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循环农业分析

循环农业分析

循环农业分析

循环农业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循环农业;农业经济;探讨

1循环农业经济的内涵

所谓的循环经济,就是在以物质、能量梯次和循环流动为基础的生态经济模式,在遵循生态学规律的前提下,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增大环境的包容量。在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提倡应用循环经济模式,即循环农业经济,遵从我国资源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并在此模式下充分利用当前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资和废物排放降到最小量,发展良性的循环经济模式。

2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2.1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在我国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季节性的变化会使农作物有不同的需水量,必须根据农作物生长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农业灌溉,我国的很多地区对农作物的浇灌方法有很多,漫灌也是一种常用的方式。但是,这一方式由于不能合理的利用水资源,从而造成了我国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再加上工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量的增加,导致我国的地下水资源出现了严重短缺的现象,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推行循环发展经济,势在必行。2.2环境污染问题明显。最近几年来,我们国家农业经济有了一定的增长,但是也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由于很多农业生产厂家只追求产品数量,不重视产品的质量,并在生产过程中大量的运用一些农药、化肥,并减少了对农畜家禽粪便这些有机肥的应用,造成了农村产业之间的分离,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这一状况还在日益增长。2.3农副产品资源利用率低。我们大力发展农业的唯一目的是为了获得可供社会服务的农产品,农业发展的标志也是农业产业化。当前我国的农副产品资源利用率比较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仅可以增加农产品的利用率,而且还可以促使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和经营机制的转变,提高我国的农业产业化水平。所以,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2.4农业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在最近几年来,我国的人口数量逐年增加,导致我国的国情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多地少是最基本的体现。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模式仍然是粗放型经营模式,仍然以人畜力为主要动力,经营模式没有形成规模化,无法预防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所以,我国若提高农业生产经济,必须要解决现实存在的国情与矛盾,并发展集约型循环型生态经济。

3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对策

3.1出台政策,加强指导。为了更好的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我们一定要解决好农业生产模式之间的矛盾,出台相应的农业立法政策,并制定出限制性和补偿性的政策,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民群众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遵从企业和政府的规定,完成自己的农业生产任务。当然,我们也应该发挥政府的补偿和支持作用,加强政府的指导工作,建立农业生态发展机制,完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3.2技术创新,提升能力。

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技术创新的有力支持。首先,要加强农业技术开发,提高农业生产中的技术含量。开辟农业科技园区可以在科技与政府、农户间搭起一座桥梁,为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创造有利条件。其次,要促进农业内部专业化分工。农业专业化分工可以分为农业生产、农业技术支持与开发、农业服务等几大部分,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发挥其在各自领域内的特长,促进农业整体的专业化分工,改变每户农民”小而全”的耕作方式。3.3资金投入,完善体系。我们建立农业生产循环经济模式,最基础的支持力就是相应资金的投入和保障。如果不能很好的保障资金投入,就很难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所以,各区域政府应该建立农业发展资金保障机制,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长久循环。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培训工作,招商引资,发展个人与集体社会相结合的投资模式,完善多元化与多层次的投资体系,将农业循环发展模式深入贯彻与落实,遵从相关的农业发展制度,提高农业产业化的经济效益。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策略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加强措施和方法。可以确切的说,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必走之路,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而且,在最近几年来,我国的循环农业经济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再一次证明了这种发展策略的必要性。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对我国社会新农村建设,节约农业资源,解决“三农”问题等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和农业的经济效益,所以,我们应该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使农业经济朝向循环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春霞.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前景分析及对策建议[J].南方农业,2011(04).

[2]尹昌斌,唐华俊,周颖.循环农业内涵、发展途径与政策建议[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02).

循环农业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内涵;构建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型产业。然而,在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却往往面临着农村水资源问题突出、传统生态农业体系破坏严重、农副产品资源利用率低、农村居住环境脏乱差等一系列问题。以上问题不仅严重破坏了农村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容易造成农业资源的高消耗与过度利用,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化与健康化发展。为此,我们应当积极构建新型的循环式农业经济体系,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现“投入物—产出物—废弃物”的循环性与综合性利用,从而有效减少自然资源的无谓浪费,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以最终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农村环境建设两者之间的和谐与统一。

1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

一是循环农业经济体系是遵循循环经济理论的新型经济模式。它要求经济活动应当以“投入品产出品废弃物再生产新产出品”的反馈式、循环式的流程组织运行,要求在农业生产链条的输入端,应尽量减少自然资源的投入;在中间环节则应尽量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在输出端则应尽量减少生产废弃物的排放。通过这种循环再生的模式,以真正达到农业经济体系的低耗、节能、安全、环保以及可持续性发展。二是循环农业经济体系,是一种资源节约型与高效利用型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通过构建循环农业经济体系,不仅能提高农业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通过积极开发与创新农业高新技术、先进技术,能最大限度释放农业的资源潜力,减轻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压力,从而有力的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化与快速化发展。

2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

2.1创新思想观念,加强政策引导

2.1.1创新思想观念要构建与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就必须树立起循环经济的理念,走低消耗、高增长、可持续的发展路子,建立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方式。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应当贯彻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念,转变传统对农业发展与定位的认识,创新工作思路,将构建循环农业经济体系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创新点与切入点,切实推进农业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2.1.2加强政策引导除应当创新思想观念以外,各级政府部门还应当积极进行政策性的引导,通过加强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发展的财政性投入,加强农村基础性设施建设与农业环境管理,从而为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尤其是在相关法律保障、经济政策、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等方面,都应当制定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政策制度,以引导和促进各级政府部门、企业以及公众在构建循环农业经济体系中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以尉氏县的政策引导工作为例,近年来,我县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惠农政策的基础上,一方面,始终将抓好粮食生产作为落实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的首要任务,通过落实政策,稳定面积,依靠科技,主攻单产,粮食面积逐年增加,粮食总产连年提高,在2014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88.06万吨,为河南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另一方面,还积极扶持发展林果业,多年以来在全县范围内持续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通过园艺工的技术培训,示范户的示范带动,全县果树面积达到7万亩,新增果树种植面积2万余亩。正是通过这些技术政策、产业政策的引导,为我县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优化农业经济布局

我们应当用循环经济的理念,以指导区域农业的发展,并根据区域自然资源禀赋以及农业结构的特点,合理优化与调整我国农业的区域经济布局,并通过不断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以有效建构出循环的农业经济体系。为此,我们应当一方面从大产业、大生态的角度,用循环农业的思路指导农业生产,摒弃传统依靠消耗资源来发展农业经济的做法,以实现低消耗、高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实现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模式。以尉氏县为例,为进一步优化县内农业经济布局,我县一是继续引导发展传统优势农产品,如西瓜、辣椒、小尖椒、蔬菜等优势农产品,通过麦-瓜-棉、麦-瓜-辣椒、麦-瓜-菜、土豆-玉米-辣椒、土豆-玉米-西瓜等间作套种模式,其面积已发展达20万亩,亩效益均在3000元以上;二是创建无公害生产基地,目前我县共组织申报了15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6个无公害农产品,总面积约10万亩,年产无公害农产品约15万吨。

2.3构建循环农业的组织运行模式

运行良好的组织运行模式,是循环农业经济系统构建的基础。为此,应结合现有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类型,并通过不断创新与集成能够适应农业经济体系发展的新型组织方式与运行机制,从而有效推进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例如,可构建“农民协会+农户(企业)”的循环农业组织模式、构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循环农业组织模式、构建农村清洁社区(乡、村)型循环农业组织模式等等。以尉氏县所采取的“农民协会+农户(企业)”的循环农业组织模式为例,该组织运行模式是由从事专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前提下,以专业大户和技术能手为骨干,以科技推广和经营服务为手段,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所组建而成。其特点是能更好的发挥出农业组织的引导与协调功能,并能将各农户有效组织起来,集中共享与交流农业技术、信息与服务,从而为我县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与发展打下良好的组织基础。

3总结

本文结合尉氏县循环农业的建设实例,着重就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强调各农业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与共生耦合,强调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方式,以此构建出合理而有序的农业生态产业经济链。为有效改变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着的水资源问题突出、生态体系破坏严重、资源利用率低以及居住环境脏乱差等各种突出问题,必须积极构建循环农业经济体系,进而真正实现农业经济体系的低耗、节能、安全、环保以及可持续化、健康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品.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及其构建[J].中国人,2012(1).

[2]翟绪军.中国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机制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2011.

循环农业分析范文第3篇

1效益分析

1.1经济效益企美公司产品出口11个国家,2008年公司销售额达到了3500万元,6a间攀升了近100倍,其中80%来自出口,创汇达400万美元。2009年在金融危机形势下,该公司上半年仍实现产值1750万元、利税35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2%和20%;产品出口率增至90%以上;出口创汇225万美元,同比增长12.5%,经济效益良好。

1.2社会效益企美公司拥有基地467hm2,直接带动农户1090户,把有机生产理念传播给广大农民,改变了农民固有的种植生产模式,社会效益显著。

1.3生态效益公司通过发展有机生产,不投入农药和化肥,把农业面源污染降为零,实现了农业的节能减排,极大地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

2种—养—加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2.1企业概况

该模式以兰鑫小杂粮专业合作社为代表。该合作社位于永年县永合会镇台口村北的洺河滩,成立于1986年,其前身是永年县文兰种养有限公司,是1个集种养为一体的乡村农场。目前该企业占地面积200hm2,拥有固定资产500余万元,流动资金150万元,合作社设施齐全、制度完备,多年来一直从事以沙荒治理、开发为主的旱作农业生产活动,在长期农业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种养经验,成为引导周边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农业龙头企业。

2.2模式简介

种—养—加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是以荒滩治理为主,农、林、牧综合发展,集种、养、加、休闲为一体的循环发展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征表现在4个方面。(1)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模式:肉牛养殖—沼气池—小麦、玉米、谷子等农作物种植三位一体。(2)产业链延长增值型:油葵种植与食用油加工相结合,谷子种植—绿色基地建设—品牌加工销售相结合,实现了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增加了产值。(3)农林牧复合型:小麦、玉米、谷子、速生杨、果树种植,林间散养土鸡,林下种植板兰根、草红花、甜叶菊等药草,作物秸秆饲养牛羊,从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和生物产品的产出,获得了较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4)观光旅游型:公司依据南水北调工程的优势及其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建立了1个占地0.3hm2的鱼塘,发展垂钓项目,并建有果园和菜园采摘区、杂粮生产区、自由种植区等,把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旅游、休闲娱乐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人文资源与历史资源的开发,形成了独特的“兰鑫”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2.3效益分析

2.3.1经济效益20a来兰鑫小杂粮专业合作社开发荒滩200hm2,其中利用荒地种植油葵113.3hm2,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和谷子等作物53.3hm2,建成了高产稳产田13.3hm2,鲜果生产园和育苗场,种植了优质牧草20hm2,饲养牛羊,修筑鱼塘,建设了1座食用油加工厂,年纯收入达20万元以上。把尚未开垦的66.7hm2荒滩开垦出来,建立了1个野生旅游休闲公园,可以狩猎、垂钩、采果、野餐,不仅为城市居民假日休闲提供了1个好去处,还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2.3.2生态效益通过在洺河滩开荒造田、植树造林、建立生态园,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上万只鸟类在生态园安家入户,多少年不见的灰鹤、白鹤也重新出现,现在的洺河滩呈现出一派自然与生态的和谐之美。

2.3.3社会效益兰鑫小杂粮专业合作社通过产业链延伸,发展“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为农户提供种子、技术,保证产品回收,从资金上给予支持,并且从技术和管理上进行资助,逐步引领周边农民走上富裕之路。多年来,经合作社带动发展起来的脱贫农户已有200余人。通过发展休闲农业,扩大了农民就业面,社会效益显著。

3农业产业链延伸模式

3.1企业概况

该模式以河北华裕公司为代表。该公司是在原邯郸市星火种鸡场的基础上组建的1家集种禽繁育、蔬菜加工、粮食购销、饲料生产为一体的多元化企业集团,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副会长单位,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邯郸综合试验站,中国农业大学技术合作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工程大学等高校的教学实验实习基地。目前,公司共占地133hm2,建筑面积22万m2,注册资金1亿元,总资产4.2亿元,年产值5.8亿元;拥有员工1200名,其中中高级职称人员260人。

3.2模式简介

华裕集团自创建以来,秉承“建立中国一流家禽企业”的目标和“强国富民,产业报国”的创业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和“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服务为先导”的管理理念,打造了农业产业链延伸型模式。由华裕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连增先生倡议成立的邯郸市家禽业协会,以维护行业与会员利益为目标,与行业同仁共同应对影响畜牧业发展的重大事件,及时向政府反映会员、行业诉求,一方面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维护行业整体利益;同时协会竭诚为会员、行业、政府服务,协会的所有工作都是以会员为中心,用服务的理念去聚集人气,始终把服务作为协会的立足之本、生存之基、发展之源,以服务促进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共同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协会积极开展公益活动,促进新农村建设。每年协会都组织10次左右送科技下乡、扶贫帮困活动,这些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新农村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该模式包括4条主要产业链:

3.2.1蛋种鸡产业链蛋鸡饲养—种蛋孵化—雏鸡销售。公司父母代场共存栏种鸡50万套,年产种蛋1亿枚;企业现拥有的2个孵化场拥有依爱19200孵化器60台、巷道式孵化器50台,可向社会提供雏鸡4000万羽/a。

3.2.2种猪产业链2006年创建永年县华裕良种猪繁育有限公司,形成种猪饲养—繁殖—幼猪销售一条龙模式。

3.2.3深加工及配套产业链2005年成立了永年县永诚粮食购销有限公司;2006年创建华裕永诚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依托永年蔬菜大县优势,生产脱水蔬菜和冻干蔬菜;2006年创建的河北华翔生物饲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高活菌无抗生素饲料,从而实现了饲料生产—养殖—销售的良性循环。

3.3效益分析

3.3.1经济效益华裕集团下辖企业5个,控股企业2个,在全国设立了销售商500多个,年创产值2亿元。华裕永诚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1.8亿,年收入2亿元,净利润2300万元。河北华翔生物饲料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14150万元,年产高活菌无抗生素饲料10万t,年销售收入3.5亿元。公司打造了全国知名蛋鸡品牌“华裕”和饲料品牌“连增”。

3.3.2社会效益华裕永诚食品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在技术领域强强联合,技术力量得到了有力保障。公司解决了1600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现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与菜农建立了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合理的利益联合机制,提高了菜农的积极性,促进了永年县蔬菜种植业的发展,更好地带动了农民致富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促进了永年县蔬菜上档升级,提高了永年县菜农的经济效益,填补了永年县蔬菜加工产业的空白。河北华翔生物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带动养殖厂实现无公害饲养,为养殖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实现了永年县牧业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循环农业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淮安 农业循环经济 模式

1. 绪论

在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需要加快发展循环农业。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途径,通过尽可能减少废弃物排放,并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可以保持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建立物质循环的多级利用体系,使废弃物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再次或多次利用,在农业系统内形成一种稳定的物质良性循环系统,是现代可持续农业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淮安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本文针对淮安市农业循环经济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其选择模式进行了探讨。

2. 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

从理论上看,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循环经济遵循“3r原则”,即减量(reduce)、再利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

所谓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指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生态技术学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为指导,通过建立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环境改善的动态均衡机制,将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要素加以统筹协调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3. 淮安市农业循环经济现状分析

发展无污染、无公害的生态农业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

(一)稻田生态养殖

稻田生态养殖可以依靠生物农药和有机肥,大大减少农药及化肥的施用量,不但降低了成本,而且减轻污染,增加无公害产品的产出,2005年淮安市推广稻田养虾、蟹面积达2.2万亩,年均每亩增加收入1 200多元。这里举两个具体的例子:

(1)金湖石港万亩农业综合养殖示范区。利用稻田为鱼、虾、蟹提供良好的生长栖息场所和丰富的天然饵料资源,又利用鱼、虾、蟹对稻田具有的一松二除三增加(即松土、除草、灭虫、增肥、增氧、增温)作用,促进水稻增产。石港镇生产无公害稻谷1 100万公斤,增收虾蟹等绿色水产品1 364吨,仅此一项,全镇3万农民人均增收400元以上。

(2)盱眙县水冲港镇。采取循环经济“资源——产品——再利用——再生产”的循环机制,把物质、能量进行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实现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变废为宝,不但节约和降低种养成本,同时也改善了村庄的人居生态环境。将农作物茎秆粉碎后用于生产食用菌,利用嫩枝叶、烂果品、人畜粪便发展沼气,仅沼渣、沼液作为无公害优质有机肥返田一项,每年就可以节约或降低成本30万元;而沼气供农户照明、煮饭,每年也可以使全镇农户家庭开支节约10万元。同时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取得双赢。

(二)沼气综合开发和利用

淮安市探索出猪-沼-果、猪-沼-菜、猪-沼-厕等多种链接模式。淮安市开发沼气历史比较长,主要以农村户用为主,相对集中在涟水、金湖、淮阴区等地。到2007年8月底,淮安市累计建成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6.5万户,依托沼气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33万公顷,年出栏生猪60多万头以上,建设区农民年增加收入4500多万元。全市已累计投入资金7 600多万元,其中国家和省、市、县补助2 130万元。建成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4 100多处,受益农户达8.5万户。根据淮安市涟水县、楚州区生态家园建设情况调查,以沼气为核心的生态家园建设,拉动了养殖业的发展,促进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使原有的农户经济在生产规模、劳动生产率、技术进步、种养业之间养分循环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且深刻的变化,大大提高了农户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4. 淮安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模式选择

(一)变废为宝

传统农业是一种“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单程线性结构型经济,其显著的特征是“两高一低”,即资源高消耗,废弃物高排放,物质和能量低利用。而循环农业强调“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没有真正的废弃物”的理念,通过建立“资源——产品——再利用——再生产”的循环机制,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协调,实现“两低一高”,即资源低消耗、废弃物的低排放、物质和能量的高利用。

(二)利用高科技开发农产品

针对淮安市目前农产品的开发水平,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利用高科技进行农产品深层次开发,是达到节约资源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过去大豆榨完油的豆粕,一般只能作为猪饲料,或粉碎后施到农田里作肥料。如果把豆粕作为原料,从中提取大豆蛋白,再加工成天然纤维,就可以成为当今流行的,并被国外纺织专家誉为“21世纪舒适型的‘绿色纤维’”的新型纺织品原料,而剩余的豆渣还可以综合利用生产颗粒有机肥,循环用于农业生产。

目前淮安市已拥有150多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重点基地,年产值达163亿元,带动农户30多万户,户均增收300~400元。通过鼓励农产品生产基地与中心城区生鲜超市对接、发展农村中介组织与流通机构等措施,积极推进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农民个体经营贸易的农副产品已占全市农副产品总量的80%左右。

(三)推行套种套养模式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产业部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作物的自然生长以获得收成。传统农业对生态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型、掠夺性的,往往形成“先掠夺、再补充、再掠夺”的恶性循环,造成农田肥力下降,降低产品品质,并形成大面积污染。循环农业强调农业发展中的生态耦合效应,有效利用不同作物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互补、互利因素。

参考文献:

循环农业分析范文第5篇

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的重要领域,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来,各级政府为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就全国来说,农业循环经济总体规模还比较小,循环经济还没有成为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政府还没有一个关于农业循环经济的总体制度设计和政策框架。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多数省份以农业为主。农业大省开展农业循环经济与工业大省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相比,有着许多困难和特殊性。研究农业大省农业循环经济问题,不仅有利于国家从宏观层面上对农业循环经济进行有效布局和决策,提高循环经济政策的针对性,而且有利于农业大省因地制宜地开展农业循环经济,提高循环经济的实效性。本文拟以典型研究进而推及一般的方法,探讨农业大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径。

一、农业大省开展农业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安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省,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是国家重大农村政策的“试验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农村税费改革”等重大政策的出台都源自安徽的成功试点。同时,安徽省也是全国开展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最早的省份之一,其在农业循环经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自然具有典型性。以下将以安徽省为例,以详实的数据资料呈现农业大省开展农业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以此为依据提出农业大省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将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

早在1999年,安徽省就制定了《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04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后,安徽就致力于生态大省、农业强省建设。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循环经济,从上至下成立循环经济管理机构,省财政从2010年起开始设立循环经济省级引导资金,对循环经济开始了“真金实银”的支持,各市也相应地加大了对循环经济的财政支持。几年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具有安徽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和思路,农业循环经济成效显著,2011年全省主要农产品中绿色及无公害农产品产值为280.2亿元,占农业产值的比重为24%,比2005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1]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农业的粗放式经营,加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业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一)农业资源短缺,自然灾害严重

1. 耕地资源短缺。我国地少人多,人均耕地仅为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40%,而安徽比全国平均水平还要低。2008年全国人均耕地面积0.092公顷,而安徽2008年人均耕地面积0.085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 而且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安徽2010年耕地面积为4 181 300公顷,比2000年的4 229 600公顷减少了48 300公顷,平均每年减少4 830公顷。[3]

2. 水资源短缺。我国是世界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而安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安徽水资源总量922.8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 550.90立方米,[3]全国水资源人均2 310.4立方米,[4]比全国人均水平少759.5立方米。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3. 森林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森林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核心,是农业生态系统的命脉,对涵养水土、防风固沙、减少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有着重要作用。世界森林覆盖率为30.5%,而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20.36%;世界人均森林面积0.644公顷,我国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4。[5]安徽现有森林面积为380.42万公顷,2010年森林覆盖率27.5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安徽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055 8公顷,[3] 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8.5%。且森林资源布局不合理,安徽5 706万亩森林主要集中在皖南和大别山区,占安徽国土面积46%的丘陵地区平均森林覆盖率只有14.5%,全省有23个市县区森林覆盖率不到10%。[6]由于森林资源短缺以及对水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安徽省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根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结果,安徽省水土流失面积为1.88万?2,占全省面积的13.1%。[7] 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农业生态系统的土壤流失、肥力衰退,而且加剧自然灾害的威胁。

4. 自然灾害频繁。农业是对自然条件高度依赖的产业,频发的自然灾害对农业大省的农业生产影响更大。我国是自然灾害非常频繁的国家,而安徽又是我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2010年全国受灾面积37 426千公顷,受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31.2%。[4]而安徽2010年的受灾面积1 752千公顷,受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42%,[3] 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自然灾害频发,使得有限的农业资源变得更加短缺,严重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面源污染严重

1. 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地膜的不合理使用造成的面源污染。我国化肥施用量占世界化肥总使用量的30.8%,化肥有效利用率却仅为30%左右。[8]每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远远超过国际上为防止水体污染而设置的225公斤/公顷的安全上限。2009年,全国每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为444公斤,[2] 安徽为750公斤;[3] 每公顷耕地农药使用量全国为14.04公斤,[2]安徽为26.47公斤;[3] 2009年,全国每公顷耕地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17.09公斤,[2] 而安徽为18.38公斤,[3] 安徽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量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化肥、农药、地膜的不合理使用,不仅造成土壤板结、耕地质量退化和农田生态系统恶化,而且使得许多地方的水质下降,以至谷物和水产品内残存农药超标严重,进而带来饮水和食品安全问题。

2. 农村生活垃圾造成的面源污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批工商业产品涌入农村消费市场,农村生活垃圾也随之逐年增加。塑料薄膜、食品和日化产品包装袋等各类废弃物、生活污水不断增加,远远超过了农村环境的自净能力。加之垃圾处理设施和管理措施不到位,大部分农村垃圾都是随地堆放,不但侵占大量土地,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还容易破坏土壤的性质和结构,污染地表水体和地下水,直接危及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

(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低

农业废弃物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谷壳、果壳及甘蔗渣等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和畜禽粪便。我国每年产生各类农作物秸秆约6.5亿吨,畜禽粪便产生量约20亿吨,是我国工业废弃物产生量的3.2倍,其中约60%未得到有效利用。[9]以秸杆为例,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各类替代原料的应用,加上秸秆综合利用成本高、经济性差、产业化程度低等原因,出现了大量焚烧秸杆的现象,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空气和水土,而且可能诱发酸雨,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虽然各地投资建设了一批秸秆人造板、秸秆发电、秸秆沼气等综合利用项目,并进行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栽培食用菌等技术的推广应用,但是秸秆综合利用率仍然很低。据统计,安徽省各类农作物种植面积1亿多亩,产生秸秆约4 011多万吨,目前有效利用率在50%左右。还有5 000万亩农作物产生的2 000万吨秸秆得不到有效利用。[10]

二、制约农业大省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

(一)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性制约

一是人均GDP低。2010年,全国人均GDP29 992元,[4]安徽省人均GDP20 887.80元(按常住人口计算),[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 104.2元,经济发展落后成为安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制约因素。二是人均财政收入低。农业大省一般都是财政穷省,安徽也不例外。近几年来,安徽省级财政收入和人均财政收入在全国排名一直靠后,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安徽仍难以摆脱财政穷省的地位。2010年,安徽省财政收入20 638 197万元,人均3 468.5元(按常驻人口计算),[3]而全国人均财政收入6 197元,[4]安徽人均财政收入比全国低2 728.5元。财力不足显然是制约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因素。三是农民收入水平低。2010年,安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 285元,[3]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 919元,[4]安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34元。农民收入水平低,成为农民进行循环农业投入的主要障碍。

(二)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对循环经济的支持不足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需要资金上的投入,比如沼气池的建设、节水工程建设、规模化养殖场的建造以及优良畜种的引进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目前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地方政府来承担,而农业大省财政收入及投入有限,迫切需要金融体系给予强有力的支持。然而,在广大农村,除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农村有网点外,其他金融机构在农村的网点很少,农业资金也通过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吸收存款、购买国债和金融债券等途径流出农村,农业经营者贷款难。国家对循环经济发展尚未出台相应的信贷支持政策,对商业银行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出现的风险缺乏相应的财政贴息等补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积极性。而政策性金融机构还没有发挥支持农业循环经济的主力作用,农业发展银行主要从事粮棉油购销的贷款支持,不能对农业循环经济中的商业信贷缺位形成有力补充。

(三)农业现代化水平低

1. 农业科技水平低。开展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是关键。从整体上来说,安徽科技投入水平低。2010年,我国R&D占GDP的比重为1.76%,而安徽省R&D占GDP的比重只有1.32%;[11] 安徽省在农业科技活动中,地方财政科技款项呈现下降趋势,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仅高于西藏);[12] 安徽农业科技人才不足,农业科技研究、应用和推广的组织不健全,尤其是乡村两级农业科技人才匮乏。2010年,农业科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落后于山东、江苏、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落后的农业科技对实施农业循环经济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显现。[13]

2. 乡村人口比重大,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低。2010年,全国乡村人口占总人口50.05%,[4]安徽乡村人口占该省总人口56.8%(按户籍人口计算),[3] 安徽乡村人口比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75个百分点。2010年全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为36.7%,[4] 安徽为39.1%,[3]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2010年安徽乡村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占比13.19%,[3] 而全国平均水平为7.26%,[4]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93个百分点。加之安徽是农民工大省,农村有一定知识水平、年富力强的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留下的多半是文盲半文盲,他们不仅对循环经济的认识程度不高,而且运用农业循环技术的能力有限。

3. 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土地产出率低,农业产业链短。由于农业科技水平低,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科学素质低,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2010年全国第一产业平均劳动生产率为14 512元/人,[4] 而安徽第一产业平均劳动生产率只有10 979元/人,[3]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 533元/人。由于农村面源污染、焚烧秸杆等使土壤板结、水质下降,加之农业科技水平低,导致土地产出率低。2010年,每公顷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全国平均为4 974公斤,[4] 而安徽为4 656公斤,[3]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18公斤。安徽农产品资源丰富,粮食、中药材、水果等农作物的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尽管近几年安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速度较快,但农产品加工大多限于初级加工,精深加工发展滞后,造成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短,不能形成有效的循环利用。

4.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安徽经过多年的努力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以来,水利设施建设、饮水安全工程、“村村通”工程、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建设、电网改造及信息化建设等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许多地方的水利基础设施陈旧老化,支流、沟渠、池塘多年得不到疏通加固;农村道路建设资金严重不足,许多地方的“村村通”规划只能停留在纸上,难以付诸实施;绝大多数农村没有垃圾处理设施。安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及自来水普及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安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57.5%,[3]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67.39%;[14] 2010年,安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47.8%,[3] 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75%①;安徽沼气普及率在逐年上升,但是2010年全省农村1 424.3万户,其中只有75.26万户使用沼气。[3]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着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

5. 农业经营规模小。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的农业小规模经营的基本格局,难以适应循环经济的需要。安徽省户均耕地面积4.6亩,只及全国平均水平的75.9%。[15] 农业经营规模小,经营分散,不利于循环农业技术的实施,难以发挥循环利用的规模效应。

(四)法律法规不健全

农业循环经济实施缓慢,立法滞后是一个主要原因。一是《循环经济促进法》比较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和强制性,其中涉及农业循环经济的条款比较少。二是现行的涉及农业循环经济内容的法律,比如《农业法》《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水土保持法》《土地管理法》等,更多的注重环境和资源保护,涉及循环利用的法律内容较少。三是涉及农业循环经济的行政法规,如《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森林法实施条例》《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退耕还林条例》《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等强制性较弱。所以,迫切需要一部农业循环经济的专项法律,确立农业循环经济在循环经济中的关键性基础地位。[16]

(五)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考核监督机制有待建立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是按照循环经济基本原理所制定的关于循环经济运行效果的定量评价标准,是各级政府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依据,也是国家宏观管理部门对基层政府进行考核的依据和政府对企业进行监督管理的依据,对于基层政府、循环经济的具体实施者具有导向和约束作用。2007年,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统计局联合编制并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这个体系主要从宏观层面和工业园区层面分别编制了评价指标,注重工业和城市的能源消耗和废物的排放与回收利用,涉及农业循环经济的指标只有“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和“土地产出率”两项指标。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缺失,使基层政府管理部门以及循环经济主体失去了实施循环经济的依据和约束,无法对农业循环经济进行有效监督。目前循环经济的考核监督机制,主要是各级政府对列入国家和各地方循环经济试点的单位进行评估和考核。对地方政府的考核,除节能减排指标纳入政府科学考核体系之外,循环经济其他指标尚没有成为政绩考核内容。

三、农业大省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分析

(一)财政支持“一马当先”

农业是一个正外部性较强的产业,而循环经济同样是一个正外部性较强的经济形式,两个正外部性的叠加,充分说明农业循环经济需要财政支持。没有财政资金的支持,循环经济只能是“纸上谈兵”。首先,中央财政要加大支持农业大省农业循环经济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保证农业大省开展农业循环经济不受“财政瓶颈”的制约。其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应当建立农业循环经济专项基金,保证农业循环经济的财政投入不受经济波动的影响。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的研究、推广、应用和农村环境的改善,以及涉及面广的农业资源的节约、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等。再次,要把国家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所得税、增值税减免政策和政府绿色采购等政策落到实处。最后,完善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加大退耕还林、土地休耕、湿地保护、水土保持、草地保育等补贴政策的执行力度,保证给农民的补偿足额到位,以激励农民自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二)建立政府主导的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

其一,要建立财政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信贷风险支持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发展农村信贷业务。同时,对商业银行支持“三农”方面的信贷业务应占银行信贷业务的比例进行强制性的量化规制,加大国有商业银行支农力度。[17]其二,农业发展银行除进行粮棉油收购资金的信贷业务以外,要把支持循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农业循环经济,作为支持农业的常规性、根本性业务。其三,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支持作用,加强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监管,防止在商业金融缺位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资金倒流。其四,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可能面临的风险纳入农业保险的范围,允许农民以农业保险保单作为质押贷款,以缓解发展循环经济中的风险和资金问题。

(三)完善农业经营制度

一是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循环农业是不可能长期建立在分散经营和粗放经营基础之上的。因此,要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建立农村土地产权市场,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二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解决发展循环农业的组织制度的创新,有利于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有利于降低循环经济的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实现生产专业化、标准化;有利于采用先进技术、管理技术和装备,发挥科技在循环农业中的核心作用。

(四)加快循环农业相关法律法规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

其一,加快制定出台发展循环农业的综合性法规,协调农业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规范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职责与义务,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财政支持、金融支持、技术支持、信息服务等进行规范,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其二,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对现存的有关农业的法律进行修改,在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同时,增加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内容。其三,执法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现有法律的执法力度,依法查处违反循环经济法的行为。其四,制定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循环农业的考核制度、重点领域的监管制度,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五)完善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

理顺农业科研管理体制,克服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机构重复设置、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格局,合理配置农业科技资源,把农业教育、科研、推广统一起来,对涉及循环农业科技进步及成果转化的立法、税务、农业、金融、财政、科技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避免条块分割,提高循环技术对农业支持的效率。重视循环农业技术的研发投入,尤其是生物技术、微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投入。同时要改变“重研究”“轻推广”的局面,加大循环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重点推广“精准农业”为核心的减量化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和相关产业链技术。推广新农作模式,比如作物轮作、休闲农作、覆盖作物轮作、残茬还田免耕、农牧混合和水土保持耕作等模式。

(六)提高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留住农村人才

循环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方式,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首先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从根本上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尤其是要加大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调整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以适应农村循环技术推广和应用的需要,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其次,要留住农村人才。要以较优厚的待遇,鼓励高学历人员返乡工作;要通过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留住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工作;通过“回归工程”、“引智工程”等措施,引导外出务工有成人员回乡创办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