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格化示范创建

网格化示范创建

网格化示范创建

网格化示范创建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为出发点,进一步巩固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建设成果,完善药品安全监管长效工作机制,提升农村药品安全水平,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促进“平安屠甸”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二、目标内容

通过药品安全示范镇创建,进一步落实药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的责任,药品监管网、供应网更加完善,药品经营、使用单位药品质量规范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合理用药水平得到提高,药品市场秩序全面规范有序。到2013年底,市级药品安全示范村创建率达到100%,到2012年底全面达标。创建内容主要包括组织领导、药品监督网与供应网的建设及运行、药品质量规范化管理、药品市场秩序、长效机制建设及宣传教育等。

三、工作步骤

(一)全面实施动员阶段(2013年7月~2013年11月)

在其它镇(街道)试点取得初步经验的基础上,镇政府召开药品安全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动员大会,部署全镇创建工作。

(二)总结评估阶段(2013年12月)

对开展药品安全示范镇、村社区创建工作情况进行总结评估,进一步完善药品安全长效监管工作机制。

四、申报与评定

(一)申报资格条件

申报药品安全示范镇、村(社区)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本辖区三年内无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件(事故);

2.辖区内70%的村(社区)创建为药品安全示范村(社区);

3.自评分达到90分以上。

(二)评定方法、奖励及管理

开展创建活动的村(社区)和各单位要逐条对照申报条件和考核标准,形成自评报告,于10月底前向镇药品安全示范镇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考核验收申请。经初审,对基本符合申报条件的,11月开始由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考评,考评结果报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审定。

对创建活动中通过市级考核验收的村(社区)、各相关单位,镇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药品安全示范村(社区)实行动态管理,三年一复评,期间如发生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等一票否决事项的,予以摘牌处理。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创建活动顺利开展,镇政府成立市药品安全示范镇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由分管镇长任组长,镇食品药品监管站负责人、卫生院院长任副组长,宣传办、财政办、派出所、卫生院、工商所、计生办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食品药品监管站,由镇食品药品监管站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各村(社区)要成立相应组织,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

网格化示范创建范文第2篇

一、完善“三项机制”,强化文明创建的主动性

1、强化领导,拓展组织机制。及时调整充实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把创建网络扩大到了有关部门和镇(场),围绕创建省级文明行业的目标,制定创建年度规划、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和实施意见。坚持将年度业务工作目标和创建工作目标同步考核,强化激励竞争机制,为文明创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强化督查,健全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创建工作班子作用,定期对文明创建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积极聘请12名行风监督员,经常听取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法。通过新闻媒体、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箱以及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形成全方位的监督网络,政风行风测评社会满意率逐年提高。

3、强化学习,完善教育机制。坚持把提高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素质摆在首位,逐步规范和健全周五学习制度。开展“一费制”执行情况、机动车停放分类收费、招标药品作价办法、新的医疗收费标准执行情况等专题调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调研报告《“一费制”执行后的思考》、《车损评估谁说了算》刊登在《中国经济导报.价格专版》上。加强业务教育培训,参加条线培训6批次,举办各类培训40批次,参训500多人次。通过网上学校、学历教育强化知识更新。干部职工中95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85参加本科学历教育,75自觉报名经济类、法律类、价格鉴证类专业资格考试,全局人员法律知识、专业知识普及率和考试合格率均达到100。

二、落实“三个围绕”,推动文明创建的深入性

1、围绕中心抓创建,深化创建内涵。一是找到有效的创建方法,通过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先进性教育等活动,摸准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对照检查,边评边纠,整改到位,并把整改成效与岗位责任、绩效考评挂钩,达到了预期目的。二是完善规范的工作制度,制订《落实市惩防体系相关任务分解实施意见》和《价格管理和价格监督检查工作规程》,建立“工作量化、责任明示、绩效核查”工作制度,重点落实目标责任制、服务承诺制、百分考核制、首问负责制、岗位AB角制、廉政责任制等,进一步从源头上建起了惩防腐败、依法行政的规范和准则。三是塑造良好的行业形象,按照“七不准”要求,规范干部职工行为,首访责任制贯彻良好;基本实现网络化、无纸化办公,工作更加规范、简便、高效;实行财务状况、干部任免、党员发展等公示制度,强化全员监督意识,民主和谐的气氛悄然形成,有效推动了整体工作的发展,价格队伍形象明显提升。

2、围绕载体抓创建,丰富创建内容。重新规划党员活动室、书报阅览室、文明成果展览室、老干部活动室、档案室等场所,着力完善创建活动载体。适时开展“我与价格诚信同行”、“百日服务竞赛”、“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讲诚信、讲法制、讲效率”等活动,让文明创建不断推陈出新。开展“价格服务进万家”主题活动,在《__日报》登载价格政策和信息34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常年开展规范化创建、志愿者服务、扶贫帮困、无偿献血、社区共建等活动,重点组织“3.15”、价格法周年庆街头咨询和“七一”党日、“十一”国庆等主题活动,广大干部职工主动参与,文明创建生机勃然。

3、围绕窗口抓创建,延伸创建领域。通过创建“规范化价格认证中心”、“规范化物价检查所”、“审批中心红旗窗口”等活动,有效推动整个系统的文明建设。价格认证中心、物价检查所、审批中心物价窗口等积极推行诚信服务,方便基层群众,20__年价格认证中心、物价检查所分别被评为“江苏省规范化价格认证中心”和“四星级规范化物价检查所”。价格监测、成本调查等工作分别获省级以上单项先进,保持了在全省县级物价系统中率先发展的优势。局机关顺利通过江苏省“依法行政”和市“四五普法”检查,依法治价工作成效明显。

三、立足“三个结合”,提高文明创建的实效性

1、坚持文明创建与价格工作相结合,以履行职责塑造文明。推行涉农收费公示制,实施煤电联动政策,实行重点市场和开发区“扎口收费”,落实减轻

企业和群众负担价费优惠措施,增强了价格工作服务经济的能力。严格执行“两条控制线”规定,及时出台价格异动干预措施,确保了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建立健全价格行政审批、定调价费成本约束、价格调研与跟踪服务、价格决策听证、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管理职能和办事程序公开等制度,有效促进了价格管理、监督和服务。

网格化示范创建范文第3篇

一、以推动机构改革调整职能为契机,着力夯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基础

1.推动机构改革,完成职能调整。按照市委市政府对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的整体部署和要求,正确定位、认真制定、组织实施“三定”方案,进一步明确职能职责和理顺权责关系。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确保内部机构设置到位,监管人员配备到位,监管经费保障到位,依法依规稳妥有序地完成职能调整,确保机构改革顺利进行。

2.完善考核机制,落实监管责任。按照全面落实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制的要求,继续将食品药品安全纳入党委政府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和“平安建设”考核内容,建立健全安全监管责任公示制和过错追究制,实行“一票否决制”。制定完善食品药品安全考核办法,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推动落实“政府负总责”,严格履行“部门负其责”,切实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着力形成食品药品安全综合施治新格局。

3.统筹城乡监管,健全组织网络。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加快推进监管职能和公共服务方向转变,确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农村的目标,积极统筹城乡监管,加强基层监管机构建设,建立健全镇(街道)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站,完善基层组织网络,充实基层监管力量,强化基层一线执法。建立健全镇(街道)村(社区)食品药品安全“一专三员”制度,延伸监管触角,实现市镇村三级监管网络队伍全覆盖。

4.加强调查研究,深化教育培训。按照新形势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新任务新要求,精心谋划调研课题,侧重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课题调查研究,开展食品药品产业发展现状、餐饮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以及基层监管模式调研,探索实践建立新的监管体制机制。研究制定关于加强镇(街道)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科学制定教育培训计划,以镇(街道)和部门分管领导、监管执法人员、“一专三员”为重点,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知识学习培训,建立一支与履行新职能相适应的监管队伍。

二、以深化示范创建工程为依托,着力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

5.巩固发展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工程。全面深化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深入推进食品安全“三网建设”,探索建立食品安全示范创建长效机制,积极创建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巩固提升部级食品安全示范市创建成果。职能调整到位后,组织实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321示范工程”,积极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市、示范街和示范单位等创建活动。

6.全面推进药品安全示范创建工程。扎实推进药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深化示范镇(街道)、村(社区)创建,实现示范镇(街道)全覆盖。开展药品示范创建绩效评估,丰富创建内涵,巩固创建成果,完善创建工作机制。采取督查和暗访等形式,强化示范创建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确保创建质量。扎实开展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市创建活动,力争建成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市。

7.深入开展平安示范工程。把推进“平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平安示范药企(药店)建设方案,拓展创建内容,提高创建标准。强化示范创建工作分类指导,组织开展平安示范药企(药店)督查考核。注重平安示范创建工作成效、典型宣传和总结推广,开展“十佳优秀药师”和“十佳优秀示范药企(药店)”评选,努力提升平安系列示范创建水平。

8.持续深化绿色餐桌工程。充分发挥“绿色餐桌工程”政策导向作用,制定完善政策措施和激励办法。组织实施“绿色餐桌工程”,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和考核,组织开展绩效评价。以推行标准化生产为重点,以优化品种结构为突破口,以完善检测手段为保障,以丰富市场供应为目标,积极扶持建立集中配送中心,努力促进基地与市场的对接,严格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切实加大基地、市场、使用单位、监管部门“四位一体”检验检测力度,全面提升产品质量,确保公众饮食安全。

三、以强化日常监督管理为基础,着力净化食品药品市场环境

9.强化药品医疗器械日常监管。注重源头控制,严把准入关,重点抓好药品零售企业行政许可,加强零售药店GSP认证,切实强化药师的管理。强化药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责任,重点加强原料购进、投料监控、出厂检验等环节的日常监管。切实加强高风险企业、原料药、冷藏药品、疫苗、中药饮片及中药制剂、医用氧、药用辅料、药包材等专项检查,强化特殊药品和含麻黄碱复方制剂监管,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全面实施无菌、植入类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加大对验配类、体验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监管。强化认证后续监管,扎实开展GMP、GSP跟踪检查、有因检查、飞行检查,全面提高药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的安全性、可控性。

10.突出基本药物质量全面监管。强化基本药物质量监管各项措施,开展基本药物生产工艺和处方核查,督促企业做好电子赋码、核注核销和预警处理工作,强化招标、采购、使用、养护等各环节的质量监管,努力实现基本药物质量全程动态可追溯管理,严格执行审查、目录报备制度,开展中标品种质量评估与风险排查,动态掌握基本药物品种和生产、配送企业中标情况,加大对生产、配送企业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完善监管档案。重点检查购销渠道、票据管理、从业人员管理、储存运输条件、阴凉及冷藏保管药品管理等可能影响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依法查处不合格药品,切实提高基本药物监管有效性、针对性。

11.继续履行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职能调整到位前,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职能,制定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计划,抓好目标任务和责任分解。切实加强协调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上下一致、职责明确、归口管理、协调有效、运转高效、配合密切的工作体制机制。强化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不断完善食品安全工作例会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协调解决新问题。强化督促检查,开展重点问题突出问题的督查督办,组织开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产品、重点时期的食品安全明查暗访和联合执法检查。积极做好迎接省市县(市)人大开展食品安全执法检查、专题审议询问和省市县(市)政协“健全食品安全长效管理机制”专项民主监督,督促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贯彻落实。

12.积极履行餐饮保化安全监管。职能调整到位后,积极履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新职能,严格餐饮服务食品许可管理,全面推行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和监督信息公示制,积极实施“五常法”、“三常法”管理,重点强化学校、企业、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区及配送中心监管。全面实施农村集体聚餐管理制度。建立重大活动、重要时期餐饮服务保障机制,确保重大活动、重要时期餐饮消费安全。加强餐饮服务食品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监管,控制餐饮原辅料安全风险。建立完善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工作机制,加强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四、以推进信息化建设为载体,着力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技术支撑

13.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平台。制定信息化建设方案,完善信息化建设制度,优化网络架构,整合信息资源,为监管信息在系统内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打好基础。积极构建电子化监管平台。加强政务网站建设,加快实现各类行政许可事项的网上运行,建立覆盖所有涉药单位的电子监管档案。扎实推进四大类药品、基本药物、特殊药品等重点品种的电子监管,实施基本药物品种全部实行电子监管。深入推进药品购进品种、温湿度远程实时在线监管。巩固药品零售企业远程监控成果,完善远程电子化监管系统,实现药品批发企业、药品零售企业电子化监管覆盖率达到100%。探索对保健食品、药品生产企业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及医疗机构实施远程电子化监管。

14.推进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建立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配置必需检验检测设施设备,强化快检技术,加强检验技术培训,开展检验检测和技术研究,综合承担药品质量监督检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药物滥用监测、餐饮消费环节食品检测、保健食品化妆品质量检测等技术监督职能,满足食品药品安全行政监督的技术支撑要求。

15.强化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加强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机构建设。强化涉药涉械单位不良反应报告主体责任,开展不良反应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延伸监测触角,扩大监测覆盖面,完善监测网络。建立完善监测报告激励机制,加强反馈、沟通、处置机制建设,规范监测与报告行为,着力提高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数量和质量。建立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评估制度,提升报告评价能力,增强风险防范能力,提高企业质量控制水平,有效防控安全事故的发生。

16.加大质量抽验工作力度。坚持依法规范抽验,科学制定抽验计划,合理安排不同环节、不同品种的抽验比例,常态化开展药械质量监督抽验工作,对投诉举报集中、不良反应多、违法广告严重、中标价格偏低、用量大、高风险的品种加大力度,提高监督抽验的针对性,切实提高阳性率。积极探索建立快检车、快检箱、快检室工作机制,全面完成监督性评价性抽验任务,实施基本药物全品种覆盖性抽验,确保基本药物抽验覆盖率达到100%,药品监督抽验覆盖率90%以上,药品评价抽验合格率达到95%以上。加强不合格药品医疗器械核查,开展抽验情况分析评价,完成年度药品医疗器械抽验分析报告。探索实施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评价抽验工作。

17.加强食品安全监测评价。加强食品安全监测检测工作的综合协调,制定食品安全年度风险监测检测计划,协调督促完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检测任务,每月编制食品安全监测检测公报,开展食品安全分析评价,统一及时通报和预警信息。继续实施食品抽检“五统一”机制,推进食品安全检测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积极推动食品安全检测指标的落实,确保食用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6%以上,农业标准化覆盖率50%以上,地产食品抽检合格率93%以上,餐饮服务环节合格率85%以上,城区和镇(街道)、农村生猪定点屠宰率分别达到100%、95%。

五、以深化专项整治为重点,着力保持食品药品打假治劣高压态势

18.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整治。切实加强综合协调,继续开展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治理行动。积极开展食用农产品和食品集中交易市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新居民集聚区、建筑工地、中小学校园及周边等重点场所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重点清理、取缔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黑作坊”、“黑窝点”,依法查处从非正规渠道进货的食品经营单位。继续深化乳制品、食用油、酒类等重点品种综合治理,开展农药兽药残留、调味品、畜禽屠宰、餐具、食品包装材料等专项整治,全面排查并严厉惩处“地沟油”、“瘦肉精”、利用病死畜禽加工食品等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打击各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19.扎实推进药品安全整治。巩固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加大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高度重视投诉举报、监督抽验和现场检查中发现的线索,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和稽查衔接。组织开展药品非法添加、利用互联网、邮寄等方式制售假劣药品、非药品冒充药品、高风险药品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特殊药品、假冒知名品牌药品等专项整治,加强督查,保证质量,重点打击生产销售假劣药械和城乡结合部小药店和小诊所经营使用假劣药械、“走票”、“挂靠”经营、出租柜台、异地设库经营等违法行为。深入开展“小药店”整规工作,组织开展药品生产流通领域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查处生产经营企业违法违规行为。

20.创新完善稽查执法机制。积极探索新体制下稽查工作新模式,建立完善快速、高效的稽查执法体系。深化完善“八小时外”巡查、打假联动、协作通报、信息互通、案件协查等机制,建立健全内部协作、部门协作、政企协作和区域协作等构成的打假治劣立体式协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健全和创新“四方联席会议”制度,以公安、检察院、法院、食品药品监管四方联席会议为基础,加强行政执法与司法刑事衔接,严格执行案件移送规定,全面落实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工作,加大药品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刑事打击力度。完善案件督查督办机制,严格执行重大案件报告制度,建立重点案件查处奖励制度,提升稽查执法质量和效能。

21.加强违法广告综合治理。建立广告监测系统,加强对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的广告监测,定期分析归纳违法广告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曝光违法广告,提高公众的识别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与相关部门协作,针对违法广告、围绕广告产品,采取监督检查、监督抽检、监督下架、暂停销售、消费警示、公开曝光、行政处罚和刑事司法相结合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进一步遏制和减少虚假广告。规范互联网药品信息和交易服务行为,建立药品信息监察员制度,加强互联网药品信息和交易服务网站的监督管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虚假药品信息和违法销售药品等行为。

六、以完善风险预测预警为核心,着力提高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22.完善预警应急制度。积极推行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探索建立以风险预警平台、评价性监测网、监督性监测网、不良反应监测网为核心的风险预测预警制度。修订完善《市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操作手册。根据职能调整需要,调研并出台餐饮服务、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完善应急组织体系,建立应急专家队伍,探索建立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协调机制。完善报告、值守、防控、监测、善后以及责任追究等机制和操作步骤,督促、指导高风险及重点企业建立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3.提升预警应急水平。构建上下联动、统一高效、快速反应的预警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建立健全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机制,实现应急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共享。组建投诉举报中心,认真受理食品药品安全方面违法行为的投诉举报,完善网上举报方式,拓展投诉举报渠道,构建“统一受理、分级办理,分类指导、跟踪督办,限时办结、及时反馈”工作平台和运行机制。组织开展风险评估专家会,全面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常态化风险评估和调查评价。切实加强突发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努力将突发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强化应急培训,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水平。

七、以服务经济转型升级为重任,着力促进食品药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4.推进产业健康发展。强化为发展服务、为企业服务的观念,依法精简审批事项,完善事权分配体系,简化程序,优化流程,进一步提高审评审批、检验检测、认证检查等效能,尽最大努力缩短时限,帮助企业抢占市场先机。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根据企业需求,加大医药行业的人才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我市医药企业人才保障和质量管理水平。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加大政策法规咨询、立项审批、技术攻关服务力度,推动建立形式多样的政、产、学、研合作联盟,引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有品牌。鼓励和推动药械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经营,制定和实施扶优劣汰、促进集中的监管政策措施,健全市场退出机制,促进医药现代物流特别是第三方药品物流加快发展,鼓励、推进医药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合理引导跨行业兼并,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和产业集中度。

25.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食品药品业信用管理制度,完善健全企业诚信档案。完善诚信评定机制,深化信用等级分类评定。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和“黑名单”制度,对制售假劣产品、不遵守商业道德的失信单位,加大媒体曝光力度,增加检查频次,加大查处力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加强企业自律,积极开展食品药品行业“重质量、讲诚信、保安全”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引导企业树立诚实守信、安全第一责任人的经营理念,打造诚信品牌,促进公平竞争、规范有序市场环境的形成。

八、以深化宣传教育活动为抓手,着力营造食品药品安全良好氛围

26.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深化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年活动,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形式,拓展宣传载体,深入开展食品药品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十进”宣传服务活动。深化药学服务进社区,充分发挥药学会、“平安药监”服务团队、药师志愿者服务团的作用,组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月(周)和公众安全用药培训、百名药师进基层、清理家庭小药箱等活动,不断提高公众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水平。

27.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高度重视舆论引导,积极支持舆论监督。健全信息制度,拓展信息渠道,及时监管信息和预警信息。主动加强与媒体的沟通联系,通过制作电视专题片、跟踪报道大案要案、开设媒体专版专栏、制作播发公益广告等形式,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政策和工作成效。切实加强舆情监测与分析,妥善处理舆论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研究媒体参与日常监督的方式方法,逐步形成执法监督与舆论监督的良性互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舆论氛围。

九、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关键,着力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

28.强化责任意识,提高行政执行力。坚持依法行政、诚实守信、敢于担当,全面贯彻落实《行政强制法》,完善确责、明责、履责、问责机制,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行政处罚调查审理审核执行“四分离”,深入推行说理性执法文书,完善重大行政处罚案件集体审议制度,切实规范自由裁量权。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完善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和纠错制,实施行政处罚案件审查回访制和行政许可卷宗抽查制。整理和清理执法依据,加强规范性文件的管理。

29.强化效能意识,提高社会公信力。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梳理食品药品行政审批事项,深入实施服务流程再造,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确保审批流程进一步简化,办事时间进一步压缩,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严格执行效能建设的各项规定,确保政令畅通。树立“无为即是错、无功便是过”的理念,着力防止和解决精神懈怠、慵懒散漫、敷衍塞责等问题,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建立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工作考核考评,落实激励措施,强化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网格化示范创建范文第4篇

2019年,中心机关党建工作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党的精神和四中全会精神,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为工作目标,以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为核心,全面推进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在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抓学习教育,促素质提升

1、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落实上级党委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工作要求,中心党组和机关党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并印发了《市政务中心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施方案》。一是以学党章党规、学系列重要讲话为主要内容,持续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按照年初下发的《xx年机关党委理论学习安排意见》,各党支部理论学习基本做到了每月不少于1次、全年不少于12次,党员每年参加学习教育的时间一般不少于24学时;二是以党支部建设为最重要的基本建设,推进“党员服务示范岗”创建活动和强化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三是以组织生活为经常性手段,切实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四是以突出问题为主攻方向,着力补齐基层党建工作和党员队伍建设短板;五是以服务大局为目标导向,积极推动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2、全面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印发《关于认真组织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的通知》,明确每月26日为各支部“支部主题党日”。7月下旬,机关党委组织开展“不忘初心,做合格党员”主题党日暨表彰大会,会上,表彰了xx年度中心优秀共产党员,并开展抗洪抢险事迹宣讲,党组书记骆方方同志带领全体党员还重温了入党誓词。各支部按照机关党委的统一安排,每月定期组织支部党员开展了以“重温入党誓词,集体诵读党章,集中学习讨论,党员干部讲党课,开展业务培训,开展志愿服务,学先进谈体会感言”和“学习贯彻精神,全面推进中心党建工作”、 到市境内红色基地开展“学讲话,做合格党员”为主题的“支部主题党日”,中心党组成员分别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了支部主题党日,并为支部党员上党课。

3、抓好学习培训工作。先后组织23人次参加了市直机关党务干部业务轮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和新提拔科级党员干部廉政培训。同时,机关党委先后组织各支部书记学习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文件,并进行专题的交流研讨。中心还邀请专家讲课,分别开展“解放思想,实干兴永”大讨论讲座和举办文明创建讲座,中心机关全体干部职工、窗口首席代表及全体党员约150人参加大讨论讲座。

4、加强学习教育平台建设。一是规范党员活动会议室,落实党建各项制度规范上墙,增加党建工作宣传公示牌5块,给党员同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活动场所;二是大力推广“互联网+党建”、“我是党员”手机APP等做法,让基层党建工作活起来。中心围绕打造“五型”党组织的目标,积极适应社会变革变化,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党建工作结合上进行有益探索,开发“我是党员”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和QQ交流群,定期党建信息,定期收集党员干部对党建工作的意见建议;三是在市政务中心网站新增《党建专栏》栏目,设有“党建动态、党务公开、廉政建设、支部建在窗口、党员示范在窗口、两学一做、精准扶贫”等7个内容,及时上传中心有关党建工作信息百余条。

(二)抓组织建设,强政治保证

组织建设是基础,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1、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年初,经中心党组研究决定,明确了党组书记、主任骆方方同志联系机关第一党支部;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蒋如明同志联系机关第二党支部;党组成员、副主任顾健同志联系窗口三个党支部。同时,中心班子成员基本做到了全年到党建联系点指导党建工作不少于4次,讲党课1次以上。

2、党支部建在窗口。设立三个窗口党支部,窗口党员54名,约占党员总人数66.7%,选举了3名窗口首席代表分别担任窗口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窗口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示范引领作用,提高窗口行政审批效率,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今年,机关党委共办理党员26人(次)的党组织关系转入转出手续。目前,纳入机关党委各支部开展组织生活的机关和窗口党员共81名,与去年底相比党员数增幅达24.6%。

3、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严格按照发展党员“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十六字方针,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降低标准、不追求数量,确保党员发展质量。今年,共组织4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市直工委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并获得培训合格证书。经过严格审查程序,今年窗口支部发展预备党员1名,机关支部预备党员转正2名。

4、规范党费收缴。始终把党费的收缴管理工作,看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指定专人定期收缴。年初,针对党费收缴存在的核算党费不规范、报批缴纳不及时等问题,印发了《关于xx年度党费收缴情况的通报》,提出了整改要求。安排专人对5个支部党员党费缴纳标准进行核算,并报市直属工委审批通过。今年,机关党委收缴党费总额为24000余元,及时按规定比例上交市直工委党费收缴账户。

(三)抓争先创优,塑良好形象

中心始终坚持以党建促发展,重视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建设,认真开展争先创优活动,让党旗之光照亮政务服务体系全过程。

1、全力推进“党员服务示范岗” 创建活动。按照市直工委《关于在市直机关窗口单位开展“党员服务示范岗”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将开展“党员服务示范岗”创建活动作为我中心的特色亮点工作来抓,印发了《关于开展“党员服务示范岗”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创建范围、创建标准、创建步骤和创建管理”。4月,确定蒋丽梅等12名同志所在窗口岗位为第一批创建“党员服务示范岗”,实行党员服务公开承诺,示范引领;7至11月,机关党委重点抓了创建活动的“践行承诺”和“开展评议”工作,结合窗口半年考核和上半年组织生活会,抓好承诺兑现,评议结果作为评选窗口服务明星和优秀党员的重要依据;9月,在市直工委组织的市直机关党建理论与实践征文活动中,机关党委选送的《开展“党员服务示范岗”创建活动的实践与思考》,获得优胜奖,被收录到市直工委《机关党建精准发力,助推市委“六大战役”实践与探索》。

同时,坚持“党支部建在窗口、党员示范在窗口”,开展“亮身份、亮标准、亮承诺;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自己评、党员评、群众评”等活动,把党员身份亮起来,把先锋形象竖起来,引导党员在各自岗位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不断提升窗口服务质量,增强党员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全面提升中心党建工作水平。

今年,中心涌现了一批党员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市直工委和机关党委共表彰xx年度优秀共产党员21名,中心命名“党员服务示范岗”12名,评选季度“模范窗口”32个,卫生“红旗窗口”8个,季度“服务明星”32名。

2、抓好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申报工作。按照市直工委要求,为有力推动中心党支部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切实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年初,中心5个党支部一起申报xx年度规范化建设党支部。一是规范设置了党支部。设立支部委员会;二是规范了党支部队伍建设。健全支部委员会班子,明确分工,加强党员作风建设,培养素质过硬入党积极分子;三是规范了党支部活动。加强学习教育活动,以“三会一课”为基本形式,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和“党员服务示范岗”创建活动,召开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活动,每月开展有特色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四是规范了党支部基本制度。建立和完善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党员发展工作制度、党内监督工作制度和党内激励关怀制度;五是规范了党支部活动场所。支部活动有场所有经费;六是规范了党支部台账。建立健全党组织工作台账、党员教育管理台账、发展党员工作台账和特色党建工作台账。

3、抓好问题整改工作。针对市直工委半年督查指出我中心存在的《党支部工作手册》、《党员手册》记录不全面不规范等问题,坚持全面自查自纠,立行立改,组织指导各支部党员进一步完善了《党员手册》个人基本信息资料、活动记录等内容。加大《党员手册》抽查力度,将《党员手册》填写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同时,为做好整改工作,机关党委还邀请了市直属工委领导到中心就如何规范填写两个手册进行了现场指导。

4、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年初,机关党委选送的《城市美容师的大年初一》、《古桥上的大花轿》和《嫁日》等三幅摄影作品分获由市直工委组织的“践行价值观,共创文明城”随手拍活动的二等奖和三等奖,成为这次活动获得奖项最多的单位之一。中心开展以学雷锋为主题系列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职工“一张纸、一件衣、献爱心”公益慈善募捐活动,参与人数达100余人,捐献旧衣服300余件,书籍100余本。中心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和家属儿童来到零陵烈士陵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坚定革命理想信念主题教育活动。今年7月,中心组织了抗洪救灾重建家园募捐活动,募集资金4250元。同时中心组队参加10月份由市直工委等单位举办xx年“城投杯”市直机关气排球比赛,喜获组织奖。5个党支部分别于10-11月组织到市境内红色基地开展“学讲话,做合格党员”主题党日活动。

5、搞好机关党委宣传工作。今年,机关党委共向市直工委上报工作材料和数据统计等邮件40余份,向市直工委投新闻报道稿20余篇,有2篇有关中心机关党委工作的新闻报道先后刊登在《永州日报》。积极配合市直工委做好《党旗猎猎映潇湘》机关党建工作巡礼的拍摄工作,宣传了中心通过支部建在窗口,党员示范在窗口和开展三亮三评三比活动,有效提升了中心窗口形象。

(四)以党建引领,促业务发展

中心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促业务发展,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六大战役”重大部署,以打造“四最”城市为目标,持续深化供给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为建设“创新开放新高地,品质活力新永州”创造出新的业绩。一是开展创建国家标准化试点工作。制定了《永州市政务中心创建国家标准化试点单位工作实施方案》,对照“国标”行动计划,积极开展“国标”工作自查自纠,查漏补缺,9月5日通过省专家组检查;二是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提请市政府印发《永州市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暂行办法》,通过制度规范行政审批流程,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提升审批效率。按照省里要求,会同市审改办召开会议,推进各级各部门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和权力清单清理调整工作,着力构建许可事项管理规范、许可流程规范、许可服务规范、许可受理场所与管理规范、监督检查评价规范等“五位一体”标准化体系,切实减少和规范审批事项,精减审批环节,规范审批流程;三是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以我市作为全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唯一试点市为契机,加快建设全市统一的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全面构建一窗受理、一站式办结、一网通办、线下线上融合的政务服务平台体系。深入推进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就好”的政府服务,草拟了《市加快推进“一次就好”改革实施方案》,印发了《永州市农村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第一批);四是开展“六大战役”重点项目集中审批服务工作。服务“六大战役”重点项目、重大工程,推进项目快审批、早落地,制定了《关于对重大项目实施“集中审批服务”的工作方案》、《“五集中”审批服务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六大战役项目五集中审批服务流程图》以及各阶段审批流程等文件。分别提请市级领导召开了集中审批服务联席会议2次,将永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等6个项目提交会议审议,会议现场发证3张,其余各项目均在7天内核发相关许可文书,大大了提高审批效率;五是促政务公开。坚持“公开是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着力整合公开平台、丰富公开载体、创新公开形式,政务公开纵深发展。不断强化政府网站作为“政务公开第一平台”功能基础,全面推进市政府网站群集约整合和改版升级,11个县区的部门网站全部完成整合关停,全市政府网站由年初的99家集约化建设成54家网站,实行标准体系、技术平台、设计风格、安全防护、运维监管“五统一”。全年主动公开信息20万条,市政府网站年均信息5万余条,日均点击量5万人次,市政务公开办依法妥善处置依申请公开信息8件。开发“中国永州”手机客户端,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信息,回应百姓关切,打造“网上政府”。在全省率先永州市“政务公开”负面清单,截止11月底,11个县区、市直各部门共计编制“政务公开负面清单目录”共1490条,其中共性清单11条,个性清单1479条;六是进一步夯实电子政务基础。以智慧永州项目建设为抓手,整合部门信息系统资源,实现电子政务基础更夯实、体系更完善、信息更融合、应用有效果、监管有力度。去年以来,按照市政府“把控严、技术新、标准高、投资少、见效快”的要求,以建设“城乡一体、全域覆盖”电子政务公共云平台为先导,全面建成智慧永州云计算中心,引进华为永州云计算中心,实现“一城双库、同频共振”。大力支持华为永州云计算中心建设,促成华为与省发展研究中心、市政府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三基地一中心”。目前,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纵向上联省、国家外网平台,下联11个区县和2个管理区(经开区、回龙圩),横向覆盖到市直135个部门,基本实现全市全覆盖。强化网络安全维护,成功防御了5月爆发的勒索病毒威胁。推进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扩容改造升级,着力提升信息化条件下网络支撑覆盖范围和承载能力。依托智慧永州、华为永州云计算中心和六大基础数据库,探索智慧永州3+2+W模式,有序部署了智慧党建、互联网+监督、城乡网格化信息系统、政务联动处置信息平台、华为警务云、智慧蓝山、智慧宁远、智慧东安、市社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城乡居民收入信息比对系统、市本级涉税信息系统、企业信息公示系统、企业登记“多证合一”信息系统、市政府网站群等近50个智慧应用项目。其中,互联网+监督、城乡网格化信息系统、华为警务云等近30个项目已全面建成,并初见成效。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系统集约化建设的通知》,强化电子政务项目统筹监管,去年以来共审查项目近50个,有效避免了重复建设,每年节约财政资金3千万元以上。

(五)抓作风建设,促反腐倡廉

一是抓好中心的廉洁自律。印发了《xx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工表》,明确了每项具体工作的责任领导、责任科室、责任要求和完成时间,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层级管理负责制,一把手和副职、分管领导和科室负责人层层签订《xx年党风廉政责任书》,开展违规购买消费高档白酒、涉矿等专项整治清理工作,开展以“廉政文化”为主题的党员日常教育。逢年过节,中心均会针对节日期间可能出现的不正之风,召开专题会议,严明工作纪律,开展自查自纠,让大家过一个祥和、文明、清廉、简朴的节日。今年,中心无一人因违反工作生活纪律受处分和被问责。

二是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继续强化公车管理、严格公务接待,严禁超标准、超规格接待,切实减少机关内部文山会海。

三是抓办事公开。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协调组织各窗口制定公开了44块窗口审批服务“权力清单”,并在窗口统一设置了办事指南和窗口审批申请表格等标准化的文本格式供群众免费查阅,让群众明明白白办事。通过办事公开,让审批服务全流程处于群众监督之下,有效预防了审批腐败的发生。

四是狠抓窗口作风。以窗口作风纪律专项整治为抓手,不断提升窗口工作的执行力、凝聚力和形象力,不断完善指纹考勤、首席代表值周、中心干部轮流值守办事大厅巡查和窗口工作情况实时讲评通报等制度,严格做到“日考勤、周通报、月讲评、季公示、年考核”。xx年,共印发窗口月通报12期,季度通报4期,召开窗口讲评会10次,通报表扬128人次,点名批评159人次。同时,中心进一步完善服务质量投诉受理处置机制,对群众投诉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通过当场解释说明或转办、交办、协调代办方式解决,直到当事人满意为止。

(六)抓精准扶贫,走访贫困户

中心结合春节、“七一”和重阳节等节日分别对5名特困党员进行走访慰问,发放慰问金7000余元。中心组织党员干部先后8次到精准扶贫结对村--江华小圩勾挂岭村,走访慰问贫困户,为困难家庭捐款、捐物万余元。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骆方方同志多次深入江华小圩勾挂岭村开展调研走访和结对帮扶活动,与贫困户一起分析致贫原因,商讨致富措施,积极为困难群众出点子、想路子、谋法子。机关党委书记顾健同志先后六次到扶贫点为党员讲授专题党课和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就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员学习教育的形式还比较单一;机关党委检查督促和窗口支部作用发挥不够;开展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较少;《党支部手册》和《党员手册》记录不够完善;个别进驻单位党员组织关系没有转到中心;受场地制约影响,“五化”建设还不够完善。

三、xx年工作初步打算

xx年,机关党委将全面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继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

二是加强机关党委和各党支部自身建设。常规工作抓规范,重点工作抓创新,抓党建,带队伍,促业务。

三是继续推进“党员服务示范岗”创建活动,抓好党支部规范化建设。

四是扩充党务公开内容,探索党务公开形式,深化党务公开工作,争取在“互联网+党建”上取得新突破。

网格化示范创建范文第5篇

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推进我市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建设,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按照《关于印发〈广东省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乡镇)活动方案〉的通知》(粤食委[*]6号,以下简称《活动方案》)和《关于印发〈广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县(乡镇)考评细则〉的通知》(粤食委办[2008]20号,以下简称《考评细则》)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创建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建设食品安全示范单位,以示范带动,全面加强乡镇、农村食品安全工作,有助于从源头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出发,加强对建设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试点工作所需人员、经费和物资,确保建设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二、明确示范单位建设工作目标

按照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建设要求,经过努力,使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得到全面落实,现有监管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盲点和盲区基本消除,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诚信意识和自律意识明显加强,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知识和维权意识普遍提高,食品产业得到健康发展,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食品安全工作新格局。

今年年内各县都要启动试点建设,其中紫金县、连平县要全面启动示范县试点建设工作,东源县船塘镇、和平县热水镇、龙川县麻布岗镇要努力抓好省级食品安全示范乡镇的建设。

三、明确示范单位建设重点工作

各县、各示范创建单位要按照《考评细则》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创建工作,力争部分试点在今年年底通过省级验收。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要加大对各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在省级验收前组织对各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的初审。

(一)加强监管责任体系建设。强化地方政府对地区食品安全负总责的责任意识,统一组织领导食品安全工作,将食品安全纳入政府工作目标管理,落实食品安全经费和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创建经费。进一步健全县、乡、村三级食品监督网络,完善乡镇(街道)、村委会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机制,层层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各示范创建单位要根据实际,设立食品安全监管岗位,抓好食品安全协管员及信息员队伍建设,夯实基层的食品安全组织基础。层层落实食品安全目标责任,建立全面的、延伸到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络,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工作,制定并落实食品安全信息收集、上报制度,建立健全举报奖励制度,激发群众监督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积极性。推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二)推进农业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建设。继续推行“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培育农资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资连锁经营,深入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农产品质量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步伐,推行农副产品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建立农产品质量监控体系,逐步建立覆盖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工配送企业、大型生产基地的检测网络。

(三)规范食品生产加工行为。认真贯彻落实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巩固深化工作的有关要求,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巡查、回访、监督抽查等监管制度,加强动态监管。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业主的食品安全责任制,层层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强化企业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加强对“五小”的整顿和规范。开展小作坊专项整治,取缔无证照生产小作坊,对小作坊推行分类监管和集中生产,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行为。

(四)整顿食品流通秩序。继续推行市场食品准入管理制度。加强对食品市场的监督管理和卫生监管,督促市场开办者建立市场内食品质量安全责任制度。督促市场、超市和乡镇、街道、社区食品经营店100%建立进货索证索票和台帐制度。推进农村食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支持商贸流通龙头企业,向农村发展连锁经营网点,建立商品配送和供应网络。积极开展农村食品示范店(放心店)建设工作。开展食品安全流通环节整治和农村食品市场整顿活动,取缔无照经营行为,及时查处食品违法犯罪案件。

(五)加强餐饮消费监管。开展餐饮单位和集体食堂普查、登记,建立监管档案。严格卫生许可和卫生监管,确保示范单位政府所在地以及旅游景点、车站(码头)等集中经营场所的餐馆和大排档的取证率达100%,学校食堂的取证率达100%,餐饮单位和集体食堂100%建立原料进货台帐制度。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开展餐饮消费安全整治,彻底解决餐饮单位无证照经营问题。建立农村集体聚餐备案制度,开展农村厨师卫生知识培训,确保农村聚餐的饮食安全。

(六)强化畜禽屠宰监管。建立健全生猪产地、宰前、屠宰检疫和猪肉品质检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行为,示范单位生猪定点屠宰率达100%,政府所在地市场、超市、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销售和使用的猪肉均来自定点屠宰企业。推行牛羊、家禽集中屠宰。

(七)抓好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应急体系建设。制定各示范创建单位的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和应急操作手册。根据实际开展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和演练。成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组织网络,形成乡镇、村、组三级应急救援网络体系。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县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示范县(镇)的创建工作,并将其作为重要工作内容纳入到政府议事日程;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做到领导机构、工作方案和组织实施三落实;要在明确各部门创建工作分工的基础上,层层落实责任,做到责任、目标、任务三明确。

(二)成立机构、保障经费。食品安全示范县(镇)创建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各县要成立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单位专门办公机构。同时加强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的经费保障,要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大财政经费的投入力度,做到机构、经费、人员三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