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慧社区的商业计划书

智慧社区的商业计划书

智慧社区的商业计划书

智慧社区的商业计划书范文第1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lcy044”为你整理了这篇2021年1月份招商局工作总结2月份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按照要求现将招商局一月份工作开展情况、二月份工作计划总结如下:

一、一月份工作开展情况

(一)考核科重点工作:一是与市招商局对接,完成我县2021年续建项目基数确定工作;二是完成2020年招商引资先进集体表彰和2021年招商引资任务方案起草工作;三是完成各责任单位年终考核统计、汇总、认定工作,形成考核结果报领导审定;四是完成各责任单位2021年招商项目报送基数确定和反馈工作;五是完成各责任单位2021年招商分管领导及考核信息员确定工作,并组建微信群开始报送督促和业务指导;六是完成省市重大签约项目资料搜集和上报工作;七是完成各责任单位上报1月报表及资料汇总、统计、认定,并形成招商引资简报。

(二)项目科重点工作:一是向市局、县级相关部门报送常规和临时性报表、文件。(主要领导外出招商情况、市级领导包抓项目进展情况、“百企进咸”“金秋季”项目进展情况、策划包装项目表);二是小分队外出、接待情况:外出招商4次,分别是:元月12日招商局局长李刚赴咸阳高新区西部智谷考察工业园区建设;元月13日招商局局长李刚、华夏幸福泾阳项目负责人钟辉赴陕西沪港印务经贸有限公司考察印务项目;元月19日拓巍峰县长带队赴西安与世纪荣华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对接跟进乡村振兴田园生态康养产业园项目;元月21日工信局局长党政、招商局副局长梁启涛、华夏幸福泾阳项目负责人钟辉赴沣西新城西部云谷西交思创智能科技研究院、西安嘉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考察;来泾客商接待4次,分别是:元月15日接待金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同县城投公司与其就合作等事宜进行了洽谈;元月18日接待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同县城投公司与其对接临空科技城项目;元月20日接待咸阳中电西部智谷实业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程诚一行,进行了深入洽谈;元月21日县长拓巍峰在县政府第一会议室主持召开重庆建工集团来泾考察对接座谈会,县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三是进行盖章流程拟签约项目3个,分别是: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咸阳审计中心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书、国科智慧(浙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关于国科智慧-泾阳联合创新中心项目合作协议书、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关于设立西北区块链产业研究院合作协议书;四是签约盖章项目6个县城投公司项目,分别是:北京中投创展科技有限公司关于建设数字化劳动力智慧赋能及交付基地项目战略合作协议书;广州中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关于建设智能物联网IOT技术服务及其职业教育基地项目战略合作协议书;江苏数字产权交易有限公司关于建设数字资产交易服务平台项目战略合作协议书;西安点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关于建设点云生物中试研发中心项目战略合作协议书;西安哈工大校友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西安浙江大学校友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五是筹备印刷包装产业专题会,邀请供需企业8家,对我县印刷包装产业进行详细规划。

智慧社区的商业计划书范文第2篇

武汉市信息产业办主任黄长清对记者表示,武汉建设智慧城市,将从建设“智慧小区”开始。“后湖汉口城市广场”将成为武汉首个智慧小区,这里的居民,搭乘公交地铁、进小区刷门禁、去地下车库停车、在指定商店购物、交物业费和水电费、天然气费,靠一张“武汉通”卡都能搞定。武汉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胡昱说,智慧小区“后湖汉口城市广场”涵盖1000余户商家、5000余户居民,是全国首个把城市通卡应用于居民生活的小区。

江城“智慧小区”策略

智慧小区是智慧城市与平安城市构建中的基础性细胞,武汉市借助建设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的契机,大力实施智能小区示范工程,从基于网络的简单服务,向多媒体、综合信息服务转变,将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网络家电等通过智能联网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

在2011年“两会”期间,武汉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纷纷建议,将武汉的智慧小区核心原创技术列为武汉市战略性产业,建立武汉智慧小区试点样板,同时,建立武汉智慧城市技术研究院,设在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建立武汉智慧小区产业化技术标准,建立专项资金,鼓励新建小区程度不同地推进智慧小区技术,高档小区必须达到智慧标准,目前已有开发商(沿海集团)积极要求此项技术进入。在江汉区两个国家示范社区率先推行智慧小区建设,将互动免屏电子白板、多点触控社区终端系统、家庭多媒体多触控家居等互动产品,率先在武汉的智慧社区中推广应用。

目前武汉市已经将智慧城市的应用触角伸向了民生领域,除了二维码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之外,“电子菜箱”在武汉市的社区之中悄然流行。每天天还没亮,洪山区青菱乡横堤村村民已经采收完当天的蔬菜。他们每天要赶在5点半之前将地里种的蔬菜采收完毕,随后这些蔬菜会被“押送”到车程20分钟外的加工车间。经过近三个小时的加工后,配送车陆续驶出加工车间开往各个社区。一般来说,蔬菜都能保证在24小时内送到市民手中,速度最快的仅需6个小时,而市民则可以在网上下单,在收到短信通知后,到社区楼下刷智能卡打开菜箱,取走蔬菜即可。

这是武汉市为解决菜农卖菜难、市民买菜贵而推行的一种新的农产品流通方式,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对超市储物柜进行简易改造,从而进行蔬菜交易。“这种模式属全国首创。到2012年年底,‘电子菜箱’的投放数量将达到1300组,覆盖全市700多个社区,为市民提供便利。”黄长清告诉记者。

按照《武汉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与设计》,武汉市在食品药品监管、社区、医疗卫生、国土规划、交通等多个领域建设智慧城市。如今,社区、食品安全项目已经全面铺开,而在其他领域的项目应用也进展顺利。

据了解,武汉在国内首次将“社会综合管理与服务”纳入“智慧城市”总体规划,率先提出建立智慧的社会公众服务系统,建设社会服务网站群,为居民提供互动的平台。通过网络,把各个社区连接起来,实现社区与居民间的交流和互动。借助互联网,及时向公众传递各类实用信息。

“数字家庭”畅想

2011年,武汉市东湖高新区专门成立东湖高新区“智慧小区”示范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武汉高科集团作为承担项目的牵头单位,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武汉高科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敏介绍,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全市已经进行了大规模“智慧小区”改造工程,这必将对武汉打造“智慧城市”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并带动相关经济产业的大力发展。

在东湖高新区智慧小区的“数字家庭”体验中,市民只要轻轻按一下遥控器,电视打开,灯光自动慢慢变暗,窗帘也徐徐关上。电视节目中更有1080P高清大片,观看效果如同置身电影院。除了个人娱乐、高清视频通话等,还可以拓展到室内监控、紧急求助、智能生活等。在安防方面,由于在家门口、窗户都安装了红外摄像,一旦有人进入,系统也会自动以彩信的形式发送照片到手机上。

据介绍,在社区服务方面,智慧小区将建设全IP视频监控系统、背景音乐系统、楼宇对讲系统,实现社区综合信息服务、物业管理系统与家庭互联,并将小区安防系统与武汉市“平安城市”系统对接。在公共服务方面,通过智慧小区公共平台实现与“智慧城市”相关功能的衔接,实现远程医疗、动态交通引导、公共教育服务、网络图书馆、在线购物等应用。

“简单而言,智慧小区综合服务平台是一个开放式管理运营平台,借鉴苹果公司开创的‘ipod+itunes’商业模式。”张敏介绍,这类似于可提供各类应用服务的超级市场,符合智慧小区建设需求的服务产品提供者,都可以进入该平台为用户提供服务,小区业主则可以通过该平台选择所需的服务。

待智慧小区建设完成后,届时家庭里都会有一个类似于ipad的终端,如果需要去医院就诊,可以事先通过ipad远程预订专家号,到时直接去医院,免去了排队等候;家中饮水机没水了,可以直接下订单,马上饮水公司就会送水上门;需要拜访亲戚,想拎一点土特产,出门买一时又来不及,也可以直接在这个平台上找到,免去了奔波挑选之苦;物业公司最近组织的安全检查,想了解情况,直接打开物业的界面即可;想出门,又不知道外面的交通状况,也可以实况查询……

智慧社区的商业计划书范文第3篇

数字改变职教了吗?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如果你想吃妈妈做的菜,你不一定要回家,你可以请妈妈将菜做好,通过网络发给你,你再用3D打印机打出来,你就可以享受妈妈的爱,数字改变了母子思念的方式。由此我还想到,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有一个实力雄厚的烹饪专业,有很多烹饪大师、名师,如果你想品尝他们做的菜肴,我也可以通过网络发给你们,数字改变着产品的营销和配送方式。数字改变着世界,数字也改变着职教。职业学校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的高素质劳动者,越来越多的研究和案例表明,借助数字化技术的广泛使用,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因此,我们坚信,随着数字化和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数字化、智能化等信息技术。

依据数字化生存的理念,学校实施集成六个校园的“智慧商校”工程,其建设重点依托学校现有的校园网络,融合电信网、有线电视网,运用射频识别,结合云计算等技术,打造一个“智能感知、服务创新、协同工作”的全新校园,构建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一体,集互联网、物联网、通信网为一体,集智能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生活为一体的数字化生存方式。根据学校实际需求和长远发展,依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的原则,有计划、分阶段,科学合理地构建信息校园、智能校园、互动校园、低碳校园、文化校园、平安校园这六个校园信息化建设工程。下面我从建设现状、建设愿景、建设思考三个方面汇报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

建设现状:探索与实践

2005年以来,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重在加强信息化资源建设,旨在推进教学、科研和管理的数字化校园应用。

1.数字化推动校园网络建设,不断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学校建设了一流的数字化千兆校园网网络环境,校园网信息点总数达10000多个,入网计算机2000余台,上网注册用户近7000人,覆盖了全部的办公、教学区域、学生公寓,实现了“千兆为主干、百兆到桌面”,学生公寓实现了无线接入。学校所有教室及实训室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并为每位教职工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学校拥有不同功能的计算机实训室25间、语音实验室2间、电子阅览室1间、校园广播室1间,同时学校教学楼、实训楼、行政楼重点区域、所有宿舍走廊及校园均安装了监控系统。

2.数字化推动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校特别重视信息化资源建设,自行设计开发了教学资源网络平台、精品课程平台、视频点播平台、教师个人空间、电子作业平台等。依托这些平台,学校加强了以专业部为主导的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包括教学标准建设、教学方案建设、课件建设、题库建设、案例库建设、学生优秀作业库建设几个方面。学校还开通了教学、管理、育人等互动平台,营造沟通的管道,释放管理的压力,和谐人际关系。学校还建设了会计电算化、商务英语、美发与形象设计、3D导游、物流等数字化仿真实训环境,强化教学的信息化。同时开展教师网络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推进每位学生在每节课用PPT进行课前三分钟演讲,推动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学习而不是玩游戏。为了激励系科和教师的积极性,一方面将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纳入系科和教师的年度考核、职称评定之中,另一方面在经费上给予支持,纳入教师的工作量计算,支付一定报酬。

3.数字化推动“校园卡”建设,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

学校启动了“校园卡”建设工程,“校园卡”上印有持卡人的照片、姓名、类别(身份)、所在班级和证号,覆盖校园的所有消费、水控、机房管理、图书馆、自助复印、自助打印、门禁及通道机管理、自助缴费、银行转账等功能,大大方便了师生的校园生活。

4.数字化推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升教学及管理质量

学校建有教务管理、财务管理、网络报修、学生考勤等应用系统,充分利用这些信息为学校和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努力使这些信息的可用性得到不断提高。通过数字信息平台对教务、学籍、成绩、教学信息、财务信息、维修信息实现了动态管理,科学调配学校现有资源,大大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水平。

5.数字化推动“行为百分考核”建设,强化学校“全员育人”工程

学校根据“全员育人”的理念,建设了行为百分考核系统,全体教职工参加育人工作,所有教职工都能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考核,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表现,发展趋势都有迹可寻,促进了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确保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落到实处,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搭建了一个师生和谐教育的平台。

建设愿景:目标与展望

在现有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上,学校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整合理念和思路,注重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建构六个校园,建设智慧商校。

1.信息校园

信息校园就是将学校的各种管理要求信息化,通过云计算、云存储技术和无线覆盖技术,建设智慧校园门户平台、管理信息平台、教学资源平台、教科研平台、数字化技能教室等提供无处不在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信息服务。通过师生云空间的建设,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上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信息无处不在,随手可得是信息校园的核心理念。

2.智能校园

智能校园就是通过互联网、物联网、通信网实时感知各种工作状态,实现远程移动管理、移动办公、移动定位等智能服务。

智能校园主要运用“物联网”及“校园卡”等技术实现。校园卡集成校内几乎所有服务。师生可凭校园卡通过门禁进宿舍、图书馆、体育馆;利用校园卡借书,使用校车;在校园内进行电子消费;校园卡与手机卡进行集成,手机可代替校园卡功能;校园卡同时可集成银行卡功能,利用校园卡可直接在ATM机上取现。

建设智慧教学“云空间”平台,实现智慧预习、考勤、评价,随时随地进行教学质量跟进。智慧预习,将上课时间、地点、班级,教案、学案及教师的要求、课程信息变化通知发送到学生“云空间”及手机。智慧考勤,学生刷手机进入教室,教师使用“云空间”识别学生与旁听人员。智慧课堂,采用“云空间”及电子白板互动演示系统,建立智能互动教学系统;通过“云空间”建立课程群组的学习社区、讨论小组,获取课件、提交作业。智慧评价,利用计算机或便携终端在“云空间”上进行电子考试,自动生成学生成绩,通过邮件、手机等方式向学生推送成绩,学生也可用多种方式远程登录“云空间”进行成绩查询。

建设校长智慧决策平台,校园各方面的实时数据与历史数据,通过系统自动进行分析和预测趋势,实现科学化的决策。

建设智慧宿舍管理平台,该平台集宿舍管理、门禁安全、宿舍检查功能为一体,从管理对象宿舍楼入手,根据学生状况,进行宿舍分配,并进行日常的住宿管理;学生进出刷卡,系统根据住宿信息,自动判断外来人员、非法进入人员、异常出入人员,并将相关的信息显示给值班人员,同时进行语音提醒和图像抓拍;每个宿舍门口放置宿舍文化名片,集成二维码功能,检查人员可通过刷二维码了解该宿舍学生信息、学生行为百分档案及宿舍星级并可以给宿舍打分并点评。

3.低碳校园

低碳校园是指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感知与智慧控制功能,全面实现校园的无纸化办公、管理与生活,实现建筑物与设备的智能监管、感应与控制,使水电运行和资产的管理由传统经验型向科学技术型转变,为学校“能源节约”、“减碳排放”和“低碳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和平台支持。

建设智慧能耗控制平台,通过各种传感器强大的数据采集能力,实现电力、水源、燃气及其它方面的节能减排。

4.互动校园

互动校园是指校园是一个无处不在的交流平台,利用移动终端、电脑终端实现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家校交流。

建设智慧互动平台,通过无线通讯网络、3G网络等传输途径,为教职员工、学生提供无线数字校园服务。用户可以不受空间、时间的束缚,随时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查阅(订阅)所需信息,掌握校园情况,处理工作事务,处理课业活动,发送即时信息,实时互动交流等。

建设智慧家校平台,学生家长通过及时收发手机门户信息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随时随地了解在校情况,而且能够个性化地对学生本人的学业与就业指导提供帮助,减轻了辅导员与班主任的负担,加强学校的管理工作。

5.文化校园

文化校园利用先进的IT技术及“物联网”,打造“书香校园、内涵校园”。

建设智慧图书馆,借助先进技术,完善管理,简化借阅程序,提高用户体验。智慧登记图书贴上射频识别无源标签,信息入库登记。智慧还书时,借书人只需图书放到一个指定的特定容器里。图书管理员使用手持移动读卡器成批扫描RFID标签,通过WLAN自动确认图书位置、图书信息,自动更新到后台数据库,进行智慧盘点。

建设校园智慧导览系统,基于移动运营商的智能导航应用提供校内电子地图、定位及导航服务。智慧游览提供基于GPS的校园文化游览导航图,游览者或学生游览到学校任一处文化景观时可以实时通过手机语音了解文化背景。

建设商校报、校园广播、校园新闻等推送系统,激励师生为商校发展贡献力量。

6.平安校园

平安校园是指结合当今的安防技术、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建设基于学校网络和3G网络的智慧监控、智慧定位、智慧报警系统,保障学校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降低各类治安事件的发生,为校园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

建设智慧监控平台,管理人员全面监控各个公共场所。对学校重要监视区域实现车牌与人脸识别等功能、并提供告警录像和图片抓拍,实现全天候监控。

建设智慧定位平台,在学校校车上安装3G无线车载智能监控,实现全程的车辆GPS定位、车辆运行状态信息等集中监控,为师生保驾护航。

建设思考:困难与举措

回顾学校建设情况,还存在一些困难。

1.建设资金需要加大投入

智慧商校的建设需要较大的投入,这就需要多方筹措资金,我们十分需要和欢迎企业的投入。

2.需要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必要的技术支持

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何将这些新技术无缝对接至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生活需要较高的设计理念与思路。同时,“智慧校园”建设时也需要云计算、物联网技术行业内的领先企业提供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持。

3.师生信息化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智慧社区的商业计划书范文第4篇

IBM的“智慧地球”

“智慧地球”的关键是要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统一成智慧基础设施。IBM前任董事会主席兼CEO彭明盛曾发表演讲《智慧的地球:下一代领导人议程》。彭明盛认为,传统上,一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发电厂和油井,另一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移动电话、路由器、宽带等,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是分离的。现在,是到了二者合一的时候了。

事实上,IBM经历了从“电子商务”到“电子商务随需应变”,再到现在的“智慧的地球”的三个阶段,其轨迹中的每个新理念,都相应地开启了IBM的战略转型。

IBM的“电子商务”是包含硬件、软件的信息架构构建和企业流程改造――其实质是替客户建置信息架构、企业流程的重新改造,以便企业能够通过网络,更方便而有效率地从事商业。这个理念将IBM全面转向“IT服务”。

接下来,在IT业新的转折时期,IBM又适时地推出了“电子商务随需应变”――重点在“随需应变”。当客户开始抱怨“环境不好,不购买IT设施了”时,IBM说:“我们可以根据您的需求提供服务。”围绕“随需应变”理念,IBM从收购普华永道、剥离PC业务、收购大量软件公司开始,加速“变软”,全面转向服务,力求通过打包齐全的软件产品,向客户提供从战略咨询到解决方案的一体化服务。

而后来的“智慧的地球”则是要将实体的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合二为一。IBM已紧紧占据了信息化已经相当成熟的金融和电信这两个行业的市场主动权,它希望把商业触角延伸至更多的公共设施领域,而与金融和电信相比,水利、交通、电力等行业的信息化还处在拓荒阶段,但市场规模可期。

“智慧地球”在中国

2008年11月,IBM公司提出了“智慧地球”概念;2009年1月,美国奥巴马总统公开肯定了IBM“智慧地球”的设想;2009年8月,IBM了《智慧地球赢在中国》计划书,正式开启IBM“智慧地球”中国战略的序幕。

《智慧地球赢在中国》计划书中,IBM为中国量身打造了六大智慧解决方案:智慧电力、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供应链和智慧银行。随着中国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热潮的不断升温,IBM在智慧计算、智慧数据中心等方面也投入了更多研发力量,并积极与国内相关机构寻求合作。2009年以来,IBM的这些智慧解决方案,已陆续在国内的各个层面得以推进。仅智慧城市一项,中国就有数百个城市正在或即将与IBM开展合作。

2015年4月10日,重庆市政府与腾讯签署战略协议:双方将共同围绕“互联网+”进行产业升级转型探索,同时在渝建设互联网创新创业基地,推进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腾讯方面称,基于公司积累的海量的数据基础及成熟的云计算能力,已专门定制了一套基于“互联网+”的“智慧重庆”解决方案。所涵盖的微信平台“城市服务”功能,很快将在重庆上线。“城市服务”入口将把包括交通、医疗、社保、公积金、旅游、金融等分散的生活服务功能在微信上集合到一起,成为手机里一站式、全天候的民生服务大厅。市民足不出户,点点手机屏幕,就能获得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重庆案例”是正在进行的探索,看起来激动人心。可是,从整体来看,中国在“智慧的地球”领域相关研究还存在不少困难。

首先是技术路径选择。从技术层面看,中国在发展与“智慧地球”相关的传感器、云计算等物联网技术方面,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完全采用IBM公司的“智慧地球”技术和产品,但这可能会导致中国相关技术自主研发能力的丧失;二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自己的智慧系统(或称“智慧中国”),从而掌握“智慧中国”构建的主动权。但现实情况是,虽然中国在研发方面已经具备了较好基础,且物联网研究也与国际同步,但在核心技术的突破方面还远远不够。

在高端传感器方面,中国生产能力严重缺乏,现有的传感器灵敏度较低,直接影响传感器的作用距离;在与云计算密切相关的云计算基础架构等方面,关注程度也很不足,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大型系统软件等,仍过多依靠购买国外的成品;在核心晶片制造工艺和技术方面也很不成熟;中间件、开发环境和应用软件开发等也普遍薄弱。此外,中国应用层研发的起步也较晚,且大部分分散于低端层次。因此,如何发展中国的智慧系统,选择何种技术发展路径,确实面临着相当程度的技术风险。

其次,重复建设和市场风险问题。中国与“智慧地球”直接相关的物联网、云计算等产业规模持续增大,一些重点城市在发展物联网、云计算过程中,通常依据自己对“智慧”的理解,以及自身城市建设的需求进行布局。目前,已有上百个地区提出建设“智慧城市”,30多个省市将物联网作为产业发展重点,80%以上城市将物联网列为主导产业,已经出现了明显过热的发展苗头。有专家对这种“一拥而上”的重复建设现象,纷纷表达出担忧,认为当前过热的物联网、云计算和“智慧城市”等的建设,将有可能导致新的产能过剩。

此外,我们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等智慧系统,也面临着中国市场被跨国企业垄断的风险。IBM公司的研发实力、中国战略,以及中国巨大的经济发展需求,都为IBM“智慧地球”抢占中国市场提供了新的机遇。仅以2011年统计为例,IBM在中国市场就已连续12年蝉联全部服务器市场全国排名第一,连续12年蝉联中国UNIX服务器市场第一,连续8年蝉联中国外部存储系统市场全国第一;IBM于2012年计划:将通过创新和务实的战略,帮助中国企业和政府机构提升云计算、业务分析与优化、智慧的商务、智慧的城市、高端系统/智慧的运算等关键能力,并要在重点行业、中型企业、区域拓展和公司建设等领域寻求突破,以实现发展转型和“智慧的成长”。

智慧社区的商业计划书范文第5篇

滨海新区积极建设无所不在、高速互联、宽带、智慧化服务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为构建智慧滨海提供重要支撑。

在建设城市光网方面,滨海新区对新建小区、楼宇、园区等设施直接部署光纤宽带网络。同时,积极推进南港区域、临港经济区、滨海旅游区、中心商务区等区域以及农村地区的骨干光纤网络建设。此外,滨海新区还扩大城市出口带宽,提升骨干网传输和交换能力及互联互通水平。积极推动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电网等技术的应用。2013年,滨海新区光纤干线超过67.8万芯公里,出口带宽接近1.86T,光纤入户覆盖61万户、实际接入28万户,广电网络双向改造达35万户,实施ADSL家庭用户免费升级为光纤用户计划和4M光纤家庭用户普及计划。

重点推进LTE、LTE-Advanced、WiFi宽带无线网及4G网络、移动互联网、宽带无线接入与短距离互联等试验和应用。推进三网融合,提升电信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网络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广播电视网络的数字化、双向化改造。

打造“智慧政府”

滨海新区欲统一建设覆盖新区的电子政务专网,从而打破各部门单独建设的业务专网。建立与天津市电子政务网络相联,覆盖全区各部门、各管委会、街镇、企事业单位的光纤传输网和数据网,以此为基础构建政务内网、政务外网,以及办公、视频会议、工商、卫生、教育、安监等政务专网。

为了让政府办公高效集约,滨海新区积极推进“政通云”建设。统一建设滨海新区电子政务云中心与云计算服务平台,各部门不再单独建设机房和数据中心。依托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等区内云计算资源、本地化IDC资源,建设电子政务云中心与云计算服务平台。

还将统一建设基于GIS的人口、法人、地理和经济等基础信息库公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承载基础地图数据及各有关单位的相关基础数据,服务各部门信息应用系统建设,实现一套基础地图,支撑多业务应用。此外,为了对各部门的信息公开服务、网上办公情况进行即时监察、预警提醒,将重点建设政务运行智能监督系统。同时,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平台,建设门户网站手机版,完善网上办事功能,完善全区统一的网站编辑和平台。

以信息化支撑城管工程

为了改善整体发展环境,滨海新区将以信息化支撑城市管理,创新管理模式,实现市政和社会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和精准化。

进一步完善交通指挥中心,扩大视频监控、电子警察、信号控制等系统的覆盖范围,对路况信息进行动态采集并及时。与此同时,加强公交调度系统建设,通过实时获取客流量和车辆运行状况等信息,实现对公交车辆运行线路和行车班次的合理安排,在全区推广应用电子站牌。

完善公安视频指挥调度系统与技防网建设。实现对上与市局指挥中心、指挥部、视频会议室互联,对下与所辖各分局进行视频对话、指挥、调度。加快技防网建设,新建1000个摄像监控点位,在停车场推广车辆监控系统,在干道安装车牌自动识别系统,将金融报警、机动车GPS定位等系统整合到110指挥平台。

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对城市部件进行统一编码,实现城市管理部件的全面感知和监测,从而提高发现和处置问题的效率。

加强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监测手段,对全区的空气质量、水污染、噪音、环卫等业务数据动态收集、处理和加工,准确判断全区的环境质量与污染源排放动态监测信息,为有效实施环境管理与执法,增强污染源防治、减少污染物排放提供科学依据。

建设区域能源信息管理系统。对重点能耗设备、部门进行资源监控,实现对全区水、电、气等资源的来源、消耗量等信息的动态掌控,实现节能减排。

带动智慧产业发展

滨海新区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等领域的深入应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做大电子商务规模,完善和升级船舶、工程机械、航运、钢铁、石油、化工产品、稀有金属等交易市场的电子商务平台,形成国际商品交易的“市场群”。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通过RFID技术在多式联运、口岸物流、园区物流、城市配送等方面的应用,探索利用信息技术对物流环节的全流程管理。

依托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庞大的计算资源,构建“超算云”。为石油勘探、高端装备研制、生物医药研发、动漫设计渲染、新能源、新材料等提供在线计算服务。推动百万亿次、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技术在科学研究、生产制造等领域的应用。

建设“智慧”民生工程

近年来,滨海新区积极开展智慧民生工程建设,让公共信息服务更加优质、便捷、高效。

依托电子政务网络对全区街镇的覆盖,将调解、劳动就业、民政救助等政府行政管理和服务职能延伸到街道和社区,提供高效的服务。目前,滨海新区正在研究推广以“一库四平台”为基本架构的“数字新港”办公模式,建立辖区居民基本信息库和一口式受理、网上服务、协同办公、居民诉求平台,实现街道各类各个业务事项的网上受理、办理。

在普及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基础上,建立全区卫生信息数据中心和专网,整合与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等信息系统,实现便民服务、信息共享等功能。

建设一批试点智能小区,推进社区服务网站、信息服务自助终端、多功能金融服务终端等便民信息服务设施建设。推进购物消费、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公用事业费用缴纳等网络化应用服务。推进智能家居、社区安防监控等方面的智能化应用。

在教育领域,利用网络优势为市民提供个性化、开放的网络化教育和终身教育服务。滨海新区计划推进新一代数字化校园建设,加速推进科研、教学、管理、后勤保障等的数字化。

同时,将开展网络备课、网络教研、网络学习,深化IPv6在新一代校园网建设中的应用,逐步完善各级各类远程教育系统。

相关链接

韩国:政府行政服务更加智能化

韩国正在依托网络,打造绿色、数字化、无缝移动连接的生态、智慧型城市。早在2003年,韩国政府就推出“U-Korea”发展战略,目标是把韩国建设成为智能社会。这一发展战略以无线传感器为基础,把韩国所有的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从而促进韩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