专业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高校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场所。当前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培养体系的受益者全部来自高校本科毕业生,且大多为外地生源,不是说这种培养方式不好,而是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的实践属性对于从业人员的社会经验和在地文化的理解要求较高,且青海本身的社会工作就业空间有限,这些学生毕业后从事社会工作的意愿相较弱。美国的社会工作硕士招生制度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主要参考本科阶段的成绩和硕士的面试成绩(王翠琴,2012)。笔者认为青海社会工作硕士的培养可以参考这种模式,立足青海社会工作发展的实际情况,侧重在职非全日制生源,这可以对青海从事社会工作或者社会福利等领域的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学历提升,一来可以使从业人员在能力提升的基础上拓展其工作领域,提高工作效率;二来可以有效地建立青海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关系网络,资源共享,利益共享;三来可以增强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另外,在职社会工作硕士本身即是教育体系的受益者,同时也是教育体系的补充者,他们在从业意愿、特定领域经验及岗位晋升等方面有自身优势,通过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培养后能更快融入到实际工作中,有效应对在地社会发展和居民需求等方面的问题。

(二)优化现有的社会工作师资队伍和课程设置,构建社会工作硕士立体式的教育体系

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的构建过程实际上是在原有本科教育体系基础上进行的探索和总结。青海社会工作本科阶段存在的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等方面的问题虽然得到一定程度地提升,但还难以满足社会工作硕士阶段的教学和实践任务。目前,青海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现有师资共计7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4人,2015年招收社会工作硕士14人,2016年招收社会工作硕士22人,为应对师资队伍数量上的不足,社会学教研室副高以上职称教师也同样承担社会工作硕士的导师任务。因此,当前提升社会工作硕士师资队伍的质量和数量是青海社会工作高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的构建不能仅仅依靠高校的师资团队,要尝试整合青海现有的人力资源,比如党校中的师资队伍、民政部门的经验丰富的领导或工作人员和社会组织(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中的资深专家等。青海社会工作的人力资源相较于经济社会文化发达的省份是十分欠缺的,更需要将高校外且符合社会工作硕士培养条件的人力资源引入到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中,实现多层次立体式的师资队伍结构。在课程设置方面,理论课程内容应该与本科有区别,本科阶段可以采用通识性教育,社会工作硕士阶段应适当结合学生意愿,采用导师负责制,让学生较早的进入特定的社会工作领域,深化该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内容,为第二年的实习年做足准备。青海社会工作的区位化特点要求社会工作硕士的培养应该聚焦于在地特色,理论课程体系方面应加强具有青海文化和实践特点的课程,在实践环节方面应坚守本科阶段的实践平台,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社会工作管理和机构运行等方面的内容,掌握多元化的社会工作项目评估原理和方法。另外,在职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实际工作经验或者行政化的社会工作方法也进一步丰富了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设计内容。

(三)在地社会组织才是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真正的载体,是区位化的主要参与者

纵观现代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可以看出其本身的实践属性,我国的社会工作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高校,属“教育先行”模式(史柏年,2004)。青海社会工作也是从高校起步,这也就显示出专业本身发展过程存在的瘸腿现象,实现社会工作的稳步发展必然要求社会组织要参与到社会工作教育体系中。青海社会组织近些年实现了快速发展,大致可分为四类,一类是由有高校推动成立,并且由高校教师进行专业督导的社会工作机构;第二类是带有政府官方背景的社会组织;第三类是外来的社会组织,有带有国际慈善救济环保的机构,也有带有连锁式商业性质的社会服务组织;第四类是在地草根社会组织。无论哪种类型的社会组织,笔者认为都应该将其纳入到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中,与在地社会组织保持密切的学术和实践关系,时刻掌握青海在地社会组织的发展动态,因为这些社会组织才是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区位化真正的实践平台,支持着青海社会工作硕士理论课程和实践经验分享等方面的工作。当然,笔者也并未否认外地社会组织对青海社会工作硕士培养的帮助。与在地社会组织的合作,可将学生意愿和相对成熟的社会组织进行对接,分成多个方向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重构,这样整个青海社会工作硕士的教育体系就成为一个动态的螺旋式提升的过程,高校、社会组织、学生乃至整个青海社会工作都能从中受益,社会大众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和社会认知度自然也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四、小结

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的区域化旨在阐明青海社会工作硕士的培养应该立足于在地,服务于在地,通过高校、民政部门和社会组织有效地互动,并依靠在地社会组织搭建的特色平台更好的提升社会工作硕士的培养质量。青海只有集中多方的优势力量和资源,才能有效地支撑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推动青海社会服务事业快速规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瑞,2015,《青海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现状与策略分析――以N学校为例》,《青海教育》第8期。

[2]史柏年,2004,《新世纪: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面对的选择》,《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3]王翠琴,龙小红,2012,《中国内地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现状及对策》,《青年与社会》第5期。

[4]张岭泉,2011,《构建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体系》,《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结构工程硕士论文范文第5篇

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教育硕士教育机制构建

(一)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构建培养模式改革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管理制度,优化管理体系,是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管理上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加强行政管理部门的服务和协调职能,成立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等学术管理机构。在培养学院,教育硕士导师和导师组负责学术管理;学院分管院长负责教育硕士的日常管理工作。教育硕士具有职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在职攻读教育硕士难以离岗,可采用寒暑假集中脱产学习和其余时间在职学习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全日制教育硕士采用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和学位论文撰写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学制2年,实习实践不少于1年,采取集中实践与分阶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中,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用课堂讲授、课外自学、实践(实习)、网上交流等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方式,注重实践教学环节,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构建“教、学、研一体化”、“教与学双向互动”等人才培养模式。(二)完善培养方案,严格教学过程管理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的纲领性文件,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学位课注重理论提升,兼顾现实需求;专业课注重提高实践能力,深化先进教育理念的体现与落实;选修课注重开拓学术视野,为个性化培养提供宽广的空间。重视教学案例建设,提高教育硕士从理论高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理念上,坚持实践性、应用性的目标取向,直面基础教育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主张教学相长,加强对学生的科研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形成正确的科研观[3]。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新理论、新方法、新观点,捕捉具有重要影响的基础教育教学与改革的前沿动态。教育硕士学员构成复杂、专业背景和原有基础参差不齐,任课教师通过成立研究生教育教学督导组,对教学过程进行督查,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三)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任何一个大学,任何专业,若想在教育上获得成功,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师资[4]。教育硕士具有实践性和学术性的双重特点,导师是培养的关键。一是严格“遴选、培训、考核”三个环节,突出导师的教学研究背景和基础教育实践经验,形成“传、帮、带”的好风气,严格导师的考核。二是实施“双导师”制,吸收基础教育领域的优秀教师和科研人员兼任导师。三是培养的重要环节实行导师小组负责制,以集体的力量解决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地方教育硕士培养院校也是当地重要的教师教育基地,与地方政府及下属教育单位或教育研究部门签订校地全面合作的协议,建立了“教育硕士实习实践基地”,为教育硕士的招生和培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四)建立论文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学习阶段的重要研究成果,也是体现其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突出论文的“针对性、研究性、应用性”,严格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评审及答辩等环节,实行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制度。启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实行公开答辩,聘请校外基础教育专家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过程做到严谨、规范,以保证学位论文质量。支持各级各类课题的立项,鼓励教育硕士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在职教育硕士可以结合实际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最优结合。鲁东大学已有22项有关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课题,获“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立项,极大地推动了教育改革和培养模式的创新。

完善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

教育硕士所特有的职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已逐渐为社会所接受。笔者认为,发挥地域优势,保障培养质量是提升教育硕士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要做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在办学方向上,要始终坚持社会效益至上。教育硕士主要培养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是利在教育硕士个人、功在基础教育发展的公益性事业,必须以社会效益为最高价值取向。在办学过程中,要始终与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保持密切的合作与交流,争取他们的关心和支持,这是办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基本前提。在办学条件上,要始终把选好学科方向带头人,建设结构合理、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指导能力强的导师队伍放在首位,这是提高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在办学机制上,要始终重视规范管理,创新机制,凝练特色,这是办好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其保持生机与活力的内在要求。

作者:宋传广 刘晓华 单位:鲁东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