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跟踪审计制度

跟踪审计制度

跟踪审计制度

跟踪审计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审计;制度;

一、建设工程审计

建设工程审计传统概念是基本建设经济监督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审计机关或社会、内部审计组织依据国家有关的方法、政策和法规,运用现代审计技术方法,对建设单位投资过程进行审计监督,作出客观公平的评价,并出具审计报告,以贯彻国家投资政策,维护国家或业主、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严肃财经纪律,如实反映造价,促进加强管理和廉政建设,提高投资效益的经济监督活动。

二、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

2.1跟踪审计相关的制度不够完善

虽然跟踪审计实行已经好多年了,实践中也制定了一些操作规定,但还未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完善、科学高效的规章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法制化。跟踪审计是在建设全过程中进行的一种动态审计,审计人员承担着非常大的责任和风险,这就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不仅为建设单位制定建设项目管理制度提供遵循的依据,也为跟踪审计部门提供衡量的标准。但是目前这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却相对滞后。这些都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来支撑。

2.2实地取证及记录不够积极主动

因为审计人员已经对传统的工作模式习惯成自然了,时间观念薄弱。到施工现场的审查拖拖拉拉,通常情况下需要建设方多次催促,延误了施工进度;晚到的工作人员记录不到之前的内容,甚至需要重新挖开进行查看。当施工过程中使用定额以外的新技术的时候,没有详细计算人工、机械、材料的成本,从而无法按照工程的需求分析要补充的金额,也无法为审核本工序成本的时候提供相应准确的资料。

2.3缺乏较强的审计力度

工程项目的跟踪审计是对项目整个建设过程的监督和控制,这个过程中不仅具有较大的资金投入,涉及到的环节和专业也较多,需要具有较强专业技能水平的人参与完成。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从审计部门本身来说,还是从建设单位以及地方政府来讲,对现有跟踪审计工作的投入力度不够,审计机关内部及社会审计一则人员有限,审计力量明显跟不上工程建设的需要;二则执业人员专业水平良莠不齐,造成造价成果质量存在较大差别。

2.4项目建设单位对跟踪审计的认识偏差,委托内容不合理

跟踪审计属于审计发展的新事物,造成很多的建设单位对跟踪审计的作业内容不清楚,不知道具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从而使跟踪审计工作的开展受阻。在跟踪审计的过程中,对跟踪审计人员的要求不合理。由于建设单位不了解跟踪审计的流程和内容,有些建设单位要求跟踪审计人员必须常驻现场,必须安排土建人员与安装人员各若干名。这就造成了很多跟踪审计机构不愿意做跟踪审计。

三、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行为

应按照《审计机关国家工程建设项目审计准则》和本地工程建设造价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例如:跟踪审计项目工作流程。跟踪审计质量责任制等,组织工程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并监督工程管理人员贯彻执行。在跟踪审计工程中,及时总结不足,逐步完善内控制度,规范跟踪审计流程,保证跟踪审计有效实施,使跟踪审计逐步进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中。

3.2加强跟踪审计工作人员的培训

对现有的跟踪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增加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增强作业的能力,明白怎样处理发生的问题,以便可以及时有效的解决,同时,要提高跟踪审计人员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增强实际的工作能力。完善跟踪审计职业资格证审查机制,提高资格证获得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准。对拥有跟踪审计职业资格证的人员实行不定期的抽查考试,保证跟踪审计人员的质量,只有合格的跟踪审计人员才能做好审计的本职工作。所以,要提高跟踪审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完善机制。

3.3要强化审计力度,科学安排审计工作

跟踪审计工作具有复杂性的特点,且其设计的内容较为广泛,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强化审计力度,并提升设计者的综合素质,合理安排工作,才能够推动这一工作的顺利进行。具体说来,要形成多部门的配合,将审计工作贯穿到工程项目施工的全过程中。审计部门需要扩大自身影响,更好的发挥审计监督的服务作用;建设部门则需要进行全过程的服务,通过和审计部门的共同合作解决棘手的问题;政府部门则需要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及时的解决审计过程中的问题,并要对整点的工程强化审计力度,并增加审计资金的投入,提升审计工作的整体力量。

3.4建立完善的跟踪审计制度体系

科学完善的跟踪审计制度能够更好的推动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为此,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地区实际和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建立起完善的跟踪审计体系。如相关人员可以根据当地的特点,确定好跟踪审计的综合目标,并对跟踪审计的介入时间、方案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意见以及竣工决算报告出具相应的规程,并明确潜在的风险问题,以确保整个跟踪审计过程在执行过程中能够有制度体系的支撑。

3.5明确跟踪审计的合同工作内容

审计部门在签订合同时,应该把跟踪审计的具体工作内容编写出具体的文字范本,加入到合同里面,作为合同的一部分,这样就可以在实施工作中做到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最重要的是可以让项目建设单位知道跟踪审计的工作职能和具体的任务,从而避免出现项目的建设单位对跟踪审计的工作职能不清楚,而做出错误的指示,对跟踪审计工作造成影响。

3.6统一认识,争取各方的理解、配合和支持

开展跟踪审计工作之前,必须就跟踪审计的作用、目的、审计程序、审计依据等内容,向建设单位、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进行讲解和宣传,使参建各方对跟踪审计有一个整体认识和定位,为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创造条件。要使参建各方知晓跟踪审计的职能是监督不是监视、是评价不是批判、是提建议不是提意见。消除部分单位或个人的消极抵抗心理,使审计工作形成合力,确保建设项目取得预期效益。

四、结语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为了解决事后审计的弱效性问题,强调事先的预防和控制,具有监督、控制、鉴证、评价和初审的职能,是现行建设项目审计领域中比较推崇的一种审计方式。为了使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在实践中广泛地开展,必须健全、完善跟踪审计的法律和法规,积极探索跟踪审计的路子,使跟踪审计起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完善建设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吴智华.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科技信息,2010,(1):287.

跟踪审计制度范文第2篇

目前,大部分固定资产投资的跟踪审计均是以审计情况通报的形式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向相关被审计单位进行及时通报,努力将所有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不出现某些小问题的进一步扩大,尤其是极力倡导投资跟踪审计的早期介入,普遍认为越早介入则会产生越好的审计效果。然而,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跟踪审计的时间介入点有些模糊,甚至地方政府为追求经济增长而出现的行政干预等原因,往往会导致投资跟踪审计的成果难以得到有效体现。

2加强基层审计机关固定资产投资跟踪审计的对策探讨

2.1完善固定资产投资跟踪审计监督制度,依法履行跟踪审计监督职能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对于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审计工作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跟踪审计工作开展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家的战略计划的制定与推行。跟踪审计就是通过对工程项目进行事前、事中工程建设情况的审计跟进来完善项目的相关管理机制,对项目建设管理、工程施工、监理及资金使用等工作进行特定的审查监督,进而督促相关项目实施按照国家的规章制度执行,加强基层审计机关固定资产投资跟踪审计,首先要依法履行跟踪审计监督职能,并健全相应的跟踪审计监督制度来保证职能的有效执行和实施。特别是地方政府要制定相应制度,建立各部门协调配合联动机制,强化审计监督职能。基层审计机关对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工作需要站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平台立场上来进行,从而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

2.2建立多元化的跟踪审计模式,分阶段开展固定资产投资跟踪审计工作项目建设规模、建设类型、建设周期以及项目建设要求和目标具有多样性,这些项目建设要素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到项目的跟踪审计工作,针对不同建设项目存在一定差异性的状况,必然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跟踪审计模式,以便于有效地适应不同建设项目审计工作的需求。同时,多元化的跟踪审计模式以及分阶段开展固定资产投资跟踪审计工作,有效地贯穿于项目建设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固定资产投资跟踪审计工作的持续性与连贯性,同时有利于跟踪审计工作与项目建设保持同步,依照国家有关审计工作的政策和法规,准确及时地对于固定资产项目投资进行科学的审查。

跟踪审计制度范文第3篇

公安机关工程建设跟踪审计工作涉及多部门,要顺利推进工程进展,在跟踪审计工作中提高材料的流转和组织协调的效能十分重要。采用公安机关内审部门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模式能够很好地提升审计工作效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提升流转效能。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工作中,跟踪审计工作业务由基建部门流转到公安机关内审机构,经初审后,直接送驻现场社会专业人员审核。如果仅是公安机关内审机构负责跟踪审计,遇到由于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限制而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就必须通过咨询或者聘请其他专业力量来解决,这就增加流转的时间和环节,降低了跟踪审计工作的效能。

(2)增强了组织协调和监督效能。跟踪审计工作具有监督功能,工程建设的跟踪审计工作有大量的协调工作。如果由社会中介机构全权实施跟踪审计,在对基建部门、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开展组织协调工作时,在要求提供相关材料证据时,能力明显弱小,监督能力缺失。以公安机关内部审计机构为主体、社会力量为支持的跟踪审计模式,使公安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专业技术力量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3)能力互补提升效能。公安机关内部审计部门对单位内的情况比较熟悉,而社会力量又有业务技术上的优势,这两种能力是互补的,两者有利地结合起来,使跟踪审计的各方力量都能得到有效的利用,通过这种互补,提升跟踪审计的总体效能。

(4)增强跟踪审计工作的决策效能。工程建设的跟踪审计中有许多问题必须在建设现场解决;采用这种模式,公安机关内审机构就有关跟踪审计中出现的问题,现场召集建设部门、监理、施工单位以及社会专业技术力量进行讨论,现场决策,有效地缩短决策的时间。

能有效地防范跟踪审计风险。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跟踪审计工作中的风险主要是检查风险,也就是跟踪审计人员未能发现工程建设中错误或者漏洞的可能性。跟踪审计检查风险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形成:

(1)跟踪审计人员现场原始数据记录的错误或疏漏。跟踪审计人员每天都要勘查施工现场,做数据的测量、记录工作,以便为准确结算审计提供凭据,这些工作会出现差错。采用这种模式跟踪审计,公安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力量要各自做好审计记录,要随时核对,要有施工单位及监理的签字认可,同时具有两套跟踪数据记录,能够防范数据源上的错误。

(2)跟踪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局限。通过这种跟踪审计模式,能够将各种专业技术业务力量有效地整合到一起,提升整个跟踪审计整体的业务水平,能够有效地防范跟踪审计风险。

能有效地锻炼公安机关内审人员业务素质。在工程建设跟踪审计工作中,公安机关内部审计人员在不断处理审计业务过程中,通过与社会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交流,不仅在工程计价知识方面,而且在其他方面的知识,如设计、施工、监理、信息工程等方面,由“沉淀”转化为“活化”。公安机关内审人员在盘活存量知识的同时,学习掌握了更多更新的知识,如工程建设、信息计算机、绩效审计、采购比价审计等,业务素质水平能够全面提升。

能有效地加强跟踪审计廉政建设。工程建设的跟踪审计周期长、环节多,公安机关内审部门及社会跟踪审计机构参与工程审计,对工程建设中手各个阶段的文件进行审核,对施工现场中出现的变更等进行审签,直接涉及工程造价,影响到施工单位、设计、监理及材料供应商等各方面的经济利益。

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决策者、管理者接触比较多,诱惑比较多,可能会导致审计人员(内审人员与外审人员)难以独立客观地发表审计意见,甚至会发生审计舞弊现象。通过这种跟踪审计模式可以采取有效的方法,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首先,这种模式加强审计主体之间的制约,任何审计文件都经过初审、审核、复核的环节,由不同主体的人员去实施,公安机关内审部门与社会中介力量形成多环节的相互监督。其次,聘请社会力量时可以选择那些信誉高、有知名度社会力量参与。再次,在公安机关内审部门内和与社会力量间建立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对社会力量的审计质量进行考核,构建审计内部控制防线。第四,公安机关内审部门可以对所有参与工程建设审计的人员进行廉政教育,内审人员与部门领导、社会力量与公安机关都要签定廉政审计承诺书。

公安机关内审机构与社会力量运转方式

采用公安机关内审机构与社会力量相结合跟踪审计模式,要取得高效能的审计效果,负责跟踪审计的公安机关内审机构和社会力量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运转机制十分重要。构建跟踪审计内部运作机制,要确定“三个一”,即“一个主体,一个流程,一个考核体系”。“一个主体”即在跟踪审计工作中,谁是跟踪审计的主体,显然确立公安机关内审机构为跟踪审计主体。

“一个流程”是指建立一个科学合理运作流程,也就是流转顺序,经过实践检验,基建部门相应跟踪审计业务到达跟踪审计方以后,首先由公安机关内审部门进行初审,然后由内审人员给社会力量驻场人员下达工作指令,社会力量审核结束后提交给内审部门复核,结果返还给基建部门。此外,还应有一个应急流程,当现场出现紧急情况时,由内审部门召集社会力量到现场进行处理。“一个考核体系”是指公安机关内审部门对聘请的社会力量进行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一个考核体系,并且作为合同附件进行约定,作为支付相关审计费用的依据。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社会力量运转机制既能提高跟踪审计工人的效率,又能调动各方面跟踪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工程建设的顺利进展。

跟踪审计部门与建设部门的运作机制

公安机关工程建设中,跟踪审计部门的与建设部门的运作机制十分重要,这直接影响到双方工作效率,也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进展。建立运作机制主要是做好以下几点。

1.准确定位跟踪审计工作。公安机关建设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目的,就是通过审计监督的手段,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工程建设的管理。公安机关内审机构要有合理的跟踪审计工作定位,才能有利于促进工程顺利建设。首先,在跟踪审计的定位上,要保证审计独立性,不直接参与项目的管理,跟踪审计可以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但不能行使建设部门的工作职能。第二,就是要有“服务”理念,寓监督于服务中。要充分发挥服务的职能,不能以监督者高高在上,通过服务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从而达到促进管理,提高效益的目的。第三,就是在目标定位上,与单位领导及建设部门是一致的,既要考虑工程造价又要考虑工程的进度与质量①,让“三者”相统一,让公安机关的每一个工程项目都建设成“质量工程、效益工程、廉洁工程”。

2.建立两个沟通协调的平台。在建设工程跟踪审计工作中,建立跟踪审计部门与建设部门沟通协调的平台十分重要,也是运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台应包括“无形平台”和“有形平台”。

“无形平台”是指思想意识上的平台,也就是跟踪审计部门与建设部门的一个意识上接纳平台。首先,建设部门要从思想上认识跟踪审计的重要性,接纳跟踪审计这个环节,要有一个准确的彼此定位,不能将跟踪审计仅仅定位于跑现场记录数据和工程造价核算功能,或者从思想上就不希望内审部门介入,只想将社会力量由自己管理,起到一个算算账的功能,大事小事由自己定;有了这样的思想后,相互之间是不可能配合好的,在工程建设的决策、施工等重要环节根本不与跟踪审计通报,甚至将一些矛盾在不沟通协调情况下上交到单位领导,这样不仅会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进度,而且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其次,跟踪审计部门要正确定位自己的配合地位,是以“服务”促管理、促效益,不能越位,直接插手的工程建设和管理。

“有形平台”是指工程建设的“两个协调例会制”。一个例会是工程建设例会,公安机关内审部门参加定期召开的工程建设例会,共享建设管理信息,全面及时地了解工程建设的重大决策、进展、设计、施工变更等重要环节,并及时提出跟踪审计建议,发挥团体效应,提高工作效率。另一个例会是跟踪审计人员参加施工现场监理例会,及时了解施工现场情况,对需要地现场解决的涉及跟踪审计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只有两个例会的顺利开展才能科学地促进工程建设的进展。

跟踪审计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问题

《审计署2008-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大型投资项目、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等项目要试行全过程跟踪审计。目前,跟踪审计已在四川汶川抗震救灾款物审计、奥运场馆建设审计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跟踪审计改变了以往事后审计“秋后算账”的滞后性和间接性,它要求审计人员从一开始就介入到工作中去,全过程参与、全过程跟踪,能够更好地增强审计的时效性,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作用。然而,由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涉及内容多、范围广、政策性强,如何既能较好地促进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又能全面履行审计的监督职能,降低审计风险,确实是一个新课题。笔者通过几年来对重点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工作实践,认为跟踪审计过程中,应着重把握以下问题:

一、确定合理的审计目标

跟踪审计是国家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实施的众多监督方式中的一种,审计不是万能的,它同其他的国家和社会监督一样,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要实现好审计的监督功能,事先必须有着非常明确的、恰当的目的或目标,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耗费大量的劳力、物力,最后却无功而返。实际上,跟踪审计因为时间长、审计环节多、审计关系复杂,往往容易产生审计定位的偏离,从而使审计工作迷失方向。如在跟踪审计中不是从第三方独立的角度来实施审计,而是从建设部门的角度来参与和评价审计事项,甚至与监理、建设主管部门等职责交叉、重复等,就失去了审计监督的意义,或在跟踪审计过程中过分注重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绩效情况等的审查,忽视了对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从而会影响跟踪审计总目标的实现。

所以,要全面审计职责,实现既定审计目标,就要在搞好审前调查、做好审计计划、把握好审计重点、明确审计目的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的规模、重要性、建设周期、力量投入等因素来划分跟踪审计的内容,科学合理地制定实施方案,合理配置审计资源,规避审计风险,实现预期的审计目标。当前跟踪审计目标和重点,应围绕评价公共投资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开展工作,探索各种投资领域开展效益审计的新路子和新方法,而跟踪审计全过程参与项目建设,全面了解项目决策和实施情况,及时实施监督和制约,避免造成一些无法挽回的损失,能及时发挥效益审计的“效益”,以签证为基础(起点),以评价为中心(节点),以监督为归宿(终点),从而使审计各项职能落到实处,达到预期目标。

二、审计监督不能越位参与建设过程中的项目管理

在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往往成为建设过程中的一个主要控制环节,审计人员频繁地介入建设现场进行审计,提出审计建议,履行审计监督的职责,促进被审计单位纠正和改进工作。而且在主管领导主持的这些重点建设项目建设专项会议上,往往要求审计部门参加,并且还要在领导拍板的会议决定事项上签字认可。由于项目管理和审计的工作范围、要求不尽相同,虽然项目顺利推进了,站在审计的角度还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既然当初审计己签字认可了,再查出、揭示问题,等于是在打自己的耳光,损害了审计的独立性。因此,跟踪审计模式很容易使审计人员偏离正确的定位而侵入项目管理者的职责范围,从而造成审计工作不应有的越位,反而使监督的作用弱化,从审计独立性的角度来说,这是不恰当的。由于介入了项目管理,会产生利益冲突,因而客观性受损,审计风险加大。

因此,在任何环节要把坚持审计的独立性放在重中之重,审计监督都不能替代项目管理。尤其是跟踪审计人员,有时长驻施工现场,但不能成为“万金油”、“挡箭牌”,只能作为审计部门的信息员,收集到情况直接反馈到审计机关研究处理,由审计组对有关问题进行评价和定性,及时向项目建设单位反馈审计意见,及时整改。也就是说,审计人员的职责不能混同于普通项目管理人员职责。比如有一些建设单位提出要求,请审计部门帮助编制标底之类,或要求审计施工单位的月报作为工程进度款支付依据,或有一些具体的事情请审计“拍板”等,这些已超出了审计的职责范围,审计人员或审计机关不宜答应或发表意见。在跟踪审计工作中,应把握好监督者的角色定位,努力做到到位而不越位,不偏离定位成为管理者。

三、正确处理好监督和服务的关系,建立与被审计单位的和谐关系

跟踪审计只是一种“过程监督”, 审计机关和项目各参建单位的关系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一方面,由于利益博弈原因,在跟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对多”的局面,如果在跟踪过程中配合或处理不好,容易引起项目参建的抵触情绪,出现不协调、不配合的现象,使跟踪审计工作举步维艰。另一方面,如果审计人员受审计就是找问题的职业思维定势影响,不是辩证地、发展地而是机械地、教条地看待和处理身边的人和事,审计与被审计的双方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更深的矛盾,恶化审计环境,加大审计风险。

应该指出的是,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和审计的大目标是一致的,前者是基建项目管理制度的执行者,后者是项目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服务者。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和谐的审计关系,才能使两者有效配合,才能提高跟踪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及时发现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纠正偏差,从而达到加强内部控制,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审计是作为第三者参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而不是建设项目负责人,更不是监工,审计机关不是从事建设管理、施工、监理方面的具体工作,而是履行对上述工作的监督职能,堵塞项目建设漏洞、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实现促进这些工作规范、有效运行的目标。在跟踪审计中发现问题,除发现重大违规违纪线索需要移交给有关部门处理外,应及时与项目建设单位取得联系并以书面形式反映,而不应直接干涉相关建设单位的工作。审计人员要建立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和谐的审计关系,首先,坚持依法办事,提高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公正意识、法纪意识,体现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其次,树立科学的政绩观,正确处理好依法审计与项目进展之间的关系,在坚持原则不动摇的前提下,努力做到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同时要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和审计风险管理,重大问题的定性和处理要在内部形成共识,要通过充分的沟通、协调和意见交换,使问题得到依法处理;最后,对于项目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一些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问题,要加强分析研究,及时反映情况,促进政府有关部门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四、准确把握跟踪审计的控制点和介入深度

目前,在审计力量不足,审计成本有限的情况下,跟踪审计应综合考虑被审计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周期、建设要求、审计资源和审计成本等多方面要素后研究确定审计介入的时间点和介入深度,要把全天候地跟踪变为“重点关键环节”的跟踪,使有限的审计资源发挥最大的审计效益,同时使审计能够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保证它应有的连续性。此外,在审计过程中,要体现跟踪的适时性,对项目建设的重要环节、重大活动以及建设单位的要求要及时跟进。跟踪审计实际上就是跟踪建设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工作,沿着项目的建设周期这条主轴展开全程审计。建设项目的重点关键环节一般表现在以下方面:前期决策;设计;招标投标;隐蔽工程验收;材料与设备的采购;重大变更;竣工验收;工程财务决算等。抓住了这些关键点,就可以变全天候的审计跟踪为对关键点的审计跟踪,从而提高了跟踪审计的效率,降低跟踪审计的成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每个关键环节又要细化审计事项,做到有的放矢,准确把握跟踪审计的切入点。例如,在某高速路施工阶段跟踪审计中,审计人员对该项目工程造价的组成比例以及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结合以往类似工程的审计经验,将工程量大、隐蔽程度高、事后审计困难的路堤填方工程确定为本次跟踪审计的重点项目之一,并根据路堤填方工程的施工及计量特点,将准确记录路基原地面标高以及填前压实标高明确为路堤填方工程审计的控制点。在审计实施阶段,通过恰当选择审计切入时机、合理采用审计方法及辅助工具,提高了审计成效。

五、健全和完善跟踪审计的法规、制度

从跟踪审计的外部法律环境来看,现行的审计法主要是规范的财政经济行业,对于工程建设行业,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规定比较含糊,《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及地方或系统有关政府投资审计的规章制度,与工程项目相关的如《合同法》、《招投标法》等法律法规没有很好的衔接,就会出现审计时不好把握的现象。如跟踪审计时发现,施工合同结算价款没有按照中标价格确定,跟踪审计人员虽然发现了此事,但找不到法律依据,出现无所适从的局面。如果稍有不逊,就有可能给个人或单位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甚至还要承担法律责任;从审计的内部管理制度来看,跟踪审计是建设项目审计模式的重大创新,不同于一般的审计方式,例如,一般的建设项目审计只需要项目审计结束后出具一份审计报告,而跟踪审计为体现审计的时效性,可能在审计过程中出具多份阶段性审计报告,因此,审计机关必须出台适应跟踪审计特点的审计规范和准则来规范跟踪审计行为,规避审计风险;而且跟踪审计中,由于对过程进行了监督,提高了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造成在工程决算阶段审计时,很难出现大的工程结算审减额,影响了项目决算审计成果,审计机关内部应建立衡量跟踪审计成果的更好考核机制,来提高跟踪审计人员的积极性。

总之,为了使跟踪审计能健康运行,确保跟踪审计依法实施,有法可依,使这一模式能更好地为工程建设项目服务,必须健全审计程序和审计规范,使跟踪审计逐步进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中。要在积极探索试点的基础上总结已有的经验,建立、完善一整套跟踪审计的规章制度,制定跟踪审计实施办法各项资金跟踪审计的规范程序和操作标准,对审计的原则、重点、内容、风险评估、重要性水平确定、审计组织形式、审计结果公开及运行等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为审计人员开展跟踪审计提供指导,最大限度地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防范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1、黄小林.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几个关键点[J].中国审计报,2009(2).

跟踪审计制度范文第5篇

一是有利于及时堵塞管理漏洞。水利建设工程具有的点多、面广、线长、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对水利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或重点环节的跟踪审计,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影响工程建设的问题和隐患,及时堵塞漏洞,减少损失浪费,确保水利建设资金的安全完整。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审计质量,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预警作用,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是解决当前水利建设项目中突出财务问题的有效检查方法。

二是有利于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可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增强了审计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是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必然要求,不仅改变了以往审计工作在实际中的滞后性,而且把“跟踪审计”作为发挥“预防”作用的切入点,前移审计关口,增强审计时效性,发挥审计的预防功能。

三是有利于规范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通过对建设项目设计、招投标、物资采购、建设施工、监理等各个方面行为进行跟踪审计,提出审计建议和意见,促进建设各方加强项目管理,提高投资的宏观的、微观观的经济效益。

四是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益。跟踪审计是以效益为目的的审计,是促进提高项目建设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审计。水利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可以增加预防环节,有利于形成完整的监督体系,有效解决了传统事后审计存在的诸多弊端,如审计风险大、审计效用低、部分问题无法解决等问题,它在优化投资决策,提高投资效益,加强水利建设项目的投资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当前水利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

跟踪审计力量不足。由于水利建设项目数量多、周期长、环节多,开展跟踪审计需要大量的审计人员。面对艰巨的任务和人员编制限制,审计力量难以满足水利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需要,严重影响了审计的效果。

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水利建设项目具有资金管理内容多、范围广的特点,要求审计人员需要更宽的知识范围。目前审计人员普遍存在缺乏施工经验、专业知识有限的问题,难以在水利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关的规章制度未健立健全。当前,虽然各单位在不同程度上进行着跟踪审计工作,也形成了一些可行的操作思路和方式方法,但是从制度层面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水利项目跟踪审计制度,没有有效的规范水利建设跟踪审计工作,建设资金跟踪审计效果相差较大。

建设各方对跟踪审计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不足。当前有关部门对跟踪审计的认识还不足,对跟踪审计工作还存在抵触心理,甚至还存在跟踪审计没事找事,是不信任他们工作的不正确思想,认识上的差距给跟踪审计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

审计方式方法有待完善。对“全程跟踪”与“重点跟踪”理解不到位,将跟踪审计变成全程加全面跟踪审计。加之审计手段落后,部分审计单位还是处在手工审计阶段,跟踪审计信息严重滞后,审计效益和效率较低。

三、改善水利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对策

发挥跟踪审计对水利项目建设监督作用,实现“事前控制、事中介入、事后把关”的全过程审计监督,在创新跟踪审计理念的基础上,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拓展跟踪审计内容。一是加强对项目“标底”的审核。重视招投标控制价的审计,从源头上扼制工程造价领域的高估冒算行为,为建设资金使用把好第一关。二是注重现场审计。重点对隐蔽工程、变更增加与减少工程及主材调整变化进行监督、协调和服务工作。审计人员对现场变更签证,做到现场知情。三是抓工程造价审计。重点审计工程价款结算、工程量计算、综合单价执行、合同外新增项目综合单价测算及其定额套用、费用计取、材料价格等。四是注重效益审计。以提高投资效益为主线,重点揭露管理不善和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效益低下等问题,客观公正评价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创新跟踪审计方法。一是坚持全面跟踪。以建设项目为主体实施审计,把审计视野扩展到建设项目涉及的各个环节,采取阶段审计、不定期审计等方式,做到资金运行到哪里,审计就跟踪到哪里。二是突出审计重点。重点审计隐蔽工程、重大设计变更、大宗材料设备采购、工程造价结算等重点控制环节,实现最佳审计效益,三是做好延伸审计。依法对与项目有关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采购、供货等单位进行延伸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各个环节存在的漏洞和不合规的问题。

(三)建立水利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工作制度。制度建设是水利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顺利开展的保证,是规范进行跟踪审计的基础。当前应制定水利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工作管理办法,明确审计部门的权限,研究开展跟踪审计的操作规范,通过制度的刚性来保障跟踪工作的顺利实施,保证跟踪审计质量,使跟踪审计工作逐步在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