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运动损伤的防治措施

运动损伤的防治措施

运动损伤的防治措施

运动损伤的防治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大学生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 运动损伤 预防处理

引言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是一种全新的体育课程内容,它集竞技性与挑战性于一体,充分展现团队合作精神和个人创造性。它把原有的仅限于学校体育课堂上的、竞技性很强的跑、跳、投、攀爬、跨越等基本内容,扩展到社会和大自然中。它包含登山、野营、野炊、负重行军、攀岩、速降、定向、漂流、涉水、穿越丛林、野外自救、野外觅食(水)等丰富内容,虽贴近生活,形式多样,但由于外界环境复杂,不可预知因素较多,因此将面临诸多的安全方面问题。

比如山上路段陡峭,攀登时不慎滑倒受伤;遇上洪水暴发、山体滑坡,造成意外人身伤害;毒蛇或猛兽的意外袭击;缺水、断粮、迷路等等。这些意外事故,都会对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这一全新课程内容带来负面影响。本文就野外生存生活课程中出现的运动损伤的防治做论述。

教育部计划从2007年7月开始,将要在全国各高校推广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内容,目前这一“工程”正处于实验阶段。贵阳医学院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设于2001年,符合 2002年,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体育课程“培养学生能参加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和运动竞赛”的目。2001年,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试行)出台以后,贵阳医学院为了在高校中推广、普及户外运动,率先在国内实验,在大学生中开设《户外运动》普修课,2009年贵阳医学院成立了社会体育(户外运动方向)专业,四年制本科。并进行相关研究,研究成果《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创新研究――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获全国第七届大运会科报会三等奖。该研究成果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等被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专家认可,推动了户外运动在高校的开展。

1、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中的常见的运动损伤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与高校普通的体育课程有所区别,由于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是在野外自然环境中进行,并且是根据地形和实际情况,进行登山、野营、野炊、负重行军、攀岩、速降、定向、漂流、涉水溯溪、搭绳过界、穿越丛林、野外自救、野外觅食(水)等具体项目的实践活动,一般要在野外环境进行若干天。因此,不可预知的安全问题时常发生,发生的运动损伤也与一般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发生的运动损伤有所区别。

1.1野外生存生活中的运动损伤的种类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运动损伤发病率最高的是关节的扭伤,然后依次是肌肉的拉伤、擦裂伤、劳损、脱位、骨折。主要是野外的道路复杂多变且学生背负有一定重量的户外装备,若没有注意路况变化或是在疲劳状态下,会出现足底踏空,失去平衡,引起关节的扭伤,其中踝关节的扭伤比例为各关节之首。另外山路荆棘较多,若下山时遇到陡坡或身体重心不稳而摔倒,会发生软组织的擦裂等开放性损伤,甚至造成骨折或脱位。另外在我院开展的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中发现有较多的学生缺乏户外生存生活经验,在户外开展的各种活动和训练中由于误摘野生植物,和缺乏相应的处理经验,所以经常受到损伤。

1.2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中运动损伤常发生的部位

损伤常发生在踝关节,其次是膝关节,两者百分比相近,足部、大腿、小腿、腰部、手腕部次之。野外的道路崎岖不平,复杂多变,经常发生脚滑倒或身体失去平衡而摔倒,尤其在山路足底踏空或足着落点的土块或石块突然松动时,常出现踝、足关节的损伤,有的甚至膝部着地摔倒或扭伤膝关节。另外,登山、岩降要求膝关节反复在半屈曲位时发力伸直,从解剖动力学看,膝关节由屈曲到伸的过程中,小腿也有一定程度的外旋,所以髌骨和股骨关节面之间会产生“挤压” “捻错”应力,长期如此导致了髌骨软骨病,所以很多运动年限长的运动员常出现膝关节疼痛或发软的症状。对于刚参加该项运动且平时缺少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也常发生因突然剧烈的改变和扭挫等因素导致大腿和小腿的肌肉拉伤,或是因股四头肌、腓肠肌长时问不习惯的过度用力,出现延迟性肌肉损伤。总的来看,下肢部位的损伤多于躯干和上肢,这是因为野外生存生活运动是以下肢活动为主的全身运动,要求下肢力量强、灵活性好。

1.3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原因

由于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受到很多原因的影响,所以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运动损伤的原因比较复杂,很多损伤是多种原因所致。有人认为野外的路况复杂多变是一个主要原因,所以很多是不可避免的意外损伤。除此之外,学生对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运动安全问题重视不足和没有相应的野外生活知识也是导致损伤的一个主要原因。还有些大学生对这项运动的兴趣很大,但没有注意自身身体状况,如带伤病参加运动或是参加自己身体所不能承受的高强度高危险的运动,而发生损伤。在该运动中出现局部疲劳又没有得到适当的休息和恢复,以及旧伤复发也容易引起损伤的发生。另外,服装及用具的不合适,天气的恶劣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2、防治措施

2.1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是一项新兴的、综合性的运动。该项运动的损伤有以下特点:

损伤多发生在中等强度和中等危险以上的训练中,尤其是刚参与该运动不久,没有经验者更容易发生损伤。平时训练中必须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加强肌肉力量,增强关节的稳固性和协调性。如用负重蹲起和起踵加强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的力量,用加强踝、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方法增强关节的稳固性,用简单体操和徒手操增加身体协调性。损伤常出现在踝、膝、足等下肢部位;损伤类型以扭伤最为常见,其余依次是拉伤、擦裂伤、劳损、脱位、骨折。对于踝关节的损伤,当在平时多加强踝关节的力量练习,提高关节的稳固性。参加该项运动的大学生必须加强下肢力量的练习,增强关节的稳固性,加强下肢协调性的练习,在运动中注意防止下肢疲劳,因疲劳时稳定性和协调性都会下降,容易出现损伤,另外要做好踝、膝等关节的防护。当然在理论教学中让学生学会选择适宜的徒步线路,合理分配体力。正确的学会不同地形下的行走姿势也十分的重要。

急性的肌肉软组织的拉伤和扭伤。采取RICE原则:R休息,减少运动量或不运动。I冰敷,用凉水或山泉水对损伤部位进行浸泡或冰敷,起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和肿胀的作用。C抬高伤肢,对于扭伤肢体抬高,使肢体高于心脏水平面。促进静脉回流,消除肿胀,减少恢复时间。E加压包扎,运用绷带和弹性绷带进行加压包扎,如踝关节扭伤采用“8”字包扎法以减少出血和肿胀。有条件可以外用各种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的药物。如云南白药喷雾剂等。对于擦裂等开放性软组织损伤要注意防止伤口受污染和大的出血,如出现严重的出血,如大动脉出血,必须采取局部压迫止血或止血带止血等紧急措施;对于骨折或脱位要先保持安静休息,不可勉强走动,以免伤口恶化,闭合性的局部可用河水、冰雪冷敷,不可按摩,然后用简易夹板或代替物夹住伤部,绷带加压固定,抬高伤部,制作简易担架及时送往医院。完成运动后应及时消除疲劳,治疗伤病,防止发生劳损。消除疲劳的方法可以通过休息放松、自我按摩、饮食补液等多种手段达到。

2.2损伤原因比较复杂,多数人认为损伤是由于野外情况复杂而导致的不可避免的意外。其他原因依次为本人对损伤的可能性认识不足、疲劳、身体状况不佳以及旧伤复发。另外,服装用具的不合适和恶劣的天气也是造成损伤不可忽视的原因。组织必要的技能和心理方面的培训。进行对户外运动风险和识别的教育学习相关的运动、急救的知识和技能,加强心理素质,以增强对野外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作好缜密完整的计划和充分的物质准备,包括目的、路线、分工、纪律、装备等,对于突发事件要有准备,要有针对紧急情况的备案。以及运动中注意观察了解地形和路况,加强防范损伤的意识,遇到意外损伤及时正确的处理。

2.3其他

运动训练前要作好健康调查,如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尤其在长距离和高难度的教学训练前更需认真检查;对那些平时运动较少的学生除认真体检外,还要注意选择适宜的强度和难度,循序渐进。如有不适宜的情况,应停止野外生存生活训练。

衣着松紧适度,注意保暖,在山路行走应穿长袖衣和长裤,防止荆棘擦或刺伤;运动鞋要舒适防滑;必要时也可在小腿打上松紧合适的绷带,关节处护

具保护;登山、攀岩、岩降等用具要检查、维修。

合理安排体力,注意休息。局部疲劳应及时消除,可以用简单的局部按摩;伤病要及时治疗。

要有针对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中出现损伤后的应急方案。要有专业急救及户外知识的人员承担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中损伤的救治,使伤员得到及时专业的救治。减少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中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邱世亮,贾龙.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运动损伤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J]. 体育师友2007.2: 63~64

{2}黄超群,周俊飞.学生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治疗原则 [J].网络科技时代 2007.15 :91

[3]曲绵域,于长隆.实用运动医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年9月

[4]怀斯曼著,李 斌、倪明译.生存手册[M].北京:华文出版社,

1992

[5]克里思.麦克纳伯著,贾朝辉、池俊常、王彦生译.英国皇家特种部

队训练手册[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6]威廉姆编著,张雨来译 美国童子军生存手册[M].天津:天津社

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7]刘伟石,赵怀东.户外不完全手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8]王汉江.对学校体育发生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山西体育科

运动损伤的防治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众;健身;运动损伤

中图分类号:R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4-0336-02

一、研究背景

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1]。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越来越多,但普通人群由于缺乏必要的运动训练卫生知识,运动方法不够得当,使得各种运动损伤明显增多[2],导致我们非但不能参加正常的运动锻炼,而且损伤处理不及时,会发展成为慢性疾病,缩短运动寿命,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在大众健身运动中,一旦发生了运动损伤应及时彻底治疗,避免带来慢性伤病的困扰和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吕望盛[3]随机抽取杭州市参加健身运动的居民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 019名调查对象中,有8.2 %发生过健身运动损伤,有18.1%的居民不会做健身运动损伤的紧急处理与治疗,88%认为需要接受相关培训。由此可见,对大众普及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于保证运动质量,提高广大体育运动爱好者的体育保健知识水平,增强国民体质、增进健康,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二、大众健身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及预防措施

针对这一问题,根据吕望盛随机抽取杭州市1 019名参加健身运动的居民问卷调查结果得知,健身运动损伤的发生部位以足跟部、腰背部、手腕部和膝部为多,种类以肌肉拉伤、擦伤和关节韧带扭伤为多 [3]。史祝梅 [4] 对烟台市社区975名健身运动者的健身运动损伤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运动损伤的好发部位足踝部较多,其次低年龄组较多损伤发生在手腕部,高年龄组则发生在腰背部。运动损伤的种类以关节韧带扭伤最为常见,所占比例均超过30%,最高达42.9%;其次为肌肉拉伤和擦伤。两者关于运动损伤好发部位及种类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因此,本文将在下面的内容中围绕以上多发部位的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加以介绍。

(一)擦伤的处理及预防措施

擦伤,即皮肤的表面受粗糙物摩擦所引起的损伤。小面积擦伤用红药水或紫药水涂抹,勿需包扎。面部擦伤宜涂抹0.1%新洁尔灭溶液。关节部位的擦伤一般不用治疗,否则干裂影响运动,可用消炎软膏涂抹后包扎。如果擦伤创面较脏或有渗血时,应用生理盐水清创后再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

(二)肌肉拉伤的处理及预防措施

肌肉拉伤,指肌肉主动强烈收缩遇阻或被动过度拉长而引起的肌肉损伤。

原因:肌肉训练不足,弹性和力量较差;大腿前后肌群力量发展不平衡、肌力弱;准备活动不当;疲劳或过度负荷使肌肉能力降低,力量减弱,协调性下降等易发生拉伤。

症状:肌肉拉伤时,有的伤员可听到响声,受伤前也可感到肌肉痉挛或酸痛,伤部疼痛、压痛、肿胀,可有肌肉痉挛、触之发硬及功能受限。

处理:轻度拉伤时局部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或使肌肉处于放松状态48小时后开始按摩或针灸理疗。

预防:加强易伤肌肉力量和伸展性练习,使伸、屈肌组力量达到相对平衡,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三)扭伤的处理及预防措施

扭伤,指由于扭转、牵拉或肌肉急骤而不协调的收缩等,导致关节突然发生超出生理范围的活动时,引起肌肉、肌腱、韧带、筋膜、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损伤。多发生在踝关节、腕关节及腰部。

1.踝关节扭伤的处理及预防措施

踝关节扭伤在日常生活和体育运动中非常多见,发病率在各关节韧带损伤中占首位。大众健身以球类、田径项目中多发。

原因:由于道路或场地不平,碰撞或因跳起落地时失去平衡,使踝关节过度旋前或旋后造成踝关节韧带扭伤。

症状:伤后踝关节外侧或内侧疼痛、压痛、肿胀、活动受限,伤后2~3天皮下有明显瘀斑。

处理:伤后立即休息、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外敷新伤药,重者外翻或内翻固定。两天后,可在关节周围进行按摩。亦可配合理疗、针灸和药物治疗等。

预防:平时注重提高足踝的肌肉力量练习和踝关节的稳定性,运动前做好充分准备活动,搞好场地设施,培养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急性腰扭伤的处理及预防措施

急性腰扭伤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闪腰”。在形体锻炼时,大多由于负重运动或变换引起。称为急性腰扭伤。

原因:由于腰部用力超过腰部软组织的生理负荷量所造成程度不同的纤维断裂或小关节微动错缝。

症状:受伤时可感到腰部有“撕裂”感或响声。伤后腰部有不同程度的肿胀、疼痛、瘀斑。(1)肌肉轻度扭伤:患处隐痛,随意运动受限;损伤较重时,疼痛显著,脊柱不能伸直,因肌肉痉挛会引起脊柱生理曲线改变。(2)腰椎韧带拉伤:受伤时即感到局部突然疼痛,过度前弯腰时疼痛加重,腰伸展时疼痛较轻。

处理:(1)急性疼痛期应卧平板床休息,腰部垫薄枕以放松腰肌,轻度扭伤2~3天,较重扭伤需休息1周左右。(2)按摩和针灸治疗,先用按摩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然后用穴位按摩或针灸,点按或针刺肾俞、环跳、委中、阿是穴等穴位;(3)还可用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其他疗法如理疗、中西药物治疗、封闭等,均有比较好的疗效。

预防:形体锻炼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加强腰背肌力量练习,并重视腰腹肌力量的平衡性练习,经常进行腰部自我按摩和功能锻炼等等。

3.腕部扭挫伤的处理及预防措施

腕部扭挫伤是非常多见的腕关节闭合性损伤,如运动时不慎摔倒,手撑地面会引起,还有当进行手的对合性运动时也会引发,例如扳手腕。

原因:在暴力作用下,腕关节发生超正常活动范围的运动,引起关节内或外的软组织损伤。

症状:轻者关节被牵引受伤侧活动痛和压痛,无肿胀,活动障碍不明显。重者伤处肿胀、疼痛、压痛、皮下有瘀斑、腕关节活动受限。

处理:(1)手法治疗 扭挫伤初期,肿胀、压痛不明显时,轻缓的按摩、揉、捏腕部后,拿住拇指及第1掌骨左右摇晃3~6次,拔伸2~5指,使筋挛得以松弛后,屈伸腕部,理顺筋络。(2)固定疗法,经以上处理后,特别是受伤较重者要用托板将腕关节固定在功能位上,三周后去除固定。(3)还可选用超短波、红外线等理疗方法及内服外用的中西药物配合治疗。

预防:加强腕部力量练习,运动时尽量避免受伤动作的出现,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四)膝关节急性损伤的处理及预防措施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内部有前、后交叉韧带,两侧有内、外侧副韧带,后面有腘韧带,前面有髌韧带。关节腔里有两块半月板。关节周围还有很多的滑囊。膝关节急性损伤是跑、跳运动的常见损伤。一旦发生急性闭合性损伤,除了要在第一时间休息、对伤处冰敷、抬高患肢、加压包扎外,最好还是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拖延病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膝关节损伤的预防:加强下肢肌肉的力量练习以确保膝关节的稳定性。加强关节灵活性和协调性的训练,运动前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三、结束语

大众健身运动中运动损伤的发生不可避免,那么如何及时、正确、有效的对其进行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上述对常见运动损伤处理及预防措施的介绍,希望能够对广大健身爱好者有所帮助,使其具备预防和处理运动损伤的基本知识,这对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率,提高运动锻炼的质量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安利.运动医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308.

[2] 张献怀.预防运动性损伤(健康关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

运动损伤的防治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武术运动员 运动损伤 预防措施

1 武术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部位分析

由体育运动或训练引起的肌肉、骨骼、内脏等部位的损伤称为运动损伤。在武术运动中,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充分了解运动员常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才能在运动和训练中有效的进行预防。因此,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部位进行了实证研究。沙川华从解剖学的角度分析腰、下肢和上肢的常见运动损伤。樊艺杰认为慢性腰肌劳损在腰伤中占60%。

曾世华和黄秀玉等学者跟踪实验分析武术专业学生运动损伤主要发生在上、下肢和腰部,其中胫排骨疲劳胜骨膜炎15例,占18%;跟腿腿周炎18例,占22%;腰背部肌肉筋膜炎2O例,占25%;股四头肌挫伤2l例,占26%;腕三角软骨盘损伤l3例,占16% ;大腿肌群拉伤15例,占18%J。田文林等经调查得出武木运动的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肢,218例损伤中下肢损伤就有185例。从损伤的发生率从高到低分别为踝30.5% ,腰和膝为17.3%,大腿为10.5%,小腿为9.1%。张忠新经调查统计运动损伤部位为腰占19%,膝占17%,踝占16%。李勇等调查分析受伤部位主要为下肢和部分上肢。其中下肢受伤66.5%,上肢受伤占27.6%。从发生的各部位看又以踝关节、小腿、膝关节、足、腕关节、腰部及臂关节发生率高。受伤的性质以韧带扭伤和肌肉拉伤最高,其次为肌健炎、胫骨损伤、擦伤等。

以上是我国学者对武术运动员运动损伤部位的大量调查和研究,从许多学者的调查分析来看主要集中在腰、下肢和部分上肢,其中下肢的损伤部位多发生在大腿,小腿和踝关节,上肢的损伤部位主要发生在腕关节和肩关节。在这些损伤部位中又集中表现为肌肉韧带拉伤、关节扭伤、软骨组织损伤、肌肉劳损、骨膜炎。

2 武术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分析

沙川华认为,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是武术套路运动本身的技术特点;运动员动作规格不标准与训练水平不高。李伟等学者认为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是局部负荷过大;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不正;专项素质差等。曾世华和黄秀玉等学者调查分析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必要的预防运动损伤知识;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正确;身体素质差或技术上的错误;运动量过大,运动量安排不合理;教学训练中组织方法上存在错误;场地设备、服装上存在缺点;气候条件不良等。李勇等经调查分析运动损伤的原因是有各方面因素的:技术因素;身体机能因素;心理认识因素;组织安排因素;环境场地因素。李爱明调查研究认为思想因素;准备活动方面的缺点;技术上的缺点和错误;场地设备的缺点;本身身体素质太差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还有些学者研究认为:运动损伤的原因是过度疲劳未恢复;准备活动不充分;自我保护意识欠缺;局部负担量过大;身体状态不良;身体训练水平不够,技术动作变形是引起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根据不同学者对运动损伤原因的分析,归纳总结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1)武术套路运动本身的技术特点(动作幅度大,跳跃动作多);(2)准备活动不充分;(3)运动负荷过大,运动量安排不合理;(4)场地设备、服装上存在缺点;(5)运动员思想过于放松,精力不集中;(6)运动员动作规格不标准或错误;(7)本身身体素质太差;(8)教学训练中组织方法上存在错误。在这些运动损伤的原因中,除了武术套路运动本身的技术特点,

其他因素造成的运动损伤都可以避免或是减少的。这就需要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共同努力。

3 预防武术运动损伤的措施研究

通过对运动损伤的部位和运动损伤的原因的分析和研究,很多学者很有针对性的对运动损伤的预防提出了建设性的有效的措施。樊艺杰针对腰部损伤提出了许多预防措施,他认为要针对原因,突出重点,从各个方面进行预防,才能做到切实有效。加强思想教育是首要条件;合理地安排运动训练;做好准备活动;加强保护与自我保护;加强易受伤部位的训练;加强医务监督。曾世华、黄秀玉等学者认为,运动损伤的预防对策是普及运动损伤知识;做好准备运动;加强易受伤部位的训练;合理安排教学和训练;加强自我保护;建立和健全自我监督制度;加强设备卫生要求。黄秀玉学者认为除了曾世华学者提出的预防措施外,还强调要考虑场地设施。田文林、王伟琦等研究者从预防踝关节的损伤的角度出发提出强调要加强运动员腾空跳跃落地稳定性的训练和心理因素角度的预防。张忠新和李勇等学者认为运动损伤的预防要注重身体的全面训练和易伤部位的训练。而李勇还认为要重视运动技术的分析和研究和合理安排训练内容的运动负荷。

综上所述以上学者的观点,对于武术运动损伤的预防不仅要从主观上认识还要从客观条件上进行分析总结。只有从运动损伤的部位和运动损伤的原因研究出发,才能有针对性的对运动损伤进行预防,从而才能避免和减少运动损伤,提高运动的质量和成绩,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预防损伤的措施:(1)调查中踝关节损伤比较突出,因此根据踝关节的解剖特点,加强踝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的力量,提高稳固性。(2)教练员应该经常与运动员进行沟通,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培养运动员对训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要让他们重视训练和比赛,提高对训练和比赛的热情。(3)重视准备活动的安排。准备活动应多样化,提高运动员的兴奋性。使身体得到充分活动,从而提高训练质量,减少运动损伤。(4)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提高身体训练水平,尤其对一些年轻运动员要打好基础,加强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5)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预防意识,教练员合理安排训练。正确指导,运动员要了解必要的运动

损伤知识和掌握一些预防手段。

4 结论

(1)武术运动中最为严重的运动损伤是膝关节的损伤。(2)损伤发生率最高的部位是腰关节。(3)损伤发生率最高的组织是韧带。(4)损伤的多发季节是冬季。(5)损伤的最主要原因一是思想过于放松,精力不集中;二是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负荷大。(6)减少损伤采取相应措施:重视准备活动,合理安排负荷;重视损伤的多发部位,提高预防意识;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7)要采用理疗和药物治疗手段的同时,选择有针对性的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沙川华.试析武术套路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机理及治疗[J].四川体育科学,2000,(3):25-26.

[2]樊艺杰.武术套路运动员常见的腰部损伤的原因与预防[J].湖北体育科技,2001,(1):73-74.

[3]李伟,李龙.对武术运动员运动损伤产生原因的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01,(3):103-104.

[4]曾世华,黄秀玉,刘祖辉.体育系武术专修学生运动损伤调查现状与对策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2,(1):92-94.

[5]黄秀玉.高师武术专业学生运动损伤成因与预防探索[J].莆田学院学报,2002,(4):34-36.

运动损伤的防治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鹤岗市 羽毛球 运动损伤 调查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1.损伤的基本特征。运动损伤可分为开放性运动损伤和闭合性运动损伤,本文仅对闭合性损伤做出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是否在从事羽毛球运动的过程中发生了运动性损伤、损伤的部位与类型以及造成损伤的原因。被调查的从事羽毛球运动损伤者有如下特点:第一,损伤的部位与羽毛球技术动作掌握程度有密切关系;第二,因局部负担过重而引起的慢性损伤多,急性损伤少,轻度损伤多,严重损伤少;第三,了解羽毛球运动损伤预防措施的人极少。

2.损伤的部位及种类。闭合性损伤指伤后皮肤或黏膜仍保持完整,无伤口与外界相通,这在羽毛球运动中最为常见,在本研究中发现羽毛球运动损伤的部位比较集中。

可看出,关节是羽毛球运动损伤的多发部位,在各类损伤中以腰部肌肉拉伤发病率最高,这与优秀羽毛球运动选手运动损伤患病率的统计相似,据统计,优秀羽毛球运动员腰背肌损伤为主要的损伤部位。

3.损伤的原因。人体的某些部分存在着解剖生理弱点,而运动技术对身体某些部位具有特殊要求,这是客观存在的,与羽毛球运动密切相关的运动损伤主要有腕部损伤、网球肘、肩周损伤、肩袖损伤和膝关节扭伤等。

(1)擦伤:擦伤可能是你最常遇到的伤害,擦伤只是皮肤表层擦破,可用消毒水清洁患部,再以无粘性的绷带包扎即可。

(2)水泡:皮肤下面长出的瘀水小水泡,是因湿气、压力和摩擦力所造成的,可以带上绒布腕带、或在球拍柄上拍粉,这样可以避免手心流汗。

(3)瘀伤:瘀伤是因碰撞造成的,伤及皮肤软组织、血管、肌肉的绡及肌维。血液渗入皮肤组织后,会产生肿胀、皮肤变色和疼痛。

(4)扭伤:网球运动有时需要做大幅度的动作,这可能会导致关节受伤。一般而言,当关节受到压力作用时会产生扭伤,但如果其力度超过关节移动范围时还会伤及韧带。

(5)腰疼原因是脊柱负荷过重;腰部肌肉紧张过度;脊柱出现畸形或锥间盘突出。症状:腰部僵直,突发性锐利疼痛;脊柱突出,以至大腿失去知觉,肌肉无力紧急措施:中断比赛,热敷疼痛部位;找医生。预防和治疗:经常加强肌肉锻炼,增强腹部和背部的肌肉力量,建立身体肌肉平衡。损伤出现后作热敷处理、按摩或锥骨复位。

(6)肩关节疼:原因是肩关节的肌肉、韧带、关节囊等负荷过重,多是由于发球、高压球用力过猛造成的。症状:肩关节在发球、击球、高压球出现疼痛,并是手臂痉挛。紧急措施:停止比赛,短时间固定肩关节预防和治疗:平时加强肩部肌肉的训练;赛前准备活动;提高发球、击球、高压球的技术动作。出现损伤后,采用超声波疗法、消炎药物等。此损伤很少手术。

(7)膝关节疼:原因是膝关节韧带紧张过度,比赛地面坚硬,先天膝关节脆弱。症状:紧张剧烈运动或负荷过重时疼痛,伴有水肿。

二、预防羽毛球运动损伤的措施

1.坚持适宜的准备活动。热身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开始时切忌速度过快、用力过猛。不做准备活动或做得不充分,就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2.加强对易受伤部位的训练和保护。加强对易受伤部位的训练,提高其机能水平,是预防损伤的一种积极手段。

3.正确的运用技术动作。对于初学者而言,错误的技术动作往往给身体某部分器官加重运动负荷,当负荷超越了身体所能承受的限度,就会出现损伤。因此,请教练进行指导,改变原有不正确的动作,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因错误技术动作引起的运动损伤。

三、结论与建议

1.希望羽毛球爱好者能够重视羽毛球运动中的运动损伤,充分认识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要按照正确的技术和科学的规律进行羽毛球锻炼。

2.羽毛球爱好者在人体的区干部位损伤人数较多。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和防范意识。因此,初学者基本动作的规范极为重要,加强易伤部位力量和柔韧性的训练,避免局部长时间负担过重。

参考文献:

运动损伤的防治措施范文第5篇

Abstract: A sampl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injuries of students in Xi'a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and the statistics from the survey were analyzed. The survey shows significantly high injury rate among the students,and the causes are discussed. More interestingly,the survey shows that some particular parts of our body are more vulnerable to injuries and in some specific way we can avoid these injuries. The data from the survey are really helpful for students to reduce injuries afterwards. This article is about in-class injury of students and is aimed at exploring the cause of injuries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possibility of reducing or avoiding injuries for improving student’s well-being,relieving their stress,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关键词: 学生;体育课;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Key words: students;PE class;sports injuries;survey;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5-0216-02

0引言

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它的特点在于体育运动项目,运动技术动作,锻炼者的身体情况,场地措施等情况和人体所发生的损伤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高校体育运动中损伤时有发生,不仅影响学生身体健康,学习和生活,严重的将造成残疾死亡。高校体育的目的是促使大学生身心健康,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增强体制.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运动损伤给学生带来的危害,了解运动中易发生损伤的项目,过程及预防措施,并能及时进行必要的处理。在体育教学中结合运动技能的特点传授有关运动生理,运动解剖和医学方面的知识及科学锻炼身体的手段方法。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掌握预防损伤的方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将损伤的发生率控制在最底限度。从而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此,本文将对西安体育学院二本专业学生运动损伤情况作了调查,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运动损伤的发病规律,特点及原因进行调查,找出防伤的方法和措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一点启示与帮助。

运动损伤在高校体育教学、训练及课外活动中时有发生,并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本文对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运动损伤进行了调查与研究,以探讨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特点及一般规律,这对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减少身心上的痛苦,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等均有重要意义,并为学生运动损伤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西安体育学院06级人体科学系、社会人文系学生50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20人,平均年龄20岁。

1.2 研究方法①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有关运动损伤方面的文献资料,并进行总结,了解其总体情况,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②问卷调查法:采用统一印制的运动损伤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发出调查表50份,收回40份,回收率80%。③数理统计表:两样本率的比较和卡方检验。④观察法:观察学生的训练,比赛和课外活动。

2结果与分析

2.1 运动损伤的发生情况

在所调查的人员中,受伤人数及损伤率见表1。

从表1可查看出,40人有损伤者占85%,同时对男女损伤率是否存在着差异进行检验,结果两样本率比较P>0.05,即从总体发病率上看是完全一样的,不存在差异,但总的发生率达85%。说明学生损伤率较高,值得引起我们大家的重视,有必要查找一下损伤的原因,常发部位及规律,以提出防伤的措施,达到较好的教学和训练效果。

2.2 运动损伤岁季节变化的规律通过调查及大量资料表明,不同季节学生的受伤情况不尽相同,学生的损伤情况与季节的变化有着明显的规律可循,即运动损伤呈现出时间的双波峰期,即4,5月份和9,10月份,是损伤发生较多的季节。

原因分析:主要是季节的影响和4,10月份处于运动竞赛期所致,半年损伤高峰出现的小双波峰说明,每学期初因学生体力相对不足,易引起损伤。经过一个恢复期后体力逐渐上升,损伤相对减少,随后到4,5月份由于竞赛期的到来损伤加大,下半年即学期初与上同,但到11,12月份由于季节的转换,天气变冷,肌肉的粘滞力增大,如果准备活动不充分,损伤同样增大,而整个曲线图中的低谷中逢学生的假期。

2.3 运动损伤常发部位及损伤种类调查发现,运动损伤就发生部位而言不尽相同,具体分布情况见表2。

表2说明,运动损伤常发部位在肘、膝、踝,其次是大腿、小腿、足。

原因分析:肘、踝、膝从生理学和解剖学的角度来看属各关节及牵连的解剖结构,担负着多种生理功能,倘若曲伸,磨檫,旋转超过起生理限度,尤其是受到疾病、外力、冲出、挤压时,极易致伤。特别是在足球运动的诸多运动中,踝关节在跳跃运动中能引起软损伤也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些损伤多因场地不平,违反规则,动作粗野等引起的,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体育道德教育,使学生自觉的遵守比赛规则并注重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性教育,以便防止损伤和避免损伤。

同时,调查表明损伤常发部位决定了损伤的性质和种类,损伤种类见表3。

表3显示,以肌肉拉伤的最多,占23.5%,查材料表明损伤种类与损伤的项目和部位有明显的关系,在体育运动中,由于准备活动不当,某部肌肉的生理机能尚未达到适应运动所需的状态,训练水平不够,肌肉的弹性和力量较差,疲劳或过度负荷,使肌肉的机能下降,力量减弱,协调性降低,错误的技术动作或运动时注意力不集中,动作过猛或粗暴,气温过低温度太大,场地器械的质量不好等都可以引起肌肉拉伤,由此可见,要注意加强屈肌和易伤部位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练习,使屈肌和伸肌的力量达到相对平衡,这是防止肌肉拉伤的有效措施。对西安信息技术学院大一年级学生进行运动损伤调查,并对损伤的发生率、损伤的原因进行比较研究,进一步分析学生运动损伤的分布特征、防治状况,拟提出重点干预措施。西安信息技术学院新生运动损伤发生率及平均损伤发生人次均高于二~三年级学生。学生上课、意外事故是损伤的高发场合和主要原因;肌肉拉伤发生率最高;治疗多采用中药及理疗等手段,治疗效果良好,体育教育管理部门应制定完善的体育课学习的学生保健政策,加强对体育专业新生体育安全意识教育,强化运动损伤知识传授,改善医疗条件。

2.4 运动损伤发生的场合由于运动者机制所承受的负荷不同,导致了不同场合运动损伤的发生率有所不同,见表4。

此表说明,多数损伤发生在比赛中其比例占40.52%。其次是上课时,占31.62%。而损伤发生在操场中为最少52.70%。经过检验,比赛、上课与其他三项相比损伤率有显著的差异。这说明比赛中负荷大且犯规动作的学生在疲劳在粗野的动作下易发生损伤。

2.5 运动损伤的原因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众多,除了主观因素外客观及外界条件也是引起损伤的重要原因如表5所示。

此表说明,学生局部负荷过大是发生损伤的首要原因,占22.3%。其次是教学或比赛中过度疲劳及动作粗野分别占17%和14.9%。将负荷过大与教学或比赛疲劳的百分比进行X的平方检验后发现P〉0.05。而负荷过大与动作粗野进行检验后发现,P〈0.05,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究其原因发现,学生肌肉力量较差。普遍身体素质较低。在教学或比赛中运动量较大。一旦超过肌体的承受能力便造成损伤。故在教学或训练中应该注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例外,调查发现急性损伤多于慢性损伤,其中能够经常坚持锻炼和训练的占23.7%。不能正常进行的占61.9%,能局部运动的占14.4%。损伤病愈的占70.6%,有合病的占29.4%。从校医院反馈信息说明现疗的伤员中有6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学生

3结论

①春秋两季即4,5月份和10,11月份是运动损伤发生较多的季节。②损伤发生的场合以教学与比赛较多,其次是课外锻炼、训练和早操。③运动发生的部位以膝、踝、手、肘较多,其次是大腿、小腿、足。④损伤的性质以肌肉拉伤为主,其次是擦伤,韧带损伤,脱臼等。⑤损失的原因主要是局部负荷较大,其次是教学或比赛中过度疲劳和动作粗野,准备活动不充分和场地问题多。⑥损伤引起的功能影响以急性的为多,不能照常训练和局部运动的占多数。

4建议

4.1 加强防伤教育新生在刚开始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应树立起正确对待运动损伤的思想。增强防范观念采取防范措施

4.2 加强全身的身体素质训练由于局部负荷过大是损伤的主要因素而教学和比赛又是损伤的主要场合,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和教育,同时注意培养同学们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念。

4.3 提高学生对准备活动重要性认识准备活动的作用在于提高枢神经的兴奋性,促使达到适宜的水平。特别是冬季植物的情况,同时是肌肉的粘滞性下降,弹性增强有利于防止损伤的发生。

4.4 加强易伤的部位的训练与保护如进行剧烈运动或比赛时要戴护踝、护膝、护腕加强关节。特别是踝关节力量训练提高主要关节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4.5 加强场地器材的保护与管理预防因场地与器材的导致运动损伤。

参考文献:

[1]黄有基,管文光.学生运动损伤调查与预防.安徽体育科技,1989,(1).

[2]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7,(4).

[3]陆美琳.高校学生常见运动损伤色调研与预防.体育与科学,1997,(7).

[4]张文青.体育专业学生严重损失的现状与分析.四川体育科学,2003,(1).

[5]程伟.大学生运动损伤调查分析.宜春学院学报,2004,(3).

[6]陆文龙.对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分析与研究,2004,(4).

[7]程丽平,邰崇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规律的调查与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

[8]赖炳森,杜光宁,古文东,黄峰.体育专业学生足球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2,(6).

[9]韦李.篮球运动踝关节损伤及预防[J].柳州师专学报,2003,(2).

[10]朱鹏屏.体育舞蹈运动损伤的特点及防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10).

[11]王爱莉,张俊英.普通高校学生运动损伤的规律及预防[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

[12]刘勇.踝关节韧带损伤因素与防治[J].中国临床康复,2003,(4).

[13]李亮.对师专体育系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1998,(2).