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电力电子技术的认识

对电力电子技术的认识

对电力电子技术的认识

对电力电子技术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电力电子技术 教学方法 改革

1 教学现状

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应用于电力领域的电子技术,是利用电力电子器件(晶闸管、GTR、MOSFET等)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运输业、电力系统、家用电器中,是现代电气专业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在培养该专业的人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近几年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目的是顺应市场要求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如今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往往忽略学生及课程的特点,沿用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理论教学在先,实践教学在后的教学模式,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高职院校中电力电子课程的学习造成了巨大的阻力。

1.1 课程理论知识复杂抽象

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整流电路分析、逆变电路分析、直流斩波电路分析以及交流调压调频电路分析,每一章节中都会涉及大量的数量计算、波形及电路分析,例如,三相整理电路或交流调压电路,涉及到的输出波形复杂难懂让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此外,大量的电路图(正弦波同步触发电路、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等)分析起来更是困难重重,长此以往导致学生们对该门课程产生了厌烦心理,最终放弃对电力电子的学习。

1.2 实验设备陈旧,教学过程机械

电力电子实验是在实验台上操作完成的,主要是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即首先对该电路进行理论分析,包括波形分析、数值计算等,然后要求学生按照操作步骤连接电路,调试过程最终检验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是否相同。这样的实验教学机械呆板,学生无需过多思考,只要按照步骤操作就行,没有拓展性与创造性,并且试验设备年数已久,陈旧老化,导致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偏差很大,不利于学生对于新知识的认知。

2 特点分析

基于上述存在的教学现状,大部分的研究者会考虑在沿用原有的教学模式下,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调整实验课时等来提高电力电子技术的教学质量,但笔者认为,他们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即教学模式的选择是否恰当。教学模式的选择必须“因材施教”,这里的“材”包括两方面,第一,授课对象即学生的特点;第二,所授课程――《电力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特点,来采用恰当的教学模式。该文着重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的普遍特点及《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特征,为教学改革打下基础。

2.1 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在高考大军中,高职院校的学生总体的成绩较差,大部分的学生高考成绩仅在300分左右。这一方面说明他们掌握的基础知识确实薄弱,如果在大学阶段,采用课堂授课为主的理论教学模式,高中阶段所学知识难以支撑大学阶段的学习。并且进一步说明高职院校的学生不擅长大篇幅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新事物的认知,如果采用理论授课的方式,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反而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并不差,他们对未知领域有着一种探索的冲劲,对于新事物的认知总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亲手实践,先有感性的认识再基于课程进行理性认知。在3年的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出现这种现象,学生课堂上听课一知半解,但课下却兴致勃勃的制作许多电子作品,学生们的反馈是喜欢动手实践,而不喜欢枯燥的理论讲解。

2.2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

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课程,理论知识抽象难懂,实践应用性很强。主要内容包括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电路装置及系统。电力电子器件主要包括晶闸管、GTR、MOSFET和IGBT;电力电子电路及系统包括整流电、逆变电路、直流斩波电路、交流调压调频电路等主电路以及各种控制、触发、保护电路等。不论器件的应用还是电路的分析,都必须从实践应用中得到锻炼和纯熟。由此可见电力电子技术重在应用,只学不用就仿佛纸上谈兵,失去了该门课程的意义。

电力电子技术基于市场需求应运而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快速更新换代。如今IGBT的应用站住主导地位,是电力电子电路更加简单,效率更高。电力电子技术是时代的产物,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3 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

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及《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笔者对于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

3.1 强调对教学内容的整体认知,导入学习情境

如前所述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知识面狭窄,单就什么是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等一些问题学生认知浅显,并且课程中涉及大量的专有名词及前沿知识,如不间断电源、PWM调制等学生更是闻所未闻。对于这样一门课程,在授课之初,必须安排足够的课时让学生对于课程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知。要求教师多搜集相关的图片,视频,制作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课件、微课等,向学生充分展示电力电子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如变频空调、变频洗衣机、电风扇的无级调速、电源适配器等,拉近学生与电力电子技术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及时向学生提供电力电子技术最新的发展动向,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应用,让学生对电力电子技术有更高层次的认知,让学生紧跟时代步伐,这样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3.2 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重点

基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具有强时代性的特点,必须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重点。

将该课程教学重点由原来的普通晶闸管半控型器件及变流技术电路的原理分析调整为MOSFET、IGBT等全控型器件及功率模块的应用,调整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内容。

3.3 改革教学模式,遵循认知规律

《电力电子技术》一直沿用传统的本科类院校的教学模式――先理论后实践,而这并不适合高职院校的特殊情况,就电力电子技术的教学模式,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即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先动手实践进行感性认知,在理论分析进行理性认识,教学效果有一定的改善,教学效率有所提高。

3.4 巧用仿真软件,丰富教学手段

触发电路是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中的非常重要的内容,不论整流技术、逆变技术还是交流调压调频技术等都会涉及到触发电路的调试,触发信号的正常与否关系到变流技术的成败。但是如何更直观深刻的认知触发电路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而Matlab仿真软件的引入就能很轻松的解决上述问题,Matlab中Simulink/Sources库中选择pulse generator可方便实现对于触发器的设置,触发脉冲波形直观明了,并且可根据需要调节元件参数,观察脉冲信号的变化。使学生对问题的研究更加透彻深入。在实际教学中采用这种虚实结合的方法,不仅能丰富教学手段,更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4 结语

当今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面向典型工作任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中国制造2025”“工业4.0”时代的到来,使得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恰当的教学手段,设计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内容,提高电力电子技术的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秀娟,刘伟.《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3):30-31.

对电力电子技术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整流电路;故障模式;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是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既是以高等数学、电子学、电路以及电机学等专业基础知识为基础,并体现其发展和综合应用的一门专业技术。同时,它又是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电力系统等相关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具有理论性强、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等特点。电力电子技术在直流输电、风电领域、新能源转换技术等方面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整流电路故障模式研究

电力电子电路的故障可分为参数性故障和结构性故障。参数性故障是指电路中器件参数(如:电阻阻值、开关参数等)偏离正常值而导致的故障;结构性故障是指由于电路中电力电子器件出现短路、断路或由于驱动电路故障而导致电路拓扑结构发生的故障。通常,将保护电路发生动作(诸如:保险丝熔断、断路器跳闸等)导致的电路拓扑变化也归入结构性故障。本文对整流电路故障模式的研究就是针对整流电路的结构性故障进行分析。

1.整流电路的故障分析。整流电路故障模式的建立主要是根据整流电路的电路结构,通过对电路的故障工作特性进行分析,并归纳和总结其分析的结果,最终构成整流电路的故障模式。现以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为例进行故障分析。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如图1-1所示,主电路中a、b、c三相电源分别联接有共阴极组(VT1、VT3、VT5)和共阳极组(VT4、VT6、VT2)共六个晶闸管。整流电路工作时,共阴极组与共阳极组分别有一个晶闸管导通,从而构成通电回路。电路中六个晶闸管依VT1-VT2-VT3-VT4-VT5-VT6的次序、相隔60?触发导通,并以此循环控制。在控制角α相同的情况下,可在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获得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六相电压。

一旦整流电路出现故障(如:晶闸管损坏),则将造成输出电压波形发生畸变。并且,不同的晶闸管损坏时,整流电路输出电压波形发生畸变的情况不同。对于不同结构的整流电路,其故障模式不尽相同。

2.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故障模式分类。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故障模式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一般只考虑一个或两个晶闸管发生故障的情况,因为对整流电路而言,三个以上晶闸管同时发生故障的几率很小。因此,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可获得4大类、共计21种故障模式。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21种故障模式,在电路带不同性质负载、以及不同控制角α的情况下,整流电路输出的畸变电压波形的形状、波头数或幅值大小不尽相同。因此,可以从整流电路实际输出电压的畸变波形预判电路的故障类型。

二、整流电路故障模式的应用

电力电子电路中,电力电子器件一旦损坏将造成电路输出的各种参数发生变化,同时可能引起电力电子装置或系统的损坏。整流电路故障模式的研究就是针对电力电子器件一旦发生故障,有可能引起的参数变化进行的,为尽快地发现并解决问题创造有利条件。

1.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电力电子技术是以电力变换电路中电力电子器件(如:晶闸管)为核心,通过对电力电子器件的通、断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电能进行转换和控制的目的。电力变换电路有整流电路、逆变电路等四大基本变换电路,以及建立在四大基本变换基础上的组合变流电路的多种拓扑形式。整流电路有多种基本电路结构,如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等。图1-1所示为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电容滤波负载时的原理结构图,该电路共有6个晶闸管VT1~VT6,工作时依次触发导通。输出电压波形每周期6个波头,波头形状完全相同。整流电路在不同的电路结构、不同性质的负载、不同的控制角α的情况下,其输出电压具有特定的波形形状。

2.整流电路故障模式的应用。对整流电路故障模式的研究,基本是对故障电路电压波形的分析和研究。当整流电路发生故障(如电力电子器件损坏等)时,必将造成输出电压波形的畸变。电路中桥臂上的开关发生故障时,都会产生与之相对应的畸变波形。如图1-1所示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只有一只晶闸管发生故障,即:VT1~VT6。

因此,对整理电路故障模式的应用与研究,即为对整流电路进行分析和研究,将其在各种故障情况下的畸变波形进行汇总,制定各种故障模式,并以此作为分析和判断整流电路发生故障起因的参考,从而能够快速找出故障原因的方法和手段。

三、整流电路故障模式研究对电力电子技术教学的辅助作用

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单管故障是输出电压波形,其内容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课程内容理论知识点多、难点多,而且实践性强。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具有对电路进行理论分析、波形分析和参数计算的能力。整流电路故障模式的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积极的辅助作用。

1.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知识的理解能力。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围绕着电力变换技术进行阐述,其电力变换技术又以整流和逆变为基础和核心。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电路及其拓扑结构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伴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各种理论知识的不断完善,电力电子技术所涉及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同时,对学生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基本来源于老师在课堂上对知识的阐述和引导,基本围绕电路正常工作状态,对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进行分析。这样教学的结果往往固化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影响和限制了学生深入领会、认识和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本质特征的能力,减弱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对电路故障模式的研究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分析电路的变化,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知识的理解。

2.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电力电子电路的分析能力。在电力电子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对电路的分析主要体现在原理分析和波形分析两个方面。电路中各点参数(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分析往往被作为对电路工作原理分析和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不同的电路结构,在不同的控制角α的作用下,电路各点电压、电流波形都具有不同的形状。在电力电子技术实验中,电路中各点电压波形所起的作用更加明显和重要。通过示波器中的波形形状,可以直接观察、分析和判断出电路和各种设备的运行状态。整流电路故障模式研究就是探讨整流电路在电力电子器件发生故障时,其电路输出电压波形发生畸变的问题。针对各种不同的故障情况,研究出了相对应的输出电压波形。通过对相对电压波形的对比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状态,对整个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强化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电力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在电力电子技术的实验过程中,经常发生由于学生操作不当,造成电力电子电路出现各种故障,其结果往往造成电力电子器件被损坏等情况发生。由于电路结构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一旦主电路发生故障(如:主电路中某个电力电子器件损坏),将造成电路输出电压波形发生畸变。只是通过示波器中的波形很难直接判断出故障发生的原因。同时,在电路中直接检测电力电子器件,其结果不够准确,这也就无形中增加了实验的难度,使实验过程复杂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几乎没有接触到这类知识和认识,也就不能直接清楚地认识到故障产生的原因。

整流电路故障模式的研究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迅速查找故障原因并尽快恢复正常实验的方法和手段。实验中一旦主电路发生故障,将造成波形畸变,可通过故障模式识别,进行波形对比,直接限定主电路发生故障的局部区域和范围,简化了检测过程,理顺了实验思路,从而为提高效率、加快实验进程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较为成熟的思维和判断能力。

四、结束语

由于电力电子电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对电力电子技术的故障模式研究还不够完善,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对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而言,由于实验装置中组建的实验电路基本属于各种原理电路结构,电路结构和附加设备明确,实验中电力电子器件损坏较常见。因此,整流电路故障模式研究针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而言,具有较强的辅助作用,是针对教学改革的一种积极地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兆安.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莫正康.电力电子应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王云亮.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对电力电子技术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子技术;概念;现象;抽象;形象

电子中的概念是反映电子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是电子技术事实的抽象。它不仅是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电子技术规律和公式的理论基础。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的过程,其实是在不断地建立电子技术概念的过程。因此概念教学是学生学好电子技术的基础,更是学好电子技术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理解并运用好高中电子技术概念呢,从实际教学的经验中体会到,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抽象为形象,可以提高概念教学的效果。

一、联系、联想记忆法

电子技术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例如:电场、电力线,磁场、磁力线。电场、磁场看不到但却实存在(可以利用实验证明),而电力线和磁力线不存在为了分析问题方便而画出来的(可以看到)。利用电力线或磁力线的方向表示电场或磁场的方向,利用电力线或磁力线的疏密来表示电场或磁场的强弱。

半导体中载流子的运动也是如此:一般我们看不到,为了分析方便往往把空穴和自由电子画出来。空穴带正电荷,自由电子带负电荷,主要靠空穴导电的半导体称为空穴型半导体或p型半导体;主要靠自由电子导电的半导体称为电子型半导体或称为n型半导体。空穴通常用圆圈o表示,p去掉尾巴就是o;电子带负电n就可以想成三个负号。通过总结空穴、电子,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就比较容易记了。

二、教学实验演示法

电子技术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进行概念教学时,演示实验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一个生动的演示实验,可创设一种良好的电子技术环境,给学生提供鲜明具体的感性认识,再通过引导学生对现象特征的概括形成自己的概念。

如“整流”概念的教学,用直流电源和单向半波整流电路演示,让学生体会到外加电源的正极接二极管的正极,电源的负极接二极管的负极,二极管受正电压,二极管导通,电路中通过大的电流if;反之外加电源的正极接二极管的负极,电源负极接二极管的正极,电路中几乎无电流通过。从而揭示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三、电教图像剖析法

有些高中电子技术概念,无法实验演示也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如pn结的形成,空穴和电子的扩散运动、漂移运动等。可以用图像、电教手段(如flas)展示给学生观看。电子技术图像通过培养学生的直觉,从而培养学生的高层次的形象思维能力,建立起电子技术概念的情景;电教手段能以生动、形象、鲜明的动画效果,模拟再现一些电子技术过程,学生通过观看、思考,就会自觉地在头脑中形成建立电子技术概念的情景。这种方法符合“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基本认识规律,是现代教学中提高概念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

四、兴趣引导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际生活,生产实践及现代高科技中一些有趣的电子技术现象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如对放大概念的认识,以门铃的工作过程为例。可以先不加放大三极管时接好电源和音乐片,门铃发声,声音很小只能在耳边才能听到;接着接好电源、音乐片,门铃发声,声音比较大,整个班都可以听到。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门铃发出声响的明显变化的现象。说明和分析什么是放大的概念,通过学生对“放大”现象切身的体会来理解掌握这一概念。利用振荡电路组成的闪光灯电路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电路的分析对知识的掌握。

五、循序渐进法

循序渐进,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是实际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复习已掌握的电子技术概念,并对此概念加以扩展,延伸,或使其内涵、外延发生变化从而得到新的概念。

对电力电子技术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 结果为导向 工程认证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9(a)-0152-02

Abstract: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course teaching of "Analog Electronicstechnology",which includ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oretical teaching,ignoring the practical behavior and practical ability,lack of modern teaching means and course evaluation methods.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objectives,contents,methods and examination forms of the course is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mode of OBE.After the reform,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scheme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Association certification,which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promoting students'engineering design ability,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and engineering innovation ability.

Key words:Analog Electronicstechnology;Results-oriented;Engineering certification;Teaching reform

成果导向课程基于“产出”的核心思想,把焦点放在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学校、教师“教了什么”[1]。课程发展回归学生毕业后能“带走”的实际能力,强调围绕学生学习任务、专业设置、职业范围展开,加强学生适应未来和社会的综合能力。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施中强调师生共同参与,以“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领域的目标能力为导向,结合自主学习、团队学习、网络学习、案例分析、现场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配合老师的指导、企业参观考察等环节,全方位促进职业本科学生“核心能力”形成。

“模拟电子技术”作为自动化、电气工程等专业的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该课程在教学中具有概念性强、理论复杂、电路图较多、实践性和工程性强等特点,近年来围绕“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2-4]。文献[2]阐述了虚拟仿真技术在处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难点教学中的运用;文献[3]从理论、实践和考核三个方面对模拟电子技术的教学进行改革探索,提高了学生的思辫能力、分析和解决问}的能力;文献[4]针对本科院校转型的课改要求探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改革,并提出了新的教学方法。针对常熟理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卓越班学生的特点以及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和国际专业认证的要求,提出基于成果导向“模拟电子技术”的课程改革。课程评价的焦点是学生学习“成果”,并进一步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提出自主学习、团队学习、网络学习等多元化教学手段;改变考核方式,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种新思路。

1 学习目标的确定

根据《为学习、教学和评量而分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之修订》一文中,布鲁姆等人的目标分类理论[5],结合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际,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领域。

1.1 知识领域

将“知识领域”作为一种学习结果,是指自动化、电气工程等专业学生通过学习以后,能记忆、了解、应用和分析相关知识,包括“模拟电子技术”的术语知识及个别细节和要素的知识。具体包括概念知识,即将二极管、三极管、集成运放等基本概念知识在更为广阔的结构下建立彼此关系,使其功能紧密结合的知识,包括电子元件分类的知识、选用原则和通则的知识等;程序知识,即如何进行电路、模型分析的知识,包括电路研究的方法、规则和所需的知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分析全新模型的知识;元认知知识,学习者借以调节感知、记忆、思维等内部心理过程的知识。知识领域对“核心能力”形成非常重要,它不仅本身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也是其他类型的学习结果习得的基础和进一步学习的条件。

1.2 技能领域

在技能领域目标的达成过程中,必须运用已经掌握的先决知识,但知识并不直接转化为职业教育的“核心能力”,此时技能就成为联络知识和能力的桥梁。技能是运用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主观能力。“模拟电子技术”在技能领域方面更关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包括知识运用能力、信息获得能力、方案选取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通过实验、综合设计来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水平,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1.3 态度领域

对电力电子技术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就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7-31458-02

Ponder on Electronic Commerce Specialized Face Employment Raise Pattern in the High Vocational College

CHENG Chuan-xu

(Department of Computation, Xi'an Aerotechnical College, Xi'an 710077, China)

Abstract:By the fact that current situation and social demand obtaining employment to Electronic Commerce special field analyse, the pattern cannot adapt to the market demand current situation. Have suggested that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kind special field being geared to the needs of employment trains a pattern reforming a few thanking. Post interposes, many certificate acquisition, angles such as education organization, teaching curriculum analyse Electronic Commerce talented person culture from Electronic Commerce, want to reach the pressure resolving a student being confronted with employment's.

Key words:E-commerce; Personnel training; Obtain employment; the curriculum

1 引言

有关专家预计,未来10年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将为几百万人。有这么大的缺口,但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北京2005年的人才需求调查中,电子商务就业率并不高,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20%,而平均就业签约率已达47%,可见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差距。电子商务专业的需求旺和就业率低形成了鲜明的矛盾。这说明电子商务人才炙手可热,但就业却如此困难,本文认为是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对此,需要不断探索适合企业需要的电子商务培养模式。

2 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现状分析

2.1 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电子商务人才有三种主要模式:一是技术背景的专业延伸到电子商务领域来,偏重于电子商务技术,如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安全问题以及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等。二是国际贸易、国际经济等专业从EDI方面渗透过来,偏重于电子商务交易,但增加了一些电子商务管理方面的知识。三是从工商管理专业发展过来,主要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实现企业的网上经营管理,也就是企业电子商务。作为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其人才培养应该以社会企业需求为导向,要培养学生成为高技能应用性人才,适合企业电子商务技术性应用人才模式的培养。

2.2 电子商务专业就业问题及其原因

2.2.1 电子商务教育与就业中学生对电子商务的认识

目前电子商务的教育与就业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调查发现,不能顺利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中有53%是因为就业方向模糊,很少有企业专门招聘“电子商务师”职位的,学生不知道应聘何种企业、何种职务;有47%的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学不到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他们在毕业后接受继续教育时放弃了此专业,而选择了如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和经济贸易等其他专业。通过对各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调查和交谈,电子商务的学生所提问题,却几乎都归结为以下三类:

①电子商务专业既学经济管理和营销,又学计算机网络技等,到头来哪边都不精。到了社会上,无法与经济管理和营销专业的学生或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竞争,那么,我该怎么办呢?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以后的就业方向和对口岗位有哪些,我该找什么工作。我能做什么工作。③我该如何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参与实践,我该如何选择名目繁多的电子商务认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做什么;我们的竞争优势就来自于我们对电子商务行业的深刻认识。

2.2.2 电子商务教育与就业冲突的原因分析

电子商务岗位不明确,职责划分不清晰。电子商务工作不像会计、营销、网络工程师等工作有着明确的工作岗位,由于其发展历史短暂,很少有企业设立专门的电子商务工作岗位。虽然电子商务师已作为一种新型的职业存在,但真正从事此职业的人基本没有,因此确定学生将来就业的方向具有现实意义。

专业特征不明显,课程设置不能相融互动。目前电子商务专业的设置基本考虑计算机网络和经济管理两方面,课程的设置变成了两者的罗列,难以体现理论的“够用”原则,什么都有,什么都学,却都是蜻蜓点水,没能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竞争优势,难以适应专业在经济变化中的发展。高职电子商务发展要密切结合企业发展需要和专业的特点来不断完善课程体系。

实践环节薄弱,技能不突出。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强于书本而弱于实务,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实验、实习环节的安排,基本停留在实验室模拟阶段,即便是进行训练的网页设计、网站建设等内容,由于课时、实验条件等原因,学生掌握的程度也不是很扎实。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大与企业的联系,实现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

3 电子商务专业岗位设置及人才定位

3.1 电子商务岗位要求员工掌握较实用的新技术和较强的商务意识和理念。目前的具体岗位有:(1)从岗位的来源划分;(2)根据对技术和商务的侧重点不同,分为以技术为主的岗位和以商务为主的岗位;此外还有网站建设和推广、电子支付、物流配送和网络商务沟通等典型工作岗位。

对于偏向于管理或营销方向就要时刻了解全球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动态,为公司管理和市场开拓提供更合理的建议;对于偏向于技术者,如果能充分了解电子商务的特性,了解互联网网民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则技术工作就会变得更具有营销性和亲切感。中国电子商务协会职业经理认证办公室研发中心主任郑培先生说:“我们学习电子商务首先就要培养自己拥有电子商务感。”简单的说就是无论碰到什么事情都能想想如何用电子商务来帮助解决和实现这个问题。

3.2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育主要侧重于电子商务的技术、电子商务交易和管理中具体事务操作性等工作,因此培养目标是高技能应用性专业操作性实用人才,同时将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以及实践环节等五个层次,培养学生的电子商务系统分析、技术操作、技能应用的能力。如何对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定位,如何才能胜任这些岗位,通过对市场的调查分析,我们认为职业证书是“对号人座”的风向标之一。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不同的认证。

4 电子商务多证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

4.1 电子商务多证培养模式

创立“1+x”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提倡学生在获得学位证书的基础上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我校已经提出了“一证加三证”认证资格与毕业挂钩的教学制度。

4.2 多证模式下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

4.2.1 国家认证项目的职业资格证书

4.2.1.1 中国电子商务师认证

电子商务师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从事商务活动或相关工作的人员。2001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了《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标准》。“国家职业资格电子商务师”分为四个职业等级,分别是:电子商务员(国家四级);助理电子商务师(国家三级);电子商务师(国家二级);高级电子商务师(国家一级)。目前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相当缺乏,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办法便是大力推广电子商务师的认证工作,吸引更多的人参加电子商务。

4.2.1.2 国家信息化培训证书

这是由国家信息化推进办公室颁发,是国内最具权威的信息化培训证书,是从事电子商务工作的凭证。这是信息产业部建立国家信息化培训标准、加强培训渠道建设、完善信息化考试系统平台和考核标准的一项举措,旨在落实信息产业部关于组织开展国家信息化培训工作的指示精神,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行业培养具有实际技能的信息化人才。它具有广泛的认可度和专业权威性,代表了当今信息技术应用专业资格认证的国家标准。

4.2.2 计算机等级考试认证

(1)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是经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测试应试者计算机应用知识与能力的等级水平考试;(2)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考试是部级统一考试,这种考试面向社会各行业人员,并以软件专业水平为测试标准。

4.2.3 物流师认证

当前我国的物流业发展迅速,实用型物流人才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此,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同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03年底成功地在全国统一推出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证书等级为:高级物流师(相当于国家职业资格一级);物流师(相当于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助理物流师(相当于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4.2.4 行会认证

国际电子商务师认证,这是目前唯一受到联合国承认的资质认证,获得该资格证的人员将享有联合国国际采购中电子商务市场信息和交易的优先获取权。也包括其他企业认证项目的资格证书象思科认证和SUN认证推出JAVA及Sqlsever技术认证方案。这些认证作为企业招聘人才的评判标准,也可以证明个人的技术能力。

5 加强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环节 强化面向就业型人才培养

5.1 激发高职院校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引导他们向商务与技术结合的方向开展课题研究、组织教学内容及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鼓励教师到企业中去实践,增长才干,培养合格的双师型的电子商务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教学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面向未来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着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于电子商务类专业,更需要把优化“双师型”结构作为电子商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形成具有“双师”结构特征、专兼结合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团队。

5.2 在教学中还可以引进企业人员,通过一线实战经验的传授,缩短高校学生毕业后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尤其建议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加入企业家或商业人员口述的案例分析;同时,在优化“双师型”结构,还要注意增加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要重视对现有专业教师的培养,加强培训,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5.3 借鉴国外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成功经验,例如: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小组讨论与项目实习相结合、人才培养与人才认证相结合等等。

5.4 加快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电子商务专业随着经济与技术的发展而要不断完善,因此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提高电子商务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认为应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要加强课程建设规划与研究工作,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6 结束语

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需要学校、社会培训机构、政府以及学生的支持。在这里提出的电子商务培养模式改革结合了多方面的力量,需要不断探索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张丽静, 高可攀. 浅谈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商场现代化, 2005.

[2]范唯, 马树超. 切实解决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