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淡水资源危机

淡水资源危机

淡水资源危机

淡水资源危机范文第1篇

近30年来的工农业及城市用水较20世纪初分别上升了26倍、5倍及18倍,人类活动造成的海量污水排放又加剧了淡水资源危机,每年排向江河湖海的污水高达约5000×108m3,而每滴污水将污染数倍乃至几十倍的水体,使全球目前约有15亿人缺少可供饮用的干净水。

水资源不仅仅是一个环境和经济问题,同时也是社会、政治问题,没有足够可用的清洁淡水,人的寿命将缩短,人类活动就会失去生命之源;水资源紧缺将导致对水资源的争夺,从而有酿成暴力冲突的危险。因此,2002年8月联合国在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将水危机列为未来10年人类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

二、我国的水资源及保护利用现状

(一)用水效率低下

我国的高速经济增长是粗放式发展模式的,是以消耗大量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以水为例,水资源浪费严重,用水效率很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禹雪中提供的资料显示,我国每m3水实现的GDP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用水总量和美国相当,但GDP仅为美国的1/8;我国每增1万美元GDP耗水5045 m3,是美国的10倍,日本的24倍。

(二)污水为患

我国工业废水和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已由1980年的315×108m3上升到2002年的631×108m3,目前已大大超过此数字;所有污水除了排向江河湖海,使全国有超过1/4的河流、河段因污染而不符合灌溉用水标准――是我国最低一类的水质要求;更有甚者,还有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越来越多地直接用于农田灌溉,大量传染病菌、寄生病菌及超标的有毒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污染并影响粮食蔬菜品质,危及人们健康;有75%的湖泊水域已遭受显著污染,滇池、巢湖、太湖等主要淡水湖泊富营养化非常严重,有些水域已经丧失水体功能;10%的城市地下水日趋恶化,在118座受调查的大城市中,97%的城市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40%的城市为严重污染;全国有82%的人饮用细菌超过卫生的标准75%的浅井及江河水,受到有机和重金属污染的饮用水人口已达1.6亿。

三、实现水的可持续利用及污水资源化和水的循环经济,是解决淡水资源日益短缺的根本途径

为解决淡水资源短缺,沿海地区采用海水淡化技术。海水淡化,一是费用高;二是淡水产率低;三是海水淡化后的高浓度余水若不进行深度处理利用,返还大海,长此以往将给海洋生态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实际陆地上因生活和生产产生的污水及已被污染了的江河湖泊水即是淡水资源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实现水的可持续利用及污水资源化和水的循环经济,把已被污染了的江河湖泊水转化为生活的、工业的、农业的安全绿色用水,是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根本途径。

我国目前城镇污水处理几乎毫无例外地采用国外引进的生物化学法,由于该处理法的若干固有缺陷,因此该法的污水处理厂只能大而集中,这就造成了城市建设中的庞大的长距离的截污管网潜在的安全隐患。若欲保证城市有一清新的空气质量,污水处理设施应建于污染源头,即分散处理,堵住污染源。欲做到此,必须解决水处理的技术和经济问题。即技术要先进可行,经济要合理。微波水处理技术即能满足此条件。

微波水处理技术为集微波场对单相流或多相流流体的稀相选择性供能;微波对流体中吸波物质的物化反应具有的强烈催化作用;微波对流体的穿透作用及其杀灭微生物的功效等独特(与传统供能法相较)优点为一体的一种污水物化处理法。与传统污水处理法相较,微波污水处理法具有单位污水处理投资强度低、占地面积小、污水处理工程可大也可小型分散化(堵住污染源头)、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短、污水中污染物降解物化反应迅速、单位污水处理综合能耗低、单位污水处理运行费用低、污水中污染物清除彻底、污水处理进程不受环境温度及原污水污染物浓度的影响、污水处理过程中可根据需要随意开停、实现水的可持续利用及使污水资源化和水的循环经济、淤泥对环境不产生二次污染并可作为资源回归大自然、杀灭污水中病原体、把已被污染了的江河池塘湖泊水转化为生活的、工业的、农业的安全绿色用水等优点。因此,污水微波处理法将为从源头上消除因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给江河湖泊带入的污染,使人类生活步入水环境良性循环,解决人类面临的世界性“水荒”作贡献。

淡水资源危机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水资源 短缺 现状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 TV2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8-288-1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但发展,人口的逐渐膨胀,对作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水资源的需求量也逐渐变大,并且社会中存在着许多水资源浪费及利用不合理的问题,这使得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而我国虽然幅员辽阔,资源众多,但是在水资源的利用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将主要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进一步解决水资源问题提供一定的建议。

1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1.1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低

我国的水资源储量并不是十分丰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2280m3,是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标准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中水资源较为贫乏的国家之一。

1.2我国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绿色植被被大量砍伐,这严重损坏了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使得森林的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弱化了我国整体的生态环境。

1.2.1湖水萎缩,河水断流,湿地面积减少

由于生态及自然环境的破坏,再加上人类对水资源的过分利用以及开采,这使得我国的湖水、湿地面积以及河水发生了萎缩与断流的现象,尤其以黄河水的断流情况最为严重,据水资源管理委员会的统计,从1972年到1990年这二十九年间,黄河总计有过21年发生过断流的现象,并且存在着一年短两次流的现象,为黄河流域附近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诸多问题[1]。

1.2.2水土流失面积大

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绿色植被面积的大幅度骤减,致使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增加,成为了世界上水土流失情况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以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状况最为严重。这使得河流的含沙量增大,为水力资源部门的正常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3水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地区缺水状况较为严重

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空间分布不均。主要指水资源储量南方多、北方少,东南沿海多,西部内陆少;第二,时间分布不均。主要是指水资源在夏季储量骤增,而在春秋季水资源总量较少[2]。

1.4水资源浪费情况较为严重

由于国人对节约水资源的意识普遍存在着忽视与淡漠的情况,致使我国对水资源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尤其是农村的灌溉工程对水资源的浪费状况极为严重,城市居民也由于缺乏节水意识而对水资源存在着巨大的浪费。

1.5我国水资源的污染情况较为严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工业的发展十分迅速,而工业的生产必然会产生废水,再加上我国对工业废水排放标准的规定较为宽泛,管理也不是十分严格,这使得我国工业及大量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随意排放到了河流中,造成了对水资源的严重污染,这使得我国可以利用的水资源总量越来越少,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2有效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策略

鉴于水资源对人类生存所起到的作用十分重大,并且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如此严峻,危及到我国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努力做好我国的水资源治理工作变得极为重要,针对这种现状,下面将提出几种能够改善水资源短缺现状的具体策略。

2.1严格抓好对水资源的节约管理工作

由于我国的工业生产主要采用的是较为粗放的发展模式,在生产中对能源、水资源的消耗都十分巨大,而且工厂的排污水量也较大,这严重对我国的水资源造成了浪费和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水资源短缺情况。因此,努力做好对水资源的节约、工业污水的治理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3]。

2.2做好南水北调工程

作为能够有效缓解我国水资源南北分布状况不均衡的重要战略措施,我国要做好对南水北调工程的施工及监管工作。要从生态、社会、自然等各种因素考虑好这一工程的设计与实施工作,努力确保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实施。

2.3做好节约水资源的宣传工作,使节水意识深入每个民众的心中

由于我国民众的节水意识淡薄,致使我国的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为了较少城市居民对水资源的浪费,政府、组织及教育部门要努力向人们宣传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性,使他们重视对水资源的节约及利用问题,养成不浪费水、充分利用水资源的意识。

2.4研制海水、碱水的淡化技术

地球上的水资源中,有百分之97.46%的水是不能被人类利用的海水,淡水的含量只占2.54%,而能够直接被人们所利用的淡水则只有0.27%[4]。由于淡水资源有限,而海水资源却是相对十分丰富的。因此,研制出能够将海水淡化的技术,将是缓解世界性水资源危机的一项重大措施,对世界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解决具有着战略性的重要意义。当今我国虽然也在进行海水淡化工作,但是海水淡化的成本巨大,而且效率较低,因此研制出能够大量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的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对人工降雨及海洋冰块技术的利用,来开发新的淡水资源,有效解决我国淡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3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发展速度的提高,人类的生产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来那个越来越大,然而,由于我国对水资源的利用及管理中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造成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这严重阻碍了我国人民的正常生活以及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做好水资源的管理及治理工作则变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对我国的水资源短缺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能够有效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现状的措施,以期对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龙爱华,徐中民,张志强.西北四省区2000年的水资源足迹[J].冰川冻土技术的研究,2013,25(6):692-700.

[2]王新华,徐中民,李应海.甘肃省2003年的水足迹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0(6):909-915.

淡水资源危机范文第3篇

一、全球淡水资源现状

(一)地球水资源的概况

水乃生命之源,安全的淡水是维持地球上生命的基本要素。所有的生命都依赖于水,有水地球上的万物才得以生存、生长。据统计地球表面2/3被水覆盖,其中咸水占97.47%淡水仅占2.53%。冰川、积雪的淡水难以利用却占淡水总量的87%,而可利用的淡水少之又少主要是分布于地球深部的淡地下水和河流、湖泊、大气水,这些淡水仅占0.26%且最活跃更新最快。如果说缺少石油和其他燃料,我们可以用其他能源来替代,那么,如果没有洁净的淡水,没有干净的可饮用水,我们的未来将会是一个没有未来的未来。国际 自然 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孟加拉代表爱农·尼沙特在研讨会上说:“如果将世界上所有的水比喻为盛在一加仑罐子里的水,可供人使用的淡水量只相当于一汤匙——大约是总量的0.75%。”在21世纪的开端,地球上有10多亿人根本喝不上干净的水。大约24亿人得不到足够的可饮用水,每年大约还有340万人死于与水有关的疾病。有关专业人士预言:人类面临的下一个生态危机将是淡水资源短缺!

(二)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分配极不均衡

联合国和斯德歌摩环境研究所报告1995年世界1/5的人得不到洁净的水。2025年面临缺水困境的人将增至2/3,2050年世界1/3的人得不到洁净水。 有些地区大水泛滥,而有的地区却因干旱而导致居民死亡——或者沦落成难民而举家迁移。加拿大有着与

起初,区域性的或双边的国际条约构成全球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制度的重要部分。如1978年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签订的《美加大湖水质协定》。《协定》的宗旨是“恢复并保护大湖流域生态系统的、水体的、化学的、物理的和生物学的完善性”。1998年通过的《保护莱茵河公约》,该公约从整体的角度看待莱茵河生态系统的可持续 发展 ,将河流、河流沿岸与河流冲击区域一起考虑。

随后,1966年国际法协会通过了《赫尔辛基规则》是淡水资源的全球保护的里程碑,在条约中提出了 现代 国际流域的概念,为国际河流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了依据。“赫尔辛基规则”宣告国际流域利用的国际法一般原则;确认国际流域内的每个国家都有权利合理公平地利用国际流域内的水资源;提出并界定流域水的 自然 分成结构水质;各国不应对国际流域内的水造成任何新形式的污染或加重现有的污染程度,从而可能对流域内另一个国家的境内造成严重损害,国家应为减少各种现有的污染采取一切合理的措施,以便不在流域内另一个国家的境内造成损害;关于国际河流利用产生的争端,应按联合国精神以和平解决。 1997年根据国际法委员会的条款,联合国大会通过《国际水道非航行利用法公约》这一法典化文件。它包括四方面的内容:(1)适用于所有国际水道的一般规则;(2)实施这些规则的程序规则;(3)关于淡水保护、保持和管理的实质条款;(4)关于水道国缔结协定的条款。该公约的目的保障国际水道的利用、开发、保存、管理和保护,并为当代人及后代人而促进对国际水资源保护。

总的来说,当前国际环境法在国际水资源保护制度上已经构建了一整套原则和规则。对国际淡水资源 法律 制度的研究对指导国内立法具有积极意义。

四、国际淡水资源的保护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淡水资源危机范文第4篇

21世纪将是水的世纪。20世纪初,国际上就有"19世纪争煤、20世纪争石油、21世纪争水"的说法,第47届联合国大会更是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号召世界各国对全球普遍存在的淡水资源紧缺问题引起高度警觉。从全球范围来看,根据联合国统计,全球淡水消耗量20世纪初以来增加了约6-7倍,比人口增长速度高2倍,全球目前有14亿人缺乏安全清洁的饮用水,即平均每5人中便有1人缺水。估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近1/3的人口(23亿)缺水,波及的国家和地区达40多个,中国是其中之一。中国被联合国认定为世界上13个最贫水的国家之一。我国淡水资源总量名列世界第六,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l/4,位居世界第109位,而且水资源在时间和地区分布上很不均衡,有10个省、市、自治区的水资源已经低于起码的生存线,那里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500立方米。目前我国有300个城市缺水,其中110个城市严重缺水,他们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和沿海地区,水已经成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期,有专家估计,2030年前中国的缺水量将达到600亿立方米。因此,为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淡水资源问题的解决已迫在眉睫。

二.解决水危机的途径--海水淡化

地球表面的2/3被水覆盖,可谓水资源极为丰富,但地球上水的总储量中97%是咸水(包括海水和苦咸水),在余下的3%的淡水中,又有7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冰川、冰雪。人类实际可利用的淡水只占全球水总量的0.7%,而且大部分属于不可再生的枯竭性地下水。

解决淡水紧缺问题有很多途径,核心原则是"开源节流",地表水资源较丰富地区,可建蓄水工程;地表水资源贫乏地区,可实施跨流域调水;海水和苦咸水淡化;此外还有废水利用、治理水污染、节约用水等。

"开源"方面,在我国,地下取水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为此几十年来兴建了一批大型蓄水工程和跨流域调水,并大力提倡和推动污水回用和水的再利用。但兴建新的蓄调水工程,投资比过去大大增加,而跨流域引水则随着调水距离越来越远,调水成本越来越高,加上被引水地区的环境危害和间接经济影响以及引水的质量问题,远距离调水的传统办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而最为关键的是,这些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增加淡水资源的总量,我国淡水紧缺的问题依然十分严峻。

我国海岸线的总长为32647公里,被列为海洋大国,而且沿海和中西部地区拥有极为丰富的地下苦咸水资源,在地下取水和跨区域调水受到越来越多的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开发利用海水和苦咸水资源,进行海水(苦咸水)淡化就成为开源节流、解决我国淡水紧缺的一条有效的重要战略途径。而且,发展海水(苦咸水)淡化技术,向大海要淡水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共识。

三.海水淡化技术及发展

1.海水淡化方法

海水淡化,亦称海水脱盐,是通过装置和设备除去海水中盐分并获得淡水的工艺过程。海水淡化的方法可分为蒸馏法和膜法。

海水淡化的蒸馏法主要有:多级闪蒸(MSF)、低温多效(LT-MED)和压汽蒸馏(MVC)三种技术。前两种技术主要采用蒸汽作热源,多与电厂结合、抽取透平的乏汽制造蒸馏水。压汽蒸馏技术是利用热泵蒸发技术,它仅使用电能,应用对象主要是没有热源的岛屿地区。膜法主要指反渗透(RO)技术,它利用半透膜,在压力下允许水透过而使盐分和杂质截留的技术。

海水淡化是当今世界竞相研究的高新技术,美、法、日、以色列等国的技术已经非常发达,而且已形成海水淡化产业。我国的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始于50年代,经过40多年的发展,也培养和锻炼了自己的海水淡化专门人才,组建了一些专门科研开发机构,在蒸馏淡化、反渗透两大技术领域,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的攻关,多项工程的实践,已具有较丰富的经验。但由于人们对海水淡化的认识不完全,国家经费投入少,使这项技术不能得到很快地发展。

2.海水淡化的能耗与成本

在海水淡化技术已成熟的今天,经济性是决定其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在国内,"成本和投资费用过高",一直被视为是海水淡化难以大胆使用的主要问题,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认识"问题。

目前世界上常用的淡水取用方式主要有地下取水、远程调水和海水(苦咸水)淡化三种。开采地下水作为一个重要的开源措施,工程量小、成本低,这是很吸引人的优点,但地下取水受资源条件限制很大,而且许多地区多年来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已形成地下漏斗,造成房屋倾斜,甚至导致了海水倒灌等环境危害,地下水的开采已经受到制约。

远程调水,目前并没有把工程投资费用以及被引水地区的间接经济损失计算在内,仅以日常运行费用、管理费计算其成本,这与真正成本相差很大。其实引水工程,除了巨额的投资之外,还要占用大量耕地,还存在被引水地区的环境危害等问题。如引黄济青(岛)工程,占地达6.2万亩,还会造成黄河断流、植被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而生态环境的破坏在经济上是难以估量的。80年代实施的引滦入津工程,时至今日每立方米成本仍达2.3元左右,距离天津市民的用水价1.4元有0.9元的政府补贴。专家预测,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长江水流到北京,按现行不变成本计算,综合成本在5元/立方米以上,甚至有专家预测每立方米将达20元。美国有资料认为,远程调水超过40公里,成本将超过海水淡化。

对于海水淡化,能耗是直接决定其成本高低的关键。40多年来,随着技术的提高,海水淡化的能耗指标降低了90%左右(从26.4kwh/m3降到2.9kwh/m3),成本随之大为降低。目前我国海水淡化的成本已经降至4-7元/立方米,苦咸水淡化的成本则降至2-4元/立方米,如天津大港电厂的海水淡化成本为5元/立方米左右,河北省沧州市的苦咸水淡化成本为2.5元/立方米左右。如果进一步综合利用,把淡化后的浓盐水用来制盐和提取化学物质等,则其淡化成本还可以大大降低。至于某些生产性的工艺用水,如电厂锅炉用水,由于对水质要求较高,需由自来水进行再处理,此时其综合成本将大大高于海水淡化的一次性处理成本。可见,如果抛开政府补贴等政策性因素而单从经济技术方面分析,海水淡化尤其是苦咸水淡化的单位成本实际上是很有竞争力的。

几种淡水获取方式的成本比较单位:元/立方米

取水方式平均成本

开采地下水限制开采量

远程调水引滦入津:2.3元/立方米(直接成本)

南水北调:5-20元/立方米(到北京平均水价)

海水淡化海水:4--7元/立方米(综合成本)

苦咸水:2--4元/立方米(综合成本)

在我国,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长期以来一直没有良性的水价形成机制,自来水的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政府负担着巨额补贴,自来水的价格普遍偏低,目前自来水的价格一般为1.5-2元/立方米,随着淡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化规模效益的显现,海水(苦咸水)淡化的成本将会越来越低。2000年10月朱熔基总理在南水北调座谈会上强调:"要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逐步较大幅度提高水价,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随着淡水资源的日趋缺乏,各个城市节水措施已经出台,实行自来水限量使用,超标加价。由此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一方面海水淡化成本不断降低,另一方面自来水的价格不断上涨,两者将越来越接近,自来水价格甚至将高于苦咸水淡化的成本,海水淡化的成本问题将得以解决。成本问题的解决将会对海水淡化的广泛应用及产业化进程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建立海水淡化产业刻不容缓

1.国内外海水淡化产业

早在400多年以前就有人提出海水淡化的问题,进入20世纪后,海水淡化技术随着水资源危机的加剧得到了加速发展,70年代以来,更多的沿海国家由于水资源匮乏而加快了海水淡化的产业化。目前,无论是中东的产油国还是西方的发达国家都建有相当规模的海水淡化厂。沙特、以色列等中东国家70%的淡水资源来自于海水淡化,美国、日本、西班牙等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淡水资源也竞相发展海水淡化产业。截至1997年底,全世界单台产量在100吨/日以上的海水淡化设备,日产水量就已达2300万吨,且一直以10%-30%的速度增长,由此带动了淡化水产品提供、设备制造、工程安装、技术服务等整体海水淡化市场的巨大需求。目前世界上每年海水淡化市场的成交额已达数百亿美元。在我国,海水淡化年产量也已超过了千万吨。

中国是继美、法、日、以色列等国之后研究和开发海水淡化先进技术的国家之一,继西沙群岛日产200吨电渗析海水淡化装置成功运行后,又先后在舟山建成了日产500吨反渗透海水淡化站,在大连长海建成日产1000吨海水淡化站。日前,我国最大的日产18000吨苦咸水淡化工程在河北沧州建成投产。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淡水需求量急速增加,加上北方多年干旱,国家对海水淡化产业化已非常重视,国家、集团公司、个体投资者都看好这一行业,海水淡化产业化将很快上腾飞的翅膀。

2.海水淡化的潜在大市场

海水淡化业市场主要包括有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安装、淡化水产品提供、技术服务等等。

从国际市场方面来看,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多数沿海国家由于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都直接卷入了海水淡化的发展潮流。无论是中东的产油国还是西方的发达国家,都建设有相当规模的海水淡化厂或海水淡化示范装置,北欧、南美和东亚地区每年海水淡化设备进口和工程安装市场有近100亿美元,且仍在高幅增长之中,南亚、中亚和非洲也有众多的海水淡化潜在用户。海水淡化的国际市场规模巨大。

从国内市场方面来看,针对我国的国情,海水淡化可定位于市政用水的补充,以缓解供水紧张状况,同时也可用于废水资源化,达到废水回用的目的。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水资源极其丰富,西部地区则有相对丰富的苦咸水资源,这为我国发展海水淡化产业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我国淡水资源的紧缺已众所周知,每年全国缺水数百亿立方米,因缺水影响的国民产值达数千亿元。可见工程设计、设备制造、淡水提供、技术服务等海水淡化产业具有广阔的国内市场空间。

针对海水淡化设备制造市场而言,目前我国已基本具备了海水淡化设备的加工制造能力,质量保证体系也可以满足要求,其设备制造成本比国外至少低30%左右,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价格竞争能力。

3.海水淡化产业投资价值与利润空间

我国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政策支持对海水淡化产业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将海水淡化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中,作为实现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推广示范工程技术。海水淡化产业化所必需的环境正在日益改善,海水淡化的产业化基础已基本具备,在日渐成熟的国内外环境中,我国的海水淡化产业即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

在工业社会里,人们将产业定义为技术加资本。目前,我国的海水淡化技术比较成熟,进入了商业化阶段,该行业巨大的经济发展空间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进入。纽约投资企业贝尔-斯特恩公司首席投资战略家伊丽莎白·麦凯认为,水业将是21世纪最大的行业,而作为未来水业发展方向之一的海水淡化产业,其投资价值相当看好。华尔街专业人士分析,继IT股和生物股之后,海水淡化公司的股票将成为投资者一致看好的炙手可热的新兴成长股。

淡水资源危机范文第5篇

一、XX年几项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下大力量抓好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项目是推动水利建设的主要动力,水利建设的发展关键在项目。今年以来,我们抓住国家支持“三农”的有利时机,下大力抓了项目跑办工作。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项目跑办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分头行动,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因素和关系,跑市局、进省厅,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经过不懈努力,已争取到咸淡混浇节水项目、危桥改造项目、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和人饮安全项目等,共争取项目资金达到870多万元。项目的实施,为我县“xxx”水利事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大力实施咸淡混浇和危桥改造工程建设,造福全县人民

实施咸淡混浇和危桥改造工程,是县委、县政府为群众办的两件实事,同时也是县政府今年的两项重点工作。咸淡混浇工程是节约淡水资源,解决群众浇地难的一项“民心工程”。为保证咸淡混浇节水工程质量,使之达到节能、高效的目的,我们认真总结前两年的经验,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管理,并与相关的乡村和施工单位签订了责任状,保证每眼井都建成优良工程。目前全县已完成咸淡混浇井组380个,到11月底可完成全年400个井组的建设任务,据测算,今年建设的咸淡混浇工程,使农民节省浇地成本400余万元。

危桥改造,是广大群众企盼已久的大事,为做好危桥改造工作,由局长亲自带队,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全县的危桥进行实地勘察,提出改造建议,为确保工程质量,水利工程公司抽调精干技术力量,对每座桥精心施工,到目前已维修3座,新建5座。今年10月16日,全市召开节水灌溉暨农村水利建设工作会议在我县召开,县委常委、农工委书记解兴堂同志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省水利厅、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和各县市区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观考察了我县咸淡混浇和危桥改造工程,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3、认真搞好节水示范项目建设,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

经我局积极争取,全力跑办,总投资87.41万元的“08节水灌溉示范项目”落户我县广川镇,示范区面积3600亩,涉及三个村。项目建成后,使1850人受益。我局组织精干力量,编制规划,实地勘测,并经过省统一招标,所需物料全部送到田间地头,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施工,认真做好工程配套、管道安装工作,该项工程于11月底全部完工,工程的实施为在全县推广高标准节水技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今年以来,全县新打农田灌溉更新机井42眼,新铺设地下防渗管道5.2万米,新增节水面积1.8万亩,基本实现了农田灌溉全程管道输水。

4、积极做好人饮安全工程建设,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XX年我县的人饮安全工程主要是改水降氟和集中供水工程,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我们以王千寺镇、梁集乡为试点,完成投资272万元的两个集中供水厂和8个村人饮安全工程。目前,梁集供水厂已完成了办公用房、净水池、加压泵房、围墙等设施建设,设备安装已基本完成;王千寺供水厂正在建设之中;8个人饮安全村已完成7个村的打井工程,并着手安装降氟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