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开拓创新意识

如何开拓创新意识

如何开拓创新意识

如何开拓创新意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非线性泛函分析;自主探究;合作小组;创新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管理,不断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质量”[1]。《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建立健全学术型、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2]。《江西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推动高校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强不同培养阶段课程的整合衔接,提升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3]。

一、问题的提出

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核心。如何以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为依托,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欲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其寻找合理创新路径,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究解决方式,最终实现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和提升,是目前研究生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应用泛函分析是南昌大学应用数学硕士点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非线性泛函分析”是南昌大学应用数学专业研究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是该专业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基础。本课程现采用的主要教材与参考书目包括:马丁·谢克特(MartinSchechter)编著的AnIntroductiontoNonlinearAnalysis[4]、埃伯哈德·蔡德勒(EberhardZeidler)编著的NonlinearFunctionalAnalysisanditsApplicationsI:Fixed-PointTheorems[5]、孙经先教授编著的《非线性泛函分析及其应用》[6]和郭大钧教授编著的《非线性泛函分析》[7]等。长期以来,南昌大学“非线性泛函分析”课程教学面临以下突出问题。第一,学生在本科阶段习惯教师讲授的教学方式,尚不太适应以报告和讨论为主的教学方式。第二,部分学生倾向于被动接受书本上的知识,自主思考能力薄弱,不善于挖掘现有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动因与背景。第三,学生更注重对于知识的学习,对相关理论形成过程中产生的重要研究方法的领悟和运用重视度较低。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期望解决以上问题,并使学生逐渐适应以自主探索学习为主、教师讲授和参与讨论为辅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训练其严谨清晰讲解数学知识、准确到位总结归纳的能力。笔者以探究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为契机,指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的历史背景和演化逻辑,梳理知识体系的发展脉络,把握专业方向的发展态势,为下一步学习作好准备。同时,将学生从以知识为主要学习对象的局限中解放出来,引导其更多地挖掘知识背后隐藏的重要研究方法,深刻领悟解决不同具体问题的研究手段和技巧。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改革教学方法和模式,使学生逐渐适应报告为主的授课方式

对大多数国内高校而言,本科阶段的大部分课程仍遵循传统教学方式。与其形成反差的是,当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尤其是涉及专业课学习时,教师的讲授居次要地位,而学生的报告和与教师的讨论则需更多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强烈的不适应感。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在课程开始时,可以考虑先以教师讲授为主,对本门课程进行一个宏观的介绍,讲授3~4次课,引领学生了解基础知识,并布置后期要完成的任务(通常是以学生轮流报告,教师参与点评和讨论为主)。每轮授课中,教师讲授和学生报告具体各占多大比例,应根据学生基础、接受和领悟能力来定,不能一概而论。教师要针对每一次课的内容,在学生报告时适时地进行提问,反复进行互动和正向反馈,达到让学生理解相关理论精髓的目的。教师的作用绝非只是简单评价讲解的好坏,而应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使学生通过报告真正有所收获。具体来说,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学生应理解和掌握自己讲授的内容,教师可通过提问来检验,针对知识点可以连续提问,由浅入深,步步推进。最基本的要求是学生应完善教材或专著上未能详细阐述的知识点,教师提问细节时学生可能会“挂黑板”,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印象深刻。对于学生既要适当鼓励,又要适当施加压力。第二个层次是学生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思考,在报告时教师应适时引导和发问,如为什么要这样引入定义?必要性是什么?合理性在哪里?相关定理条件为何要这样设定?可否更改?定理的妙处在哪里?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后续环节中,除教师点评外,引入“合作小组学习”模式,让选课的研究生在课后互相交流报告经验,在报告中采用互评的方式,让他们相互启发,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引入“问题导向学习”模式,在课程报告后期,可视情况适当让学生报告1~2篇前沿科研论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针对某些内容提出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和驱动,带着问题去补基础、学工具、找方法、练本领,活学活用,避免学习过多的基础知识却不用于研究问题而做无用功。让学生正确处理好“读书”与“读论文”的关系。学生自主报告的另一个训练重点是培养学生用简明、清晰、准确、严谨的数学语言来表达数学思想的能力。这不仅需要对所报告内容有较为透彻的理解,还需要对所讲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设计,梳理重点、分清主次,将问题的来龙去脉讲清楚。问题从何而来,研究思路是什么,方法有何特别之处和精妙之处,都是需要学生在报告时进行总结的。在南昌大学理学院的“非线性分析与方程”科研团队中有众多教授和副教授为博士生导师或硕士生导师。除了单一教师授课外,也可借助团队的师资力量,邀请团队中其他教师共同听取学生报告,并给予点评和指导。不同教师的具体研究方向和专长有所差异,这样可最大程度地发挥团队指导的优势,让学生博采众长,快速成长。此外,还可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来校开设讲座扩大研究生的视野,促使其尽快进入学术前沿。

(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挖掘数学理论的历史背景与产生动因

学生在本科阶段大多是以闭卷考试的单一考核形式,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自主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较为薄弱。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学生要面临一定的科研创新工作,研究生专业方向课的学习是实现这一转换的有利契机。华罗庚先生曾说:“读书要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由薄到厚是补足证明、完善细节的过程,由厚到薄是提炼升华、削枝强干的过程,这两个过程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要引导学生在彻底消化理解所有理论结果证明细节的基础上,提炼出所学内容的本质和精髓。要让学生思考数学定理和相关结果产生的背景和动因,这需要教师一方面熟悉和了解相关数学理论的历史和发展,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的定义、定理是在研究什么问题时受到驱动而创立的。要引导学生追本溯源,深刻理解这些数学理论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有实际需求的。要体会提出问题者和学科奠基人所处的大背景,才会有比较切实的体会。“非线性泛函分析”是研究生基础课程中最重要的一门综合性课程,以难度大、内容多为特点。受课时限制,本课程主要讲述三方面内容:(1)赋范线性空间的微分学;(2)拓扑度理论及相关不动点定理;(3)锥理论与半序方法。比如,教师在介绍拓扑度理论时,要先介绍这一理论的缘起以及早期建立时所利用的代数拓扑方法,再说明如何利用分析学的工具重建这一重要理论。同时,要让学生知晓拓扑度理论可以导出一系列重要的不动点定理,这些不动点定理又可进一步解决大量非线性方程解的问题。再如,教师在讲解锥理论与半序方法部分内容时,要让学生明白在实际中产生的大量非线性方程都是缺乏连续性或缺乏紧性的。半序方法的好处在于,可以建立仅使用较弱的连续性或较弱的紧性条件(而这些紧性条件很多实际问题中通常是自然满足的)的定理,以解决更广泛的问题。另一方面,介绍一些对泛函分析应用作出杰出贡献的中国数学家的代表,其中重点介绍田方增和关肇直等人的生平和贡献。田方增和关肇直都曾在法国留学,他们同是中国泛函分析的开拓者。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田方增等人为响应国家号召,放弃原有科研计划,结合数学物理、国防科技数学,开展泛函分析的应用工作,并与关肇直合作共同开辟了中国原子能科学技术领域中“粒子迁移理论的数学问题”的研究,填补了中国在尖端科学技术领域中数学研究工作的一个空白,在中国成功地探索出应用泛函分析的一个重要科研领域[8]。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范例,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实际问题—理论—实际应用”是数学研究的一种重要范式。数学理论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引导学生关注研究方法,使知识掌握和方法

积累双管齐下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涉及到知识和方法两方面的习得。只关注知识的灌输,不重视研究方法的渗透,无法让学生体会前人如何在已有理论上进行创新,当然就更谈不上下一步自己进行科研创新了。“非线性泛函分析”的三个重要研究方法是拓扑度方法、半序方法和变分方法。这三个重要方法各有其优劣,是在研究不同的非线性问题时创立和发展出来的。在学习时,要体会不同方法的特色和亮点,这样,才能在实际应用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些方法还可以互相结合,形成更强有力的工具。如半序方法与拓扑度方法相结合,称为半序拓扑方法。利用这一方法,可得到经典的锥拉伸与压缩不动点定理等许多重要结果。拓扑度理论的内容体现了“化繁为简,由简至繁”地考虑问题的数学思想。为了建立无穷维空间中映射的拓扑度理论,可先考虑建立有限维空间中映射的度理论。要建立有限维空间中的结果,又可通过先建立n维欧氏空间Rn中相关结果来完成,而这又可以藉由先讨论R2中的度理论来推广。历史上,BrouwerLE于1912年对有限维空间中连续映射建立了度理论,现通常称之为Brouwer度。此后,LerayJ和SchauderJ在1934年利用有限维逼近的方法推广了Brouwer度,建立了Banach空间中全连续场的拓扑度,即现在所谓的Leray-Schauder度,这是拓扑度理论的重要突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拓扑度理论相关定理证明过程中,还应让学生知道在利用拓扑度理论时重点在于如何构造同伦,在构造的过程中,利用的是“逆向思维”的方法。有的定理在讲解完之后,还可引导学生考虑可以从什么角度进行推广。比如,空间是否可以推广?映射类型是否可以推广?算子是否可以推广为随机算子?在让学生进行尝试之后,可以告诉学生已有文献中有哪些关于这一结果的相关推广,并推荐一些参考文献让学生进一步深入阅读。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进行初步的科研尝试,作为后一阶段论文撰写的热身。针对传授事实还是传授方法这一问题,实际上,事实和方法不见得可以轻松拆分开来。侧重于任何一方,都可能影响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最终的学习效果。因此,需要指出的是,不能过分强调方法和“批判性思维”,而轻视对知识的传授[9]。事实上,方法须以知识作为载体。

三、结语

如何开拓创新意识范文第2篇

一要勤于学习,做提高能力素质的先锋。

青年干部的优点是学历较高、知识面较宽、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但是,面对信息化、知识化、市场化的时代,如果故步自封,浅尝辄止,不适时扬弃和更新自己,就难以顺应时代汹涌澎湃的潮流。当前,最重要的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力争多做一点、学深一点、用好一点,真正学懂弄通,掌握精神实质。

领导工作涉及的面很宽,需要懂的东西很多。青年干部要努力去适应,加强知识储备,优化知识结构,广泛涉猎反映时代进步的经济、科技、管理知识,以及凝聚前人心血和智慧的哲学、文学、历史、法律等知识。要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就学什么。既要善于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又要虚心向身边的同志学,博采众长,汲取养分,启迪智慧,努力成为适应事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在学习型社会中走在前列、当好表率。

二要勇于实践,做敢于开拓创新的先锋。

青年干部活力四射,勇于实践,在工作中就要发挥其接受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事物的优势,与时俱进,富于开拓,勇于创新,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的工作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作为青年干部绝不能有那种“干多干少无差别,干好干坏一个样,四平八稳混日子”的消极状态和“多做事情多出错”的明哲保身哲学,而是要具备“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和敢作敢为的开拓创新精神。

创新是对传统事物的否定,是扬弃和继承的有机结合。这就要求青年干部在实践中要实事求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创新还必须有自我否定的精神,要勇于否定自己过去的认识和经验,否则走不出自己设定的框架,因而很难连续创新。创新还要有勇于开拓、勇于探索的精神,要创造新事物、新成果、新经济,达到新境界,就必须进行开拓探索。而开拓探索是要冒风险的,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因此,要创新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有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敢承担责任的精神和勇气。

三要严于律己,做践行根本宗旨的先锋。

如何开拓创新意识范文第3篇

一、以拓展课程为依据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根据一定的教学条件来进行,不同学科的教育者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可以根据拓展课程的需求,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教学,重新审视学科知识,找到拓宽课程的开发措施,从而推动课堂教学的全面实施。小学数学教师要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时机,在讲解新知的过程中,把新知识融入到生活实际中,在生活中找到更好的素材和信息,变抽象的数学概念为形象生动的生活常识,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教学中生活气息,从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全面实施课程的拓展。比如在讲解“可能性”这节课的知识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出生动有趣的动物运动会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之处。在实现知识的拓展后,教师要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思考一下,画面中可能会出现的动物,成功地把本节的重难点知识引入教学中,使课堂充满情趣,促使学生初步形成可能性的概念,对此进行简单地了解和认识,让学生带着强烈地欲望,进行本节知识的学习,从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二、以拓展课程为基点开展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热情

如何在有限的数学时间内,实现知识的拓展,是目前值得所有一线教师深思的重要课题。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不断地开发和实施课程的拓展,通过对话、操作和合作等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范围,体现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构建知识体系,发现数学学习的奥秘,真正把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合理地融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学生在学习“数学广角——鸡兔同笼”这节课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在导入环节,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鸡和兔是否能在一个笼子里?如果放在一起,就需要观察兔子和鸡的头和腿。然后教师抛出趣味性的问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条腿。鸡和兔各有几只?”学生就会展开热烈地讨论,并深入到实际中,解决这个问题,以更好地拓展课程,使学生充满激情地探索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全面发展。

三、以拓展课程为凭据延伸知识,开拓学生学习数学的视野

如何开拓创新意识范文第4篇

摘 要: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要求我们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已成为教育的重任。美术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创造力的培养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本文指出,教师通过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手段引导学生学会动手、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培养学生创造力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创造力 想象力 培养

美术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首要目的,因此,重视美术基础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十分重要。然而,我国现代美术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普遍较低,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材、教法单一,教学观念与教学手段过于陈旧。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改变美术教育的现状。

一、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首要目标就是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进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目前,在美术课堂上,学生兴趣不高、课堂气氛沉闷等诸多问题依然存在。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学习与实践相分离,基础知识薄弱对学生创造力的提升影响颇大。教师怎样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呢?

一是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美术学科的魅力,以学生的阶段性特征为基础,配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

二是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贯彻启发性教学,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欲和创作欲。同时,注重学习的连贯性,兴趣的激发需要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只有始终保持对美术学科的兴趣,才能真正投入到学习中,用心学习和创造作品。

三是教师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教师要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习惯和个性心理,使教学符合学生的爱好和习惯,跟上时代潮流。同时,教师要始终保持有耐心、认真的工作态度,让学生对美术保持长久的兴趣。

二、审美意识是美术学习的基础

审美意识是一个人对“美”的见解,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因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是美术作品鉴赏课的目的所在。美术鉴赏是人们对美术作品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过程。美术鉴赏能力的提高是长期积累和实践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在教师要大力开展美术鉴赏课程,通过美术鉴赏,一方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充实了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在建立审美意识的过程中,通过理解和感受,能够明辨是非,并且在鉴赏的过程中,能够以一种创造性的心态,以独特的视觉和思路去探索、体验和思考,从而形成独到的见地。通过开展美术鉴赏课程,学生经过大量的观察和思考之后,形成独到的审美意识,这种审美意识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和前提。

三、完善自身,拓展知识

美术并非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植根于社会文明大背景下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不仅要了解美术知识,还要充分完善自身素养,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我们的知识拓展得越宽,见解越深,感悟就会越多,思想就会越解放,创造力才会越大。

与美术相关的领域有很多,例如,历史、地理、政治、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等,学习这些知识,对我们进行美术教育有着很大的帮助。许多大艺术家不仅精通美术,还在雕塑、诗歌、音乐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单一的知识,很容易使人在知识拓展上遇到瓶颈,无法充分发挥主动性。

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例如。在美术鉴赏课上,注重讲解与其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将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相结合。同时,创造相对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多读书、多拓展、多了解生活,在实践中去学习、去创造。这些方法都有利于学生洞察事物的本质,始终保持旺盛的好奇心,不断为思想注入新鲜的血液,提高创造力。

如何开拓创新意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开拓创新;善假于物;强化;培养;提高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6-0155-01

0 引言

随着举国上下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持续快速的发展,如何培养高素、质全方位发展的开拓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今教育界大力追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而对学生善假于物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可以使学生想象力丰富思维开阔具有更强的创新意识;对学生今后能够具有全方位的强大发展潜能,从而是同学们立足未来且快速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并尽快成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拓创新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 借助古今榜样的力量不断强化学生善假于物的意识

纵观华夏数千年的历史,有许多重要的历史和现代名人都是善假于物的精英,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如,汉朝末年和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在他的军事斗争生涯中,就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善假于物的光辉榜样。他在军事斗争中,不仅借助于天时地理气候变化为己所用,借助人际间派系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及各路军阀间的相互矛盾为己所用,从而取得了军事斗争的许多重大胜利;而且他还借助山形地势用兵,借助水陆交通用兵,借助树木禾草用兵,借助风雨雪雾用兵,终于帮助刘备建立了蜀国;同时也造就了一个古今最会善假于物的名相,也使他成为古今善假于物的精英。成为我们后人在善假于物方面学习的光辉典范。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大量的古今实例,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和经常性的教育,不断地强化学生善假于物的意识,逐步开阔学生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并提高同学们善假于物的能力。

2 借助良师益友的帮助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善假于物的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作为一个教师,要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善假于物的能力;首先,要不断教育并引导同学们要养成并保持勤学好问的治学态度,借助各个学科任课教师的智慧经验和力量为自己的学习进步创造条件;在这方面不仅要虚心请教各科任课教师来帮助自己解决还没学好或不懂的相关知识,而且要请教老师们在他们自己所教学科的学习中好的成功的学习方法及经验,避免自己在学习中走弯路;这样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使同学们的学习在短时间内得到飞速的进步。其次,要借助自己身边各个学科中学习和各个方面都很优秀的同学或学长;经常请教他们在学习中好的成功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并多与他们沟通交流和探讨,使大家携手共进;同时也要使自己尽快适应并使用他们的好的成功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为自己学业的快速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再者,还可以借助家长、长辈或亲朋好友等,多向他们请教并虚心向他们学习其好的成功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取长补短为自己所用。如此等等,通过以上的方法,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优秀人力资源,就可以很好地借助良师益友的帮助,为自己今后学习上快速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了同学们的开拓创新意识和善假于物的能力。

3 借助各类兴趣活动小组或其它团体为学生善假于物构建实践的平台

我们学校经常开展有各种各样的兴趣活动小组,有琴棋书画类的、电器维修类的、科技小制作类的、文艺表演类的等等各式各样的兴趣活动小组;在物理教学中,首先,我们要鼓励并积极引导学生多参加些电器维修、科技小制作、科技小发明等与物理学科联系密切的兴趣活动小组。使同学们借助于这些兴趣活动小组的实践活动,不仅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还加深了同学们对所学物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可以极大地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及开拓创新能力。其次,在物理教学中还要鼓励同学们多参加些学校或社会团体组织的各种科技竞赛活动、科技夏令营活动等,使同学们积极借助各类社会团体的力量,进一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科学技术知识,增强自己的团队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极大地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和开拓创新能力。为同学们早日成为善假于物的高手和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拓创新型人才优厚的创造条件。

4 借助各类书刊报纸为学生善假于物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持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引导同学们去经常与优秀学生、任课老师和亲朋好友进行交流探讨和沟通,及时发现谁或哪里有好的学习资料和书籍,并及时地去购买或借阅。经验告诉我们:一本好的书籍或一套高质量的学习资料可以帮助同学们在短时间内使自己的学业飞速进步;在这方面还需要要求同学们多借助于书店、学校图书室、阅览室、阅报窗、各类板报、市图书馆、文化馆等以及良师益友们 的书籍和资料;使他们书刊报纸等方面的优势资源为己所用。这样通过大力地借助各类书刊报纸等优势资源,就可以为同学们善假于物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持;使同学们通过借助这些优势资源使自己的知识层面和综合能力得到极大地提高。不仅能极大的提高了同学们善假于物的能力,而且使同学们初步成为一个视野开阔全方位发展且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

5 借助现代信息网络为同学们善假于物插上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