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范文第1篇

一、规划引领,推进镇村联动建设

九江县赛城湖新区按照“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突出彰显地方文化特色,以宜居、宜游、宜业为目标,努力打造文化之城、生态之城、实力之城、和谐之城”的定位。立足高标准、大手笔进行规划。一是“一城两镇三区”区域节点。九江县坚持全域的理念修编完善城镇规划体系,制订了20年中长期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编制了东泉路两边、昌九高速以西和港口街镇、城门乡等近期重点建设区域景观设计规划,编制了县城新区行政中心等三大板块建设详细规划,从而跳出现有的“小沙河”概念,规划“大沙河”布局,将“一城两镇三区”纳入大沙河规划(“一城”即沙河城,“两镇”即港口镇、城门镇,“三区”即赤湖工业区、沙河工业区、狮子物流区),城市规划面积由原来的12平方公里扩展到40平方公里。赛城湖新区位于八里湖、赛城湖西南岸,紧邻九江市新城,核心区位于沙河街镇、城门乡、狮子镇交汇处,是新县城“一城两镇三区”区域节点。狮城大道是县城连接狮子、城门的主要通道;东泉西大道和狮城大道铁路下穿工程,实现沙河老城与赛城湖新城全面对接;赛城湖跨湖大桥建成通车,与开发区城西港区、港口街镇相连,形成立体互通。二是未来县城发展的中心地带。九江县充分考虑发展空间的局限和文化资源的特点,赛城湖新区作为九江县未来发展的中心地带,依托赛城湖6万亩水面资源和20公里湖岸线,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娱乐、会展等第三产业,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房产经济,努力打造成为全国性度假会议基地,大九江都市区重要的增长极和南部区域中心;打造为集商务、商业、居住、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新城市中心区。三是八里湖新区的延续。随着九江市城市发展由两湖时代走进八里湖时代,赛城湖是大沙河规划区内最大、最美的湖泊,南岸约28公里长的优良环湖岸线,而且水质优、环境美、视野大,是大沙河现有城市规划区“滨湖亲水”的首选之地。而赛城湖与八里湖紧密相连,一桥之隔,未来赛城湖新区必将成为九江中心城区一个主要组团,九江市民休闲度假的一个好去处。

二、设施对接,带动镇村联动建设

赛城湖新区按照编制一个新区规划,修建两条路网,建设三个安置小区,配套好学校、卫生院、购物广场、休闲公园等四项公共服务设施,落实好就业、医疗、教育、住房、养老保险等五项保障措施的“12345”工程的基本思路,全面完善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是完善了路网建设。加快城乡交通网络建设,构建以县城为枢纽、贯通港口、城门、狮子、沙河环湖半小时经济圈。新区总投入12亿元,修建32.597公里的路网,主要包括狮城大道、环湖路、东泉西大道、环湖东路、环湖南路、东泉及狮城大道铁路下穿和赛城湖跨湖大桥等项目,截止目前,狮城大道、环湖路、环湖东路等项目已建成通车,其他项目正在紧张施工,力争明年6月赛城湖跨湖大桥通车。狮城大道北起城西港区九码快速公路省棉科所,南止双瑞公路与杭瑞高速公路狮子互通连接线,是连接狮子镇、城门乡的主要通道。东泉西大道是连接九江县城与赛城湖新城的重要交通干道,东泉西大道连接线铁路下穿道路工程将为消除武九、京九上下行四条铁路线障碍,打通赛城湖新城东面交通动脉,实现沙河老城与赛城湖新城全面对接,为“一城两镇三区”大沙河发展格局奠定基础。赛城湖跨湖大桥北接城西港区,南通城门镇,大桥通车以后,从县城沙河到赤湖工业园只需15分钟车程,环沙河、城门、城西港区、九江市区可以形成半小时城市经济圈。二是加强安置小区建设。为改善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九江县通过整合资金,实行搬迁移民扶贫,建设了多个安置小区,鼓励农民进城进园,进中心镇和中心村居住。如青峰、杨花安置小区、东风嘉园安置小区、狮子镇狮子洞中心村、陈洼中心村、城门乡联盟安置小区、兴联中心村和石桥中心村。总计投资6.6亿元,可安置2130户,安置人口9060人。三是加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新区施工用水、用电等配套设施已全部完成,临时施工便道全部贯通,公共设施部分的学校、村部、农贸市场、幼儿园已完成内外装修,即将投入使用。可容纳8000名学生就读的九江县赛城湖新区优质示范高级中学,已完成项目可研、立项及用地规划,规划设计方案近期即将完成,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并启动房屋拆迁工作。

三、产业联动,支撑镇村联动建设

赛城湖新区充分利用近城、临江、沿路、靠山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娱乐等第三产业,结合中华贤母文化园和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旅游项目,对丰富九江县的人文自然资源,整体提升九江县城市品位以及对增强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都将会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将填补九江城区缺乏与著名旅游胜地庐山相适应景区的空白,丰富完善大庐山旅游圈,实现九江市城区水上旅游与庐山风景旅游错位发展,项目建成后,年接待能力可达百万人次,相当于在山下再造一座庐山,每年可产生约5亿元的直接经济收入和数十亿元的间接收入,提供1万多个就业岗位。此外,利用狮子物流园区发展物流业。狮子镇物流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1平方公里,可以引进绿色食品物流,商业配送物流。物流加工、多式联运等物流企业入驻。

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山东城乡一体化;路径;政策

[中图分类号]F2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091(2016)01-0027-04

党的十将“三农”问题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关键内容,强调要把推动城乡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充分显示出我们党和政府在治理理念上的与时俱进。城市与乡村,原本属于具有独特内涵的两个区域空间,二者相互依存并相互促进。消除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上的差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融合,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山东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实现,只有在科学探究最佳推动路径的基础上,找准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对策,才能使山东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步入快车道。

一、城乡一体化概述

(一)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更是城乡空间、经济、社会发展演变的综合体现,这其中不但包含着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而且展现出了区域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深邃思想。从宏观上来说,城乡一体化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动态平衡发展,各种生产要素能够在城乡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组合,使城乡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联系越来越紧密,最终实现城乡同发展、共进步,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1]。

(二)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内容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极为复杂而广泛的区域演变过程,涉及到的管理要素众多,影响范围较广,且不同地区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一体化形式也不尽相同。就总体上而言,城乡一体化包含城乡空间结构、经济结构、人口结构、社会结构、生态环境结构等诸多方面,因而人们习惯上会将城乡一体化划分为城乡空间一体化、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人口一体化、城乡社会一体化、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五大方面。其中,空间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经济一体化是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基础,人口一体化是发展城乡关系的依托,社会一体化和生态环境一体化是城乡和谐、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保障[2]。

二、当前山东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山东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始终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促进城乡经济社会融合,使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前,虽然山东城乡一体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中央关于城乡一体化的标准和要求相比,仍存有一定的差距,这主要表现在:

(一)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县域经济相对落后

除以烟台、威海、青岛、东营、日照等市组成的山东半岛城市圈,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等,城市化进程较高,经济水平、居民生活、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各方面发展比较好之外,山东省内的其他部分内陆地区,仍然处于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经济结构转变之中,工业主要以资源加工和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慢、总量小、占比低,第三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少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二)城乡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农村社会事业相对滞后

近年来,山东省城市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而农村交通、通信、水利设施建设仍相对落后。城乡教育、卫生资源配置不很合理,大量优质资源向城市集中,农村教育教学条件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村卫生技术力量薄弱,特别是村级医疗保健设施简陋,农村保障体系不健全,法制化程度不高,社会治安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

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发展格局的惯性作用,加之城市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导致在全省范围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城乡收入差平均值从2000年的2933元扩大到2013年的809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0年的2.24:1扩大到2013年的2.71:1,与城乡一体化低于2:1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加之农民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还要用于购买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而且如果加上国家对城市居民在养老、医疗和住房等方面的补贴,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更加明显。

(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三农”问题一直是阻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民在经济资源和公共资源配置中仍处于不利地位,导致农业发展缺乏现代生产要素和现代生产方式的有力支撑,城市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进入农村的力度不够,加之农村的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远远不足以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需要,导致农民难以平等分享工业化、城镇化的成果,而资源从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格局并未得到改观,因而未能形成城乡统筹,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3]。

三、山东城乡一体化的实现路径探究

通过对山东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各个地区受地理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城乡一体化实际发展态势不尽相同。因此,在规划山东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时,要充分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水平和发展现状,各有侧重,从而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统筹空间布局,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

城市与农村相比,具有巨大的发展优势,往往可以依靠自身的快速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而城市的周边地区,特别是比较偏远的农村地区,其发展则相对较为被动。目前,山东地区城市化整体水平,与先进省份相比,仍然偏低,有鉴于此,各中心城市可充分依靠空间范围内的不断扩张,产业链条逐渐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首先,在空间方面,可利用大中城市的发展,加快城市周边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使城乡土地“增减挂钩”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其次,在产业结构方面,可建立城乡互助的产业发展模式,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突出抓好产业培植和项目建设,实现城市和农村产业的合理对接,科学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发展增长点,从而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

(二)统筹城乡建设,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就是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上,以城市发展作为先导,循序渐进完成新农村建设,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因此,加快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整体目标,扩大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合作范围,建立城乡资源共享机制。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决定着农村居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品质。因此,要抓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吸收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来,切实解决农村的生产性基础设施落后、生活性基础服务设施不足、农村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现实问题。毫无疑问,统一城乡邮电通讯、道路交通、燃气管网、供水管网等基础设施要求,对于镇改街、村改社区,都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当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山东各地区应在统一规划的原则下,因地制宜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不可“一刀切”。

(三)统筹资金运作,推进城乡公共财政一体化

资金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因素,健全公共财政政策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按照公平的原则科学配置财政资源,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一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拓宽公共财政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二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公共服务领域的倾斜,重点做好重要公共服务项目建设;三是加大公共财政监管力度,提高公共财政的使用效率;四是提升政府财政资金的示范导向功能,着力形成以惠民政府、优质服务、优良环境为重点的“洼地”效应,鼓励社会和民间资金向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建设领域发展,形成“政府引导、项目补贴、社会参与”的资金投入机制,为推动城乡一体化提供保障[4]。

(四)统筹生态管理,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生态文明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体现,统筹生态管理,要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公平配置公共服务资源,科学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制度对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要突出抓好配套设施和环境整治,实行城乡垃圾整治同一标准。要着力构建城乡统一的绿化和环卫基础设施体系,按照“谁受益,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统筹划分城乡环卫建设、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责任,建立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补偿机制[5]。对城乡污染防治实行统一规划和治理,对农村垃圾实行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办法,杜绝城市污染企业、废水、垃圾等向农村转移。总之,要通过环境管理模式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不断提升城乡生态文明程度。

四、推动山东城乡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基于对山东城乡一体化实现途径的探讨,本文就推动山东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出以下的建议。

(一)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政府行政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服务型政府,就是在维护社会民主稳定的基本条件下,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人民和社会利益为根本,依照法定程序,以公民的意志力为基础而组建起来的,履行服务职能且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因此,推动山东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要理顺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明确政府的基本职责,利用自身独有的组织协调优势及政策导向作用,承担起政府作为城乡一体化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的责任,切实做好各项规划工作;同时,政府要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突出市场机制的地位和作用,让市场有效地配置资源,进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减少行政手段对市场的直接干预,适当采取经济手段,保障城乡一体化稳定发展。

(二)深化城乡各项管理改革

一是加快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传统的城乡户籍分离管理制度严重影响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因此,要努力打破城乡户籍制度的二元结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解放,使城乡居民真正享有自由选择居住地的权利;在劳动力转移方面,应科学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向城市转移,在加快城市发展的同时,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速度。二是加快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与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管理模式,解决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存在的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城乡分割的政体体制问题[6]。要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实现部门联动机制,建立统一的城乡管理考核指标体系,进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三是创新城乡土地管理改革,完善农村征地制度,在严格执行城乡土地“增减挂”的前提下,推动土地合理流转,让农民真正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三)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一方面,应切实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要按照公平的原则,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把保障农民发展权放在首位,加强对农村居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合理解决农民失地后的生活权益问题。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劳动就业、财产保险、医疗卫生等保障制度。依照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及要求,建立并完善与山东地区相适应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使广大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一同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这不仅是城乡一体化实现的必要条件,更是保障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要确保城乡所有居民都能参加城乡统筹医保和退休养老保险,以真正享受到统一的社会保障。再一方面,政府应通过转变财政支出格局,促进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切实建立覆盖整个城乡地区的、城乡居民平等的、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保障和维护农民的基本权利

保障和维护农民的基本权利,首先,是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投资力度。彻底消除过去城乡二元体制导致的不适应当前发展需要的教育、劳动、社会福利待遇等方面的社会管制行为,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管理,通过城乡优质师资统一交流,确保农民工子女能够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使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真正享受同等待遇。其次,是加大对农村科技推广方面的投入,鼓励农村基础科研项目的开展,大力推广科技成果,不断普及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及时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再次,要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调整和改善农村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卫生部门应将更多地财力向农村公共卫生方面倾斜,各个部门明确目标和职责,合理分配相关资源,做到公平、高效。

(五)加强城乡统一市场建设

当前,我国的市场在很多方面仍处于分离的状态,尚未形成联系密切、运行协调、城乡统一的市场机制,这不仅限制了城乡之间的市场融合,还严重阻碍了各要素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因此,要培育和发展城乡市场体系,将市场作为连接城乡发展的纽带,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一方面,要科学建立城乡发展的经济网络,使其不仅有利于城乡之间的经济协作发展,更有利于加大城市对周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进而促进城乡之间的商品、资金、劳动力和信息技术的合理流动,加强城乡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城乡融合。另一方面,要科学培育和发展城乡市场体系,要以市场为突破口,不断推动城乡经济的相互渗透,促进各种生产和生活要素在城乡范围内科学地流动和优化。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经济社会动态系统,我们只有对其进行综合、全面、系统的探析,才能够更好地把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科学规律。山东未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只有在充分立足本省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本着系统、科学、多元化的发展理念,才能推动山东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步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参考文献:

[1]王艳.广义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界定与评价分析———以郑州为例[J].区域经济,2011,(01).

[2]于淑俐.山东半岛实现城乡一体化路径选择与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141-144.

[3]敖日格勒.从社会学角度论城乡一体化的实现路径[J].东方企业文化•百家论坛,2011,(09).

[4]王婷.浙江省城乡统筹与经济发展关系实证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8,(03).

[5]陶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负担———“三农”研究系列[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39-42.

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范文第3篇

党的十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近5年来,全国各地积极落实党的十会议精神,加快改造传统农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同r,全面开展新农村建设,形成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城乡一体化发展成就

2012年以来,我国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由扩大转为不断缩小,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这是最明显的变化。从2012年到2016年,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率连续5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水平,由此城乡居民的相对收入差距由2012年1∶3.1下降到1∶2.7。受收入相对差距缩小的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相对差距也在缩小,2012年到2015年,二者比例由1∶2.82缩小到1∶2.32。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持续快于城镇居民还会引起这样一个结果,就是农民实现小康的收入目标可能要比城镇居民快(到2016年农民小康收入目标已完成了68%,而城镇居民只完成了53%)。随着收入较快增长,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在消费支出中,恩格尔系数由39.3%下降到33.1%,非食品支出用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家用电器支出增长较快,特别是用于汽车、移动电话、家用计算机支出增长最快。到2015年农村每百户居民拥有汽车13.3辆,比2013年增长34.3%,移动电话226.1部、计算机25.7台,比2012年分别增长14.3%、20.1%。

二是现代农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农产品供求关系得到极大改善。首先,农业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从2012年到2015年,农业机械装备总动力由102559万千瓦增加到111728.1万千瓦,增长了8.9%,农村用电量由7508.5亿千瓦时增加到9026.9亿千瓦时,增长20.2%,有效灌溉面积由63036千公顷增加到65873千公顷,增长了4.5%。其次,农业科技进步成效显著。到201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3.8%。再次,成长出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涌现出一批现代职业农民,为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制度和人力资本条件。其四,农业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工农业劳动生产率差距缩小。2012年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为19750.2元,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为105263.7元,后者是前者的5.33倍,2015年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为27770.7元,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为123633元,后者是前者的4.45倍。还有一个指标能反映工农业发展差距在缩小,这就是劳动力和GDP在产业间的变化关系即比较劳动生产率。由表1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由于农业部门劳动力比重迅速下降,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在逐渐上升,而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在明显下降。其五是随着农业产出率的提高,主要农产品供给结构加快转型,出现了分层化、优质化和中高端化趋势。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乡差距扩大趋势有所减缓。这一时期,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了由过去各自独立发展转为互联互通发展阶段。党的十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重点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大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改造升级农村电网,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加强农村信息化网络设施建设等。与此同时,国家还部署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许多村庄基本实现了垃圾统一收集处理、污水有序排放。与前几年相比,农村道路更畅通了,用电更方便了,用水更安全了,通信更快捷了,居住环境更好了。

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取得较大进步,公共服务水平有所提高。党的十以来,农村公共服务由过去覆盖率低转向全覆盖阶段,同时供给水平开始提高,农民获得感增强了。近年来,随着财政投入向基本公共服务倾斜和向农村延伸,农村公共服务得到很大改善,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环境、安全等方面提供公共服务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加强对农民技能培训,在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之后,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扩大到所有农村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普通高中学杂费;整合城乡基本医疗制度,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了从试点到全覆盖,筹资和财政补贴标准不断提高,住院报销比例也达到75%以上;出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政策,提高政府补助水平,推进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并轨进程;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农村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努力实现卫生和文化服务均等化;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食品、生态环境领域的安全问题,确保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总之,5年来,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比以前有所完善,供给量比以前明显增加,供给质量也有所提高。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是,按照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坚持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双轮”驱动,以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发展权利差距为目标,积极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社会治理等6个方面的一体化。

以上思路可概括为,按照“四化同步”要求,强化“一个动力”,坚持“双轮”驱动,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六个一体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既需要有总体目标,也需要分项具体目标,还需要分阶段实施目标。展望未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最终在全国全面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目标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资源要素能在城乡间双向流动,人口能自由迁徙,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完全消除,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高收入国家的中等水平。

分项具体目标是:城乡基础设施实现一体化,便捷高效、覆盖城乡的内外交通、公用设施网络体系全面建成。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形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标准统一、分布合理、管理有效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城乡社会保障实现一体化,覆盖全民、城乡标准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形成。城乡社会治理实现一体化,社会服务更加完善、社会管理更加科学、社会动员更加广泛、社会环境更加文明、社会关系更加和谐。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实现一体化,全面建成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

为此有必要设立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等6个方面,根据需要再从这6个方面分解出二级甚至三级指标,以便于检查、考核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点任务

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按照重点推进、全域覆盖的要求,着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生态建设等“六个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资源平等交换、城乡产业联动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优质均等、生态环境共建共保,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一是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规划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将农村地区纳入各类规划覆盖范围,统筹编制城乡发展规划,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加强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四划”之间的衔接协调,提高规划实施和管理水平,合理引导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优化配置,以规划一体化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是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城乡产业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要因地制宜,发挥比^优势,按照区域化、差异化、融合化、高端化的要求,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构建具有竞争力和发展活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城乡产业联动、融合发展,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三是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要率先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加快城乡能源电力一体化进程,积极推进城乡供水和水利建设一体化,推进其他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四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性保障。以制度全覆盖、标准差距缩小、服务网络健全、供给方式创新为要求,以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和群体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在资源投入、设施配置和标准质量等方面差距为重点,探索制度公平、服务优良、供给高效、能力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新模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配置城乡医疗卫生公共资源,推动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并轨、标准统一,完善整合城乡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加快就业保障和服务向农村延伸,有序推进城镇保障住房向常住人口全覆盖,建立惠及城乡居民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

五是推进城乡社会治理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一体化的社会治理体系,促进城镇与乡村社会治理有序接轨,实现城乡社会治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深化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三位一体”社区组织建设,发挥社区服务中心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生活服务、法律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险、计划生育等综合服务功能。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积极推进政府由“命令式”管理向“指导式”服务转变。完善基层组织自治结构,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社区民主管理和村民自治制度。完善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功能,努力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服务完善、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六是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一体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一体化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加强水域生态修复和水环境保护,大力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积极保护土壤生态系统,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构建城乡良性互动的生态保护与建设格局。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落实城乡一体化重点任务,需要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做保障,同时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六个一体化”的重点任务,找准发展瓶颈和薄弱环节,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有序推进一批重点工程,发挥重大工程的示范带动作用。为此建议在全国设立十五大工程:城乡交通接续通达工程、城乡能源电力对接工程、水利供水一体化工程、“三网融合”提升工程、中心镇培育建设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农村产业振兴工程、服务业平台建设工程、现代农业装备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富民增收行动计划、农村双高(高管、高端)人才培养引进计划、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程、乡村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工程等。

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范文第4篇

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城乡之间体制的一体、经济的链接、社会的趋同,以及空间的融合。其中,经济一体化发展包括要统筹城乡经济增长、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企业发展和统筹城乡要素配置四个方面;社会一体化发展包括统筹城乡人口发展、统筹城乡科教文化发展、统筹城乡福利保障、统筹城乡资源保护等。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劳动力就业一体化、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等既是发展任务,也是发展目标,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从物质层面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从制度层面加快城乡居民生活保障机制完善,最终实现城乡居民享有大体相当的同质化生活水平。因此,北京探索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实现途径,也要从这一根本目的出发,通过城市化和新农村的双轮驱动、互促共进,最终实现农民市民化、农业现代化、城乡生活质量等值化的目标。

一、制定城乡融合的发展规划,优化城乡空间布局

1、积极探索与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的规划体制

大力推进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与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的规划管理体制。建立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科学发展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四规叠合”的机制,形成四大规划在空间上相协调与融合的机制。坚持把区域发展定位、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以及村庄建设布局等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整体规划,基本形成以科学规划引领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

2、加强城乡空间布局的总体规划

按照“两轴-两带-多中心”的空间布局要求,有效整合城乡资源,立足现有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城乡发展基础,把广大农村纳入城市规划范围,把城市的基础设施延伸到农村,社会服务设施配套到农村,严格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分类、分步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在全市范围内统一规划布局公共事业项目和社会发展项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设施共享度,实现城市与农村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国土利用、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保护等各类专项规划全面对接。

3、加快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详细规划

加快完成小城镇发展所需的总规、控规及各专项规划的编制,要充分分析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立足于小城镇发展的客观实际,突出特色,强化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高度重视乡村规划的编制,力求做到生态自然,风格鲜明,使乡村建设发展规范有序。要顺应农村人口、村庄数量逐步减少的趋势,合理确定中心村的布点和数量,促进人口相对集中和土地集约利用。在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的情况下,镇村的相关规划更需及早到位。

二、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增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基础

1、积极培育小城镇主导产业,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聚集

按照《北京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关于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意见》的要求,谋划小城镇产业合理布局。结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立足比较优势,合理定位城镇功能,培育主导产业,形成特色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主导产业的崛起和形成,带动新产业的发展和配套设施建设,促进城乡进一步发展。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合理引导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推动小城镇产业集聚,积极培育小城镇的主导产业群。发挥产业集群的辐射作用和吸纳作用,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2、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坚持以稳定农村承包经营为基础,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采取转包、租赁、入股等形式,推进耕地的规模化经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坚持用现代农业理念谋划农业,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基地建设、农产品特色品牌经营以及农产品市场开发。积极引导有品牌、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采取重组、联合、兼并等方式扩大规模。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和农村物流业发展,加快培育和形成一批有较强竞争能力的现代农业投资实体,寻求农业产业化架构中的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引导和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都市消费,达到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开发的和谐统一。

3、积极发展农村休闲产业,开拓农民非农就业途径

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创新农村休闲产业的发展思路。依靠农村自身资源条件,建立多样化的农村休闲产业发展模式,满足城镇居民休闲要求。把传统种植业变为体验式旅游休闲产业、体验式农场。要充分考虑区位、自然生态、民俗文化等条件以及投入能力、市场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合理地开发利用农村资源和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适度开发,突出特色。出台农村休闲产业扶持政策,鼓励农民自主创业,走规模化、规范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子。积极发展具有北京特色、文化品味、历史传统的农村手工业。

三、构建公共资源一体化的均衡配置机制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硬环境

在科学规划城乡路网结构,建成覆盖乡村、城乡一体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城乡公共交通、供水、电网、煤气、互联网、地下管网布设等统筹建设,统一管理,综合协调,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继续加强对农村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设施方面的投入,做到供水和污水收集管网实现镇村的联网和衔接,垃圾的统一收集、转运和处理,实现设施的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提高设施的质量和服务功能。继续推进农村街坊路硬化、户厕改造、水源保护区和人口密集村庄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在农村地区全面推广新能源利用,继续支持高效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和农业利用再生水工程建设。

2、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教育公平

从改善学校校舍、设备及师资等方面大力扶持相对薄弱学校的发展,推进城乡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建立全市教师合理流动机制,采取政策引导与激励措施,鼓励城镇学校教师下乡进村任教。每年定量选派师范类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定期对现有农村教师进行业务培训。统筹规划,保障经费,组织农村教师到城区进修学习。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建设和应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切实保障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及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子女、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

3、优化城乡卫生服务体系

加大投入,优化配置,建立健全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和城乡医疗服务体系,着力改善农村村级卫生室医疗服务条件。要积极引导市区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郊区布局,重点加强乡镇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建立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解决设施设备短缺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补助水平,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减轻农民医疗负担,实现农民看得起病的目标。

4、优化城乡文体服务体系

以小城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建成“乡有站、村有室、组有户”的文化网络。加强郊区县文化和广电中心、图书馆的达标建设,完善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实现村村建有农家书屋。

5、完善城乡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

整合现有政务、公共服务应用系统和网络,以“三农”服务为轴心,建立起市、区、镇、村四级农村科技经济信息服务体系。认真实施科技支农助农工程,扶持培育特色产业科技示范企业和农业科技园区,建立农村科技信息化应用示范点。

四、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1、推进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体系建设

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新农合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积极组织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妥善解决困难群体参加医疗保险的缴费问题,将农村五保户、孤儿纳入新农合范围。基本实现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三险”有效衔接,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居民医疗保险体系。同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农村医疗保障与城镇医疗保障的有序衔接,形成城乡互通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医疗保障。

2、推进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体系建设

以职工养老保险全覆盖为核心,以制定实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为抓手,逐步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按照“即征即保”的原则,将土地被征用农民全部纳入社保范围,积极稳妥地解决好历史形成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按照“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并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的思路,探索、建立适合进城务工人员特点的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引导更多的务农人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强化集体补助和国家扶持力度,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逐步建立农民个人、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政府三方负担的农村养老保险资金来源格局。加快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建立适应劳动力在城际间、城乡间双向互动的养老保险关系流动的绿色通道。

3、推进失业保险一体化体系建设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失业保险制度,实现市级统筹。把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的劳动力、在城镇就业以及外出经商务工的本地户籍农村劳动力、有转移就业愿望尚未实现转移就业新成长的农村劳动力一并纳入失业保险范围。将城镇各类企业招用的农民工,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失业保险缴费范围,逐步实行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比例缴费,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待遇。深化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失业补偿制度,对城镇包括进城务工农民在内的各类灵活就业人员失业实行补偿,设立补偿个人帐户,适当降低缴费标准。

4、推进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完善、阳光运作的原则,建立起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和灾害救助制度为基础,以大病、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资金多元、保障有力的社会救助体系。逐年加大公共财政对民政事业的投入,不断提高农村低保户和困难群众的救助范围及标准,提高农村五保对象、城镇三无人员、孤儿、流浪未成年人的集中供养率。实施农村安居工程。进一步完善扶贫帮困助学机制,切实解决困难家庭子女就学难问题。深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逐步扩大城乡享受低保人员比例,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缩小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差距,努力实现应保尽保。

五、推进城乡市场整合,实现资源自由流动

1、加快土地市场的制度创新,建立城乡一体的土地市场

加快推进土地、房屋发证确权工作,明确界定所有农村耕地、山林、建设用地与宅基地的农户使用权或经营权,以及住宅的农户所有权。经过“确权”,授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和房屋所有权证书,授予农户房屋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证书,并且授予在土地市场自由流转的权利,实现城乡土地的“同证同权”。

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以农村土地交易所为平台,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交易市场,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序流转,在城乡之间建立起利用市场配置城乡土地资源的机制。在保证建设用地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推动建设用地挂钩指标的跨区县流转,实现耕地指标的跨区县占补平衡,将分散用地转为集中用地以及集体建设用地的远距离大范围置换。特别重视土地交易市场的制度建设和监管机制建设,特别是需要设立相应的限制易条件和准则,对农民土地产权进入市场的条件、类别、规模、区域等进行相应规范。

2、加快劳动力市场的城乡整合,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机制

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机制,把城乡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扶持政策,继续清理和取消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的政策规定,探索城乡劳动者统一的失业登记制度,逐步实现城乡劳动者在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方面的同等优惠,建立起利用再就业资金、支农资金促进城乡统筹就业的政策扶持机制和管理机制。对城乡劳动力就业、失业、培训、社保等情况进行普查,建立起城乡劳动力资源数据信息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加强对进城就业农民的劳动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扩大择业的范围,提高就业质量。尽可能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扩大就业再就业政策的扶持范围,着力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和失地农民实现就业。

3、培育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组织,拓展融资渠道

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农村商业性、合作性、政策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体系。积极稳妥地发展村镇银行,充分发挥其对农村金融的专业化、便利化服务。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性保险相结合的农村保险市场体系,努力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逐步形成农业灾害风险补偿和转移分摊机制。积极培育和发展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农村信贷担保组织,探索以农民的承包土地经营权作为抵押物向金融组织贷款的具体办法。成立新农村建设投资公司,向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融资贷款,对优质农业产业化项目进行引导性投资、鼓励性投资或风险投资,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对启动社会投资的扛杆作用。

4、培育新型农民,积极引导人才、技术流向农村

一方面要通过培训等途径把现有农业从业人员培育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另一方面要培育农民新生代形成增量。鼓励中青年农民扎根农村务农创业,以奖励、担保、贴息等手段留住本地素质相对较高的农业劳动力,扭转目前农业劳动力素质急剧下降的局面。对农村社区实行开放政策,以实实在在的举措鼓励大学毕业生、农业科技人员和企业家走进农村当农民,使之成为新型农民的生力军。积极运用激励政策与市场机制,引导涉农高校、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技术人才开展农业项目合作,实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六、构建统筹城乡的新型社会管理体系

1、探索政府职能转变的途径

把城乡统筹的职能融入党委、政府及各个部门的常规性职能中。着力扭转以往政府职能配置“重城市轻农村”倾向,改变以行业、产业管理为基础的职能配置模式,把农村和城市作为有机整体统筹考虑职能配置,尤其是城乡规划、建设、交通、能源、就业、社保、公共卫生等方面应当强化,把统筹城乡的职能融入各级部门常规职能中,设置相应处室,赋予相应职能并加以考核,确保统筹城乡发展落实到位。

2、建立城乡无差别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

改革附加在户籍管理上的歧视性政策和不合理的限制性规定,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和相对稳定的职业或合法生活来源为基本的入户条件,以法制化、证件化、信息管理为主要手段,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对城乡居民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进一步放宽户口迁移落户政策,最大限度地降低户口迁移条件,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城落户的指标限制,取消申报、迁移户口的各种不合理的前置限制条件,积极探索城镇人口迁移农村落户的管理办法。

3、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服务体系

加快建立统一开放、平等竞争、规范有序、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建立和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组织体系、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和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权益的劳动用工管理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制度,建立完善安置和鼓励农民多渠道多形式就业的机制。实现城乡平等的就业政策,实现劳动力资源城乡合理配置。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纳入就业计划和劳动保障管理范围,在政策制度上消除劳动者城镇与农村身份的差别。

4、建立城乡一体的社区管理体系

打破政府行政管理“城乡分治”的局面,调整各级政府部门的内设机构和行政职能,工作向农村延伸,投入向农村倾斜,重心向基层下移,逐步从制度上使政府对城市和农村的管理统一起来。积极支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构建既尊重村民意愿,体现地方和农村特色,又便于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广泛覆盖的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使之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推进具备条件的城郊乡镇改设街道办事处,村改设居委会。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行基层党组织书记公推直选,开放基层“三会”,实行群众评价干部制度,促进基层民主管理。

七、理顺利益分配机制,开创城乡结合部改造新局面

1、把握城市发展演变规律,着眼长远解决城乡结合部问题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市区、城市郊区与乡村的结合部位,这一地区成为在城市市区与郊区农村之间的相互交融渗透、城市化过程最为剧烈的特殊的地域实体,具有模糊性、复合性、复杂性、动态性等特点。对于城乡结合部,不但要解决现有的问题,还应该作科学地预测,系统分析城乡结合部的演变和发展前景,以一种先行的手段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促进城乡结合部的健康发展。

2、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消解农民进城的顾虑

全面启动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转包、租赁、互换经营、入股等形式,推广股份合作、“村企合一”、土地开发、物业经营等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探索集体资产的股份化运作,理清资产关系,盘活集体存量资产,建立与市场经济接轨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推动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为农民转居和农村城镇化奠定基础。

3、创新征地补偿方式,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要切实把富裕农民放在首位,让农民在区域发展中得到实惠。城乡结合部改造中,确保农民对各项政策的知晓权,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发挥村民自治和议事会的作用,在运行模式、规模经营、旧房改造、新居建设、非农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多种选择,让农民提前知情和全程参与,实行“阳光操作”。涉及到农民切身利益的事项,由村民自治组织自主决定,确保农民的决策权。制定集体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统筹解决农民就业增收问题,使农民上楼后有长期稳定的生活保障和可靠的收入来源,解除后顾之忧。为搬迁农民提供本地区的绿化养护、物业管理、卫生保洁、观光农业等工作岗位。由农民自愿选择参加城镇职工或城乡居民社会保险,让农民享有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要继续着力抓好绿化隔离地区建设,创新发展思路,发挥资源优势,探索将绿化隔离带与都市农业有机结合的方式,协调推进绿色产业发展。

4、把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体系

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实现城市道路、能源、供排水、垃圾等市政设施以及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覆盖城乡结合部地区,并纳入城市公共设施运行管护体系。加快道路、水电、垃圾、污水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加快推进乡镇、村委会向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的机构和职能转变,推进公安、城管等城市管理职能向城乡结合部地区延伸,最终完全实现城市社区化管理。

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统筹规划;党的建设;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4-0019-2

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新时期党的建设就是要以实现城乡党建一体化目标,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务工作者,必须把城乡党建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增强城乡统筹意识,转变城乡二元发展传统思维模式,树立城乡党建整体推进发展新观念,按照统筹兼顾、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和方法,形成合力、整体推进,统筹建设城乡党的基层组织,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到工作谋划城乡“一盘棋”,工作推进城乡“两手抓”,并通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组织覆盖体系、干部人才体系、党员动态管理体系、党员服务群众体系、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努力实现城乡党建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1 在组织建设上:实现组织覆盖建立城乡一体化

按照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农村建设首先是农民居民化,然后是农村社区化,最终是城乡一体化。这个新型的农村发展必将打破过去那种垂直型、行政化、单位式的传统模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城乡党建一体化建设将按照“三个利于”(即有利于促进党员管理,有利于促进党内和谐,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的原则实现分类指导推进城乡党建建设。一是根据地域统筹城乡党建建立横向联合型党组织。对发展不平衡、但是地域之间联系紧密,而且村(社区)所辖企业党员人数少的,采取“村+村”、“村+社区”、“村+居委会”等方式建立联合型党组织,实行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发展;二是根据行业统筹城乡党建建立纵向联合型党组织。按照“总支+支部”的方式对跨村跨乡、跨行业的一些企业,建立纵向联合型党组织,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信息共享,从而促进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更进一步加强了城乡经济统筹发展。三是外出务工党员的流动性特点建立起灵活的流动型党支部,从而加强外出务工党员的管理,促进在外出务工经商群体中的党员发展工作。

2 在队伍建设上:建立城乡一体化干部人才管理体系

以打破干部、人才工作城乡二元分割、实现城乡干部人才队伍统筹配置为重点,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干部人才体系。大力实施实施年轻干部培养“双千工程”,通过把机关富有朝气、可塑性强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派到乡镇、农村任职,开展“乡镇干部进市级机关”、“农村干部进城市社区或乡镇机关”挂职锻炼;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加大从村干部队伍中选拔公务员工作力度等,促进干部人才在农村、机关、产业之间的合理流动,努力解决农村人才缺乏的问题。

3 在党员管理上: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党员动态管理体系

与传统计划经济相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的流动性加大,而且这种流动不是组织安排的流动,是党员个体自发自觉的流动,在不同的地区间、在城乡间、在产业之频繁地流动,有的党员还呈现出居住地和工作地不同的双重角色身份。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要结合实际建立便于管理、便于服务的城乡一体化的党员动态管理体系。一是以基层党组织信息化建设为抓手,依托现有党务信息化手段,如党内信息管理系统等,建立覆盖城乡的党员信息化管理系统,使党员的管理在组织关系转接、活动证发放、党费缴纳、志愿活动等方面实现网络化。二是根据党员工作单位、居住地双重角色的实际,推行党员双向管理。也就是说,对农村企业党员、机关社区党员等具有双重角色的党员,要在居住地和工作单位双向登记、双向联系,改变过去由党员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单一化管理的模式,这样可以使党员在工作单位和居住地都能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学习教育,接受双重党组织的管理和服务。

4 在服务群众上:建立服务群众的城乡党员一体化体系

共产党员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服务群众。我们推进城乡党建一体化的目的也就是让党组织、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群众服好务。推进城乡党建一体化,就要求在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建立党员服务中心,把党员责任、公开承诺、设岗定责、结对帮扶、志愿者服务等活动落到实处;在联系群众方面,要不断创新途径和方式,加强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继续坚持党员领导干部定点联系基层、定期接待群众等制度,把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心上,并根据实际情况切实加以解决。组织协调有关方面为农民工提供就业、社保、住房、培训、医疗、子女教育和权益维护等服务,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活动,帮助农民工排忧解难。依法进行土地流转,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到农村干事创业,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从而增进干部群众的感情,密切干部群众的关系,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5 在工作责任上: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

根据“根本、长效”的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主体明确、城乡互动的责任网络工作机制。一是以实施城乡党建“三级联创”为契机,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指导、乡镇街道党委具体协调、基层组织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以推进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为述职内容重点,进一步完善基层党(工)委书记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制述职制度;基层党(工)委书记树立起抓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意识,按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要求,在工作中推行基层党建定期分析、定期检查通报等工作制度。二是要跳出党建建党建,构建大党建工作机制。这就要求我们整合党群部门和经济职能部门的力量,如组织、纪检、宣传、统战、群团等部门,共同建立城乡党建工作联席会和联络员制度,形成上下互动、纵向联动的党建工作管理体系。通过上述管理制度,我们可以加强部门间、城乡间党组织、党员的沟通联系,形成推进城乡党建工作一体化工作的合力。按照资源整合的要求,部门党委(党组)根据自身工作职能,在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主动为实现城乡党建一体化提供支持。各群团组织利用自身组织优势,按照基层党建有关要求,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与工建、团建和妇建联动发展,双向促进。三是建立健全城乡党建一体化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把推动城乡党建一体化工作纳入本地方、本单位的年度目标考核,制定考核指标体系,并将考核指标量化,酌情增加考核权重,从而提高各级党组织推动城乡党建一体化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张莉.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