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文地质勘查

水文地质勘查

水文地质勘查

水文地质勘查范文第1篇

引言

地质勘查工作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提高资源与能源开发效率上有着重要作用,并且能够为我国建筑工程经济活动提供相关依据。众所周知,我国人均分布不够均匀,并且自然地质环境非常复杂,想要在某一个区域开展经济活动,必须要对当地的地质环境、水文条件进行充分研究,只有地质环境和水文条件满足经济活动要求,才能够开展相应的经济活动。在地质勘查过程中,水文地质勘查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开展相应的经济活动有着重要影响,可见,强化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找出水文地质勘查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对我国经济发展非常重要。

一、水文地质勘查相关内容

在开展水文地质勘查过程中,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导致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尤为复杂,为了能够充分发挥水文地质勘查的工作质量,我们必须要对水文地质勘查相关内容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够保障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实施的全面性。其主要表现在:

1.评价因素

水文地质勘查评价主要包含地下水流动速度、水文条件、土体与建筑物间的关系。相关技术人员在开展水文地质勘查中,需要对水温条件标准与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当地水文条件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将水文地质勘查中的数据进行归档记录,以便于为后续开展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

2.明确经济活动主体

由于水文地质勘查工作与社会经济直接挂钩,很多水文地质勘查工作都是为了在当地开展经济活动。因此,在开展水文地质勘查工作中,必须要明确大型经济活动的主体类型,从全方位角度分析、考虑,分析经济活动与当地水文条件是否能够相互满足,并找出其中的问题所在,在经济活动开展之前需要制定完善的预防措施。

二、水文地质勘查中的问题分析

水文地质勘查过程中,主要的勘察主体就是地下水文条件。由于地下岩层与经济主体之间都会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因此,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地下水位,以及水位的升降情况进行分析,这也是必然的环节。由于地下水的运作情况存在以一定的规律性与必然性。通常情况下,地下水对经济主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影响经济活动开展质量

以建筑工程为例,如果地下水深入到基坑当中,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工程建筑整体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甚至会出现基坑沉降问题。进而呈现出非常明显断裂与变形问题。再者,由于一处建筑受到水文条件的影响,势必影响其他周边建筑质量。此外,由于水文地质勘查工作考虑不周,会造成基坑周边土壤层出现软化现象,降低基坑岩土体强度,从而出现侧壁变形、底鼓现象。

2.流沙、管涌问题

在可以相对较小、非粘性土中开展基坑开挖时,由于会受到坑内、外水头差影响问题,从而导致地下水渗流问题,甚至出现流沙和管涌破坏问题,从而给建筑经济活动带来严重的质量问题,甚至还会造成严重安全事故。

3.地下水位上升

在水文地质勘查过程中,必须要重点分析地下水位上升的问题。造成地下水位上升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水层结构与总体岩性情况、水文气象因素(如温度、降水量等)、人文因素(灌溉、施工等)。这些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对岩土工程带来不良影响,出现河岸、斜坡等岩设土性质的岩石出现崩塌和滑移问题,将引起岩土体结构破坏,降低岩土体的强度,最终造成粉土、粉细砂等出现流砂、液化、饱和、管涌问题,致使地下洞室被淹没,造成建筑工程?定性下降。

三、加强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有效策略

1.针对水文地质勘查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为了能够有效提高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在开展水文地质勘查过程中,不仅要对水文地质勘查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同时也要对岩土相关的水文地质进行分析。水文地质勘查中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情况、地下水情况、地质情况、含隔水层、含水层分布等内容进行分析。针对上述一系列的情况分析,自然情况的影响最大,主要包含气象水文特征,例如在工程建筑过程中,需要重点分析当地的气候湿润度和季风情况等;地形地貌主要是指水文地质勘查所在地(高原、平原、地形平坦度、地貌侵蚀情况等)的具体情况,通过一系列的勘察工作,从而分析经济活动与当地水文地质资源是否吻合,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水文地质勘查的积极作用。

2.加强水文地质勘察参数测定

在水文地质勘查过程中,为了能够加强水文地质勘查工作质量与效率,我们必须要进行以下几点措施:第一,要对低下水位进行测量,在进行水文地质勘查中,需要针对含水层实际情况,合理开展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第二,对地下水流向测定,通过采用几何测量法,对各个开孔内的水位进行测量,从而分析勘察地的水位流向问题。在进行地下水流速测定过程中,可以采用充电法和指示剂法;第三,在开展压水试验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准备工作,该工作环节是水文地质勘查的核心内容。将压水试验和经济活动测绘、钻探资料进行整合,根据经济活动的实际需求,确定试验孔位,进而根据岩层渗透特性开展划分工作,确定试验孔的起始压力、压力基数、最大压力等。

水文地质勘查范文第2篇

工程地质勘查是工程项目施工前期的必要环节。工程地质勘查的主要内容有岩土组织结构、物理化学性质等,也就是重点勘查队建筑物具有影响的各种地质因素。勘查人员通过实地考察,并采取一定的勘查技术和勘查设备,将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分析整理为工程地质勘查报告。该报告将作为工程项目施工方案制定的重要依据之一。确定好工程地质条件后,方可开始正式的施工项目。工程地质勘查的主要目的就在于确定拟建工程项目所处区域的地质条件是否符合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并尽早排除各类不良影响因素,降低工程项目施工期间出现的各类质量风险,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

二、工程水文地质勘查评价内容

(一)水文地质评价内容

科学合理评价水文地质勘查,能够提升水文地质勘察指标的有效性。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积极融入水文地质资料,有利于完善工程项目建设体系。当前,水文地质勘查有以下四项评价指标:①对工程岩土结构的影响。建筑工程的土层结构会直接受到地下水的影响,所以在对地下水进行勘察的过程中,勘查人员应全面分析地下水状况,依据地下水分布规律、水位、化学成分等内容,合理调整工程设计方案,最大程度的保障工程结构和岩土结构的一致性,最大限度的避免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沉降或者坍塌事故;②对建筑地基的影响。在进行水文地质勘察的时候,需重点关注地下水影响建筑结构的具体程度,例如腐蚀程度等。以便于合理调整地下水位,减低其影响建筑地基的程度,提升预防性;③对工程项目的影响。地下水状况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评价时,对于地下水变化情况应给予重点关注,继而对其影响建筑工程的程度进行判断;④对不同工程的影响。应分析和评价水文地质勘查对不同工程的影响,密切观察水文地质在不同工程的影响作用,提升地质勘查评价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二)水理性质评价内容

岩土体的物理性质和水理性质共同组成了岩土体的地理性质。评价水理性质的时候,其核心评价内容应该是岩土体的透水性、崩解性、软化性、给水性和胀缩性等等,且不同的评价内容需有明确的评价性质指标。第一,透水性。透水性的确定应基于预先设置的测试指标的基础上,并合理运用自然重力。据研究显示,岩土体具备较好的松散性时,其透水性相对较好。也就是说岩土透水性的重要评价指标就是渗透系数。地质勘察人员可以通过抽水试验的途径,来计算岩土体的渗透系数,从而判断待测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对工程项目的影响程度;第二,崩解性。岩土体崩解性的测试需基于静水环境下。在进行地质勘察的时候,应全面分析粘土的性质,同时对岩土体之间结构和强度变化进行测试,以便于对岩土体的崩解状况进行全面的观察;第三,软化性。软化系数是进行岩土体软化性检查的重要内容。岩土体结构的具体软化情况需要借助软化系数来进行判断。显而易见,岩土体具备越高的软化性质,则其对于工程项目的不利影响就越大,工程项目的稳定性也就越差;第四,给水性。在地质勘察的时候,需根据地下水指标和给水度的具体要求来计算饱和岩土体中的出水效果,确定给水参数。如果岩土体的给水指标越高,则其对于工程项目的不利影响也就越高;第五,胀缩性。在测定岩土体的胀缩性的时候,应合理分析不同的水文指标,依据相应的水文指标合理分析水文地质环境,以便于提升胀缩性测量的有效性及合理性。在实际测量的时候,应重点把握岩土体的胀缩系数及正确处理胀缩导致的形变,以便于为工程项目提供更加精准的水文地质环境参数。

三、工程水文地质勘查注意事项

(一)加大工程水文地质勘视度

在进行工程水文地质勘查的时候,需重视地质勘查工作,并着重分析水文地质问题。依据水文地质问题合理构建工程设计指标,优化工程体系。需增加水文地质勘查的工作设置,合理规划水文地质勘查的内容,严格依照水文地质勘查指标来对工作内容进行确定,保障水文地质勘查工程高效有序的开展,切实提升水文地质勘查效益。

(二)调整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

水文地质勘查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水文地质;地质灾害;矿山地质勘查;地下水位;勘查技术

矿山地质勘查同后期工程建设和矿产资源开发存在密切联系,如果矿山地质勘查工作不到位、施工区域相关信息收集不全面,会为后续工作开展埋下安全隐患,诱发地质灾害,不仅威胁到矿山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也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的破坏。矿山地区之所以会出现地质灾害,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导致地下水位流动变化,进而使得作业区域水文地质环境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在矿山地质勘查中,应该充分预测和观测作业区域实际情况,有侧重性地把握水文地质问题,摸索水文地质变化规律,制定合理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以便于创设安全的作业环境,保障作业人员和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后续工程建设和矿产开采提供支持。

1水文地质相关概述

水文地质是矿山地质勘查的重点内容,做好矿山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有助于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合理控制,减少后期作业中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带来的影响,消除安全隐患。矿山地质勘查属于地质工程,在后期矿山开采中不可避免地会改变自然条件、矿层和地下水运动等情况,这都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后续矿产开采工作的开展[1]。在矿山地质勘查工作中,部分单位仅仅对地下水资源储备和分布情况进行简单了解,却未能深入分析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问题,缺少有效的防控措施,这将会威胁到矿山开采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2]。由于矿山开采资金投入大、劳动力密集,在可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安全风险,如何保障开采的安全性,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尤为必要[3]。矿山的勘查和设计,主要是了解矿物集中储存层、岩层结构和地下水稳特征等情况,在掌握地下水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水文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从而将风险系数降到最低,全面保障作业过程安全。结合工程要求,首先是对作业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进行勘查,包括气候、空气湿度以及降水量等;同时勘查施工周边区域地层结构,包括湖泊、河流以及植被的分布情况;对于平原或高原区域,则需要了解岩土层分类和埋藏分布等一系列情况。地下水系流向和补给等情况主要受周边河流湖泊、地面降水量、土壤吸水量以及地壳运动等因素影响,所以需要深入分析区域内地层含水量、岩土结构、地表降水量情况,以获取相对全面的信息[4]。就地下水稳环境分类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类:其一,地下水文环境相对比较稳定,在长期的地下水系和降水量补给以及排泄和流向走势等因素作用下,基本已经形成了一定规律,大面积用水的可能性不高,因此适合进行矿物开采[5];其二,开采具有一定难度,地下水活跃,通过长期调查分析和观测,实现采矿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管控,此类情况下,应尽可能减少采矿行为对地下水系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干扰,实时监控水文环境,将可能出现的损害降到最低;其三,地下水文环境较为复杂,应充分契合采矿区域地质条件,充分调查了解矿井结构,在此基础上形成立体化的勘探网络,并通过定点监控来优化完善地质条件资料,在现代化信息技术支持下建立长期动态监测网络,通过长期监测来总结和摸索地下水稳规律,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采矿方案[6]。

2水文地质问题对采矿工程的影响

采矿作业前,通过充分勘查了解区域水文地质情况,为保证后续活动的安全、有序奠定基础。水文地质对采矿工程的影响较大,由于开采过程中水温和水压等因素变化,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矿山水文地质表现多样,主要表现在水温下降、上升或是频繁升降,如果水位控制不当可能会对地质工程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坏,加剧矿山地质变性。在地质工程施工中,受外部作用力影响会导致水文地质动力平衡条件发生变化,从而埋下安全隐患[7],如基坑流沙和突涌等问题,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采矿作业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需要予以高度重视。

3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3.1水文地质勘查落实不到位

在矿山地质勘查工作中,需要相关人员对勘查落实情况予以高度重视,依据制度和规范进行操作,但实际上却存在很多漏洞和不足,具体有:划分含水层与分断层时,缺少全面、真实的勘查数据提供支持,更多的是依据勘查人员自身经验进行划分,影响了划分的合理性;地下水动态预测分析能力不足,仅仅是对水位和水量进行勘查,缺失对影响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岩体工程稳定性和安全性,易诱发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8]。

3.2松散对基层的不良影响

矿山地质勘查中,地质灾害发生后,伴随出现的松散堆积情况较为严峻,表现在砂土碎石、粉质黏土混合物厚度在1~3m范围内,结构可能存在松散情况。一旦遇到水则会降低结构整体抗剪力,导致稳定性不足,大大增加滑动几率。在矿区地质条件中,矿区的地质灾害发生几率较高,存在平整情况,有部分矿区的坡度甚至达到了42°,对于此类情况,沙层滑动、崩塌事故出现的几率会大大增加[9]。

3.3地下水位异变

矿山开采中受到扰动会破坏地层结构,使地下水位发生变化,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地下水位异变诱发的灾害主要有三种:水土流失主要是指在矿产资源开采中,会有大量渣土松散堆积物,孔隙度大、结构疏松,受水因素影响出现位移滑动,进而出现水土流失情况;矿坑吐水是指地下水位突然变化,导致矿坑中进水,诱发较为严重的矿山地质灾害,此类灾害规模大,具有突发性特点,所产生的后果十分严重;坑内泳浆则属于矿坑突水产生的伴随灾害,危害较大,可能突破隔水层,导致大量泥沙和岩屑进入到矿坑而诱发地质灾害事故[10]。

4水文地质因素引发的灾害

地下水位变化诱发水文地质灾害,地下水埋深越深,水压越高,需维持水压和气压平衡,地下水从补给区朝着排泄区流动,水压超出一定标准后则会呈现升高和下降两种波动。究其根本,土壤密度变化导致了地下水水压变化,土壤中的矿物质无法给微生物提供安全的环境,进而增加了山体滑坡、崩塌和土地沉降等安全问题。对于此类问题,要想有效解决水压波动情况,还需要利用人工手段进行针对性处理,以改善矿山内部土壤条件,实现内外压力平衡[11]。因此,在对矿山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勘查时,需要先确定水文地质勘查难度等级,在相对简单的水文地质环境中,可能引发灾害的概率较小,但在复杂程度较高的水文地质勘查活动中,应密切关注地下水位和地下水压的变化。

4.1地下水位变化引发的灾害

在无重大地质运动的自然情况下,地下水的水层结构分布、水流方向都会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当地下水所处地理环境发生变化时,可能会对地下水的水层分布状态造成影响,进而引发水文地质灾害。如图1所示,常规情况下地下水是通过地上水系进行补给,若地表水发生异常增量情况,地下水层中承压水总量增多,各层水和潜水水位都会受承压水总量变化的影响而发生水位上升情况潜水水位过高会直接加大矿体土壤与水体的接触面积,加快土地盐碱化速度,同时矿山土壤中矿物元素被稀释,矿产资源总量减少,影响矿山开采量。若矿山土壤湿度过大,会直接削弱土壤黏性,导致矿山土壤结构松散,极有可能在地质勘查或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发生山体滑坡、矿洞坍塌等不良现象,严重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此外,健康的地下水水层结构应不断得到来自补给区的水体补充,但当矿山环境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时,部分矿山山体补给区水层被宽体碎片堵塞,导致地下水层结构未能得到稳定的水体补给,地下水经排泄区不断排出后,矿山中地下水水位不断降低,也会引发山体坍塌、滑坡等地质灾害。若矿山地下水水位存在频繁升降情况,会使土体在短时间内频繁发生涨缩,也可能造成地下矿洞的裂纹、坍塌等不良现象。

4.2地下水水压变化引发的地质灾害

地下水水压大小会直接受到水面与上层土壤高程比的影响,地下水深度越大,水压越高。但水流从补给区流动到承压区的过程中,水波的流动会平衡地下水水压和大气压之间的关系,若地下水水压比的波动区间更高,则地下水会在水压的作用下发生上升或下降。引发地下水水压波动的原因较为复杂,如人类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自然地质活动、气候变化等因素都会引发地下水水压上升现象,短期大量降雨、地震、过渡灌溉等因素则会引发地下水水压下降现象。水压的波动不仅会加快土地盐碱化速度、削弱土层承载力、破坏土壤结构、腐蚀建筑物,还会引发泥石流、山体塌陷、地下水枯竭等多种地质灾害。

5水文地质灾害防治有效措施

对于目前矿山地质勘查中的水文地质灾害问题,需要积极转变理念来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并在具体作业中予以应用,可以有效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从而创设安全的作业环境。

5.1加强人为因素的防控

自然因素所产生的水文地质灾害多是无法逆转的,但人为因素所导致的水文地质灾害是可以规避的,也是水文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内容,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因此,应做好矿山区域的环境绿化工作,适当地增加绿色植被的覆盖面积,以起到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的作用,对于保护施工区域水文环境也具有积极作用。矿山单位要加强污水治理,选择合理措施来处置污水,避免将未经处理工业污水的随意排放到河流湖泊中,否则污染物会顺着河流进入到地下水,造成矿山区域地下水系受到污染。被污染的水资源中有大量重金属物质会侵蚀土壤环境,易诱发不可估量的地质灾害[12]。通过矿山地质勘查来收集相关数据信息,绘制较为全面、合理的施工图,依据施工图规范挖掘作业,在可提升作业效率的同时,规避对矿山周围环境产生的破坏和污染。此外,还要避免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否则会导致水文地质环境发生变化,致使后期水文地质灾害发生几率大大增加。扩大教育宣传,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对于违法、违规行为实施针对性处置[13]。

5.2加强水文地质环境实时监测

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水文地质环境的实时监测,收集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分析,以便于编制合理的防控预案。水文地质灾害多是突发的,因此需要专职部门通过矿山地质勘查来了解采矿区域水文地质情况,做好实时监测工作,确保水文地质变化始终在可控范围内。充分根据实际情况,观察矿山降雨量,一旦超出预警值则要做好疏通和管理工作,从而规避矿山崩塌事故的出现。对于地质条件相对简单的矿山,则要注重坍塌事故的预防,并设立合理的监测机构,编制完善的水文地质监测制度,以指导后续作业活动的规范有序进行[14]。

5.3建立应急救援队伍

为了在出现安全事故后,可以第一时间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营救,将损失降到最低,维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15],应聘请和培养专门的应急救援队伍,除了救生员和管理人员外,还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医护人员,以对受伤人员进行第一时间的医疗救治,避免人员由于伤势过重致残、死亡。工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循工作流程开展工作,规范勘查环节,合理收集及分析数据,提升矿山地质勘查工作有效性。

5.4积极引进前沿技术手段

科技不断创新发展,积极引入新技术、新设备到矿山地质勘查工作中显得尤为必要。矿山的水文地质问题类型多样,也在无形中威胁着勘查人员人身安全,因此需要充分勘查地下水情况,发挥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优势,以适应多种恶劣环境矿山地质勘查需要,提升勘查工作有效性,同时为后续水文地质灾害防控提供支持[16]。例如,地震勘探技术主要依据工矿区地下介质的弹性及密度差异进行勘探,利用地震波传输和接收来分析,从而全面了解矿层性质,对于后续矿山开采有着积极作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则属于一种新型的勘探技术,主要是依据岩石介质导电特性设立电流场,以维护电流场稳定,并全方位研究电流场分布情况,通过合理预测和判断来保障勘探工作质量。

6结语

矿山地质勘查工作专业性较强,涉及到诸多环节,因此需组建一支高素质的矿山地质勘查队伍。遵循勘查制度和流程,灵活运用前沿的勘查技术来分析水文地质问题,并针对可能出现的水文地质灾害编制合理的防控方案,将安全事故降效率到最低,从而创设安全的矿山作业环境。

参考文献

[1]姜庆钱.新形势下矿山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中的问题与防治措施[J].冶金管理,2021(17):112-113.

[2]韦志.矿山水文地质勘查的问题及主要防治解决措施[J].世界有色金属,2021(13):120-121.

[3]林政华.结合矿床开采和勘探情况全面做好矿山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J].世界有色金属,2021(11):104-105.

[4]李杰.探讨矿山地质勘查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J].中国金属通报,2021(4):177-178.

[5]马若琪.地球物理测井在矿山水文地质勘查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21(3):233-234.

[6]袁俊.新形势下矿山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中的问题与防治措施[J].世界有色金属,2021(2):176-177.

[7]冷冬,王文茂,栾庆军.矿山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相关问题及解决对策[J].世界有色金属,2020(20):106-107.

[8]史云娣.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我国矿山水文地质勘查中的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20(11):118-119.

[9]宋凯,张航,王旭峰,等.矿山地质勘查中水工环地质问题预测及措施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0(21):123-124.

水文地质勘查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工程地质勘查 工程目标 水文地质

[中图分类号] P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0-168-1

在进行工程勘查的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较为重要,但是,在实际勘查的过程中,它很容易被忽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关系比较密切,二者之间相互联系,并且相互作用。在岩土体中,地下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岩土体工程的特性具有直接的影响,它又属于基础工程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建筑的耐久性以及稳定性。部分地区水文地质较为复杂,地下水能够引发岩土危害,增加了勘查和设计的难度。

1工程地质勘查水文地质的评价

在工程地质勘查中,评价水文地质问题,主要考虑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在工程地质勘查中,需要注意考虑到建筑物的地基基础类型,详细了解相关的水文地质问题,并提供相关的水文地质资料。

第二,需要重点关注地下水对建筑物以及岩土工程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影响,预测可能会发生的岩土工程危害,并提出防治的方法。

第三,从工程的角度出发,结合地下水对工程所起到的作用,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评价的问题重点不同:(1)如果建筑物基础埋藏在水位以下,需要考虑到水对砼内钢筋起到的腐蚀作用。(2)如果建筑场地的基础持力层岩土体是软质的岩石,膨胀土等,需要考虑到地下水的活动可能对建筑物所起到的作用。在地基基础压缩层的范围内,容易出现松散、粉细砂等,应当预测出现流砂、管涌以及潜蚀的可能性。(3)如果基础的下部位于承压含水层,当开挖基础以后,应当评价承压水对基坑底板冲毁的可能性。(4)在地下水位的下部进行基坑开挖时,需要进行渗透以及富水的试验,进行人工降水时,容易出现土体的沉降以及边坡的失稳,需要评价对周围建筑稳定造成影响的可能性。

2岩土水理性质

岩土水理性质指的是在岩土和地下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对于岩土而言,岩土的水理性质以及物理性质都是相对重要的地质性质。岩土的水理性质对岩土的变形以及岩土的强度造成影响,部分的性质还会对建筑物稳定性造成影响。在以前勘查的过程中,较为重视测试岩土物理力学的性质,忽视岩土水理性质,在评价岩土工程的地质性质时,不具有全面性。

要想全面了解岩土的水理性质,需要了解地下水赋存的形式、对岩土水理性质所起到的作用,并了解岩土的水理性质。按照地下水在岩土中赋存的形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结合水;第二,毛细管水;第三,重力水。结合水可以分成弱结合水以及强结合水。

对于岩石的水理性质进行测试,主要的方法有五种:第一,透水性;第二,崩解性;第三,胀缩性;第四,给水性;第五,软化性。透水性通常的表示方法是渗透系数,通过进行抽水试验,可以获得渗透系数。崩解性主要指的是岩土在浸水湿化以后,破坏了土粒的连接,土体崩散以及解体的特性。岩土崩解的特性和土颗粒成分、结构以及矿物成分有很大的关系。胀缩性主要指的是岩土在吸水以后,自身的体积变大,失水以后,自身体积减小的特性。岩土胀缩性主要是颗粒表面的给水膜在吸水以后变厚、失水,就会变薄。给水性主要指的是受到重力的作用,从孔隙以及裂隙中,饱水岩土流出水量的特点,采用给水度表示。岩石的软化性主要指的是岩土体在浸水以后,力学强度有所降低的特点,通常的表示方法是软化系数,利用软化系数,可以分析岩石耐水浸以及耐风化的能力。

3地下水引发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能够引发岩土工程危害,主要是因为地下水位的升降以及地下水的动水压力的作用。

地下水的升降变化能够引发岩土工程危害。地下水位的变化主要是天然的因素或者是人为的因素导致,如果地下水位变化达到某一临界点,会严重的影响到岩土工程,地下水位引发危害的形式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地下水位降低,出现岩土工程危害。多数是人为因素导致地下水位的下降,大量的抽取地下水;在采矿活动中,矿床疏干;上游进行筑坝,建造水库,影响下游地下水补给。当地下水沉降较为严重时,会出现地裂、地面塌陷和沉降的问题,并且引发地下水源的枯竭,水质恶化,影响到岩土体,对人类生存环境以及建筑物稳定性造成影响。

第二,地下水位上升引起的危害。地下水位上升主要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地质因素包括含水层的结构以及总体的岩性产状等;水文气象因素包括降雨量等;人为因素包括灌溉、施工等,在某种情况下,是多种因素的作用。潜水面上升以后,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影响如下:(1)岩土体岩出现崩塌、滑移等问题;(2)土壤变沼泽化以及盐渍化,岩土和地下水会对建筑物产生更加强烈的腐蚀作用;(3)如果岩土体具有特殊性,部分岩土体的结构被破坏,强度减小,软化;(4)引发粉细砂、粉土出现饱和液化的情况,引发流砂、管涌等问题;(5)地下洞室被充水淹没,建筑物基础上浮,建筑物出现失稳的现象。

第三,地下水升降较为频繁,影响到岩土工程。地下水在升降变化后,膨胀性的岩土会出现胀缩变形。如果地下水升降次数较多,岩土的膨胀变形会出现往复的现象,增加膨胀收缩的幅度,引发地裂,对建筑物造成破坏。在地下水升降变动带内部,地下水渗透,土层中含有的铝、铁等成分消减,土层没有胶结物,土质变松,含水量的空隙比变大,压缩模量以及承载力减小,影响到岩土工程基础的选择以及处理。

地下水的动压力作用也会影响到岩土工程。在天然的状态下,地下水的动压力相对较小,不会对建筑物稳定性以及岩土工程造成影响,由于人为工程活动介入,地下水天然动力的平衡条件受到影响,受到移动动水压力的作用,会引起岩土工程的危害,如管涌等。

4结语

在地下水位中,水文地质问题较为重要。工程地质勘查持续发展,对水文地质加强研究,能够有助于提高勘查的水平。对和岩土工程相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能够提高资料的精准度,设计的方案更加准确,能够降低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影响,所以,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查中所起的作用较大。

参考文献

[1]王春,蔡惠蓉.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13(4).

[2]闵泰善,张利嘉.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7).

[3]吕梦晗,刘牲.浅谈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J].科技与企业,2013(7).

水文地质勘查范文第5篇

1.1水文地质严重的影响了基础埋深

在对岩土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会有基础埋深这一个环节,而这个环节的实施需要详细的掌握地下水文的条件动态等情况等,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在进行基础埋深时候,当地下水存在时,基础埋深要在地下水之上,如果通过实际的考察,基础埋深必须要在地下水之下时,要考虑到降水位的措施。另外,水文地质的勘察对于地质埋深还有一些影响,例如地下水会软化土地,如果软化程度明显,则会使得地基开裂。

1.2地下水位的上升影响岩土工程的质量

首先,地下水位的上升会使的土壤的酸碱不平衡,以至于会在一定程度上土壤的可熔盐会腐蚀水泥。其次,地下水位的上升会侵蚀土壤,以至于出现高地的滑坡现象,严重威胁到人民的安全。再次,地下水位的上升会破坏土壤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土壤软化的现象。再次,会使得建筑物底层部分出现积水的情况,影响了工程建筑的正常运作。最后,地下水位的上升很有可能出现流砂现象,使得建筑物底盘不稳。

1.3地下水位的下降影响岩土工程的质量

地下水位的下降会严重影响到岩土工程的建筑质量。第一,地下水位的突降会造成地面沉降塌陷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安全程度。第二,地下水位的突降会使得地下所含的水资源处于枯竭的状态,水资源的质量也会有所下降,这样会影响到人们居住的环境。第三,地下水的下降也使得土壤中的颗粒,粉砂随水流冲走,破坏了土壤的结构。

1.4水文地质对建筑的支护有影响

进入全球化的浪潮,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地发展,而对于经济发展表现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建筑物的高度也越来越高,这种高层的建筑形式已经成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标志。在建设高层的建筑时,施工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实际的施工场地以及建筑的技术等。而在施工时,建筑单位一般都会采用抽水以及垂直开挖的方式,如果采用抽水的方式,会造成地下水位的骤降,会严重的影响到建筑的存在年限以及周围建筑的质量,严重的还有可能出现地面沉降的现象。所以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之前,应该首先进行专项的水文地质勘查,岩土的纹理情况,以免后期施工发生危险。

2岩土工程勘探中水文地质勘探的内容

2.1勘察水文地质的自然情况

勘察水文地质的自然条件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是最为基础的一项工作,其可以保障岩土工程建设的安全及有序的施工。水文地质勘察中的自然条件的勘察有着很多的内容,其中包括地下水资源的基本水文特征,施工场地的地貌特征等。水文特征是指工程所属的地域的气候条件风向风速其湿润程度及热量等相关因素。地下水资源的地形地貌是指施工场地周围的水系地形状况地貌侵蚀和堆积情况如何等因素。

2.2勘察地下水位的情况

地下水位对于岩土施工产生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地下水位的升降会造成建筑物地面沉降塌陷或者是出现建筑物基底的软化,从而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程度。因此,必须要在岩土工程施工前,严谨的勘探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在进行勘察的时候,主要要勘察的包括,近几年水位的变化,以及其历史最高最低水位。除此之外,地下水的流动以及其去地表水的渗漏补充进行勘察。

2.3勘察隔水层含水层情况

在岩土工程中勘察隔水层和含水层的状况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勘察的主要内容包括隔水层和含水层的埋藏条件地下水流向地下水位的变化幅度地下水的类型以及含水层的分布情况含水层的厚度及埋藏深度;在进行勘察的时候,也需要通过实际的检测确定地层渗透系数等相关的参数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地下水的渗流状态带来的影响,从而判定水质对建筑材料的腐蚀程度。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