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林科技职业

农林科技职业

农林科技职业

农林科技职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林业工作站;主管部门;管理措施;职能

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2014802

1引言

林业工作站是加强我国林业管理、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及开展林业工作的基础部门,对我国林业发展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提高林业工作站的科学化、规范化,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应加强林业站管理规范的建设,同时注重对林业工作站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保证我国林业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2林业工作站职能作用分析

2.1林业法对林业站职能规定

加强林业站的政策宣传:林业站要根据政府对林业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林业管理工作,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林业法律知识,使群众自觉知法、懂法、守法。

加强林业站的资源保护:林业站要注重对国家森林资源进行保护,严格按照国家林业法律政策对采伐林木进行管理、监督、检查;同时做好林木病虫的防护和森林防火措施的制定工作。

加强林业站的执法力度:林业站工作人员应严格对采伐林木人员的证件进行检查,对乱伐树木、迫害野生动植物生活环境的违法分子绝不姑息,对违法者进行依法惩处。

加强林业站的生产管理:林业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国家林业局的培训,根据培训内容,科学合理地制定林业生产管理方法,并组织林农进行林苗的栽种活动,积极配合上级指示,做好林业站的生产管理。

加强林业站的科技推广力度:在科学技术的指导下,积极学习林业推广技术,并将其运用到林业工作站的管理中,使广大林农群众能普及林业科学知识。

加强林业站的服务功能:工作人员应加强对林业站的管理、服务工作,做好林农采伐林木的记录,对广大林农群众和林木生产经营者进行科学指导和培训等。

2.2林业工作站职能的定位

首先,林业站注重对林业的管理、科技的建设以及对广大林农的引导作用。林业站工作人员应充分调动广大林农群众和社会上的主体培育林木资源人员的积极性,组织他们共同实施造林计划,为他们提供科学、合理、高效、优质的技术指导,引导广大林农群众和主体培育林木人员不断提高林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造林质量。

其次,加强林业站资源保护工作。对林业站的林地资源、设施资源加强保护,同时加强林业防火措施和林木防虫技术的更新,是发挥林业站在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及发展林业的基础。因此,一定要加强林业站保护资源工作。

最后,林业站应在科学、合理的指导下,发展特色林业,实施兴林富民工程的建设。加强广大林农群众和林木生产经营者对林木种苗技术、竹类生产开发技术的指导,发展林木特色产业建设;加快发展速丰原料林基地的建设,实现木制品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林农群众的经济收入,巩固林业经济在市场化经济中的地位。同时,依靠科技进步,提升林业产业市场竞争力。通过对广大林农和林木生产经营者的培训和科技推广,提高林农参与林业建设与生产开发的能力;加强林业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在林业工作站的协调下,带动广大林农群众发展林木产品,完善林木经济市场,让林农在经营中得到更多实惠。

3加强林业工作站职能的措施

3.1加强我国基层林业工作站职能建设

当前,我国林业工作站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机遇,加强林业站工作应该重视基层、深入基层、服务基层,注重对林业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积极把握机遇,抓好工作站基层建设,全面提升林业站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促进林业站的健康发展;同时,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林业工作站管理网站进行建设,科学、合理地按照林业种类划分,建设有效的林木管理系统,加强林业工作站的全面管理。

3.2加强林业工作站生态公益林的监管职能

强化我国生态公益林的监管制度,保护生态公益林的安全,是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顺利实施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得以有效保护的保障。因此,林业工作站引导广大林农群众和林木经营者共同建设生态公益林有效管理机制,加强生态公益林开发、利用监管以及对生态公益林基础设施的建设,责任重大;同时,只有做好基层林业站对生态公益林监管职能的建设,才能保证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的顺利实施和林木工作的有效进行。

3.3加强林业工作站的林权管理职能

强化林业工作站对林木、林地、办公设施以及建筑物的林权管理职能对林业站的正常运行和我国林木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至关重要。因此,一定要加强基层林业证办理的审核工作,重视基层林业站的林权变更、林权注销工作等。在我国林业法的规范下,协调广大林农群众和林农经营者,共同完善我国林业工作站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维护广大林农和林木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保证林权证的法律效应。

3.4注重林业工作站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职能建设

林业工作站应借助科技的力量,科学、合理地对广大林农以及林木经营者进行管理,大力建设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同时,设置专业科技人员对广大林农和林木经营者进行科技造林指导,并建立林业科技推广网络,加强林业站科技推广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林业站的科技服务,与林业市场经济接轨。

3.5加强林业工作站的社会化服务职能建设

首先,对护林员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发起广大林农群众共同组建护林联防体系,注重对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同时,加强林业站护林员队伍的管理和培训,提高护林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质量,注重护林员集体意识的建设。其次,加强林业站的服务平台的建设,并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为广大林农群众和林木经营生产者提供科学、高效、优质的服务。最后,要根据我国林业局要求以及林业法的规章制度,加强林业工作站管理制度、林业法律、林业政策的宣传与咨询服务。

4结语

林业工作站职能的发挥与林业站管理体系、林业法律法规以及林业局的各项管理制度息息相关。加强林业工作站职能的建设,必须根据林业发展形势,加强林业站基层建设、生态公益林的管理、林权证的管理和林业站科技力量建设以及林业站社会服务建设,共同推进和完善林业工作站的管理制度,满足我国林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阳蓉,岳臻,罗攀柱.集体林区林业工作站管理模式初探[J].湖南林业科技,2012(2).

农林科技职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乡镇林业站 创新技术推广 桥梁作用

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1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要求。

实践证明,辽宁省农林业科技的迅速发展, 是辽宁省农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农林业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一大批农林业科技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于农林业生产的结果,尤其是对保障我省有一个粮食安全生产的生态环境,提高农林业综合生产能力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农林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是创新科技成果产生经济效益的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十二五”是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辽宁省由传统农林业向现代农林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因此,我省现代农林业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面临的挑战也更加严峻。必须用更多的创新的农林业科学技术,引领我省现代农林业的发展,增强我省农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应用与推广,不断增强先进的农林业科技对现代农业的支撑和推动能力,才能突破资源环境约束,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林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实现农林业大省向农林业强省跨越的步伐。

但是,辽宁省农林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仍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如何通过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来提高农林业技术推广的深度和广度,保障“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富裕”,加快辽宁省“十二五”期间农林业创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力度,加快增强我省农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应用与推广,不断增强先进的农林业科技对现代农林业的支撑和推动能力,才能加快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做出应有的贡献!为辽宁现代农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在这尽快应用推先进的农林业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中,乡镇林业站却起着十分关键的“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这种作用发挥的好,就会极大的促进创新的农林业新技术,在农林业生产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否则便会加剧农林业科技研发与生产相脱节的现象,起不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富裕”的作用!

一、 乡镇林业站推广应用创新技术的优势

1.长期工作在生产第一线

乡镇林业站的科技人员,长期工作生活在林业生产第一线,他们了解、熟悉、懂得林业生产,他们知道当前、当地农村林业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所以他们在推广、选用创新的林业科学技术的时候,能够做到有的放矢,能够收到理想的效果。

2.农民的信任

乡镇林业站的科技人员,长期生活工作在广大的农民中间,他们又懂技术,长期工作中的表现和工作经验,农民对他们的话、他们的技术有足够的信任感,他们和农民有共同的语言,他们更善于用农民的语言、农民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宣传普及推广创新的林业科学技术,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乡镇林业站的科技人员懂政策

国家为了保证促进林业生产的发展,先后出台了许多林业政策与法规,广大的乡镇林业工作者不仅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而且也都是各种林业政策和法规的执行者,他们能够充分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科学的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各种林业政策和法规,更好的为林业在创新技术指导下的发展,发挥政策法规为林业发展的保驾护航作用。

4.乡镇林业站的桥梁作用

一项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乡镇林业站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没有乡镇林业站,再好的科研成果,恰如一颗良种,找不到生根发芽的合适土壤,它也不会生根、发芽、结出丰硕的成果,反之,再肥沃的土壤,没有优良的种子,同样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而乡镇林业站就恰恰可以起到既能识别优良种子,又能把优良种子播到适合其生根、发芽、结果的土壤中的这种桥梁作用,这种作用是一项创新技术能够得以迅速推广应用不可忽视的。

二、当前在农村中推广应用创新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1.乡镇林业站的技术力量薄弱

当前乡镇林业站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1人员数量不足

受经费和编制的限制,乡镇林业站人员的数量明显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1.2技术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对乡镇林业站的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教育明显不夠,许多技术人员很少有机会,进行业务再教育,业务水平适应不了越来越先进的技术发展的需要,因此提高乡镇林业站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问题,急待解决。

2.乡镇林业站经费不足、设备滞后

当前乡镇林业站的经费不足,使得乡镇林业站的技术人员,很难开展正常的业务活动,几乎没有机会与外市、外省同行进行接触和交流,以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条件和设备的滞后,使得他们很难适应和开展创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3.乡镇林业站的技术人员待遇问题

乡镇林业站的技术人员不仅待遇偏低,而且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都十分艰苦,孩子上学、就业都十分困难。另一个突出的问题便是晋升职称困难,众所周知,乡镇科技人员不仅要做好技术工作,还要随时完成乡镇政府的各项中心工作,而晋升技术职称却又只看论文成果,其它工作不在考虑之内,那怕你是劳模,文章不夠、成果没有,技术职称也难晋,尤其是晋升高级职称难度更大,同期毕业、同等学历的同学,在其它单位工作的不仅待遇优厚,职称也容易晋,因此,这不仅严重影响乡镇林业站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也很少能招引高水平人才来工作,有些确有专长的高水平人才也很难留住。

4.科技成果转化与林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匹配

一项农林业科研成果真正能转化为生产力,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是科研成果是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第二是科研成果本身技术含量雄厚,第三是有科技成果转化的体系做保证!

当前林业创新科研成果的转化,离不开乡镇林业站的认可和配合,但是现在科研单位的创新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林业科技推广的配套体系还不完善,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科技成果转化与农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往往会出现科研单位创新成果推广无门,而推广部门又无创新技术可推广的局面!所以创新的科技成果,便很难转化为生产力,得到推广与应用!

三、加快乡镇林业站推广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1.加快科研单位创新与林业站推广转化配套体系的建设

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既要有过得硬的、生产上急需创新的科研成果,还必须要有一个配套的农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做保证。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不仅首次把农业科技创新提到了重要的地位,也把加快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做为重要内容提出,这就为我们的林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必须借助这一良好的机遇,发挥乡镇林业站的优势,构建一个现代农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做为可持续农林业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形成一个完整的科研成果转化与林业科技推广配套体系,才会让创新技术真正起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富裕”的作用!

2.加强财政支撑改善乡镇林业站的工作条件

各级要从乡镇林业站是发展、提高本地区林业生产技术的第一线主力军的高度,发展乡镇农林业生产,只有乡镇林业站才能真正把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角度去认识,加强、加大财政对乡镇林业站的投入。

3.加强乡镇林业科技人员的业务再教育工作

要把乡镇林业科技人员的业务再教育形成制度化,定期进行业务素质培训,并为他们创造条件,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

4.充分调动乡镇林业站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4.1 提高乡镇林业科技人员的生活待遇

要适当提高对长期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乡镇林业站的科技人员的生活待遇,如补发乡村生活津贴等。

4.2 放宽技术职称晋升标准

要放宽乡镇林业科技人员晋升技术职称的标准,在乡镇林业科技人员晋升技术职称时,要把他们在为发展本地林业生产中的业绩作为考核条件。

5.积极参与现代农民培育工作

创新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必须有一批能夠接受创新科技成果的现代农民,因此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已成了我们乡镇林业站的重要工作,我们要借助2012年中共一号文件的东风,利用“进行全民素质教育”的大好时机,构建一个现代农民培育体系,积极进行提高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教育,培养造就一批现代农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进行。

四、小结

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应用,是发展农林业生产的重要技术保证,而乡镇林业站又恰恰在这种转化推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因此,必须采取一切措施,充分保证这种桥梁作用的发挥,才能真正起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富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田葆华.加强乡镇林业站建设需办好三件事[J].甘肃林业.2012年.第5期 2 页 14-15页.

农林科技职业范文第3篇

1长水河农场林业产业基本情况

长水河农场地处小兴安岭西南麓,位于北安市境内,隶属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管理局。全场占地总面积4.5万hm2,耕地2.4万hm2;森林面积9067hm2,其中:人工林4827hm2,天然次生林4240hm2;林木总蓄积量43.3万m3。森林覆盖率达到20.3%,城镇绿化覆盖率达45.3%,人口13199人,职工2956人。覆盖境内有南北河、讷漠尔河、王老好河、长水河、柳毛河5条无污染河流,属于部级生态示范区。按照总局党委书记隋凤富同志提出的“造林绿化与发展林业经济相结合,与发展林业产业相结合,与职工致富相结合”的发展思路,长水河农场结合自身独特的自然优势,始终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坚持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定位,在理清思路中发挥优势,在统领全局中抓住关键,在重点突破中整体跃升,强力打造了以“林木、林园、林下”为主的林业经济产业。林业科技示范园区规划了“”种植区域,培育苗木品种100余种。现已建设成为拥有苗木存量5000万株、占地300hm2的集生产、示范、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苗木生产基地。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培育建成了美国提子、坚果嫁接、五味子及万亩杞柳种植基地,构建了林业经济占农场经济“半壁江山”的新格局,农场被总局确定为垦区惟一的林业经济示范场。

2长水河农场发展林业产业的基本做法

2.1以战略思维审视自身,制定科学合理的林业发展规划

在富民强场进程中,长水河农场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发展林业是职工增收致富的坚实基础,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坚实保障,始终把林业产业发展摆在十分突出的战略位置。他们坚持规划先行,围绕场情,深入调研,借助“外脑”,确定了本场林业产业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发展项目、产业布局和保障措施,科学制定出了适合本场林业产业发展的具体规划,千方百计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同时,他们改变发展观念,拓宽发展思路,探索出以发展林木、林园、林下“三林经济”为主的林业产业发展模式。每年召开林业专题会议,解决林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每年拿出一定资金重奖林业经济发展大户,鼓励职工植树造林,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把林业办成了长水河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2.2以造林绿化为重点,培植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长水河农场始终坚持大面积、高标准造林,大力培育森林资源,发展以造林绿化为主的林木经济,培植了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也实现了“人居楼房中、楼置花园中、花园森林中、森林自然中”的城镇建设理念。农场始终坚持“造林绿化与发展林业经济和林业产业”相结合的原则,在绿化的同时,扩大以杞柳、五味子、坚果种植为主的经济林种植面积,实现农场与职工双赢。从2008年开始,农场以每年133hm2的造林速度发展,2009年实施了“全场总动员,大干三十天;四年任务一年完,再造秀美山川”的“万亩大造林”工程,投入资金1100万元完成造林533hm2,实现了“四年任务一年完”的工作目标。2010年,农场又投资600万元完成造林绿化133hm2,共栽植各类苗木85万株,实现了全场累计人工造林5733hm2。与此同时,农场大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共栽植“公仆林、党员林、青年林、护士林、金盾林、学生林”3万余株,形成了“人人爱林、人人造林”的良好氛围,实现了“一夜成林”的梦想。2011年农场又紧紧围绕“抓城”建设,按照绿化与坚果、杞柳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完成场部133hm2造林绿化任务,并且加速大苗栽植进程,完成容海公园的卧虎山度假村和凤凰岭度假村的高标准绿化任务。预计到2020年全场将实现森林总面积11333hm2,森林覆盖率达到25.2%,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0万m3,林木蓄积以每年3.78万m3速度增长,按每立方米300元计算,年增值1134万元,户均200m3,价值6万元,林木资源总价值3亿元。

2.3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为主线,推动林业经济处处开花

为了给职工群众寻找更多的致富门路,长水河农场认真研究场情,积极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作为促进农场经济发展、职工可持续增收的一个突破口。充分利用现有的林地资源、林木资源、荒山弃地,发展林下经济,探索出“房前屋后种五味、空地闲壤插杞柳、荒山弃地栽坚果”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调研得知,杞柳种植一次可连续采收6~7年,是一项当年投入当年回本,一次性投入多年受益的产业,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而且从种植、管理到加工、成品制作等过程需要大量劳动力,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解决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好项目,是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好产业。2007年,农场引进山东的柳条在农场试种,获得成功。于是近2年,农场通过组织外出学习考察、对种植户进行科技示范、农场出台回收优惠政策等措施调动种植户的积极性,重点发展杞柳种植。2011年全场杞柳种植已发展到1333hm2。该场计划到2015年,全场杞柳种植发展到6667hm2,带动周边赵光、红星、二龙山、龙镇4场种植杞柳13333hm2,形成2万hm2的柳编原料种植基地,实现产值5.4亿元,职工收益1.8亿元,仅此一项人均收入可增加1.5万元。

2.4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广林业种养殖先进实用技术

长水河农场大力实施林业富民工程,根据当地实际和职工意愿,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重点发展五味子、杞柳和苗木,创造性的发明了“松柳间作”栽植模式,即在造林地的松树苗间种植杞柳,两者互不影响生长但却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创造性地开展苗木培育、定植方式、修剪整枝定干成形、灌溉管理等先进适应技术,取得了明显突破。农场按照“实用、管用、够用”原则,围绕林业产业发展,以致富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实施“一年一户一人一技”致富技能培训工程,大力加强培训力度,聘请东北林业大学专家采取课堂授课、现场实习、召开现场会、制作科教专题片等有效形式,积极开展了林业科学管理、适用实效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科技素质,着力培养出了一批土专家和典型示范户。2.5以规模化经营为突破,寻求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为了培育农场林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长水河农场以总局党委提出的创建“森林垦区”战略为契机,依托林业经济示范园区,聘请有关大专院校专家帮助进行规划论证,总投资3000万元,重点打造占地面积333hm2的苗木生产基地。基地现有喷灌设备10套,保护地钢骨架大棚30栋2万m2,温室大棚2栋640m2;较大规模晒水池3个,占地面积4.5hm2;苗木窖3栋800m2,规划出针叶育苗区、花灌木区、中草药区、休闲区、嫁接区、大棚区、花卉区、果树区和杞柳区九个区域,拥有苗木8000万株,100余个品种,可满足北安管理局及周边地区造林绿化用苗,实现年利润1000万元,为绿化垦区做出了贡献,实现了职工增收,企业增效。

2.6以产业化经营为目标,进一步延伸林业产业链

没有稳定的市场,林业产业发展就会失去根本动力。长水河农场一手抓杞柳种植,一手抓柳编工艺市场,形成良性互动的产业发展格局。通过对市场需求研究,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大力发展订单林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产品生产。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该场成立了临沭北大荒柳编工艺品有限公司,在2009年春秋两届广交会上,临沭北大荒柳编工艺品有限公司与德国、约旦、波兰等72个国家和地区签订订单198份,出口创汇300多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100万元。同时,为拓展国内市场,在临沂地区建立20多个销售点,在上海、重庆、北京、哈尔滨等大中城市设立了4家产品商,国内市场销售额达800多万元。目前公司生产的柳编产品已由建厂时的几百种发展到7000多种,新产品开发2000余种。“虚拟经济、实体发展、先进市场、打造品牌、后建厂房、带动基地”的创业发展观,不得不说是一种睿智,一种创新。如今长水河正按照“引进来、走出去”的要求,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资源、两个市场,着力稳定传统出口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国际市场,长水河北大荒柳编工艺产品正在跨步走向世界。长水河的实践证明,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对于加强生态建设、繁荣地方经济、促进兴林富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长水河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值得垦区森林资源丰富的农场认真学习借鉴,不断做大做强林业产业。

3垦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战略思考

在总局全力加速推进“强工”的大环境下,在加快推进森林垦区创建活动中,垦区林业经济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应成为林业的重要任务,部分林业资源大场应以林业产业的大发展实现自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在推广长水河农场发展林业经济的新模式同时,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3.1切实加强领导,尽快完善林业产业发展规划

垦区各级要把林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领导,建立林业建设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加大对产业化发展的引导力度。要集思广益,善用“外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编制区域“林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明确林业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目标、布局、主要任务及措施,科学引导西部小兴安岭山区、半山区、东部完达山区农场发展林业产业,同时要注重与“创建森林垦区”活动的衔接,及时制定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业产业规划,构建科学合理的林业产业规划体系,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

3.2明确发展重点,尽快提高林业产业化水平

从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出发,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需求,调整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加快林业产业化发展。积极培育支撑力大、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优势产业,做强林业产业链。垦区的苗圃无论在规模和管理上都明显优于周边地区,在此基础之上要做大做强育苗产业。林果传统产业也要壮大,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广丰产栽培技术,提高苹果、梨、李、葡萄等经济林产量,抓好基地建设,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垦区位于哈市和齐市的近郊农场林业应该发展围城经济,以果蔬、花卉、食用菌等为主抢占市场,远离城市农场应以苗木、特禽养殖、食用果等为主,各农牧场应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做大做强苗木产业、食用菌产业、果蔬产业等,把地理、气候、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3.3制定优惠政策,尽快拓宽林业投融资渠道

林业是一项生产周期长经济效益回报慢的产业,仅靠群众和少量的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社会的支持,需要总局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因此要制定扶持林业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增加林业投入。

a.用好用足国家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积极向上申报项目,争取资金投入。同时提高农发基金支持林业产业的比重,恢复并提高林业基地建设项目;建立风险保障机制,将农业政策保险、财政贴息等优惠政策惠及林业产业。

b.鼓励职工以林地、林木入股,参与林业生产;建立森林资源评估机制,允许垦区职工以林地、林木等林权证明,在农村信用社融资、贷款。

c.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林业,精心谋划,设计一批有规模、有优势、有潜力的林业产业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平台吸引本地、外地的企业投资开发林业产业;建立合理、有效的林地流转机制,解决投资者在林权、采伐等方面问题,努力形成以企业和职工自筹为主,总局扶持为辅,金融和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的林业产业投资体系,加速建成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3.4实施科技兴林,尽快提高林产品的竞争力

a.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组织开展林业科技攻关,大力开发传统加工业,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培育扶持林业龙头企业;重点发展新型森林食品、林特产品加工业,延伸林业产业链,增加产业附加值;应重视品牌建设,对获得绿色林产品、森林食品基地和特色基地等称号的,要给予一定的奖励。

b.大力推进科技兴林,制定科技兴林实施方案,理顺、健全林业科技推广网络,加强农场林业科和技术推广站科技能力建设,提高林业总体科技水平,搞好科技示范,在重点林业大场设立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延伸科技服务功能;加强对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努力培养一支研究推广能力强、专业结构合理的林业科技队伍,提高研究和推广指导水平。

农林科技职业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和《中共林省委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为指导,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全市各级各类农业和涉农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社会组织,以科教兴农为己任,以产业需求为目标,以农村畜牧特产加工产品为单元,提高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组织化程度,在全市进一步形成重视科技、依靠科技、应用科技的浓厚氛围,提高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不断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广泛参与。把“效益年”活动纳入各级政府“三农”工作的重要日程,科学谋划、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形成合力、强化扶持、抓好落实。广泛动员和组织全市涉农单位和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二)坚持项目带动、重点突破。把组织实施重大农业科技工程项目作为“效益年”活动的主要载体和重要内容,紧紧围绕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全力组织实施国家和省重大农业科教项目。实现以项目带活动、以活动促发展、以发展增效益。

(三)坚持资源整合、机制创新。注重加强农科教结合和产学研协作,突出产业发展主线,集聚科研、推广、教育、生产等科技力量,形成优势,开展联合攻关。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有效推动公益性与经营性创新主体分离、科技项目评估立项、科技成果评审应用、科技人员绩效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四)坚持服务发展、效益优先。持续提升农业科技服务产业发展的集成创新能力、支撑保障能力、引领带动能力,突破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三、主要目标

“效益年”活动总的目标是:组织1000名农业科技人员,推广转化30项以上新技术、新成果,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增效70亿元,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达到“五个一批”目标。

(一)攻克一批新课题。围绕植物新品种选育和农业技术集成应用、节水抗旱、畜禽及水产健康养殖、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生物等技术进行集中研究和攻关。

(二)转化一批新成果。支持生产经营者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推进产学研、科教用、育繁推一体化进程,搭建农业技术成果交易平台,拓展生产经营者获取农业科技成果的渠道和途径,重点转化市农科院水稻、玉米新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

(三)推广一批新技术。筛选一批适合我市实际的科技含量高、使用效果好、增效潜力大的主推技术和农作物主导品种,在生产经营中广泛推广应用。主导产业优良品种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100%,重大技术到位率达到90%以上,促进粮食、畜牧、林业、特产、加工业等主导产业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四)培训一批新农民。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科技培训工作,进一步丰富拓宽培训内容,拓展培训范围,提升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种养水平。全年共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2万名以上,培训和指导农业生产明白人30万人次以上。

(五)提升一批新产业。充分发挥全市农业资源和产业优势,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新技术新成果,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努力打造一批科技含量大、市场占有率高、发展前景好的优势特色产业,不断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四、重点任务

“效益年”活动采取“活动工程化、工程项目化”的方法进行,围绕和依托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达到“工作为活动提供载体,活动为工作注入动力”的目的。重点落实“十大工程”。

(一)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程。市农科院承担国家玉米及水稻产业体系建设综合实验站以及省水稻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项目,2012年结合“效益年”活动安排,以国家及省农业现代产业体系实验站为基础,开展技术创新及科研攻关;引进高级人才,聘请中国农科院水稻专家、玉米专家与农科院共同开展科技创新,同时组织开展超级水稻新品种选育、水稻三系资源创制、水稻抗旱节水栽培技术研究、林省东南部早熟玉米新资源创制、林省东南部高产大豆新品种选育、玉米单倍体育种等科学研究。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科研水平先进的科研队伍,为有效破解农业产业链中的关键技术难题,支撑现代农业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和新成果的产出与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市农委牵头,市农科院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二)现代农作物种业振兴工程。加大农作物品种研发投入,市农科院争取年投入科研经费500万元,重点解决水稻、玉米、大豆种质资源创新,水稻、玉米、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无公害稻米生产技术及植物保护等科学研究,2012年争取审定水稻品种7个,力争用3—5年时间,使玉米、水稻、大豆自有品种在省内种子市场占有份额分别达到10%、30%和10%以上。

1.为适应农作物种业发展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主动地界定公益性研究与商业化育种,在市农科院内建立以科研教学单位为主体,包括作物栽培研究,植物保护、科技信息等学科的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

2.开展农作物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组织市农科院科研骨干,构建稳定的研发创新团队,着力开展大豆、玉米、水稻种质资源搜集、保护、鉴定,育种材料的改良和创制,逐步建立起较为系统的种质资源库和数据库。(市农委牵头,市农科院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三)重大技术推广工程。加大对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和高效节水灌溉的投入力度。通过行政与技术、科研与推广、规模化经营与专业化服务相结合的办法,建设粮油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27个,示范片总面积27万亩以上,其中,着力抓好2个整乡高产创建推进试点。大力组织实施农业技术推广奖活动,筛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测土配方施肥要达到全覆盖、生物防治玉米螟要达到110万亩、农田统一灭鼠要达到103万亩、地膜覆盖栽培玉米要达到10万亩。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玉米宽窄行休闲种植等农业技术,实现重大技术推广的组织化、规模化、集成化。围绕重大技术推广、粮油高产创建和农民实际需要,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服务,着力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全面建立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制度,年培训700人以上,培养农业技术指导员和农民创业技能培训师。依托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充分利用冬春农闲季节,组织400名以上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指导服务,直接为种植大户和困难农户服务,培训职业农民2万名以上,科技示范户4000户以上,培训和指导农业生产明白人30万人次。继续开展好160名村支书新农村培训工作。(市农委牵头,市财政局、市水利局、市农科院、县级农业行政部门和市县农技推广、阳光办、农广校等单位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四)农业机械化示范推进工程。积极争取和利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优先解决当前生产急需的农机具,实施全程农机化示范工程20万亩,开展机械深松整地作业60万亩,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6%。实施主要农作物田间生产全过程标准化作业,建立起覆盖全市的农机标准化生产作业增产增效示范农机大户(合作组织),并实施“一对一”指导服务。进一步深化“平安农机”创建工作,计划创建1个“平安农机”示范县、2个“平安农机”示范镇、20个“平安农机”示范村和200个“平安农机”示范户;依托各级农机化技术学校建立农机人才培养基地,分层次培养农机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重点开展农机执法与管理人员培训、农机科技推广人员和农机技术骨干人员培训,加强对农机驾驶、操作和维修等从业人员的培训,组织市、县农机科技人员深入全市粮食主产乡镇村屯,为农机大户和困难农机户直接服务,组织农机手培训710人次以上,有效提升农机手对关键技术、关键设备的了解、掌握与灵活运用的能力。(市农委牵头,市财政局、县级农业、农机行政部门和市县农机推广等单位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五)园艺特产标准化生产示范工程。以建设具有特色的特产业园区,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以棚膜蔬菜、人参、食用菌为主的园艺特产业科技进步。2012年我市新建标准化棚膜园区4000亩,积极争取成为省级棚膜蔬菜生产园区,申报14个棚膜蔬菜生产园区建设项目;建设1个标准化人参精深加工产业园区和6个人参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并纳入全省标准化人参精深加工产业园区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包括:集安市新开河人参产业园区、集安市绿色人参生产示范基地、集安市非林地人参生产示范基地、集安市良种繁育生产示范基地、集安市林下山参生产示范基地、县德志绿色人参标准化种植基地和辉南县冰雾山野山参种植示范基地。全面开展冬春农业科技培训,结合阳光工程采取集中办班和座谈会形式,对棚膜蔬菜、中小药材和食用菌栽培等系列实用技术进行标准化生产培训。(市农委牵头,市财政局、市林业局、市园艺所、县级农业行政部门和市县农技推广等单位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六)畜禽标准化健康养殖工程。组织实施现代畜牧业“四年提升计划”,组织实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从2012年起,每年完成14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标准化改造建设,重点抓好1个原种场和6个扩繁场建设,支持标准化示范场开展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广农牧结合和生态种养模式,促进畜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组织200名畜牧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指导服务,培训畜禽养殖和防疫专职人员2000名以上,指导规模养殖户1万人次以上,加快推广畜牧业生产急需的畜禽品种改良、疫病防治、无公害畜禽产品生产、粗饲料开发利用和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等一系列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指导养殖场户提高饲养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开展畜牧业信息化示范,鼓励畜禽原种场(祖代场)、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畜禽选育、环境监控、饲料投喂、远程诊断等生产过程实现智能化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效提升畜禽健康养殖水平。(市畜牧局牵头,市财政局、县级畜牧行政部门和市县畜牧技术推广及兽医防疫等单位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七)林业科技富民工程。通过林业科技支撑,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加强森林资源综合开发,提升产业层次,加快林业经济强市的建设步伐。大力发展林地经济,依托长白山森林资源,加大森林绿色食品、森林中药、森林保健品、林下珍稀经济动(植)物驯养(培育)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用科技壮大林地产业。实施大项目带动大产业战略,突出抓好林业重点项目20个,计划投资2亿元。重点扶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10户(个),带动职工、农户1000户。加大实用技术推广力度,重点推广10项先进技术或科技成果,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继续开展林业科技特派员活动,选派100名科技特派员,深入林业生产、生态建设第一线,现场培训、指导,对口帮扶农林大户、创办林业示范基地、建立技术服务实体。培训和指导林农大户和困难林户5000户以上。通过实施上述科技富民工程,到2012年底全市林业社会总产值达到165亿元,比上年提高15%,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3000元,比上年提高12%。(市林业局牵头,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县级林业行政部门和市县林业技术推广等单位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八)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工程。鼓励、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效益提升,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实现370亿元,增长17%;启动建设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15—17个,年内完成投资2亿元以上。大力研发推广应用人参单体组份分离、畜禽副产品生物提取等一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促进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产业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力争培育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1个,超10亿元的企业1—3个,超亿元的企业18—20个。鼓励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建设稳固的生产基地,带动农户20万户以上,积极组织农产品原料标准化生产,保障农产品加工原料数量和质量安全。根据全省的统一安排,积极组织龙头企业人才培育提升活动,大力培训重点龙头企业负责人,力争用两年时间将龙头企业负责人轮训一遍。(市农委牵头,市财政局、县级农业行政部门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单位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重点以蔬、果、菌、畜、水产品为主,开展蔬菜、水果、食用菌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示范场(小区)和水产健康养殖场创建工作,抓好省级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区、场、社、企业、基地)建设。实施蔬菜、食用菌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全程控制标准。力争我市生产的蔬菜、水果、食用菌、畜产品、水产品监测平均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市农委牵头,市财政局、市水利局、市畜牧局、县级农业行政部门和市县农技推广等单位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十)农业科技体系建设工程。健全完善农技服务体系,2012年普遍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机械化、农村经营管理等公共服务机构,加强乡镇和小流域水利、基层林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加强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尽快改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工作条件,按照种养规模和服务绩效安排推广服务工作经费,原则上小乡(镇、办事处)不低于5万元。2012年,抓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和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建设完善业务用房,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和服务设施,为广大农民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服务。深入推进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制改革,2012年完成公共服务岗位设定工作,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度,按照“服务在乡、管理在县”的原则理顺管理体制。落实工资倾斜和绩效工资政策,对于扎根乡镇农技服务一线的人员,实行与县级事业单位平均工资相衔接的政策,有条件的地方实行上浮一级工资政策。注重创新平台、农业远程教育和农业信息化建设;强化农业远程教育的基本条件建设,配备和完善市、县农广校卫星接收设施,解决好必要的声像教材制作及电化教学设备;全面提升我市“三农”工作应急指挥能力、业务管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市农委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农科院、县级农业行政部门和市县农技推广、农广校、信息中心等单位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五、工作安排

(一)时间安排。

按照全省农业农村经济效益年总体安排,市“效益年”活动从2012年3月启动至12月结束。

3月下旬,制定市农业农村科技效益年实施方案,正式启动市“效益年”活动。

4月份开始围绕全省“五个一批”和“十大工程”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市“效益年”活动深入开展。

(二)重点活动。

“效益年”活动期间,市里集中组织开展以下三项重大活动。

1.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活动。充分利用冬春“农闲”季节和农作物生长关键时期,以冬春农业科技培训和农业部农业科技促进年东北玉米“双增二百”科技服务为重点,组织市农科院和农业技术推广单位对接县(市、区),点对点、面对面地开展技术推广、技术培训、生产指导等科技服务。

2.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开展帮扶活动。结合“效益年”活动安排,市、县(市、区)安排1000名农业科技人员帮扶1000个困难农户,为其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引进、技术指导、市场营销等服务,通过科技与智力帮扶,引导其走上依靠科技发展生产、摆脱困境、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3.组织我市相关人员参加全省农业科技观摩交流活动。在2012年第三季度,省里将组织各级农业行政部门、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专家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技术指导员及农业科技示范户,开展新技术、新成果观摩现场和技术交流活动,我市要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省里活动,实行科研与推广工作的无缝对接,有效推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市农业农村经济科技效益年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见附件),全面负责“效益年”活动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和指导监管。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委,具体负责“效益年”活动日常管理和联络工作。各县(市、区)也要尽快成立“效益年”活动组织机构。各级政府要把开展“效益年”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亲自研究部署,分管领导要靠前指挥,抓好落实。各相关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要把开展“效益年”活动与绩效考评挂钩,实行目标责任管理。

(二)明确责任分工。

“效益年”活动采取“政府组织推动、部门牵头操作、单位分头实施、条块结合推进”的方式进行。以“块”为单位,政府是“效益年”活动的组织者和第一责任者,各县(市、区)政府根据本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效益年”活动实施方案,并具体组织实施。各级各类农业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是“效益年”活动的主体和具体实施者,根据单位特点,抽调骨干科技人员,落实相关科技项目,全面参与组织开展好科研攻关、技术推广、教育培训、生产指导等各项工作。以“条”为单位,各级农业、水利、林业、畜牧等部门是“效益年”活动的牵头操作部门,根据本方案要求,认真履行好“十大工程”牵头和参与职责,并结合本系统特点,研究提出并组织开展好本系统的“效益年”活动。各级财政、发展改革、科技等综合部门要在“效益年”活动的资金筹措、项目安排、重大科研攻关协调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

(三)加大资金投入。

在稳定现有农业科技项目及其资金投入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公益性农业科研、推广和教育的投入,农业科研的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科研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此重。建立稳定的农业科技投入增长机制。大力调整农业科研投入方式,逐步提高稳定性经费投入比重,降低竞争性经费投入比重,财政资金重点支持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和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确保重大农业科技项目顺利实施。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增加对农业企业科技创新的资金供给,完善农业信贷支持体系。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向农业科技投入,采取无偿补助、财政贴息、投资参股、有偿扶持等多种方式,吸引金融资本、民间资本的投入,推动金融和保险部门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

农林科技职业范文第5篇

一、自治区直属农业科研机构基本情况

(一)科研机构的设置

自治区直属农业科研机构目前是根据大农业中的农、林、牧、渔、农垦、水利和农机等不同行业的发展需要而设置的。

1、*农科院除本部有一批重点开放实验室、研究室、研究中心外,下设10个研究所,分别是:水稻、甘蔗、玉米、园艺、经济作物、生物技术、作物品种资源、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科技情报等。

2、自治区农业厅下属科研机构有3个:*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柑桔研究所、*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等。

3、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下属科研机构有4个:*水产研究所、*畜牧研究所、*兽医研究所及*水牛研究所(挂“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牛研究所”牌子)等。

4、自治区林业局下属科研机构有1个:*林业科学研究院。

5、自治区农垦局下属科研机构有1个:*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内设茶叶研究所,相对独立)。

6、*科学院下设科研机构有1个:*植物研究所(挂“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牌子)。

7、自治区水利厅下属科研机构有1个:*水利科学研究院。

8、自治区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下属科研机构有5个:*农业机械研究院、*水力机械研究所、*粮油科学研究所、*生物研究所、*海洋研究所等。

9、自治区气象局下属科研机构有1个:*气象减灾研究所。

10、自治区卫生厅下属科研机构有1个:*药用植物园。

上述自治区直属农业科研机构共29个,其中除了*农业机械研究院、*水力机械研究所、*粮油科学研究所、*生物研究所和*海洋研究所属*首批由技术开发类转制为科技型企业之外,其余的均属社会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见“表一.*自治区级农业(涉农)研究机构一览表”)。

(二)科研人才队伍现状

1、职工队伍职称结构情况:

20*年,29个区直农业科研机构有职工总人数2922人,其中研究员(正高)115人,占职工总人数3.94%;副研究员(副高)522人,占职工总人数的17.86%;助理研究员(中级)978人,占职工总数的33.47%,初级科研人员805人,占职工总数的27.55%,其他职工人数502人,占职工总人数17.18%。具有高、中级职称的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55.27%。反映出我区自治区级农业科研机构科研队伍中,高、中级人才占据较大的比重,层次结构比较合理(见“表二.自治区级农业科研机构20*年人才队伍情况统计”)。

2、职工队伍学历结构情况:

20*年,区直农业科研机构科研人员总数2922人中,博士83人、硕士509人、大学本科1105人、大学专科637人、大专以下588人,具有研究生学位的占职工队伍总数的20.12%。说明我区自治区级农业科研机构的职工队伍的成份在逐步向高学历发展,知识结构日趋合理(见“表二.自治区级农业科研机构20*年人才队伍情况统计)。

3、职工队伍年龄结构情况:

20*年,区直农业科研机构人员数2922人中,35以下的1131人,36—45岁的1010人,46—55岁的583人,56—65岁的198人。4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数占全部职工队伍总人数的73.27%。表明我区自治区级农业科研机构的职工队伍的年龄结构有逐步向年青化发展的趋势(见“表二.自治区级农业科研机构20*年人才队伍情况统计”)。

4、优秀科研人员

20*年,荣获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7人、*优秀专家43人、*有突出贡献专家2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十百千人才工程”46人。上述各级优秀人才合计224人(次)。

(三)科研机构基础设施和经费投入情况

1、科研设施和平台建设

近十年来,区直各农业科研机构普遍加强了科研设施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不断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为*农业科研和科技创新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农业科学院现已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宁分中心、农业部甘蔗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学科人才小高地”、现代化低温干燥种质资源库、*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一批起点较高的科研设施和研究平台;*林业科学研究院1995年和20*年分别获得国家林业局中南速生林繁育重点实验室和自治区*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并以2个重点实验室为基础,逐步将本院建成*乃至南方林木遗传改良、良种繁育、森林资源保护、培育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和高级人才培养中心,为*及南方林业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水牛研究所在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平台建设得到了跳跃式发展,2002—2005年,农业部先后在国债项目中安排了700多万元,进行良种水牛种牛场的扩建和沼气项目配套工程建设,目前种牛场种牛存栏达900多头,每年可为全国提供良种种牛200多头。与此同时,自治财政厅和自治科技厅等部门支持1000多万元,建“*水牛研究所水牛遗传繁育研究室”科技创新金源单位、“*水牛繁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牛系列中心以及“*水牛胚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水牛高新技术孵化中心等。目前该所实验室拥有的食品设备已达315台(套),其中单价5—10万元的有10台(套),10万元以上的有18台(套)。

2、科研手段更新

多年来,区直农业科研机构不断探索和积极引进先进的科研手段特别是先进的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业科研实践中,使科研手段不断更新和完善。*甘蔗研究所应用甘蔗组织快繁育苗技术先后对20多个甘蔗新品种进行快繁,生产组培苗1000多万株,促进优良品种的推广与更新换代,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该项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该所近年还引进消化了“间歇浸没生物反应器系统(简称TIBS)”进行甘蔗组织培养研究和甘蔗次生代谢物质综合利用与分析的研究,其中,进行甘蔗组织培养每代增殖达30—40倍,极大地提高了一代的增殖率,从而使该所在甘蔗健康种苗与组培快繁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该所还率先在国内开发应用PCR技术鉴定甘蔗宿根矮化病(RSD)病原菌cxx,使RSD的诊断更加准确和快捷。该技术为*蔗区利用健康种苗防治RSD提供了保障,对健康种苗的生产应用起到了促进作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3、动植物良种基地建设

动植物良种基地建设是农业科研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引起广泛重视,在区直农业科研机构中先后完成了一批农林资源圃建设和水产畜牧良种场建设,为农业良种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奠定了基础。*农业科学院现有各类种质资源和中间育种材料近6万份,建立有多个国家品种资源圃和区域性的作物资源圃,保存有各类植物优异基因资源,先后建立了部级甘蔗品种资源保育圃,荔枝品种资源圃,还分别建立了木薯、甘薯、淮山、马铃薯资源圃等;*林业科学研究院建立了国内最大的杉木良种基因库,营造杉木种子园1000多公顷,生产良种1.8万公斤以上,推广应用于造林生产;*植物研究所建立植物园,拥有各种植物及濒危植物3100多种,设立的植物标本馆,藏有1.2万种、40多万份的植物标本,是国内不可多得的植物标本资源;*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在对区内茶树资源考察的基础上,建立了资源原始圃、标本圃2.3亩,共收集保存国内外茶树资源共492个,是中南五省最大的茶树种质资源圃之一,为*开发利用、选育新品种奠定了基础;*水产研究所在国家农业部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先后建立了部级的罗氏沼虾良种场、罗非鱼良种场和南美白对虾良种场,为全区乃至全国提供优质种苗;*水牛研究所把进行良种水牛种牛场建设当作基本科研平台建设的主要项目。

4、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

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对于实现优势互补、借鉴国外区外先进经验,促进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均有重大意义。*林业科学研究院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与澳大利亚、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热带木材组织(ITTO)、国际林业研究中心(CIFOR)、美国、日本、越南、泰国等10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成效显著,使该院成为我国省级林业研究院所中的亮点;在开展国内联合攻关和人才培养中,积极与中国林科院、湖南省林科院、云南省林科院、贵州省林科院等区外高校院所申报和承担国家科技支撑等重要科技项目,争取多出成果;与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成都)建立了*沼气研发技术支撑与服务合作平台;利用相关高等院校资源优势,加强对本院科技骨干和技术人才的送培工作,先后选送了20多人脱产攻读硕士、博士;倡导并积极参加南方片区省级林业科研院所联谊会,与兄弟院所建立了信息交流与技术合作。*农业科学院先后与30多个国际农业科研机构和院校长期保持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多年来与美国、巴西、印度、古巴、埃及、泰国、菲律宾、缅甸等十多个世界蔗糖主要生产国家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水牛研究所建所14年来,积极开展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与意大利、保加利亚、印度、巴基斯坦、美国、日本、巴西、菲律宾、泰国、越南等10多个国家在水牛研究和开发领域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多次应邀参加了在印度、菲律宾和委内瑞拉等国举行的亚洲和世界水牛大会,并于2006年4月,在南宁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亚洲水牛大会。*畜牧研究所从美国等国家引进一批优良牧草亲本进行繁育和推广,在*石漠化地区生态治理研究方面,与新西兰、斯洛文尼亚、日本等国家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已经取得良好的阶段性成果。*植物研究所、*兽医研究所、*水产研究所等在开展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方面,也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工作。

5、科研经费投入

在区直农业科研机构中,绝大多数是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各项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安排,因此,事业经费、科研项目经费的投入比较稳定,而且是逐年上升态势,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经费在不同单位,情况有所不同,甚至相差悬殊。普遍反映,事业经费和科研项目经费偏少,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经费远不能满足科研事业发展需要。

向企业转制的几所农业科研机构中,普遍反映经费投入不足,由于没有了事业经费来源的渠道,科研项目经费又十分有限,金融信贷渠道也不通,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经费来源少。因此,经费短缺已经成为改制后科研事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亟待解决。

(四)科研项目执行情况

1、科研项目来源

科研项目来源:一是国家有关部门下达;二是自治区有关部门下达;三是市有关部门下达;四是承担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

2、科研项目的立项、成果鉴定

1997年以来,区直农业科研机构承担部级、省部级、地(市)厅级农业科研项目共2904项,其中部级项目354项,占项目总数12.19%;省部级项目1226项,占项目总数42.22%;地(市)厅级项目1152项,占项目39.67%;横向合作项目167项,占项目总数5.75%。自治区级科研院所157423.51万元,比十年前1997年的29446.32万元增加了127977.19万元,增长4.35倍。科研事业费8664.77万元,比1997年的5249.36万元增加了3415.41万元,增长65.06%。离退休人员费用6239.28万元。财政拨款29777.97万元,比1997年的10424.30万元增加了19353.67万元,增长1.86倍。纵向科研投入12647.34万元,比1997年的1190.45万元增加了11456.89万元,增长9.62%。产品销售收入57824.58万元,比1997年的6740.06万元增加了51*4.52万元,增长7.58倍。其他收入11329.47万元,比1997年的4104.33万元增加了7225.*万元,增长1.76倍。(见“表三.自治区级农业科研机构科研经费来源构成统计”)

十年来,自治区级农业科研机构通过各级成果鉴定,并经自治区成果登记的农业科研项目成果共279项,其中获自治区以上科技进步奖129项,占46.24%。获奖成果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自治区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2项。(见“表四.自治区级农业科研单位1997-20*年科研成果(登记)及获奖项目情况”)

3、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

上述一批批优秀的农业科研成果,必须根据农业生产发展需要,认真推广应用于生产,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也是农业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各级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农业推广部门的积极配合下,不断地对农业科研成果进行消化吸收,进行技术的组装配套,开展试验示范,然后在农业生产中大面积、大范围的应用推广,使农业生产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有111项成果得到了转化推广,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其中个别项目能产生直接效益,年新增产值2.4亿多元,对促进农业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化经营,确保农业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已经发挥和正在发挥着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二、区直农业科研机构科研体制改革现状

(一)科研机构的定位

1、公益类科研机构

在科研体制改革进程中,有24所区直农业科研单位被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为公益类科研机构,按照事业单位实行管理。这些单位分别是:*农业科学院及其下设的10个独立科研机构、自治区农业厅下属的3个科研机构、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下属的4个科研机构、自治区林业局下属的1个科研机构、*科学院下设的1个科研机构、自治区农垦局下属的2个科研机构、自治区水利厅下属的1个科研机构、自治区气象局下属的1个科研机构和自治区卫生厅下属的1个科研机构。

2、科技型企业科研机构

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科技厅等12个部门关于自治区直属27个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改革转制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桂政办发〔*〕36号)文件精神,有5所区直农业科研单位由技术开发类转制为科技型企业。按照企业单位进行管理。这5所区直农业科研单位分别是:*农业机械研究院、*水力机械研究所、*粮油科学研究所、*海洋研究所和*科学院生物研究所。(见“表五.自治区级转制农业科研院所基本情况统计”)

(二)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科研体制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

多年来,区直农业科研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特别是在“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战略方针的指引下,密切联系实际,认真抓好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贯穿于科研工作的全过程,主要是严格科研立项的评估和可行性论证,严格科研项目计划和执行中的规范化管理,严格科研项目的结题验收和成果管理,积极推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使科研机构朝着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的方向不断深入发展,为“三农”工作作出积极的贡献。

2、科研事业受到严重影响

*海洋研究所是*唯一的一家海洋综合研究机构,建所20余年来,形成了专业学科基本齐全的科研体系,通过多年立项调查,基本模清了*海洋资源家底,为政府开发和保护海洋提供了科学依据。还承担了1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全国省级研究所中名列前茅,为*经济社会作出了有益的贡献。纵观国内省级以上的海洋或水产研究机构,无一不是在政府的资助下开展研究工作,国内省级以上海洋或水产研究院所转企仅*海洋所一家,转制后,生存压力大,研究领域逐步压缩,要出成果十分艰难,海洋科研事业遭受严重影响。改制后的*生物研究所和*农机研究院也感到人才、资金不足。迫于生存的压力,要安排大部分科研人员从事开发创收,科研项目数量和规模锐减,要出科研成果难度很大。

3、资金严重短缺

由于改制后农业科研机构事业费已经停拨,单位收入来源不畅,生存压力大,转企后,归自治区国资委管理,没有独立的土地和房产,住房无法解决。*生物研究所反映,该所80%以上的职工是中高级知识分子,现在70%左右的职工还居住在上世纪80年代初修建的大板房中,高级职称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专家的住房不超过70平方米,中级职称不超过50平方米。他们直言:不能安居,何以乐业?

(二)区直农业科研机构隶属管理体制尚未理顺

当前区直农业科研机构隶属管理体制大体上分为两类:

1、人、财、物统一管理

主要是*农业科学院下设的农业科研单位(玉米研究所和甘蔗研究所除外),其组织人事和事业经费归院部统一管理,呈现有机结合,有利于整合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集中资源优势,投入科研工作。

2、人、财、物交叉管理

主要是有关厅、局下属的农业科研单位,其组织人事归本厅、局管理,事业经费则划归自治区科技厅管理,组织人事与财务分开管理,不利于人、财、物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者比较,各有利弊,有待在深化科研机构改革中,通过机构整合和人、财、物等科研资源的整合来进一步理顺。

(三)科研人才队伍力量比较薄弱

大多数的公益类农业科研机构都存在科研人才队伍力量不足,素质偏低,与国外、区外相比,差距太大,不能很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问题。*水牛研究所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相对较好,但面对如何开发我区、我国水牛资源优势的科研难题,仍然需要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研究与开发人才,而目前该所只有区区几十人的科研队伍,显然是难以完成此重任;*林业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数量、结构、配置等也与我区优势突出的林业资源不相适应,能领军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人才太少;*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反映,该所科研人才断层现象严重,后备人才不足,由于单位工作、生活条件较差,吸引不了高层次的科研人才,目前高职称、高学历、30岁以下的科技人员已寥寥无几;*水产研究所担负全区海、淡水渔业科研的繁重任务,而在职人员编制却由上世纪90年代前的168人减至现在的150人,能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人员少,学科带头人更少。

(四)科研手段落后,科研经费严重不足

1、科研手段落后

近年来,区直各农业科研机构基础设施和科研手段不断改进,但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从总体上看,进展比较慢,直接影响了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植物研究所、*林业科学研究院、*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和*畜牧研究所等单位都反映基础设施陈旧简陋,仪器设备老化,设置不配套,利用效率低等,部分科研和办公条件多年没有改善。

2、科研经费严重不足

农业科研投入没有形成稳定增长机制,总量投入严重不足。自治区本级科技三项经费增长幅度大大地低于全国平均数(*12.31%,全国平均28.8%,贵州31.98%,湖南35.72%,云南43.28%),总量也最少,20*年云南省本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费为5亿元、贵州省2亿元、湖南省2.5亿元,*为1.7亿元。2006年,我区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仅为0.3%,低于全国和全区所有行业科研投资强度的平均数(1.49%和0.38%)。在农业科研投入中,政府的投资强度为0.17%,低于政府对全社会科研的总投资强度0.21%。*农业科技的投入主要用于人头经费,农业科研经费少、比重低,农业科技投入“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局面没有得到改观。科研投入对比分析(见“表八.农业科研投入对比分析”)。

(五)科研机构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偏低,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区直农业科研单位普遍反映,目前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太低。*林业科学研究院目前职工人均年工资收入只有33655.21元/人,其中财政工资27967.63元/人·年,科技开发创收提成5687.58元/人·年;*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正处级)月工资只有2450元;新来农业研究所工作的博士月工资只有1472元,硕士月工资只有1100元。如此等等,与同等学位、同等资历的工、财科单位人员相比,差别很大,与机关公务员相比,差别更大。虽然制定有一些激励政策,但由于不完善,所以作用不明显,特别是绩效奖励工资很难得到落实,反映比较强烈。对于政府部门至今还没有出台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激励措施的作为,大家感到很失望。

(六)科研成果管理不够完善

科研成果是科技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晶,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科研成果已经成为科技人员晋级评优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个别投机分子搞的工具,在鉴定成果、评审成果奖、评审技术职称和优秀专家时,采取不正当的手段,通过张冠李戴、不劳而获,滥竽充数虚报成果等,影响极坏。因此,严格规范各项科研成果管理,把好质量关是十分重要。

四、深化区直农业科研机构科研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一)确定农业科研机构是公益类科研机构,明确其今后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的方向

解决好“三农”问题,关系社会大局。农业科研机构肩负着为“三农”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和为“三农”服务的重任,其研究成果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但更多的是公益性的社会效益。建议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给予批准,按照事业单位进行管理,在政策和资金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今后区直农业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的着力点应该是建立、健全完善科研机构内部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理顺管理体制,整合科研资源

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重点在于理顺管理体制,转变运行机制,促进资源集成,提高科研效能。因而,要把理顺科研管理体制放到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

1、要对区直农业科研院所的机构进行调整,整合科研资源,优化队伍结构。

要逐步改变农业科研机构多头管理的格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科研的创新能力和整体水平。科研机构的调整拟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是建设*农口三支科研“航母”联合舰队,建立3个农林科学院。一是对农业系统的科研机构进行调整,将农业、农垦、粮食等部门所属的农业科研院所合并,归属*农科院管理,形成人、财、物统一管理的机制,成为统筹全区农业科研力量的农业科研体系;二是对*林业科学院进行充实提高,升格管理,加强学科建设,成为能担负生态林、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经营和林产、林化等研究重任的、具有我国南方特色的综合性的林业科学研究院;三是建立畜牧水产科学院,把现有的水产畜牧兽医系统所属的研究所、品种改良站统一归到*畜牧水产科学院,升格管理,增强*特色畜牧水产业科学研究实力。

第二步进行科研机构的大整合。待条件成熟时,适时进行“三院”合并,把归属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农业科研院所(包括种植、养殖、农机、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等)划归*农科院管理,完成机构调整和优化组合,打造*农业科研的“航母”舰队。

2、要实行科研机构的纵向管理和协调,形成区、市、县三级三个层次的农业科学研究开发体系。根据区域特点和我区特色产业发展的需要,合理布局区域性科研分院,按桂西南、桂东南、桂中、桂西北、桂东北等各个不同自然区域特点,以原有的农、林、畜牧水产研究所为基础,分别建立分院,由*农业科学院、林业科学院、畜牧水产科学院分别对口统一管理,直接调配人力资源。鼓励和支持以现有县级农、林科研所为基础,与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站合并,组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网络,加强与隶属区域的研究分院的技术合作。

3、在进行大规模科研机构调整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分工:自治区一级农业科研机构以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为主,高校农业科研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市级农业科研机构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试验示范为主,县级农业科研机构以成果应用示范、推广为主。市县级科研机构,要根据当地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地设置,不搞一刀切。鼓励与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站合并,没有条件保留科研机构的,应转为试验场站或良种场、繁殖场。

(三)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

1、用好现有人才

区直农业科研单位科技人才相对密集,拥有一支不可忽视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好各项知识分子政策,从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他们,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发挥好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不断作出新贡献。与此同时,也让他们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政府部门要尽快出台政策,解决目前科研人员工资待遇太低的问题,以稳定队伍,留住人才。

2、培养在职人才

除了让他们在实际工作实践中锻炼成长之外,还要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愿意,定时选拔优秀科技人员和业务骨干进行脱产或不脱产学习,继续进行再教育,可以参加短期进修学习,也可以去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不断更新知识,学成归来后,委予重任,再创佳绩。

3、引进高素质人才

可以从高等院校选择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毕业生,重点是硕士生、博士生,也可以从区外、国外引进相关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引进以后,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条件,让他们充分发挥好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功立业。与此同时,建议建立“引进人才基金”,创建引进人才的保障机制。“引进人才基金”拟由自治区主管科技工作的副主席直接支配。

4、注重农业科研熟练技术工人的配备和培养

农业科研的研究基地、试验场等,需要有一支技术熟练的技术工人队伍。随着岁月流转,农业科研单位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招收技术工人都已经或很快退休了,技工出现断层的情况相当严重。建议政府从定编、劳动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科研单位要把培养熟练技工纳入人才队伍建设计划进行实施。

(四)加大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

调查情况表明,近十年来,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自己前后比,确实增加了不少,但与全国平均水平比,与邻近省区同类比,与目前农业科研机构承担的任务比,差距是很大的。科研经费投入太少,已经成为制约我区农业科研快速发展的“瓶颈”。为此建议政府加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投入的水平,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要改变目前财政只管人头费,没有或很少有科研经费的局面。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新设备,改善条件提高创新能力。

(五)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是加强内部机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严格科研机构的科学管理,明确干部和职工的责、权、利,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尽职尽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意义重大。各项管理制度主要是:院、所长责任制、职工岗位责任制、干部竞聘上岗制、职工双向选择聘任制、组织人事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