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无偿献血新政策

无偿献血新政策

无偿献血新政策

无偿献血新政策范文第1篇

1概述

自1998年10曰1日实行《献血法》以来,我国的无偿献血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血荒危机也悄然产生,在十余年前国内各地就已有发生[1],近年来由于血荒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而广为人知。各类新闻媒体上,目前关于全国各地血液短缺的报道屡见不鲜,国家卫生行政部门也承认,“血液供应紧张状况在一些地方依然难以缓解,个别地方呈现常态化趋势”[2]。血荒这一危机的出现,不仅加剧了医患之间的矛盾,影响了公共卫生事业的社会公信力,最重要的是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这一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反映出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

2血荒危机的起因

血荒现象的最直接表现,是采供血机构的采血量无法满足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需求,是由供、需双方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有必要从这两方面入手分析血荒现象的产生原因。

2.1采供血机构方面的因素

2.1.1民众无偿献血意愿下降受“郭美美”事件影响,特别是经过网络新闻媒体的广泛传播和发酵,使民众对公益性事业的信任度降低,直接表现为民众无偿献血的意愿和人数下降。

新浪网曾于2011年11月、2007年11月、2006年6月对民众的无偿献血情况进行了网络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不献血意愿、原因的网络调查结果[3]

2011年11月2007年11月2006年6月表示不献血者比例63.5%19.9%11.0%不献血原因1及比例无偿献血被有偿使用,47.6%怕输血感染,61.8%担心感染疾病,46.4%不献血原因2及比例担心献血过程中感染疾病,21.9%不相信血站,24.6%献血不方便,18.6%不献血原因3及比例针对无偿献血者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15.1%怕影响健康,13.5%担心伤害身体,16.5%不献血原因4及比例其他,8.3%主观上不想献,9.8%不献血原因5及比例担心献血会危害身体健康,7.1%怕疼 晕血,8.7%上述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民众对无偿献血工作有比较强烈的抵触情绪,是目前血荒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2.1.2无偿献血宣传工作薄弱《献血法》颁布十多年来,民众对无偿献血的认识仍然存在较大误区,“无偿献血利人利己”的思想没有深入人心。表1的调查结果表明,民众中担心因献血感染疾病和伤害身体者仍占较大比例,另外还有相当多的民众对《献血法》和血液使用政策不甚了解。无偿献血的宣传工作显得苍白无力,无法产生应有的说明、说服作用,成为长期制约无偿献血事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2.1.3无偿献血者队伍建设不力长期以来,很多血站的无偿献血来源主要来自于大学生[4],献血队伍结构简单,在学生放假时易产生季节性血荒;另外由于各级血站都基本布局在大中小城市,对农村的覆盖面有限,致使在我国人口结构中占重要地位的广大农民阶级在献血队伍中比例偏小[4],成为无偿献血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2.1.4地方各级政府工作有待加强一些地区的政府对无偿献血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工作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采供血机构所需要的人、财、物难以保证[5];《献血法》第七条提出,“国家鼓励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和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率先献血,为树立社会新风尚作表率。”但有的地区,国家公务员在无偿献血队伍中只占很小的比例[6],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表率作用,甚至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2.1.5缺乏血液调度和调剂机制各地区血站按照地域划分各自为政,除重大事件和特殊情况外,鲜有血液制品的地区

作者单位:130033吉林省血液中心

性乃至全国性的调剂,“八方支援”仅仅出现在“一方有难”的时候,基层血站平时的工作潜力无法发掘。

2.1.6异地用血难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血费返还标准和全国联网的血站管理系统,无偿献血者异地用血难的窘境日益显现,致使献血者望而生畏,特别是对于那些流动性强、在献血队伍中占主要地位的大学生群体,冰冷了他们再次献血的热情。

2.1.7献血条件设置严格与别的国家和地区的无偿献血条件相比,甚至与《献血法》颁布前的献血条件相比,我国《献血法》中规定的献血适宜年龄和间隔时间要严格的多[7],使这部分献血者的再次献血工作受到限制。

2.2医疗机构方面的因素

2.2.1医疗机构业务量增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疗保险范围的不断扩大,特别是新农合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医疗机构的业务量不断攀升[8];同时农村人口用血多献血少[9],致使临床用血量呈现刚性增长,给采供血机构带来沉重的压力。

2.2.2医学研究取得新进展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医疗方面的新技术不断出现,手术不断突破,临床业务量的增长进一步带动临床用血量的攀升。

2.2.3部分医疗机构的临床合理用血工作不尽人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2.2.3.1输血指征掌握过宽一些医疗机构没有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掌握输血指征,出现不必要的输血,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财务负担,还增加了患者出现输血反应、感染疾病的风险,并且浪费了宝贵的血液资源,增加了采供血机构的工作压力。据统计,有的医疗机构不合理输血率占50%,其中尤以外科系统为最[9]。

2.2.3.2自体输血工作薄弱自体输血分为3种方式,即贮存式自体输血、稀释式自体输血和回收式自体输血。《献血法》第十五条指出,“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但有的医疗机构由于自体输血工作开展不力,在血液供应紧张时,很多择期手术的患者不得不反复择期,被动等血。

3血荒危机的应对策略

在血荒危机来临之时,采供血机构固然可以采取临时性的号召、组织和动员工作以解燃眉之急,但这仅仅是权宜之计,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想从根本上治理血液短缺危机,则必须从供、需两方面入手,从“开源”和“节流”上做文章,着眼于建立起各项工作的长效机制。

3.1地方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地方各级政府要依照《献血法》的规定正确履行职责[10],发挥对各项工作的领导、统筹、组织和协调作用,制定科学有效的工作计划和政策,发挥政策的调节和导向作用,从全局上把握工作,以保障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实施。

3.2加强无偿献血宣传工作

3.2.1建立长效机制采供血机构要积极争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支持,将无偿献血的科学知识作为科普知识和健康教育内容,组织学生参观血站、做志愿者和宣传员等活动,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健康观和奉献精神。

3.2.2强化普及宣传采供血机构还要广泛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强化普及宣传,让民众充分知晓“无偿献血有益健康”、“无偿献血利人利己”、“一人献血全家受益”,使民众破除恐惧和畏难心理,了解血液使用政策,积极投身于无偿献血事业中来。

3.3加强无偿献血者队伍建设

3.3.1建设农村采血点采供血机构要积极争取政府在经费和编制上的支持,在农村设立固定采血点,扩大农村覆盖面,努力实现献血者队伍结构的根本性改变。

3.3.2发挥志愿者作用采供血机构要积极与志愿者组织建立联系,发挥志愿者的奉献精神,争取建立起一支长期相对稳定的、人员素质高、血液质量好的献血者队伍。

3.4加强合理用血的监管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对医疗机构中的用血大户抓好临床合理用血的监督检查工作,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将临床合理用血内容纳入医疗机构的继续教育体系,将合理用血的理念贯彻到各项实际工作中去。

3.5建立全国联网的血站管理系统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要尽早建立起全国统一联网的血站管理系统,制定全国统一的血费返还规定和标准,为无偿献血者异地用血创造方便条件。凭借网络化的血站管理系统,还可以实现全国血液资源的精准调度和调剂,充分挖掘基层血站的工作潜力。

3.6修订政策法规必要时在适当时机启动《献血法》及其他血液管理规定的修订工作,参照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做法,适当放宽我国无偿献血者的年龄限制和间隔时间,保护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的积极性[11]。

参考文献

[1]翟伟,牛纪伟.我们能否远离“血荒”.望新闻周刊,1999,45:11-13.

[2]卫生部2011年12月13日新闻会实录.moh.省略/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bgt/s3582/201112/53630.htm.

[3]新浪调查.survey.news.省略/.

[4]李咏梅.长沙市无偿献血者的调查分析.临床输血与检验,2007,9(1):15-17.

[5]孟庆丽,安万新,梁晓华,等.政府在无偿献血工作中重要作用的调查与思考.中国输血杂志,2010,24(3):185-186.

[6]毛桂平,王玉生.临床用血紧张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临床输血与检验,2011,13(10):374-375.

[7]季阳,郑忠伟,蔡辉,等.谈谈解决我国当前“血荒”的策略和措施.中国输血杂志,2011,24(1):1-2.

[8]宋英华,王桂平,刘金月,等.新农合时期大型定点医院的作用和贡献.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7):3481-3482.

[9]郑旗林.关于农村无偿献血采血点的选择与使用.中国输血杂志,2007,20(6):534-535.

无偿献血新政策范文第2篇

关键词:采供血机构 输血费用 报销

一、引言

《献血法》自1998年实施至今已近15年,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不断发展,参与无偿献血的公民日益增多,因而享受免费用血政策的人员和报销的输血费用也在逐年增加,采供血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具体操作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也不断增多。本文以宜昌市中心血站为例,对采供血机构输血费用报销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采供血机构输血费用报销过程中常见的困难和问题

(一)县市输血费用报销不够及时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鄂西秦巴山脉和武陵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地貌复杂多样,境内有山区、平原、丘陵,大致构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宜昌东西最大横距174.0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80.6公里。由于境内交通环境复杂,所以从边远的乡镇前往宜昌市区往往路途中要消耗较长的时间。

宜昌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报销输血费用采取的是周五集中办理、周一至周四分散办理的工作制度。为降低献血者的报销成本,体现血站的服务职能,为县市的无偿献血者报销输血费用,采取的是由报销人将报销所需资料交付采供血机构采血车工作人员随车带回,各科室工作人员帮助办理所有审核手续,最后由财务人员将报销金额转账至指定的银行账号或者等采血车再次到该县市采血时将报销金额和报销资料一并交还给报销人的方法。为规范和方便县市的无偿献血者输血费用报销,先后制定和出台了《无偿献血返还工作程序》、《县市无偿献血返还交接一览表》、《县市无偿献血返还代办方案》,但此种报销方式中间环节较多、不利于报销人和采供血机构政策解答人员的直接沟通与交流,不利于报销人在第一时间拿到报销费用。报销日期的不确定性和报销手续的复杂性,有时甚至会影响献血者再次献血的热情。

(二)报销相关凭证不详

由于少数献血者或受益者不了解报销输血费用的具体程序,不了解需要提供哪些资料和凭证,尤其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推广和执行后,患者无法取得医疗机构开具的原始发票的复印件,或者虽取得了复印件但开具的原始发票因与其他医疗费用合并开在同一张发票上不能准确显示用血者的用血情况,还需提供其他佐证,这些都会造成受益者一次或者多次不能完成报销输血费用的整个过程,这既给核报和审批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也对固定献血者再次献血有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三)献血证遗失和证件相关内容记录有误

《无偿献血证》是献血者享受法定优惠政策的重要凭证,也是受益者报销输血费用不可或缺的依据,无偿献血证的填写必须严格规范。但在实际工作中,在填写献血证时往往会遇到献血者的姓名、年龄与身份证不相符;错填献血量和错填证件号码的现象也有发生;献血者不慎遗失《无偿献血证》的情况,这些都给输血费用报销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难度和麻烦。

(四)本地献血异地报销输血费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中国的劳动力、人口和家庭的流动性增强;加上无偿献血者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和现役军人都是在校或服役期间献血,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毕业和复员后都会离开献血地,上述情况使得有一部分献血者在享受无偿献血者输血费用报销政策时,需要委托献血地的亲朋好友协助办理,或者通过邮寄、快递方式将献血证和报销所需资料送达到献血地采供血机构进行审核和办理报销手续。这样大大增加了中间环节、有时甚至会出现邮寄误差,这无疑会给输血费用报销工作带来负面的影响。

(五)献血地与用血地报销输血费用的标准不一致,造成献血者心理落差

现阶段,无偿献血者献血的功利性和公益性并存,“利己利人”是现阶段人们献血的原动力和价值所在。按照《献血法》的有关条款,无偿献血者报销输血费用的具体政策应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各地等量报销输血费用、终身无限量报销输血费用政策的起点不同,各地区报销输血费用政策的阶段性、献血地与用血地输血费用报销政策和标准的不一致性都会造成献血者的心理落差,给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的解释和报销工作造成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影响了献血者的献血积极性。

三、改善输血费用报销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制定统一的报销标准

目前,湖北省采供血机构执行的血液价格是全省统一的,但无偿献血者报销输血费用的政策不统一,势必产生一人在不同地域献血享受免费用血待遇不一样的结果。建议国家有必要制定全国统一至少是全省统一的报销政策,以体现献血者受益的平等和一致性,同时也可以为异地乃至全国联网报销输血费用做好铺垫。

(二)对《无偿献血证》实行以“卡”代“证”的管理模式

逐步建立一个全省乃至全国采供血系统通用的计算机网络平台,实行计算机网络全国联网,建立献血者数据库查询系统,让全国的采供血机构成为全国统一的“血液银行”,实现血液的“零存整取”和“活期储蓄”。充分利用IT技术将无偿献血证从原来的纸质更换程磁卡,献血者献血后发放全国通行的“无偿献血卡”,通过该卡片登陆快捷方便的网络查询系统,可以随时查阅该名献血者在全国所有采供血机构献血的相关资料和过往所有无偿返还输血费用的执行情况。这种方式将极大的方便异地报销输血费用的操作和管理,实现报销数据和库存信息实时共享,同时也可以规范工作流程,简化报销手续,提高采供血机构输血费用报销工作的服务质量。

(三)采供血机构及相关部门实施计算机管理系统联网

通过政府和行政部门加大投入、合理运作、积极配合,尽早实现采供血机构、医疗机构、医疗保险机构、农村合作医疗管理部门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联网,建立一套完整的控制系统,简化报销手续,在患者出院时医院直接根据以往献血、用血记录,减收或者免收输血费用,并将所有输血费用报销的信息对采供血机构和医疗保险机构、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及时反馈,这种理想的模式能最大化地减少中间环节方便无偿献血者。

(四)健全输血费用报销辅助程序

在尚未制定全省统一的报销标准和政策,采供血机构、医疗机构、医疗保险机构、农村合作医疗管理部门尚未实现计算机系统联网的条件下,为方便广大无偿献血者及时报销输血费用,建议为医疗机构配备扫描仪、计算机及相关设备,患者在用血后,将用血发票原件、献血证等输血费用报销所需资料进行扫描,通过因特网发送邮件传送到采供血机构设置的固定邮箱,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在收到邮件后,通过登录血站献血者资料库查询后将报销意见迅速反馈给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在患者办理出院结账手续时将应报销的输血费用先垫付,采供血机构与医疗机构办理对账和结算手续。

(五)加强相关政策的宣传

在现价段,我们要通过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介大力宣传现行无偿献血者输血费用报销的有关政策及报销相关的程序,使大众能准确、全面、具体地了解输血费用报销的政策和标准;采供血机构开通专线电话免费咨询无偿献血、输血费用报销的政策细节和具体的办理程序、所需资料;制作宣传彩页对上述内容进行归纳并将宣传资料发放给各级医疗机构、基层卫生机构,扩大宣传范围。

无偿献血工作是一项公益性的社会系统工程,采供血机构一定要通过各种方式做好无偿献血者输血费用报销工作,真正做到无偿献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参考文献:

[1]冯秀瑞.采供血机构无偿献血返还血费的情况分析[J].医学信息,2011(3):839

无偿献血新政策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无偿献血;社区献血网络;临床输血

中图分类号:R19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3)05—0030-02

探索无偿献血新模式是卫生行业面对的新课题。发挥社区优势,将无偿献血工作引入社区,组织社区献血,是解决临床医疗用血来源不足的重要途径。本文就临床输血工作现状、社区在献血工作中的优势及积极探索社区献血的新模式探讨如下。

1 临床输血工作现状

1.1 临床医疗用血量逐年增加《献血法》实施以来,全国献血总量从1998年的1 000 000kg增加到2011年的4 164 000 kg,年无偿献血总人次从30万增长到1 200万,自愿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的比例已从5.47%上升到99.00%。供给能力即使如此增长,也远远跟不上临床医疗用血需求,目前全国临床用血量以年均15%左右的比例增长,现在每天全国必须有至少7-8万人献血,才能保证临床用血需求。

1.2 临床输血观念固化临床输血观念陈旧,造成不合理用血是血液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是目前一些旧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有些医生错误地认为输血有益无害、多多益善。二是临床输血指征掌握不严,对什么时候该输血、什么时候该输什么血、输多少血没有严格地区分对待;另外对一些手术患者、烧伤患者、血浆置换治疗患者、脏器移植等特殊治疗的患者过度输血;有的手术患者备血多、用血少,也造成了浪费。三是部分患者及家属片面地认为输血能够增加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可增加营养等,临床医护人员未对他们进行常识普及,导致不合理输血。

1.3 采供血机构招募血源难以为继多年来,招募血源主要靠采供血机构在运作。目前,大多采供血机构由站内到街头,从流动采血车到便民献血屋,从宣传发动到组织献血,自始至终都充担着主角,有的血站在血液告急一时无法解决的情况下,迫于无奈只好发动本单位员工献血,这种状况难以持久。在社会上容易形成一种偏见,错误地认为采供血机构一直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在运作,实际上患者用血只需交纳血液的采集、分离、存储等成本费,并且还可享受用血返回等政策。

2 社区在献血工作中的优势

社区是社会细胞,具有以下特征: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一定类型的活动、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目前,城市社区大多是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后经过规模调整了的居民委员会辖区,组织、功能不断完善,得到了社会认可。这些社区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导向,强化服务功能,畅通服务渠道,下移服务中心,为实现政府工作的社会化、效能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社区作为政府主管部门与采供血机构之间的中介实体,由其负责招募献血员、组织献血,有利于调动市民、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是一种推进无偿献血的新模式,值得探索。社区开展无偿献血工作具有其自身优势:一是人群居住集中,有利于组织实施;二是交通便捷,有固定的停车场地,有固定的宣传设施,能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三是可利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畅通,有利于管理。将无偿献血工作引入社区,还可以开创“家庭献血”模式。现在大部分社区都有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可将无偿献血工作融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之中,与居住人群建立稳定的服务关系,还有利于对社区居民提供献血后跟踪随访,提供不间断的服务。

3 积极探索社区献血的新模式

3.1 加强政策引导地方政府应充分重视社区献血工作,并将此项工作列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进行统筹规划、协调有关部门、合理配置资源,在政策上扶持、引导,为开展社区无偿献血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环境,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卫生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社区献血服务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并明确卫生、财政、城建、教育、文化、环保、红十字会等部门职责,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落实责任,努力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共同推进社区献血工作发展。

3.2 加强宣传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社区无偿献血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献血,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社区献血的良好环境。巩固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伍,宣传他们的事迹,激励广大市民自愿献血、无私奉献的崇高风尚,在全社会形成公民积极参与无偿献血的良好氛围。

3.3 构建社区献血网络充分调动政府、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社区单位、企业及个人在社区献血中的作用,引导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献血服务。可尝试在规模较大的社区先行试点,积累经验,待条件成熟时再扩大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设施已基本配套,服务功能也不断完善,可在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内建立采血点,进行合理分区,消毒灭菌物品可与社区卫生中心共用共享,实行“一站式”服务,这种“便利、安全、高效”的运作方式,既丰富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又使现有的卫生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更重要的是缩短了服务半径,方便了市民献血。

无偿献血新政策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301-03

无偿献血是一项全社会人人参与、奉献爱心、救死扶伤的公益性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回顾成都市无偿献血事业走过的路程,自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的10余年间,有近百万市民无私奉献加人到无偿献血的行列。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无偿献血知识得以广泛宣传和普及,献血救人的重要意义也被市民普遍认同,工人、干部、学生、士兵等社会各阶层积极加入到无偿献血行列中来,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不断壮大,进一步快速推进了成都市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

1 无偿献血工作的现状 2004年,成都市取消了政府指令性献血计划,临床用血全部来自自愿无偿献血。从2004年到2010年的7年间,成都市无偿献血量由23吨上升到50.53吨,无偿献血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作为占全市总人口数40%多的农村人口的无偿献血量却不足全市总献血量的10%,成为了无偿献血工作的一个大缺口,使无偿献血持续健康发展面临困难。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0%。由此可见,农村无偿献血存在着广阔的市场,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只有广大农民群众理解无偿献血、参与无偿献血,我国才能真正实行无偿献血制度。这就需要我们按照卫生部对无偿献血工作“四个转移、一个延伸”的方针,紧紧围绕“发展城区、拓展农村”的思路,探索在农村目前形势下各种形式的无偿献血激励机制, 把献血工作由城市向农村延伸,拓宽农村无偿献血之路,让广大农民朋友积极自愿地参加无偿献血。只有通过有效的方法使广大农民朋友积极地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使无偿献血工作在城乡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无偿献血工作才能步入到良性的发展轨道。2 无偿献血工作面临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2.1 有利因素 1)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有力领导、大力支持下,我国无偿献血事业健康稳定发展,已形成了政府领导、统一部署、卫生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全国自愿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量已从1998年的5%左右,上升到了现在的99%。成都市从2004年开始取消了政府指令性献血计划,实现了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2)2008至2010年,我国相继经历了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等的严峻考验,医疗救助用血经历了严峻的考验。“5.12”汶川大地震期间,成都各界民众累计献血23.2万毫升,仅10天,全国省会城市献血达7080多个单位。玉树地震期间从2010年4月15日至23日,共出动81台次采血车,采集全血10442人次、17175单位,机采血小板223人次、299治疗量,约相对于平时采集量的3倍。其中街头献血8319人次、13941.7单位。事实证明,自然灾害有效地激发了民众的献血热情,使全国上下齐心协力,社会各界万众一心,使医疗救助用血得到了充分的保证。3)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国家重视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农村居民进入城市,让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流向农村。对农村的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建设等财政投入进行政策倾斜,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无偿献血工作在农村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4)今年5月,卫生部、红十字总会、后勤部卫生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无偿献血工作的通知》,指明了无偿献血及血液工作的方向。成都市制定了《2011―2015年成都市无偿献血工作推进方案》,副市长签批了关于远郊区(市)县修建献血屋的文件,为成都市下一步的献血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 不利因素

2.2.1 医改以来,随着医疗服务需求大幅度增长 全国的临床用血量也随之以每年10%-15%的速度大幅增长。成都市的临床用血量从2004年的22.9吨上升到了2010年的46.7吨。而献血人数的增长却并未达到这一水平。根据卫生部通报,2011年上半年,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的献血人次分别下降3.64%、4.44%和1.63%,献血量分别下降5.16%、0.21%和4.89%,供血工作面临巨大压力。随着医改的深化,医疗服务将呈现“井喷”趋势,临床用血量的剧增将给无偿献血工作带来新的巨大挑战。

2.2.2 采血量的增长一方面是因为无偿献血工作的不断推进,同时也因献血者单次献血量的提升 从最初的200毫升,到现在的200、300、400毫升并存。2010年300、400毫升献血人数比例为95以上%。献血者单次献血量上已达到一定水平,提升空间不大,要增加采集总量,必须要增加献血人数。无偿献血经过几年快速增长后,已进入平台期,2009至2011三年间献血总量和人数基本持平,要满足不断增长的临床用血需求,必须采取突破性的措施使无偿献血工作再迈上新台阶。

2.2.3 目前血液供应的保障能力主要受血液的来源渠道的影响 无偿献血采取的是以公民个人街头采血车献血和固定采血屋献血为主,其他方式为补充的献血的模式。街头个人随机献血是目前献血的主体,约占总献血人次的65%。街头流动献血受季节、气候、环境、节假日、流动人口等多种因素影响,不确定因素很多,一般不能达到既定的采血目标。

2.2.4 《献血法》实施初期 为了鼓励公民积极参加无偿献血,采取了用血时收取双倍费用,用血后再凭无偿献血证退费的措施。为了切身减轻公民的医疗负担,准备逐步取消双倍血费的收取。如果取消收取用血双倍费,由于血费下降,临床用血面临新的增长点。而相反,由于患者经济压力减轻,一些以退费为献血动机的献血者可能会受影响而推迟献血或不献血,就可能会流失部分潜在的献血者。无偿献血及采供血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

2.2.5 由于新闻媒体的热点关注 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被放在了“显微镜”下,一些工作中的疏忽或失误在现今信息网络化时代背景下将有可能被无限放大,从而影响到社会民众对我们的认同,给工作带来困难和压力。再加之“郭美美”、“河南宋庆龄基金会”等事件的负面影响,使公众对中国官办公益事业产生了不信任感,无偿献血事业也受到一定影响。

2.2.6 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农村经济、文化落后,信息闭塞,封建的传统观念、意识形态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广大农民接受无偿献血专业知识的能力相对较低,无偿献血意识淡薄、积极性不高。加之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不利于宣传,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低,使得城乡无偿献血发展严重失衡,农村无偿献血理念的转变有待时日。

2.2.7 各区县献血办主动性和积极性尚未完全调动,无偿献血宣传未纳入政府精神文明建设目标 目前的农村无偿献血宣传工作呈现一种散在的、浅表的、不具规模的状态,仅仅停留在点状宣传,没有形成规模化、立体化、普及化的宣传招募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农村固定献血者队伍。

2.2.8 在目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无论何种形式的宣传都涉及到费用 无偿献血宣传经费的严重不足,无力承担大量的广告投放,使得无偿献血宣传工作陷入一个相对尴尬的局面,成为无偿献血宣传工作的瓶颈,制约了无偿献血知识的普及和无偿献血的宣传动员。宣传招募经费投入不足,造成某些工作(如献血者信息管理工作、献血者回访工作等)难以深入开展。

3 相应机制的探讨

3.1 加强农村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发动工作

3.1.1 结合“三下乡”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无偿献血宣传活动 制作专门针对农村人群的宣传资料和宣传片,力求做到浅显易懂,易于接受,符合农村人群特点。内容包括献血生理常识、血液用途、相关法律法规及参加无偿献血可享受的待遇等。让农民朋友了解献血知识和献血的重要性。了解无偿献血不仅可以帮助他人,而且可使自己和家人享受免费用血等优惠待遇。立足于让农民“三知道”:知道有无偿献血义务、知道科学献血无损健康、知道用血权力和范围。

3.1.2 血液中心招募团队指派专业人员定期到乡镇去讲课 把原来有偿卖血时由于经济利益驱使频繁卖血,导致血液质量差也造成卖血者体质下降、交叉感染而传染上血源性传染病(如频繁卖血在整个村染上艾滋病)作为案例,对农民朋友进行宣传教育,把科学献血、无损健康的生理知识和无偿献血的政策法规普及到千家万户,消除农民对献血的种种错误认识,使其充分了解适当献血的好处和血液安全的重要性,最后自愿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

3.1.3 对城市街头献血的农民朋友(包括农民工),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要用耐心的讲解 以优质的服务对待他们,使这些农民朋友把自己自愿无偿献血的感受带回农村,从而促进当地农村无偿献血的发展。对这些农民献血者要多鼓励、感谢并宣传他们的高尚行为,使他们有成就感而成为固定的献血者。

3.2建立健全农村无偿献血工作网络

3.2.1 进一步加强与各区(市)县献血办的联系和沟通 充分发挥其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与各献血办一同与区县宣传部、科技局和街道办事处等取得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把无偿献血宣传海报、科普知识宣传栏深入到各社区、街道、乡镇和校园,普及无偿献血知识,提高无偿献血的知晓率。

3.2.2 在各区(市)县献血办的支持下 在乡镇卫生院建立固定的无偿献血宣传栏,依托县、乡卫生组织积极推进农村无偿献血。利用流动宣传车定期到乡镇走村串户宣传,将宣传资料发放到乡镇卫生所、室,由乡村医生向村民宣传。利用节假日及赶集日设立无偿献血宣传点,定点在农村开展无偿献血周、无偿献血月活动。

3.2.3 加大对区(市)县献血办的指导 设立乡级政府献血办公室,有分管领导和具体联络员。建立本辖区适龄健康居民档案,负责本辖区无偿献血的宣传招募和组织动员工作。做到广泛动员,逢会必讲,以调动农民自愿献血的积极性。在宣传、教育中注重四个发挥:1)注重发挥领导干部和乡村医生的带头献血示范作用。农民干部是他们中的佼佼者、领头羊,起着一呼百应的作用。乡村医生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可以言传身教。2)注重发挥典型的非凡作用。对已涌现出的农民无偿献血积极分子和先进典型,通过媒体将他们“人道、博爱、奉献”的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引导作用。3)注重发挥乡镇学校的作用。把宣传工作深入到学校,给孩子们灌输正确的观念,并通过他们影响其父母。4)注重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利用新闻媒体覆盖面大、传播快的特点,以多种形式宣传、引导、介绍无偿献血的意义和献血知识,使“献血光荣”、“献血无损健康”等观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乡镇主要街道设立宣传栏,将无偿献血宣传资料送到每家每户。利用集会、广播、宣传单、科普讲座等方式拓展无偿献血知识。

3.2.4 加强农村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建设 在各区(市)县建立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力争在3年内达到各区县都建立一支以上的农村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以志愿者队伍为依托,开展农村无偿献血招募,建立农村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

3.2.5 血液中心除了增加到各区(市)县采血次数外,还应深入乡镇采血 建立固定的乡镇采血点,使农民朋友既有无偿献血的意愿,也能在家门口方便献血。

3.3 将无偿献血工作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机结合 1)新的农村合作医疗是以农村居民为保障对象,以群众自愿为原则,以集体经济为基础,以全方位服务为内容,为农村居民提供低费用的医疗保健服务的一种互助互济制度,它既是中国医疗保障制度中有特色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它与无偿献血同属于公益性的医疗服务工作,都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互助互济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爱心奉献的新型人际关系,对保障农村社会成员的健康发挥着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如果将农村无偿献血工作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机结合起来,则可连动推进,相得益彰。2)要把无偿献血工作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就要改变农民朋友的思想观念。农民朋友更多是看重眼前的实惠,较少考虑以后的利益,他们将很难接受无偿献血这个观念。历史上的有偿献血,是以经济为目的的个体卖血。怎样去改变农民朋友的观念,就要探索在农村目前形势下各种形式的无偿献血利益激励机制,使献爱心者也得到社会的爱心回报。3)争取政府的支持,制定相关规定,将参加无偿献血与农村合作医疗有机结合,即参加无偿献血的农民本人和直系亲属除享受既有的免费用血政策外,还可免费参加本地区农村合作医疗,享受参保年度的合作医疗保险。其经费由献血办代其缴纳。眼前的实惠是为农民“有病可医”提供了一份保障,以后的利益是帮助农民摆脱“输不起血”的困境。总体上农民医疗费用将大大降低,对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和维护农村的稳定将发挥积极作用。这样的结合可促使农村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使广大农民自愿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

无偿献血新政策范文第5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下简称《献血法》)实施十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加强领导、部门协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全市无偿献血工作健康发展。20*年我市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全市共有22156人次参加无偿献血,同比去年(19033人次)献血人数上升16.4%,其中街头市民自愿献血19019人次,政府机关及社会各团体单位无偿献血3137人次。为做好2009年度公民无偿献血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经市政府研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年度计划

依照《献血法》和省政府关于临床用血应百分百来自无偿献血的要求,结合我市临床用血实际情况,2009年度全市计划发动公民无偿献血2.4万人次,其中政府指导性团体无偿献血5500人次,街头自愿献血18500人次,年度计划执行时间从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止。具体工作方案由市卫生局制定并实施。

二、具体要求

(一)各级政府要继续按照《献血法》和《福建省公民无偿献血条例》等有关规定,加强领导,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无偿献血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从根本上保证无偿献血工作持久深入开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各县、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行业主管作用,主动协助县(区)政府组织实施献血计划;各级红十字会应依法参与,积极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深入开展;市直及省直属单位要按照计划指标认真抓好落实。

(二)各级各部门应把无偿献血工作纳入日常工作的议事日程,并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好。要进一步组织、学习贯彻《献血法》和《福建省公民无偿献血条例》,积极宣传并落实无偿献血政策措施。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应定期开展无偿献血公益性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无偿献血的重要意义,普及献血的科学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农村居民履行献血义务和参与、支持无偿献血的意识,营造无偿献血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法制氛围;*、工商、城管等部门要齐抓共管,为流动采血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促进无偿献血事业全面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