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简述竞技体育的特点

简述竞技体育的特点

简述竞技体育的特点

简述竞技体育的特点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运动素材教材化

1问题的提出

我国学校体育由于受到军事体育竞技体育的影响,学校的体育工作出现了飞速发展,但是,也出现一些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学生的体质水平出现下降的趋势;肥胖人群不断增加;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耐挫折能力差,自杀与犯罪的学生时有发生;社会适应能力差,人际关系紧张,交往能力差;许多学生直到大学毕业也未能掌握一项体育技能。体育教材内容过于竞技化,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学校体育教学偏重于竞技运动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忽视了体育的娱乐性、趣味性。新课标的提出为我们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提出了“健康第一”的理念,注重“以人为本”,体育教学的不仅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得到快乐,同时体育运动生活化。新课标鼓励开发校本课程,但是,缺乏理论支撑,表述比较笼统,许多学校仍然照搬体育竞技项目,缺乏对竞技体育项目的加工与改造,表现在教学内容高、难、繁、杂,学生难于掌握,得不到快乐体验,学生的掌握效果不好,使学生对体育运动望而却步,对运动素材技术性的改造,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得到快乐,并且生活中可以成为休闲娱乐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健康参与、娱乐和运动,同时,新的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为新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丰富体育教学内容。133229.CoM

2概念界定

“运动素材教材化”:所谓“运动素材教材化”就是按照现代的教育思想和科学方法、原理,将那些属于体育运动范畴的运动项目,经过合理的加工和改造,使之成为服务于学校体育教育目的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到加工竞技运动素材最后形成教学内容这一系列的过程就叫做“运动素材教材化”。

“运动素材”是可被选择的一切身体活动内容,具体来说有现代竞技运动项目和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包含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与“域外”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每个运动素材中都有人类创造的痕迹,都有不同的文化含量,都有劳动人们倾注的文化因素。

3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的思路

对竞技运动的表现形式存在不同的观点:

(1)认为是奥运会的体育项目都称为竞技运动,而其他的运动项目划归为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这其中包含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域外”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2)认为具有统一的规范的赛制的体育项目都称为竞技运动,而其他的划归为非竞技项目。

由此可见,尽管竞技运动的概念与表现形式在表述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就其概念的核心内容来讲,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主要表现在:①竞技运动是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为核心目标的;②完成这一目标的途径是训练和比赛;③运动个体充分发挥其生理性能力(体格体能、运动能力等)和心理性能力是完成目标的基础;④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即是运动个体经由持续不断的训练,最终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的过程;⑤竞技运动的技术是高、难、美、新、杂,最人限度地挖掘内在体力、心理、智力方面的潜力。

当前,基础教育的体育教学内容主要以竞技项目为主,即使是武术这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打上了竞技武术的烙印。竞技运动是人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以最人限度地挖掘内在体力、心理、智力方面的潜力,攀登运动技术高峰,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运动项目。竞技运动的技术是高、难、美、新、杂。对于在新课程标准下“健康第一”理念下,对竞技项目素材的转变的视角与方法,未能从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出发,机械地搞“一刀切”,表现在:l、运动技术的高难度与学生学习掌握之间存在着根本的矛盾,竞技运动的技术高、新、繁、杂、难的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常常认为是最先进的技术,必须传授给学生,但是那种高技术恰恰是少数人的“专利”违背了选取运动素材应遵循个体差异和个体需要的原则。在基础教育当中学生抱着大篮球投篮,有的学生连篮板都碰不到,试想学生如何能够通过体育运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到快乐,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体育成为小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必须对竞技体育运动素材进行合理的改造。

80年代后,前苏联、美国等国家兴起小排球、小篮球、小足球运动,学校体育部门对正规的排球、篮球、足球等竞技体育运动的器材、场地进行改革,很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目前,日本学校体育教学中,对正规的竞技项目进行改造,使之进一步适合青少年健身运动的需要,这是在青少年中开展竞技项目的厂泛措施,被改造的竞技项目可称作为亚竞技运动。亚竞技运动包括牛正规和非正规两个层次,半正规是修改正式的规则,而非正规是自己制定规则。因此,亚竞技运动项目并没有改变通过竞争决定胜负的竞技特征。日本的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选取教学内容,将复杂的正规竞技项目的动作,技术,战术体系和规则分解化,向趣味化、娱乐化、游戏化方面发展,在传授运动技能的同时向同学讲授体育运动背后的文化背景,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得到快乐,愉悦身心。这样学生才能热爱体育,使体育运动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真正实现体育生活化。

4民族体育项目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体育教学内容的思路简述

民族体育项目在竞技性、观赏性、价值、娱乐性上与竞技体育项目相媲美。做为中华民族体育项目具有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凝聚民族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健身、养心的作用。

吸收民族文化:民族体育项目多、游戏化、娱乐休闲性、民族性、有的还有宗教色彩。

民族体育项目运动素材的概述:例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气功秋千、磨秋、跳跳板、踢毽予、放风筝、打陀螺、赛威呼、跳板、顶罐走、摔跤、打嘎儿等。

“域外”民族体育项目,英国的龙保龄球、法国的叭幢球、苏格兰的莎莎球手球、水球、网球、棒球等。

民族体育项目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的需要根据学校条件(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民族体育的知识技能等),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体育运动基础与经验等),教师(能力、教学经验、技能)。

(1)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选择。

(2)技术含量与学生的具体情况协调一致,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3)选取原则和引进条件全部满足。

(4)技术上简约化、竞赛上规范化、运动强度和密度的缩减化。

(5)原汁原味,去粗取精。

简述竞技体育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 运动素材 教材化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0-0179-01

一 问题的提出

我国学校体育由于受到竞技体育的影响,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也出现一些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学生的体质水平出现下降的趋势;肥胖人群不断增加;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耐挫折能力差,自杀与犯罪的情况时有发生;社会适应能力差,人际关系紧张,交往能力差;许多学生直到大学毕业也未能掌握一项体育技能。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学校体育教学偏重于竞技运动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忽视了体育的娱乐性、趣味性。新课程标准为体育教学提出“健康第一”的理念,注重以人为本,体育教学不仅要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得到快乐,同时体育运动要生活化。新课标鼓励开发校本课程,但是,缺乏理论支撑,表述比较笼统,许多学校仍然照搬体育竞技项目,缺乏对竞技体育项目的加工与改造,表现在教学内容高、难、繁、杂,学生难以掌握,得不到快乐体验,掌握效果不好,使学生对体育运动望而却步。对运动素材技术性的改造,可以使学生通过体育学习能够得到快乐。生活中,体育可以成为休闲娱乐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健康参与、娱乐和运动,同时,新的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为新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二 概念界定

运动素材教材化,是指按照现代的教育思想和科学方法、原理,将属于体育运动范畴的运动项目,经过合理加工和改造,使之成为服务于学校体育教育目的的教学内容,从确定教学目标到加工竞技运动素材,最后形成教学内容,这一系列的过程就叫做“运动素材教材化”。

“运动素材”是可被选择的一切身体活动内容,具体来说,有现代竞技运动项目和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包含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与“域外”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每个运动素材中都有人类创造的痕迹,都有不同的文化含量,都有劳动人民倾注的文化因素。

三 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的思路

对竞技运动的表现形式存在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奥运会的体育项目都称为竞技运动,其他的运动项目划归为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其中包含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域外”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另一种认为,具有统一规范的赛制体育项目都称为竞技运动,其他的划归为非竞技项目。

由此可见,尽管竞技运动的概念与表现形式在表述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就其概念的核心内容来讲,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主要表现在竞技运动是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为核心目标的,完成这一目标的途径是训练和比赛。运动个体充分发挥其生理性能力(体格体能、运动能力等)和心理性能力是完成目标的基础,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即是运动个体经由持续不断的训练,最终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的过程。竞技运动的技术是高、难、美、新、杂,最大限度地挖掘内在体力、心理、智力方面的潜力。

20世纪80年代后,苏联、美国等国家兴起小排球、小篮球、小足球运动,学校体育部门对正规的排球、篮球、足球等竞技体育运动的器材、场地进行改革,很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受到了学生的欢迎。目前,日本学校体育教学中,对正规的竞技项目进行改造,使之进一步适合青少年健身运动的需要,这是在青少年中开展竞技项目的广泛措施,被改造的竞技项目可称作亚竞技运动。亚竞技运动包括半正规和非正规两个层次。半正规是修改正式的规则,非正规是自己制定规则。因此,亚竞技运动项目并没有改变通过竞争决定胜负的竞技特征。日本的这种做法,值得学习与借鉴。

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选取教学内容,将复杂的正规竞技项目的动作技术战术体系和规则分解,向趣味化、娱乐化、游戏化方面发展,在传授运动技能的同时向同学讲授体育运动背后的文化背景,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得到快乐,愉悦身心。至此学生才能热爱体育,使体育运动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真正实现体育生活化。

四 民族体育项目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为体育教学内容的思路简述

民族体育项目在竞技性、观赏性、价值、娱乐性上与竞技体育项目相媲美。作为中华民族体育项目具有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凝聚民族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健身、养心的作用。

民族体育项目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需要根据学校条件(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民族体育的知识技能等),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体育运动基础与经验等),教师(能力、教学经验、技能)而定,具体遵循五个原则:一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选择;二是技术含量与学生的具体情况协调一致,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三是选取原则和引进条件全部满足;四是技术上简约化、竞赛上规范化、运动强度和密度上缩减化;五是原汁原味,去粗取精。

简述竞技体育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跆拳道;特点;发展趋势

跆拳道是一种利用拳脚进行搏击的艺术方法。本文就跆拳道运动的特点,从教育性比较突出、时代性显著、竞赛操作具有简便性、具备的观赏性较强、发展策略具有科学性、强调精神修炼、及具备较为突出的健体防身性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就竞技跆拳道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走向产业道路促进其整体的综合发展进行了阐述。为其他项目更好的推向世界,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

本文以练习跆拳道者为研究对象,对河北省跆拳道专项教师和河北省队教练等专家进行了访谈。根据研究需要,笔者分别在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及网上收集、整理了跆拳道方面的文献资料,阅读了大量有关跆拳道的书籍,并对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

一、跆拳道运动的特点

1.教育性比较突出

跆拳道练习虽然是以格斗的形式进行的,但由于双方是以提高技艺和磨练意志品质为目的,所以在双方各自的内心深处都必须持有向对方表示敬意和学习之心。在练习或比赛前后,双方都一定要向对方敬礼,即所谓“以礼始,以礼终”。“以礼始,以礼终”是跆拳道运动所推崇的尚武精神。礼仪不只是形式上的表现,而是要发自内心地实施它,在长期练习和比赛的过程中逐渐将礼仪的形式转化为心理动力。最常用的礼节表示方式是向教练、同伴敬礼。练习中要以“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为宗旨,将“礼仪”意识生活、学习、工作化,从而激发人顽强果断,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练人坚忍不拔、积极向上的品质;培养人礼让谦逊、宽厚待人的美德;造就人热爱祖国、勇于献身的思想,为社会和国家练就具备优秀品质的建设者,这对青少年尤其具有潜移默化的特殊的教育意义。

2.时代性显著

在20世纪60年代初,二战刚刚结束,亚洲各国百废待兴,急需进行经济建设,以恢复国力。但是,面对身心倍受摧残的各国人民,只有用强大的精神动力给予鼓舞,才能促进其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于是重塑民族精神,倡导顽强拼搏便成了许多国家的重中之重。而跆拳道运动所具备的顽强拼搏性,能够培养人坚韧向上的精神,自然便成了这种动力的载体。以韩国为首的亚洲国家把跆拳道运动的推广与社会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不仅使跆拳道运动充分发挥了其社会功能,同时也为其走向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竞赛操作具有简便性

跆拳道正式比赛是在10m×10m见方铺专用垫子的场地上进行的,运动员照世界跆拳道联合会竞赛规则,穿戴道服、护具进行比赛。比赛前要对运动员进行点名检查,检查合格后,由一名教练员和运动员进入比赛场地指定的位置准备进行比赛。比赛过程除禁止使用肘、膝关节和摔法等动作以外,可以利用拳(直拳技术攻击)和脚(踝关节以下脚的部位攻击)攻击对方躯干被护具包裹的部分,但禁止攻击后背脊柱;头部除后脑外的整个头部,只允许用脚的技术攻击。使用允许的技术,准确、有力地击中有效得分部位才能得分。击中躯干得1分,击中头部得2分,击倒对手(被裁判员读秒的情况下)追加1分。最后以三局比赛得分和扣分的总计来见分晓。可见跆拳道竞赛规则统一,评判标准相对简便,场地器材使用简单,适应现代的竞技比赛,很容易为人接受,这也是跆拳道走向世界的重要原因。

4.跆拳道观赏性较强

跆拳道具有典型的东方文化色彩,它不仅是一项具有较强攻击力的项目,也是一件精美的形体艺术品。中国武术有句谚语:“手是两扇门,全靠脚打人。”这句话也正好可以描述跆拳道比赛的场面。由于规则限制,跆拳道是以脚为主,如踢、劈、旋、摆、踹、蹬等各种技法均可进行攻击,由于脚法攻击的动作幅度大,组合腾空动作多,变化多样,观赏性特别强,常有出人意料的精彩动作出现,充分展示了搏击特征和人的腿部、躯干的生理特点。双方在比赛中也多采用腿法,不仅较力斗争,而且更讲究较力斗智,增加了比赛的强刺激性。除打斗外,跆拳道的功力检验更是异彩分呈,它主要是表演者徒手或赤脚,原地腾空,运用不同技术以肢体直接击碎坚硬的木板或砖瓦,表现出惊人的杀伤力,充分展示了激烈对抗过程中的形体美,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5.发展策略的科学性

跆拳道推广者认识到,只有将跆拳道纳入现在竞技体育的轨道,与世界体育大趋势融合,才能更迅速、更科学、更系统地发展。竞技跆拳道是为了符合奥林匹克的要求,在传统跆拳道的基础上经过改革而形成的。在改革的过程中,对传统跆拳道进行了技术限制,是竞技跆拳道突出了腿法特点。技术改革的同时,考虑了项目的安全、易于判别和具有观赏性,完全符合了奥林匹克对项目的要求。竞技跆拳道的成功入奥,极大的促进了跆拳道项目的发展,跆拳道的国际传播达到了一个高峰。韩国成立了“国技院”专门的研究与推广跆拳道技术,它研究建立的竞技跆拳道体系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二、跆拳道运动的发展趋势

良好和扎实的社会基础为跆拳道运动的推广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健身、防身、修身是21世纪国际大众体育的趋势。跆拳道正好完全符合这个特点,这使该项目受到社会和群众的普遍欢迎。跆拳道开展起来简便易行,容易操作,而且不需要昂贵的器材和场地所以跆拳道运动的发展趋势会越来越好。

首先,跆拳道已进入奥运会,并逐渐成为世界性的运动项目。能进入奥运会项目充分显示了它自身的魅力,而魅力来自于实力,实力则取决于运动项目自身体系结构的科学性以及世界对其认可的程度。虽然国际奥委会中并没有所谓的“永久比赛项目”的规定,但这却意味着从2008年奥运会开始,跆拳道将会一直成为正式比赛项目。跆拳道运动能够在短短几十年内迅速风靡世界且又跻身奥运会,其自身魅力不言而喻。而跻身奥运会也充分证明了竞技跆拳道将成为跆拳道运动发展的主要趋势。

其次,跆拳道运动逐渐形成产业化。跆拳道产业化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跆拳道培训。它是跆拳道运动的基础性经济收入(2)全可以像拳击比赛一样,采用自身的价值去创造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跆拳道休闲娱乐。现代工业文明的精细分工、紧张的工作节奏、多重的社会角色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当代人强烈渴望精神家园的绿洲来滋润疲惫不堪的心灵。而当保龄球、高尔夫球、网球及健美操等时尚运动为人们所熟知后,跆拳道正以集竞技、健身、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崭新姿态来到人们身边,成为时尚运动家族的一员。(4)跆拳道服装、器械、书籍以及音像制品的生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世界范围内的跆拳道经济圈正在逐步形成,已呈献出产业化的雏形。如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沸点跆拳道俱乐部”,就是将跆拳道作为主要的经营项目,不仅搞跆拳道培训还组织比赛,同时经营服装、器械、书籍及音像制品。相信不久的将来,极具商品化的跆拳道运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摆脱原有旧形式的束缚,极大的推动其自身的发展,逐渐走向职业化的道路。总之跆拳道运动本身具备科学系统的体系与超凡的魅力,在风靡世界的同时,它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跆拳道运动具备的教育性比较突出和时代性显著;竞赛操作具有简便性,景色观赏性较强;跆拳道运动发展策略具有科学性、跆拳道运动强调精神修炼及跆拳道运动具备较为突出的健体防身性;跆拳道运动能风靡世界和其自身完善的体制和超凡的魅力,以及传播的方式都密切相关;跆拳道运动集竞技、健身、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它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2.建议

晋升跆拳道段位既要求会“练”也要求会“打”。反观别的项目的段位,由于主要通过“练”而获得,脱离了技击的特点,丧失传播内容。跆拳道段位是十级、九段的总称,分级十分详细值得别的项目借鉴。跆拳道进入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可以借助各国的大学生群体把项目传播到世界各地。武术传播也可以以此为切入点。竞技与传统兼顾,使跆拳道得以在世界上健康发展。中国武术的发展也要遵循这种方式,在竞技武术蓬勃发展的同时,使传统武术同步跟上。竞技跆拳道的成功入奥,极大地促进了跆拳道项目的发展,使跆拳道的国际传播达到了一个高峰。竞技武术的改革要完全遵照奥运模式,不要拘泥于传统武术的束缚。一旦竞技武术进入奥运会,对武术事业的贡献将是无法估量的。

作者单位: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卫军.跆拳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1-18.

[2]高谊.跆拳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3-16.

简述竞技体育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2+2”教学模式; 课程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165-001

一、引言

学校体育中包括了多层面的教学目标,有学校体育目标、体育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学年、学期、单元目标等。这些目标存在差异性的同时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体育目标的多元化特征也引发了对教学目标设置的思考,因此经过三年的教学模式改革,进行学习效果比对,提出对,认知、技能、兴趣、竞赛这四个点课程教学目标。良好的课程教学目标设立有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对课程教学目标的论述

1.课程教学的认识方面

体育课程教学的认识点可分为三个方面:(一)运动项目的特有文化知识与赏析。比如学生选修了跆拳道课程后,通过教学至少让学生知道它是起源韩国的还是日本的?为什么竞赛前要相互行礼?考级时基本技术完成后为什么要加入太极八章?赏析比赛时知道什么是有效得分,什么是犯规,在教学中加入相关知识点的讲述,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二)掌握相关运动生理知识。在运动技能教学中要加入一定的运动生理知识,要让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态有正确的认识;确保在运动中不受伤害的同时,能做出简单合理的基本治疗。让学生知道身体主要肌肉群的分布与职能;三是拥有制定运动处方的知识。能够在需要锻炼时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在力量练习时知道运用何种练习方法,知道基础的营养膳食的搭配。

2.课堂教学的技能方面

运动技能的掌握是开展体育活动和竞赛的根本。但也要将体育项目的运动技能分类整理出来,找出每个环节的核心技能,也就是该项运动能够进行活动与比赛的基本技能,来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尽快的投入到竞赛活动中来,在竞赛中熟练并强化运动技能。以篮球教学为例,传统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步法、运球、投篮和上篮、突破、防守、战术、比赛等环节。其中各项又细分为多个运动技能,以步法和运球为例,包含了基本站位、侧滑步、交叉步、后退跑等等;运球分为左右手运球、高低运球、运球转身、双手体前运球等等。我们所教授的学生多为普通学生(特招学生训练除外),而体育课的性质也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运动技能和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以锻炼学生身体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一门课程,而非培养专业的运动员。如按照传统内容教学,学生经过4周篮球课,前两周没摸到篮球,后两周就在那运球,且不说效果怎么样,学生的兴趣到是降低了不少。不妨教学中挑一些核心技能来教授,让学生能快速投入到简单的比赛当中,学生在比赛中发现为什么突破不了?为什么防守不住?那么在有需求的情况下再进行技能教学效果会有一定提高。

3.课堂教学的兴趣方面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学习兴趣在体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兴趣转化为内在动机,成为引导、推动、维持人们进行体育活动的一种力量。学生有兴趣就会有积极学习的心态和行动,就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反之亦然。兴趣度是有迁移性的,那在体育教学中一定要通过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提高教师综合素养;优化教学内容;多样性的教学方法等保证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我们也要避免为了追求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偏离原本体育课程教育意义的一些教学活动。

4.课堂教学的竞赛方面

成立运动项目赛事小组,进行整体的赛事策划、组织、执裁记录、庆典等环节,让学生以不同的身份融入进去、根据自己特点找到适合自身的角色进行展示。同时让竞赛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能够多次尝试多种角色,也是对其多元化能力的一种培养,同时也让学生在竞赛的气氛下树立起团队合作能力,加强自主练习度,提高技能的掌握程度。以篮球教学为例,在运动技能学习时加入团队运球大赛、投篮环节加入投篮大赛、以及后期的三对三、五对五比赛等。整个比赛都将学生划分竞赛小组,每次比赛都是以团队成绩来进行团队横向评比。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技能练习与学习热情焉能不高?

三、关于教师在认知、技能、兴趣、竞赛四点素质要求

毛振明教授提出,“一个好教师既要具有运动技能,还要拥有教学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也需要综合素质的养成。(一)认知方面:教师要掌握有关体育学科知识及运动生理学、训练学、预防与救治等专业知识;要掌握学校体育的教学规律。(二)在技能方面:教师要拥有良好的运动技能、教学能力。知道面对不同的教学情况、教学个体怎么去教、怎么去分规划、怎么选择适合的教学手段等。(三)兴趣方面:教师自身先要对运动项目有热情有兴趣。准确掌握运动项目的兴趣点,把教学和兴趣结合起来。可改变项目规则,降低竞赛难度等,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四)竞赛环节:教师自身一定要熟悉运动项目的组织策划流程、竞赛裁判法、赛事评比等。

四、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体育课程目标是在3年的教学改革实验性教学的过程后,通过与学生学习过程表现、学习效果评价对比产生的,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新课程目标的实施对教学内容设置、教学顺序、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课堂学习效率;对学生自主性学习,运动素质的养成,团队行为能力的提升;教师完善的教学素养四个方面均有了一定提高。推理得出课程目标的改革要符合不同时期、不同客体对体育课程的要求。课程目标的改革是有一定目的性和时代性的。

项目来源: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编号:YETP1969

参考文献:

[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5

简述竞技体育的特点范文第5篇

提示:

人事经理每天得阅读几百份个人求职简历,筛选简历的时间就只有几秒钟!如何从众多求职简历中脱颖而出??自我评价是获得人事经理青睐的重要利器。

自我评价通过几句概括力强的语言,向人事经理展示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核心竞争优势。

“自我评价”与“自我简介”的区别

自我评价”并不等同于“自我简介”,自我简介可以非常详细的介绍自己的特点,篇幅可长可短,但自我评价则篇幅短,具有概括力强,针对性强等特点。从人事经理的角度来看,他们不会对长篇大论的自我简介感兴趣,他们关心的是求职者最核心的特长与优势。

“自我评价”与“技能/专长”的区别

自我评价属于概括性描述,它其中包括以简短的词汇总结自身的技能/专长,但自我评价主要是通过这些简明扼要的概述,向人事经理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特点,它包括:技能/专长总结、个人资历总结、兴趣爱好描述、沟通协调能力总结、……等等。

技能/特长属于具体性描述,它需要全面、详细、有重点地将自身的技能、特长等核心竞争优势向人事经理展示。

典型样例(正确)

职位名称:技术总监

集丰富的管理经验与扎实的科研技能于一身的综合型人才。

具有6年多在世界一流高科技公司中从事部门管理、项目管理的经验;

擅长团队组建与扩充、产品(尤其是通信系统产品和软件产品)研发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点评:总结自己的团队项目管理能力.)

擅长与各类客户交流、协调合作关系;(点评:总结自己的协调、交际能力.)

具有10多年从事通信、网络系统,以及计算机软件研究和开发的实际经验,大到系统级的设计,小至局部功能的具体实现。(点评:总结自己的技术研发实力/特点.)

职位名称:人力资源经理

资深人力资源/行政管理型人才:

精通现代企业人事行政管理并具有深厚的人事行政管理理论. .(点评:突出个人资历)

7年的人事行政经理经历,善长以企业管理理念把公司员工的凝聚力,创造力,自律能力挖掘和培养。(点评:突出个人资历)

熟悉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能制定出良好的适应本单位的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加盟,能策划良好的培训机制为企业不断培育出人才,可制定客观合理有效的激励政策为企业留住优秀人才。(深信市场的竞争即是人才的竞争)(点评:总结专业特长)

属学习。实干型的职员。工作认真负责.善于创新.敢于迎接挑战.敢于承担责任.有较强的精力投入工作。富有工作激情.乐业敬业。强调团队合作精神。(点评:分析个人办事风格)

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会员、美国管理协会(AMA)会员及中国项目管理研究会会员,并取得了国家人事部颁发的工商管理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学专业的资格证书。(点评:突出个人资格)

典型样例(错误)

样例一:

本人是一个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注重协作,善于团队工作,适应能力强,能迅速掌握所需要的技术知识的人。(点评:没有重点,没有准确、有效地向人事经理传送有价值的信息.)

样例二:

本人目前在XXX公司客户服务中心担任主管工作,至今已有2年多的工作经验。XXX公司客户服务中心主要从事公司在广州地区的品牌推广、售后等方面业务。在2年多的主管工作中,通过各种工作实践及公司所提供的良好的工作知识培训,本人在如何进行客户服务管理、品牌的市场推广、策划等方面都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也使自身在组织协调方面的能力有了提高。自公司成立至今,本人一直在公司担任主管工作,深深体会到良好的管理工作对公司整体运作的重要性,所以,在日常的工作中,一直注意有关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及实践,逐渐使自已具备了良好的团队管理能力(点评:没有重点,长篇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