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质分析报告

水质分析报告

水质分析报告

水质分析报告范文第1篇

一、概况

广东珠三角沿海城市居民社区供水管网大部分约建于20世纪80、90年代,主要管材为镀锌钢管、灰口铸铁管、PVC管等管材,由于长期受水质和周边地质环境影响,及供水管道自身的腐蚀、结垢,现漏损严重,对供水水质有较大的影响,其中浊度、菌落总数、铁浓度等指标偏高甚至超标,影响社区居民用水安全。为改善居民用水水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近些年来,广东珠三角沿海城市政府不断加大供水管网改造力度。

为了更深入了解社区供水水质的情况,以及实施社区管网改造的成效,作者所在课题组对SZ市辖区九个街道的社区供水水质情况进行了抽样检测,取样点包括进水口及用户端,检测项目主要有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铁、锰、余氯或总氯、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等。本次抽样检测共选取未实施管网改造的供水片区(以下简称“未改造片区”)34个,共计131个水质取样点,其中进水口取样点43个,用户端取样点94个;已实施管网改造的供水片区(以下简称“已改造片区”)21个,共计58个水质取样点,其中进水口取样点21个,用户端取样点37个。

二、数据分析

根据取样点水质检测结果,参照国家最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课题组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和对比社区供水水质的情况。

已改造片区和未改造片区的进水口水质对比分析

表 1 已改造片区与未改造片区进水口水质情况对比表

由表1可知,未改造片区与已改造片区进水口各项水质指标全部达标。说明市政供水管网水质良好。

根据水质检测详细数据结合表1可知,已改造片区进水口水质稍优于未改造片区进水口水质,但差别不是很大。说明市政供水管网中水质质量相差不大。

已改造片区和未改造片区的用户端水质对比分析

已改造片区和未改造片区水质详细对比情况如下:

色度

对已改造片区与未改造片区用户端取样点色度值进行统计分析,

表 2 已改造片区与未改造片区用户端取样点色度对比表

结合水质检测详细数据及表 2可知,已改造片区取样点色度值97.3%的小于5,只有一个取样点为5。而未改造片区取样点色度值只有72.3%的小于5,4.3%的取样点色度值在11~15的超标高风险区间,其中有一处取样点色度值为15(等于国标限值)。

以上说明已改造片区水质色度指标明显优于未改造片区。

浑浊度

已改造片区用户端取样点浊度值分布情况明显比未改造片区的好,已改造片区取样点89.2%的浊度值在0.30NTU以下,明显优于未改造片区。另外,已改造片区浊度达标率为100%,未改造片区达标率仅为91.5%。

由此说明管网改造后,水的浊度情况得到较大改善。

臭和味

由水质检测详细数据可知,所有取样点均无臭和味。

说明已改造社区与未改造社区臭和味指标无差别。

肉眼可见物

经过统计,未改造社区用户端有6个取样点水中可见小颗粒,主要是由管道腐蚀老化所致;已改造片区所有取样点均无肉眼可见物。

说明已改造社区用户端水质在肉眼可见物指标上明显优于未改造社区。

pH

经统计,已改造与未改造片区用户端取样点pH值均正常。

说明已改造社区与未改造社区用户端水质pH指标无明显差别。

已改造社区取样点中94.6%的铁的浓度值低于0.05,优于未改造片区的4.5%;已改造社区所有取样点均达标;未改造片区取样点有5个超标,超标率为5.3%。

已改造片区取样点的铁达标保障率为100%,未改造片区的达标保障率仅为93.6%。

说明在指标铁上,已改造片区用户端明显优于未改造片区。

已改造片区与未改造片区用户端取样点水中锰浓度大部分均为小于0.01 mg/L,最大值均为0.03mg/L,远低于国标0.1 mg/L限值。

说明在指标锰上,已改造片区用户端与未改造片区用户端无差别,锰指标与原水水质情况有关,与社区管网情况无关。

余氯或总氯

由水质检测数据可知,已改造社区用户端与未改造社区用户端所有取样点均可达到国标要求。

已改造社区用户端余氯值主要集中于0.41~0.60区间,未改造社区用户端余氯值主要集中于0.21~0.40区间。

说明已改造片区用户端余氯值与未改造片区用户端余氯值相差不大,已改造片区用户端余氯平均值略高于未改造片区用户端。

菌落总数

表 3 已改造社区与未改造社区用户端菌落总数对比表

结合水质检测详细数据与表 3、对比已改造社区用户端与未改造社区用户端菌落总数,可看出,已改造社区与未改造社区用户端菌落总数均达标。但未改造社区取样点水中菌落总数大于10的有5个取样点,其中有2个取样点菌落总数超过50个;已改造社区取样点水中菌落总数100%达标,且62.2%未检出菌落,菌落总数最多的只有6个。

说明已改造社区用户端菌落总数情况优于未改造社区用户端。

总大肠菌群

由水质检测可知,已改造社区与未改造社区用户端取样点总大肠杆菌数均100%达标。

由以上各项水质指标对比分析可知,已改造社区水质情况总体优于未改造社区,管网改造效果明显。在色度、浑浊度、肉眼可见物、铁、菌落总数方面,已改造社区明显优于未改造社区;在臭和味、pH、锰、总大肠菌群指标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别;在余氯方面,已改造社区与未改造社区用户端余氯值相差不大,已改造片区用户端余氯平均值略高于未改造片区用户端。

未改造社区管网进水口与用户端水质对比分析

由以上各项指标对比可知,未改造社区进水口在色度、浑浊度、肉眼可见物、铁、菌落总数等方面优于用户端;在臭和味、pH、Mn、余氯、总大肠菌群等方面两者均处于正常范围内,相差不大。

三、结论

通过对比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1、已改造社区用户端水质在色度、浑浊度、肉眼可见物、铁、菌落总数等方面明显优于未改造社区;在臭和味、pH、Mn、余氯、总大肠菌群指标上两者均在正常范围内,无明显差别。

水质分析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统计工作 统计制度 单轨制 统计分析

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是发展统计生产力、改进统计生产方式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不断迈出大的新的步伐。如建立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实行新的统计报表制度,在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工业统计中应用抽样调查方法……等等。但是,制度方法改革滞后、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呼声也始终不绝于耳,且日渐强烈。究其原因,除客观因素外,主观方面很大程度在于统计部门及广大统计工作者没有就改革的目标模式形成共识,以致不改不是,改也不是,怎么改都难合适;不同领导有不同思路,改过来又改回去。

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更加完善规范;中国的对外开放也将迈出新的实质性的更大步伐。确立面向21世纪的统计发展战略,必须在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方面提出简单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模式,才能逐步解决目前的诸多问题与弊端,促进统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发展统计事业,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四化建设。

一、关于“一套表”

即反映各行业特点和宏观微观两个层次管理需要的基本单位一套表制度。目前的基层单位一套表仅限于政府综合统计部门执行,且还有部分对企业的调查如工业品出厂价格、施工价格、景气调查等没有纳入。因此,完善健全规范一套表,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完善政府统计部门的一套表。首先,要对现行的行业报表制度再进行细分,将服务业统计制度适当分解,并反映新兴行业、文化产业、知识经济的特点;其次,对不同行业的企业按规模区别对待,将一定规模以下企业的表式适当简化形成简表,有些行业甚至可设计一张表;第三,减少过时指标,不断增加反映企业发展变化如重组转制、多种经营、高新技术程度的指标;第四,将政府统计部门对基本单位进行的其他调查统统纳入一套表制度,必要时可增设新的指标群,限定部分企业填报。

二、关于“计算机网络化”

即政府统计部门之间实现统计信息的网上传输(包括上报与反馈)。21世纪之初,国家统计信息工程“九五”规划将告完成。在此基础上,要继续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国家、省(市、自治区)、地市、县四级政府统计机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有效联接;建成完整配套的数据库系统,并使之充分发挥作用。通过系统建设,使各级统计站点不仅能够根据自身需要对统计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处理,还能使信息沿现代化网络系统快速传递,既可以及时满足上一级统计部门的工作需要,也可以向下一级统计部门反馈综合信息,并可以进行横向资料交换,还可以在网上公众需要的统计信息。要借助网络系统强化基本单位名录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统计工作在服务科学决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计算机网络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整个国经济健康运行的主要监测手段,是整个国民经济社会的主要信息渠道,统计数据反映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准确、全面、及时、系统的统计数据,是各级政府在进行科学决策和管理,制定宏观调控措施,做出科学、合理、正确决策的必要依据。

三、加强基层统计分析工作。

基层单位的统计工作是整个宏观统计的源头,是整个统计工作的起点,要确保统计信息的质量,必需重视基层,夯实基层,才能使整个国民经济保持,协调、稳定、快速、健康发展。为此,必须充分认识统计工作在宏观调控和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有效地发挥统计工作在市场经济中的服务作用,统计工作的重点是服务,服务的重点是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寻求规律,通过分析发现本质,通过分析找出内在的联系,把企业发展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影响的因素、发展的趋势和前景等预测分析出来,准确地把握经济运行态势,更好地创造统计信息工作与经济管理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3.1统计分析报告的质量,反映了统计工作的水平。在统计分析报告的写作过程中,能有效地检验统计工作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使统计工作得到改善、加强和提高。另外,经常撰写统计分析报告,能综合锻炼提高写作人员的素质,全面增长统计人员的才干。总之,写好统计分析报告十分重要,那种认为“统计报表是硬任务,统计分析是软任务”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是万万要不得的。

统计分析报告也是发挥统计整体功能,提高统计地位的重要手段。统计分析报告把数据、情况、问题、建议等融为一体,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比一般统计数据更集中、更系统、更鲜明地反映客观实际,又便于阅读、理解和利用,因而是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的主要手段。与此同时,也可以提高统计工作的社会地位。

3.2统计分析是衡量统计工作水平的综合标准

统计分析报告是统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与统计分析写作全部工作水平的综合。前面几个环节是统计的基础工作,统计分析才是出成果的阶段。一般来说,高质量的统计分析报告,来自高质量的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和统计分析写作。但是,如果仅有较好的写作水平,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都是低质量的,也不可能产生高质量的统计分析报告。因此,统计分析报告写不好,当然是统计工作水平不高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应该看到,还要具备方方面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统计专业知识。需要掌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需要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等等。所以,统计分析报告的质量如何,也就反映了统计工作水平如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综合标准。另外,统计分析的结果虽可以用多种形式表达(如表格式、图形式、文章式等),但只有文章式--统计分析报告为最好,也最为常用。因此,统计分析报告也是表现统计成果的好形式。

3.3统计分析报告是传播统计信息的有效工具。现代社会是信息的时代,信息已成为重要资源。统计信息又是社会信息的主体,而且是最全面、最稳定、较准确的信息。统计信息要通过载体传播,而统计分析报告是主要载体之一,适合于报刊杂志上发表,传播条件比较简便,具有较大的信息覆盖面,是传播统计信息的有效工具。

参考文献:

[1]王艳明、杨海山.企业统计理论研究,中国统计,2002,3.

水质分析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加强;监测报告;编制

How to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Report Preparation Level

YU Hong-lin

【Abstract】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report problems reflected as data, analyze their causes, and proposed to strengthen the level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report prepare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Strengthening; Monitoring Report; Prepared by

现在,各级环境监测站硬件建设得到普遍加强。地处中、西部的有些县级监测站也配置了双光源原子吸收光度分析仪、液相色谱分析仪等高精尖监测仪器。每年完成的各种监测任务多,分析生成的监测数据量大。但是,对数据的分析、评估水平不深,编制的监测报告质量不高。不能完全满足环境管理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据此,如何提高体现环境监测工作成果的监测报告编制质量水平?怎样实现提高监测工作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评价水平的目标?让环保工作走进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和社会生活的大舞台,是摆在广大环保工作者面前重要问题。

1 环境监测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和体会,参考同仁意见和文献资料。笔者认为,由于监测工作还不够科学规范等原因以及极少数技术人员工作态度和有的地方存在行政干扰情况等问题,导致编制的环境监测报告质量不高,从环境监测报告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有:

1.1 表格报告

常见于环境质量监测报告、污染源监测报告等。整个报告就是采样记录、监测方法、监测结果等几个表格,没有任何分析评价。看完监测报告后,不清楚环境质量优劣,也不知道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是否达标。即便是报告结论中有少量文字表述部分,也是模糊的几句话。如某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报告》中的“监测结论和建议”:“受企业委托,H站于某月某日对企业厂界排放的环境噪声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昼间最高达58.6dB(A),夜间最高达53.2dB(A)。建议企业采取措施,降低声源噪声。”仅给出监测数字,没有分析和评价,建议简单到极致。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1.2 数字报告

常见于污染源监测报告、环境质量监测报告等。整个报告以监测数据为主,汇总、排列、推导一大堆数字,结果是数据,评价用系数,缺少文字表述,只见骨头不见肉。即便是报告中有文字表述,也是寥寥几个字夹在数字中。如某企业《工业锅炉烟尘监测报告》中的“监测结论和建议”:按(GB13271-2001)表1二类区Ⅱ时段标准(200mg/m3)评价,该锅炉烟尘排放浓度达182mg/m3,不超标。”没有分析,建议被省略,评价只用了几个数字。让人费解难思量。

1.3 猜测报告

常见于环境污染纠纷仲裁监测报告、环境污染事故监测凋查报告等。整个监测报告文字述说较多,评价分析时常用些“大概”、“可能”、“疑似”等副词,在关键词上常用些副词加以修辞,不予说清楚、道明白,致使整个监测报告性质演变成模糊的猜测推理报告。导致这种报告出笼的原因,一是出据监测报告单位怕担责,二是监测技术手段、评价分析水平高低问题,三是受监测报告的编制者文风影响。如某环境污染纠纷仲裁监测报告中的“在模拟工况下,企业厂界的臭气浓度大概为40(无量纲),可能巳超标,对人正常生活有一定影响。臭气中的污染物疑似氨、或者硫化氢等。”

1.4 术语报告

常见于验收监测报告、环境质量评价报告等。整个监测报告满篇术语,晦涩难懂。如某集镇环境质量报告中的“数据显示:熏烟条件下,当夜间形成贴地逆温,日出后,由于地面层的热力湍流作用,逆温消退到烟流顶部时,烟羽全部受到混合层的抑制自下扩散,地面浓度可达最高。导致集镇空气质量超标。”该报告只能供专家研究,对广大公众如读天书。

2 对提高环境监测报告编制水平的思考

环境监测报告即不同于一般的化验单,只需用数据说明“合格”或“不合格”,也不同于数据报告、专业研究报告,仅供交流、参考。它是以报告的形式,完成对环境管理和经济建设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功能,并要面向社会公众和服务对象、贴近生活公开的环境信息文件。因此,环境监测报告的形式要多样化,内容要丰富,不仅要有准确、翔实的数据,还要有清晰、精辟的评价分析文字,而且表述要简洁、通俗,说清楚监测对象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道明白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2.1 监测报告形式要多样

监测报告形式不能太过于简单。“要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不能拘泥于数字型、图表型、文字型等形式。监测报告制作不仅要向系统自动生成发展,但也应加强手工编写能力水平。要大力提倡制作混合型、综合型报告,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编制综合分析演示报告。系统内部门交流采用数字图表型,对外的要用文字图表型,综合环境质量监测报告最好编制成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的综合分析演示报告。

2.2 监测报告内容要丰富

监测报告内容应丰富多彩,其中不仅包含丰富的信息,还要有图文并茂的描述。监测报告的图、表、文字要做到“三位一体”。体现出技术支持文件的质量价值。据此,监测报告内容应该有监测项目概况、监测原因、适用标准、监测结果、结论建议等内容。要有必要的图、表,要有文字叙述。报告即可是监测站开出的一个技术“处方”,能说清楚某个环境“恶症”、解决某个环境问题,也可以对某区域生态质量进行浓墨重彩地描述,还可以对某个污染纠纷案例进行精雕细琢地剖析。同时,应结合当前环境形势,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监测信息的深度分析和评价,提出实事求是的结论和简单适用的对策措施。

2.3 监测结论建议要精辟

结论是全部监测工作的总结,整个报告之“魂”,属画龙点睛之笔。应在概括监测工作的基础上,简洁、准确、客观地总结监测对象(或要素)是否符合执行标准和法律法规,明确环境影响程度及其变化趋势,得出客观、公正的监测结论。建议是监测结论的组成部分,应根据监测结论,简要分析产生环境影响的原因,提出应采取的环保措施。结论不仅要实事求是地说请楚问题,给出客观、准确、翔实的结论,而且要表述清晰、精辟、通俗;建议不仅要针对具体问题给出对策措施,而且要经济、适用,技术可行。充分体现出环境监测工作测得准、说得清、成果可以用的技术功能。这样才能嬴得社会的认可,容易引起公众的重视。试举一例:某企业《工业锅炉烟尘监测报告》中的“结论建议”:“根据规定,A县城区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标准。该企业锅炉2002年建成使用,且烟囱高度不符合要术,因此其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100毫克/标立方米。对照标准,烟尘排放浓度超标0.8倍。由于锅炉房周围居民密集,烟尘排放产生的污染,会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建议:(1)更新或维修除尘设施,或加高烟囱至标准高度25米,并修补排气管道;(2)空气过剩系数和烟气温度过高,表明锅炉运行与配风工况不符合,风量过大,影响燃烧,浪费燃料,造成污染,需调节鼓风机和引风机的风量。”报告对企业告知了执行标准、要求,锅炉运行及排污状况,结论客观,建议合理,容易引起企业重视。同时,环保管理部门能根据报告结论建议有针对性地对企业提出整改要求。再试举一例,某企业《厂界环境监测报告》中的“结论建议”:某企业位于某城市商混区,属《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声环境功能区,其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限值,昼间60dB(A)、夜间50dB(A)。监测数据显示,昼间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不超标,夜间东边界超标3.2dB(A)。东边界外3米处,有一栋6层居民楼,其厂界环境噪声排放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导致超标原因是企业噪声源风冷机达84.0dB(A),且仅距企业东边界16.5米,之间又无任何构筑物、树木等隔音降声物体。建议(1)对风冷机加装消声设施,或者新建隔声风冷机房;(2)在风冷机房与东边界之间,按乔、灌、草结合方式,植树种草,隔声降噪。

2.4 监测报告审核要加强

各类监测报告均须经过包括校核、复核、审核三级审核程序。监测报告编写人员完成编(填)报后,交由第二人校核,数据、资料无差错后交质量保证负责人复核,监测报告有问题退回进入质量保证体系查原因;没问题,呈送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发。技术负责人对本站发出的监测报告质量负责。在审核过程中,任何一级负责人员无权更改监测报告中的数据、资料和结论[1]。同时,要完善各级监测站质量管理体系。上级有关部门对下级监测站出据的各类监测报告质量要加强监督,组织开间监测站之间监测报告质量监督检查、能力验证和水平评比。保障质量管理措施和技术规范落实。逐步有序引进“第三方监督”,提高监测报告“社会公信力”。

【参考文献】

水质分析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审计质量;单因素方差分析

一、引言

近些年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审计质量逐渐受到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注。作为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注册会计师是否可以关注一下企业的社会责任披露情况并将其作为指导审计工作的参考,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领域。因此,本文在以上实践需求下,以福建省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是否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与审计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二、研究设计

(一)控制变量和观测变量。如表1,本文以是否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为控制变量,以审计质量为观测变量。由于审计质量具有不可观察性,常用替代变量进行实证分析,审计质量能在一定程度上捕捉审计师调查范围,如果更多的调查将要求更多的审计时间和使用更多专门化的审计人员,那么高质量的审计需要更高的审计费用是合乎情理的(O’Sullivan,2000),因此本文选取审计费用作为审计质量的变量。

(二)数据及实证分析。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是福建省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的公司,一共得到

88个研究样本。剔除了某些资料、数据不齐全的样本公司,整理得到的有效样本有85个。上市公司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相关数据来自CSR报告网,公司财务数据等其他数据资料来自iFinD金融数据终端。

1、描述性统计

从表2可以看到,了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的52家公司的审计质量的均值、标准差、极小值、极大值均大于33家没有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独立社会责任报告对审计质量的提高有显著的影响。因此,本文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2、方差齐性检验

表3为是否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公司的审计质量方差齐性检验结果。数据表明,是否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公司的审计质量方差齐性检验值为1.457,相伴概率p值为

0.231。在显著性水平α为0.05下,由于相伴概率值p值大于显著性水平,不应拒绝原假设,认为是否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公司的审计质量的总体方差无显著性差异,满足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

3、单因素方差分析

表4为是否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公司的审计质量方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观测变量审计质量的总离差平方和为31.323;如果仅考虑是否独立社会责任报告单个因素的影响,则审计质量总变差中,是否独立社会责任报告可解释的变差为2.312,抽样误差引起的变差为29.011,它们的方差分别为2.312和0.350,相除所得的F统计量的观测值为6.614,相伴概率p值为0.012。在显著性水平α为0.05下,由于相伴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则应拒绝原假设,认为是否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对审计质量产生了显著影响。

三、小结

本文运用方差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福建省85家上市的公司的数据,检验分析了是否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对审计质量的提高具有显著的影响。这种结果可能是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独立社会责任报告公司的社会责任感更强、更愿意尊重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而维护良好的内部控制使得公司舞弊的可能性降低;二是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受到较严厉的法律法规的约束,使得其财务造假的可能性降低。

参考文献:

[1]DeAngelo L E.Auditor Size and Audit Quality [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1;3:183-199

[2]O’Sullivan Noel.The Impact of Board Composition and

Ownership on Audit Quality :Evidence from Large UK Companies[J].The British Accounting Review,2000;32:397~414

[3]李 爽,吴 溪.中国证券市场中的审计报告行为:监管视角与

经验数据[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4]方军雄,洪剑峭.经济依赖性真的损害审计质量吗?――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初步证据[C].中国第三届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4

水质分析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水文地质 地热勘察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7-0378-01

一、地热井勘察报告编写总纲:

(一)、地热井勘查目的任务

简述任务来源、双方合同约定的井深、出水温度、出水量、工期等具体要求,叙述经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的地质设计及成井工艺要求。总结地热井所在地区的以往地热地质工作程度,对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地热地质、地热开发利用所取得的成果和认识,以及对本次勘查工作的指导意义。

(四)、本次工作概况

详细叙述本次工作的过程(包括前期论证)、起止时间、成井周期、完成的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水温、水量、水位等),现场三方(甲方、勘查施工方、质量监督方)验收日期及验收意见。

(五)、规范报告编写格式及术语

地热井勘查报告编写的格式及术语要严格遵照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1615-89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执行。

二、地热地质条件和地球物理特征

(一)、区域地质条件

1、简述勘查区在区域构造单元中的位置,地热井所在地区(或热田、构造单元)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分布、控热构造和主要热储层埋藏条件及其变化趋势。报告编写人员要清楚以往区域地质条件的重要性,通过区域地质条件调查(井泉水温调查、构造踏勘、水质取样等)可以初步对勘查区域内地质条件做以了解。为日后具体实施工作奠定前期基础。

(二)、地热成井地质条件

1、通过对岩屑录井、岩矿鉴定、钻时录井、物探测井、水文观测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确定分层标志,以组为单位建立本井的地层层序,详细描述各层单元(包括侵入岩、断层破碎带)的岩性、岩石化学、钻时物性、水文地质等特征,阐明各地层单元的埋深,钻遇的溶洞、漏水、涌水、涌砂、逸气、塌孔等现象发生的区段及层位,分析现象发生的原因并总结热储及盖层特征。

2、简要介绍前期论证和钻井施工中所布置的地球物理勘查工作方法,重点通过对前期论证、实钻结果与物探测井资料的认真对比和综合分析,对可行性论证报告及前期物探资料进行再认识,总结评述各种物探勘查手段在当地的有效性,合理解释设计推断结果与实钻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有效合理的分析地球物理资料并结合以往资料以及水文资料为井位的布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多方面的验证,可以大大提高地热井勘查的成功率。

3、报告中应描述地热井钻进及成井工艺并附钻井流程图

3、 利用测井曲线并结合钻井过程中发生的漏失、放空等现象分析研究钻遇的岩溶、裂隙发育带、断裂破碎带,确定热储层的富水地段及深度和厚度,计算盖层及热储层的地热增温率。分析导热导水的控制条件。

4、分析论述井孔中岩芯、岩屑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同位素等测量结果,研究其对地层划分的指导意义。

三、地热井产能测试与可开采量评价

(一)、详述稳定流或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所使用的设备型号,试验方法、过程,稳定延续时间、落程、热水井的静水位、抽水下降水位、热水头恢复最高水位、出水量、出水温度,绘制相应的历时曲线,确定流量与水位降深的关系,计算储层的流动关系,确定产层有效厚度。概略计算储层渗透率和渗透系数、弹性释水系数、压力传导系数等。

(二)、依据产能测试资料计算井的最大出水量、稳定出水量、允许开采量、及可利用的热能,确定井流方程。

(三)、估算地热井在稳定产水量条件下的影响半径及采矿权申请范围。

(四)、依据地热水水质分析结果,评价地热水用于生活、医疗、矿泉水的适宜性。

四、地热井钻探施工方法及质量评述

(一)、钻探施工

1、仪器设备的描述

要详细叙述采用钻机型号、钻井方式、各井段孔深、口径、冲洗液性能等相关仪器设备的型号。

2、井管装置及井身结构

叙述各井段井深及下入管的钢级、口径、壁厚及管串套长度,上口与下 口装置深度,各级套管的重叠长度;叙述裸眼取水井段深度、孔壁结构、有无护壁筛管,以及筛管的规格口径、长度和下入位置;简述各段井斜测量结果,以及纠斜方法。依最终井斜数据绘制井斜图。3、固井

叙述各井段固井方法,水泥标号、用量、水泥返高及水泥封堵止水井段的具体深度及长度。

4、地球物理测井

地球物理测井是地热井成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过程,通过物探测井,根据物探测深曲线图,可明确井下是否有凉水混入及具体深度,如发现漏水段应及时进行处理。报告中简述测井时间段、测井工艺及采用方法并附有地球物理测井曲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