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病原微生物学

病原微生物学

病原微生物学

病原微生物学范文第1篇

(一)教学内容清晰明确,重点、难点突出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一堂微课只解决一两个重点、难点的问题,它主要强调的是把各个学科的重点、难点知识,尤其是核心知识点,进行分时、分段、分项地全面解析,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例如,针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讲解重点内容“病毒的复制过程”时,由于这个过程看不见、摸不着,以往单纯凭借教师的讲授和一些图片很难让学生理解,现在通过微课的形式制作出动画,让学生直观、形象的看到病毒的复制过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微课也可以对教材进行解读,对重点题型进行精讲,传授比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这样的微课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知识掌握的有效性,为学生提供课外学习的补充辅导和寒暑假学习的习题指导,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职高专的课堂更重视将多种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这样可以开创学生学习的新体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微课时间一般都在10分钟左右,而且是教师精心准备的课,都只讲解一些有针对性、较难理解的知识,在短时间内通过对学生视觉、听觉同时进行刺激,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汲取知识,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记忆。例如,在讲解使用显微镜油镜观察细菌的镜下形态时,教师大多以示教的形式进行,但由于空间的限制,很多学生只能听见却看不见。现在通过制作微课,以模拟的形式将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原理和过程详细展示,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而且微课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来观看,所以学生们在预习和复习时就可以自由的反复观看那些没有掌握的内容,以求最大程度的理解并掌握。这样就明显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且可以使他们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三)能够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只能针对课堂、面对学生进行授课。而微课这种教学模式的使用,可使教师通过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面向大众进行教学,这样教师就会在微课的设计过程中投入大量精力,通过多次放映的行式让更多学生受益。这样可以避免教师因为要站足几课时而消耗大部分精力,而是将精力更多地放在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上,拓宽知识传播的覆盖面,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途径越来越多,如手机、PaD、电脑等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随时随地都能获取信息,微课依托移动终端设备和互联网,可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人们也可对微课中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为师生搭建交流平台,也有助于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

二高职高专学生在使用微课时存在的问题

(一)微课内容的设计有待提高

现在的大多数微课内容都是分类、分点,按时间来讲解的,所以讲解的老师一般都只是讲课,很少像传统教学中那样,过几分钟提个问题或者说几句题外话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对课堂内容更加感兴趣。微课只是老师对重点知识的讲解,或者会连接课程所需要的PPT来让学生学习。虽然老师在设计课程时很用心,从准备、录制音效以及画面感上都费尽心思,但与课程相匹配的课堂资料、提问以及课堂作业很少被重视,所以学生多少会有敷衍的态度。而且,有些并不适合用微课去讲解的课程一旦被用微课方式去讲授反而会事倍功半。例如,在讲授细菌的形态结构这节内容时,简单的几张图片就能把重点体现的很好,如果生硬的引入微课教学,就会出现没有一点新意,反而使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的价值。这样的授课,时间短一点效果可能会好,但如果时间稍微长一点就会让学生注意力分散,厌倦讲授内容,降低学习的效率。

(二)学生的学习过程难以监控

高职高专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相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稍显不足。微课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自由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当然在学习时有没有专心,有没有认真就没有办法去衡量了。大家都知道微课是打开视频之后就会自己讲解,直到讲授结束。所以很多不爱学习理论知识的学生为了完成任务,都会打开视频之后就去做别的事情,那么微课的利用效率就会被大大的降低,还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三提高高职高专微课教学有效性的方式

(一)加强微课教学的趣味性

高职高专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微课。教学设计模式尽量新颖,思想要有深度,课程设计思路清晰并且教学要有个人特色。以《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为例,可在严谨教学的过程中插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师精心设计的影视作品微课。例如,在讲解过敏反应这节内容时,选取影视剧中的一个桥段,通过剪辑、添加字幕和配音设计出一段适合于本节内容的微课,这样不仅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讲授的内容要与时俱进,具有新颖性,要不断更新,力求微课内容能反映时代前沿,这样的微课才能始终吸引学生。而且,教师需能承担起网上辅导的职能,不断加强师生之间在线同步、异步交流工具的使用,使师生之间有良好的交流,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可以无处不在,使得课堂上的正式学习与课外的非正式学习有效统一、连续。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便会明显的提高。

(二)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病原微生物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学 病原微生物 创新思维 改革

一 病原微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实践与内容安排不合理

当前微生物实验教学内容的安排,先进行微生物基本技能,其次进行验证性实验。例如先对革兰染色及形态学的观察,然后进行细菌的生化反应与分离培养,再实施消毒灭菌,最后研究、分析细菌的变异、检测致病物质等。由此,导致每个实验内容彼此相对较为独立,而实验缺少系统性、连贯性及完整性,从而无法让学生对于教学内容难以形成系统的认识、难以熟练掌握所学技能。而微生物教学内容的某些部分,如微生物的生化反应、培养等,其需要八小时以上的时间,由于实验课程的时间约束与内容安排不合理,从而难以对结果进行观察,既而缺乏连续性。由于实验过程没有延续,整个实验用时过长,从而学生对于实验内容将会逐渐淡化,由此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下降、对实验结果失去兴趣,既而难以体现、发挥实验课程的效果与作用。

(二)考核模式落后

微生物学的实验课程,其采用的是传统的实验教学考核体系。其考核成绩中微生物实验课考核成绩为总成绩的百分之二十,以到课率与实验报告情况为评分标准,而只有检验专业的学生才参与实验课考核。由此,教育者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对升学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对考核的关注产生偏移,既而学生往往只是为了实验报告而进行实验,存在敷衍、蒙混过关、报告抄袭等现象,从而对于实验课程丧失兴趣、缺乏积极性,以至实验技能薄弱,其综合能力没有得到锻炼。

二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

(一)激发、引导

创新思维其特点在于灵活、新颖、多端等,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自由去联想、猜测、估计、探索,最后对其结果进行验证,从而提高学习技能并获取新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的直觉思维,是一种高效的思维方式,对于生活中的人们也是一种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方法。

(二)创设情景、增加兴趣、提高意识

思维来源于问题,在问题中学习、提问,既而才能不断的归纳、概括、总结并获取新的知识,从而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兴趣是学生学习是的最大助推力,在病原微生物教学中,教育者应精心设计,以引导者的身份进行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创设情景并采用直接、有效的教学工具,既而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达到诱发好思的效果。

(三)创设分配、打破定势

发展创新思维,需要打破以往常规的思维定势,并建立如讨论式教学、设计实验教学等开放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技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而开放习题,注重对学生发散性思维与求佳、求异的意识的训练。开放教学法,让学生以自己为主体,从而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发现等。

(四)体验成功、树立信心、积极鼓励

在创新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功的喜悦,由此增强学生自信,从而可激发学生再次创新的动机,让学生主动的去探究、学习。在病原微生物教学中,教育者应善于发现各个学生自身思维的亮点,并鼓励学生进一步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允许、赞同学生的“异想天开”并对其想法给予正面的鼓励,让学生感受到创新思维的乐趣,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感觉同时,不断的发展、开拓思维,从而树立自信心。

三 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方式

(一)自主设计实验

在病原微生物教学中,教育者需先对实验设计的方法、原理及注意事项等行讲授,然后将学生分配成若干个小组单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的查找、实验报告的设计,然后在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并完成,最后进行讨论、分析与评判打分。由此可以起到锻炼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的效果,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讨论教学法

病原微生物教学中,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制定一讨论命题,将学生分配成多个小组,让学生围绕着命题开展自由讨论。在讨论的环节中,可以增加学生的主动思考、分析能力,增加彼此互动,既而更容易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可拉近教育者与学生间的距离。讨论时,可以让学生彼此以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所得信息的归纳,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自由的思考与探索可以增加学生的创造意识,既而拓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 结束语

在病原微生物教学中,将理论知识的讨论与实验内容的操作相结合,才能更全面的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既而其教学内容需要与之同步。科学、合理、先进的教学体系,是未来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通过讨论、实验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综合能力,是教育改革的必要途径。

参 考 文 献

[1]刘晓梅.医学微生物学.课堂教学改革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21).

病原微生物学范文第3篇

绵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省绵阳市 621000

【摘 要】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经常需要对无菌体液进行病原学检查,从而快速、准确的诊断出患有感染疾病患者的病原学,做好病菌的耐药性检测工作,采用针对性的方法和药物进行治疗,降低疾病的感染率,控制患者病情的恶化。因此提高对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无菌体液病原学检测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可以通过加强对无菌体液送检率的控制,严格管理检测标本的方式,来提高临床治愈率。本文以一名患有真菌性腹膜炎疾病的患者为例,对引发该疾病的棕黑腐质霉进行病原学检测,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微生物实验室;无菌体液;病原学检查

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疾病,细菌感染的危害性极大,病菌很容易出现大范围的传播和扩散,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产生致命危害。血液之类的无菌体液形式的感染病的影响性最为显著,具有极高的死亡率,会直接影响感染者器官功能。

1 资料分析

将我院于2013 年1 月收拾的1 例真菌性腹膜炎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该男性患者年龄为83 岁,入院时存在浑身乏力的症状,运动时症状更加明显,半年后还存在下至足部肿胀的症状,经临床检查确诊患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疾病。对患者进行长期的腹膜透析治疗,治疗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患者还伴有腹部疼痛感、咳嗽、腿部浮肿、透出液浑浊等现象。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患者的单、双核细胞的比例为2/3,透析后液中白细胞和细胞总含量分别为390×106/L 和400×106/L,临床治疗药物为抗渗素,包括:美罗培南、万古霉素和头抱吠辛。

取得的无菌体液使用BD 血培养瓶进行培养,病菌逐渐呈现出绒球状,进行进一步的耐温检测,可明确为腐质霉属,通过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病原学检测的方式对感染该疾病的无菌体液进行研究。

2 实验室检查

将穿刺腹透液中的真菌在BD 血培养瓶进行为期52 小时的培养,培养设备发出警报,说明该无菌体液的病原学检测呈现阳性,即具有感染性,是引发症状的根本原因。将培养瓶中的病原体进行涂片病理检查,可以观察到病菌的形态为丝状,属于真菌中的一类。

为了进一步明确无菌体液的病理特征,可使用真菌基础分离培养基即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玉米粉琼脂培养基、母种培养基即PDA 培养基和察氏培养基等几种培养基对真菌进行分离、转种和培养,查看病菌所表现出的群落形态,为分析无菌体液病原学提供依据。培养基在保持28℃的状态下,进行一段时间的培养,只有SDA培养基中病菌繁殖速度较快,最终形态为浅黑色絮状,而其他培养基为呈现为松软的羊毛形态。

分子测序:

引物:ITS15-TCC GTA GGT GAA CCTGCG G-3。

具体的反应要求如下:在无菌体液处于预变性阶段,要将72 摄氏度的温度保持一分钟,之后依次进入变形和退火阶段,需要的温度分别为95 和50 摄氏度,维持时间均为30 秒,最后在72 摄氏度的环境下进行延伸,这个过程为一个循环,需要进行30 次。将实验室病原学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可知其99% 的性质同棕黑腐质霉相一致。

3 讨论

棕黑腐质霉是一种腐生真菌,广泛的分布在自然界的中性或者碱性的土地中,有大约59 种丝裂孢子囊菌透明丝状真菌。PDA 上菌落成蓬状形,快速生长,菌落在生长到7d 后可以达到1cm。SDA 上菌呈白色或者是浅灰色,形状是絮状,生长速度也非常快。

分析不同培养基中病菌的群落状态,CEA 及察氏培养基中病菌形态松软,呈现分层的状态,最终颜色为橄榄黑色,中间还包括一部分棕色真菌孢子,生长后的真菌孢子在梗部位置出现了多个分支,颜色一般是浅宗色或者是笔直状。[2] 由于孢子的特征性的鉴定,因为产生了两种特征性的孢子,其中一种的厚壁粉孢子开头是圆形、细胞壁光滑的;另一种间生厚壁孢子呈现暗棕色,形状为球形或者是长椭圆形。

近年来,对长期腹膜透析患者继发真菌感染的报告经常有报道。由于此类患者的免疫力非常低下,还患有直肠癌,腹膜经过透析后的真菌性腹膜炎,出现了酵母样菌和丝状真菌。真菌性腹膜炎占以了腹膜炎的2% ~ 6%。由于引发真菌性腹膜炎同导致念珠菌性腹膜炎的病院真菌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在研究过程中要进行详细的实验室检测和观察,只有确认检测结果呈现阳性,才能进一步判断是否为棕黑腐质霉。[3] 本研究在治疗和观察过程中利用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以期增强患者的抵抗力,提高患者体内血浆白蛋白的含量。因当前我国对于真菌性腹膜炎疾病的研究不够深入,缺乏治疗经验,可以应用血液透析法进行治疗,辅以 伊曲康唑胶囊,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汪峰, 刘彩林, 廖亚龙, 汪月, 孙自镛. 应用16S rRNA 宽范围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测临床无菌体液感染[J]. 检验医学,2011(12):865-868.

[2] 晋兴, 黄波, 武爱荣, 周娜, 李曼,曹义战. 血液或无菌体液培养阳性标本中病原菌检测结果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29):5708-5712+5715.

病原微生物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1-0049-03

社会的不断进步使高校教育面临巨大挑战,大数据时代给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带来无限机遇,传统教育模式已经逐渐表现出某种不适应性,合理利用大数据,电子设备及网络资源会大大提高人才培养效率。近年来,国家和各大高校逐渐开始重视微课程建设。

“园艺植物病理学”为园艺及植物保护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整个学科的专业课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

位。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学科[1]。笔者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表现出诸多局限之处,亟须辅以新型教学工具,微课程的实施给此课程的建设和变革提供了有利的机会,因此,本文针对“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建设展开论述。

一、微课程的内涵及特点

(一) 微课程的内涵

目前,许多人认为“微课程”等同于“微课”,将二者的概念混淆[2],但笔者认为,“微课程”与“微课”有所交叉但又不完全相同,不可同日而语。“微课”是指依托媒体教学视频,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易错点等内容而开展的趣味性强、针对性强且具有启发性时间较短的教学设计。“微课程”指针对某一学科或者某个专题而设计的微型课程,是一个涵盖微课的大的范

围。微课程以一系列密切相关,相互联系的微课为主体,主要应用数字化媒体资源进行教学,微课程不仅仅包含微课,还包含教学设计、课件、习题检测等辅助教学资源以及学生讨论、教师点评等教学活动[3]。

(二)微课程的特点

微课程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课程时间短、所含的内容量较小、表现形式多样;第二,利用电子教学设备及数字化媒体,例如PPT、正式学习微视频、Flash作为教学平台[4];第三,趣味性强,参与性强;第四,利用率高,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随时随地学习。总之,相较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微课程具有更普遍的适用性,更易于被知识接收者掌握和接受,可以说微课程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

二、“园艺植物病理学”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课时压缩严重

“园艺植物病理学”是园艺植物保护专业的基础课程,但现在高校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综合课程课时比例加大,这就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专业课程的课时数量。近年来,“园艺植物病理学”相关的成果、观点不断更新,学生应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不断增加和丰富,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的矛盾给“园艺植物病理学”专业教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5]。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成了该门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合理利用微课程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理论教学方式单一

“园艺植物病理学”课程的传统教学方式为教师利用PPT结合板书“满堂灌”教学,有些教师的PPT以大篇幅的文字为主[6]。“园艺植物病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包含许多抽象概念及无直观印象的名词,传统的学习方式往往会使学生感觉枯燥,晦涩难懂,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通过对所教授学生的访谈发现,学生普遍认可该门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但传统教学模式使得许多学生缺乏对此门课程学习的兴趣,往往感觉学习难度较大,无从下手,这就需要教师探索出趣味性、实用性更强的新型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更扎实地掌握该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内容。

此外,传统“园艺植物病理学”每次的教学时间一般为两学时,每学时45分钟,有研究表明,学生高度集中精力的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可见,传统45分钟甚至90分钟的教学并不一定能有效抓住学生精力最集中的时间段来讲解重难点知识。微课程的短时教学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将重难点知识利用10分钟展现出来,更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

(三)实验教学安排不合理

目前全国各大农业院校“园艺植物病理学”课程均已开设实验课程,但是根据实际调查发现,很多学校把理论教学安排在前半学期,实验课程安排在学期的期

末,导致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不同步,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现行的实验课程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目前“园艺植物病理学”实验课程主要包括植物病害症状的观察、各类病原真菌引起的主要病害症状、病原特点以及病原分离与鉴定,需要采集大量的活体实验材料,但是实验材料及所用试剂往往均由实验员或教师准备,学生只是进行实验操作,这样导致学生缺乏对实验材料的理解。另外,实验课程教学以教师讲解实验原理与目的以及主要操作流程为主,学生根据教师讲解进行操作,最后撰写实验报告。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和互动,导致学生对实验原理及过程并不能完全深入理解,往往会不明所以,无法真正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此外,现行“园艺植物病理学”课程实验考核方式基本是以提交实验报告的形式为主,学生为了能够撰写出数据准确的实验报告往往会抄袭或编造数据,课程效果很难保证。实验过程及实验报告基本不涉及对实验的思考与讨论,无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利于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四)以教师为主体,缺少学生参与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尤其是高校教育,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机会普遍较少。一般授课内容及重难点教学只是由教师确定和设计,缺乏学生的参与,教学过程往往也只是教师“一言堂”,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学评价采用统一标准,针对性不强,很难因材施教。实际上,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学习难点各不相同。微课程的出现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往往只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学生可以针对自身特点自主选择“学什么”和“如何学”,随时复习重点知识并反复学习难点问题弥补自身的不足。

(五)教学时间、地点有限

“园艺植物病理学”为园艺植物保护方向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现在,对于该门课程我国各大高校普遍的授课方式为利用1―2学期时间,开设30―40学时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课程学习期结束后,学生继续学习的途径较少,且缺乏和教师交流的机会,遇到疑难问题往往无从下手,走出校园后,这种学习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当代的教育应该以“终身学习”为最终目标,微课程的教学依托于电子设备、数字化视频及网络资源,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微课程的这一特点随时随地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提高学习效率,使教学的适用性更普遍。

(六)教师资源匮乏

“园艺植物病理学”涉及的课程内容较多、知识面较广,如园艺植物学、病原学、病理学、病害防治等,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仅有一名教师完成全部教学内容的讲解,但所谓“术业有专攻”,人毕竟精力有限,多数教师往往只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学科和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因此,传统教学一个教师贯穿始终的授课模式很难实现教师资源最优化配置。微课程便可以摆脱这种限制,可以成立教学教研组,根据组内教师的研究领域及专长合理分配教师资源,如让专门研究细菌性病害的教师讲解细菌性病害,让专门研究真菌性病害的教师教授真菌性病害,让病害诊断方面有建树的教师讲解病害诊断等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据各个教师的专长合理给其分配任务,实现教师资源最合理的利用。

三、“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建设原则

(一)微型性原则

顾名思义,既然称之为“微”,时间必然不能太长,但对于“园艺植物病理学”这一原理性较强的学科,时间过短又难以完全将知识点讲解清楚。因此对于该门课程需要在知识点表述清晰的前提下尽量控制讲解时间,经过笔者对该门微课程的实践教学认为,“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时间控制在8―15分钟为宜。

微课程的“微”不仅仅指时间,内容的容量也要把握好“微”原则,切忌贪多求大,应该只围绕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表述宜简单易懂、重点突出[7]。

(二)规范性原则

首先,微课程时间要求短,只有短短十几分钟,因此教学内容甚至讲稿字数均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正常语速下,人可表达120字/分钟,参考“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授课时间,讲稿字数不宜超过1000字。

微课程不同于传统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教学模式,主要依托于视频呈现,因此视频背景要符合视觉审美,宜简洁,不要过于花哨,如用文字表达重点内容时,其和背景的色彩对比度要强。PPT制作要和所表达的内容相符合,“园艺植物病理学”相关名词、概念及理论的表达应尽量避免采用纯文字的方式,应该充分结合图片,形象地展示,并注意构图的艺术性和美观性。

微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无法和教师进行面对面的表情和眼神交流,只能靠听觉来接受知识,这对教师的授课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这就要求授课教师的语言表达一定要清晰准确,应该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授课,语速不宜过快。此外,教师的语言应流畅、生动、易懂、趣味性强并具有较强的引导性和启发性。

(三)完整性原则

上文提到,微课程不同于微课,不仅仅包含微课内容,微课程是一个完整的教学阶段。“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设计要从确定教学目标开始,包含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布局、教学情境的创造。此外,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应被纳入其中,而现行的“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大多缺乏教学效果评价这一环节,这也是其他学科微课程创设过程的一个共性问题。微课程讲授过程中往往无法涉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过程,教师往往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及课后练习,学习效果检测等方面不够重视,而微课程是一个完整的学习体验,在进行“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设置时要充分融入各个学习环节,加强课后辅导、教学效果检测及师生交流互动、答疑解惑等环节的设计。

(四)多样性原则

在进行“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设计时要充分合理利用各方资源。首先,要合理利用教科书及互联网资源,多吸取优秀微课程设计的经验。此外,微课程的制作也要综合利用各类媒介和资源,避免单一的文字资源,要根据微课程所要讲解的内容合理利用文字、图片、影像、Flash等资源。如在具体园艺植物病害讲解时可合理利用图片或感病植物标本进行直观展示;在讲解某一病害的治病过程时,可利用Flas模拟病原侵入及植物感病过程,生动形象地给学生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在讲解真菌性病原特点时,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属配合游动孢子囊及孢子梗等特点形象地进行展示等。

(五)系统性原则

微课是一个将整体知识碎片化的过程,每一个微课重点涉及一个知识点,但微课程不仅仅包括整体知识的碎片化,还应包括碎片化的知识整体化。微课程所包含的各个微课不应孤立存在,各个微课之间要存在逻辑联系,要相互承接,相互关联,各个微课设计的风格和标准要在统一中求变化,避免各行其是,互不联系。

(六)学生主体性原则

微课程是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优质的微课资源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认知能力,以满足学生的需要,解决学生的难题困惑为根本出发点。笔者认为,“园艺植物病理学”这门课程不应仅立足于园艺专业或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对有此方面学习需要的非专业人员也要予以考虑,在微课程设计前可分别对园艺或植保以及非相关专业学生进行访谈,依据各类学生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重难点不同的微课程,来满足各类学生的需求。

四、“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建设策略

“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的实施应涵盖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展示、教学策略运用以及教学效果评价四个过程。

(一)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是“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实施的重要前提。首先,要明确该门课程的整体目标,一切教学任务均应服务于整体教学目标,“园艺植物病理学”的整体目标为通过对病理学总论及园艺植物病理各论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诊断植物病害,掌握发病规

律,及时预防并能够实现病害治理。此外,由于每个微课程仅涉及一个知识点,因此教师在明确整体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还要充分理解各个知识点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二)优化教学内容

“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需要教师区分课程的重难点及普通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如对园艺植物病害分类以及寄主、病原、传染性病害、非传染性病害等易于理解的知识点和通俗易懂的概念可简单讲解,对如何区分病毒、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和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以及各种病害的防治措施等重难点教学内容要着重生动讲解。

(三)选择多样化教学策略

对于记忆型、概念型知识点,可以采用讲授性策略,这对于教师的语言功底要求较高,需要教师把晦涩难懂的概念、知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给学生,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该知识要点,如讲解“黑霉病”、“白粉病”以及“垂直抗性”、“水平抗性”这一类的概念型知识点时,如果语言不够生动、易懂或缺乏引导性和启发性,只是照本宣科,对于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必然造成障碍。

对于园艺植物感病过程、病原侵染过程及具体病害的危害状况等实践性较强的知识点则应运用实例教学策略,充分利用动画、植物标本及实践实验教学来拓宽学生对该类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

(四)注重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评价的实施无论是对教师的教学成果还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均会起到良好的指导和检测作用,对微课程标准化、正规化发展均极为有利,此方面前文已经提及,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本文主要针对“园艺植物病理学”的微课程较之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设计的原则及教学实施要点进行了叙述。“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是适应素质化教学改革的优质教学资源和途径,但并不代表其可以替代“园艺植物病理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应该将其作为“园艺植物病理学”教学的辅助工具加以合理应用。由于水平所限,本文只是进行了浅显论述,尚存在一些不足,今后希望能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深入研究,建设更加便捷、完善,应用范围更广的“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

参考文献:

[1]阮彩霞,王川.微课程的概念、特点和理论基础[J].课 程・教材・教法,2014,(11).

[2]张霞.微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以教育技术 学专业两门微课程为例[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4.

[3]廖颖.初中语文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上海:华中 师范大学,2015.

[4]谢复玉.基于微课程的“应用写作”教学设计[J].中国电 化教育,2014,(6).

[5]张茹琴.《园艺植物病理学》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对策[J].科技信息,2011,(3).

病原微生物学范文第5篇

1 实验前充分掌握了解病原微生物特征,特点及传播途径

微生物几乎无处不有,与人类,动植物息息相关,其中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益,只有一部分微生物对人、动植物有害,能引起各种疫病和植物病害称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能引起人畜各类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微生物及检验实验能从发病个体中分离出引起疫病的微生物,确定引起该传染病的微生物种类为防治疫病提供可靠依据。实验前要充分了解各类微生物的生长传播特点,区分细菌与病毒及其生长环境和条件,懂得各类病原微生物的传播特点及致病种类,是否传播人畜共患病等。对于某些微生物致死的个体是严禁剖检的要注意区分,如疑似炭疽杆菌感染致死的病畜尸体严禁剖检。

2 正确安全采集处理标本

标本采集是微生物检验成败的关键,标本采集过程中应遵循无菌操作,根据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特点,采集需检病原微生物,保证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温度、PH范围,渗透压及适应的呼吸环境。对采集标本进行正确处理和保存使实验结果正确科学合理。

2.1 标本采集

采集被检个体黏液、粪尿做检验时应采集新鲜的被检个体黏液和粪尿以防待检微生物死亡变性,检验动物性产品,应及时采集病变部位,对患病动物应从刚死亡的动物体或刚扑杀的濒死期的动物体采集标本。自然死亡的病例应在死亡后6小时内采集病料。作病毒分离或病毒抗原检查的标本,应在疾病刚流行时从发病初期和流行期的动物体上采集,做血清学检查时应分别在发病初期和相隔2~3周后采取,对于严禁剖检的动物尸体,不做剖检,以免发生传染和环境污染。如对疑似炭疽杆菌感染致死的动物尸体可在耳端末梢采集血液检查,取血后立即用烙铁将创口烙焦或用浸透0.2%升汞的棉球将其覆盖。

2.2 标本处理

所采标本应放入经灭菌的容器内,并用橡皮塞盖好。液体标本应装入玻璃管,火焰封口,对采集的固体病毒标本应保存在灭菌的50%甘油磷酸缓冲盐水中,使其中的病毒保持稳定。

2.3 标本的保存

采集的标本应在1~2小时内进行实验室检查,对标本进行分离培养,路途较远时,应将标本装入冰壶内带入实验室,实验室如无法对标本进行病毒检查时应将标本保存于700C以下的冰箱内。

3 微生物及检验实验宣的设计与建造

根据卫生部有关微生物实验安全规则,微生物及检验实验室不能少于3间,其中学生实验室一间,微生物培养室一间,微生物实验准备室一间。微生物实验室不能与其它实验室混用,只能作为专门实验室使用。实验室的设计与建造应尽可能安全、科学、合理与适用。

3.1 微生物实验室应设在专门实验区,有隔离防护措施。

3.2 实验室内表面应易于清洁,不适宜用地。地面应防滑,无缝隙,实验台表面应能防水,耐酸碱、耐有机溶剂、耐热,耐用于消毒的相关化学物质。

3.3 实验室中的家具应牢固。各种家具和设备之间应保持一定间隙,以易于清洁,实验室使用的椅子及其它器具,应覆盖易于清洗的非织物。

3.4 应配备实施各种消毒方法的设施,如高压灭菌锅、化学消毒装置等对废弃物进行处理,有专门放置生物废弃物的容器,房顶安装紫外消毒灯。

3.5 实验室要设置通风换气措施,每小时不少于3~4次通风换气,应设置窗莲窗纱。

3.6 安装生物安全柜时,要考虑到房间的通风和排风,不会导致生物安全柜超出正常参数运行。生物安全柜应远离门、远离能打开的窗,远离行走区,远离其他可能引起风压混乱的设备,保证生物安全柜气流参数在有效范围。

4 微生物及检验实验室安全设备及个体防护

4.1 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生物安全柜,消毒设备,相应的消毒药品或其它物理遏制装置,实验前教会学生正确使用。

4.2 当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外处理微生物时,需采取面部保护措施如眼镜、口罩、面罩或其它防溅装置。

4.3 学生进入实验室内实验必须使用专用的防护性外衣或制服。学生到非实验室区域(如教室、图书馆、寝室、食堂)时,防护服必须留在实验室,防护服可以在实验室内处理,也可以在洗衣房中洗涤,但不能带回寝室。

4.4 实验中需戴手套。当实验结束时或手套破损时,应摘除手套。一次性手套不用清洗、不能重复使用。戴手套不能接触“洁净”设施表面(如书本、电话等),也不宜到实验室外。脱掉手套后,要用肥皂洗手。

4.5 对实验样品采取离心、剧烈震荡或混匀、开启装有传染源的容器(容器内部的压力可能与大气压不一致)均应在生物安全柜或其他物理抑制设备中进行,并使用个体防护设备。若选用真空采血管或带安全罩的离心杯实验,采血管或离心杯须在生物安全柜中打开或在离心机中静置30分钟后打开。

5 微生物及检验实验室实验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

制定和遵守实验安全制度和实验操作规程是确保学生安全的核心,微生物实验室的建筑格局,实验防护用品,防护措施及设计是能基本能满足学生实验要求的,实验室很难改变。如何培养学生安全观念,科学态度很必要。

5.1 制定微生物及检验实验室安全规则、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员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学生实验前充分了解微生物实验规则及注意事项,实验中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确保实验安全。

5.2 实验中要穿实验服,如沾有可传染的材料应脱下浸于消毒药水中(如5%石炭酸等)过夜或高压灭菌后再洗涤。

5.3 沾有病原微生物的器皿和培养物应先消毒(置于高压灭菌锅内高压灭菌20~30min)再在指定地点洗涤,检查用过的动物尸体、脏器、血液等应先消毒再掩埋。

5.4 正确使用各类仪器用品,接种环、接种针使用前后必需置火焰中烧灼灭菌,用移液管吸取液体不能以口吸,平皿一般要平翻放,皿底在上皿盖在下,含有培养物的试管不能平放以防液体流出,棉塞要在火焰附近,禁放在桌上以防污染。

5.5 实验操作中勿谈话或思考其它问题,禁止在实验室中饮食,用嘴湿润纸笔等文具用品,防止用手指或其它物品与面部和眼睛接触。

5.6 实验室中如发生意外,如吸入细菌或病毒,划破皮肤,污染台面等应报告教师及时处理,对人员进行必要的救治,对污染台面及地点消毒处理(用布蘸5%石炭酸覆盖过夜),并记录和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