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再生医学概念

再生医学概念

再生医学概念

再生医学概念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2)10-0027-01

近年来,中医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和关注,但世界各国学习中医的学生,受英译资料的限制,无法获得充足的信息,在中医英译中存在的“乱译”、“误译”现象,给人们造成了误解,也阻碍了中医的发展,制约了中医走向世界的步伐。因此,规范中医英译工作就显得迫在眉睫了。

翻译虽重在实践,但也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在现行的中医翻译活动中,许多译者往往借助诸如汉英中医辞典或手册,加上自已的理解和习惯去释义和翻译,而不是按照翻译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际要求来再现原文信息,离“信、达、雅”的标准相距甚远。大部份译者是不懂专业的英语翻译工作者或是懂中医但缺乏翻译技巧和外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中医医生,他们不重视其译语是否合情(中医的实际情况),是否合理(翻译的理论),造成中医翻译界存在种种混乱现象。例如“气”是中医学中最常见的词之一,它既有功能之“气”,也有物质之“气”,还有精气、宗气、元气、真气、营气、卫气等等。有的词典把它翻译为“en-ergy”,有的译成vital energy,还有的译成“Qi"。而energy根本无法表达中医“气”的内涵。再如“心开窍于舌”有如下译法:The heart opens into the tongue;The t0ngue is theorifice to the heart;The heart ppens to the t0ngue.the tongue asthe window of the heart;The heart has its specific body openingin thetongue;The heart reflects 0nthet0ngue.按中医的原意,“心开窍于舌”就是说心脏的一些生理和病理状况在舌头上有所反映,医生通过观察患者舌的变化对心脏做出诊断。由此可见其译法的混乱程度,这样的译本叫非中文读者困惑。因此作为中医英语翻译工作者在中医翻译活动中,有必要首先了解中医英语翻译的一些基本特点。

1 仿造化

所谓仿造,指的是在翻译原语的无等值词汇时用译语中的直接对应词代换无等值词汇的组成部分,即词素或词。由于中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其名词术语的内涵均与现代医学有较大的差异。尽管在人体解剖、生理和病理等方面,中医的一些名词术语与现代医学的一些名词术语在含义上比较接近,甚至相同。但在其他方面却不尽相同,甚至相差甚远。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在英语中找到中医名词术语的对应语是非常困难的。于是仿造便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事实上,早期的译者一开始便有意无意地采用了词层仿造法(也叫词层翻译)来翻译中医的名词术语,例如:heat t0xin(热毒)、fire t0xin(火毒)、damp—ness t0xin(湿毒)等等。英语中有heat,fire,dampness,t0xin这些单词,但却没有heat t0xin,fire t0xin这样的概念。仿造翻译就是借用英语中已有的相关单词来表达中医特有的概念。亦即通过对英语已有单词的重新排列组合向英语语言输入中医特有的概念和表达法。

2 定义化

中医用语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言简意赅,浓缩性强。但在翻译时,却很难采用相当单位的英语词语将其表达清楚。于是,翻译变成了解释,即用英语给中医概念下定义。下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辨证论治”,diagn0sis andtreatment based 0n the 0verall analysis 0f sympt0ms and signs对于这样一些英语翻译的中医术语,我们可以采取必要的方法予以简洁。“辨证论治”目前常见的译法有treatmentbased 0n syndr0me differentiati0n和treatment acc0rding t0 syn—dr0me differentiati0n等不同形式。从翻译的角度来看,在这个术语中“辩”、“证”和“治”是核心概念。目前“辨”一般译作differentiati0n或identificati0n、“证”习惯上译作syndr0me或pattern、“治”通常译作treatment0只要这三个核心概念翻译一致且整个术语的结构比较简洁,即基本达到了术语翻译的要求。

3 混杂化

由于在西医传入中国时,中国的一些翻译人员借用了与之含义并不相同的大量中医术语,致使一些意义并不相同的中西医概念具有相同的语言外壳,如中医的“脾”不同于西医的“脾”,中医的“伤寒”不同于西医的“伤寒”。他们在概念和病理上都不相同。中西医结合研究也使得中医的语言理论出现中西医混杂的局面。但对于“脾”的翻译,不管是指中医的“脾”还是西医的“脾”,由于长期以来译者都习惯翻译成“spleen’,已经约定俗成,被广泛接受,也就没有再区分翻译的必要。但中医的“伤寒”有三层含义,一为多种外感热病的总称,二为感受寒气而引发的病症,三指冬季受寒(欧明,1986:167)。而西医学上的“伤寒”(typh0id),则指的是因伤寒杆菌而引起的病症。所以,中医上的“伤寒”不可译作typh0id,以前多译作seas0nal febrile disease,现逐渐被c0ld damage或c0ldattack所取代。

4 拼音化

因为中西方文化及中西医之间的巨大差异,中医理论有的一些概念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语。如“气”、“气功”、“阴阳”、“推拿”等。这些概念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特色,无论直译还是意译都无法准确地再现原文的内涵。过去人们一直试图通过意译来翻译这些概念,但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例如,将“气”意译为vital energy其实只表达了“气”作为“动力”这一小部分含义,却没能表达“气”的完整内涵。经过国内外中医翻译工作者的长期探索,发现只有音义才能较好的保留“气”的实际内涵并避免丢失信息。于是Qi便逐渐地取代了vital energy而成为“气”的规范化译语。同样地,“气功”、“阴阳”、“推拿”也被译作)rinyang,qig0ng,tuina.从目前国内外的实践来看,采用音译法翻译中医上某些特有概念是比较可行的。事实上,这种方法已逐步被中医翻译界普遍采用,也为国外读者所接受。总之,要使中医特有概念在英语译语中保持其特有的内涵,音译恐怕是上策。

再生医学概念范文第2篇

“不卖牛排,而卖牛排的滋滋声”;“不出售药品,只出售希望”的观点,尽述的是广告和产品对消费者的真正吸引力是它的利益,也就是某种好处、某种联想、某种文化、某种艺术。在今天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广告就是产品”的论点,已经带有一些力量派的粗犷与陈旧。因为在所有的企业家都知晓广告作用的前题下,广告量的比较已使众多企业不堪重负,理性的企业家开始对广告谋略、营销谋略进行新的、深层次的思考。所谓营销的技术流派也就由此产生。他们思考的问题是:一个概念比一个产品更重要。正如里斯顿所说:“在整个美国,一个概念或观念就是一种新的货币”。我们则认为,没有理论包装的医药保健品,是裸露的本能宣传,不会或很难产生货币。

产品理论包装战略,是医药产品、保健品成功营销的新规律。他以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使一种普通的、差异化并不明显的同质化产品或者是老产品,在短时间内便以一种新的理论概念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在中国的药品和保健品市场中,比较成功地运用这一规律的是“吗丁啉”。他以“胃动力”的理论取代了已经老化了的“消化不良”的概念,获得营销工作的巨大突破。巨人“脑黄金”以提出DHA的概念,为保健品市场浇入了一种国际化的圣水,同常规的补脑产品迅速拉开了距离,显示出一种强烈的时代性和高科技性。如果不是中国市场后来爆发“脑黄金”大战,我们亦坚信,巨人“脑黄金”的落败不会如此迅速,因为他提出的理论对目标消费人群和其购买者来说,的确具有诱惑力。后来的“脑白金”产品再次风靡全国,也深刻地印证了这一点。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没有一个有效的理论,任何革命都难以成功,对产品的营销来说也是如此。而所谓理论,是指一种源于社会生活又高于社会生活的概念。他准确地提炼、归纳社会生活的现象,提出一个大多数人拥戴并向往的目标,而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中国历史上的“均贫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都属于特定时期的理论先导。那么,对医药产品来说,所谓的理论包装又是什么概念呢?

所谓医药产品、保健品的理论包装,是在符合产品药效及功能实际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先进、有效、科学并吸引人的医学原理解释,对产品给予理论上的定位,赋予其一个简洁并能显赫张扬产品特色的新概念。 二、 医药、保健品的理论包装的作用与意义

为什么要对医药产品进行理论上的包装,他的重要性在何处呢?

医药产品的理论包装,是产品策划、创意的重要因素。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医药产品是专属性很强的科技产品。产品的疗效几乎是他的全部价值和后发利益之所在。但如果在宣传上刻意突出产品的疗效,不仅法律不允许,也过于缺乏创意性、差异化和社会性。因而,如何对医药产品的价值和利益进行具有突破意义的包装,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市场生命。而对医药产品的价值进行包装的进程中,用医学、生命科学的最新理论,对其予以高度而明确的宣发,无疑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

也就是说,医药产品的价值和利益,首先是医学上的,然后才是社会方面的,在相当程度上,前者决定后者。对这一点,我们必须具有深刻的认识。

至于我们如何用精妙的广告语言诉说产品的理论,则属于医药产品策划的另一个层面。在此,我们以中药产品为例,先谈谈没有理论包装的中药产品是什么。

对中药而言,我们深知其历史的长度。这种历史的长度对中药来说,一半是喜,一半是忧。喜的是他经过了数千年医学实践的检验,证明了它确有无法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治疗慢性病和疑难杂症方面。从忧的方面来说,历史的沉淀越久,危机也就越深。简单的延续和重复过去的作法,是中药长期以来在低谷中徘徊的重要原因,“慢郎中”的形象与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相距的越来越远。同时,就中药的功能而言,有点不是八股的八股,什么调理脾胃、益气养血,通则不痛等,让不知晓中医原理的消费者,几乎无法从功能上判断中药产品彼此间的差异,给人一种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觉。

从这个角度说,没有理论包装的中药产品,不仅是本能的裸露宣传、简单的功能宣传,而且根本无法使之超越对手并具有现代化色彩。因此我们认为,中药的现代化路程,必须包括中药理论的现代化。他决定着中药产品的品位 、 价值与市场生命力。

就人类的消费习惯而言,具有不同程度的逐新性。这种逐新的消费心理,就是医药产品新理论、新概念产生的温床。如果我们的新理论能够与消费者冥冥中的寻觅与需求相吻合,那么,双方就将在需求与供给方面形成最有效的契合,从而完成产品销售的飞跃。比如说,药物经济学,是国外80 年代开始研究的课题。它的本意是通过对药品及药品组合的成本进行经济上的评估,来确定何种药物对某种疾病在什么时候最有效且最省钱。显然这是一种消费者不明白却很喜欢的行为。那么,如果我们采用逆向思维,将其运用到医药产品的理论包装与策划上来,将是怎样一种境界呢?

现在,我们可以把这层窗户纸进一步捅破,从产品理论包装与概念之关系的角度,进一步宣发其作用与意义。它的基本规律与命题是:

消费者关注、喜欢、接受属于第一的概念或者具有差别的概念的新产品,那么经营者就必须对产品进行理论上的包装,建立能充分表现产品特点、利益或承诺的产品理论、产品概念。

让我们对自己的记忆进行一次有趣的提问,从而揭示产品理论或产品概念的特殊作用与价值。

中国第一个发射上天的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是什么?第二个呢?

中国第一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女运动员是谁?第二个呢?

中国第一个拿到奥运会金牌的运动员是谁?第二个呢?

尽管上述的问题问的是十年、甚至是几十年前的事儿,但一般人都可以回答出第一个,而对第二个则基本回答不出来。因为第一的概念是如此地深入人心、不可动摇。如果把它视作产品宣传的话,试问该动用多么巨大的资金,才能收到如此令人念念不忘的效果?这就是概念的力量,更准确点说,这就是最先树立的概念的力量。美国人特劳特将其定义为“概念领先法则”。

把概念领先的重要性放到产品上,我们同样能够体味到它的奇妙功效。现在,我们在3只无任何标记的透明的玻璃杯里,分别装满矿泉水,并明确地告诉你:

有一杯是经过27层过滤的乐百氏纯净水

有一杯是喝了有点甜的农夫山泉

有一杯是让人无法忘记的娃哈哈

请问:你能喝出哪个杯字里的水是乐百氏纯净水吗?你喝不出来,但你却记住了他们宣传的产品概念。或者说,你相信这些产品真的具有所宣传的那种“潜在价值” 。

心理学与行为学的知识告诉我们:第一个进入人的大脑的信号,其在大脑中存留的时间最长。而且人们更愿意记取或相信具有第一属性的事物是最美好的,他们故意忽略或忘记它的负面。打个生活上的比方,为什么在3个孩子中老二大多不得宠呢?因为他不是第一,老三虽比老二出生晚,但他最小,他是倒第一,仍然得宠。

人的心理就是这样怪异、这么复杂,你不适应它就要碰壁。

当我们从多个侧面演示了概念的价值与功效之后,你可能已接受了理论包装与概念的建立原来如此重要的说法,但你可能还在将信将疑。那好,问题不论不透,我们就再从反面论证,违背这些规律你将付出的代价。

赫茨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出租车公司,在美国公众的心目中是“第一”。阿维斯出租车公司作为后来者,一直在追赶赫茨。但是,它过早地向消费者宣扬了一个错误的营销概念:提供最优的租车服务。消费者对此非常迷惑,最好的公司是赫茨,阿维斯如何能提供最好的服务呢?大家不买帐。于是,阿维斯经过研讨,提出了一个符合实际但的确具有差异的新概念:阿维斯在出租车行业居第二位。为什么要租我们的车呢?因为我们在努力赶超。

阿维斯公司曾连续13年经营亏损,当提出自己在市场中居第二的概念后,它开始盈利了,而且是很大的盈利!之后不久,阿维斯公司被卖给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该公司接手后,又立刻提出新的营销口号:阿维斯将要成为第一。

然而用户却不接受,并向赫茨公司询问,到底谁是第一。结果不言自明,这个营销概念使赫茨公司的经营重新变成灾难。 三、 怎样进行医药、保健品的理论包装?

对医药产品、保健品的理论包装,有几个方面的规律我们需要特别指出:

1、 医药产品新理论的产生,不仅要考虑消费者的心理因素,还要考虑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要素;

2、 医药产品新理论的产生,必须具有医学理论方面的严谨性、科学性、真实性与先进性,同时要与产品的功效及功能相吻合。可以用临床资料验证的新理论为最佳。

3、 中药产品新理论的产生,需要将西医的相关理论拿过来,与中药特定的产品属性想结合,从而产生一个全新的概念。

4、 医药产品新理论产生后并欲使之发生重大影响,必须具有足够的资金为其造势,否则将因新理论的知晓度偏低而无法产生应有的效应。同时,从历史的观点看,几乎所有影响深远的理论,都需要一定时间的渗透与认知过程,因此企业家要有勇气加忍耐的心理准备,要有一颗坚强的心。

5、 医药产品的新理论,与产品的广告用语不完全相同。即广告用语中可以提出出产品的新理论,也可以不涉及产品的新理论。但无论如何,医药产品的新理论,是该产品的差异化及市场价值之所在。

医药产品的理论包装策略,是医药产品市场开发积极有效的武器。他将迅速提升产品的品位、档次、市场价值和附加价值,并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产品从热门转为畅销。而裸露的、单一的功能宣传,将无法具有这种事半功倍的效果,广告资金的流失也再所难免。

与此同时,我们从产品的研发、产品形象的角度,进一步阐述医药产品、保健品理论包装的重要性。

大家知道,中国的医药产品绝大多数是仿制和复制。这个现实等于宣告:中国医药产品的药理与药效,基本上是缺少经营者意志和市场需求的已定成分,市场因素很少。对于产品的策划也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而国外目前的情况是:从产品的研发阶段开始,市场调研就已经开始介入,寻找消费者尚未满足的需求;在药品进入三期临床时,产品最新、最突出的适应症已经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并给予临床研究与实践等方面的有利支持,从而初步形成一个从理论到数据到临床检验一应俱全的全新产品。从这个角度说,我们承认医药、保健品的理论包装,具有浓重的后发、人为及苍白的局限,但在目前的情况下,是没有办法的最好办法。

由于中国医药产品却少研发的过程,因而在行销过程中无法获得研发及临床的支持,而只有单一的舆论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不努力寻找产品研发中的可利用部分,并给予强有力的包装,而只着力宣传产品已有的功能,企业和产品就必然陷入下列泥潭:

1、 产品给人一种缺乏差异化、起点太低之感,产品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将立显薄弱。

2、 产品细分不会到位,无法寻找到空白市场,难以行成规模经营。

3、 由于产品无差异、无特点,因而就象创意很差的广告一样,对促销宣传上量的要求陡然升高,企业的宣传投入必然无休止地增大。

4、 这样的产品,经销商不爱,消费者不爱,最终导致市场不爱,出来一个死掉一个。

四、 产品理论包装的深化

医药产品、保健品理论包装规律,是我于1997 年出版《中国医药产品、保健品成功营销规律研究及案例分析》时首次提出的。时隔5年之后,我发现,几乎所有的医药、保健品在宣传时都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什么“因子”,什么“核能”,什么“生物工程”等等。用的很滥,用的也不高明。不高明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将产品理论包装这个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从原则上说,有产品理论包装,总比没有包装强的多,但理论包装不是拿着新的概念唬人或者简单地处理,而要把它运作成系统工程。特别是在概念的运作上,必须学会把消费者已知的东西和他们理解、信任的东西结合到一起,如此,才能使产品理论掀起应有的波澜。否则你提供或宣传的,就不是新理论、新概念,而是扔向消费者的一块石头!作为商家,你用石头打“上帝”,那市场结果怎能不一塌糊涂?

于是,我想到了产品理论的深化、系统问题,并在亲自整合拴普络的营销过程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拴普络是沈阳一家公司的普药产品,当时我在这家公司主管企划营销工作。这是一家通过 GMP 认证的、起点很高的企业,但却没有新产品。但公司和队伍都不能等,只好老药新卖、营销先行一步。于是,根据多年的企划、营销经验,我带领一伙人,开始分步实施相关战略:

第一步:给产品起商标名为拴普络,以摆脱普药的陈旧色彩,并与拥有这种普药的厂家拉开了距离,为广告登陆市场创造条件。

第二步:进行大量的市场及科研调研,寻求突破。在省图书馆、沈阳药科大学图书馆获得的几份资料,为我们实施突破提供了有力的科研证据。

第三步:对产品进行理论包装。在将产品的功能分为4 个方面的基础上,根据产品的药效和特点,首次提出“组合溶栓,畅通血管”的新理论和新概念。

在进行完其他营销配套工作后,产品登陆市场。每天的咨询电话近百个。我不满意,觉得尚欠火候。

这时,我开始深入思考理论包装的深入问题,思考如何让消费者把产品的理论同他们已知的、信任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并通过其他手段的整合,强化这一理论。为此,我打出了两张牌:

1、把组合溶栓的理论同溶解金子的‘王水’组合到一起,并利用我是中国中医药学会药物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在当地报纸上发表了“他找到了溶解血栓的‘王水’”的采访性文章。文中着重阐明了一个观点,说“真金不怕火炼”,讲的是金子难溶,但硝酸和浓盐酸组合到一起后,溶金易如反掌,所以被称为‘王水’,栓普络溶解血栓也是强调组合,所以它的功效异常突出!这回消费者看懂了,听明白了,咨询电话瞬间剧增到300多个,提高了近5倍!产品销量也直线上升。

再生医学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义互联 本体 全局本体 UMLS

[分类号]G250.73

1 引言

语义提取、语义分析、语义检索、语义集成和语义互操作已经成为当前语言学、逻辑学、图书馆学情报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各领域从不同角度进行理论探讨和技术挖掘,力图进一步推动数字资源的语义互联和语义互理解。随着本体理论的日趋深入和本体技术的渐臻发展,本体作为一种蕴含知识间语义关系且能在知识层提供知识共享和复用的工具已经得到共识,以本体为知识组织核心的语义检索成为主要研究方向,并已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专家学者开始探讨本体在知识管理、语义互操作、决策支持和推理中的应用,并探讨本体促进数字资源语义互联的模式、机制并构建实验性系统。在医学领域,由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长期的积累,已经形成世界范围公认的知识组织体系,包括科学的叙词表、各种本体、医学术语标准、国际分类标准等。这为医学领域的数字资源进行语义互操作奠定了基础,为整合分散的、异质的各类生物医学数据源提供了保障。本文整合各种领域本体,集成各领域本体中的概念、术语和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提出了医学数字资源语义互联模式――以UMLS为主导的多本体融合模式。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促进各种知识本体在医学信息领域中的有效共享,为建立智能化的医学临床科研融合系统提供基础性研究,为进行深层次的医学数据挖掘与服务提供理论支持。

2 医学数字资源语义互联模式

UMLS(the Unified Medical Language System)是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NLM)设计和维护的一体化医学语言系统。UMLS词表已成为词典标准在生物医学知识中共享,并被应用于生物医学数据库的信息提取和集成、本体的语义集成等。鉴于此,在构建医学数字资源语义互联方面,充分利用专家对UMLS在描述概念方面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不失为一个捷径。

医学数字资源语义互联模式是以UMLS为主导的多本体融合模式,其充分考虑了UMLS在描述概念和语义集成方面的优势地位,为生物医学用户提供了统一的语义空间。在该语义空间中,异构数字资源通过语义标引实现语义互理解,用户可以对生物医学文献、生物医学数据库、临床数据进行数据挖掘、数据集成、决策支持、自然语言处理和知识发现,实现对知识的智能服务和共享。该模式是一种基于全局本体统控、多种本体融通的数字资源语义互联模式框架,见图1。在该模式中,每一种本体发挥他们各自在数据挖掘、语义分析、语义检索方面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本体的复用以及对现有知识组织体系的再利用;另外,该模式将提供词典标准的UMLS作为全局本体,形成共享的词汇集,从而保证本体之间的语义互理解。

3 医学数字资源语义互联的结构

以UMLS为主导的多本体融合模式由三个基本层和两个链接层构筑。

3.1基本层

・用户层。该层是系统与用户的交互接口,用户通过应用接口层对异构数据源进行语义查询、数据挖掘等操作。

・语义层。该层是系统的核心层,是以UMLS为主导的多本体融合数字资源互联模式的关键所在,该层以UMLS为全局本体,通过本体映射和本体集成方法与工具复用医学生物学领域本体。

・数据源层。该层集成异构数据,包括临床数据、实验数据、基因(蛋白质)数据、文献数据和网页数据。

3.2链接层

・知识管理层。该层位于数据源层和语义层之间,在该层上,本体作为一种词汇来源支持对数据和资源的标引注释、检索和跨医学信息资源和本体的映射,反映数据资源层与语义层的交互。

・决策支持与推理层。该层位于用户层与语义层之间,在该层上,本体作为一种语义核心集支持对自然语言的处理、数据的集成、决策支持以及知识发现。

三个基本层是医学数字资源语义互联的根本和目的所在,两个链接层是数字资源语义互联功能和智能的体现。

4 医学数字资源语义互联的机理

4.1UMLS本体的全局统控

医学知识本体为用户、资源和服务提供了信息交互的理解平台,为信息共享提供了可能性。目前,国际上开源的生物医学领域本体大体分为4种:基于医学信息检索的本体类型(UMLS、MeSH),基于生物医学数据的本体类型(OBO系列本体、GO),基于临床医学的本体类型(OpenGALEN、转化医学本体TMO),基于医学调查的本体类型(OBI)。这些医学领域本体或者建立了临床术语,或者为关联、集成和转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数据提供了框架,或者定义一套结构化的通用的受控词表,都已经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的各个方面,如在词义冲突消除、语义冲突化解、语义检索、机器理解等方面,这些本体库各具特色,而UMLS在描述概念、术语、概念间关系、语义类型和语义关系方面更为全面和成熟。医学数字资源语义互联模式框架中,UMLS起全局本体的作用,利用UMLS融合语义互联框架中的局部本体,诠释用户、资源的语义,为两者之间的语义互联提供纽带。

4.2多本体融合的语义标引机制

在医学领域,最重要的三种数据资源是:生物(医学)文献、临床文献和基因产物。目前对这三种数据资源进行标引都有通用的标引词表和本体,这些现有的知识组织体系是信息组织专家多年研究的成果,已被广泛接受而且拥有大量的研究型用户,对这些知识组织体系的继承有助于促进数字资源语义互联的快速实现。

・生物(医学)文献。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是已广泛为医学领域学者和研究者使用的数字资源,对于这些商品化的数字资源,已经进行了标引(注释大多采用人工标引方法),标引采用MeSH词表和基因本体(GO)。

・临床文献。对于临床文献,目前世界上通常使用国际疾病分类(ICD)系统进行编码,另外,SNOMEDCT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电子健康档案的标准术语,除此之外可以使用MeSH进行注释。

・基因产物。在生物学中,需要对实验数据的功能性描述进行注释。如使用基因本体对实验中基因产物的功能注释,复用SNOMED CT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NCI叙词表的OWL版本对组织微序列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注释,利用MeSH对基因表达库中的人类疾病进行注释。

在以UMLS为主导的多本体融合模式中,底层的数据源由各种医学知识本体进行语义标注,再借助于UMLS这一全局本体对已经进行了语义标引的数据进行语义互联。UMLS与各种叙词表、开源本体之间的映射借助于Lexical Grid(词汇网格)。Lexical Grid是美国梅奥医学中心生物医学信息学部设计的,旨在利用公共的工具、数据格式以及读取(更新)机制来弥补格式、配套工具以及编程接口方面的互不兼容问题,从中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Lexical Grid对有关资源的表达由一个单独信息模型实现,该信息模型可通过一套公共的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s,APIs)加以访问(存取),这些APIs则是借助于共享型的索引加以联合,并且,这些索引可以在线下载、松散耦合、本地扩展、全局修订以及在网络空间和网络时间范围内现成可用,且彼此相互交叉链接。如图2所示:

4.3多本体融合的语义检索模式

以UMLS为主导的多本体数字资源语义互联系统的语义检索子系统运用UMLS本体对各种数字资源进行检索和浏览之后,对产生的检索结果进一步进行知识挖掘。用户提交检索词或检索式后,系统接受返回的检索结果,利用UMLS本体对检索结果进行词串鉴别、术语提取,最终到概念识别,通过数据挖掘,使检索结果成为进一步检索的候选检索词。

・将检索结果对应的概念转换成UMLS本体的类,并将检索结果与UMLS类对应起来,形成检索结果的可视化数据,此时的检索结果不仅仅是字符匹配,而是基于UMLS概念的检索结果分析。

・在检索结果导航中,根据UMLS本体概念之间的11种关系(如直接上位关系、直接下位关系等)提供扩检和缩检功能。

・在检索结果导航中,根据UMLS概念的语义关系(54种语义关系),提供概念与概念之间在语义关系上的反馈式检索方式。通过用户积极性反馈式的进一步选择与确认,进行检索结果的扩检与缩检,当然这一步需要用户具有相关知识。

・UMLS作为一种全局本体,通过概念映射到各个局部本体,进而形成检索结果导航模型。根据检索结果导航模型,检索结果被统计并对应到相应的UMLS分类导航目录和各本体的分类导航目录,用户可利用该导航目录快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文献。

该语义检索模式,提供以UMLS为主导的多本体检索结果分类概览,帮助用户实现基于概念的检索结果快速导航;自动提供与检索提问相关的术语;自动提供与检索提问相关的上位概念、下位概念和同位概念;自动提供与检索提问相关的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自动提供与检索提问相关的准确的生物实体,从而提高检索的准确率和召回率。

4.4多本体融合的信息集成构架

信息集成分为:结构集成、语义集成和智能集成。以UMLS为主导的多本体融合模式以全局本体UMLS为中心纽带,在结构化集成的基础上,对信息间语义的关系实施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进而完成语义级信息集成。一方面,通过提供医学领域的全局本体UMLS,为数据集成所需要的标准化提供支持,可将要集成的数据源转换成一种通用格式并将其转换为通用词汇。另一方面,围绕UMLS本体,可以定义数字资源语义互联全局架构,可根据全局框架进行语义查询,并在全局性架构和本地架构(要集成的数据源架构)之间进行映射。参考基于本体的信息集成系统TAMBIS,BioMediator、OntoFu-sion、ARIANE和MASBOI,结合基于语义模型的信息抽取概念模型,设计信息集成框架,如图3所示:

各组件的功能和作用如下:

・原始信息。包括临床数据、文献数据库、基因(蛋白质)数据库等结构化信息和半结构化信息数据源。

・信息抽取。从原始数据中经过自然语言处理(如MetaMap)抽取出词串和术语组织成元数据库。

・局部映射。将元数据中的词串和术语匹配到各个局部本体中。

・全局映射。一方面,以UMLS全局本体为标准。将局部本体映射到全局本体解决局部本体问的语义异构性问题,满足彼此间相互查询的需求;另一方面,UMLS提供了全局框架,将已匹配到局部本体中的元数据映射到UMLS概念中,满足对原始数据的语义标引需求。

・概念-关系分析器。对数据管理、本体学习、语义检索和知识发现的数据进行自然语言处理,对处理结果进行概念-关系分析,分析后依据全局映射匹配到UMLS中的概念和语义关系,匹配后交由推理机和查询接口。

・查询接口。一方面,是为用户提供的统一语义查询界面,用户借此提交查询关键词,提出查询请求;另一方面,将经过概念-关系分析的查询,提供给UMLS概念及概念间关系的可视化检索结果导航,再提供给用户。

・推理机。将经过概念-关系分析的术语进行UMLS概念匹配并建立概念矩阵,以发现新的概念间关系和新知识,新的概念间关系用于本体进化,新知识将被写入知识库。

5 医学数字资源语义互联的功能

医学数字资源语义互联不仅仅致力于为医学工作者提供基于语义的检索,更重要的是为用户、数字资源和程序之间建立理解一致的信息交互结构。医学数字资源语义互联模式的构建为医学信息处理提供了可共享的平台,使得针对临床工作者、医学科研人员和医疗保险的数据之间具有了语义互通的可能性。基于此,其功能不仅限于智能检索,还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本体学习、专业知识发现等。

5.1自然语言处理

自然语言处理(NLP)能自动识别文本中所感兴趣的实体名称,将数据库中的信息转化成人类可读的语言,自然语言处理将扩展互联的医学数字资源范围,从而使互联模式更机智能化。从自然语言处理系统处理的文本及处理技术两个角度来考虑,在生物医学领域,临床医学和分子生物学是两个最重要的内容子域。在临床的内容子域中,重点是疾病、解剖学、病因和治疗以及这些现象之间的互动。因此,语义处理对概念和关系识别后,还需将所处理的文本内容映射到一定的知识结构。利用生物医学本体所提供的丰富词源可开发出许多自然语言处理系统。以UMLS为主导的多本体数字资源语义互联系统为满足大规模文本处理的需求,利用了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研发的在线工具――语义知识表征。

・SKR是由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研发的项目,该项目致力于在图书馆现有资源基础上建立生物医学自由文本上可用的语义表达。SKR系统的核心组件是MetaMap,如图4所示:

SKR/MetaMap对自由文本进行语义层次的分析且是基于语境的语义分析。MetaMap使用知识密集型的方法,包括符号、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语言学等技术,是一个把生物医学文本与UMLS超级词表中的概念匹配起来的程序,MetaMap的自动文本映射可将文本解析成名词短语,形成词串,对词串按照阈值形成Meta映射候选集。SKR/SemRep也是为了发现生物医学研究文献中的语义命题而开发的,通过语法分析和UMLS的领域知识识别出自由文本中的实体,用来提取生物医学文献中的语义假设。

・以UMLS为主导的多本体语义互联系统的自然语言处理系统,读入MetaMap处理后的数据,将形成的Meta映射候选匹配到全局本体UMLS概念上,之后对自由文本进行基于概念的语义标注,供语义检索子系统使用。

5.2智能检索

医学数字资源语义互联模式能够实现不同程度的智能检索功能:①以UMLS为主导的多本体融合模式,提供了概念关系级别的知识组织体系,全局本体与局部本体的映射融合,易实现概念级别的扩检与缩检,易进行概念组合的描述,易梳理出概念关系,从而不断逼近检索;②语义互联模式提供了反馈式检索方式,能加深人机互理解程度;③数据存储形式为RDF的三元组形式,这种形式方便推理,支持概念语义的查询。

5.3本体学习

本系统中的知识发现涉及到本体准备、本体扩充、事例选择、本体挖掘和本体进化几个阶段。知识发现通过主成分分析、独立成分分析、神经网络和统计学方法等数据分析技术以及二维、三维和散点图等可视化方法,能够帮助用户发现概念间的新关系,丰富本体中类的语义关系。另一方面,4.2中所提到的三类标引内容包括生物(医学)文献、临床文献和基因产物,这些数据来自不同领域,但是通过UMLS而相互连通,从而在临床试验设计、地理学和人口学数据、流行病学数据、药物、治疗以及基因等不同领域的数据中进行集成,将分散的事实连接成新的概念和关系,使本体通过互操作实现本体学习。

5.4知识发现和专业知识聚类

医学数字资源语义互联中的自然语言处理系统利用MetaMap,对读入的MetaMap文本数据进行统计,基于UMLS统计出术语的概念信息,形成概念共现矩阵,利用聚类分析软件,对概念间的关系进行可视化表现,进行直观的概念关系梳理和知识挖掘;并将针对同一目的所产生的不同事实和观点联系起来,形成新的概念和假说,从而辅助知识发现。

6 结语

再生医学概念范文第4篇

    翻译适应选择论是以译者为中心的适应与选择,在以原文、原语和译语所构成的翻译生态环境中,译者首先要对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进行适应,并在此基础上对译文做出选择。按照达尔文“适应/选择”理论,生命体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与繁衍,同样在翻译中,译者必须适应原文、原语和译语共同呈现的翻译生态环境,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支配。翻译选择适应论能够避免“原文为中心论”和以“译文为中心论”对译作解读时所产生的偏颇。在具体的翻译生态环境中,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是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因此翻译必须从交际维、文化维、语言维三个维度做出适应性选择。

    二、中医术语的翻译及其生态环境

    中医术语的英译标准可以说是其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前提,因为中医术语英译的不统一将很难将中医文化发扬光大, 西方人便不能深刻领悟中医文化内涵。 但中医语言本身深奥难懂, 一些用语自身的规范化程度不高, 存在概念交叉等现象外, 更重要是由于中医是一门中国特有的医学体系, 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加之中医中大多数概念和最常用的词语在英语及其它欧洲各国语言中一般都缺乏现成的对应语,中医文献精深庞杂,中医术语晦涩难懂等使得中医术语翻译似乎不可为。 因此,中医术语的翻译生态环境不仅关乎语言本身,还涉及到中国医学体系和中医深层的文化体系。

    事实上,翻译中医英语的人不少,但译文大多参差不齐,很难有个标准考量。而在具体医学领域的“翻译生态环境”中,利用“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分析词条翻译,译者对于原语的“适应”,寻求限定、制约译者的障碍,而最终“选择”适合的策略完成翻译不失为一个全新的翻译视角。

    三、中医术语翻译的多维度适应性选择

    要达到跟原语同样的效果,中医翻译颇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利用翻译适应选择论研究中医术语的英译过程。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在语言、文化和交际等的多维度适应和适应性选择,能改进译文质量、让译文呈现出整体和谐的翻译生态系统。翻译策略的选择必须依赖译员的主导地位及翻译的生态环境,那么中医术语的翻译应从以下三个维度来考察。

    (1)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而任何交际活动都有一定的交际目的。中医翻译应以目标语语言风格为主,从而达到传播中医的最终目的。如中医学中的脏腑, 不仅指内脏, 还是对人体生理功能的概括。比如“心”, 中医所指的心并不等于西医学里的心脏。因此, 我们在汉译英时, 若将其译成“heart”是不全面的。众所周知中医和英语不可能完全对等。而随着国际间的交往的日益频繁, 接触别国语言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有些外来语会被本国语所吸收, 进而推广开来,所以音译特定术语是其在交际维度适应性选择的结果。

    (2)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在翻译过程中,每位译者都或多或少会受到所生活的特定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会介入译者的审美判断和语言选择。原语和目的语在文化信息的转换上,应根据译语习惯作适当的调整,以确保实现中医术语的文化内涵准确得以传达。比如,中医中的“气”包含“自然之气,呼吸之气,精微物质”, 它有功能、物质、先天和后天之气的说法。如果把它简单地译为“vital energy”, 无法传递出其内涵,后直接音译为 “qi”来代替。再如“阴阳”,“五行”,“三焦”等概念,它们均是中医特有的文化概念,经过不断的适应选择和翻译的历史变迁,最终确定音译是唯一可行的方法来传递其文化内涵。

再生医学概念范文第5篇

《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的入门课,藏象学说又是其中的核心教学内容。但是由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产生于二千多年前,内容古朴而抽象,而且其中一些概念与现今不尽相同,这些都令初学者难以掌握。如何提高学生对本章内容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中医藏象学说的理解,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就此,笔者结合个人教学体会,谈几点粗浅看法。

1 讲清西医、中医脏腑器官的区别

中西医学是在不同指导思想、思维方式影响下形成的不同医疗体系,由于看问题的方式角度不同,必然要产生不同的认知结果。因此,中西医学中所涉及到的脏腑或器官虽有共同的称谓,但本质上两者差别很大。所以,在给学生授课时,必须要将这一点强调清楚。以便同学在后面的学习中能够更好理解相关知识。我们可以举例讲解这个问题:西医中肝的本名应为Liver或hepar,西医学传入我国,借用了我们约定俗成的“肝”这一中文称谓来表述西医中的Liver这一器官。所以西医中的肝是一个消化腺,是人体的化工厂;而中医学中的肝则完全不同,它是具有主疏泄功能、可以调节血的蓄溢的一个脏。可见中医的肝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虽然其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义中,却有很大差别。其余脏腑中西医概念的异同与之相仿。通过这样的讲解,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此问题的本质与核心。

2 以气为纽带,系统介绍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中医学中所讲的气,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脏腑的很多功能活动都要依赖气的运动变化而实现。所以在讲授脏腑的功能时,可以初步讲授气的功能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演各脏腑的功能,同时阐发脏腑生理病理与气的联系。例如在讲授肺的生理功能时,先讲肺气的运动特点:宣发、肃降,正是基于肺气的这些运动,才产生了肺的其他生理效应: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辅助物质的输布代谢;脾气的运动方式是向上,所以脾才具有主升清、运化水谷、统血等一系列的功能;胃主通降,其气以降为和,所以胃气也助六腑传化糟粕。在藏象学说中,有很多方面都涉及到这些内容,所以在讲授时应以气的运动变化为主线,先讲清脏腑与气的这些联系,然后再讲解由气的运动变化所产生的生理效应—脏腑的功能,进而延伸到各脏腑的病理变化。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使课程的内容更具有逻辑性,同时,也可以兼顾讲授内容的前后联系性。气的概念比较抽象,我们在这里讲了气与脏腑功能的关系,就可以增强学生对气的感性认识,在以后讲到气的概念时,学生就会觉得确有其物,而且这样做也能够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气的重要性。

3 以比喻方法讲述各脏腑的功能

每个脏腑的生理功能都是重点掌握内容,我们在讲授时都应该讲解清楚,而且我们应该反复向学生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各脏腑功能的相互协调才能共同完成人体的生理功能。那么,就五脏来讲,这个过程又是如何实现的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在讲授时可以用比喻的方法来描述。例如:《内经》中对各脏腑的功能有这样的描述:心,君主之官;肺,相傅之官;脾胃,仓禀之官。我们可借用这一比喻对各脏腑在共同完成全身生理功能的情形进行阐发。相傅之官具有辅助君主治理天下功能,将其对应于心肺的关系:肺可以朝百脉助心行血,主治节,治理调节全身各个方面的功能;脾胃,仓禀之官,要保证粮食的收集,收集后还要输送给肺,肺为相傅,天下之财,用之于民,所以这些营养物质应交付给肺统一调拔,分发到全身各处,应于《内经》中“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这样的描述可使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晦涩难懂的脏腑功能知识。

再如讲六腑时,我们可以用做豆腐的过程与六腑对食物的消化这一过程作对比进行讲述,做豆腐时,首先要将豆子磨成细末,这一过程正像胃对水谷的腐熟;而用滤网将豆浆与豆滓分离的过程正像小肠分清泌浊的作用;至于在做豆腐时需要加入的关键物质——卤水,正如在消化过程中离不了胆汁的促进作用一样。这样就可以用大家熟知的磨豆腐与我们人体的整个消化吸收过程来对比讲授。这样既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增加其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