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就业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就业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就业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就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师资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2.014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Guangxi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s

JIN Xin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 541004)

Abstract Guangxi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established more than ten years to form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make its due contribution to the local economy. In the future course of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make the profession more to do even better,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the needs of the professional talent overall layout of the development owned universities, where the area determined is more scientific and accurate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to develop in line with the future needs of the community and school capacity training objectives.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and training objectives as a guide to set the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on this basis.

Key words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Engineering; training objectives; curriculum; teacher construction

0引言

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的水循环规律,即研究各种水体的储存、分布、运移转化、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规律,并将研究成果服务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科学。①水文学对应于我国高校的本科专业名称在1993年前为陆地水文专业,在教育部1993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②中,将陆地水文专业更名为水文与水资源利用,后又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③中变更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此后一直沿用至今。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专业组成,多年来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在我国高校的分布和发展,也经历了从少到多、从弱到强、从点到面的发展历程。在1993年前仅有河海大学和成都科技大学(后并入四川大学)等少数几所高校开展陆地水文本科专业的教育,随着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截至2014年,开展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教育的高校达到51所(不含已经获批设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但未实际招生的高校),遍布我国27个省区(直辖市)。在众多的高校中,省区所属的地方高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为地方培养了大批留得住的水文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相应贡献。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水资源较为丰富,水旱灾害频繁而经济相对落后的省区,在广西开展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专业教育,是培养能够留得住、用得着的水文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1广西对水文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广西地处我国西南边疆,陆地面积23.67万km2,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水资源丰富。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主要河流径流年际、年内变化较大,水旱灾害频发,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④特殊的地理及气候条件形成了广西区的水资源大省区地位,同时也是水文与水资源专业人才需求的大省区。

根据调查,广西区内涉及水文水资源专业人才需求的行政及企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各级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水利规划勘测设计院、水利工程建设企业、各级水利行政机关的水政水资源处室、水利科技公司,此外,还包括电力、交通、林业及市政勘测设计企业。其中,广西区的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及其下属单位和各级水利行政机关的水政水资源处室为水文水资源人才需求量最大单位。广西区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现有从业人员1500余人,分布在区局机关及其12个水文水资源勘测分局,不仅担负着区内总共3994处测站(含基本水文站126处、专用水文站152处、基本水位站25处、专用水位站248处、雨量站3129处、水质站299处、地下水监测站5处、墒情监测站12处)的水文信息观测及资料整编、报讯、水文设施建设维护工作,⑤同时还承担着水文水资源评价和规划等有关科技工作。从目前广西区内水文勘测工作的现状来看,各级水文机构均不同程度存在工作任务重、从业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仅以目前的规模,不考虑人员增加的情况下,按照技术人员35年的平均服务期计算,每年需要的新进人员数量约为40~50人,按照专业人员比例占75%计,则每年需水文及相关专业人才为35人左右。

近年来广西水文系统通过公开招考形式招收的水文专业人才数量每年保持在30~40人的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区内各级水利行政机关,包括区水利厅、14个市级水利局、107个县级水利局,均设有水政水资源有关处室(站),加上各级水利规划勘测设计单位、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和水利科技咨询公司,总体的水文专业人才需求较为旺盛。

相对于较为旺盛的水文专业人才需求,因广西区所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原因,长期以来对区外人才的招引很不理想。从目前水文水资源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构成来看,普遍存在专业人员短缺、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广西区开展水文专业人才培养的时间较短,培养的专业人才数量少,区外人才难以引进。因此,广西区水文专业人才需求必须立足区内,加强区内高校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专业的建设,培养留得住、用得上水文专业人才。

2广西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专业教育现状⑥

目前,广西区开展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仅有桂林理工大学(原桂林工学院)一所高校,广西大学于2010年获得批准设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专业,但目前尚未开始招生。桂林理工大学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成立于2000年,已有11届水文本科毕业生,招生规模在2000~2008年为1个班(30~40人),2009年后扩大为2个班(70人左右),平均就业率超过90%。

桂林理工大学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是在原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2013年更名为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上建立的,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在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

其专业定位为:立足广西、面向西南,研究中国南方岩溶地区水资源评价、开发、利用与管理,研究岩溶区地下水与地质工程问题和地质环境问题为主。旨在培养具有较扎实的岩溶区水文水资源理论、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综合管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人才。

具体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基础,具备计算机、外语的应用技能,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掌握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等方面的专业基本知识与技能,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水利、水务、能源、交通、城建、农林、环保、地矿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方面勘测、评价、规划、设计、预测预报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以及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工作。

主要的教理论与实践课程包括:测量学、基础地质学、水力学、自然地理学、气象学、水文学原理、水文统计、水环境化学、河流动力学、地下水水文学、地下水动力学、水利水电工程勘察、水文测验、水资源利用、专业英语、水环境保护、水文预报、水文水利计算、水文地质勘察、环境地质学、测量实习、综合地质实习、水文测验实习、河流地貌认识实习、水文地质勘察课程设计、水文预报课程设计、地下水水文学课程设计、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3关于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的探讨

3.1专业定位

桂林理工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专业定位,总体来说与所属地区、学校的总体定位、社会需求及专业的发展是基本适应的,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探讨的余地。

“立足广西、面向西南”的基本定位对于广西的水文专业来说是准确的,既充分考虑了所处的地理位置、隶属关系和主要服务对象,也兼顾了周边区域的人才培养、科研和技术服务的需求。

“研究中国南方岩溶地区水资源评价、开发、利用与管理,研究岩溶区地下水与地质工程问题和地质环境问题”是专业特色的表达,既是研究方向或领域的定位,也是为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师资引进所定的基调。广西的地理位置位于我国西南,岩溶出露面积最大,达到12万km2,约占全区总面积的51%,但非岩溶区面积也接近一半,将研究方向仅限定在岩溶区水文水资源方面显得较为局限。另外,岩溶区水文是水文循环规律的特殊体现,其研究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及方法,其科学及工程问题的解决基本还主要是以非岩溶区研究成果为基础的,仅就岩溶区水文规律进行研究也难以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研究岩溶区地下水与地质工程问题和地质环境问题”的表述给人直接的感觉应是属于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领域,而广西区的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具有更长的办学历史,现在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也是在该专业基础上成立的。

“培养具有较扎实的岩溶区水文水资源理论、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综合管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人才”的表达与研究领域的表达类似,初衷是要体现人才培养的特色,但同样具有局限性,容易造成所培养的人才不适用于非岩溶区的错觉,也与实际的人才培养状况不符,对广西水文专业得人才培养现状和发展目标的描述也不够准确。

3.2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在专业定位的基础上,考虑办学主体的培养能力及社会需求,对所培养的人才能够具备的基本素质、专业素养以及所具备的综合能力的描述。

从广西水文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总体来看,在基本素质与能力培养方面与大部分工科专业类似,基本体现出了国家和社会对本科人才的要求。在学生毕业后的可能就业领域方面的描述也较为准确,但在所能从事的工作方面仅提到“从事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方面勘测、评价、规划、设计、预测预报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以及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工作”,而未与专业定位中的“研究岩溶区地下水与地质工程问题和地质环境问题”相对应。此外,“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工作”的提法与目前国内教学和科研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几乎都要求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有一定差距。

3.3课程设置

从广西水文专业目前的课程设置情况来看,为了体现专业定位中的水文地质特色,增设了常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以外的基础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质勘察、综合地质实习、水文地质勘察课程设计等课程,而常规水文专业的核心课程又未删减,由于总课时的限制,不得不压缩一些课程的课时数,容易造成学生学不透,教师讲不完情况出现。

3.4师资配备

在师资配备方面,从学历层次来看,广西水文专业目前的师资配备应属于高学历教学团队,在11人的师资配备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6人(其士后出站1人,在站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4人(其中在读博士3人)。从教师的从业经历来看,有3人具有相关专业的工程实践从业经历,有利于高级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但从教师所学专业的情况来看,仅有少数教师具有水文水资源或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的学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广西水文专业成立之时正是国内高校大规模扩张之际,以广西的区位和经历条件,对人才的引进困难较大;二是目前高校进人基本都要求博士学位,而水文专业博士的就业情况一直较好,引进合适的水文专业博士难度较大。

4广西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专业发展方向

广西高校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建设应综合考虑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状况、专业布局、所在地区经济状况、行政隶属关系、经费来源、生源状况、所在高校综合水平及未来发展、师资现状及未来建设,立足现实,进行科学准确的专业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设置和师资建设。

4.1专业定位

广西高校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定位应坚持立足广西、面向西南,研究的主体应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水文循环规律,同时将岩溶区特殊的产汇流机理及水资源评价、开发、利用与管理方法的研究作为重点,着力于解决西南地区特别是岩溶区的水资源问题。人才培养宗旨应为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水文水资源理论基础知识,在西南地区特别是岩溶区的水资源勘测、开发利用及保护等方面具有较强工作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4.2培养目标

具体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当今及未来社会需求,德、智、体、美均衡发展,具备较为扎实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基础,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掌握水文水资源的专业基本知识与技能,拥有较好的自我发展能力,具有实干精神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方面的勘测、评价、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等方面的工作。

4.3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应以专业定位为基础,以培养目标为宗旨,在原有课程体系中适当删减与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重复较多及与基本工程实践关系相对较弱的课程或压缩这类课程的课时,将删减掉的课时用于新增有关岩溶区产汇流规律及水文分析计算等课程。如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中,可考虑新增岩溶水文学、天气与气候学(取消气象学),增加水文学原理、地下水文学、水文测验学等课程的课时,将综合地质实习与河流地貌实习合并为自然地理实习等。

4.4师资建设

师资的建设应以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为导向。从目前的师资情况来看,应重点引进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的师资,同时适当引进与岩溶区水文循环关系密切的水文地质类师资。在具体操作上,应重点考虑本科毕业于“985”或“211”院校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和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且其专业为国家重点专业的具备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的引进。

5结语

广西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在不断的努力和进取中已经走过了15年的历程,为广西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广西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办得更好、更强,需要在国家、地方及所属学校的支持下,在总结以往办学经验,科学预见未来发展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准确设定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合理配置教学资源、积极强化师资建设。

注释

① 左其亭,王中根.现代水文学[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

②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广西水资源利用[R].1985.12.

③ 广西水文水资源信息网http:///gxmh/pages/fb/ w11pagedetail.aspx?articleid=13637.

④ 国家教育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教高[1993]13号)[Z].1993.7.1.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就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项目建设;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在各地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的地方政府普遍都比较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后期的基层水资源管理工作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当前我国基础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但是水资源却是十分的缺乏,这就造成了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此外水资源污染的问题也十分的严峻,这些都不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亟需我国的水资源管理人员提升管理的水平,丰富管理的形式。

1、水文水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工程建设项目立项、批复周期较长

水文工程立项与批复过程中通常存在项目投资越大,审批级别越高、批复周期也就越长的现象。许多水文建设项目,经过2、3年的审批,准备开工实施时已时过境迁,有些施工环境发生了改变,需要搬迁重新征地或者追加青苗补偿,有些仪器设备与河道测验要求不相适应。随之而来的是人机材价格的大幅增加,批复的经费完成不了批复的任务,工程实施与计划发生脱节,不改变批复计划就无法保质保量完成,但要改变批复计划,变更手续又十分繁琐。

1.2工程受季节、天气因素影响较大

水文监测设施通常位于江河湖海等水体旁,受水位涨落影响明显,特别是一些水位受潮汐影响或山区性河道站点,水位变化剧烈,一些不熟悉水文工程特性的施工企业在进行类似工程施工中,经常因为暴雨过后河道水位暴涨导致基坑被淹甚至砼构件强度不足被冲毁的现象。此外,涉水工程施工期应尽量避开主汛期,这也就要求施工单位在编制工程进度计划时,应统筹安排,先抢水下部分以及护坡、观测踏步、水尺桩等设施。

1.3布点多面广、体量较小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水文工程建设中,涉及的水利、土建工程量都是极小的,最大的建设工程也就是站房的建设,建筑面积也仅只有200~300m2,而缆道房、自记台则只有十几平方米。工程的投资一般控制在普通水位自记台大约为16万,加上水位观测附属设施通常也就20万元左右,即使如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南京市单位工程这样超过百万投资的工程,在招投标过程中也很难吸引具有较高施工资质的施工企业参与建设,水文工程施工单位水共同特点是:虽然有固定施工技术组长,但施工人员的变动较大且经验欠缺;工程建设管理中没有专职资料员,不能及时的根据工程进度收集、整理各类工程档案;施工质量偶然性较大,易产生不合格构件,为后期的运行使用留下隐患。此外,施工企业在综合考虑工程分布以及体量较小的客观因素下,工程量清单投标价格均高于市场指导价,一旦工程产生了签证、变更给后续上报工程结算以及审计带来了诸多不便。

1.4水文监测环境和破坏水文设施等违法行为常有发生

近些年,在水文工作环境不断改善的同时,影响和破坏水文监测环境和设施设备的行为依然时有发生,妨碍了水文日常测报工作正常开展,使得水文监测环境的实际情况与法律条文要求保障的水文监测环境有较大差异。这些情况的发生,与人们依法护水观念淡薄,水文行业社会认知度不高有很大关系。

2、水文水资源建设工程管理方法

2.1加强现场勘查,正确选址

对于水文行业,在各中小河流水文建设工程选址对错与否,直接决定水文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与操作性,要达到水文监测要求,工程选址尤其重要。前期工作中,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局(以下简称区水文局)与玉林市水文水资源局(以下简称市局)根据玉林各中小河流断面,结合玉林市局现有河段监测站点,通过水文调查,明确拟建站点数量和大概位置。确定站点后,由市局组建几个调查小组,进行现场实地勘察,对拟建站址的流域自然地理、河道情况等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对现场历史洪水痕迹,向当地居民了解发生的日期和情况,估算洪峰流量、洪水总量及发生的频率等。最终确定站址应该符合5点要求:①符合以人为本要求,方便水文测验和职工生活,避免选有污染及危险地段;②一般选择交通生活方便的地方,距离街道在桥的上下游处断面两岸空旷,便于测量和施工的位置;③符合河床、地形条件、施工及看管维护等综合因素;④避免距离上游支流汇河口较近地方;⑤符合《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技术指导意见》防洪标准。

2.2严格按照基建程序开展水文水资源建设工作,增强管理意识

管理意识不强是导致水文水资源建设工作滞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此,相关单位必须要积极组织培训工作,通过培训让每位基层管理者都明确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的相关程序。与此同时,还要加大对项目的审批力度,凡是不符合基建程序的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一概不予立项,严格控制项目计划中的投资,提高管理程序的执行力。只有严格按照基建程序开展水文水资源建设工作,才能保证立项的合理性,才能保证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管理的质量。

2.3提高监督管理力度

(1)施工时监督管理在病险水闸加固的工程中加强施工监督的管理,不仅可以加强施工质量还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如果施工监督管理的力度不够,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进度。强化工程质量的监管工作,对加固工程的每个步骤都按照相关的技术应用、合同规定、法律条文的要求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和验收。将整个建筑工程的管理和施工质量组成一个能够互相协调促进的整体。要使工程监督管理的工作做到最好,首先质检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然后要依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对水闸加固工程的监管,使正在实施加固的工程能够更好更规范化地发展。(2)竣工后的监督管理病险水闸的修葺工作结束后,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不会就到此结束。首先管理人员要建立有效的病险水闸管理机制,这样就可以确保加固后的水闸正常的运行。建立病险水闸管理机制后,就要按照病险水闸的管理政策进行实施。政策的内容大约包含以下两个方面:①加强日常的保养工作,利用高科技手段提高水闸的管理效率;②根据相关规定,向受益群众收取一定额度的管理费用,减轻政府财政支出的负担

2.4促进水资源建设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

要想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切实地提高水资源建设管理人员的素质,那么首先就需要进行优秀的专业管理人才的引进,还要将管理人员的福利加以适当的提高,这样就可以将优秀的人才吸引进来。此外,还要加强对在岗人员的培训,促进他们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由于当前我国很多的基础水资源管理人员都是当地的居民,因此在专业知识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欠缺,这就要求当地政府的相关部门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和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具体特点来开展培训,注重对水资源管理人员敬业精神的培养,从而促进基层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5完善科学高效的水资源建设管理体制

科学高效的水资源建设管理体制是有效保障水资源的重要途径,在某些层面上可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水资源的自然属性,世界上的每一个政府在涉及水资源管理方面大都有多个部门管理,如农业部管理农业灌溉的水分、水利部管理涉及水利的内容,卫生部管理涉及居民饮用水的内容,林业、渔业、交通运输、住房、城建等其他部门也多多少少管理到各自部门的涉水内容。由于多个部门管水,往往会出现“多个和尚没水喝”的管理混乱。

结束语

水文水资源的项目工程既与国家、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又是构成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国计民生的项目建设也离不开水文水资源的建设。所以水文水资源的建设与国家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水文水资源项目工程的管理影响到国家的繁荣富强,可持续发展要求了必须做好水文水资源的项目工程管理。所以说,提高项目工程管理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采用文中的对策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保证水文水资源的项目工程顺利开展,高质量、高效率的完工。

参考文献

[1]吴坤友.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解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01:162-163.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就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重要性

前言

水文工作要想得到顺利进行离不开水文监测,水文监测是保障水文工作获得发展的基础。众所周知,水文工作旨在科学地利用水资源,保护好水资源,使其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要做到以上这些就需要监测水质、水量的变化,利用科学的手段来达到预测的目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水文监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越来越高。

1 水文监测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1.1 水文监测的重要作用

国家和各级政府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地管理和保护,实现其可持续利用都要依赖于水文监测得来的数据,这些科学详实的数据,能够给防洪和抗旱提供数据支持,为河流两岸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数据,也能够辅助水利规划设计工作。

1.2 水文监测工作面临的形势

现阶段很多行业都不再是单一的学科发展,而是多学科的融合与渗透,这无疑对水文监测要求更高,所以如今的水文监测就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领域,还要从其服务对象的特点和要求出发,发挥水文工作的相关特点,为水资源地更好开发和保护提供支撑,最终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利用。

1.3 水文监测的服务内容

水文监测主要服务于水资源保护,对一个流域内,或者跨流域的水资源调动,河流两岸的农业及工业用水的分配,水源地的水质监测,上下游水质的变化,河流两岸生态环境的调整,汛期水文情报预报,以及污水排放进行观察和监督。其具有传统性、随机性、标准性、及时性等特点。

2 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

现阶段我国可估测的水资源总量为2.81亿吨,这个数字是巨大的,也位于世界前列,但我国的人口基数大,那么人均占有量就很少,低于世界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深入,城市人口不断增大,所要求的水资源数量也逐渐增多。另外,我国国土面积广大,但水资源的分布并不均衡,南方的降水量较为充沛,水资源也就丰富些,而相比之下,北方的水资源就较为缺乏,有的城市全年的降水量比南方月降水量还要少,而这种情况还不少,这样城市在水资源的利用上就存在一定的难度系数,所以要重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现阶段水文监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于防洪工程和其他人工设施的建设力度,除此之外,还有对水系两侧的综合治理,这些都是水文条件发生的新变化。对此,水文监测站要掌握管辖范围内的工程情况,并做到实时,预测水温变化,利用更为科学的手段规划河道行洪,监测水文资料,还要下大气力来分析和研究现有的资料,制定行之有效的预案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2)新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很多先进的技术脱颖而出,如卫星遥测技术、微机测量系统、超声波水位测量计,这些技术在水文监测中的应用无疑是一次突破,极大地促进了水文监测的发展,而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也对相关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掌握新技术和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方法,这样始终保持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时俱进,能够良好的完成工作。(3)传统的工作模式被改变。上文提到我国的南方水资源较为丰富,北方则较为干旱,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来解决北方用水紧缺的问题,此外还有一些引水灌溉工程,再加上环境的变化使一些河流发生了干旱,甚至是断流的情况,这些也使水文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就需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加强水文巡测和调查的工作力度,进一步控制流域水量变化,还要加强小流量的监测。(4)资料整编与监测工作的脱节,无法通过资料整编指导监测工作。上世纪九十年代,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兴起,计算机技术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水文工作中也不例外,有了计算机,传统的人工计算水文资料的整编工作得以摒弃,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但也有一定的弊端,那就是缺乏工作人员对原始资料的合理性检查,因为工作人员不会接触原始资料,计算机又不能代替人工进行审核工作,这样流域内各个观测点的一致性审查就难以进行,所得到的数据也存在一定的误差,有的站点资料不合理。这就需要在资料的整编时就审查观测的资料,而不是一味地利用计算机,计算机虽然解放了生产力,但要保证资料的准确可靠,也不能忽视人工的作用。(5)日常监测工作与分析研究没有良好对接。针对这种情况,要加大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还要在日常的工作不断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激发工作的创造性和e极性。在日常的监测中,工作人员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这不但提高了劳动效率,保证了监测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还为水文的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帮助。(6)仅就现阶段的发展而言,水文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的投入量还是比较大的,范围也很广,人员多,这就导致平均水平比较低,地域差距比较大,所以需要不断完善,缩小差距,将整体水平提升。另外,要进一步扩大在水文巡测系统的投入力度,重点区域和重点水域要建立自动测报系统,以应对社会发展的需要。(7)调整产业结构。有的企业用水量比较大,产生的污水也比较多,对于这些企业要责令其进行产业升级改造,尽快建设污水处理设备。还要加大高新产业、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以产业升级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8)加强污水处理,重复利用废污水。现阶段很多的发达国家已经修建了汇集城市居民和公共设施污水的管道,城市污水经二级或三级处理净化后可回收利用。我国要加紧建设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的处理量和二次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结束语

通过文章的分析使我们充分认识到水文监测工作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所能够起到的积极作用,对于这一点相关的部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可以说,水文监测工作是做好水资源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而做好水资源的管理也是时展的要求。而要做好这些,仅凭水利部门是无法良好完成的,需要很多部门的协调配合,以科学发展为理念,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最终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目标。而相关的水文工作者也要与时俱进,对于新的知识和技术也要进行掌握,而不是墨守陈规,也要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的水资源管理之路。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工作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彦东.控制ET是海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J].海河水利,2007(1).

[2]张年田.浍河灌区水资源现状与对策思考[J].山西水利科技,2009(4).

[3]徐智廷,杜登荣.小型水利工程水文监测和研究工作亟待加强[J].科学与管理,2006(1).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就业范文第4篇

进军水务市场源起何处?成长动力何在?

“作为我国水利部门的直属企业,中国水务投资之所以进军水务市场,根源在于他看到了中国水资源的严峻形势”,王文珂介绍说,公司首先对全国水资源紧张状况有全面的认识: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全国水源污染情况不容忽视:在全国范围内,水资源没有受到污染的地区少之又少,很多区域呈现的是“有河没有水,有水必污染”的局面。

“这两方面对水务行业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王文珂指出,为应对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加之十以后社会对环境污染的容忍程度已经达到极限,必然要考虑通过新建水源工程、源水配置、污水处理等途径改善城市水环境,这为水务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市场需求,也为致力于环境治理的企业带来了商机。“在此背景下,中国水务投资的组建及其发展,一直以改善中国水资源环境为目标,坚定地做好供水和污水处理等业务”,王文珂介绍说。

“选定产业之后,企业的发展方向及对产业和自身商业模式的正确判断尤为重要”,王文珂向与会代表坦言,在清晰的业务模式和业务发展方向的指引下,以及组织机构和融资策略的保障下,公司通过区域发展平台模式不断扩展业务,实现了快速发展。

“一筐苹果”战略意义何在?

“区别于传统概念的‘自来水厂到城市管网到污水处理厂’的水务业务,目前我国水资源的形势是本地水源已经难以解决城市发展的需求,水务行业正向区域调水或跨流域解决水源问题的方向发展,形成由水源工程、调水工程,到自来水厂及城市管网,再到污水处理厂建设及后期中水回用等多个重要业务环节组成的全新水务产业链”,就此发展趋势王文珂指出,他赞成水企就产业链上某一环节做专做精,但从大型企业及地区长远发展角度而言,在商业模式上中国水务投资更推崇水务一体化战略,也就是“一筐苹果”战略,而不是传统特许经营的BOT等模式。

首先,“一筐苹果”战略是立足于解决一个区域水行业长期发展的需求问题,实现系统化服务。这种模式从解决地区水务的根本出发,并立足于长远发展目标,能够有效统筹整个产业链上多方利益,使产业链得到整体提升,实现供水服务的系统化和区域化。

其次,“一筐苹果”的战略还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王文珂指出,不管“好苹果”还是“烂苹果”,中国水务投资都要,不会因为项目不好、难做而不做,而是注重供水行业整体水体的提升,为地方政府切实解决诸多水务难题。

如何实践“一筐苹果”战略?

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水务投资不断扩大水务环保项目投资并购,通过平台公司和项目建设实践“一筐苹果”战略。“山东水务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水务)作为中国水务投资六个平台公司之一,从三个方面成功实践了该战略模式,成为‘一筐苹果’战略的典范”,山东水务总经理吕福才介绍到。

一是对山东水务市场的准确判断。山东是一个极度缺水的省份,同时也有部分良好的水资源及引黄济青等水利工程,有条件形成完善的供需市场,因此中国水务投资与山东省水利厅展开了有源之水的合作。经过几年的发展,山东水务先后投资10余亿与多个政府部门开展水源工程建设。

二是实现了水务一体化。以县级市为单元,山东水务展开了区域内从水源地到输水配套工程、中水回用、海水淡化等一系列水务项目建设,形成了在水务产业链和区面上的合作模式。吕福才介绍,滨海新区项目就包括了以黄河水为水源的平原水库建设,工业供水管道、水厂建设、城市供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及中水回用等多个领域,目前正在加速滨海新区水务一体化进程。

三是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中国水务投资的建设理念是再小的水务项目都关乎国计民生,公司始终将项目建设与承担社会责任并举,不断解决各项水务难题”。吕福才介绍了长期困扰山东海岛县——长岛县苦咸水问题的解决方案。海岛县苦咸水改造工程技术复杂、投入大、产出低,公司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海底挖线、海水淡化、雨水综合利用、多方筹措资金等一系列措施为这一区域居民解决饮用水问题,也为当地政府解决了一项难题。

如何打造优质供水服务项目?

自来水属于基础公共服务范畴,关系社会居民饮用水安全,就如何做好城市供水服务,中国水务投资通过与淮安市政府合作,成功打造了优质供水项目,成立了淮安自来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淮安自来水)。作为淮安市住建局副局长、市政公用局局长,王冰介绍了淮安自来水实践供水设施、安全保障机制和优质服务体系三个方面的情况。在供水设施建设方面,中国水务投资通过与淮安政府的合作,投资4亿余元建设水厂并实施水厂改造工程,解决城市供水难题。在供水安全保障方面,淮安自来水通过供水深度处理工艺提升、水质检测及应急处理能力等方面的建设以保障水质安全,再一次体现了中国水务的社会责任。与此同时,淮安自来水不断提高供水服务质量,通过供水开放日、网络平台建设等多种形式,切实解决水费收缴难、城乡供水一体化等难题。

水业热点领域发展有何新模式?

目前我国海水淡化的技术条件已经成熟,去年年底国家了《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产业化的条件已经具备,但王文珂指出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仍需加强两方面的建设。

一是海水淡化核心技术应用于工程项目时,系统化设计及实施能力还比较弱。王文珂说:“虽然技术本身没有问题,但我国缺乏海水淡化系统化工程的成熟经验,投资概念不清,急需系统化的理念和方案,而不是单单局限于技术和设备的选择,否则将造成产业化的成本障碍。”

第二方面是海水淡化产品如何实现市场化的问题。“目前水网不像国家电网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水网是被行政区划分割的,甚至一个城市存在多个管理部门。这就要求海水淡化项目的建设要考虑与现有供水系统有效融合的问题,也就是用户如何才能用上淡化水的问题,这是海水淡化能否真正进入产业化阶段的一个重要条件”。王文珂指出。

“我们的海水淡化项目正是出于对这两点的考虑,通过水务一体化的模式来解决海水淡化系统化和淡化水入网问题的”。王文珂介绍公司日照项目时指出,这一项目是以整个区域水务系统化建设,即包括水源工程、调水配置工程、覆盖城乡的水厂及管网系统、中水回用系统、海水淡化等全产业链建设为前提的,在完整的供水系统基础上很容易实现海水淡化产品的自主消化。

水行业价格约束该何去何从?

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博士指出,当水资源日益稀缺,水资源价值越来越高时,面对目前严重缺位的水价,不仅让水的价值低估,而且严重制约了水的投资、水质保障、管网改造以及流域生态的恢复。就这一问题,王文珂指出,“我支持的水价调整上升,并不是出于公司利益角度而呼吁提高水价,而是从保护与节约水资源的角度来核定水价”。他强调,就目前我国水资源形势而言,人们对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还很有限,把水资源作为按期缴纳物业费奖励的情况比比皆是;也没有哪一家企业水费成本是占工业成本重要比例的;而就目前上涨的以升为计量单位的油价而言,以吨为计量单位的水价就更加处于劣势地位,二者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单位,这些都是与水资源价值相背离的。“所以说,水价应该放弃按生产成本来核定,而是从节约的角度来确定水价,彻底转变水价调整的观念”。王文珂表示,“这部分提升的水价并不是都给供水企业,多出的水费要在政府引导下做好两件事:一是用于水源工程、中水回用或者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另一部分则用于作为低收入群体的补贴,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水资源的节约”。

“目前大家都关注水价该不该涨,而很少有人关注水质标准要不要提高,而对老百姓而言,水质恰恰是最重要的”。王文珂坦言,面对成分越来越复杂的水源污染物以及各种违法排污行为,其对水质提升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因此公众在关心水价涨多少和水质是否安全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水资源安全,做到节约和保护水资源。

水务市场前景如何?

对于目前“中国水业市场已被瓜分完毕”的说法,王文珂并不赞成,他指出,“目前我们需要做的水务事业仍然很多,需新建水厂的数量、调水工程及水源建设规模还相当大;我国的管网系统仍需改造,直饮水管网体系还没有建立;污水处理能力还有待加强;项目建设后还需长期的维护与运营;水务市场还会面临二次整合,因此,未来水业市场空间仍然广阔。”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就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学

1建立水资源管理学的必要性

水资源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是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资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成为世界关注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

我国水资源问题更加严重。目前我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影响工业产值2300亿元,农业灌溉每年缺水达到300亿立方米,直接影响粮食生产稳定和发展。据预测,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将达到极限。水污染加剧了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目前,50%的地下水被污染,70%以上的地表水属于四类以上的水质,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此外,地下水超采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部分地区出现海水倒灌,如华北地区形成的地下漏斗世人瞩目。

上述问题的解决,一靠科学技术,二靠科学的管理。技术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加强科学管理能起到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大的作用,何况水利科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管理的制约。

应该承认,目前我国很重视水资源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必须承认,目前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与现实的要求相差甚远,开展水资源管理系统研究,系统总结水资源整理水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建立水资源管理学,指导我们的工作,迫在眉睫。建立水资源管理学是十分必要的。

2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2.1水资源管理与水资源管理学

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概念,尽管我们用的很多,但目前学术界尚不统一。《中国大百科全书》是权威的工具书,在不同的卷中,有不同的解释。

水资源管理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调度。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手段,组织各种社会力量开发水利和防治水害;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处理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用水矛盾;监督、限制不合理的开发水资源和危害水源的行为;制定供水系统和水库工程的优化调度方案,科学分配水量”(陈家琦等)(水利卷)

为防止水资源危机,保证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运用行政、技术、立法等手段对淡水资源进行管理的措施。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调查水量,分析水质,进行合理规划、开发和利用,保护水源,防止水资源衰竭和污染等。同时也涉及水资源密切相关的工作,如保护森林、草原、水生生物,植树造林,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地盐渍化、沼泽化、砂化等(李宪法等,)(环境科学卷)。

运用、保护和经营已开发的水源、水域和水利工程设施的工作。水利管理的目标是:保护水源、水域和水利工程,合理使用,确保安全,消除水害,增加水利效益,验证水利设施的正确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工作中采取各种技术、经济、行政、法律措施。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水利管理已逐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李石等)

作者认为,目前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概念很多,但在内涵和外延上存在不同的差异。水资源管理具有时代的内涵,不同时代,水资源管理概念是不同的。在古代,偏重于干旱洪涝灾害的管理,此时一切活动都围绕其进行,大禹治水的故事流传至今,不仅仅说明了大禹治水的精神可颂扬,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洪涝灾害依然是威胁我们中华民族生存的大问题。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经济的迅速发展,淡水相对于人的需求供给不足,水向水资源转变,水具有了经济内涵,此时,人类面临的问题除了干旱洪涝灾害之外,增加了水资源短缺问题,为了增加水资源供给,人类加大了水资源开发力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但同时带来了新的问题: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环境恶化正在蚕食人类的文明。目前,人类同时面临着干旱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多重危害,水资源管理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仅仅以水论水,解决我们面临的困境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水资源管理中的“水资源”,不仅仅包括通常我们所说的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而且应该包括能够被人类可利用的一切水,如海水、污水、微咸水、洪水等,只有将水资源管理放在与水有关的复合系统之中,从综合的角度出发,采取协调的手段才能解决人类对水资源需求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上述概念都存在存在时代的烙印,与现代水资源管理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陈家琦的定义偏重于开发利用,而且对水资源管理的内容进行了部分阐述;李宪法的定义,是以解决水资源危机为出发点的;李石的定义最终落实在“开发的水源、水域和水利工程设施”上,范围更加狭窄。用现代认识水平来看,这些概念既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存在完善补充的问题。

从整体上来看,这些定义以水资源开发作为主线,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发,保护为开发服务,“保护”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次,视野相对狭窄,此概念大多只局限于水资源本身,缺乏复合系统下对水资源的综合认识,以水论水;第三,生态环境的概念缺乏;第四,资源高效利用问题没有提到应有的地位;第五,概念尚需要进一步精练,在解释水资源管理概念的同时,有的将水资源管理的包含的内容也纳入进去,需要进一步提炼。

作者认为,所谓的水资源管理,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水资源需求及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

目前,关于水资源管理,我们开展了系列的工作,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形成了大量的知识,但水资源管理否能已经成长为“学”呢?,尚缺乏系统的探讨。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学是否成立,主要取决于水资源管理学是否具有明确的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研究对象,只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水资源管理才能渐渐成长为水资源管理学。

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学已经清晰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水资源高效利用保护的各种措施规律,水资源是管理的对象,也是水资源管理学管理的核心。水资源管理学是管理水资源知识体系,其理论基础包括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超生命周期理论等。

2.2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作为一门正在成长的学科,研究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诸方面:

(1)水资源数量管理和质量管理

其包括水资源数量管理,水资源质量管理,以及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综合管理。

(2)水资源法律管理

水资源法律管理,是通过法律手段强制性管理水资源行为,在水资源管理学中,水资源法律管理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水资源法律的比较、水资源法律演进、水资源法律具体内容、水资源法律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等等

(3)水资源权属管理

水资源权属管理是水资源管理学的重要内容,包括水权的分配、交易、管理等。

(4)水资源行政管理

水资源行政管理,是通过行政手段对水资源管理的行为,是以水资源管理行政体制为研究核心,重点研究中央和地方行政关系、以及涉水管理部门协调管理的问题,实现政府管理“到位”而不“越位”等。流域管理和水务管理理论与方法也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

(5)水资源规划管理

水资源规划,是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未来科学描述。水资源管理学中的水资源规划,主要研究水资源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如水资源规划的内容、原则、水资源规划的方法、水资源规划实施的保障等。

(6)水资源配置管理

水资源配置,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内容之一,他是以水资源承载力为基础平台的水的的分配,在水资源配置过程中,由于我们长期挤占了生态用水,必须给予认真的考虑和回补。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与方法能为水资源配置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南。

(7)水资源经济管理

水资源经济管理就是通过经济手段对水资源利用进行调节和干预。包括水资源价值理论、水资源经济管理体系、节水效益分析、水资源折旧、排污收费等等。

(8)水资源投资管理

水资源投资是维护水资源的重要保障,水资源投资管理主要包括与水资源投资有关的资金的筹措、资金的利用效率、资金的回收、资金的增(保)殖、资金投入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等等。

(9)水资源风险管理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既有自然风险,如干旱、洪水等,也有由于人为的作用产生的人为的风险,如设备出现故障导致供水中断等,水资源风险管理研究这些风险的产生、降低甚至消除,提出风险发生情况下采取的应急对策措施。

(10)水资源利用保护技术管理

主要包括城市节水技术管理(工业、城镇生活节水)、农业节水技术管理、污水处理技术管理以及水资源配置技术、水利技术发展战略等等。

(11)水资源工程管理

我国的水利工程遍布江河南北,这些工程布局是否合理缺乏全局性的分析和研究。水资源工程管理就是结合社会、经济、环境等特点,研究水资源工程如何布局的理论与方法。在水资源工程布局过程中,要将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产业制度和产业规模等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谋划优化的水资源工程布局,取得高的综合效益。

(12)水资源数字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水资源的管理必将有传统的管理走向数字化管理,“3S”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将日益普及。水资源数字化管理就是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效率。数字河流(湖泊)、工程仿真模拟、遥感监测、决策支持系统等是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13)行业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具有多种功能,不同行业由于水资源利用方式、利用技术、利用效益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对水资源管理也不相同,水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行业特点。行业水资源管理就是分行业研究水资源管理,如农业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景观管理、工业水资源管理等等。

(14)国际水资源管理

世界有众多的国际河流,国际河流的开发利用,由于涉及到相关的国家,上下游之间的矛盾处理更加复杂,水资源管理更具有特殊性。国际水资源管理,是以国际河流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开发、利用、保护和协调等相关问题。

(15)水资源综合管理

涉及到水资源部门、行业和领域极其广阔,对水资源管理不能就就水论水,必须将其放在社会、经济、环境等复合系统中进行处理。森林管理、湿地管理、妇女在水资源管理中作用、WTO条件下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根据水资源状况通过国际国内市场进行水资源贸易(包括间接贸易,如进口高耗水产品,出口低耗水商品等),等等,是水资源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

3、水资源管理学与相关学科关系

3.1水资源管理学与水资源学的关系

水资源学是一门综合叉性学科,目前该学科还没有完全定型,正处于成长时期。通常认为,水资源学是对水资源进行评价并制定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规划,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以及对水资源实行科学管理和保护经验的系统总结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水资源学的基本理论体系是建立在水资源本身存在、运移、转化和调控的基本规律与系统论的基本观念和方法的结合上,研究的重点是建立在系统论基础上对水资源系统评价、开发和最优调控的基本规律。

水资源管理学与水资源学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他们在研究方向上有一定的交叉性,交叉点是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叉科学,在形成水资源学的过程中,也渐渐形成了水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水资源管理学渐渐成长。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水资源管理学所涉及的面更广泛,而且水资源管理学与管理学存在密切的关系。

3.2水资源管理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管理科学是一门应用多学科与多领域理论、方法、技术和知识的综合叉科学,其目的就是研究人类利用有限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方面的动态、复杂和创新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1995)。人的管理是管理学重要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中的管理对象是水资源,而管理学中管理的对象是人,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但管理是要靠人的智慧。因此,管理学的原理可以为水资源管理学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水资源管理学的发展为管理学延伸提供新的增长极。

水资源管理学也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

3.3水资源管理学与水文学的关系

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时空分布与运动规律并应用于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科学,作为水利科学的一部分,水文学的重要内容是地面水与地下水的观测、评估与预测,并为规划与管理提供依据。

水资源管理学需要水文学的支持,水文学为水资源管理学提供基础数据,水资源的管理就是以水文学提供的各种数据为依据进行调控管理水资源,水资源管理学的基础是水文学,两者关系非常密切。但水资源管理学所涉及的内容比水文学研究的范围更广泛。

4结语

水资源管理学是多学科交叉的年轻的学科,其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推动力和潜力,目前学术界尚未引起高度重视,相应的研究成果也不多见。作者初论水资源管理学,意在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探讨,推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和保护。值得说明的是,作者及其同事合作成果《水资源管理学导论》即将完稿,并出版发行,但愿能为《水资源管理学》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姜文来,水资源价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姜文来,杨瑞珍著,资源资产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王浩,王建华,秦大庸等,现代水资源评价及水资源学学科体系研究,地球科学进展,200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