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质污染源监测

水质污染源监测

水质污染源监测

水质污染源监测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水体污染 特征 影响 建议

【中图分类号】X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4-0177-02

工业污染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方面。近年来,各个工业部门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比过去都有所提高,一些企业综合利用资源、能源,治理工业污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总的来看,我国的工业污染仍然十分严重,三废排放量依然很大,尤其是废水排放。水文监测是指从站网布设到收集和整理水文资料的全部技术过程,[1]这里不是指狭义的水文测验,主要包括站网布设、水文测验、水情报汛、资料整编、试验研究等。通俗地说,水文监测工作是指水文全部工作。本文重点讨论工业废水污染对水文监测工作的影响,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

一、水体污染概况及其特征

工业化常被看作是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但是,工业和工业化又造成了许多环境问题,工业污染源向环境中排放大量的废水,对人类、牲畜、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和危害。[2]

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而后者是主要的。自然污染主要是由自然原因所造成的,如特殊的地质条件使某些地区某种化学元素大量富积,天然植物在腐烂过程中产生某种毒物,以及降雨淋洗大气和地面后携带各种物质流入水体等都会影响当地的水质。人为污染是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污水对水的污染,它们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田排水等。其中,又以工业废水带来的污染为最甚。现在全世界有70%左右的人在饮用不安全的食用水,平均每天有215万人死于因水污染而引起的种种疾病。另外,工业废渣和工业废气也会对水体造成污染。[3]

一般说来,工业废水污染具有如下特征:

1.污染源点多面广,难于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工业化进程速度飞快,随之带来的工业废水污染也很严重。城市工业区的污染比较集中,量大。乡镇工业污染源分布广泛,甚至出现很多工厂私埋管道,随意往当地河流排放有毒有害废水,造成恶劣影响,不利于当地部门的监督管理和集中治理。

2.污染发生具有突发性

全国各类事故造成的突发性水体污染事件数量近期急剧上升。近年来,国家环保总局接到多起各类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涉及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松花江污染事件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例子,引起国人的极大关注,也造成邻国俄罗斯的大量报道。

3.污染传播快,治理难。

水体污染会随着当地水域水文条件的影响,造成大面积的传播,可以随降雨量加大随江河湖泊等进行大面积扩张。同时水体污染也很难治理,水体污染对水质造成很大的破坏,很多污染物沉积到底泥中,治理起来相当难。曾出现过要治理某地湖泊水体,先大面积排水,移除当地底泥这样的治理方案。

二、对水文监测的影响

工业污染影响水文监测可分为以下几大类:一是影响水文监测设施,二是影响水文监测环境,三是影响水文监测的识别判断。下面对其分别进行讨论。

1.影响水文监测设施

工业污染影响水文监测表现在破坏国家基本水文监测设施,从而影响水文监测正常工作。工业污染会造成水文缆道被侵蚀和破坏,影响缆道安全;有些地区的工业污染威胁当地的一些监测系统的正常使用,因为其污染量大和严重程度已经超过了系统的承载能力,使得监测设施遭受破坏。

2.影响水文监测环境

工业废水污染影响水文监测环境表现为在水文测站上下游严重的污染源的运转,影响水文监测的成果,如某地水文站曾发生在测站基本断面下游270m处修建污染严重的化工厂造成大量化工废物污染水体;某省擅自在水文站基本断面上游3km处修建重型企业,日生产能力负荷大,产生过多的污染量进入当地河流。这些工业废水污染的例子都表明会影响水文监测的结果。

3.影响水文监测的识别判断

近年来,我国接连发生多起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严重影响当地的人民生活、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的严重威胁群众的生命和健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工业废水污染在一定程度的积累后会在一定条件下比如在特定气候条件下,会发生突发性污染事件。为了保证在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地开展水质断面设置,水质检测与分析,控制污染源,预测预报水污染等监测工作,指导政府部门事故应急人员开展救援和污染防治工作,减少直至消除事故后果。但是,工业废水污染加剧了水文监测的识别和判断的难度,因为工业废水污染的排放和发生具有一定的难预料性。

三、水文监测工作的建议

为此,根据水文监测工作和水体污染的特征,提出了相关水文监测工作建议如下:

1.建立高素质水文监测质量检查员专业队伍,提高水文监测质量。

首先,要从进一步提高水文职工整体素质入手,培养造就一支业务技术过硬,职业道德优良的职工队伍。其次,在职工队伍中培养锻炼一批业务技术和管理人才。充分发挥高、精、尖技术人才的带动作用,促使水文监测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建立合理的职工队伍结构,即培养一些拔尖人才,使之成为水文监测、科研、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领军人物。

2.提高水文监测工作质量,研究引进新技术和设备。

近年来,固态存储雨量计、非接触式超声波自记水位计、激光粒度分析仪、计算机整编程序等在黄河上广泛投入应用,就是成功的例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采用包括卫星、雷达在内的各种遥感、遥测手段来提高水文监测质量和时效,增长预见期,满足防汛抗旱指挥、水利工程管理调度和建设的需求。

3.实行科学化、规范化全面监测工作管理

引进质量管理专业人才,建立健全质量检查队伍,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法规、制度,切实可行的监测工作管理办法、评定标准,利用经济杠杆作用,建立完善奖惩制度和办法等。以建立完善质量管理组织,基层自查,同级互查,上级抽查,上下齐抓共管的模式为管理体系;以突出预防为主与事后监督相结合为方针。把质检关口前移,加强过程控制,从源头控制质量,结合质量检查评比,奖优罚劣督促质量提高。在水文监测工程规划、设计、建设各阶段,应树立超前意识,不能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引进。先进的基础设施是提高水文监测质量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水电部. 水文测验术语和符号标准(GBJ 95-86)[S].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87.12

水质污染源监测范文第2篇

【关键词】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比对监测

【Abstract】Along with the continuously increasing efforts in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many industries have installed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s of pollution sources. On-line monitoring device can timely, accurately and objectively reflect the status of pollutant discharge, which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otal-amount control. This article with examples introduces the comparison monitoring method of on-line monitoring device, and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s that might need attention in the actual acceptance.

【Key words】Pollution sources; On-line monitoring device; Comparison monitoring

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是指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流量以及污染物治理设施运行记录装置进行实时自动监测监控的系统。自动监测设备是指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分析仪、治理设施运行记录装置及相关辅助设施,是污染防治设施的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提供的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切实加强对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的监督考核,准确、及时、连续地反映污染物变化,如期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减排目标,必须做好废水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比对验收工作。本文就在线比对验收监测遇到的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1 洛阳市安装的在线分析仪的验收状况

洛阳市废水国控污水处理厂现有17家,国控重点源企业5家,省控废水企业2家,市控废水企业18家,均已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并进行在线比对。随着节能减排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企业按照排放的特征污染物安装了自动监测设备。

洛阳市目前安装氨氮在线分析仪约有90余台套,型号为广州怡文EST-2004型,采用纳氏试剂光度法,主要由水质自动采样器、氨氮分析仪、数据采集器等组成,测量范围为0.05~200 mg/L。已安装COD在线分析仪为90余台套,型号为广州怡文EST-2001B型,采用重铬酸盐法,测量范围为5~10000mg/L。主要应用于企业排污口、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出口等。

2 水质在线监测仪的验收程序

企业在线监测设备安装完毕并进行调试和运试行,并对分析仪进行校准(重现性、零点漂移、量程漂移、MTBF等),成功联网后能够准确上传数据,保证在线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稳定,企业提交委托申请,由监测站组织进行验收监测。验收监测分质控样考核和实际水样比对试验两部分。

2.1 质控样品考核

采用国家认可的质控样,分别用两种浓度的质控样进行考核,一种接近实际废水浓度的样品,另一种超过相应排放标准浓度的样品,每种样品至少测定2 次,质控样测定的相对误差不超过标准值的±10%。

2.2 实际水样对比试验

采集实际废水样品,以废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与国标方法进行实际水样比对试验,比对试验过程中保证废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与国家标准方法测量结果组成一个数据对,至少获得6组测定数据,计算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80%相对误差值应达到实际水样比对试验验收指标。实际水样比对试验考核指标见表1。

2.3 计算相对误差

3 实例分析

接到企业进行在线设备验收的申请,2015年3月对安装在洛阳某啤酒厂总排口的COD、氨氮在线分析仪进行了质控样品考核。分别采用两只不同浓度的COD标样和氨氮标样进行质控样比对。测试结果见表2。

由以上监测数据可知,COD、氨氮自动监测仪器质控样品测定的相对误差均小于标准值的±10%,COD自动监测仪器测量值与实验室标准方法测量值相对误差均小于±30%,氨氮自动监测仪器测量值与实验室标准方法测量值相对误差均小于±15%,在线分析仪监测数据准确性较高,能够真实反映污染物排放状况,在线监测设备验收合格。

4 比对验收应注意的问题

4.1 在进行比对验收监测时,应尽可能使企业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达到稳定状态,并在测试期间生产稳定,避免由于工况不稳引起污染物排放浓度波动较大,从而使得比对监测结果出现偏离,导致验收不合格。

4.2 比对验收过程中应尽可能使在线分析仪与实验室分析的水样保证一致,即比对的废水样品要做到采样时间、地点、采样容器、水样的同一性,保证监测结果具有可比性。

4.3 废水中干扰因素的影响。对于COD在线分析仪,废水中悬浮物对其干扰较大,由于悬浮物分布不均匀,一些在线仪器为保护设备设置了前过滤装置,降低了悬浮物浓度;而实验室分析前必须将水样震荡摇匀,这样就造成比对结果存在误差。对于氨氮在线分析仪,色度、浊度对其干扰较大,另外污水处理厂进行消毒处理,水中的余氯与氨氮结合生成氯胺,造成在线仪器与手工比对不合格,影响验收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12.

水质污染源监测范文第3篇

关键词GIS;环境质量;环境监测;污染源

中图分类号X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2-0123-02

所谓环境监测是指测定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 来反映环境质量及发展趋势。环境监测的结果就是指监测数据,它应当准确而全面地反应出某区域范围内污染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环境监测的方法渐渐由手动监测向自动监测发生转变, 自动监测技术和计算机系统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如今,GIS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GIS技术不仅能够合理高效的对多种环境监测信息进行管理, 对监测管理进行科学的评价, 还可以收集数据,使空间分析和决策整合成一个整体的信息, 使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高,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带来技术支持。GIS的具体应用在以下3个方面。

1 环境质量监测

环境质量监测是指对各种环境因素的污染状况和污染物的发展趋势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实时监测,并且对环境污染控制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收集与环境质量监测相关的数据,以此了解一定区域内环境污染状况和变化趋势。它是环境监测工作的主体部分。一般情况下环境质量监测针对的是一定的区域,对该区域的水质、噪声、空气状况、生活垃圾等方面进行定点的、长时间的监测以掌握该区域的污染现状并且对其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 从而反映出该区域受污染的程度和污染物空间分布状况。

一般情况下,监测所获得的有关数据都是在空间上离散的点,我们可以利用GIS的空间数据内插方法来准确地反应环境质量的现状。比如说,通过某监测河流上监测断面的数据对该河流的水质状况进行评价。

另外,在对监测环境中的各种客体(如废弃物、水质等)进行评价时, 常常与多个污染指标有关。怎样依靠这些多个单一的、包含一定空间信息的污染物指标来对空气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我们可以通过GIS的空间叠合分析来实现它。空间叠合分析就是在一定的空间系统条件下, 每次都将同一区域的两个地理图层进行叠合, 以此产生空间区域的多重属性特征, 或者建立各种地理对象间的空间联系。前者通常可以用来搜索同时具有集中地理属性的分布区域, 称为空间叠合属性;后者通常用于发现某区域内一些专题的特征, 称为空间叠合统计。这样就实现了利用多个污染指标的空间叠合分析对环境质量的全面分析和评估。综上所述,要想准确地表述某一区域的环境质量, 仅靠某一点的监测是不够的, 只有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等优势, 结合污染物的分布,全面统计分析监测数据,才能得到准确而客观的表述。

2 污染源监督监测

污染源监测的目的是了解污染源的分布, 为监视主要污染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趋势所采取的长期定点的监督监测,主要对污染物浓度、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变化趋势进行监测, 通过监测对某一地区的污染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一定的掌握和预测。要想评价污染源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不仅要获得污染源的浓度和排放总量的数据, 还需要了解污染源所在地理环境的背景信息。在污染物排放量同等的情况下, 如果其所在的地理位置不同,所造成的污染程度和范围同样会有所不同。这就是所谓的污染源的地理空间特性。污染源的地理空间特性决定了对污染状况影响的表述必须要利用GIS。这要求不仅要进行污染源的定量分析, 而且还要进行空间上的掌握。而GIS正是这种结合的体现, GIS用数据来表示空间分布, 将数字和图形作为一个整体, 而且支持数字与空间思维同时开展, 相对于传统的地图分析方法有明显的改进 。

除此之外,GIS的空间缓冲区分析是进行污染源的扩散影响分析的有力工具和依托。所谓空间缓冲区分析就是根据被分析对象的实体, 自动在其周围一定范围建立带状区, 以此来识别这些实体对周围对象的辐射程度和影响程度。GIS与污染源监测监督相结合,能够通过计算得出污染源扩散的具体范围, 从而总结出污染源与环境污染间的大体规律,掌握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准确地预测出环境污染的发展趋势, 为污染源规划和环境质量保护提供有力方法和工具。

3 应急监测

GIS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的应急监测。污染物应急监测是指对各种污染事故的污染源进行现场追踪,确定污染事故造成环境的污染程度,带来的危害等。它能够对环境污染进行动态地监测并且对重大污染事故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是环境监测功能中重要的一个方向。为了使相关部门能够快速有效地实施污染事故的应急措施,需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相关的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首先要确定事故发生的地理位置, 其次利用GIS与环境模型相结合来预测受影响区域的具体范围, 利用GIS的可视化特点得出污染区域内的敏感单位、救援单位、以及最佳路径等基本信息, 以此为应急监测和应急救援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4 结论

有关部门在进行环境保护工作时,环境监测地理信息系统是一套集先进科学技术于一体的环境监测和预警平台,它能有效而准确地反应出水质、空气、噪声以及污染物等实时的监测信息。地理信息系统(GIS)能够帮助实现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的整体监控和管理。GIS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环保部门的整体反应速度和能力,提高了有关部门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大大减少了人为失误。通过对周围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状况,在最大限度上有效降低污染事故带来的不利影响,使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环境监测工作的需要,为环境监测工作的进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参考文献

[1]何艳.GIS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3,25(4) 359-361.

[2]王桥,等编著.环境地理信息系统[M].科学出版社,2004.

[3]杨志峰,刘静玲,等编著.环境科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水质污染源监测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突发性水污染;应急监测;特征;策略;建议

中图分类号 X5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02-0215-01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除了由于日常污染物的排放而造成水污染以外,由于事故而引发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也越来越多,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也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制约作用。因此在处理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时,要求监测机构严格控制监测的质量水平,提交科学、真实、完整的监测结果,为决策机构提供精确的信息。

1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特征

所谓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往往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为因素而引起,在短期内造成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恶化。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难以防范,对水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同时具有如下特征:

1.1 复杂性

对于水体中含有的毒性物质来说,并不是单一化的,而是若干毒物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在此过程中存在毒性独立存在、毒性抑制或者毒性增强等各种可能性。在现有的水质日常监测过程中,往往过多地关注正常状态下的水体中污染物或者毒性物,但是在应急监测过程中,则要考虑在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中可能存在的污染物。

1.2 危害性

当污染物进入到水体中,就会迅速扩散或者溶解。由于水污染问题的存在,可能对河流两侧的动植物、区域环境等造成影响,甚至干扰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引发生命与财产的损失。

1.3 不确定性

由于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并没有固定的发生时间、发生方式或者规律等,同时其污染源、危害性等有所不同,因此具有明显的不确定特征。

2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

2.1 强化水质与水量的统一监测

以我国大多区域的河流现状来看,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实际上,水资源是质与量的双重统一,二者缺一不可。对于同一条河流来说,排放的污染物量相同,但是水量不同,那么污染物的浓度也有所区别。在相同的数量下,由于污染物的差异问题,决定了水质状况的区别。那么在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中,必须注重水量与水质的统一检测,既要加强对水量变化的控制,也要强化水质问题,尤其发挥水文监测站的作用,提高对污染事件的反应速度,可将污染损失降到最低。

2.2 构建完善的应急监测方案

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之后,为了确保应急监测体系的正常运行,必须采取统一规划、合理协调的方法,制定完善、有效的监测方案,以挖掘应急监测的潜力,整合已有的优势资源,发挥监测的作用。在制定的应急方案中,应该明确划分各部门的责任,细化应急监测的细节,提高方案的可操作性。当水污染事件发生之后,需要在总体预案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包括人员配备、项目内容、仪器设备、方式方法等,制定实行监测活动的具体细则。在这一阶段,应结合事件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方案的合理性、有效性,发挥应有作用。

2.3 实现监测方法的创新

以当前我国水质监测的状况来看,主要以实验室监测为主。无论是人员选择、仪器设备还是环境要求等,都围绕实验室监测方法而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流监测、湖库水质监测等工作。如果发生紧急的水污染事件,仅靠单一的实验室监测方法明显不足,这就需要采取实验室与监测站两级运行模式。实验室主要负责日常的水环境监测工作,并做好对水污染事件的理论指导,强化现场监测的仪器管理;在监测站开展水质监测活动,主要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对污染物特征进行测定,完成现场采样过程,同时对区段范围实行监视性巡查,对水质状况发出报警信号,并配备专业的固定监测设备与现场测试仪器,确保及时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采取有效措施。

2.4 积极应用监测信息系统

在应急监测信息系统中,包含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通讯技术等。在当前信息时展的背景下,在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中运用信息技术系统,必将提高应急监测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水平。应急监测信息系统中涉及了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通信技术等。其中,全球定位系统可以确认污染源的具置,根据污染的实际情况,分析污染可能扩散的范围,提高监测点的精确性,合理性;而地理信息系统则可对受到污染的区域进行客观分析,实时显示监测的数据和图像,将相关信息内容直观地体现出来。通讯技术则可实现监测信息内容的共享,更利于提高信息共享效率,为科学决策提供保障,确保快速解决突发性水污染问题,减少损失。

总之,开展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工作,除了环境监测部门加强努力以外,相关机构也要加大配合力度,构建一支高水平、高素质、高能力的应急监测队伍,确保监测任务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汪杰,杨青,黄艺等.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系统的建立[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6.

[2]韩晓刚,黄廷林.我国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统计分析[J].水资源保护,2010,1.

[3]侯雷鹏.浅谈突发性水污染应急监测的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3.

[4]梁朝玉.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监测现状及设想[A].2008年广西水利水电技术专业学术研讨会,2008.

[5]汪志国,曹勤.浅谈水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J].中国环境监测,2008,1.

水质污染源监测范文第5篇

关键字:水质监测 数据分析 处理方法

水是万物之源,水质的好坏将影响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同样人们的行为也会反作用于水。由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将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用水及其他废弃物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造成江、河、湖、地下水等水源的污染,引起水质恶化,使水资源显得更加紧张,也使保护水资源显得更加重要。而水质监测是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重要基础,是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手段。

1 水质监测技术及方法

1.1 常用的水质监测技术

水质的监测,可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水质监测技术包括采样技术、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对于排污企业,应对生产过程、生活设施机器排放源排放的各类废水进行监视性检测,检测项目依据水体功能污染源类型不同而异,选择环境标准中要求控制的危害大、影响广和已建立可靠分析测定方法的项目。例如,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在“清洁水法”(CWA)中规定了129种优先监测污染物;前苏联卫生部公布了561种有机污染物在水中的极限允许浓度;我国环境监测总站提出了68种水环境优先检测污染物的黑名单。

1.2 常用的水质监测方法

正确选择检测分析方法,是获得准确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选择分析方法应遵循的原则是:灵敏度能满足定量要求;方法成熟、准确;操作简便,易于普及且抗干扰能力好。根据上述原则,为了使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对各类水体中的不同污染物都编制了相应的分析方法如: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统一分析方法、等效分析方法。

按照检测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水质监测常用的方法有:质量法、容量法、分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火焰光度法、原子荧光法、电极法、离子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质量法常用作残渣、油类、硫酸盐等的测定。容量法则被广泛用于水中酸度、碱度、化学需盐量、溶解氧的测定。仪器分析是以物理和物理化学方法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包括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放射分析法等,仪器分析法被广泛用于对废水中污染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测定。

1.3 水质监测方法的发展趋势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国常用的水质监测方法是定时定点取瞬时水样,带回实验室分析,而这种人工抽查式的监测方法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水质不断变化的动态数据。为了尽早发现水质的异常变化,迅速作出下游水质污染预报,及时追踪污染源,研究水的稀释、自净规律,完善实验室监测的同时,我国陆续发展了水质移动监测系统和自动监测系统。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以监测水质污染综合指标及其某些特定项目为基础,通过在一个水系或一个地区设置若干个有连续自动监测仪器的监测站,由一个中心站控制若干个子站,随时对该区的水质污染状况进行连续自动监测,形成一个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水质污染的连续自动监测一般比大气污染的连续自动检测困难,这是由于水环境中的污染物种类更多,成分更复杂,从而导致机体干扰严重,通常都要进行化学前处理或者提取、分离、富集等分析方法,这些因素就为连续自动监测技术带来一系列困难。我国根据目前水质污染连续自动监测技术的发展,首先连续自动监测那些能反应水质污染的综合指标项目,然后再逐步增加其他污染物项目。目前,我国水污染可连续自动监测的项目有水温、pH值、电导率、浊度、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总需氧量、总有机碳、生化需氧量、氟离子、氯离子、氰化物、氨氮、六价铬、苯酚等。水质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不仅用于环境水域如河流,湖泊等,也应用于大型企业的给排水水质监测。目前,这套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监测仪器长期运转的可靠性尚差,经常发生传感器污染、采水器、样品流路堵塞等故障,这是在线监测需要攻克的难题之一。在发展大型、自动、连续监测系统的同时,研究小型便携式、简易快速的监测技术也十分重要。

2 监测数据的处理和结果表述

监测中所得到的数据是描述和评价环境质量的基本依据。数据的处理对分析的准确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般数据的处理都应遵循数据修约规则、可疑数据的取舍规则、检测结果的表述规则。

2.1 数据修约规则

各种测量计算所得的数据需要修约时应注意:“四舍六人五单双,五后非零则进一,五后皆零视奇偶,五前为偶应舍去,五前为奇则进一”的修约原则。

2.2 可疑数据取舍规则

对同一样品进行数次分析后会得出一系列的测量数据,可能会出现一个或几个离群数据,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必须剔除离群数据,使测定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常用于剔除离群数据的判断规则。常有:Crubbs法、Dixon法、Cochran法、偏度峰法等,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定适宜的异常值检验规则。

Crubbs法适用于多组测量值的均值的一致性,或一组测量值的一致性检验。检出异常值个数不超过1;Dixon法适用于检验一组观测值的一致性检验,可检出一个或多个异常值;Cochran法适用于剔除多组观测值中精密度较差的一组数据,检验多组方差的一致性。对可疑数据进行取舍后,检测结果的表达方式一般为:用算数均数代表集中趋势、用算数均数和标准偏差表示测定结果的精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