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淡水养殖

淡水养殖

淡水养殖

淡水养殖范文第1篇

1.1底部增氧方式

底部增氧方式是一种立体曝气增氧技术,是近几年从充气式增氧技术发展而来的增氧式技术。底部增氧方式的典型机型是微孔曝气增氧机,该增氧机由风机与管道构成。微孔曝气增氧机主要是在水体底部进行增氧,而风机的功率和管道布管的密度大大影响这增氧机的增氧能力。微孔曝气增氧机的安装过程比其他增氧机要复杂许多,第一步是在水体底部铺设微孔管道,然后利用风机对管道进行加压,使微孔中冒出的微细气泡呈现弥散状态,这样微细气泡可以一边上升一边与低溶氧水体进行融合,从而提高水体底部的溶氧水平。

1.2平衡增氧方式

平衡增氧方式是在水体净化技术基础上进行增氧设计的。该设备的典型代表是耕水机,耕水机的缺点是功率小、转速低,增氧能力和瞬时增氧的效果也不如传统的增氧机好。但该种设备也具有传统增氧机所不具有的优势,该设备能够24h不间断地低能耗运行,以使表层的富氧水与底层的缺氧水进行不间断的置换,从而提高水体的整体溶氧水平,缓解水体底部的缺氧状况。

2淡水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技术的应用现状

2.1机械增氧设备的总量仍然不足

当前我国在增氧机方面增长的速度很快,但是总量不足,现有设备数量难以满足高产高效养殖的需要。一般情况下,增氧机的数量是与淡水养殖的面积和养殖密度成正比的,也就是说,养殖水面越大、密度越高,那么对增氧机的需求量就会越大。但是按照我国现有增氧机的动力效率和有效的增氧面积计算,产量在15000kg/hm2以上的,每66.67hm2的养殖面积至少要配备3kw的增氧机134~167台,现有的设备数量是不能满足如此高产高效淡水养殖的需要的。

2.2设备结构不尽合理

当前的增氧机格局是叶轮式增氧机占主导地位,而其他增氧机的增速缓慢。这是由于淡水水产养殖户的从众心理,他们愿意选择大家都选择的增氧机,而忽略了水产养殖的品种问题。据相关统计显示,叶轮增氧机一度上升到增氧机总量的99%,这就导致设备的现状不仅与名特优水产养殖强劲的发展趋势相背离,其增氧方式也违反了淡水养殖品种的生活习性。

3几种机械增氧方式在池塘养殖中的增氧性能比较

3.1机械增氧方式对增氧性能的影响

3.1.1叶轮增氧机

叶轮增氧机在清水试验中的增氧能力和动力效率指标要高于水车增氧机和螺旋桨增氧机。这是由于叶轮增氧机在水体中的混合与提升能力较强,能获得较大的氧液接触面积,增氧性能会很好。

3.1.2水车增氧机

水车增氧机在清水试验中的增氧能力和动力效率指标略低于叶轮增氧机,而高于螺旋桨式增氧机。这是由于水车增氧机在水体的中上层的推流能力和混合能力较强,其氧液的接触面积也会较大。水车增氧的适用范围是水深1m左右的浅池。

3.1.3螺旋桨增氧机

螺旋桨增氧机在清水试验中的增氧能力和动力效率指标要远低于叶轮增氧机和水车增氧机。这是由于螺旋桨增氧机在整个水体中的推流能力和混合能力较弱,在池塘试验中底层的溶氧值有明显提升,但上下层溶解氧的均匀性较差。

3.2机械增氧方式对不同深度水层增氧能力的影响

由于淡水水产养殖中养殖品种的不同,那么对淡水增氧的方式要求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叶轮增氧机的性能较好,能够同时提升淡水池塘中不同深度水层的溶解氧;水车式增氧机的优势是能提升水体中上层的溶解氧,而对水体底层溶解氧的提升能力较差;螺旋桨增氧机的突出优势则是提升水体底层的溶解氧,其对水体中上层溶解氧的提升能力则较弱。

4淡水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技术的发展趋势

4.1增氧设备的节能低耗、高效可控发展趋势

淡水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向着低耗、高效的方向发展。这是由于传统的增氧设备具有高耗能低效率、依靠人工操作的缺点。因此,要致力于机械增氧设备水平的提升和智能操控系统的研究,这将是今后机械增氧技术的发展重点和方向。

4.2混合增氧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淡水养殖范文第2篇

一、养殖池塘的选择

1.养殖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池塘底质可以是泥沙或者是沙质,避免在酸性土壤处建池。养殖池塘要有注排水系统,此外还要选择交通方便、有电力供应等因素。

2.池塘挖成长方形为佳,长宽比约为3:1,水深1.5~2米,塘堤宽度不小于2米。

3.养殖场配备好发电机和增氧机。

二、虾苗的选取

1.优质的虾苗是提高存活率和高产的保证。选购健康活泼、无病菌规格整齐的虾苗。虾苗规格1.0~1.5厘米,规格太小的虾苗成活率低。2.虾苗的淡化。虾苗的淡化是南美白对虾在淡水中养殖成功的重要环节。淡化过程应该要循序渐进,让虾体有个适应过程。淡化水体每天淡化的盐度不应该超过1‰,一般淡化的海水比重为1.015~1.018,在淡化过程中每天降低比重3~4个单位,在降到1‰时,可将虾苗移入淡水池塘。3.虾苗的放养。选择水温20℃以上,放苗应选择晴天上午或者傍晚进行,雨天及中午大太阳的时间禁止放苗。在水质良好,配备增氧设备的土池中放养密度可4~5万尾/亩。

三、饲养管理

淡水养殖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淡水养殖 水质调控

一、水质参数

1.生物因子

包括野杂鱼及其鱼卵、水绵、饵料生物和微生物等。野杂鱼及其鱼卵随水源进入养殖池, 在生长与繁殖过程中, 轻者与养殖品种争夺饵料和生态位, 重者会残害养殖对象, 尤其是在养殖对象的苗种阶段。水绵呈丝状, 容易缠绕鱼苗, 对鱼苗的危害较大。水源中饵料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饵料生物量的多少, 对养殖也有一定的影响。饵料生物丰富, 可以增加产量, 反之则会降低产量。为避免野杂鱼及其鱼卵进入养殖水体, 可以采取过滤的方法; 对于水绵的去除可以采取 0.001‰的硫酸铜或 0.001‰的石膏浆泼洒的方法。

2.理化因子

主要有 pH 值、溶解氧、溶解盐类和有害物质等。养殖水体的 pH 值对鱼类的安全范围为 6~9。鱼类最适宜生长发育的 pH 值范围为 7.5~8.5, 虾类适宜的 pH 值为 7.8~8.6, 河蟹适宜的 pH 值为 7.6~8。pH 值超过 9.5以上或是低于 4.5 以下都会直接造成鱼类的死亡。大多数鱼类健康生长对水体的溶解氧要求为 6 毫克 /升, 鱼种为 7 毫克 / 升。水中溶解氧高, 可以抑制和减轻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对鱼类的毒害作用,提高鱼类食欲和饲料利用率, 促进鱼类生长发育。养殖水体中的营养盐类主要有硝酸盐、磷酸盐和硅酸盐等。如果营养盐类太多, 使水太肥, 耗氧量也大, 可能造成鱼类缺氧中毒的危险。因此, 采取施肥的方式要注意适当, 少量多次控制主要营养盐类的浓度。一般每升水中控制硝酸态氮含量在 2~3 毫克、铵态氮含量在 0.1~1 毫克、磷酸盐中的五氧化二磷含量在0.1~1 毫克、硅酸盐中的二氧化硅含量为 2 毫克时, 这样的水质条件有利于养鱼高产。

二、水质理化因子调节

水质理化因子包括pH、溶氧、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水质理化因子的调控应建立在水质监测的基础之上。只有了解水质理化指标的情况,再结合水生动物生长所需要求,才能有效调控水质理化指标。

pH:一般要求淡水pH为6.5~8.5,海水7.0~8.5,具体因不同水生动物而异。河蟹的最适pH为7.5~8.5,在养殖过程中,可适当使用生石灰来调节水体和底泥的pH值,在夏季高温季节,一般每隔10~15天撒一次生石灰,每亩用量15~20千克。既能促进河蟹生长和蜕壳,还能起到消毒防病作用。

溶氧:溶氧是养殖鱼类最重要的因素,实际养殖中,池水溶氧应保持在5.0毫克/升以上才有利于水生动物的生长。溶氧不足会影响鱼类等水生动物的摄食。溶氧充足可以使水体中有害物质无害化,降低有害物质的毒性,为水生动物营造良好的水体环境。实验表明,当池水溶氧低于4.0毫克/升时,河蟹食欲明显减退;低于3.5毫克/升时,几乎停止摄食,因而,关注池水溶解氧的变化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池塘鱼产量超过500千克以上必须使用增氧机,在河蟹养殖池塘定期使用“粒粒氧”来提高溶氧含量,每亩水深1米用“粒粒氧”200克,全池抛洒,每10~15天使用一次,有效增加水体溶氧,增加河蟹的体质和抗病能力。在高温季节,当鱼类因缺氧浮头时开动增氧机,同时泼洒“富氧”来解救浮头情况,反之造成鱼儿泛塘死亡。

氨氮、亚硝酸盐:氨氮、亚硝态氮超标会影响池塘鱼类生长,严重超标时极易导致鱼类中毒、发病,甚至大批死亡。调节水中氨氮、亚硝态氮的具体措施有:

一是通过增氧机或增氧剂增氧,当池塘中氧气充足时,氨氮等有害气体可散逸到大气中,亚硝态氮可转变为对鱼类危害较小的硝酸盐,硝酸盐最终被水生植物吸收作为营养物质或经过水体交换从池塘中排除。

二是泼洒沸石粉30~50千克/亩,利用沸石粉的吸附作用,降低水体中的氨氮、亚硝态氮,氨离子交换吸附于表面并沉降至池底,从而起到降氨作用。

三是使用水质改良王、排毒养水宝、改水霸王、水体降毒素等,任选以上一种水质改良剂,亩用500克,可起到降解氨氮、亚硝态氮的效果。

四是使用新研制的水质改良剂——速效底改、底必净,每亩水体用400~500克,直接撒施即可深入池塘底部,彻底改善底质,快速降解底泥中的氨氮、亚硝态氮等有害物质。

五是使用微生物制剂——水博士或复合芽孢杆菌100~125克/亩·米,全池均匀泼洒,同样起到降低氨氮、亚硝态氮的效果。同时使用生物制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使用时水温应保持在15~38℃;②用水稀释活化后,在晴天上午10时左右使用最佳;③使用后正常情况下5天内不要换水,使用前3天、后5天内不要施用消毒剂。只有正确使用微生物制剂,才能通过环境因子的作用来体现最佳效果。硫化氢:硫化氢具有毒性。在养殖水体中硫化氢含量达0.1毫克/升时就可影响幼鱼的生长和生存,当达到0.3毫克/升时可使鲤鱼全部死亡。控制硫化氢具体措施提高水中含氧量,严重的鱼池可施用底必净、粒粒氧、富氧。

三、水生植物栽培

水生植物对水环境的调节非常重要。一些水生植物不仅能降低水中氨氮、亚硝态氮等有害物质,还能吸收水体中的氮、磷,避免水体富营养化,同时还能作为鱼类的饵料。如在河蟹池底种植苦草、轮叶黑藻,水面设置水花生、水浮莲等水草,有利于改良水质,促进河蟹蜕壳和生长。当然,一些主养滤食性鱼类和贝类的池塘不宜栽种水草,以免因浮游生物量的下降影响产量。

总之,水产养殖中的水质调控是养殖管理的重要环节,使用新研制的水质改良剂——速效底改、底必净及微生物制剂——水博士等水质改良产品,来营造良好的水生动物生长环境,结合科学的养殖技术,才能保障养殖生产高产高效,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兴龙,关瑞章,Claude E.Boyd. 应用矿物盐改良池塘水质的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 2009,(06) .

淡水养殖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龙虾;淡水;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 S966.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4-0268-01

合肥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拥有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其水面积较大,达到15.3万hm2。合肥市水资源十分丰富,是安徽省渔业大市。长丰县、肥西县、肥东县、巢湖市、庐江县荣获“2013年度安徽水产大县”称号,长丰县首次入选安徽水产大县。笔者根据多年水产技术工作实际,对龙虾养殖技术进行了总结。

1 养殖设施准备

对于池塘,以深1~2 m,面积3 335~6 670 m2为宜,池底平坦,以壤土为好,要求土质较硬,水位易控制。对于池塘水,要求无污染,水渠排得出、灌得进,按照高灌低排的原则,并且池塘保水性较好。另外,由于小龙虾易于逃逸,通常用钙塑料或塑料薄膜建好防逃设施,并于池塘四周用木桩或竹桩围起防逃网。围栏高度60~70 cm,埋入地下大约20 cm。

2 清塘消毒

池塘消毒有2种方法:一是漂白粉消毒,用量450 kg/hm2,将漂白粉完全溶化后,进行全池喷洒[1];二是生石灰消毒,用量750~1 500 kg/hm2,池塘留水5~10 cm,将生石灰溶化后进行全池喷洒,第2天对池底进行搅动,经过3~5 d后进行晒塘。

3 施足基肥

施足底肥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促进浮游动物和藻类的繁殖,浮游生物可作为虾苗的饵料,可以促进虾苗的生长[2];另一方面,可以稳定水质。但是应该注意施肥用量和方法,正确施用方法为将肥料埋入泥中,深度15~20 cm,不可直接洒入池塘水中,以免造成水体污染。如果池塘淤泥较少或是新开的池塘应多施,施用量1 500~4 500 kg/hm2;如果池塘淤泥较厚,则不施或少施。肥料种类以生物有机肥为佳,牛粪、鸡粪或猪粪次之。

4 种植水生植物

池塘中种植水生植物作用较大,一是水草可以供小龙虾栖息和攀爬,起到优化生态和较大隐蔽的作用,减少以强欺弱;二是水草可以作为小龙虾的饲料,池塘中水草的覆盖度不小于60%;三是可以净化水体,平衡水体环境,吸收水体中有害物,防风浪[3]。水草种类有水葫芦、水花生、苦草、伊乐藻、菱草、轮叶黑藻等水生植物。水草种植面积以占池塘面积的50%为宜,有条件的还可以在水体底部放一些树根、竹筒、空易拉罐等,这些是小龙虾最喜爱的栖息场所。

5 虾苗虾种放养

长丰县大多采用夏季放养,时间在7月中下旬,以当年孵化的第一批稚虾为主,放养量45万~60万尾/hm2,稚虾规格0.8 cm以上。对于苗种有严格的质量要求:一是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生命力强;二是虾苗虾种都是人工培育的,对于野生种需要经过驯化才能放养;三是规格整齐,同一池塘放养的虾苗虾种需规格一致,虾种规格为3 cm左右,稚虾规格0.8 cm以上。

对于虾苗放养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为了杀灭致病菌和寄生虫,放养前应用3%~5%食盐水浴洗10 min;二是针对外地购来的虾种,需先浸泡1 min,然后提起搁置2~3 min,如此反复2~3次,以提高成活率;三是对于夏季放养可选择在阴雨天进行或晴天早晨,减少阳光曝晒;四是为了改善池塘水质,充分利用饵料资源,可在池塘中放养鲢鳙鱼[4]。

6 科学投喂

第一,按照小龙虾的生活习惯来投喂。由于小龙虾大多喜爱在夜间活动,因此在上午、下午各投喂1次,以下午为主,占总食量的70%左右。投喂时采用定量、定时、定质的投喂方式,确保喂足喂匀,确保每只虾喂饱,减少稚虾之间的争食。第二,根据小龙虾不同发育阶段对饲料的要求进行投喂。一是稚虾、幼虾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以水生昆虫幼体和枝角类、轮虫、桡足类等为食;二是成虫阶段。以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为食。另外,8―10月小龙虾生长季节,多喂一些青绿饲料、豆饼,适当投喂一些动物性饲料;到了冬季则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在小龙虾放养后,对于水体要进行追施肥料、培肥水质[5]。第三,根据天气情况、水质变化进行投喂。小龙虾适宜生长温度为20~32 ℃,5―6月或8―10月,小龙虾需食量大,多喂干饲料或混合饲料。但是遇到连续阴雨天或水质过浓,要少喂饲料;天气晴好时要多喂;小龙虾蜕壳时要少喂,蜕壳后要多喂[6]。

7 日常管理

一是每天进行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二是调控水质,每隔15~20 d换水1次,保持pH值为7.0~8.5;每隔20 d喷洒生石灰水1次,用量150 kg/hm2。同时保持水位稳定,不能忽高忽低;三是对于蜕壳场所进行管理,大批虾蜕壳时严禁干扰,并增加适口饲料,防止相互残杀。

8 参考文献

[1] 王全蛾.池塘龙虾养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4):293-294.

[2] 江山.淡水小龙虾无公害健康生态养殖技术[J].科学养鱼,2016(2):26-27.

[3] 王春华.小龙虾池塘养殖管理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13(1):66-67.

[4] 吴启柏.潜江市小龙虾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2.

淡水养殖范文第5篇

1 概况

罗非鱼是我国淡水水产品出口量的主导品种之一。2008年,全国罗非鱼产量已超过120万吨,出口量超过21万吨,出口额http://4.5亿美元。罗非鱼是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品种之一,也是最具产业化发展条件的品种,已走上产业规模化发展道路。

2 罗非鱼的主要品种

目前,罗非鱼的主要养殖品种有莫桑比克罗非鱼(俗称非洲鲫或越南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以及各种组合的杂交后代等,当前主要养殖的是奥尼杂交种及尼罗罗非鱼经过选育的吉富罗非鱼。罗非鱼是近年才大力推广的优良新品种。由国际水生生物资源管理中心等机构通过对4个非洲原产地直接引进的尼罗罗非鱼的品系(埃及、加纳、肯尼亚、塞纳加尔)和4个亚洲养殖比较广泛的尼罗罗非鱼品系(以色列、新加坡、泰国、中国台湾)经混合选育获得的优良品系,目前吉富已选育到17代,吉富品系每向下选育一代,其生长速度就加快6-12%,其生长速度的确是很快的。

3 罗非鱼的成鱼养殖

3.1 新建鱼塘和旧鱼塘改造 鱼塘面积尽可能建成15亩以上,有条件的还可更大一点,水深3-4米,要求东西南北宽,有利阳光照射和增氧,要有水源,排灌方便,交通条件好,经验证明塘大水深养大鱼,随着面积增大单位放养量可以随着增加,塘面大溶氧条件好;旧塘要进行改造,具体做法是小塘改大塘,浅塘改深塘,低产塘改高产塘,死水塘改活水塘。池塘条件的好坏,直接决定鱼产量的高低,好的鱼塘,亩产1500-2000公斤不成问题。应提倡精养高产,不提倡广养低产,广养低产大大浪费资源,浪费人力、 物力、财力。

鱼塘的清理消毒,把鱼塘水排干或尽量排得最低,这样可以节约药物和开支,清塘药物有:(1)生石灰。将石灰先溶于水,全塘泼洒。用量:塘水0.2-0.3米水深时用量50-75公斤,水深1米时用100-150公斤。(2)茶麸(茶籽饼)清塘,如果是饼状的先打成粉,侵泡后全塘泼洒。用量:0.2-0.3米水深时亩用量10-20公斤,1米水深时,用25-30公斤。(3)漂白粉清塘,水深0.2-0.3米时,亩用量1公斤,1米水深时亩用1.5-2.5公斤。

几种药物比较起来,生石灰效果好,但成本高,劳动力强度大,茶麸使用简单,成本低。用方面有时由于质量关系等,要适当调节用量,最起码要把原塘的小罗非杂鱼等毒死。清塘的同时,清理过多淤泥,堵塞漏洞,并晒塘7天,进水时,进水口要用40目网片过滤,接着做好放鱼种准备。

3.2 罗非鱼苗好坏的鉴别和选择 要选用比较有信誉的种苗场,鱼苗优劣的鉴别:(1)同种鱼规格整齐,体色鲜艳有光泽,有粘液,体表光滑不粗糙。(2)行动活泼,集体游动,逆水而游。(3)鱼体不损伤,鳞片和鳍条整齐。

3.3 鱼塘放养的品种和数量(以罗非为主) 这里介绍亩产1000公斤以上的精养高产放养模式,见表1。

表1 池塘鱼种放养情况

3.4 鱼种运输 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塑料薄膜袋充运输。二是帆布桶专车运输,采用哪种方法,主要决定于鱼种的规格,一般来说鱼种体长超过5厘米,最好采用帆布桶运输,防止鱼类背鳍刺穿薄膜袋造成漏气死亡。

3.5 鱼类配合饲料的投放 配合饲料是根据鱼类各个生长期的营养需要人工配制的饲料。罗非鱼粗蛋白质在28-35%的配合饲料即可。(1)投放量,原则上按体重比例投放,小鱼比例高,大鱼比例小,鱼种阶段投蛋白质较高的饲料,按体重4-6%,成鱼阶段按2-3%,0.75公斤以上体重按2%投放。(2)投放次

转贴于 http://

数,鱼种每天三次,成鱼每天二次,一般上午9点时,下午5-6时。(3)投料做到四点:定时、定质、定量、定位。即定时间、定饲料质量、定量投放饲料、定投料位置。

3.6 养殖机械的使用 (1)投料机。http://每15亩鱼塘面积配备一台,投料机的好处是节约饲料,撒得均匀,又能使鱼类吃饱吃得好。(2)增氧机。每10亩鱼塘面积配备一台3千瓦增氧机,增氧机被称为增产和救鱼机。

3.7 池塘日常管理 (1)早晚巡塘,巡塘的目的是观察鱼类活动是否正常,鱼塘是否缺氧,天气变化对鱼塘 的影响,以便决定当天应做些什么,饲料投放多少。(2)做好池塘日志,科学养鱼就是要掌握好各种数据。日志包括记录放养数量、水温、鱼类活动情况、鱼病情况、饲料投放量和成鱼起捕数量等。(3)清除塘边杂草。防止水质污染和敌害滋生。

3.8 成鱼起捕收获 养到什么规格起捕决定成鱼的价格,一般来是说养至0.5公斤以上起捕最合适。再大的话,生长速度慢,饲料消耗多,对资金周转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