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

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

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

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探讨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居住消费意识也在不断的提高。开发商与居民对居住的要求日益增加。所关注的层面已由单纯的户型平面扩展到住区的整体环境特色和外部空间设计。众多房地产开发商们把握购房者心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纷纷打出了“景观牌”,大规模拆资修建优美悦目的景观进行产品宣传,以期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景观渐渐摆脱了以前只作为建筑规划的补充角色,而拥有了自己的地位。城市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是否科学、合理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话题。

1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作用

1.1 改善生活条件

园林景观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人服务,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居住区园林景观科学、合理的设计能够很好的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水平也越来越高。园林景设计不仅给人们提供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而且其优雅的环境氛围和齐全的园林配套设施为居民提供了极佳的休闲场所,居民能够便捷的进行户外活动和游玩。城市居住区园林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景观的设计和布局更加科学、合理,为居民有效的提供了观赏、娱乐以及进行社会交往的场所,有利于居民的身心健康,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1.2 改善居住环境

居住区园林绿化设计不仅能够很好的美化居住区周围的景观,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场所,而且能够有效的改善周围的环境条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大多以各类绿化植物为主。园林设计中大面积的绿化植物,能够有效的净化居住区周边空气、减少尘埃和噪音,大大改善居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此外,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的合理布局和配置,具有改善气候、遮阳降温、调节气温、降低风速等作用,为居民的生活更加舒适,有效的提高了居民生活的整体质量。

1.3 改善不雅观的景物

近几年,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居住区园林设计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许多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者通过有效、合理的植物配置,有效的利用新增植物来遮蔽了原有不雅观的景物,在不破坏原有区域植被,保证生态化的前提下,科学、有效的促进了环境的协调、美观。在一些居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许多设计者科学、合理地利用婀娜多姿的花草树木,丰富多彩的植物布置以及水体的点缀等,改善原有环境中不雅观的植被,使居住区环境景观更加美观、协调。此外,我们可以合理的利用植物材料进行空间的分割,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园林植物的层次化设计,进一步提高园林植物的层次美,使居住区的园林景象更优雅、大方。

2 景观设计要素

居住区公共景观的设计是通过对各景观构成要素的合理安排来实现的。现代住区的景观设计,不仅讲究绿化的形态,讲究植物质感与色彩的配置,还要讲究植物群落的生态化布局。此外,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对整体空间环境的布局、地形处理、硬软质场地的划分、活动设施的选择、景观建筑物的营造等,甚至一方地砖,一块缘石的选择和细部处理,都要经过规划设计师和建筑师们的共同参与研究,实现整体环境的最优化。

3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3.1 体现地方特色原则

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差悬殊。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时,我们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居住区景观应充分利用居住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自然环境是景观绿化的基础,在居住区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貌、山水环境、气候特征等。设计过程中,我们要更好的实现地势的合理利用、水系的科学改造、树木的适当保留等目标,创造具有特色的环境空间。

3.2 体现功能性原则

居住区户外环境是居民主要的活动空间。在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园林景观的实用性问题。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这一前提来确定空间的大小、铺装的质感、地面的高差等,合理的进行布局和设计。同时,居住区的景观对所有住户具有心理调适的功能,给予每个人以家园感,促进社区居民的民主和自主精神。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应兼顾 “动”和“静”两大功能。“动”包括运动、健身,所以居住区会出现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场地,比如儿童玩耍、老人跳舞、健身的集散广场等场地。而人们休息赏景,下棋等属“静”的部分,在设计的时候,“动”与“静”的区域要合理安排,以免干扰居民的正常休息。

3.3 协调性设计原则

由于居住区与城市其它地区相比,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安静、祥和。因此,在居住区园林景观的建设过程中,要尽量保证其设计与周围小区的环境意向相协调。同时,我们要尽量保证园林景观的设计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实现设计的协调性。这样才能使得小区整体具有更加真实感人的持久魅力。居住区的建筑的风格是景观设计风格的基础,景观设计的风格取向必须考虑建筑的特色。在设计过程中,有效地实现二者风格与特色的相互渗透,才会使居住区整体景观更加宜人。

3.4 层次化设计原则

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层次化设计原则。经过园林设计的实践经验证实,层次化设计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我们要根据居住区的实际环境情况,进行植物的层次化设计,合理的把一些新型植物融入进去,在保留原有植物的前提下,实现景观设计的协调性。设计过程中,考虑到生态化的因素,我们不能用新型植物完全代替原有地域植物,最好采用层次化设计的方法。层次感也是评价住区环境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住区景观设计有时也需要提供各级私密空间,并且各层次之间应有平缓的过渡。

3.5 人性化的设计原则

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在外部空间景观设计中,表现为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为此将外部空间景观环境塑造成具有浓郁居住气息的家园,使居民感到安全、温馨及舒适,产生归属感,逐渐成为设计的趋势。人性化设计原则即想居民之所想,造居民之所需。在设计开始前,应对整个居住区进行朝向和风向分析,以利于组织好居住区的风道。在景观规划阶段需考虑到向阳面和背阳面的处理,居民在冬天需要充足的日照,而在夏天又需要相对的遮阳。此外,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设计的实用性,使其真正成为居民生活和休息的良好场所。

总之,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科学、合理,能够美化居住区的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为了更好的完善未来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加快城市化建设的进程,我们要不断的完善设计过程中的不足,更进一步的去探索。

参考文献

1 陈鹭.城市居住区园林环境研究[D].导师:唐学山.北京林业大学,2006

2 卢圣.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研究[D].导师:周曦.北京林业大学,2010

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功能性;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228-01

引言:生活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情,这就决定着人们平时工作和生活的状态,现阶段,人们追求的是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和谐发展,更加注重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这促使了居住区内广泛建设城市园林景观,这使得空气更加清新,城市绿化面积增大,环境污染程度得到缓解,更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服务,人们茶余饭后能够悠闲的散步。在进行居住区建设的过程中,园林景观的设计和建设已经成为重要的组成部门,下面就为大家讲述城市居住区园林设计的具体方式及未来房展的方向。

一、注重园林景观设计的功能性

目前,大多数城市中建设的居住区与以往的居住区进行比较,园林景观的设计显得更为明显,有很多工程项目将园林设计进行单独立项,力求将园林景观设计的完美、高效。在进行居住区工程项目规划设计的开始,就应该将园林景观设计列入其中,以便于能够合理利用建筑区域内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根据建筑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一些植被的种植,以及一些观赏物的建设,使居住区得到最大面积的绿化。现阶段进行建筑的居住区应该更加注重功能性的多样化。设计者要将人与景观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即要满足人们对于景观设计的需求,又要充分发挥园林景观的特点和功能。要为人们的活动提供充足的场地,还可以建设一些屋顶花园,完善居住区的美观度。还可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水元素,水会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人们通过与水的接触,可以更加亲近的感受大自然。还应当注重园林景观的硬性景观与软性景观的协调配合,例如,在进行车库、坡地、广场等建设的过程中,融入到景观中,使其形成统一的整体。

二、注重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进行城市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我国提倡的是绿色环保的方针,所以一定要把绿色生态理念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以往一些工业产业的生产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所以我们要及时对环境进行保护,营造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节约原材料,对一些材料进行合理的回收和利用,以便于减少建筑垃圾,要减少一些污染气体的排放量,不要随意丢弃建筑垃圾,进行统一处理。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评价一个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质量,不仅要看其是否美观、雅致,更重要是要看其是否符合环保、节能的要求。当前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更多地体现的是因地制宜性,营造的是一个原生态的园林景观设计群。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应当体现科学性、文化性以及艺术和外观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经济以及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建造更多、更稳定的现代生态群落,从而可以让每一个市民都能够充分感受到绿色的关爱,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园。

三、猿忠匀宋和本与共事性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

当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是为了人们的生活时,我们才正在实现了设计的人性化回归,才能真正实现宜人与亲人,自然、历史以及文化等有机结合。在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人的客观需求和行为模式,不仅要继承先辈的设计精华,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当代人的实际生活需求。不同年代都有属于其自己的符号和印记,若设计过程中总是跳不出崇古的藩篱,就不会有真正的进步和创新。基于此,以商品房为例,不仅要强调环境资源的共享,而且在实际规划过程中还应当尽量利用现有的各种自然资源进行人工景观创造,让全部住户都能均享优美环境;同时,设计时还要强化围合功能,尤其要注重形态各异、要素丰富以及安静院落的构建,给人以归属感和温馨、朴素的居家环境。

四、城市住宅园林景观设计应体现艺术与文化性

目前来看,崇尚历史与文化是当前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突出特点,实际设计过程中不再单纯地将居住建筑与园林景观相割裂,而是在当前的文化与时代景下对居住区进行生态化的规划,注重体现历史文化,使居住区成为文化的承载点。营造城市居住区园林文化氛围和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重视居住区自然环境与景观特征的协调,并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和提炼地域文化特色。同时还应当重视居住区环境文化的延续性、丰富性以及多元化,从而提高居住区园林景观环境的文化品位。比如,杭州与苏州的著名居住区设计作品,即前者的白荡海人家与江南山水,以及后者的锦华苑与佳安别院等,都体现出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欧陆风格设计模式对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欧陆风情”,比如大面积观赏性的草坪设计、模纹花坛设计以及罗马柱廊和欧式线脚、雕像、喷泉等。随后,城市居住区的园林环境景观审计更多关注的是人们的审美要求,因此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发展态势。但无论哪一种设计模式,都应当体现出文化性与艺术性。

五、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本土性与材料选择

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为避免过于突兀、不和谐,就必须充分体现出该地方的自然特色,即本土性。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地把握住我国的地理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营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环,比如海滨城市青岛的碧水蓝天、白墙红瓦;南国风情海口的椰风海韵以及山城重庆的错落有致和素有江南水乡之称,苏州的小桥流水。不同的居住区园林景观都有其自身的地形地貌特征,因此应当结合本土特色,设计富有创意的园林景观空间。同时,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材料的选用,实践中应多选用当地比较常见的施工材料,这也是本土特色的一种表现形式。当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材料应用趋势是:非标制成品材料、复合材料以及玻璃、荧光漆和PVC等特殊材料,同时还应注意材料特性的有效发挥以及色彩的表现形式。

结束语

在进行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实现与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协调发展,对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考虑到与实际情况的协调发展,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园林设计的地域性的特点。然后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建设。人们拥有了优质的生活环境,会使自身的情操得到陶冶,对生活和工作充满希望和动力。完美的园林景观设计,还能够提高空气的质量,缓解环境污染程度。当然在进行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同样会遇到一些困难,这就需要我们设计人们和施工人员不断的完善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迎难而上才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 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探讨[J].张清风.现代园艺.2012(06).

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居住区 景观设计 园林

中国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1-012-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所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外部环境设计的好坏成了人们选择居住的一个重要标准。大中城市里的居民在购房时,除关注房型、面积、采光要求外,也特别关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如今居民们较为注重室内外和谐共存、人与自然的相互交流。优美的园林绿化环境已成居住区最基本的要素,并且直接关系到小区的整体水平及质量。良好的景观设计能将人工与自然、功能、艺术、时尚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人们在拥有住宅的同时,拥有一座公园或一片绿地,尽情享受阳光、空气、水、动植物以及人与建筑构成的和谐居住环境。因此,设计出园林景观优美、深受居住用户喜爱的生态园林小区,已成为一种需要。

1、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构成元素

观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居住区的的景观设计不但要求美观大方,更需要实用。居住区的一草一物都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设计上必须充分考虑到每处景观的实用性。

1,1道路的景观设计

道路是居住区的构成框架,具有疏导居住区交通、组织居住区空间的功能;好的道路设计本身也构成居住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进行居住区道路设计时,我们有必要对道路的平曲线、竖曲线、宽窄和分幅、铺装材质、绿化装饰等进行综合考虑,以赋予道路美的形式。现在小区的道路设计已经实现了车流和人流的分离,改变了以往人车共道的情况。

1,2植物绿化的景观设计

绿化是环境景观的基本构成元素,现代居住区的园林绿化呈现出以下几种趋势:

(1)植物绿化中乔、灌、花、草相结合,高低错落、远近分明、疏密有致,绿化景观层次丰富。

(2)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居住区绿化已从水平方向转为水平和垂直相结合。

(3)绿化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追求构图、颜色、对比、质感,形成绿点、绿带、绿廊、绿坡、绿面、绿窗等绿色景观,同时讲究与硬质景观结合使用,也注意绿化的维护和保养。所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居住区绿化的内涵。

1,3水体运用的景观设计

水是万物之源,生态环境的灵魂。有了水,环境才会显得空灵,才有生动的气韵。水体的各种造型,能形成不同的景观效果。水体设计分为动态水体和静态水体。动态水体主要为喷泉、涌水、瀑布等,可增添空间的活跃气氛;静态水体以不同深浅的水池形成平静的水面,增添空间的宁静气氛。水体与植物、园林小品一样在改善环境小气候、丰富景观、增加视觉层次等方面都有其特有的作用。

1,4建筑小品的景观设计

园林建筑具有使用和造景的双重功能,在空间构图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园林建筑小品功能简明、造型别致、体量小巧,是构成游园空间活跃的要素,起到丰富空间和点缀、强化景观的作用。常见的有凉亭、花架、雕塑、景墙、园桌、园凳、栏杆、园灯等。

2、现代城市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规划设计水平参差不齐

在一些发达的大中城市,聚集科技人才,专门的设计公司和资质较高的园林绿化设计公司较多,园林绿化发展的较快,规划设计水平高。但在一些相对欠发达的中小城市,科学技术较薄弱,缺乏专门的设计人才,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相对欠缺,发展极不平衡。据统计,目前我国有6000多家园林绿化公司,有些园林绿化公司根本就没有专门设计人员,存在粗制滥造园林绿化工程的现象,园林绿化设计水平参差不齐。

2,2对人性化设计的关注度不够

景观设计师通常会花很大的精力去研究风格、手法、形式等问题,往往把建成后的形象当作设计追求的最大目标。一个建筑作品我们强调它的功能很多人都可以理解,而对景观设计人们都常常忽略它的功能却乐道于它形式上的,甚至把功能等同于诸如休息桌椅、集散场地和活动广场这类最基本的需求。这种“温饱型”的功能对长期以来生活在恶劣环境下的广大市民来说当然是相当满足了,于是赞美之词不绝于耳,决策者、建设者和设计者在这种氛围中都深深地陶醉了。这个美丽的误区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和自欺性。

2,3追求形式、盲目抄袭和从洋

信息时代的到来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景观设计师不出家门即可获取国内外相关信息和发展动态。对成功作品的学习以及对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难免使各地的景观趋于雷同,这同时也是设计界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设计的景观内容,往往都有似曾相识之感,使得各种方案雷同,无特色、无内涵。目前,国内大城市极重视景观设计多样化,国外、港台的设计师,他们真心实意地为环境建设做贡献,出现了不少优秀作品。而其中也不乏一些开发商“以洋为首选,盲目崇洋”。第一,不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周边环境、历史沿革等,盲目抄袭国外设计好的作品。第二,不熟悉本地特色树种,设计的树种以调用国外数本杂志为主。

2,4植物应用设计的不合理

一方面是植物种植不考虑植物自身的生理习性,盲目的种植一些不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绿化树种,结果因生长环境的不适,造成植物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达不到成景的效果,植物本身的枯亡也增加了维护费用。因此,在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上要尽可能多的选择乡土植物、当地的特色树种,居住区的园林绿化才显得更有个性、有特色。当然还可适当选取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住宅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另一方面存在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的搭配不合理,常绿树种多了,一味追求绿量,冬天就显得阴凉。反之落叶树种多了,冬天就显得萧条没有生机。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应模似自然生态进行布置,讲究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

3、改善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建议

3,1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居住小区景观最贴近居民生活,在规划设计中不仅要考虑植物配置与建筑构图的均衡以及对建筑的遮挡与衬托,更要考虑居民生活对通风、防火、采光等的要求。花木搭配应简洁明快,树种选择应按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来设计,并区分不同的地域,因地制宜。北方地区常绿树种应不少于2/5,北方冬春风大,夏季烈日炎炎,景观设计中植物应以乔、灌、草复层混交为基本形式,不宜以开阔的草坪为主。在设计中应始终注重社会化、人性化要求,居住区景观主要是满足人们游憩、活动、交流的功能,其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

3,2协调好植物之间的关系

“互惠共生”原理是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存,双方获利。如地衣即是藻与菌的结合体,豆科、兰科、杜鹃花科、龙胆科中不少植物都有与真菌共生的例子;一些植物种的分泌物对另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英、白蜡与七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另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这些都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中应当注意的。

3,3重视水景设计,实现动静合一

各种不同缓坡、不同水面宽狭,造就了各处不同水深,溪流也有急有缓,浅的地方,要控制水流使之不冲不淤;深的地方,可掘井促使上下循环。大型水面,还在兼顾交通、娱乐、生产的种种需要,并以开挖水渠及缓坡之土方,堆叠地形,高低起伏,即体现自然,又节省费用。在流域附近的绿地,采用自然水灌溉,形成水的生态良性循环和雨水的回收利用。同时在不同的水体环境,布置各种不同的动植物。

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字: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原则;技术要素

居住区是城市社会组织和居民生活的基本。现代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不仅讲究绿化的形态,讲究植物质感与色彩的配置,还要讲究植物群落的生态化布局。此外,还包括对整体空间环境的布局、地形处理、硬软质场地的划分、水体设计、活动设施的选择、景观建筑物的营造、照明设计、室外家具与小品设计等,甚至一方地砖,一块缘石的选择和细部处理,都要经过规划设计师和建筑师们的共同参与研究,以求实现整体环境的最优化。

一、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舒适性

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指使用上和视觉上的感受。使用上的舒适,包括各种景观设施是否以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合理的创造使用,是否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创造满足人们活动的空间。视觉上的舒适,要满足不同居民的传统生活习惯和对环境景观特点的认同。景观的疏密有致、层次清晰、植被色彩宜人、群落组团丰富等都是能够满足视觉上的舒适的重要因素。

(二)健康性

居住区环境空气要保持清新、自然,防止有害气体的超标,营造健康宜人的公共空间。植物配植时要考虑运用一部分吸尘降噪、有净化空气作用的植被。草坪覆盖面要达到100%,达到黄土不露天的效果,也能大大降低空气中的粉尘和颗粒。

(三)通达性

通达性保障着居住环境各种功能使用的效率和效果,通达的可选择性体现了实现多样需求的目标。同时通达空间的层次决定了通路的性质和等级,公共性强的空间,通路的等级高,交通性强,通路的通达性也强。相反,私密性强的空间,通路的等级低,交通性弱,通达性也小。景观表现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些通达的层次,使其形散神聚,不同的层次能够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满足景观层次效果的同时也较好的体现了通达性。

(四)多样性

多样性的要求是基于不同人群的喜好、修养、文化等要素而产生的,而且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中。空间的创造、设施的设计并没有固定模式,只要秉承多样性的理念,因地制宜地将景观组织起来,都是可以达到效果的。

(五)和谐性

多样的外部环境各要素之间要做到和谐统一,避免不同形式、风格、色彩的要素产生冲突和对立。同时,环境构成要素作为实体来构成独立的空间,各要素间需要以环境和谐的整体利益限制自身不适宜的夸张表现,使各自的先后、主次、从属分明,共同构筑协调、统一的环境景观。

(六)生态性

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引入自然界的山、水、绿化,模拟自然风光,也是居住环境的基本要求。具有生态性的居住环境能够唤起居民美好的情感寄托,人与大自然共生共栖,才能体验到永恒的真理,“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才是美丽的最高境界。

二、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技术要素

从改善城市小气候,能充分发挥小区功能出发,通过建设高品位、高质量的绿化空间环境,创造舒适、美观、休闲、有益于身心健康、充满活力的人居环境景观。

(一)绿化配植应以植物群落为主,兼顾草坪种植

现代居住区绿化设计中,一般要求绿化率达到35%以上,高档小区一般要到50%以上。在实际配植中树种的选择要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通过不同树种的搭配、群落的组合来表现设计意图。植物群落是绿色空间环境的基础,植物景观是绿色的主体,因此应该以常绿乔木、落叶乔木、灌木、草本花卉、藤本植物来有机结合,根据它们的种类和习性的相似性组成层次丰富而不复杂,适合该地自然环境条件的人工园林植物群落,以发挥最佳生态效益。科研人员从园林植物的改善环境功能和叶面积指数关系入手,换算出居住区绿化最佳效益结构为乔、灌、草三级结构。无论是大到整个住宅区,还是小到一个居民楼,只有让三者紧密联系,才能创造最佳生态效益,既节约土地,又能在生态效益上产生最佳效果。

(二)注重绿化布局的集中与分散

现代化的居住区,更要注重居民的交流、运动和休息。如何围绕小区绿地这一个共享空间,组织有益的户外活动,丰富居民生活,密切人际关系,规划设计时就要考虑集中的中心绿地。中心绿地一般是整个居住区景观的节点,是主要的风格基调和展示平台,因此,把握好中心绿地的景观结构尤为重要。种植时可采用密植和疏植共用,以基本结构为框架,苗木搭配尽量品种丰富,色彩绚丽,最大限度地满足集中的效果。同时,由于中心绿地人流较为密集,应设置驻足空间,驻足空间的方式有很多,如坐凳,大树围椅,花架等,运用时可灵活掌握。另一方面,过度集中的绿地环境相对嘈杂,人员往来密切,私密性差,无形中与居住区内的很多居民之间拉开了距离。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达到景观和人的和谐统一,在绿化布局中还应考虑设计一些分散的团块绿地,这些团块绿地分别相对独立,自成一体,相对于中心绿地而言具有相对安静、精致、私密的特点,与中心绿地形成形式互补。实际设计中,还应注意这些团块绿地和中心绿地之间的通达性,使团块绿地和中心绿地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虽相对独立但是仍然保持着一个整体的景观效果,比如可采用同一品种苗木配植的连续性的方法,道路的宽窄和用材变化的方式等等。

(三)注重景观设计的实用性和艺术性

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不同于公园,要注重实用功效和美学艺术。在景观效果表达上要结合人文内涵,创造布满情趣的生活空间。在规划中,还应充分考虑居民需要,满足小孩子嬉戏、老人活动、健身及体育锻炼等。

三、对于提高居住区园林景观水平的几点建议

(一)统一规划设计,协调布局

住宅区绿地种类多,规模不一,功能各异。在进行绿化景观设计时,应在统一考虑小区整体风貌的前提下,根据使用功能要求,科学协调布置绿化景观,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化景观系统。设计尽量做到人性化,步移景异,建设富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居住区园林绿化景观。

(二)植物品种选择、配植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设计时,应充分了解各种植物的特性之后再进行品种选择和搭配。品种选择要考虑植物色彩、花果期及时序,常绿树、落叶树,乔木、灌木,速生、慢生等因素。植物配植要有层次感,乔、灌、草的配植要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居住区布局要求,合理配植高、中、低植物,宜将修剪整洁的植物配植在边际或,以构成多层次种植结构。另外,乡土树种有着很强的生命力,抗病虫害能力强,养护成本低,因此在选择上应优先考虑。通过配植,能够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创造出“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

(三)因地制宜,合理利用

因地制宜是居住区园林绿化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适地造林,借景于情才是园林景观的精华。合理利用就是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少动土方,并适当保留原有的树木,这样可以减少投入,降低维护成本,并且显得真切自然。自然起伏多变的地形比人工堆砌的平面整洁的地形要更贴近自然,更令人感到轻松,因此,有时保存现有的景致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实际运用中,还可适当选用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树种,以改善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促进整体和谐统一。

(四)园林景观要与生活、文化相结合

提倡多元化,创作出真正符合小区文化背景和氛围的景观表现。

文化生活区、儿童活动区、老年人活动区等特色功能区要体现出不同的特点,真正意义上的融合进生活的元素。

总之,居住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已不同于以往的街道绿化,掺入了社会、心理、环境等多种学科,它为城市奉献的价值,决不亚于居住建筑本身。为此,我们这些在园林战线上工作的人仍需不懈追求,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养护,从而不断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而共同努力吧!

参考文献

[1]冯静.居住区水景观设计探讨[J].地下水,2011,(01).

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性化;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

    一、目前小区园林景观的现状

    园林景观发展的历史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适应现代园林景观研究却只有40多年。所以,很多人对园林景观的认识很肤浅,认为园林只是种花种草,挖湖堆山,置石理水。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人有了出国的机会,看到欧洲几何对称的园林,开阔的大草坪很壮观,于是欧陆风、草坪风等风格的住宅小区不断涌现。随着房地产的蓬勃兴起,中国园林风、欧陆风在居住小区中盛行,但这些园林景观往往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功能,也没有考虑到小区人性空间和功能性空间。

    二、了解居住者的需求

    当然,设计一个具有人性化空间的居住区首先必须了解居住者的行为需求,生活习惯。居住环境是为人而创造的,是为满足人的需求而设计的。美国心理学会主席A·马斯洛在《动机与个性》一书中提出了需求等级论,他认为人的需求由低级到高级、由物质到精神,有着不同的层次:生理的需要一安全的需要一归属与爱的需要一自尊的需要一自我实现的需要。

    生理和安全的需要是指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衣、食、住、行以及人身安全、劳动安全等需要;爱与归属及自尊的

    需要是指人的心理需要,包话对社会交往、地位、传统、文化的需要;自我实现则是人高层次的发展需要,包括对生命的意义、自我的满足、个性风格的追求等等。当然,不同人需求的层次是不同的,并且这种需求随着时间、地点和场所的不同也有不同的表现。在居住环境建设中,必须从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出发,使环境具备一些基本的特征。

    (一)安全性

    安全是人们生存的首要条件,没有安全性也就谈不到其他各方面的特征。居住环境的安全性表现在日常安全系统、防灾系统、防盗系统等方面。

    (二)健康性

    居住环境健康性指标包括空气、日照、噪声和环境民事行政等与人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内容。居住环境空气要保持清新、自然,防止各种有害气体和物质的深度超标。同时,健康性还要求通向健康身心的设施、空间配套齐全,满足居民锻炼身体的需求。

    (三)舒适性

    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指使用上和视觉上的感受。使用上的舒适,包括各种设施是否以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创造使用的合理,是否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创造满足人们活动的空间;视觉上的舒适,要满足不同地区居民的传统生活习惯和对环境景观特点的认同。

    (四)通达性

    通达性保障着居住环境各种功能使用的效率和效果,通达的可选择性体现了社会公平与实现多样需求的目标。通达空间的层次决定了通路的性质和等级。私密性强的空间,通路的等级低,交通性弱,通达性也小。

    (五)识别性

    居民是居住环境的主体,居民要求所处的环境具有识别性,让居民分辨出自己的住宅以及自身在空间环境中所处的位置、方向,进而掌握环境的构成模式和组织规律,以便按不同时间和场合需要,以最佳的方式到达自己想去的位置,参加自己想参加的活动。强化识别性,需要赋予外部空间以视觉上鲜明的个性。

    (六)领域性

    居住环境不同于一般公共环境,它的领域性要求强烈,层次多样。美国学者斯卡·纽曼提出的这个空间概念认为,人的各种活动都要求相适应的领域范围。他把居住环境归结为由公共性空间、半公共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和私密性空间四个层次组成的空间环境占有与控制的要求,认为领域在空间上是固定的,不随人的移动而移动。

    (七)多样性

    多样性的要求是基于不同人群的年龄、职业、喜好、修养、文化等要素而产生的,而且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中。空间的创造、设施的设计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中国造园艺术谓之“造园无格、借景有因”,说的就是无需固定的格局、法式,要因地制宜地将景观组织起来,各种景色皆可为我所用。

    (八)和谐性

    多样的外部环境各要素之间做到和谐统一,避免不同形式、风格、色彩的要素产生冲突和对立。同时,环境构成要素作为实体来构成空间,空间才是主角,各要素需要以环境和谐的整体利益限制自身不适宜的夸张表现,使各自的先后、主次、从属分明,共同构筑协调、统一的环境景观。

    (九)连续性

    在居住环境景观空间中,应注意居民在居住区内不同时间、空间、方位的视角和活动方式,进行全方位的景观设计,努力创造步移景异、延绵不断的效果,尤其要注重节奏、形式、色彩与空间的协调。(十)文化性

    居住环境的文化性体现在地方性和时代性当中。应当充分考虑传统生活方式的特点,寻找与现代居住空间环境的契合点,以不同的方式,从空间形态、尺度、界面的色彩、细部表达对传统与现代的理解,延续文化脉络。

    (十一)生态性

    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引入自然界的山、水、绿化,模拟自然风光,也是居住环境的基本要求。具有生态性的居住环境能够唤起居民美好的情感寄托,人与大自然共生共栖,才能体验到永恒的真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美的最高境界。

    三、重归人性的场所。找回故事的地方

    当满足了环境的一些基本特征后,我们开始考虑何为人性化的居住区。当设计是为了生活、为了人内在的体验,当设计师成为一个内在者而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当设计的对象具有功用和意义时,我们方可重归人性的场所,找回那故事的地方。所以,进行景观设计时,作为设计者应做到:

    1.认识人性。人作为一个自然人和社会人,他们到底需要什么?人需要交流,害怕孤独;需要运动,需要坐下休息;人离不开水,人也爱玩火;爱采摘和捕获;需要庇护和荫凉,需要嘹望,看别人而不被别人看到;人需要领地,需要适当尺度的空间;人需要安全,同时人需要挑战;爱走平坦的道路,有时却爱涉水、踏汀步、穿障碍、过桥梁。同时,人要交流、要恋爱、要被人关注、同时喜欢关注别人??因此,需要设计的场所能让人性充分发挥。

    2.阅读大地。大自然的风、水、雨、雪,植物的繁衍和动物的运动过程,灾害的蔓延过程等等,都刻写在大地上。因此大地会告诉我们什么地方可以有树木,什么地方可以有水渎;大地也告诉我们什么格局和形式是安全与健康的,因而是吉祥的,什么格局是危险和恐怖的,因而是凶煞的。同时,大地景观是一部人文的书:大地上的足迹和道路,门和桥,墙和篱笆,建筑和城市以及大地上的文理和名字,都讲述着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爱和恨,人类的过去、现在甚至未来。因此,阅读大地是在认识自然,而更重要的是认识人自己。

    3.体验生活。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当地人的价值观。如果你不到都江堰的江边林下坐上一天,就不明白为什么成都被认为是中国最悠闲的城市;如果你不搭一回北京街上的出租车,就不理解北京作为“政治中心”的含义;如果你不到温州街头走走。你就不知道“全民皆商”的意味。只有懂得当地人的生活,才会有符合当地人生活的公共空间的设计。

    4.聆听故事。故事源于当地人的生活和场所的历史,因此要听未来场所使用者讲述关于足下土地的故事,同时要掘地三尺,阅读关于这块场地的自然及人文历史,不管实物的或是文字的。由此感悟地方精神:一种源于当地的自然过程及人文过程的内在的力量,是设计形式背后的动力和原因,也是设计所表达和体现的场所的本质属性。这样的设计是属于当地人的,属于当地人的生活,当然也是属于当地自然与历史过程。

    5.寻回童年的记忆。童年是绝大多数人一生中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光,而且大多数人经历过相同的童趣。在设计里融入一些童年记忆的痕迹,让居住者忆起童年时光,这也是体现居住区园林景观人性化设计的表现。

    总而言之,营造人性化居住区景观,要符合自然法则,遵循生态学原则,挖掘和赋予特定居住区特定景观的独特理念和精神,追求自然、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力求做到“天人合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