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居住区规划分析

居住区规划分析

居住区规划分析

居住区规划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从有了人类活动,道路与居住就相伴发展着。有什么样的居住水平,就需要有什么样的道路与之相应。人类早期g没有固定住所的,因而就没有固定道路。《尔雅》是这样中说的:“道者蹈也,路者露也”,就是指当时的道路是因为人的行走之后自然产生的。然后人类逐步的形成了聚居部落,最后城市就产生了。有了固定的居住地点,由此出现居住区道路。居住区的交通道路系统,包括步行车行道路和小径等。道路是居民区的空间形态骨架,是住宅区功能布局的基础所在,在居民心理方面,它是居民区‘家’归属的最基本脉络,起着“环境”与“家”的相连作用,同时,它也是居民日常生活与活动的重要通道,起着最基本的交通作用。交通功能是城市居民区的基本功能。城市居民的居住区与出行内部交通方式的选择都会直接影响居民区各类及各级道路的连接方式与布局,虽然受经济发展状况、年龄、收入、自然条件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年龄、不同阶层和不同地区的居民交通方式的选择都有各自的特点。

非机动车通行系统

非机动车通行系统主要是利用人行街道巷里弄的道路,居住区的主要出入口停车、完全地下停车或周边停车等方式将机动车辆限制在居住区域以外的地方,只提供搬家车、货运车、消防车、救护车等需要特殊服务的车辆及非机动车辆进出,通过自行车、人行等交通系统将住宅区与各组成单元连接起来。这种道路组织系统能够降低机动车引起的噪音、废气污染和交通堵塞等,也可以降低道路用地面积,同时又可以设计出创造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气氛,以及紧凑且富有生气的安静、安全、洁静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空间,这将成为是一种理想的道路交通方式,有助于社区居民的人际亲近与统一。而道路横断面的设计的目的是在满足环境、交通、排水要求以及公用设施管线敷设的前提下,经济且合理的规划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位置、高度及宽度。道路横断面布置、形式、各组成部分比例及尺寸,应按道路类别、级别、设计年限、设计速度的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的人流量、交通量、交通组成、地下管线、交通特征、地上杆线、交通设施、地形、绿化等等因素统一安排,以确保人行交通和车辆的安全通畅。

机动车通行系统

2.1人车混行系统

人车混行系统即采用分级组成道路网理论(英国人布恰兰于 1963 年提出的),它提出居住区内各级道路具有各自不同的服务区域、功能、交通特征:居民区区级道路指标(8-10m)一般交通量大,通行速度高,服务范围广;小区级别道路指标(6-8m),收集产生于各居住单元(住宅院落、组团等〕的出行交通且输送进城市干道或主干道,起着聚散交通的作用;组团级道路 (3-4m)专为住宅院落、组团服务,分担车行速度,出入交通低,交通流量少。按照道路网理论,为了实现安全和安静的居住环境,道路网应该和动物的循环系统一样,依据居住区级、小区级、组团级道路的顺序连接起来,而且逐级缩小服务区域。只有这样居住组团级道路和区级道路才会不直接相连接,小区级道路指其中应当起到缓冲的作用,这样可以大大增强居住区级的交通流量,又可以减少过往车辆对组团院落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居住地区内的人车矛盾。但是,这种对区内的生活安全,居住区道路组织安静,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尤其是家用汽车与正在娱乐休闲的老年人和儿童。

2.2人车分流系统

该理论是 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提出的,并于 1933 年由美国规划师莱特和建筑师斯泰恩在纽约郊区的居住区中实施的。这种人车分流的道路组织方式以组团或住宅庭院为主的居住单位组织影响着周边住宅区,每一个居住单位都会有直接接口在周围道路的半环式或尽端式车行道路,住宅的后院正对着这些车行道,这样汽车能够直接驶进进院后来;步行道路则是把公共服务设施、中心绿地连接起来,并延伸到居住单位的正对面,有着连接住家私院、住宅院落、住户起居室的用途。这种系统使车行道路和步行道路完全分离,成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道路系统,汽车与行人分别通行,这样不会产生平面交叉,居民则通过步行在内部系统自由活动,不受外部交通的干扰,这样,能够就可以确保住宅院落居住生活环境的安全和安静,使住宅区内部各种生活正常并且舒适地进行,避免了机动车对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规模较大的居住区一般适用于人车分流形式,有时其交通组织和道路系统规划常与分区规划或城市总体规划紧密结合并分阶、分期段实施。

2.3人车分流道路组织方式分析

a.道路占地面积,大道路交通趋向复杂化(环通式人车分流道路占基地总面积的比例约为分级道路网的 2 倍,在用地紧张、人口密度大的地段不适用)

b.不利于社区管理,出入口多,又对外部交通产生比较较大干扰;

c.如果各个设施、各出入口和中心绿地没有较好的连接,容易因缺乏治理,使得中心绿地变得空旷、荒凉。尽管这样,这种方式却能够较好地解决了汽车发达年代的人与车矛盾,至今仍然成为人们仿效的典范,是一项划时代的创新。

三、人车部分分流系统

人车部分道路组织系统则采用相对折中的方式。一些居住区规划设计因地段、经济、法律等因素,不能采用严格意义上人车分流,只能部分运用,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车分流系统与人车混行系统各自的优势:

3.1.在道路横断面基础上

对非机动车、机动车和行人进行分离,从形成的一种人与车分行的道路交通方式。在当今条件,汽车交通量虽然不断增加,但人车矛盾却不甚紧张,这种分流方式既充分发挥机动车道的效用保障了,又能步行安全。如今,行人与自行车同时还可以利用机动车道进行出入。但随着汽车的大量增加,这种方式在环境问题上与安全将有局限性。

3.2.在人车混行道路系统的基础上

在绿地、住宅组团居住区,内部之间专用道路,如:局部的自行车专用路、步行专用路等等。

小结: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居住区道路规划将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变化发展,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是逐年增加。就当前来看,居民家用车的停车与出行可以作为重要考虑的因素,除了把机动车的出行问题解决好,还要处理好城市道路交通与小区内部人车分行问题,居住区交通的关系问题,总之要处理好路、人、车三者的关系,一定要遵从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随着地铁、公交等的逐步完善发展,还应考虑如何与之接驳的问题。城市居住区交通道路规划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我们继续做出辛苦的努力和探索。总的来说,居住区内道路应遵从方便居民出入通行节约用地、满足居住区的安静、安全及便于寻访为原则,使居住区道路清晰、简捷、通达,便于居民的生活。本文分析研究天居住区交通道路规划,可以发现始终贯穿着对规划设计手法的创新和规划设计理念的探索。居住区交通道路规划是随着交通行为方式的变化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发展的变化的。

参考文献:

[1] 徐家钰,城市道路设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2] 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居住区规划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日照分析;居住区规划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筑也是越来越密集,为了更好地节约土地资源,高层、超高层建筑的5体量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但是,随着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楼与楼之间的位置和距离问题由于日照资源的缘故也成为各个居住区居民关注的关键。尤其是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逐渐得到提高,对于日照的需求也更加注重,所以在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日照对于居住区的影响,经过科学分析日照条件,融合在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从而使得居住区更加和谐化、自然化。这样不仅能满足居住区住户的需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节能。

一、日照分析的概述

1、日照分析的概念

日照分析须由规划设计甲、乙级资质或建筑设计甲级资质的技术部门采用计算机正版分析软件,根据国家标准和各地方法规对有日照要求的拟建、在建、改建或已建的建筑模拟其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大寒日或冬至日)的日照情况,分析计算其相关的量化指标。通俗地讲,是建设单位为了确定拟建建筑对自身和对相邻居住区建筑可能产生的日照影响进行分析,编制《日照分析报告》,也是为了保障居民享受到最低限度的“阳光”的科学工具。决定居住区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所处地理纬度及其气候特征,二是所处城市的规模大小。

2、日照分析的重要性分析

2.1 有助于居住环境的改善

日照分析软件可以轻松地对建筑群体间相互影响进行分析,给出直观的结果。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利用可以在居住区范围内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建筑物的位置,根据日照时间选择不同的花草种植区域,甚至于可以巧妙地利用建筑群体间的阴影进行遮阳设计,为居住区创造出更加舒适的环境。

2.2 有利于城市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土地、空间资源短缺,要能合理有效的利用城市土地和空间,引导土地的合理利用,合理利用容积率,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随着规划设计方案越来越复杂,再加上设计人员只是依据国家相关设计类法律法规以及一些地方标准进行方案设计,建筑间距的合理性往往缺乏较充分的论证,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有可能导致建筑间距不合理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日照分析软件辅助规划管理,可以保证建筑间距的合理性,提高建筑方案的优化程度,达到节约的城市土地资源的目的。

2.3 有助于科学管理水平提高

传统间距控制方法是因为技术手段的原因而产生的一种简化计算法,其本身就是一种近似的方法。又由于其无法考虑审批过程中具体的建筑形式而导致审批结果可能会因人而异,难于形成统一、合理、公正的尺码。采用软件法则所有的结果都由软件计算给出,消除了人为因素。不但提高了审批结果的准确性而且还改善了管理手段,提高了管理水平,同时也有利于科学协调相邻建筑物关系,保障公众的合法利益。

二、日照分析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问题

1、多层住宅以间距系数代替日照要求所存在的问题

在日照分析的过程中,以间距系数为基础的现状多层住宅却暴露出了诸多自身的问题。由于多层住宅的面宽、朝向、楼间位置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以间距系数控制的部分多层住宅较低部分本身就不能满足“大寒日累计日照时间不少于 2 小时”的要求,再考虑到周边拟建高层建筑对其影响,可以说更加难以满足;而部分多层住宅底层靠方位角的关系自虽满足大寒日累计日照 2 小时的要求,但由于有效时间并不长,如再加上东西侧拟建高层建筑对其影响的话,就连靠方位角所获得的有效日照时间也会减少,从而难以满足日照要求。不仅导致许多土地无法开发,同时也造成了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管理上的被动局面。

2、预先确定规划地块合理的最大建筑容积率

在规划土地出让中,利用日照分析强大的三维仿真功能和遗传算法,能够提前进行模拟计算,来确定规划地块合理的最大容积率,为土地出让中的规划设计条件的规定提供可视化定量化的辅助分析手段。按照地块面积的大小来确定建筑类型,或是单栋建筑,或是群体建筑,单栋建筑主要是通过用地红线与建筑红线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体块的基地,然后按照高度控制计算建筑物体积的最大容量。群体建筑不仅要综合考虑用地红线、建筑红线和高度,还要将群体建筑的自身间距和遮挡考虑在内,再经过日照分析与调整,来确定最为适合的容积率,从而减少土地批租前规划地块容积率的指标以及按照日照计算结果,促使实际容积率降低的情况相互之间的矛盾。特别在旧城改造的地块中,地块周边建筑比较复杂,通过日照分析技术模拟计算规划地块的最大合理容积率,为土地出让规划设计条件的合理性提供技术保障。

3、建筑日照不达标责任的区分

科学合理的日照分析可以为规划设计单位增加辅助设计的手段,而且还可以为规划审批、房产管理部门提供辅肋决策的参考。目前,杭州市土地出让地块都要做出让地块选址论证日照报告,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业主方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未来规划实施的成本。可以准确地分析出任意地点、任意时间的任意建筑物的细部状况。为规划审批提供科学直观的计算数据,以此为依据结合国家有关规范,就可以剔除不科学的“富余”压缩建筑间的间距,从而达到节约宝贵的城市建设用地的目的。同时,使得我们的规划建筑更合理更科学。

三、进行日照分析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明确日照管理办法

近年来,日照采光问题引起的纠纷越来越多,一方面是由于建筑方案的日照分析不够精确所导致的,另一方面,因为各地没有相应的日照管理办法,在解释日照诉讼、日照纠纷等问题时只能解释国家日照规范条文,由于条文内容比较粗放,且专业性过强,往往都很难给双方满意的答复。这就需要各地政府及时出台相关的管理规定,对各类纠纷问题都有明确的界定标准。

2、完善日照分析软件

当前,市场上的各类日照分析软件,基本都是依据国家相关规定编制的,能够为有关设计部门和管理决策部门提供支持,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化技术更新,建筑方案优化对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日照分析软件如何更加有效优化建筑方案,辅助规划设计和管理等部门是当前所要考虑的关键。

3、注重日照分析测量

在施测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测站点、后视方向的检查,比如后视测距、复测已知点等方面;在实测楼房拐点时,使用棱镜,要注意消除棱镜偏差的影响;对平面尺寸如窗户、阳台等数据如果采用钢尺或手持测距仪量距,要尽量连续测量,与实测总长进行检核,避免粗差的出现以及误差的积累。

4、统一的日照分析计算规程

由于国家规范对于日照要求都是针对全国范围制定的,不可能全面考虑全国各地详细的气候特点。同时由于不同管理人员、建设单位、设计人员对规范的理解不尽相同,而导致同样的规划方案,因为技术人员的操作不同,会出现不一样的论证结果。同时,随着城市建设量的逐步增加,合理利用资源、集约利用土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旨。制定合理的日照计算规则,是工作的前提,也是日照分析技术能否在建筑设计、规划管理中得到充分应用的必要条件。一些地方规划局定制了专门的日照分析系统,即所在城市的项目报批均使用同一平台进行日照分析计算或验算,在一定程度上将不同设计单位、不同设计人员软件操作手法等造成的误差通过统一的平台进行校正,体现了公平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近些年由于日照维权问题的出现,居住区规划设计与日照分析相结合已经成为避免日照纠纷问题出现的重要手段,在具体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手段进行日照分析,确保各个楼层日照的充分性。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有效解决日照纠纷,还能促进城市节能,从而更进一步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江飞. 关于居住区设计规范中日照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

[2]王成芳,麦新活,邓峰. 建筑日照分析在规划管理决策与辅助设计中的应用[J]. 规划师,2003,10:105-107.

居住区规划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低碳理念 居住区规划

自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相应的,现代社会的民众们对于居住条件与环境的要求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对于居住要求不再仅限于过去的面积和功能的方向,而是转化为生态居住。人民开始关注自然居住环境,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节能高效、绿色环保以成为当前人们对居住要求的主流观念。这一观念充分的体现在当前我国大量城市的居住区规划建设中。大量冠以“绿色、生态、自然、花园”等生态概念的居住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们面前。新的理念推动着规划建设的积极发展,同样的,随着“低碳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和必由之路”这一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低碳建筑、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新的概念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提及。未来居住区的建设与发展必须符合低碳概念,以满足我国广大居民对于交通布局、设施建设、环境绿化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生态要求。

一、居住区规划的低碳研究

1、低碳理念

低碳经济,指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之下,人们通过技术和制度的变革、产业的转型和新能源的高级开发等多样化的手段,最大可能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能源的耗损,以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希望能够达到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符合的生态环境。低碳经济被提出是在全球气候变暖,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受到严峻挑战的大背景之下的。低碳经济的实质就是能高效利用能源、同时尽可能多的对于开发清洁能源。低碳经济的核心则是对于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做创新和开发、对于产业结构创新。

2、居住区规划要使用低碳理念

在低碳社会的大背景之下,居住区的规划设置一定要按照“低碳建筑、交通、生活方式以及绿色碳汇”的概念来规划。居民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要提倡并且采取低碳的生活方式; 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也都要建造生态和节能环保的住宅,要注重对于绿色能源,如太阳能之类的利用,以达到降低污染的功能。绿地的规划方面要多利用园林格局,注重合理配植植物。居住区要具备智能化和环保的绿色健康生态环境,满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居民对于提高居住生存环境的要求。

二、居住区规划中低碳理念的实现

1、居住区规划的“人本思想”发展

居住区生态规划的“人本思想”发展要随着低碳理念的产生并随之发展,当然“以人为本”的思想必须与时俱进,居住生活区的规划和设计除了要考虑为居民提供更多的服务,还需要更为主动地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来承担责任。因此,在居住生活区内的规划与设计当中,必须要倡导低碳的环保理念,规划者的设计思想要转变成“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本”要适用这个原则。让居民真正地理解“低碳是一种态度”,让人民知道生态生活的概念,提高民众的低碳意识,并且能带领民众积极的实践的低碳生活,倡导低碳生活,要切实的将民众的居住生存性转化为生态性的生存空间,为居民的居住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发展尽微薄之力。

2、居住区规划中主元素的生存与发展

(1)在居住区的规划中一定要建造低碳的建筑。低碳的建筑范畴很广,在建筑材料以及设备的制造和施工建造的整个生命周期之内,要尽可能的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效,降低而行氧化碳的排放量。我国现在住宅建设的能耗非常高,对于这个问题规划者在建造居住区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好,把“自然环境、人、建筑协调的发展”作为目标,使居住区内的住宅设计,要做节能技术的创新与完善,要实现低碳居住的模式。一般在居住区内的住宅建设要从 3个 方面来实现低碳和减排。首先,住宅的设置要注重“因地制宜”,建筑设计、环境设计要强调与周边的融合。其次,住宅的自身要从建造到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之中,都顺应低碳建筑的要求。绿色设计与环保型材料的应用必须成为建筑设计者对于建筑的首选材料,使用环保建筑材料只是一个要求,在细节设计上,要从住宅的外墙的保温材料、门窗的环保材料,屋顶的保温材料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综合考虑。再次,住宅的内部空间装修要崇尚低碳风格。简约的装修理念会更加的适合今天的低碳生活。

(2)低碳交通居要在住区规划中高调提倡。低碳交通是指民众在日常出行中所做的低能耗排放和低污染的出行方式,这些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道路交通状况不断恶化,人们越来越关注城市的交通状况。因此,在居住区之内的道路规划当中,规划者们要把设计中的低碳的诉求具体体现在道路的建设以及引导民众的出行方式之上。如,在居住生活区的小区路网要采用开放式的布局,规划出四级道路,设置出单独的自行车道,完成车行道、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的分离。有义务引导居民们选择低碳的出行方式,即可以乘坐公交、可以骑自行车或是步行等。路的照明关联着小区道路晚间的使用状态,也可以作为居住小区实现低碳交通的重要节能手段。因此尽可能的使用节能环保的光源,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做到节能,是顺应了绿色环保、低碳的人居照明需要。

(3)居住区之内所规划的绿地计划。居住区绿地的规划应该以低碳的概念作为基本,完整的绿化思想就是“植物为主、水土为辅”,创造出良好的人居环境同时还要与低碳的建筑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居住区的低碳发展,并期望起到重要作用。完成这点,要做到: ① 要就地取材,利用现成的环境,减少使用运输的建材、土方和植物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长途运输的碳排放。②要节约能源,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夜的间照明的设备、绿地灌溉的设备,达到减少电能的消耗为目的。③ 植物绿化减少居住区小环境温室气体浓度。要根据居住区小环境的温室气体污染特点配置不同的树种,有针对性的有害气体做不同的植物配比,要选出抗污能力强的树种和敏感树种来进行“环保种植”。可以多利用环保型的绿色植物来进行配置,既可以美化人居环境,最大可能的丰富居民的生存、生活空间,减少废气对居民健康的危害,达到了低碳社会背景下居住区的绿化要求。

居住区规划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和谐社区;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3-068-02

1 前言

居住社区无论是作为大自然中的聚居单元,还是作为城市中的空间单元,或者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都不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封闭的系统,而是作为更大地域范围内、更高层次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而存在,与自然、与城市、与社会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仅仅依托内部要素和内部结构,而忽视社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不可能正常地发挥社区的功能。规划设计人员必须全面关注社区的内外部结构构成,从多维的、立体的球形结构中,从社区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中寻找依据,用以指导社区内各要素与结构关系的调配与组合,营造良好的、宜居的居住社区。

2 住区规划与社区规划的比较分析

近年来,城市规划学科开始介入社区发展规划,通过对社区人口构成、分布特征、土地利用与现状、建筑及环境质量、设施配套水平、道路交通状况和社区管理水平等的调查与分析,提出规划目标和实施步骤、策略。规划着重在功能优化组合与提升、土地使用调整、交通优化与改善、公共设施配套、绿化环境和空间形态等方面提出对策,同时兼顾社区管理和社区文化、社区进步等方面提出相关实施意见。

住区规划和社区规划不只是概念上不同,在规划编制主体、方法和成果上都有差异。住区规划以物质空间规划为核心,兼顾环境行为与社会心理因素,当前住宅市场运作背景下,委托方为开发商,由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审批,针对明确的地域范围,但并不指向明确的主体一社区居民,成果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以物质空间实体的质量为评价对象。社区规划相对较宽泛,不具有明确的强制性,着重关注社区组织、居民素质、社区工作等非物质因素,部分涉及社区设施配套和环境改善等物质因素。近年城市规划学科介入的社区规划加大了物质空间和设施环境方面的内容,但与市场化建设脱离的物质空间实施要求难以得到充分的保证。

3 从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的理念拓展

在构建和谐社区的过程中,城市规划设计人员是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要构建和谐社区,规划设计人员首先必须从狭隘的住区规划理念中走出来,拓展视野,广泛关注与居住社区有关的各个领域,在全面审视当前住区建设存在问题的同时,全面把握和谐居住社区的内涵,实现理念的拓展。

3.1 从孤立的生活片断到连续的住居生活

当前的住区大多脱离城市的整体功能结构而孤立存在,住宅成了“睡眠的容器”、“自助式的家庭旅馆”,封闭的住区成为典型的“卧城”、“孤岛”,将本该在住区内解决的很多日常生活内容毫不负责地抛给城市,同时又无视城市的外部功能配套。在住区环境处理上,以安静的名义制造冷清,在行为研究与分析上,对居民生活与行为进行切片式的处理,忽视日常生活行为的完整性、连续性与复杂性。

居住社区最根本的目的是为解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而建,居住社区规划建设首先必须回归主体、回归生活,以完整的日常生活为线索,确定社区的功能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功能分区、空间布局,让社区从单一的功能中走出来,先自上而下的分析生活、分析功能,再自下而上的创造功能、创造生活,有了便利性、连续性,才可能有舒适性、宜居性。

3.2 从单一的物质空间规划到物质空间社会文化统一体

虽然原有规划理论中明确了住区规划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个组成部分,但在广大规划设计人员的实践过程中,物质规划一直是住区规划的核心,大多对非物质层面的因素考虑较少,孤立地分析个体的普遍行为及其活动的场所,而非群体间的互动,造成住区规划“见物不见人”的普遍现象。另外,由于住宅演变成高门槛的市场消费品,住宅与住区的物质利益性被放大,使居民大多无法顾及本该有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催生了住区规划过程中的物质片面性思维。社区的主体是居民,社区既是居民物质生活的栖息地,又是精神的家园。首先作为个体的人,对社区不只是有满足生理、健康等的物质需求,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对社区还有心理健康和精神归宿的需求。其次,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个体只有在与家庭之外的社会成员之间发生情感的交流与互动中才能实现全面发展。作为居民物质生活和社会活动场所的社区,必须具有物质与精神两种属性,这两种属性相互作用、对立统一,才能发挥完整的社区功能。所以,社会规划必须走出原本狭隘的物质空间领域,走向物质空间社会文化的统一体。

3.3 从封闭的内部结构到开放的球形结构

当前住区建设的土地通过市场行为提供,无论地块的区位、规模、形态与周边的城市地区和自然环境有着何种关系,都被一道围墙隔离,开发商自顾自地在封闭的围墙内打造各种形式与风格的住区,城市的统一管理显得软弱无力。规划设计人员在任务书之下,也仅仅局限于在封闭的地块内进行建筑、道路、绿化景观、设施等的组合与摆布,造成大量住区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

4 和谐居住社区规划设计要点

4.1 结构形态

4.1.1 规模。综合社区不得跨越城市主干道,基层社区不得跨越城市次干道,并不得跨越较大的自然分隔带。社区规模同时要保证能够形成一定规模的社区中心和适宜的步行半径。综合社区以20000~50000人为宜,基层社区以5000~8000人为宜。

4.1.2 结构。采用综合社区一基层社区一基本居住单元(街坊)三级结构。基本居住单元(街坊)规模控制在100~150m,超过150m则失去良好的空间围合尺度,且不利于内部居民的相互熟悉与交往,低于100m给住宅围合布局带来难度,同时对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交通造成影响。基本居住单元(街坊)规模按100~150m控制,居住户数一般在150~300户之间,在有效的邻里交往范围内,便于邻里互助。社区以基本居住单元(街坊)为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有利于私密性和安全防卫,基本居民单元以外的区域宜采用半开放或开放式管理,便于广泛的社会交往以及设施的共享。(图1)

4.1.3 密度。在保证足够的公共绿地、公共空间以及充分的日照、采光、通风条件的前提下,达到足够的密度及容积率,以保证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避免土地浪费。

4.1.4 边界。社区边界明确,并区分不同的外部环境采用不同的功能配置与空间处理。临城市快速道路布置绿化隔离带,不宜布置商业和公

共设施,避免设置出入口。临城市主干道以办公功能为主,避免设置出入口或做特殊处理。临城市次干道以商业、服务业和文化休闲设施为主。社区与社区之间的用地边界不宜形成封闭的消极空间,预留为街巷空间或公共步行绿化带。(图2)

4.2 道路交通

4.2.1 路网密度。城市次干道间距采用350~500m,采用高密度的支路系统,社区内支路间跟采用150~250m,支路划分的街区规模为120~150mx200~250m的长方形地块,城市中心高密度区可划分为边长100~150m的地块。

4.2.2 道路性质。城市快速道路和主干道以“大道”、“路”命名,城市次干道以“街”命名,城市支路及社区内道路以“巷”、“弄”、“胡同”命名,既标示出道路性质、等级与功能,又贴近传统街道文化和居民生活。

4.2.3 街道宽度。为了保证良好的街道空间尺度,促进社会交往、回归良好的街道生活,城市次干道道路宽度宜控制在25m以内,不得超过30m。城市支路和社区内道路宽度不小于8m,不大于15m,若大于15m,需设置绿化或休闲景观带。若交通负荷过大,则缩小道路间距,提高路网密度。

4.2.4 车速。城市次干道车速严格控制在40km/h以内,支路及社区内道路机动车行驶速度控制在30km/h以内,部分控制在15km/h。部分街道结合社区商业或公共绿带作为步行街或准步行街。限速街道落实限制车速的稳静化处理措施。

4.2.5 出入口。基层社区主出入口设在城市次干道上,并尽量靠近综合社区公共中心、公园和公交站点,基本居住单位(街坊)设两个出入口,分别靠近居民主导出行方向和社区中心。

4.2.6 步行道路。步行道路联系社区中心和各个基本居住单元(街坊),并与社区外的城市公共绿带和公园等形成较便捷的联系。

4.2.7 停车。综合社区中心建设专门的社会公共停车场,基层社区中心和商业街道配建适当数量的停车位。基本居住单元(街坊)内除少量采用地面停车外,尽量采用地下方式,大中城市停车位配套不少于户均1辆。

4.3 公共设施配套

居住社区公共设施配套应打破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机械的等级配置模式,在针对性的调查、分析基础上从社区发展规划层面进行综合调配,明确配套要求、规模、数量及位置,社区建设规划在发展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并采用开放式经营管理。既有利于形成真正贴近生活的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又有利于市场运营和资源有效利用,避免重复建设与浪费。(图3)

形成明确的社区中心,综合社区中心在城市次干道交叉口一侧成片布置,并形成公共步行区,避免在交叉口周围采用“四大金刚”的模式,影响城市交通的同时打破步行空间的连续性。基层社区中心宜在社区中心地段布置,并与社区公共绿地相结合。公共设施的布点综合考虑适宜的步行半径和便捷的步行网络。

4.3.1 商业。沿城市次干道和社区街道两侧布置,重点放在基层社区中心通向综合社区中心或城市公园的街道两侧布置。

4.3.2 布局。充分分析社区居民主导的出行轨迹和出行方向,各项公共设施在主导出行轨迹沿线布局,点线面结合,形成连续的公共生活空间,保证足够的活力,促进不同活动人群的广泛交往。

4.3.3 混合功能。在社区中心、社区街道、社区入口附近,适度保证功能的混合使用,以不同功能的混合使用强化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和社会交往的广泛性。

4.4 住宅与建筑布局

4.4.1 住宅形式。提供多样化住宅,在基层社区内以基本居住单元(街坊)为单位配置不同的住房标准,以满足不同收入、不同阶层居民的购房需求和混合居住,促进不同阶层之间的互动、交往与互助。

4.4.2 适应性。保证住宅室内空间灵活可变,满足不同家庭生活空间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为家庭人日结构变化提供合并、分解、重组、改造的可能,部分地段住宅适应将来改变建筑功能性质的需要。

4.4.3 住宅建筑布局。以基本的居住单元(街坊)为单位,住宅尽量采用围合式布局,尽量减少高层板式住宅,避免点式高层住宅的板式拼接。

4.4.4 架空空间。靠近公共中心、社区公园、街坊公共绿地的地段,适当设置架空空间。

4.4.5 体量。建筑体量多样化,沿街住宅采用适宜的高宽比,创造丰富的建筑景观效果。

居住区规划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居民小区;设计;规划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city planning based on some important problems in residential planning and design are analyzed and explained, and make a systematic analysis on the 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 and design.

Key words: City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聚集,城市的迅速膨胀打破了传统城市以家庭经济为中心的城市格局。城市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片工业区、商贸区、住宅生活区以及仓储区等职能区划,城市结构和规模都发生了急剧的改变。同时城市人炸,居住条件恶劣等问题日益严重,出现了一系列被称为"城市病"的复杂城市问题。而与之相反的则是城市居民对自身居住环境和要求越来越高,这种巨大的差异化需求直接影响着建筑师对住宅小区的规划和住宅设计的研究,这就需要新的小区、新的住宅区适应新的变化和新的生活。本文就是基于上述考虑,以求能解决问题,规划设计出居住环境良好、社区功能完备,具有当地特色的居住小区。

一、城市居民小区的功能规划和组织分析

雅典强调城市明晰的结构组织,注重功能分区与用途纯化,追求统一的视觉空间秩序,将城市机械地分割为四项基本功能,即居住、工作、交通和游憩,强调城市中不同功能的分区布局,再以交通网彼此联系。雅典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实质在城市形态上表现为各城市功能被交通线划分成具有严整几何性的功能分区,形体环境秩序井然。同时城市结构以纵向的树形结构形成等级化的组织体系,即按照严格的递增等级来组织城市。

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是:1. 近百家住宅组成一个邻里单元;2. 几个邻里单元围合成一个邻里单位(以一个小学的服务面积控制规模),中间是邻里单位的中心;3.城市结构表现为由大至小等级化梯度形成的中心体系(城市中心、城市次中心等)组织的城市空间,同时城市道路也根据各中心的等级相应呈等级化的梯度变化[1]。以一个小学的合理规划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大约居住1000户),以四周的交通道路为边界,形成不被外界交通穿越的、内设必要公用设施的、日照通风景观条件良好的居住空间。邻里单位模式产生于功能主义形体规划观为主流思潮的背景下,与功能主义等级化城市具有同构关系,邻里单位模式的确立为等级化的城市组织结构提供了基础。作为城市居住空间的组织方式,邻里单位体现了《雅典》所倡导的功能主义原则,本身的组织结构也呈现等级化:邻里单位中的服务设施独立于居中的位置,并以其服务面积控制着邻里单位的居住人口规模;居住空间的功能被划分为住宅、道路、绿化、服务设施,彼此功能划分明确、空间互不交叉;邻里单位内部道路宽度、绿化面积、服务设施规模也从邻里单位向邻里单元呈等级化递减;对于建筑形体环境,住宅的高度、日照、间距、朝向、建筑密度等都通过精心的设计达到理性的结果。邻里单位模式的出现,改变了工业革命后住宅街坊中的拥护、恶劣的居住环境,并以新的居住模式对应汽车交通时代的客观条件,其在当时的进步意义是不可忽略的。

二、中国城市居住空间的发展型态

随着战后各国经济的恢复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适应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居住区规划有进一步总结和提高了居住小区和新村的组织形式,使邻里单位和扩大街坊理论又进一步得到充实和完善。

现代交通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大干道间距,住宅建设规划的空前发展,住宅层数因用地紧张而不断增高:城市交通因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由于过分强调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使工作和居住地点分布不合理而越来越紧张:城市旧居住区改建的特殊性以及居住区自给自足的生活服务设施在经济上的低效益,因而出现了 “居住区”、“综合居住区”等多种规划组织形式。从发展角度分析,居住区规划组织形式的演变经历了从小到大、从简到繁、从低到高的变化过程,今后还将随着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中国城市居住空间的组织模式的原型来自邻里单位模式,不论是1950年代完整模仿邻里单位以及苏联的居住街坊模式,还是1960年代基于邻里单位模式发展起来的居住小区规划理论,亦或198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试点小区的推行和成熟,居住空间逐步形成"小区-组团-院落"的三级组织结构以及通过对三级结构的改良形成的“小区-院落”的二级组织结构,居住空间的组织模式本身并没有脱离邻里单位模式的基本原则和组织方式,即以一个小学的服务人口限定居住空间的人口规模,以公共设施服务半径限定居住空间的用地规模,小区内只容纳单一的居住功能;小区内呈等级化的组织结构等等。居住小区模式正借目前大规模住宅建设的东风在中国城市中被普遍使用着。

二、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几个考虑

1、居住小区超区域性辐射

一般而言,居住小区与单体建筑在商业信息辐射面上有不同之处,单体建筑辐射面区域性强,外区顾客一般不易进入辐射区域。由于住宅小区讲究环境、配套、功能开发,其附加值要高于单体建筑,影响力、社会效应打打增加,除了受到本区域顾客青睐之外,外区顾客也会慕名而来,所以居住小区相对于单体建筑有着超区域的辐射性。

2、注意地形地貌的特点,显其之美,避其不足

在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时,并无十全十美的地形,即使是坐北朝南的方形地块,由于规整,设计时很容易做的古板。反之,一些不规则的地块,却可以设计出道路流畅,楼型新颖的优美小区。在规划设计时,如果充分注意地形地貌的优点、缺点,就能做到显其之美,避其不足[2]。比如,条状地块要注意楼型设计时点、条、矩的结合。如果建筑临水,楼型尽量设计成略带环状。

3、开掘主题与最求创兴

在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时,常常合二而一。既然被称为居住小区,那自然有一定规模,主题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没有主题也就失去了灵魂如同缺乏主题的乐曲,是一团杂乱无章的音符。然而作为建筑音符的居住小区主题形成也颇为复杂,(1)地理位置;(2)私密性;(3)住宅户型;(4)绿化布置;(5)道路规划等,这些因素结合起来,进过设计师的创作才能形成主题。

三、城市居住小区规划重点关注事项

1、小区规划应注重人文环境

居住小区是城市的组成部分,所以其规划也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及居民的生活模式,使整个小区有机地融入到所在城市的大环境中。

2、小区规划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生态环境是影响小区居住条件的关键因素。所以,在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和地物的特点,在尽可能不破坏建设基地原有的河流、山坡、树木、绿地等地理条件的同时,加以利用,创造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相互依存,富有当地特色的居住环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