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

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

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

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字】居住区;景观设计;施工要点;

引言

我国的生态小区建设衍生于一些西方国家的“花园城市”,最初是由空想社会主义学家罗伯特-欧文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以“生态平衡”作为核心,统筹考虑城市中人口的增长以及整个城市的发展,以提出一个有效、高效的解决方案来解决城市发展建设过程当中所可能出现的问题。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就已经开始对如何建设生态化的现代小区进行摸索,明确只有与大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人类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由此便衍生出了现代小区的景观设计。

1、生态小区景观设计的的特点

(1)加入景观设计后小区更加接近自然,让住户在小区内就能享受自然。

(2)由绿色植物构成的“天然氧吧”能够给住户带来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绿色植物的有机搭配能够给人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

(3)现代居住小区本身就具有他自身在资源集约利用上的优势,再加上优秀的绿植景观设计,使小区的水、电、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和利用。

2、景观设计原则

现代居住小区是未来小区的必然发展趋势,体现了生态文明的思想及科技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必将使住户在现代居住小区享受到更高品质的居住环境。现代居住小区中景观设计的好与坏直接决定了整个小区的品质。所以住宅小区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该以下列原则为准:

2.1尊重环境

因地制宜针对每个小区设计景观设计方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设计。充分了解本地的自然条件相关数据(如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建筑特点等),尊重当地民风民俗,了解当地建筑特色,将景观设计有机结合到现代居住小区。

2.2以住户为中心

居住区首先应该考虑住户的需求,为住户提供更好的居住空间,通过系统的规划分析,使用户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在小区建设初期对当地的文化历史发展做一个详细的了解,是住户在小区入住时能得到最大化的地域归属感,使住户从内心认同小区的景观设计。

2.3提倡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居住小区依托其成熟的资源循环体系大大降低了日常生活中的资源浪费现象,开发出了一整套的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方案,正在逐步利用到小区建设当中。例如在小区绿植的浇水过程中水的使用,能有效节约了饮用水资源。更加合理的采光设计减少了电能消耗,在公共照明设施的选择上选用更加节能的灯具都可以大大降低资源使用量。

3、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方法

3.1居住小区场地选择

选择在哪个区域建设居住小区与业主入住后的舒适程度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在场地的选择上需要考虑众多因素,包括水文情况、风向以及场地地质情况,除此之外在场地选择时还应充分考虑周围的交通情况以及配套设施建设情况。同时应从整个城市的发展规划为出发点对小区的选址进行综合性考虑。为解决城市主干道与小区道路之间的衔接问题以及小区内部道路的布设,首先应对小区总的住户量进行了解和分析,以此依据对小区的交通容量进行调整,方便业主出行。

3.2居住小区绿化空间营造

创造居住区宜人空间的关键元素便是植物,围合空间、限定空间、引导交通都应充分发挥植物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植物能调微气候、遮阳挡风、美化环境等给人们带来极富生命活力的空间。在绿化设计过程中要保持中国园林特点,在园林中,绿色植物是造景的主要材料,要用特定的手法来突出居住区的特色。地被、灌木、乔木高低搭配,错落有致地营造出植物的季相之美,体现出艺术之美(详见图1、2)。建筑周边才安排乔木,为建筑内人员提供了良好的采光效果和视线通透的外部环境。

3.3小区微生态系统设计

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行业规范来指导住宅小区的生态建设,其中绿地率是衡量小区景观建设的重要指标,其反映了小区的景观设计程度。其次景观设计当中应该运用网络化的组织形式,尽最大能力增加小区绿化面积,通过不同的绿植品种打造多层次得到绿化结构,以特色鲜明的植物作为小区景观设计的点缀,运用不同种类植物形成层次丰富的景观设计。

4、绿化施工要点

(1)苗木准备:落实苗木来源,按规定的品种、规格尽可能在本地区选购,并做好检疫工作,为确保苗木质量,要保证土壤的含水量,另外,在掘苗前要对林木进行处理,通常的做法是对其进行围拢。

(2)种植穴挖掘:为了防止附属设施遭到破坏,要注意地下的埋设情况;种植穴大小,应视土球直径而定;穴槽必须垂直下挖,上下相等,如穴内土质差要换新土;基肥要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其上铺5cm土壤。

(3)树木栽植:该工程大的栽植多,要适当配备吊车,要对苗木进行适当的修剪,减少水份蒸发,提高成活率;定植时将苗木的根部置入穴中央,保持垂直,填土后注意将树干上提使根系舒展;最后把余下的穴土绕树筑成灌水土堰,土堰要筑实不漏水。

(4)花坛花木的栽植:要按原本的设计要求进行防线、砌筑边沿石;填土注意花坛中高外低;在砌筑花坛土面时,一般坡度在5%-10%为宜;栽植花苗时,从中央开始栽,栽完中部再向边缘扩展。

结语:

在设计居住区景观的过程中应与环保、自然、生态的理念相结合,使自然环境与居住环境二者之间达到平衡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整个小区向着生态化方向发展的目标,从精神和生活两方面对住户予以满足,同时对于群众的环保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予以影响和培养。

在绿化景观设计过程当中,需要设计者对于城市绿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十分熟悉,同时还应明确在设计城市居住区内的绿化景观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牢记相关要点,并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帮助我国城市居住区绿化环境景观迈入一个新的领域。

参考文献:

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

居住区是城市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社区已成为现代城市居住区建设的基本目标。居住区景观是居民活动的主要场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居住区的园林绿化亦成为城市绿化的重点。这便促使居住区园林景观绿化的建设,园林小区绿化应从其绿化的作用出发,遵循绿化规划原则,使居住环境适应现代建筑,满足功能需求。

1、园林建筑的设计风格

中国建筑向来重视与环境的协调,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人工与自然融为一体。通过巧妙地利用山水、树木、花卉、建筑等,把全园划分为若干个景区。应用到现代的造园方式,把居住区功能分区,构建“亲地、亲水、亲绿、亲子空间” ,更适宜人们的居住。中国的风水学说热衷追求的审美理想亦是求取自然天地与人的亲和浑一。园林中的一切个体建筑与周围山水、建筑景致相和谐,要相映成趣。

为解决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问题,中国园林建筑还应考虑自然气候、季节的因素。因此,中国南北园林各有特点。总之,园林建筑设计要把建筑作为一种风景要素来考虑,使之和周围的山水、岩石、树木等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优美景色。而且风景是主体,建筑是其中一部分。

现代居住区建筑设计。一:优化住宅“群”的空间形态。规划结构的组成,规划绿地系统及其它景观空间的完美衔接,景观结合建筑、地形起伏等因素,将硬质景观、软质景观、建筑空间有序地结合在一起。营造为紧张都市生活中的人们提供安逸、舒适、休闲的理想居所。二:增强居住建筑的可识别性特征。从归属心理讲,人们都希望自己的住所与众不同,可识别性是居民对于居住区环境的本能要求,利用植物造景,达到不同区域不同的景观效果,形成自己独有的景观区域。三:改进标准化设计,实现居住建筑形式的多样化。居住区的建筑群体应该既有统一协调的风格,又有丰富多样的形式。四:推进居住建筑生态化。随着人类对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生态学认识的逐步提高,人类对于环境和生态问题的关注已经从哲学、道德和政治高度向科学和技术等实践方面迈进。

2、山、水、植物在居住区园林中的设计及作用

2.1山体形式的设计

我国自然式山水园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无园不石,山水是园林的骨架。掇山、置石又是创造这一骨架的手法之一。古人总结的摄山、置石理论举不胜举。置石在园林空间组合中起着重要的分隔、穿插、连接、导向及扩张空间的作用。设计时要结合居住区具体环境,进行规划布局、确定基本形式、体量、纹理,以及相应的植物配置、道路的安排、山石与园林建筑的空间关系。作为园区的指路石,园路的驳岸,挡土墙,踏步,以及室外自然式器设等,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又可结合造景,使居住区园林空间充满自然气息,营造和谐宜居环境。

2.2水景设计

一般而言,水景的应用须与庭园的风格相统一。自然式庭园中,水景的布置常以地形为依据,低洼处可掘土为塘,由高处设蜿蜒而下的流水道;而人工式庭园,水的布置规模较小,常被利用在主建筑附近。对水的应用,不论是作主景,还是作配景,布置时都应先考虑与环境的协调及对居住环境整个布局的作用。水景设计在居住区中营造亲水空间,体现东方理水文化,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

在水岸种植的选择上,挺水植物选择以芦苇、香蒲与野茭白为主,芦苇、香蒲与野茭群落白植株高大繁盛,夏季生长势佳,可建立成稳定的群落体系。宽水面效果处理,可种植以睡莲为主的浮叶植物群落。金鱼藻与苦草群落则可分布于有跌水、小瀑布的流动水区域,另外,香蒲、千屈菜、黄菖蒲适合浅水区种植,千屈菜、黄菖蒲也可旱地种植,在水景边坡进行取点片植效果尤佳。

2.3植物的配置

园林植物的配置一方面包括视线内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景石、水体、小品、游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选择园林植物要以乡土树种为主,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以保证园林植物有正常的生长发育条件,并反映出各个地区的植物风格。同时也不能忽视优良品种的引种驯化工作。

在园林空间中,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或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采取上都应强调主体,作到主次分明,以表现园林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只有丰富的物种种类才能形成丰富多彩的人工植物群落景观,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要求;也只有多样性的物种种类,才能构建不同生态功能的人工植物群落,更好地发挥人工植物群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

3、园林小品在园林中的应用及设计

园林小品既有功能要求,又具有点缀、装饰和美化作用,是从属于某一建筑空间环境的小体量建筑,游憩观赏设计和指示性标志物等的统称。居住区环境形象设计的核心是引导“家园”形象的形成,有特色的园林小品适当的加以运用可以充实文化艺术的氛围,反映居住区特色,点缀景观。

3.1古典元素的运用

居住空间相对于其他城市空间,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安静与祥和。因而居住区的规划与建设要着重研究并确定合理的建筑空间尺度。此外,小区应有合适的规模,以利于配套和环境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增强人们对小区的归属感。景墙可灵活多变地构建空间,化大为小,又可将小空间串通迂回,小中见大,层次深遂,既是被观赏的景物,又具有实用价值。

门洞、漏窗在园林设计中运用广泛,它不仅使墙体造型生动优美,更使园林空间通透多姿。门洞、漏窗的外形多为几何形状,一般采用砖砌、瓦拼、木雕,洞内或空置,或装嵌各种以花草鸟兽为题材的图案,栩栩如生,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建筑小品往往是建筑群体构图中一个不可分割体,作为美化环境、烘托气氛、隔断空间、装饰陪衬主体建筑,供人们休憩和观赏之用。如亭、池、廊、桥、漏茶墙、棚栏、华表、路壁、花坛、喷泉以及各种建筑雕塑等。雕塑赋予园林鲜明而生动的主题,提升环境空间的艺术品位及文化内涵,使环境充满活力与情趣。它独特的艺术造型满足了人们视觉及精神需求等。还有其他元素等等。

3.2现代元素的融入

在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应该让人工的痕迹少一点,自然的成分多一些,要塑造简洁温馨的视觉形象。如明代著名造园家计成所主张的那样“相地合宜、构图得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建筑形象应该是令人愉悦的,居住区的色彩总体上应是明快温馨的,要创造人与自然亲密和谐环境意象。

4、小结

居住区的绿化景观,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而景观设计的目标.就是将居住区的景观环境与居民的生活有机融合为居民创造经济上合理,生活和心理功能上方便舒适、安全卫生和优美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国栋,刘立朋,隋艺等.中国园林建筑的作用、特点及设计中国园艺文摘[J].2010,8:109-110

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现代城市居住区; 园林景观设计; 生态性;以人为本

0引言

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伴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绿地。随着住宅建设高速发展和扩大, 市民对人居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居住区绿化在城市园林绿地中比率日益增大, 水平不断提高,成为城市绿化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闪光点。笔者结合多年从事园林规划设计和施工的实践经验, 就如何做好居住区景观建设作了探讨。

1 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分析

1.1园林景观特性

园林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人文景观, 艺术性和功能性兼而有之, 对人类生理、心理的影响是有积极意义的。园林景观生态学在景观层面上来说, 强调的是对人的作用,中国的古典园林侧重于意境的渲染, 而西方的园林侧偏重于美学视觉效果。

园林景观作为游览区域, 必须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以园林学、美学作为景观规划的指导, 围绕游览、教育、休闲度假、娱乐或环保为主题展开。在景观创意、内涵、表现形式和视觉形象方面均形成独特的表达特点, 满足人们的视觉亲历和心灵感受。

1.2园林景观的生态特性

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贮存于植物体内, 这一过程是生物圈与太阳能发生联系的唯一环节, 也是生物圈赖于生存的基础。在城市生态系统中, 既有自然的组成要素, 又有高度人工化的组成要素, 而园林系统则是其中唯一具有自净功能的组成万分, 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景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园林设计目的, 是为了创造人类理想的家园。无论是人工建造的园林, 还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天然财富, 都可以看成是一种生命的存在, 能够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循环。近些年, 人类在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中越来越多地考虑园林的这一生态特性。

生态园林, 是根据植物的共生、循环、竞争等生态学原理, 因地制宜地将乔木、灌木、藤木、草本植物, 相互配置在一个群落中, 使具有不同生物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共同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复层混交的立体植物群落(见图1)

2当前城市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2.1规划设计水平参差不齐

在一些发达的大中城市, 聚集科技人才, 专门的设计公司和资质较高的园林绿化设计公司较多, 园林绿化发展的较快, 规划设计水平高。但在一些相对欠发达的中小城市, 科学技术较薄弱, 缺乏专门的设计人才, 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相对欠缺, 发展极不平衡。据统计, 目前我国有6000多家园林绿化公司, 有些园林绿化公司根本就没有专

门设计人员, 存在粗制滥造园林绿化工程的现象, 园林绿化设计水平参差不齐。

2.2景观建设缺乏整体考虑

居住区开发规划中常用的组团模式要求有一个或多个中心公共绿地。中心公共绿地是居住区的门面, 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居住区住宅的卖点。因此不少居住区规划中对此类共享空间关注较多, 而对其它局部, 如房前屋后, 道路两侧, 居住区边缘则关照不足, 存在居住区绿化的死角,结果造成整体不和谐, 各个景观孤立、不连贯, 从而显得

居住区绿化景观凌乱无章。

2.3植物的应用不合理

2.3.1盲目引进外地植物

一方面是植物种植不考虑植物自身的生理习性, 盲目的种植一些不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绿化树种, 结果因生长环境的不适, 造成植物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 达不到成景的效果, 植物本身的枯亡也增加了维护费用。因此, 在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上要尽可能多的选择乡土植物、当地的特色树种, 这样居住区的园林绿化才显得更有个性、有特色。当然还可适当选取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 改善住宅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另一方面存在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的搭配不合理, 常绿树种多了, 一味追求绿量, 冬天就显得阴凉。反之落叶树种多了, 冬天就显得萧条, 没有生机。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应模似自然生态进行布置, 讲究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 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

21312盲目移植大树

为达到绿化速成的目的, 时下常见的做法便是大树移植。古人云: 前人种树, 后人乘凉。可现在流行的做法是今年种树, 明年就可以乘凉。大树移植有利有弊: 首先拆东墙补西墙, 缺乏对大树古树的保护, 造成对现有生态资源的破坏; 其次是大树移植的成活率很低, 一旦不成活,损失将无法挽回; 第三是被移植的大树, 通常都具有较为优美的树姿, 但为保证其成活率, 在移植过程中不得不对其修枝、截干, 这种损害加上移植过程中的损伤, 使大树的造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恢复, 甚至很难再达到原有的姿态。

3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思路

对于县域城市而言, 居住区的绿地系统和园林景观设计相对大城市略显不足, 但从生态城镇建设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加强县域城市生态建设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城市居住区的绿地景观设计与建设的优劣正成为改善居住区和城市自然环境好坏的关键所在, 对县域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进行探讨有很强的现实义, 具体思路如下:

3.1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以人为本的原则

相对于以人为本的思路, 以前很多小区实际上是以景为本, 只重视景观观赏作用的雕塑、喷水池、西式柱廊矗立在公共绿地中, 挤占面积, 使实际绿地面积很局促。同时, 有些楼盘把大面积草坪定为欧式景观基调, 绿地内鲜见林阴, 在炎热夏日, 人们很难进入草坪内休憩。

目前, 人们在经历了只重景观, 忽略园林绿化主体的以景为本的绿地规划设计思路之后, 一些开发商与规划设的参与性回归, 人们进入绿地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充满生活气息, 做到景为人用,以人为本, 富有人情味(见图2) ; 居住区绿地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上注意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的搭配, 炎热的夏天能乘凉, 寒冷的冬天能晒太阳; 居民能在树荫下乘凉、聊天、散步, 让住户感到绿地亲切、实在。因此在住宅入口, 直到分户入口, 都要进行园林景观绿化。

3.2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思路

3.2.1保留原有植被

尽可能保留场地的原有植被, 这是小绿地建设中常常易被忽略的一个问题, 保留原有植物并非不加选择地将所有原有植物加以保留, 而是要依据植物的生长状况、景观效果加以评价, 当留则留, 通常在城市中, 经历了若干年的开发经营, 几乎很难有原生的植物尤其是群落保留下来,比较常见的是次生群落及人工植被, 由于这些植物材料与环境间长期的共存, 已建立相对稳定的关系, 故而一般情况下应尽可能保留(见图3) 。

3.2.2遵循“互惠共生”原理, 协调好植物之间的关系“互惠共生”原理是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存, 双方获利。如地衣即是藻与菌的结合体,豆科、兰科、杜鹃花科、龙胆科中不少植物都有与真菌共生的例子; 一些植物种的分泌物对另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 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 皂英、白蜡与七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 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但另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 如胡桃和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 森林群落林下蔗类植物狗脊和里白则对大多数其他植物幼苗的生长发育不利, 这些都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中应当注意的。

3.2.3植物营养空间的定位

园林植物的配植以美观为目的, 植物与植物个体间的相互关系, 是设计师应该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自然界植物的分布受到气候、土壤、光照、海拔等影响而有水平及垂直分布现象, 深入到某群落内部, 乔灌木的分布也是有规律的, 不同生长型的植物, 分布在不同的营养空间的层次上, 通常所说的摹拟自然植物群落就是要求人工栽植计划合乎自然群落构成规律。

小型绿地一般以2个配植层次为宜, 即乔木与小灌木的搭配和乔木层加上地被层, 这两种配植方法的优点是,充实顶层及地面, 留出中层之虚空, 从而可以保证视线的通透, 避免郁闭感和植物对营养空间的需求。

3.2.4保持“物种多样性”, 模拟自然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理论不仅反映了群落或环境物种的丰富度、变化程度或均匀度, 也反映了群落的劝态与稳定性, 以及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生态学家们认为,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 各种群对群落的时空条件、资源利用等方面都趋间于互招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 系统愈复杂也就愈稳定。因此, 我们在园林景观设计时, 应尽量保持物种多样性, 避免单一化, 注重与自然的协调。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 也要尊重所有其他物种的需要。

生态设计是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有效手段, 通过生态设计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增强城市生态服务功能, 是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有效手段。在我国城市生态设计中, 将自然环境的生态功能、审美功能和精神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建立生态功能良好的城市景观格局, 并运用产业生态学原理与技术组织改造城市产业, 以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循环再生, 减少废物的排放,使城市建设走向社会安定、经济持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生态服务功能健全、环境良好的健康发展之路。

3.3重视水景设计, 实现动静合一

人的生活离不开水, 自古以来的城镇都是依水而建,因此,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特别要重视“水景”的设计。那么, 水景设计的要点是什么呢? 一是水质, 二是水形,要有水容易做到, 难的是成景。“一潭死水”会让住户掩鼻而过, 叫苦连天。居住区的水流, 即使在地面上不便沟通,也应以地下暗管沟通, 这样没有死水断头浜之虞, 做到正的“活水”。

因此, 在“水景”设计的同时, 要对水补充、排泄、循环、净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综合考虑, 真正做到“绿色”、“生态”。以瀑布、涌泉作为动力, 创造水位高差, 让水体自然循环流动, 产生溢水、跌水、涓流、紊流等动态水景观, 增加水体与大气、沙石的接触, 提高含氧量。古谚“流水不腐”, 也是水景设计的座右铬。因为各种不同缓坡、不同水面宽狭, 造就了各处不同水深, 溪流也有急有缓, 浅的地方, 要控制水流使之不冲不淤, 深的地方, 可掘井促使上下循环。大型水面, 还在兼顾交通、娱乐、生产的种种需要, 并以开挖水渠及缓坡之土方, 堆叠地形,高低起伏, 即体现自然, 又节省费用。在流域附近的绿地,采用自然水灌溉, 形成水的生态良性循环和雨水的回收利

用。同时在不同的水体环境, 布置各种不同的动植物, 如水中的荷莲, 水边的芦苇、鱼类等, 让人们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用完美的水系作为景观主体, 串联起步行空间和绿化空间, 并巧妙地运用石、阶、栏、廊、亭、桥、树木、花草等景观构成元素, 以各种形式加以点缀、延续,加大景观的深度(见图4) 。

图4园林景观设计的多样性可加大景观的深度

从叠水涌泉到春色满园至游泳池, 从获水流瀑至秀水林荫到水韵轻风, 以龙形水系的动感渲染着建筑之神韵,使水的灵性、建筑的韵律、草木的生机在动与静中相互融透, 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城市居住区的美好意境。

4结束语

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范文第4篇

有很大的区别。

居住区环境是由各种不同的局部景观有机组合而成,这些景观又是由多种素材有机组合,共同体现出来的。居住区环境景观构成大致分为硬质景观、小品景观、人文景观、灯光照明以及绿地生态景观五大类。各类景观根据设计总构思可相互联系、集成体系,也可独自为景,突出个性。

1.硬质景观

硬质景观是居住区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景观系统中主要载体,其主要构成要素有园路、广场、车道、亭廊地面,也包括水池池底及其驳岸。过去的住宅小区,很少对这一部分进行设计,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审美情趣的提高,房地产商开始注重这方面的投资。在投资许可的条件下,硬质景观不失为一个体现设计意图的好手段。硬质景观可以有如下几种表现形式:

(1)彩色铺装。通过硬质地面表面材料的色彩组合、材质组合,来体现景观效果;

(2)艺术景观。通过对硬质地面进行艺术(绘画、雕刻等)创作,来体现景观效果;

但要注意的是,硬质景观的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都应与建筑风格以及总体环境风格协调、统一。

2.小品景观

小品景观在居住区环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小区最易引发人们视觉兴奋的物体,有些小品还具备使用功能,较典型的有亭、廊、花架等。具体来讲,小品景观的种类很多,从园林山、水、植物、建筑四大要素为依据,可以分为假山(置石、散置等)、水景(喷泉、跌泉、水幕墙等)、各种造型植物、构筑物(亭、廊、花架、雕塑、景墙、浮雕、张拉膜等)等四大类,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建筑材料技术、艺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钢结构、膜结构等高科技材料的出现,设计市场上有了很多新的小品。不管采用什么样的设计要素,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应该使自己所设计的任何作品都能体现风格特点,不落俗套。居住区小品设计风格很多,近乎有点杂乱,中西设计风格已经不存在明显的界限,各种设计要素都能在不同的风格中出现。但是,无论怎样的小品风格都应与小区的建筑风格相协调,因为环境与建筑是共存共生关系。

3.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在好多的资料与文献中出现,但到现在为止,人文景观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本文中人文景观是指小区中体现当地或小区独有的文化、民俗、风情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与人创作活动有关的景观。这些景观应经过高度浓缩、提炼,且与小区的整个思想、文化内涵密切相关。切忌将一个小区作成一个历史画卷似的条条是道,也不要将小区作成一个大百科似的面面俱到。有些居住区一味的追求一些表面繁华浮躁、内容空洞的人文景观(确切的说应该是文字景观、雕刻景观),这当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人以视觉,然而却没有什么内涵,经不起推敲,一定时间以后,变成文字垃圾与石头垃圾,这些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结合小区的大环境与小环境特点,不能深入挖掘小区自有的文化特产,不能通过设计语言来表现具有历史价值的人文景观,所以失去了吸引人们的魅力。与别的景观不同,人文景观是软性的,抽象的,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所需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人文景观”,因此人文景观需要通过形象载体来体现,这些载体可以是石材、木材、钢材或者其它高科技技术手段,如幻影技术等。人文景观的内容要与小区的社区文化构成一个完整体系。北京皇城根遗址公园有着内容丰富的人文景观,作者以后现代主义的手法,向大家再现了北京的历史文化风貌。

4.灯光照明

在居住区环境设中,特别是现代景观,灯光照明设计也是重要景观要素,利用灯光在夜间形成的奇特效果,创造完全不同于白天的居住区环境景观。室外光环境中光的照明方式有泛光照明、灯具照明和室内透射照明三种方式,其中泛光照明是指使用投光器映照环境的空间界面,使其亮度大于周边环境亮度的照明方式;灯具照明是指在小环境中利用灯具的造型、色彩和组合,以欣赏灯具为主的照明方式;室内透射照明是指利用建筑室内照明和一些发光体的特殊处理,光亮透过门、窗、洞口照亮室外空间的照明方式。

进行泛光照明时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掌握空间的形态特点,从不同角度映射创造出最诱人的效果;

小环境中的光源布置也应主次分明,有明暗对比 变化; 要使行人能够在远处看清空间的体量,近处能看清空间的细部; 应考虑多种灯具组合映射效果; 应该考虑空间的构成要素的不同质感、不同位置造成的不同光影效果; 应考虑投光器的位置和小环境的光影变化。 在进行灯具照明的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合理布置灯具的位置,灯具在夜间会

成为唯一的视觉焦点,它的位置决定了夜间整个小环境的布局形态;

②应考虑灯具的组合效果,以及组合后对整个小环境空间形态上的影响;

③灯具本身应有较强的表现力,表现在造形上可以和水池、雕塑、建筑结合;

④灯具作为点光源应该和泛光照明结合。

室照明它是一种特殊的灯具,可通过一排排的窗洞显示光的韵律,在设计时主要考虑周围建筑的门窗对环境的影向,建筑的立面处理考虑夜光的韵律,窗洞的位置和形态对韵律的影响,以及考虑门窗洞口的透光能力,丰富的夜间的居住区环境设计。

5.植绿化景观

植物是造园五大要素中唯一具有生命的景观元素,这里的“生命”是指植物能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在生物圈内进行能量交换,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植物群落对人类环境有着重要意义,表现在:吸收有害气体、吸滞烟灰和粉尘、减少空气中的含菌量、净化土壤、改善城市小气候、降低噪音、安全防护等保护城市环境功能;日常游息娱乐活动、文化宣传科普教育等使用功能以及美化城市功能。唐岱在《绘事发微》中说:“夫山有体势,……山之体,石为骨,林木为衣,草为毛发,水为血脉,云烟为神采,岚蔼为气象……”,这种比喻,形象说明植物在环境殊作用,没有植物的环境就象没有穿衣服化妆的人,可见植物造景的重要性。在中国、西亚、欧洲世界三大造园体系中,植物造景都占有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中 国古代文人园中,通过植物来传景抒情的例子不胜枚举,然而,在现代园林中,人们更多追求植物绿化的量与色彩等感官的效果,从而忽略了植物造景的艺术效果。

在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应该形成小区独特的生态、景观系统,并充分注重植物造景的诗情画意,在合理科学的前提下,去营造一个有声有色的环境。同时地处炎热、日照时间长的地区,应满足人们的遮荫需求,不能片面的追求艺术效果,忽略了实用功能。在现代人们对环境健康愈来愈重视,设计中可适当增加抑菌、杀菌和除臭方面的功能显着的植物。同时考虑植物色彩的科学运用,以给人们一个息气宁神的环境。

绿化景观与其绿化规模的大小有关,密度大、层次丰富,林相变化明显的植物群落改善环境的同时还给人以愉悦的感受。在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的时,居住区的植物造景,应与城市其它景观体系的植物群落连成有机的整体,最大限度的发挥保护城市环境、美化环境的功能。

6.结束语

近几年来,无数的楼盘带来无数的环境设计风格与理念,环境设计与房产营销有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环境,重视环境设计。每一个住宅小区环境都经过科学的论证,详细的设计,精细的施工,力求使完成的每一项环境工程,都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事实上,一个好的新颖的个性突出的居住区环境不仅带给开发商丰厚的利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改善了整个城市的景观面貌,一些地方甚至将居住区环境建设纳入城市旅游景点规划的范围。另一方面,这种发展趋势也大大促进了人们对环境的认知水平,有利于整个社会环境的改善,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

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范文第5篇

>> 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探讨 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思考 浅谈现在城市居住区的景观设计 论城市居住区的绿化景观设计 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探讨与研究 现代城市居住区中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 关于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思考 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探讨 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探讨 现代高层居住区景观设计特点探析 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点分析 英式园林融入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 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浅析 浅析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 浅议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 探讨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 现代居住区水景景观设计分析 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特色 现代居住区室外景观设计初探 探析城市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关键词:现代居住区; 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1、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要求

1.1强调环境景观的共享性 。首先要强调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均好和共享,在规划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能均匀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其次要强化围合功能强、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安全安静的院落空间,达到归属领域良好的效果,从而创造温馨、朴素、祥和居家环境。

1.2强调环境景观的文化性 。崇尚历史、崇尚文化是近来居住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设计师开始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规划和策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1.3强调环境景观的艺术性 。90年代以前,“欧陆风格”影响到居住区的设计与建设时,曾盛行过欧陆风情式的环境景观。90年代以后,居住区环境景观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提倡简洁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同时环境景观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为人所用。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又一趋势。

2、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

2.1体现地方特色原则 。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差悬殊。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时,我们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居住区景观应充分利用居住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自然环境是景观绿化的基础,在居住区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貌山水环境、气候特征等。设计过程中,我们要更好的实现地势的合理利用、水系的科学改造、树木的适当保留等目标,创造具有特色的环境空间。

2.2以人为本的理念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手段是应用社会、经济、艺术、科技、政治等综合手段,来满足人在城市环境中的存在与发展需求。它使城市环境充分容纳人们的各种活动,而更重要的是使处于该环境中的人感受到人类的高贵品格,在美好而愉快的生活中鼓励人们的博爱和进取精神。人是城市空间的主体,任何空间环境设计都应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体现出对人的关怀,根据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行为心理特点创造出满足其各自需要的空间,如运动场地、交往空间、无障碍通道等。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应适应变化的需求。景观设计的主体服务对象是居住区的居民,规划设计的核心任务是使得他们在景观中得到舒适愉悦的体验,而不是外来者如旅游者,设计师和开发商的体验。但这一点很容易被忽略,设计师和开发商会将自己认为“好看”的景观体验放在设计中强加给景观真正的使用者这种设计观念是不正确的,设计师在进行景观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居住者的实际需求,以满足他们的心理及生理需求为出发点进行设计。

2.3协调性设计原则。由于居住区与城市其它地区相比,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安静、祥和。因此,在居住区园林景观的建设过程中,要尽量保证其设计与周围小区的环境意向相协调。同时,我们要尽量保证园林景观的设计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实现设计的协调性。这样才能使得小区整体具有更加真实感人的持久魅力。居住区的建筑的风格是景观设计风格的基础,景观设计的风格取向必须考虑建筑的特色。在设计过程中,有效地实现二者风格与特色的相互渗透,才会使居住区整体景观更加宜人。

2.4明确的功能要求。根据居住行为学的原理,住区的公共景观设计具有明确的功能要求,它的重点功能是针对婴幼儿、老年人,因为住区户外环境是他们主要的户外活动空间。根据这一前提来确定空间的大小、铺装的质感、地面的高差等,这成为很好的着手途径。同时住区的景观对所有住户具有心理调适的功能,给予每个人以家园感,促进社区居民的民主和自主精神。居住区的景观兼顾了“动”“静”两大功能,居住需要“动”,这包括运动、健身,所以居住区会出现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场地,比如儿童玩耍、老人跳舞、健身的集散广场都属“动”的部分,而人们休息赏景,下棋等属“静”的部分。在设计时,“动”的区域应安排在远离住宅建筑物的区域,或集中设置,如设置在会所,以免干扰居民的正常休息。

3、居住区景观设计方法

3.1景观风格 。近年来,居住区景观设计逐渐趋向风格化,常见的有欧洲古典风格、英国自然风格、中国古典风格等。欧洲古典风格是在建筑物周围设计成几何造型的像地毯一样的景观区块,让其作为建筑物的陪衬,衬托出建筑的高大。景色优美,但在设计时常常忽略了人作为主体元素的参与,因此,缺乏人的参与感。英国自然风格强度自然环境的引入,用风景画作为设计模板,建筑则是其中的点缀,这与前一种风格截然不同,更加提倡自然与生态。中国古典风格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延续,但从适应性方面来讲较差,从而限制了居住区本身的发展。

3.2水景设计。城市中的水体象征着文明与灵性.演染着城市的生机与艺术的魅力,而居住区内的水景色更能满足人们亲水的要求。它的风韵、气势、清音,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引起无限的遐想。居住区内的水景对于生态、景观、文化及娱乐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3.3植物配置设计。在景观中的功能植物依据其在景观中的功能可分为遮挡类,利于其低分枝,多干小乔木可将其种植于建筑物周围,以降低噪音,隔离视线干扰;遮荫类,可植于路旁或种成疏林.增加景观层次,同时,将人视角收小.减轻建筑物间的围和带来的压抑感;限定类,如铺地柏、黄杨或球形点植或成片修剪,构成图案,加强方向感和规定行为。

3.4景观道路规划。道路系统既要考虑功能性的要求,也要注重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本居住区的道路系统基本以两套系统构筑:“曲路”和“直路”。曲路延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做法,萦绕迂回,曲径通幽,令人不禁浮想联翩。直路是采用带有西方景观设计的时尚,高效率的设计手法来完成。

4.结语 :总之,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应当充分考虑传统生活方式的特点,融合城市的特性和本土风格,结合人文环境,寻找与现代住区空间环境的契合点,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传统与现代的理解,延续文化脉络。只有在充分尊重自然、历史、文化和地域的基础上结合不同阶层人的生理和审美需求,才能体现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真正内涵。

参考文献

[1]徐冲,浅析居住小区的景观绿化设计[J] 北京农业;2009 年15 期

[2]张衡,人居环境与园林设计[J] 广东建材,2009 年0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