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站制作毕业论文

网站制作毕业论文

网站制作毕业论文

网站制作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远程教育;毕业论文;论文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27-0046-02

一、概述

远程教育是指使用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时空的界线,有别于传统的,需要安坐于课室的教学模式,使学员不需要到特定的地点上课,透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课研社、面授(函授)等多种不同渠道就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在线学习。

现代远程教育主要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以及运用这些技术所建立的具有双向交互功能的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它的发展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远程教育的教学中,毕业论文是完成专业培养目标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有效手段。高校想要更好的完成毕业环节的教学设计,把好毕业论文的质量关,需要规范毕业论文的基本管理制度以及选题、指导和答辩等相应环节的关键内容,同时应着力建设络管理系统,学生可以依托系统进行论文写作,指导教师能够基于系统进行远程指导,教学管理人员也能应用该系统对毕业论文进行全面的管理。这样的管理平台,既能规范毕业论文的流程,强化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过程性管理和监控,也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网络通信工具,促进师生之间基于网络的交互,为学生远程学习提供丰富的支持和帮助。

本文围绕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管理模式、应用对象和管理流程,对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功能构架进行了阐述,这对引导远程教育实践机构充分利用网络和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毕业论文的质量提升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二、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管理模式

远程教育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应以网络为支撑,由远程教育实践机构统筹规划、控制,学习中心、函授站组织实施。其中,实践机构全面负责毕业论文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包括制定毕业论文时间安排、确定毕业环节、安排指导教师、及最终的审查、评估成绩;各学习中心、函授站负责本教学点的毕业论文的组织与运行,督促学生及时做好毕业论文的各环节。

三、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应用对象

管理系统应以用户为导向的原则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主要设计包括管理员、学生、教师、教学站在内的四个用户。

(一)教学教务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

教学教务管理员对有资格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进行审核,查看学生学分是否达到要求、是否缴费等,负责安排专业指导教师,并向系统提交学生和专业指导教师的基本信息,解决好论文设计过程中师生的诉求,协调好教师与学生的工作,对教学教务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存档。

系统管理员负责权限分配,对学生、指导教师、教学站的权限进行管理,对毕业设计各过程中的数据做好备份和维护工作,按论文设计时问安排及时设定系统功能开放关闭时间等。

(二)学生

管理系统中学生自身的信息,按阶段完成毕业论文的任一流程,包括选题、定题、上传开题报告、上传论文初稿、上传论文终稿等。

(三)教师

管理系统中教师的信息,按阶段完成毕业论文的指导流程,其中包括提供选题方向,与学生协商交流后的定题审核,在论文设计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答疑,并对每一阶段给出得分和评语,开题评审、初稿评审以及终期评审。

(四)教学站

管理系统中本站信息及本站学生信息,随时查看论文设计流程,督促学生及时做好每一环节,协调好远程教育实践机构与学生关系,解决论文设计中的一系列问题。

四、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管理流程

对于初次参加毕业论文的学生,可以采用选配课的方式由学习平台进入论文管理系统,其中包括:设置毕业论文资格所需学分线、生成毕业论文资格名单、选配课、缴费、同步数据到论文管理平台;对于已参加过而未通过的学生实行毕业论文重修报名。整个毕业论文设计流程包括:选题、定题、上传开题报告、上传论文初稿、上传论文终稿、成绩评定、成绩公布。

(一)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主要包括:教学教务管理员根据学期教学计划制定毕业论文工作时间安排;教学站管理员根据学院安排,组织学生查看相关文件,了解毕业论文设计的步骤、完成时间和具体要求。

(二)选配课(重修报名)和缴费

系统根据设置的条件学分线生成符合的学生名单,将毕业论文作为一门普通学分课程选配课,进入缴费环节。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只有成功缴费之后才有资格进入毕业论文环节。

(三)选题、定题和开题

学生可先白定或在给定的范围内选择课题名称,然后根据所选方向进行修改,与指导教师交流后最终确定论文题目。在上传开题报告后,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确定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进度安排,教学站管理员可以随时查看统计学生的开题情况,督促学生及时上传开题报告,教学教务管理员及时督促指导教师进行审核、指导。

(四)论文初稿和终稿

学生上传论文初稿之后,指导教师可以下载查看论文初稿,对论文的内容、结构、格式进行审查、修改,填写指导意见。学生可及时查看指导教师的意见,根据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在截止日期之前形成论文终稿。

(五)成绩评定、公布和导出

指导教师在成绩评定时间内对论文进行打分,教学教务管理员及时公布成绩,对于成绩有异议的学生可以申请复核,最终确定的成绩通过专用接口同步到学习平台。

网站制作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应用型;教育技术;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2-0006-04

教育技术是教育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教育技术学专业是研究现代技术手段在教育教学应用的一门学科。2015年,呼伦贝尔学院提出学院向应用型本科转变的新思路,教育技术学专业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有广义和侠义之分,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目标、内容、管理和条件支撑体系构成的整体;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它是在教学计划中体现的、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合理的教学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合理配置,建立起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教学内容体系。[1]本文研究的实践教学体系指其狭义的范畴。

一、 确定专业实践能力

学习需求理论认为,学习需求是学习者目前的状况和期望达到状况之间的差距。[2]因此,我们通过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确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实践能力。

首先,我们采取网络问卷的形式随机对2011届至2015届毕业生展开调查,共有74名毕业生填答该问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校毕业生目前的就业去向;其次,就毕业生集中的行业或岗位,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并对相应的单位进行了走访。从而确定我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进而确定专业实践能力。

1.问卷调查结果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院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中,有49%的学生从事专业对口或与专业相关度比较高的工作,其中29%的学生从事教师职业,且绝大部分为信息技术教师;20%的毕业生从事数字媒体技术相关工作。51%的学生从事其他工作如在企事业单位做文职人员、自己创业等。具体如图1所示。

2.毕业生跟踪及用人单位反馈结果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我们选择信息技术教育和数字媒体技术两个方向,分别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深入调查,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1)信息技术教育方向。这一方向的学生大部分进入中小学成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具体工作内容不仅仅是教授信息技术课程,还包括计算机机房的建设与维护,有的教师还承担全校教师计算机使用技能、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学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维护,学校网站的建设和维护等工作。有毕业生调侃说“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只要和计算机相关的工作都要信息技术教师出面解决。

(2)数字媒体技术方向。从事这一工作方向的毕业生主要工作内容集中在三个方面:影视作品制作、图像处理、动画制作。

3.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掌握教育技术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专业能力,能够在教育领域从事信息技术教育、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和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教育电视节目编制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并且根据学生就业岗位定位了“信息技术教育”和“教育电视节目制作”两个培养方向。

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具备的能力进而分解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结构:①能较为全面地掌握与本学科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基础知识。②能较为系统地掌握从事教育技术工作所需要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以及基本技术等专业知识。③能了解与本学科领域相关的战略、政策、法规、标准、前沿进展和发展趋势。(2)能力结构:①具有对数字化教学环境进行设计与开发的能力。②具有对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设计与开发的能力。③具有对数字化教学过程进行设计与实施的能力。④具有综合解决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3)素质结构:①恪守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教育学素养、信息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求实创新意识。②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团队合作、终身学习的能力。③具有健康的体魄,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3]

4.确定专业实践能力

根据上述专业培养目标,进而将专业实践能力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1)具有对数字化教学环境进行设计与开发的能力。(2)具有对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设计与开发的能力。(3)具有对数字化教学过程进行设计c实施的能力。详细如表1所示。

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

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主要依据下面五个原则构建。

1.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性

作为实践教学体系而言,其功能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本身就是一个小的系统,由系统内各个要素构成,从实践教学环节角度来讲是由实验课程、毕业实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第二课堂活动组成,因此需要这些环节互相协作完成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这一系统又置于专业人才培养这一大的系统内,还应考虑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展活动。

2.实验课程的基础性

这里的基础性并非指实验课程的实验类型为基础性的验证型实验,而是指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实验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实验课程可根据实验的难度依次设置为验证型实验、应用型或综合型实验、研究型或创新型实验。

3.实践能力培养的延续性

为避免“熊瞎子掰苞米”的现象,即学生随着一门课程考试的结束,该门课程相应的知识与技能便随之丢弃,到毕业时发现大学似乎没有学会任何专业能力。在我国著名教育学家皮连生所著的《教学设计》一书中指出:练习是影响动作技能最重要因素。[5]因此,将第二课堂活动与实践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以兴趣小组、专业技能竞赛等形式,在实验课程结束后的学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将所习得的技能不断练习,做到实践能力培养不断线。

4.学生的个性化

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根本无法真正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因此,在满足学习者特征方面,首先在实验课程教学中,要以班级全体学生为对象,根据班级授课制的特点,使得教学满足绝大部分学习者需求;其次,结合第二课堂、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不同,分设不同方向让学生选择学习。

5.实践能力的综合性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3+0.5+0.5”的培养模式,即本科前三年以校内教学为主,进行专业基础培养,把“学以致用”的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大四第一学期为专业实习,第二学期为教育实习,大四第一学期完成毕业论文开题,第二学期完成毕业论文写作。专业实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的目的是将前三年所学理论和实践知识进一步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综合考虑所有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毕业实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第二课堂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出如下实践教学体系(如表2所示)。

在构建实践体系过程中,我们考虑了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性、实验课程的基础性、实践能力培养的延续性、学生的个性化、实践能力的综合性等方面。

1.数字化教学环境设计与开发能力

数字化教学环境设计与开发能力主要包括现代媒体使用与维护能力、计算机网络建设与维护能力、网站建设与维护能力。

(1) 现代媒体使用与维护能力

根据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从事信息技术教师的毕业生几乎全部会涉及计算机的维护、电子白板的使用与维护、投影媒体维护等现代媒体的使用与维护工作,在其他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毕业生也有近一半毕业生的工作内容与这一能力相关。

这一部分能力是学生不可或缺的,但教学内容却并不多,因此主要通过“实验课程+第二课堂+教育实习”三个实践环节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①实验课程。前述本部分能力涉及教学内容较少,因此主要在“教育技术与媒体”这门课程中安排部分章节讲授知识并进行实验练习 。实验主要以验证型实验为主。通过该课程的实验,学生能够对计算机进行基本维护,能熟练使用电子白板、投影等现代媒体并进行简单的检查、维修。

②第二课堂。针对这一能力,第二课堂主要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贯穿于“教育技术与媒体”课程开设之后的各个学期,主要是针对教室的计算机、投影等媒体进行日常维护。

③教育实习。本专业学生在教育实习中,除需完成与其他专业相同的工作内容,还应协助实习学校完成多媒体设备的维护工作。

(2)计算机网络建设与维护能力

计算机网络建设与维护能力主要通过“实验课程+第二课堂+教育实习”三个环节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

①实验课程。主要是在“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的基础上开设对应的实验课程,通过实验课程的训练,学生可以构建小型局域网。

②第二课堂。第二课堂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建立,贯穿于计算机网络课程开设之后的各个学期。主要针对学院网络中心、教学用机房进行网络的维护。

③教育实习。本专业学生在教育实习中,除需完成与其他专业相同的工作内容,还应协助实习学校完成计算机机房网络的维护工作。

(3) 网站建设与维护能力

网站建设与维护能力主要通过“实验课程+第二课堂+毕业实习”的实践环节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

①实验课程。在相关理论课的基础上,针对网站建设的实验课程主要有数据库开发、JAVA程序设计、静态网站开发、动态网站开发等。学生需要在课程中完成大量基础性、验证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实现知识和技能的逐步积累。

②第二课堂。第二课堂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贯穿于动态网站开发课程开设之后的学期。以模拟或真实情境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发用户需要的网站。

③毕业实习。毕业实习主要设有综合实践项目“学习网站的开发”, 以模拟或真实情境的方式组织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开发用户所需的学习网站。

2.数字化资源设计与开发能力

数字化资源设计与开发能力主要包括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网络课程开发能力、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能力。

(1)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能力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能力主要是在学与教的理论基础之上,结合系列件如flash 、PowerPoint等,培养学生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能力。实践能力培养主要通过“实验课程+第二课堂+毕业实习+教育实习”四个环节实现。

①实验课程。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能力除主要核心课“多媒体课件设计”和“多媒体课件开发”之外,还包括计算机应用(主要涉及PowerPoint软件的使用)、flas制作等基本软件的操作和相关理论的支撑。学生完成该系列实验课程后,能够使用常用软件如PowerPoint、flash等软件制作所需多媒体课件。

②第二课堂。第二课堂主要以兴趣小组的形式,以真实任务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学生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

③毕业实习和教育实习。以真实任务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

(2)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

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是在多媒体课件制作、动态网站开发能力的基础上,在远程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培养,主要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课程+毕业实习”。

①实验课程。支持该能力的核心课程为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其实践体系中还包括网站开发能力及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在前述网站开发能力和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中已经叙述)。通过完成该系列实验课程,学生能够根据需求完成某一门网络课程功能模块的设计、网站的架构、网络课程资源及学习环境开发等系列工作。

②毕业实习。以真实任务的方式布置学生完成综合性实践项目。

(3)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能力

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能力是在电视节目策划、编导等系列理论课的基础上,在摄像技术、非线性编辑等技术的支撑下的一项综合能力。主要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课程+第二课堂+毕业实习”。

①实验课程。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能力的相P实验课程包括基础实验课“摄像技术”、“非线性编辑”,以及核心实验课程“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通过这一系列实验课的教学,学生可以合作完成教育电视节目的策划、稿本写作、拍摄和后期编辑工作。

②第二课堂。第二课堂主要以兴趣小组的方式,布置真实任务让学生完成作品。是对实验课程内容的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③毕业实习。毕业实习通过让学生完成真实任务,实现综合技能训练。

3.数字化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能力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主要涉及设计的能力,并不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实施能力,但是需要学生具备依据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修改设计方案的能力。这一能力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完成,同时在教育实习中进一步加强。

(2)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能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能力既包括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能力又包括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能力。主要是通过“实验课程+教育实习”的形式完成。

①实验课程。主要是在教学设计理论基础之上,针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设计并实施教学,从而训练学生的教学基本技能。通过该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按照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任意一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进行设计并开展教学。

②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在实际的情境中,即在中小学课堂中实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能力的提升及完善。

上述描述中未提及毕业论文,是因为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在大学四年所学知识基础上,围绕专业、结合自身兴趣、爱好、特长,自行选择题目完成,因此这一环节不具体与某一实践能力相对应,但具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功能。

四、总结

任何一个院校的专业在设置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都需要首先考虑社会需求。围绕社会对专业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进而确定专业实践能力和其支持体系。而这一过程又是不断探索、验证、修改和完善的动态过程。本文从对社会需求的调研、结合学生实际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并解决了本校的一些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参照了其他院校很多经验,也希望本文能为同行提供一点启发。

参考文献:

[1]侯翊,王建丽. 以金融保险专业为例谈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0) : 87-92.

[2]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EB/OL].http:///gzjx.

网站制作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一、前期准备

1、年6月上旬网上《年秋季学期课程及参考教材目录》,各学习中心根据目录为学生订购教材。

2、年6月下旬教学部门根据拟定的《年季学期执行计划》聘请任课教师,落实教学任务。

二、选课安排

1、年7月10日前,学院为年秋学生完成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或毕业实习及毕业实习报告这门课程选课。

2、年8月1日开始,学生根据学生工作室中的教学计划课程资源网上自主学习。

3、年10月4日-10月10日,学习中心在远程教育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分别为年春季、年秋季、年春学生完成第四学期、第三学期、第二学期选课任务。以及年秋学生前四学期未修和未及格课程选课任务。

4、新生注册截止时间为年9月20日。9月21-25日,学习中心在教学教务管理平台上为年秋季新生完成选课任务。

三、开学时间

年秋季学期老生开课时间为年8月1日,新生开课时间为年9月1日。

四、辅导及答疑

1、面授辅导由学习中心自行组织,开学初各学习中心应做好计划,在9月1日前聘请好辅导教师。

2、注册截止15日以内,各学习中心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新生集中辅导,主要内容为远程教育模式介绍、远程教育学习方法指导、各项规章制度讲解等。

3、学习中心组织学生网上学习,动员学生积极参加答疑,学习过程中学院提供两种答疑形式解答学生疑难问题,即非实时答疑和实时答疑。非实时答疑: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可向教师邮箱发邮件,教师在一周内做出回答或者通过学院网站的课程论坛提出问题,由学习支持服务人员转给相关老师,问题后通过论坛公布。实时答疑:年11-12月,学院安排教师进行实时在线答疑,每次答疑时间和课程见《互动答疑安排》。

五、考核与考试各学习中心

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形成性考核,保证形成性考核成绩的真实有效。教学与学习支持部和学习中心(站点)管理办公室要加强对学生平时成绩的管理和形成性考核的督导、检查,加强考试过程的规范管理,加强对考查课程评定的检查。

1、期末考试时间:年12月24日-25日。

2、平时成绩录入平台时间:各学习中心要在期末考试前组织学生进行考前辅导,考试集中时收集学生作业,根据《形成性考核办法》评定平时成绩。学习中心将平时成绩录入平台时间为:2012年1月5日-2月15日。

3、考查课程成绩:期末考试前一周学院公布考查课程考核内容,学生独立完成,期末考试时集中上交学习中心。学习中心将学生考查课程期末考试成绩录入平台时间为:2012年1月5日-2月15日

4、成绩的录入与复查:2012年2月25日前学生成绩录入教学管理平台,成绩录入后,各中心要及时组织学生上网核查,如有疑问,自公布之日起的15日内集中提出复查申请,过期不予办理。

5、全国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统一考试时间:12月17日-20日(以通知为准)。学习中心应在考试前进行集中面授辅导,学院提供统考辅导材料。

6、各学习中心每年按照其本省或湖北省学位外语考试时间组织本科学生参加学位外语考试。湖北省学位外语考试,于年12月-2012年1月详见我院主页上公布的《关于做好2012年湖北省成人学士学位外语考试的通知》。

六、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设计)可以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为了切实做好我校网络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规范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特制定本工作流程。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设计)严格按此规范执行。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分为选题、撰写和答辩三个阶段。论文的选题及论文初、终稿的提交和所有评阅过程均通过我院远程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平成。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1、年6月27日至7月7日学习中心管理员上报指导教师信息模版。(只上报新增加的指导老师,所需表格在群共享里有)

2、年7月10日论文工作开始,10月30日论文评阅结束。(在此时间内各中心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安排工作。工作顺序为:学习中心管理员给毕业生分配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出题,学生选题,学生上传初稿,指导教师上传指导合格的终稿。)

3、年11月1日至12月5日论文答辩及答辩成绩导入平台。

七、专科毕业实践

1、年7月2日至9月1日各学习中心下达专科毕业班的毕业实习、实践安排。

2、年10月30日前各学习中心收集毕业实习、实践报告及毕业生实习、实践鉴定表,并存档待查。

3、年11月30日前各学习中心通过远程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平台上传专科毕业实习、实践成绩(录入成绩的方式和考查课相同)。

八、毕业审核和学位申请

1、年10月30日前上报年春秋季本科毕业生的学位申请材料,逾期不予受理,10月份我院会在主页上挂出相关通知提出详细要求。

2、年12月10日前办理毕业申报手续,审核毕业资格。

九、教学过程

资料的整理与归档教学过程资料是衡量教学工作执行情况、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痕迹,学院教学部门和各学习中心在工作中要真实、细致地做好记载,在学期结束时集中整理归档。

成教函授教育:一、按照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的教学计划,各函授站根据各自实际情况为年春、春入学学生拟定开课计划和课表,聘请任课教师,指导学生订购教材。并与9月15日前上报开课计划和课表。

二、根据各函授站实际情况和课表组织学生集中面授所有课程。其中部分专业(即与网络教育各学期的执行计划中相同的专业)由函授站安排任课教师按照远程教学管理平台上教学大纲和教案进行授课,网上学习资料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参考。

三、各函授站根据实际上课时间定期上报《教师聘请审批表》、《教学日历》、《考勤表》和原始记分册复印件等教学资料,各函授站定期检查收集学生作业。

四、各函授站每年按照其本省或湖北省学位外语考试时间组织本科学生参加学位外语考试。湖北省学位外语考试,详见我院主页学位管理栏中公布的《关于做好2012年湖北省成人学士学位外语考试的通知》。

五、从年春学生开始,成人学生的成绩通过我院平台审核。各函授站必须按照《关于各函授站课程成绩导入教学与教务管理平台的通知》将课程成绩和论文成绩做成电子文档格式发给相关负责老师,由我院老师导入平台。

六、年10月30日前上报年春秋季本科毕业生的学位申请材料,逾期不予受理,10月份我院会在主页上挂出相关通知提出详细要求。

网站制作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我校在教务管理方面,学校推行学分制,通过引进该系统,使教学管理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日常的一些文件收发及信息主要依靠OA系统以及教务处的网站,整体信息化程度处于中等水平。我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正方系统购置日期较早,新功能一直没有更新。早期实践教学模块没有使用起来,部分模块功能设计过于通用,无法满足我校的实际工作要求,因此很多的管理工作实际上还处于手工及半手工状态,影响了工作效率。另外,一些常规的统计工作仍然需要依靠大量的手工操作,增加了工作量及出错的机率。这里要说明的是,任何一款通用软件都不可能满足客户所有的需求,何况各个高校的教务管理特点也各不相同,市场上其它公司开发的教务管理系统也有类似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国已有上千家高校在使用该系统,足以说明它是一款优秀的教务管理系统了。

另外,我校对外教务信息过多依靠教务处原来的网站,信息划分不够明细,各科室共享信息过于简单。大量的教务工作过多依靠OA系统而没有专用的系统,导致信息孤岛严重,管理无法做到全程监控,例如各种项目申报、实验室数据上报等工作基本处于半手工操作状态。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对此进行研究,充分利用网络时代的便利性,使得教务管理工作效率真正得到提高。具体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一下几个方面:建立功能齐全的教务信息平台将原来的教务处网站功能细化,建设实验实践科及教材科网站,便于广大师生及时了解相应的实践教学及教材管理等方面的信息。研究各种项目申报的流程及毕业论文全程管理体制,为购买或开发专用的管理系统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北京化工大学开发的实验项目管理系统及相应项目管理系统(例如大学生创新项目管理系统、实验室建设项目申报等管理系统),为后续的信息化建设提参考供数据。研究正方系统,充分发掘其尚未利用的功能。研究正方的底层数据结构,开发辅助软件,以期提高数据统计等工作效率。

实验实践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

实验实践教学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分为两大模块: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及实验室信息上报系统。以笔者所在的浙江省高校为例,正方系统里含有毕业论文管理模块及实验管理模块,但是不能完全满足具体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开发或购买相应的系统。

我校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未采用网络化管理之前一直是手工作业方式,工作量大,效率低,教务管理机构无法全程监管。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对本科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的抽查要求,对一些适合本科高校毕业设计的管理系统认真分析,我们选购了宁波威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威远高校毕业设计与实习网络平台软件”。该系统用JAVA语言开发,功能强大,具有跨平台的优势。我们在选用了此系统后,极大了方便了学生与导师之间的沟通,加强了学校及省里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提高了学生论文的质量。该系统具有详细的视频及电子帮助文件,使用简单灵活。详细功能及帮助可以参考其网站http://。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高校实验管理工作的需要,更好得了解全国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仪器设备、实验队伍和实验教学等方面的情况[5],国家教育部办公厅要求全国的每一所高校统一按学年进行实验室信息数据统计上报工作。笔者曾在学校教务处实践科工作过一段时间,从事过这个工作,深感该工作的繁杂性,没有认真的态度是不容易办好此事的。数据上报前一般由北京化工大学的软件开发的“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检测系统(单机版”进行检测,该系统主要对上报数据进行单表审核和表间数据审核,旨在加强上报数据的可靠性,减少数据出错率。但笔者发现,该系统是VFP开发的,使用的是DBF数据库,存在单字节的汉字问题,即使本机检查无误上传至网站检查仍可能出现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手工操作,一般是用EXCEL表格导入的方式,实验项目的名称要求不能超过50个字节宽度,超过则自动截取,由于DBF文件格式的特点就会出现上面提及的问题。正方系统里具备实验室信息管理功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使用该功能。上报方式还是手工作业,效率极其低下。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可以考虑使用北化开发的“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网络免安装版(WEB版本)”,该系统完全免费,使用ASP开发,数据库使用微软的sqlserver2000,只要建立虚拟目录,即可正确搭建该系统。实验人员平时可以通过网络来填报各种数据,最终汇总上报时则方便快捷了许多,并可以大大减少出错的机会。

根据教学科的需要,我们自己开发了简单的“教学项目管理系统”(见图2),针对各种教学项目,例如教改课题、重点课程、立项及验收、经费下达情况进行统一管理。各二级学院可以查询所属老师的项目进展情况。该系统可以利用组合条件进行查询,方便了学院及教师对各种教学项目的跟踪,不足之处就是没有项目的申报模块,这将是今后的努力方向。

教务网站的设计及内容更新

学校教务处原来的网站,功能模块过于集中,不利于信息扩展。因此,需要将原来的网站功能细化,将实验实践科及教材科模块作为单独的网站分离出来,这将有利于信息的共享。

实验实践科网站。主要包括:科室概况、规章制度、通知公告、下载中心、大学生研究与创新项目、实验室建设项目申报、实验开课与实习计划、实验室数据上报、毕业论文、在线留言等模块。该网站主要用于上述各个模块的最新通知以及文件下载。

教材科网站。主要包括:科室概况、规章制度、通知公告、下载中心、在线留言等模块。该网站主要教材建设规划、审定、征订、自编教材(讲义、指导书)的审核、印刷工作、教材样品库和教材信息库的建设、教材质量的评价和研究工作等相关信息。

基于正方系统的功能扩展

通用的商品化软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企业的需求,使用单位一般根据自己特殊的需要在原有系统上进行二次开发,下面以“教材费用查询系统”的开发为例来说明(见图2)。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动态提示学生选用教材的费用信息,提供码洋合计及打折后的实价合计,方便了学生选订教材。正方数据库主要基于ORACLE以及SQLSERVER,使用系统自带的工具或第三方的系统将其数据字典及数据导出到EXCEL中进行分析。学生教材费用查询系统流程:输入学号,如果处于查询期内,则连接相应表,并给出查询结果,否则提示查询已过期。该系统已投入使用,减轻了教材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收到了学生的欢迎。

网站制作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在高校网络化就业指导中存在指导人员在网络化就业指导整体水平不高、就业指导网站功能有待改善、就业指导网络资源整合单一等问题,从就业指导人员信息素养的提高、就业指导网站的指导和服务功能的完善、学校与社会在就业指导网络资源的整合等方面给出了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及其技术正要迅速成为拓展教育时空、提升教育效率的重要途径,通过网络开展就为指导和毕业生就为服务也已经成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渠道。基于网络技术的固有优势和就业指导的本质要求,高校就业信息网在不断健全和完善,高校毕业生也逐渐习惯得用网络求职。但同时,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是一件新生事物,就业指导中存在着若干薄飞弱一环节,如何实施和发展网络就为指导,突破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全程,全面和个性化的指导与服务成为高校网络化就业指导工作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网络就业指导工作的问题及形成原因

1、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目前,大部分的高校都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开有就业指导课,但由于师队伍建设投人不足,就业指导部门大多是以就业信息以及学生就业手续办理,并且仅限于毕业生毕业前的各项手续办理工作,作为学校就业工作实施的主要部门,其工作方式没有突破传统模式。部分学校没有专职就业指导师,缺少一支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的教学队伍,上课的主要是从事就业工作的就业处老师和辅导员,且没有对这些老师进行专业的培训教育;在教学安排时,由于师资和课时问题、扩招人数的增多、学校多方面资源紧缺等原因,使得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不稳定,特别是网络化就业指导整体水平不高。

2、大学生就业指导网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1)就业网站的指导、服务功能有待加强。

多数的就业指导网站提供的内容除了各种政策法规、用人单位招聘信息、毕业生个人求职信息等,就是简单的文章罗列,其他的内容很少能够提供给毕业生。要想浏览内容,很多毕业生选择的还是baidu或google搜索。所以,从求职投递简历角度,毕业生多半不会选择本校的就业网站。另外,就业指导网站的有些栏目缺乏吸引力,内容陈旧,互动性、联通性比较差,使用不方便,没能真正、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针对个别学生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测评、个性化辅导、就业心理辅导方面内容涉及不多。

(2)对网站信息的审核有待改进。

就业信息网上所的信息是由毕业生或用人单位自己填写的,有些毕业生填写了很多不真实的信息,如随意更改自己在校表现情况,提高学习成绩等;用人单位也夸大单位实力。这些行为的直接后果是造成了就业矛盾,人们对网上招聘信息的信任度下降。可见,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就业指导,还有广阔的开发空间。

(3)网络化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整理力度不够。

目前,许多就业网站由于没有网络化实施的有效方案,不能实现和教育管理部门、其他高校的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就业信息数据标准不统一,就业信息的、就业数据的统计、学生就业管理等工作还未摆脱传统方式。学校与社会在就业指导网络资源整合方面的整合力度不大,高校、职介机构、用人单位、职能部门各管一方,由于信息不联通,常常出现“有人无业就,有业无人就”和“求职者找不到合适的职位,求人者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的尴尬局面。

二、网络化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建议和对策

1、就业指导人员信息素养的提高。

(1)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具有较强的信息敏感程度,能够根据实际工作积极主动的获取、利用就业信息资料。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至关重要。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毕业生人数比较集中,受时间、专业、场、生源地限制,如果没有大量的准确的人才需求信息,就业工作势必受到影响。

(2)掌握信息知识。积极学习和使用各种信息,工具,对信息的发展具有适应性,能够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可以不断的学习新工具和新信息。

(3)具有运用信息的能力。就业指导人员应对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归纳和总结,以保证信息的全面、及时和准确,并及时向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反馈和。同时能引导学生学会根据学习要求对媒体信息进行判断和选择,自觉地学习对学习、生活有用的内容,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内容,不组织和参与非法活动、不利用计算机网络从事危害他人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 例如现在在网上推出了许多有关职业心理等的测量表,由需要者个人进行填、测,然后给你一个结论。这种做法已经引起了许多心理学和职业咨询专家的担忧,跟计算机算命没有本质区别,是不可取的。对于类似的问题,就业指导人员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专业的就业指导能力。

2、就业指导网站的建设。

在高校就业信息网站的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结合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两方的需求,设计出结构明朗、内容丰富、便于访问和浏览的网站主页。

(1)增强网站对学生就业的指导功能。

大学生就业指导网是否具有指导性,是否具有较强的服务功能,是影响高校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又一重要因素,也是决定网上就业指导工作生命力的关键。增强就业指导网站的指导功能,特别要沐重网站的互动功能,开设“论坛”、“在线答疑”等栏目,一方面能够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动态,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互通,促进了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同时依托网站建立专业的培训与测评机制,为大学生提供满足近期职业发展需求和阶段性职业规划设计的相关服务。

(2)注重网站的就业服务功能。

就业指导网站,面对的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两方的服务需求,可以通过建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数据库,实现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网上双向选择,同时保证双方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建全网络视频面试功能,节约资源,提高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接触频率,达到网络就业的效果。同时,就业指导人员还可以利用电子邮件、QQ、飞信等群发就业信息,实现快捷的就业服务。

3、学校与社会在就业指导网络资源的整合等方面有待加强。

目前,国家、地方、高校三级就业网站基本都建立了。按照教育部要求高等学校中的本科院校在2007年就要基本完成网站的建设,2008年要求的是专科学校也要完成学校就业网站的建设。现在,由教育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发改委和国资委共同推动组建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也将于2009年11月20日正式启动。它一方面可以促进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管理更为及时有效,同时使得毕业生信息、交流、意向反馈更为方便。

大学生有效就业,不仅是事关国家发展稳定的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整合社会各有关方面的力量,有助于提高这项工作的效率。建立网络化的就业指导模式,完善就业供需信息平台,通过信息交互,能够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渠道、多方位的就业信息。高校之间的信息资源要实现开放和联合、整合和共享,这样才会使更多的用人单位登录网站,使毕业生就业受益。高校就业指导网站与地方主管部门共建网络化就业指导平台,整合资源,构建开放的就业信息体系,从而使全国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和毕业生实现信息共享。高校网络化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高校之间、高校与地方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之间不懈的努力和有序联合,使就业指导工作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就业指导需要。

相关期刊更多

科技展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宁夏科技厅

农业展望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工具展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机械工业部成都工具研究所;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工具分会;全国刀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机械工业金属切削刀具技术协会;全国量具量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机械工业工具科技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