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际贸易的特征

国际贸易的特征

国际贸易的特征

国际贸易的特征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随着国际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经历了最近十年内的两次的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不断出现了新的特征,我国的服务贸易也面对越来越多的问题及障碍。首先分析了国际贸易的新特征,然后提出我国服务业贸易在这些国际贸易新变化下的应对策略。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总体发展迅速,增长潜力巨大,日益呈现出技术化、知识密集化的趋势,fdi的重点也转向了服务业。在此背景下,我国服务贸易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其出口世界排名从1982年的第28位升至2008年的第5位,进口世界排名由第40位上升到第7位,可以说取得惊人的进步。同时,我国服务贸易业存在一些弊端。例如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业上,业务主要是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这就导致我国服务业比重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服务贸易发展的落后不仅严重制约了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货物贸易成本上升,影响货物贸易的转型,导致我国对外贸易整体国际竞争力的下降。需要对我国服务贸易进行研究,找到相应的对策进一步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层次,从而提高整体贸易的水平。

    一、国际贸易的新特征

    1.国际贸易结构高级化。经济全球化引发了各国间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这种调整导致贸易结构的变化,服务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上升,服务外包成为跨国投资的主流为了应对全球市场竞争,跨国公司不断调整资源配置和公司经营战略,按照成本和收益原则剥离非核心的后勤与生产服务业务,增强了服务产品的可贸易性,服务贸易增长异军突起,服务产品的生产尤其是服务外包也成为国际投资的重要领域。服务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上升。据世贸组织统计,从1980到2003年,国际服务贸易增长速度总体上快于国际货物贸易增长速度,同期服务贸易规模从3643亿美元增加到17626亿美元,增长了3. 8倍,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己超过19%;2007年,世界服务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9. 4%,高于2000年的18. 8%a

    2.国际贸易格局多极化。多边贸易体系与区域经贸集团既互动又斗争。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2002年区域贸易组织有124个,到2006年发展为191个,年均增加16个。由于多哈谈判的失败,世贸组织推行的多边贸易自由化暂时搁浅,区域组织由于比多边贸易自由化更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能带来更多的集团经济利益,为世人所关注,所以进展很快,区域组织内贸易和经济总量大幅增加。欧盟东扩使其经济总量增长,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己超过美国上升为世界第一,东盟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取得显著进展,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3.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1)发展中国家战略地位弱化、国际环境恶化。在新的多极化世界中,一方面几个大国相互竞争;另一方面它们又以发展中国家作为共同的对立面。随着发展中国家战略地位的改变,其所处的国际环境进一步恶化,主要表现在:贸易集团化导致保护主义压力加大、外国投资减少、严重外债、资金外流、国际经济活动份额下降等。所有这些,都将严重制约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2)与发达国家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经济全球化极大地刺激了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进一步优化了全球资源配置,提高了规模经济效益,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了全球贸易、投资及其自由化,增强了国际范围内的经济政策协调,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世界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世界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但各国经济差距却进一步扩大。

    二、中国服务贸易应对新特征的对策

    1.提高服务产品可贸易性。由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层次低,可贸易性差,致使服务贸易的跨国流动受限,我国服务贸易处于逆差状态。就wto服务贸易谈判来说,倾向于对因服务进口过快增长而对进口国相关产业造成损害的,可以采取紧急保障措施,撤回或中止己做出的市场开放承诺。我国服务业发展落后,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约4’096,世界平均水平为67%,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超过75%,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也达52%。我国保持一定的服务贸易逆差是必然的、合理的,但服务贸易进口与出口二者不能偏废,即应保持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大体平衡,大力发展新兴服务贸易,增加服务贸易的可贸易性,促进中国的服务贸易走出去。

    2.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我国服务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层次较低,以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为主,这是基于具体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现实选择。我国若想使服务业有较大发展,必须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紧跟世界服务产业变化的步伐,在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竞争优势的同时,分阶段、有重点地发展高层次的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技术档次。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交通运输业、咨询业、信息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讯业、房地产业等与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

    3.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有机结合。我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旅游、建筑、计算机、运输和信息服务等,这些服务的国际市场潜力巨大。从旅游服务来说,据国家旅游局的估算,到2020年,我国入境人数将达到2. 1亿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将达580亿美元。因此,要充分发挥好这些服务部门的比较优势。应该看到,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部门层次不高,不能长期依赖这些部门来支撑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那样可能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要通过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打破服务业中的垄断,加快服务人才培养,在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现代物流、设计咨询和信息服务等方面创建竞争优势,使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有效结合。

    4.开放市场,承接服务业跨国转移。把握服务业全球化的机遇,扩大对外开放和市场准入,引入竞争,为服务业的发展和改革提供强大动力。加大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和服务业外包的力度,吸引跨国公司总部、研发中心、设计中心、营销中心和软件开发来华,大力鼓励服务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全面提升与外商投资的合资合作水平,支持有条件的国内企业包括服务业企业走出去,发展跨国经营,建立海外营销网络,开展海外购并,加强战略联盟,提升与国外高端服务供应商的合作水平。可以根据我国服务行业不同部门国际竞争能力的差异实行梯度开放。对于具备了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鼓励其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对于目前处于劣势的行业,可先采取适度保护措施,在培养起竞争力后再实行逐步开放。也可以根据不同地区服务业水平的差别,按照从沿海到内地的顺序梯度推进开放。

国际贸易的特征范文第2篇

    列宁早就提出:“人类的整个经济、政治和精神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已越来越国际化了、社会主义会把它完全国际化”。(《列宁全集》第19卷239页)经济生活的国际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表现,标准的国际化作为协调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技术纽带,作为向国际社会传播先进实用的生产方式的手段,作为从技术上统一协调、消除国际贸易中商品移动的障碍,已引起各国政府和有识之士的广泛注意。显而易见,标准的国际化是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客观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经济国际化链条中一个重要环节。当代国际贸易中国际标准化合作的规模越来越大,国际标准化的步伐也越来越快。当前,国际标准化活动呈现出如下的趋势和特点:

    (一)国际标准增加的进度越来越快,并成为开拓国际市场的有力推动器。150在1960年仅有标准197个,1970年增为1550个,1980年为4269个,1986年为6401个,目前已达1万多个。也就是说,50年代平均每年制订20个标准,60年代平均每年制订120个,70年代平均每年制订270个,80年代平均每年制订600余个标准。IEC标准1960年仅为250个,1970年为556个,1980年为1400个,1986年为2200个。目前,150和IEC标准有1万余个。由此可见,制订38和颁布标准的速度越来越快,在贸易领域的影响更加深元。“国际标准—打开市场的关键”,这一口号不仅是1992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也为今后标准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关贸总协定直截了当地指出国际标准的价值不是偶然的,全球商人都需要国际标准。因为国际标准提供了为所有人获益而打开世界贸易新局面的钥匙。事实也是这样,在世界性贸易中,经济发达‘国家都把标准当作贸易竞争的重要手段,谁掌握了新型产品的国际标准,谁就取得了这种产品的国际贸易主动权,甚至可以垄断该产口的国际市场,这样的事例在世界上是屡见不鲜的。即将面临的高清晰度电视系统标准化争论就是一个具体例子。现在日本已经在研制高清晰度电视,美国、西欧也正在研制,两种电视的制式是不一样的,如果国际电信联盟将来以日本研制的高清晰度电视系统的制式作为国际标准,则日本将争得这种电视的国际市场,美国势必要失去这个市场,至少要失去这个市场的大片地盘。在这里,产品还未成批生产出来,标准化就成为争夺市场的急先锋。

    (二)保护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是国际标准化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消费市场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产品尤其是消费品需要标准化,为此,150和各国标准化机构相继开展了维护消费者利益的标准化工作。150消费者政策委员会提出了消费者标准化工作的优先性原则。至今已颁布指导性文件150余份,包括的范围除了日用消费品外,还有玩具、药品、电器、体育用品、儿童用品、娱乐器材等,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三)产品质量认证和产品质量保证日益成为国际标准化工作的重点内容。了标准是消费者选择产品的主要技术依据,在国际市场上,由第三方(非供、需方)按规定标准对产品进行公正的鉴定,发给证明书、许可证和适当的标志,作为消费者选择产品的依据,这就是认证。在许多国家先后实行了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后,150于1970年成立认证委员会(现为合格评定委员会),质量认证成为150工作的重要方面。为了专门研究质量保证问题,150成立了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并于1987年颁布了150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并且150对原系列标准已开始进行大刀阔斧地修正,以便促使供方实行有效的质量管理和质蚤保证。

    (四)国际标准从传统工业技术领域向高新技术领域发展。80年代以来,人类处于新技术革命所引起的伟大变革之中,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空间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竞相开发,正在推动人类从工业化社会逐步过渡到信息化社会,这些高新技术领域对标准化的新发展提出了强烈的要求。与信息产业发展不可分割的信息技术标准化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国际标准化组织在研制标准计划中,信息技术标准占总数的18%以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现任主席麦克道尔威先生在向第十八届“世界标准日”的贺词中明确指出:在光纤通讯激光设备以及通信卫星等方面,我们已经为今后技术的发展而制订标准了。

    (五)全球正在兴起一股广泛推行1509000系列标准的浪潮。1509000系列标准已成为当代开拓国际市场的通行证。15()9000系列国际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87年3月正式的,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它被作为相互认可的技术基础。目前,世界上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这一标准,其中只有个别国家是等效采用,其他国家和地区是等同采用。我国从1993年1月1日起由等效采用改为等同采用,并在全国实施。在各国踊跃采用1509000系列标准的同时,也认识到1509000系列标准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内容上,目前都不能完全满足各行各业各类产品质量管理的需要。因此,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150/TC176)组织国际知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提出了一份《20世纪90年代质量领域贯彻国际标准的战略设想》,国际上通常称为《2000年展望》,从而使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通过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服务四大类的基础标准,使质量管理工作进人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发展阶段。正如150/TC176主席沙那西先生所说:“当今世界的质量管理有四大关键要素:15()9000系列标准、综合的支持体系,实施指南和9000论坛所包括的问题”。质量管理将沿着这些关键要素引导的方向,迅速地推动国际贸易向前发展,走向21世纪。

    二、我国对外贸易中采用国际标准的战略策略

    当前,采用国际标准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标准化活动的普遍的趋势。但是,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对采用国际标准的态度和作法也不尽相同,概括起来说:工业发达国家采用国际标准主要是协调本国标准与国际标准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差异”,消除(至少是减少)由此而引起的贸易的技术壁垒;发展中国家采用国际标准主要是缩短本国标准与国际标准水平上的“差距”,作为引进技术,促进技术进步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标准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将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方式转变。质量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能否又快又好地发展的一个关键。速度是个战略问题,质量也是个战略问题;产品质量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形象,一个民族的精神。要发展经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产品质量是关键。而标准化与质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整体,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的力度加大,采用国际标准更是一个问题了。我国的标准化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必须注意,我国采用国际标准的含义是广泛的。采用国际标准就是把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技术标准的内容,通过分析研究,不同程度地订人我国标准,并贯彻执行。因此,‘采用”的完整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把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内容,程度不同地纳人我国各类标准;另一方面,还必须具体实施这些标准。根据国际标准化的发展态势和我国国情,我国对外贸易中采用国际标准应采取如下战略策略:

    (一)坚持与国际标准的统一协调。与国际标准保持统一协调已成为当今各国标准化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也是我国采用国际标准的一条重要原则。但由于标准的类型不同,因而统一协调的形式不完全一致。

    1.国际上通用的综合性基础标准应当等同采用。基础标准是科学技术、经济活动及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是经过国际上许多国家的专家实验验证,反复磋商研究而制定的,比较成熟、稳定、实用,具有较高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一般与各国的国情没有直接的关联,为加快采用步伐,应等同采用。

    2.国际上通用的方法标准也应等同或等效采用。目前,150和IEC的方法标准分别占这两个组织标准总数的41写和26.9写,许多国家等同采用相应的方法标准,其重要原因是在国际贸易中需要一个在国际上统一的检验、试验、抽样等方法标准,以便于公正地处理贸易中的纠纷。同时,许多方法标准本身包含某些先进实用的技术,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种廉价的技术引进。

    3.安全、卫生、环保标准与国际标准的统一协调要结合国情区别对待。国际标准中凡涉及安全、卫生、环保方面的标准,在下列三种情况下要十分注意与国际标准的统一协调。(l)安全、卫生、环保国际标准中的基础和方法标准应等同或等效采用;(2)用于出口的产品标准中的安全、卫主、环境保护的要求应与国际标准或国际惯例协调一致;(3)由于运输业具有明显的国际性特点,因而凡涉及海上、空中、陆地人身安全及航行、航海安全的国际惯例中的技术要求,都应视为强制性的,应等同或等效采用,如国际海事组织颁布的公约、规则、标准等。

    4.产品标准情况复杂,与国际标准统一协调的问题,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采用方式。150和IEC标准中,关于具体产品的质量性能指标不多,通常由各国公司(或企业)根据市场预测和客户要求制定企业标准,这对我国产品质量性能方面采用国际标准带来一定的局限性。

    (二)坚持结合我国的国情。采用国际标准要密切结合我国国情,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讲求经济效益,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国际贸易的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贸易自由化 出口扩展边际 贸易成本 现实特征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走上了经济市场化和贸易自由化的道路。自1995年5月开始中国实施了多层次贸易自由化战略,并采取了降低进口商品关税税率,取消商品进口配额等措施,双边贸易成本逐步下降。2001年中国加入WTO与2005年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全面实施也进一步推动贸易自由化的深化。图1显示了1995-2010年中国与主要出口市场(主要出口市场指2007年中国前十四位出口市场,分别为:美国、日本、韩国、德国、荷兰、英国、俄罗斯、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泰国、印度、菲律宾)双边贸易成本的变化。

由 图1中可以看出中国双边贸易成本呈下降趋势。从时间上看1995-2010年的贸易自由化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995-2000年贸易自由化初级阶段贸易成本小幅降低,降幅平均在10%左右。从2001年开始贸易成本下降速度加快,平均降幅高达30%以上。而在此期间中国也经历着持续的出口繁荣。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出口(24.84%)更是以高于世界总出口(6.8%)近4倍的年均增长率迅猛增长。其中80%源于已有贸易品出口数量的增加,另外20%则是可贸易品种类的增加及贸易对象的扩大,即扩展边际的增长。如果扩展边际的增长时段恰好与贸易自由化的实施阶段相切合,则表明贸易自由化与出口扩展边际的增长应该呈正相关。为证实这种正向关系,本文将采用KR界定法考察贸易自由化战略实施阶段中国出口扩展边际的变化。

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成本估计

(一)测度方法与数据

本文选取2007年中国前十四位主要出口市场作为样本对象,采用Novy(2007)的改进引力模型测度中国与14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成本。与其他测度方法相比,该模型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新的突破:第一从传统的双边贸易扩展到多边贸易;第二引入非贸易品的概念;第三嵌入冰山型贸易成本并将模型置于垄断竞争框架之下。为更方便地测度贸易成本,模型假定双边贸易成本对称(τjk=τkj),同时双边贸易品份额相等(sj=sk=s),根据该模型得出的贸易成本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EXPj,k和EXPk,j分别为J国与K国间的实际出口额,GDPj、EXPj和GDPk、EXPk分别为两国的实际GDP和实际总出口,S为可贸易品份额,两国相等,ρ为替代弹性(Novy,2007)。

从该公式中可以看出,如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双边贸易额的增加表明贸易关系更密切,贸易成本下降;相反如果产出的增加并没有带来双边贸易额的增加,则导致贸易成本上升。

(二)数据来源与参数选取

采取Novy(2007)模型的另一个原因在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各国的实际GDP数据可以通过IMF的IFS(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数据库获得。双边贸易额与各自出口额的相关数据可以通过IMF的DOTS(direction of trade statistics)数据库获得。该数据库提供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从1948年以来的所有进出口数据,因此很容易获取中国与G14各国的相互名义出口数据和各自的名义总出口数据。为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对上述数据采用2000年美元价格统一计算,得到各国实际贸易数据。本文选取的样本时间跨度为1995-2010年。

另外,还需确定上述公式中的两个参数的数值。一是替代弹性ρ。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替代弹性越低意味着消费者对价格或贸易成本越不敏感,从而有助贸易的扩大。但该数据很难直接从数据库中计算获得,有文献显示该数值介于5-11之间(Anderson,2004)。为更一般性地考察替代弹性对贸易成本的影响,取中间值ρ=8。

而关于可贸易品份额S,有学者在考察了5个OECD国家(法国、意大利、日本、英国与美国)之后,发现1960-1988年其私人贸易品中非贸易品份额为18.9%-44.3%。由于选择的国家样本中有三分之二都是工业化国家,非贸易品份额应该较低,因此本文选择s=0.8,即所有商品中20%是非贸易品。

中国出口扩展边际的现实特征

(一)方法与数据

Kehoe and Ruhl(2007)提出一种新的衡量扩展边际增长的方法。首先界定“最小贸易品”。给定贸易伙伴与样本年度,将所有商品HS-6位编码出口数据按照选定样本空间前三年平均出口额进行排序。将排列好的商品分成十组,每组商品总出口额占前三年平均出口额的十分之一。其中第一组由出口贸易额最小的商品构成,将其称为“最小贸易品”。

其次衡量出口扩展边际的增长。首先需计算在样本空间最后一年(终期)这十组商品的出口总额所占的比重。存在两种极端情形:如果贸易的增长只来源于已有贸易品出口数量成比例地增加,那么每一组数据在终期所占份额应仍保持为10%;如果贸易增长只是来源于出口商品种类的增加,那么“最小贸易品”组在终期所占份额应上升,而其他组的份额应下降。也就是说在基期占10%比重的“最小贸易品”组的出口份额在终期所占比重超过10%,则表明出口扩展边际有所增长。

最后分析扩展边际的时间增长性。对于样本中的每一年计算“最小贸易品”组的出口比例。如果贸易自由化战略实施之后“最小贸易品”组的出口所占份额上升的话,则表明贸易自由化与出口扩展边际增长存在时间一致性。

关于贸易伙伴及样本数据的选取,本文仍沿用2007年中国前十四位主要出口市场,选用1995-2010年货物贸易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总署与WTO(UN COMTRADE)数据库。采用出口平减指数对数据进行平减处理,并统一成2000年美元价格。

(二)中国出口扩展边际的样本空间阶段及特征

首先衡量中国出口扩展边际的增长。如图2所示,十组贸易品2010年出口份额并不相同,“最小贸易品”组出现峰值。1995年中国向世界出口的最小贸易品种类为2471种,出口额占总出口的10%。到2010年, 2471种最小贸易品的出口额占总出口的19.88%,这表明中国出口贸易增长中扩展边际增长占有20%左右的比例。

为了考察出口扩展边际的时间增长性,本文将样本空间分成两个阶段:贸易自由化初级阶段与贸易自由化深化阶段。为了能够更好地分析出口扩展边际实际增长情况,将“最小贸易品”组分解为三个部分:零贸易品(严格来说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零贸易品。如美国的出口中只有出口额超过2500美元才会被纳入统计体系中,而小于2500美元的商品则被视为零贸易品。小额贸易品是指存在正向贸易但年贸易额小于50000美元的商品)、小额贸易品和相对大额贸易品。表1显示了中国出口扩展边际变化情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国与G14出口扩展边际在贸易自由化两阶段均有所增加。在贸易自由化初期扩展边际增加幅度较小,平均增长率为9.78%。其中印度(22.73%)、菲律宾(20.54%)、泰国(19.04%)上升幅度较大,而德国(4.78%)、美国(3.21%)、日本(1.85%)上升幅度较小。而在贸易自由化深入阶段增长幅度加大,平均增长率为32.40%。同时国家排名也有较大变化。美国由第13名一举跃升至第1名,2010年终期上升幅度为57.08%,是2000年终期的近20倍,这说明贸易自由化的加深对出口扩展边际影响巨大。

针对具体的商品,表2与表3中给出中国对美国出口额变化最大的前十种最小贸易品。1995-2000年间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最小贸易品中,主要出口品为服装、燃料、矿产品等,属于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商品结构比较低级。而中国入世以后对于工业制成品平均关税降至8.9%的措施,使得主要出口商品变为工业品及配件等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商品结构快速升级。

结论及建议

为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借鉴KR界定法衡量了中国的出口扩展边际的现实特征。通过研究发现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的贸易成本逐渐降低,同时中国对G14最小贸易品出口份额在终期均有所上升,这说明中国出口扩展边际的变化时段恰好与贸易自由化战略实施阶段相一致,较好地证明了两者之间的正相关联。对具体商品而言,自由化初期主要出口的最小贸易品为服装、燃料、矿产品等劳动或资源密集型产品,深化期则集中于工业品与配件等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说明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升级。

上述结论同样可以为中国进行贸易自由化的路径选择提供帮助。中国贸易自由化战略是分阶段、分层次的。以WTO为核心的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与CAFTA区域贸易机制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但WTO由于成员众多,成员内部利益难免发生冲突,有时难以在短期内达成协议。而CAFTA机制更加灵活,成员国地缘上接近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建立自由贸易区不仅对双方市场的冲击都不会太大,还可以有助于缩小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然而CAFTA的建立其区域性特征也可能导致区域集团对外的排他性、封闭性以及区域集团之间的竞争性和对抗性,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另外就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效率与权威性而言,WTO无疑更有优势。因此对于中国未来的贸易自由化战略发展来说,应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自由化进程作为主导层次,争取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并利用例外原则取得有利的谈判地位,同时将区域贸易自由化进程作为必要补充,通过普遍的开放与适当的有期限的保护,以达到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趋利避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Kehoe,Timothy J.and Kim J.Ruhl.How Important the New Goods Margin in International Trade?[R].Research Department Staff Report of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Minneapolis,2002

2.Hummels,D.and Klenow P.L.The Variety and Quality of a Nation's Export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5,95(3)

国际贸易的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贸易结构;波动性特征;路径转换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模式面临以下几方面的冲击。一是贸易壁垒、贸易摩擦不断增加。中国很可能面临更加严重的来自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甚至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在对外贸易不断扩张的同时,中国已成为每年遭受反倾销调查数目最多的国家。二是虽然中国已经成为贸易大国,进出口贸易量排名仅落后美国与德国,排名第三,但是中国仍然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竞争力仅局限在不断压低劳动力成本上,而在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上却无法与发达国家展开竞争。贸易利益的获得已经不能仅仅取决于生产能力和生产量的大小,更要注重品牌及创新技术的提高。三是从《京都议定书》到哥本哈根会议,低碳经济必定是大势所趋。这间接的表明了我国不能再依靠能源、资源、劳动力数量的投入来拉动经济增长的老路上,必须开拓新的增长模式,贸易模式必须探索新的路径。此外,联合国贸发组织认为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贸易结构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出口商品的附加值较低。

由华尔街开始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的对外贸易受到了强烈冲击,这不禁要问我国现有的贸易模式是否仍然适用?面对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贸易演进路径应该怎样调整?本文首先对中国1985年~2008年贸易结构的波动性特征与转换速度进行分析,然后希望从深层次上获得中国贸易结构升级的转换路径。

二、中国贸易结构的波动性特征:1985-2008

传统文献中对贸易结构阶段性特征的分析主要有两类观点:一类是从比较优势出发分析我国的贸易结构转换,另一种是基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阶段的考量。他们的分析都能够很好的解释贸易结构的趋势性特征,但是却回避了贸易演进中可能出现的“拐点”和波动性特征,并且对贸易结构转换速度问题也重视不够。本文着重从贸易结构的波动性和贸易模式转换速度角度进行分析。

按照SITC分类标准,将所有出口商品按照要素密集度标准分为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资本密集型产品,并计算出每种类型产品的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本部分的分析数据基于1位数的SITC数据。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通常将SITC0-4类定义为初级产品,也被称为是资源密集型产品;SITC5-8定义为工业制成品,其中SITC5和SITC7类制成品一般被粗略的认为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SITC6和SITC8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本文的数据来自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1985年~1992年来自Sitc.rev2;1993-2008数据来自Sitc.rev3,对两类数据按照分类标准进行了适当转换。从图1中,可以明显的发现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不仅呈现出明显的趋势性特征,而且各阶段的波动性特征也非常明显。本文按照波动性特征,将贸易结构演进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5年~1992年):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贸易结构呈现出“双升一降”的变化特征,波动最为剧烈,并且贸易结构切换速度最快。1987年和1992年出现两次“剪刀差”形状。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全部产品的份额各自上升将近一倍,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份额则迅速下降,由1985年的62%下降到1992年的18%,不及原来的1/3。劳动与资本密集型产品份额都对资源密集型产品份额进行了超越,并且两者之间的转换速度很快。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明显呈现粗放式增长特征,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是资本存量的不足,此时的经济动力只能依靠资源的开采与投入来推动。但是,资源密集型产品比重下降,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上升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体现。中国是劳动力禀赋充裕的国家,而资源相对匮乏,根据静态要素禀赋理论,一国应当出口其要素禀赋相对充裕的产品。所以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比较优势得以集中体现。

第二阶段(1993年~2002年):这一阶段的明显特征是“双降一升”,贸易结构转换波动性减缓。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份额虽然仍然很高,但是出现拐点,进入下降通道。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仍然下降,但是在1998年~2002年间下降特征不再明显。而最为明显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份额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带动了经济的提升。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在这一阶段我国大力实施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东南沿海城市不断开放,加工贸易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同时,随着我国开放度的不断增加,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也不断增加。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是动态要素禀赋理论的体现,劳动力产品的比重的大力发展,使得我国积累了一定的资本,资本劳动比显著提高;再加上FDI在这个阶段的大力引进,导致了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的大幅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比重出现了拐点,在1994年达到了61%的峰值水平,然后不断下降,而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仍然不断攀升,并且在这一阶段,这种比较优势之间的切换速度很快。

第三阶段(2003年~2008年):“这一阶段波动性最弱,趋势平稳”特征得到明显体现。如果说前两个阶段劳动力以及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份额对资源密集型产品份额是强势超越的话,那么资本密集型产品对劳动密集型产品份额的超越则显得动力不足。三种类型的密集型产品的份额保持趋势平稳特征,三者的离差都在10%以内。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份额达到了最低,将近6%;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份额平均保持在42%与52%。在这一阶段趋势平稳的特征,还表现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比重向资本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转换逐渐减弱,这是动态比较优势走向低速发展的特征体现。其中的原因是我国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甚至超过了部分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贸易模式提升,不能只从数字角度看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的增加,更应该关注贸易效率和质量问题。

通过三个阶段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近三十年来,我国的贸易结构不断升级,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不断降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先升后降,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份额不断升高。但是,从波动性特征来看,这种贸易结构转换的动力在逐渐减弱,三种份额已经进入趋势平稳阶段。依靠提升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降低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重的空间已经不足,原来的升级路径需要进行适时调整,我国的贸易结构转换必须寻求新的升级路径。

三、中国贸易结构升级的路径转换

贸易结构升级主要沿着两条路径在发展。第一条路径是贸易结构由具有传统比较优势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向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转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结构的升级主要是沿着这条路径发展,并且从上面分析中可以看到,在这个路径上,我们的贸易结构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是,在这条路径演进过程中,我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产业链中处于比较低端的环节。并且,这种发展路径继续延续会存在两个弊端,一是中国出口的劳动、资本密集型产品具有低成本、低市场进入壁垒的特点,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压低了出口企业的利润,损害了我国消费者的福利;另一方面,我国将很可能面临更加严重的来自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尤其是进来这些国家针对中国的反倾销申诉和仲裁措施急剧增加,使我国的出口形势面临恶化。因此,必须寻求贸易路径的转换。

第二条路径是在各类密集型产品出口质量、技术、品牌上的全面提升。我国贸易结构朝着这条路径转换才能真正实现二次升级,其原因来自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在国际贸易理论界,异质性厂商、异质性产品贸易理论备受关注,贸易学家们已经把关注的重点从传统的代表性企业、同质性产品转移到异质性厂商、生产技术差异、生产效率与产品品牌的提升方面。在实践上,由于低价格、低质量、低技术的产品更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和贸易诉讼。在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产品出口曾经面临严重的贸易壁垒,中国现在也面临者类似的问题。但是,随着跨国公司外包的盛行,国际生产网络在全球展开新一轮的布局,在加上我国近年来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我国的贸易发展可以抓住这个新的机遇,在第二条升级路径中寻求突破。

路径的转换可以通过两条关键渠道来实现。第一,资本技术要素禀赋质量的提升。根据动态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理论,要素中资本和技术禀赋的增加是贸易结构升级的决定性因素。这就要求我国企业参与更高阶段的国际分工,参与高技术、高资本含量的产品的生产,从而提升要素的资本技术含量。现实情况是中国处于产业分工链条的最低端,经常出口的是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产品。为此,在全球产业链的横向一体化延伸中,我国企业应该增强品牌保护意识,加大产品的异质性来提升自己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在纵向一体化过程中,提高自身在产业链中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质量、技术水平。第二,要素禀赋结构的合理搭配。目前,我国要素结构搭配存在严重扭曲。主要表现在大量的资本拥挤在产能过剩行业、重复建设问题严重;我国经济发展中能源资本投入已达到了一定高度,适当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下转第113页)劳动者素质,以增加高质量劳动力要素投入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关键,能源、资本投入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4%左右可以实现要素产出率最大化。

但是,资本、技术要素禀赋如何提升?要素禀赋结构如何合理搭配?从而提升中国的贸易结构层次。本文认为这两个问题可以通过产业的有效集聚、国际和国内分工等途径进行分析,以获取适合我国的贸易结构升级路径。一方面,产业集聚效应可以促进跨国公司FDI的使用效率和FDI的技术水平。我们知道FDI一般会携带相对先进的技术,尽可能吸引更多高质量的FDI是提升我国出口产品层次的一个重要方式。另一方面,产业集聚效应可以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产业合理布局之后,技术溢出效应,示范效应都会促使国内技术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当同类行业的公司聚集到一起生产的时候,这种无形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会使得技术溢出增加,同时也促使其它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的速度。此外,产业集聚还可以带来规模经济效应。这其中主要原因不仅在于集聚效应可以通过配套设施的提供导致成本的降低,而且产业集聚加速了资源的流动,尤其是使得携带知识与技术的资源快速流动,再加上干中学效应,从而会导致人力资本以及产品质量的大幅提升。

要素合理搭配的重要途径是积极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中,合理配置国内的分工体系。中国目前的基本状况是:分工与专业化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整体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还向当低,并且我国国内分工以及参与国际分工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通过积极参与新一轮国际分工,完善国内分工体系,才能使得我国的要素资源合理搭配,要素使用效率提升,从而升级我国的贸易结构。根据国际分工理论,跨国公司会根据所有权、区位等优势把生产网络安排在全球不同地区,进行外包生产。中国在全球分工结构中,从价值链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移动是中国贸易结构二次升级的突出体现。此外,国内分工应充分发挥不同区位的要素禀赋优势,注意分工的层次性。一国国内分工越发达,那么国内分工与国际分工更容易接轨。

我国贸易结构的进一步提升不能只局限于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的提高,而更有赖于资本技术要素禀赋质量的提升与素禀赋结构的合理搭配。通过产业的集聚,构建合理的分工体系,同时,加大高素质人力资本投入,使要素流动更加合理,要素的配置效率更高,所有这些因素是增强我国出口比较优势,优化出口贸易结构的基础。

国际贸易的特征范文第5篇

张庆君(1974-),辽宁大连人,渤海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出口贸易持续增长,出口贸易波动也在增强。为此,采用增长率直接法、增长率趋势法分析我国出口贸易的短周期、中周期和中长周期波动,并采用协整理论分析我国出口贸易长周期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自1978年以来,我国出口贸易经历了八次短周期波动、三次中周期波动(其中第三次中周期波动具有在适度高位的平滑化的特征)和两次中长周期波动。目前正处在第二个中长周期波动的扩张期;我国出口贸易的长周期与GDP的长周期具有相似的特征。关键词:经济周期理论;出口贸易;周期波动

中图分类号:F75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7)07-0023-05 收稿日期:2007-05-08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其中出口贸易更是为我国创造了大量的外汇,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06年我国外贸出口额为9690.8亿美元,增长了27.2%,我国出口贸易已经连续四年保持20%的增长速度。但是,我们在看到外贸乘数效应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应当警惕出口的波动也同样可能对经济产生负面冲击,尽可能避免出口的大起大落。从我国出口贸易的不稳定指数来看,自1992年以来,出口贸易不稳定指数呈上升态势,偏离长期趋势的幅度较大。因此,分析和研究我国出口贸易的周期波动规律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周期波动分析是认识事物变化规律的重要方法,在经济研究领域,周期波动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宏观经济的诸多领域。但是相对于经济学对经济周期的较为成熟的分析研究而言,对国际贸易收支周期波动循环的分析与研究,还属于开拓性阶段。

我国的对外贸易收支在运行与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着周期波动循环的现象,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马晓野提出了我国国际贸易波动分析的理论框架,认为不同类型的宏观经济冲击以及贸易体制改革本身对我国总体贸易规模和进出口余额有很大的影响。孙林根据不同的时期和外部环境条件,对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额波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王小平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周期波动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中国服务贸易在近10年里呈现出前期波动较大而后期趋于平稳的特征;中国服务贸易自1982年以来,经历了八次短周期波动、三次中周期波动和两次中长周期波动。曹洪谦研究发现1998年以后的北京服务贸易增速前期波动较大而后期趋于平稳。以上文献没有专门针对我国出口贸易周期波动的研究,本文结合中国对外贸易的实践在出口贸易周期波动研究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国际贸易收支周期波动是国家贸易经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所呈现的起落更迭、扩张和收缩不断交替的波浪式运动过程,是国际贸易经济运行中反复出现的对其均衡状态的偏离和调整过程。按时间的长短,经济周期可以分成四种类型:3-5年的短周期,又称基钦周期;8-10年的中周期,又称朱格拉周期;15-25年的中长周期,又称库兹涅茨周期;50年左右的长周期,又称康德拉梯也夫周期。在对中国出口贸易周期波动的实证分析中,本文

将采用增长率直接分析出口贸易的短周期;采用增长率趋势法分析出口贸易的中周期和中长周期;采用协整分析方法研究出口贸易的长波特征。

二、实证分析

(一)短周期分析

增长率直接法是直接用实际增长率来测定变量的周期波动,这是分析经济波动时通常采用的方法。表1给出了中国出口贸易及其增长率年度数据,增长率的折线。下面从波长、波型、波峰、波谷等方面对我国出口贸易短周期波动进行分析。波长和平均波长从时间的角度反映出口的波动状态。波长是指一个完整波动周期的时间长度;确定一次完整的波动,可以从一个波峰到另一个波峰,也可以从一个波谷到另一个波谷。评价波长是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次波动的时间长度。按照波峰一波峰周期测算方法可以看出我国出口贸易从1978-2005年共有八次周期波动,平均长度为3年。因此,我国出口贸易的短周期波动基本上属于基钦周期。

出口贸易的波型分为古典型波动和增长型波动。古典型波动是指出口总额出现下降的波动,也就是增长率出现负值的波动,其中必然包含出口贸易额与增长率同时下降的过程;增长型波动是指出口增长率下降但实际绝对额仍在上升的波动。因此,可以区别出我国出口贸易的八次周期波动均为古典型波动。一次完整的波动包括两个阶段和两个转折点,两个阶段是扩张阶段和收缩阶段;两个转折点就是波峰和波谷。自1978年以来的八次波动中各次波动年度及其峰值和谷值。峰值最高的年份是1979年,峰值为0.401;波谷最低的年份为1983年,谷值为0.004。

(二)中周期与中长周期分析

中周期与中长周期分析一般采用增长率趋势法,增长率趋势法是在增长率变量进行趋势分离的基础上来测量变量周期波动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识别短周期,而且可以识别中周期和中长周期。假设变量GEXi表示出口贸易增长率序列,用Trendi表示增长率序列中的趋势成分,用Cycle;表示增长率序列中的周期成分,则有:

Cyclei=GEXi-Trendi

(1)

通过Eviews5.0软件,采用H-P滤波(Hodrick-Prescott Fiher)方法,脱离时间序列GEXi中的趋势成分Trendi,生成周期成分Cyclei,分析结果见图3和表3。图3中横坐标是年度时

间,纵坐标实际增长率GExi、趋势增长率Trend;和周期成分Cyclei相对应的增长率刻度。结合图3和表3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出口贸易的短周期、中周期和中长周期特征。从短周期波动来看,1978年以

来我国对外贸易周期成分特征与实际增长率周期波动特征基本相同,因此可以强化短周期波动特征分析的稳健性。

结合图3和表3中的周期成分,还可以识别出我国出口贸易波动的中周期特征。现将整个周期成分划分为三个阶段:1979-1987年为第一个阶段,1988-1994年为第二阶段,1995-2004年为第三阶段。这三个阶段的绝对波幅和相对波幅等具有较大差异的继起性,而且各个阶段的时间跨度均为7-10年,各自内部又包括了三个左右的短周期,因而这三个阶段基本上符合中周期即朱格拉周期。对于这三个阶段可以从平均位势(即均值)、标准差(δ)和

波动系数(CV)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平均位势这里采用各阶段内周期成分增长率的算术平均值。标准差,亦称均方差,是各阶段内增长率数值与其相应阶段平均位势离差平方平均数的平方根,反映了波

动对于平均位势的偏离程度,计算公式如(2)式。由于三个阶段的平均位势不同,应消除平均位势的不同影响,常用的指标是波动系数,计算方法为标准差与平均位势之比的绝对值,计算公式如(3)式。

对于三个阶段的平均位势、标准差(δ和波动系数(CV)的计算结果见表4。从平均位势上看,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的平均位势表现为第三阶段最高,第一阶段次之,第二阶段最小的特征;标准差表现为第二阶段最低的特征;而波动系数表现为第三阶段最小的特征。由于平均位势代表平均增长率,第三阶段具有平均增长率高但波动幅度小的良好特征。这一良好特征基本上类似目前我国GDP增长率波动所具有的“适度高位平滑”的特征。所谓“经济周期波动在适度高位的平滑化”,是指经济在适度增长区间内保持较长时间的平稳增长和轻微波动,使经济周期由过去那种起伏剧烈、峰谷落差极大的波动轨迹,转变为起伏平缓、峰谷落差较小的波动轨迹。目前我国出口贸易的第三次中周期波动具有在适度高位的平滑化的特征。

从图3的趋势成分的曲线轨迹我们还可以识别出我国出口贸易增长率所体现的中长周期及其特征。从结合图3和表3的趋势成分可以发现,从1979至1994年,中国出口贸易经过了一个从波峰到波谷再到波峰的一个周期过程。1985年的增长率为0.401,其后呈总体下降趋势,到1983年下降到波底,增长率为-0.004;之后又呈现上升趋势,到1994年达到波峰,增长率为2.3077。这个过程大约包含了两个中周期和五个短周期,经历了15年的时间,因此可以认为该周期属于中长周期即库兹涅茨周期。从1995年起,我国出口贸易又进入新的逐渐调整并扩张的阶段。

(三)长周期趋势分析

虽然我们不能对我国出口贸易的长周期直接进行识别和分析。但是我们可以借助于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出口贸易与相关指标变量的线性模型,来间接反映我国出口贸易长周期的情况。这里我们采用协整理论建立我国出口贸易与GDP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来间接反映我国出口贸易的长周期波动。采用GDP作为参照系主要是因为关于经济增长的周期问题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如陈东琪研究认为,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的12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经历了四个长周期,其中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经济进人第四个长周期。于是本文就将我国出口贸易的波动态势与GDP第四个长波联系起来。这里我们首先对1978至2005年的出口贸易额和GDP数据取自然对数,分别表示为LnEX和LnGDP。然后采用Engle-Granger两步法对LnEX和LnGDP进行协整检验。第一步采用ADF方法的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LnEX和LnGDP两个变量均为一阶单整,所以可以进一步做协整关系检验;第二步首先对这两个变量的关系进行最小二乘估计,然后用ADF检验对估计结果的残差序列做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残差序列是平稳序列。因此可以确定变量LnEX和LnGDP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静态回归的方程就是协整方程,即:

LnEX=0.9503LnGDP-2.9488

(4)

(2.6066)(-3.0055)

R20.9712,Adj-R2=0.9701,D.W.=1.8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