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

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

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

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范文第1篇

后结构主义文论思潮是20世纪中后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的哲学运动。有人认为:后结构主义是1962年至1972年间出现的一批法语批评著作,或者用法国后结构主义特指正宗的后结构主义。事实上,后结构主义是一种出位思想,后结构主义源于结构主义又超出结构主义,甚至没有一个独立的命名。我们对后结构主义的把握和理解还应该从结构主义开始,虽然后结构主义思想置身与结构主义思想之外,但是后结构主义思想家却处身与结构主义之内。

1.后结构主义

后结构主义是跟随结构主义觉醒之后出现的完整思想理论,它视图了解这个无法挽回地被分割成数个体系的世界,它抛弃了结构主义的简化主义方法论,找到能把握、支撑和解释一切事物的“中心”体系。我们摒弃后结构主义晦涩难懂的哲学理论体系,探究后结构主义的核心思想——“消解中心”。对于“中心”的理解,或许早已融入我们的思维和认识,后结构主义的着力点正在于此。“中心”的出现是后结构主义理论得以发展、延伸和存在的有效条件,“中心”的绝对地位保证结构的功能。德里达指出:“结构的属性,决定其自身就是一种中心,一个固定本源”。在后结构主义理论中,“中心”的原理在传统符号理论中有集中的体现---在把握事物或者分解事物时可以用符号来表示和说明,追求符号的无限运动,正因为如此,后结构主义的理论很少有相互一致的现象。后结构主义的出现是人们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对形而上学本体一元论的文化基石怀疑的产物,为之后出现的解构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2.解构主义

20世纪80年代,从后结构主义理论中衍生的解构主义出现在建筑设计领域,其最终目的是给人们提供思维活动的方法。解构主义理论比传统哲学更加难懂,它是对“中心”、“权威”、“二元主义”的批判,是对正统原则和标准的否定。“解构”体现一个文化时代的符号,它的精神本质具备后现代的特征并把后现挥到极致----对自由的追求。解构主义的主张决定其对单调性和后现代主义历史风格和商业化形式的反叛,对现代主义的统一性和构成主义的有序结构的否定,其实质在于断裂、解析和重组,是打破常规的创作手法。我们不难看到解构主义建筑是对后结构主义的反应,它注重建筑观念和意义而非功能和形式,在怀疑建筑历史的真实性的基础上,致力于建筑意义的表达。

3.美学特征

当代建筑以解构和异构的手法实现建筑的意义建构,前者强调形式逻辑关系的消解,后者强调对存在形式异化解构的意义解析。解构主义理论决定其建筑形式必然与传统审美存在极大反差,标新立异和怪诞的外观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刺激,这种视觉效果不仅来源于其建筑本身,也来源于建筑与其所处环境的反差。解构主义建筑所传递和表达的意义远比建筑的存在更为重要,外在的气质特征体现的是解构主义的审美。

(1)自由。解构主义建筑没有统一的规律可言,过分强调局部特征的结果是支离和凌乱的外观。不仅如此,构成建筑的每个局部所使用的形状和色彩及其相互间的比例和尺度无不极度自由舒展和表现。

(2)突变。组成解构主义建筑的局部往往是无预知或突然地连接在一起,突出其建筑意义的传达。

(3)失重。非线性和非欧几里得几何的造型语言使得解构主义建筑体现出极具动感的形式,线条的扭曲、翻转、倾斜是解构建筑区别于传统建筑的本质所在。

(4)奇幻。 视反常为正常,追求标新立异的局部突显是解构建筑的另一美学特征。建筑师往往在不重复任何建筑的前提下,追求超乎常理的建筑外观,呈现出觉悟仅有的建筑。

解构主义美学的本源与传统格格不入,它试图把大众从旧的惯性审美中解救出来,让人们接受新的美感并实现审美重心的偏移。我们很难找到一幢有中心性和统一性的解构主义建筑,局部的自由、突变组合使建筑呈现出强烈的视觉刺激。此外,现代日新月异的科技条件也为解构建筑的发展和实现提供强大的物质条件。

4.中国的解构建筑

随着经济和城市的发展,中国成为重要世界建筑市场,同时中国的国际地位需要世界承认,建筑成为有效的诉求手段。20世纪的中国逐渐打破了传统建筑的封闭陈规,也像西方国家一样突出建筑的开放性和审美性,解构主义建筑由此进入中国,并迅速的被人们所接受,如央视新址、国家歌剧院、广州歌剧院、鸟巢、水立方等。

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哲学;建构主义;国际关系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开始突破了现实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朝多元化、跨学科、交叉性的方向发展。冷战结束后,这种多元竞争的局面更加活跃。这一时期兴起和逐步完善的以亚历山大·温特(alexanderwendt)为突出代表的国际政治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成长为势头强劲的理论学派。它与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一起,成为了当代最有影响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且渐有后来居上之势。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探讨的主题,考察问题的角度、方法和思路都与哲学有着紧密的关联,或者说有着鲜明的哲学特征。

一、建构主义的哲学基础

建构主义原本并不是国际关系学界的概念。它最初被用于教育心理学领域,曾经出现在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论述心理发生发展及认识形成的著作《发生认识论原理》当中。在这一领域,“建构主义”被用来说明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与“顺应”两个基本过程,逐步建立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发展自身的认识结构。这一心理学基础应用于教育学中,即演化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学生、教材(知识)、媒介四要素相互作用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1](p 58-60)

对建构主义使用最广泛、最深刻的是社会学领域,建构主义被人们公认为社会学领域内的概念或方法。这也是国际关系领域内的建构主义被称为“国际政治社会学”的原因。在这一领域,建构主义主要是指一种系统的社会学方法论,即从社会化、规范化的宏观整体出发,研究社会体系、构成这一体系的个体及其观念、身份和行为实践。

国际关系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可以从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社会理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韦伯的政治社会学、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等找到其深厚的社会学渊源。[2](p 1)然而,作为一种足以挑战国际关系主流理性主义学派的全新理论,建构主义首先要做的就是夯实它整个理论大厦的根基,建立与之相联系的深厚哲学基础。

哲学是什么?形而上地说,“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艺术或智慧”。形而下地说,哲学是人们理解世界和人自身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和方法,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价值观。哲学源于人类好奇的本能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它的永恒主题是人。[3](p 4)

亚历山大·温特的《国际政治社会理论》是全面提出和阐述国际关系建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作,著作的第一部分基本上是社会理论和哲学理论。[4](p 3)温特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各个方面讨论了社会建构问题,同时建构了他“温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一是基础性层面,即第二层面问题,涉及有什么内容以及我们怎样解释和理解建构主义”。[4](p 5)建构主义在其理论部分的中心词语是:社会结构,施动者,共有观念,建构。即认为:国际社会的结构是由国际体系的施动者通过其共有观念来建构的社会性结构,而非纯粹的物质性结构;即使是行为体自身的身份和利益也不是天然固有的,而是由共有观念和与之相应的社会性结构来建构的。这是国际关系几大要素的基本关系问题。

从哲学的角度来理解,建构主义承认社会结构和行为者身份是一种存在,观念属于思维范畴,但是这一存在并不是先验的、绝对的存在,而是物质因素和思维共同建构的存在。它们的联系就在于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存在,同时建构了存在。而存在既是已有的物质存在,同时也是受思维影响的存在。因为世界毕竟只是人们所认知的世界。(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太阳,其实只是感受到了它在几分钟以前放射出的光芒,而不是此刻真正的太阳的状态。)这也就是说,建构主义并不否认理性主义所讨论的世界具有客观性,并且可以认识,但是这种客观性只有在认识的主体间才能得到体现。因为认识客观世界必须在认知实践中才能实现。[5](p 30)

建构主义试图以整体主义和观念主义的方法,诠释国际政治的体系和个体及其相互作用,对观念的建构作用、社会结构和行为体的相互作用的阐发带有明显的黑格尔辩证唯心主义哲学的痕迹。它所宣称的“探求国际政治环境从洛克文化到康德文化的过渡”,追寻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友谊的目标取向,则更鲜明地展现了建构主义类似哲学的价值追求。

二、建构主义与人、社会、观念

在国际关系的动力和构成问题上,建构主义认为,国际社会的主要施动者“国家”实际上是无法看到的,国家行动依赖于个人活动,个人的共有知识再造了国家作为团体人或团体自我的观念,“国家也是人”[4](p 272-278)。实际上,相对于理性主义把国家设定为“理性经济人”的那种人格化来说,建构主义更加深刻地分析了个体主义的人和人性,它揭示出,施动者(国家)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意愿的多元化作用建构了国家的共同观念,从而影响国际政治。它甚至把国家比拟为人,但它是一个有观念和主观性的“人”,而不是一个客观的符号。从这一点来说,建构主义可以称得上是人本主义。

而人恰恰是哲学的主题。哲学探讨人的肉体与灵魂、生存与毁灭、精神与价值以及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建构主义从具有主观观念和主体认识功能的“人”的角度来观察世界,考察国际关系,实质上是在阐述关于人、人的观念、人与社会(国家层次和国际层次的)相互关系的建构主义主张。

建构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关系规定了人的存在,而社会的人及其观念共同建构国家,从而建构整个世界。建构主义从它的角度揭示了人存在的意义以及国际关系的实质:即国际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人与人的关系,从特征上看是扩大了的人际关系,是人以及人们的共有观念建构起来的一种社会关系。由此,国际社会与国际关系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凭空的,不是先验的,而是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互动的结果;不是不包含人的观念与价值的“冰冷的机器”,而是能够体现人的主体性、社会实践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政治现象。它跟国内政治一样,是公民的意愿与选择的多元化作用的结果。建构主义发掘人,人的观念和国际社会与国际关系的联系,把三者有机地统一了起来。它拉近了个人与国际关系的距离,使国际关系变得人性化,使国际关系不再是实质上只作为概念存在的“国家”之间的事,使人性回归国际政治。[4](p 31)这不能不说是建构主义对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贡献。

三、建构主义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所谓世界观,通常是指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价值观则反映人们的需要、取舍、倾向和意愿。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注重价值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反映哲学的特性。

建构主义的世界观是明确的。它认为,“世界无政府状态”是一种特定事实,但是它不是先验的、自在的。它是世界体系的施动者及其共有观念建构的,因而也是可变的。这在哲学上就是说,世界是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也是我们的世界,人对世界来说不是无为的。这样,建构主义既肯定了现实主义关于世界无政府状态的实在性,肯定了新现实主义关于世界体系的结构性,又修正了这两者的观点,把这两种理论避而不谈的“世界无政府状态到底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提了出来,并且深入研究,进而提出了自己革命性的理念主义观点:“人类关系的结构主要是由共有观念而不是由物质力量决定的”[4](p 1)。与此同时,建构主义用辩证主义哲学的方法,把新现实主义体系理论所忽略的单位层次因素对体系的建构作用,作为建构主义所要解决的另一个中心问题。而它的答案就是:“结构引导角色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重新界定它们的利益和认同甚至角色自身。”[6](p 380)简言之,这个国际关系的世界,实质上是体系和施动者(包括共有观念)之间的相互建构。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状态问题。

与此相应的,在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和方向问题上,建构主义坚决摒弃了科学行为主义的所谓价值中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关系研究的价值观问题,提出了理性的“理想主义”。它认为,既然国际体系的施动者国家是个体人共有观念的集合,世界体系是由施动者及其共有观念建构的,体系也建构了施动者的身份和利益,而和平、幸福与友谊是正常的个人的需要,那么也就有理由相信,国际社会可以坚决地抛弃“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霍布斯式无政府文化,从竞争对手式的当代洛克文化状态走向相互友爱的康德文化,从而确保世界的和平和人类的福祉。建构主义认为,国际体系结构可以变化,变化的方向是向前的、进步的、乐观的,从而国际关系也将向着和解与和平的方向发展。它断然拒绝了现实主义关于国家的自私本能导致国际关系悲剧循环的理论,在肯定由于国家的选择和实践的消极和失误有导致国际社会“依然陷于洛克文化之中不能自拔”[4](p 42)的可能性的同时,展望了国际社会的光明前途,并对有实力的大国以及它们的选择和努力寄予厚望。这一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社会发展的螺旋式上升理论殊途同归。四、建构主义的方法论

建构主义成型于旧的国际格局解体、新的格局尚未形成的国际关系大变革时代,实践的需要呼唤理论的创新,建构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由此应运而生。但是,理性主义方法统治国际关系理论界已有多年,建构主义如何引导人们摆脱绝对理性主义的束缚,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分析和研究国际关系呢?

建构主义的方法论特征是整体主义,它从国际体系结构的总体出发,强调体系对国家的建构作用,特别是国际体系文化对国家身份和利益的建构。首先,它引导人们怀疑理性主义关于行为体身份不变的假定前提,通过两个相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关系和观念,[4](p 40)轻而易举地对理性主义理论的这一固有缺陷进行证伪。国家间关系是变化的,国家之间彼此的看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一点人人皆知,因而理性主义理论派别对此根本无从反驳。然后,进一步归纳得出:建立在实证主义和因果性解释基础上的理论假定———国际关系是一个外在的客观现实,可以通过自然科学方法加以证实的观念———是错误的。因为社会历史事件是不可逆转、不可还原的,它只能由我们,站在各自不同的位置,带着各自特有的知识、经验、价值和道德观念去认知。进一步说,完全客观的现象即使存在,对于人来说也是没有意义的,理论研究者诠释的所有事件都是人们主观认知的现象,它不能脱离物质因素的作用,但观念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的。而国际关系的实质,就是结构、施动者和共有观念的互相建构。建构主义用普通的哲学逻辑方法,向人展示了一个建构主义的国际关系世界。

但是,如果我们追问,建构主义最初是何以发现和断言国际关系的这种建构主义特征的?因为观念建构体系,体系与施动者互构本身也是不能由科学加以证实的,恐怕这只能归功于建构主义的最初创立者们所谓“智的直觉”了。

五、结 语

从哲学视角考察和分析建构主义,无疑会让对这种理论更加充满期待。温特的建构主义理论是辩证的,它重视理念的作用,又不否定物质;它是实践的,它把国际关系中问题的最终解决出路放在国家的实践上;在分析体系结构和国家时,它实际上是真正承认现实的理性主张,却又对国际社会达到互相友爱的康德文化状态充满理想主义的激情;它把国家比拟为人,从人本、人性来考察国际关系的真实属性。温特“温和建构主义”的本意是要在传统理性主义与反思主义之间找到一条中间道路[4](p 2),却开辟了一方研究国际关系理论的全新领域。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 中学语文教学,2002(8)

[2] 郭树勇,叶凡美 试论建构主义国关理论及其社会学渊源[j] 国际观察,2002(1)

[3] 胡军 哲学是什么[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 [美]温特 国际政治社会理论[m] 秦亚青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哲学;建构主义;国际关系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开始突破了现实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朝多元化、跨学科、交叉性的方向发展。冷战结束后,这种多元竞争的局面更加活跃。这一时期兴起和逐步完善的以亚历山大·温特(AlexanderWendt)为突出代表的国际政治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成长为势头强劲的理论学派。它与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一起,成为了当代最有影响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且渐有后来居上之势。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探讨的主题,考察问题的角度、方法和思路都与哲学有着紧密的关联,或者说有着鲜明的哲学特征。

一、建构主义的哲学基础

建构主义原本并不是国际关系学界的概念。它最初被用于教育心理学领域,曾经出现在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论述心理发生发展及认识形成的著作《发生认识论原理》当中。在这一领域,“建构主义”被用来说明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与“顺应”两个基本过程,逐步建立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发展自身的认识结构。这一心理学基础应用于教育学中,即演化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学生、教材(知识)、媒介四要素相互作用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1](P 58-60)

对建构主义使用最广泛、最深刻的是社会学领域,建构主义被人们公认为社会学领域内的概念或方法。这也是国际关系领域内的建构主义被称为“国际政治社会学”的原因。在这一领域,建构主义主要是指一种系统的社会学方法论,即从社会化、规范化的宏观整体出发,研究社会体系、构成这一体系的个体及其观念、身份和行为实践。

国际关系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可以从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社会理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韦伯的政治社会学、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等找到其深厚的社会学渊源。[2](P 1)然而,作为一种足以挑战国际关系主流理性主义学派的全新理论,建构主义首先要做的就是夯实它整个理论大厦的根基,建立与之相联系的深厚哲学基础。

哲学是什么?形而上地说,“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艺术或智慧”。形而下地说,哲学是人们理解世界和人自身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和方法,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价值观。哲学源于人类好奇的本能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它的永恒主题是人。[3](P 4)

亚历山大·温特的《国际政治社会理论》是全面提出和阐述国际关系建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作,著作的第一部分基本上是社会理论和哲学理论。[4](P 3)温特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各个方面讨论了社会建构问题,同时建构了他“温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一是基础性层面,即第二层面问题,涉及有什么内容以及我们怎样解释和理解建构主义”。[4](P 5)建构主义在其理论部分的中心词语是:社会结构,施动者,共有观念,建构。即认为:国际社会的结构是由国际体系的施动者通过其共有观念来建构的社会性结构,而非纯粹的物质性结构;即使是行为体自身的身份和利益也不是天然固有的,而是由共有观念和与之相应的社会性结构来建构的。这是国际关系几大要素的基本关系问题。

从哲学的角度来理解,建构主义承认社会结构和行为者身份是一种存在,观念属于思维范畴,但是这一存在并不是先验的、绝对的存在,而是物质因素和思维共同建构的存在。它们的联系就在于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存在,同时建构了存在。而存在既是已有的物质存在,同时也是受思维影响的存在。因为世界毕竟只是人们所认知的世界。(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太阳,其实只是感受到了它在几分钟以前放射出的光芒,而不是此刻真正的太阳的状态。)这也就是说,建构主义并不否认理性主义所讨论的世界具有客观性,并且可以认识,但是这种客观性只有在认识的主体间才能得到体现。因为认识客观世界必须在认知实践中才能实现。[5](P 30)

建构主义试图以整体主义和观念主义的方法,诠释国际政治的体系和个体及其相互作用,对观念的建构作用、社会结构和行为体的相互作用的阐发带有明显的黑格尔辩证唯心主义哲学的痕迹。它所宣称的“探求国际政治环境从洛克文化到康德文化的过渡”,追寻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友谊的目标取向,则更鲜明地展现了建构主义类似哲学的价值追求。

二、建构主义与人、社会、观念

在国际关系的动力和构成问题上,建构主义认为,国际社会的主要施动者“国家”实际上是无法看到的,国家行动依赖于个人活动,个人的共有知识再造了国家作为团体人或团体自我的观念,“国家也是人”[4](P 272-278)。实际上,相对于理性主义把国家设定为“理性经济人”的那种人格化来说,建构主义更加深刻地分析了个体主义的人和人性,它揭示出,施动者(国家)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意愿的多元化作用建构了国家的共同观念,从而影响国际政治。它甚至把国家比拟为人,但它是一个有观念和主观性的“人”,而不是一个客观的符号。从这一点来说,建构主义可以称得上是人本主义。

而人恰恰是哲学的主题。哲学探讨人的肉体与灵魂、生存与毁灭、精神与价值以及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建构主义从具有主观观念和主体认识功能的“人”的角度来观察世界,考察国际关系,实质上是在阐述关于人、人的观念、人与社会(国家层次和国际层次的)相互关系的建构主义主张。

建构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关系规定了人的存在,而社会的人及其观念共同建构国家,从而建构整个世界。建构主义从它的角度揭示了人存在的意义以及国际关系的实质:即国际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人与人的关系,从特征上看是扩大了的人际关系,是人以及人们的共有观念建构起来的一种社会关系。由此,国际社会与国际关系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凭空的,不是先验的,而是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互动的结果;不是不包含人的观念与价值的“冰冷的机器”,而是能够体现人的主体性、社会实践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政治现象。它跟国内政治一样,是公民的意愿与选择的多元化作用的结果。建构主义发掘人,人的观念和国际社会与国际关系的联系,把三者有机地统一了起来。它拉近了个人与国际关系的距离,使国际关系变得人性化,使国际关系不再是实质上只作为概念存在的“国家”之间的事,使人性回归国际政治。[4](P 31)这不能不说是建构主义对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贡献。

三、建构主义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所谓世界观,通常是指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价值观则反映人们的需要、取舍、倾向和意愿。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注重价值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反映哲学的特性。

建构主义的世界观是明确的。它认为,“世界无政府状态”是一种特定事实,但是它不是先验的、自在的。它是世界体系的施动者及其共有观念建构的,因而也是可变的。这在哲学上就是说,世界是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也是我们的世界,人对世界来说不是无为的。这样,建构主义既肯定了现实主义关于世界无政府状态的实在性,肯定了新现实主义关于世界体系的结构性,又修正了这两者的观点,把这两种理论避而不谈的“世界无政府状态到底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提了出来,并且深入研究,进而提出了自己革命性的理念主义观点:“人类关系的结构主要是由共有观念而不是由物质力量决定的”[4](P 1)。与此同时,建构主义用辩证主义哲学的方法,把新现实主义体系理论所忽略的单位层次因素对体系的建构作用,作为建构主义所要解决的另一个中心问题。而它的答案就是:“结构引导角色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重新界定它们的利益和认同甚至角色自身。”[6](P 380)简言之,这个国际关系的世界,实质上是体系和施动者(包括共有观念)之间的相互建构。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状态问题。

与此相应的,在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和方向问题上,建构主义坚决摒弃了科学行为主义的所谓价值中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关系研究的价值观问题,提出了理性的“理想主义”。它认为,既然国际体系的施动者国家是个体人共有观念的集合,世界体系是由施动者及其共有观念建构的,体系也建构了施动者的身份和利益,而和平、幸福与友谊是正常的个人的需要,那么也就有理由相信,国际社会可以坚决地抛弃“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霍布斯式无政府文化,从竞争对手式的当代洛克文化状态走向相互友爱的康德文化,从而确保世界的和平和人类的福祉。建构主义认为,国际体系结构可以变化,变化的方向是向前的、进步的、乐观的,从而国际关系也将向着和解与和平的方向发展。它断然拒绝了现实主义关于国家的自私本能导致国际关系悲剧循环的理论,在肯定由于国家的选择和实践的消极和失误有导致国际社会“依然陷于洛克文化之中不能自拔”[4](P 42)的可能性的同时,展望了国际社会的光明前途,并对有实力的大国以及它们的选择和努力寄予厚望。这一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社会发展的螺旋式上升理论殊途同归。四、建构主义的方法论

建构主义成型于旧的国际格局解体、新的格局尚未形成的国际关系大变革时代,实践的需要呼唤理论的创新,建构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由此应运而生。但是,理性主义方法统治国际关系理论界已有多年,建构主义如何引导人们摆脱绝对理性主义的束缚,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分析和研究国际关系呢?

建构主义的方法论特征是整体主义,它从国际体系结构的总体出发,强调体系对国家的建构作用,特别是国际体系文化对国家身份和利益的建构。首先,它引导人们怀疑理性主义关于行为体身份不变的假定前提,通过两个相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关系和观念,[4](P 40)轻而易举地对理性主义理论的这一固有缺陷进行证伪。国家间关系是变化的,国家之间彼此的看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一点人人皆知,因而理性主义理论派别对此根本无从反驳。然后,进一步归纳得出:建立在实证主义和因果性解释基础上的理论假定———国际关系是一个外在的客观现实,可以通过自然科学方法加以证实的观念———是错误的。因为社会历史事件是不可逆转、不可还原的,它只能由我们,站在各自不同的位置,带着各自特有的知识、经验、价值和道德观念去认知。进一步说,完全客观的现象即使存在,对于人来说也是没有意义的,理论研究者诠释的所有事件都是人们主观认知的现象,它不能脱离物质因素的作用,但观念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的。而国际关系的实质,就是结构、施动者和共有观念的互相建构。建构主义用普通的哲学逻辑方法,向人展示了一个建构主义的国际关系世界。

但是,如果我们追问,建构主义最初是何以发现和断言国际关系的这种建构主义特征的?因为观念建构体系,体系与施动者互构本身也是不能由科学加以证实的,恐怕这只能归功于建构主义的最初创立者们所谓“智的直觉”了。

五、结 语

从哲学视角考察和分析建构主义,无疑会让对这种理论更加充满期待。温特的建构主义理论是辩证的,它重视理念的作用,又不否定物质;它是实践的,它把国际关系中问题的最终解决出路放在国家的实践上;在分析体系结构和国家时,它实际上是真正承认现实的理性主张,却又对国际社会达到互相友爱的康德文化状态充满理想主义的激情;它把国家比拟为人,从人本、人性来考察国际关系的真实属性。温特“温和建构主义”的本意是要在传统理性主义与反思主义之间找到一条中间道路[4](P 2),却开辟了一方研究国际关系理论的全新领域。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 中学语文教学,2002(8)

[2] 郭树勇,叶凡美 试论建构主义国关理论及其社会学渊源[J] 国际观察,2002(1)

[3] 胡军 哲学是什么[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 [美]温特 国际政治社会理论[M] 秦亚青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历史与逻辑分析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01-0015-05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当代社会主义特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作为一种社会形态蕴含在其内核中最具有决定社会性质和发展前途意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这一社会中的各种思潮无疑应该处于引领地位。然而,社会思潮的复杂性甚至远远超过了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在一个社会形态结构中,其精神文化板块内有多少社会思潮有时可能都是难以历数的!因此,要引领各种社会思潮,主流核心价值体系就不仅是一个占据全社会统领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集合体,而且更加是在其自身的整个历史进程中,根据社会各种思潮的布局、变动、影响和发展的多层次动态结构体。它不但具有对其全社会各种社会思潮的先进性,而且具有自身不断建设、不断与时俱进,在其核心价值体系内部各个逻辑层次上的无限活力,因而从多层面层次上始终保持着对其他各种社会思潮的引领地位。本文正是根据上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这种历史和逻辑视野,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尝试。

动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结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历史结构,也是一个不断积累和不断丰富发展的科学整体,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进程中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价值和目标,以及在这种意识形态指导下逐步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

本体结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人类历史发展科学规律的揭示,以及科学思想、价值观念的批判和继承。这是一种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性、战斗性的思想意识形态,同时也确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最高最核心的价值观念,它对以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何形态都具有根本的指导性。

发展的结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后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成长出来的核心价值体系形态。它包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中对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新变化、新问题,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所作的新贡献;资本主义在发展进程中自身历史性变化、进步积累的新的思想价值观念给马克思主义者的新启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首先出现,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的建设,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构的革命性、战斗性、批判性尤为突显。

在中国特定历史情况中,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或中国结构:社会主义的思想意识形态为指导,在中国革命、建设以及对长期执政时期认识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的形态。它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贡献;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中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内容;当代世界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20世纪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形成的对人类社会进步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益为其所接受并承认的内容(包括社会长期执政国家的,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由诞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逐步扩展成为具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指导层面的一整套极为丰富内涵的价值观念体系,这种价值核心体系在历史发展上的动态性就决定了今天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样,这种动态性也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巨大包容性。

包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逻辑结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发展以及它的巨大包容性表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上,即前者包容后者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或者说是这个体系的灵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多层面结构。这个结构中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与各国基本国情相结合中发展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吸取的世界发展历程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理论和观点,包括派生在一些制度层面、机制层面、管理层面、思想观念层面的思想和思潮;社会主义在一个社会长期执政过程中形成的被各个阶层、各个政治团体所承认的共同理想、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和行为规范等等。

这个多层面的逻辑结构犹如多层面的同心圆,最中心最核心的层面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识形态,而正是这个最核心的层面决定了这个价值体系的性质,决定了奉行这个价值体系的社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前途。在其外层的是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理论、政治制度和体制的发展理论、社会文化思想思潮发展理论等等,这些层面的内容被核心价值观所决定,有什么内容的价值核心体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性质和其他思想观念。在再的是被当今世界和社会各个阶层、政治团体所接受的共同理想、价值观、行为规范等等,这些价值观和一些行为规范被多种价值核心体系所承认和接受。在这个多层面的同心圆中,越向扩展,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的价值观包容性就越宽广,或者说意识形态的特征就越淡化(或越向圆心深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特征越突出);越向扩展,它与其他性质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的交融就越多。即它们之间共同的东西越来越多(或者越向发展,它与其他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观交叉点越来越多,或包容性越来越大)。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显示出这样的逻辑结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识形态、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社会主义社会所肯定和接受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共处和不反对的价值观念等等(包括宗教的一

些价值观念)。这里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多层结构的圆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他的价值观念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他观念的性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社会最基本的不可或缺的价值观。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而发展过来的高级社会形态,在其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上,它必须继承人类历史上经过实践检验的优秀价值观,无论在什么社会,只要它曾经对人类社会进步起过重要的推进作用的进步价值观都应该为社会主义社会所继承,这些构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全部内容。比如;公平正义、民主法治、保障人权、以人为本、崇尚科学、善良正直、诚信友爱等等,社会主义社会是不排斥这些价值观的。所以,今天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定义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但这些不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应该是社会主义社会最核心、最重要、最具有本质属性的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社会高于其他社会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社会继承人类优秀文明所发展出来的更高的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体系多层面同心圆的圆心。在这个认识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定位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其他人自由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人成为社会的主人、自然的主人、人自身的主人,这是马克思主义也是社会主义全部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是区别于其他社会的价值观,是其他社会不追求也不可能追求的目标。从静态来讲,它是社会主义独有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社会的有些价值内容,有些社会不但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而且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为追求这些价值观也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每一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其他人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其他社会不但没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而且也不可能做到。正是因为这一点,马克思恩格斯从来反对抽象地谈论公平正义,而是把社会主义社会这样最根本最高的价值观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恩格斯晚年在接受法国费加罗报记者采访时,就有记者提问能不能用最简明的话来概括共产主义未来社会是什么样?恩格斯用的就是共产党宣言中的这一句话;从动态来看,这一价值观是贯穿社会主义社会全过程的价值目标,其它的社会价值观在资本主义社会有些就已被推到了一个很高的平台上,这样很高的平台为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实现提供了建设的基础,没有这样的基础就不可能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那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外层面结构的内容发育还不健全,所以我们要补这一课,但是,不能因为要补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崇尚科学、诚实守信等这些课,就把它们扩大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实际上,这些东西有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做得已经很好了,当然是发达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只是为它奠定了基础,实现这一价值目标则是社会主义社会长期建设的过程,始终是社会主义需要追求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由内层面结构和外层面结构组成的整体,这个逻辑结构的包容性决定了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一是与其他社会的价值构成相比较,内层面结构不同,外层面结构又有互相认同的价值。当今世界各个社会有许多社会思潮、价值观念,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形态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尽管在其内在核心和本质上有所区别、或者对立,但是在价值核心体系的多层面结构中,对一些价值观念如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又是互相认同的,例如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二是内层面结构相同,外层面结构有差异。一些社会有许多社会思潮、价值观念相同,社会制度、价值体系相同,但是外层面结构的一些价值观念,如民族的、宗教的观念却不同,而且往往有时在层面发生矛盾,例如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所以,从这些结构中我们看到两面,一方面,由于其价值核心体系多层面结构深层意识形态的不同,它们的矛盾和对立又是不能忽视的,其阶级性质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价值核心观念和社会制度。另一方面,如果再往看,多种层面价值观念,如民族的、伦理的、宗教的,又使得许多看起来阶级性质相同、社会性质相同的社会,矛盾又时有发生;一些国家制度不同、社会性质不同的社会,在许多层面又有不少合作和协同行动。这些多层的组合就是逻辑结构包容性的复杂性,它可以产生非常复杂的组合。

多层次建构:引领社会思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上述包容性分析使得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命题成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多层结构说明它可以引领当代社会思潮。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形态的同心圆,从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形态等同起来,简单地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那么本命题就不成立。因为前者更宽泛更宏大,尽管后者处于统领地位,而对各种社会思想的引领作用则是整个核心作用体系有机动作的结果。要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做到对当代社会思潮的引领,就必须根据这一内在复杂的历史和逻辑结构进行多层次的建构。

根据历史结构的发展进行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关键就是多层面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现代化、当代化建设,以保持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他层面的价值指导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从时代的发展来看,它的发展与创新对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历史建构的多层次性,就必须使这一历史结构的丰富内涵现代化、当代化:即从当代世界的深刻变革中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客观性、真实性、具体性;从批判吸收当代世界各种思潮中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战斗性、包容性、彻底性;从马克思主义诞生至今世界历史的深刻变革中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连续性、变革性、现代性;从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改革中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真理性、开放性、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他层面的与时俱进以及对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的价值先导意义。

根据逻辑结构的多层面建构,其关键就是保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一致性,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其他价值层面的统领性以及其他各个层面价值的强大张力。具体地说:

第一,内敛性建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意识形态概念,社会主义是一个社会形态概念,社

会形态的概念远远大于意识形态的内涵和外延。在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中有着许多的社会思潮,这些思潮的存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能够引领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思潮,首先就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身的建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活力,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命力,决定了它的先进性和时代性,特别是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社会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要加强对外部世界和各种社会发展进步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就是在其核心问题上,在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上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同层面内容的统领性,而且还要使其不同层面的结构加强对其他社会思潮不同层结构的吸引性(内敛性建构)。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个层面不能被其他社会思潮所吸引,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个层面(外层面结构)不断产生与其核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离心力,如果是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多层面同心圆结构就会瓦解。而今天。在我们的价值核心体系的建构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他层面的统领性有削弱的倾向,某些层面的建设处于无为状态或者是主动放弃阵地,这样就会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身处于解体的状态,另外,还有一种倾向就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某些层面(外层面结构)建设上,一味地排斥人类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念,把这些东西全部推到对立的立场上去,使得我们自己在价值体系上把自己孤立起来。所以。内敛性就是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识形态层面加强对外层面结构的吸收性、向心性、统领性建设,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统领下外层面结构的适应性、包容性、丰富性建设。

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幼儿教育

建构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参与、自主学习和主动构建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作用。建构主义这一理论对幼儿教育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为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促进幼儿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提供了理论支撑。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是某个心理学家或教育学家个人的理论成果,而是众多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关于建构主义知识、理论与实践进行探索和总结的成果,他们主要包括杜威、维果茨基、加德纳,形成了众多建构主义理论流派,如个人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激进建构主义、信息加工建构主义等。尽管不同的建构主义流派有各自的主张,但他们在学习理论上却有着共同的观点,即建构主义者都认为学习者是主动地建构他们的认知世界,提高认知功能,而不是通过单向传授被动地接受知识。

(一)建构主义知识观

知识观,是指对知识的认识、看法以及与此有关的观念的综合。它涉及到的一些基本问题有:什么是知识,知识有哪些形态,知识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是客观的,但他们更强调,知识主要是由个人主动地建构而获得的。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仅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而不是绝对的真理,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不同的个体会依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相同的命题进行不同的建构,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只有通过主动建构来完成。建构主义知识观引起了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的一系列变革,这一理论使幼儿教育工作者重新考虑如何帮助幼儿主动建构知识,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质疑、探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环境中,进行建构意义的学习。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一定的刺激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信息加工理论者把人脑当成计算机,把学习看成信息的登陆、存贮、提取的过程;而建构主义者则认为学习是一个交互用的过程,是在一定的情境中,新知识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的交互作用,即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积极主动地建构,从而获得的对客观世界的意义建构的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由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构成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是开放的环境,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促进的环境,是充满对客观世界的意义建构的环境。学习的本质就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而对客观世界的意义建构就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三)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不是接受知识的木偶,教师也不是传授知识的机器,教学不是简单的告诉,而是与学生交流、探究以及做出调整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已有的经验基础,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乐于探究,从而获得新知识、新意义的建构。建构主意的教学策略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创造一定的问题情境,促进学习者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从而积极主动地建构客观世界的意义。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一)学习要配合儿童的认知水平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是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主体之外,而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认知结构。

儿童是通过同化或顺应获得新知识的。同化是通过经验或认知结构实现对感觉资料的吸收。儿童积极主动地同化必须以已有的经验背景和认知结构为基础,因而在学前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了解儿童已有的经验背景和认知发展水平,教师为幼儿呈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要有利于幼儿积极主动地同化新知识。顺应是儿童借助与新知识或观念的接触,促进已有结构、图式发生改变的过程,或创立足以容纳新接触事物的图,或修正原有结构以容纳新事物的过程。调节是主体在新知识与已有认知水平发生冲突的情境中做出的对原有认知结构的调节。根据建构主义理论,认知冲突有助于幼儿认知水平的发展。同时,我们可以看出,幼儿教师要利用好认知冲突,推动幼儿认知的发展,一方面要了解幼儿已有认知水平,为幼儿提供的教学、游戏等活动要能引起幼儿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和求知的兴趣;另一方面,认知冲突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要符合适度原则,远远高于幼儿原有认知水平的教学和游戏等活动,太难或非幼儿能力所能达到任务或游戏,会使幼儿对活动失去兴趣,不利于培养幼儿主动探究的精神。因而,在幼儿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幼儿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幼儿提供最适宜的认知冲突,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建构新的认知水平。 

(二)重视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交互作用的过程,是学习者通过交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理解、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幼儿思维处于感知运算阶段和前运算阶段,只有在与他人或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才能逐步建构对客观世界的意义。如幼儿只有在对物体的动作中,才能建构物体的轻重等概念。幼儿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真正建构出数理逻辑经验,如为了让幼儿掌握数的抽象意义,可通过让幼儿摆弄石子,时而将距离放大或缩小,时而改变计数方向和次序的过程中,幼儿最终发现总数始终不变,从而获得对事物量关系的认知并体验到数学的趣味性。在幼儿的实际教学中,教师为幼儿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游戏,在游戏和活动中,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发展。

(三)重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同化作用的实现是儿童主动作用的结果。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和游戏是以幼儿自身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的。正如皮亚杰所言,“一切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和需要为先决条件”,兴趣实际上不过是同化作用的动力。人们对事物的兴趣和需要诱发认知冲突,教师利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激发幼儿适度的认知冲突,将幼儿对事物表面的兴趣内化,将幼儿的外部需要转化为内部需要,发展幼儿主动地探索事物的积极性和认知事物的能力。

(四)重视幼儿之间的交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情境就是指为学习者创设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为学习者的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提供一定的情境。协作发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协作,而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的协作、会话有助于引发学习者自我反思,从而促进原有认知结构的发展。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师幼之间、幼儿之间的交往,这种交往能够有力地促进幼儿语言、情绪、社会性以及认知的发展。幼儿只有在与其他幼儿交流时,才会知道其他人的看法并非都与自己的一样,这样幼儿就不可避免地要进行辨别、思考,从而学会从他人的立场去思考问题,从而有利于幼儿养成批判性、客观性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有利于摆脱幼儿的自我中心状态。

(五)为幼儿创设一个开放的良好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