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培训小结

理论培训小结

理论培训小结

理论培训小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培训管理 情景模拟培训法 教学方法

《培训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和熟练应用培训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根据公司的实际培训状况,独立完成公司的培训的需求调查、计划制定、培训实施和培训效果评估等一系列培训管理工作是设置本课程的主要目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企业竞争日益加剧,通过培训与开发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培训管理》课程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和实际培训工作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探索和创新《培训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培训管理》课程的教学特点

《培训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时效性都非常强的课程,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培训理论和最前沿的理念,而且还要熟练应用具体的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管理》涉及到的学科非常广泛,包括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法学等领域,学生需要在了解和掌握管理学知识的基础上,有效融合上述各类学科,才可能真正学好这门课程。由于学生缺乏在实际工作中实施培训工作的实践经验,单纯进行课堂讲授比较抽象、枯燥,且不容易理解,不能有效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因此,需要在《培训管理》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开展参与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将部分真实的培训工作情景引入课堂,将有限的课堂空间和课堂时间延伸到课外,通过互动性、参与性的情景模拟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培训管理》理论和操作技能。

二、情景模拟培训法的内涵及特点

情境模拟教学法是“根据专业学习要求,模拟一个工作场景,在这些场景中设计具有与实际工作相同功能的工作过程,模拟实际工作活动,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一个接近现实的环境氛围中对未来的工作岗位有一个比较具体的、综合性的全面理解,使一些属于行业特有的规范得到深化和强化”。情景模拟培训法是情境模拟教学方法在《培训管理》课程中的一种具体应用形式:将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公司的培训部门,每个培训部门需要从事下列活动:工作岗位分析、培训需求调查和分析、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项目的设计,培训项目的实施、培训方法的选择、培训效果的评估等。至于每个培训部门的内部分工,由小组成员确定,教师不参与角色的分配。由于在情景模拟培训过程中,学生要以培训人员的身份参加培训活动的计划、组织、协调和实施,既需要掌握培训的理论知识,又需要选择切实可行的培训需求调查方法,包括培训需求调查问卷的设计,还要针对培训需求调查结果设计有效的培训计划,并对整个培训过程进行评估,这种全程参与、切身体验、深度参与的培训实践过程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深入思考课堂上传授的《培训管理》的理论知识,并深入学习和掌握培训工作所需要的实际操作技能。

情景模拟培训法的使用,可以实现三种目的:第一,让学生初步掌握《培训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对《培训管理》的理论知识有比较感性的认识,解决培训理论脱离实践的现实困境。如果仅仅通过课堂讲授方法,学生很难了解培训活动在实际工作中的流程和存在的各种问题。第二,学生可以知晓自己在将理论应用到实践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切身体验开展培训活动需要的团队管理、人际交往、有效沟通等技能。第三,提高学生深入学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模拟培训,学生在组织和参与整个团队活动的过程中,会更容易认清自己拥有的技能与工作需要的技能之间的差距,增加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三、情景模拟培训法的总体设计思路

培训是组织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一项实际操作性非常强的工作。培训管理是一个系统,这一系统始于对培训需求的分析评价,然后是确定培训目标,选择设计培训方案,实施培训,最后是培训效果评估。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实践中,如何将学生变成专业课程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将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操作技能,是考核《培训管理》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通过学生积极参与情景模拟培训,将会增强学生对培训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全面理解与把握,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队管理、人际沟通、创新、组织协调、语言表达、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情景模拟培训法的总体思路如下:首先根据授课组人数分组,组建培训部门,每个培训部门成员一般为7-9人;每个培训部门实施自治管理,部门成员共同讨论确定本部门拟调查的工作岗位;根据拟调查工作岗位的特点,选择至少两种培训需求调查方法,其中一种方法为调查问卷;对调查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输入和分析(需要用到SPSS或EXCEL等软件),确定该岗位最需要的培训内容;结合工作岗位特点、任职资格条件和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最后对整个培训流程进行评估。在上述流程中,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培训需求分析报告、培训计划和培训活动评估等环节需要在课堂公开演示,其他环节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教师负责检查各团队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效果。

四、情景模拟培训法的组织与实施

1.情景模拟培训法的知识准备

《培训管理》的理论知识可以为培训活动的实践操作提供理论指导。在情景模拟培训法开始前,教师需要向学生讲授培训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比如,培训和开发的内涵和类型、学习理论、培训流程、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调查问卷的设计、培训计划制定、培训效果评估等内容。

2.情景模拟培训法的人员准备

(1)全班分组。在讲授培训理论知识的同时,将教学班分为若干个培训小组,分组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班级总人数和授课总时数。组建培训团队时可以由教师负责,也可以由教学班级的班委负责,也可以两者相结合,在班委分组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每个团队的成员的特点进行重新调整,调整的基本原则是要确保每个团队间成员的能力均衡,避免强强组团和弱弱组团,争取能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优势。

(2)每个小组要选定拟培训的岗位并设计调查问卷。每个培训小组相当于某一企业的培训岗位工作人员,他们要承担培训岗位的所有责任,因此在模拟培训之前,培训小组需要选定一个岗位作为拟培训的岗位,需要对该岗位从组织层面、任务层面和人员层面进行全面调查,然后利用课余时间制作培训需求调查表格并在课堂上公开演示(以PPT形式)。为了激励培训团队认真准备培训需求调查问卷,确保调查问卷质量,每个团队要给其他团队的培训需求调查问卷进行评估打分,并进行排名,这个排名会作为培训团队的平时成绩之一纳入到总评估。

3.情景模拟培训法的实施

所谓情景模拟培训法的实施是指根据理论知识的教学进度制定模拟培训计划,按照培训的流程,要求各培训小组按照预期计划开展各环节的活动,各环节的阶段性成果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性成果展示: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培训需求分析报告、培训计划制定。

(1)培训需求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是调查培训需求的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填写一份调查问卷非常容易,但要设计一份科学有效的培训需求调查问卷还是比较难的。在设计调查问卷前,教师需要把培训需求分析、调查问卷设计原则和要求等理论知识向学生讲解清楚,然后由各培训小组结合本小组拟培训岗位的特点,编制相应的培训需求调查问卷。经过小组的反复讨论修改定稿后,各小组负责在课堂上公开演示调查问卷,其他小组从问卷的科学性、有效性、简洁性等方面进行评估打分,最后根据各小组的得分进行排名。

(2)培训需求分析报告的撰写。撰写培训需求分析报告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计划的前提和依据,它可以为培训部门提供关于培训的有关情况、评估结论及其建议。学生在撰写培训需求分析报告之前,还需要对已调查的问卷结果、调查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和总结,从中找出培训需求。培训小组在分析培训需求时,要注意个别需求和普遍需求、当前需求和未来需求之间的关系,同时要结合业务发展的需要,根据培训任务的重要程度和紧迫程度对各类需求进行排序。在此基础上,撰写培训需求分析报告,报告结论要以调查信息为依据,不能依个人主观看法做出结论。最后形成的培训需求分析报告需要在课堂上公开演示。

(3)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计划是根据培训需求分析报告,对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时间等方面的系统安排。各个培训小组需要根据拟培训岗位人员需求及其他影响因素,设计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这个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计划组织能力以及调配各类资源的能力。

4.情景模拟培训法的归纳总结评价

理论上的培训评估一般是指培训效果评估,由于情景模拟本身的局限性,培训的效果无法在短期内体现出来,所以笔者选择了一个变通的方法:小组间评估、教师评估和培训小组的自我评估。

(1)小组间评价。为了增加各个小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每个课堂展示环节,都会实施小组间评估,各小组要对除本组以外的其他小组的课堂展示成果进行评价、打分、排名。

(2)教师评价。除了开展小组间的评价外,还需要任课教师的客观评价。任课教师需要从专业视角对各个小组的整个模拟流程的每个环节的课堂展示成果进行评价,并根据水平高低进行打分,最后的任课教师的评价成绩也要记入个人的平时成绩。

(3)培训小组的自我评估总结和小组成员的总结报告。每个培训小组都要对本小组开展的模拟培训活动进行总结评价,每个小组中的成员也要对自己在此次活动中的表现、感受和收获进行总结。培训小组的估计总结需要在课堂上公开演示,个人的评估总结需要交给任课教师,作为评定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

五、《培训管理》课程的考核与评价

传统的《培训管理》的考核与评价方法,大多采用一次性期末考试来确定课程的总成绩,或者加上平时的考勤成绩和作业成绩。这样的考核方法既不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无法帮助学生有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上课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期末考试成绩也不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效果。

为了促进学生参与《培训管理》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培训管理》的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对《培训管理》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指导思想下,在原有的考勤、平时作业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基础上,增加培训实践教学活动环节的考核,即培训需求调查问卷设计、培训需求分析报告撰写、培训计划制定和培训活动评估四个环节和个人总结报告。为了加强培训小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意识,培训需求调查问卷设计、培训需求分析报告撰写、培训计划制定和培训活动评估四个环节的评估成绩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具体的考核环节如表1所示。

六、情景模拟培训法在《培训管理》中有效实施的教学保障

情景模拟培训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从课堂走向社会、将培训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培训操作技能的平台,但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应用情景模拟培训法,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理论培训小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课程设置;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3―100―03

培训课程是为特定社会领域的组织成员的发展服务的经验系统。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是针对中小学校长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根据国家、社会对校长的岗位要求及专业标准,帮助校长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而设计的课程。校长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培训的课程设计与课程设置。在设计和开发课程的时候,必须在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对校长提出的挑战的背景下,结合校长专业发展的基本理论与现实问题,按照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来展开。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校长培训的经验,就校长培训课程设置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初步探讨。

一、基础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

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设计中需要妥善处理基础性与前瞻性的原则。具体表现为课程设计者需要在夯实校长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及时反映校长专业发展领域的新理论、新观念和新技能,使培训课程能为校长的专业发展起到中介与桥梁的作用。

当今社会迅猛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新技术、新方法、新信息不断涌现,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使知识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这一切都冲击和改变着我们的教育方式。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持速更新与变迁已经成为校长生活的一部分,面对持速变化的环境及逐渐提高的专业要求,校长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应该与时俱进,而校长培训课程无疑是校长持续更新发展的捷径。要使校长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必须以教育的新理念、管理的新知识武装他们的头脑,使校长具有现代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教育科学知识,具有新的观念,提高他们的领导管理能力、教育改革能力和顺应社会变革的能力。

校长培训课程设置要反映社会改革发展的需求、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让校长把握时代的脉搏。校长培训课程应注意吸纳教育的新理论、新思想,管理的新知识、新方法,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新成果,使校长具有新的教育理念和与时俱进的价值取向。校长培训课程的内容应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先进的教育理论;反映领导学、管理学的前沿知识和发展趋势;提供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手段,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介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

二、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结合的原则

现有的校长专业发展方面的研究认为,校长的专业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同的阶段,这些阶段是校长发展中必须经历的,但是每个人经历特定的阶段的速度和深度都有差异。这就要求课程设计者必须首先准确判断培训对象所处的发展阶段,然后根据特定阶段的发展任务来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以满足校长的专业发展需求。

校长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复合体,每一位校长都有各自的经历、经验、年龄、素质,他们有不同的环境、能力水平和内在需求,因此,我们在设置培训课程时,要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校长实际出发,分层次地提出培训目标,把他们的差异当做一种资源来开发。目前,中小学校长培训主要分为:以保证校长基本任职技能为目的的任职资格培训;以提高校长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的的提高培训;以贯彻某种教育思想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专题培训;以培养高级教育管理专家为目的的高级研修培训等。

校长任职资格培训课程要帮助校长建立学校管理的基本规范,形成校长的基本素质,实现从教师到校长的角色转换,成为合格校长。校长提高培训课程要帮助校长规划与促进学校发展及校长职业生涯,实现从合格校长到成熟校长的转化,成为优秀校长。校长高级研修培训课程要帮助校长创建学校品牌和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实现从优秀校长向专家型校长的转化,成为教育家。

校长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不同发展阶段的校长有着不同的专业发展问题和需求,培训课程设置应体现出不同阶段校长的培训需求,引导校长朝着专业成熟持续发展,并能为下一阶段的专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校长培训课程在体现阶段性的同时,必须注意不同阶段课程的连续性和衔接性。这里的连续性主要体现为时间上的顺序和发展阶段的任务与逻辑之间的平稳过渡。具体来说,就是特定阶段的校长的培训课程必须考虑校长的已有经验和发展基础,即培训对象在前阶段的培训中获得经验,并将该阶段的培训与前阶段的培训从内在有机地衔接起来,从而减少课程在时间和资源上的浪费,减少重叠和重复,进一步增强课程对培训对象的适应性。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理论和实践是校长专业发展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校长需要理论知识的引领,校长培训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必须建立在现有的研究和成熟理论结构基础上,必须将与校长发展相关的理论知识传递给校长;另一方面,校长需要将理论与现实联系起来,培训课程必须为沟通理论和实践提供中介和桥梁,提升校长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校长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将理论转化为自己的实践并反思建构理论,真正意识到理论的价值与意义。

在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设置时既要反对理论至上倾向,更要反对理论虚无主义,尽量使课程高度理论化。理论性课程包括政治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其他相关理论知识等三个方面,主要解决知识拓展、深化与更新的问题,同时也解决观念更新的问题,解决提高理论水平的问题,也为提高能力进一步打好基础。

中小学校长是教育系统中最基层的领导者,他们身处学校的实际活动之中,面对实际、研究实际、处理实际,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除有一定的理论要求之外,应避免课程目标定位太高,理论性太强,课程内容太广等弊端,要针对中小学校长实际和学校管理实际需要,注意实用性、操作性,设置实践课程。

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对实践有指导作用,但是,校长培训更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大开发校长培训的实践课程。班杜拉认为,事实上,由直接经验导致的所有学习现象,都可以在替代的基础上发生,即都可以通过观察他人及其结果而发生。因此,在校长培训课程实施时提倡“在情景中学习”、“在案例中学习”、“在观察中学习”的方法。校长培训质量的提高不是靠“专家讲座一学员聆听”的单向传递活动实现的,而是要靠校长通过在专家指导下的参与、合作等一系列过程来实现。培训课程内容应该做到原理与实务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案例、实例、参观考察、诊断分

析与改革实践相结合。

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时间和内容都是有限的,而培训课程的实践性应使校长成为能动的学习者。培训课程要为校长搭建适合的实践平台,校长在其中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提升能力。课程的实践性还体现在校长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要鼓励中小学校长积极开展教育科学实践研究,可以某个研究领域设置培训课程,组织校长开展相关学习。可以针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以及校长自身发展等方面进行理论性研究,这可以促使中小学校长关注并思考关于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前沿理论,提高理论修养、理论水平,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并为学校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指导;还可以针对校长在办学过程和教育管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开展行动研究,这可以促使中小学校长深入思考学校管理中的现实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锻炼校长的管理实践能力。

四、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原则

在设计校长培训课程的时候,必须按照先分科后综合,在分科的基础上综合的原则进行。分科是综合的基础,为此设计者必须将一些核心的原理、知识与方法等按照分科课程思路设计,以便校长掌握这些非常核心和关键的知识与理论;在分科的基础上,可以采取综合课程的思路,即通常的模块化设计思路来加强培训对象在综合运用知识、原理和方法来进行较为负责的问题解决。

课程综合化指的是各门学科互相联系、影响、渗透而趋于统一,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它不仅将几门学科综合为一门新的课程,而且还是实实在在地贯彻融通于所有课程中的一种开放的综合课程理念。这种理念不仅包含了人类对整个世界的重新认识,而且还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整合以及课程实施与课程学习、课程实施者与课程学习者的整合。这种理念是现代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对学校课程的要求所在。

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的综合化可以扩大校长的视野,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有利于培养校长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所以,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的设置必须体现不同的课程之间的互相联系,重视对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知识的有意义的结合和互相补充,从而在课程中实现事实与价值、思想与行动、情感与理智的统一,使校长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思维模式,把整体和全局观念渗透到他们的办学理念之中。

课程综合化的具体体现即为课程模块,课程模块是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发展的重要突破,是校长培训课程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所谓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就是把教育内容编排成便于进行各种组合的单元。一个模块可以是一个知识单元,也可以是操作单元,还可以是一个情景模拟单元。

模块化课程就是将校长培训中的若干不同学科知识内容按基本理论层、法规政策层、操作技能层等三个层面和核心课程类、必修课程类、选修课程类等三个类别,进行不同的整合,构成一个个模块课程,由校长在培训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实际需要进行自主选择和重新组合。

根据校长专业发展内涵,可考虑设置提高校长基本素质的基础性课程,提高校长管理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本体性课程,促进校长、师生和学校发展的发展性课程,开阔校长视野、拓展校长思维的拓展性课程等四类学科领域课程。每一类学科领域课程下面又包括多门具体课程。每一个课程模块都是以某个特定的主题为中心来组织,模块中的所有课程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设置,这就能保证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内容的系统性。

模块的设计主要是为解决问题服务,每一模块具体又由理论性、实务性、研究性和特色性内容组成,以形成综合优势,多角度、多方位帮助解决问题。理论性内容着眼于校长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实务性内容是指提升校长管理能力、交流办学经验等方面的内容。研究性内容是基于教育变革所引发的教育思想、管理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而设定的内容。特色性内容是提供给校长以根据个人兴趣和关注点进行选择的个性化内容。

五、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原则

校长培训课程的刚性体现在课程本身会对培训对象提出一些基本的要求,这些要求以及与之对应的内容是针对所有的培训对象的基本要求,每个培训对象必须达到。课程的弹性主要表现为课程必须具有难度空间,能满足不同培训对象的个性化的、发展性的需求。这就要求培训课程在保持刚性的基本要求的同时还需要具备多样性。

校长培训课程的多样性是指为受训校长提供满足其需要的多种多样的培训课程。由于我国地区差异大,参训校长的学习起点、学历层次、综合素质、追求目标和发展阶段的不同,校长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校长培训既要重视校长的全面提高,又必须面对校长的现实差异。所以,校长培训课程要为校长提供多种课程组合,使校长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选择不同的课程内容进行学习。

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应该根据校长的需求设置课程、选择内容供参训校长选择。这种校长培训课程要围绕校长职业及个体发展需要,灵活地安排一些专题性课程,针对一个主题,探讨一个问题,充分体现出灵活性。如设置成“菜单式”或“处方式”的专题培训课程体系,校长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工作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学习要求的培训课程,这就为校长自主选择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从而实现培训者与被培训者的双向选择,使校长培训实现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的最大统一。

综上所述,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设置必须从中小学校长实际出发,顺应校长培训课程的发展趋势,反映社会发展、教育改革的需要,遵循其基本原则,提高校长培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魏龙渝,蔡其勇,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11,(9):13一16,

[2]陈启文,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课程设置应突出“五性”[J],中国成人教育,2004,(10):75―76,

[3][6]魏龙渝,论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体系的设置[J],继续教育研究,2011,(8):105―107,

[4]刘启迪,课程文化:涵义、价值取向与建设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5,(10):23-29,

理论培训小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网络化;岗位培训

收稿日期:2006―04―16

校长学学校长长学校,这绕口令似的文字道出了国际教育界公认的一个基本规律:校长的素质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所学校的成败。也同时表明,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应该也已经成为继续教育的一个重点。对此,本文围绕目前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从针对性和实效性方面谈谈自己思考的网络化中学校长培训模式。

一、目前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存在的三个不足

为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对举足轻重的校长定期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这已成为各国教育界的共识,我国1989年开始启动全国百万校长培训工程,“九五”期间开展中小学校长的继续提高培训,这对提高广大中小学校长素质和能力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并将继续发挥作用。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目前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还不够完善。

首先,目前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实际上是以指令计划为中心,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中小学校长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划拨培训经费,每年指令相应的培训规模、培训类别、培训对象等。这种培训模式领导有力,上下协同,课程规范,管理严格。但进修学习的中小学校长却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都无从选择,培训的积极性势必难以充分调动。而各地培训部门也主要把精力集中在争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计划指示,对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被动应付。这种学习者和教育者都只对“第三者”――管理者负责的培训模式容易导致彼此沟通不够,摩擦较多的尴尬局面。

其次,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往往以课堂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往往是培训导师课堂讲授一元方式,往往使用统一、严谨而未必新颖、适用的教材。这种以学科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比较严格,系统性强,培训导师一般都是有一定学术功底的学者、教授,能传授给校长们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容易忽视学习者的主体需要和自身发展、也不利于学员实践能力与研究能力的开发。在培训过程中,组织者也开展一些跨地区、跨省乃至跨国的实践项目,自然以教育调查考察为主要目的,但经常交由旅行社组织,免不了有公费旅游的嫌疑,行色匆匆中,效果也自然打了折扣。

第三,奉旨进修的很多校长、准校长,参加培训的中心任务就是得到那本结业证书。他们的角色认知主要是校长、准校长,对于培训机构学员的身份,由于没有转化为内在需要和自身行为,自然有着有意无意的抵触情绪。培训期间,他们身在曹营心在汉,牵挂着学校的一举一动,遥控着学校的人事、财务,不时飞车回去处理紧急公务,在工学矛盾的处理上,很难保证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精力,即便集中学习时间保证了精力,但实践反思、论文撰写的过程中,很难再自动将自己带入学员角色,他们撰写的论文,总结经验的多,理论思考的少,有自我独到的观点的更少。尤为可惜的是,结业之后,船到了码头车到了站,很多中学校长又为学校正常运转忙乎开来,缺乏继续学习、自我更新的动力。

二、网络化――中小学校长培训新模式的构建

(一)培训主体的社会化

教育部1999年12月30日实施的《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第二条规定了“国家和社会力量举办”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但由于体制和历史原因,我国现有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还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直接主导,下辖的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具体实施,基本上是单线条的。

由于1989年和“九五”期间两次开展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基本上属于岗位培训性质,具有基础性、普及性、补偿性的特点,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还勉强能够独立承担。但随着教育不断发展,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校长培训需要有更强的师资力量,更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更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显然已不能完全满足需要。而随着我国加入WTO,境外培训机构大量涌入,民间培训机构蓬勃发展,许多高等院校也利用其师资、场地等优势开展成人培训和继续教育,教育培训产业不断发展。

对于行政主管部门而言,必须重新制定“游戏规则”,在中小学校长培训方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强原有教师进修院校基地建设、强化培训功能的同时,公开引进其他经过资格认定的社会教育实体参与竞争,共同参与校长培训工作。既要发挥他们各自的作用,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又要发挥整体优势,形成合力。从而达到整合和利用优质培训资源,组建综合交叉的立体教育网络的目的。

(二)培训类别的细分化

按照《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校长职业培训的类别目前已经经过区分:新任校长必须职前上岗培训,并取得“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帮助他们认识办学规律,上岗后迅速适应环境,再逐步积累管理经验。在职校长每五年必须接受国家规定时数的职后提高培训,并取得“提高培训合格证书”,帮助他们获得理论支援,全面掌握学校的常规管理,稳步成长。之后,有针对性开展研修培训,促使那些进入称职期的校长掌握管理主动权,大胆创新,逐步向专家型校长过渡。

这项规定适合校长的成长规律:一名校长大致要经过预备期、适应期、称职期、成熟期四个互相联系前后衔接的时期,一般需要十年左右时间。但在具体的培训计划、管理中,其实还应该分得更细、更具体。

校长众多,但来源背景复杂:职业中专校长与普通高中校长之间经常各念各的经、各有各的调,农村中小学与城市中小学彼此的办学经验难以借鉴,示范中小学校长与普通中小学校长各自面临的处境天壤之别,即便在同一个学校,负责全盘工作的校长与行政、后勤、教学等领导岗位也有不同的工作职责和能力要求。中小学校长培训,如何让各位校长都能找到学习的兴奋点,这首先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在安排培训任务的时候尽量按类别、层次进行分岗培训;其次,培训部门也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学员们的不同,做到按需施教,因材施教,分层施教,如案例讨论、教学考察都可以分组进行。

(三)、培训目标的职业性

《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与岗位要求(试行)》中规定的校长岗位要求包括基本政治素养、岗位知识要求、岗位能力要求。在《“九五”期间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指导意见》中提出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善管理的要求。这里反映了我们对校长培训的一贯目标:强调政治与业务并重,提高校长整体素质。

但短期培训无法做到高、大、全,多方面兼顾,容易导致的是全面落空。其实,“政治强、作风正”这些素质应该在教师培训和准校长选拔过程就已经完成,明白地说,一个作风不正的校长,我们几乎难以通过短期培训促使他改邪归正,而必须通过法律与规章来约束。我们的中小学校长多数是教师出身,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教而优则校”,但一个优秀的教师并不能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优秀的校长,他们还缺乏领导艺术、对校长的职业性特点把握不够。

与教师或者其他行政干部不同,校长的职业角色主要是领导者、管理和教育者,是需要具备高度专业素养和能力才能胜任的领导工作。因此,管理部门要考察、了解中小学校长的学习需求,探讨新时代校长培训的特点与规律,探讨怎样切实有效地提高中小学校长的素质和能力,探讨中小学校长向教育管理行家转化的内在机制等,应该针对中小学校长的职业特点,偏重于管理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注重决策规划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变化的应变能力。

(四)培训内容的开放式

目前,培训内容几乎都由培训机构单方确定,这种“官方”确定的封闭模式对校长的实际需求关注不够,培训效果差。培训机构可以按照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征求校长们的意见,共同确定构建以学校管理为核心的培训课程,使之体现发展性、实效性、针对性、开放性的特点。这主要体现在:

一是内容生成的开放性。每期校长培训班,培训对象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系统以及实际需求都不相同。这就要求培训部门要本着按需施教、因材施教的原则,按照“管理部门下达培训目标要求――培训部门设计培训菜单――培训校长反馈意见――培训部门形成本期培训计划――管理部门认可”的思路,生成培训的内容。

二是培训内容的开放性。基于中小学校长的年龄、经验、背景、需要和追求的目标差异很大,他们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有些偏爱管理,有些重视教学,有些要求掌握教育技术,有些希望了解政策与法律,有些特别关注招生与毕业。培训内容最好能以校长们需求为导向,以学分制的形式推出,在确定理论、政策和管理的必修课后,不妨让他们在从多家培训机构生成的多样化、综合化的课程菜单超市中各取所需,选择适合自己成长实际的相应课程进行研读,累计完成规定学时即可结业,颁发证书。

这种参训者与培训机构共同确定培训内容的课程模式、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培训课程结构尊重了校长们的个体差异,满足了他们的领导心理,能够达到校长们的支持,既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达到拓宽新知识、总结新经验、探讨新问题的教学实效,培训中校长考勤等老大难的管理问题也基本上可以化解。

(五)教学模式的集群化。

就当代校长短期培训的教学模式而言,发展趋势是以灵活多样的能力训练与素质培养为价值取向,适宜采取集群化教学模式,主要有:

一类是专题式课堂讲授。建立在选课基础上的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把握校长们的需求,开设一些针对性强的教学课程或专题讲座。一般来讲,岗前培训可组织以基础理论知识系统进修为主的专题讲座;提高培训主要是更新知识的专题辅导讲座;而研修培训则可以推出以课题研究为中心的专题辅导报告。

二类是聚焦式案例分析。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将采集到的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或成功或失败的真实事例,加以典型化处理后,有意识地引导学员从多种方向、多种角度来分析、思考、讨论并作出各自的判断。在案例讨论中进行系统归纳、下面总结,使经验升华为理性认识。

三类是仿真式情景模拟。它可以运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提供一种模拟学校管理的自然情景,让学员们扮演校长或其它管理者角色。这种理论与实际高度结合、教师与学员高度投入、学员自身管理经验与模拟情景高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训与提高校长各方面的能力。

四类是社会化考察研讨。组织学员到名校采取聆听经验、交流互动、切磋探讨、撰写报告等方式学习,通过社会调查考察开阔中小学校长的视野,拓宽思路,提高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类是社会化考察研讨。组织学员到名校采取聆听经验、交流互动、切磋探讨、撰写报告等方式学习,通过社会调查考察开阔中小学校长的视野,拓宽思路,提高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还有讨论法、自学辅导法、代岗见习实习法教学模式,但所有的教学模式均应以潜能开发、素质培养为价值取向。集群式的使用,有利于培养中小学校长的综合素质。

(六)培训导师的双师型

目前,对于校长培训的导师选择,有两种观点:一种中国式的,坚持由学者来担当培训导师,因为他们站在理论前沿;一种英国式的,认为应该由校长来培训校长,他们有成功的实践经验。其实前者容易出现就教育论教育的现象,后者也不乏犯经验主义错误。

由于我们的培训要求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系统课程与专题课程相结合,所以培训导师也应该由校长和学者共同来担当。一些专业性的课程、前沿性的讲座应该交由学者来完成,但在实践培训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校长,包括那些取得明显成功的校长,他们的实际经验有说服力、推广价值;也包括培训学员之间的研讨交流、相互启发。

所有的培训导师,都应该经过选拔。理论学者型的要提供他们到中小学调研的机会,促使其指导培训时更有针对性。经验校长型的也应该对他的成功加以梳理、结晶、升华。要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逐渐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培训导师队伍。

(七)培训全程的网络化

网络化的优势和理念应该在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延伸。凭借全球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现代远距离教育应该是未来中学校长继续教育的一种非常理想的教学形式,它可以把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工作、学习、提高的综合效益。

通过互联网,管理部门可以培训计划,培训部门可以培训菜单,供校长选择,并实施培训,培训导师可以向学员传递信息知识,布置作业、检查学员学习情况。学员在家庭、学校就可以与培训导师进行交流,接受指令,询问问题。这样既可以有效地解决工学矛盾,也变单一行政性指令为多向选择式交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而中小学校长也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平台相互交流,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就感兴趣的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问题开展讨论,组织网上“走校访学”的活动。一张网络,可以通过短期的培训促使中小学校长长期的乃至终身的自我提高。中小学校长的培训与提高是一个具有时代内涵的教育命题。新的时代、新的教育呼唤着高质量、高素质的中小学校长,又呼唤着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实现具有时代性的转变。尽管实现模式转换可能存在不少困难,但是社会的需求、新世纪的发展,需要我们这样去改变实践,才能构建起以能力开发为核心的新的培训模式。

参考文献:

〔1〕UNDP中小学校长提高与培训研究课题组: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比较研究.

〔2〕张炳光.中美两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比较.中国教师网.

理论培训小结范文第4篇

应该说,我国校长培训体系的形成是与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重新起步相伴前行的。新中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重新起步是从1978年开始的,而且是从总结建国后前17年教育管理的实践经验开始的。“”结束后,学校在拨乱反正中逐步恢复了正常的秩序。一些老校长复职,大批年轻教师被提拔为校长。当时,用什么样的思想指导办学,用什么样的方法管理学校,是教育行政干部和校长急需解决的问题。

教育管理实践呼唤教育管理理论的指导,并成为滋养教育管理理论发展的沃土。当时的北京教育行政学院学校管理教研室接受任务,编写培训中小学校长的学校管理教材。由于历史的原因,参与编写的教师本身也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管理理论。当时国家还未完全对外开放,他们很难找到国外有关的参考书,唯一的办法,就是总结老校长的经验。1977年,教研室组织了北京市最有经验的36名老校长,举办研究班,采用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结合的方法,对已有的教育管理实践经验进行深入的研讨。经过近3年的努力,《学校管理》一书正式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新中国正式出版的第一本学校管理学教程。尽管用今天的观点看,这本教程的内容显得有些陈旧、稚嫩,但从历史的角度看,它依然具有标志性的意义,特别是其编写过程和基本思路都给教育管理研究以久远的启示。

同时,教育管理实践也推动着校长培训事业的发展,并成为校长专业发展的动力。学校管理实践需要正确的管理理论的指导,教育管理理论需要学校管理实践的支撑与检验,而校长培训则是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实现形式。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校长队伍的建设得益于校长培训,教育质量的提高得益于校长培训,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以及学术繁荣也得益于校长培训。这就是为什么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学术繁荣的一些重要事件,包括有影响的教材的编写、教育管理专业的产生、教育管理学术团体的创建与发展等,总是和校长培训联系在一起的重要原因。

不是所有的专业人员都可以进入教育管理专业,甚至也不是所有的管理人员、教师都可以进入教育管理群体或成为校长的。进入这个群体或从事校长工作的人,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获得专业资格证书并不断接受继续教育才能胜任。

在我国,对校长专业发展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古代曾经政教合一,“以吏为师”,教育者和政府管理者不分。后来有“学者为师”,即有学问的人才能当教师,当学校负责人。进入近现代后,人们才逐步认识到,当教师、做校长必须经过师范专业教育,进行专业训练。20世纪初,新学思潮兴起;至20世纪中,教育行政、教育管理等理论才被社会认可,并成为教育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和校长、教育行政人员的培训内容。在校长的职责、选拔任用、工资待遇、培养培训等方面,那时的学者曾经进行过认真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可惜后来,我们在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过重大失误,错误地认为教育管理不是专业,将高校教育专业和中等师范学校中的教育管理专业课一律取消,教育管理类教师被迫转业。从1949年到1978年,我国基本上不承认教育管理专业,不开设相关课程,不组织教育管理研究队伍,不出版教育管理类的学术著作,致使校长专业化的进程停滞不前。同时,极“左”思想对校长专业化也有很大的冲击。由于“以阶级斗争为纲”,选拔、任用和培训校长,都要服从政治斗争的需要,校长培训只开设政治类课程,基本上不开设专业类课程,致使校长专业化的过程逐步变成了政治化的过程,校长的管理也与行政官员的管理并轨。校长专业化走了一条畸形之路。

改革开放,给校长专业化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人们逐步认识到:校长是从事教育管理的专业人员,校长在学校的职业特性得到认可。校长作为教育者、管理者、领导者的地位被重新确立。在“七五”“八五”“九五”期间,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关于校长的调查研究和培训。比如:北京教育行政学院承担了国家教育科研“七五”重点课题“中小学校长的培训与管理”,课题组曾组织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104位研究人员,对全国11244位现职校长和128位获得省级以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的优秀校长进行调查走访,就校长素质、成长规律、校长培训和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上,由当时的国家教委组织和领导,通过试点,在全国分阶段、有计划地进行了校长培训。这些都大大推进了校长专业化的进程。  1980年~1985年,在全国中小学校长中普及哲学、学校心理学、普通教育学、学校管理学等基础理论。

1986年~1990年,在全国试行和推广持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上岗的制度,在百万校长中实行全员任职资格培训。

1991年~1995年,在全国校长中试行并推广任职资格培训后的提高培训,校长全员接受每5年240课时的继续教育。

1996年至今,针对校长专业化发展的不同水平,分别进行不同的培训,将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和成熟校长的研修结合起来,初步形成我国中小学校长继续教育的体系,有力地推进了校长专业发展的进程。

这30年的培训,在我国百万校长的专业发展中功不可没,如此深刻的变革在国内外的教育史上也是少有的。它为今后加快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化进程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

经过近30年的努力,我国已经逐渐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相对完整的中小学校长培训体制,它包括:

1.领导体制

国家层面由教育部统一领导,教育部人事司负责实施;各省(市、自治区)成立校长培训领导小组,由省(市、自治区)党委、政府、教委和培训机构的领导人组成,领导本省(市、自治区)的校长培训工作;地(市)和县(市)也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负责规划与实施本地区的校长培训。

2.办学体制

中学(高级中学和完全中学)校长的培训,一般由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学院或师范大学负责实施;小学校长的培训由区(县)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实施。各省(市、自治区)成立普通教育干部培训中心,负责协调本省(市、自治区)普教干部的培训工作。

除发挥专门培训机构的作用外,干部培训还充分发挥本地区高等院校的优势和各系统培训干部的积极性,建立了以培训机构为主体、多渠道办学的体制。

3.培训体制

在总结近30年校长培训经验

的基础上,中小学校长培训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培训体制。这一体制包括:

(1)任职资格培训。是按照校长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而进行的一种专业资格培训,其目的是提高即将上岗校长的政治、业务素质,使其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在任职资格培训的基础上,我国实行校长持证上岗的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1979年起,凡未接受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的干部,都不得任命为校长。

(2)提高培训。属学历和任职资格培训合格后的继续教育。其目的是通过系统学习理论和交流先进的管理经验,使校长适应时代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我国有关政策规定:中小学校长每5年轮训一次,形成校长定期接受继续教育的制度。

(3)学历培训。是为校长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学历标准而进行的培训。其中教育管理专业的学历培训要达到双重目的:其一是要使学历未达标校长,通过培训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学历;其二是对学历已达标的校长,通过第二学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化水平。学历培训是特定时期内我国中小学校长的专业补偿性培训。

(4)成熟校长的研修。是促使成熟期校长向专家型校长发展的培训。这类培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研修,总结校长的办学经验,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思想水平,促使他们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思想。比如:北京教育学院通过建立校长工作室和导师制的方式组织成熟校长的研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此外,还有培训者的培训制度等。

以上4个主要层次的培训,是互相联系和衔接的。各省(市、自治区)的培训机构总结已往经验,通过学分制将4个主要层次的培训互相连接,避免了课程重复设置,提高了培训的整体效益。

4.教学体制

(1)教学原则。校长培训体现了以下几个教学原则:政治培训与业务培训并重,理论联系实际,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培训进度与培训效益尽量统一。

(2)教学内容。校长培训的内容,必须具有先进性(指教学内容要反映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教育实践的最先进经验)、针对性(指教学内容能解答校长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综合性(指教学要围绕学校管理实践展开,使校长从各个侧面吸收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应用性(指教学内容能指导学校管理实践,在体系上要突出实践环节)和启发性(指培训内容要有利于校长思考和研究问题)。

(3)教学方式。校长的继续教育,属于在职培训,以业余学习、自学和短期脱产培训为主,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建国以来,特别是近30年来校长培训成功的经验证明,在考虑培训形式时,要正确处理以下几种关系:

脱产培训与业余培训的关系。为了提高培训效果,让校长参加短期脱产培训是完全必要的。这样做可以使校长暂时摆脱繁杂的行政事务,集中精力读书、研究问题和总结经验。但是,不能搞过多的脱产培训,特别不能搞过多长期的脱产培训。这是因为,校长若长期离岗,必然会影响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校长培训的经常性方式是业余培训,即忙时少学,闲时多学,学习和学校管理的节律紧密结合,以缓解工学矛盾。

面授与远程教学的关系。在校长培训中,面授是不可缺少的,即使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教学,也要使面授达到一定的比例。但是,远距离进行教学能节省校长往返路途的时间和办学经费。这种教学形式,特别有利于边远山区的校长就近接受培训。

集中与分散的关系。针对我国中小学校长人数众多且分布极为分散的特点,校长培训一般不能、也不可能完全采用集中的方式。即使在一个地区范围内,培训的时间和地点,也需要适当分散,尽可能让校长就近入学。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提倡各培训机构的教师下到基层,就近培训校长。这种送教上门的培训方式,由于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工学矛盾而深受广大校长的欢迎。

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的关系。校长的学历培训时间,一般为3年~5年,属于长期培训;任职资格培训和提高培训的时间,一股为3个月~6个月,属短期培训。校长培训最经常的方式是短期培训。即使是学历培训,由于大多采取的是半脱产或业余培训的方式,所以实际上也是分成若干个培训小阶段完成的。

5.法律法规保障体制

理论培训小结范文第5篇

(1)一条主线

一条主线指的是培训活动始终贯穿着一个真实的任务,以任务驱动的形式组织培训,学员对该任务的完成情况是培训是否完成及其有效性的重要评估依据。以高教版的培训教材为例,贯穿整个培训的真实任务就是“完成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教学设计和课件资源开发”,整本教材均以该任务为主线,设计教学、安排教学内容和学习活动。以真实任务来组织培训过程,能够贴近教师的真实教学背景,让学员形成看得见的、物化的结果,从而极大地激发学员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当然,真实任务也可以按照层级关系分解为一系列的小任务,组织各个模块和活动,从而使培训过程更为严谨,符合成人的认知规律。

(2)两方面指导思想

两方面的指导思想是指突出混合式学习思想和“主导-主体”的教学模式。

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强调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结合,既重视面对面的交流和学习,又注重网络环境下的交流与学习,培训内容与活动在真实课堂与网络平台上实现了无缝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长处,体现教育技术应用的新趋势,使得培训本身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典范,这部分隐性的知识势必对学员的学习和后续的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教学过程组织上,强调“主体—主导”教学结构思想,将讲授式教学方式与探究式教学方式有机结合,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给予了学员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既强调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又不忽视教师的示范、讲解等主导作用的发挥。

(3)三种主要学习形式

三种主要的学习方式指的是学员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协作学习和师生互动学习。

结合成人学习者的特点,自主探究学习在培训过程中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式,学员通过网络资源自主探究,能够扩展学习者的知识面,同时能够兼顾不同学习者学科、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促使学习者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小组是培训班的基本组成单位,培训过程强调小组成员间的协作和交流,并贯穿培训过程,安排了很多小组讨论、小组汇报、小组成果展示等活动,促使学员在合作中交流和协作,相互帮助,共同成长。

培训活动中强调师生对话,因为良好的师生互动是培训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互动的主题,可以是教师设问学生回答教师再点评的模式,也可以是学生置疑,教师解释等模式。通过师生互动学习能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4)四个关键点

培训过程中有四个方面的关键点,分别是强调活动参与、强调理论联系实践、强调案例观摩和体验以及强调过程性评价和反馈。

强调活动参与

培训过程以模块和活动为基本框架,将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学习融会在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中。围绕活动的展开,提供相应的理论导学、技术导航和提示,使理论、方法和技术有机融合到现实应用的活动情境中。学员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参加各种活动的过程。以活动为单元来组织教学,能够很好地调动学员的参与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地参与学习。

强调理论联系实践

教育技术作为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交叉领域,迫切需要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进行理论反思。因此,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不仅仅是培训教育技术和理念的过程,也是实施教育技术和理念的过程。在本轮教育技术培训中,非常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将教学内容融入到真实情境中,突破理论讲座、学习实践等相互独立、各自为政的局限,真正地将理论、方法、技术等融入到真实情境的教学活动中;同时通过多种实践性活动(如师生互动、头脑风暴、讨论、辩论、反思等),使学员在参与过程中掌握各种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策略与方法。

强调案例观摩和体验

案例实质上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运用案例观摩和分析既可以发挥成人分析问题能力强的优势,又可以使成人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还可以解决成人学员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收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在培训过程中非常强调从实际案例出发,让学员分析案例,为此培训过程既提供了大量的分学科的教学案例,也提供了综合案例;既提供了优秀的案例,也提供了有待改进的案例。学员可以结合自己的学科背景和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案例,进行观摩,同时结合自己的学科背景进行反思。

体验发生在所有的学习活动中,本模式强调学员通过体验将教育技术相关理论、技术和整合技巧转化为自身的实践经验,以促进其教育技术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强调过程性评价

在培训过程中,建立健全评价体系是对培训效果的有力保障。通过有效的评价,形成对受训学员的激励,对教学过程的调节以及对后续培训环节的支持,有着重要意义。培训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一方面起着激励学员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教师诊断学员学习过程,改进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在本轮教育技术培训中,过程性评价还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整体评价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最终的教师专业化考核中占有重要地位。

从培训内容的设置来看,需要体现理论和技术的综合,强调理论联系实践;从培训的形式来看,要体现《标准》中规定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从培训的导向来看,要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应用和创新意识等。这些要求都要落实到具体的培训活动中,在培训过程中得到体现。

在培训过程中,从以上十个方面重点着力,将《标准》中的各项能力要求落实到具体的培训活动中,通过培训活动的多样化来支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多维化需求,从培训形式、内容设置、活动组织、培训导向等方面体现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培训的特点,是促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有效保障。(曹晓明何克抗)

方案设计借鉴校本培训模式推进教育技术培训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提出,在3年内组织全国中小学教师完成不低于50学时的培训,使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显著提高,到2007年让全国大多数教师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能力水平考试。

要保证顺利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必须设计一套高效的实施方案。结合我们这几年来在培训中积累的经验,特提出以校本培训为主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方案,供同行参考。

总体思路

教育技术能力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能力,它要求教师亲自参与和体验。宜宾市有5万多名中小学教师,市培训中心和电教馆是不可能在3年内对教师进行一一培训的。若还是沿用以前的培训模式:以各县教育局或进修校为单位培训县级培训员,然后再由教育局或进修校的培训员对各县教师进行培训,则会产生三个方面的弊端:一方面由于是全员培训,县级培训任务量非常大,质量常常得不到保证,以前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就是很好的说明;另一方面由于市级培训中心只负责县级培训员培训,最多四、五期就完成了培训任务,之后由于不再对教师进行这方面的培训,监管力度会逐渐减小,很容易使培训虎头蛇尾,达不到预期目标;第三方面,由于培训学时不低于50学时,教师得花比较长的时间来参与培训,集中培训对课堂教学影响比较大,也会增加教师的经济负担。基于以上原因,以校本培训模式为主体来完成此次培训,是有可行性的。

实施办法

(一)时间安排:

第一步:宣传动员,了解各中心校机房配备、骨干教师及信息技术力量状况。

第二步:培训市级主讲教师(由各县教育局抽调人员及一线经验丰富的学科教师组成,具体人数由所要培训的县级培训员总数决定,每个班由10名主讲教师分模块授课,共一期)。

第三步:市级主讲教师集体备课(由部级主讲教师督查市级主讲教师的集体备课情况)。

第四步:培训中心校主讲教师(宜宾市有323所中心校,每所学校培训5名主讲教师,共计1615名,每期90人,共18期,每期七天)。

第五步:中心校主讲教师集体备课(以中心校为单位,先完成主讲教师培训的中心校先备课,由市级主讲教师督查中心校主讲教师的集体备课情况)。

第六步:中心校主讲教师以校本培训模式对村小、基点校教师实施全员培训。

中心校主讲教师每期七天,连续培训。

中心校利用假期、周末开展校本培训,有效培训期限不少于七天。

(二)主讲教师的条件:

1.信息技术基础扎实(电教馆、技装所的同志、信息技术教师)。

2.学科教育功底深厚(优秀骨干教师)。3.一线培训经验丰富(进修校、教研室的同志)。

4.考核不合格不能担任主讲教师。

(三)参培者的条件:

1.有信息技术等级证书(或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证书)。

2.有新课程上岗培训合格证书(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3.有教师资格证书(或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合格)。

4.有身份证。5.四证不全者,不能报名参加培训。

(四)关于考试时间及收费:

与自考时间分开,建议将教育技术考试时间定为2、5、8、11月。原则上村小一级教师的培训费用不得高于100元,中心校教师的培训费可以稍高一点。

(四川省宜宾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严增凯)

亲身体验

一、认识

教育部于2004年12月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紧接着又了针对教学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培训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这一标准的推行,标志着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正式启动,也标志着我国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朝着制度化、规范化方向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我认为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启动与实施,将会引起三个方面的变化:

1.教师会从只关注物化形态的技术向关注物化形态技术与智能形态技术并重的方向发展,从而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走向更深层次。

2.教师专业化的机制与政策保证将日臻完善,例如: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水平会与教师资格认证、职务晋升等相挂钩。

3.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范式将从较为单纯的理论研究明显地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发展,有利于缩小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鸿沟。

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众多研究者指出,教师的专业知识大致是由学科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两部分组成的,而教育技术的知识与能力是教师专业中实践性知识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面对教育信息化和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应将教育技术能力作为其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体验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一种隐性知识,是一种拥有个性的“个体性知识”。很多研究者认为,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是凭借实践性知识来加以保障的,教师在工作岗位中真正信奉的是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通过日常教育实践的创造与反思过程才得以形成的。因此,这就决定了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培训方法和培训过程不能是灌输式的、报告式的,必须紧密结合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实践,必须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如何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培训中发展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认为,培训要从教师们的日常教学工作和自身发展需要出发,紧密联系新课程教学,面向教育信息化,强调主体参与,动手动脑,使学习者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轻松学会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技能和方法,并感受到现代教育技术的特有魅力。

在培训课程的设计中,我们设计了包括师传徒受、做中学、知识表述和深度交谈四个阶段组成的案例式教学模式,希望促进专家型教师有关教育技术的实践性知识的显性化,形成参加培训教师团队的社会化知识,再通过“做中学”等环节,让受训教师内化为自己的实践性知识,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增长。

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作为主讲教师要首先搞清楚教育技术能力与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是不同学科、不同目标的两种培训。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培训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鲜明特色:

1.关注中小学课堂,关注教与学的过程;

2.强调以日常教育实践的创造与反思为起点的学习;

3.教育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师专业的实践性知识(在技术支持下如何教和怎么教)并重,其中发展受训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关键;

4.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技术观,既要通过综合运用智能形态的技术和物化形态的技术,才能做到让技术支持有效学习。

目前,我已经历了两次部级试点培训班培训、两次教育部高级研讨班培训,承办并主讲了两期部级培训班,积累了一些体验,我认为主讲教师在培训中应该特别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熟悉中小学课堂,注重自身专业发展。主讲教师应树立以培训促专业发展、以研究促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师教育理念,在培训实践过程中注重重构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伙伴关系,消除目前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所出现的从理论到理论,被中小学教师戏称为“空对空”的培训现象。

2.注重案例学习中的知识建构,以学员的观点引领和发展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