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乡村转型;乡村发展;城乡协调;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11)04-0097-04 收稿日期:2011-05-12

乡村(亦称农村)是一个空间地域系统,指城市以外的一切地域。2009年,我国城区面积为17.55万km2,余下的乡村地域占全国国土面积的98.17%。2009年我国的乡村人口仍占到总人口的53.4%。目前,我国乡村和城市的发展都处在一个转型时期。快速城镇化进程中,随着经济与社会转型,区域要素重组与产业重构,特别是乡村要素非农化带来的资源损耗、环境污染、人居质量恶化等一系列新问题:据国土资源部的数据,1999-2009年间全国耕地面积减少了1亿亩,其中大部分转为了城镇建设用地;中国农村发展在长期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近2亿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就业、社保等系列生计问题,城镇化滞后于非农化引发了严重的农村空心化与土地资源浪费问题;工业污染导致的村民健康、饮水安全等问题;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过程中智力资源的严重流失导致新农村建设面临主体缺位问题等,严重影响到我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殊体制下。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1978年的2.56:1,扩大到了2009年的3.33:1),“三农”问题日益凸显,解决好“三农”问题成为了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对“三农”问题进行重点关注,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作出了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战略部署,以此稳定农业生产,调动农民积极性,推进农村生产发展,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些举措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并未从根本上遏制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并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当前,建设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双轮”驱动作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这使得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如何顺利实现乡村的转型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乡村转型发展的概念内涵

关于乡村转型发展的定义,已有诸多观点见诸发表。刘彦随认为,乡村转型发展是实现农村传统产业、就业方式与消费结构的转变,以及由过去城乡隔离的社会结构转向构建和谐社会过程的统一,其实质是推进工农关系与城乡关系的根本转变。这一定义强调乡村发展模式和结构以及工农和城乡关系的转变,而对发生这些转变的作用主体与作用方式没有阐述。乡村转型发展概念在实质上与国际上流行的乡村重构(ruralrestmcturing)这一术语具有相似的内涵。伍兹(woods)认为,乡村重构,即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农业经济地位的下降和农村经济的调整、农村服务部门的兴起和地方服务的合理化、城乡人口流动和社会发展要素重组等不同因素的交互影响下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结构的重新塑造,它是地方内外影响因素相互作用与变化以及当地参与者对这些作用与变化作出响应与调整的结果。伍兹的这一概念则强调了转型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因素与主体,并突出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塑,但对乡村空间重构并没有强调。而陈晓华和张小林则强调空间重构,认为乡村转型发展集中表现在经济形态、空间格局与社会形态等方面的转变,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的乡村空间重构。此外,蔡运龙认为,乡村转型发展主要体现为农民生活水平与消费水平、农业土地的经营方式、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与城乡差别、乡村经营发展模式等方面的转变。

综上所述,乡村转型发展,即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人口流动和经济社会发展要素重组与交互作用,并由当地参与者对这些作用与变化作出响应与调整而导致的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形态和地域空间格局的重构,主要涉及村镇空间组织结构、农村产业发展模式、就业方式、消费结构、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城乡差别等方面的转变。

二、乡村转型发展的测度

一般认为,乡村转型发展是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乡村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城乡间交流和联系的不断深入,由此造成社会产业整体在城镇与乡村间的功能分工愈加广泛和深刻,并推动城镇系统和乡村系统在持续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变动和转型。合理推进地区乡村转型发展,首先需在定量分析与评价基础上,清晰把握其现有的经济与社会结构转型过程及其所处的转型发展阶段,紧密依托乡村转型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地区发展优势,明确乡村发展定位,并由此组织经济与产业结构的深化调整。

在定量层面全面评价地区乡村转型发展的状态,不仅需综合描述其乡村发展层面的状态与变化,还需深度刻画其经济社会与产业结构变化与升级的转型过程,同时综合性地检验不同发展状态与转型过程相匹配的最终效益。据此,可以从乡村发展度、乡村转型度和城乡协调度三个维度出发构建测度乡村转型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图1)。

乡村发展度:综合度量乡村系统转型发展之前所拥有的社会经济条件基础和转型前后发展水平的变化,以及乡村转型对乡村系统社会、经济和文化观念变化方面的综合作用结果。

乡村转型度:即乡村社会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程度,综合反映乡村内部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速率,揭示乡村系统由粗放无序发展向高效有序发展的转变程度。

城乡协调度:从本质上揭示区域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有效的配置程度,以及乡村转型发展是否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效益最大化。城乡协调发展程度能有效检验乡村转型发展的合理性,良性的乡村转型能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而恶性的乡村转型只会加剧乡村的被剥夺。推进乡村发展的目标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而协调的城乡关系能有效整合与配置区域资源,进一步促进乡村的持续发展。

一般而言,特定区域的乡村转型发展需要适应于其自身的乡村发展度基础。较低的乡村发展度意味着区域乡村系统在发展资金、农业技术、人力资本、基础生产和服务设施等方面缺乏足够的积累,难以有效支持乡村在每个功能子系统的全面升级和转型。若在此状况下盲目推进乡村转型发展,将打乱原有的乡村积累和发展模式,致使乡村功能子系统的结构升级难以达到改善乡村内生发展能力的目标,并最终导致乡村系统发展受限和城乡不协调发展。但如果推进乡村转型的

程度适中,且乡村经济的转型集中于改善原有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技术条件,最终将促进区域乡村发展度的显著改善,并有效推动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

当区域乡村系统经历了快速发展并成长到一定阶段,在原有发展模式下乡村系统必然难以保持应有的发展速度以满足区域整体发展的需求。及时推进乡村转型发展,通过政策激励、就业支持和技术改进等措施,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乡村系统结构的优化,加快乡村发展速率,成为推动城乡协调、保障区域整体持续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区域乡村发展度得到不断增长,而乡村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是否平稳将极大地影响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进程。简而言之,特定的初始乡村发展度面对不同的乡村转型度,最终将导致城乡关系和区域整体不同的发展模式(图2)。

三、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中国乡村转型发展

本文从乡村发展度、乡村转型度和城乡协调度等三个维度出发,分别构建综合型评价指标体系。从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等三个方面概括,以确定乡村发展度评价的四个准则层,即乡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投入、乡村社会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并构建乡村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选取非农人口比重变化、产业结构变化、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乡村消费结构变化、粮食作物种植比重变化和复种指数变化等指标构建乡村转型度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城乡人均收入对比、城乡消费结构对比和产业劳动生产率对比三个核心指标构建城乡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以对比度量城镇与乡村两个不同地域的发展是否协调。

以地区(地级市)为评价单元评价了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中国乡村转型发展态势,结果表明:1)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是各地转型发展的普遍驱动力,而特定区域的乡村转型发展需要适应于其自身的乡村发展度基础,以使转型过程得到最高效的支撑;2)较低的乡村发展度难以有效支持乡村系统的全面升级和转型,盲目推进乡村转型发展将打乱原有的乡村发展模式,导致乡村系统发展受限和城乡不协调发展;3)当区域乡村经济拥有了足够积累并对快速发展提出新的诉求时,及时推进乡村转型发展、促进乡村系统结构的优化,将成为推动城乡协调、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与必然选择;4)总体上看,2000-2008年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经历了一个普遍衰退的时期,57.9%的地市呈现城乡协调度的负增长,全国层面的城乡协调度降低了1.3%,城乡协调度降低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东部沿海地区、能源矿产开发基地和部分中部地区,其经济的发展并未实现城乡系统的互动和协调发展。

四、统筹协调快速城镇化与乡村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社会经济发展与乡村转型促进了乡村系统的快速高效发展,但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造成乡村地区大量优质资源,如优质耕地、熟练农业劳动力等快速流向城镇,而城镇地区却未能对乡村地区形成有效的资金与技术补偿,严重制约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农产品价格增长速率普遍低于工业产品,农业与二、三产业之间的价格?剪刀差仍使乡村地区长期处于被剥夺状态,造成乡村发展速率长期低于城镇发展,城乡发展之间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范文第2篇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党的十六大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提出的一个重大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实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战略,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的关键,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我国在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后,已经进入了需要通盘考虑调整城乡经济社会关系的新阶段。从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矛盾来看,中国社会向城乡交融的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前提和条件都已经成熟。因此,正视中国经济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二元结构,并通过统筹的方式协调和处理城乡关系,解决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是新世纪发展中作为农业大国应有的、正确的战略选择。

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

城乡统筹是个新的发展理念,说到底就是在新的发展时期,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其实质就是消除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城乡社会一体化发展。现在突出地提出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发展进程中实际存在的城乡关系不够协调的问题。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对推进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从历史发展来看,统筹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速工业化进程,我国实行的是排斥市场经济的重工轻农的工业化发展战略,通过计划经济的高度集中使资源配置到工业和城市,形成了“城乡差距发展战略”、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和“以农补工”、“以乡养城”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随着农业的积累不断向工业流入,工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农业部门的相对收入低于非农部门,工农收入差距扩大,农民成为相对贫困的社会阶层。这种发展模式推动了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但也隐藏着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和“三农”问题逐步恶化的危机,而且已经影响到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三农”问题是我国最根本的问题,“三农”问题解决了,我国的全面繁荣和稳定就有了根本性的保障。所以,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依靠统筹城乡的协调发展来解决这个根本性的问题。

从当前社会来看,统筹城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的根本性指针,在科学发展观“五大统筹”中,统筹城乡位居其首。城乡关系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关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必须抓住城乡统筹这个重点,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综合起来研究。必须消除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些制度性,体制性和政策。应致力于逐步取消城乡间的种种不平等待遇,使城乡居民和各类经济主体都能享受公平的国民待遇;逐步打破城乡界限,提高城市化水平和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和效益;逐步改变城乡分割、各自发展的模式,走以城带乡、城乡互促的发展路子;逐步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充分利用市场和政府的双重调控机制,按照比较优势和比较成本配置资源,促进城乡协调,实现共同繁荣和进步。

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制约因素

改革开发20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扎实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总体上看,城乡二元分割的局面并未根本转变,一些制约因素依然存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最根本的是要解决“三农”问题。从当前看,制约“三农”问题的两个基本矛盾,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以我们富阳市高桥镇的实际情况为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基础条件和薄弱环节:

(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高桥是富阳市的经济强镇,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2亿元,在全国2万多个乡镇中的排名也上升到223位。但从局部来看,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还相当突出,我镇经济主要集中于320国道沿线和集镇周边,位于老新义的杜墓片、千家片、双浒片、坑西片等西北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集体经济比较薄弱。

(二)、产业结构调整有所突破,但成效不够明显。高桥镇通过建立工业功能区,促进了工业发展的新突破;通过扶持开发农业,效益农业格局初显;通过小城镇建设,第三产业有所发展。但是,总体来讲,三大产业调整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工业区整合步伐不快,产出效率不高,外向度低;效益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优势不突出;三产比重过低,商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三)社会事业发展较快,但资源分配不尽合理。近年来,高桥镇通过开展教育创强、东海明珠、全民健身、有线网三级改造等工程,促进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但与城镇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公共卫生设施不完善;教育资源力量比较单薄;农村卫生院普遍设备落后;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尚未建立长效机制。

(四)基础设施建设大步推进,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尚有距离。近年来,高桥镇通过实施康庄大道工程,高桦线、高泰线向西、北纵深推进,村级主干道基本得到硬化;通过电网改造,使农村实现了同电同价;通过实施“百千工程”,使农村面貌不断改观。但同城镇相比,大部分农村“脏、乱、差”现象仍比较突出,村庄布局不够合理;部分山区农村公路等级低,公交网络不完善,“出行难”依然存在;水、气等基础设施的辐射力不够强,无法共享城市公共服务功能。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路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跳出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局限,反弹琵琶,跳出“三农”来解决“三农”,积极寻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径。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大反哺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努力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依托城镇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只有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传统体制,逐步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财政、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城乡规划、基础设施等制度,才能顺利推进城镇化,农民增收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农村社会进步才会有可靠的依托。应当说,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解决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运行的重大举措。要推进城镇化,首先就要以规划为龙头,树立“大规划”新理念,科学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要根据地方实际,体现地方特色,从更高的层面、更宽的视野以及城乡间的内在联系来考虑城乡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要素布局和人口布局,实现城乡资源的高效利用。就高桥而言,必须按照“东延、南联、西扩、北接”的战略布局,大力实施“一街二路八点”工程,加快集镇周边八个村的规划编制,全力打造“八星拱月”格局。其次,要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城镇化步伐。要培植城镇产业,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以城镇的繁荣促进整个农村的繁荣。再次,要以文明生态村建设活动为抓手,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大力实施“百千工程”、“生态村”、“文明村”建设,开展村庄布局调整,推进农村村庄整治和空心村改造,通过试点引路,渐次推进,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

(二)依托工业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农村是否发展、农民是否富裕,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只有工业这个龙头发展起来了,才能有效带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工业化是产业集聚升级的主导力量,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动力。首先,要用创新的理念推进工业升级裂变。要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是高桥经济的重中之重,要根据高桥特色,促进工业功能区和特色块状经济的齐头并进。工业功能区块要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质量服务的思路,加快改造、提升、整合和创新步伐,全力打造橡胶、通讯、轻纺、化工、机械五大支柱产业。特色经济区块立足现有的产业和资源优势,倾力培育“五大基地”,即建立一个杭州蚕种基地、完善一个农业观光基地、扶持一个毛笔基地、发展一个弹簧基地、培植一个锅炉配件基地,以加快西北部农村的发展步伐。第二,要用工业的理念推进农业升级裂变。要用企业化的工业基本模式大幅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注重云森农业观光园、千禧园艺场等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延伸农村产业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和高效化。第三,用“工贸结合”的理念推进第三产业升级裂变。逐步建立以集体服务组织为基础,农民自办服务为主体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加快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规模化、一体化和外向化,逐步形成连接城乡、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经营规范、服务优质的商品流通体系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范文第3篇

科学构建城镇体系

合理发展大城市,着力提升现代新昆明建设水平,全力加快曲靖、玉溪、大理、红河4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加快建设楚雄、丽江、保山、西双版纳、普洱、临沧、昭通、文山等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和安宁、宣威等县级城市,使其发展为中等城市;其他州府所在地、县级市和发展潜力大的县城、中心镇,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的小城市群体。择优发展小城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设一批产业特色突出、文化内涵丰富、特色风貌显著的现代农业、工业、旅游、商贸、边境口岸等特色小镇。同时,推动不同层级城镇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实现云南省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

积极推进“城镇上山”

按照耕地总量和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耕地质量有提高的原则,合理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发展界线,提高坝区耕地划入基本农田比例,进一步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强化坝区耕地保护。树立梯度开发新理念,严格保护8度以下坝区,调整优化8~15度浅山区,重点开发15~25度缓坡区,全力建设25度以上生态屏障区。开展山地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运用市场与行政手段,提高坝区用地成本、补偿山地开发成本,推动工业项目、城镇建设尽量向山坡、丘陵发展,多利用荒山荒坡搞建设,少占或不占优质农田,努力实现“城镇朝着山坡建、良田留给子孙耕”的目标。

加快农民进城步伐

放宽城镇户籍,适度放松昆明主城区、进一步放宽县城、全面放开乡镇的落户条件。同时,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力争在5~10年内给予进城落户农民“城乡兼有”的身份待遇,将他们及时纳入城镇就业、养老、住房、教育、医疗等五大保障体系,并允许转户后继续保留农村承包地、宅基地、林地、计划生育和集体经济分配等五大权益,使他们“退可回农村、进可入城镇”,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向城镇居民转变后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全方位推进云南省农业转移人口向城镇聚集。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可以采取“三分”思路:1.分区域布局:遵循宽严有度、分级承接的原则,通过设置不同的准入标准,引导、鼓励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形成合理的城镇人口区域布局。2.分群体实施:重点解决有条件的农民工及新生代,包括在昆明主城区务工经商3年以上、在县(市、区)务工经商1年以上的农民工,农村籍大中专学生,农村籍退役士兵的转户问题。3.分阶段推进:在2010至2020年期间,前5年先集中解决存量人口和历史遗留问题人口的转户,后5年转户进入常态化。

着力推进城乡区域一体化

树立全域规划理念,建立健全相互配套、全面对接、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实现城乡发展目标相协调、部署相适应、发展相促进。加快构建云南区域城镇群内部及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创新区域合作方式,推动生产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布局,做到布局统一规划、功能统筹安排、项目同步建设,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协调共建、联网共享。整体推进城乡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入开展城乡产业协作,把城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城乡分工合理、产业联系紧密、区域特色鲜明的产业空间布局。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利民惠民政策广覆盖,让城乡居民共创共享城乡一体化发展成果。

进一步提高云南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的对策建议

扎实开展规划工作

一是提高规划编制的质量和水平。科学修编和实施好全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30年)和城市群规划,强化城乡规划的跨行政区协调。转变城乡规划修编方式,合理确定城镇定位、规模、性质、发展方向和用地布局,重视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加强各类规划衔接,并为城镇发展预留空间。二是强化城乡空间管制。划定城镇发展边界,加快编制山地综合开发利用规划,明确不能建设和必须保护的空间区域,提高城镇建设用地使用效率,促进城镇紧凑布局、集约发展。三是做好城镇规划的动态修编。按照加强坝区优质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和城乡建设向山地发展的要求,调整完善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确保三个规划有机衔接。四是编制统筹城乡发展专项规划。抓好城乡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各级各类规划的衔接协调,充分发挥规划对城乡建设的协调指导功能;丰富完善各类规划统筹城乡发展的相关内容;做好城市建设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的衔接,科学规划城市发展布局和新农村、新社区建设的布局;加快推进小城镇规划编制工作,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镇镇有规划;尽快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村庄规划和建设要与县城、中心镇相关规划对接,增强城镇对农村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五是强化规划约束力。健全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认真开展城乡规划督察工作,突出重点,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城乡规划管理动态监测系统,加强对规划编制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规划编制审批和重大规划方案变更的审查力度,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地区的规划管理,实现城乡规划审批管理一体化。

着力制定一批重大相关配套政策

一是抓紧制定涵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体系对接、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综合利用在内的滇中城市群建设政策体系。二是建立滇中城市群建设专项资金。将省级财政获取的滇中四州市税费收入,以及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四州市建设资金的一定比例,纳入“滇中城市群建设专项资金”,按照共同受益的原则统筹用于滇中城市群建设。三是制定支持特殊类型城镇发展的政策。加大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富历史文化遗存、资源枯竭型城镇、山地型城镇等特殊类型城镇建设的扶持力度。四是建立占用坝区耕地质量补偿政策。严格执行建设占用耕地补偿制度,抓紧制定差别化耕地质量补偿制度实施细则,实行差别化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加大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成本,引导各类项目利用存量土地和未利用土地搞建设,有效保护坝区耕地。五是加快制定用地计划指标奖励机制实施办法。开展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对利用山地发展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地方,在安排年度用地计划指标时给予多种形式的奖励。六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财政投入机制。进一步科学划分财权和事权,让各级政府承担起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整合各类财政支农资金,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加强城镇产业发展和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一是优化城镇产业空间布局。以增强经济效益和增加就业为核心,因地制宜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推动城镇产业的有序更替、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步伐、扩大城市产业的分工协作、提高产业结构的服务化和高级化,形成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相互协调的城镇产业格局;进一步调整大中城市工业结构,重点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商贸、旅游、文化、会展、金融、保险、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形成一批高端产业聚集区;利用土地、劳动力、资源等要素优势加快发展小城市和重点镇,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大中城市的配套产业和农村服务业,推动发展形成城区以第三产业为主、工业园区以二产为本、城镇周边以城郊现代农业为基础的产业格局。二是实现城镇产业集聚发展。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完善城镇功能分区,合理配置产业用地;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完善园区基础功能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城镇建设与产业园区布局的结合,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围绕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延长产业链条,着力培育产业集群,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城镇集聚。三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加强城乡产业对接,充分考虑产业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把推进城市第二、第三产业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下乡作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优化城乡生产力布局的重要手段;加大对农副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制造、支农化工等涉农产业的支持力度,优先发展需要农村配套、提供原料和能够吸纳大批农村劳动力的产业或产业集群。推动适宜于农村发展的第二、第三产业项目向农村布局,努力形成一个工业项目、一个骨干企业带起一方农村经济、安置一批农村劳动力的发展格局。

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

一是在省级层面成立推进滇中城市群建设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研究解决滇中城市群建设中的重要支持政策、规划、重点项目等重大问题。同时,设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推进的日常工作。二是成立云南省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协调领导小组,并在省政府办公厅设立副厅级的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的日常组织和协调工作。三是建立规划调整部门间沟通协调长效机制。在城乡规划编制和调整过程中,省发改、住建、国土等相关部门加强联系沟通,共同协商规划衔接和制定技术指南,并指导各地同步开展城乡、土地等规划的调整完善工作。四是完善对农村产权流转、置换的金融信贷支持。金融机构要简化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程序、降低门槛,扩大面向进城农村居民的住房贷款、农房抵押贷款和林权直接抵押贷款,给予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主体一定的授信额度。

当前应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 统筹城乡发展 内涵 途径 战略

目前,我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广大农村地区依然发展滞后。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确保到二零二零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建成全面的、高水平的、发展均衡的小康社会就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从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一、城乡发展失衡及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

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然而,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和当今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都证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是社会经济进步的必然要求。建国初期,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为了巩固新生政权,我国效仿苏联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形成农业服务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国家偏向政策,从而城乡二元体制和以工业化为特征的城市经济与以传统农业为特征的农村经济并存、对立。另外,国家为积累工业化所需的资本,长期维持了能源原材料产品和农产品的低价格,使农村发展受到抑制。

这种城乡二元结构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对于我国现代工业基础的建立,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城市化进程,带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实现我国工业化初期的资本积累,快速建立完整独立的民族工业体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由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城乡发展严重失衡所暴露出来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城乡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还体现在社会进步、公共福利、劳动就业等许多方面,即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农村居民占有的社会资源较少,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公共服务。广大农村地区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农民收入较少,由此导致农村居民社会地位和各方面权益的不平等的国民待遇。

在我国经济具有相当基础之后,国家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是破除制约我国经济发展障碍的必要举措。统筹城乡发展可以解决发展进程中实际存在的城乡关系不协调问题,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放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中来考虑,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推动整体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作用。

二、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内涵

在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里,五个“统筹”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提出来。5个“统筹”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五大“统筹”战略中,统筹城乡发展居于首位,因为统筹城乡协调是关系中国现代化前途的重大问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质上就是党和国家在谋划城乡关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时,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问题放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通盘考虑,紧紧把握城乡一元发展观,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及其相应的制度和政策安排,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联系综合起来考虑,统筹安排,统筹解决,具体做法是构建城市和农村相互兼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互利共赢的平台,建立包括广大农村地区在内的高水平、更全面、更均衡的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和理念是要实现真正的城乡机会平等,消除制度歧视成本,增加农民受益。当然,实现机会平等并不等于不顾现实的强制实现城乡各项制度和政策的统一,而是要根据我国国情和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着力解决发展进程中实际存在的城乡关系不协调的问题,促进传统二元结构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和谐平等的城乡关系,实现城乡一体化。

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1)消除城乡一体化的体制障碍,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确保城市公民与农村公民政治权利、社会体位的平等。(2)实现城乡经济效益的协同,统筹城乡产业政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可以利用产业政策的诱导作用,让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根据自身资源要素禀赋等条件,着重发展自己具有比较优势和可以互补的产业,并且实行城乡统一的金融政策,保证村镇企业资金供给充足。(3)实现城乡空间整合,调整与优化我国城乡空间结构,合理利用城乡空间,发挥各自优势,互补互动、分工协作。(4)统筹城乡生态文明发展,建立城乡统一的生态环境系统,促进乡村生态环境与城市生态环境的融合。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途径与战略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问题是新时期我国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统筹城乡发展的目的是要使农民增收,改善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因而,解决“三农”问题就成为转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关键,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的实质。“三农”问题是关于中国农村、农业、农民实际存在的问题,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只有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逐步实现,才能根本解决“三农”问题,也就是说通过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实现大量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逐步转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到国民经济发展和全国统一的市场化轨道上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途径:

第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要以制度创新为主,实现城乡平等。对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问题,各级政府要从更高层次、更广阔的视野提出统筹城乡的战略、对策。统筹城乡就是使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与城市居民享有平等的权利与机会,如果政府能够从制度供给方面消除现行制度、体制对农村的歧视,为城乡一体化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那么这种通过制度创新实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将是很有效率做法。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是十分艰巨而又复杂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稳扎稳打,不可急功近利。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范文第5篇

(一)突出特色,科学规划,促进城乡统筹协

调发展

1、突出旅游特色。

**街道辖区内有驰名中外的**古战场遗址、甘泉滴乳、三佛寺等众多旅游景点,2006年创建了“世代思居乡村旅游驿站”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重庆市把**古战场遗址作为特色旅游区之一,合川区委、区政府提出要凭借**和涞滩古镇,打造休闲旅游名城,为**街道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快城乡统筹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乡村旅游业发展推动城乡统筹。

(1)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餐桌农业等是现代农业发展,转变着乡村旅游的理念,丰富着乡村旅游业的内容,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世代思居乡村旅游驿站建设,就是将城乡统筹与乡村旅游的有机结合,乡村旅游成为城乡统筹的助推剂。

(2)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多种载体作支撑

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多种载体作支撑。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新农村的快速推进加速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近年来,我办建成农家乐28个、度假村6个、花卉苗木园3个,基本形成了乡村休闲度假网络,辖区内年接待旅游20万人次。乡村旅游业发展缩短了城乡差别,新农村建设成为城乡统筹的有力措施。

3、整合资源,科学规划。

(1)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规划是成败的关键。杭州宋城、上海青浦、苏州唯亭、锦江三圣的先进经验表明:规划要力求体现丰富的文化内涵。世代思居旅游驿站的规划,是以中国农耕历史文化为基点,以高新农业技术、观光农业为重点,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为资源,它的建成,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

(2)规划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每个规划应该管较长的时间,使规划既有长远的稳定性,又有眼前的可操作性。世代思居整个规划体坚持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融合的理念,因地制宜,充分体现山区、丘陵、平原、城郊的地形地貌特色,采用“众星拱月”的布局形式,既节约土地,又独具特色,美观大方。

(二)突出重点,打造特色,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一是以城市建设为重点,推动城镇化建设取得新突破。协助推进北城商贸文化区和东城休闲旅游度假区建设、包装东岳高尚住宅区,打造三佛滩佛教文化。

二是以思居工业拓展园为重点,推进工业化建设取得新突破。按旅游要求,加快思居工业拓展园建设,抓好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招商引资,建设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的特色工业经济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