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政法发展史

政法发展史

政法发展史

政法发展史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育;现状;思想政治思想政治课

一直以来都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程,思想政治课是我国在思想教育体系中所进行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使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内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世界观。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以注重学生成长为主的教育课程,主要是对学生的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进行循循善诱,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标准和正确的政治方向。面对新的变化和新的形势,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要想使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满足新形势下对其提出的要求,高等院校就应该认真总结自己教学方法和经验,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历史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形成正确思想的行为科学,它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以人的思想为主。自我国成立以来,思想教育课程就成为了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我国成立60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注,高等院校一直以来都承担着思想教育的重任,也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战场,思想教育教学在不断地发展、完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越来越趋于规范化、系统化。但是现在的思想教育模式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学科建设基础比较薄弱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一直处于发展的过程,但是学校的学科建设基础还是处于比较薄弱的阶段,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形势下为思想政治教学方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不足之处也慢慢地开始显现出来。

1.注重教学形式

思想政治教学虽然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但是,高校在为学生提供课程时只重视了形式上的教学,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的,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只是一味地通过教材为学生“念经”,课堂枯燥乏味,课程内容都是党的基本路线、党的政策方针,内容总是重复的讲,这样的课程单调枯燥,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也总是敬而远之,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认识也明显不足,上课睡觉、逃课的现象在思想政治课程的课堂中屡见不鲜,许多学生都认为思想政治课程太过无聊“不上也罢”,临考前抱抱佛脚就能考过,学校对思想政治课程体系的管理也有所欠缺,对课程的考核和学生出勤率的管理也是得过且过,没有严格的管理措施。

2.教学方式单一

在实际教学中,学校的教学方式只是局限在了课堂授课中,老师在上面自己讲自己的,学生在下面听不听是自己决定的,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交流,老师不能知道学生的真正需求,学生不理解老师的授课特点,所以在思想政治的教学中老师只能看着教材为学生“念经”。实际教学中的教材内容都是以政治内容为主,往往忽略了对学生思想的教育,所以在教学中都是关于党的政治、方针、路线等内容,别无其他。很多老师都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要求不理解,都以为思想政治教学是纯文科,只需要背诵,考试过关就可以了,在实际教学中缺少实践教学,对学生的思想内容关注较少。

(二)教师力量不足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对思想层面的追求越来越小,并且对政治也越来越淡漠,这些社会现状对思想政治教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思想政治教师放弃思想政治教学,转行投入其他行业,使得思想政治教学的老师数量越来越少。并且受到各方面的影响,许多新毕业的大学生都不想投入到这个行业中来,使得思想教育教学的师资数量出现短缺现象。随着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高校为了完成思想教育课程教学,已经为数不多的思想政治教师的工作任务更加繁重,所以教师为了完成繁重的工作,对思想教育的教学就只能草草了事,不能深入的讲,教师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深入研究,不能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及时地了解,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的思想教育。现存的许多青年教师,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当作学术问题看待,并没有马列主义的信仰,而在从事到这个行业之后在教学的过程中,精神上受到挫败后容易对教学产生消极对待,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在学术研究中也缺乏优秀的中青年带头人,使思想政治教育学术体系萎靡不振,缺乏活力。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改进方向

(一)思想政治教学体制方面的改进

高职院校要想加强思想政治教学的改革,首先就要从教学体制进行改变,归纳总结现实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取长补短,在发展中不断地完善,以达到思想政治教学的目的。

1.教学形式的转变

在对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中,学校应首先转变对思想政治课程的看法,思想政治课程并不仅仅是围绕党和国家展开的,思想政治课程是以学生的思想为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为辅,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所以学校应给予重视,加强对学生管理,对学生的上课管理体制加以完善,主动放弃与现状不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对政治思想教育课程的教学制度予以重视。

2.丰富教学方式

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式中,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中调整当前的单调、枯燥的授课方式,教师也应该调整其教学思维,要明白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目标,不要只是单纯地讲授马克思理论与党的政治思想路线,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变化,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在授课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丰富教学内容,例如案例教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在教学中,一切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还要多多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和需求,尽量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二)培养丰富的教师资源

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必须加强教师的师资建设,教师是为学生带来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师的教学质量决定着教学目的的实现情况,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对实行政治教学有着深刻的意义。加强学校的师资教学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要从多方面进行。

1.思想方面

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均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良好的道德素质修养可以引导学生优秀的思想观念的形成。思想政治课程是对学生的爱国思想、政治观念等等的引导,所以政治思想教师必须要具备正确的政治观念,强烈的爱国主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的成长,所以学校应该重视思想政治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积极主动地培养、维护教师的道德修养,可以在选择教师的时候着重的考验教师的道德素质,也可以通过讲座等方式提高教师的道德思想素质。

2.理论方面

政治思想教育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的,它紧贴着时代的步伐,要想在思想道德课程中满足学生的需求,思想政治教师就必须要有充足的时间去研究钻研新的理论和新的问题。思想政治课程虽然是以学生的思想为主,但是理论知识同样重要,思想政治课程是基于马克思理论教育,是一套比较复杂且随时变化的理论,所以思想政治教师必须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所以高职院校应该为思想政治教师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让教师有充足的时间提高自己的理论基础,以实现教学目的。

3.知识储备方面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并且有点枯燥,思想政治教师要想在理论课程中说服学生,为枯燥的理论课程添彩增加课堂吸引力,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的知识储备足够丰富,哲学、心理学、历史学、教育学、文学等方面,都涉及到思想政治教学,思想政治教师就必须要具备这些知识体系结构,最大限度地扩宽自己的视野,才能提高自己理论课程的说服力,全方面地满足学生的需求,达到教学目的。

三、结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新一代的年轻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在社会不断地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各种诱惑力也越来越多,青少年学生正处在道德思想不稳定的阶段,抵御诱惑力的能力还不是很足,所以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思想教育是时代的要求。道德思想教学的改革也成为时展的必需品,在现有的思想道德课程的教学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完善道德思想教育,为国家培养更为优秀的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

作者:许敏珊 单位: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罗槐茂,黄岳峥.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S1).

政法发展史范文第2篇

高中学生学习政治文明史,最想搞清楚的莫过于下列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政治文明?第二,作为高中历史教科书所叙述的政治文明史其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三,我们应用什么方法或思路去学习高中历史所叙述的政治文明史才能收到最佳效果?针对这些问题,本人在此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供同学们参考。

一、政治文明与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政治文明

什么是政治文明?简而言之,政治文明是指人类改造社会的政治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政治活动的进步状况和发展程度的标志,它是与政治蒙昧和政治野蛮相对立的范畴。具体来说,政治文明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和政治观念两个层面的内容。在政治制度层面,主要表现为由于经济基础和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所引起的国家管理形式、结构形式的进化发展,即政体或国体、政体范围内的政治体制与机制等方面发展变化的成果,如代议制民主的确立、选举制度的推行、司法制度的近现代化、政党制度的建立、文官制度的形成等。其中,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是政治制度文明发展的最重要成果。在政治观念层面,主要表现为政治价值观、政治信念和政治情感的更新变化,如民主、自由、平等、人权、正义、共和、法治等思想观念的形成、普及和发展,以及人们政治参与意识的普遍增强等。政治观念文明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精神文明的其他部分一起,为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认为,“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课程标准》规定了高中历史关于人类政治文明史的学习内容——“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共有9个专题”,并认为“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也就是说,当今高中历史政治文明史学习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二:一是在史实上主要掌握“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二是在理论上要“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从史实的角度来说,高中历史学科中的政治文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政治制度与法律,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等。二是重要的政治思想与活动,如近代中国维护国家的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等。三是政治格局,如二战后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等。

依据这些基本史实,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高中历史学科所叙述的政治文明史实际上是围绕民主化和法制化两条基本线索展开的。具体而言,它主要包括四点:第一,中国的政治发展经历了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的曲折历程。当今,中国的民主法制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第二,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开西方民主法制之先河;近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革命或改革先后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19世纪70年代后,代议制不断发展、日益健全。第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俄国、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显示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追求。第四,伴随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反对霸权主义、打破强权政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呼声。

从理论的角度来说,高中历史学科中的政治文明史所阐释的作用、影响、经验教训很多,如“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等。关于人类政治文明活动所带来的种种作用、影响和经验教训,这里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一一列举说明。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学习政治文明史的时候,仅仅掌握相关史实是远远不够的,正确的做法应是在感知和掌握相关史实的基础上,高度重视“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好政治文明史的基本策略

1.准确理解和掌握政治文明史中的重要政治概念。

政治文明史所涉及的政治名词、术语、概念较多,且理论性强,我们应注意运用从感性到理性、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解读概念,分析史实或典型材料,理解某一具体制度的特点,然后对同类制度进行归纳、概括,从而理解该类制度的内涵和实质。

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一政治概念为例,不少学生因没有准确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内涵,而对中国古代这一政治制度持彻底否定态度。实际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由“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组成的复合概念。这里的“专制主义”主要是指君主专制,是指一种决策的方式,它强调君主个人权力至高无上,国家大事由君主独断。这里的“中央集权”,则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的一种政治体制,它强调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受命于中央,地方长官只能在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力,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统治。“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两者相结合,就构成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其目的是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的权威和君主个人的权威。据此,结合中国两千余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历史,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专制主义”作为一种决策方式,其主要作用是消极的。“中央集权”作为一种政制体制,其主要作用是积极的,主要表现为: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

2.在坚持历史唯物史观的前提下,注意运用多元史观评析政治文明史。

探讨政治文明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是高中政治文明史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既然要探讨政治文明史的作用与影响,汲取其经验教训,就离不开以什么为思想为指导的问题。关于这一点,《课程标准》有明确的规定,那就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这里需要强调的主要是下列两个方面:

第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中外政治制度,切勿机械地从形式上进行比较,应注意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民族和文化传统、制度溯源等方面,客观地分析其呈现出不同特点的原因。要注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不同政治制度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从而理解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理解政治文明发展的规律。如201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第31题,就很好地反映了运用历史唯物史观评析政治文明史的问题。

31.1920年12月,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 )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办法

命题者通过介绍1920年12月致朋友信中对改造中国的认识,揭示了在当时中国“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这就很好地体现了历史唯物史观。当今史学界,有些研究者认为,革命不如变法改良,近代中国选择暴力革命是一种历史失误;如果当时走变法改良、民主的道路,中国的今天就会好得多;等等,并致力于搜集种种史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学术研究有其自由,我们无权干涉,也不想与这样的研究者辩论什么。但我想说的是,历史没有“如果”,历史不以我们后人的意志为转移,难道中国人天生就主张革命?当时的中国人没有为变法改良和民主努力过?为什么一直坚持民主的资产阶级立宪派后来支持辛亥革命?为什么早年主张维新改良的孙中山放弃改良而走向革命道路?为什么已经让权于袁世凯并致力经济建设的孙中山后来又举起革命的旗帜?这里有太多的“为什么”需要我们去追问。不错,暴力革命破坏性大、流血多,但我们为什么不去反思,那么多善良老实的中国人,为何不畏牺牲、前赴后继地去坚持革命?其实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他们为生存环境所逼,不得不进行暴力革命。我们真诚拥护改良,不希望看到通过大量流血牺牲的革命来实现美好愿景,但历史的演进是不会以我们的美好愿景为转移的。正如今天的国际关系,我们中国选择了和平崛起,希望和平谈判解决国家之间的纷争,建立一个美好的和谐世界。问题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会尊重我们的意愿吗?甚至我们周边的小国家会配合我们吗?如果我们不做好武力斗争的准备,甚至自动放弃武力,那就只有等着被宰割的命运到来。我们无需美化革命,但也不能通过贬低革命来美化历史上的变法改良与民主道路,说到底,革命也好、改良也好都是符合某一国家某一时期国情的必然选择。实事求是地、客观地揭示中国革命的历程,是中学历史学习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二,在坚持历史唯物史观的前提下,注意运用多元史观评析政治文明史。当今史学研究,除传统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外,还涌现出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实事求是地说,这些新史观虽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不足,但确实都有其可取之处,并给人们耳目一新和豁然开朗的感觉,因此当今高考命题者常将这些新的史观融入到高考试题之中。

以文明史观考查政治文明史为例,2006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第37题、2007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第40题第(1)、(2)问考查中华民族内部的文明交流,体现“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是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的”这一主题。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第37题通过考查中国唐代科举制和英国近代文官制度,进行文明比较,体现“文明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折射“文化上应相互借鉴、求同存异,使各种文明兼容并蓄。坚持文明发展的开放性,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若运用文明史观把握高中政治文明史,我们至少要注意四点:一是文明史观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依据,把人类文明演变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农业文明又分为初级农业文明阶段和发达农业文明阶段,青铜器和铁器成为划分的标志;工业文明分为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工业文明在全球的扩展两大阶段,工业文明的生产力主要是蒸汽机和电力,18世纪下半期人类开始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在此前,还有一个长达数百年的酝酿阶段。我们应以此掌握文明史的基本线索、基本史实,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过程和成果。二是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的,将历史与现实予以结合。比如要理解中国传统思想在现实社会中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历史上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形成的民主的运作方式和法律的现实意义等,从而感悟历史的时代特征,运用各种方法比较、概括主要文明的重要特征和现实意义。三是正确把握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各种文明虽有强弱之分,但绝无优劣高下之别,都有同等价值。各文明也不是封闭的、隔绝的,各文明之间多以和平往来与暴力冲突两种形式发生交往,通过这两种形式,加快了不同文明间的整合,促使世界文明由分散走向整体、从区域走向全球。四是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考查,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背景下考查中国文明的演进,同时从中国文明的角度看待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在把握历史线索和划分阶段时,改变按社会形态“由低到高”划分的传统做法,以中国文明的发展演变为主导线索,并按照中国文明在某一时期最突出的时代特征进行历史分期。

3.依据政治文明史模块的编排特点理解人类政治文明。

高中政治文明史模块,是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关精神和内容标准要求编写的。它在政治文明方面,颠覆了传统史学中突出政治斗争、阶级斗争的编写思路,而是以国家机器的运行,各种机构、组织、制度的设置以及相关政治运作为研究的重点,突出了政治制度、政治事件、政治活动的分量。其中,对于制度文明更是浓笔重彩,在整个必修模块9个专题中有5个专题涉及制度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制度创新,《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从文明史角度客观叙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雅典民主制的发展,全面阐述了两种政治制度发展的历程。从英国渐进的制度创新、美国政治体制的完备、法国共和制的曲折历程、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等方面,阐释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和历史地位。《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对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政治文明方面的成就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体系也做了充分反映。

综观《课程标准》中关于政治文明史的“内容目标”和政治文明史教科书的编排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当今教材在编排上主要依照文明史观的史学价值观。如关于古代政治,教科书提供了古代中国的专制政治和西方希腊、罗马民主法制政治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形态。前者讲述了农业文明下的东方大国的政治特色,其君主制、中央与地方(包括边疆)制度、监察制度、选官制度构成教材叙述的五大制度内容,为古老的中国缔造了辉煌灿烂的时代,为世界奉献了一份政治智慧的盛宴——当然,也证明了专制文明并非完美的人类政治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终会被历史抛弃;后者则是商业文明下的政治设计,教材论述的目的在于给学习者提供完整的民主政治的脉络:古代希腊、罗马是近现代民主政治文明的源头。关于近代政治,教科书也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政治形态,即资产阶级代议制和无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前者主讲英、美、法、德四种不同政体下的代议制特征,揭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内涵;后者则在于揭示社会主义民主的一些渊源。关于现代民主政治,教科书重点通过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历程,证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内在规律。我们要重点领会这几个问题:政治文明的演进脉络、每一种政治文明形态的历史贡献及局限、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努力方向。

依据政治文明史模块编排特点反映出的文明史观,我们在学习时应注意思考五个方面的问题:①在古代专制政治方面,思考政治文明与农业文明、精神文明间的关系,政治制度的构成和影响。②在古代民主政治方面,思考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起因、演进内容、评价和一些民主原则;古代罗马法制的起因与演进、法制原则和评价。③在近代民主政治方面,思考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的起因、发展、国体与政体、制度运作与原则、影响与评价;中国近代建立民主政治的原因、各种探索尝试与成果;无产阶级为争取本阶级民利的斗争与设想。④在现代民主政治方面,思考新中国60年民主法制政治的发展历程、纵向或横向的互动联系。⑤在国际政治格局变动方面,思考国际政治格局变动的表象与内在规律、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

4.依据政治文明发展的阶段特征,归纳政治制度等的发展沿革。

历史阶段特征通常是指一个历史阶段明显不同于其他历史阶段的特殊之处。把握历史阶段特征不仅可以引导我们正确理解知识、巩固记忆知识,还可以启发我们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弄清获取知识的方法,并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思维品质,使我们能自如地甚至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现以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史为例,从学习的角度作一简要说明:

第一,归纳其特征。夏、商、周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分封制和宗法制。宗法制在夏朝萌芽、商朝开始、周朝成熟。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相辅相成,巩固和发展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从秦汉到明清,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开创了君主专制、地方听命于中央的政治体制及其相关机构和制度。汉朝通过王国问题的解决以及选拔和监督官吏制度的建立,巩固与发展了这一体制。隋唐时期,针对中央政权机构建设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北宋的地方分权措施和元朝的行政体制改革,使我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明清时期中央机构的变化,使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第二,分析其原因。一是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发展。夏、商、周政治制度继承了原始社会中的血缘关系和部族集团的特点。秦朝以后建立起来的以专制主义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宗法制下有关王位继承和爵位世袭的宗族制度。二是统治的需要,即根据建立和巩固政权的政治需要,建立新的政治制度或变革旧的政治制度。如西周的分封制和秦朝的郡县制:周武王推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的政治制度,不仅巩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还拓展了疆域;秦朝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顺应了国家统一的需要,体现了古人治国的政治智慧。分封制的确立与废除,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说明政治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

政法发展史范文第3篇

威兰茨首先阐述了美国民主兴起的历史进程。他以普通人在政府中的地位为尺度定义“民主”的含义。按照威兰茨的这一定义,他认为普通人在政府中地位不断上升的过程,就是美国政治不断民主化的过程,因此美国的民主是逐渐兴起的。

独立之初,美国政治虽然有民主的因素,但那时的美国并不是一个民主国家,而是一个精英统治的共和国。开国元勋们精心设计的制度虽然在本质上为人民,但在实际权力运作中却远离普通民众。仅仅半个世纪之后,普通人就在政府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大批之前没有选举权的普通人不仅拥有了选举政府官员的权利,而且拥有担任公职和监督政府的权利。在这个时候,威兰茨所说的“民主”就出现了。

威兰茨把这一历史进程限定在大约1800至1860年期间。他以三个关键人物,即杰斐逊、杰克逊和林肯为重点,勾勒出美国民主从起步到鼎盛到走向危机的整个过程。杰斐逊时期是第一阶段。以杰斐逊为首的反对派打出反对联邦主义者“精英统治”的旗号,呼吁让独立的、有美德的自耕农参与政治。在杰斐逊的两届任期内,一部分州取消或降低了选举和任职限制,选民范围得以扩大,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大大增长,政府公职向更多的普通人开放。因此,威兰茨将1800年杰斐逊当选总统视为美国民主兴起的起点,视为一个“新秩序”的开端。

杰克逊时期是第二阶段。杰克逊推行官职轮换制,打破了由社会上层精英垄断政府的局面,使政府职位进一步向普通民众开放;为了反对经济特权、实现经济平等,杰克逊否决了第二合众国银行;各州的民主改革进一步深化,大部分州初步实现了白人男性的普选权,议会席位的重新分配增加了普通民众在政府中的影响力。威兰茨称赞杰克逊的改革“实现了大多数人的统治”,“标志着美国民主30多年发展的顶峰”。

威兰茨认为,第三阶段是美国民主走向危机的阶段。美国的民主经过杰斐逊和杰克逊时期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同时内部的危机也逐渐显现出来。1840至1860年间奴隶制问题的不断激化使北方和南方发展出两种截然对立的民主:北方是“自由劳动的民主”,“将奴隶制视为国家的祸害,认为如果任其蔓延将会阻碍自由劳动的发展,将会毁了美国的繁荣”;南方是“种族奴隶制的民主”,“将奴隶制作为白人政治平等的基础。”这就是威兰茨所谓的“民主的危机”。这种危机随着林肯的当选最终化为了一场战争。

其次,威兰茨论述了“美国民主是如何兴起的”这一问题。概言之,他强调民主概念的不确定性和竞争性,民主发展道路的未知性和曲折性,这构成了整本书的理论基础。

关于民主概念的不确定性和竞争性,他指出,从美国立国开始,在联邦、州和地方的各个层面,民主就不是一个既定的概念,而是多种不同定义之间的激烈竞争。

威兰茨从政治视角出发,以普通人在政府中的地位作为衡量尺度给“民主”下定义。之所以如此重视政治是因为威兰茨认为,“政治是当时人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方式。19世纪早期的美国人继承了革命时代的共和主义观点,认为政治制度是社会和经济关系的基础。如果社会安定、繁荣,他们认为是因为政治制度的优越和政治家的美德;如果社会混乱、经济萧条,他们认为是源于制度的不完善和野心家的腐败。”19世纪早期美国的社会变迁给各地区、各阶层和各职业的美国人都造成了大的冲击。在美国人眼中,所有问题都是政治问题,所有政治问题最后都指向民主。他们从这样或那样的方面去理解民主,将自己的利益、需要、恐惧和希望用民主的话语表达出来,并通过各种党派和社会团体来争取政治权力。对他们来说,民主不是抽象的名词,而是他们自己的切身利益和追求,是他们诉诸政治行动的有力武器。个人、党派和社会团体争取政治权力都是为了捍卫各自心中对民主的理解。

威兰茨指出,杰克逊认为1824年昆西・亚当斯的当选是肮脏的政治交易,违背了人民的意愿,亚当斯领导的政府浪费并侵吞国家财产,而自己作为人民的代表有责任站出来挽救民主。在杰克逊看来,第二合众国银行拥有的权力过大,形成了一个金融贵族的帝国,是对人民的威胁,因此必须摧毁;在战争期间纸币和信贷体系获得的权力凌驾于人民之上,因此必须加以改革和规范。“国会法令废止权”是一部分阴谋家企图以反对关税为借口,滥用宪法赋予人民代表的权利,企图分裂联邦,必须予以制止。废奴主义者是受了蛊惑的慈善家,是被北方的银行贵族和南方的州权派所欺骗,他们的目的是利用废奴运动转移视线、制造政治分裂、摧毁民主事业。因此,废奴主义者也是民主的敌人。对杰克逊来说,他的参选及当政期间的所有政策无疑都是在捍卫他认为的“民主”。

“国会法令废止权”是南卡罗来纳州为了反对1828年关税法而提出的,其理论核心是卡尔霍恩的州权理论。他认为,“出台保护性关税是北方利用多数统治的原则对南方少数州的剥削和压迫,是违背宪法的。纠正这种多数暴政的唯一方法就是承认每个州的先于联邦而存在,每个州有权判定联邦的某项法令是否违宪,并终止其在本州内的执行。”对于南方的州权派来说,“国会法令废止权”是为了反抗暴政,维护南方人的平等权利,也是为了捍卫民主。

威廉・劳埃德・加里森领导的废奴主义者认为黑人拥有和其他美国人一样的权利,不仅呼吁根除奴隶制的罪恶,而且要消除所有形式的种族压迫和不平等。他们认为自己才是“唯一的、真正的民主派。”

在辉格党人眼中,以杰克逊为首的打着民主的旗号,实际上都是自私自利之徒,他们企图将政府变为个人的私有财产,剥夺人民的财产和权利。辉格党人认为的经济政策只是个托辞,实际上他们是想通过臭名昭著的“宠物银行”将人民的财产侵吞进自己的腰包。杰克逊扩大总统和行政机构的权力是为了实现行政专权,从而为他个人、他的幕僚和人谋取私利。对辉格党人来说,他们反对杰克逊是为了树立真正的民主。

同杰克逊及其反对者一样,“济会派”认为东北部的商业化导致了道德败坏和贵族制,因此他们呼吁维护传统的平等原则和美德才是捍卫美国的民主。“自由土壤党”认为奴隶制度的不断扩展会威胁西进的北方小农的利益,摧毁北方的民主制度,因此他们提出“自由土壤、自由劳动、自由言论、自由的人”是为了捍卫民主。“一无所知党”认为美国的文化正在被天主教徒和其他异质文化侵蚀,普通美国人的生活正在受到新移民廉价劳动力的威胁,因此自己歧视外来移民,厉行排外主义也是为了

捍卫美国民主。在北方激进的劳工组织眼中,美国的民主正在遭到破坏,因为大多数创造价值的劳工正在受到不创造价值的少数商人和高利贷者的剥削,因此他们主张取消资本主义工资劳动制度同样是为了捍卫民主。

威兰茨指出,如上所述,一样的民主话语,却有着不同的含义。一旦化为切身利益和政治斗争,民主的概念就具有了不确定性和竞争性。关于民主发展道路的未知性和曲折性,威兰茨指出,美国民主的兴起是时断时续、点滴积累的过程,历经坎坷且无法预知结果。威兰茨认为在美国这样一个利益多元化、党派林立的国家,尽可能地团结各种利益群体、建立一个多党派联盟的政党对于取得政治斗争的胜利至关重要。威兰茨认为,从杰斐逊到林肯是美国政党制建立并日趋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美国经历了第一个和第二个政党体系的形成和瓦解,先后出现了以杰斐逊为首的民主共和党、以杰克逊为首的、辉格党和以林肯为首的共和党四个政党联盟。在威兰茨看来,政党联盟的形成、发展、分裂和衰落是各种政治力量分化组合的过程,也是各种民主概念冲突和融合的过程。民主的发展方向取决于政治斗争的结果,因此充满了未知性和曲折性。

威兰茨对民主特性的把握和从政治史角度进行研究既反映了近年来美国史学研究的新趋势,也为美国史学的发展探索了道路。对民主的研究作为美国传统史学中一个古老的课题,有着深厚的学术传统。对于此,美国传统史学大致有如下两种解释框架:

第一是“进步学派”的解释框架。这一学派的理论基础是二元对立的冲突史观和进步主义观念。这一派史学家认为,美国历史充满了两种对立势力之间的冲突:在特纳眼中是边疆与已定居地区之间的地域冲突;在比尔德眼中是对立的经济集团之间的冲突;在弗农・帕灵顿眼中是特权与自由的思想斗争;在小施莱辛格眼中是商业阶层与其他社会阶层之间的阶级斗争。持续不断的斗争和冲突是美国历史进步的动力,民主的逐渐展开和实现是美国历史发展的主线。根据“进步学派”的解释框架,美国历史的发展是朝向一个既定终点的旅程,虽然路途艰辛、充满波折,但前途是光明的。

第二是“共识学派”的解释框架。与“进步学派”的冲突史观不同,“共识学派”声称,美国历史的主要特征不是冲突,而是无所不在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历史上的冲突只是人们在具体政策上的分歧,在对宪法及自由、民主等美国核心价值的认同上,美国社会是和谐的、一致的。正如该学派的代表人物霍夫斯塔特所说:“美国文明建筑在一个共同基础之上,建筑在一个文化和政治传统的统一体上。它超越了各种暂时和局部的冲突。”“共识学派”否定“进步学派”的冲突史观,但是默认并继承了其进步主义和历史目的论的观念。

对于试图构建一个宏观叙事的传统史学家们来说,政治是他们最好的分析角度。因为变化是人类历史的主要特征,是宏观叙事的核心内容。只有政治史才最精确地关心时间的流逝和事实的变化。宏观叙事必须要有一个运动着的时间结构,只有政治史才能提供这个结构。政治史的特征和宏观叙事的本质要求,决定了政治在传统史学中的主导地位。无论“进步学派”和“共识学派”对美国民主的发展过程的看法有多少分歧,他们的民主框架最终都落实在政治层面上。政治是他们构建美国民主的宏观叙事的基石,民主是他们解释政治的理论指向,那些最能推动美国民主化进程的政治因素――政治制度、社会运动、政党、选举、精英人物等――是他们关注的主要内容。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社会动荡和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促进了美国新史学的勃兴。与传统史学相比,新史学在研究主题、研究对象、写作方式等各个方面发生了根本变化。

新史学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或者说是历史学的社会科学化。新史学颠覆了以往以时间为轴线的历史叙述,转而大量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专注于对历史中的某一方面提出问题,并用相关学科的概念和方法加以分析和阐释。传统史学研究流动的历史过程,而新史学研究在某一点上的静止状态;传统史学寻求对美国历史进行整体解释,而新史学的志向在于站在独特的角度,用独特的技术方法分析具体的问题;传统史学著作是以“民主”或“自由”等终极价值为框架建构起来的宏伟史诗,而新史学著作则是大量数据、图标、模型堆积出来的分析报告。

新史学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摈弃了研究制度、政党和精英人物的传统视角,转而研究政府之外的更广泛的社会及普通人的生活。正如美国史学家希梅尔法布概括的那样,传统史学关注整体和政府、法律和政策、外交和对外政策、战争与革命,新史学则聚焦于阶级和族群、社会问题和公共机构、城市和共同体、工作与娱乐、家庭与性、出生与死亡、童年与老年、犯罪与疯癫。传统史学是“自上而下的历史”,是“精英史学”;新史学是“自下而上的历史”,是“大众史学”。

将新史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应用到政治研究中就诞生了新政治史。与传统政治史的主导地位不同,新政治史仅仅是新史学众多领域中的一个,是一种社会科学化的、研究具体问题的政治史。它依赖计量方法和政治学、行为科学的理论,研究某一特定地区或基层普通民众的选举动机和投票行为,建立了“政治重新组合模式”和“种族文化模式”等一系列解释政治行为的模式。新政治史突破了传统政治史的研究范围,几乎包括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也放弃了传统政治史的研究方法。新政治史同劳工史、妇女史、家庭史等领域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实际上,新政治史中没有“政治”,只有“社会”。新政治史丧失了独立地位,沦为了社会史的一个分支。

经历了1960、1970年代的鼎盛后,从1980年代起新史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判。如何在吸收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克服过度社会科学化带来的“学科危机”?如何既不失新史学的精确性又能把握历史的流动和整体趋势?围绕这两个核心问题,美国史学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重建宏观叙事的呼声日益强烈。

重建宏观叙事首先意味着要关注美国历史的重大主题,构建一个整体解释框架,正如“进步学派”、“共识学派”所做的那样。但是,1960年代激烈的社会动荡粉碎了美国历史的“和谐”神话。新史学揭示了美国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彻底动摇了进步主义和历史目的论的观念。因此,美国史学界需要重建的宏观叙事是传统史学和新史学的综合,既整体解释美国历史,又摒弃进步主义和历史目的论,把握历史发展中的复杂性。

作为美国新一代史学家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方纳在这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他提出了一种新的宏观叙事模式――“质疑性叙事体”(contested narrative),即一种不确定的、无预设限制的叙事性历史。在这种历史叙事模式中,历史的发展是既有前进,也有倒退,并非直线向前发展,因此历史叙事没有一个事先决定的起点和终点,也不只是叙述美国历史上的进步和成就,而是要说明,在美国历史上的每一时期内,许多的事物和观念总处在不断地被人们质疑和辩论的状态之中。在《美国自由的故事》中,方纳用“质疑性叙事体”的模式,以“自由”为中心,构建了美国历史发展的总体

脉络,展现了“自由”这一观念在美国历史的不同时期是如何引起争议、受到质疑和被重新界定的。

《美国民主的兴起》一书可以被看作是“质疑性叙事体”的另一次尝试。与方纳一样,威兰茨也试图找到一个宏观框架构筑一种综合性的历史叙事。方纳用的是“自由”,威兰茨用的则是“民主”。《美国民主的兴起》以“民主”为中心构筑了从革命到内战期间的美国历史发展。威兰茨指出,民主概念从来不是预定的,而是始终处于争论之中,各个党派团体出于各自的利益要求,对民主的概念做出了不同的理解;民主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进步与倒退并存,民主在北方发展为“自由劳动的民主”,但是在南方却成为“种族奴隶制的民主”;民主的实现不是命定的结果,历史的发展是不可预知的,谁都未曾料到民主的发展最后会导致战争。在《美国民主的兴起》中,可以看到宏观叙事,一个多元社会中不同利益、不同地域之间的激烈冲突,以及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不可预知性。继方纳之后,威兰茨再次证明了“质疑性叙事体”作为新的宏观叙事模式的可行性。

作为宏观叙事的强大工具,政治史的复兴正在起步。复兴不是回归传统史学,而是要把新史学与传统史学的研究方法和领域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大的综合。这一综合首先是政治史内部的综合,其次是政治史和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等其他领域的综合。

1990年代,政治史大综合的代表作当属查尔斯・塞勒斯的《市场革命》。该书问世之后立即引起强烈反响,被公认为实现了美国史学界多年的呼吁。学界认为,该书不仅是对新社会史研究成果“碎化”的综合,还创造了一种新的政治史叙事,即将杰克逊时代的高层政治和底层政治结合起来,既强调了精英人物的领袖作用,也展现了普通人对国家政治的影响力。该书代表了政治史与社会史结合的最高水平。

“市场革命”是塞勒斯用以解释1815至1846年美国历史变迁的模式。他认为,“市场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统治,从而创造了我们和我们所知的世界。”在这一时期,美国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被市场革命改变了。市场革命首先带来了经济上的变化,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逐渐让位于新型的商业经济。市场革命也带来了全面的社会和文化变革。为了缓解市场革命给传统文化和社会秩序带来的危机,美国人积极投身于社会改革和宗教运动中。市场革命反映到政治中是民主与资本主义的对立:受到市场革命冲击的北方工匠、移民劳工和自耕农,以及南部的种植园主与安德鲁・杰克逊结成同盟,竭力抵制市场革命的发展,斩断政治特权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纽带。因此,“市场革命”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模式,可以解释这一时期美国社会生活的所有变化。在塞勒斯看来,1815至1846年的美国政治是市场革命的结果,是美国整体社会变迁的一部分。政治史和社会史结合的结果是政治融入了社会,政治只是一个被动的、附属的角色。

然而,《美国民主的兴起》只有两处提到了“市场革命”,而且都是在批评这一模式。威兰茨指出,塞勒斯将杰克逊主义描述为农民和城市工人抵抗资本主义侵蚀的运动,这种观点没有反映出民主兴起和发展的动态性和不稳定性。塞勒斯将政治史融入了社会变迁的历史之中,将政治和民主降低为各种社会力量的副产品,忽视了政治的重要作用。而这两点正是威兰茨在《美国民主的兴起》一书中的理论基础。威兰茨指出,杰克逊时代政治的本质特征并不是塞勒斯所说的“民主与资本主义的对抗”。实际上,民主的概念是多样的,不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威兰茨力图证明,民主作为一个开放的话语系统是如何被各个社会阶层的人利用的,支持美国进一步商业化的人高呼民主,反对商业化的人也援引民主。因此,根本不存在“民主与资本主义的对抗”,存在的只是对民主的不同理解。市场革命也不是影响这一时期政治变迁的唯一原因。为了区别于塞勒斯的解释,威兰茨反复强调当时美国人是用政治的角度看待世界的,他强调政治的独立地位和重要性,认为杰克逊主义和美国的两党制是由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共同塑造的,其中核心的因素是政治。

政法发展史范文第4篇

《历史课程标准》体现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近几年中考历史体现以上三种史观,而且考点的重点就在于这种新史观。所以在初三历史复习中要把握新课程内容,认真领会新课标要求,用新史观来整合历史知识,用比较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第一,采用现代化史观整合与比较历史知识。

现代化史观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必然进程观,它是以工业化为核心,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动态发展过程,引发了人们生活方式、心理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是人类社会生产力 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代表整个社会的变革,如法制化、民主化、都市化、理性化、科学化、大众化、通俗化、世俗化。

我们在新课程历史复习教学中,可以用现代化史观论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进程发展。帮助学生整合与比较历史史实,建构历史知识体系。

川教版世界近代史可以这样整合与比较:

第一阶段:时间是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17-18世纪启蒙思维传播,为欧洲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提供思想条件。事件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在英国、法国、美国确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市场出现。当时中国是典型农业国,处于农业文明,与世界现代文明无关,经济处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即封建经济,中华文明遭到猛烈冲击,被西方列强强行拉入现代化文明进程之中。

第二阶段:时间是18世纪至20世纪初,两次工业革命,俄国、日本通过改革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美国通过南北战争进一步巩固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形成。

比较中国历史近现代化历程是:由科学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而世界历史近现代化历史是由思想文化到政治制度,再到科学技术。两种不同历程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认识世界观念及水平相关。

第二、采用文明史观整合与比较历史知识。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基本内容是人类创造文明成果的过程,人类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表现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新课程复习教学中应把握人类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历史线索和历史规律。全面把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演进的历史线索与规律。从教材分析中得出:政治文明演进是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主权在君(王)到主权在民,物质文明演进是从低级到高级,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精神文明演进是从愚味落后迷信到科学。

教学中可用对同一地区文明进行比较整合。如中国历史政治文明发展进程是,夏商周早期政治制度--以血缘为纽带,政治制度已形成,如分封制。但不巩固。秦汉唐元明清时期是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如皇帝制度、中央集权制等。民国时期是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新中国成立时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

总结过程是从专制到民主,从治到法治,从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同理世界历史政治文明发展过程是:原始社会是以血缘为纽带,制度约定为准,封建社会是专制集权加强,英国、俄国、日本资产阶级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美国、法国建立主权在民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教学中也可以把同一时期同一地区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进行整合与比较。比如中国唐朝政治文明: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物质文明:农业、商业城市;精神文明:思想、文化、艺术。比如英国:政治文明是君主立宪制(《权利结案》);物质文明是工业革命,精神文明是文艺复兴时期创造的思想文化艺术。

在教学中也可以把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文明比较。从而更好学习理解文明多样性和差异性。比如比较中国和西方文明的不同,西方政治文明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中国政治文明是君主专制制度。西方物质文明是工业革命,中国物质文明是传统自然经济。西方精神文明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即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国近代全面落后于西方,表现在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方面。

第三,采用全球化史观整合与比较历史知识。

我认为,全球化史观兴起与经济全球化相关。全球化史观认为,人类历史发展历程就是整过世界的形成过程,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全部,是世界各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发展和互相融合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全球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世界历史不仅是国家地区民族和文化总和,而且是人类和全球是一个整体,要求我们从全球化的大视角整体去研究世界历史。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来学习历史,考查分析历史,全面探讨世界历史各时期的时代特征、发展主流和总体趋势,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渗透和融合。

世界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近现代史都可以放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分析。

教学中,我们可以用全球化史观,对世界近代史做整合与比较。

第一,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形成,我们认为全球一体化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后出现的世界历史发展趋势,在世界近代史上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思想、资产阶级革命、科技革命。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一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相关的知识包括文艺复兴、启蒙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改革以及调整、深化;二是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相关知识包括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争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以及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三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统一国内市场,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建立广泛经济联系,资本主义国家殖民扩张强行把落后地区纳入世界经济体系,成为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第二,从全球化中认识世界现代史的发展。世界现代史全球化趋势更加强化。全球性国际组织不断出现,如国联、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等的建立,区域性集团不断形成和不断完善,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建立,世界各国经济往来和交流更加密切,充满了竞争性和依赖性。如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各国和日本的经济援助,二战后第三世界加强交流和合作,如亚非会议召开、不结盟运动。

政法发展史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时期 党史研究 中国共产党

随着理论界对党史研究的深入开展,一大批党史研究者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客观实际的态度对中国共产党党史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适应了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需要。但是,还存在部分错误思潮,忽略了党在中国革命及民族复兴等做出的丰功伟绩,因此,在新时期应加强对党史研究方法的探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下面先讲一讲新时期党史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新时期党史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党史姓党

对党史进行研究,必须是在不违背党的事业及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对党史进行实事求是的研究,换言之,党史研究是为党的事业及人民利益说话的,因此必须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坚持党史姓党这一根本原则。但在党史研究过程中,确实出现过偏离这一原则的情况,如在时期,党史研究受极左思想的影响,充当了路线斗争的工具,党史研究违背了党史姓党这一原则。改革开放后,思想禁锢及研究开始突破,党史研究出现了不尊重客观事实的情况,个别研究者对历史资料断章取义、主观臆断,得出的研究结论违背客观事实,也违背了党史姓党这一原则。实事求是是坚持党史姓党的唯一途径,我们在研究党史时要以第一手史料为基础,进行分析甄别,通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对历史进行客观还原。总而言之,坚持党史姓党对党史进行研究,可以引导人们客观、全面、公正的认识党史,从而更加坚定对党的拥护及信任。

(二)两个不能否定

指出,不能以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这就是党史研究中需遵循的两个不能否定原则。前者否定后者,党史研究会倒退到封闭僵化套路上去,难以说明党领导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性;后者否定前者,会偏向改旗易帜的极端思潮上去,难以说明党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性。因此,新时期的党史研究必须坚持“两个不能否定”原则,将前后两个时期有机统一,着力指出前者为后者提出了物质基础、理论准备及宝贵经验,而后者是将前者进行创新与发展的根本意蕴。

(三)通俗化与大众化

党史应由各级干部群众掌握,广泛接受意见,以更加坚定人民对党的信任与拥护,因此新时期对党史研究要坚持通俗化与大众化原则。传统观念认为党史研究与人民群众无关,因此出现了脱离群众的现象,但在新时期,党史研究要变得通俗化与大众化,更加接地气,党史研究者要引导广大党员群众了解党史,利用党史。在党史研究中,要不断创新语言体系,做到通俗易懂,同时要利用新闻媒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党史研究的通俗化与大众化,以增强党史的实效性与感召力。

二、新时期党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参考中国社会史研究方法

通过参考中国社会史研究方法进行党史研究,能真正体现出我党在领导我国革命、建设及改革发展中所遭遇的、经受的点点滴滴都具有艰巨性、曲折性及复杂性,而我党在这种背景下依然带领人民取得了成功,充分彰显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及水平,也说明中国共产党比任何政党更有执政资格。

(二)运用计量史学方法

所谓计量史学,是通过对历史进行量化分析,让数据说话,支撑定性结论。以往对党史的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导致定性结论可信度不高,落入空泛说教的俗套中。因此,在新时期对党史的研究,要在结合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计量史学方法,充分让数据说话,借助数据支撑定性结论,这样的结论才会使人确信无疑,令人诚服。

(三)引进社会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是我国的发展目标与发展趋势,引进社会现代化理论,可将党的发展历程与民族的发展紧密结合:党领导革命取得政权,其执政动机是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目标扫清障碍;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建设与改革发展,其动机是推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因此,在社会现代化理念下,中国共产党执政是顺应我国现代化发展历史潮流的。

(四)彰显中共党史的世界价值

以往对党史的研究,重点都是揭示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社会建设及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及在我国发展改革进程中的地位,难免显得单薄一些。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其政局或者历史变动都可对世界造成影响,中国共产党的党史理所应当的具有丰富的世界价值。因此,在新时期对党史的研究中要立足世界视角,将党领导我国进行革命、社会发展改革置于全世界这一历史大背景中进行研究,从宏观的世界背景中看待我国党史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中所具有的特殊性及重要意义,由此全面彰显其世界价值。

三、新时期党史研究的重点

(一)对基本史实、基本结论的正本清源

党史研究要客观评价历史的真伪,这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党史研究的重点。在党史工作会议中指出,要坚决反对各种丑化、歪曲党史的错误倾向,给党史研究指明方向。在实现中华复兴的关键时期,加强党史研究,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要以高度严谨的学术态度及政治责任感,对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社会建设及改革发展的不同时期的基本史实及基本结论正本清源,鉴别真伪;对被丑化的党史要进行还原,对被戏说及污蔑的党史要恢复其真实面目;尽最大努力呈献给社会一部真实的、有说服力的、鲜活的党史。

(二)共产党执政地位形成是一种历史必然

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探索中国出路的历史,无论哪个阶级或者哪个政党,只要能领导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与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就会受人民的拥护。鸦片战争开始了我国的屈辱史,从林则徐、魏源睁眼看世界、到辛亥革命,不同政治组织都在积极探索我中华民族的出路,但最终都没能成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共产党人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革命实际情况,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并制定出正确的方针、路线,领导我国人民历经近30年艰苦奋斗,彻底实现民族独立于解放,为最终实现国家富强与人民富裕奠定了政治基础与制度基础。而历史也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在新时期加强党史研究,更要从多方面研究革命阶段的历史,揭示出党领导人民的革命并取得胜利,最终确定党的领导执政地位是我国历史及人民的必然选择。

(三)展示党的执政成就

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如何能够获得人民的普遍认可与拥护,从而巩固其执政地位非常关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以后,中国共产党以国家富强繁荣及人民生活富裕为目标开始了其执政历史;社会主义改造阶段,党结合世界形势及我国国情,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顺利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初步确定了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制度;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及改革开放后,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及宝贵经验;探索出了适合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四)不断总结党史经验、探索执政规律

中国共产党党员善于在实践中探索执政规律,并能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就是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汲取教训的历史。在新时期,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中国共产党该如何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当前实际情况相结合,深入研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要苦练内功,反腐倡廉,强化党的自身建设,将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推上一个新台阶。具体地说,新时期对党史的研究应当更好地将党的艰苦奋斗历程及取得的辉煌成绩,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探索执政基本规律全面完整地展现于世人面前;不断总结当执政过程中的历史经验及教训,不断进行反腐倡廉,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总结党的执政能力及执政水平,保证党可以从容应对各种考验及挑战,能化解各种危机及风险,不断巩固执政地位;不断总结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作方法及领导方式,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

四、结束语

在新时期对党史的研究务必坚持党史姓党、两个不能否定及通俗化与大众化等基本原则,通过参考中国社会史、计量史学及现代化理论的研究方法,将中共党史的世界价值全面彰显出来。而对党史的研究重点应放在对基本史实、基本结论的正本清源、揭示共产党执政的必然性及其巩固执政地位的合法性上,基于此不断总结共产党的执政经验及政治规律,以切实推动党的伟大事业,使之更为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